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噪声

2024-08-13

城市噪声(精选十篇)

城市噪声 篇1

1.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来源及原因

城市噪声包括道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指的是道路交通中各类运输器具发出的噪声。随着近些年城市道路、高架桥、轻轨、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也一直在增加,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对居民影响较大的噪声污染之一,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地面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1)地面交通设施已经存在或者已有规划,在其邻近区域建设学校、医院、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由于未预留必要的噪声防护距离,造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出现交通噪声污染问题;(2)由于新建地面交通设施的运行时新增的交通噪声污染。此外,一些地面交通设施投入运行后随着车流量的增加,或运行参数的改变(如铁路提速),也可能产生新的噪声污染问题。

1.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现状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一、二级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环保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情况(2013年)》统计的113个城市中,包括16个一级城市(直辖市、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24个二级城市(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无二市)、15个三级城市(14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13个四级城市(其他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12个五级城市(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和33个六级城市(其他城市)。各城市的道路交通噪声超标率统计见表1,其中超标率最低的城市为包头,超标率为1%;超标率最高的城市为张家界,超标率为51.4%。由表1可见,一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标率均在10%以上,其中56%的城市超标率在30%以上;二级城市、三级城市、四级城市、五级城市、六级城市的道路交通噪声超标率在30%以上的城市占比分别为20.8%、13.3%、23.1%、8.3%、6.1%。可见,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道路交通噪声超标率越大。主要原因是城市越大,汽车保有量越大,则交通噪声影响越显著。

2 城市道路噪声的控制措施

2.1 合理划分城市的功能区

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城市道路噪声污染源增多的根本原因,近几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的旧城区改造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道路系统的改造为改善城市道路噪声污染带来了良好的机会,在改造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根据城市各个部分的不同功能划分相应的功能区,建设合理的道路系统,为降低道路噪声污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2 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

制定一套合理的并且具有强制性的噪声控制管理法规是控制城市道路噪声污染的制度保障,道路噪声污染源噪声级别高,而且流动性大,影响范围广,因此,为了控制交通噪声对道路两旁居民的影响,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道路系统改造时要加宽道路,并且多用立交桥代替平面交叉路段,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禁鸣管理,车辆限速管理以及在交叉路口处设置侧生气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等级。对于社会噪声污染和施工噪声污染,一方面要加强施工作业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周边居民环境意识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对于道路周边的营业性场所和广场舞群众也需要加以引导和管控,尽量做到不扰民。

2.3 建筑技术和声屏障的运用

从噪声来源及环境治理考虑,单体建筑的设计及建筑群的总体布局甚至建筑物外围结构材料和构造都可以减弱或防止噪声的干扰,除了从建筑技术方面减弱噪声,还可以利用声屏障降低噪音污染,目前,声屏障技术在降低噪音污染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在使用声屏障降噪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和障壁建筑物以及优化土地使用规划来控制噪音污染,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就运用到了声屏障降噪技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也用到了声屏障技术,例如将声屏障设置于高架桥或立交桥的两边,如深圳市的南坪快速、坂银通道等等。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控制噪声污染,还人们一个良好的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作为全球四大环境公害之一的噪声污染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以飞,单永体,李祝龙.高速公路声环境保护措施的方案比选研究[J].山西建筑,2012(05):04-06.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控制 篇2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控制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慨述了轨道交通噪声的来源与分类,简述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水平,介绍了有关轨道交通噪声的.相关标准,归纳了控制噪声的多种措施.作 者:李建 徐季德 杨海兵 刘强 Li Jian Xu Jide Yang Haibing Liu Qiang 作者单位: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苏州,215004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5(3)分类号:X121关键词:轨道交通 噪声 措施

综论城市噪声的污染及治理 篇3

[关键词]城市噪声;污染;危害;治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21-01

1 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

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工业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交通运输中产生的、对周围的生活环境造成干扰的声音,噪声污染则是指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噪声的排放标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具有污染方式上的直观性、危害的直接性、声源的广泛性与控制上的艰巨性等特点。

1.1 生活噪声

生活噪声主要是指商业、娱乐业、服务业、宣传活动和家用电器等产生的各种噪声,生活噪声具有声源密度大、噪声声级高和污染面宽的特点。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居民楼底多变成各种服务的网点,餐馆、游戏厅、超市以及KTV等呈现出雨后春笋的趋势,居民区到处都是噪声。加之人们观念的转变,夜间户外的文娱活动越来越多,活动声响对需要正常休息的人们造成了影响。此外,高层建筑的出现也使住户的用电设备成为噪声的来源之一。

1.2 工业噪声

工业噪声是工业生产中由生产加工和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一般的工业噪声都在60dB以上,大型的鼓风机、水泵、球磨机以及空压机的噪声还能达到100dB以上,电厂排气放空作业的噪声甚至还在130dB以上。工业噪声可以分为电磁噪声、空气动力噪声以及机械噪声,机械噪声是种类最多、范围最广的噪声声源。工业噪声干扰的范围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企业工人和工厂周围的居民是被干扰的对象。

1.3 施工噪声

城市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的增多使建筑施工成为城市的常态,旧城改造项目和最新建设项目日益增加。现代的建筑施工和传统的建筑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点,现代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机器设备和施工工人可以不分季节不分昼夜地施工。年复—年地改造施工使人们饱尝了建筑施工的痛苦,施工噪声干扰了人们日间的工作和夜间的休息。

1.4 交通噪声

城市噪声的30%以上是由交通噪声造成的,国外很多城市的交通污染甚至还占到了70%以上,汽车、火车和飞机产生的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汽车运行中的排气、燃烧、冷却、机械运转和鸣笛噪声构成了道路噪声的来源,列车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和碰撞是铁路噪声的主要成因,具有穿透力强和传播较远的特点,轻轨和航空的噪声则对周围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2 城市噪声的危害性

2.1 噪声污染的特性。

水和大气等化学污染的污染过程较为缓慢而隐蔽,传播的途径也比较多,但是城市噪声污染具有传播迅速直观的特点,人们可以及时迅速地感觉到声源。由于噪声主要是由人体耳朵来感觉,因此严重的噪声就会直接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加之噪声声源的广泛性,城市生活的各种声音既给人们带来了存在感又给人们造成了困扰。城市噪声污染的上述特性还带来了控制上的困难,城市很多无形的噪声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处理,我国现有的科技手段还没有达到快速控制噪声污染的水平。

2.2 噪声对人心理的影响

心理主要是指人对客观物质世界产生的主观反应,噪声不仅会对人们的思维造成干扰,使人们的精神无法集中,还会导致人们精神的紊乱,对人们的工作、休息和睡眠产生影响。很多国家制定的听力保护标准都在80~90dB之间,实践也证明了40dB以上的声音就会使10%以上的人受到影响,70dB以上的声音则会影响到50%以上的人群。过大的城市噪音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出现失眠多梦、头晕、易怒、记忆力衰退甚至是自卑的症状,甚至还有多起因为不能忍受噪音而导致的自杀案例,噪声对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3 噪声对人们生理的影响

城市噪声首先危害到的是人们的听力系统,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们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对声音变得不敏感,严重的还会造成听觉器官的病变,导致噪声性的耳聋,这种是职业性的听力损失。很多情况下,140dB以上的噪声还造成人们听觉器官的急性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流血甚至是双耳完全失聪。此外,城市噪声还会诱发人体机能的其他疾病,比如头晕头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等。总之,城市到处的噪声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噪声直接性、广泛性和传播迅速的特点,城市噪声一直都是控制的难点。

3 城市噪声污染的治理策略

3.1 政府方面的工作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噪音是可以控制的,比如活动音响可以调低一点,建筑施工可以取消晚上施工等。政府是市政工作的核心,在城市噪声的控制与管理中,政府一定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制定本市的工业生产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标准以及社会生活噪音标准。此外,政府还要充分利用好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对治理先进的典型进行表扬,对违法破坏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3.2 对声源的控制

控制声源是城市噪声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声源主要是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以及交通运输中的噪声。首先,城市各区的工商部门要对市场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和管理,取缔无经营许可证的自由网点。公安、环保和文化部门还要配合工商部门的工作,对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其次,政府还要投资设立隔音屏障,居民可以安装隔音窗,对机动车的流量和数量进行控制,鼓励居民乘坐地下交通工具。最后,市区的建筑工程在夜间10点以后应该禁止施工,有特殊情况的需要备案和张贴告示,执法部门要对市民的举报进行及时的处理。

3.3 传播途径中与接受者处的噪声控制

传播途径是噪声源和接受者之间的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上的噪声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强度和影响力。市政建设者可以将城市土地按照功能进行合理地划分,设置专门的隔音屏障,在工程的建设中使用隔音效果较好的材料,整体上延长噪声的传播途径,减轻噪声污染。此外,城市的噪音是客观上存在且一时难以处理和解决的,无论是城市绿化带还是隔音屏障只能减轻和控制噪声污染,很多人们还是会面临着城市噪声的污染,比如工厂的工人。这就要求接受者采取有效而经济的个人防护措施,用耳塞、耳罩、隔声棉和头盔等来减轻噪声对身体的损害。

参考文献

[1]马静,浅议噪声污染与防治[J],北方环境,2010(4):73~75

城市低频环境噪声烦恼度研究 篇4

为此,我们采用城市低频环境噪声实录样本进行了声源频谱特性分析和烦恼度研究,俞鹏[10]选择了12种典型的居住区配套设备噪声源进行分析,并研究在等声压级条件下典型噪声源的烦恼。由于实际声源包含了低、中、高频带成分,不同频带间存在掩蔽效应。为了更好地分析声音频率特性与烦恼度的关系,排除各频带间的相互干扰,本研究选择了63、125、250、500、1 000、2 000、4 000、8 000 Hz共8个纯音,研究它们在等响度级条件下的主观烦恼度,以此进一步分析声音频率特性与烦恼度的关系。

1 设备与方法

1. 1 实验设备

安装有频谱分析软件( Spectra LAB) 的计算机,双通道声学实时分析仪VS302USB,B&K功率放大器,B&K HP1001声源发生器,BSWA MP2011 /2″预极化电容器麦克风。

1. 2 实验场所

使用5m×6m的房间作为实验室,声源HP1001放置于房间中央,评价者距离声源2 m。

1. 3 评价者的选择

实验评价者共17人,9男8女,其中8人为大学生,9人为城市居民。评价者年龄在21 ~ 65岁之间,其中20 ~ 40岁为15人,40岁以上2人,实验前进行了预测试,所有评价者的听力均为正常。

1. 4 实验声音样本的产生与等响度调整

实验所用的声音样本由安装有Spectra LAB频谱分析软件的计算机产生,按倍频程将声音样本分为: A( 8 000 Hz) ,B( 4 000 Hz) ,C( 2 000 Hz) ,D( 1 000 Hz) ,E( 500 Hz) ,F( 250 Hz) ,G( 125 Hz) ,H( 63 Hz) ,参照等响曲线将每个频率的声音样本分别调整为55 phon,60 phon,65 phon,70 phon 4个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响度级水平,共计32个声音样本。

1. 5 实验方法

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主观烦恼度实验,与其他主观评价方法相比,成对比较法具有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是声品质主观评价实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1]。

实验过程中将所有声音样本两两成对播放( 每个样本自身也先后播放两次,作为一对) ,要求评价者比较每一对样本所引起的烦恼度,每种等响度级中8个声音样本作为一个实验组,将成对播放82=64次。声源播放顺序见表1。

播放过程中要求后一对比组不能包括前一对比组中的任何一个声音样本,并且包含自身( A - A比较) 和不同播放顺序对比组( A - B,B - A比较) 。

声品质研究领域大量评价实验的结果表明,每名评价者一次的评价时间以20 ~ 30min为宜。本实验每个声音样本播放5s( 成对比较法实验经验表明,5s长度的声音样本比较适宜于评价人员作出准确判断) ,中间停顿3s,供样本切换和评价者判断,因此每个实验组播放时间约为17min。

2 数据分析与结果

2. 1 评价矩阵

评价者把每对声音样本的评价结果填在评价表格Pij的相应处,i和j分别表示播放的行列顺序。如果认为前一个声音样本的烦恼程度比后一个大,则Pij为1,反之则Pij为 - 1,认为二者相同则Pij为0。每位评价者对一个等响度级的8个声音样本的评价结果组成1个评价矩阵。

表2为某评价者对60 phon响度级的8个声音样本所给出的判断矩阵示例,每个评价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将给出4个这样的矩阵,17位评价者共给出68个矩阵。

2. 3 实验结果

经过误差判定和数据检验后[12],被认定有效的评价矩阵可以用于进行纯音等响度级烦恼度的排序。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在有效的评价矩阵中,表2中的Prow和Pcolumn是按式( 1) 和( 2) 计算。

每行中,Prow值越大,声音样本的烦恼度越大;每列中则相反,即Pcolumn值越小,烦恼度越大。每个声音样本的平均值按式( 3) 计算。

按值的大小以递减排序,其排序的 位次代表烦恼度的大小( 位次越靠前,烦恼度越大) ; 以60 phon等响度级时为例,各评价者对各声音样本所引起的烦恼度大小排序见表3( 表中已按上述的误判原则剔除了3位评价者的实验数据) 。

然后对每一个烦恼度位次进行分析,计算在各烦恼度位次上各声音样本所占人数的百分比( 例如在烦恼度位次1上,12个评价者选择了声音样本A,1个评价者选择了声音样本B,1个评价者选择了声音样本H,因此声音样本A在烦恼度位次1上所占人数百分比为85. 7% ,声音样本B,H在烦恼度位次1上所占人数百分比各为7. 1% ) ,结果见表4。

注: 位次越靠前,烦恼度越大; A ~ H 共 8 个声音样本,A 频率最高,H 频率最低

由表4可见在响度级为60 phon条件下,各声音样本的烦恼程度为: A( 8 000 Hz) > B( 4 000 Hz) > C( 2 000 Hz) > D( 1 000 Hz) > H( 63 Hz) > G( 125 Hz)> E( 500 Hz) > F( 250 Hz) ,各实验组纯音等响度最终排序结果见表5。

2. 3讨论

由表4可见纯音在各个响度级的烦恼度排序结果基本一致,高频段8 000 Hz、4 000 Hz的烦恼度要高于中频段2 000 Hz、1 000 Hz,中频段纯音烦恼度又要高于低频段250 Hz、125 Hz,但是500 Hz作为中频声,评价者均认为其引起的烦恼程度要低于63 Hz、125 Hz的低频纯音,值得注意的是在1 000~ 8 000 Hz中高频段,烦恼度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在63 Hz ~ 250 Hz的低频段,烦恼度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这与翟国庆等对间歇性纯音烦恼度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3]: 当频率大于250 Hz时,频率越高,烦恼度越大; 当频率为100 ~ 250 Hz时,100 Hz的间歇性纯音比250 Hz的间歇性纯音烦恼度更高。

随着响度级的升高,评价者对63 Hz纯音的烦恼度比其他频率增长更快,例如在65 phon等响度级时,63 Hz低频纯音的烦恼度上升到第四位次,在70 phon等响度级时,上升到第二位次。

3 结语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篇5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摘要 通过对城市环境中的各种噪音的数据收集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城市中噪声污染的分类,在本文中重点介绍的是交通噪声、工厂噪声的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指出了以上几种类型的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各种危害,并且指出了与其对应的防治措施,最后提出了一些对于防治城市噪声的一些看法。随着世界各地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扩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噪声污染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城市居民长期处在噪声污染的环境对其自身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并且产生深远的社会问题。在长期对噪音污染的治理中有

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多年的研究实验中发现了噪声的传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因此在噪音污染防治中可以从这三点出发,对于治理噪声可以开发研究吸声材料.隔声材料.消声材料和隔振与阻尼减震材料,并且可以对城市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部城市中产生高频噪声的设施搬离人群密集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噪声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噪声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城市化和宁静的居住环境都是每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城市噪声污染 噪声危害 噪声分类 防治对策 引言

最近几年,由于国家加强了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噪声成为了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进而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交通噪声、工厂噪声的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扩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让广大城市居民免受影响。

一、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分类

(一)交通噪声

1.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

1)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产生的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组成。非机动车辆。

2)非机动车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声,据监测,它使声值提高至少5dB(A)以上。

1.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

1)听力损伤。噪声对听力的影响是认识最早的一种影响。

2)对视觉及睡眠的影响。在噪声作用下会引起视觉分析器官功能下降,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130dB(A)以上的强烈噪声会引起眼振颤及眩晕。人在睡眠时受到噪声干扰会导致失眠或多梦,熟睡时间缩短,使人惊醒等。

3)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在噪声环境下生活,会导致人大脑皮

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中枢神经功能性障碍。同时噪声还会引起人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心跳过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症状。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心情烦躁、易怒、易激动、不易察觉危险信号,从而容易出现事故。4)对交谈、通讯、思维的干扰。噪声对人的语言信息具有掩蔽性,当噪声低于谈话声级时谈话才能正常进行。当我们用电话通讯时,在低于50dB(A)的噪声环境下通话清晰可辨,高于60dB(A)时通话受阻。

5)对物质结构的影响。强噪声声源振动,常使金属疲劳而遭到破坏,尤其是精密仪表、仪器。当噪声级超过140 dB(A)时,强烈的噪声对轻型建筑物开始起破坏作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站进行的一项万人调查(12770人参加)显示,98.8%的人正在经受噪声困扰,仅1.2%的“没有” 噪声困扰。调查显示,噪声污染带来的困扰有:心情躁(74.8%),影响工作、学习(61.9%),睡不踏实甚至失眠1.6%),对听力造成影响(28.6%),引发其他病症(13.2%)等。有关专家认为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噪音的恶性刺激,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二).工业噪声

2.1 工业噪声的来源

工业噪声由于产生的动力和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一是机械性噪声,是由机械的撞击、磨擦和转动而产生的,如织布机、球磨机、电锯、锻锤等产生的噪声;二是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压力发生突变引起气流的扰动而产生的,如鼓风机、汽笛、喷射器等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又可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

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工业噪声由于发生源的性质、分布和数量及防护措施的有无和防护效果等因素的不同,在各种作业环境中其强度和频谱特性有很大差异。

2.2 工业噪声的危害

1)当在110dB以上的噪声中即便不太长时间的暴露,对于某些人有时也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2)130dB以上的噪声可引起耳痛和鼓膜伤害等;

3)165dB以上的强烈噪声能使耳鼓膜穿孔外,还可导致机体的其他伤害。4)强度为130dB以下的噪声短时间作用主要是干扰人的工作、休息和言语通讯。5)长时间职业性暴露在85~90dB以上噪声中可使工人产生言语听力损伤。此外,还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如睡眠不良,头痛耳鸣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碍等。

(三)建筑施工噪声

3.1建筑施工噪声来源

在城市中,建设公用设施如地下铁道、高速公路、桥梁,敷设地下管道和电缆等,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 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 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筑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3.2建筑噪声的危害

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四)社会噪声

4.1 社会噪声的来源

这是在社会人群活动出现的噪声。如家用电器声、饭店、游艺厅、歌舞厅的高音喇叭声和喧闹叫卖声等。

4.2社会噪声的危害

对于某些距离电器声、饭店、游艺厅、歌舞厅的高音喇叭声和喧闹叫卖声等较近的居民造成和大困扰。

二.城市噪音污染的控制

噪声的传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传播途径包括反射、衍射等形式的声波行进过程。控制噪声就是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声、吸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设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根据噪声传播的3个阶段,可分别采用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在传输途径上控制噪声、在接受点阻止噪声的途径控制噪声。

1.噪声源的控制

1.1改进汽车动力机械设计

产生汽车车辆噪声的主要因素是空气动力、械传动、电磁三方面。从结构上可分为发动机(燃噪声)、底盘噪声(传动系噪声、各部件的连接配合起的噪声)、电器设备噪声(冷却风扇噪声、汽车发机噪声)、车身噪声(车身结构、造型及附件的安装合理引起的噪声)的母国。其中发动机噪声占汽车声的112以上,包括进气噪声和本体噪声(如发动振动,配气轴的转动,进、排气门开关等引起的噪声等。因此发动机的减振、降噪成为汽车噪声控制关键。降低发动机本体噪声,降低进气噪声,进气噪声是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系发动机的空气动力噪声,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强。降低底盘噪声,即排气系噪声和传动系噪声。降低电器设备噪声,即冷却风扇噪声和汽车电动机噪声。降低车身噪声,车身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随着车速的提高会越来越大。因此,改善车身噪声的措施主要是:对车身进行流线型设计,实现光滑过渡;在车身与车架之间采用弹性元件连接;进行室内软化,如在顶棚及车身内蒙皮间使用吸声材料等。

1.2修建降噪路面

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透水或沥青面。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常在15%~25%间,有的甚至高达30%。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 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dB~3dB。目前,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两种混凝土,第一种可称为空隙型混凝土,第二种可称为细槽型混凝土。空隙型混凝土利

用的原理和开孔型沥青相似,也是利用微小的孔隙。混凝土表面之所以能生成孔隙,是因为在生产混凝土时去掉了一定的成分,没有使用颗粒大小在0 mm~4 mm之间的砂子和粉尘,而是由小石子组成,而石子和石子之有许多空隙。沥青里含有的强胶粘剂,用来粘结石子,但也会使灰尘和脏物被牢牢地粘在上面。而空隙型混凝土没有胶粘剂的问题,也许它的使用期限会比开孔型沥青更长。另一种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水泥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先做出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然后再用刷子刷其表面,把上面的添加物刷掉。在这样的处理之后,便会出现一个平整的路面,没有明显的上下起伏或者是坑坑洼洼。随后,修路工人再在这样的表面上纵向铣出一道道细槽。

1.3 运用交通管制措施

大中城市要建设环城道路 ,减少穿越市中心的车辆 ,可以减少城市闹区的车流密度。对需要安静的区域应限制通行车辆的类型 如大中型载货车 ,也可采用限制通行时间 ,允许在不影响学习或生活的时间通行。为了减少交通密度 ,还可控制在用车的总数量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减少小型机动车的使用。用控制交通流密度的方法来降低交通噪声的效果有时是有限的,当车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车流量 ,交通噪声的峰值基本不变。因此 ,限速和限制超车是很必要的。在需要安静的地区设置限速或者禁止超车标志,可以有效地降低交通噪声。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间的隔离设施 ,通过减少混合交通可以减少由于车辆频繁停车、加速、制动所产生的噪声。在平面交叉路 口实行环行交叉或采用最佳的交通信号 自动控制 ,保证车辆匀速行驶 ,减少机动车的停车、启动、加速的次数 ,对降低交通噪声能产生一定的作用。

1.4 改进结构选择低噪声设备

改进结构,选择低噪声设备,提高加工精度、装配质量,采用优化操作方法,代替噪声级高的陈旧设备和工艺。例如,建筑施工中,用水压式打桩机代替气锤式打桩机;在工业生产中,用压延式工艺代替锻打,用焊接代替铆接;机械传动装置中,用弹性轴套的齿轮代替普通齿轮,都可以降低噪声源的强度。降低汽车本身发出的噪声水平,会有利于降低交通噪声。另外,通过完善道路标志,改善道路路面状况,加强道路交通的管理和疏导,保持道路的畅通,减少车辆鸣笛、变速、刹车,会明显使交通噪声水平降低。

1.5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

城市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区域噪声源种类和强度的增加,但是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旧区改造、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改造,都为改善城市区域声环境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以及完善的、分工合理的道路系统是整个城市区域具有良好声环境的前提。

1.6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管理法规

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噪声控制和管理法规是保证城市宁静环境的重要措施。交通噪声源噪声级别高且流动性大,污染范围广。加宽道路、以立交桥代替平面交叉、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强化对机动车的禁鸣管理、限制车速、在交道口处安置测声器和数字显示器等措施,均可以降低交通噪声级。另外,由于有些居住区的环境噪声级已接近甚至高于工业、建筑施工噪声,亦必须有管理办法严加控制,其中包括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意识、社会公德的教育。

(二)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2.1种植降噪绿化林带

在道路两侧植树绿化, 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 可以达到吸纳声波, 降低噪声的作用。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 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 10m时, 可降低交通噪声 4~ 5dB。这是因为投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声能74%被反射到各个方向, 26%被叶片的微震所消耗。增大噪声源与需要安静区域的距离 ,可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通过设置防护带使工业区与居民、文教区分开 ,布置时还应考虑主导风向。工业区在总体布局时应将高噪声污染的企业与噪声水平较低的企业分开布置 同一企业内,高噪声车间、机房与噪声较低的车间和生活区分开布置 ,以避免相互影响。对于特别强烈的噪声源 ,应将其布置在厂区比较边远的位置 噪声污染突出的企业应布置在整个工业区的边缘 ,处于远离居住区方向,使噪声得到最大限度地 自然衰减。同一车间内的不同工位布置 ,也应注意尽量使静、闹分开 ,把噪声大的设备如空压机、风机等相对集中布置在一起 ,防止声源过于分散 ,污染面大 ,以便于采取控制技术措施。该方法的优点是: 生态效益明显。局限性是: 占地较多, 早期降噪效果不显著。

2.2声屏障技术

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 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 10dB 以上。声屏障按其降噪方式可分为: 吸收型、反射型、吸收-反射复合型。由于声屏障的类型各异, 所以在降噪效果、造价、景观方面各有特点。因此, 在选用声屏障时, 应根据受声点的敏感程度、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来合理选择适用的声屏障类型。该方法的优点是节约土地, 降噪效果比较明显。局限性是:长距离的声屏障使行车有压抑及单调的感觉, 造价较高, 如使用透明材料, 又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 同时还要经常清洗。

2.3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如山岗 土坡树丛草坪和有足够高度的围墙等,阻断或屏蔽一部分噪声能量 ,以减轻噪声污染。在噪声严重的工厂、施工现场或交通道路的两侧 ,设置足够高度的围墙或挡板 ,大量植树都可以使噪声强度衰减。

(三)保护接受者

3.1加强车辆管理的主要措施

要求车辆的使用单位及个人定期检查和检修车辆,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机动车使用警报器,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方可使用。拖拉机禁止经营性运输,不准驶入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市区。

3.2合理确定建设布局

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对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在新建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时,建设部门必须实现对该区域的环境噪声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噪声的措施,以保证建筑物建成后达到环境噪声的标准。

3.3 对于那些在声源或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 ,或采取了声学措施仍无法

满足声环境要求的情况 ,必须加强个体防护。工厂作业人员可通过佩带护耳器 ,如防声棉、防声耳塞、或耳罩、头盔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个体防护[7]。有时也可在噪声强度级高的地点 ,建立隔声室 ,缩短在高噪声环境下的停留时间 ,减少作业者接受噪声的暴露量。并根据作业人员定期听力检测结果 ,调整、轮换人员 对于公共建筑或住宅应通过安装隔声门、双层或多层玻璃窗 ,提高建筑的隔声性能 ,都是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三.控制噪声污染的对策意见

近年来,有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管理、治理方面的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噪声对城区的污染。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区域环境噪声时升时降、交通噪声下降趋势不明显。因此,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不断地加大了人民群众对改善噪声环境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环保局、监测站对全市噪声源认真调查监测,在提供准确数据的基础上对噪声污染较重的固定噪声源,采取隔声、减振、搬迁等限期治理措施。对于因设备陈旧,落后而造成的噪声污染源,采取了更换先进的低噪设备进行治理,从根本上消除噪声污染,使固定噪声源做到基本达标排放。

环保局对扰民较重的社会生活噪声源,对其说服教育使其整改,甚至依法

(三)进行取缔,解决了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不仅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而且也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同时有效地控制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

为减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对建城区内所有建筑施工工地,进行申报登记,(四)强化管理,明确各自排污指标和施工时段,减轻施工噪声污染。

(五)在城内主要路段设立禁鸣喇叭以及拖拉机、卡车禁止通行标志,外埠过境重型车辆不得入城等,降低了城区的交通噪声污染。

四.意义

随着声技术的发展 ,有源噪声控制技术正得到应用 ,开辟了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新途径。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一个新声源产一个与噪声源相位相反、振幅相等的声音 ,以抵消噪声源的能量的声抵消技术。管道有源消声器可用于空

调系统排风管道和发动机的进出气管口的噪声治理 ,另外 ,有源护耳器也个体防护中崭露头角。

五.结语

由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从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当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投入于环保治理的资金将逐渐增大。后期治理的费用是巨大的,因此,防治交通噪声污染不能仅仅只靠亡羊补牢,我们必须在初始建设时,就应该把噪声污染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去审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安静的生活环境,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政府对交通噪声的不断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重新找回 “静谧” 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周忠元 李桂琴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张沛商 江亢 噪声控制工程.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一建筑设计规范.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控制及应用研究 篇6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城市环境噪声首先是噪声的一部分。从物理学意义上来讲,噪声是一种不同声源的无规律混合的振动,其频率和振幅具有复合性和无规律性的特点; 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妨碍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声音都可称为噪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活动产生了过多的声音,包括正常的工业生产噪音、生活噪音和建筑噪音,也包括不良好的商业活动经营方式,使得城市充满了各种机器噪音、鸣笛声、音乐声、卖声等生源。城市环境噪声已然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普遍问题,成了噪声污染。噪声污染同时具有污染范围广、影响时间长、对居民影响直接的特点,为居民反映最直接的一类环境污染,有关噪声的环境投诉事件占到环境投诉的50%以上,居环境投诉事件的首位[1]。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并称为城市环境的三大公害[2]。

一、噪声来源及危害

(一)噪声来源

城市环境噪声即城市噪声污染,污染源可分类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生活噪声和施工噪声,城市声环境也可以分类为城市区域声环境、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等。

据文献报道,我国城市噪声源中,(1)30%以上来自交通噪声(国外统计资料交通噪声占70%)[4],噪声源是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由于机动车辆数目一直在急速增加,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影响最广泛的污染。(2)在工业噪声和施工噪声约占我国城市噪声源的27%,主要来自生产过程和市政施工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等[4]。(3)社区生活噪声在城市噪声中约占40%左右,包括流动叫卖、商业经营活动、户外儿童喧哗、汽车的启动、家用电器等。

(二)噪声危害

城市声环境是人居物理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属物理污染,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公害之一。噪声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主要是听力损伤,包括暂时性听阈偏移(听觉疲劳)、永久性听阈偏移(噪声性耳聋)和爆震性耳聋;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的危害包括:噪声会使人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胃病和溃疡病等生理疾病;同时也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研究表明[3]噪声超过85dB(A),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专心工作。噪声也会对动物的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内脏系统造成病理性病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噪声还会影响到仪器设备和建筑物,当超过150分贝时,会严重损坏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件,超过140分贝,对轻型建筑开始有破坏作用[5]。

二、噪声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损伤、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要预防和控制噪声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构成噪声污染有声源、传播途径与接受器三个要素,控制噪声污染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在声源处抑制噪声,降低声源噪声级,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对噪声传播途径加以控制,这是噪声控制中的普遍技术,包括隔声、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等措施;对接收器的保护,对于人,可佩戴耳塞、耳罩、有源消声头盔等,对于精密仪器设备,可将其安置在隔声间或隔振台上。

(一)法律法规标准

1.要积极的制定和完善强制性的城市噪声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彻底的落实,这是改善城市噪声污染的关键性措施。制定了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2523-2011)、《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以及完善的、分工合理的道路系统是整个城市区域具有良好声环境的前提。

2.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噪声污染行为。(1)强化车辆监督管理力度,针对不满足城区行驶噪声要求的车辆,必须禁止使用和销售,并且还应当加强城区报废和清理执行力度。及时对破旧机动车和高噪声机动车进行清理,使噪声能够在根源上得到控制。(2)对城区商场以及娱乐中心等噪声根源进行强化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商场和娱乐中心进行检查,对违规情况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地区进行重点监管,甚至还应当通过强烈手段控制音响大声叫卖等情况,并鼓励他们尽可能通过文字、媒体等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3)针对交通噪声污染,则可通过实施限时、限行以及限速等方法来缓解交通噪声污染。(4)工业噪声则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执行噪声排放标准,对超标的工业企业,必须进行及时整顿处理、整改,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污染。

(二)技术手段

1.源头控制噪声源,提高建设标准。(1)对道路交通进行优化和调整,使道路交通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提高利用率,减少拥堵带来的噪音量。加强对原有道路的路面使用新材料扩展和改良,降低机动车的摩擦噪音,有效控制机动车启动频率噪声。加强绿色防护栏或隔音挡板的建设,在原有的敏感建筑物以及道路之间,加注绿色防护栏或隔音挡板,使城市污染能够得到控制或者有效隔离。(2)对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进行有效管理,从施工时间、施工过程中降低噪声源的产生和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传播途径:增加传播距离、增加吸能屏障。(1)声屏障技术在降噪应用中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了避免和减少交通噪声的干扰,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障壁建筑物和优化的土地使用规划来达到降噪的效果。控制噪声就是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声、吸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设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6]。(2)这就要求采取合理的方案对噪声进行控制,包括声屏障、隔声窗、绿化林带及功能置换等,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措施或几种措施并用,以达到降噪的要求。

3.从接受端降低和隔离噪声,保护受体正常功能。(1)单体建筑设计和技术措施,从声环境质量考虑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物的设计,乃至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材料和构造,都可以防止或减弱噪声干扰。(2)合理规划、布局。针对容易造成城市噪聲污染的企业,应当采取“退二进三”“出城入园”的方式来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分层次、分时段、有重点、分区域的进行改造、搬迁或停产、关闭,同时各规划部门还需对交通干线以及建筑物之间设置合理的防噪声距离[7]。

三、结语

城市噪声污染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污染源,其对城市环境、居民健康等都存在明显的影响。根据城市噪声污染特点的分析,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最初阶段将城市声环境纳入城市计划,确定好噪音的控制方式,同时配合防治策略,降低城市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度,缓解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危害,保障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力度,加强城市化发展中的经济控制,以免影响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鹏涛,赵广田.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大众科技,2011(10):35-38.

[2]耿桦.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J].山西建筑,2007,33(28):339-340.

[3]樵地英.中国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技术的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3(04:)81-82+83.

[4]邹飞.我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控对策探讨[J].北方环境,2011(21):150+163

[5]陈安,汪爱元,肖萌芳,彭艺.城市噪声污染控制实例[J].环境技术,2015(04):23-25.

[6]张艳红,韩少军.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特征与防治对策[J].环境,2014(07):92-93+102.

[7]王素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控制途径探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02):32-3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对策研究 篇7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交通事业得到空前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使得城市车流量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突出因素,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2002年我国对325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表明:4.9%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污染严重,17.2%的城市属于中度污染,64.3%的城市属于轻度污染,13.6%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较好,而全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有3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超过70 dB(A)[1]。

噪声污染早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有“噪音病”一词。科学研究表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甚至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2]:①影响睡眠和工作;②损伤听力;③诱发疾病;④引发交通事故。

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1.1 交通噪声来源

根据来源的不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主要分为:动力性噪声、非动力性噪声和泵吸噪声3方面。动力性噪声主要指机动车辆与车速、发动机转速有关的进、排气噪声、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传动系统噪声、车体震动噪声等。非动力性噪声包括鸣笛、剎车等噪声。

当车速v<50 km/h时,路面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动力系统噪声;车速v>50 km/h时,路面噪声主要来源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泵吸噪声。轮胎滚动时,轮胎花纹块与路面之间形成若干个小空腔。轮胎接触地面时,小空腔中空气受到压缩容积减少,并将腔内空气突然向外喷射;当胎面离开地面,腔内容积恢复,而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被吸入,这种胎面元素间的空气不连续流造成了压力波动,发出声音,这2个过程就是轮胎的空气泵吸效应[3]。

空气泵吸噪声的声压级近似为[4]:

SPL(r)=68.5+20 lg(gw/s)+10 lgn+20 lg(fc)+40 lgv-20 lgr

式中:SPL(r)为从声源(轮胎)到距离为远场r处观察点的声压水平;gwsn分别为胎面的沟深、沟宽、圆周方向的宽度和沟数;fc为由于变形引起的沟体积变化;v为轮胎的滚动速度。

从上式可见,轮胎转速对空气泵吸噪声的影响相当明显,对于给定的汽车轮胎,转速越大,空气泵吸噪声越高。其次,轮胎滚动时,不规则的路面撞击胎面引起振动造成声辐射,滚动时轮胎的不均匀性产生自激振而辐射噪声。同时在轮胎旋转和平动时引起轮胎与路面之间形成楔形喇叭口,可以放大上述轮胎噪声。

1.2 交通噪声传播规律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与车辆类型、道路条件、汽车行驶状态、交通流量等密切相关,其传播规律随着距离和高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分别选取了重庆市距某交通主干道路沿1.2、20、50、100 m处和重庆市某图书馆1楼、3楼、5楼、7楼作为测量交通主干道在不同距离和高度交通噪声大小的地点,见图1。

由图1可见,监测的交通主干道由于路宽和车辆平均流速的影响以及监测期间社会噪声造成的背景值不同,距路沿1.2 m处噪声值为68.2~80.0dB(A);距路沿20 m处噪声值为64.2~77.6 dB(A),衰减值为2.4~8.5 dB(A);距路沿50 m处噪声值为60.7~69.1 dB(A),衰减值为6.6~12.0 dB(A)。交通噪声沿着路面垂直方向横向传播时,噪声值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步递减,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基本符合声源传播规律,见图2。

从图2数据可知,噪声值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不符合声源传播规律。通过观察分析,因为自然屏障后形成的声阴影区对交通噪声的降低作用,所以高度越低的地方噪声等级越低,这都是自然屏障起到的作用,原理如图3所示;由于观察的图书馆楼层有限,无法再往上进行监测,不过按照声源衰减规律,噪声值会随着楼层的继续增加而出现递减,因此交通噪声沿着路面垂直方向纵向传播时,噪声值先随着楼层的增加而增大,然后逐步递减。

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方法

2.1 噪声源的控制

控制噪声源是降低噪声污染最直接的方式,城市交通噪声的主要噪声来自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控制机动车辆整车噪声措施主要有2方面:①针对机动车辆主要噪声源的控制,设计生产各种低噪声的零部件或消声设备;②采用降噪路面降低泵吸噪声。

1) 要控制整车噪声,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

各种降噪措施的效果见表1。

2) 采用降噪路面。

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孔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6]。由于多孔性沥青路面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连通孔隙,构成了气流流动的通道,当轮胎与路面作用时,轮胎/路面间受挤压的空气将顺着材料内的连通孔隙逃逸出去,从而减小了被挤压气体的质量和压强,降低了噪声水平。同时,路面的多孔隙结构减小了车辆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声能量。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根据表面层厚度、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及养护状况的不同,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 dB。随着技术进步,目前还出现了各类降噪路面,比如橡胶沥青路面、SMA 路面、超薄沥青混凝土路面、多孔弹性路面等,降噪效果都不错。

2.2 控制噪声传播途径

2.2.1 声屏障降噪

在传播途径上如何采取措施都只是对噪声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而无法彻底消除噪声。当道路两侧有医院、学校、住宅区等对噪声有严格限制要求的场所时,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建立降噪声屏障。降噪屏障是采用各种吸声材料制造,它设置在噪声源和接受点之间,是阻止噪声直接传播到接受点的降噪装置。其作用是阻挡从声源至受声点的直达声,使绕射声尽量少,使欲保护的建筑、环境场所处于声阴影区内。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0 dB以上[7]。

2.2.2 绿化带降噪

在城市道路两侧植绿化带是防治交通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的树种、植株密度和植被宽度,可以达到吸收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10 m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5 dB,这是因为投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声音有74%被反射到各个方向,26%被叶片的微振所消耗。绿化带降噪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植物种类都有密切关系。绿化带降噪的优点是生态效益明显,局限性是占地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明显[8]。

2.3 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管理措施

影响城市交通噪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交通状况,因此合理的道路规则和选择道路的走向以及道路的形式,是控制城市交通噪声最根本的环节。

1) 在城市规划和总体设计时,对各种交通干线和噪声源要合理布局。

2) 适当限制车流量和车速,重点控制重型车辆的车流量,有关路段应禁鸣和限鸣。

3) 采用立体交叉道路结构和自动信号管理系统减少车辆的停车和加速次数,在同样车流量情况下,立体交叉路口处噪声比一般地面交叉路口低5~10 dB。

4)发展地铁是最有利的城市降噪措施。

2.4 健全法制,加强监管及宣传力度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缺乏关于交通噪声的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关部门应及时健全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只有管理部门参与的环境保护是一种被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如何真正实现人让车、车让人、车让车的文明交通行为,尽量降低交通噪声;如何实现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多多考虑环保因素等,均要求良好的公众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方式,全方位、多层面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3 结束语

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规划及监管、健全法制、加强宣传,也需要全民积极参与配合,技术层面上多种降噪措施应综合应用,把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控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相信在多方努力下定能形成更加环保、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胡辉,徐晓林.现代城市环境保护[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曾德芳,皇浦月红.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及其对策[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7(12):700-704.

[3]魏建军,孔永健.多孔隙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机理的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18(1):11-13.

[4]庞剑,湛刚,何华.汽车噪声与振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马大猷.现代声学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傅晓薇.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2):94-96.

[7]冯志勇.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7):92-94.

城市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8

据统计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失聪者是由噪音造成的。经研究证明, 室内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国多数城市中每年与噪音有关的投诉事件占环境总投诉事件的一半以上。

1 城市噪声来源

1.1 社会生活噪音

社会生活噪音主要来自于娱乐场所的嘈杂声、商家叫卖和促销、集会高音喇叭、家庭音响、房屋装修等。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噪音的影响, 但无法摆脱它们的影响。

1.2 交通噪音

交通噪音主要是指机动车辆在城市中行驶时所产生的噪音, 交通噪音是城市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机动车辆的数量急剧增加, 机动车辆发动机、喇叭以及轮胎摩擦路面所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此外, 交通运输所产生的噪音污染也会随着城市道路的延伸而不断扩散。

1.3 建筑施工噪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潮, 持续的建设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 美化了城市环境, 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例如搅拌机、凿岩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运转时发出的声音, 对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尤其是夜间施工时发出的噪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

1.4 工业生产噪音

工业生产噪音主要来自机器运转时发出的噪音, 如柴油机、机床、冲床、打磨机、切割机等设备在运转时发出的声音往往波动幅度较大或者频率较高。治理好工业生产噪音可以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 有效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 城市噪音的危害

2.1 影响睡眠

睡眠是人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方式。而噪声会导致大脑兴奋, 使人难以入睡, 体力得不到恢复, 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长期如此便会使人产生耳鸣、神经衰弱症、心率不齐等症状。

2.2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若现场环境背景声音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 无法专心工作,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3 损伤听力系统

人若长时间处在强噪音环境当中, 会导致听力系统损伤, 造成听力逐步丧失。强烈的噪音会使人产生如耳痛、耳鸣等症状。医学研究证明噪音对儿童尤其婴幼儿的危害更大。儿童及婴幼儿的听力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听力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 无法承受强烈的噪音的猛烈刺激。

2.4 损害心血管

噪音会增加高血压、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心跳加速, 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 造成血压升高, 容易引发心肌梗塞。据统计生活在公路旁的居民患心肌梗塞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百分之三十, 纺织工人患高血压概率比其他人高出15个百分点。

2.5 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

噪音对女性的危害要远高于对男性的危害。噪音会导致女性月经失调、孕妇流产率增加等。据长期的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噪声不仅会使女工听力系统受损, 并且会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早产、流产甚至胎儿畸胎等事件的发生。

2.6 引起精神系统功能紊乱, 造成内分失调

噪音的工作环境可以使人出现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等症状。国外曾有人因无法承受火车噪音的刺激而精神错乱以致最后自杀的案例。由噪音引起的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性情和行为, 使人变得易怒和烦躁。

3 城市噪音的防治对策

3.1 社会生活噪音的治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强, 社交、庆祝、娱乐活动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 社会生活噪音是客观存在并且无法消除的, 对社会生活噪音的治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影响他人的家庭娱乐活动邻居以及物管部门都可以对当事人进行友善提醒;房屋装修应当尽量避免在节假日或者夜间等他人休息的时间进行;对商业促销和集会现场的高音喇叭发出的噪音, 由公安和城管等执法部门进行教育或处罚。

3.2 交通噪音的治理

政府出资对穿越居民区的道路设置隔音屏障, 为临近道路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窗, 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加强执法力度, 切实落实市区内机动车禁鸣制度, 制定车辆消声检测标准, 并对过往车辆进行抽检;机动车的数量和流量是产生交通噪音的主要来源, 所以合理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和流量并且积极推进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是降低城市交通噪声的重要途径;车辆在多空隙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噪音要比在普通路面上行驶时的噪音小很多, 因此修建多孔隙沥青路面也是降低交通噪音的方法之一;地铁等地下交通方便、快捷而且噪音、废气污染都较小。因此应当加快地下交通的建设, 加强宣传, 鼓励民众尽可能乘坐地铁出行。

3.3 建筑施工噪音的治理

建筑噪音主要来自于建筑工地上打桩机、切割机等施工机械所发出的声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用噪音小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如在市区内施工应该尽可能选用钻孔桩和静压预制桩等噪音较小的施工方法和机械;正常情况下夜间10点以后应该禁施工, 特殊情况应该首先报城管部门批准备案、张贴明显的安民告示后方可施工。执法部门设置24小时投诉电话, 及时处理群众举报情况。

3.4 工业生产噪音的治理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 将居民生活区与商业区或工业生产区分隔开来。将居民区内的小作坊迁移出去;对老旧、落后的生产设备进行淘汰和升级, 完善消音、隔音设备, 降低噪音, 使其符合标准。对噪音排放超标准而又屡禁不止的企业采取关闭、勒令停产等强制措施。

此外, 植物可以吸收一部分声波还可以反射很大一部分声波, 因此绿化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采用绿化进行降噪的时候可以采用低矮的常绿灌木和高大的常绿乔本相互搭配以实现立体式绿化降噪。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产生的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对城市噪音的防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随着人们对城市噪音污染的日益关注、政府对城市噪音污染防治的重视, 城市噪音的治理必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城市生活将更加安静、幽雅、舒适与和谐。

摘要: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 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发展, 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 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家庭设施的日益丰富, 城市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并且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阐述了城市噪音的概念, 对城市噪音污染的来源进行了适当的分析, 讲述了噪音对人类的危害, 并且对城市噪音的防治对策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见解。

浅谈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篇9

噪音是指让人们感觉到不舒服的声音, 不光是在城市生活中的噪音还是交通、工业噪音, 都会给人们以及其他生物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人体。在这之中, 城市噪音占据重大的比例。在人体方面, 城市噪音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 导致听力受损或者其他疾病。如果人们长时间接触噪音, 很容易变得十分容易激动、暴怒, 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甚至还有听力下降的情况。如果接触噪音的时间过长, 甚至会导致听力严重受损。在动物方面, 会导致动物的听力或者内脏、中枢系统受损, 严重还有可能致死。在社会方面, 噪音过大所产生的冲击会对建筑物与其他器械产生损坏, 导致其受到干扰, 无法正常运行。因此, 我们必须要重视城市噪音的危害, 使用合理的防治措施进行解决。

2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2.1 按照相关法律政策防治城市噪声污染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指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城市噪音进行防治:第一, 在城市噪音较为强烈的地区, 根据法律政策如果因为商业活动而产生的环境噪音污染企业, 一定要在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的噪音设备与可能产生的噪音污染情况。一些文化娱乐行业要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规则来排放噪音, 不能超过标准。如果没有按照政府规定的相关政策进行, 文化部不可以让其运营, 工商部门也不能够发放营业执照。对于餐饮行业的噪音污染方面, 按照规定在城市的居民楼中, 不能经营具有噪音污染的娱乐场所、汽修厂以及其他可能噪音超标的企业。

如果在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区域进行娱乐场所的营业与噪音排放, 一定要使用隔音措施, 并且在夜晚时不能营业, 噪音也要根据标准。在宾馆、酒店或者其他商业场所由于空调器造成噪音污染与热污染的, 有关单位必须使用相关措施来对其进行防治。如果离市民较近, 一定要使用措施来达到排放噪音的标准, 不能在商业步行街或者城市主要街道放置空调外机或者空调散热器等设备。并且规定在城市中人群密集区域或者教育区域, 不能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在商业活动过程中也不能使用此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等措施。在室内装修工作中, 应该根据标准的作业时间来进行操作工作, 防止对附近的居民产生噪音污染。在室内进行家庭室内娱乐活动, 要做好音量控制以及其他方式, 把对附近就居民产生的噪音污染降到最低。

2.2 提高对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

对于当前的法律法规, 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完善, 对于可能会居民产生感染的噪音污染源要有强制性的政策来限制, 适当的增加一些限制政策与枪支管理措施, 对于明知噪音防范标准而不按照其进行的, 要提高惩罚的力度, 加强对于城市噪音污染的监督与管理。按照污染情况, 制定出单项政策或者排放噪音标准, 保证社会中居民的正常生活, 提升生活质量。最后, 还要加强对于执法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让执法能够更好的进行, 方便操作。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执法部门的责任与义务, 改变执法主体不明、管理交叉、管理混乱的情况, 相关的城市建设、管理、工商与娱乐文化部门要做好城市噪音污染的协调工作, 加强法律意识, 切实进行执法, 不能形式主义, 加强行政部门彼此的监督, 做好各个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

2.3 创新隔音技术, 研发高质量隔音材料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噪音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噪音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 治理工作更加困难。为了能够降低噪音对社会生活的不良影响, 我们要不断地创新噪音防治技术, 改善当前对噪音防治工作不到位、技术水平较低、防治方法单一的情况。把做好城市噪音的控制作为当前首要的工作目标, 在研发新型的技术之外, 同时不断研发高新隔音材料, 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与财政支持, 保证我们的城市建设更加绿色、健康。

2.4 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 提升素质

在城市的噪音防治中, 由于产生噪音的主要原因都是人这个主体造成的, 所以我们要加强防治噪音的宣传教育力度, 可以使用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方式, 宣传噪音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法律政策, 让人们能够从自身做起来防治城市的噪音污染, 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比如可以开展“安静居民小区”等实践活动, 让居民在生活中做到控制噪音排放, 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污染, 建设更加和谐的邻里关系, 让我们共同维护城市健康。

3 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噪音污染问题由于城市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而愈演愈烈, 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成为热点问题。因此, 要更好的防治城市噪音, 我们要不断完善有关的法律政策, 严格进行执法, 并且从自身做起, 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建造更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周高飞, 陈小亮, 马双.浅谈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来源及其防治对策[J].门窗, 2014, 09:433+435.

[2]刘庆明, 吕丽珠.天津城市中心区环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 04:46-47+50.

试论城市噪声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篇10

1 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分类

一是交通噪声。包括各类运输器具发出的噪声, 主要有地面交通噪声、航空噪声、火车噪声和船舶噪声。其中, 危害面最大的是地面道路交通噪声, 最主要的污染源是汽车。二是工业噪声。它同交通噪声不同, 是一种固定源噪声。由于这个特点, 工业噪声常常成为环境纠纷诉讼案件中的最主要构成因素。工业噪声影响最大的是空气动力性噪声。在北方, 星罗棋布的锅炉房, 往往构成噪声源中首屈一指的因素。三是建筑施工噪声。这虽然是一种临时性的污染, 施工完毕, 污染也就解除。但其声音强度很高, 又属于露天作业, 污染就十分严重。四是社会噪声。它包括了生活噪声及其他噪声, 如鞭炮鸣放声、广播电视录音机声、钢琴管弦乐器练习声、儿童嬉闹声、自来水管道噪声、楼板的敲击声、门窗关闭撞击声、走步声等等。

2 城市噪声污染现状

我国城市噪声源中30%以上来自交通噪声 (国外统计资料交通噪声占70%) , 噪声源是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依此又可细分为道路交通噪声、铁路交通噪声和航空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一直在急速增加, 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影响最广泛的污染。

工业噪声和施工噪声约占我国城市噪声源的27%, 主要来自生产过程和市政施工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等。工业噪声中, 一般电子工业和轻工业的噪声在90d B (A) 以下, 纺织厂噪声为90~106d B (A) , 机械工业噪声为80~120d B (A) , 凿岩机、大型球磨机达120d B (A) , 风铲、风镐、大型鼓风机在130d B (A) 以上。工业噪声是造成职业性耳聋、脱发秃顶的主要原因。市政与建筑施工及旧城改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可能延续数年之久) 对附近的居民干扰较大, 尤其是夏季的夜间施工, 在距离15m远处, 打桩机的声功率级达110~116d B (A) , 混凝土搅拌机的声功率级为86~100d B (A) , 重型车辆往返不断的运输、装卸活动噪声达80d B (A) 以上。

生活噪声在城市噪声中约占40%以上, 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流动叫卖、商业经营活动、户外儿童喧哗、汽车及摩托车的启动、家用电器 (尤其是音响设备) 等均属此类。这种噪声一般在80d B (A) 以下, 对人体没有直接生理危害, 但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使人不愉快。

3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现状

近年来, 国家在治理城市噪声污染方面, 加强了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 对造成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 采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积极建设和规范管理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 使重点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不再下降。

目前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控制的特点正在发生变化, 如由固定噪声源治理向流动噪声源治理转移, 由大环境的噪声治理向小环境的噪声治理转移。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一直比较严重, 其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扩大, 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 成为引人注目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近年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来, 在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的作用, 城市环境噪声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改善下, 城市环境噪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城市环境噪声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4 城市噪声的控制

4.1 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

城市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必然导致城市区域噪声源种类和强度的增加, 但是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旧区改造、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改造, 都为改善城市区域声环境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 以及完善的、分工合理的道路系统是整个城市区域具有良好声环境的前提。

4.2 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管理法规。

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噪声控制和管理法规是保证城市宁静环境的重要措施。交通噪声源噪声级别高且流动性大, 污染范围广。加宽道路、以立交桥代替平面交叉、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强化对机动车的禁鸣管理、限制车速、在交道口处安置测声器和数字显示器等措施, 均可以降低交通噪声级。另外, 由于有些居住区的环境噪声级已接近甚至高于工业、建筑施工噪声, 亦必须有管理办法严加控制, 其中包括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意识、社会公德的教育。

4.3 单体建筑设计和技术措施。

从声环境质量考虑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物的设计, 乃至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材料和构造, 都可以防止或减弱噪声干扰。同时, 为了减轻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 还需要就城区内所有的建筑施工工地进行申报和等级来强化管理, 明确规定各自的排污指标和施工时段,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

4.4 声屏障的应用。

声屏障技术在降噪应用中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了避免和减少交通噪声的干扰,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障壁建筑物和优化的土地使用规划来达到降噪的效果。声屏障在日本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至1993年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的隔声屏障总长度为3300km。根据靠近道路的具体位置对噪声影响的预计所确定的屏障高度一般为3~5m。

4.5 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采用技术手段控制噪声。

噪声的传播一般分为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三个阶段。传播途径包括反射、衍射等形式的声波行进过程。控制噪声就是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 采取阻尼、隔声、吸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措施, 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 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 或设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 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 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根据噪声传播的三个阶段, 可分别采用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在传输途径上控制噪声、在接受点阻止噪声的途径控制噪声。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城市噪声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噪声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城市化和宁静的居住环境都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境界。

结语

面对21世纪, 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 面对城市化的挑战, 面对我国薄弱的城市基础设施, 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不仅要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 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同时还应该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认真抓好城市噪声污染源的管理和治理工作, 最大程度减少城市“公害”———噪声, 从而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乃慧.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1) .

[2]岳秀萍.城市噪声污染与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5) .

[3]张艳红, 韩少军.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特征与防治对策[J].环境, 2007 (7) .

上一篇:文化根植心中下一篇: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