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基础实验化学

2024-07-12

药用基础实验化学(精选十篇)

药用基础实验化学 篇1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3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4用排水法收集 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5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要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靠近气体检验,而用p 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不能将试纸润湿,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沾到p 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6中和滴定实验,用蒸馏水洗涤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2 ~ 3次后再装标准液; 同理,用移液管移取液体时先用标准液润洗2 ~ 3次后再移取;

7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再点燃; 净化气体时,应先洗气再干燥;

8焰色反应实验中,每完成一个实验,铂丝都应先蘸取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后再做下一个实验;

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的溶液应先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2. 几个“零”

1滴定管的“零”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 但不在最上部) ,在量取液体的体积时凹液面的最低处不一定在“零”刻度;

2量筒没有“零”刻度,容量瓶无“零”刻度;

3托盘天平的“零”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在使用时要调“零”,使用后再回“零”;

4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5温度计的“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3. 几个“数据”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 1g;

2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 01mL ;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灯体容积的1 /4,也不能多于灯体容积的2 /3;

4试管在加热时所加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 /3,且要与桌面成45°角; 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在离试管口1 /3处;

5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量均为容积的1 /3 ~ 2 /3; 蒸发皿加热时盛液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 /3;

6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 ~ 2mL ;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和玻璃棒要洗2 ~ 3次;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1 ~ 2 cm处,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8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是2 ~ 3滴。

4. 几个“标志”

1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仪器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挂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中和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加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内溶液变色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3容量瓶不漏水的标志是: 向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摁住瓶塞,将其倒立观察,然后再将容量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观察,均无水渗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面达到刻度线的标志是: 平视,液体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5用排空气法收集酸性或碱性气体时,收集满的标志是: 用润湿的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试纸变色;

6天平平衡的标志是: 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

5. 几个“大小”

1称量时,先估计出质量,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 取回砝码时次序相反;

2使用干燥管干燥气体( 或除杂) 时,气流的方向应是从大端进从小端出( 即大进小出) ;

3溶解气体时,溶解度较小者( 如Cl2、H2S) 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而溶解度大者( 如HCl、NH3) 导管末端接一倒置的漏斗,让漏斗边缘接触水面,以防倒吸;

4装入干燥管内的药品颗粒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时干燥效果不好,太小时气体流通不畅;

5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 大口) 试剂瓶中,液体药品应保存在细口( 小口) 试剂瓶中。

6. 几个“上下”

1收集气体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小于29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下方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在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 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 ;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的水从下方进上方出( 逆流原理) ;

5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下,而测蒸气温度时则应在液面上;

6制气实验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以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可浸入液面以下。

7. 几个“长短”

1洗气时用带双导管的洗气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 即长进短出) ;

2用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时,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液体则从长管被压出( 即短进长出) 。

8. 几个“不能”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用;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

4p H试纸在测液前不能用水润湿;

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溶液;

10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酒精灯的使用中不能灯点灯,不可嘴吹灯,燃着时不可加酒精。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加蒸馏水。

中职《药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2

关键词:中职 药学类专业 药用化学基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19-01

药用化学基础是中职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将原有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对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药用化学基础课程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其后续专业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授课对象是中职药学类专业学生,学生有自身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提炼,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使学生在课时少的情况下能完整地、全面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下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结合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

中职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教学特点是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精选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和专业发展特点相符合;二是教学内容和基础化学的整体性相符合;三是教学内容和后续发展相符合。教师要精心安排好教学内容,设计好内容梯度,把基本的,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有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的化学知识,才能学好药学专业知识,才能把握药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学生掌握了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受益终身,而且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是将化学知识转化为终身能力的桥梁和纽带。

教师还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业务素养。教师不仅要系统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对药学的相关学科也要了解,要熟悉化学与药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关注药学相关的化学问题,熟悉药学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化学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二、紧扣教学大纲,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备课,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授课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课堂内容,做到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授课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学生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掌握情况如何,切忌只顾自己上课,不管学生能否听懂、能否消化。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与初中教材的衔接,避免有些初中已讲授过的内容重复讲授。

三、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是提高与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从原有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单调教学向多元化教学发展。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声像、图文和速度方面的优势,在化学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声音、动画、图像、影像等丰富的材料配合文字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于教学中,将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动态化,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对比记忆法、分组讨论法、知识迁移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双向的,如果只管“满堂灌”,则难以有好的效果。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效率是与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心智能力密切相关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自控能力更差,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现代教育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能理解学生的出格想法与做法,学生就会感到课堂轻松,没有恐惧感。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合作对话,能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燃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五、教师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学习热情必然高涨,学习效率必然显著提高。要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光凭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某些组织措施是不够的。改进教法,加强趣味性和新旧内容的联系性,以旧引新、讲新复旧。讲新概念、新知识时,利用新旧对比法和前后联系法,寻求它们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找出它们间的个性和区别,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的网络中,既便于掌握新知识又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二是用综合对比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融会贯通。揭示规律。滴定分析的四大章学完后,我们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三是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用亲身感受讲了坚持预习、及时复习,就可事半功倍,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道理,现在大部分同学都会在课前抽出时间进行预习,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变厌倦课堂为向往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质,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一个基本手段,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能体现一个老师的业务素养、能力及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化学教师,要重视语言教学,不规范的化学用语以及读音错误是可以通过教师的自身努力修正直至消失的。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规范性、科学性、针对性、鼓励性和教育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与学生讲话时,除了要尽可能注意语言的规范,还要注意用委婉、幽默、含蓄的语言方式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使学生乐于接受。

综上所述,上好有特色的药用化学基础课,应遵循药学类专业的特点,以职业定位为导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尽管我们在教书育人和教学改革中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欲使学生达到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化学教师任重道远,还必须不断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习保民,张鹏鹂.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0(6):669—671.

[2] 潘伦.医药类职业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09(7).

[3]陈优生,刘晓庚.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06,33(7):118—119.

[4] 张琴.化学教学语言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J].时代教育,2009(8)。

药用基础实验化学 篇3

1 化学实验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教学与学习过程都是在实验中进行的,所以加强实验教学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化学实验课堂上首先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并演示实验,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实验结果由教师签字确认,一堂实验课就结束了。这种模式的实验教学易使学生学习被动,存在着方法老套、缺乏互动等弊端。在学习中,学生易于失去自主学习与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这种方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探究精神的作用不大。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实验课程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分析与研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应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1]。

2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由于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对未来化学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熟练的实验教学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师范生要在化学实验中形成实验基本素养、实验基本能力、实验教学能力以及实验教学研究能力[2]。综合化学实验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师范生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2. 1 改变授课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应改变传统课堂上 “一对多”的单一授课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小组进行实验相关安全以及实验操作培训,解答学生在实验方面的疑难问题并讲授实验技巧、教学技能方面的指导。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与教师默契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也为师范生们在实验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1]。

2. 2 改变考核机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应改变传统课堂上以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册为考核依据的弊端,改变考核机制,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以往学生只是一味机械化的完成实验,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与提升,对知识的消化也是一知半解。改变考核机制能促使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实验,多思考勤动手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完成实验。应重点考核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例如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小到滴定管,电子天平,p H计的使用,大到大型仪器如荧光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的使用。熟悉实验仪器性能与规范操作方法,是提升师范生实验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独立解决实验过程实际问题的途径,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创新潜质的发掘奠定基础[3]。

2. 3 改变传统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应改变在课堂上只使用教材的旧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实验教学。网络化学教学资源[3]对于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互联网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的特点,可方便快捷地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鼓励学生通过上网学习全国各大高校精品课程,并与自己所做实验进行对比、总结,可加深其对实验的理解。又如智能手机中的某些应用程序,在应用程序中可添加各种元素的烧杯,通过添加不同的化学元素,就会激发不同的化学反应互动效果,这些都可带给学生最深刻且最不枯燥的学习体验。

3 化学实验改革举措

在学习与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可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通过化学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提高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

3. 1 开放实验室建设

开放实验室给予学生充分探索未知化学世界的机会。这种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开放实验室的研究课题中来,对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学生给予创新基金资助,激发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研究的兴趣[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以及严谨的实验作风[5]。如沈阳师范大学在2015 年开展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的实验题目,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同学们不仅体会了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还提高了团队意识与交流表达能力,扩展了视野。

3. 2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化学技能大赛

化学技能大赛是检验学生化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学生夯实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促进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6]。据文献报道[4]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别于2009 年、2010 年参与了第一届、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活动,并于2011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通过化学实验技能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也暴露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为下一步基础实验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3. 3 引导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具有互补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可磨练其意志并得到才干的增长。通过开展兼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并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学生们可以走进化工厂、实验室,以科研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但能够提高对专业仪器的操作技能,掌握了分析测试过程中的常识及注意点,同时还可以了解实际工作操作人员的要求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改革之路势在必行。化学实验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索未知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的研究能力,而且对巩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向科学之路迈进。化学实验改革之路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改革实践中寻求更高效、更健全的方案,本着吃苦耐劳、积极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着力培养更具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

摘要:以改革求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人才是师范类大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所需。本文在阐述了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根据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本文宗旨为完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在未来具有更好的发展以及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实验技能

参考文献

[1]王中元.体现师范特色的实验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3):95-98.

[2]郝燕,何松,鲁忠洁.高师化学师范生化学实验教学技能体系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1,3:015.

[3]胡洪羽,边清泉.化学师范生实验技能的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1(11):153-155.

[4]景志红,凌宝萍,孙敏,等.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1):120-122.

[5]姜翠玉,吕志凤,王芳珠,等.研究型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174-178.

药用基础实验化学 篇4

不管高考题型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对“三基”的考查,后阶段复习中不要脱离这个方向而追求“偏题”、“怪题”,不宜追求深、难练习。因此要对化学反应规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浓度,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的pH,盐的水解、中和滴定,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重要基础知识要理解和落实到位。

应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为主,建构完整的基础知识网络体系,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触类旁通。如对元素化合物中的网络图,对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及官能团的转化规律进行分析思考归纳等。同时要加强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和不准确的术语等。做题要精练,表达要规范。

2. 提高能力,注意化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化学思想方法包括化学特有的思想方法如: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结构与性质、宏观和微观、假说、模型和实验等,也包括一些哲学思想方法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如定性与定量、分类与比较、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等。

因此要提高化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化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对有效信息的提取、解题所需的方法和技巧、对事实材料的分析和判断及对结论的评价和反思等。要着眼于知识重组与试题创新变换,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培养能力。

复习中还要注意审题析题能力的培养,审题时要注意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做到既不忽视细节和词语的含意,也不可凭思维定势曲解题意。

3. 强调应用,重视实验和化学实际应用问题的复习

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实验能力也是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试题的开放性强,灵活性高。其中包括实验设计题、简答题、实验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知识、气体制备等考试热点。

因此在后阶段化学复习中,要对实验问题有足够的重视,特别要注意中学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的推广使用(如装置气密性检查、常见离子的检验、重要的物质除杂和分离)和语言表达上规范准确。

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化学问题近几年一直是高考综合题中的亮点,因为这样的题目,学生必须处理好众多信息,排除无用信息的干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找到与自己所学知识点的联系,才有可能正确回答题目。在这一信息处理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等都会得到检验,甚至要考查到完成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后阶段的化学复习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实际联系理论”,学会从材料的情景、问题中去联系理论。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找到和主干知识的结合点。

化学实验基础复习指导 篇5

一、考情·考法

化学实验基础是高考的必考点,在每一份高考试卷中均有考查,命题体现和符合考纲要求———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其总的特点是考点多、小、细,考题新(颖)、(灵)活、(容)易。

高考对化 学实验基 础的常见 考法总结如下:

(1)命制选择题。包括对4个选项中不同的仪器使用方法或基本操作进行正误判断的文字叙述型选择题,呈现同一实验或不同实验中的几种基本操作的图示并要求判断正误的图示判断型选择题,判断利用给出的仪器能否完成相关实验的仪器选用型选择题,判断实验仪器、操作和现象、结论是否对应或正确的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等,通常4个选项的知识点不同,以此增大试题的覆盖面和发散性。

(2)命制填空题。每份试卷一般都有一道实验综合题,通常以物质的制备或检验的实验设计或性质探究为背景,设问较多(有5~8个小题)。与题目总情景相关的仪器的名称、装置的作用、操作的顺序、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方法的填空或简答便属于对实验基础的考查。

二、考点·考商

考点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考商指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等。

(一)核心考点归纳

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对于这个知识点,一是要了解物质的性质(爆、燃、氧、毒、放、腐,如硝酸是氧化剂和腐蚀品);二是要清楚标志的特征,如5类易燃品都是带火焰的,氧化剂图形的火焰中间有代表氧的元素符号“O”的圆圈(如图1)。

2.实验安全操作的“十防”

常见的考查角度有:1浓H2SO4的稀释,浓硝酸或乙醇等与浓H2SO4 混合时加液的顺序;2试管口向上还是向下倾斜,撤导管和熄灭酒精灯的顺序(防倒流);3用倒置漏斗吸收尾气、实验装置中设置 安全瓶(防倒吸);4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防爆炸);5加热液体混合物实验(如蒸馏、制乙烯)中加碎瓷片(防暴沸);6加热时先预热再均匀加热、在瓶底铺细沙(防炸裂);7用合适的试剂和装置吸收有毒、有刺激性 气体及废 液集中处 理 (防污染)等。

重视实验安全,还包括处理常见事故的能力。常考点有:1浓硫酸或碱液溅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NaHCO3溶液或硼酸溶液,溅到眼睛里,迅速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2苯酚沾到 皮肤上,立即用酒 精洗涤;3吸入H2S或CO等气体,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4重金属盐中毒可服大量牛奶或蛋清;5酒精、油脂起火可用湿布盖灭,钠起火可用干沙扑灭;6汞洒落可用硫粉覆盖等。

3.化学试剂的保存

应依据化学药品的性质(如是否具有毒性、挥发性、腐蚀性、还原性、吸水性,是否易与水或CO2 反应以及稳定性、酸碱性等)来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防止其变质。常考点有以 下“八防”:1防氧化,如Na2SO3、苯酚等固体要密封保存,FeSO4溶液中加铁粉 (钉);2防潮解或与水反应,如NaOH、CaCl2、Na2O2 等固体要密封保存;3防挥发,如浓氨水、浓盐酸、四氯化碳等要置于阴凉处;4防燃烧,易燃品要置于阴凉处,远离火源,不与氧化剂混合存放;5防见光分解,如浓硝酸、氯水、AgNO3溶液等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6防水解,如FeCl3溶液中加 盐酸;7防腐蚀,如浓硝酸、KMnO4溶液腐蚀 橡胶,氢氟酸腐蚀玻璃等;8防黏结,如碱液能使瓶颈和瓶塞黏结,盛碱液的试剂瓶应该用橡皮塞等。

从试剂瓶的角 度来看,保存试剂 应考虑“瓶”的4个方面的区别:1瓶质(分玻璃瓶、塑料瓶等,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容器中);2瓶口(分广口瓶、细口瓶等,固体试剂一般放在广口瓶里,液体试剂一般用细口瓶保存);3瓶色(分无色瓶和棕色瓶等,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保存在棕色瓶里并置于阴凉处);4瓶塞[分玻璃塞、橡皮塞等,碱性溶液 (如NaOH、石灰水、Na2SiO3、Na2CO3 溶液等)用橡皮塞,油性、挥发性有机溶 剂 (如苯、汽油等 )使橡胶溶 胀,KMnO4、浓硝酸、液溴、溴水等腐蚀橡胶,不能用橡皮塞]。

注意:绝大多数试剂都要密封保存,有的还要特别封存,如液溴用水封,钠、钾封存在煤油里,锂封存在石蜡里(不能保存在煤油里)等。有些试剂 需要现配 现用,如银氨溶 液、Cu(OH)2悬浊液等。

4.常用仪器及考查要点

注意:(1)仪器名称的书写不能出现 错别字,如“溶”量瓶、“钳”埚等。(2)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在使用前应检查其是否漏水。(3)选用仪器时要注意规格,如选合适量程的温度计,选合适规格的容量瓶(如配制480mL溶液时只能选用500mL的容量瓶),且写仪器名称时要写上规格。(4)注意仪器中盛放液体的体积,如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中的液体加热或不加热时不能超过仪器容量的几分之几。(5)关注一种仪器的多种用途,如洗气瓶可用于除杂、干燥、收集气体,量取气体体积,防止倒吸等。

5.基本操作及考查要点

注意:(1)不能用水先将pH试纸润湿或将其 伸入溶液中。(2)银镜不能用硫酸或 氨水洗去。(3)不能用硫酸洗涤焰色反应中的铂丝。(4)蒸馏实验中温度计不是插入溶液中,冷凝水不是上进下出,蒸馏装置也可进行多种变化(如图3)。(5)萃取实验中不能用酒精作水溶液中溶质的萃取剂。(6)饱和Na2CO3 溶液(而不是水)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的最佳试剂(方法是萃取分液)。(7)用洗气瓶除杂、干燥时“长进短出”,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量取气体体积时“短进长出”。(8)中和滴定的相关计算中要注意有效数字(一般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二)学习方法点拨

学习是有方法的,考试也是有技巧的。考商高的同学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利用老师、教辅、网络等学习资源,善于借鉴他人的好的学习方法,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习化学实验基础的主要方法是实验、归纳、记忆、应用。

1.亲力亲为,源于实践

学习化学实验不 能依靠背 实验、记实验、“纸上谈兵”来代替看实验、做实验,学生应当走进实验室,进行观察和操作。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实验仪器,认真进行实验操作,就能印象 真实、深刻,既获得实验知识又培养实验能力。

例如:你观察过过氧化钠试剂瓶(常盛于铁罐中)标签上的图标吗?你遇到过安全事故、处理过安全事故没有?你比较过直形冷凝管和球形冷凝管没有?你使用过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没有?你检查过气密性吗?你洗涤过沉淀吗?你全程操作过过滤、萃取、分液、蒸馏、滴定和配制溶液没有?你进行过 数据的读 取、记录、处理、分析没有?等。

2.比较归纳,整合记忆

学生在复习化学实验基础时要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可制作知识卡片进 行整合记忆。

例如:1从仪器的材质、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角度对实验仪器进行分类,形成“4种烧瓶(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三颈烧瓶)的比较”、“5种漏斗[过滤漏斗、长颈漏斗、球形分液漏斗(用于在实验装置中滴加反应物)、梨形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恒压漏斗(烧瓶与漏斗连通,以平衡气压,使液体能顺利滴下)]的比较(如图4)”、“常用计量仪器(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的刻度、精确度与读数误差的比较”等知识卡片;2对化学实验安全,归纳出“实验安全‘十防’”、“从瓶口、瓶塞、瓶色、瓶封 谈试剂保存”等记忆卡片;3对实验基本操作,归纳出“几个‘先与后’(如H2还原氧化物时先通氢后点灯、先熄灯后停氢)”、“几例‘不能’(如不能将水加入浓H2SO4 中来稀释浓H2SO4,不能用容量瓶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等专题;4制作“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的仪器、装置和操作注意事项”、“仪器的洗涤和仪器上附着物的洗涤方法”等知识卡片。

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可归纳出常见的几种错误:1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溶质;2在纸片上 称量NaOH等固体;3认为原溶液的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等于所配溶液的体积;4所配溶液体积与容量瓶规格不符(如要配制480mL溶液,计算溶质质量或浓溶液体积时均错按0.48L计算);5热溶液不经冷却就转入容量瓶;6转移后不洗涤烧杯及玻璃棒或将量取浓溶液的量筒洗涤2~3次;7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后吸出多余的水;8定容并振荡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9将定容时俯视和仰视刻度线所造成的误差弄反。

以酯化反应实验为例,可归纳、提炼出以下几个细节或解题依据:1反应原理(示踪原子18O存在何种物质中);2实验现象;3试剂的加入顺序;4浓H2SO4 的作用;5防暴沸措 施;6加热的目的;7饱和Na2CO3 溶液的作 用;8导管末端不伸入溶液中的原因;9产率计算及产率低的原因分析。

3.注重细节,不留盲区

化学实验基础的知识点有很多,考查点也很细、很散,命题点很小。因此学生要细心地梳理细节,全面复习,不留下知识空白和盲区。

常考点有研磨的操作仪器和方法,酸度计的使用 (测试溶液 的pH可读至小 数点后两位),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使用(运动方向是上下搅拌),灼烧的仪器和操作,将易吸水的固体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等。而近几年高考对冷凝管、分液漏斗等仪器的考查较频繁。常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和球形冷凝管。冷凝管竖放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即让易挥发的液体回入反应装置中,产品和原料在反应装置里进行分离;斜放的作用是冷凝,将产品收集到指定容器(常用锥形瓶)里。球形冷凝管冷凝更充分但会有液体留在管中,故回流常用球形冷凝管,而冷凝常用直形冷凝管。

总之,要丰富实验知识,形成实验能力,同学们应做到动眼、动手、动笔、动口。动眼———细心观察 重要仪器 的材质、形状、结 构;动手———练习使用常见仪器的基本操作,在操作中感知仪器的选用、使用,装置的组装,操作的先后与规范要求等;动笔———练习写仪器的名称,看是否有不会写的字,练习画仪器和装置图(如洗气瓶,干燥管,防倒吸时的倒置漏斗,冷凝管,气体的发生、收集、检验、吸 收装置等);动口———多与同学讨论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分析简答型实验题(如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各种装置和试剂的作用,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等)时能形成解题规范和模板,从而简洁而准确地答题。

三、考题分析

题型(一)化学实验安全

【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 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D.蒸馏实验中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立即补加

【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蒸馏水中,B项错误;将洒落的汞深埋会造成土壤污染,应撒硫粉覆盖再进行处理,C项错误;向加热的液体中加碎瓷片是危险的,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加瓷片,D项错误。

【答案】A

题型(二)化学试剂的保存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D.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解析】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钝化,可用铁桶盛放浓硫酸,B项错误;硅酸钠能将玻璃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不能将其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项错误。

【答案】BD

题型(三)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使用和选用

【例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

D.振摇分液 漏斗时应 关闭其玻 璃塞和活塞

【解析】容量瓶是对精度要求很高的仪器,不能高温烘干,A项错误;酸式滴定管若不用标准溶液润洗,则会使标准溶液的浓度偏低而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溶液浓度)偏高,B项正确;温度计水银球应位 于支管口 处,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BD

【例4】只用下表提供的仪器、试剂,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A项,缺少容量瓶;B项,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可除去MgCl2,再向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后过滤,洗涤沉淀后加适量盐酸使沉淀恰好溶解即得AlCl3溶液;C项,缺少碱式滴定管和指示剂;D项,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可以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元素强。

【答案】B

【例5】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有______(填字母,下同)。

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

(2)为了达到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的目的,应提供的主要仪器有______。

(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5所示装置合成正丁醛。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C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4)以K2CrO4 溶液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有氯离子的样品配成的待测溶液,可以测定样 品中氯的 含量。取用AgNO3标准溶液 应使用的 仪器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5)已知苯乙酸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制备苯乙酸的装置如图6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1在反应结 束后加适 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 是______。下列仪器中可 用于分离 苯乙酸粗 品的是______。

A.分液漏斗B.漏斗

C.烧杯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2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______。

(6)用如图7所示的实 验可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加热装置A中的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 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 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 后,试管中残 留固体为 黑色。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解析】本题涉及加热、蒸馏、滴定、过滤、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操作所用的仪器和常见的实验安全装置。(1)烧杯和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2)Br2易溶于CCl4,应当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3)B的作用是向A中滴加液体,叫滴液漏斗。(4)AgNO3见光易分解,呈酸性,有氧化性,所以AgNO3溶液应盛于棕色(酸式)滴定管中。(5)根据苯乙酸的溶解性可知,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的目的是使苯乙酸结晶析出,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方法是过滤,提纯苯乙酸的方法是重结晶。(6)装置B中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的长度相等,故为安全瓶,防止C中的溶液倒吸入A装置中,引起试管炸裂。

【答案】(1)ad

(2)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锥形瓶

(3)滴液漏斗(或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

(4)棕色(酸式)滴定管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

(5)1便于苯乙酸析出BCE2重结晶

(6)防止倒吸

题型(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6】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准确读取混合后的最高温度、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等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B.焰色反应实验中可用盐 酸洗涤灼烧过的铂丝

C.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将氯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用稀硫酸进行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D.可使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在使用时都要进行检查是否漏水、水洗、润洗、注液、调整液面等几个过程

【解析】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不能用普通玻璃棒搅拌,应用环形玻璃搅拌,A项错误;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加碱共热后应当用稀HNO3酸化,C项错误;容量瓶、分液漏斗和滴定管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移液管是两端开口的仪器,没有活塞,不需检查是否漏水,D项错误。

【答案】B

【例7】回答下列问题:

(1)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 洗干净的 实验操作 和现象是______。

(2)实验室可用如图8所示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 )模拟工业 上利用含 硫废水生 产Na2S2O3·5H2O的生成过程。

仪器组装完成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3)已知草酸 晶体H2C2O4 ·2H2O在101℃时熔化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继续升温会分解生成CO、CO2和H2O。欲检验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是否有CO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图9和图10装置来完成实验。

1简述检验 图9装置气密 性的操作 方法:______。

2 B和E两个装置 中更合理 的是______,理由为______。

3请从A~F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可更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按照气流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解析】(1)沉淀表面可能附有Na+、Cl-,可检验洗涤液中已无Cl-来判断沉淀已经洗干净。(2)用液面差 法来检查 装置的气 密性。(3)1可用微热法 检查图9装置的气 密性。2草酸晶体在101℃时熔化 并开始升 华,157℃时大量升华,气体中含有草酸,需要将其除去,以免干扰CO2的检验。B中的导管 过长、过细,冷凝后的乙二酸晶体可能会堵塞导管而存在安全隐患;E中采用U形管,与冰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乙二酸蒸气的冷凝,防止乙二酸蒸气干扰CO2的检验。3由于草酸在101℃时熔化,反应装置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故选A装置;产生的气体中有草酸、一氧化碳,选择装置E除去草酸;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可采用点燃的方法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选装置F。将所选仪器组装成一套可更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按照气流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为A、E、F。

【答案】(1)取少量洗 涤液,加入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

(2)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1如图连接好装置,将导管b末端没入水中,微热(或手捂)试管a,看到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或松手)后,观察到导管b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EB中的导管过长、过细,冷凝后的乙二酸晶体可能会堵塞导管而存在安全隐患;E中采用U形管,与冰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乙二酸蒸气的冷凝,防止了乙二酸蒸气干扰CO2的检验3A、E、F

九年级化学探究实验基础检测 篇6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 点燃前: (1) 蜡烛由棉线烛芯和石蜡组成, 呈圆柱状。 (2) 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 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蜡烛的硬度_____;密度___;____于水。

(2) 燃烧时:

(1) 火焰:如图A所示分三层, 其中____最亮, 最暗;平放入火焰中的火柴梗, 接触___部分被烧焦, 接触____部分没有明显变化。由此推测, ____温度最高, ___温度最低。

(2) 探究生成物:图B中, 若所用烧杯干燥, 会发现烧杯内壁有___生成;若为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 会发现澄清石灰水___。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

(3) 熄灭后:将蜡烛熄灭时, 有白烟产生;图C中用火柴点燃时, 发现白烟____, 且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___。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先取两个空集气瓶, 再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然后进行下列探究:

3.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____→制订计划→____→收集证据→___→___→表达与交流。

4.有关蜡烛性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在常温下, 蜡烛呈固态,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C.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的焰心温度最低

5. 在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的比较中所述正确的是 ()

(1) 氧气的含量: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2) 二氧化碳的含量: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3) 水蒸气的含量: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A. (1) (2) B. (2) (3) C. (1) (3) D. (1) (2) (3)

6. 一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光泽且密度较大, 小明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 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C.获得结论D.反思

7. 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 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 “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环节;

(2) “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环节;

(3) “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环节;

(4) 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 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5) “这个实验既简单, 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环节;

(6) 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____ (填序号) 。

8. 某实验测出的人的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表所示:

(1) 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

(2) 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___。

(3) 请你比较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的实验方法是___。

(4) 请你分析:氮气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但在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小了, 原因是_____。

【培优训练】

9.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 并回答下列问题: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地吹灭后, 发现烛芯处产生了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 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

小光猜测:白烟是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搜集证据】

(1) 回忆已有知识:二氧化碳是____色气体,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水蒸气是___色气体;石蜡是白或淡黄色固体, 具有___性。

(2) 查阅有关资料:烟是固体颗粒形成的, 雾是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沸点都很低, 很易液化和气化。

(3) 实验探究: (1) 吹灭蜡烛, 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澄清的石灰水____。

小亮得出结论, 白烟是CO2。

(2) 吹灭蜡烛, 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小光得出结论, 白烟不是___。

(3) 吹灭蜡烛, 立即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 发现白烟燃烧, 火焰顺着白烟使蜡烛重新被点燃,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这为___的假设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以排除___的假设。

【结论与解释】

(4) 由以上探究可知:___的猜想是正确的。

药用基础实验化学 篇7

1 化学史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史是对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描述以及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对化学史实作出的正确评价。基础化学实验是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及把大学化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专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除了对于启迪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学生的基础性操作,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外,还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知识应用和科学研究打下扎实基础[1]。基础化学实验中引入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科研精神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1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调动学生实验主动性

实验科学兴趣是渴望获得实验现象、认识实验实质并不断追求实验真理和勇于创新的一种认识倾向,学生对实验有了兴趣,就会在实验中变得积极、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实验授课过程中,实验本身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学生从理论课教学的听授过程向听授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转向,再根据实验内容采用历史的方法,把作为认识成果的化学实验知识、原理及这些知识的历史背景进行化学史教育,更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记忆,激发学生对实验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实验情绪,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在实验中重现科学实验过程,有助于提高实验过程中教学质量。

1.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科学态度和科学实验精神

实验过程中通过化学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探索、坚持实践、刻苦钻研的实验精神。化学史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在化学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过程中,化学家们对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认识都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科学性,既能体现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又体现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攀登的精神。在化学史教育中,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努力从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中,解决实验中遇到的与事实不符的实验结果,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1.3 增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职能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作为未来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在实验教学方法论指导下,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化学实验中引入化学史教育即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内容的背后所凝结的人文精神和创造精神,也可以让学生在化学史实的熏陶中受到启发,了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及重要性,逐步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化学史实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化学史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创新素材,对培养自身的创造性人格起着重要启迪作用。

2 实验教学中化学史教育的基本要求

进行化学史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应该有助于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此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化学史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

为了取得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事先应该作好充分、细致的备课工作。教师首先应该联系具体实验内容查找并熟知有关的化学史实,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经过筛选与组织后写在教案中。其次确定在分散式化学史教学形式中化学史实的引入方式、讲授技巧及所需时间,不能盲目地引证、讲解化学史实,也不能以化学史实取代学生实验的主体地位。另外要根据化学学科及实验科学的发展,及时更新化学史教育内容。

2.2 考虑学生的因素

充分发挥化学史教育在基础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必须考虑学生因素,包括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不同班级学生的学风特点、对化学实验的态度等因素,避免固定化的教学过程,不能认为一种化学史教育方式、方法在所有实验教学中都适用。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采用不同的化学史实进行引导教育。

2.3 注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在化学史的教育中,教师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和评价化学科学成果及化学家在每个化学历史阶段的作用和地位,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不能用今天的知识一概否定那些历史中错误的理论和假说,而应看到它错误的同时,还要肯定它在化学史上所积累的经验和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在受化学史的熏陶同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 教学形式

化学史教育形式主要有:集中与分散两种教学形式[2]。集中教育形式是指所介绍的化学史实,在内容上较完整、系统,在时间上较为集中。这种教学形式所介绍的内容较多,所需时间较长,因此不适合应用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分散教学形式是指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适当、灵活地穿插引进化学史实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分散式化学史教学主要是指结合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念与实验科学精神。

例如:在硫酸铜的提纯及铜含量测定的无机实验中,我们可以引用米亚卢德发明波尔多液的故事,通过这样的趣味化学史实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同时又让学生熟知了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及杀虫作用;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的分析实验中,引用英国化学家波义尔(Robert Boyle)从紫罗兰花花瓣遇酸变红的现象得到启示后,用各种植物再做实验,最后发现一种叫石蕊的地衣,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非常灵敏。他从中提取了有用的成分,制取了如今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石蕊试剂。在对学生进行这样化学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同时,趣味化学史实又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实验主动积极性;在做苯乙酮的合成有机实验中,根据实验反应类型属于芳环上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可引入这一类型反应是由付瑞德尔(C.Friedel) 和克拉夫茨(J.Crafts)共同发现,所以称为Friedel-Crafts反应。在化学史上用人名命名的反应很多,但中国人名很少,其中有侯氏制碱、黄鸣龙还原法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立志为国争光的科学精神。

4 结 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3]。基础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化学史教育以唯物历史观充分体现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科学作风,在化学实验教育中的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金华.综合性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一)教学改革[J].大学化学,2010,15(5):20-23.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1-144.

药用基础实验化学 篇8

一、教师做好正确引导,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之下, 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 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 充分扮演好自身引导角色,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之上,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的全过程, 这样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 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塑造品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 通过开展实验教学,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性更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以及运用能力, 有利于他们优良品质的发展形成. 此外, 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以及沟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交流机会增多, 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例如, 在对实验课题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 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种思维方式, 到底哪一种思维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效果更加显著. 此时, 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探讨, 教师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为若干个小组, 由小组成员之间自行讨论, 鼓励他们自主研究, 并详细记录研究的方法、结果. 等待学生讨论结束后, 可由各组做出代表进行发言, 结合本课堂的主题, 引入教学内容, 对每个小组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正确评价, 比较最终选出最为合理有效地设计方案. 在整个合作与探讨的过程当中, 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思维, 自由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 同时通过与他们的对比意识到自身不足, 加以改正,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课本优化实验设计方案, 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编化学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化学实验基础之上把传统的实验教学改成探究教学. 在探究过程中,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合作、交流、探讨. 自觉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通过亲身操作, 进一步培养自身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为此, 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本, 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方案, 抓住试验中会出现的异常现象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

例如, 在进行浓硫酸与铜反应 ( Cu+2H2SO4 ( 浓) =Cu SO4+ SO2↑+2H2O) 实验的时候, 从理论上来看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应该为蓝色, 而且实验过程应该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 学生在试管的底部还观察到了很多黑色的沉淀物, 这给学生产生了很多疑惑. 到底实验过程是否出现了问题? 还是某些化学性质并未完全了解. 针对这个现象, 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 把导致实验过程初选异常情况的因素进行讲解, 溶液浓度的升高, 试剂加入先后顺序不同以及温度的控制等都会给实验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 学生可亲自观察和体会到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异常现象, 进而提出疑问, 针对疑问进行探讨, 寻求答案, 无形之中不但培养了探索科学的精神, 还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 促使他们在实际的探索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从中获取更多的快乐, 进而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在课堂中融入微型实验,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鼓励在课堂中大量引入微型实验, 实验器材小巧携带方便, 每位学生可配备一套, 在教师的指导下, 紧跟教师操作实验步骤, 加强对实验的理解, 亲身体会其中奥妙的变化[3]. 此外, 在实验过程当中, 教师要把实验的目标向大家讲解, 把实验中具体的注意事项以及出现的现象详细解释, 要求学生按照课本要求, 认真操作,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后, 充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进一步巩固知识.

例如, 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 6 g, 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 8 g, 则CO的质量是 ()

(A) 1.4g (B) 2.2g (C) 4.4g (D) 2.1g和4.4g之间

分析:此题考查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 解析过程中可运用十字交叉法:

方法1:CO、CO2总质量:27.6 g-10.8 g=16.8 g, 生成CO-CO2共0.2 mol×2=0.4 mol m (CO) =28 g/mol×0.05 mol=1.4 g, 答案: (A)

方法2:列关系式C2H5OH3H2O

解得x=0.2 mol, 设0.2 mol 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z,

则CO 28g/mol×0.05mol =1.4g

四、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在探讨“离子反应”这一教学环节的时候, 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问题导入,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水溶液中, 那么如果把不同的溶液混合后, 溶液中的离子会不会依然存在? 可让学生根据视频的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际操作, 并仔细观察, 得出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 提升实验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 感受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五、创建正确评价综合体系, 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功与自豪感

很多相关心理调查证明, 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骄傲的成绩, 并受到赞赏后, 内心的成功与自豪感会得到提升, 给予鼓励会后促使其具有更大的动力, 并在这一方面进行更深一步地探索, 以此获取更多的荣誉感, 满足内心需求. 为此, 成功自豪感是促使每一位学生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创建正确评价综合体系, 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功与自豪感, 让他们感受到更多成功带来的喜悦感, 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自主探索的学习精神, 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可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综合上述可知, 化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 学习难度较大, 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 摒弃传统额教学理念, 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 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加强实验操作性, 教师做好正确引导,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加强思维能力的开发以及培养, 大胆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探索实验规律, 才符合现今新课改的实际需求, 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文林, 欧阳津.基于问题解决原型建构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J].化学教育, 2014, 25 (11) :110-113.

[2]徐琴.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4, 89 (6) :772-775.

化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探讨 篇9

摘 要:由于在化学实验室内主要开展容量分析、仪器分析等各类检测工作,使用剧毒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等各类化学试剂,同时,还需使用高精密电子天平、气相色谱、原子吸收等各类精密设备,对实验环境及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室至关重要,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至关重要。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实验室布局

化学实验室在各行各业的质量监控工作中必不可少,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化工产品的监管有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作物、畜产品的质量监管有农产品检测中心、畜产品检测中心等等众多的检测实验室,每一个检测中心均离不开化学实验室。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手段在不断地提升,从最早的颜色观察,到分子光谱判定、原子光谱判定,到现在质谱判定等等,检测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譜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等高紧密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要求也逐渐提升。加强和规范化学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实验室的技术能力,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近几年参与设计与建设实验室的情况,提出对化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化学实验室的选址

化学实验室选址应满足相关检测工作及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避开噪声、振动、电磁干扰和其它污染源,远离交通主干道。与易燃、易爆品生产及储存区之间保持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消防保障条件及措施。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实验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液、废物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化学实验室不宜建在住宅区内,建在住宅区内的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2 化学实验室的总体布局

化学实验室应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立办公区、实验区两个区域,由办公区进入实验区,需设立门禁系统,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

办公区域设立员工办公室、洽谈室、接待室(样品接收与登记)、样品流转室、资料室、档案室、会议室、更衣室、库房等。同时可根据本单位人员分工情况,员工办公室可细分为管理、财务、后勤、业务、行政、技术人员办公室等。

实验区域需设立样品储存室、天平室、消化室、高温室、洗涤室、气瓶室、无机试剂储存室、有机试剂储存室、酸储存室、剧毒药品储存室、库房、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室、化学分析室(有机)、化学分析室(无机)、小型仪器室、气相色谱分析室、液相色谱分析室、原子吸收分析室、原子荧光分析室、离子色谱分析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室(ICP)、气质联用分析室、液质联用分析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分析室(ICP-MS)、实验用水制备室等。实验区域内各实验室应相对独立,有效隔离,充分考虑实验室间的相互影响。

如实验区域总体面积受限,在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相互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可进行部分实验室的合并。

①消化室与高温室合并为高温消化室。

②无机试剂储存室、有机试剂储存室、酸储存室、剧毒药品储存室合并为试剂储存室,但在室内需进行明确的区域划分,通风、防爆设施完善,符合安全要求。

③气相色谱分析室、液相色谱分析室、离子色谱分析室合并为色谱分析室。

④原子吸收分析室、原子荧光分析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室(ICP)合并为元素分析室。

3 化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用要求

实验室的建筑应满足防火、防震、防电磁干扰、防噪音、防潮、防腐蚀、防尘、防有害气体侵入的要求。

①实验室建筑材料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②实验室墙体应满足牢固、保温、防火及表面光滑平整的要求;地面材料应满足耐腐蚀、耐磨损、易冲洗及防滑的要求;涉及酸、碱及有机溶剂的实验室,水槽、排水管道应耐酸、碱及有机溶剂腐蚀;外窗不宜采用有色玻璃。

③实验室走道地面有高差且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④实验室门应向外开或双向开启,面积较大实验室应设多个出口,以利于发生意外时人员的撤离。

⑤强电、弱电、排风、地线、新风、温控、气路管线系统等基础设施的设置需充分考虑相关检测设备的需求。

4 化学实验室主要功能室建设要求

4.1 天平室

①天平室宜布置在建筑物底层,并设独立基座,或设置防震型天平台;设在楼层上的天平台基座,应设在靠墙及梁柱等刚度大的区域。

②天平室易分成前后两室,前室面积应不小于6m2,天平后室面积不宜小于10m2,天平后室与前室之间应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断墙分隔,并宜采用玻璃推拉门,前室门与后室门须错位分布;外窗应为双层密闭窗并设置窗帘。

③天平台必须防震。天平台沿墙布置时,应与墙脱开,台面宜采用平整、光洁、有足够刚度的台板,不得采用木制工作台。

④天平室内不得设置洗涤台,不应有任何管道穿过室内。

⑤天平室应设置环境条件控制设施,天平台应避开空调风口。

⑥天平室应设置除静电设备。

⑦实验室设在临街的建筑物上时,天平室需设立在远离街道一侧。

4.2 大型仪器分析室

①大型仪器分析室应远离振动源,并应采取相应的隔振措施。

②仪器台与后墙面之间应预留1200mm至1500mm的设备维修通道,最低不得小于400mm,侧面预留不小于400mm的通道。

③大型仪器分析室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局部排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尾气必须直接排出室外。

④大型仪器应避免阳光直射,设置于建筑物北侧房间为宜。

⑤大型仪器分析室应预留充足的电量供应,建议直接引入三相电路,设置充足的空气开关,保证每台设备均能单独连接在空气开关上。

⑥大型仪器分析室内需设置独立于主体建筑供电系统的单独地线,保证石墨炉原子吸收、色谱-质谱联用仪、ICP等特殊设备对地线要求。

⑦对供电不稳定或特殊设备需设置足够的不间断电源供应,满足突然断电后设备的正常关机所需的电力供应。

⑧实验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取人机分离的设计,操作人员与设备进行有效隔离,避免噪声、环境温度、废气对实验人员的伤害。

4.3 化学分析室

①化學分析室宜设在建筑物南侧,以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②有机、无机化学分析室应有效隔离,如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提取溶剂与其他检测项目相同时,需单独设立化学分析室进行专项测定或处理。

③实验室长X宽大于5m×5m时,在实验室两侧及中央位置预留给排水系统,在无遮挡位置预留地漏。实验室长X宽小于5m×5m时,在实验室两侧预留给排水系统,在中央位置预留地漏。

④墙、地板、实验台、试剂柜等要绝缘、耐热、耐酸碱和耐有机溶剂腐蚀。

⑤实验室长度X宽度大于5m×5m时,宜设置中央实验台,垂直于实验室外窗布置,实验台靠近内墙(或中央门)端与墙面(或中央门)净距不应小于1.50m。实验室两侧或一侧设置通风柜,数量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宜。

⑥实验室长度X宽度小于5m×5m时,宜设置边实验台,实验室一侧设置通风柜,数量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宜。

⑦中央实验台宽度应满足1500mm,高度不低于800mm,中央放置试剂架,在试剂架底部或实验台面安置五孔电源插座,供电电流满足10A要求,并预留可控气路接口。中央实验台靠门一端设置水盆,根据实验需要,安装长把开关实验室专用水龙头。在实验台上方,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布设万向排风系统。

⑧边实验台宽度应满足750mm,高度不低于800mm,靠墙侧放置试剂架,在试剂架底部或实验台面安置五孔电源插座,供电电流满足10A~16A要求,并预留可控气路接口。根据实验室具体布局,在边实验台一端设置水盆,根据实验需要,安装长把开关实验室专用水龙头。在实验台上方,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布设万向排风系统。

⑨通风柜宽度应满足750mm,高度不低于800mm,长度根据工作需要定制,面风速不低于0.5m/s。通风柜正面需安置空气开关,五孔电源插座,供电电流满足10~16A要求。通风柜内设置给排水系统,根据实验需要,安装长把开关实验室专用水龙头。

⑩实验室内预留不低于2个冰箱位,以存放需冷藏的在用试剂与需冷藏保存的样品,必须严格分类存放,试剂、样品、空白等严禁混放。

11化学分析室内原则上不允许放置整瓶的药品和试剂,如确需放置,实验室内必须设置带有通风设备的药品柜,药品和试剂需按要求分类存放,并定时排风到实验室外。

5 结束语

化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是实验化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发展越成熟,检测设备发展先进,对化学实验室的基础设施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化学实验室的建设还不单是房屋结构、功能间布局的简单问题,其还涉及实验用水、用电、用气、冷风、供暖、新风补偿、排风系统、实验室通讯等等众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实验室的效能。建设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化学实验室,对加速化学实验室的发展、推动化学实验科学的进步起着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哲.化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1,1(17).

[2]霍艳飞.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3]张桂玲.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标准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4).

作者简介: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创新 篇10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革,创新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没有夯实的理论和娴熟的技能很难真正创新[1,2,3]。基础化学实验对学习深层次化学尤为重要, 它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传统实验教学在教学理念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特长, 采用一锅端教育模式;教学内容, 基本是经典或验证实验, 不能与实际生活联系, 照本宣科;教学手段, 采用过时或不能与科技进步相匹配的仪器。这都极大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和反思我认为基础化学实验改革与创新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教师创新思维, 丰富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创新思想

教师是实验教学主体, 是实验教学纽带。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 将已有知识和实验注意事项与经典和验证性实验结合, 使教师缺乏自主思考创新能力。因此, 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1.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教师必须广泛学习, 提高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 提出创新理念。2.建立开放讨论与尊重他人的态度。传统教育中, 善于表达自己意见的人被称为“另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个人智慧与创新被关注, 教师在教学讨论时, 要秉持开放与尊重的态度, 不断开放学生创新思维。3.教师要熟悉教材, 从教材挖掘资源。教师对实验环节和过程熟知后, 才能提出新方法, 指导学生,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传统实验教学理念, 是上世纪中叶提出的, 即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 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基于传统教学理念,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僵硬, 培养目标限于基本实验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 主要按既定方案, 没有学生自主创新体现, 限制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实践工作, 我认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第一, 在原有实验操作技能基础上, 设定新颖、有趣的实验题目。如在滴定分析实验中, 常采用Na OH和HCl相互滴定, 这在高中化学已涉及, 学生熟识整个实验, 对此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学生掌握标准溶液标定方法以及酸碱式滴定管使用、减量法称量等基本操作后, 可以设计“工业废酸含量的测定”实验, 让学生带着基本实验技能从环保和检测思想进行实验, 这样不仅锻炼学生基本操作, 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第二, 增加自主创新型实验。给出实验题目, 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 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例如:让学生设计制备硫酸亚铁铵的方案, 学生收到实验题目后, 查阅相关文献, 学习相关知识,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掌控和拓展知识能力, 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第三, 增加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实验题目。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不断梳理知识脉络, 提高学生对大学化学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设施是完成实验的基础, 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手段。只有不断更新仪器设备, 才能开拓眼界, 增长学生技能, 提高创新能力。基础化学实验室使用仪器通常为基础仪器和玻璃仪器。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尝试1.更换陈旧设施, 如用电子天平代替传统分析天平或台秤, 实验数据准确、科学;2.引进新玻璃仪器, 改变传统仪器安装方式等。在教学手段上,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或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改变教师全盘教学模式, 教师只讲重点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放手做、自己学,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开放实验室, 开放学生创新思维

开放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贯彻因材施教最有效的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发挥特长和潜力的有效形式, 实验室开放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5]。实验室开放包括课内、课外和预约开放等形式。限于我院实验室条件, 可采取以下开放形式。第一, 课内开放。我院实验教学安排每次4学时。学习好的学生大约2个小时就可完成实验, 对这些学生可以提供更多实验, 如拓展实验, 或者尝试不同实验方法, 也可以提供研究性项目, 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兴趣。第二, 课外开放。受总学时限制, 课余时间少, 但部分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还有一些学生实验基础差, 实验课内没有完成实验内容, 这样可以利用晚上、双休日对学生实行开放。对实验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可以开放研究性实验, 实验基础差可以开放课上没完成的实验, 。第三, 预约开放。主要针对对实验有兴趣的学生, 安排教师对学生指导, 在预约时间内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关实验。通过以上开放形式真正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提高创新能力。

三、建立适合创新思维的考核机制

大学考试应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 全面客观评价成绩,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 提高自身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平时考核、实验考核和理论考核三种形式。1.平时考核, 以出勤率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和最终实验结果处理为主。2.实验考核, 每学期实验结束后针对所有实验操作题目, 随机抽、变换考核实验技能, 由教师负责打分, 考查动手能力。3.理论考核, 以基础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和实验注意事项等为考点, 考核理论知识。通过三种考核机制, 巩固学生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 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 基础化学实验重在基础, 新在改革。只有通过强化创新意识和教学理念, 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机制等改革,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尔康等.两种实验教学理念的比较.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1 (11) .

[2]孙尔康, 徐培珍.基础化学实验课系统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5 (2) .

[3]张剑荣等.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 (8) .

[4]陈大鹏, 孙尔康.开放教学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1, 20 (2) .

上一篇:构思精巧下一篇:国际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