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024-08-27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精选十篇)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篇1

1.1 四川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现状

四川农业产业结构在构成形式和比例关系上过于雷同, 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也呈现相似的情况。而当前四川农业产业布局中则存在整体规模偏小, 区域布局零散, 区域特色不足, 且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1.2四川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布局四川农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四川农业产业结构的趋同不利于区域市场有序竞争, 例如成都平原地区与盆周山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大致相同, 但两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 这说明两地区部分农业产品可能存在无差异化现象, 这必然会导致过度竞争, 对两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并且, 农业产业结构使得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这样既不利于地区特色产业的培育, 也导致区域性产业没有专业化分工, 最终不利于区域间农业产业发展。因此, 消除结构同质化现象,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是四川农业化产业升级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四川农业产业布局分散, 必然导致产业集约、规模程度小, 不利于区域专业化分工。而区域特色不明显, 会使得地区产业难以利用当地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布局生产, 导致区域间同质化的产品过多, 无法发挥农产品品牌效应的优势。

2 产业链条过短且融合度低

2.1 四川农业产业链及产业融合度现状

四川省目前农业产业链呈现“短而细”的畸形结构。从产业链纵向来看, 产业链前后一体化程度较低, 没有很好的生产、加工、销售整合为一体, 尤其是对农产品的深精加工的不足, 导致农产品的潜在价值难以体现。从产业链横向来看, 农户在专业合作社组建及其实际发挥的作用方面显得不足, 没有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 导致农产品功能过于单一, 成本难以降低, 使得产业链条过细。总之, 四川农业产业链存在上游研发基础薄弱且技术推广形式落后、中游经营状况较差且产品附加值低、下游生产成本增加且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撑、农业产业链延伸存在困难等问题。

当前, 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较低, 尤其是与三产业的融合还处于层次较浅的阶段。首先, 农产品的加工环节与种养环节结合的力度还不够, 在易损耗农产品的加工方面, 难以实现就地加工。另外, 四川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 在产供销环节没有实现一体化经营。

2.2 农业产业链接度与融合度对四川农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四川农业产业链存狭窄且较短的不合理结构势必会影响四川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链接度过短让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难以整合, 形成利益共同体。其次, 四川许多地区的农产品功能单一, 没有得到有效拓展, 无法适应市场日益多元化, 复合化的需求。最后, 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环节中产业配套技术含量较低, 精深加工较少使得四川的农产品缺乏足够品牌价值;储存运输技术、条件落后导致其腐烂、浪费损失严重;销售环节中, 农户与市场对接不足造成流通环节成本过高。总之, 最后的结果是四川许多地区的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普遍偏低, 无法获得较大的农产品价值增值, 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受阻。

四川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滞后, 影响到农业功能性的发挥, 尤其是农业与二三产业缺乏深度融合, 这样既不利于提高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 也不利于拓宽农业生产的范围, 促进农民增收。四川农业与二产业的融合层次较低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农产品精、深的二次加工, 这样只会导致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异质性, 难以发挥比较优势。四川农业与三产业的结合没有很好的将原来相对独立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整合为一个产业整体, 农旅结合的模式过于单一, 缺乏带动作用, 会阻碍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的扩展。

参考文献

[1]王丙毅, 徐鹏杰.农业产业结构趋同的负效应与政策建议——基于山东省农业产值数据的分析[J].农村经济, 2008 (02) :35-37.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篇2

古蔺县马蹄乡

王新元

今年5月2日至5月31日,我参加了“泸州—浙江大学科级干部递进班”培训,远赴浙江,近距离参观学习了发达地区各种先进管理经验,其中,农业产业发展是我们的重点学习内容。结合我县近年来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我对我县如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作一些肤浅的探索与思考。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与先进经验

(一)高效,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在规划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干预,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在硬件上,以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生产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在管理上,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二)生态,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

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产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同时,绿色、生态、有机农业也是农产品市场的新兴经济热点。

(三)市场化,农产品高度商业化

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二、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广大农村经济落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微薄,农业产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过深入调查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一是我县地处乌蒙山区,山高谷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弱,石漠化、荒漠化与日俱增。据土地部门测算,目前我县农业用地中,坡度超过30°的旱地占旱地总数的92%,靠“望天水”栽种的水田占水田总面积的42%。一遇水灾,水土流失,坡土垮塌,作物减产,遇上旱灾,没有稳定灌溉渠道的水田无法保收,因此,相当一部分农民因灾致贫。二是我县地处川黔结合部,周围没有大型城市或者基地辐射带动,区位偏僻,交通不发达,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运输成本高,加大生产成本。三是生产用地中,绝大部分土地单块面积在1亩以下,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产权影响了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

(二)产业规划缺乏科学性和长远性 从近几年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来看,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逐步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效,如石宝、金星形成了烤烟种植经济带,马蹄、椒园形成了以甜橙、脆红李为主的水果产业带,但与先进的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依然上不了规模,成不了产业,咎其原因,在于所制定的规划缺乏长远性,农业生产的组织程度不高。形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一是党政领导更换频繁,政策规划没有延续性。以双沙镇为例,党委、政府自2005年以来,经历了3次换届,9年间换了4位书记、4位镇长。9年来,培育的所谓重点产业一时期是以菜花为主旅游观光农业,一时期是以烤烟为主的经济作物,一时期是蔬菜种植和加工。二是乡镇、地区之间互补、共同培育产业的意识不强。烤烟、蔬菜、家畜、中药等产业种养分散,区域间不连片,集约化水平不高,这些产业形不成规模,产量低。以茶叶产业为例,仅在我县境内,就有“牛皮茶”、“建新茶”“尧山茶”等品牌的茶叶,他们在县内是有一定的名气,但一但拿到大市场中,产量跟不上,标准不统一,产品就缺乏竞争力。三是缺乏引导。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扶持指导,大多数农民仍沿袭一家一户、自行摸索、零散生产经营的传统种养习惯,难以整合优势资源,造成生产规模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粗放,难以发展成为引领一个乡镇或一个区域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三)农民缺乏胆量,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高。一是部分农民小富即安,家有余粮,心里不慌,不愿冒险,“怕”字当头,观望心态强烈,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政府实施一个项目,优厚的激励措施不会打动他们,只有等到几个月或一两年个别农户尝到甜头了,他们才会蜂涌随其后,错过了项目实施的最佳时期。二是农业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的影响大,一旦失败,将失掉本来就低的唯一的生存收入,全家一年的生计就会难以为继,亏损包袱只能由农民一背到底,农户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三是以往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决策机构对项目没有进行科学论证,没有更多的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更没有对市场进行分析、细化、研究,而是轻信于企业的鼓吹,按照企业要求以“政治任务”的方式把种养殖任务分下去,结果一些地方实施了,一些地方实施不下,企业根据实施情况或是打折扣收购,或是跑路走人。更有甚者,企业主赚足了农民先前的种子、农资等投入后立马跑路走人。这样,造成巨大损失的永远只是农民,在这种“前车之鉴”的作用下,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如在椒园、白泥、双沙、马嘶等乡镇实施的雪梨种植、花椒种植都是失败的典型例子。四是近年来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农村老弱劳动力素质低下,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对实施农业产业化也力不从心。

(四)服务体系建设落后一是农技、畜牧、林业等涉农部门在乡镇虽然一应俱全,但配臵的人员少,很多部门在乡一级只有一两个人,服务意识不到位或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没有能适应新兴项目实施的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还没发挥好作用。二是受传统农业生产思想的影响,农业生产一般重产量不重质量,重实用不重加工、包装与销售,我县现有的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多数农产品没有形成加工链条,仍然停留在原料销售上,即使形成的链条,也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加工技术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流通上是提篮式、小摊小贩式营销,销售方法原始,销售人员缺乏,市场发育迟缓,特别是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育滞后,市场辐射功能不强,而外地市场拓展缺乏龙头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贩运大户、农产品经纪人等参与,致使大宗农产品无法成批量向外地流通。

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要发展现代农业,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改变我县农村广大农民贫困落后面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真正促农增收,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思想转变和能力建设,解决好发展中“人”的问题。

1、解放思想,加强正面引导与宣传。一是要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干部群众听专家授课,到外地考察、开阔眼界,理清思路,从认识到实践两个方面入手,促动干部群众观念转变,真正树立起与实现产业化相适应的新思路、新观念,培育起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用全新的视角发展农业产业化。二是大力宣传国家扶贫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方针政策,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党委政府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更好更快发家致富,减少工作推进难度。三是要大力宣传成功的典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地区或个人,以农民身边真真实实的事例感染和激励农民发家致富的激情。

2、提高素质,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一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法,使广大农村干部既有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商品生产的胆识和决心,又具有从事商品生产基本技能和驾驭经济的能力,真正把乡镇村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商品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中坚。二是通过提高待遇、扩充队伍等措施,解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技队伍不稳等问题,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三是鼓励农资部门、农产品经营企业技术人员和乡镇、村农技人员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及时把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在农村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二)整合筹措各类资金,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财”的问题。

1、上争项目,争取项目扶贫。当前,要抢抓乌蒙山扶贫连片开发、赤水河沿岸扶贫开发、国家对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等各类扶持政策等历史机遇,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加快建设,缩短建设周期。

2、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之所以缓慢,缺乏龙头企业是主要的原因。因此,要把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实现产业化的重头戏来抓。结合我县实际,一是要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大户壮大实力,搞好内外对接,提高专业化程度,尽快成长为“龙头”。二是要引进和吸纳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创办基地,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产业链、生物链的形成,如发动白酒企业在农村建立红粮基地、制药企业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等,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农民按照订单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臵农业资源。三是要本着普遍培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要大力引进;对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对具有贫困地区特色的“龙头”企业应尽量照顾,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延伸效益。

3、整合游资,吸纳民间资本。从我们学习和实践参观来看,浙江企业投资农业的资金流向,一方面传统投资领域继续扩大,从育种到种养、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生产、经营继续吸引民资进入;另一方面,新兴的农业服务业成为农业投资的新热点,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以及现代农业基地快速发展,民资入农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我县完全可以借鉴浙江先进经验,积极引导企业逆市投资农业,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和配套措施,将企业在困难时期的“暂时性选择”引导转变为“长期选择”,并引导资金在农业领域内部的流向,进一步发挥农业投资的吸纳、拉动效应,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拉动涉农经济较快增长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农业产业发展做好“物”的保障。

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搞好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一方面,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从事生产技术培训,也能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农产品流通,提高产品效益,也有利于招商引资。要争取国家立项、政府引资、群众投工投劳三级联动,切实改变生产条件落后现状。

2、合理布局,科学制定长远规划。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乡镇本地区实际,合理规划,突出区域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构建大农业、大产业。首先是乡镇要加强区域间横向协作,消除自我封闭,共同规划发展适宜本地区、本区域的主导产业。如形成以双沙镇为中心,辐射马蹄、马嘶等乡镇的菜花旅游、甜橙采摘、采茶制茶体验为主体的观光农业;以郎酒厂、仙潭酒厂等酒类企业为依托,在二郎、太平、永乐、东新、大村等乡镇建立红粮种植带。以烟草公司为主体,在金星、石宝、鱼化等地形成烤烟种植带,主导产业确定之后,用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集中生产要素,重点突破,形成规模,彰显特色。其次要鼓励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实行大户联动发展,通过资本、技术、人力、物力、信息的联合,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销售流通组织。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

3、加强引导,优化外部发展环境。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通过新闻媒体、信息公开栏、计算机网络等途径广泛发布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等方面的信息,提供政策、法律、科技、金融、行情等动态信息,服务好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乡镇、村两级组织要采取各种方式做好宣传、引导、支持、组织、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其次,实现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逐步实现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允许并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下,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土地逐步集中到一部分种田能手手中。如此,一是能使土地经营权的适当集中,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二是能够使那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集中精力干好外边的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是能够防止土地弃耕抛荒,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篇3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搭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平台

一是加强果仁加工交易市场建设。果仁是梅河口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果仁加工企业181户,全市果仁产品加工销售量占全国的75%,松籽仁产销量占世界的45%,被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确认为“中国松籽仁加工集散中心”。为发展壮大果仁产业,梅河口市正在建设集金融、冷链物流、仓储、监管、电子商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果仁加工交易市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果仁交易中心,年产值可达6亿元。二是加强东北农特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具有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仓储物流、批发零售、展示展洽、金融服务等功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吉林省东南部重要的长白山农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三是加强农产品物流城项目建设。包括综合服务区、蔬菜批发区、水果批发区、专业市场区、货物仓储区。同时,建设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强化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基础

一是抓好养殖基地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本着“围绕龙头建基地,发展基地保龙头”的思路,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构筑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正方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新建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养殖舍215栋。项目建成后,年养殖长白飞鸭1000万只、年产鸭肥肝1200吨,实现产值7.5亿元。东林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新建养殖基地4个,现已完成80栋兔舍建设、兔绒加工厂房建设及6套兔绒加工设备安装,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安装改造。项目建成后,年养殖长毛兔30万只,实现产值9亿元。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为进一步完善流转手续,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原料保证,我市投资230万元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在政务大厅设置了土地流转交易窗口,正在进行设备采购。

推进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产业素质

一是围绕产品安全和产业发展需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與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快制定符合生产实际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二是大规模开展产品标准化园区建设,以标准化园区建设为基础,由点及面,不断扩大生产面积和总量规模。三是规范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质量安全科学知识,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推进品牌农产品发展,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农业标准化与市场效益直接挂钩,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激励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培育经营主体,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紧紧围绕医药、果仁、食品等支柱产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服务体系,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为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市场条件。

驻马店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4

驻马店市是贫困人口大市,且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农村。按照中央政府明确提出的2020年全国7000多万人脱贫的目标,驻马店市贫困人口72万,要在三到四年内脱贫就必须正视我市的传统的升级改造。为此,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2011年-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制了《2015年-2020年贫困县脱贫规划》、《行业部门建设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规划》等指导文件,文件中对我国农村、农业以及城镇化发展中的传统产业升级提出了要求。

现阶段,我市的传统农业仍然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问题;但基于我市的基本情况,传统农业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仍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还是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发展,注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健康长久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我市人口众多,对传统农业所提供的基本衣、食、住、行等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农业仍将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就是说,只有我们进一步发展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等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才能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保证老百姓的生活需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传统农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虽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是高新产业,但这也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我市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驻马店农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驻马店市依托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重要的区位优势,经济保持着健康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年均经济增长达到9%以上,我市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加强。形成了目前以粮食、油料、畜牧、食用菌、调味品、果蔬、花木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八大产业的农业。农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全市流转面积329.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1%。深入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到55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5个。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9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51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6家。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3550家和5021家。农业机械化进入高级阶段,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8%。粮食总产量达到151.8亿斤,实现“十二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由图1可知,从生产总值上看,第一产业比重在持续降低,但农业在第一产业中比重还较高,比全省平均水平高近十个百分点,且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缓慢。

3 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原因

驻马店市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内生动力不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诸多短板;人口、资源等要素优势逐渐减弱,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弥补传统要素优势减弱导致的缺口,保持经济持续较高增长难度加大;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差,尚未形成引领高端服务和新兴业态的核心产业,发展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不适应;空气、水污染等问题仍很严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潜在风险逐步显现,处置不当可能使好的发展态势出现逆转。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原因。驻马店的农业在河南甚至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第一产业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是居高不下,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都在10%以下,我市第一产业比重还在20%以上,第一产业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没有转移,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大部分地区基层政府及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大多数农民仍然改变不了靠地吃饭的传统,这种状况严重抑制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抑制着农业的生产效率,阻碍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政府重工轻农的观念,导致,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农业还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发展方式还是粗放型的。

驻马店市之所以会出现产业转型升级较慢的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不合适的宏观指导,使得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当地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驻马店市作为粮食大市,需要保持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产值,发展现代化农业;但驻马店经济欠发达,待遇较低,留不住人才;相应地缺乏农业专业技术、创新型人才匮乏。驻马店市大部分农民、农业的耕作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分散式经营,这种生产方式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物力;虽然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但是农业基础设施没有根本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传统仍然存在,粮食价格较低,农民的土地收入没有得到很大提高。上述这种现象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而且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向第二、第三产业顺利转移的主要原因。

4 提升驻马店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和其他省市相比,驻马店市的农业产业比重较高,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重任。因此,市政府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综合竞争优势大幅提升,力争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综合实力进入全省中等以上水平,成为中原经济区重点区域增长极,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取得新进展。

政策层面。产业转型升级涉及到多方,作为政策制定和监督执行的主体,政府应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通过政策的制定,利用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优化产业布局,健全市场监管体系,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头效应,发挥监管和引领作用,制定适合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创造全社会转型升级的理念。

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加强创新驱动:农业产转型升级需要科技创新的驱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驱动。2016年5月召开的我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认识,切实增强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关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对于农业应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户家庭经营、农民合作经营、农业公司经营等多种经营制度的优势,集成创新,着力构建“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专业加工企业+专业行业协会”的以专业合作为主线的“五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强人才的管理。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才是产业转移升级的无形的推动力量。驻马店市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这几年政府大力推动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人才的引进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没有显著显现。鉴于农业方面的人才较少,大部分从业人员学历低、技能少、创新能力不足。政府和企业需要出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提高人才待遇,要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改善人才服务,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兴建一批精深加工的大项目,推动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各地在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

摘要:驻马店作为中原地区的农业大市,要想成为农业强市,必须进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此,首先分析了驻马店市农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现状,找出农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一些提升农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转型升级,驻马店市,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秀生,单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3):17-24.

[2]李克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J].甘肃农业,2015,(4):3-10.

[3]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思路与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3):5-15.

[4]刘奕,夏杰长.以服务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思路之辨与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14,(5):11-18.

[5]刘庆华.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升级[J].河南农业,2016,(19).

[6]吴妍菲.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对福建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我县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篇5

近年来,电白县围绕“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市场化思维经营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促进农产品销售,扎实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减负增收。去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6.61万吨,增长2.0%,种植业产值38.36亿元,增长16.6%。二是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以基本农田为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2个,共整治农田面积达1万亩。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大龙头、大加工”战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县现有农业产业化组织248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25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3家。四是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覆盖率达100%。

下一步,该县将重点抓好制定农村综合改革实施细则和行政服务平台延伸到村委会的建设工作。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篇6

一、坚持三大理念,明确园区发展方向。一是坚持统筹布局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化和突出区域主体功能的要求,综合考虑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产业结构等因素,在全市规划布局2个产业带、3个省级农业园区、10个常州市级农业园区、20个金坛市级农业园区、30个现代农业示范村,整体推进畜禽、水产、茶叶、水芹、食用菌、红香芋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集中连片开发,形成市、镇、村三级联动,点、线、面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坚持规划统领理念。按照争创省、常州市级农业园区的标准,科学制定园区建设规划,明确园区建设主要指标、主攻方向和建设标准。目前16个园区总体规划基本到位,确保了园区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堅持基础先行理念。针对农业园区地处偏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状,借鉴工业园区建设的办法,加大对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环境整治的投入,全市重点园区基本达到了排灌方便、道路畅通、用电便捷、环境优良、现代农业设施和机械装备广泛应用的要求,有效提升了园区的标准档次和承载能力。

二、提升三大水平,增强园区发展能力。一是提升农业经营产业化水平。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引进并培大培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直供、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提高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消化能力、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对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现已发展到48家,其中省级5家,年销售超40亿元,年出口4500多万美元,成为农业园区建设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益联结机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组织领办、鼓励农村能人带头领办、发动农技部门牵头领办、号召基层组织示范领办等途径,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多家,成员2.45万户,辐射带动75%的农民,初步形成了以职业农民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园区新型经营主体。二是提升农业产品品牌化水平。牢固树立“品牌出效益”意识,积极引导园区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参与质量认证,创建名牌农产品和区域公共品牌,先后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0个,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拥有省级名牌农产品9个,“金坛雀舌”跻身全国茶叶区域共用品牌价值40强。三是提升农业功能多样化水平。依托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特色地域文化,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了长荡湖湖鲜美食节、儒林水城、渔业博览馆、农林科技示范基地等一批农展节庆和农业景点,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走进农村、体验生活,较好地发挥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三、构筑三大平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一是构筑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专门注册资金2000万元组建“江东福地”上阮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来筹措建设资金。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园区建设,将农业贷款重点投向入园各类经营主体,为园区建设提供金融保障。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建设的突破口,先后引进各类农业项目100余个,总投资超20亿元,现在农业园区已成为外资、民资、工商资本等各类资本竞相入驻并获得丰厚回报的首选地之一。二是构筑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引导和支持省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与农业园区建设,与省民盟联合主办三届现代农业发展高层论坛,建有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工作站和6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解决了一批农业生产难题,对接了一批科研项目,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做到农业园区建设到哪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就推广应用到哪里,共培育各类科技示范户4550个,辐射带动周边9万农户,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2%。重点提升先进农业设施的推广应用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8%,上阮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的2万平方米玻璃智能日光温室和薄膜温室成为园区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三是构筑土地流转平台。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农民转移就业的机遇,依托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积极推进以土地股份合作为主的土地流转,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50家,累计流转土地20万亩,推动了土地向园区内项目业主有序流转,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四、强化三大保障,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一是强化政策保障。积极落实园区用电、用地、税费优惠等政策,着力优化整合涉农资金,并专门设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600万元,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化经营、质量品牌建设等进行“以奖代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扶持园区建设的政策体系。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按照有一套工作班子、有一个实施计划、有一个考核验收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园区组织推进机制,做到压力传递到位,工作推进到位,任务落实到位。目前,已专门组建长荡湖现代高效河蟹产业园区和上阮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制定落实挂钩联系制度,形成了党政领导重视、部门分工协作、上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保证了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对项目审批、项目运营、后续管理等各个环节实行“绿色服务”,保证了园区项目的快落户、快建设、快见效。全面推进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园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收等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园区内大户、小户、散户均能享受到同等的社会化服务。

(作者系中共金坛市委副书记)

金华市农业产业现状及转型升级对策 篇7

1 金华市农业产业现状

1.1 农业产业不断发展

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51.9亿元, 5年平均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 201元, 年均增长13.1%。目前已形成以优质粮油、生猪和肉制品、奶牛乳品、优质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群, 制定了130多项地方农业标准, 共建设绿色 (有机) 食品130个, 建成水果标准化基地1.2万hm2、无公害茶园2.53万hm2 (有机茶基地3 500 hm2) 。

1.2 产业化经营得到提升

通过实施强龙兴农工程, 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实力、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 全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247家 (其中国家级6家, 省级33家) , 实现年销售收入130.1亿元, 带动基地农户75.4万户增收43.7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 324家, 合作社成员12.1万名, 带动非成员农户35.5万户。

1.3 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

金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金华市粮食批发市场、仙桥花木城、义乌农贸城、浙中木材市场、磐安特产城、浙江中药材市场等重点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华东农交会、南方奶牛乳品展示会、金华精品水果展示会、中国花卉苗木交易会等会展经济得到发展, 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1.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标准农田、农田地力建设扎实推进。目前, 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88万hm2, 旱涝保收面积11.88万hm2。2010年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8 000 hm2, 其中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 100 hm2, 在建10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3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 700 hm2。

1.5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 加大良种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 扶持农业民营科研机构发展。全市现有农业民营科技企业近300家, 建成了150多个种子种苗基地和1批示范园区。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 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左右。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农业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利于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一是经营制度和基础设施的约束。目前, 全市人均耕地仅为360 m2, 远低于全国1 000 m2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限制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专业化约束。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生产, 强壮劳动力向二、三产业不断转移, 留下来的农民多数只有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经验, 对现代科技的接受与应用能力较差, 农业产业副业化现象突出。三是农业科技约束。农业科研与推广经费的严重不足, 造成大量农业科技成果滞留在科研与推广部门, 不能及时推广运用形成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3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3.1 农业基础设施工程

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标准堤防建设、千库保安、节水灌溉等工程。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测土配方工程、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以及“森林金华”创建工程, 逐步形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土肥沃”的农业基础设施格局[1]。

3.2 主导产业培育工程

按照生猪和肉制品、奶牛乳品、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优质粮油、水产养殖等八大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区。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成一批规模较大, 组织化程度较高, 运作规范的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种养殖大户, 积极培育农业经纪人等营销主体。努力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2]。

3.4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工程

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平台等建设;加快推进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推广力度, 不断提高农技推广的实效。

3.5 农村信息网络工程

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提高信息普及水平, 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推广应用[3]。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强化市、县级信息中心, 新建一批市、县级信息化示范村, 确保农民信箱实际应用户稳步增长。消除农村信息化的“最后1 km”障碍, 实现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 有效破解农产品销路不畅问题。

4 对策

4.1 制定农业转型升级规划

建立由发改、农办、农业、林业、水务、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 形成完备的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科学制定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 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

4.2 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基金

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向发展现代农业倾斜。将农业发展资金的年增量部分主要用于现代农业的扶持, 设立专项资金, 制定补助办法[4,5], 把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新建、扩建的现代农业基地作为重点支持项目, 确保扶持资金发挥最大效率。

4.3 建设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率先启动, 形成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 探索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模式。认真总结示范典型, 以典型经验引导农业转型升级, 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4 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研发。大力推广良种以及标准化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 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新设施的集成示范。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4.5 健全现代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开展农技人员结对种养大户帮扶活动, 建立首席农技专家和责任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制度[6]。鼓励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疫病诊疗、产品营销、沼气服务等专业化服务。

摘要:在分析金华市农业发展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 明确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即重点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农村信息网络等5项重点工程, 并提出制定农业转型升级规划、设立专项基金、建设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健全现代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的对策, 以期促进金华市农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现状,问题,轻型升级,对策,浙江金华

参考文献

[1]尹昌斌, 周颖, 邱建军.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与战略重点[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28 (6) :642.

[2]韦云凤, 盘明英.构建新型号农民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10) :169.

[3]高万森, 李桢, 于丽娜, 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3) :258.

[4]潘时常, 朱菊萍, 焦金芝.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 2011 (12) :72-75.

[5]张春梅, 李娟, 张欣.创新农机工作思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1 (6) :15.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篇8

关键词:绿色农业,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1 农村产业生存发展环境发生的变化

农村中小企业在破解“三农”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就业,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使农业产业化得到良好的支撑,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1]。目前, 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绿色发展的道路已不可阻挡, 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1.1 绿色发展道路不可逆转

2012年1月16日, 温家宝总理在阿布扎比世界能源会议上发表中国坚定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讲话, 强调企业应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 追求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2004年以来, 江苏省沛县大屯镇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连续5年位居全县首位, 曾多年被评为徐州市十强镇, 带动了农村一些产业的发展, 地方收入也年年大幅攀升, 2011年大屯镇政府在县政府各有关单位的领导下, 2次集中对镇区内企业进行以安全、环保、计量等为主题的综合整治, 强制打掉违法、违规企业20余家, 强化农村绿色发展的意识。

1.2 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大

2010年, 一些专家曾告诫国内企业, 发展要顺应节能减排。在未来5~10年里, 国内的形势会让企业不得不行动起来, 企业现在不行动, 将来也会被迫行动, 可见低碳发展需要有长远眼光。从2011—2015年, 中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该规划的重点之一, 就是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2]。各地政府都有硬性指标, 如用电量增长幅度降低等, 因此节能减排的力度越来越大。2010年10月, 大屯镇对部分重点高耗能10家企业进行强制限电, 包括小铸造企业、塑编企业、低附加值的其他制造企业, 并组织各级相关部门多次实地检查, 由地方农电部门和治安联防部门昼夜监督, 确保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政府对节能减排整治力度的加大使得企业在投资新项目、谋划企业可持续发展时, 把节能减排因素作为重要的参考内容。

1.3 农村重视环保力度

当前, 一些加工企业对农村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 如小塑料颗粒、小玻璃拉丝、小铸钢企业等, 对空气、农田灌溉水资源的污染, 政府部门已经着手强制关、停、并、转部分企业。大屯镇塑编产业, 是由2004年从浙江招商引资过来的一些企业发展起来的, 在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 大小相关企业近100家, 形成集装箱、纺织纱线、面粉等包装产品齐全的企业集群, 年产塑编袋3亿条, 带动了彩印、塑料颗粒等加工企业的发展。2011年, 沛县有关单位对塑编企业进行摸底, 了解到每生产1 t塑编袋, 所用电量是生产1 t棉纺纱线的4倍左右, 是典型的高耗能企业, 且第1道工序拉丝, 生产温度为230℃左右, 可产生致癌物质二噁英, 拉丝母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产生二噁英的多少。据了解, 江苏省有关部门已对此类型企业基本定性为化工企业, 最后编织袋的裁剪是用电阻丝切割, 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2011年, 县、镇集中对生产小型塑料颗粒的企业大力进行取缔整治, 2012年将有新的环境整治措施出台, 塑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可见, 当前的经济发展已不能以破坏农村生活环境作为代价。

2 农村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抓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长期存在的传统产业, 人们比较熟悉, 生产容易上手, 技术熟练工也较多, 市场较认可, 具有传统的优势。小铸造是大屯镇传统产业, 有50多年的历史, 主要生产耐磨钢球, 传统工艺是用碳火炼治, 近年来转为电炉, 虽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仍不符合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 主要特点是用电量大、附加值低、空气污染重、生产安全性不高等。目前, 已有部分企业开始转变, 一是向深加工转型, 增加劳动和技术密集度, 提高产品附加值。转型比较成功的企业有永盛铸造、汉鼎矿山配件等公司, 他们将铸造产品深加工, 精加工, 为徐工集团做配套产品, 大大提升了附加值, 在产值和用电量、税收上基本符合当地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二是进行技术升级, 比较成功的企业如兴隆工具公司, 该公司于1958年建厂, 后经集体企业向私有企业转制, 以生产农用工具为主, 原来生产工艺落后, 但转制后的企业发展稳定, 自主淘汰落后生产工具, 增加新技术含量高的设备[3]。目前, 以生产中、高档钢钳等产品为主, 基本用来出口, 是当地纳税先进单位, 符合当地政府对用电量、产值、纳税指标的要求, 不但完成了老企业退休工人承担发放退休工资的义务, 还为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 升级后的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2 向本地优势产业转型

大屯镇最大的产业是煤、电产业, 该地的大屯煤电集团公司是我国的上市公司, 实力雄厚, 因为有煤产业, 所以该地一些企业发展煤的运销, 其中东方运销公司依据该地产业优势, 迅速发展, 自己造船、修铁路、建码头, 连续多年在地方每年纳税1 000余万元;又由于大屯镇具有坑口发电厂2座, 所以该地电力价格优惠, 一些高耗能的企业长期霸占相当部分的电量。目前, 该地政府整合电力资源, 调整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纺织产业, 打造苏北纺织基地, 解决“三农”问题, 发展当地经济。近年发展起来的大诚纺织、鹏祥纺织, 产品供不应求, 2个企业解决农民就业达600人, 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 将引导部分高耗能企业向纺织产业转型, 把电力资源用好, 把纺织产业做好, 把产业优势发挥好。因此, 农村中小企业应认清形势, 顺应发展趋势。

2.3 依靠科技, 把握市场, 树立品牌意识, 走低碳经济道路

农村企业牢记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依靠科学技术,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不断开发出新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既要树立企业的品牌意识, 还要树立企业产品的品牌意识, 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4,5]。

参考文献

[1]卢良恕, 孙君茂.创新现代农业模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J].甘肃农业, 2007 (12) :11-12.

[2]孙耀吾, 杨智.论绿色农业产业化的主体[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1, 23 (5) :8-10.

[3]喻法金, 杜巍, 袁泳, 等.推进湖北省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2) :214-216.

[4]张瑞峰, 黄红浦.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 2005 (5) :48-50.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篇9

强化科技指导服务农业生产稳中有增

深入开展“农业技术走基层”活动, 强化农业科技培训, 狠抓关键增产技术落实, 整建制开展高产创建, 强化自然灾害防控,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一是小春粮油产量稳定增长。遂宁市小春预计粮食总产35.8万t, 油菜总产12.1万t。二是特色效益农业稳步发展。全市蔬菜面积2.50万hm2, 产值13.3亿元;水果面积4.72万hm2, 产值2.3亿元;中药材面积0.87万hm2, 产值达4亿元。三是大春生产进展顺利。全市落实大春粮食作物20.92万hm2, 与2015年基本持平;计划种植大春经济作物2.63万hm2, 较2015年增加200.00 hm2。

强化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射洪县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县”, 大英县和船山区、蓬溪县分别成为全省第三轮“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和“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 船山、安居、射洪3个区县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蓬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二是农业标准化基地加快提升。建成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0.38万hm2, 占全年任务的57.0%;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0.21万hm2, 占全年任务的56.0%;新建标准化柑桔基地0.13万hm2, 占全年任务的71.4%;新建标准化特色中药材基地0.13万hm2, 中药材面积达到0.87万hm2,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是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新建畜禽养殖小区36个, 完成全年任务60个的60%;新建牛羊标准化养殖场17个, 养殖大户56户;新增畜禽养殖大户147户, 专业合作社6个, 家庭牧场5个。全市存栏生猪254.2万头、牛13.8万头、羊39.6万只、家禽2 031.4万只, 同比增长3.8%、6.8%、12.9%、1.7%;出栏生猪218.4万头、肉牛4.1万头、肉羊28.2万只、家禽1 111.7万只, 同比增长11.2%、7.1%、11.2%、10.1%;实现肉类总产19.4万t, 同比增长10.5%。四是水产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发展池塘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殖, 己培育家庭渔场11个、水产合作社19个、水产龙头企业31家;扎实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 已认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27个、面积0.25万hm2、水产品147个, 建成水产规模养殖示范基地33个、面积0.05万hm2;渔业养殖面积达到0.81万hm2, 出水成鱼2.7万t, 同比增长3.1%。五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 射洪、蓬溪获中央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支持。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有机结合, 积极开发了农业多种功能, 全市已培育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00家, 产值达15亿元。树立了天伦葡萄园、万象农业博览园、绿然智慧农业体验园等休闲农业的典型。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风险防范水平提升

一是监管机制逐步形成。105个乡镇全面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市、县、乡、村四级监管和协管人员达到2 315人, 做到监管职责、对象、任务、考核“四落实”和“网格化”管理。同时, 建成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在线监管视频系统”, 初步形成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链条。二是监管示范县创建扎实推进。大英、射洪已获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命名, 蓬溪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将于2016年完成, “工作体系健全、条件保障到位、制度机制完善、监管措施有力”的安全监管模式逐步形成。三是执法监管持续强化。开展了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三鱼两药”、生猪屠宰、“瘦肉精”、生鲜乳、农资打假七大专项整治行动, 检查生产经营企业666家, 捣毁生猪私屠滥宰“黑窝点”92个, 实施饲料、兽药立案19件, 发出整改通知书19件, 处罚款5万元。四是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10个, 已建成现代农业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1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7个、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5个, 水产健康养殖场28个, 市级“放心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五是质量安全监测范围不断扩大。采取抽样监测与例行检测相结合, 种植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 畜禽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六是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稳步提升。严格落实强制免疫、产地检疫、监测预警、消毒灭源、应急处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 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强化装备条件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一是农机化发展步伐加快。充分发挥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新增各型农机具1 853台, 农机总动力达121万k W,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1%。二是农机化推动主体逐步壮大。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总数达44家, 机械化作业面积2.60万hm2, 同比增长11.0%;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继续提升, 完成机耕作业14.07万公顷次, 机收作业6.11万hm2。三是提灌站建设成效显著。安居区提灌站“九化”建设模式全省推广;完成修复提灌机械43 350 k W, 新增提水控灌设备6 359 k W, 机电提水灌溉面积7.33万公顷次;新建农机化生产道路1 547 km, 农机化目标全部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加强。完成项目总投资2.2亿元, 新建高标准农田1.05万hm2, 占省级目标的156.8%。五是科技支撑水平显著增强。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大英县成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建成农事服务超市9家, 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6个, 培育科技示范户5 982户, 新型职业农民5 000人;积极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集成技术覆盖率达90%;加快选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新品种,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

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一是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已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24.53万hm2, 颁发经营权证书74万本。总结完善“三权分置”“抵押融资”改革试点经验, 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1.7亿元, 确权红利不断释放。二是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出台了规范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方案, 探索制定了通过财政和业主出资参加保险的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大力推广“撂荒地代耕制”“土地流转合作制”“土地纠纷仲裁制”等模式, 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63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42.8%。三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全面完成射洪县“园中村”“城中村”“城郊村”3种不同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省级试点任务, 实现了集体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东”的转变。全市新启动了55个村的股改试点, 各项试点工作正在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四是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开展示范社 (场) 建设行动, 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117家, 农民合作社总数已达1 872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个, 家庭农场总数达853个;培育2 hm2以上种粮大户694户, 种植面积0.48万hm2。五是产业扶贫扎实推进。制定了产业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 选派323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323个贫困村, 培训贫困群众6.5万人次。全市投入资金4 800万元, 引进产业化企业30多家, 发展优质粮油0.67万hm2, 果蔬0.33万hm2, 林果0.53万hm2, 水产养殖0.06万hm2, 出栏生猪30万头、肉牛0.5万只、肉羊5万只, 特色小家畜禽600万只, 助推了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深入推进

一是品牌建设深入推进。遂宁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77个, 绿色食品81个, 有机食品28个,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1个, “三品一标”认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 已有49家会员单位授权使用“遂宁鲜”标识。二是品牌宣传推介有效开展。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展会等宣传平台, 开展了一系列“遂宁鲜”品牌推介活动。三是营销市场不断拓展。制定了天虎云商“遂宁鲜”线上特色馆建设方案, 已在铁路物流园建立了“遂宁鲜”线下展示馆2个, “遂宁鲜”协会会员单位31家400余个产品正式入驻;与“四川在线”合作建立了遂宁市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 已有27家“遂宁鲜”会员单位入驻, 12家开通了微商城, “遂宁鲜”品牌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四是农业投资促进扎实开展。切实履行农业行业招商引资主体责任, 开展农业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 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已搜集、筛选项目52个, 促成签约项目1个、投资金额达5亿元。

强化环境保护治理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近年来, 浙江省坚持把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 还应清醒地认识到, 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 其中,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的矛盾, 使加快培育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 在明确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基础上, 通过分析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 以此来指导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改革, 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将有效推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根据《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 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1.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明显提升。

积极引导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优化配置, 在推进传统种养殖业发展的同时,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 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 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 完善、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各要素, 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 把“两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平台。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 依靠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强化管理, 使之成为稳产、高产、优质、高种植模式的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的要求, 依靠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使之成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2) 提升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 引导农业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 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继续鼓励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走向联合, 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不断完善经营体制的同时,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建立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 实施“五有一追溯”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 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三品一标”认证。

(3) 着力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强农科教结合, 组织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转化机制。把加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优质高产栽培及养殖、农业节本增效控害、动植物重大疫病综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农业节能减排、农业信息化、农业抗灾减灾等十大领域的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作为为重点。重点突破和熟化种子种苗、水稻机插、油菜机收、名优茶机采、病虫绿色防控、连作障碍治理、畜禽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及成果。建设一批种子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 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茶树、柑橘、蔬菜瓜果、蚕种桑树、优良畜禽繁育和供给中心。

3. 创新农业生产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大力创新和利用“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清洁化生产技术, 广泛应用间作、套作、轮作、稻鱼共生等农作技术和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 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生产和推广力度, 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 提高肥药利用率, 减少氮、磷等排放, 推进农业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减轻和控制农业自身污染。

4. 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 实施对重点培育的产地批发市场的认定工作, 在农产品主产区培育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 改善物流设施和交易平台, 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加大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三层网络成熟技术及设备在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监管各环节的示范推广。全面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 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鼓励组建农机、粮食、植保、沼气等专业服务组织, 鼓励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沼气服务等专业化服务, 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二、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科技人才, 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1.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传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 是农业生产和服务走向专业化分工。

这要求农业从业人员不但具有较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专业生产能力, 更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归纳和技术创新能力。农业转型升级也是传统农业的市场化发展, 是由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这就需要农业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具有较强的获取市场信息和分析这些信息的能力。

2.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经营模式的集约化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生产与经营走向规模化、组织化和一体化。

这要求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内行, 也要熟悉整个产业链条各环节技术要点和连接规律, 更要成为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专家, 要熟知、理解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并具有把握农业行业发展动态和预测发展趋势的能力。

3.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模式的生态循环化发展, 农业生产走向节约化、清洁化和标准化, 生产模式走向多元复合型。

这要求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深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 具有较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 掌握自主创新节约型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的能力, 掌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 熟悉“三品一标”各项认证标准, 熟悉各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三、浙江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调整专业设置与布局、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 使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1. 适应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特点, 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各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相互配合, 各司其责。这要求人才培养在层次上要有差别、有特色、相互补充, 更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使各层次人才培养相互融通和衔接, 构成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 我国涉农职业教育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 但这三个层次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中高职有效衔接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在我国尚未提上日程。

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正处于起步阶段, 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3+2”联合办学模式的促动下, 中高职有效衔接进展较快, 基本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衔接, 但尚未达到相互融通;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仅停留在“专升本”模式, 并无实质性的融通与衔接。

2. 适应农业产业体系提升, 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

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要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规模等方面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浙江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农业产业链逐渐拉长和增粗, 这对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满足浙江省农业产业链条健康发展的需求, 在专业设置方面, 在加强传统种养殖技术类专业建设的同时, 应增设与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农产品流通与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相匹配的新专业。虽然浙江省涉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服务、农业观光休闲和生物信息技术类专业已经出现, 但存在问题较多。

(1) 传统粮油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设置问题较为严重, 该类专业只有两所本科院校开设, 均分布于杭州市, 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均未开设该类专业, 在结构和布局上严重失衡;畜禽和水产品养殖技术类专业稍好些, 有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分布于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和嘉兴, 但其布局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专业覆盖率不高。园艺 (园林) 类专业从数量和布局相对较为合理, 共有4所本科院校、12所高职院校和40所左右 (不完全统计) 中职校开设该类专业。

(2) 与农产品相关的食品科学类专业开设率较高, 有15所院校开设相应专业, 其中, 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5所。从布局上看能够满足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 但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内涵建设上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 所有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开设食品工程 (加工技术) 类专业, 其余均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储运与营销类方向, 食品工程设计 (农产品加工工艺) 开发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足, 另外, 还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 (经营) ”专业, 但均存在对“绿色食品生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上的不清晰, 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现象。

(3) 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和生物信息类专业均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仅有2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开设农业经营与管理类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相关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生物信息类专业只有1所本科院校开设。调查结果显示, 以上各领域人才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 加快以上领域各专业建设将是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 适应农业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 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应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创业意识、现代农业理念和基本生产技能, 同时能够从事农业组织和产品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这一要求,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涉农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构建农业种养殖技术类和食品工程 (农产品加工技术) 类专业课程体系时, 应把农业产业经营与管理、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等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强化;在构建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时,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三品一标”质量标准) 、监督与检测体系建设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融合。

(2) 涉农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 均应重点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做到: (1) 将创业教育课程由原来的公共选修课纳入到职业拓展限选课或职业技术必修课平台中; (2) 加大社会实践的学分比例, 在社会实践成果评定标准中, 增大自主创业规划比重, 突出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3)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 以“产、学、研”教学模式为平台, 给学生创造充分了解产业、认识企业、熟悉企业经营与管理、思考企业发展规律、谋划企业发展规划的机会, 强化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信心。

4. 适应农业产业技术集成, 加强课程建设。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技术集约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技术集成、表现和传递的基本单元, 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融通的基本渠道, 其内容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先进性以及与产业技术集成的吻合度, 是决定职业教育能否适应产业技术集约化、能否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

(1) 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应以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理念为依据来组织教学内容。在保留必须的基本理论基础上, 实时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把能够促进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作为选取教学内容的主要标准,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注重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的前提下, 农业生产技术类课程均应增加循环农业相关内容, 学生们共同探讨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 将课程内容有效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和创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 改革教学方法, 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改变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课程唯一功能的陈旧“课程观”, 以将课程视为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载体和平台的现代“课程观”为指导, 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 积极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 引导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

[2]吴业东.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深化产教结合的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5) :51-53.

上一篇: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下一篇:唐代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