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教育

2024-08-21

中职化学教育(精选十篇)

中职化学教育 篇1

1 认识绿色化学, 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又叫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是指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有害的原料、产物、副产物、溶剂和试剂的生产和应用。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原子经济性”, 体现在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拒用5个方面, 既充分利用资源, 又防止污染[2]。绿色化学的理想和目标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 不再产生废物, 不再处理废物。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保护, 它不是被动治理环境污染, 而是主动防止化学污染, 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所以,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化学教师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坚定绿色化学理念, 才能在教学、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过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就要在化学教学中始终贯穿绿色化学思想, 要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 形成绿色化学意识, 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自觉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 立足化学教学, 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 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1]。绿色化学理念应渗透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 这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1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教育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 广泛收集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环境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健康与环境, 体现绿色化学教育思想和理念。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

例如在讲授“芳香烃”时, 可结合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企业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哈尔滨全市停水”这一事件, 着重指出苯污染给环境及人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危害:苯直接进入人体会致癌、致畸、致突变, 并伤及人的中枢神经组织、器官、造血系统。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类似污染事件的认识, 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防止苯污染的发生。再如在讲授“含氮有机化合物”时, 可以结合“大头娃娃的奶粉事件”和“苏丹红事件”, 指出三聚氰胺和苏丹红均是含氮有机化合物, 二者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作为食品添加剂, 使学生形成自觉维护健康、拒绝食用和使用有害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绿色化学理念。

只有把教学内容和人类健康与环境污染知识有效结合, 才能使学生对绿色化学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进而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主动倡导绿色化学[3]。

2.2 在实验教学中实现绿色化学教育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的特殊性, 运用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指导化学实验, 实现绿色化学教育。

首先, 对于检验、验证性实验,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实验试剂的用量, 使实验小型化、微型化。如硫酸根离子与卤素离子的检验, 可以选择点滴板代替试管进行实验, 既可以避免试剂的浪费, 还可以起到净化实验环境、强化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作用。其次, 对可产生有危害性气体的实验, 不仅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尾气的吸收, 既实现对实验产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又防止实验过程中尾气、废物等对环境的污染, 还能加强对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再次, 对于危险或反应条件苛刻、污染严重以及仪器、试剂价格昂贵的实验可依托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观看录像或模拟化学实验来达到实验效果, 体现绿色化学的要求。最后, 对于实验产生的废物要妥善处置,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强化绿色化学教育。

3 拓展第二课堂, 强化绿色化学教育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另一有效渠道。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可以在一些环保纪念日举办讲座、进行宣传, 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如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可以教导学生节水、惜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让学生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要珍惜地球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我国也响应号召, 提倡“光盘行动”, 节约从自己做起。

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制药厂、污水处理厂等, 了解工厂对工业“三废”的处理情况, 进行实地环保教育, 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塑料袋, 减少“白色污染”;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加强金属、纸、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特别注重医疗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让学生切实理解实施绿色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就要树立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就必须坚持绿色化学教育。绿色化学是一种思想, 关键是注重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 并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 接受绿色化学, 自觉践行绿色化学。

关键词:绿色化学,中职,化学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刚.医用化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许群.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中职化学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2

【摘要】中职化学学科教学教师不得不面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等现状,同时化学学科又是学习有关专业课的基础,掌握些化学知识、多学些化学实践操作,有着特殊的作用。作为教师,如何结合化学学科教学现状,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中职;化学教学;现状;有效对策

中职学生与其他普高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没有升学压力,但又面临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个层次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看学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他们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中职化学学科不仅是中职专业学科学习的基础课程,又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强化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相关专业课打造一个够用管用的学习的平台,为学生的以后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

面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实际问题,中职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不仅较低,同时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习动手实践能力薄弱,学习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这些都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的教材与时代发展需要相脱节的现实,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都深受传统的职业教育影响。部分教师侧重于理论教学,对化学教学中符号、化学性质、方程式等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联系,职业技能教学方法单一,实用性不够等,这些课堂教学的现实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提升。

二、提高中职化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化学学科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专业特点、市场需要,重视化学学科基础教学,突出其社会性和实践性,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校化学教学实际的有效之路,让化学学科更好的服务于专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做好初中与中职化学学科教学的过渡衔接工作。初中阶段,通过一年化学课程学习,有的学生甚至都没有入门,但整个知识已经学习结束,他们不仅没有学好基础知识,同时实践操作能力也没有得到发展。从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知识构成看,不仅知识较为简单,知识体系联系不大,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到了中职阶段,教师急于讲新课,学生会无所适从。因此,中职教师一方面要适当夯实初中基础,了解每个学生对初中化学掌握的情况,然后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做好初中与中职化学学科教学的过渡工作。

2.优化学科知识,整合课程结构。中职学校要结合专业设计的特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导向,突出中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既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化学知识,同时强调学科知识与人才培养更加对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将来的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优化学科知识,整合课程结构。首先,夯实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想学、乐学,积极参与课堂探究的兴趣,通过化学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自学、分析、研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其次,整合课程资源,让化学知识更好的服务于专业发展。每个中职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特点,都结合地方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开设不同的专业,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取舍,以本专业学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为出发点,并结合用人单位要求进行整合课程资源,分散重、难点,以操作实践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相比较,教师要改变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手段,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借助于教师的演示实验,不仅直观展示化学实验现象,揭示化学原理,还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感受新知。教师还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模拟、视频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突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不仅让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职化学教学,教师不仅要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自主探究实验,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操作和观察,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将化学实验与平时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感知化学知识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总之,中职化学学科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以培养中等职业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取必备知识,让化学学科服务于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邬玉凤.浅谈如何在实践中创新化学教育[J].时代教育,(16).

在中职化学课程中渗透爱情教育 篇3

[关键词]中职化学爱情教育萃取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

一、教学背景

据2008年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所做的一份《中专生两性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统计显示,谈过恋爱的中专生占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二,即使是未恋爱的学生也有接近一半比例渴望恋爱。由此可见,中职生恋爱问题已成为中职教育不可回避、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由于中职生正处于十六至十八岁的青春后期,他们的性意识已经完全形成,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渴望“爱”与“被爱”是正常的,但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巨大变动,导致因感情问题处理不当而出现各种不良的后果。因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教育工作者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直以来,爱情教育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主要源于在教育过程中很难掌握这个“度”,“过了”容易让学生想入非非,“不够”又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以萃取原理这个教学片段为例,尝试在中职化学课堂中渗透爱情教育,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爱情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教学环境

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男女比例平均化的原则分十个实验小组,每组都设有一名小组长。

三、教学对象

药剂专业中职一年级学生,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对化学实验课堂较感兴趣,但理论基础薄弱,抽象思维比较欠缺。

四、教学片断设计

师:今天我们做实训的题目是用石油醚萃取碘水中的碘,大家昨天晚上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点评:在学生的“概念”里,预习只是抄一下实训中的目的、用品、原理和步骤,教师要加以引导,促进其思考,使其对实验的原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萃取的原理。

生:(齐声朗读)萃取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使物质从一种溶剂转溶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齐声朗读的萃取原理,结合本实训的题目,用5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得出实验原理中“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这个实验中分别指什么?那“物质”在这个实验中又是指什么?”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教师巡视,不时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

(点评: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成绩优秀的小组长带动组内化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促进后进生的思维发展)

5分钟过后,请各组的小组长举手抢答并加分,教师在黑板记录加分情况。

甲组:题目中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分别指的是石油醚和水,而物质其实是溶质——碘。

让有不同意见的组继续发言,并加分。

(点评:在提出不同意见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动脑思考,最终同意了甲组的答案)

师:为什么碘会从水中转溶到石油醚哪里呢?

生:溶解度不同。

师:那么你们认为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还是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大?其实,老师可以把萃取原理改编成一个现实精短版的爱情剧本,同学们一听就明白了。

(多媒体展示剧本)碘和水本来是夫妇(因为碘已经溶解在水中,形成碘水的混合物),但他们彼此的感情并不是很好。原因在于他们在读中职学校时就已经开始拍拖了,当时一时冲动,偷吃禁果,女方怀孕了,他们俩都被学校劝退了。虽然他们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受到双方家长的反对,但他们当时坚信彼此是深爱着对方的,他们最终还是结婚了。由于他们过早地步入社会,男方因没有什么学历,只能靠苦力挣钱养活妻子和子女;女方没有去工作,在出租屋里带着小孩,日子过得很拮据。他们渐渐地发现,彼此的生活再没有当初恋爱地那份激情,只剩下对子女的责任和生活的艰辛(因为碘原本只是微溶于水,但由于碘化钾的存在,起着助溶作用)。直到有一天,碘偶尔遇到了一个她很喜欢的石油醚(碘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远远大过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于是碘离开了水,投入了石油醚的怀抱中(达到一个转溶的过程),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那你们现在知道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还是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大?

生:当然在石油醚中溶解度大。

师:那它们之间的溶解度差异越大是不是分离效果越好?

生:肯定是溶解度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点评:听完这个故事,学生内心正处于一个认知的冲突中,这时候是教师渗透爱情教育的好时机。教师应提出一些延伸性而又开放性的问题去促进学生去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师:碘和水那份纯真的“爱情”关系为什么这么脆弱呢?他们的爱情还缺少些什么?一份圆满的爱情需要什么要素?请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小组长总结归纳,并用油性笔写在硬卡片上。

(发放油性笔和硬卡片,背面有双面胶,10个组的硬卡片最终可拼成心型)

(点评:让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力量,从而达到群体互助的效果)

教师巡视,不时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让各组小组长轮流发言,然后把硬纸片粘贴出黑板,教师加以引导和点评。

(点评:教师对不同组的代表发言加以引导,促进学生群体的思考以达到其正确的爱情观形成,这是一个教学难点)

师:恋爱并非爱情。恋爱是爱情的基础,爱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婚姻。马克思主义的“恋爱观”认为“恋爱是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碘和水的关系实质上是属于一份纯真的恋爱关系,就像你们青春期恋爱一样,但并非每一份纯真的恋爱关系都能上升到爱情的层次。而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则认为“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但爱情关系的建立,还需要深入了解彼此间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观是否高度一致,还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中职生,真爱是需要等待的,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心底下种上一颗美好的爱情种子,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等待合适的人。

五、教学设计反思

本次课把学科知识和爱情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舍弃了填鸭式的萃取原理讲解,取而代之的是以比喻和剧本创编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曾崇理.有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职教育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篇4

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 针对实际, 把握原理, 适当改进。学生实验是化学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可直接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 同时又满足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共性———好奇心强, 把枯燥的理论和性质, 变成看得见, 摸着着的东西, 使学生学得生动、扎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把实验与思维活动相结合, 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掌握知识。要做到三思、二做、一总结、一引导。即:先思考再去做, 边思考边做, 实验完毕再思考, 教师引导后总结。例如, 在摩尔浓度配制这一实验中, 实验里说:“称得所配溶液的溶质后, 倒人烧杯, 将其溶解, 将溶解液倒人容量瓶中”。根据这一实验首先向学生提出如下思考问题:1.溶解速度慢怎么办?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用玻璃棒搅动) 2.溶解液怎样倒人容量瓶中?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引流) 3.为什么要将烧杯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人容量瓶?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防溶质质量损失, 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大家对化学实验基本上有了统一的认识, 概括出:实验步骤和现象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不违背基本原理和原则, 可对书中实验进行改进, 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所发明和创造。

(二) 鼓励学生独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往往存在三种弊端:一是对实验预习不够, 不明确实验目的和操作内容, 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没有养成及时记录, 及时处理的良好习惯。结果是实验过后, 并没有达到从实验联系课本内容的预期目的。二是缩手缩脚, 不敢动手。由于化学课本当中多半实验以教师演示为主, 给学生开设的实验并不多, 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 对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不够。当学生面对众多仪器时, 无从下手, 不能顺利按实验内容进行操作。只能是按步就班, 生搬硬套。三是毛手毛脚, 不加思索地盲目操作。为此, 教师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由学生参与。教师讲清楚实验的目的、要求、步骤, 让学生到讲台上安装实验装置, 全班观察, 在操作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学生及时改正, 教师及时总结。每次实验开始可以让胆子大的同学来演示, 最后让那些不敢动手的同学重复演示。这样可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 提供学生独立实验机会。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有限的课堂时间限制了学生的动手机会, 加之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产生了许多与化学紧密联系的新事物。利用第二课堂, 适量增加独立实验的机会, 使学生在进一步掌握基本操作的前提下, 了解化学。如, 氮族元素、氨及铵盐这部分内容, 教师可先设置实验题 (见图1) 。

这些题目可由学生先写出实验报告, 然后再让学生做,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有成就感, 也使学生通过实验, 观察、理解、记忆许多化学方程式。

(四) 变被动为主动, 启发学生。在新型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是主体, 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将探究性实验变成启发性实验。具体做法如下:每做一个实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 先举一些类似的实验。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 先让学生制定出该试验的目标, 再让学生提出该试验所用到的药品、仪器, 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 编写出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自己编写的方案进行试验, 看看自己编写的方案发生的现象, 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 同学间进行交流分析, 教师给予指正和总结, 最后得出结论, 使学生完成实验目标, 达到预期效果。例如, 在学习二氧化氮的性质时, 先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有何不同?二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谁更稳定?在教师的启发下, 同学们经过分析和讨论可形成两种意见:性质相似依据是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相同, 均有氮元素和氧元素;截然不同, 组成分子的原子不同, 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组实验, 让学生把实验现象填入表1。通过实验、观察、填表等, 对上述问题的答案自然清楚。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并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和转化关系。在实验中, 学生动手做、思考用脑、变被动为主动, 动手能力得以提升, 做实验的积极性也得以提高。这样也使学生学到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二、在考试中添加化学实验成绩

对实验进行考查, 打破往常传统的笔试模式, 既可考查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 又可以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综合考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独立分析问题后得出的结论, 由教师评判。具体的做法是;由教师写好众多实验题目, 然后由学生抽签决定自己所做内容, 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学生做完预习———书写实验报告———实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工作, 教师也可在学生做实验时提出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问题, 作为附加分, 加到实验成绩中。实验考查利于在平时培养学生操作严谨、认真、准确、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总之, 化学实验深入教学, 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对课堂内容有充分了解, 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操作和实践活动, 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为目的, 换来学生对化学课的浓厚兴趣。

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化学除了掌握一些主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 还要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因此化学实验室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动手能力,化学实验

参考文献

[1]王桂贤.青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中职化学教学的论文 篇5

关键词:实验;分析化学;教学

一、传统中职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

一直以来,职校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学习基础差,好动不喜静,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

在课堂上很难一直保持注意力。

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接受能力减弱。

而中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习时间短且较集中,学生练习少。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由于深受以往的职业教育的影响,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偏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远远不够。

中职教育要改变现状,就要抓住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从改变教育理念入手,充分利用学科和优势,寻找适应就业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由以往被动式的学习转变成主动式的探索,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创新性人才。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侧重从实际中总结出结论,把理论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分析化学的实用性。

但是在传统的中职分析化学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太单调,多采用理论教学法,职业技能教学法不足,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对理论课,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似懂非懂、提问时一知半解;对实验课,学生不知所措、机械地模拟实验书上的步骤。

这样的教学方法及进度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极不匹配,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甚至有些学生对化学达到厌学的程度。

鉴于这些现状,中职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要实现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

二、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能够终身学习。

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重在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既在学习中实践,又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施过程中,把理论课堂移到实验室,针对实验内容开展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讲解,使学生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主动的去对知识进行探索与掌握。

在实验的引导下,教师的讲解不再枯燥,学生成为主动求知的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这样学习效果也随之好了,教师则更受学生喜欢,也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所以,以实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实施的做法,符合中职分析化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值得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分析化学课程中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有以下几点要求:

1、教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围绕教学目的,灵活使用教案,因材施教,遵循教学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有效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掌握好教学程序,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增强学生信心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教学目的。

2、按课题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选择多种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实验操作型、分析型、设计型的考查形式;开设选做实验等第二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使之与课堂实验相辅相成,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重视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

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开放问题(条件开放、操作法开放、目标开放),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收敛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分析化学作为中职阶段专业课中的重要课程,同时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联系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受对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就是教师在授课模式的选择上重点要考虑的了。

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是一条提高中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它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能力,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钊.浅谈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子制作,,(12).

2.尹希华.中学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00).

3.赵砚.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J].辽宁教育,,(06).

中职化学教育 篇6

关键词:中职化学 环境教育 意识 师资队伍

一、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升人们的环境意识,对于改善环境意义重大。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很有必要。

在中职化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提升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知识和能力。有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就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的推广。

二、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中职化学教学首先要设定教学目标,其次是选好教学方法,最后就是注重课堂教学过程。要想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就必须在目标、方法和课堂上体现环境教育。

1.在教学目标中渗透环境教育

目标的设立: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中职学生环保责任意识的教育,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将这三个目标增设到中职化学教学目标中,充分渗透环境教育。

2.在教学方法中引入环境教育

在教学方法中引入环境教育,主要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中,多采用环境案例,通过环境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环境教育

中职化学课教授的专业知识学习,要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例子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环境教育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中职环境教育的问题与思考

1.中职环境教育的问题

中职环境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备课费时费力,学校缺乏环境教育意识。

(1)教师备课费时费力。提出在化学课中渗透环境教育后,很多的教师对环境教育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备课时,就会费时费力。

(2)学校缺乏环境教育意识。笔者在学校随机选择了100名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都是与环境有关的知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师生对于一些普通的环境危害都不是非常了解,这说明他们的环境意识不够。接着我们又做了两个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愿意参加义务环保宣传活动”,100名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95人表示愿意;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何”,100名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70人认为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好。这说明学生和教师,还是非常愿意参加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只是没有具体实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

2.对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

在中职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认识,增设专门的课程,加强教材建设,增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1)提高认识。要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这需要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强调环境教育,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从自身开始注重环境教育,提高认识,再加环境教育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提供帮助。

(2)增设专门的课程。中职化学课和环境教育关系密切,所以,在中职化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增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学校调整教学模式,增加环境教育知识,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专门设置相关课程,并将该课程添加到考核科目中。

(3)加强教材建设。在中职化学教材中,增设更多的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和实际例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大胆地研发化学教材、创新教材,让新教材更适合教学,更多地传递环境教育知识。

(4)增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主要实施者就是教师。而在刚刚开始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也缺乏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为此,要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促进教师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通过培训使教师获得开展环境教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四、小结

总之,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环境意识,同时,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增加更多的环境教育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国家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潘荣辉.做环境保护教育的先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6).

[2]殷玉美.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程艳红.中学化学教育进行环境教育的目标和途径[J].内江科技,2005(2).

[4]赵翠敏.化学教学与环境基础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10).

素质教育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必须把素质教育应用于职教课堂

目前, 中职学校招生实行登记入学制度, 生源质量下降, 这些学生大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和厌学心理, 上职业学校是无奈的选择。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较差, 学习信心不足, 学习动力缺乏, 多数学生听不懂、学不会, 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而中职学校的教师习惯于从教材出发进行知识传授, 课堂教学很少让学生参与, 教学气氛沉闷, 学生不想听、不愿学, 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此, 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 我们要着力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习惯, 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上好每一堂课。

二、素质教育下职业学校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化学教师肩负着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的任务。因此, 化学教师除具备良好的师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应当具备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较强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以及能够熟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等业务素质。

三、如何把素质教育应用于中职化学课堂教学

一般认为, 教学过程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五个要素构成。而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和能力发展目标来实施。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 更在于创造, 教师要将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把素质教育应用于中职化学课堂教学。

1. 课堂讲解要着眼于“三基”、“两点”, 认真完成教学目标。

所谓“三基”就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两点”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好的为专业服务。教师在课堂讲解时要多举例子, 尤其是难懂的地方, 要用生活中的事件来类比。举例子一定要紧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由浅入深、题型多变、发散开阔学生的思维。基本概念要讲清, 基本理论要讲透, 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课堂教学一定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教会方法的教学目标任务。

2. 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 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要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 启迪学生探索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讨论、自学、观察、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经常采用的是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重视精心设疑启发, 通过启发、引导、点拨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看准时机抛出问题, 组织引导学生讨论, 创造学生讨论的气氛。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寻求答案, 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能力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是思维的源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是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 其次是培养观察的敏捷性和全面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核心, 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多种思维方法;实验操作是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活动,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指导学法, 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使之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获取知识的能力, 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才能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指导学法有多种形式, 常见的有指导学生听好课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材,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研究化学的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总结知识规律的学习方法等。

5.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学校都有校内外实训基地, 化学教师要根据化工专业和化学课的特点,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 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定期让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现场教学, 增强学生对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 切实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能力。

中职化学教育 篇8

一、新课改已经深入广大中职老师的心,逐步走入课堂

高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倡导的就是一个“新”字,即理念新、观点新、框架新,目标明确,进行有效的学习,新课标在大家的期盼的目光中破土而出,其深刻的内涵得到了广大师大的广泛关注和期待,其“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一重要理念被大家认同,在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解放思想,在课堂教学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现象,大家纷纷构建多种学习模式,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

二、一节好的化学课应具备的特征

在中职学校怎样才算一节好的化学课呢?我认为在中职学校一节好的化学课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课堂教学内容符合企业、社会的实际需要。(2)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内容难度适中,有的放矢,能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3)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4)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让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5)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尤其我们的中职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自尊心。(6)积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

对于学生在学校的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匪浅,一生受用,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是让他们获得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让他们拥有一种学习的精神,一种严谨的态度,一种追求科学的精神,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财富是永远用不完的。

三、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过去不管普通高中,还是中职学校,都存在着一言堂教学的情况,老师在讲台上靠着“一张嘴、一枝笔、一本教案”上课,学生只需要带着“脑袋”来听课就行。学生基本不需要动手动脑,师生互动情节少,生生互动情节更少,这种教学模式别说在普通高中实际效果差,对于基础更差的中职生来说,效果往往更差。他们会普遍感觉听不懂,没意思。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探索,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企业实践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按照一定规律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课堂上每组分发课时学案,课时学案内容包括本课预习、课堂探究、课堂训练三个部分。让学生变成课堂的小主人、小老师,在互帮互学中完成课堂的教学,老师变成了引路者、协调者,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上课愿意听了、主动说了、有积极性了。比如:我给航空乘务与安检专业的学生讲解机场严禁携带的违禁品这一节知识时,我采取的方法是上课之前让他们从身边寻找他们认为机场不能带的违禁品,他们充满了好奇,学生们非常踊跃,他们非常想知道哪些是违禁品,哪些不是违禁品,他们想方设法把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物品拿到课堂上来。在老师的引导和指点下,他们把这些物品分门别类,然后看看哪一个组指出的违禁品多,尤其给他们当指出来哪些是化学违禁品时,还要让学生自己试着研究一下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一旦发生危险,有多大的危害。接着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他们播放违禁品视频,当学生看到违禁品出现危险爆炸的画面时,学生们从内心发出一阵阵惊叹声,他们没想到违禁品能有这么大的危害,这样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取证,他们一下子对将来从事的安检事业有了深入的认识,感觉到自己的担子很重,他们意识到安检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安检事业是一份严谨和光荣崇高的事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的化学教学要根据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所教授的内容不再枯燥、死板,让我们的课堂内容更接近企业实际、更接近社会需要。例如:在给航空乘务与安检专业讲化学课时,利用北京首都机场是我校校外实训基地的便利条件,和我校航空专业部一起组织学生去北京首都机场实地考察学习,让他们带着好奇与兴奋来到亚洲第一大的T3航站楼安检现场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邀请企业方面的人员现场进行讲解。通过实地观摩,这样不仅把课堂放在了企业,企业可以了解学生,学生可以了解企业。老师和学生之间不仅可以互动,企业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我在给学前教育专业讲化学课时,针对将来她们是幼儿教师,她们将来面对的是学龄前儿童的特点,我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增加了趣味化学实验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试验,每一学习小组都提前准备,查找资料,然后在化学实验室为大家做化学小试验,看看哪组做的好,有新意,大家共同观察化学实验现象,通过大家讨论,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我还引导学生要和幼儿小朋友一样在实验环节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学生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中职化学教育 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化学教学,应用能力,培养方法

职业教育的旨归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各个学科都必须以此作为教学目标和内容设定的出发点,职业教育中的化学教学也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并以此作为课程内容选取、作业练习设计和授课方式的依据。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的现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录取基本在普通高中选拔之后,这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均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化学课的内容枯燥单调,抽象的理论和繁多的概念让学生产生拒斥心理,最终远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如何既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又紧密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值得化学教师思考的一个现实课题。

在理科体系中,化学与数学、物理等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它不似物理那样把原理作为学科的核心,也不像数学那样把定理和公式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化学学科的知识点繁多,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而且更加重视应用,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延伸。中职教学不同于高职教育,中职学生初中毕业,起点较低,高职学生高中毕业,化学基本原理在高中阶段已经学过,因此中职教学不是高中教育的替代品,也不是普通高校化学教学的初级阶段。中职化学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教育,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直接从事于一线技术性工作,强调技能掌握会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把其学习内容与其职业价值观直接联系。

基于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整。现行教材结构是把整个学科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个板块,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先后顺序,分块教学。这种内容设定在高中教学中是有效的,它能够使学生的思路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但是在职业教育阶段,强调这种理论教学的完整性意义不大,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教材的结构予以重新组合,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合二为一,打通两者的板块界限,压缩原理内容讲解,减少抽象概念的阐释,增加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具体而言,首先在理念上,坚持环保为先,化学既可以是环保工作的先锋,又可以是环境污染的源头,因此化学是环保与科技结合的典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价值观就实现了有效对接。如讲述水质资源及水质净化的原理,对相关的原理程序和检验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滴水都经过了多道工序,它不仅仅是自然资源,更是复杂劳动力的凝聚,从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每个学生都变成节水的先锋,把节水工作渗透每一个环节。

加强应用的另一种方式是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尽管中职化学教学以应用性教学为主,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学习是不可避免的,实验则是把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的形式予以转化的重要通道,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会使化学原理在实验现象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让学生充分体现化学的神奇,这种形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不可替代的。实验教学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实验教学的课时数必须得到保证,而且除了正常教学课时之外,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地做实验,其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堂上教授的是常规性实验,这种实验课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强调的是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目的直接性,而在课余时间的自主性实验中,通过探索性的实验,锻炼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我实验流程中,学生首先选择实验用品,然后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以及对实验中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实验结束之后,给学生留一些作业,如调查统计、采集和分析样本、查阅文献资料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展示其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促使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如让学生用化学方法除去瓶中的水垢,自己写出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实验中的一个环节,而是由学生设计整个实验的流程,并寻求解决的办法,经过观察、分析、猜测、联想、类比、归纳,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这种学习,学生的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提高,这样就摆脱了之前化学教学中仅仅依托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的弊端。这种教学思维借鉴了高校商学院案例教学的精髓,对中职化学教育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中职化学教育 篇10

(一) 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1], 可见饮食的安全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像一个难缠的毒瘤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三聚氰胺事件的震惊、瘦肉精事件的蔓延、染色馒头的喧嚣、塑化剂事件的纷纷扬扬、地沟油的长久不衰, 让中国人对食品“无从下口”。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 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成为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成为保有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 中职生饮食习惯调查分析

为了解中职生的饮食习惯的现状, 特别对在我校中职生的饮食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事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不良饮食习惯:

1.偏食。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68%的比例有偏食的行为, 在选择食物时65%的学生注重食物的口感, 只有14%的同学会考虑营养的因素。

2.挑食唯“色”。调查中发现62%的同学在挑选食物会被食物的颜色所影响。学生喜欢颜色鲜艳的食品, 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 会使用非食用色素, 长期下去会给肝带来“一种不能承受的重”。

3.光顾小摊, 不重卫生。调查中发现, 48%的同学把油炸烧烤类选为零食, 96%的同学会光顾街边的各类小摊等。小摊往往处于马路边, 灰尘、废气萦绕, 食品很容易会被污染, 加上为了降低成本, 很多摊主会用价廉、不安全的原料, 如地沟油, 变质的肉等。

4.饮料当水喝。在平时的饮料摄入调查中, 18%选碳酸饮料, 54%选果汁饮料, 42%选奶茶, 很少人提出以水做饮料。

5.零食当道, 不重正餐。调查中有8%的学生经常用方便食品来代替正餐, 84%偶尔为之, 只有4%的同学表示正餐无误。

结果显示, 同学们的饮食中确实存在着不少的不良习惯, 已经或深或浅的影响到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认知。

二、实践措施

在化学教学中, 笔者通过知识融入、实践分析、时事解读, 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以中职化学教材和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据, 选择适合养成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内容, 将健康饮食教育融于中职化学教学。

(一) 融食品化学于课堂中, 明食物作用

在化学课堂上, 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因势利导的介绍化学物质在食物中的存在和这些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可以说每个章节都有很多知识点可以和生活中的食物相联系, 常见的有氯化钠、铝、镁、铁、糖、脂类、蛋白质、添加剂等, 现例举如下:

在无机化学的内容中有氯化钠的介绍, 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调味料, 学生非常熟悉, 但是又并不深入。除了常规知识外, 我还添加了氯化钠对人体的反作用: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水肿、感冒、危害心脏、导致胃癌, 从而劝说学生少摄入含食盐过多的食物:如泡面, 蜜饯, 腌制的食品, 如酱、酱菜、咸肉等, 同时要求把知识传达到家庭, 促进知识的传播。

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有糖类, 在学习了糖类的结构, 性质等内容的同时, 笔者还强调了糖类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糖类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主要是由米饭、面条等含有淀粉的食品供给的, 另外食物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糖类, 虽不能被吸收, 但能促进肠蠕动, 防止便秘。而在学生当中为数不少的同学都很少吃饭吃菜, 经常吃泡面饼干或其他的零食, 故主食吃得很少, 长期下来获得的热量过高营养却很低很容易造成便秘, 形成的肥胖身材、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某些种类的癌症。

总之, 在化学课堂上, 抓住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渗透, 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 挑选食物时以营养为主要依据, 能够选择相对健康的饮食。

(二) 揭不当烹调危害于课后, 择健康方式

在众多的烹调方法中, 其中油炸、烧烤、麻辣烫是三种价格便宜、美味, 学生比较喜爱又能承受, 但是却隐藏着巨大的危害的烹调方式。课后, 我组织学生从食堂借来工具, 组织了油炸、烧烤、麻辣烫的活动, 在过程中讲述危害。

1.油炸食品香、脆, 但是往往存在很多问题: (1) 小摊会采用劣质的原材料:像加很多香精, 嫩肉粉的快要变质的肉类或已经变质的肉类, 以便取得更大的利润, 也为了用低廉的价格吸引顾客, 但是对健康危害很大。 (2) 使用地沟油。即使是使用合格食用油, 经高温反复加热, 致癌物和有害物质的含量骤增。如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 是一种致癌物质。 (3) 高温油炸使食物中的维生素丧失、蛋白质破坏, 并产生了高脂成分, 可高脂不利于消化, 不仅影响肠胃, 而且导致肥胖。

2.烧烤也是极其具有危害的方式:首先烧烤过程会使蛋白质变性, 氨基酸破坏, 维生素流失。其次小摊可能会用低劣而含有毒害物质的原材料。再次, 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在烧烤前的腌制会引起亚硝酸盐的产生, 而在烧烤过程中则会产生苯并芘这种强致癌物, 常食用会在体内蓄积, 能诱发胃癌, 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

3.麻辣烫: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是很多人在冬天的最爱, 当然也包括很多的学生。但是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如甲醛处理过的水产品、动物血等, 其次麻辣烫锅底往往反复使用, 其中积累了很多有害物质, 比如亚硝酸盐。再次为了加重口味, 往往加入过量的盐、味精、辛辣调料等, 这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各种慢性疾病。

在活动中, 学生了解了这三种烹调方式的危害。表示以后会少吃, 即使吃也要在正规的商家, 不去小摊小贩处。

(三) 纳媒体食品知识于环境中, 与时代接轨

我平时会注意收集食品化学方面的知识。如果来自网络我会制成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同学看, 一则增加了学生的知识, 二则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如学习糖类时, 了解到常见的单糖是果糖, 是蜂蜜的主要成分, 引入新闻“女子买蜂蜜竟撞到蜂农勾兑添加剂可致老年痴呆”教育学生要买质量有保障的东西, 不可贪图便宜, 买到有害的物质。诸如此类, 在课堂上见缝插针, 既不会占用很多课堂知识, 也宣传了很多的化学食品知识, 学到了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除了课堂展示之外, 我也积极动员学生在课后从报纸, 杂志, 网络等各种媒体上了解食品的相关性信息, 经过选择之后, 由专人制成班报贴在班级墙面上进行宣传。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是很有限的, 用这种合作的方式, 可以让同学用最少的时间, 获得最多的资源, 同时也是紧张学习的缓和剂, 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 做食品实验于家庭中, 提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个互动的过程, 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所以可以在课后安排一些与食品有关的实践性内容, 一是可以避免影响正常的教学, 也考虑到学生在回家之后获得资源的方法比较多, 也可以增加和家人的互动, 交流。例如, 我让同学回家做时下流行的电饭煲蛋糕, 并分析其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营养素, 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选择食物时, 能够养成以营养为主要标准的习惯,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类似的作业可以趁学生回家时适当的布置, 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起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为宜。

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2]相信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带给同学无穷的益处。但是养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外在强化与内化的统一。一个人出生以后, 伴随一生的就是其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是遗传得来的, 它是经过后天的培养而习得的, 如良好的饮食习惯。越是经过多次重复, 越是得到强化而不断地趋于稳固。所以, 我们要在化学课堂上, 要动之以情:引起学生对食物化学的好奇心。晓之以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知道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摄入。笃之以行:让中职生具有初步分析食品成分的能力, 认同良好的饮食习惯, 愿意践行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同时, 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愿意影响、监督他人的生活方式。

相信经过在化学课堂上持之以恒的教学及课后的不断巩固, 同学们懂得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人体带来了危害, 在食用时也不会毫无节制, 而且在毕业之后走上社会时, 也可以广泛的传播, 如果这些教学能全面推广, 相信有利于慢慢改善社会饮食习惯,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

摘要:近几年来, 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而中职生的饮食经调查也显示存在诸多不良习惯。根据这一情况, 笔者结合中职化学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等提出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健康饮食教育。通过这一方式让中职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良饮食习惯, 改变自身饮食观念, 主动选择健康食品。既有益于中职生健康的成长, 又体现了化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中职生,健康饮食教育,生活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世俊.《百姓食品安全指南》.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07.

上一篇:“活”力下一篇:信息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