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热潮的冷思考

2024-07-12

O2O热潮的冷思考(精选十篇)

O2O热潮的冷思考 篇1

9月17日, “到家美食会”正式宣布完成D轮融资, 本轮融资金额5000万美元, 由京东和麦格理共同领投。此前到家美食会已先后获得晨兴、鼎辉、京东等国际知名风投和上市公司的三轮投资。

而就在同一天, 易淘食对外宣布获B轮2000万美元融资, 领投方为新希望产业基金 (厚生投资) 。一天之内有两家外卖O2O公司相继宣传融资, 外卖O2O市场彻底进入火爆阶段。

与外卖020公司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各种物流平台融资的消息不断爆出, 其中包括货拉拉、云鸟配送、汇通天下、物流小秘、运满满、货车帮、发哪儿、达达配送、运策物流等在内的物流平台。

资本的投入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O2O近几年的快速爆发式增长更是离不开资本的助推, 但是新型模式下的O2O如何能走得更远, 最终仍是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差异化战略、正确的战略导向、强有力的团队能力才能在追风般拥挤的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直至在资本的滋养下存活下来。

但资本也是一把双刃剑, 他在推动这一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新兴细分市场的竞争程度, 各方力量似乎暂时都有足够的“弹药”来继续加大竞争力量, 从而迎接接下的一场又一场艰苦之战。

因此在残酷的现实里, 绝大部分O2O物流平台经营者长期处于“烧钱”抢占市场份额的状态, 虽然真正盈利者寥寥无几, 但是各方仍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活跃着, 不放过任何一种宣介场合以昭示自己仍然“状态良好”地活着。

但哪家O2O物流平台都不愿意提及自身平台客户的忠诚度, 众多客户或是平台的使用者是因为“能省钱”而成为平台暂时的用户, 却很少平台有足够的忠诚度。非常另人尴尬的事实是一旦哪一家有优惠, 有活动, 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切换APP而迅速转移。

因此, 那些靠给用户补贴而吸引流量, 也就只能依靠背后“资金”才能维持经营, 那么遇到今天的大环境不好时怎么办?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 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开始指出, 融资的寒冬期已经到来, 投资机构出手会越来越谨慎, 高估值的创业状态基本将一去不复返, 这给一直靠“烧钱”模式支撑的O2O企业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低价竞争策略的O2O物流平台注定是一片红海, 想要脱颖而出, 需要有创新的盈利模式。

每一种不同模式的物流O2O都有它的优点, 同时也有它的缺点。从整个物流行业的大形势来看, 虽然目前各类物流O2O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但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物流O2O最终仍然将是大势所趋。不可否认, 物流O2O的全面兴起也将会对整个传统物流业造成相当的冲击, 这一点从传统物流纷纷转型O2O就可以看出。

多媒体技术运用热潮的冷思考 篇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劳,把传统的一尺讲台、一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课堂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声有色,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所以当多媒体出现时,我们免不了一阵激动,但激动之余,我们也该冷静地思考着,发现我们步入了一个误区,觉得一堂课如果没有课件,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因此,我们也该以一种审视的眼光看待这一新生事物,正确运用,从而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误区对策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所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技术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资料。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鲜空气,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激情,它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情感

多媒体集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

特征——好奇心重、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征。多媒体有声有色的资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充分地利用图片、声音、动画,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产生共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一册的教材中基本上都有一些有关英雄人物方面的课文,而那些英雄人物离现在的生活太遥远了,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英雄们的一些行为。为了让学生走进那个战争年代,激发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利用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巴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而多媒体正好解决了此类难题。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歌曲和录象,把学生带到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感受英雄们为了解放中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例如教学《王二小》时,我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小兵张嘎》,看了电影后,学生对抗日战争年代的孩子们的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学习《王二小》做了一个感情的铺垫。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自由读了课文之后,展开讨论,体会二小的沉着机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对二小有了感性认识之后,适时地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在动听、凄凉的歌声中流下了眼泪,此时,根本无须教师说一些二小如何英勇不屈之类的话,学生对二小的敬仰之情,对敌人的愤慨从红红的眼眶中流露出来了。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有生活经验的内容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在语文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动画等化静为动,化小为大或变大为小,从而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

语言表达的知识以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向学生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的传播种子方法。这一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更何况是城里的孩子,因此,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把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又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对于城里的孩子,很少有学生了解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如果纯粹说教,学生也能记住他们的脚印形状,但这样的效果明显不好。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利用多媒体先出示鸡、鸭、狗、马的脚,然后让学生猜测他们四个的脚印会是什么样的呢?接着出示一些脚印图,让学生连连线,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说说这些脚印像什么,随机板书: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学生对四种动物的脚印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此时随机地播放动画,学生一边看一边跟着朗诵,学习兴趣浓厚,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背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指导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能过读好一篇文章的学生,对文章也定能理解了。而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一些播音员的朗读给学生提供示范,也可以利用图片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中,国王的“不高兴”和“高兴”这两个表情变化是文章的关键,如果学生能够读好描写国王表情的句子,那么对文章的内容也就好理解了。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先出示了国王不高兴和高兴的两张图片,让学生说说你从图片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国王原本非常不高兴,后来又变高兴了。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国王不高兴或高兴?有的学生从瞪起眼睛、嘴角往下挂等体会到了国王的不高兴,从眯起了眼睛、嘴角上扬等感受到了国王的欣喜。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为后面的朗读做了铺垫。学生明白了不高兴要从脸部的表情传达给大家,所以朗读训练时,学生非常地投入,不但读得好,评价的小朋友也说得很好,他们不但从语音上进行了评价,而且还结合了表情,一改从前课堂上只会评价添字漏字的肤浅的评价。虽然就是两张图片但是却为朗读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四、利用多媒体,拓展延伸

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教学提倡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

合的“大语文”观。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大生机,师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教材的限制,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延伸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多媒体课件不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教学辅助工具,也成了激发学生质疑的诱导载体。在网络时代,语文

教学已经成了立体的课堂教学了。

例如通过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学生对蒲公英、苍耳、豌豆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已经了解,此时让学生质疑,他们一定想了解更多有关种子传播的知识,教师在多媒体中适量的增加其他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最后向学生推荐一些网站,如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http://tenthousand.uhome.net,中国科普博览http://science.yam.com。学生在课堂内知识量增加了,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外对植物知识的学习。

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使用确实给各科教学注入了活力,但是现在的课堂也出现了一些走极端的现象,各级各类公开课比赛,如果没有课件,再好的课也输在了起跑线上了。其实,凭心而论,很多的特级教师上课从来不用课件,但是上的课却是那么生动有趣,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我们能说那不是好课吗?现在的多媒体使用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

误区一:多媒体抢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现在很多教师的课件做得过多过滥,杂而不精,或者做得非常精致,但是对

教学却并无多大帮助,一节课中不停地按鼠标,出示字词或图片等,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看得兴趣盎然,把原本应该学生练习的时间给霸占了,把原本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给占了,教师和学生成了观看者,而课件却成了课堂的主角。

误区二:多媒体使用抢了课文的空白点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很多名著,看电视不如看书,因为看书你可以

直接和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可以展开你的想象力,任你在书中遨游。可一旦拍成了电视,滋味就变了,你的感悟、体验变成了是导演的感悟、体验。所以一些著名导演拍的电视也常常引起观众的争议。我们的课文,特别是一些经典散文,文中有许多空白点,给读者细细品味,可是这岂能是多媒体的一些图片或动画可以替代的呢?

误区三:多媒体的使用使黑板坐冷板凳

现在外出听课我们常常能发现教师上完一堂课,黑板上竟然没有留下一个

字,他把原本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字都搬到了课件里。我们不仅要问,多媒体能完全代替黑板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其一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书写的示范,其二黑板上的板书是课文的精髓,在课中学生随时能看到,而播放课件更多时候板书内容会被图片、录象等资料遮盖。

误区四:多媒体使答案过于的单调划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读者都有自

己独特的感受,因此,对于语文学科很多情况下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输入了一个标准答案,在课堂上非得把学生引到事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上,否则课就上不下去了。这样就使原本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显得单调划一。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体验,要走出多媒体使用的误区,可用以下对策:

对策一:宁缺勿滥

能否上好一堂课,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而并不取决有精彩的课件,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课件要适量、适时、适度,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可以利用多媒体垫高学生的起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但是对于一些要学生每个个体独特体验的文章,教师千万不可“画蛇添足”。对于课件我认为:宁缺勿滥。

对策二:反朴归真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怎样改革,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书是读懂的,不

是教师讲懂的,更不是看精彩的课件看懂的。在阅读教学中,无论多美的图像、音乐,都无法取代学生对语言艺术的领悟,而且更重要的是太多的图片、录象等会把课文图化,剥夺了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机会。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反朴归真,不要让朗读的时间都让课件给占了。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所表现的情境,可以适时地配上音乐和画面,让多媒体成为配合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的好手段。

对策三:服务为本

多媒体虽然有其优势,但也有其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文性、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明显不如传统教学等,而且他的地位是“辅助”功能。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完全服务于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绝不能因为多媒体使用而改变语文的教学常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无法实现语文学科功能。我们必须找好定位:多媒体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努力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

量,以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比目前在传统环境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本位,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建构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的“大语文”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健,《试论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2(3)

2、朱凯,《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3、刘儒德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新课改热潮下的冷思考 篇3

【关键词】课改热潮;冷思考;固化模式;取其精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其影响范围与影响力度曾掀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一股旋风,人称“杜郎口旋风”。现在这股旋风已经刮到我们县的每一所学校。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既不想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更不想不自量力地逆流而上,我只是想——在这“学习杜郎口”的热潮中,做出几点“冷”思考。

一、学习杜郎口学什么要定位

各地随着杜郎口风潮的刮起,取经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领略了杜郎口中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各校回来积极行动,搞起了数字模式,玩起了数字游戏。

自课改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欣喜已有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之余,突然这股“强劲之风”刮来,于是乎就开始了另搭台子另唱戏,其结果如同“东施效颦”,甚至如“邯郸学步”——不但“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我认为学习杜郎口,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学习他们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学习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核心理念“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出课堂中“生命的狂欢”。

用杜郎口精髓和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改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下子就让要做得像杜郎口那谈何容易。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什么偏偏要套用一种模式呢?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率。杜郎口中学,他们不也是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吗?

二、小学开展杜郎口模式是否完全适合

我们不能看到一种新鲜事物就一哄而上,应该认真论证,充分考虑校情、学情等因素再做决定。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课堂特点中预习(或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先学,也就是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小学生自学能力有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我们怎么让他们先充分自学?小学生自制力差,面对七十几名的大班额,原先两个一排,他们都有可能玩起来,何况现在六人一组,那玩的空间更大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条件更多了,的确学生是“动起来了”,老师却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就说课堂展示吧,我仔细地观察过,发现一个学生在展示,个别学生在听,大部分学生在做自己的事情了,搞得课堂纪律乱糟糟。这样一来,这个环节是不是就失去了真正展示的意义了。我认为杜郎口教学模式不适合在低年级搞,高年级也只能是逐渐渗透。另外,孩子们围着一圈几个一组,整节课歪脖子上课,既不利于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形成,也不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发育。老师写的导学案就是一张数学或者语文卷的形式,回家给家长增加了负担,家长叫苦不堪。

三、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有没有固定模式?如果真要问到底有几种,那么结果是无数种。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境等因素决定于教学模式的千差万别。所以,只要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你所采用的任何形式,都能作为你的教学模式。因而,当面对一种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只能推广学习,而不应千篇一律地去要求,去模仿,以免抹杀个性。

四、杜郎口教学模式尝试中的困惑

一年多时间,我们就经历了一次课堂大改革,困惑不少,虽说这很正常,可这次叫大多数教师苦不堪言。学生能经常去做课前预习的只是少部分,较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因为条件有限,学生的预习也只不过是查查字典,将字词弄懂。课堂上,学生的讲解过多过快,很多的讲解只是自己懂或者只是自己的理解,其他的同学的听只是走马观花,有时学生讲解、发言不积极,最后还是要老师越俎代庖。对全体教师缺少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很多教师对这种模式的理解似是而非,实践起来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就拿导学案来说吧,“导学”这一环节是新课导入,还是引导学生自学,分清这个概念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我们学校提出的“一二五模式”中的五环节是相对独立的,还是互相穿插的,这些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备案中就缺乏模式化。的确,杜郎口教学模式先进性是无可厚非的,我认为先选骨干教师再适合的年级搞实验,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形成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然后逐步推广,带动全校。

当然,课改之路是一个由“乱”到“治”,由“治”到“改”,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改革的日臻成熟之路。几个年头,我们历经“阵痛”与“碰撞”,无论怎么改革,无论怎么创新,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渴求知识的学生。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就像一场战争,充满了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所以,让我们冷静下来,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变不和谐为和谐,让我们共同努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移动互联,热潮下的冷思考 篇4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方面,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信部将结合各相关规划实施和落实情况, 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积极引导和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以宽带为重点。加快信息网络全面升级, 构建面向应用、普遍覆盖、绿色高效的下一代国家基础网络设施, 加快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特别是TD-SCDMA以及其后续演进技术TD-LTE的发展, 推进TD-LTE规模试验。

二是推动通信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以信息网络演进为契机, 推动融合型技术和业务的创新发展, 推动基础电信业务转型, 支持开发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和应用示范, 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 积极规范和培育引导新业务发展。

三是促进公平竞争。打击泄露用户信息的违法行为, 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维护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环境。

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流量经营是运营商的普遍性问题

中国移动数据流量连续几年保持了150%以上的环比高速增长, 但也存在问题:流量爆炸在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的同时, 又使运营商面临着量收不同步的问题, 给网络投资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做好流量经营, 在满足用户需求、保证流量公平合理使用、降低网络建设与运营成本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 是运营商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 中国移动将构建可管、可控、安全、可靠的网络智能服务体系, 保证网络资源公平合理使用, 保证用户业务体验, 保证网络与信息安全。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移动互联网改变传统产业, 但规模不大

移动互联网在全球已经在改变传统产业链, 比如亚马逊推出的Kindle Fire可能会改变用户的传统阅读习惯, 并改变传统的出版行业;应用商店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存在形式;《愤怒的小鸟》改变了游戏产业甚至动漫产业。

不过, 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仍然没有达到很大的规模, 除去塞班平台上的用户, 国内深度移动互联网用户仅在5000万的规模, 但是到2012年,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升, 将有数亿的新用户涌入, 推动移动互联网快速成长。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绝大部分创新都是失败的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创新就是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因此小米手机选择了同时做手机软件、硬件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绝大部分创新都是失败的, 对创新者来说, 最大的考验就是是否有承担失败的勇气;对整个社会而言, 宽容地对待创新失败者便是对创新的贡献。

成功者不见得是创新者, 因为成功不一定靠创新, 如果你做得很大, 我复制过来, 那我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CS DN创始人兼董事长蒋涛:移动互联网不能重蹈SP时代覆辙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能重蹈PC互联网的覆辙, 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应用消费环境, 而不是像SP时代一样去抢用户的钱。因此首先要建立便捷的支付体系, 其次要建立产业联盟。

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 如果能把国内手机厂商的能力和开发者的能力结合起来, 会产生很大的能量。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终端输入输出成为移动互联网瓶颈

移动互联网市场将超桌面互联网市场不止10倍, 云计算会成为控制中心。移动互联网存在云计算、应用客户端以及终端三大平台, 这三大平台也是移动互联网未来5到10年的主要竞争方向。

移动终端现有的输入输出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瓶颈, 基于终端传感器的应用将是未来移动应用的主力。

百度技术副总裁王劲:苹果、塞班发展只占一成流量

根据百度统计的数据, 目前来自i Phone、Android手机的流量仅占到一成左右, “但是我们看到它的上升曲线很陡, 增长非常迅速, 因此开发者应充分注意到这个大趋势。虽然目前塞班仍然占比很高, 但是其下降速度也非常快”。

目前用户通过百度客户端搜索频率最高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艺术、互联网、影视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而且i Phone用户对影视娱乐兴趣最高, 而Android用户对互联网、游戏、文学都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 百度愿意同开发者共享数据、流量以及变现能力, 以实现共赢。

新浪副总裁王高飞:新势力并没有强占微博制高点

通过分析微博用户使用的手机品牌发现, 苹果并没有一统天下, 相反诺基亚塞班平台、MTK平台具有极大优势。

在新浪微博手机注册用户中, 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分别是诺基亚、MTK、索爱、三星和LG;而在微博活跃用户中, 前五位的手机品牌分别是诺基亚、MTK、苹果、索爱和三星, 其中诺基亚用户占到了39%。

SNS网站热潮中的冷思考 篇5

关键词: SNS网站 人际交往 虚拟交往 现实效果

“种菜”、“偷菜”、“买卖朋友”、“争车位”……这些名词现今在年轻人的队伍里十分火爆,社交网站正在亿万网民中实施“圈地运动”,成为眼下一大“时尚”。我国的SNS网站再次掀起了新一轮热潮,校内网、开心网、豆瓣网、51网……这些SNS网站已经成为互联网在年轻人中的热门领地。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3G门户网进行了一项关于社交网站的调查(3148人参加,其中“90后”占19.5%,“80后”占72.3%,“70后”占8.1%)。结果显示,72.8%的网友表示上过社交网站,没上过的只有27.2%。足以看出社交网站的火热程度,然而,在这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背后,SNS网站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一.SNS的概念和含义

SNS,是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ee的缩写,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或者“社交网络服务”,从内涵上讲,就是社会型网络社区,即社交关系的网络化。它将我们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搬到网络上,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创立的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早期目的是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但现在一般所谓的SNS,则其含义已经远不止“熟人的熟人”这个层面。比如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根据爱好进行凝聚、根据学习经历进行凝聚、根据周末出游的相同地点进行凝聚等,都被纳入“SNS”的范畴。

我国的SNS网站是近两年创建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国内最著名的白领社交网站开心网为例(www.kaixin001.com),从去年3月成立到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用户总数已超过2000万人,网页浏览量也已超过一些大的门户网站,与面向大学生的校内网、面向网吧和都市流动人群的51网,形成国内社交网站领域三足鼎立的格局。本文将着重以开心网、校内网这两个我国最具规模的SNS网站为例,着重考察20~35岁这样一个SNS网站最大比重使用群体,在SNS网站上都做些什么?想要获得什么?真正获得了什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等等问题,以此来探讨SNS网站火速蹿红背后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1.信息安全是否保密。让我们从注册登录开始。校内网登录首页显著位置写着这样一句话:“校内是一个真实的社交网络,联络你和你周围的朋友。”的确,从一定角度上来说,SNS网站确实是真实的,在注册帐号的时候,SNS网站全部要求实名制,在填入真实姓名的同时,也带入了邮件地址、MSN、QQ等账户以及手机号码,还有年龄、性别、婚姻、教育、职业等状况。这些真实信息保证了“找朋友”的便捷,然而,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同事的朋友……好友群在不断的扩大。因此,严格意义上说,SNS网站并不是一个“熟人的社交网络”,当然,这的确达到了扩大交际圈子的目的,但这样盘根错节的交友网络靠什么来保证所谓的“保证个人信息不外露”此类的承诺?这些个人信息,真的会乖乖呆在社交网站的服务器上,只有你的授权才能公开吗?

在问卷调查中,85%的被调查者担心个人信息透过社交网站被泄露。在调查的21人中,有15人在开心网中曾经被不认识的陌生人知晓诸如年龄、工作单位等私人信息,甚至遭到骚扰。而利用各种方式骗取网民个人资料用以牟利,已经成为个别社交网站利润的重要来源。

2.虚幻交往中的现实满足。社交网站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互联网与朋友圈进行更为方便快捷的联系和沟通,特别是一些简单易用、互动感强的辅助工具的提供,更为虚拟与现实间搭建了桥梁。笔者对SNS网站的使用过程以及对被访者的调查发现, 开心网的买卖好友、偷菜、抢车位等游戏,都是需要大家一起来玩的。一系列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SNS网络中都可以实现。为此,一种别于现实人际交往的方式,红遍了大江南北。乍一看,这似乎恰恰符合社交网络拓展人脉、与朋友加深感情,然而拨开这层面纱,使用者获得了“满足感”。

社交网络是基于不同的认同感而建立的,年龄、地域、学习、游玩、共同的兴趣、偶像等等,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来到社交网站。本次问卷调查中,在问到“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结成网络圈子?”时,选择最多的一项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紧随其后的基本都与现实因素有关:“年龄相近的人”,“同乡同学”,“同城的人”,“有共同关注点的人”,“同一职业相关领域的人”,“生活中认识的人”等。不难发现,人们虽然基于不同的目的,但多数都与现实因素有关。在使用SNS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接触到现实社会中人的不好的一面,这就提醒我们:SNS网站作为一种虚拟的人际交往,对现实的人际传播交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影响在社交网络的作用下并不都是良性的。

3.开心也能成瘾。拥有校内、开心网帐号的网民中,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玩家每天都在关注自己的“农场”、“车位”。在调查的40人中,每天都要登录开心或校内网的人占到83%,几乎每个人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谁偷了我的菜”或者“谁动了我的车”,而且有的人一天要花5、6个小时。这说明SNS网站在网民中的受欢迎程度,但同时也说明一些人上瘾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说,因过度沉溺于开心网,越来越多的人不能从网络的虚拟关系中完全脱离出来,可出现自信心膨胀、自我评价过高等高涨情绪反应。部分严重的患者,几乎完全与现实隔离,甚至出现妄想。长期发展下去,就形成了新的网络关系成瘾,成为一种病态。

三.结束语

一个矛盾的现象正在上演,由于SNS的市场利益驱动,大好“钱景”下众多SNS网站不断上马;在SNS玩家中,一股反SNS的潮流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在此,我们并不想要提出反SNS的口号,只是希望通过对现象的客观分析,在SNS热潮中进行冷思考,只有冷静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SNS网站的发展为网络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模式,也影响和改变着现实人们的交往与生活,正确观察这一现象的发展对于营造健康有效的网络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雪超;《SNS网站:探索中前行》, 《互联网天地》,200812;

[2]徐娟;《论社会性网络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的影响》,兰州大学,200804;

[3]王轶;《校园SNS网站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东南传播》, 200811;

[4]郝若琦;《浅析基于Web2.0时代的校园SNS网站的盛行原因》,《东南 传播》,200812;

[5]朱泉峰;《SNS网站出路何在? 》,《计算机世界》, 2006-02-27;

[6]白洁;《 社交网站,想说爱你不容易》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810;

[7]谢鹏;《开心网还能开心多久?》,《南 方周末》, 2008-09-04。

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 篇6

一、什么是MOOCs?如何认识其价值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中文直译“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2008年由加拿大Dave Cormier和美国Bryan Alexander两位学者首次提出之后, 迅速成为网络课程实践中的新潮流, 影响遍及大学所有学科, 因此被简称为复数的MOOCs, 自2012年以来, 以“海啸” (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Hennessy描述此潮流的用语[1]) 之势风靡全球。

MOOCs诞生于大学的课堂, 借助技术的推动、资本的力量和企业的机制获得了迅速发展, 在全社会、全世界多元需求, 多重利益和多元价值导向的复杂博弈中, 沿着多种路径生长, 并与现实的大学课堂、社会的各种培训体系、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丛生的各类网络学习社区以及支撑这些网络社区的各种平台服务商、软件服务商、互联网运营商, 建立了丰富多彩的直接或间接联系。目前, 对MOOCs的解读五花八门、褒贬不一, 但任何人也无法否定其影响力。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潮流, 任何一个国家, 任何一所大学, 都必须也值得给以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在MOOCs的四个关键词中, Open (开放) 是核心, Courses (课程) 是内容, Online (在线) 是时空形式, Massive (大规模) 是结果、影响力。MOOCs的最主要含义和价值, 是深藏在“象牙塔”中的世界名牌大学名教授的课程, 突然之间在互联网新时空中向全社会开放, 而且可以分文不付!由此创生了史无前例的网络大学堂, 大学课程主持团队不是简单地把课程视频放到网上, 而且关注学习者的需求与学习行为, 应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深化的学习科学, 设计、组织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评价、服务, 由此推动着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向信息时代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的高效学堂的历史性转变, 使以往封闭的大学课堂向全社会开放, 开创了信息时代普及高等教育的新形式和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化社会的新路径。这是传统大学在细胞层面的深刻变化, 由此必然引发大学课程教学从观念到组织形式, 从评价体系到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的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要支撑这样的新型网络学堂, 教师必须从个体劳动者转化为用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课程设计-开发-运维团队。

如在MOOCs潮流中诞生的课程平台Coursera的创始人Andrew Ng主持的《机器学习》课程, 注册的学生高达十万多名。Andrew Ng在2013年8月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说:“我在斯坦福大学一年教400个学生, 10万个学生我要教250年才能教完, 在Coursera网络平台上开设这样一门课接触到的学生比大学在校学生的总和还要多。”这两个数据是发人深省的, 它揭示了大学正在和将要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

MOOCs从外在表现形式上, 是大学课程创新发展的潮流, 但实质上是在大学细胞结构层面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从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特征的传统课堂, 向信息时代以激发学习者内在动力为主旨的高效学堂之转型。这是大学“学习方式” (与历史哲学中“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概念[2]) 的历史性变革, 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现行大学的文化土壤中, 要实现这样的转型面临很多观念、习惯的阻力和体制的障碍。

当前全世界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 这场变革绝不仅仅是给师生配置电脑和建设校园网, 而是要完成大学信息化的两方面深层变革:其一, 大学教学-课程“细胞”的数字化改造:打破以教师个体劳动 (小农经济) 和“机械化灌输+标准化考试” (工业流水线) 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 逐步走向多学科交叉的网络化教学-课程团队;其二, 高校管理体制创新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改造。在这样的广阔视野中, 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和领略到MOOCs究竟是什么?这一时代潮流对大学的挑战、课程的挑战、教师的挑战、评价的挑战、管理模式的挑战等, 显然都是前所未有、极其严峻的, 但同时带来的创新发展机遇也是千载难逢的。

二、什么是SPOC?它与MOOCs是什么关系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在课程中使用的概念, 是MOOCs浪潮掀起后在大学课堂应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网上网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哈佛大学、宾汉姆顿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先后展开了实践探索。国内清华大学“学堂在线”首先就此开展了实践尝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康叶钦撰文对SPOC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评论, 并将其翻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3]。哈佛大学在ed X平台上专门设立了“哈佛在线课堂”尝试SPOC模式, 面向校内外选拔学生, 并将每门课的规模限制在500人以内, 并规定选拔标准和学习要求。如2013年1月开设的“版权法”课程, 申请者须提交个人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 并就申请原因和自己的课程规划提交一篇小论文。申请成功的学生每周至少保证8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 必须参与每周80分钟的在线研讨。课程结束后, 参加SPOC学习的学生要像传统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一样参加3小时的考试, 通过者将获得课程完成证书和一份书面评价。这门课程模仿传统的哈佛法学课堂, 将学生分成25人左右的小组, 由助教安排时间, 组织各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又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药学院《药物学基础》课程, 2011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每周75分钟课堂教学, 总计29学时的课程;2012年采用翻转课堂, 每周35分钟课堂讨论, 总计只有15学时, 结果后者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5分 (200分满分) 。在征求学生意见时, 162名学生中仅有15%表示更喜欢传统模式。

国内外有些人将SPOC与MOOC完全对立起来, 甚至把SPOC称为“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 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妥当的。MOOC作为一种新诞生的课程模式, 必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这正好能激发和吸引全世界的聪明头脑, 为破解这一系列时代课题、难题而贡献智慧, SPOC的出现就是强有力的证明。康叶钦的文章对SPOC做了详尽的跟踪研究, 有理有据, 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美国大学在网络课程世界潮流前沿的艰难探索和引领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 擅长分析思维、批判思维的西方学者, 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将SPOC称之为“取代了MOOC的后MOOC时代”, 是哈佛大学罗伯特·卢教授首创[4], 以此吸引读者眼球, 不失为成功的策略, 但如果从学术的视角辨析, 笔者认为则有失科学性。MOOCs作为一种网络课程的时代潮流方兴未艾, SPOC确有对MOOC的批判和超越, 但更应该看作对MOOC的补充和完善, 将此判定为MOOC之后的一个新时代, 显然有失偏颇。近百年来, 中国人太习惯于跟在西方人背后亦步亦趋, 教育上更是唯西方马首是瞻, 西方人提出“翻转课堂”, 中国从大学到中小学的课堂就都跟着翻转起来。MOOCs潮流在中国“登陆”仅仅一年, 又要用SPOC来否定和取代。这样介绍和引进外来文化教育的方式, 对于中国大学的发展弊多益少。

如果能把SPOC和MOOC内在地融为一体, 则不仅是网络课程发展的有效策略, 而且是必由之路。这正是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倡导的“太极学堂”[5], 其理论基础就是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太极思维”、中庸之道。近15年我们在大学和中小学课堂中探索学习科学与技术、实践网络课程, 深切地感受到:传统课堂的提升、改造和网络学堂的创设, 应该是有机结合、阴阳互补、融为一体的。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提出了“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模式。现在, 我们欣喜地看到, 西方的“太极学堂”呼之欲出!SPOC和MOOC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 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东西方学者携起手来, 共同探索阴阳互补的“太极学堂”的未来之路, 这应成为中国学者面对MOOCs挑战的自主创新之道和内心深处的学术自信。

由此我又联想到国内外MOOCs争论中的另外两个概念:c MOOCs和x MOOCs之辨。

在MOOCs的研究、评价和争论中, 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分类方法:按照学习理念之差异, 将MOOCs区分为c MOOCs和x MOOCs, 并认为c MOOCs是建立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 而x MOOCs更多地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征。很多人还明显地表现出褒扬前者、贬斥后者的倾向, 有人甚至提出, 当前美国名牌高校的x MOOCs课程已经偏离了MOOCs创始人的初衷, 这种课程理念和在线公开课并没有太多差异, 教学模式单一, 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MOOCs。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MOOC这一术语确实是由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在2008年首次提出和使用, 旨在描述和概括Siemens和Downes在互联网上成功开设的:“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联通主义和联通的知识) 这门课程。但是当这一概念被普遍接受、从单数的MOOC变成复数的MOOCs, 并成为网络课程发展中风靡世界的时代潮流的时候, 这个概念就从原来的狭义扩展为广义了, 此后如果仍然固守创始人的初衷, 并以此作为判定MOOC课程真伪的尺度, 则不仅偏执, 而且迂腐了。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将美国名牌大学名教授的网络公开课 (如深受公众欢迎的哈佛、耶鲁公开课) 贴上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标签, 显然是一种误解和误导。这些课程不仅具有极大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魅力, 而且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视频拍摄与后期加工制作过程中更是别具匠心。从指导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来剖析, 你从中很少能看到刺激-反应-强化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影子, 倒是充满了“以问题为导向”、以精心设计的师生对话引发深度思考。这些显然充分应用和展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智慧和教学设计原则;如果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 则可以看到更多精彩之处。以哈佛大学网络公开课《正义论》为例, 凡是接触过此课程的学习者, 几乎都会被Michael Sandel教授哲学家的气质和苏格拉底式的精湛论辩艺术所吸引, 对其案例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记忆犹新, 经过这样的课堂“点拨”, 学生对预习-复习作业中要求阅读哲学家的理论经典, 不仅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而且知道了学习的要点和方法。整个课程视频的镜头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师情绪的变化不断切换, 时而用“蒙太奇”展现和放大教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生动的体态语言, 让你感受到Sandel教授仿佛是专门在为你传道、解惑, 时而又将镜头转向观众的表情、群体的惊诧与欢笑, 感受到整个课堂的热烈气氛, 让您仿佛置身于哈佛的真实课堂, 不仅流连忘返、而且回味无穷。这些高超的网络课程拍摄、编辑艺术, 显然已经将大众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影视传播学、互联网传播学的所有精彩之处都融为一体、吸纳到课程教学设计之中了。

由此可见, 每一种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刚产生时, 可能是单一的、专为解决某个教学问题设计的, 但它一旦进入现实课程教学丰富的实践舞台, 就绝不会再保持其单一和纯粹, 必然会在各种学习理论、教育思想的碰撞、交流中相互吸取, 同生共长。对c MOOCs和x MOOCs的解读、对SPOC与MOOCs的关系的认识, 我们都应采取这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论。

三、什么力量驱动着MOOCs发展?反对的声音有哪些

对世界范围的MOOCs潮流进行深入剖析不难看出, 推动其快速、持续发展的主要是三种力量:大学内部创新发展的力量, 技术创新的力量, 资本的力量。这三种力量显然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需求、动机和利益, 同时, 每一种力量内部也是极其复杂的, 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 由此决定和影响了MOOCs潮流的多种价值导向和多样化利益诉求。

可见, MOOCs是一个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舞台、是多种力量之间的复杂博弈, 这也就决定了MOOCs的发展方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元的, 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复杂生长结构。对其评论和评价切不可采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 必须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 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 尤其是要揭示现象背后的各种复杂动机、动因, 这样, 才能趋利避害, 影响、引导和推动其健康发展。

大学内部创新发展的力量包括校长、教授、学生。他们对现行大学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种种弊端有着深切的感受和强烈的变革需求, 同时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有着特殊的敏感和预见。如2001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院长查里斯·韦斯特宣布启动与微软研究院合作的“网络课件开放工程” (Open Courseware, 简称OCW) , 计划把从本科到研究生各层次的课程资源 (教学大纲、课程讲义、阅读书目、作业、教学法等) 分批放在国际互联网上, 以统一风格的界面呈现, 提供搜索和反馈的功能, 供全球各地的学习者免费使用, 揭开了世界一流大学开放知识-课程行动的序幕。这一具有远见的战略举措立即得到哈佛、斯坦福、耶鲁等著名校长的响应, 由此催生了“哈佛耶鲁公开课”、“TED”短视频高质量演讲等互联网上精彩纷呈的免费优秀网络课程新景观。2012年, MOOCs海啸般席卷全球, 同样得益于哈佛、MIT、斯坦福等名校长的战略引领。2014年4月, 耶鲁大学原校长莱文, 在退休之后竟然出任诞生仅两年、却发展极其迅速的网络课程平台Coursera的首席执行官, 引发了各界人士高度关注。莱文担任了20年耶鲁大学校长, 早在2000年就与斯坦福、牛津大学合作, 启动了在线教育试验, 2007年又推出了耶鲁公开课, 使来自200多个国家的数百万学员免费享受到耶鲁45门优质课程, 莱文还鼎力支持将耶鲁丰富的博物馆与图书馆馆藏通过数字化手段免费向全世界开放的宏伟工程, 但他深感到在现行大学体制内做这些事的艰难。如今莱文加盟Coursera, 从大学体制内的探索转向体制外的尝试, 对MOOCs追求的方向、发展的定位, 对开放课程潮流的性质和文化精神, 都将产生战略性影响, 尤其对大学校园内外的协同创新、资源整合起到实质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可能是新一代的全球化大学必须具备的创造性文化基因!

但是, 在大学内部反对MOOCs的声音也为数不少, 有的还非常激烈。如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校方计划通过网络在线课程招收更多的学生, 以降低办学成本, 然而这一计划却遭到了该校哲学系教师的强烈反对, 他们集体抵制使用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网络课程《正义论》, 在致桑德尔教授的公开信中他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认为精英大学的网络课程被广泛采用, 会损害教育的质量、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给公立高等教育体系带来极大的破坏, 还将会拉大精英大学与普通院校之间的差距[6]。这给倡导正义的桑德尔教授出了一道难题, 全世界都关注着他是如何面对这一尖锐、公开的时代挑战。对此公开信, 桑德尔教授的回答体现了哈佛哲学家的睿智和包容:“信中所阐述的关于在线课程的种种担忧值得ed X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深入探讨。我希望看到的是教育资源的自由共享, 各高校的老师和学生能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 有选择地学习在线课程。”这种平静且含蓄的回应, 既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诉求, 又没有卷入具体的矛盾冲突, 成为他在公开课程中“正义论”观点的一个现实脚注。这可以成为MOOCs潮流中一个典型的“公案”, 展现了网络公开课的另一种挑战和魅力:在世界公开课的舞台上, 人文学科的教师要比科学技术的教师面对更严峻、复杂的人格审视与灵魂拷问。

这种强烈、公开抵制的声音虽然为数甚少, 但采取消极观望态度的教师却极其普遍。教师反对或不支持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不愿意 (甚至害怕) 在教学上多花时间和精力 (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熟悉, 或不认同信息技术对教学变革的积极作用, 强调负面作用或自身学科特点而加以拒斥;安于现状, 在教学上不思进取, 惧怕优质网络课程会冲击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些问题不仅与大学现体制、政策导向尤其是教学-课程-教师评价体系密切相关, 而且与整个社会风气、价值导向密切相关。不过,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当前在我国高校, 激烈反对MOOCs的教师、领导并不多, 大多数是采取观望态度, 情绪消极者还比较普遍, 这显然与不同高校的政策导向尤其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大学的各种评价体系有直接关系。也与MOOCs在我国发展的阶段、水平是基本一致的。

推动MOOCs潮流深入发展的动力, 显然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力量。

网络课程是在互联网新时空中发展出来的教学新形式, 其生命力显然要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近十年来互联网的结构、功能、服务水平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运行成本则不断降低, 特别是云计算、无线网、智能化等新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使网络的人性化、可视化、移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这对网络课程质量的提升, 带来了强劲的推动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不仅导致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 而且引发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评价、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课程模式乃至教育思想观念等的全方位变革。MOOCs的涌现, 正是这种全方位教育变革的显著标志。对此, Coursera的创始人之一Andrew Ng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去年一年Coursera收集到的数据, 比前五千年教育史上采集到的总和还要多!”这是一位正在开创着世界范围网络课程新时空的教育大数据专家、人工智能专家所独有的感受, 因为只有他才有可能接收到、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信息。对这一观点, 传统教育学或教育史的教授可能不赞成、甚至反对。因此, 我们需要从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做些解释和补充。不可否认, 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存在和保留下来的信息和资源是巨大的, 甚至是无法估量的。问题在于, 这些信息显然难以被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完全采集和利用。因为这些信息存在的形式只有三种:一是个体的经验 (借助语言文字才能表达出来的信息) , 二是各种书籍和文字材料 (包括近百年来发展出非数字化录音、录像资料) , 三是用各种物质实体表现、保存下来的信息、文物等。这三种载体所承载、保留的信息, 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不断损耗, 甚至丧失。如今在Coursera课程网络平台上产生和保存的信息, 不仅是海量的, 而且全部是数字化, 甚至是数据化的, 不仅可以方便地获取、永久地保留, 而且可以不断选择和创造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挖掘、加工、处理方法。其中最大量的信息, 是无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 包括师生互动交流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在过去几乎是被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忽视、不予关注和采集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和智能化加工处理, 是“因材施教”教育古老理想得以实现的前提, 也是信息时代个性化、推送式课程服务、教学服务的基础。我们在“二维时空”中生活的传统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者, 显然难以理解和感受到这些信息技术开创的“三维时空”中未来教育的新舞台、新景观。由此引发了Andrew Ng这位人工智能专家的职业敏感、职业兴奋和职业使命, 他由此看到了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广阔新天地、新舞台, 并预言“由此将带来的教育变革是难以想象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技术的发展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从来都是“双刃剑”, 这一规律在信息时代同样不会改变。MOOCs是信息技术的产物, 开创了信息时代学习的新时空、课程的新天地, 由此推动了大学优质课程资源的普及, 但同时也加剧了“数字鸿沟”, 制造了各种“信息孤岛”, 加剧了名牌大学和一般大学的两极分化, 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网络学习者的同时, 也伴生出大量可怕的网络沉迷者……对这些教育信息化的负面影响, 当然不能简单归罪于信息化本身, 而必须客观公正地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根源, 并寻找破解之道。

MOOCs诞生以来, 之所以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席卷全球的“海啸”之气势这背后一个重要的推手是资本的力量。对此笔者是外行, 似乎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就不仅要遵循投资的规律, 而且要遵循教育的规律, 成为一种学科的交叉和经验的交集。对此, 笔者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 在虚心学习的同时, 不能不理直气壮且谨慎小心地从教育的视角, 发表一些未必成熟的见解。

资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双刃剑”的作用, 要比技术更突出。难怪有人将其称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地区, 有一整套非常完备的风险投资体系, 专门支持各领域的创业者和各种创新项目, 被誉为“天使投资”。这种投资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包括投资前的风险评估、投资过程中的资金监管和对资金使用方多层面的支持、指导和近乎全方位的服务, 以及后续资金的再投入。由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相对比较复杂, 周期比较长, 而且具有很大比重的公益性, 因此投资的回报率很难把握, 投资风险较大, 这显然只有实力雄厚并具有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的投资决策者才可能大胆出手。美国三大MOOCs平台, 都获得过此类风险投资支持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美国硅谷地区之所以被称为创业者的天堂,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正在于有一批这种高水平的天使投资人。然而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 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当今国内外资本市场极其巨大, 又极其复杂。资本一旦投入, 对资金使用者的影响甚至控制也就开始了, 并立即显现出“天使”与“魔鬼”的巨大反差。开发高水平的网络课程显然不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近两年国内MOOCs不断升温, 有利可图是原因之一。对于不成熟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贪婪, 网络课程主持人和所在高校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切不可书生气十足, 更不可鬼使神差地掉入“陷阱”、跌入“深渊”。不过目前这样的担心可能还为时过早, 只是需提前防范。在网络课程的资金投入上, 国内外存在着极大的体制差异。美国的名牌大学多数是私立大学, 他们对网络课程的投入, 一方面比较谨慎, 另一方面主要依靠学校强大的基金会和社会上的风险投资。而我国基本都是公立大学, 我国近十年来对网络课程的投入, 尤其是网络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的投入, 大部分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所设立的项目。从实际效果来看, 这种投资体制、管理评估体系和游戏规则都亟待完善, 否则不仅难出真正的精品, 而且更难以共建共享, 甚至会助长教育腐败、学术腐败、体制腐败。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资本的贪婪和人性的弱点。对此, 我们在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MOOCs过程中, 必须有清醒的反思和充分的认识。体制的瓶颈和价值导向的混乱, 是当今我国高校创新发展中的难题, MOOCs作为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也自然难逃此劫, 由此势必造成我国高校网络课程 (包括MOOCs) 发展中的各种误导、误区和偏颇, 这也是当前反对MOOCs声音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也切不可因噎废食,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借鉴、吸取世界成熟资本市场的“天使”经验, 为中国特色MOOCs的健康发展创造不断优化的资本支撑环境。

MOOC源自西方大学与西方社会的文化土壤, 当它被广泛接受和采纳, 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一种大学课程改革潮流———MOOCs时, 就吸纳了世界各国大学的文化元素, 在多种利益的驱动和多元文化的博弈中, 不断发生着内容和形式的变化。面对MOOCs这一时代挑战, 中国大学既不应盲目跟风, 也不可无动于衷, 应采取理智而清醒的主动应对态度, 不仅要探索中国特色之路, 而且要有反过来影响世界大学课程建设发展潮流的志气、自信、底气。近15年来, 中国在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信息化方面, 已经进行了大量实践和理论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也有极其深刻的教训。对此, 我们既不应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也不可盲目乐观。MOOCs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大学课程改革潮流的涌现, 应该看作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大学课程教学这一细胞层面的质变, 其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中国大学的决策、领导者, 学科带头人和各门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团队, 必须静下心来, 认真学习、研究、反思、借鉴,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 才能获得发言权, 才有资格对MOOCs说三道四, 中国大学也才能真正获得对世界大学现实变革的深刻理解、未来走向的科学预测, 由此获得全球化、信息化内在结合的战略眼光和立足于大学人才培养细胞层面变革发展的创新思维, 中国才有可能影响包括MOOCs在内的各种大学改革时代潮流。这对于中国的大学走向21世纪世界舞台, 不仅是极其重要的, 而且是不可缺失的。

摘要:近来, MOOCs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 热潮国内外不断升温, 歧义丛生。理智冷静地解读和分析MOOCs和SPOC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 cMOOC和xMOOC等概念, 以及MOOCs的本质和价值。国内外推动MOOCs潮流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大学内部创新发展的力量、技术创新的力量、资本的力量, 这三种力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需求、动机和利益, 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由此决定了MOOCs潮流的多元价值导向, 成为多种力量之间博弈的舞台, 吸纳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智慧, 引发了从大学细胞结构到高等教育各层次决策、管理模式的全方位裂变。强调必须从大学未来走向的战略视野引领和推动这一世界潮流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MOOCs,SPOC,教育战略,大学创新

参考文献

[1]Auletta K (2012) .GET RICH U.[EB/OL].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12/04/30/120430fa_fact_auletta?printable=ture.

[2]桑新民.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人民教育, 1999 (01) .

[3]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01) .

[4]Sean Coughlan.Harvard Plans to boldly go with“Spocs”[EB/OL].[2013-09-24]http://www.bbc.co.uk/news/business-24166247.

[5]桑新民, 等.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冶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 2012 (02) .

新课改热潮下的冷思考 篇7

一、学习杜郎口学什么要定位

各地随着杜郎口风潮的刮起,取经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领略了杜郎口中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各校回来积极行动,搞起了数字模式,玩起了数字游戏。

自课改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欣喜已有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之余,突然这股“强劲之风”刮来,于是乎就开始了另搭台子另唱戏,其结果如同“东施效颦”,甚至如“邯郸学步”——不但“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我认为学习杜郎口,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学习他们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学习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核心理念“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出课堂中“生命的狂欢”。

用杜郎口精髓和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改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下子就让要做得像杜郎口那谈何容易。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什么偏偏要套用一种模式呢?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率。杜郎口中学,他们不也是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吗?

二、小学开展杜郎口模式是否完全适合

我们不能看到一种新鲜事物就一哄而上,应该认真论证,充分考虑校情、学情等因素再做决定。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课堂特点中预习(或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先学,也就是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小学生自学能力有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我们怎么让他们先充分自学?小学生自制力差,面对七十几名的大班额,原先两个一排,他们都有可能玩起来,何况现在六人一组,那玩的空间更大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条件更多了,的确学生是“动起来了”,老师却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就说课堂展示吧,我仔细地观察过,发现一个学生在展示,个别学生在听,大部分学生在做自己的事情了,搞得课堂纪律乱糟糟。这样一来,这个环节是不是就失去了真正展示的意义了。我认为杜郎口教学模式不适合在低年级搞,高年级也只能是逐渐渗透。另外,孩子们围着一圈几个一组,整节课歪脖子上课,既不利于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形成,也不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发育。老师写的导学案就是一张数学或者语文卷的形式,回家给家长增加了负担,家长叫苦不堪。

三、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有没有固定模式?如果真要问到底有几种,那么结果是无数种。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境等因素决定于教学模式的千差万别。所以,只要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你所采用的任何形式,都能作为你的教学模式。因而,当面对一种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只能推广学习,而不应千篇一律地去要求,去模仿,以免抹杀个性。

四、杜郎口教学模式尝试中的困惑

一年多时间,我们就经历了一次课堂大改革,困惑不少,虽说这很正常,可这次叫大多数教师苦不堪言。学生能经常去做课前预习的只是少部分,较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因为条件有限,学生的预习也只不过是查查字典,将字词弄懂。课堂上,学生的讲解过多过快,很多的讲解只是自己懂或者只是自己的理解,其他的同学的听只是走马观花,有时学生讲解、发言不积极,最后还是要老师越俎代庖。对全体教师缺少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很多教师对这种模式的理解似是而非,实践起来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就拿导学案来说吧,“导学”这一环节是新课导入,还是引导学生自学,分清这个概念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我们学校提出的“一二五模式”中的五环节是相对独立的,还是互相穿插的,这些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备案中就缺乏模式化。的确,杜郎口教学模式先进性是无可厚非的,我认为先选骨干教师再适合的年级搞实验,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形成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然后逐步推广,带动全校。

当然,课改之路是一个由“乱”到“治”,由“治”到“改”,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改革的日臻成熟之路。几个年头,我们历经“阵痛”与“碰撞”,无论怎么改革,无论怎么创新,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渴求知识的学生。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就像一场战争,充满了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所以,让我们冷静下来,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变不和谐为和谐,让我们共同努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十多年,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时间,以课改名校为榜样,去课改名校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然而,那些模仿洋思、杜郎口模式的许多课改学校,却在哀叹洋思、杜郎口模式,患上水土不服症,究其原因主要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固化的模式,思想上没有发生质的转变。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去固化模式,取合理内核,走特色之路才是学校课改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热潮中的冷思考 篇8

城镇化与城市化截然不同

过去我们提城市化, 是将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 尤其是转移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一些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策略, 导致城市范围纵然在扩大, 却非法侵占大量耕地, 同时公共设施跟不上, 导致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 并未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部分特大城市的主城区, 甚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 以及大气等环境污染的加剧, 出现了严重难治愈的“大城市病”。

现在, 中国应当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通过农民进城“打工”, 逐步让他们及其家属, 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员;另一方面走正规的城镇化道路, 让农民就地成为城镇居民的一员。我们不能靠大城市的外延来解决中国农民和农村问题, 应当看到在城镇化背后, 中小城市群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内需空间, 要全盘考虑, 平衡利弊。

解决“户籍”问题是城镇化的起点

在中国是否拥有“非农”户口, 是否拥有稳定的职业, 是否享受真正的市民待遇, 包括医疗、教育、保险、养老等, 被公认为是城镇化、市民化的重要标志。按官方统计, 我国实质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 真正有城市户籍、享受城市待遇的人只占26%左右。

我们应当看到, 解决户籍问题只是我国城镇化的起点。我国未来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的落户限制, 有序放开中等城市的落户限制, 逐步放宽大城市的落户条件, 合理设定特大城市的落户标准, 有科学步骤的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然而, 要让农民真正成为“城里人”, 还必须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全面覆盖等问题。

禁止城镇化变为房地产化

据统计, 2012年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超过3万亿人民币, 相当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80%。在房价的4项主要成本中, 地价占4~5成, 实际建筑成本仅不足2成。这就意味着城镇建设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 使得地价不断攀升, 过高的地价反过来又影响房价的居高不下,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 由于某些地方缺乏产业支撑, 农民进城后极易变成游民, 以致出现高楼大厦和贫民窟并存的尴尬局面。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就是鄂尔多斯耗资50多亿元人民币, 打造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康巴什城, 却成为了一座无人居住的“鬼城”。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搞城镇化“大跃进”, 大肆开发房地产业务, 一味追求高速度和规模扩张, 大量消灭农村、农庄, 大批农民“被住上楼”。然而, 农民住上楼后幸福感下降, 违背了城镇化的初衷。

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下的冷思考 篇9

传统的城市雨水系统建设模式已经对水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与危害,近年来的城市内涝灾害广受病垢。 事实上,严重的径流污染、水文循环的破坏乃至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必须受到更充分的重视。无论如何,以刚性的、 灰色的雨水排除系统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局限性已非常明显。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雨洪问题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2012年相继发布文件(国发23、国办发36号文),指导城镇排水防涝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城镇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以下简称《排水防涝规划》) 编制要求与总体方向。在住建部的直接领导下,北京建筑大学负责主编、多家规划设计研究院参加编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几经修改与完善,2014年10月,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以下简称《指南》)的名称发布。同年12月, 国家住建部协同财政部、水利部共同发布海绵城市试点申报通知,调动全国100多个城市的积极申报。2015年3月底,经过数轮竞争性评选,确定南宁、白城、济南、 武汉、镇江、嘉兴等16个城市作为首批海绵城市试点, 要求每个试点城市3年内建成并运行不少于15km2的海绵城市示范区,中央财政支持资金总额超过200亿元。 目前,全国范围建设海绵城市的热潮方兴未艾。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推行现代雨洪管理体系[1]。然而,在具体的实施和落实过程中,却面临许多难题, 涉及到观念的转变、新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规范标准的制定、新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程序、管理模式创新、 跨专业协作、政策与实施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的监测评估等诸多亟待解决和配套的工作。从现代雨洪管理体系发展较早、推行比较好的国家及城市建设经验来看,这一系列技术与管理的变革从80年代延续至今,仍在发展和不断创新。从国内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内容的普遍理解和掌握程度、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储备、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建设等多方面来看,在几年内快速完成行业的整体转型,并大规模的推行,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因此,在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巨额资金支持的建设热潮背后,更需要理性、冷静的思考,全面梳理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误区和障碍,把握关键,从长远着眼,从近期入手,制定近远期规划,才能构成更科学、 持续的推进力,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序和科学发展。

2困难和误区

2.1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难度认知不足

一些试点城市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艰难程度还认识不足。申报成功城市的试点区域一般既包括改造难度极大的老旧城区,也包括部分新城区与待建区,在两三年内完成超过15km2的试点区域建设与改造,普遍涉及数百个改造与新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评估。 不仅项目数量大、周期短,还必然涵盖各种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的选择和合理组合,甚至还可能涉及河道、湖泊及流域的综合整治,如何尽快、有序地完成实施方案的整体规划,科学、有序、全面开展各个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建设,是一项异常紧迫又有很大难度的工作。而且,不同区域也都面临不同的建设风险和落实困难。

对于不少城市老旧城区改造项目,一方面,绿地率很低,难以提供充足的地上空间布置低影响开发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面临已建绿地的改造、市政道路空间和竖向关系的改造、合流制区域管网的提标改造、水涝点整治、涉及许多不同部门的协调、市民对大范围改造的理解和支持等综合性难题。

新城区虽然绿地率相对较高,但建筑与小区普遍景观条件较好,高层建筑多,不仅面临建筑内排水雨落管断接、景观改造阻力大和提升空间小等专业问题,公共空间大范围改造工程对城市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和对居民的干扰,也会面临市民的抵触情绪甚至投诉压力等, 成为推进的障碍。

对于待建城区,地块开发建设时序与海绵城市建设期限的匹配、已拿到土地开发许可的建设项目如何强制落实控制指标,也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难题。

而且,接下来编制具有强指导性、实施性的专项规划, 大量项目的具体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推行PPP模式, 质量监督和保障,评估验收准备等安排,都是各城市尽快推进和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焦点和难点。

总而言之,旧城和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都会面临主、 客观两方面许多的巨大困难和障碍。缺乏对这些困难和障碍的清晰认知,以及高效的制度突破和安排,高效率的应对策略,将会极大地影响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2.2海绵城市内涵关系不清

从部分试点城市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与近期工作进展来看,存在对海绵城市的内涵、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排水防涝、径流总量及径流污染控制等基本概念和关系的认识模糊。

一方面,狭义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功能和适用范畴被有些人忽视或夸大。通俗说,就是笔者略为夸张地归纳为对低影响开发的“万能论”与“无用论”两种认识, 或者说是“灰色派”和“绿色派”两种不同的主张,即完全依赖或完全否定灰色基础设施。客观来讲,已建城市条件错综复杂,务实有效、可持续的排水系统解决方案很难简单地依赖单一的灰色或绿色设施。毫无疑问, 完全依靠灰色设施不符合“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和建设要求[2],而在已建城区大范围的改造工作,受绿地率、 管网条件及地面竖向关系等许多因素的限制,不考虑现实条件,一味追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也如天方夜谭,不仅增加实施难度,还可能拖延建设周期、增加投资甚至根本无法落实。

另一方面,排水防涝与海绵城市的关系也亟待明晰。 如一些城市的申报实施方案中,将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狭义地局限于低影响开发分散式设施,而忽视了如多功能调蓄公园、管网提标改造、合流制区域内涝和污染控制等一系列综合方案和设施的建设。

2.3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和指标的片面理解和僵化操作

海绵城市涉及新的突破性的控制目标和指标。“渗、 滞、蓄、净、用、排”即精炼地概括海绵城市建设的多目标、 多途径特征,如何科学地认识这六字的内涵至关重要。 但从一些城市实施方案看,存在理解僵化、认识不清的问题,进而影响实施方案的合理性。例如,在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各类项目的分配时,将这六字截然分开对项目进行安排,就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一方面, 显然是不了解或忽视大多数低影响开发设施多功能的特点。以典型的生物滞留设施为例,该技术不仅包括渗透、 滞蓄、净化、雨水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同时,它还必须具有溢流排放之功能以防止水涝,即,仅一种小设施就体现了上述“六字方针”;另一方面,在一个具体的项目甚至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流程中,也是由多功能的许多设施所组成。而且,在实际的雨水系统中,径流总量、 雨水利用、径流污染控制[3,4]乃至排水防涝指标,也多是交织在一起,或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和耦合关系,而不是截然的分开。

因此,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或专项规划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僵化分割控制指标与项目建设方案,而是要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根据各种设施的特点、适用性和多功能特征,综合分析和选择,进行系统的优化组合,及项目的总体安排。

此外,对“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控制性指标,也需要科学地理解,结合不同项目具体条件, 和其它量化控制指标,合理地来应用。

2.4PPP模式如何适应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特点和要求

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的PPP (Private-Public-Partnership)模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重要内容。首轮试点申报中, 开展PPP模式的城市额外奖励达到10%,也是这次申报与建设试点的热点与难点之一。

PPP模式不是简单的融资渠道,更不应成为地方政府转嫁责任和财政负担的途径。海绵城市建设的PPP模式,必须针对海绵城市各类项目的特点,及不同企业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探索建设 / 运营等不同的阶段、面对政府 / 开发商等不同责任主体下的运作,否则很难形成持续的市场化推进力。举例来说,城市水厂及管网系统的建设、维护与管理等,一些企业具有相对成熟的运营经验, 可通过水费分成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获得长期盈利,比较适合直接作为PPP项目。但长期来看,需要探索和解决雨水排放显性或隐性收费的问题。而某些旧城小区、 道路雨水系统改造项目,没有长期可持续的收入,建设阶段政府投资难辞其咎,运营阶段也需要综合考虑物业交割和特许经营等不同的管理方式。

事实上,上述一些困难或误区都是由于对海绵城市的内涵与系统的复杂关系缺少科学理解和清晰认识,如果不能清晰理解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会直接造成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混乱和缺陷,对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推广造成负面影响。

3海绵城市推进的若干关键环节

3.1准确把握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和系统组成

(1)内涵与目标

建设海绵城市,就是以低影响开发的理念,通过现代雨洪管理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水文题条件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具体目标就是要有效控制径流排放总量、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 保护生态环境。《指南》及相关的规范标准已经给出了这些综合目标的具体控制指标和参数。

(2)系统组成

现代城市雨水系统,或者说海绵城市雨水系统,更多通过低影响开发(LID - Low Impact Development) 和绿色雨 水基础设 施(GSI -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结合必要的灰色基础设施实现雨水径流的“渗、滞、蓄、净、用、排”,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子系统[2]。图1给出了海绵城市雨水系统与设施层面的各子系统的相应关系示意。

·狭义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源头控制系统)

·雨水管渠蓄排系统(或称小排水系统)

·超标雨水控制系统(或称大排水系统)

通过上述系统的整合和有机衔接,综合达到总量减排控制、水质控制和洪涝防治,以及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或修复。

3.2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

现代雨洪管理或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对上述系统形成共识,并基于每个城市的具体条件来科学地运用并落实。而具体应用于老城区改造,必须考虑城区现有绿化率条件,建筑雨落管的改造、既有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提升和道路坡度与地形竖向的综合利用等复杂现实条件, 广泛采用“绿—灰结合”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国际上,很多城市如西雅图、华盛顿、费城等,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年来大力倡导未来推广“绿色”基础设施,结合“灰色”基础设施共同改造城市老旧城区以及建设新城,并编制中长期的实施规划和投入长期的政府资金。2012年启动的旧金山城市排水系统升级规划(Sewer System Improvement Program, SSIP)中, 计划在未来20~30年间投入资金60亿美元,统筹绿色与灰色雨水基础设施对旧金山湾区进行系统更新。该计划既涵盖在部分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的绿色改造,也包括污水厂升级、管网提标以及隧道等灰色基础设施的改造,综合应对城市洪涝、设施老化、雨水径流和合流制溢流污染以及抗震等多方面问题[5]。

国内一些城市例如沈阳市、镇江市、嘉兴市等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例如笔者参与沈阳规划设计院合作开展的合流制老旧城区的系统改造策略研究, 通过源头低影响开发、管网局部改造和调蓄设施建设、 盾构雨水干管等多种方式综合解决洪涝与污染问题。虽然研究方案最终由于资金等原因尚未实施,但对于“绿灰结合”、“多级蓄 - 排结合”已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成果。目前在参与的多个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中,也是以绿灰结合为主要规划策略和实施方案的技术路线。

3.3雨水控制利用系统专项规划和工程设计

面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复杂现实条件、突出的跨专业和系统衔接问题以及紧迫的建设时序,各试点城市急需编制一个具有高度可实施性的综合性的雨水控制利用系统专项规划[6],科学提出雨水系统建设内容,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等顶层规划提出土地利用要求,并衔接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道路与交通、绿地等其他专项规划等新编与修编,结合旧城改造规划或计划、“棚户区改造”、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改造等, 共同落实雨水系统相关建设内容(图2)。

基于各试点城市短期内见效的特殊要求,该专项规划应至少涵盖以下要点:(1)低影响开发、小排水系统、 大排水系统的综合目标与控制指标体系;(2)响应控制指标要求,提出市政以及各地块海绵城市工程主要建设方案,既包括分散式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也包括管网及处理厂提标改造、地面行泄通道与调蓄空间、末端河道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3)重点项目建设清单与时序安排;(4)试点区域考核体系与评估达标方案;(5)建立清晰的资金保障与机制保障措施, 权责明确落实到责任主体;(6)相关规划修编建议等。

在上述规划指引下,还需要全面开展大量具体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由于建设任务量大,难度系数高,各地普遍缺乏有技术储备和丰富经验的设计单位和施工队伍为后续工作做强力的支撑。因此,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本地规划设计单位重要作用和责任,还需要借助有实力的咨询团队的有力协助或指导。

毫无疑问,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绝不限于以上几方面。例如还必须有给水排水、风景园林、景观、水利、 道路等专业工程师的通力协作,等等。

4展望

长期来看,我国城市雨水系统建设模式必然向海绵城市 -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模式转变。无论是工程界、学术界还是政府管理者都已经清晰认识到原有的目标单一、高碳排放、高污染、粗放型的雨水排放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从一些雨水管理领先国家的推进经验来看,这一转变和新体系的建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管理理念、政策机制方面有重大突破,必须建立系统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体系、专业人才队伍和培育新型的产业等等,期望短期内快速见效恐欲速而不达。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正是向这个方向转变迈进的一大步和跨越式发展的尝试。尝试,就应该允许出现偏差甚至出错,就应该准以纠偏。 我们期待未来的步子更大也更稳,让海绵城市建设真正成为“美丽中国”和未来“绿色城镇化”的有力抓手和一种长效机制。

图片来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热潮中的冷思考 篇10

一、情境迷失方向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形成数学技能;情境的魅力如此巨大。于是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竭力的创设各种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而,刻意营造的情境,有时候却给课堂带来一些逆效应,让情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没有达到教师情境创设的期望值。

案例: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件制作了一个关于“盲人摸象”的故事,配上动听的音乐,故事娓娓道来,学生也都沉浸在故事之中。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盲人摸的象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生1:站在前面,他摸的是象鼻子;而站在后面的人,他摸的象尾巴;所以,站在前面的人跟站在后面的人摸的象就不一样。

生2:这些盲人摸的地方不同,所以 摸出来的大象也不一样。

生3:------------

反思:盲人摸象是通过摸的动作来感知黑暗世界中大象的形状;而观察物体是需要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通过眼睛实实在在的观察。观察与摸两者实质完全不同,观察重在眼睛,而摸重在手感。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方位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而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如何与教学目标相融合,一味的追求新奇说明了这样的情境是教师为达到提现课改的理念而作的秀而已,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缺乏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会让学生在情境中迷失方向。

二、合作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组间合作学习是学生数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看到的合作学习,只是教师为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而强加的环节。这种表面化、形式化的模仿,只能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案例:曾经在学校公开课上听过了一节“年、月、日”的课,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年历表上获取相关的年月日的知识,给每个组发了一张年历表,并提出要求:前后4人组成小组,观察手中的年历表,你有什么发现呢?教师一声令下,前面的学生立即转过身来,同后面的学生进行了所谓的合作学习;在学生小组学习中,我仔细观察了不同的小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每组中只有那么一个或两个成绩好一点的学生主宰着小组活动的进程,而其他的学生大多成了听众或说成看客更为贴切;小组间的交流少得可怜,更不用谈什么针对某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之类的活动了。至于小组活动前,教师没有给出明确的分工,学生个体在小组活动中的任务、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学生一无所知;只是老师叫小组讨论合作,学生是出于为帮助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做了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过了一小会,学生们还没有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果时,教师喊了声停,于是学生们纷纷调转回头,又坐回到原来的样子。

反思: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前后几人一小组,不是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就让学生开展活动的,我们不能顾及实际需要而照搬他人的做法,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前,要根据问题的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最优的活动方案,把学生有机的揉合成一个整体,使整体的效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让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作为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我想,这样的合作还是尽量不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中。

三、评价多而泛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评价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廉价化、模糊化依然充斥着我们的课堂;这些评价不仅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时还能助长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案例:在一节低年级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先准备好了很多颗彩纸剪成的星星。

上课伊始,教师有意识的提醒学生:老师这里有许多星星,你们想要吗?

生大声的喊到:要

老师:老师想把星星奖励给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大声喊道:能

反思:回顾这节课,感觉学生的发言有时候并没有那么的完美,甚至有时候离问题的实质有一定的距离,但称赞的词眼仍然不绝于耳;虽然“你真棒”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可回头再想想,对学生的评价是不是就是竖起大拇指,夸夸学生“你真棒”就能解决问题好的评价方式呢?殊不知多而泛滥的赞美声有时候也会引起学生视听神经的疲劳,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评价其实就是走过场的形式而已的表象,试问:这样的评价真的能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吗?以后少了这样的评价学生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学习了呢?评价的方法是不是应该具有多样性?这些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好好的把握与调控。

上一篇:贺州学院下一篇:液压机故障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