电力企业文化创新

2024-07-19

电力企业文化创新(精选十篇)

电力企业文化创新 篇1

1.1 廉洁文化建设是供电行业端正党风、政风、行风的重要保证

电力企业由于需要服务于千家万户, 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其工作具有特殊性, 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电力行业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 面临着严竣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这种严竣的形势下, 电力企业加强廉洁文化更具有其深刻的意义, 不仅可以有效的端正行业作风, 同时对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维护电力企业客户及自身利益都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对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支撑作用。

1.2 廉洁文化建设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客观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命线, 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企业独特的文化。而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廉洁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充满活力和斗志, 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同时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软实力, 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当前我公司进行“三强一优”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坚持的基础, 推动电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1.3 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要求

无论是在社会发展还是企业建设当中, 都推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这是构建现代化企业及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企业建设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职工素质的培养, 使其在工作中得以将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发挥,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动力。在当前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 则更重于人为素质的培养, 积极教育和引导员工正确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强化其自律性, 激发其工作的热情, 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进取心,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1.4 廉洁文化建设是供电企业深入反腐倡廉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在抓党风廉政建设时更注重于制度上的反腐, 而对于教育反腐方面效果不明显, 这主要由于多年来反腐教育上缺乏先进的手段和方法, 使教育缺乏渗透力、感召力和震撼力, 从而导致教育反腐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很有限。其实腐败行为的发生, 多数时候都是由于人们思想上的动因所决定的。而在企业中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 将反腐的思想观念深入员工的内心, 并在日常行为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由于有廉洁文化建设的不渗透, 从而使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了文化的支撑, 使其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并在企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 在电力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中,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必要性, 也是反腐斗争的必然选择。

2 创新载体是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

2.1 载体创新, 既要贴近企业贴近职工, 因人因企而宜, 又要结合形势, 联系实际, 把握主题

供电企业的廉洁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以行业宗旨、干净干事为内核, 通过适合企业特点并为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 (载体) 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现象, 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产物。多年来电力企业在生产的经营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工青妇工作中,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思路和做法, 在许多方面已有一定的优势。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部分, 完全可以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党政工青妇在企业管理上的优势, 整合资源, 拓展平台, 创新载体, 通过实践, 总结探索出适合企业特点并为员工所欢迎的廉洁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2.2 利用党建阵地, 把廉洁文化融于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之中

党建,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 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是廉洁文化建设重要平台。在供电企业内部, 党委的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述廉评廉、民主测评, 支部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 这些已成常态的党建“规定动作”, 其内容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廉洁”主题。

2.3 利用行政和工青妇优势, 使廉洁文化走进企业贴近员工

企业的行政、工会、共青团、妇工委的工作, 涵盖企业所有员工, 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整合这方面的资源, 利用企业的行政、工会、共青团、妇工委的工作的优势, 顺势而为, 事半功倍。如企业通过举办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分析会、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干部家属廉政座谈会、企检联防座谈会, 以“廉洁”为主题, 围绕“防范”做文章, 通过“分析会、座谈会”载体, 沟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检察院、企业与家庭, 企业与客户、员工与家属之间关系。站在不同的观察视角, 联系各自的工作实际, 查找问题, 分析原因, 举一反三, 吸取教训。从形式到内容起到了互励互勉, 未雨绸缪, 同唱倡廉正气歌;内外双修, 防患未然, 共筑反腐防护堤的效果。

2.4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 拓展廉洁文化发展空间

近年来,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不仅普遍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 而且为廉洁文化普及成为可能。目前电力系统普遍使用的电脑OA系统、视屏信息公示栏、视屏会议室、培训中心视屏教室和手机局域网, 是廉洁文化建设新平台。

2.5 利用传统的企业文化平台, 使廉洁文化融入职工生活

文艺、书画、摄影、读书、写作等这些传统的企业文化, 已深深植根企业, 并成为职工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形式广泛, 参与者众, 职工喜闻乐见。我们只要在内容上明确主题, 注意引导, 精心组织, 在人员资金等方面舍得投入, 廉洁文化就会在企业不断得到普及和提高。

3 如何保证廉洁文化在企业落地生根

3.1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企业党政主要领导既要亲自组织, 又要率先垂范

企业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的好坏, 与领导是否重视具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领导予以充分的重视, 电力企业的党政领导要充分的认识到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不仅仅把其当作是完成上级的任务和要求, 而将其作为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要想提升其实力, 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选择。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 企业领导要将廉洁文化建设当作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来抓, 而不要将其看成是负担, 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抓好、抓实, 而不要存在着走过场、应付检查的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好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规划布署, 并抓好落实工作, 企业领导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到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中来, 从自身做起, 带头做到廉洁自律,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从而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中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

3.2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既要发挥好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 又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企业廉洁文化涉及工作生活各个领域, 这一特点决定了抓好它, 绝不是纪委一个机构的事情, 纪委重点是抓好组织协调。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 纪委只有充分发挥好“大宣教”格局的优势, 才能整合各部门的力量, 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形成合力。要调动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工作热情, 就得将廉洁文化建设的任务进行责任分工, 小型活动分头抓, 大型活动联合抓, 做到各负其责、密切协作、整合力量、齐抓共建。在开展活动中, 纪委应牵头建立起情况汇报、沟通、会商制度, 使各部门形成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在宣传形式上, 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告、板报等各种教育资源, 促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3.3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既要抓好具体活动的组织, 又要注意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所以需要在企业发展中使其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的内容对其常抓不懈, 但需要保证在廉洁文化建设中要具有新意, 从而使其保持持续性, 这样才能使其效果更加显著。在保证企业各项廉洁文化建设活动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从而使其形成长效的机制。另外, 电力企业当前在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到其总体规划当中来, 从而使企业来的各项机制得以逐渐的完善, 使企业廉洁文化在企业中落地生根,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电力企业企业文化的基石 篇2

什么是企业文化的根本,什么是企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涵基础?我个人认为:员工人格上的平等和出路上的公平应该是较为重要的选项之一。一个从氛围上对员工作为一个“人”生而俱来的人格缺乏起码尊重的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是无法建立起与所处时代相符的现代企业的基本管理伦理的,更谈不到什么“企业文化”了。而员工作为有自我发展欲望的个体,如果在企业内看不到适合自我实现的公平路径,则会像被石头压住的豆苗,绕着圈子钻缝隙生存。这,不但会造成过度竞争的恶果,还导致了大量“潜规则”的产生。我们对“三建设一规范”中的“加强思想建设”怎么理解?对 “以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建设为主导,按照公司企业文化六个子文化体系的基本架构,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优秀的文化凝聚人心、引领发展、构建和谐” 有着怎样深入的思考?怎样才能为企业奠定坚实的企业文化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每个员工的“灵魂”,成为支持一个企业不断壮大的“内在力量”? 我想:这是对我们这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挑战。

共同的价值观能培育信任和团结,也能产生凝聚力并形成统一目标。优质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内部气氛真诚友好,能够快速高效地谋求共同目标。团体的力量取决于每个成员是否能够遵守共同的规则,如果成员不认同价值,就不会团结一致。而要成员认同共同价值,则首先要承认人格的平等。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这作为一个心照不宣的默契,在个别具有浓厚封建人治传统的企业中是天经地义的。但在现代企业中,如果上下级间、同事之间仍无法打破旧官场中的尊尊卑卑、刑不上大夫之类恶习,培养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责任与权利匹配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假如我们时常看到不是上下一心、如指臂使,而是相互推诿、相互指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拿什么去激励员工该努力使自己拥有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该由谁来解这个疑惑、理这个思路、明这个方向,发挥好思想在各项工作中的先导作用?

国网公司倡导“视人才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社会责任准则。公司善待员工,切实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和愿望,保证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理念。什么是人才?我觉得:人才有高低层次之分,但绝对没有高低档次之分!一个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门卫算不算人才?一个业务精通、敬业廉洁的收银员算不算人才?雷锋、邱少云算不算人才?如果一个企业的门卫能理直气壮的注视着路过的老总心想:对这个企业来说,我和他都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算不算是一种优质和谐的企业文化?

同样,我们如何才能“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和愿望,保证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每个人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是不可能只有一种价值取向的。我们如何把这千千万万的价值取向归纳到企业的共同价值体系中来?换言之,我们怎么才能让一个想当老总的人和一个只想做门卫的人劲儿能使到一处来?我想:这就需要在广博包容的企业文化中引进和保持公平的竞争机制。因为,在公平的竞争法则确立之前,最可能发生的不

是优胜劣汰而是劣胜优汰,因为蟋蟀永远会比主人先搬进木屋。

很显然,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公平的多元价值实现体系是无法实现“保证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个理念的。只有当想学技术的人最终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工程师、想踏踏实实看好门的人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劳模,大多数人都可以公平的通过不同途径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般的去做管理者,而一旦做了管理者则“一权在手、万事皆有”的这种“只通一窍、憋死无效”的过度竞争,才能保证企业价值得到最广泛认同。

电力企业文化创新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创新理念;管理模式;经济效益

当前,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暖,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正快步前进,体制改革正稳步推进,管理理念也正在不断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全国的电力建设资金投入的加大,电力企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大电力、大服务”的理念,经营管理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提高管理意识、创新经营思路,提高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电力企业要实现效益增长目标,在管理和机制改革上就要多下力气,就要观念创新,治理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创新电力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电力企业虽然不直接面对市场,但它却是电力市场发展的源头。所以电力企业要树立起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和管理理念,克服“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只抓电力建设、抓安全生产、抓设备维护,而忽视机制的改革和经营模式的提升,以此来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而只有把握好管理工作,创新管理理念,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电力企业的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清电力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发展的规划上要准确定位,要使一切生产活动服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需要。并且必须树立“大管理、大服务”的理念,实现全局一盘棋,以市场为导向,对内规范管理流程,完善激励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从而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电力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和复杂的,但也正因为这种原因,电力企业更要努力而扎實地做好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动。这就要管理部门全力做好管理的细化工作,制定相应的组成部分及管理细则,同时管理工作要实施过程控制并持续改进此过程。这种过程管理工作要在健全制度上下足功夫,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同时对每个环节实行限时办理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化。例如各个部门要加强工作质量考核,规范内部业务凭证的处理,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规范内部管理模式流程,实施过程控制是加强管理的核心,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大管理模式的建立力度,开展管理工作的稽查与考核制度,把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作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3.创新电力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手段

在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中,现代信息管理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手段,但是电力企业只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信息化,而在管理模式上却没有广泛应用。这在管理上就造成了投入大而效果差的现实情况。电力企业是集成化成度高、协作性强的行业,生产工艺高科技化,因此,对于员工的管理是必须要加强的。要在各个部门建立起信息监控,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建立起网络系统,就可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这样,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做到24小时对工作人员的监控管理,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管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企业经济的效益提高。

4.创新电力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电力企业创新管理模式,不只是为了把人员管好,而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个以满足人员需要为核心的主动的管理服务体系,做好人员变化的跟踪分析,提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正确引导人员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要做到“以人为本”,从职工的人性化出发,为职工更好的工作提供方便。同时,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加强科学生产。作为管理者,要清楚地意识到,信息化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调度人员,提出更科学、更细化的调整生产方案,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在电力设备运行发生事故和异常情况下,可以及时地调整设备运行方式,排除故障或减少损失。因此,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必须从人员发展的需求出发,把人员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从而提升企业发展的潜能。

电力企业是高科技产业,对于企业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要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一系统工程,不仅要以企业的发展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狠抓管理机制的建立,提高人员的技术素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更要打破陈旧观念、深化改革,又要“以人为本”为根本,造就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曹伟,曲萍.电力行业信息化改造.www.ateam.org,2003.

电力企业创新管理探讨 篇4

一、对管理创新的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 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这二十几年中在创新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 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在国民经济的提高, 电力事业的发展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就目前的情况分析来看,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比如说在企业的整体管理方面, 以及市场经济之下的管理与战略创新方面都有着很多的缺陷。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个是由于很多的电力企业还是采用原始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在思想上理念上都没有适应目前这个市场经济的体制二是在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对企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三是目前企业实行的电力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一个针对创新管理的有效机制。

二、企业管理中的创新

1、思想上的创新。

思想作为人类行动的先导, 支配着人类一切的行动, 要想改变一个人或者企业, 如果不能从思想上让其改变, 那是很难实现的, 即便实现了也是不能永久保持的。

要想让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就要保证管理者拥有正确的决策和组织领导能力, 还要保证员工们的努力拼搏与团结。对于员工来说, 要想让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才智与能力, 领导者的关怀是很重要的, 还要取决于员工们工作的环境。

可以说有一个怎样的思想, 就会创造出一个怎样的企业, 将企业办成怎样也是取决于管理者的领导。对于领导者来说, 只有善于在管理思想上创新, 挖掘员工潜力, 并且善于沟通、激励员工将被动化为主动、消极化为积极、潜力化为效益、主动化为活力, 才能为企业的创新管理贡献出无穷的力量。要想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首先要立足创新的观念, 将思维方式转换成多种多样的, 其次要把握好五点, 分别是闪光点、共振点、关爱点、结合点、切入点, 最后就是用精细型的工作方式代替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用定量式的工作方式代替定性式的模式。只有做到有上几点才能确保电力企业在思想上的转变, 才能为企业管理创新创造机会。

2、理念上的创新。

在人们从事社会实践中的服务性活动时的主导意识就是服务理念, 它能将人们对此的理性认识反映出来。电力企业不仅是国有企业, 而且也是从事公益事业的企业, 其担负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因此, 是否能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就取决于企业的服务理念的创新, 这就需要更新企业的服务理念, 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下, 提升服务的品质, 创造特色服务, 优化环境, 完善措施, 这样才能造就一个优势诚信的品牌。

企业服务理念的创新是对观念的转变以及对认识的创新。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电力企业自古以来形成的垄断地位也逐渐有了转变, 从而真正的为经营双方创造一个平等的关系。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 其服务理念必将会产生巨大的转变。

3、管理上的创新。

电力企业本身有着自身的特点, 其生产的产品电力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它自身的特点更是让电力企业在诸多方面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管理特点。由此可见, 营销管理的创新, 首先要对营销理念进行创新。还要以客户为先, 多为客户着想。其次要对营销机制进行创新, 规范营销的行为。三是要结合本地的情况和特点对营销的方式进行创新, 做好客户的引导工作。最后是要对企业的服务机制进行创新, 更好的服务客户。

4、手段上的创新。

要想更好的在管理手段上创新, 就要以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进行手段创新。要想在当今时代下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 就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还要要求员工加强学习补充自身的知识基础。要以先进的管理经营作为基础, 加大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 更新技术手段, 可以实施网上工程, 将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 还要建立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 更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理念, 创造一个和谐绿色环保的现代电力企业。

三、顺应趋势, 推进创新

一个企业的灵魂正是管理创新,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之下, 我国的电力工业也会发生重大的变革, 在这种形势之下, 企业的管理创新更是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做到对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 就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 也不能更好的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 更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从而被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所淘汰。因此电力企业要紧跟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 不断地创新, 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更新观念, 树立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已经是不能忽视的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与各个方面相适应, 追求客户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双重最大化, 这才能更好的适应并取得巨大的发展。

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企业制度, 发扬自古以来的光荣传统, 抓好安全管理这个重要的环节,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可持续发展, 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

四、总结

总而言之, 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的创新管理,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要培养好专业的人才,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建设好员工队伍。只有做到以上几点要求, 才能使员工和管理者的思想、理念、管理手段等不断的创新, 确保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 这是一个伟大的跨越。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采取的是封闭的粗放型的经营理念, 但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的是一个开放性的集约型经营理念, 这种转变更是一个伟大的跨越。采用知识型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管理, 为电力企业的创新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电力企业的创新管理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本文正是从管理思想、服务理念、营销管理与管理手段等方面谈现代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黄承国.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管理的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 2010, (10) :45.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篇5

辜体仁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辜体仁(国电信息中心)

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出发,论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反过来推动企业管理的发展的观点。作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灵魂,是企业哲学。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群体与全体成员共同建设的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精神产品。文章简要概括了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电力企业

电力行业长期形成的企业管理制度已经形成了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电力企业的改革,形成新的企业环境,包括电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运营和管理的新的生存环境。面对新的运营环境和新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变化,如何建立新环境下的电力企业的文化体系,如何通过电力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的新的机智和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完善、丰富,继承、创新。由于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变化,电力企业需要从新的视角和出发点,从新的企业基础和环境构筑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角度来调整、补充以及再构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此推动管理机制的改进与创新。在建立电力企业的管理体系同时,形成电力企业充满活力和生计的新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迅速成为发展电力的生产力,是当电力企业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就如何正确认识电力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哲学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换句话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哲学”。它不仅是企业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企业对外交往活动的准则和标准。在企业内部它成为企业内部思想行动的共同认知的纲领和思想准则;在企业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外部,是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经营原则,显示企业的活力和动能,最终它体现的是企业的形象,它是企业的思想和灵魂。一个企业有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完整,是对一个企业,特别是对一个大型企业的管理的综合水平的试金石。这种综合水平不仅包括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还包括企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动力等。

企业文化是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成员的智慧的体现。可以从企业及成员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法,了解企业的内在的动能和发展前景。人们可以从企业文化来全面认识这个企业素质和管理理念、发展因素、创新能力和潜在发展动能;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成员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这定义了,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套辨证思维,是企业的哲学。

如国家电网公司把电网安全融入电力企业文化中,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这反映了电网安全在电网公司的地位。它是电网公司从领导到每一位职工,对电网安全生产的正确认识。安全就是电网公司生产的最跟本、最重要的,没有安全就没有电网的一切。没有电网的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的地位,保证电网安全是国家电网公司的责任。电网安全作为电力企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目标、成为企业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行动的准则,成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和标准。一切从电网的安全出发,以安全来规范企业和成员的一切活动,从安全出发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范。经过长期的生产管理实践,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中和电力企业的成员中已经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当然,安全仅是电力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

又如,国电信息中心在改革后,在体制和机制发生变化后,中心的位置变了,由原来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变成信息化实施部门,从管理职能变成服务职能。因此,中心提出“三个服务”,把服务作为信息中心的经营的基本点,并且把中心的业务落实到“三个服务”上。包括内部机构设置、管理的工作条例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制订都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对员工的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管理、培训、教育和考核都把“服务”作为基本出发点。经过三年的运行,培养了职工的“服务”的观点、“服务”的工作态度、“服务”的心理素质等。“服务”的理念是相对于以前那种“机关作风”相对立提出来的。这是改革后电力信息中心提出的新的企业文化。这就是信息中心的服务的文化、服务的哲学。这种企业服务哲学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的哲学、管理的哲学、用人哲学、运营哲学以及生存的发展的哲学。

二、企业生产、管理运营的实践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建设的基石。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基础上的提炼与总结。它不是企业外在的借鉴与引入的拍来品。它是耕植于本企业经营和运作的沃土之上的果实累累的庄稼,它是建立在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坚石上的大厦。它渗透在企业的管理和运营的机体之内,溶于企业成员和企业生活的血液之中。它来源于企业人的实践,是全体企业的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观,它具有强烈的原创性。

企业文化所表现的基本价值判断,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主张。这种共同的价值观,表现在企业的管理办法、工作规范、行为准则、运作原则、实施条例、产品标准等一系列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之中。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规章、制度、规范、规划、办法、思想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发展源泉。企业文化是这一系列的东西的提炼和升华产物,是企业的领导和全体员工的第二次再创造。他把企业理念、管理体制、条例、标准等一系列知识产品和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提到更新、更高的境界—即事关企业生命和发展的精神世界—企业哲学的地位,这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已有的旧的层面上。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它在企业发展中,不断调整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表示形式,不断新陈代谢,不断创新发展。停止不前、脱离企业管理发展的企业文化将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就象任何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哲学思想,一但离开实际和实践,这个哲学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对现实产生反作用。因此说,企业文化是动态的文化、发展的哲学。

三、电力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精神的东西来源于物质世界,它又将成为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共同认知的精神产品,它就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电力企业改革以后,电力企业竞争性加大、企业在市场上经营风险加大。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不断提高的大的环境中,电力企业只能选择发展,只能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人才资源的优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这是现代企业所必须应对的复杂与多边环境,应对风险与机遇同在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横亘在电力企业行业面前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靠什么支撑其发展?靠业务的拓展、靠服务的提高、靠管理的提升、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奋斗和创造力、靠企业上下的认知的统一和凝聚力,总之靠企业文化的深层内应力的支撑。只有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用企业共同认知的理念、用企业共同的信念的企业哲学思想,用企业精神灵魂,建立企业应对市场的发展战略、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培育从领导到职工的共同远景追求和信念、规范企业及企业职工的行为与行动准则。挖掘企业潜力,不断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和提高的基本点就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管理的机制、组织机构设置、生产和管理流程、制度定制、人才资源的开发与挖掘、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规划等各个企业的环节之中。它强力支撑企业的发展,反映企业的整体价值取向和企业的追求目标,并把这种价值取向变为发展的推动力和牵引力。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行以及企业的发展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将有力地推动企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成为企业的经济运行和内部管理产生良好的润滑剂作用。成为企业的团结奋斗的粘合剂。这种力量将保障企业的各项业务和生产完成,实现突破性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机制的良性体现的形成,是规范企业和企业人的行为指南。

企业文化最终通过企业的组织运作、管理实施、业务活动以及员工的行为和行为来实现其价值观。通过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优劣以及员工的行为的规范执行情况来验证,最终通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检验。

四、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

那么,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内容是什么?电力行业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基本文化体系。在改革后,电力企业文化在保持电力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继承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这包括电力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观、企业安全观、企业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企业经营思想、企业管理模式、人才知识观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1)首先应当是电力企业的精神。这是企业文化的总纲。电力企业是公共事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工业。因此,电力企业精神应当是:奉献、卓越、诚信、服务。这是电力企业文化的纲领。奉献精神已经得到广大电力职工的认同。它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这一伟大宗旨。体现国家电网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仍然把为国家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通过真诚、优质、可靠的服务,开发电力市场,加快建设我国电力工业,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和人民提供优质电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奉献光明。在奉献精神文化下,很多电力企业纷纷提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口号,如:“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企业”;“投入才有汇报、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服务真诚”;“敬业、创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新、优质、奉献”等。

(2)电力企业文化的价值观。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是电力企业价值观的取向轨迹。“客户满意、政府放心”、“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就是电力企业价值取向。它是“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追求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取信于民,与客户共命运,与社会同发展。为人民服务,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人民满意,社会认同。在这一价值观下,电力企业提出“服务年”,建立与客户相联系的“95598”的全国统一呼号的客户服务中心,想全国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服务中,实现企业的发展,体现电力职工和企业价值。电力职工充分认识到这是“国之命脉,情系于民”,“为国家发展电网,为人民创造幸福”的事业意义。这种电力企业的价值观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对企业未来的重塑。社会信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积极创新是电力企业的职工理想追求,也是实现企业和个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正如电力职工提出的“价值在祖国突飞发展中体现,幸福在人民安康光明中饱尝”。这些表现电力企业文化的一系列的基本价值判断或价值主张,它是企业价值判断内在逻辑和共同的思想灵魂。它是支撑企业基本价值判断的核心,它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本质。

(3)“诚信守法、勤奋廉洁、团结协作、忠于职守、优质服务、文明礼貌”可以概括为电力企业的道德观。遵守市场规则,严格依法办事,以诚待人,格守信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行风正派、不谋私利、敬业爱岗。树立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感,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诚信待人。“诚信为本包民心、规范经营走市场”,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奉献社会,诚信为尚”。在今天市场环境下,更需要发扬这种诚信的道德观念和风尚,良好的道德规范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是电力企业取信于民的品德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4)遵纪守法、规范创优、尽心尽责、重约诚信、廉洁高效。这是电力企业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职工的行为准则。提倡“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建立一支守纪律、负责任、顾大局、严律己、懂业务、勤服务、高效率的电力职工队伍。企业的人人代表电网形象、个个成为光明使者。把个人的行为规范到企业的整体形象里。用电力企业的行为准则规范电力企业,使之形成统一的企业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基本保证,是电力企业内部健康体魄的表现。(5)电力企业经营思想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国家电网公司是国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它负责落实国家能源政策、实现全国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运营国家电力市场。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它联系发电企业和用户,经营电网,负责全国电力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安全高效运作、合理化配置、诚信规范服务、持续稳定发展”。在安全稳定中促企业效益,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在合作中实现有序竞争;内塑素质,外塑形象;树立品牌意识和服务理念,建立高效高质服务体系。对电力企业的效益的评价,“社会效益大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尽管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环境下和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是企业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他担负的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官的地位,决定它首先要担负的是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所以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考虑电力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之时,应当首先把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的效益作为自己经营考虑的标准。(6)电力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基础。电力企业以科学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人为本,人企合一。严格、严明、严谨、有序、有据、有效管理;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这种宽严相济的企业管理文化,实现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电力企业在追求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效益、一流的企业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文化升华。

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7)安全历来是电力企业的企业之本。安全文化在电力企业文化中地位非常。安全生产不仅关系本企业的利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要杜绝安全隐患,必须从生产的各个环节抓起。长期电力生产已经形成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意识深入企业的每一个人,安全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为一条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的理念已经融汇到电力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项标准条文中。如操作票制度,不仅在电力调度的生产中使用,而且也引入到信息网络的网络控制的管理中。所以电力企业提出的“违章就是事故”、“安全无小事”、“安全生产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等都体现了广大电力职工对安全的正确认识。充分认识安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统一,安全的观点是企业的发展基本点,在电力体制改革后,仍然是正确的、必要的。竞争不忘安全,安全才出效益。对于安全要警钟长鸣,从我做起。充分认识个人的安全是家庭的的幸福,电网的安全是社会的稳定。“安全是基础、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要实现“三零保一零”,在思想上“零疏忽”,工作上“零违章”,设备上“零缺陷”,确保“零事故”。电力企业的安全是压倒一切。在安全文化中,把安全置于企业的方方面面,融入企业管理的实实在在的条例的执行中。一句话,“安全重于泰山”。(8)电力企业的人才观关系企业的发展和腾飞。人才资源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人才,电力企业就不可能迅速发展,更谈不上企业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立一套健全、科学的人才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可能有高质量的电力。因此尊重人才,激励人才成长,培养和建设人才队伍成为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内建立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激励管理机制,企业内形成讲技术、专业务、勤学习的学术空气和向科技要效益、从科技中出人才的企业文化份围。在注重企业管理人才的同时,重视企业的技术人才的成长。衡量和评估企业的发展的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动力,是企业的技术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因此,建立一套选人、用人、培养人的机制非常重要。尊重职工的文化主体地位,克服人才使用上的形式主义,把历史观和发展观结合起来,实现人尽其才、不拘一格。尊重知识、尊重实践、德才兼备、培养使用。为职工本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尊重人才,就是尊重知识,企业人才的发展应当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有人认为人才有的是,到处都可以聘到。而事实上,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花大力气是很难得到的。同时要注意人才的使用,调动企业每一位职工的知识潜能和才干。以人为本,培养、调动和激励企业的职工思想、知识和能力以及经验,维护职工的基本利益结合起来,提高人才利用率,防止人才浪费。

电力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职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电力企业文化隐含在电力企业核心价值观背后的价值评价体系。电力企业的价值评价系统要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才能得到发挥、知识得到应用。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系使全体职工认同电力企业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共同的目标相结合,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电力企业文化对电力企业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电力企业文化主要通过电力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扩展和辐射其影响。体现电力企业的形象是通过企业的个人在电力企业客体和社会公众中树立起的形象集合。

(9)电力企业的服务观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改革前,社会上把个别电力企业的服务低下,态度傲慢,比着“电老虎”。它反映个别电力企业,面对广大用户的服务态度差的事实。该革后,电力企业狠抓行业服务态度、服务思想、服务手段等工作,服务理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客户呼叫中心”的“95598”的建立,到建立便民服务的外设网点;从企业服务理念到建立一整套服务管理办法。大大地该变了电力服务的形象。在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2003年的全国服务和公众行业的服务质量调查中,电力行业变成最好行业之一。近年来电网公司的下属企业提出自己的服务口号,如:“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把客户的需要和满意作为电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真诚、优质、方便、规范、快捷”的服务,诚信于民,诚信于社会。在市场竞争中,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方针。把企业的生存与效益与服务联系起来。有服务才有生存,有满意才有效益。这种服务还应当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电力职工提出的“服务无处不在”的理念,就是典型的“3A”服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电力服务。这种服务是以客户满意为标准和目标。用电力职工的真心,换取广大用户的安心和放心,成为用户的知心朋友。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二十一世纪以来,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重要的竞争环节和企业效益新的增长点。

五、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企业文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企业文化使日本的迅速崛起震惊世界,美国又发展了现代企业文化的理论。到九十年代企业文化理论很快在全世界得以传播。其实,企业文化事实上与我国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企业主人公精神相同,比我国 六十年代提出的“鞍钢宪法”要晚二三十年。如我国当时的国有企业对于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工人建立了一种激励机制;对与有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的个人奖励和表扬,以至给予很高的荣誉。如当时的王崇伦、倪志福等就是那个年代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的典型代表。应当说企业文化的发明权是中国社会主义企业,而非日本和美国企业。

我们今天讲的电力企业文化是植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的国有企业的精神土壤,吸收国际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思想的营养,建立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我国电力企业文化的发源有两个源泉,其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管理的传统思想文化的底韵;它是中国电力企业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精神主体,他表现企业和企业人对社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会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的主动精神以及在电力企业内部职工当家作主的独特的精神体系。二是吸收世界现代电力企业的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的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管理理念。它是属于电力企业的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范畴。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是电力企业文化涉及企业经营和管理体制建设的理念主流,并且在电力企业的实践和发展中不断修正、补充和创新的结果。因此,电力企业文化是发展中的文化理念,不断运动的企业哲学。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涉及各种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它是当代政治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的核心知识的综合的理论用于实际的成果。所形成的电力企业文化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它涉及系统论、控制论、方法论、信息论的知识,吸收运用了心理学、论理学、管理科学乃至哲学的综合性核心理论和知识。所表现的精神文化的活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道德规范所赋予企业和企业人以共同的意识和认同感,这就形成电力企业管理的灵魂。电力企业文化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吸收了现代化管理的充足养分而成长起来的上层建筑产品,同时又作用于电力企业管理。因此,企业文化和电力企业管理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它们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在相互依存中,相互推动,犹如两块相互作用的滑块,在相互推磨中交替式前进。

事实上,从理念到制度建立有一个缓冲区,有一个时间差。从企业管理制度到企业文化又有一个时间差。在两个时间差和两个缓冲区间,就是企业的领导集团和每一个企业人共同创造的时空。在前一个时空中,企业将要建立管理模型,并在实践中形成企业的管理体系和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标准;在后一个时空中,完成从企业制度到企业文化的过渡,形成企业文化。这出现两次飞跃。这两次飞跃都是属于精神的,因为两次飞跃的结果的直接产品都是精神产品:一个是制度建设,一个是文化建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力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管理学理论的实践深化和再造及发展。它增大了电力企业群体的文化含量,提升电力企业人的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文化品位,探索管理与文化共性特征和辩证关系;培养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更新管理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最终增强电力企业群体内部的综合能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实力。所以说,企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都有一个不断渐进式发展的过程。在改进中发展,在发展规律中逐步完善。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正处于这个时间段中,将会经过两次升华发展。电力企业的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适应电力市场化环境的企业文化将在此开始建立。

六、完善电力企业的管理机制,确立电力企业文化地位

电力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建设中酝酿形成。同时任何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都不能脱离电力企业文化背景。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尽管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不同行业中有其共同属性的一面,但是,也不可能照搬其它行业制度,也不能照抄其它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除了电力业务需要的科学性的、现代管理条例所必须之外,企业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自身文化特色和业务特点,根据本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的客观环境,以本企业的价值取向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制度必须能得到企业职工的认同。它符合本企业共同认知的核心价值取向。所制定的制度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并且是正确的。这些以条文的形式加以固定下来的制度,经过正式签发和颁布,为职工共同遵守。制度的形成的同时,企业文化也就在企业中建立起来。

目前,我们应该看到,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以及职工的价值观直接联系。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又与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客观实际密切关系。客观世界的变化将引起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以及职工价值观念的改变。由此而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间的平衡被破。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和达到新的共识和认同。修改和完善原由制度,补充新内容,提高管理水平,甚至形成新的管理模型。这就是企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机制靠电力企业文化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成为电力企业管理机制产生效力的润滑剂。各级管理者都有必须重视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并运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改善电力企业管理。

七、企业文化是领导集团与企业职工的共同精神财富

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集团和企业广大职工共同创造的精神产品。企业领导集团在电力企业文化形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的领导集团按照企业全体员工的实践的知识、经验,结合自身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从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人才观、管理理论等出发,总结和提出本企业文化的思路和指导意见。因此,电力企业领导群体的素质对电力企业价值观和电力企业文化精神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他们对倡导和发挥的电力企业文化起着关键作用。企业的领导群体的素质主要具有远大而实际的从业的抱负和信仰;坚忍不拔始终如一意志;开放的思想;有宽严相并的民主作风;有联系群众、尊重群众创造力的群众观点;有通达国内外和古今的文化历史修养;对追逐优秀的有执着追求;有清晰理智的文化思路,有总揽全局、主题鲜明的战略目标;有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战胜剧烈变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坚定意志和洞察力以及超常的智慧。

电力企业群体的中高层领导者,以电力企业核心价值观去营造电力企业文化。树立起上下和谐、相互团结协调、严谨与拼搏的创业精神以及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敬业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职工在一个开放、透明的管理环境中,拥有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协调与合作,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以企业的主人翁的精神参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努力追求企业的共同目标。在积极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职工也得到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企业职工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及奉献精神,取决于领导者抓文化建设的努力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投入、纪律约束、组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融合体现。同时,又是理念和思想层次上的管理。电力企业文化的发展必然从管理者的思想脉络和企业职工群体的共识中不断创新、深化和发展。管理者的管理思想通过文化这种形式,与职工沟通和交流,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因此,电力企业群体的领导者一方面要能够吸取现代化管理的最佳成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摆脱旧观念的影响,必须自觉地增强更新观念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管理与文化的交融和互动。

电力企业文化最终必须体现在电力企业群体的管理模式和职工的行为及其行为结果上,也就是说,电力企业是否有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必须由该企业成员的行为来验证,而现实的管理成果则是检验电力企业文化的唯一的标准。

电力行业的改革,改变了电力企业的内外环境,为了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电力企业必须对已经形成的电力企业文化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是电力企业的领导集团和广大企业职工应当积极面对的。迅速建立电力企业新的企业文化,成为一项广大领导和职工的光荣而重要的任务,也是电力企业的改革的任务。

八、结束语

电力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和发展,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润滑剂和推进器。电力企业管理模式能否成功,取决于电力企业所建立的管理机制。而一个企业的成功还包括建立一种有效的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当管理制度与电力企业文化相结合,这个企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整体优势。

入世后电力企业的理财创新 篇6

1中国已经加入WTO,电力体制改革正在推进。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由外商投资和经营的发电企业数量会不断增加,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将对国内企业形成压力,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二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必然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整,必然要求包括电力工业在内的基础产业提供更加充足、可靠、廉价的供给,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高效率,改善服务,降低成本,增加电力企业竞争力,这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2在知识经济社会,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信息、计算机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与此相联系,企业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甚至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知识通过与经济和企业的密切结合成为资源、财富、价值创造要素,成为竞争的源泉。内蒙古电力公司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电力主导产业看,通过电力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对电力发展的贡献率。从产业看,发展高科技企业,实现知识和资本的有机结合,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3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以人为载体发挥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内蒙古电力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企业宗旨,正是体现了“人”和“知识”这两种要素的重视及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联系。

4知识经济时代,随着WTO国影响力的加强与深化,全球经济网络化、一体化,资本、知识、技术、智力的全球扩散,使企业趋向“无界经济”。世界经济的“联动效应”,对正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广大电力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从而带来管理的伟大革命。

二、理财观念的创新

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重要体现。为此,电力企业必须对理财观念进行以下创新。

1规则意识。加入WTO,会给我国经济运行的大环境带来深刻变化,而这个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市场经济中,适者生存发展,不适者就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为了适应入世后环境变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规则意识”。世贸组织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要求所有的世贸成员实施统一的规则。入世后,对国际规则要强制性的遵守。这对于我们国家、行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竞争意识。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为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通过改革,要在体制上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律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真正实现依靠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做到优胜劣汰,理顺发电、输电、配电企业同广大用户间的经济关系。

3泛财务资源观念。知识经济对企业及为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并丰富了资源的内容。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电力企业必须确立新的“泛财务”财务观念,并以此拓宽理财的范围。泛财务资源被定义为“对企业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通常认为,知识资源分为以下四类:(1)市场资源(2)知识产权(3)人力资源(4)组织管理资源。知识资源不象其他资源那样只是等着被开发利用,而是会能动地刺激企业去发展壮大,去发现和利用那些未知的以及未被利用的资源。

4风险观念。市场化必然伴随着风险,市场化程度越高,机会就越多,风险也就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组成。市场风险主要包括资本市场风险、原材料市场风险、劳动力市场风险和产品销售市场风险。非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企业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企业内部管理风险、交易法律合同风险、政策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在知识经济时代,风险观念将传统的风险观念的内涵和外延扩展,除传统投资带来的风险外,企业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会带来技术创新风险。此外,信息工具的创新所导致的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虚拟企业的组建等,都会带来新的财务风险。为了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以及信息安全应受到高度重视,要加强效用理论、线形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三、理财方法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特征要求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重新定位,要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并兼顾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以我国的社会体制。价值观念和发展现状来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作为企业的最高境界,调整企业财务经营目标。实际上,“人民电业为人民”、“追求卓越,服务真诚”的企业理念的精髓已深深扎根于内蒙古电力的财务管理目标中。与此相适应适应,入世后,电力企业的理财方法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

1理财的重点要逐步转移到无形资产上来。在知识经济社会,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决定企业命运的将取决于该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量。企业目前的资产结构也将随之发中变化。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及以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为主的人力资产所占的比例将大大增加,这一点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尤为突出。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实施名牌战略,搞好无形资产经营。而人力资产与传统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不同,它既是无形资产,同时又是有形资产。因此,我们应当借鉴以往投资决策的知识,结合人力资产投资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2筹资与投资管理。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筹资和投资主要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知识经济扩展了企业资本的范围,企业财务管理筹资、投资应着重考虑“筹知”和“投知”。“筹知”是指知识资本的筹集,是一个融智的过程。“投知”是指知识资本的扩充和开发,是一个增智和用智的过程。一个企业拥有了大量的知识资本,就拥有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可以为企业创造大量财富。企业理财,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知识资本的筹集和运用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研究和运用知识管理,电力企业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3与国际惯例协调,以法规武装企业、规范企业,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保驾护航。财务与会计有着天然有机的联系,面对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企业理财更要站得高,望得远,提高电力上市公司的竞争优势,实行公司制改造、资产重组和结构忧化。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两次转变,即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再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电力企业在资本经营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4提高风险管理和财务分析水平。市场风险的管理办法是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从而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达到流动性、收益率和资本市值的平衡。汇率、利率、债券、股票、商品(包括原材料和产品等)都可以作为在市场上交易的产品,这些产品都具有价值、波动性和收益这三大特征,利用一些金融工具,就可以对产品的三大特性进行管理,将产品的这三个不确定性固定在我们所能接受的水平上。随着数学方法、应用统计、优化理论与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方法和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分析向精确和前瞻方向飞速发展,利用财务分析来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5利润分配应体现按知识资本分配的原则。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转变为以知识为中心,高级人才即使不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理所当然地也要成为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者。西方一些企业已实行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制度,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党的十五大也已指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高科技企业内部建立起人力资本的利润分享制度,企业除支付给劳动者正常薪金外,还要将企业利润按知识资本进行分配。

6加快引进企业管理咨询和ERP系统,推进管理创新。这是推进公司战略管理和管理创新,改造公司工作,提升公司管理,实现与国际管理接轨的必由之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涉及企业财务、物流、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是对企业业务和信息流程的科学重组,是被国际大公司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管理系统。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优势不仅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它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通过它达到业务重组、组织重组和管理重组,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内蒙古电力要进行理财创新,加快创建国际一流电力公司,实施ERP系统意义重大而深远。

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创新思路 篇7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大力转变发展方式, 电力行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转变, 电力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才, 提高全体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进生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在这种形势下电力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也应该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以发展为前提, 为创新为手段, 大力落实职工的教育培训任务。海西供电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在公司四届二次会议精神的引导下, 结合当前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现状, 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职工教育培训对策。

1 目前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现状

1.1 职工抵触教育培训工作

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的对象是企业职工, 培训对象普遍存在记忆力相对较差, 但理解能力较强, 同时还具有一定工作和社会经验的特点。目前一些电力企业为了完成培训指标, 往往不能进行全面、合理的调研, 教育培训工作安排往往存在重复、与企业发展现状不适合的问题。这种目的不明确、不科学的教育培训工作, 通常会导致职工出现抵触和反感心理, 一些职工甚至厌倦培训, 在这种情形下, 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培训效果。

1.2 培训过程中职工认真度不足

在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 部分职工很积极的参加培训, 但参加培训的目的却不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而是想换换工作环境, 以度假的心情来参加培训, 培训过程中愣愣神、聊聊天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以度假为目的的教育培训当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1.3 培训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 对培训效果的考评往往局限在培训阶段的考试方面, 往往缺乏对教育培训后和后续追踪等有效而完善的考评机制。这样职工只是为了通过考核而学, 通常无法将教育培训知识全面而高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训结果也没能与后续的薪酬、职业发展等相结合, 职工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 缺乏动力, 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落实。

2 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创新思路

2.1 更新观念提高教育培训的重视度

在新的形势下, 电力企业应该建立起有效的教育培训体系, 从根本上更新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 提高重视度。将培训工作与企业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 将职工的素质教育、技术培训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全面落实电力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海西卫供电公司将公司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在2013进行了全面部署, 严格按照“三定”、“三考”的工作要求, 紧密围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三集五大”人才培养需求, 以全员培训考试为抓手, 以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 以提高员工职业发展能力为核心, 深入开展全员培训考试工作, 大力推行全员上岗考试工作、强化新员工能力素质培养、加大后续学历教育力度, 在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升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部署。

2.2 建立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现代电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电力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也应该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 实现职工教育培训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网络交通的实时与实效。全面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和管理力度。海西供电公司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大力的开发与应用, 采取定期举办信息系统竞赛、深化利用远程教育培训管理体系、鼓励职工在业余时间进行网络学习等措施, 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实时跟踪职工的学习情况, 并通过OA发布培训工作的相关信息和通知教育管理信息。信息化平台的有效利用大大提升了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 提高了企业教育培训的能力。

2.3 加强培训队伍和内训队伍建设

培训中心的教师队伍不但要提升自身的素质, 还应该转变观念, 改进上课方式, 用自身高超的授课水平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学员。培训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是教训效果的关键, 培训师应该以了解职工的需求为前提, 走出课堂、走进工作现场, 在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 与职工进行全面的接触。另外企业的内训建设也相当关键, 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内训师选拔与聘任机制, 积极的鼓励优秀人才来担任兼职培训师。企业要不断扩大内训师队伍, 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争取实现内训师配备与企业生产教育培训任务相协调。充分发挥内训师在职工培养素质与技能开发中的作用。海西供电公司在内训师建设方面正在不断加大力度, 以建立二级内训师体系为目标, 将内训师队伍延伸到工区、班组一级, 扩大内训师专业领域及覆盖面, 使之成为海西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师资力量。另外本公司还立足于加强内训师能力素质提升教育, 优先选派内训师外出学习交流。强化内训师管理, 将内训师培训任务, 培训质量纳入绩效管理。

2.4 完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电力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培训效果, 将各项教育培训对策落实到位, 就必须建立与完善相关的培训考核以及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明确的、合理的与职工薪酬、职业发展等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来提高职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推动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海西供电公司结合公司发展实际, 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培训与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培训需求调研, 充分摸清职工的培训需求, 合理设计培训模块, 利用公司现有资源进行短期轮训, 为公司人才队伍素质持续提升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完善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建设, 推行培训工作考核制度, 重点改善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规范教育培训评价制度, 全面落实学分制管理方法, 从而引导职工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 结论

电力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是保证整个企业经营活动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企业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 培训是基础。我们应该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 紧扣公司发展实际, 不断加强和推进教育培训工作, 把教育培训作为保证企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为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综合实力而奋进。

摘要:电力企业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命脉, 而对电力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无疑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目前电力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关健词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杨伟燕, 李卫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策略探讨[J].电子世界, 2011, 10:52-53.

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篇8

一、企业文化的引进改变管理观念, 注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强调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价值观念, 共同的文化影响, 这就要求在企业管理的层次上, 对于管理观念要有一个必然的转变。我们知道传统的管理模式无非是奖惩加制度的制约, 整个管理过程比较简单, 特别是针对脑力劳动这种工作岗位, 由于无法监督控制, 使得他们的工作成果无法进行科学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针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比较复杂, 大多的劳动行为已经由传统的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 劳动过程首先需要知识作为一个支撑, 其二就是在管理中针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效果评价长期以来不能够得到正视, 如果运用体力劳动的评价方式来评价脑力劳动, 显然脑力劳动的成果远远没有体力劳动那么直接, 客观, 这就很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形成工种歧视, 也很容易疏忽了脑力劳动的真正作用。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那么在企业管理中, 人的本能是第一位的, 人的潜能发挥是在和谐的管理环境下产生的, 首先它需要精神层面的支持;其次它需要一种共同的文化观念, 价值观念来进行标榜或者垂范;再有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轻松地构架现代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平台, 促使企业的管理由简单粗暴的管与治理转向成服务。这种观念的转变是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作用力和影响力的,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管理观念的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结合企业战略的迅速实施,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在是特定背景下, 经过长期的经营, 生产逐渐生成的一种具有员工共同价值观念的文化底蕴, 它包罗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战略, 企业的愿景, 企业哲学与企业精神。其影响是针对于企业全员的。通过这样的文化熏陶, 可以促使企业员工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价值观念, 自我的目标, 当然这种目标是与企业的大目标相互依赖的。结合电力企业的现实状况,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 员工的价值观难以得到体现, 在新的形势下, 知识经济在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在企业的管理阶层, 决策阶层甚至企业的核心动力阶层都需要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去影响员工的思维与思考。然而, 在企业的整体战略构架中, 企业的行为则是由企业的各个阶层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 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中, 文化战略同样是企业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全体员工统一的价值观念, 文化观念, 利于企业的凝聚力, 战斗力提升, 最终形成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的战略换而言之也就是企业的目标, 愿景。在马洛斯的“人群层次论”中提到了人的五个需要层次, 就直接表明了, 人的自我实现是对于人的管理的最高境界。那么众多的人的自我实现就构成了企业的远景目标, 这种远景目标的实现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是相互影响, 相互协调发展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与企业的过程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赶时髦, 在很多企业里经常会发现企业文化的制度是制度, 落实起来很困难, 甚至有点走样。在这里笔者要提议, 要想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文化建设融汇在企业的发展与目标实现中, 就要有机地掌握好企业文化的文化影响力在企业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纲要中, 党中央指出:要形成具有学习型的组织。这一点就完善了企业管理的过程控制。电力企业属于资源技术型企业, 由于传统观念影响, 文化作用力在整个行业范围内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知识经济的普及, 文化力在电力企业的地位也越发重要起来。恰恰因为产业结构的不同, 电力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又走在两个极端, 首先是决策阶层的管理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 因为只有文化作用力的影响才可能产生智慧的结晶, 形成文化与资源的合力;其次是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普通员工, 他们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价值观方面很难与企业的价值产生同一性, 加之电力企业的员工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在企业的过程管理中, 文化教育, 文化影响对于企业的生产, 经营行为是有着必然的作用的。所以, 在企业的管理中,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的过程管理, 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创造性地展开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着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 而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创新倾向和支持创新的态度, 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就要弘扬和培育创新行企业文化。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学习和创新, 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 特别是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接受日新月异技术的人才资源, 企业就会失去竞争力。追求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 而是永不满足地追求出类拔萃的进取精神和心理状态。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就是要确立创新价值观。面对市场竟争和新技术的挑战, 企业要保持高度敏感, 坚决抛弃僵化保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维习惯, 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在变革和创新中把握机会。引导职工激励职工超越自我, 追求更高的技术和业绩作为“共同愿景”, 从而引导企业的组织变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企业文化的创新依赖于职工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投入, 要重视员工的个性和首创精神, 构建激励员工参与创新和提出创新建议的有效机制, 使每位职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地尝试和实践创新。只有实现了文化创新才能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 引领企业实现更大的跨越。

五、电力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几点举措

1、深化企业理念、制度和形象这三个层面

其中, 核心层是精神理念系统, 中间层是制度行为系统, 表层是物质形象系统。在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 要紧紧抓住中间层, 以制度行为建设为枢纽, 从内核启动、从中间联动, 整体设计, 分层推进, 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创新电力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2、内化“四个延伸”

一是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向生产经营各环节延伸。二是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向安全管理延伸。三是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向机关延伸。四是突出非煤行业特点, 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向行业特色延伸。

3、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文化愿景

安全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创新的切入点, 要抓好各级管理者的培训, 加强安全理念的灌输与渗透, 形成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的氛围。

4、强化“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 人是关键因素。要尊重人的尊严、关心人的需求, 注意人才要素及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把重心放在激发人的忠心和进取心上, 坚持“人是第一资源”。最适合人性的管理才最有利于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5、细化指导实践

企业文化源于实践, 又指导实践。首先全面推行科学的办法, 实现现场管理流程管理。其次深入推进“市场化精细管理”。最后实施标杆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的“双标”建设工程。创新电力企业文化就要走系统和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铸魂、立道、固本、塑形、聚力, 使具有时代特征和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 使其促进并保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创新仍需探索企业文化是一个整体有机系统, 企业文化又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严密有序的有机结合体, 由企业内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结合而成, 涉及到企业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的管理制度等等。所以说,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创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5;

电力企业文化创新 篇9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书档案,创新,文化

1 前言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 科技水平显著提升, 各行业获得深化改革发展, 电力行业由于自身特殊性,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电力企业需积极顺应发展需求, 努力优化创新, 推动管理生产环节迈向新阶段。在此进程当中, 文书档案管理价值显著提升, 已然发展成为电企热议问题, 为此, 如何将珍贵档案资源效用发挥至最大, 实现高效管理, 可谓是电力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

2 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中的电力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行过程当中, 电力档案管理的作用甚为重要。具体来说, 电力档案所涉及内容较多且较为全面, 其针对电力企业设备的发展及完善有着强劲的引导作用。在企业的可持续良性运行发展过程中, 档案可作为关键的信息依据, 其中, 档案中记录有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信息, 包括知识和科技资源等类型信息, 是一套完整有效的数据库, 构建健全的电力档案数据库可谓是实现电企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优化提升的关键应用手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依然存在有较多问题, 阻碍企业的优化发展, 为此电力企业需给予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类型问题更多关注, 积极完善设置相应的管理机制, 健全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电力企业的综合健康运行。

3 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中的电力档案管理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3.1 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分析可知,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较低, 专业素养较强的档案管理人才甚为匮乏, 且相关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组成逐步趋向于老龄化, 通常是由其他科室人员兼任档案管理工作者, 因为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者难以达到专业水准, 且未能经常接受系统的工作学习培训,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常常出现失误问题, 与此同时, 因为档案管理工作大都为兼职上任, 则易导致人员频繁变动, 使得工作顺利开展遭遇重重消极阻碍, 催生各类型疏漏情况。

3.2 欠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体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尚未制定相对较为完善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未能设立健全的档案管理机制, 造成有些管理者经常忽视制度的理解掌握, 针对档案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有不依法循章办事的违规现象, 正是由于该种情况的出现造成档案管理中出现信息缺失、未能及时归档、保管措施欠妥、严重的档案资料错误等问题形成。

3.3 硬件设施较为匮乏

近年来, 伴随企业的深化发展, 电力企业档案资料数量逐年增多, 然而企业档案管理室的空间相对愈发狭小, 导致档案管理设备难以达到规定标准, 档案资料管理存在有较多安全隐患问题。作为档案管理应用设施, 硬件设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然而, 很多电力企业常常难以投入足够的硬件设备, 造成档案室定点不当, 档案柜老旧稀少, 打印机以及刻录机、微机等较为匮乏, 防盗设施形同虚设, 催生档案管理瓶颈, 严重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4 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

目前, 我国电力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发展阶段, 硬件以及软件、设备设施陈旧老套, 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研究开发的档案软件欠缺实用性及通用性, 硬件设备难以充分实现有效运用, 其作用仅仅局限在日常的便捷查询阶段, 其所具备的真正效用难以充分发挥, 加之档案管理对应设备型号各不相同, 硬件复杂程度较高, 资料信息分类编码笼统, 所需技术支持难以落实到位, 网络系统管理稍显薄弱, 数据安全存在有较大风险。

4 创新文书档案管理, 树立电力档案文化

4.1 加强领导层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 伴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工作意识的逐步强化, 很多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起高度重视, 真正想实现该项工作的切实执行落实, 然而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实施进程当中常常存在有流于形式、力不从心的状况, 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执行艰难的局面的主要原因为领导层未能充分理解支持该项工作, 为此, 要求电力企业领导层人员需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给予高度重视, 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给予全面有力的强劲支持。

4.2 强化人员培训, 实现人员素质水平的优化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 伴随电力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化发展, 电力企业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其中包括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管理技能等方面内容。与此同时, 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愈发深化, 促使档案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工作领域愈发拓宽, 管理手段实现优化创新, 为此,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需努力强化学习专业知识, 规范操作方式, 积极掌握科学先进的管理技术, 旨在积极顺应新企业形势。在实际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进程当中, 专业工作人员需认真做好内部工作, 强化跟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 仔细记录,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保障电力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3 严格规范电力档案管理制度与标准

电力档案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实施办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科学技术档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电力科技档案管理手册》、国家档案局《建设项目 (工程) 档案验收办法》 (国档发[199218号) 、《基本建设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等整理电力档案资料,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准确、科学、系统, 力争全面反映电力工程的主要工作情况, 案卷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在输机建库时必须统一著录规则并加备注说明。

4.4 强化加大硬件投入

若未能熟悉掌握相应的操作技术, 为更为有效地实施档案管理工作, 需采用科学先进的设备设施作为是重要的设备工具。作为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基础, 硬件设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强化档案室的认真构建, 积极引进专业性能较高的档案管理设备, 譬如说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电脑等设施, 针对相关设备进行防火防盗系统的合理安装, 保障档案具备有较高的安全性。大型电力企业应努力构建信息库, 要求将整理完好的档案资料入库, 及时清理时效性较差的档案资料, 旨在确保档案拥有较高价值及时效性。

4.5 强化提升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化水平

科技生产力是人工无法企及的, 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 信息化建设显得十分关键。在电力企业日常运行中, 积极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及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 则需积极强化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信息化管理软件知识, 明确了解相应的储备状况, 使得电力档案管理者针对相关设备可拥有相对较为清晰的应用概念。与此同时, 在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中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 需努力强化软件及硬件建设, 使得系统内部网络化信息得以优化完善, 网络中涉及的所有电力档案资料信息可实现有效共享, 为企业员工的便捷操作使用提供更多便利,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数据支持。

4.6 积极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合理规范的流程可谓是整个应用系统的基础性条件, 其的有效运用可实现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 特别是基于网络信息化的企业工作环境氛围, 需认真重新调整流程, 积极创新赶紧文书档案业务规程。具体来说, 各部门根据相关依据性文件及立卷模板进行预立卷, 文书档案专职按照“以我为主”的原则, 对预立卷内容进行检查, 然后由预立卷单位修改、调整、著录、挂接电子文件, 并组卷装订, 再由文书档案专职鉴别、审核、把关, 最后由文书档案专职进行检查, 保证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立卷工作高质顺利完成 (见图1) 。

5 总结

综上可知, 电力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优化发展, 跟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实施是息息相关的, 为此要求相关企业需努力强化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人员管理, 实现人员素养水平的优化提升, 积极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推进信息化过程, 加大投入硬件设备, 进而形成整套完善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树立先进电力档案文化观念, 推动电力企业健康良性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洁.关于创新文书档案管理树立电力档案文化的探析[J].管理学家, 2013 (17) .

[2]武瑛.创新文书档案管理树立电力档案文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4) .

[3]赵明鸿.浅析电力档案管理与创新[J].赤子, 2012 (11) .

[4]程平.浅析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3 (23) .

[5]刘亚红.浅析电力部门档案管理科学体系构建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1) .

浅谈电力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篇10

1 电力行业文化源于“电力人”对自己从事行业的无私奉献

行业文化是指该行业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 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2009年, 为纪念公司走过的百年发展历程, 企业整理出版了《脊梁》一书, 书中简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本企业80多位获得过国家、部及省市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人物的事迹。其中记载了一位老一辈的电力人。他参加工作即从事电力线路维护, 爱岗敬业、刻苦钻研, 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 为企业节省原材料、保证工期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 “定位巡线法”沿用至今, 这正是电力人自己创造的电力文化内涵。

2 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隐性管理方式, 强调在建立共同的企业愿景和价值观后, 通过组织氛围的建立, 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每个员工都自觉地为企业努力工作。企业文化建立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长春供电公司从“十一五”开始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核心, 打造了“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快乐文化”, 在公司及下属企业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并成为企业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这种文化一旦形成, 员工面对问题时, 就会用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化解, 在诚信中追求和谐、在责任中追求快乐、在快乐中追求奉献。

2.1 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表现在通过提炼出准确的企业精神、价值观、核心理念等, 将全体员工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 引导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提出的要求上来, 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2.2 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 能调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诱发人们的潜在智慧, 使员工得到全面发展, 进而提高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 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2.3 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凝聚力是一种情感,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凝聚力是双向的, 一是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 二是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多年来企业坚持以人为本, 面对企业存在多种体制身份员工的实际, 通过制度建设营造公允的企业竞争环境, 力争取消员工身份差距, 在岗位工资、奖金发放上按岗位执行统一政策;在干部使用上, 唯才是举;在政治、经济、工作、生活、权利上一视同仁。

2.4 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

企业中的约束力大体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他制他律, 二是自制自律。他制他律是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总和, 具有不可逆的强制力和被动性, 而自制自律则是企业文化内涵的体现, 具有可变的自主力和主动性。

2.5 企业文化的品牌作用

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通常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以企业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 二是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两者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品牌价值是时间的积累, 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供电企业是电力行业与百姓接触最直接的前沿企业,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段时间里, 由于电力供需关系不平衡, 民众对供电企业有意见。这些年来, 众多的供电企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企业形象。这一行动的核心就是以优质服务为本源的企业文化。

3《公约》的发布凝聚了电力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精髓

从各界媒体对《公约》发布的报道中, 我们不难看到该《公约》的深远和重大意义。北极星电网报道称“中宣部、国资委、电监会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公约》发布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公约》体现的全国电力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公约》的发布凝聚了电力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精髓, 是对国内外现代电力行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听觉阅读下一篇:环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