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课改下中学语文

2024-07-24

我国新课改下中学语文(精选十篇)

我国新课改下中学语文 篇1

要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 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不同, 教法也应该不同, 切忌千篇一律。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 一成不变的教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在教学中, 对每篇文章我都探索教法的新颖, 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 教师要进入角色, 善于创设情景

中学语文教材, 无论是议论、叙事还是抒情, 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 善于带领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 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进入角色必须建立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受到课文的启迪和熏陶, 自然就进入了角色, 然后再引导学生体验, 去感受。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春》这一课时, 她的开场白是:“一提到春天, 我们会感到春光明媚, 绿满天下, 鸟语花香, 万向更新;一提到春天, 我们会感到无限生机, 无穷力量。杜甫写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王安石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些短诗只能从一个或两个角度选到两三个景物来写春天, 朱自清这篇散文, 写春的内容很多, 我们读一读这篇课文, 想一想他是怎样写的。”这样的导语, 可以说是创造情景的范例。

2. 教师要重视质疑问难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选准课文的中心点精心设疑。如何质疑问难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呢?一般从中心思想、线索、结构、人物评价、语言艺术诸多方面入手, 如教《背影》可问:有的认为以“背影”为线索, 有的认为以“父子话别”的前因后果为线索, 你是如何理解的?精心的质疑, 可以催化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动, 教师要困惑处设疑, 还要在学习无疑之处设疑, 设疑尽可能少而精, 富有启发性。

3. 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 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 比如《皇帝的新装》, 可采用猜读。还有范读、配乐朗读, 按座次读, 分组读, 不管采取哪种形式的朗读, 读完后, 都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听了老师的赞扬, 情绪是很高昂的, 他们都以课堂上能够朗读为快事。我在教学《陋室铭》这篇课文时, 考虑到孩子尚未涉世, 难以理解作者从居住环境、日常生活及交往人物来体现“德馨”。为此, 一上课, 我就配上古筝乐曲《出水莲》示范, 背诵课文, 背诵熟练, 吐字清晰, 有感情, 再同古筝奏出的清幽旷逸的意境巧妙配合, 创设出作者那种清高脱俗, 安贫乐道的高雅情怀, 学生也被我创设的这种气氛深深吸引了。教室里的全体同学都陶醉在这种新创设的文学情境之中, 纷纷要求自己跟着音乐读一读, 感觉一下音乐和诗创设的美好情调,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其文学悟性。

二、强化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语文教育实践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应充分考虑初中生形象思维活跃, 表现欲旺盛, 好胜心强等特点, 遵循学生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 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1. 联系生活学语文

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充分利用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 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 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 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 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 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 学会整理调查报告, 进行调查汇报, 答记者问等。

2. 服务社会用语文

学的目的是为了用, 学而不用等于无用。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 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 把学生推向“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活动中, 学生翻阅书报杂志, 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 区分正误, 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 并汇总分类, 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

三、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也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加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形象性, 又因为多媒体人机交互性这一重要的特点, 也就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画面再现课文情境, 就把课文内容形象化, 符合初中生对形象乐于接受, 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多媒体具有声像结合, 图文并茂的功能, 用它辅助语文教学能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赏心悦目的情景。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2

摘 要:用情感打动人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道德教育,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该发生怎样转变,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怎么实施情感道德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以适应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育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社会上一再呼吁要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情操教育,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的大量课文是正气歌和爱国颂,这些文质兼美的诗文,可以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能把思想品德教育艺术地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德智相长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把握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抓住立足点,采用合理的方法,促成德育渗透。

一、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内容是言语作品,在言语作品中,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表现思想内容,文和道密不可分。德育因素在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德育因素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

就教学内容文体而言,语文教材的三大常用文体中,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都具有思想性,都能在德育方面发挥影响。并且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信息载体,它又是涉及到思想感情的一切领域的,负载着一定社会理想、政治信念、阶级观点、人生哲学、道德情操等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德育成份,并且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中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教育。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受到情感、情操、意志、志向等各方面的熏陶,从而接受教育。

二、德育渗透立足点

一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感;二是在教学过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三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育爱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德意志品格。

三、德育渗透的思路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数理化学科的老师,他在课堂上可以不涉及现实、世俗的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科学而科学”,而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你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体验的过程。因此,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它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人体验。有一名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个性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课文,评析文章的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去演绎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样的语文课堂——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才是学生精神的家园。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有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三)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在教育形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教育形式的单调和封闭,也是影响中学德育效果的原因之一。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语文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神圣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尽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想意识总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框架之内。中学生是生活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与社会各方面进行着广泛的接触,思想观念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德育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势必难以适应中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和全方位的思维。因此,在教育形式上应认真研究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肯定或者引导,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如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

2.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注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基本道理的灌输,而忽视素质的培养和情感体念及情感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作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3.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移山真是愚不可及,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我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

1、《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它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精神仍是值得学习的;

2、愚公搬家体现了一种针对实际机动灵活的观点,在实践中也是可取的。学生由此感受到了文章的思想美,打开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4.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股市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5.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他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这努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使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行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教师可以通过评语,知道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初探 篇3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

1、师资配备薄弱

当前一线的语文教师老的老,新的新,中间力量缺乏,年龄大的语文教师虽然有教学经验,但是缺乏理论指导,而且这些教师马上面临退休,注意力和精力已经不在教学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浑水摸鱼,最近几年,虽然单位也陆续招聘很多高校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但是他们虽然专业知识富有,但是缺乏教学经验,语文是一门高精深的学科,不是谁都能教,谁都能上的学科,这些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虽然很认真很努力的教学,但是教学质量提高缓慢。

2、教学状态匮乏

目前整个语文课程教学状态不如人意,表现在,教师语文专业化程度不高,语文教师上课,要让学生动容、动脑、动心,但是大部分的课,由于受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限制,教师语言贫乏,缺乏感召力、穿透力和文学色彩,学生很难动情,仅仅把语文作为必学的一门学科,教师教学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学生还是老样子一味的接受,很难发挥主体地位,很少有机会参与讨论,展开想象。

3、轻视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甚至还未形成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有些教师还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无论学生写的作文如何不好,也能得一点分数,所以没有必要在作文上下功夫,忽略作文教学的指导,更何况现在作文阅卷主观性比较大,同样水平的作文分数也有很大差距,所以没有必须花费时间研究作文教学。导致学生在作文方式失误。

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1、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是强有力的催化剂和稳定剂,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感觉到语文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人而异,根据教学内容产生各种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在良好兴趣的指引下,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建立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

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备课,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调动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渗透进课堂,增强课堂的活力,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材施教,注重课堂教学的参与率,一节课开课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情境中去,只有这样,学生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学到了语文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会逐渐提高。

2、联系生活实际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指出必须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一个知识的受体载体,因此,语文教学即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和我们的孩子们的生活要更加贴近,如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很好的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开阔视野,提高语文技能,最后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有必要让学生投入到风度多彩的现实生活,生活是知识和思想的最初发源地,是“真”的前提,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感悟其中的语言现象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内涵,进而物化和求得发展。

3、培养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上的束缚,让学生容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结合生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习作教学的实践中。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我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习作,在写作时无话可写,无词可用,这正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大难题。究其原因,教师缺少对习作的有效引导。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要教好学生的作文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课上教学时,营造宽松氛围,鼓励真情表达。因此在学生习作前教师不要用一个模式限制他们,而是以亲切的态度引导他们大胆地说出生活中观察的景象,自己想象到的情景。当学生说的有新意时要大力表扬,当学生说得不够流畅时,允许他们坐下来想一想再说,即使学生说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想法或提出古怪的问题也同样肯定他们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如果发现学生思路有偏差,绝不要简单地指责而是在建议性氛围中帮助他认识错误,在集体评议时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以拓展思维。

4、提高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首要的要做到老师角色的转变,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此,要求教师本人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以往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学力和学习方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等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了,所以要求教师深刻学习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摒弃了,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彻底的改变,从所谓的师道尊严转变成学生的好伙伴。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篇4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新课改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刚实施的时候,在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广泛呼吁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进行了改革,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课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为了在这次课改中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要认真吸取上一轮课改的经验教训,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关的策略。

笔者认真分析和总结了上一轮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失败的原因:首先,中学语文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跟时代严重脱节,严重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思想僵化、陈旧,根本就没有理解新课改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性,面对教育部门的改革要求,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装装样子,应付一下差事罢了。其次,一些教师改的太“过”了。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自行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使课堂处于无序状态。再次,很多教师忽略了读写结合重要性。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有些语文教师认识到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但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教学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存在重读轻写的偏向。最后,许多中学语文教师错误的领会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盲目的给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只留一点点甚至是不留课后作业,也不让学生使用相关的辅助教材,所谓物极必反,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利于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功能。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具体策略探究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教师要根据具体文章的特色,采用恰当的手段作为审美媒介,充分发挥其传导作用。比如教师在讲《荷塘月色》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绘制美丽的月下荷塘的图片,同时,兼用感人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创设审美气氛,使学生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帮助学生寻找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比如说妙语连珠的佳作、个性鲜明的人物,让学生把书读活,充分体验书中所含的美。比如教师在讲《孔雀东南飞》这一课的时候,要抓住刘兰芝这个温顺、美丽、善良、聪敏、能干、有主见却又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这个弱者和被压迫者的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美。再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到底什么是美?为什么同一幅景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准确地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学生要学会创造美、表达美。文章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段和语言文字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等教学方式,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升华自己的心灵,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和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辨别美的能力,这就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具象进行的思维,是对表象进行的再创造,它主要包括联想、想象等。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首先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提供的想象的契机展开合理想象。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直觉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学会抓住刹那间的感知和感想,运用自己的眼光和知识储备对文章迅速作出具有鉴赏力的判断,形成独具个性的见解。再次,教师要适宜的引发学生的联想。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和对比联想等方式,根据文章中所描写的事物和人物形象联想其它的事物和人物。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展开无穷的想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社会意义和作品情感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有效阅读量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和脉络线索的能力。此外,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实践。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高质量的把握教材中的课文,还应当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通过网络电视看一些节目或者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便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习惯。阅读材料的题材要涉及历史、人物、故事、异域文化、等多种题材,要包括文言文、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阅读要遵循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模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和践行科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环境,充分发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功能。希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一轮课改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效。

摘要:在中学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以来,中学各门课程都进行了新课改,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中学语文阅读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积极进行新课改,以充分发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教师

参考文献

[1]殷言君.自然之美,山水传情——以《三峡》为例谈初中语文自然情境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33)

[2]陈丽艳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

我国新课改下中学语文 篇5

1、优化语文教学环境。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教师树立大语文学科观念意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教师可将一些篇幅不长,内容隽永,难度适中的文章积累起来,编辑成册,作为学生共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开阔眼界,获得多角度的知识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

2、加强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

①以人为本,精心设计。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只重视少数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以信任、期待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挑战和乐趣,从而学会学习,乐于探究,并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②大力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属对、涵咏和顿悟,这些方法是符合汉语文学习规律的,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对于古诗文的教学,就要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强化积累,增强文言语感,使学生得到传统经典的熏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根基。

③加强语文课堂训练,活化语文教学。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语文课堂训练。语文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不必为传授而传授,应该结合练习进行传授。语文训练多种多样,如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等等。应该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训练任务,使课堂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3、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这也是新课标多次强调的。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说到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而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另外,也只有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等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

①创建文学社,编辑文学社刊。依托文学社成立作文辅导班,进行写作指导,每周一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专题讲座,向文学社会员开放。辅导教师以我校语文教师为主体,高年级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外校名师、专家、作家为补充。学生凭文学社会员证听课,每次听讲后,按时提交一篇相关内容的作文。定期编辑文学社刊,每学期,分年级,由该年级教师担任辅导教师,该年级有文学专长的学生按照组稿————审稿————定稿的流程编辑一期刊物。每学期组织一次作文竞赛,安排一次作文展览,编辑一本学生作文集。

②开展“校园之声”文艺广播活动。成立“校园之声”文艺广播站,播音员从各年级学生中产生,分工负责,具体到人。利用校园广播网,每天早读后用15分钟时间播放录音。作品由文学社提供,主要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节目,如快板、相声、诗朗诵、散文、小小说等。每学期评选若干“最受学生喜爱的节目”,进行奖励。

③开展其他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农村中学语文资源,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的田园风光和野花野草中无不蕴含着无尽的知识,而这些资源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把“泥土”和“草叶”装进书包,把“鸟语”和“花香”带进课堂,让学生到田野去,到果园去,亲近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例如可以开展家乡风俗、历史演变、姓氏探究、家族故事等调查活动,可以搜集春联、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农谚、歇后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调查集镇店铺招牌广告文字规范使用情况,也可以调查研究小城镇发展变化的情况,等等。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让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求知的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管窥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改;中学;管窥

一、语文老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思想品德高尚,言行举止才堪为学生的表率。正如孔子所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身教重于言教,立身是立言的根本。语文教师只有以正确的思想来熏陶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健康的行为来影响学生,才能让学生信服。因此,在日常行为方面要做到:工作热情投入,全力以赴;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处理问题机智果断,把握原则,讲求艺术;在课堂上,计划周密、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又能戛然而止,令人回味;在教育学生时,要关爱学生,用爱心来善待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本学科专业知识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生活和文化的体验,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条基本理念,语文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这一理念,而且应该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它能涵伦理、道德、思想、情感于一体,熔载道、载史、载情、载评议于一炉。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氛围,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肩负传承民族文化重任的语文教师,首先应具备丰富的本学科专业知识。

三、要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

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一要“渊博”,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即对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都要涉猎;二要“丰腴”,要广泛猎取,并消化吸收,长成自己的知识“血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以先进的思想激励自己,以先进的文化浸润心灵。这样,在教学时才能顺手拈来,得心应手,流畅自然,并准确恰当;三要有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语文教师的教学特色,首先应该是个性化的。因为个性鲜明的见解,体现着教师独特的人文素养,它应当是睿智思考的结果,这结果是透辟的,是新颖的。这种个性化的特色,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语文材料个性化的感悟、对教学素材个性化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多元反应个性化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的。个性化是教学者的特质,鲜明则是这种特质的呈现。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深刻、明白而隽永。有了个性化和鲜明的教学特点,就可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在对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将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传授语文知识、分析课文中心思想的过程是对学生施以德育影响最佳的时机。通过动人的讲述,以文中艺术形象的高尚情操去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情感。作为教师,只有通过自身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和启发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任务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看来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决定了师德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学生,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五、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的

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体系。作为构成之一的语文知识教学,应贯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考虑陈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识的权重,把它们合理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还要认识到语文知识教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途径和工具。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实质,在于倡导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和方法的综合,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把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因素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结语

语文课堂的高效,来自语文教师的睿智机敏、博学与慈爱。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因他丰富的学识、灵动的智慧、激情与活力使老师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敬仰的好教师。语文教师只有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才能承载起教育事业明天的希望。

参考文献:

[1]蒋秀玲.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素[J].中国校外教育,2009(8):203-203.

[2]侯琼.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研究[J].科学资讯,2009(20):102-102.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阅读文本解读探略 篇7

一、中学文本解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 在中学文本解读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如下:

(一) 阅读主体缺失, 结论千篇一律

中国式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凡事皆有一个标准答案。在中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往往都是执着于文本中心思想的阐述, 对细微之处没有任何的解读和讲解。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为总目标, 这里的情感体验, 其实就是指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对所阅读文本的情感价值的一个体验。但是, 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的阅读主体缺失, 教师过于执着于标准答案的解读, 以至于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忽视很多读者深层次的情感, 忽视细微之处的解读, 从而使得阅读的结果和结论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

(二) 阅读功利色彩严重

苏丹·朗格说“艺术的本性就是将情感系统地呈现出来供人认识的形象, 文学的本性就是将情感形象地展示出来, 以供我们理解。”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投入情感解读文学作品本身的真实含义, 与作者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达到文本育人的目的。但是, 在实际的文本解读过程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功利性。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加入了太多理性化的东西, 致使整个文本解读过程窒息了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和内涵, 从而使得学生的感受力和感悟力低下。例如, 教师在给学生欣赏一段优美的文字或者作品,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往往只是机械地注意某段文字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体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具有什么样的逻辑性等等。这样的解读分析, 不禁让笔者汗颜, 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和内涵已经不复存在, 留给学生的仅仅是修辞手法或者中心思想。在这里, 笔者不得不说:过于功利性的文本解读, 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一种灵魂上的侮辱!

(三) 艺术思维缺失

素质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维的发散。而在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中, 对于特定的文本, 不同的解读主体和解读方式, 应当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 当前, 很多教师的文本解读模式, 往往是以同一的结论去阐述底蕴深厚的文学作品, 这种缺乏艺术思维的文本解读模式, 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使学生在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没有“美”的价值和体验, 影响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价值。

二、中学语文阅读文本解读的策略分析

以上, 笔者分析了当前文本解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下, 笔者立足于自身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 分析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

(一) 独立性策略

一直以来, 笔者在中学语文阅读文本解读过程中, 一直强调科学的解读理念, 即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要具有独立性和准确性。这里的独立性主要体现两个意思:一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阅读主体独立性, 即教师要给予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独立阅读,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对于不同的文学作品, 教师应当给予最起码的尊重要求,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对文本思想和内涵的不同理解, 体会文本细微之处的含义, 重视文本解读情感的培养, 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

(二) 互动性策略

笛卡尔说“阅读所有好书好比同历代最出色的人交谈”。这句话直接体现了文本解读过程中的互动性原则。从文本解读的过程来讲, 其中涉及三个主要元素, 即教师、学生以及文本本身。这里所说的互动性, 是指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要达到良好的解读效果, 必须要实现三个互动:一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这是关键性的一个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沟通交流, 可以让文本解读的过程更加深刻和精彩;而是生生互动, 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如同管理学上的头脑风暴, 学生之间的思维瞬间爆发, 在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文本解读的良好效果;三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本本身以及作者思想内涵的交流与碰撞。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 是读者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和诠释。因此,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互动性的解读策略, 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

(三) 探究性策略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标准化的解读方式, 重视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在文本解读探究能力的培养中, 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情境模式的创设, 引导学生思考和发问, 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认识和了解, 强化对细微之处的掌控和把握, 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之下, 中学语文阅读文本解读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文本解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改革和创新, 不断提高中学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A]//王富仁, 郑国民.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

我国新课改下中学语文 篇8

1. 教学目标虚化

新课标中对语文知识教学的建议是“随文讲解”, 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要不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到底哪些是有用的语文知识、采用何种方式教学语文知识等问题, 农村中学的教师们在认识上往往产生混乱和偏差: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 知识目标缺失、含糊, 能力目标处于悬空状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情感目标模糊, 不能落实到位。

2. 教学内容泛化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 教师们虽然经过短期培训, 而长期形成的教学理念, 不是可以说变就变, 这种固有的教学理念依然束缚教师们的思想, 在短时间内他们难以适应新课改;而一部分具有超前意识的教师, 在很多时候也仅仅盲目跟进, 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 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 便让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与整合。语文课变成知识常识的拼盘课, 五花八门大杂烩。这同样偏离了新课改的宗旨。

3.教学过程表演化

大多数农村教师误解或曲解了“课堂教学活跃”的含义, 错误地把课堂气氛的活跃等同于教学活动的活跃。因而, 教师课堂教学出现了表演化、娱乐化等不良现象。参与者情绪高涨, 表面上轰轰烈烈, 实际上却是虚晃一枪, 哗众取宠, 无效用功。如:将学生分成小组, 抽到或领到讨论题, 经过一番看似热烈的讨论后, 再总结发言, 美其名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实是花架子。这样的课堂看似很“活”, 所谓的互动, 其实却走入了表演化的误区。

4.教学手段形式化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可以极大地拓宽课堂教学的内容范围, 这是好事。可是滥用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赶时髦、图形式的教学现象不仅没有很好地辅助教学, 反而弱化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课文中有些能给学生带来丰富想象的文字描述, 被教师变成幻灯片打出图画, 活生生的美的事物被凝固、僵化了, 许多本可以由一个个大脑想象出来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被教师大脑加工成一幅画, 禁锢了学生的再造能力。

针对以上教学现状, 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产生最大的成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尝试:

1.在教学目标上, 人文工具并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 弄得支离破碎, 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 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 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 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由此我们在教学中突出语文人文性的同时, 又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 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 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 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时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些做法很值得反思, 一些农村中学教师错误地认为,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旨在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 在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 而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几乎没有提及, 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新课改教基础知识就是落后、过时。平时课堂教学热热闹闹, 教学形式变化多样, 可就是听不到琅琅读书声, 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 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鉴赏, 缺少了必要的积累, 学生读起课文来结结巴巴。试想, 一个学生连一些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 不会写, 作文病句连篇, 又如何生发出深透的感悟?

由此看来, 我们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 应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2.在教学内容上, 重难点并举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 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要以学定教, 因需施教, 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 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 于是又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教师讲授少了, 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 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对文本的诵读与理解, 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 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 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 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 终结是:甲正确, 乙也不错, 丙真棒, 丁也很好。整堂课学生跑野马, 想说啥就说啥, 弄不明白本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 达到什么目标。

诚然,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 然而语文教学这样长期的“多样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的“不假思索地说”“毫无根据地说”……会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 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 表面上获得了自由, 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课堂高效, 学生的“自主”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3. 在教学设计上, 体现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 更是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发展思维的过程。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 语言文字训练指的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训练, 其中重点是读和写的训练。

第二, 语言文字训练包括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和训练语言。要让学生自己掌握那些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的句子、段落、篇章。积累的主要手段是朗读、熟读、抄写、背诵、默写等。

第三, 语言文字训练可以课本为蓝本, 因为课本是最好的例子, 在依样画瓢基础之上, 加以体验创新。

4. 在教学方法上, 突出启发诱导

实施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农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 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 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 认识也不很深刻, 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 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 一堂课下来,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小组讨论, 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 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 没有给学生思考空间就草草收场, 表面上有板有眼有声有色, 实质上是流于形式, 收效不大。究其原因, 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 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辩证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 感悟, 玩味, 思考, 涵咏。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 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学生自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营造合作学习气氛, 重视学习评价, 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在交流中加强引导, 在引导中加强交流, 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5.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 突出主体意识

倡导探究性学习, 但不能无度开放。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 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升华认识, 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 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 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 不注重整合和优化, 开放无度, 天马行空。阅读是富有个性的行为, 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 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 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 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我国新课改下中学语文 篇9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具备少交多学的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再是一味的讲解,应该创设让学生学习的环境、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习的乐趣、教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改变以前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讲、死记硬背,改成学生分小组讨论、对于分角色朗读、自己课前复习、课后预习,教师以辅导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节课都生动形象,让学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语文老师在有限的课堂中使学生充分学习到课堂知识,同时延伸到课外。例如在学习《陋室铭》一文时,这篇文章比较短小,但是作者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在讲授这种古文时,不能一味的在上面讲授、要求学生背诵,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理解文章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在针对每一句的讲解中,要让学生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如“何陋之有”这句是什么句式,哪些古文有类似的句式呢?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可以巩固以前所学知识。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同时学会融会贯通。

少教多学的这种教师方式,有利于打破现有的语文老师传统授课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师从传统的以课堂为主体变为将学生作为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真正把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上,而不是辛苦地奋斗在“教”中。

三、学校领导也要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对教师进行培养,帮助其有选择、创造性开设并实施课程,最终更有效地指导其进行少教多学的落实实施。要想建立开放、多样和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课程,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完善教师的教学模式。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少教多学教育方式的推行应与教师教授的课程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可挖掘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潜心研究,尽快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研究性教师。

“少教”的意思并不是少讲,而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的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加以指导和点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课堂的少教是课后教师辛勤地付出,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到先学,教师只是引导和启发,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充分了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大前提,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说白了就是学生想学什么,老师就教授什么。

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进程,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保持传统教学的优势,摒弃其不足,并且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少教多学为师生间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少教多学的理念在中学语文中应该做到因生而异,就是说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新课改下中学语文 篇10

一、强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加大训练力度, 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 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应当是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

(1)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能只重视少数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 以信任、期待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挑战和乐趣, 从而学会学习, 乐于探究, 并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2) 大力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属对、涵咏和顿悟, 这些方法是符合汉语文学习的, 是行之有效的, 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对于古诗文的教学, 要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 强化积累, 增强文言语感, 使学生得到传统经典的熏陶,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根基。

(3) 加强语文课堂训练, 激活语文教学。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重视语文课堂训练。语文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 但不必为传授而传授, 应该结合练习进行传授。语文训练多种多样, 如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 等等。应该说, 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训练任务, 使课堂动起来, 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二、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 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 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提高。

教师树立大语文学科观念意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 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教师可将一些篇幅不长, 内容隽永, 难度适中的文章积累起来, 编辑成册, 作为学生共同的阅读材料, 让学生能开阔眼界, 获得多角度的知识和认识,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 如仅限于课堂学习, 只是井底之蛙, 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 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

三、开展各种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 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说到底,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 而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 能读会写, 善于吸收和表达, 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 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另外, 也只有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 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等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

(1) 创建文学社, 编辑文学社刊。依托文学社成立作文辅导班, 进行写作指导, 每周一次,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专题讲座, 向文学社会员开放。辅导教师以我校语文教师为主体, 高年级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外校名师、专家、作家为补充。学生凭文学社会员证听课, 每次听讲后, 按时提交一篇相关内容的作文。定期编辑文学社刊, 每学期, 分年级, 由该年级教师担任辅导教师, 该年级有文学专长的学生按照组稿———审稿———定稿的流程编辑一期刊物。每学期组织一次作文竞赛, 安排一次作文展览, 编辑一本学生作文集。

(2) 开展“校园之声”文艺广播活动。成立“校园之声”文艺广播站, 播音员从各年级学生中产生, 分工负责, 具体到人。利用校园广播网, 每天早读后用15分钟时间播放录音。作品由文学社提供, 主要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节目, 如快板、相声、诗朗诵、散文、小小说等。每学期评选若干“最受学生喜爱的节目”, 进行奖励。

(3) 开展其他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充分开发和利用中

学语文资源。学生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农村的田园风光和野花野草中无不蕴涵着无尽的知识, 而这些资源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要让学生到田野去, 到果园去, 亲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例如可以开展家乡风俗、演变、姓氏探究、家族故事等调查活动, 可以开展搜集春联、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农谚、歇后语等采风活动, 可以调查集镇店铺招牌广告文字规范使用情况, 也可以调查研究小城镇变化的情况, 等等。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 让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拓展求知的空间, 又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上一篇:用词特点下一篇:教师的语文课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