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英语精读教学

2024-08-12

大班英语精读教学(精选十篇)

大班英语精读教学 篇1

1 大学英语精读课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低效费时

大班授课由于教室偏大, 学生人数众多, 教师一方面不能像小班型授课那样走下讲台, 深入到学生中间听取同学们的课堂讨论并给予及时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 教师提问时, 座位偏远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和学生都难以听清, 有时甚至需要老师重复问题, 这样既浪费了时间, 又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所预期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教师即使使用扩音设备进行授课, 由于设备的技术问题, 教师也很少或很难在学生之间自由走动, 这就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结果, 教师讲得费劲, 学生不仅听得辛苦, 效率也不高。

1.2 师生之间互动减少, 学生学习兴趣减退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作为一个微型交际圈, 教师与学生在这个微型交际圈里应该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地实现有效的互动, 从而真正达到运用英语语言交际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 因为大班授课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 因此, 教师与众多的学生实现有效互动的时间很少, 每次提问也只能是部分学生, 每次也只有数量有限的学生能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 课堂上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 久而久之, 学生不认真听教师讲课, 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有所消减。

1.3 无法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就教学而言,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大班授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是有益的, 而多媒体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做出合理的教学结构设计并严格实施。大班授课, 课件形式与难度设计、内容安排等往往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个体差异等。如果教师编写的多媒体课件内容偏多, 字体偏小, 重点不够突出, 播放节奏偏快, 是不利学生吸收和记笔记的。此外, 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指导和训练, 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讲生词、讲语法、逐字逐句翻译课文阶段, 多媒体的制作和运用普遍比较单一化, 有时只是传统的手写板书的翻版。

1.4 课堂管理困难重重

在大型班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 教师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上课时, 只有在教室前排和中排的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座位越是偏后的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埋着头, 虽然表面上眼睛盯着书本, 但是由于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兼顾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 他们的思想其实早已游离课本和课堂之外了。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他们也很少能够按照预期的要求积极参与, 提问到这部分的学生时也多数表现得冷漠或茫然不知所措。除此之外, 学生作业的批改, 小组活动的难以进行, 噪音影响授课, 学生的缺席问题, 纪律问题等等, 都是目前大班授课给课堂管理带来的问题和困扰。

2 提高大学英语精读大班授课效率的措施与方法

尽管英语教学大班授课的形式深受诟病, 但是大班授课仍然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授课的客观存在。因此, 我们在现有条件下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 积极探讨、努力摸索提高大班授课效率的教学方法。

2.1 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首先应该转变对英语教学任务的认识。对英语教学任务的认识必须由“教”转变为“学”, 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应着眼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 教师应该提升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以我们江苏经贸学院为例, 在2010年全院所有一线教师分批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以更新教学理念, 培养符合社会和就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专业与就业挂钩,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体现任务型教学为特色”课程重塑工程。

2.2 有效地组织安排学生课堂分组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分组活动能够增加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 使学生有更多使用语言的时间, 是大班授课行之有效的方法。分组可以是多层次的, 可以是大组活动, 也可以是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及性格等方面, 把程度相同或相似的学生编为一组。以我院课程重塑工程为例:在课堂上, 由教师首先给每个学生小组分配一个成果可测量的工作任务, 然后学生按小组进行资讯调查、讨论实施计划、实施具体任务, 接着由学生小组之间互评,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这样, 不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 小组分工协作, 既练习了知识点又加强了他们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 教师将小组活动的记录作为学生平时成绩核定的重要依据, 增加其在平时成绩中所占的权重, 以此来建立学生英语学习档案。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组织者、参与者, 又是监督者、评估者,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得以大大提高。

2.3 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设计

要想大学英语教学在大班授课中取得好的效果, 就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方案并不断优化, 而且要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丰富教学手段。其中多媒体技术手段就为确保大班授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而发挥多媒体技术授课的关键是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 对教学中师生的活动过程、形式涉及的教学媒体和方法等多种要素进行整体最优化的安排, 形成特定的最佳的结构或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应突破以往单一的技术限制, 充分利用声、光、影和网络技术平台等多种创新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力求将课本上枯燥的语言点和知识点丰富化和多样化。同时注意课件的字体大小、背景选择、颜色搭配, 重点和难点的突出与显现等细节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课后设立自己的英文学习网站, 将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素材与目前高校校园网络相结合, 将课堂指导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让学生在网站上交作业, 发表评论和学习感受, 与教师进行自由沟通和交流,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巩固, 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和需求。

2.4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有效进行课堂管理

在感情互动和知识传授方面, 对于在课堂上如何兼顾处于教室座位偏远的学生, 除了上面提到的课堂分组活动外, 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

2.4.1 讲练结合, 经常变换教学方式。

如果整个课堂一直以教师为主讲, 学生将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一堂课如果老师灌输的知识点过多, 学生的大脑也无法及时接收和吸收。因此, 大班教学中, 讲练结合, 经常变换教学方式, 讲课以15-20分钟为一段, 讲完一个语法点或知识点, 插入与之相关的练习, 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4.2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 比如课间经常与学生谈心, 了解各组情况;还可以用e-mail、QQ网上聊天等。这样有助于提升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程度, 减少学生的焦虑, 使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向, 促进教学更有效地开展。

2.4.3 教师要提高讲课的生动性, 提倡激情教学。

如果讲课生动, 重点突出, 适当站立, 走动讲课, 注意声调和面部表情变化, 再适时穿插幽默, 就能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尤其是对于位于教室偏远位置的学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中大班英语授课是目前普遍存在, 而且是在短期内无法轻易改变的客观存在。它虽然存在着上述各种各样的局限性, 但是教学形式从本质上讲并无优劣之分。只要课堂的组织者能够积极思考, 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我们相信, 英语是“学”出来的, 而不是“教”出来的。

摘要:各高校的普遍扩招, 使得当今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常常是大班授课, 由此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多问题。本文从当下高职院校大班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 试着探索一些提高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大班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班英语精读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海云.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弊端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7:88-89.

[2]钟俏.基于多媒体的英语大班精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15 (6) :147-148.

[3]李晓瑛.大班英语精读课多媒体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设计[J].科教导刊, 2009.

英语精读教学大纲 篇2

执笔人: 黄治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英语精读》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属A类(理论)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该门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高等学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专科学生。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学习本课程,学生是在已初步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语音、语法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口笔头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词汇、语法、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为适应走向社会和进一步接受英语教育打下全面的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以课文教学为中心,采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课堂教学注意归纳,演绎并用,以归纳为主,演绎为辅。讲课中注意知识的层层递进,具有连续性,语言点突出,讲解清晰准确,通过典型例句解释语言现象。启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地以各种表述来表达同一个语句,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包括:初高中基础知识(基本语法,2100左右的词汇量)学好本课程,能为学生其它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教学总时数为 268学时。

I级(第一年第一学期)的任务:在64学时内完成第一册第一至第七单元的教学,要求大力盘活中学所学内容,狠抓语音,侧重听说。具体为:

Unit 1

Half a day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省略疑问句和修辞疑问句;倒装句;“with”独立结构

2.构词法:前缀 教学难点: 文学作品的赏析

教学内容: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2.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 3.掌握修辞疑问句、倒装句等修辞手法;

4.熟练掌握三类构词法;

5.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6.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Unit 2

Going Home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1.理解Vingo 回家路上忐忑不安的心情;

2.Vingo 的缄默不语与年轻人的活泼快乐之间的对比; 教学难点: 理解黄丝带的意义。

教学内容:掌握本课知识点并理解一个人重获新生的感觉与迷惑,领略爱情故事的动人之处,歌颂人间情暖。

Unit 3

Message of the Land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掌握、运用简单的修辞手法: 明喻和暗喻

2.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

3.通过篇章结构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词汇及其同义、同形词辨析

2.明喻和暗喻写作修辞手法

3.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

教学内容: 1.了解文章的作者Pira Sudham

2.掌握afford, now and then, mind, bleed, barter, replace, litter, fashion, spring(v.), occur, pass sth.on to sb.,tie sb.down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教学重点: 1.掌握、运用简单的修辞手法: 明喻和暗喻 2.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

3.通过篇章结构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词汇及其同义、同形词辨析 2.明喻和暗喻写作修辞手法 3.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

Unit 4

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教学时数: 10课时(理论加实践)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汇及其同义、同形词辨析

2.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

教学难点: 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 教学内容: 了解银行的发展历史。

掌握“happen to do, in the first place, overlighted, authority, more than, think twice about, as to whether, no„but to, one cannot but do, move in sth,.zero in on sth, damn”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Unit 5

Angles On a Pin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识别关键语汇(形容词、名词和短语)以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1.分析活动场景写作中的行为动词、象声词、同义词、短句、断句;

2.通过多种方式赏析精彩段落的修辞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活动场景写作的要素和技巧 教学内容: 1.以形象的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发展顺序,带领学生了解我们平时遇到的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尽管这与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有些不合,但是相信这样更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2.启发学生寻找关键语汇,总结全文整体的逻辑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行文安排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

Unit 6

The monsters on the Maple Street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识别关键语汇(形容词、名词和短语)以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分析活动场景写作中的行为动词、象声词、同义词、短句、断句和比喻及其效果。教学内容: 1.以形象的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发展顺序,带领学生了解科幻小说以及戏剧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2.启发学生寻找关键语汇,总结全文整体的逻辑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行文安排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

3.通过多种方式赏析精彩段落的修辞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活动场景写作的要素和和技巧。

Unit 7

Mandela’s Garden

教学时数:

10课时(理论加实践)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该文的主人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难点: 文章的课后讨论,及所学语言点的融会贯通

教学内容:

1.以形象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曼德拉的一生以及他所作出的贡献;

2.启发学生寻找关键语汇,总结全文整体的逻辑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行文安排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同时讲解每段伴随出现的重点语言点;

期末复习: 4课时 II级(第一年第二学期)的任务:在68学时内完成第一册第八到第十五单元的教学,要求继续大力盘活中学所学内容。巩固学生良好语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如记笔记、会使用参考书查阅课文相关背景及人物等)具体为:

Unit 8

My personal Manager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本文结构;

2.文章的语言点;

教学难点:

文章的课后讨论,及所学语言点的融会贯通。

教学内容:

1.以形象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

2.启发学生寻找关键语汇,总结全文整体的逻辑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行文安排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同时讲解每段伴随出现的重点语言点;

Unit 9

Against All Odds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识别关键语汇(形容词、名词和短语)以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精彩段落写作的要素和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描写该种情形的技巧,并能够进行相似主题的短文欣赏和写作。

教学内容:

1.以形象的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发展顺序,带领学生了解霍金生平,提高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意识;

2.启发学生寻找关键语汇,总结全文整体的逻辑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行文安排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

Unit10

The Green Banana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识别关键语汇(形容词、名词和短语)以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分析活动场景写作中的行为动词、象声词、同义词、短句、断句和比喻及其效果。教学内容:

1.以形象的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发展顺序,带领学生了解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2.启发学生寻找关键语汇,总结全文整体的逻辑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行文安排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

3.通过多种方式赏析精彩段落的修辞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活动场景写作的要素和技巧。

Unit 11

The Midnight Visitor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精彩段落写作的要素和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描写该种情形的技巧,并能够进行相似主题的短文欣赏和写作。

教学难点:

识别关键语汇(形容词、名词和短语)以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及其效果; 教学内容:

1.以形象的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发展顺序,带领学生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寻找关键语汇,总结全文整体的逻辑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行文安排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

Unit 12

Kindness of Strangers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掌握come upon ,leave sb./sth.done, intrigue, take a gamble, watch out,run contrary to, shoulder, would rather...than..., run sb.over, in spite of, 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With和它的复合宾语作状语

3.复习动词+名词的搭配,英语中复合词的构成

教学难点:

训练 when 引导的定语从句,what 引导的主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的用法

教学内容:

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理解课文主题为美国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道德观。

Unit 13

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背景文化: 赛珍珠及圣诞节;

2.文学作品的赏析:倒叙;

教学难点: 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头韵和委婉语.教学内容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2.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

3.掌握比喻、头韵及委婉语等修辞手法;

4.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和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Unit 14

After Twenty Years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掌握on the beat, barely, to empty, air(n.), to work out, lose track of, to turn up, get stuck, 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

教学难点:

1.复习让步状语从句,分析含有三个现在分词短语做伴随状语的复杂句子

2.熟悉一般疑问句的否定形式表示惊讶的用法

3.掌握委婉语 教学内容:

1.作者及作品简介

2.了解文章结构

3.分析人物角色

4.理解故事主题

Unit 15

Touched by the Moon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掌握to touch, to miss, to reflect on, to bathe in, typical of, to shape, to drum into 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

复习被动语态的用法,教学难点:

掌握两种常用的修辞手段――明喻和暗喻

教学内容: 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期末复习: 4课时

III级(第二年第一学期)的任务:在68学时内完成第二册第一到第八单元的教学,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在狠抓听说的前提下,加强对写作和翻译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高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具体为:

Unit 1

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 教学时数:

10课时

(理论加实践)教学重点:

1.文学作品的赏析;

2.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委婉语的使用

3.构词法:词缀 教学难点:

1.掌握委婉语;

2.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教学内容: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2.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

Unit 2

Maheegun My Brother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关于作品主题的赏析与讨论;

2.深入了解背景知识;

3.丰富的动作语汇;多样的狩猎语汇和天气语汇; 教学难点:

1.理解熟悉描述动物动作语汇;

2.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教学内容:

1.熟悉本文使用的主要语言风格;

2.熟练掌握倒装、明喻与暗喻等修辞手法;

Unit 3

More Crime and Less Punishment 教学时数: 10课时

(理论加实践)教学重点: 1.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2.文中大量表达方式的学习与强化 教学难点: 1.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2.学习议论性文体中显著的写作特征。教学内容: 1.了解美国司法制度中的关键概念。

2.学习文中一些长句的写法。

3.通过课文理解与主题讨论使学生能够使用相关短语与表达方式。

Unit 4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词汇及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 识别关键词汇及分析理解难句。

教学内容: 通过《夜莺与玫瑰》使学生对神话故事中的爱情展开讨论并理解作者Oscar Wilde 透过表面的神话故事所隐含的对人生的评论。

Unit 5

Say Yes

教学时数: 10课时

(理论加实践)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寻找重点词汇,运用文章中的语言和短语词汇复述故事,帮助学生把扩充词汇量和在具体情景中使用词汇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讨论提供不同的故事结局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构词法和一些修辞手法

教学内容:

1.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借助一些文化背景资料和图片使学生通过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西方国家中存在的社会尖锐问题。

2.通过问答和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社会尖锐问题获得感性认识。

3.通过讨论深入探讨这种社会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Unit 6

The Man in the Water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识别关键词汇及分析理解难句。教学难点: 赏析叙事技巧。

教学内容: 1.讨论灾难中普通人所体现出的非凡的英雄主义;

2.掌握重点词汇及完成练习.Unit 7

The Greatest Invention 教学时数: 10课时

(理论加实践)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大量常用表达方式的运用。

2.通过课文主题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讨论使学生对科学的目的,科学对社会的作用,科学家的动力等话题有所思考并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教学难点:

1.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与学生对主题的讨论

2.了解现代寓言

教学内容:

1.讲述作者生平,著作,作品特色以及文中提到的细菌战争,使学生认识到细菌战对人类的危害。

2.通过精彩的故事线索对课文进行分析通过神幻小说,寓言,现代寓言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相近文体的相同与不同。

期末复习:4课时

Ⅶ级(第二年第二学期)的任务:在 68学时内完成第二册第八到第十五单元的教学,要求继续完成基础阶段的训练,努力加强写作和翻译能力的训练。具体为:

Unit 8

Psychologically Speaking 教学时数: 10课时

(理论加实践)

教学重点:

精讲课文使学生掌握语言点启发学生寻找重点词汇,运用文章中的语言和短语词汇复述故事,帮助学生把扩充词汇量和在具体情景中使用词汇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讨论提供不同的故事结局。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深入探讨这种社会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 1.借助多种教学途径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2.熟悉课文的写作手法,通过一对美国普通家庭的母女观念上的冲突,引发了不同时代人的观念差异。文章多以普通对话为主,口语交流,语言通俗简单易懂,揭示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3.采用多样形式,结合本课特点和授课实际,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饰角色,以话剧的形式表现故事和结局。布置练习,通过课后练习随堂做使学生加深对所涉及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设计话题激发学生联系实际谈谈两代人的代沟问题。

Unit 9

Quick Fix society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2.文中大量表达方式的学习与强化 教学难点: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

1.了解文中提到的Pennsylvania Dutch town 的独特风格

2.学习文中当代的一些表达方式和缩略语

3.学习说明性文体中显著的写作特征

Unit 10

The Richer, the Poorer 教学时数: 10课时

(理论加实践)

教学重点:

1.文学作品的赏析;

2.文章中重点词汇及重点句型的讲解与介绍

教学难点:

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仿拟,提喻,对比等的使用 教学内容: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2.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

3.掌握仿拟,提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4.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Unit 11

You Have to Get Me Out of Here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2.文中动作动词的学习与强化 教学难点:

3.学习叙述性文体的特征。教学内容:

1.了解登山常识。

2.学习文中动作动词的用法。

3.通过复述课文使学生能够使用动作动词与相关表达方式。

Unit 12

Confessions of a Miseducated Man 教学时数:

10课时

(理论加实践)

教学重点:

词汇、难句及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文章写作技巧分析

2.语言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

1.作者及背景知识介绍

2.语言点及若干难句的逐一解释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提高理解颇具难度文章的能力。

Unit 13

Blueprint for Success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难点:

文章中重点词汇及重点句型的讲解与介绍 教学内容:

1.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2.精讲课文使学生掌握语言点启发学生寻找重点词汇

3.熟悉本文的写作手法

Unit 14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理解与主题讨论使学生能够使用相关短语与表达方式。

2.文章中重点词汇及重点句型的讲解与介绍 教学难点: 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和文体风格 教学内容: 1.背景知识

2..结构分析

3.写作风格

4.语言理解――长难句解析,核心词汇学习

5.以课文内容为基础,使学生了解人类在科学研究和发现中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但人类从没把探索的脚步放慢。

Unit 15

The Riddle of Time 教学时数:

10课时

(理论加实践)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作者从独特的视角阐述问题

2.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难点: 文章中重点词汇及重点句型的讲解与介绍

教学内容: 1.通过课文主题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讨论使学生对“我们是谁? 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为什么而活? 等问题有所思考并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能理解时间对我们生活所带来的重要影响。2.作者及背景知识介绍

3.语言点及若干难句的逐一解释

4.文章写作技巧分析

期末复习:4课时

五、考核

本课程属考试课,采用闭卷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学期成绩评定由出勤、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出勤10%,平时占30 %,期末占60 %。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名为《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由杨立民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版本为2002年版。

作业说明:

朗读精读课文促进英语精读教学 篇3

【关键词】朗读 精读教学 理解能力

在进入高校学习后,精读这门课程是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有学者指出:“英语精读教学始终是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科目(Everett, 1990),”所以如何提高精读教学便成为专业教师关注的重点。很多学者研究了各种教学方法及模式对于精读教学的作用,比如说任务型教学法、语篇分析等。反之,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朗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但很少有学者将朗读和精读教学结合起来。该文主要是总结前人观点以及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朗读促进英语精读教学。

由于精读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广,包括词、语法、翻译、课文背景等,算是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导致很多教师只关注字词句法而忽略了学生对整个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片面式的教学让学生愈发觉得精读的枯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也白费教师辛苦地备课及讲解。其实精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通过专四、专八,而是提高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孔倩(2013)提出了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两个途径:强化形式和弱化形式的结合。强化形式是把语言当作工具来进行交流,比如演讲;而弱化形式是强调语言本身的学习,比如翻译、改述。但如果精读教学是在学生都未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强制性地灌输弱化形式教学,那么强化形式就更难进行,学生英语能力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所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

朗读在英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就包括了对学习者理解能力的促进。仲群(2008)提到了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印在纸上相对来说是死的,当学生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后,再通过有声地朗读,纸上的文字通过听觉器官又传送到大脑,这样就有别于阅读或者听课。因为阅读只通过视觉器官将材料传送到大脑;而听课也仅仅通过听觉器官将知识传送到大脑。也有学者认为朗读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篇章理解能力(张文果,2012;白玉,2012),因为学习者在长期的朗读之后,将大量的字、词、句储存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样的方式使学习者对英文的语言组织形式更加熟悉,在下一次遇到相关的词义、文体表达时便会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含义。

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常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这系列教材所有文章都出自于英文原版作品,大部分作者都是世界文坛上的佼佼者。由于每个作者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学生若光靠自身的文化背景是很难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学生在这方面缺失的背景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取,最直接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文章的朗读来感受作者的思想,因为在朗读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来体会作者文章中的抑扬顿挫、修辞手法和篇章布局。在充分了解文章背景后,学习者对于课文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

笔者现在假设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然后进行以下实验。该实验选取两个大一的教学班级,班级A有34人,班级B有35人,两个班级在入学和平时成绩上并无太大的差异。试验中选取了《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第二版Unit5 Quick Fix Society后Preview的第一题,这是一道阅读理解填空题,通常是在预习课文时完成以便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一共包含19个空格,其中涉及到了文章的一些细节内容和大意归纳,答案都在课文里,但并不是原模原样的内容,而是编者对课文中语句的改写,对于探究学生是否理解所学文章,这是一道很适合的题型。实验设计如下:该实验中班级A为实验组,而班级B则为对照组,两个班级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做三次这道练习题的结果作为实验的依据。不同的是,在每一次做这道阅读填空题前让班级A完整地朗读一遍该课文,而班级B却不进行任何朗读。

在进行三组实验后,笔者取了两种参考数值:一是每一次做题后班级学生所完成空格的平均值(T),二是每一次做题后班级学生做对空格的平均值(R)。由图一可以看出,在完成率上两个班级都呈现上升状态,但对于哪个班的完成率更好没有太大的规律,所以证明该实验中两个班级在完成速度上水平相当。而在正确率上A班在进行朗读之前和之后都高于B班,但这样从表面简单地看并不能说明朗读增强了A班的理解能力,也有可能是A班成绩本身就比B班好。但若是计算一下每个班级正确率的增长率便能看出,在完成第二组实验后A班正确率的增长率是64.64%,而B班只有63.61%;在完成第三组实验后相对于第一组实验的数据A班增长了123.27%,而B班只有109.44%。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完整地朗读课文确实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完整地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使精读教学成功的条件之一,所以能看出朗读课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精读教学。现在的英语教学中,人们更多地是关注朗读对于语音的作用,所以会寻找很多课外的素材让学生朗读,却遗忘了相关课本上很多经典的文章以及优质的朗读音频。必须杜绝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精读课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通篇地朗读,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减少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白玉.有效英语朗读提高言语技能[J].陇东学院学报,2013.

大班英语精读课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篇4

关键词:大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

1 引言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有效途径。有研究表明, 在学校教育的各科教学中, 英语课堂提问无论是提问人次还是提问频率都多于或高于其他学科。随着高校扩招, 生源不断增加, 而各高校经济、师资力量有限, 开展大班教学成了一种趋势, 并且将长期存在。因此如何在众多人数的大班进行有效英语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效果, 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平时课堂语料收集, 各种观摩课学习, 研究者总结出当前大班英语精读课堂提问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 教师提问方式单一, 课堂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大班人数基本超过50, 有些甚至将近100人。学生人数多, 如果大范围提问, 浪费课堂时间, 影响对课文的讲解。教师若为了节约时间, 只顾自己讲解, 一定会使气氛沉闷。有些教师每次会随意点几个学生回答问题, 但不注重技巧, 也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2) 教师过于局限于教材, 提问的问题基本围绕教材, 缺乏启发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深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很多教师把教学任务简单归于讲解完教材上的几个单元, 制定的教学大纲, 教学进度只围绕着教材进行, 忘记了教学的初衷和意义。

(3) 教师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没有对学生的回答结果做出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有些教师或许是因为表达水平有限, 或是没有对问题的答案做好充分的了解,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 只是给予“Good!”、“Nice!”等简单的评价。实际上, 很多学生回答完问题, 都很期待教师给与点评。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培养其自信心和对回答问题、思考问题的兴趣。同时, 教师有效的评价会加深学生对问题的了解, 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

2 提问策略

提问方式基本归为四种。第一, 也是最常用的, 指定学生回答的提问。第二, 需要全班同学一起回答的提问。第三, 针对小组的提问。第四, 由学生课后思考, 并查找资料才能回答的提问。针对以上问题和这些提问方式, 笔者根据实际工作情况, 分析和研究相关的文献, 提出以下符合大班英语精读课教学提问的策略:

2.1 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的策略

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有任意点名和按学号或是座位点名的方式进行。任意点名提问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了解进行提问, 能避免由于问题难, 被点到名的学生站起来却回答不出来的尴尬。任意点名还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对每个问题都进行思考。按学号和座位点名则照顾到每位学生, 避免一些老师只喜欢提问固定的几个成绩好的学生的现象, 所以各有优势。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交互使用这些提问模式。教师在备课时,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但要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 同时要根据对学生英语水平的了解, 列出分别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名单。每个单元回答问题的学生名单要变化, 一个学期下来, 每位学生基本都轮流到回答问题的机会。

2.2 针对小组提问的策略

在班上推行小组活动, 能使每位同学都参与课堂活动, 积极进行思考, 同时小组讨论不但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传统教学法强调知识的传授, 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 师生互动的机会非常少。而在进行小组活动时,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向导。小组活动展开时, 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个别组员或是整个小组积极性不高, 甚至根本没讨论。原因是学生基础差, 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用于英语讨论, 很茫然。所以教师对小组活动应该有充分的准备, 把和讨论的话题相关的关键词、谚语、表达观点的句子在课堂上用PPT展示给学生, 这样学生根据这些提示, 能迅速展开讨论。同时, 教师要在各个小组间走动, 随时提供咨询服务, 保证各个小组讨论顺利进行, 而学生可以近距离和老师交流问题, 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大班中学生的语言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教师的讲解很难兼顾到班级每一位学生。通过课堂小组讨论, 组内学生可互相学习, 水平高的同学可以向差的同学进一步解释教师提出的问题, 并提供回答思路。而在小组活动中, 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也会比起在全班同学面前, 更勇于开口说英语。

2.3 对提问结果进行反馈、评估的策略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 教师不能仅仅只是给予“Yes”、“Good”这样简单的评价, 而是使用更多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或评价, 例如“You have done better this time.”、“Can you give more examples?”、“You have made progress in spoken English.”、“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然后对问题的答案进一步补充、阐述, 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在人数众多的大型英语课堂上, 教师不可能逐一检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事先制定一个课堂活动反馈表。根据反馈表, 组长把每位组员发言的内容、观点和发言的次数记录下来。成员在课后也根据表的内容进行填写。自我评估与同伴的评估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目标、过程、结果之间的联系。通过评估任务, 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感、成就感, 从而对学习英语更加自信、主动;根据各小组的评估结果, 教师也可随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4 关于课后思考的提问

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效果, 但是所占的课堂时间必须是合理的、有限的, 不能影响课程进度和课堂其他活动的进行。所以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基本围绕教材, 难度不大。但是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应安排一些课后问题, 这样学生自己思考, 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 解决了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避免有时提问后, 学生没准备好或是不擅长口语等原因, 答不出问题的尴尬情况。课后回答的问题, 一般是需要一定时间思考的扩展性问题。这些问题, 需要深度思考, 花时间组织语言, 或是查找相关的资料, 才能做出回答。所以学生在准备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 往往学到更多知识。

3 结语

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当学生能经常参与正确回答课堂问题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有用性, 也就很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进行有效大班英语课堂提问,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的课堂话语, 达到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 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进入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最终促进学生语言习得, 使教师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Nu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柴辉.大班英语教学模式与策略探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 (2) :186-188.

[4]蔡慧敏.大班英语精读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110-113.

[5]胡青球, 埃德·尼可森, 陈纬.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模式分析[J].外语界, 2004 (6) :22-37.

[6]姜旭, 姜燕令.对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教师反馈的反思性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46-50.

[7]孔文, 李清华.关于EFL课堂中教师提问的对比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 2007 (3) :27-33.

[8]鲁艳芳, 吕道利.英语精读课上的有效提问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 2011 (4) :75-80.

[9]潘晓琳.英语教师提问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35-138.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的改革 篇5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在这十年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新建设事业,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向前推进;教育改革也在想纵深发展,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过去的十年间也在不断地深入。鉴于当前的新形势,笔者对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进行了一次认真、彻底、全面的思考,并在本文中提出了改革的意见,以使之更好地满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改革的进一步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精读课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始终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大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已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改革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整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成为我校深化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大学英语课的教学目的

充分汲取我国在外语教学中长期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详尽分析、研究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产生的问题,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论,并根据我国的教学需求和现有条件加以消化、改造、吸收,自行规划、设计、选材。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坚持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课本课堂为中心转变到以网络环境自主学习为中心。具体预期成果包括:

1.建立起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适应我校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技术条件和课程资源。

2.在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新的教学模式将使师资数量不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数有限、教室资源和图书资源紧张等许多问题得到缓和或解决。

3.建立起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水平和实效。

二、大学英语课的改革方法

1.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改革;充分利用我校所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成效。倡导基于课堂教学+计算机/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引进,既可改善语言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又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语言操练,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但这一模式不应该一成不变,它应随着各校、各班级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此外,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使之相辅相成。

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大学英语的教学和网络教学软件,将学生的学习转为个性化、探究式和协作式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针对我校专业门类众多、学生来源地分布广的特点,实施分级分流教学,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能否组织好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学习――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除了课堂教学,教师更应加强课外辅导,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3.在加强听、说的同时,兼顾学生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英语的书面语,这不仅仅是大学英语课程本身的性质所使然,更是我国多数大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的需要。而学生的外语学习,特别是说、写方面的实践活动,必须以读、听一定量的语言素材输入为前提。因此,必须通过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大班小班、自学面授等一系列互动互补的教学环节,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

三、新型教学模式

按照《课程要求》,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为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自己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面授课程,更应注重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课程,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1.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

对于语言知识类课程,采用与大学英语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通过大屏幕投影?M行大班授课辅导。多媒体光盘以生动直观、图文并茂的内容吸引学生。大班的规模在保证视、听、读效果的前提下,不受人数限制。对于师生及学生间互动和参与度高的课程,如高级口语、演讲、辩论等,进行小班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

课堂教学由教师组织实施,在师生面对面交流的课堂里,教师通过充分了解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需求,制定柔性的教学计划,突出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并通过示范、讲解、辅导、检查等形式,引导、帮助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教师随时解惑答疑,监控学习过程。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对于那些需要反复操练的训练项目(如听力、初级口语)和阅读、语法训练项目,则通过英语教学软件在课外完成。学生到网络英语语言学习中心,根据教学要求和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进行自主自学。开放式自主学习方式具有非定时、多地点的特点,将学生每周有限的课堂英语学习时空拓展成全方位和多途径的学习时空以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不同认知方式、不同的学习目的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了个性化教学原则。

3.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光盘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一体化的界面,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记忆力,改进教学效果。各种由计算机控制的训练和检测功能,使学生可以重复操练,并通过自测反馈信息,立即知道学习的结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难度和内容,培养学习的成就感。网络教学向学生提供虚拟课堂,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网络课件的设计兼顾“学”与“教”,它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内容,也为教师提供监督和检查学习过程的技术手段。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的特点,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四、教?W管理

做到把大学英语教学管理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

1.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加强岗前培训、集体备课、出卷改卷、课堂教学、听课评教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2.分级教学。分级教学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同一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同一起跑线,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有利于组织教学,尽快采取措施使分级教学系统化、科学化。新生入校由教务处、外语部共同组织测试,同事结合新生高考英语成绩,将学生分为二级班、一级班,体音美专业、软件学院的学生不参加分级。各级别的学生,每学期学习结束,必须参加外语部组织的期末考试,取得学分。

3.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在岗进修或外出进修,不断更新知识,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应完成三个层次的学习,A.多媒体和网络学习模式下的相关教学理论;B.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的学习;C.多媒体课件制作。

五、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学评估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

1.形成性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形成性评估具体体现在:1)学习教过自评;2)学习档案;3)问卷调查与座谈;4)网络教室自主学习习近平时测验;5)教务处、外语部组织的相关评估。

2.终结性评估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估必须以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侯所具有的语言水平。测试是终结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1)测试重点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包括阶段测试、期末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测试须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2)终结性评估的结果应结合形成性评估,综合给定学生学业成绩。

3.学生成绩综合评定具体表现为:

A.(普通非英语专业学生)学期综合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70%)+口语考试成绩(10%)其中:平时成绩=网络学习(30%)+ 课堂评估(70%),口语成绩由各年级教研室在每学期期末组织考试给出。

B.(体音美专业学生)学期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网络学习(30%)+ 课堂评估(70%)

4.学期综合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参考文献:

英语精读课文教学初探 篇6

一、预习课文, 要求“理解”

1.向学生交底。提前将自己的教学计划、具体要求向学生交底, 以便师生配合默契, 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上新课前, 要求学生计时初读课文, 找出艰字涩句 (即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在阅读时, 要求同学们计时阅读新课, 遇到生字和难句, 应用猜译法, 保证自己阅读理解的一气呵成。

二、带着问题听课, 边听边练, 要求“掌握”

1.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设法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理解”是第一步, 而“掌握”是第二步。“掌握”就是一种初步运用课文中语言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非依赖于一定量的训练不可。同学们带着预习时记下来的问题, 一边听老师讲解, 一边在老师的指导下, 积极投入到练的活动中去。

2.教师必须思维敏捷, 了解学生, 善于组织和诱导;教学套路要推陈出新。为了将英语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 我们老师应提倡敬业精神, 坚持钻研业务, 厚积而薄发。充当“千手佛”, 不断推出教学新法、新路。根据不同的课型和内容, 设计不同的教法, 可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 精神饱满地参加口头笔头操练, 既把握了语感, 又提高了语言技能。

三、复习课文, 趁热打铁, 最终达到“活用”的目的

1.事先布置课后需要复习的内容, 化整为零, 见缝插针。要求学生熟记课文中的语言材料, 就必须认真复习课文, 课后学生自己复习和在老师的指导下的课上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课后复习的内容包括整理、复习听课笔记、结合句子记背单词、结合课文内容和语法做有关练习、语法词法方面的查漏补缺、背诵课文以及用英语遣词造句。写作文, 促使学生用学过的句子和表达法, 组织文章内容。

2.在教师指导下, 认真落实课上复习。因为确保了课后复习的诸多内容, 课上复习只有安排得十分紧凑,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课上复习除了口、笔头回答问题、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以外, 还要有选择地重温学生课后复习的内容, 这样就必然提高了知识的复现率。学生也逐渐地增强了从容作答的信心和胆识, 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大班英语精读教学 篇7

近年来, 教育界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信息产业的强势发展,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 进入教育领域也属必然。在此背景下, 翻转课堂日益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翻转课堂的概念最初由Sylvanus Thayer提出, 意指在以师生之间的个性化互动代替以教师授课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Treglia (2000) 等学者提出以小组协作方式共同完成课堂作业, 这是最早的翻转课堂模式。Salman Khan (2007) 创建了以在线学习为主的可汗学院, 该学院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的学生分享他们录制的教学视频资源, 这助推了翻转课堂的普及和发展。之后美国两位教师尝试采用这种颠倒式的教学方式。2010年,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被引入我国。同时期, 该理念在其他国家的教育领域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 受到师生广泛好评。

关于如何定义翻转课堂, 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 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 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 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 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钟晓流, 2013) 。Berrett (2012) 指出,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从而提供必要的帮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深入研究翻转课堂理念的核心内涵、宗旨、实质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独特优势的基础上, 结合本院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学实践, 提出了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并深刻反思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 翻转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契合我国当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而且适合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学,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 有助于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核心内涵、宗旨及其优势

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翻转课堂的宗旨是颠覆传统教学方式 (王海杰, 2014) , 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 知识内化则主要通过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来实现。翻转课堂实质上是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了翻转 (王慧君, 2015) , 即课堂知识内化, 课前、课后知识传授, 而课堂上的知识内化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所在。

翻转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符合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当前的教育形势。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正式颁布实施, 它在教学上有两个突出的转变:第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转变;第二个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向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界被广泛关注和实践。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 其独特的优势如下。

1. 提倡多元化互动,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 (吴泽峰, 2012) 。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主导, 而学生则处于从属地位,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进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翻转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走下讲台, 耐心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 细心引导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这种亲密接触显然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而利于构建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 也最终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 (庞维国, 2001) 。传统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 教师“教”学生“学”, 知识内化效果不佳。而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 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 即将“教”与“学”的地位翻转, 学生不受空间、时间约束, 自主学习,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

Khan认为翻转课堂的优点之一是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因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中, 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是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而要让因材施教得以落实, 就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王跃华, 2011) 。传统课堂上, 学生不分水平坐在一个教室里听课, 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需求。在翻转课堂, 教师课前先把授课内容录成视频交给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除了解答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 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指导, 做到因材施教。

4. 有利于知识内化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的获得与内化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互助学习、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后深化,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Berrett, 2012) 。传统课堂上, 所有学生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教室听同一个教师讲授同样的内容, 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略。翻转课堂的实施弥补了这些缺陷, 它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 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 从而利于学生回到课堂时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 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必然提高。

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教授是最早关注和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学者之一, 他通过教学实验总结出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 具体内容如下:课前 (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课前练习) ;课中 (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及反馈) 。南京大学张金磊等在Robert模型基础上, 细化了课前及课中学习环节和流程, 增强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董黎明等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模型。另外, 美国学者杰姬·格斯丁从学生学习活动出发提出了翻转课堂环形四阶段模型。清华大学钟晓流等从教师教学设计角度提出了翻转课堂太极环式模型。以上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仍不够全面。

依据翻转课堂理论, 结合教学实践, 借鉴前人研究经验, 本文设计了适合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将教学结构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实施环节。

1.课前

⑴课前学习资源的开发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开发课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音频、文本以及PPT课件等多种形式, 其中教学视频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源之一。为了改善学生的发音和语音语调, 英语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方面, 教师尽量将声音、PPT和教师讲解时的活动头像信息全部录入, 学生不仅可以从声音、课件获得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从教师讲解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情感获得现场感, 尤其适合那些性格内向、不爱在别人面前张口说英语的学生反复模彷教师的发音, 也利于容易走神的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习效果由此提高。另一方面,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设置几个不同层次, 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比如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薄弱, 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考虑设计难易结合、题材各异、内容新颖的有关练习。此外, 教师准备的教学视频不易过长, 大约15分钟时长较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否则适得其反。最后, 教师还要设置配套的测试练习供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效果。

⑵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实现对新知识的感知和初步内化。以英语精读教学中经常进行的“头脑风暴”学习活动为例, 在课堂上进行耗时太多, 而且学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 效果往往不理想。在翻转课堂上, “头脑风暴”这个活动完全可以由老师先发布在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上, 回到课堂时就能较自如地完成该学习任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且也节约了课堂时间, 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自信心, 教学效果由此提高。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己控制时间随时播放视频, 之后完成配套测评练习并检验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 并且及时向教师反馈疑难问题, 从而为课堂互动提供问题来源。

⑶教师监控学生课前学习

教师可以监控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选择优良的英语学习软件, 通过软件提供的项目, 如每天学习时间、每周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情况等, 教师能更好地检查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教师不仅可以监控他们的学习时间并给予及时的督促, 而且可以获悉他们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的问题, 教师作记录后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共性问题留到课堂, 个性化问题找机会, 课堂或课下进行个别辅导。总之, 在课前学习和测评中, 教师要实时监控, 以对学生自主学习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应达到的水平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依据这些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为学生课堂上的互动提供教学依据。

2.课中

⑴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将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中, 争取更多的课堂时间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由是观之, 在翻转课堂上, 教师需要精心策划课堂的师生互动, 发挥主导作用, 才能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知识内化。

在英语精读翻转课堂上, 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语言技能训练活动, 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前学习中的新的知识点。比如有些学生英语语法比较差, 有些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 有些学生听力薄弱,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一对一辅导。教师还可以组织多元化的互动活动, 像小组讨论、分组辩论、个人演讲、角色扮演、猜词游戏等, 训练学生听、说等英语基本技能, 使课堂气氛活跃有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⑵师生共同总结课堂, 采取多元化评价

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 多元化的评价也很重要。多元化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如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学生互评。通过这些, 学生可以体验各种评价方法, 使他们自然地学会评价方法和技巧, 从而具备评价能力, 这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很有好处。鉴于此, 每节课结束前10分钟, 教师要让学生以评价的方式总结当天的课, 学生可以毛遂自荐自评, 学生也可以互评, 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互评,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练习了英语表达能力, 又进一步内化了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除了鼓励学生的进步, 还可以用summary (小结) 或recitation (复述) 的形式总结课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尤其对于那些英语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这是很必要的。

3.课后

⑴学生巩固知识点并反思

经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 学生仅完成了基本的单元任务, 之后仍需要课后巩固和反思。课后的巩固环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再次自主学习。鉴于此,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设置单元测试题, 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单元知识, 包括英语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各类技能的测试, 并对学生的检测及时检查、反馈问题。另外,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反思部分, 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 对自己仍然薄弱的英语语言技能有所了解, 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努力, 日复一日, 循序渐进, 学期结束时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个形成性的评价。

⑵教师反思并总结经验

由于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领域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实践过程中难免有很多问题, 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同行教师们需要定期见面交流, 互相学习,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教师需要反思课前、课中和课后实施环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如对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监督是否有效, 需要作什么调整, 教学视频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等, 课堂互动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只有不断地反思探索, 才能建立一个高效、合理、高质量的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结语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契合我国当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更有利于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信息化时代,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育者, 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观念,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从而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 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作出应有贡献。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文章在深入研究翻转课堂理念的核心内涵、宗旨、翻转的实质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独特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文章认为翻转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契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理念, 而且适合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英语技能, 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精读课,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习的自主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年第2期。

[2]王海杰、张黎:《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与管理》2014年。

[3]王慧君、王海丽:《多模态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12期。

[4]王跃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于因材施教的评说》,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8期。

[5]吴泽峰:《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英语教学》,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浅析如何让英语精读教学“活”起来 篇8

众所周知, 精读教学的核心任务虽然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但其中心任务还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读”为主。应该包括理解能力、赏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杨立民、徐克容, 2012) 然而当今大部分的精读教学都违背了其初衷, 均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方法也非常模式化, 即引入——背景知识讲解——新单词讲授——课文逐句分析——作业。课程气氛枯燥乏味, 学生的兴趣度递减。长此以往, 精读的教学过程就成为填鸭式教学。教师力求面面俱到, 学生被动接受相关任务, 这不仅违背精读课程的本意, 也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例证法和情景法

从传统教学上来看, 例证法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较少, 更多地使用于数学或者生理教学中。因为例证法就是以事实做论据, 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也就是用个别的、典型的具体事例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刘艳荣、王静、黄庆荣, 2013) 以此为理论依据, 笔者在精读教学中大胆利用例证法, 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或者是相关社会热点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讨论并论证。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 也能让学生更容易打开思路, 更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笔者要提到的另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情景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口语教学中使用更多。因为在课堂中创建大量的活动情景, 可以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 让学生做到身临其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真实的环境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所获得的技能,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金叶, 2005) 基于对例证法的大胆尝试, 笔者在精读教学中, 也充分运用了情景法。口语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获得一个与精读篇章相同的情景, 让学生真切地去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感受, 让学生有一个从读到想到有所感的过程, 从而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赏析。这样的过程不仅能活跃课堂, 还能够大大帮助学生理解篇章。

3 让精读教学“活”起来

笔者以例证法和情景法为理论依据, 结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中的具体内容为实例, 分三个教学步骤, 让精读教学“活”起来。

(1) 引入部分

引入部分对于精读教学非常重要, 从一方面来说, 可以提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兴趣度;从另一方面来说, 可以在上课的最初就打开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的思路得到极大的拓展。如果千篇一律按照传统模式:提问——回答——告知上课内容——上课, 时间长了, 学生摸透了教师的套路, 会使得整课堂毫无新意。对于这一部分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网络资源、相关实物等丰富引入部分。例如: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Spring Sowing这篇课文的引入部分, 笔者首先以一首爱情英文歌曲为开场 (学生很容易接受, 进入状态很快) , 让学生得到关键词是love。由此抛出一个问题:For the beloved ones, which day is the happiest day?学生很自然地想到getting married。在此基础上, 笔者再次抛出第二个问题:When getting married what would the couple do at the very beginning?学生自然联想到honeymoon。最后笔者提出If you don’t have enough money or time, would you spend your honeymoon?到此时学生产生疑惑, 以上的一切引入似乎与此课标题春耕完全不符合, 带着这一切的疑问学生有了阅读此文的冲动, 最后发现此文讲的就是一对年轻夫妇婚后的平淡生活, 春耕就是他们今后生活的一部分。如此一来, 就为后来的篇章赏析及相关教学奠定了基础。

(2) 文章赏析

这本是精读课程的精髓所在, 但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很难拓展思维。同时大学精读课文收录的都是名家名作, 所使用的词汇表达相当地道, 有益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掌握的表达技能。因此, 对于学生来说, 连字面上的意思都觉得晦涩难懂, 更不要提去挖掘文章背后深层次的含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paraphrase让学生去理解相关长难句以此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理解, 教师为学生勾出生词、短语, 再做详细讲解, 最后学生做的仅是重组语言, 做出让教师满意的“paraphrase”。大多数教师会抱怨我已经把生词短语都告知学生了, 已经很简单了, 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呢。因为这样的理解是强加于学生身上的, 并非学生自身的理解。因此在赏析课文时, 笔者尝试使用例证法和情景法, 给以学生更广阔的理解空间。笔者以《现代大学英语4》中的Groundless Belief一文为例, 探索例证法在精读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课文作者用了大篇幅来分析引发毫无根据信仰的原因。从早期环境——鹦鹉学舌——个人利益——情感联系——潮流。本来题目就已经让学生很费解, 再加上这一系列的术语更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更别谈赏析了。因此, 笔者充分利用了例证法, 首先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写出自己从小到大坚信不疑但从未去论证过真实性的观点。学生积极性非常高, 根据自身的经验、地方特色, 给出了很多例子。在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 对课题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接着笔者通过列举狼人、伽利略的实验、文章婚姻危机、以貌取人、聊天工具的变迁来论证作者的观点, 这些论据易化了作者的表达, 同时让学生结合实例, 更能理解篇章的内容。

情景法也可灵活运用于篇章赏析中。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Dill Pickle为例, 浅析情景法的运用。此篇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两位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描写, 如果仅停留于字面上的意思, 对于此篇课文来说是暴殄天物。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 认真体会在不同场景中, 两位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活动。例如:当男主人公漫不经心地向女主人公讲述自己这几年的旅游经历时, 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阅读课文, 而是让学生准备一个小短剧, 设定与课文内容相同的情景, 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去揣摩女主人公的心境以及客观地对男主人公做出评价。而不是被市面上的参考书牵着鼻子走, 把别人的模式化观点视为己见, 根本没有体现出精读教学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3) 篇章总结

篇章总结也是精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让学生合书回顾知识点, 通过提问的方式, 把整个文章结构知识点串联一遍, 学生给出标准的答案即复习到位。这样只能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化, 缺乏思考的能力。教师们可以进行开阔性的总结, 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中的The Most Dangerous Game为例, 这篇文章的结尾属于开放式结尾,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因此笔者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后, 以表演的形式展现他们心中的故事结局, 让笔者惊讶的是六个组的学生给出了六个不同且想象力非常丰富的结尾, 这足以证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是不容小看的。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自主地对全文结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复习 (由于要使自己的结尾符合文章内容, 必须对文章深入了解) 。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

4 结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灵活使用例证法、情景法, 可以使精读教学“活”起来, 但是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精读课文。因此如何让精读课完全地“活”起来, 是笔者以及所有英语教师在今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总结反思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英语精读教学的精髓所在, 同时也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摘要:英语精读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学习阶段的专业必修课, 也是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学科。一提到精读课, 学生闪现在脑海中的就是单词、语法以及长难句分析, 以至于忘了精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和其教学初衷。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分析目前精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主要以例证法和情景法为主, 探索如何让精读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精读教学,例证法,情景法,“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金叶.情景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

[2]刘艳荣, 王静, 黄庆荣.例证法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师刊, 2013.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的口语教学 篇9

首先, 我们应承认精读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 但是, 任何一位英语教师, 在走进教室之前, 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重要的问题:英语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诚然, 诸如单词、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是我们应该传授给学生的基本教学内容, 但是, 这不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也有着诸多弊病。课时较少, 每周4课时的英语课即使全部为口语课, 也很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去体会语言。其次, 由于各高校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多数情况为八九十人的大班, 在有限的时间内, 在完成读写教学的基础上, 教师很难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口语表达机会和适当的指导。另外, 根据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 大多数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以老师讲解为主, 学生基本上很少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口语练习的机会。现今,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在课堂上仅仅教些单词, 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只有在学生能使用这些单词, 句子结构和语法来进行不同的陈述、描述、提问等, 它们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 这才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正如Diane Freeman所说:“要让学生有交际能力, 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交际行为中怎样创造性地使用他们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换句话说,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表达思想感情和个人观点的能力。

既然我们把具备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的英语教学目标, 我们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上,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服务于这个宗旨。在这一切中,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教材, 《大学英语》 (第三版) , 它汇集了有关听、说、读、写和译的各种练习和活动, 但着重考虑增强听与说的训练, 提高听与说尤其是说的要求。精读课的口语教学需要一个轻松的气氛,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2 精读课堂口语教学要素

1) 教师的任务。口语教学的特点是“学生为主”, 教师的角色不再像过去一样占主导地位, 学生要积极大胆地参与进来, 自由地用用英语进行表达。虽然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就基本单词和语法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这种掌握只有在学生把支离破碎的词汇和语言规则组织到一起, 组成一个有逻辑, 完整的整体, 而且对于交流是有用的时候, 它才是有价值的。因此, 教师的任务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并且巩固加强之前学过的词汇和语法。

2) 准备工作。在备新课时, 教师应该认真有序地安排好每一个环节, 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堂上的交流。在精读课堂教口语, 教师首先要找一个很好的话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设置好的课文导入中。这个话题应该跟学生自身经历有关或能激起他们说英语的热情, 因为“当学习者的兴趣被激起, 并且他们乐意使自己完全参与到课堂互动时, 真正的交流便开始了。” (D.Numan) 教师选择的话题应该有时间控制, 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目的明确。

3) 课堂用语。教师的课堂用语非常重要, 它可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进程, 也可以很有效地实现教学计划。但是过于复杂的课堂用语, 如“subjunctive mood”“adverbial clause”等过于专业生涩的术语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很难听懂, 他们因此会对英语更加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就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说一些诸如“Take it easy”“Try it again”“Good job”,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简单的鼓励性的用语,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逐渐找回自信, 保持学习兴趣, 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4)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无论是谁, 无论是干什么, 自信是很重要的。在精读课堂上,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练习口语以增强信心, 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 因此, 教师更要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在练习口语过程中肯定会犯错误,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立马纠错。否则, 学生就会失去开口说英语的勇气。此刻, 教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让他们自由、轻松、顺利地说英语。

3 课堂教学

教师实现教学计划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让学生做每日小报告。在每堂课正式开始之前, 教师可以给学生3~5分钟时间做每日小报告。学生可以谈论日期、天气、社会热点话题等。具体如下:

问答式。例如: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It’s sunny.

T:How many students will take the CET-4?

S:Maybe all of us.

陈述式。例如:

T:Who would like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Chinese New Year?

S:I love it because the family can get together and we can have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自由式。这个方法可以由教师提前指定学生, 题材不限, 他可以讲小故事, 也可以讲小笑话, 总之, 只要是英语的都可以, 给他时间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这样, 学生即体会了准备时的紧张, 锻炼了他们在多人面前讲话的胆量, 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口语。

每日课前报告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锻炼日常英语, 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 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课文讲授。在每日报告之后, 正式的授课开始。先从课文开始, 拿《大学英语》 (第三版) 第二册第八单元“Honesty:Is It Going out of Style?”为例, 这边课文反映的是现代社会人们的诚信问题, 而且这个话题刚好符合现代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所以我们可以先由问学生几个问题进行导入:

--Do you know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glory and disgrace?

--Do you know to be honest that belongs to Eight Glories and Eight Disgraces?

--Do you think that cheating behavior in exams become more serious than before?

--Have you ever cheated in exams?

--Do you agree that honest is going out of style?

最后一个问题把学生带入了课文。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

3) 听力练习。听说不分家, 没有了听力练习, 学生的口语水平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精读课上的听力练习教师选材必须和课文话题有关, 也必须有时间限制, 避免过长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把课本合上, 给他们放课文录音, 短短几分钟的录音之后, 教师可以就课文内容提问学生, 让学生用英语复述听到的内容, 看他们是否听懂课文大意, 也可以让他们听课文其中的一两段, 之后教师问学生具体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就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 锻炼了听力, 同时也锻炼了口语。

说结合, 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轻松。

4) 课后讨论。拿《大学英语》 (第三版) 第一册第四单元“Turning off TV:A Quiet Hour”为例, 学完课文, 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讨论话题: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atching TV?学生的讨论结果如下:

--With a TV set in the family people don’t have to pay for expensive seats at the theatre.

--It can keep one informed about current events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Some programs are harmful for children.

--It can control our lives...

学生尽可以发表他们的观点, 这样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口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 结束语

大学英语精度课堂上的口语教学不仅可以使我们相对枯燥乏味的精读课更加有趣, 还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总之, 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充分地利用教材提供的练习和自己准备的口语练习来锻炼学生的口语, 组织好课堂教学,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 让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 使我们的精读课更加有趣和高效, 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也会得到大大地提高。

精读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基本能力。但是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认为精读课过于枯燥乏味。笔者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意英语的特点, 尤其是英语口语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本文通过分析以《大学英语》 (修订本) 为主的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准则, 论述了教师应怎样在精度课堂上进行口语教学。

参考文献

[1]Diane.Freeman: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84.

[2]Fincocchiaro, Mary: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M].Haper&Row, Publishers, 1969.

[3]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3.

[4]邵瑶宇.英语学习兴趣谈[J].科学教育论坛, 2005.

论英语精读课文教学的实质和策略 篇10

关键词:英语精读课文,教学实质,教学策略

精读课在中职专业英语各学科教学中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它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是学生掌握外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载体。精读课教学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思想情操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先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和学习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层教学;其次,了解精读课的实质内涵,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最终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精读课教学的实质

(一)精读课文是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最主要的属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而精读课文正是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窗口,教师可通过课文讲解之前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注释和讲解,使学生对文中人物所处的时代及产生的事件有个大致的概貌,这样对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及文中的语言才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因为文学作品具体综合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哲学思想等。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认为,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其头脑中储存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因此,精读课文教学在传播文化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

(二)精读课文的学习必须分阶段、分层次。

不同文章,不同的学习阶段,课文的学习重点、授课的技巧和方法各不相同,同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其掌握知识点的难易、快慢也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把精读课文教学阶段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词汇、课文难句和复合句的翻译理解,锻炼学生的联想和归纳能力,授课的重点是关键句和主题句,对课文理解要求较低,通常是表层的;中级阶段要引导学生注意篇章结构,培养推理演绎能力,对文章的实质内涵要有较深刻的理解;高级阶段则要注意知识的多面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形成对文章的评价性理解。此外,对学习能力和程度不同的学生,应采取分层教学的办法,对于能力差、程度低的学生,可要求其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教会其判断段落主题句、关键句的基本技巧,对于理解力较慢的后进生则可以让他们分阶段掌握知识要点。

(三)精读课文教学是整体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就是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理解分析和评价。精读课课文是由不同语篇建构的不同体裁的文章,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中心思想,而中心思想又含有许多主题句,主题句分布在各个段落,每个段落则由不同形式的句子组成,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强调语言要素的同时,还要注意阐明篇章结构,点出中心思想,教会学生识别主题句。总之,通过语篇分析,学生在脑子里对课文形成一个“图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文章的体裁对其语篇内容也起着制约作用,Ventola (1995)认为体裁是生成特定语篇结构的符号系统。体裁分析既涉及文体分析又涉及语篇分析,其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交际目的和言语使用策略。因此,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语篇结构,又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体裁,在介绍背景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体裁,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精读课课文具有特定的人文价值。

精读课课文的教学不单纯是语言教学,它也是情感的教学,教师几乎可以从每篇文章的主题中挖掘出人文素质教育因素,其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它引人向上,劝善惩恶,提倡互助和奉献,激励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同时文章表现出各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也是很好的进行人文教育的生动例子。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适度地渗透人文教育,必要时还可以运用一些相关的有教育意义的英语谚语和格言,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外壳去品味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高尚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之后,再进行有目的的指引,让学生分辨是非,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精读课课文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前预习策略。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认知情感等因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最大限度地承担学习责任。精读课对学生来说,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地预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而且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充满自信,勇于发言。课前预习包括:1.词汇的预习,包括正确地朗读单词,记忆英文词义,查阅该词的惯用法及相关的词缀;2.课文的预习,包括流利地朗读课文,预先通读全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标出文中出现的难句和疑点;了解文章的文体和结构特征,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辩证,提出自己的看法;3.背景知识的预习,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会查询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尤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来加强对英语国家的认识。

(二)采用多角度进入式的课前导入策略。

众所周知,新课的导入一直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导入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对教师来说,精读课中的导入步骤恰恰体现了教学技术的一种手段,一种使得课堂教学尽快步入最佳状态的一种必要手段。由于精读课文内容和题材涉及广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前的导入阶段可针对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情况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导入。如:1.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生动的客观教学情景和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将学习内容由现象到本质、由情感到理性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当然在提问的时候要不停地变换角度,留有余地并富有启发性,通过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2.情景导入法。情景导入法就是利用图片、动画、直观教具,录像、电影、投影、幻灯、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结合文字声音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刺激;例如在Col-lege Book II Text A“Using the Sun’s Energy”这篇课文中,我首先通过幻灯片演示不同的太阳能产品的图片,使学生对文中的solar furnace(太阳能炉子),solar still(太阳能蒸馏器),solar cell(太阳能电池)等产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的视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迫切地想了解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运用,原本一节相对比较枯燥乏味的科技英语课,由于有了多媒体的声、光、画、色彩的效果而变难为易,通过幻灯片的演示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同时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容量。3.音乐诗歌视听导入法。视听法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手段。音乐是一种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调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乐声波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而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是以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它不仅能培养语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积极性。以College English Book II Lesson One的听说练习为例,课本摘录了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一首“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在舒缓流畅又略显忧伤的音乐声中朗读这首诗歌,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细细地领会诗歌的真谛。可以说音乐诗歌视听导入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视界,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为接下来的课文的学习乃至将来对英国社会的文化及人文的理解奠定了基础。4.背景知识导入法。对一些历史性体裁的文章,教师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上Internet或图书馆等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教师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利用课件将相关的背景知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展示在大屏幕上,营造出外国文化氛围,从中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培养其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其视野,从而使语言变得丰富有趣。通过画面上的背景知识引出课文的相关内容,教学效果倍增。

(三)协作学习和讨论相结合的课文讲解和巩固策略。

大学英语精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它的目标就不单纯是灌输知识,而是使学生利用知识更好地进行交际活动,讨论式教学法利用灵活多样的讨论或会话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它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所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协作学习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协同做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为辅助的教学原则。这两种方法的契合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而且能给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空间,使他们懂得知识有时也可以通过讨论来获得,学生在共同协作中可以获得更加完满学习效果,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这里以College English Book II Lesson 7 Text A“Using The Sun’s Energy”为例, 具体说明如何在课文教学中实施这两种方法。

基于协作学习理论原理,在课文讲解阶段,我把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细化为Global reading, Language focus, Text organization和Text extension四个方面的任务,突出“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的阅读模式与理念,注重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1———Global reading:Take a 5 minutes’fast-reading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do we call the new cooker the house wife uses?

2.Why does the house wife is happy to use the new cooker?

3.According to the scientists, what kind of energy source can meet the world’s enormous need for power?

4.Besides cooking, in what aspects can solar energy be used?

5.How many types of solar equipment have been used so far?

6.Why is solar still very important?

7.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solar cell?

通过学生个人运用skimming和scanning阅读技巧,以及分组讨论总结或个人总结回答以上问题,使学生从语篇层次上理解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任务2———Language focus:小组讨论课文的难点、重点及语言点,并分别针对不同段落的语言点,派各小组代表向班级讲解。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文讲授方式不同的是,教师没有对课文的每一个句子作详细解释,而是根据教学大纲、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课文中的内容要点、语言难点及重点进行拾遗补漏、总结归纳;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和评价。

任务3———Text organization:小组讨论课文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通过分组讨论和集思广益,对课文的段落结构用表格作出了划分。

Paragraph Main ideas

para.1 The house wife are happy to use solar furnace.

para.2 Scientists believes solar energy is the only kind to meet the world’s need for power.

Para.3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sing of solar energy.

Para.4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olar equipment.

Para.5 Solar stills ar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can provide fresh water very cheaply.

Para.6 Two advantages of solar cell.

这一阶段的任务,学生主要采用小组讨论、辩论、合作、问题解决等方法,通过这些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一味地“接收”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协作学习策略的应用,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生不仅能多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地获取语言知识,而且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和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写作创造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

任务4———Text extension: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对课文主题、文章结构和语言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巩固课文中的语言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炼文章主题的精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应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特别是有争议的焦点或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师生和生生之间畅谈彼此的见解和观点。例如就本课“利用太阳能”的主题提出以下几个供讨论的问题:

1.How can we make good use of solar energy to develop more and more new solar product?

2.Is it more important to cut down waste of energy or to explore new source of energy?

3.What will happen to the world if all coal, gas, oil are used up?Do you think this will happened?

在这一阶段,运用讨论法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疑并正确引导,让学生分成组块,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把握观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以及自由、大胆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又把教学放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创设交际表达的情景,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应注意的是,在阐述观点时,教师一定要聆听学生的不同声音,营造民主公正的思辨气氛,并鼓励学生多用生词和新词。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情怀。

三、结语

精读课文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综合载体,其中所运用的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教师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及课文讲授策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文化教育,教师只有透彻了解每篇文章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地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和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发挥精读课文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207-219.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96.

[3]章灵舒.职业院校英语课文的教学策略[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6, (1) .

[4]韦朝芳.浅谈大学英语语篇教学[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6, (3) .

[5]张晓东, 闫嵘.讨论式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 2004, (4) .

上一篇:医务人员医疗下一篇:疾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