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服饰

2024-09-01

海南黎族服饰(精选五篇)

海南黎族服饰 篇1

一、款式多样的海南黎族服饰

海南黎族族群因不同的生活环境、居住地域、语言表达以及生活习惯, 从而产生除了五大方言, 主要分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美孚方言和赛方言, 不同的方言其服饰也各不相同。

(一) 哈方言人口最多, 分布最广, 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乐东、三亚、陵水、东方、昌江等市县, 白沙、保亭、琼中、儋县等市县有少量分布。

哈方言男子服饰在各小方言地区基本一致, 稍有差别。颜色多为素色, 上衣多为窄袖无领对襟的短衫, 下身为丁字裤。但抱怀人的男子上衣为宽大的长袍。

哈方言女子服饰可分12类, 一般上衣多为单层、无领对襟、窄袖素布衣或绣花衣, 颜色多为黑色或蓝色, 各小方言区基本一致, 款式小有差别。

(二) 杞方言仅次于哈方言人口, 杞方言在语言上与哈方言基本相同, 但因居住地的不同, 服饰有一定的区别。

杞方言男子服饰上衣为无领对襟、窄袖的棉麻素布衣, 有短、长两种, 杞方言妇女服饰由上衣、筒裙、巾帕组成。

(三) 润方言也称本地方言, 人口与赛方言人口接近, 男子服饰上衣为对襟, 长、短袖, 下穿丁字裤也称为犊鼻裤, 润方言妇女服饰为早期的贯头服, 即现如今的套头衫。上衣一般为蓝色和黑色的自织棉布, 长袖没有衣领、没有纽扣, 中间开个“V”型领口, 用红布条滚边或小珠子作装饰。

(四) 赛方言主要聚居于海南岛南部七仙岭以南地区, 即保亭县、陵水县和三亚市交界的地区, 万宁市、儋州市也有少量散居。赛方言男子服饰由上衣、围裙、长黑巾组成。上衣为棉麻素布缝制, 无领、对襟、窄袖, 衣服长及大腿, 围裙大开衩, 形成一前一后两片, 到膝关节处。赛方言妇女上衣为浅蓝、深蓝或黑色, 长袖右衽高领, 素面镶布边, 有距离不等的布纽扣。下身穿长筒裙, 由裙头、裙身带、裙身和裙尾组成, 裙头和裙身以黑色的横细线条为主, 裙尾织有花纹图案, 有的用云母片或蚌壳片嵌进花及图案里。

(五) 美孚方言聚居于海南岛西部地区, 即东方市和昌江县两地。在五大方言中, 美孚方言人数量少各地款式几乎是统一的。

男子服饰由上衣、围裙、头巾组成。上衣用黑棉、麻布料制作, 低领、对襟宽短袖, 妇女服饰由上衣、筒裙、头帕组成。

二、丰富多彩的黎族服饰图案

黎族妇女是海南黎族服饰缔造者, 她们用布作为画纸, 用针线作为画笔, 创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从黎族服饰的图案中可以看出黎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一) 海南黎族服饰图案是黎族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服饰中图案多为树林里的水鹿 (海南鹿) 、鸟和其他野兽, 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彩蝶、勤劳的蜜蜂、土地上爬行的小爬虫、田边的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等树木、花卉。还有江河中的自由自在游泳的游鱼、溪边的虾、池畔中的青蛙和田间里的鹭鹫以及龙凤、黄猄、老鹰、麻雀、水牛、鸡狗、龟蛇等动植物, 她们通过夸张与变形, 把自然界的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几何图形反映在服饰图案上。

(二) 黎族人民还将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如较为常见的日、月、星辰、雷电、山川、流水、云雨等自然现象作为服饰图案通过织绣、编织等工艺记载下来。

海南黎族服饰的图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的, 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 海南黎族服饰图案是各方言的标识符号, 也是海南黎族人民审美价值的体现。

三、多姿多彩的海南黎族服饰展示形式

服饰的产生最原始的动机就是为了遮体避寒, 然而, 当服饰成为了商品, 进入了流通的范畴就具有了一定的交换价值和审美价值。当人们对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崇尚, 以及不断改变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和时空观念等, 服饰的展示形式也变得多彩多姿。

(一) 海南黎族服饰平面化、静态化的展示形式。平面化、静态化的服饰展示形式多用于橱窗、展览馆、博物馆及服装展销会、服装博览会等其它服装陈列场所。除此之外, 还包括服装报刊、画册、服饰宣传刊物等。我们在海南省博物馆、五指山民族博物馆以及海南少部分商业服装展柜中都可以看到。

(二) 海南黎族服饰动态化、综合化的展现形式。动态化、综合化的展现形式多体现在时装发布会、各种模特走秀活动现场以及各种媒体、视频中滚动播出的时装表演等。通过现场、视频、FLASH图片、3D影像等全方位、连续的展示服装的特点、面料、制作工艺细节、花色等让您享受视、听、感、触盛宴。目前, 海南的服装产业发展迅速, 大量具有海南特色的岛服涌入服装市场, 然而, 海南黎族服饰动态化、综合化的展现形式比较少见, 作为一名本专业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行业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海南本土的民族服饰发扬光大, 更重要的是将海南黎族服饰的文化通过更丰富的展示形式传承下去。同时, 我们应当积极参与, 并组织有关服装服饰、黎族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对黎族服饰文化展示进行深入研究提炼。

浅析海南黎族艺术 篇2

我们知道艺术的起源与文化密切相关, 格罗塞就曾说过, “艺术的起源, 就是在文化起源的地方”[1]。事实上, 文化的起源, 或者说文明的发源起自人类的劳动,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按字源学来分析, 文化与劳动也有直接联系, “文化”一词, 英语角culture, 德语叫diekultur, 都有耕作的意思, 也就是人类利用工具对自然的改造。中文的“艺”, 本指种植, 后来又有技艺、技巧、才能的意思。在古希腊, 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艺术” (tekhne) , 音乐、雕刻、绘画、诗歌之类是艺术, 手工、农作、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是艺术, 为了表示区别, 后来又把前一类 (即今天所谓“艺术”) 称为“美的艺术”。在中国古代, 所谓“六艺”也包括礼、乐、射、书、御、数这样宽泛的内容。总之, 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根源于人类日常的劳作生活, 而艺术的起源正是文化起源的地方, 因此, 我们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艺术。

一、海南黎族的器具

在海南的热带气候下, 藤竹、椰壳、贝壳等自然资源丰富, 为聚居在海南岛的黎族人采摘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解放前, 黎族人的生活来源很大一部分依靠采集。采集的果实可以用来果腹, 采集的木棉、树皮可以用来制作布匹, 采集的茅草、木料可以用来盖船形屋。因此, 黎族的重要生产活动离不开采集, 而采集不仅给他们带来生活的改观, 也带来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

(一) 椰子、椰壳的器具

在海南最常见到的植物就是椰树, 随处可见的椰树不仅可以遮阴避暑, 更为黎族人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椰子是椰树的果实, 据不完全统计, 椰子的用途多达360多种, 除了种种食用用途外, 食用后的椰壳更是普遍的生产生活用具。当地人称椰壳有“有毒即裂”的特性, 拿起砍刀, 稍作加工, 椰壳就天然地成为黎族人手工制作的小工具与日常盛放器皿。

椰子锅是黎族人的日用器皿, 将椰子开洞, 以椰子皮和壳当锅煮饭, 方便易取。黎族有歌谣唱道此锅的好处:“出门不带锅, 时对 (即时餐) 多基础;仙饭任尝吃, 肚饱又唱歌。”

除了食用与盛放的功能外, 椰子还被制成工艺品而获得审美功能。椰壳制品表面呈黑褐色, 光晕内敛, 有些还有暗黄褐色纹理, 装饰效果十分独特, 因此在唐代的时候就出现了椰雕工艺, 清代作为“天南贡品”被呈献宫中。此后, 受清代装饰风格的影响, 椰雕的加工趋向精致化, 装饰的图案也愈加丰富, 不仅有花卉、龙凤及其他带有吉祥寓意的纹样, 有的还镌刻诗句, 镶配银、锡等金属内胆, 雕刻工艺采用了浮雕、镂雕、阴刻等多种技法。

(二) 编织器具、陶器

此外, 黎族还是用露兜叶、红藤、白藤、竹子编织的习惯, 利用植物纤维长且韧的特性, 编织草席、帽子、帘子、箩筐、谷围等工艺品及生活用品。陶器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使用器皿, 黎族的制陶工艺传承自母系氏族时期, “女制陶男莫近”是当地的传统习俗, 由此可见黎族的陶器都出自女子之手, 并且陶器的烧制工艺也十分简单。黎族采用的是当地特有的露天烧陶的独特制陶技术:风和日丽之日, 以盘泥条法著称的器物被置于柴堆之上, 火烘烧坯, 成器后再涂覆漆树黏汁, 最终形成造型古朴的日用器皿。选择当地泥料, 用简单的烧制工艺完成的陶器, 完全能够满足黎族人民日常使用需求。

简单加工的工具、编织、陶器, 是黎族传统器具的代表, 沿袭人类工具发展史的脉络。从最早的选择合适的工具到编织, 再在编织的基础上糊以粘土烧制, 再到陶器工艺的成型, 简单加工的工具、编织、陶器三者正好印证了工具发展的时间顺序。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先后顺序还存在部分争议, 然而不管它们的发展谁先谁后, 黎族的椰雕、编织与陶器都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呈现出黎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二、海南黎族的装饰

不同于器具的发展, 装饰艺术似乎沿着另一条主线在发展。不禁让人联想到黎族特有的纹身, 纹身习俗与黎族织锦, 均可被看做人体的装饰艺术, 两者之间是不是有着历史的延续?

原始人类无法解释种种自然现象, 而给自然赋予许多神秘色彩、编织种种神奇故事以解答自我心中的疑惑。虽然不同于庄周的梦蝴蝶, 然而原始人类的心中也同样充满疑问, 在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困惑中, 在天灾人祸的生存威胁下, 我们的始祖对天、地、水、石、山、火、日月、风、树、神、鬼、龙、蛇、蛙……充满敬畏。有时甚至认为龙、蛇、蛙等生灵可能是该族群的祖先。

(一) 纹身艺术

也许黎族人的先祖正是这样认为的, 为了让世祖宗认其子孙, 黎族人有了纹身的习俗。纹身“一如其祖所刺之式, 毫不敢讹, 自谓死后恐祖宗不识也”。因此, 黎族的纹身都是同一方言、信仰、部落的纹身图样一致, 女儿的纹身图样与其母亲相同。纹身的部位有时遍布周身, 图式和纹样中蕴含着复杂的含义。黎族的纹身图案有脸部的双线点纹、几何线纹、泉源纹的“福魂”图案, “吉利”图案, “多福”图案, 手腕上的双线纹“保平安”图案, 铜钱纹的“财富”图案, “田”形纹、谷粒纹、泉源纹的“神气上身” (财富多、子女多) 图案, 桂树叶纹、槟榔树纹的“护身”图案。也有一些外族人无法接受的纹身图案, 被黎族人认可并以其为美, 代代相传。在她们内心, 纹身图案不仅因其点线的装饰美感, 更因其在绘制过程中要忍受的疼痛、体现的坚毅而变得越发美丽。因此, 纹身是过去每一个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纹身就像一个面具, 将内在的人与外界隔绝开来, 通过内省与特定的纹饰, 纹身者与神灵 (祖先) 有了延续, 甚至沟通;通过与外界的隔绝, 纹身者又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与自我保护感。纹身对黎族人是重要的, 然而无论纹身有着多么复杂的内涵, 就其外在形式表现来说, 纹身体现出装饰性是毋庸置疑的, 它是人体肌肤上的装饰物, 像一件衣物穿着在纹身者的身上, 唯一与衣物不同的是它是永久的, 难以取代的。

(二) 服饰、织锦艺术

说到“饰”, 不得不说到“服”, “服”与“饰”常被放在一起谈论, 随便一件衣服都有着“服”的遮蔽与“饰”的美化双重功能。黎族的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造缝合而成。早先一些地方还用树皮作为制衣的主要材料, 制作出“树皮布”缝制衣服、被子、帽子。在黎族人接触到内地的锦彩后, 才开始纺、织、染、绣, 生产出色彩鲜明、美观适用的受到中原人士赞赏的“黎锦”、“黎单”、“黎幕”。

黎族织锦图案是黎族服饰的一大特色, 织锦图案的色彩多以黑色或者深蓝色为基本色调, 以红、黄、绿、白相间, 紫、棕、粉红、咖啡为辅色, 有深色也有浅色, 有对比色彩也有调和色彩。织锦图案的构图, 主要由占大面积的母体图案与作陪衬的子体图案组成, 结构上主次分明, 有松有紧, 有粗有细。印证了黎族人对祖先的崇拜, 母体图案多以人纹为主, 动植物及其他纹样则更多地出现在子体图案中。其表现手法多采用平视体式, 有的单独纹样, 有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无限伸展。总之, 受方言、生活习俗、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各地区生产的黎锦图案各不相同。也正是这些不同赋予了黎锦鲜活的生命, 从中得出对黎族社会生产、文化生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的活动以及对古老传说的感悟。

黎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还有许多, 从器具与装饰两部分就能看出在海南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黎族艺术, 具有明显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们因其特殊性而受人注目, 因其与汉民族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而使人类发展历史在另一个维度得以某种程度的重现。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待黎族艺术的发展, 虽然本文只是窥豹一斑, 却仍然能够发现历史的探究有助于理清艺术发展的脉络, 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海南黎族服饰 篇3

服饰文化作为黎族文化的重要构成, 在黎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黎族五个支系都有其特有的服饰文化, 由于服饰的主要设计者为女性且男女的劳务分工存在差异, 所以黎族服饰文化主要表现在女性服饰方面, 其共同构成了黎族服饰文化。

(一) 俸黎服饰文化。此支系妇女服饰由对襟上衣和筒裙构成, 上身结构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或采用直领、前后襟不对称结构, 衣服边缘绣花设计;或采用圆领前后襟对称设计, 在衣服边缘镶嵌蓝色或绿色结构;而下体结构虽然都采用头、腰、身、脚四个命名的筒布连接设计且筒裙的上下结构也完全一致, 但在长短是否过膝方面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此支系男士服饰基本统一为麻衣和三角包布的结合。

(二) 杞黎服饰文化。此支系妇女服饰为圆领或直领对襟无纽上衣和筒裙, 上衣前胸或有铜钱大小的金属钮扣装饰, 或佩戴菱形抹胸;筒裙或不及膝, 或为长裙, 或色彩鲜艳, 或单纯采用横条纹;男士服饰以对襟开胸无纽上衣和“吊蟾裙”为主。

(三) 润黎服饰文化。此支系妇女服饰为上衣和筒裙结构, 上衣为贯头式, 两侧配有图案, 甚至出现流苏、贝壳等服饰装饰, 筒裙设计以短和窄为特色, 通常长度在主人小腹和膝盖以上几寸为标准, 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增加羽绒等装饰品;男士服饰与俸黎相同。

(四) 美孚黎服饰文化。此支系男士和服女的上衣均为窄袖开胸无纽扣设计, 但在衣服的上下左右均要镶嵌红或棕色布条, 领后装饰方布, 女士筒裙以宽长著称, 长度通常要达到脚面, 在设计中追求色彩的典雅, 材料多为缬染花布, 男士下身结构通常为短裤, 但在设计中通常左右开叉且以黑色为主。

除上述支系外, 赛黎服饰文化现已基本被汉化。

二、黎族服饰文化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一) 色彩应用。色彩是舞蹈表演服饰设计中必然要考虑的因素, 而黎族服饰文化中将每种色彩都赋予了与人类情感相匹配的象征意义, 例如其认为黑色是最高贵的颜色, 象征着庄严、吉祥, 能够抵抗所有的厄运;红色象征着人类自身不可侵犯的尊严;白色象征人类内心最宝贵的纯真等。人们在推广黎族文化的过程中发现, 将黎族服饰中的色彩文化应用于舞蹈表演中可以使观众在观看舞蹈的同时更了解黎族文化, 并提升舞蹈表演的美感。例如《高山流水》舞蹈表演中, 为烘托黎族盛大节日“三月三”在黎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可以将黎族各支系的服饰色彩文化应用到表演者的服装、舞台的灯光等方面, 在舞台调度的作用下, 观众既可以感受到舞蹈表演的氛围, 又可以更加直观的接触黎族服饰文化, 使舞蹈动作的衔接在观众的理解过程中更加流畅, 使舞蹈表演和服饰文化相得益彰。

(二) 造型应用。黎族服饰在造型设计中比较注重裁片分割、上下结构的协调以及装饰物品注重整体效果的特点, 将其应用于舞蹈表演中既不会对舞蹈表演者的动作产生限制, 而且使舞蹈表演者的造型更加丰富。例如黎族舞蹈《阿寿婆》, 阿寿婆在出场时虽然服饰造型没有较大的特色, 但她耳环造型却与其他表演者不同, 其佩戴的耳环最长, 这与黎族文化中女子在每增长一周岁的同时要加戴一个耳环的服饰搭配文化相对应, 这种长寿的寓意与“阿寿婆”的主题相辉映, 使舞蹈表演通过造型得到丰富, 表演者的造型真实反映黎族人民的生活, 更容易使观众走进舞蹈表演者所塑造的氛围, 更有利于黎族舞蹈特色的展现。

(三) 图案应用。由于黎族服饰工艺中纺、织、染、绣都具有一定的造诣, 所以服饰图案对黎族生活、情感各方面的展示作用相对部分少数民族更加明显, 通过对黎族服饰图案的观察可以发现其大部分都是通过线条或简单的图形元素构造出人物、动物、植物、几何等纹理, 并通过对纹理的布置, 体现出黎族特有的物质或精神文化, 将其应用于舞蹈表演中, 可以强化舞蹈效果, 使黎族舞蹈表演的形式从肢体范围实现突破, 给观众应接不暇、精彩不断的感觉。例如《织筒裙》舞蹈表演中, 为观赏者打造出了一副黎族妇女在设计织筒裙的画面, 使观赏者感受到黎族人们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表演者身着富有黎族服饰图案的服饰出现, 观赏者在欣赏服饰所创造的美的同时, 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黎族妇女的智慧, 感受到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使舞蹈的主题得到升华。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黎族服饰文化凭借其独特性和美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将黎族服饰文化应用到舞蹈表演中, 不仅可以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而且感染力得到提升, 塑造的美感更加全面, 更能体现出黎族文化的内涵。

摘要:本文以黎族服饰文化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特征分析, 对其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作出努力。

关键词:黎族服饰文化,舞蹈表演,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春楠.海南黎族和台湾高山族服饰图案艺术比较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 2011.

[2]高颖.海南润方言黎族服饰“龙”纹解析及创新设计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 2012.

海南黎族传统节日的翻译研究 篇4

一、小年 (Year-off)

正月十五是黎族小年, 黎语称“因包”或“祝将”, 相当于汉族的元宵节。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is“year-off”, in Li’s language is “inbow” or “jujoin”. On this day, they will make sticky rice cake, Tangyuan (Glutinous Rice Balls) , Pop Sweet Rice and so on. Every family should prepare chicken and pig as sacrifice to ancestors and local guardian god. On that evening, the Li family will reunite to enjoy a dinner and discuss about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family affairs together.

有些外来语是无法使用已有英文词汇完整表达出来的。如“因包”这样的黎语, 可使用词语合成法将“因包”译为“inbow”。而汤圆这种食物, 一般英语国家家庭很少接触到的, 先采用拼音译法, 再通过注解的方式介绍其形状材料, 给听者留下大致印象即可。

二、三月三 (Sanyuesan Festival)

The third day in the third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is a lucky day for Li to memorize ancestors, celebrate newborns, praise life, and pursuit love. On this day, all the people get up early.Women are busy with pounding “shanlan” glutinous rice and preparing other festival food; young girls are gathering leaves to dye the rice; men are hunting and fishing. All Families butcher chicken, pork and spirits for dinner. The girls are dressed up in gold or silver accessories and celebrate the annual “Sanyuesan”Festival by singing and dancing.

三月三这个词本身含义很丰富。若直译为March.3rd, 就会与公历混淆。三月三是我国南方的农历节日, 具有其地域特征和趣味。那么适当介绍其具体时间和节日象征及活动就很有必要了。其中节日相关的特色食物, 如山栏糯米、五色饭等用简单的词语无法让人理解, 不如采用介绍其做法或材料更为直观。

三、军坡节 (June po Festival)

军坡节也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黎族过军坡节虽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 但都与祭祀祖先有关。

“June po”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Li nationality in Hainan. It is related to their ancestors worship in spite of different celebrations days for different territories. For instance, Li people who are living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Hainan will celebrate it on June 20th in lunar calendar. The legend behind this is the birthday of Tetrarch Dong. On that day, people flock in all quarters to welcome the procession of Tetrarch Dong. The youths lifted up Tetrarch Dong from village to village while drumming brass gong. People should be dressed up to greet Tetrarch Dong. In good harvest year, the village people will invite the famous troupe to perform Hainan opera.

即使在中国非黎族生活地区的人, 第一次听到军坡节都会有很多疑问, 无法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节日的内容, 因此不必纠结于其节日名称翻译, 与上段文字中和三月三中采用了较为相似的翻译处理方法, 即音译发;但不同的是, 因军坡节场面比较壮观, 活动更为热闹, 在介绍时, 不再具体描绘某个事物而是活动现场, 让人读后能有深入其境之感。

四、山栏节 (Shanlan Festival)

The first “Chicken Day” in December of lunar calendar is “Shanlan” Festival. (Chicken Day is one the twelve days which are named by 12 different animals during the festival) . On this day, all families will butcher pigs and cattle (avoid chicken slaughter) , pound glutinous rice into paste to wish each other an excellent harvest for the next year. Young men and women are dressed up, bringing rice paste, playing and swinging under the tree in the edge of the village. This festival for celebrating the harvest normally lasts for five days. Drying clothes, quilts and straw mattress are forbidden during the festival.

海南黎族苗族社会文化习俗比较 篇5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黎族与苗族的传统社会形式已有大部分悄然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传统社会形式对两个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都一直存在着。这是两个少数民族的族群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形式,即两个少数民族最大的共同点。但是,两个少数民族之间在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又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下面试作一些初步比较。

一、节庆文化比较

节庆民俗是一种既复杂又有趣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具有时间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存在于现实感知和历史记忆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特别是“三月三”节庆,都是两个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一)黎族节庆

第一,嬉水节。嬉水节由黎族民众独特的风俗演化而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一年一度的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已经成为保亭节庆文化的知名品牌。

第二,“三月三”节日。又称爱情节,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黎族地区过三月三,是祭拜黎族的祖先,并祈祝他们的农作、狩猎丰收。

第三,春节。黎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黎语称“老涨”。

第四,小年(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第五,牛节。黎族崇拜牛,爱养牛,把牛角挂在家屋的桩子上,家中还设立“牛魂宝盆”。习俗认为牛角是权衡宝的象征,观念上牛年牛是大王,禁止在牛日杀牛

第六,禾节。每年晚稻收割后在“亩头”家杀猪摆席,举行招禾魂仪式。

第七,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黎族过端午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有自己的特色。端午节这天,黎族村寨各家各户清早就杀猪宰鸡,忙着包糯米肉粽,这是黎族很爱吃的一种碱粽子,煮熟后可以待客,还相互送亲友。

(二)苗族节庆

苗族人一年中有许多传统节日。

第一,大年。也叫春节,是苗族人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第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旧称年仔,苗族人称“饭包糖”。

第三,清明节。苗族人称也称为祭祀之节,苗族人的清明节过的比较简单。

第四,“三月三”节日。苗族亦称“蒸黑米饭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对于苗族人来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又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

第五,端午节。苗族人也称五月粽节,苗族传统的粽子有的一个有一二斤重。五月初五的清早,许多男、女、孩子们到河溪里洗澡,苗族人也称之“洗龙头”。

第六,禾斋节。禾斋节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苗族自古以来就有十分爱护稻谷的传统习惯,每年六月初六,当山兰稻长至快打包抽穗时,全村各家各户都要杀鸡、包粽子、煮糯米干饭,各家派人挑到田间或山兰园地走一圈祭祀。

第七,禾仔斋节。每年农历初七是苗族人民一个古老的节日之一。苗族人举行禾仔斋节,村民把禾神抬回到自村和自家,意在当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第八,七月半节。也称鬼神节。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各家各户购买香烛和“元宝”,以及制作祖宗的纸衣等,到了晚上,将备好的酒肉、饭菜等一同祭祀祖宗,焚烧元宝和纸衣等。

第九,新禾节。也称新禾饭节,每年农历八月山兰稻谷苞快抽穗时,选佳日举行。

第十,冬至节。也称粘粑节。到了冬至这一天的凌晨(三更),妇女先将糯米蒸熟,四更时,男女一起舂粘粑,全村杵声四起,直舂到清晨,粘粑舂好后,看谁家的粘粑舂得绵,谁家的好吃。

二、人生礼仪习俗比较

海南黎族、苗族地区的社会文化比较落后,其族群之间的人生礼仪习俗却为海南生态立省思路提供了许多重要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落后,体制性障碍和思想障碍会比较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容易转变,对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解决最后一公里”会带来一个快速度。

(一)生育礼仪

1.黎族生育习俗。黎族家庭把生男育女视为家里、寨里、族里的喜事。妇女怀孕,俗称“女子打包”,黎语称作“翁蒂”,黎族民间视为喜事临门。黎族妇女生小孩,在家门口挂树叶,禁止外人入内。

2.苗族生育习俗。苗族对生男生女一样重视,一般不存在重男轻女的不平等现象,不存在溺婴的恶习。喜欢收养他人子女,且视如亲生。

(二)黎族文身习俗

文身,黎语叫“打登”,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惯。在过去,文身是黎族少女必经的人生礼仪之一。苗族没有文身习俗。

黎族的绣面、文身多于十二岁左右起文,黎族人称为“开面”。文身后的少女,可视为步入成人阶段,具有恋爱、婚嫁和承担家庭义务等权利。保亭地区的黎族中,除赛方言没有文身习俗之外,哈方言和杞方言都有过文身的历史。如今,文身习俗已成为黎族族群一种渐行渐远的历史。

(三)婚嫁礼仪习俗

海南黎族与苗族的婚嫁礼仪都要大操特办,举办场面都非常隆重、喜庆。黎族与苗族社会中,寡妇没有受到社会歧视,离婚后都有自由再婚的权利,而且都禁忌近亲结婚。这是两个少数民族婚嫁礼仪习俗的共同点。

1.黎族婚嫁礼仪。男子结婚娶妻后,父母亲给其盖房子,选择吉日良辰立火灶,让他自食其力。女孩长大要出嫁。各地区的聘礼多寡不同,黎族地区婚事办理的程序多为先放槟榔订婚,后到政府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前男方家要做三件事:一要向女方家送聘礼,第二要筹备婚礼物品,第三要动员众亲为新郎盖新房。

2.苗族婚俗礼仪。海南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内部通婚有一定限制,同姓不婚,有直系血缘关系禁婚。苗族缔结婚姻有父母做主(但要征求子女的意见)和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自由恋爱等形式。

苗族婚姻一般有四种:一是男娶女嫁;二是招郎入赘;三是“做郎换”,即男方入赘女方家几年后,再带妻子回男方家居住;四是“做娘换”,即女方嫁到男方家几年后,再带丈夫回娘家居住。

(四)丧葬礼仪

1.黎族丧仪。黎族信仰祖先崇拜,认为世间一切事物有灵魂,灵魂不灭,人死了灵魂还存在。因此,丧事办理严肃,程序规范不可简略。丧事程度有以下几方面:(1)报丧;(2)洁身;(3)殓仪;(4)停尸灵位;(5)守灵;(6)棺材;(7)出殡。黎族丧俗为土葬,棺有木棺、竹棺、树皮棺、露兜叶席棺、陶瓮棺等五种。黎区上午和下午不得埋葬死人,死者停尸或停棺满3天后,举行出殡仪式。

2.苗族丧仪。第一,报丧;第二,守灵;第三,入殓;第四,埋葬。

三、民间信仰比较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黎族、苗族的传统社会形式已有大部分悄然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传统社会形式对两个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宗教方面,这种影响都一直存在着。这就是黎族、苗族两个少数民族的族群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活态传承。

(一)黎族民间信仰及宗教活动

黎族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

1.占卜。黎族卜卦(占卜)种类有:鸡卜、石卜、蛋卜、筊杯卜和泥包卜等5种,其中鸡卜、蛋卜主要用于出猎前或行事定吉凶,筊杯卜、石卜多用于“查鬼”、“做鬼”的场合。前两者一般人都会做,后两种由道公主持。

2.祖先崇拜。黎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其次为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在靠近汉族和黎汉杂居的地方还传入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其中以信奉道教者居多。

(二)苗族民间信仰及宗教活动

海南苗族信奉原始宗教,主要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苗族的祖先崇拜除了迁琼祖先外,还有盘王(盘祖)、孔主大皇等;精灵崇拜有母祖仙公、母祖仙婆、海龙王、席母鬼、土地公、斗府三宫、三界祖爷、雷府、灶王等。海南苗族在祭拜驱鬼时,要请道公作法,卜卦问鬼,其中平安法事最隆重,祖先鬼和帝母次之,小鬼再次之。

基督教的传入使苗族宗教信仰发生了变化,现在保亭县有的乡镇苗族都形成了原始宗教和基督教并存的格局。

四、民间艺术比较

海南黎族与苗族均经历过异常难忘的洪荒时代,都拥有自己漫长的发展历程、自成系统的绚丽多彩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一切,都凭籍他们的口耳相传保留下来,形成了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传承方式的精神文化。而这种传承方式的精神文化,在海南黎族与苗族当中几乎是一样的。

(一)口头传说

1.神话。神话《大力神》(“袍隆扣”)在黎族中广为流传。黎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主要有《洪水的故事》、《葫芦瓜》、《姐弟俩》等。

2.传说。黎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是《七仙岭的传说》和《甘工鸟的传说》。

3.故事。黎族的民间故事:《兄弟星座》、《勇敢的打拖》等。

(二)民间乐曲

黎族主要以砍山调闻名,而且还因地域不同又有所区别。如保亭的砍山调可分为保城砍山调、什玲砍山调、八村砍山调、毛感砍山调、六弓砍山调、加茂砍山调、毛岸砍山调、南林砍山调等。

(三)民间舞蹈

1.黎族舞蹈。黎族人能歌善舞,逢年过节,人们酒过三巡后,男的缠头巾腰带,女的镶边长对襟衣和筒裙,跳起欢乐的集体舞蹈,黎族舞蹈从内容上,可分三类:一是反映祭祀祖先的,如《跳娘舞》、《跳鬼舞》等;二是反映勇敢斗争的舞蹈,如《钱铃双刀舞》、《打鹿舞》等;三是反映劳动和生活的,如《打柴舞》、《春米舞》。《打柴舞》是黎族舞蹈的代表作,打柴舞又叫竹竿舞是黎族民间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也是黎族人民最喜爱的娱乐项目之一。2006年5月,黎族打柴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9月,咚铃伽舞入选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上出现过的传统社会形式对两个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文化习俗和宗教方面,这种影响都一直存在着。这就是黎族、苗族两个少数民族的族群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活态传承。海南黎族、苗族的社会形态规范着部落成员的社会角色和权利义务,确定部落在传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空间。所有这些,在海南历史上曾经发挥过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同时,也使黎、苗两个少数民族部落组织的运行权力合法化,社会秩序走向不断巩固和稳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黎族与苗族的传统社会形式已有大部分悄然淡出历史舞台。这两个少数民族的族群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形式,即两个少数民族最大的共同点,但他们之间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笔者从两个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习俗以及精神文化状态等方面作了比较,以求对海南黎族、苗族社会的民族文化特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海南,黎族,苗族,社会文化,特色比较

参考文献

[1]詹贤武,邢植朝.海南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民俗比较[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3.

[2]詹贤武,邢植朝.海南民间禁忌文化//海南历史文化大系[M].海口: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2008.

上一篇:动态车辆路径下一篇:二胡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