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

2024-06-10

大学生道德(精选十篇)

大学生道德 篇1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体验,道德自觉,教育价值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和高尚道德涵养的高等专业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类高等院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正确道路上继续积极努力探究, 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意识修养。但近年来, 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考察和道德实践活动中发现,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认识与道德实践存在错位现象, 学生思想道德的实践较少。虽然, 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和实践相背离的成因很多, 从大体上来说, 这和大学生道德体验的缺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基于大学生道德体验的培养, 对增进大学生道德自觉教育的价值进行探究。

1 大学生道德体验存在的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至今,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以教育者为主导的单向管理, 以理解理论知识为主的单一评价”曾对计划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大学生的道德思想觉悟和社会道德素质提升有过积极作用, 但对经济社会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来说,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交融, 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使得大学生的道德体验缺失更为明显。

1.1 道德体验缺乏动力

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实践性错位得出, 大学生道德体验缺乏动力。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理论知识和实践在实际中没有与实践结合;在大学生道德体验中收获的快乐、愉悦以及幸福感没有逐步转变为自身的精神需求;在道德体验中大学生没有在社会上、慈善机构上获得与周围人的共鸣、认可以及鼓励等致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动力被大大削弱是使得大学生道德体验缺失的原因之一。

1.2 道德体验枯燥

我国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书本课堂教育;一种是校内各种团体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如:向困难群体捐款捐物、社会公益调查、社区公益性服务等活动。对前者, 真正从事过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内心都有深刻感悟, 现行的高校虽然给学生德育体验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智力、信息、时间、场地以及专门的德育课外的各科教学中设法引入德育内容, 班主任、辅导员也“呕心沥血”、“苦口婆心”的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收效甚微, 德育体验也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多数大学生认为德育的课堂教育空论无实、形式单一死板, 无法真正体会到现实社会中道德体验的关键和意义。

1.3 道德体验感悟不深

从我国大学生的道德体验程度上发现, 学生从课堂和学校各类活动中的体验感悟不深, 只是应付式的完成规定教育任务, 缺少进行深入探讨和沟通;在教师、辅导员的工作中发现, 对于德育体验教师、辅导员也没有过多的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因此, 加强教师对学生德育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2 道德体验促进道德自觉教育的价值

道德是人的内在精神需求, 是一种判断的自觉性行为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引导, 因此道德体验就成为了道德从理论认识转化为自觉认识的中介。学生只有在道德体验中感受到了喜悦、情感幸福的精神需求并主动寻求, 道德自觉教育才达到应有价值。因此, 道德体验置身教育行为中, 对大学生的道德自觉不可或缺的教育价值, 应给予高度重视。

2.1 道德教育感情建立

在传统德育教育中, 德育教育的手段就是在学生意识中编织一张道德和理论的知识网, 使大学生对道德知识可以倒背如流。但因此大学生的道德理论仅限于书本和记忆中, 这也是德育教育最大的失败[1]。为改变此现状, 针对大学生的德育体验不足也经行了探究;例如:浙江某所高校大学在校内大胆尝试“道德银行”的开设, 卓有成效。促使了大学生对于道德理论实践化的的客观影响, 也为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情感感悟, 逐步提升道德自觉教育建立基础。

2.2 道德教育与自觉教育价值一致

从现行的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体验的含量以及道德教育现状上看, 道德体验的实践状态决定着德育教育的魅力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也反映了大学生对道德教育本身的感情投入、心态倾向和行为反应。传统德育教育是一种以训诫代替引导、以生硬事件代替亲切提醒的道德教育[2]。对于不断追求个性和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讲, 缺乏吸引力、缺乏实际生活价值, 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大学生对道德修养的兴趣和好奇心。构建好道德教育的体验, 就是使道德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到的的存在价值, 更好的凸显道德实践特性。

2.3 改善道德体验和道德自觉教育价值

在传统的纪律约束为手段的道德教育中, 教师讲授的道德理论知识与教师之间存在差异现象。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思想道德知识, 教师自身可能没有体验, 甚者抱有不信态度, 但在课堂中却头头是道的讲解, 这样的道德教育, 其本身就属于不道德的。此外, 传统道德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外, 辅以严格的纪律约束, 过多强调了教师对大学生的限制和规定, 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大学生作为实践体验者的实践和参与机会[3]。因此, 改善道德体验, 增强学生与现实发生体验的关联性、增加对共同参与规范制定的理解, 从而摆脱道德教育脱离体验的弊端, 改善道德自觉教育的价值。

2.4 增强道德教育体验和道德自觉教育价值的建议

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 是道德体验从道德教育理论知识转换到道德实践的切入点, 加快创建大学生的德育自觉教育价值的新局面。在新格局中变教师为引导者, 指导学生与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平等交;唤醒和激发教师和大学生的道德体验, 建立新的道德体验;同时通过及时交流、沟通, 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 使得大学生在道德的自觉教育价值上强化学生主体在道德行为中的美好体验不断持续和保持[4]。

3 结语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是一件繁杂的心态系统工作, 要依赖于诸多的因素一同参与。从增加大学生道德体验的教育手段入手, 不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还可以以大学生道德教育体验为改革发展道德教育实践性的突破口, 不仅推动了高校内部有关制度的改革创新, 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道德自觉教育的价值的新层次。

参考文献

[1]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长沙:中南大学, 2010:12-33.

[2]陶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成长轨迹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0:45-65.

[3]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2011:65-78.

大学生道德 篇2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探索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高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故此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化的兴起与发展,既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更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冲击,尤其是随之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中清晰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质疑地成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生活的简单资讯来源,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本身,包括其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内容甚至其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内容。所以我们根据要网络时代的状况,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认同,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教育的成果。

1.2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大学生生活的网络化,其生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例如学习,资讯、游戏、娱乐、购物、交际等都越来越多的实现网络化。大学生活的网络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必然要网络化,只有更好的利用网络,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

1.3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创新性。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鲜的事务层出不穷,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务,向往新的生活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式。同时这种创新是连续性,而不是一时的创新,要随着学生的关注点不断的变化,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

学习生活,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具体如下:

2.1 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道德人格缺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一直灌输的传统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不断弱化,导致道德评价失范。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有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甚至导致个人是非善恶感念不明,道德人格缺失。

2.2 使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疏离感,诱发心理问题。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两个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为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行动变异、心理错位、生理失调,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如网络上瘾、网络孤独、迷恋电子游戏等。过分地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尤其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安慰。

加之在就业、经济、情感等多重压力下,使大学生躲进网络里去构想自己的生活,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用虚无来证明自己,更加缺少自信心,加剧其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和更多的心理疾病。

2.3 影响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占据上风,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目前充斥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带来伦理道德失律失范。因此,网络文化严重威胁与挑战着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3.1.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高校校园网是学生的“网络家园”,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广泛开

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建设学生的门户网站,并努力使其承担起学生中的主流网络媒体的任务。学生门户网站包括校内新闻焦点、学生热点调查、校园生活服务、创新创业辅导、社会实践指导等与学校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的信息频道。学生门户网站要以个性化的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同学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服务当中来,力争成为每位学生首选的因特网入口和获取网上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首选网上渠道,并致力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主要任务。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各类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这些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是学生网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学生的门户网站与它们之间应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媒体的格局。同时也要努力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可以建立一些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的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合力和正面舆论强势,努力消除负面影响,积极扩大正面影响,始终使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占据主流地位。

3.1.2 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高校校园网络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网上舆情和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校长信箱、学生论坛、QQ群和学生网站都是反映学生网上舆情和舆论的重要窗口。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窗口,及时了解和认真分析校园网上动态。严格监控管理,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加强教育疏导,把握正确导向。同时综合运用网络监管的多种手段,首先,学校应当运用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网络,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校内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尤其是校园网上论坛的管理,对上网信息进行严格监控,及时消除一些错误、消极或反动的信息,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其次,学校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技术上对校园网络游戏进行必要而适当的限制,甚至可以考虑在一定时间段关闭校园网,还可以推广实行网络实名制,从源头上防堵道德失范行径。再次,学校要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对免费个人主页链接的审查,并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最后,学校应当利用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校园网络监管实行领导责任制,如果监管失职,学校不仅要严肃处理当事学生,而且要认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3.2 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还应该建设网络课程,推行网络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知识的学习与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使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起来,使思政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对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网络社会需要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所以学校要教育学生不但要做到“内省”,对自己进行内心的省视和灵魂的拷问,而且要努力做到“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同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差异,认清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必须生存在现实世界之中,只有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增长才干,取得成绩。

3.3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所谓的“网络生存”,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较少与他人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极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能起到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和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而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大学生道德及道德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调查

道德是做人之本,道德教育是教育之本。“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拥有了道德之本,爱党、爱国便成为主体自然、自觉的主动情感。但是,大学生道德状况、高校道德教育状况究竟如何呢?为了增强高校道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我们作了一次大学生道德及道德教育状况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采取问卷方式,于2006年10月进行,共选取我省5所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和南阳理工学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收回有效问卷79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94%。

二、大学生道德状况

(一)对道德一般问题的认识

1.对人本质的认识。有38.67%的大学生认为“人由环境决定,同时人也改造环境”,比例最高;认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比例是26.95%;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的比例为24.09%;另有8.72%的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1.56%的大学生对人的本质说不清。这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性善论的观点是有差别的,许多大学生看到了人性恶的一面,更多的大学生则更看重自身的作用,相信“人是由环境决定的,但环境正是由人改变的”。

关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调查印证了这一点。调查表明,认为这一说法正确的大学生有62.60%,另有25.46%的大学生认为有时正确,只有5.25%的大学生认为是异想天开,3.11%的大学生说不清。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要求主体平等地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唤醒了人们的主体观念、主体意识,而且使人的主体性、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从而使其能动性、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的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2.对道德本质的认识。67.77%的大学生赞同“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求”,只有5.60%的大学生视道德是对人性的束缚或者是人们达到其目的的工具,这说明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主流是好的。道德具有相对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并不是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道德。在这一点上,26.53%的大学生认识是模糊的,他们赞同“道德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道德”。

3.对传统道德的认识。55.95%的大学生不同意“传统道德是束缚个性的枷锁”这一说法,远远高于15.61%的同意比例,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传统道德持认同、肯定的态度,但也不可忽视持肯定态度或模糊认识的学生也有四成以上,达44.05%,这也说明应对这部分学生加强传统道德教育。

但是,调查也显示,我省大学生并不固守传统道德,他们对道德的认识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越来越具有现代性。例如:只有5.66%的学生还恪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94.34%的学生则表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又如,对待老师的态度,96.43%的学生不再无条件尊重,其中67.86%表示应互相尊重,28.57%表示是否尊重取决于老师的学识和人品。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平等意识和求实精神是在不断增强的。

(二)关于社会公德

82.31%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集体做事,另有16.35%的大学生表示有时愿意、有时不愿意,只有1.34%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对于保护环境,97.92%的学生认为人人有责,只有1.25%说与己无关;对于乱扔果皮纸屑的行为,96.21%的学生认为不文明。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德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但是,在看待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51.70%的学生认为公共生活、私人生活哪个更重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7.95%认为同等重要,只有10.04%认为公共生活比私人生活重要,另有6.05%的学生认为私人生活比公共生活重要。对“个人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事再小也是大事”这种说法,只有32.25%表示同意,49.12%的学生认为谁大谁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有13.09%的学生表示不同意。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先人后己的道德观念有一定差距,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功利性增强,更加注重个人利益。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法律意识与道德实践、法律实践之间有一定距离,甚至是脱节的。96%的学生认为乱扔果皮纸屑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但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只有47.42%的学生“主动上前制止”(8.61%)或“捡起扔进垃圾箱”(38.81%),却有52.58%的学生“视而不见”(16.95%)或怕麻烦、怕别人说闲话而欲制止、欲捡又止(35.63%)。关于购票、乘车、食堂买饭时排队的调查显示,我省大学生有35.83%只是偶尔排队(22.44%)或者不得不排队时才排队(13.39%),再次证明了上述观点。

(三)关于婚恋家庭道德

当问及对一个人同时与两个异性谈恋爱的态度时,我省有70.24%的大学生认为不道德,坚决反对,表明大学生在个人恋爱问题上的严肃态度。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认识模糊、态度错误,11.11%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中脚踏两只船“无可非议”,18.65%的大学生对此事“说不清”。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情表现出了相当的开放和宽容态度。对待婚前性行为,排在第一位的态度是只要真心相爱,无可指责,比例为34.39%;排第二位的态度是认为不道德,坚决反对,比例为24.21%;17.20%的大学生认为是正常需要,与道德无关;10.45%的大学生认为与爱无关,只要两人需要且都同意,可以理解;还有13.76%的学生表示“说不清”。对婚外情,有56.66%的大学生表示反对,反对意见排在第一位,22.74%的学生保持“中立”,而“同意”和“说不清”的学生分别为10.55%和10.05%。看来,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更宽容、更开放,而结婚以后性行为的态度则相对严肃、认真。

(四)关于生活道德

95.28%的大学生对“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表示认同,但在具体问题上,这一认知却大打折扣。“您对考试作弊的态度”的调查表明,只有44.36%的大学生表示“痛恨,坚决不作弊”,同时,却有24.54%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虽然不对,但有机会自己也会作弊;更有18.24%的大学生认为“作弊在大学里是常见现象,不必大惊小怪”,这些潜在的考试作弊者总计达52.78%;当被问及“当您发现坐在旁边的同学考试作弊,您会怎么办”时,只有5.25%的大学生会向监考老师揭发或者暗示他在作弊,却有77.43%的大学生虽然看不惯,但碍于情面不表现出来,或者事不关己,干脆不管不问。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小事”上的道德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其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是不符的。

对处世原则,大学生选择“克己奉公”和“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利他原则的分别为10.58%和8.79%;更多的则选择了既利他又利己的现实原则,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有59.07%,赞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有15.80%。交往中极端利己者在大学生中占5.77%,他们表示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对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对待他人,首选“理解、同情、关心人”的大学生有45.21%,排在第二位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30.90%,表明了当代大学生热心、独立、理智的鲜明时代个性。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一带有自卫性的待人原则,19.43%的大学生表示同意,而信奉“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自利的待人方式的大学生只有1.89%。

对待“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义利观,59.58%的大学生表示赞同,表明多数大学生在义利观上仍然尊崇传统,把义看得比利重要。但是,20.99%的大学生“不同意”此观点,表示“说不清”的也有19.95%。可以看出,40%的大学生在义利观上存在矛盾心理甚至重利轻义的有违传统的思想。

(五)关于网络道德

调查显示,认为目前网络道德“好”的大学生只有2.30%,而认为不好(一般、较差、很差)的却有97.70%。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目前网络道德的现状不满,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对“从网上复制、抄袭文章道德吗”的调查显示,54.40%的大学生认为不道德,“说不清”的有38.05%,更有7.55%的大学生认为是道德的。说明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认可、接受网上复制、抄袭文章这种行为。“大学生在网络上会说真话、填写个人真实信息吗”?26.19%的大学生表示会,25.35%的大学生表示不会,48.46%的大学生表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说明大学生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的诚信度是较低的。对于黄色网站,从总体上看,经常浏览的大学生比较少,只有2.59%;没有浏览过的占大多数,为70.34%;偶尔或无意间浏览过的大学生的比例为31.11%,说明我省大学生对网络色情内容还是有较强的抵抗和自我约束能力的。

三、高校道德教育状况

(一)大学生道德状况总体评价

我省大学生对自身道德状况的总体评价不高,认为“好”的只有11.64%,71.30%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7.06%的大学生则认为较差或者很差。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不高,说明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这正是改进和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前提和动力。

(二)高校道德教育状况总体评价

调查表明,我省大学生认为高校道德教育“务实,符合学生实际”的占33.71%;认为“虚,脱离学生实际”的有38.79%,比例最高;认为主要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有27.50%。值得注意的是,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实际或应付上级检查的学生达到68.29%。14.9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道德教育“具有现代性”,48.74%认为“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而认为“保守、落后”的占36.30%。看来,高校道德教育虽有一定创新,但仍需在现代性上下工夫。对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29.61%的大学生认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30.36%认为“内容丰富,形式单一”,而认为“内容和形式均单一”的有40.03%,占第一位。可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仍然是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高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重视不够,比例达56.95%,要么认识不到位,根本不重视;要么只是口头重视,行动不力,实际上还是不重视。第二位的问题是道德教育内容空乏,脱离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实际。第三位的问题是教育方式、方法单一,过多地运用灌输法,不够灵活多样。

(四)最受大学生欢迎的道德教育方式

调查表明,最受大学生欢迎(51.65%)的道德教育方式是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其次是通过环境熏陶、舆论宣传以及良好的师德、校风所进行的环境教育,占学生总数的31.17%,两项合计84%。可见,大学生喜欢的是亲身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的活动方式。个别教育、课堂学习(宣讲、座谈、讨论)的学生欢迎度分别为9.67%、4.71%,最不受学生欢迎的方式是加大对不道德行为处罚力度的反面教育方法。

大学生道德 篇4

儒家道德思想博大精深, 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对培养与塑造中华儿女的精神面貌和气质涵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儒家学说而言, 人性的培养就是道德方面的自我提升, 并通过道德的不断升华从而完善整个人格品行。儒家学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深厚道德观念。而现代的大学生虽然思想道德意识逐渐滑坡, 但是其主流观念依然是积极向上的, 并且对于很多事物问题的看法还未定性, 经常在认识的过程中出现思想矛盾, 所以此时将儒家思想道德观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 必然会对他们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儒家道德思想能够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价值。儒家道德思想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倡导对于人格追求的“至善”境界, 并且强调在生活的具体实践中逐渐达到这种理想的人格, 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升华, 实现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确立。儒家道德观还提倡贫贱不屈、富贵不骄、重仁重义的价值观, 鼓励、激发广大的中华儿女努力地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的存在价值, 巩固了民族团结, 强化了社会组织根基。同时, 修身养性、治理家政、安邦治国、安抚天下的儒家道德观念, 意指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 发挥自己的才能, 把造福于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儒家这种自我与天下的和谐思想观, 同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 对于指导大学生正确积极地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儒家学说在历史延续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成为了华夏民族前进与进步的道德源泉、精神支撑, 同时也为当今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提高奠定了丰富深厚的优秀美德之本。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不强的原因剖析

大学生一直被视为国家的未来与栋梁, 因为其具备较高水平的知识储备与道德素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以及高等学府的大范围扩招, 近年来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然而, 由于社会环境、教育、网络的侵蚀, 造成现代的大学生道德观念严重下降, 素质修养参差不齐。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巨大成就,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 由于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特殊性, 促使人们自私自利的一面开始膨胀, 对金钱的崇拜和享受思想开始充斥着社会。受这一环境的感染, 当今的很多大学生也盲目地将拜金与享乐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 不作甄别地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原则和道德、精神等混为一谈, 简单地把名利与地位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准, 将骄奢、资金、享受当作个人的追求目标。

(一) 道德教育的不到位。

我国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都长期侧重于应试教育, 对孩子与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各类学习科目中, 思想品德学科几乎是可有可无的, 因为其未被列入到考试科目中, 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都是将其一带而过, 根本不会去详细认真地进行演讲。而在家庭中, 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 所以导致很多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对其道德教育则较为轻视, 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等于有了辉煌美好的前途。尤其是当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独生子女, 家长们的过于娇惯与纵容, 也促使孩子们唯我独尊、自私等不良道德观的形成。

(二) 网络的负面诱导。

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促使信息技术迅猛进步, 互联网通过自己独有的功能, 将偌大的一个地球连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这有效地突破了空间的局限, 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迅速、快捷、便利, 但也成为了虚幻与犯罪的摇篮。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群体, 更是和互联网有着高度的联系, 网络对其而言就是一个知识库, 但同时网络里的负面内容也极其丰富, 诸如暴力视频、色情图片、低俗书籍等等。这些不良信息对很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并因此而诱发的大学生犯罪案件也比比皆是, 所以互联网也是造成大学生道德观下滑的一个重要诱因。

(三) 西方思想观念的侵蚀。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频繁与紧密, 一些西方国家就趁机对我国实施破坏, 文化侵蚀与同化的方式就是其手段之一。这些国家利用贸易、网络、通讯等一系列方式, 大肆宣传与鼓吹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不足, 又善于接受各种新奇事物, 所以其必然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利用目标, 并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相信他们所谓的民主与自由, 并付之于行动, 公德心的缺失、妄自尊大、唯利是图等一些极其缺乏道德素养的意识开始占据诸多大学生的观念。

三、儒家道德观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塑造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 仁爱。

儒家思想主张“仁爱”, 即仁者爱人。此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诸多传统优良美德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的国家与党提出了培养广大青年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道德意识。大学生是否能够将人民的福祉牢记于心, 是其道德观念强弱的最佳尺度标准。只有培养对国家与人民深厚的感情, 才会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无私奉献的意识观念, 而要达到这个标准, 借鉴与发扬传统儒家道德观是一个重要途径。儒家所提倡的仁爱思想, 有利于大学生产生无私、博爱的道德情怀, 进而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奋斗的宗旨, 所以, 仁爱观念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 诚信。

儒家思想提出, 诚信是提升道德修养、立业安身的重要基础与根本, 也是人们相互间睦邻友好、保持和谐关系的核心原则。孔子认为身为人不能不讲诚信, 如若无信, 便失去了立足的基础, 因为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所以多次倡导培养诚信这一主要道德思想, 在他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也始终坚持加强学生的诚信道德培育。更为重要的是, 儒家思想所提出的诚信道德观, 不仅仅是理念的强调, 而且注重诚信教育与实践的统一。因此, 针对当今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的日益匮乏, 大力发扬传统的儒家诚信道德思想, 强化诚信意识, 督促积极主动的履行道德要求, 鼓励优良的道德行为, 惩罚道德败坏的各种行为,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思想观念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另外, 讲究诚信是所有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根本基础, 更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被社会所认可的一个通行证明。

(三) 重义。

儒家理论中所积极提倡的“义”的思想, 是被历代社会所接受、并鼓励的道德准则。儒家学说在起初的阶段根本就不谈及利, 但这并不代表其完全排斥私人的利益, 而是其不倡导私利, 因为私利对于其所指的拥有道德品行与远大志向的君子而言, 根本不是所要思考的关键性问题。然而, 四处观望一下今天的社会, 因利益而轻视义的情况数不胜数, 这其中也包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因此, 国家根据优秀的传统儒家道德观, 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的荣辱观, 要求当今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大学生, 要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杨玉荣.浅议儒家道德修养观与大学生道德修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2].林彰森.论儒家道德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结合[J].湖南农机, 2008 (7)

大学生道德现象 篇5

大学生的道德

现象:

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呈良好发展趋势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诚信意识淡薄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宝。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社会群体,也出现了诚信危机,主要表现为:

部分学生贷款超期不还或故意拖欠。我国自1999年开始推行助学贷款制度以来,缓解了一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却遭遇了信用瓶颈。许多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同学在毕业后没有及时还款,即使他们工作后有能力支付贷款也故意不还;部分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甚至伪造困难证明,跟风办理助学贷款手续。这些欺 行为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可信度,也危及到了那些真正需要贷款的同学。

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之前也不看书,他们抱着侥幸心理,想利用作弊手段蒙混过关。甚至有部分学生在考四、六级时还利用手机、无线耳机等高科技手段作弊,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考风、考纪,同时也给其他的同学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

虚构简历,单方面取消就业协议。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已是人尽皆知。有些同学便在求职简历上做文章,以使自己能脱颖而出。他们在自荐书中虚报自己的经历、特长,给自己贴上许多优秀的标签,把自己描述的很完美。另有部分同学随意单方面取消与用人单位的合约,视就业协议书为一纸空文,失信于用人单位。

2.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但一部分大学生仍存在社会公德意识不强的情况,主要表现在:

随地吐痰,说脏话。许多同学精心打扮自己,却不注重公共形象。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的公共场合,都能见到有些学生随地吐痰、说脏话,他们的行为不仅有损当代大学生美好阳光的形象,也给公共健康带来了危害。

第-1 –页

乱扔垃圾,乱涂乱画。大学生在教室课桌内乱扔垃圾的现象比比皆是,最常见的是各种食品包装袋、饮料瓶、塑料袋等。古语教导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同学都明白这个道理,也能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背道而驰。在学校的美化树木中会发现同学们留下的豆浆袋等垃圾。在学校的课桌上会留下一些同学的“个性签名”,或是一些看似比较有深意的话,或是一些骂人的话,或是一些愤世嫉俗的话。原本好好的桌子就被弄得不成样子

3.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但却在行为表现上参差不齐。有部分同学在行为上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明显。他们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注重个人发展,缺乏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总是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上课,也不爱参加班级活动。这样的同学成绩再好以后到社会上又有什么用呢?

4.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表现比较突出

有些同学用金钱衡量一切,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在他们眼中,人人都是为了金钱而忙,金钱能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这种腐化的金钱观既害己又不利于社会。在学业上,许多同学只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很少关注自己在道德、人文方面的素养;在交际上,一些大学生交友的目的是给自己将来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做铺垫;在择业上,很多大学生向往在工资高、环境好的大城市工作,而不愿到经济落后的西部和其他偏远地区工作。在我们寝室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去经济落后的西部和其他偏远地区工作。

原因:

1.社会转型对价值观的冲击。现在我们国家正逐步地扩大开放程度,许多西方的文化逐渐融入我国,一些大学生受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比较大,很多同学被新的价值观所迷惑再加上他们缺乏实践和辨别能力,从而容易在理想和信念上发生困惑和动摇,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在某些缺乏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作出道德失范行为。

.2.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带来了优胜劣汰,很多人为了个人利益就会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带来了很多不健康的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另外,市场经济的赢利性促使拜金主义有了萌发的土壤等等,这些都对身处校园中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3.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一些学校重学生成绩,轻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不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另外,长期以来,大学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且内容陈旧、形式单

一、方法老套,重理论教育,轻实践环节,使很多学生感到厌倦、不愿意接受。而且,师生缺乏有效地沟通。在大学里,有些老师往往只承担上课的任务,很少在课后与学生沟通交流。大学里的很多班主任平时也很少与学生见面,这样即使有同学出现了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4.网络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处在现实社会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中,这种道德规范对每个人都具有约束力。而在“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建设只能更多地依靠网民的自律来实现。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失去了约束力,大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往往道德辨别力较差、道德意志力较弱,很难抵御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的诱惑。一些商业网站以赢利为目的,为了吸引大学生用户,所采用的商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包括色情广告、名称极具挑逗性的网络聊天室、色情图片与视频等。不仅如此,网络游戏服务商们也开发了大量网络游戏,用以吸引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的大学生,致使有些大学生沉溺网游难以自拔,甚至导致了人格的扭曲和异化。

5.家庭影响和学生的自身问题。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他们不是对孩子溺爱就是采取说教、灌输甚至打骂的极端教育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私、孤僻、冷漠的不良性格。其次,一些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很多家长自身道德素质就很低,并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孩子。再次,很多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而一些家庭离异也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只顾事业,而没有关注孩子个成长、学习状况。对于学生自己,从高中到大学,他们由备受束缚的高中生活进入到自由轻松的大学校园后,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丧失理想,甚至有些人沉迷在网络游戏中,自毁前程。另外,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随波逐流、不思进取。

对策:

1.社会相关部门要严格制定、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规范体系,以督促在校大学生重视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再次,提升社会要求。即一些企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部门要设立多种考核标准,尤其要把思想道德列为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要考核内容。最后,充分发挥传媒的作用。社会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媒介传播内容的控制和检查,力保宣传内容的健康;另一方面要借助媒体宣传一些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内容。

2.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学校教育要一改以往说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重要社会活动,利用重大纪念日和重要节日向学生宣传道德理念,加强道德感化作用。其次,设立考核制度。即把大学生道德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重质轻德的做法。再次,教师作为道德教育的传播者,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努力予以解决。另外,学校也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为有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及时地解决问题。

3.完善互联网有关的法律法规,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大技术力量,规范网络信息,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要加强网络管理工作,大力推行实名上网制度,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切实地规范和管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良信息与青少年接触。各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网吧的安全合格检查和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4.首先,作为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那些自身素质地下的父母,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以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其次,纠正不当的教育方式。作为家长必须矫正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方法,要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转变,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些家长要多花时间关注孩子,不要只在乎自己的事业。对于大学生自己,强化自律和他律意识。首先,要注重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即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加强慎独精神。即在个人独处的时候,要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再次,积极主动与老师、辅导员沟通交流,以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日语102班

苗璐

大学生道德 篇6

一、利于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的优秀传统道德,强调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整体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体现集体主义精神的名言比比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提出了“夙夜在公”的思想。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更强调了一种为整体尽忠献身的精神。受这种精神影响。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清代的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民族和国家社会而献身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密不可分的,集体主义是爱国主义滋生的土壤,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升华、结晶。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最现实、最明确、最具体、最广泛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代表着我们先进文化的方向。

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懂得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为代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群众利益矛盾时,自觉运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使个人的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更为适应。另一方面,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利于帮助他们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并将这种爱国情感转化成切实的爱国之举,弘扬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去实践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利于培养大学生谦恭礼让的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丘最早提出“仁”就是“爱人”的思想,“仁者爱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最早的人道主义思想。人应当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关心自己的同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人们在处理个人同他人关系时所依据的原则。孟子继承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人的“良知”问题。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人有道德,就在于人有禽兽所没有的对其他人的“同情”、“怜悯”、“关心”和慈爱之心。正是从这种仁爱原则出发,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和”、“和谐”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想,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等,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的传统道德又特别强调“待人以宽,责己以严”、“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道德思想,以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待人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提倡并奉行“温良恭俭让”是很有必要的。当代大学生,不少人像好斗的公鸡,为丁点大的芝麻事而大动老拳,甚至同窗操戈。鉴于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提倡一种“忍让”精神,培养一种“温和”性情“良恭”脾气,把它当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必需的润滑液来和谐师生、学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互相忍让、互相谅解的讲礼貌、守礼节的良好校园人际氛围。对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三、利于培养大学生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

对义利关系的把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孔子重视义但不鄙弃利,他反对的是“放于利而行,多怨”和小利(只顾个人眼前的局部利益),因为“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认为有仁德的人“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孟子要求“先义而后利”。荀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宋明理学家虽有把个人物质利益看作“人欲”,主张“正其谊(义)不谋其利”,“存天理,灭人欲”的倾向,但同时又认为“正其义而利自在,明其道而功自在”,从而得出“利在义中”,“义中有利”的结论。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强调义利兼顾的,并不否认利的作用。它强调在个人的物质利益之外,还应该有精神的建树,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这些正是中国传统义利观中的合理内核。在拜金主义日益腐蚀人们的灵魂,严重动摇人们价值观念的今天,用儒家积极合理的义利观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衡量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在人格上有刚性,在利益上不失落,讲人格、国格和民族自尊、自强、自爱精神,不无现实意义。

四、利于培养大学生修身自律,崇德重义

古代仁人志士崇德重义,注重修身自律,这方面的言论和事例很多,对当代的大学生很有启迪。比如孔子的《论语》,堪称修身的经典之作,“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后人的影响极为深刻。与孔子的修身思想一脉相承,历代留下的修身言论不可胜数。如荀子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韩愈的“有善必闻,有恶必见”;朱熹的“旧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外,像季子挂剑报徐君,范式交友重信义,卓公行千里如期等,都是古人诚信守约的佳话。这些故事对当今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应当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特殊的群体,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历史使命。当今大学生在校受到的教育如何,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因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将由当代大学生组成。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政治思想状况都与当今的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程度和状况密切相关。所以在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影响下,积极、有效、正确地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将具有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 篇7

高校传统道德教育强调的是道德法则、道德规范对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塑造, 道德规范是道德法则的具体化, 道德规范和高校的管理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道德规范更注重大学生的精神层面, 而高校的管理制度重视规约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在高校道德教育传统模式中, 高校道德教育部门是道德教育的主体, 大学生则是道德教育的客体, 借助的手段则是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来自何处?道德规范作用于大学生的人性根基何在?康德认为, 人既是自然存在者又是理性存在者。作为自然存在者, 他的行为谈不上什么道德不道德, 因为他的行为受到自然因果律的支配, 他的行为不是他的自由意志进行自我选择的结果。而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就应遵从理性的法则, 自然的法则是人必须服从的法则, 而理性的法则是他“应该”遵守的法则。道德法则体现了“应当”, 道德法则不仅对个人有效, 而且对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普遍有效, “即作为对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1]。正因为大学生是理性的存在, 所以道德法则作用于大学生, 或者说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道德合理性。

但是由于道德规范的条文性、规范性, 难免导致一些高校道德教育的形式化与教条化, 一味的道德说教难免让大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本来是使大学生成为高尚的道德主体, 但在那种无感性内容、一味空泛的说教下, 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只能是高校道德教育部门的“独白”, 面对“独白”, 大学生难免产生心理逆反情绪, 也达不到高校道德教育所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是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忽视大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感性存在的地位, 而是把大学生作为可塑的、待加工和改造的客体来对待, 从而忽视人的能动性。道德教育本来是基于人性之善的基础上对人的塑造与关怀, 是为了达到个体至善和社会至善的和谐目的。但是某些高校道德教育部门把学生作为可塑的、待加工和改造的客体对待, 忽视学生的感性形象和个体特征。感性的个体的学生在高校道德教育部门的眼中只是个“整体的形象”, 高校道德教育部门只是机械地完成道德教育教学任务, 本应关怀人的道德教育在此种教育方式下却具有违反道德教育本质的倾向, 丧失对人进行关怀的道德价值, 出现高校道德教育的异化。

二、高校道德教育的症结之二:以生活世界为元基点的道德教育现实的丧失

一些高校的道德教育问题还表现在以生活世界为元基点的道德现实的丧失。大学生是道德自我修养的主体, 作为道德修养的主体并不能脱离生活世界, 脱离生活世界, 主体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就无法作用于生活世界, 进而限制主体进一步的道德修养实践, 即脱离生活世界无法形成主体良好的道德品格。生活世界并不是主客对立的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与用具和他人打交道的密不可分的存在。生活世界无限丰富多彩, 生活世界中人的行为的善恶恰恰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活生生的道德范例, 以生活世界为元基点的高校道德教育更具有内容上的生动性和直接性。道德教育并不一定是高校道德教育部门对大学生道德规范的“灌输”, 引导和对话都应当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就引导方面来说, 则是高校道德教育部门基于生活世界, 以传统德性修养论为理论支点, 促进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养成。传统德性的修养实践建立在“身性二元论”的基础上, 即认为“身”是充满欲望的, 欲望导致恶, 所以对于“身”则是“修”;而“性”则先天是善的, 如孟子就坚持性善论, 并认为人先天具有“四心”,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2]。既然性是善的, 但性的善是潜在的, 由于身体的欲望的原因, 需要养性, 此即孟子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深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 在高校道德教育中, 提倡大学生“修身养性”是对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继承。但是我国的道德哲学到了宋明时期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要求, 即压制“欲望”、彰显“天理”, 使人保持对道德法则和道德规范的敬重感, 成就道德自我则是“灭欲存理”, 修身养性的道德实践和“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要求都肯定了对欲望的压制, 肯定了欲望会导致“恶”。但是人必然是感性的存在, “灭人欲”其实并不是灭绝人的感性的欲望, 而是要“灭过欲”, 就大学生来说, “过欲”则是追求高消费, 追求道德不许可的生活, 以及大学生恋爱中的同居现象等。道德修养实践并不是高校要求大学生脱离世俗生活, 灭尽人欲, 而是说道德修养实践绝不能脱离生活, 在健康的生活中培养高尚的情趣。道德修养实践是“知善”和“行善”的合一, 大学生通过认知性道德规范的学习获得了道德知识, 进而对是非善恶进行道德判断即“知善”, 但“知善”并不等于“行善”, 行善更不能脱离生活世界, 某种意义上说, 道德修养恰是在生活世界中行善。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如果丧失以生活为元基点的德育现实, 则会造成“知行”的脱节, 道德教育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面对一些高校的道德教育问题及消极后果, 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结合时代的精神特征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趋于成熟阶段。一方面要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 使大学生具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和行动的准则,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大学生作为生活中感性存在的事实, 要在道德教育中贯穿情感教育, 尤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感, 使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由外在道德规范的他律转变到内在道德感的自律。因此, 在道德教育中回归到学生的道德感的培养上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应对高校道德教育症结的可能路径:立足生活世界有效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感

什么是道德感?英国道德哲学家休谟认为道德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的道德感觉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人的一种本能的直觉感受, 就像人的视觉和听觉等一样, 当一种行为出现的时候, 心灵对行为就产生痛苦或者快乐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是主体的情感能力, 印象的复本即观念, 观念刺激心灵从而产生反省印象, 这种反省印象就是情感, 如赞许、谴责、痛苦、快乐等情感。道德感不同于道德, 道德是一种心灵印象, 由德发生的印象是令人快乐的, 由恶发生的印象是令人不快乐的, 快乐与痛苦总是与德恶相伴的。道德来源于情感而不是理性, 道德感的获得需要心理情感参与其中, “因为我们最初的最自然的道德感建立在我们情感的本性上”[3]。高校道德教育注重对大学生道德感的培养则可以避免道德教育中单纯道德规范说教的形式化及单纯要求大学生进行道德自我修养的单一化。道德感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更生动、更活泼的内容。大学生对行为的道德判断来自于自身的心理情感, 善是让心灵快乐的情感, 恶是让心灵痛苦的情感, 道德感的培养促进个体德性的养成。由于德性的养成更具有直接性和生动性, 培养学生道德感的道德教育方式效果更明显。

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感的培养要立足于同情感, 以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动性, 同情感就是同胞感, 情感的共通感, 即“人同此心”。由于心理结构的相似性, 当大学生作为旁观者看到他人的仁爱行为时, 会因受益于该行为的其他人的快乐, 而心生共通感, 也会感到快乐。当然同情并不是感受他人具体的快乐, 而是产生原则上性质相同的快乐或不快乐的感觉。对于同情原则, 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可以向大学生广泛的宣传先进个体的典型道德事例,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共通感, 使个体的内在心灵受震动, 这比单纯道德规范的形式说教更具有生动性和直接性。具体道德范例的感性特征必然能对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观产生影响, 由于心理的共通感, 大学生对他人的道德行为感同身受, 恰能促进良好道德教育效果的产生。立足于培养道德感的道德教育理论, 不但他人的仁爱使自己心灵快乐, 而且自身善的行为也会带来自身的心灵快乐,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这种积极的情感彰显了个体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由于心理共通感的作用, 他人会从自我善的行为中感受到快乐, 高校加强大学生道德感的培养定能绽现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

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感的培养要立足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情感。在高校道德教育中, 由于纯粹以道德法则说教为目的的道德教育容易出现形式化, 不如以注重大学生道德感培养的教育方式那样深入人心。但是道德法则教育是必需的, 因为大学生判断自身的行为是不是道德的, 除了自身和他人的快乐情感外, 还要依靠外在的道德法则。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法则教育要使之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理情感中, 即培养大学生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情感, “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一种情感, 它产生于理智的根据”[4], “这种情感现在也可能被称为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情感”[5], 此种敬重情感是主体内在的对道德法则的心理肯定情感, 是主体对道德法则的敬仰和礼赞的快乐情感。高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情感要注重心理方面。此种心理方面的具体过程是, 大学生要从心理上接受高校道德教育部门所提倡的道德法则的约束, 从心理上认识到社会和生活中如果没有道德规范的作用, 将是一个道德失范、尔虞我诈、善恶不分、恶性肆虐的混乱世界, 因为没有道德法则的约束, 一切行为都是可能的, 并以此使道德法则深深地震撼心灵。养成对道德法则敬重的心理情感, 大学生则会从内在的方面以道德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 按照道德规范的标准行事, 此时的道德规范已不是外在于他, 而是内化于他内心的道德信念中, 此时他的行为则会“从心所欲, 不逾矩”, 他也会真正体验到生存的自由和快乐。由于同情的作用, 他人也会对他的行为赞许, 他人也会从他的行动中根据同情的心理机制而感到快乐, 这就是形成让他人快乐的道德品质。

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感的培养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幸福感。道德是纯粹为了义务而义务, 而幸福则是功利性的, 因此就道德与幸福的自在方面说, 德福并不一致, “因为使一个人幸福和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并不是一回事”[6]。但是, 我们的道德信念要求我们坚信德福一致, 并在现实中达到德福一致, 否则现实世界将是善恶因果律失效的世界, 所以“道德意识绝不能放弃幸福, 绝不能把幸福这个环节从它的绝对目的中排除掉”[7]。高校道德教育, 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德福一致的幸福感, 休谟认为幸福是激情被活跃起来的情绪感受, “心灵有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决定着人的幸福或者不幸的程度”[8]。幸福感既是一种心灵感受, 又是道德主体自身完善的结果, 此即所谓的“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9], “仁者无忧”, 成为道德上完善的自我会让心灵感到生存的快乐。大学生自身要树立“德福一致”的道德信念, 大学生以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的行为, 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情感, 而且通过和他人的共通感会给他人带来快乐, 快乐就是幸福感之一。而高校道德教育主管部门更要有德福一致的道德信念, 对于生活中的道德典型要给予精神和物质的褒扬, 形成一种积极向善的道德环境, 营造良好的幸福感氛围。

总之,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感, 能有效克服高校道德教育异化的弊端, 使高校道德教育行之有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高校道德教育部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感培养的引导, 大学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化于自己的心灵之中,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德]康德.邓晓芒, 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1.

[2][9]杨伯峻.孟子译注 (第2卷) [M].北京:中华书局, 1981:83-96.

[3]David Hume,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edited, with an analytical index by L.A.Selby—Bigge,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46:532.

[4][5][德]康德.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80.85.

[6][7][德]黑格尔.贺麟, 王玖兴, 译.精神现象学 (下)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63.127.

开展道德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篇8

在感叹学生道德素质日趋滑坡的同时, 教师是否思考过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是否恰当?是否挖掘出可供利用的道德资源去震撼学生的心灵, 引导他们抵达可触的目标?教师只有掌握德育的特点与规律、原则与方法, 并将其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 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养成健康的道德行为习惯, 才可能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个性、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引导者, 教师应多运用德育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在当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 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充分利用这一德育资源, 如“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道德义务,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境界,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和宽以待人的博大胸怀……社会发展到今天, 历史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我们应当回溯民族的优秀文化道德传统,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使之内化为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并赋予其时代意义, 使之同时代精神相融合, 引导学生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二、把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事例引入课堂

现行的中学德育往往存在空洞说教的现象, 学生是被教育和被矫正的对象, 教师是德育的主宰者, 强制灌输“大而空、高而全”的道德理论, 严重削弱了教育效果。如果德育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入手, 充分调动情感因素, 会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同时也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例如, 面对两种道德现象“拔刀相助”和“见危不救”, 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辩论, 让他们在思想碰撞中明确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还可开展“身边好人”调查活动, 在课堂上分享并呈现, 使学生在感动中懂得道德楷模是从每一件身边事做起, 然后持之以恒。道德教育不需要高深的理论, 也无须苦口婆心的说教, 通过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去体悟、去感受, 将会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开展教学

道德教育是一种灵魂的教育, 只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让他们产生共鸣, 才能收到实效。网络媒体能将问题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例如针对学生迷恋网络游戏, 教师可选取几个典型的“网瘾少年”从迷失自我到道德沦丧的事例组合在一起播放:有的网瘾少年为得到100元上网费向年迈的奶奶举起手中的斧头;有的网瘾少年为阻止父母干扰自己玩游戏残忍杀害自己的母亲;有的网瘾少年三番两次下毒直至毒死父母双亲。面对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 我相信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巨大的震撼和洗礼, 远比空洞的说教有效得多。另外, 像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湖南卫视的《变形计》等媒体节目或震撼人心, 或引人思考, 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 教师都可加以利用。

四、重视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

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活。”德育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展开。道德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 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 引导学生健康有道德地生活, 使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在德育方法上, 教师要摒弃灌输, 重视“渗透式”教育, 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陶冶情操。教师要以自身的“榜样力量”示范道德教育, 处处以身作则,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护、理解、尊重、宽容和一视同仁, 不仅能帮助学生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集体生活氛围, 而且有利于协调班级人际关系, 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这些都是德育教育滋养的土壤和资源, 有助于构建充满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的“德育场”。

大学生道德 篇9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道德是作为人自我约束和规范人在社会环境与工作生活中的人为标准, 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行为准则。个人道德素质包括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认知、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各方面。大学生心理虽然已经走向成熟, 但对问题认识不稳定、不全面, 进而影响了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状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 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 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一、当前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现状

1、政治意识增强, 爱国主义情绪高涨, 但政治信仰略显淡薄

目前大学生普遍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及社会政策, 政治理论学习收到了显著成效, 大学生政治意识增强, 高度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并能站在国家大局的制高点上认识重大政治事件。已能比较冷静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 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为。学生的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增强, 并能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看待国际关系。对政治问题分析日趋客观、理性, 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但是, 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有所下降, 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政治信仰明显淡薄。所以, 提高学生对课外活动尤其是思想政治类活动的参与迫在眉睫。

2、申请入党学生比例增加, 但出发点具有较为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目前, 每个大学都会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其中有一项就是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而事实上, 大一新生写入党申请书的比例约占全班的80%, 大二时达到95%以上, 班中只有个别同学不申请入党, 这个比例说明申请入党学生的比例在增加。不过因为当前经济发展以及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之下, 很多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带着较为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3、个人道德素质的非理性与可塑性并存

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日趋成熟, 心理承受能力较强, 面对日益增强的社会压力能够以较为成熟健康的心态应对, 同时存在部分消极态度。尤其是心理问题仍然存在, 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 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提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偏重于按照“市场”行情来塑造自己和设计自己, 集体主义意识淡漠。

但是由于从身心发展角度来讲尚未完全成熟, 是有很强的可塑性的, 尤其是目前的90后从汶川大地震中体现出来的责任感和血气方刚, 体现出了90后是有担当的一代, 但相应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中的不足需要在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人性化去寻求解决之道。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拟采取的方法

大学时期在人生征途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因为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首位。为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

1、坚持形式内容多样化的正面教育

大学生从年龄段看正处于青年发育期, 由于其特有的年龄和心理等特点, 决定了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往往是不稳定的, 甚至有的会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在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应该高标准、高要求来管理学生, 尽力起到良好的向导作用, 紧盯不已的沿着既定的培养目标前进, 少走弯路, 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会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除了要长期不懈的坚持正面教育以外, 更要注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来吸引学生, 使其主动参与其中接受教育。例如通过组织各种学习小组, 学习革命导师的著作来领会其中原理;举办各种主题的讲座, 开展演讲赛、辩论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使学生有意识的服务大家, 服务校园生活。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活动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 使学生主动接受正面教育, 自觉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2、积极宣传各式各样的先进事迹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利用学生身边的先进模范典型事例来宣传正气, 鼓舞上进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手段。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发现、积极培养和宣传各种先进典范, 形成人人学先进, 个个争先进的良性局面。如一年一度的“三好”总评和奖学金评比是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关键环节。如果评比过程流于形式, 不能把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树立典范, 就会在学生中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 从而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必须掌握好评选的办法, 态度明确, 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学生中的先进和优秀者才会评选出来, 而不是评选所谓的表现平平但从不与人发生冲突的“老好人”。要及时掌握学生中的一些动态信息, 强调评选的重要性和积极性, 真正体现出评选的意义所在, 起到表彰先进、鼓励后进、树立正气的作用。

3、纪律严明建立良好风气

要依靠严格的制度和纪律约束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否则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从而无法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从大学生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 就应该进行必要的入学教育, 学习学校管理的各项规定、要求、学习任务,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并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接下来就是在日常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实施和运用这些规章制度人去性化的管理学生。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视对《学生综合考评》的执行和运用, 运用《综合考评》的相关条例将学生的思想表现、组织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分解成量化指标, 更好的反映出每个学生的综合情况。从而使学生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形成比、学、赶的良好风气, 以达到相互监督, 共同进步的目的。

4、加强与专业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方面, 专业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二者缺一不可。新生入学后根据学生所学专业, 向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的特点、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培养方向等, 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思想, 明确学习目的, 以端正学习态度。同时不定期的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 请有影响的专业课老师或高年级同学来进行座谈, 使学生尽快掌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从而树立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 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人民群众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自己知识的欠缺与不足, 进而激发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责任心, 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道德素质, 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决定了他们既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 也不是可以排除外部影响和外部控制的自我发展的主体。因而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遵循青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是一切教育影响都能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而产生效力。能否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一些学生对教育者存在一种戒备心理, 表面上服从管理, 内心却不愿意接受, 因此必须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 促进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工作过程中努力做到尊重、信任、理解学生, 让他们在与教育者沟通交流中真正觉得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班里的重大事件如选举班干部, 评优, 评定奖学金等都充分发扬民主, 听取学生意见, 做到公正、合理, 取得同学们的信任, 这样就能够使辅导员个人的权威转化为学生集体的权威, 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骆红山, 马勇军, 张洪洋, 张荣华, 吴俊明, 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万项堃.论传统义利观在医学类大学生培育中的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 (1) .

[3]姚贵宾.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的稳定[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8) .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篇10

一、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

根据具体情况想方设法使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学时各科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 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具有道德、价值导向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更应深入学生,常和学生谈心,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这也要求我们要讲究讲课的艺术, 不仅道德观点要讲懂,还必须有感染力,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形动人,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二、重视常规礼仪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除了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理想壮志等“大德”的教育外,也应该重视学生在感恩意识、日常行为、文明礼貌、沟通与交流、理解与尊重等方面的教育。如我校坚持推行的《弟子规》的学习教育。学校还必须建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每学年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对品德优秀学生颁发单项奖; 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重要指标和录取依据;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的评选, 必须将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列为重点考察。还要把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文化品位作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精心设计体现时代风格、富有教育内涵的校园文化景观, 使学校的每一处都能洋溢浓厚的文化气息, 使青少年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

三、 家庭是学校道德教育十分重要的合作者

可以这样说, 家庭教育是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家长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家长的政治态度、政治表现,家长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以及家长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 都在有意无意地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作用。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家长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注重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一个家长要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有高尚的情操和气节;有坚强、刚毅的意志品质;能支配、控制、调节个人行为;兴趣广泛,信念坚定;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品质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性格特点, 也对子女有着长时间的熏陶过程。家长是善良开朗、豪爽活泼、踏实认真、乐于助人、谦虚自信的性格的人,往往会受到子女的敬佩,会成为子女的楷模。

四、要重视加强中学生的心理教育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加上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中学生德育工作, 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 采用心理教育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单亲及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辅导室, 每个家长也应该多了解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 从生活中,从点点滴滴抓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五、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

这就要求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 (有条件的也可召开社会人士座谈会),使学校、家庭、社会及时沟通,互提建议。每学期学校与其家长信函联系一次,如我校每学期末的致家长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由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对每期评定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分别将情况通报给家长。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对中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总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渗透,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为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上一篇:离合制动器下一篇:主客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