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新构思管理

2024-06-20

作文创新构思管理(精选五篇)

作文创新构思管理 篇1

关键词:高等院校,绩效考核,绩效管理

原标题:创新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思路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日

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 对员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状态及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并对结果进行反馈的过程。高校管理人员主要是指从事教学、科研以外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员工。绩效考核作为员工评价和选拔工作的基础环节, 一直是人事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 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基本上沿用政府部门行政干部考核的标准和体系, 未能体现大学与一般公共行政部门的区别, 难以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绩, 影响了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弱化了绩效考核的功能。因此, 探讨高校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促进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

(一) 过度追求“量化”标准与管理工作难以量化之间存在突出矛盾。

当前,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绩效至上”倾向, 即在绩效考核中对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的考核均采取考核标准量化的做法, 也就是追求建立一种大而全的绩效标准, 力图把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的工作通过绩效分解的手段建立起标准的、量化的绩效分值, 各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均有固定的权重和换算值并最终体现为量化的分数, 达到相应分数的人就有晋职、续聘或加薪的机会, 反之则要承受各种负面的影响和压力。在这种大而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管理人员的绩效和教学、科研人员一样, 是一组可以计算、描述、并能相互比较的数据。在实践中, 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基本上是从所在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出发, 但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以及越来越多的跨部门合作行为使得这种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的精确性大打折扣。

事实上, 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 在当前高校行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中, 完全实施量化考核的比例并不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对高校干部的具体考核测评中, 有具体考核指标、有平时绩效统计的, 占13.77%;有具体考核指标的, 占30.43%;有平时绩效统计的, 占10.14%;凭大致印象的, 占23.91%。上述结果表明, 高校对考核标准的规定大多停留在定性的层面上, 没有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考核要素进行量化, 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如有的高校对管理干部“优秀”的标准规定为“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熟悉业务, 工作勤奋, 有改革创新精神, 成绩突出。”这样的笼统规定, 伸缩性太大, 难以对管理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很难区分出真正的优劣。

(二) 考核指标难以准确反映员工业绩水平导致考核结果失真。

高校管理人员是组织决策和组织目标的执行者, 其工作体现出专业化及流程化并存的特点, 流程原则上要服务于核心业务流程 (教学科研) , 主要为支持、服务。相对于教学、科研绩效考核的标准量化模式, 管理工作的考核标准则存在广泛的模糊化、歧义化界定, 无法准确衡量管理人员的真实绩效,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工作的非量化。高校管理人员的很多工作, 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 很大程度上不能定量衡量, 往往需要通过大量定性指标来判断, 否则难以保证考核过程中的客观性。 (2) 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工作内容往往为某项事件的过程, 其结果具有滞后性, 成果在当期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 这将影响考核者对管理人员工作绩效判断的精确度。 (3) 工作的临时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参与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临时性、突发性工作较多, 长期计划执行的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 直接影响考核者对管理人员绩效效率及重点的评价。 (4) 工作的跨部门化。高校中行政职能部门往往需要纵横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才能开展本部门的工作, 协调的质量会影响到相关部门的业绩, 甚至整个组织的业绩, 反过来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也会影响管理部门的绩效, 因此对其工作质量的衡量可能会有多个考核者, 需要不同的考核者框定各自正确的考核范围, 否则, 就可能出现考核结果失真现象。

(三) 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弱化了绩效考核的激励效果。

在绩效考核体系中, 考核内容是对某一岗位人员的具体要求, 是考核体系的中心环节。但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的指标体系、指标项目和权重没有区别或区别不大。这样势必导致产生两个方面的弊病:一是只注重对管理人员共性的要求, 忽略了个性方面的要求;二是考核重点不突出, 该考核的内容没有考核, 该重点考核的内容却淡化了。此外, 目前虽然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校内岗位津贴制度,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核结果的刚性原则。但另一方面, 因为岗位津贴发放标准与考核结果的挂钩, 有的单位和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搞“轮流坐庄”, 皆大欢喜。在考核形式上, 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方法, 缺少实地的、跟踪的动态考核, 使考核者对干部情况的了解还是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很容易导致被考核者对其结果的认同度不高, 最终考核工作也难以达成“促进、改善、提高”的目的。

必须明确, 在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 绩效考核是手段, 激励才是目的。绩效考核应遵循有利于激发被考核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但许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现有的岗位津贴只能维持高校管理人员生存、安全等低层次需要, 偏低的收入一直是引起高校管理人员普遍不满的原因, 导致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激励缺乏必要的基础, 从而使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得并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对考核结果相对保密, 缺乏对表现优秀、政绩突出和正面典型的宣传和对问题严重的反面典型的剖析, 导致考核激励机制缺失。

二、新时期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 考核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体现在考评指标和体系合乎高校党政管理的客观规律, 具有严谨、精确、周全、逻辑性强的特点。用于考评同类对象时, 内容是可比的, 付诸实施时, 是可测定的, 同时, 考评的方法和手段是先进的。在绩效指标设置上, 主要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方面。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绩效比较复杂, 有些指标不好定量。如思想品质、工作能力等, 只能以定性的描述为主。但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必须坚持能定量的必须运用数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定量, 使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这样的考核结果才更有说服力。因此, 在考核评价干部时, 应将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有机结合起来, 二者结果必须相互参照,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

(二) 考核指标引导的发展性原则。

高校管理人员考核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鉴别被考核者的履职表现;二是发现被考核者的优势与不足, 协助其改进。在美国教育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所公布的员工评估标准中, 限定用途、建设性导向和促进专业发展被看成是评估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因而, 考核指标体系的建构要充分考虑引导和促进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同时, 还要考虑到管理人员自身发展与部门发展的结合。特别是要关心青年管理人员的成长, 切实构建一套适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体制, 激发青年人才潜能和创造活力, 引导高校青年管理人员走上可持续的职业发展道路。

(三) 考核指标设计的差异性原则。

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要能够充分体现高校目标及其在不同部门的分解, 要使考核指标与高校发展目标高度契合。要达成这样的目的, 可以尝试使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 改变传统绩效考核片面注重财务指标的做法, 将绩效考核指标划分为四个相互平行的维度: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 将这四个指标统一在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下。考核指标应具有非常好的区分度, 既能区分作场景的差异, 又能区分出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差异。要对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进行科学地细化, 准确地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然后再逐步分解到部门, 再由部门分解到岗位。同时, 根据不同部门和岗位特点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

三、新时期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 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

创新绩效考核的管理理念。长期以来, 绩效考评虽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管理方式,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考评系统都有许多不足之处, 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可。绩效考评的明显缺点在于:对绩效的判断通常是主观的、凭印象和武断的;不同考评者的评定者的评定不能比较;反馈延迟会使员工因为好多绩效没有得到及时地认可而产生失败感, 或者因根据自己很久以前的不足做出的判断而恼火。”针对绩效考评存在的缺陷, 学术界和实务界逐渐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的综合系统, 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等一系列环节的一个完整系统。在高校, 推动实现从绩效考评到绩效管理的转化, 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促进促进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形成开放、积极参与、主动沟通的组织文化,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达到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绩效, 激发管理人员的潜能,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 从“过去导向”到“未来导向”:

最大限度激发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高校管理人员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资源。在构建管理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 高校应摈弃过度依赖奖惩制度而忽视人文关怀的做法, 充分尊重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格, 相信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追求与潜能。实践表明, 在绩效考核中, 过度依赖奖惩制度, 简单地把绩效考核同奖惩行为联系起来, 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最直接的也许是人们把绩效考核更多地看作是一种分配机制, 养成人们之间不比贡献业绩, 只看待遇多少的习惯, 要么是斤斤计较, 要么是风水轮流转。这样一来, 绩效考核的着眼点———提升员工素质, 激发员工积极性, 提高工作业绩———反而被淡化或掩盖起掉了, 完全背离了绩效考核的初衷。事实上, 在实际工作中, 极少有人因惩罚而改善其绩效。处处是雷区, 反而会带来种种问题:比如行政人员改善绩效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以及对于惩罚措施的惧怕;过分依赖制度而削弱了各级管理者对改善绩效方面的责任 (失去责任主体) 。目前, 高校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就是上述做法所造成的恶果之一。只有让高校管理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切身体会到制度化信任与人性化关怀, 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成就动机和工作热情, 在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的同时, 为高校未来发展目标做出最大贡献。

(三) 从“平面化”到“立体化”:

全面推广“360度绩效考核法”。目前, 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相对单一, 不能完全反映考核对象履行职责, 创造业绩的全貌。例如, 目前高校一般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高校行管人员进行考核。然后, 根据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所处职位的要求和不同的工作职责, 分别设计相应具体的考核指标以及指标中的权重分配, 实行分级分类考核, 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虽然从形式上看, 考核内容较为全面, 基本能反映了考核对象所做业绩的状况。但由于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很难量化, 直接影响到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如何才能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准确?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法”是一种较为流行和有效的途径。“360度绩效考核法”是指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关系的多方主体那里获得被考核者的信息, 以此对被考核者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考核的过程。其核心是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级、下级或服务对象 (包括机关、院系, 甚至有关学生) 等熟悉的周边同事担任考评者对其进行评价, 从四面八方对被考评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多角度、全方位的选择考评者将使考核信息的来源更全面、更详细, 也更具体。同时, 各类信息之间能否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从而保证绩效考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此, 要增加绩效考核的透明度, 以便于接受利益攸关方的日常监督。同时, 还要破除行政工作的垄断性。当前, 由于部分高校绩效考核的不公开, 使绩效评价缺乏透明和公众监督, 为全面推广“360度绩效考核法”创造必要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业昆.绩效管理系统研究.华夏出版社, 2007.

[2]熊哲琰等.高校中层干部考核的问题与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2.

[3]范群.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创新分析.现代教育科学, 2009.4.

[4]周彩云.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2.

[5]王丹慧, 唐振平.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缺失与对策.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2.

[6]毕意文, 孙永玲.平衡计分卡:中国的战略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7]鲍传友, 毛亚庆, 赵德成.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A大学的案例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6.

[8]Harry Levision.Appraisal of What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76.7.1.

[9]黄瑛.论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报酬激励主观绩效评价机制.学术论坛, 2005.7.

[10]吴湘萍, 徐福缘, 周勇.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华东示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1.

中考作文构思要创新 篇2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总结中考作文的形式创新技法,定会使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

一、答题式构思。南京市中考作文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自拟题目《自证对与错》,除首尾简约的环境描写外,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这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罚抄500遍”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罚抄的“对与错”和拒绝罚抄,“与老师斗智”的“对与错”,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轻松而幽默。

二、剧本式构思。随着中考作文文体要求的放开,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南京市考生的剧本《错?对!》抓住初三学生爱好写作“究竟对还是错”构思剧情,具备独幕剧的各种要素,序幕交代背景,学生涵静和李老师这两个人物的对话个性鲜明,涵静的内心独白声情并茂,舞台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不语,扯衣角”、“抬头”、“站起”、“向右走两步,灯光变白些”等舞台说明准确得当。剧本通过紧凑而集中的矛盾冲突,表现当代教育体制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反思,取得了其他文体难以收到的表达效果。

三、谈心式构思。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近感。河北一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文中用“你”作呼告达42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奋斗的动力”、“发现你自己,发现你的美丽,更发现你的瑕疵”、“发现你自己的兴趣,展示你个性的美丽”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四、变异式构思。“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 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____我真____”。不少考生在前一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发个性的切入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入丝入扣,不同凡响。

五、反向式构思。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20湖南省益阳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

考场作文创新构思方法谈 篇3

一、对比式构思

山东青州市第五中学张文彬的《两棵树》,也就三百多字,很短,前四个自然段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两棵树进行对比。当“第一棵树”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的时候,“另一棵树”已开始盘算开花结果:当“另一棵树”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的时候,“第一棵树”还在憋着劲向上长:当“另一棵树”因承担开花结果累得弯了腰直至养分耗尽成了枯木时,“第一棵树”正身强体壮。向人们奉献自己甜美的果实。文章结尾“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这一结尾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原因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进行铺垫。

二、访问记录式构思

例如《地球危机档案》就是以访问记录的形式,让人类就海洋被载入“地球危机档案”一事展开讨论,警示人们必须及早结束“辽阔的海洋日日在呻吟,年年在喘息,海洋沙漠在迅速蔓延”的局面。

三、剧本式构思

随着中考作文文体要求的放开,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南京市考生的剧本《错?对!》抓住初三学生爱好写作“究竟对还是错”构思剧情,具备独幕剧的各种要素,序幕交代背景。学生涵静和李老师这两个人物的对话个性鲜明。涵静的内心独白声情并茂,舞台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不语,扯衣角”、“抬头”、“站起”、“向右走两步。灯光变白些”等舞台说明准确得当。剧本通过紧凑而集中的矛盾冲突,表现当代教育体制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反思,取得了其他文体难以收到的表达效果。《善良回家》采用剧本的写作形式,编述了善昆被抛弃又回到人间的辛酸经历,巧妙地设计了它分别与金钱、权力、地位、时间老人相遇的四个场面,从“满怀希望”到“仰天长叹”直到“惊叹不已”的情感描摹,加上画外音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善良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这一深刻的主题。

四、标题式构思

在人多事杂的文章中,如果能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两三个小标题来替换诸多铺陈性的文字。这样既可以减少过渡性的文字,以便在重点处能酣畅行文,突出重点,又可使文章疏密有致,使卷面爽心悦目,情节摇曳多姿。让阅卷教师击掌叫好,而且简洁的小标题,或提纲挈领。条分缕析,让阅卷教师能迅速抓住要领:或一线穿珠,让阅卷教师品味把玩。如四川一考生的《出色人生的定义》一文的主体部分四个小标题紧扣“材料”和文题:第一个小标题“故事里的故事”引述故事;第二、三个小标题“故事背后的沉重”“故事外的生活”论说拒绝诚信的人生不是出色的人生:第四个小标题“故事里看人生”论说社会对“诚信”的确认和肯定,于是得出:“出色的人生,即是诚实守信,热爱生活。”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思路非常清晰。《死亡日记》为了让《狼》中之“狼”自述死亡的过程,在“肚子又唱空城计了”、“哈哈。他怕我!”“哼,还举起了刀!”“智斗”、“升天”这组饶有兴趣的小标题连缀中显得新意迭出,精彩纷呈。

五、证题式构思

2001的南京市中考作文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自拟题目《自证对与错》,除首尾简约的环境描写外,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这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罚抄500遍”的认识。文章的主体——罚抄的“对与错”和拒绝罚抄,“与老师斗智”的“对与错”,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轻松而幽默。

六、谈心式构思

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近感。河北一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文中用“你”作呼告达42处之多,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奋斗的动力”、“发现你自己,发现你的美丽。更发现你的瑕疵”、“发现你自己的兴趣,展示你个性的美丽”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七、变异式构思

“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2001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昕______我真______。不少考生在前·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发个性的切人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丝丝入扣,不同凡响。

八、反向式构思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2001年湖南省益阳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1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

九、电视直播式构思

如湖南刘昱嘉的《消费者栏目的一次直播》。这是一篇给材料的作文,要求学生就“洋水果”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该生采用电视直播节目的形式,通过镜头的切换、记者的现场采访,揭穿了“洋水果”的真相;通过栏目主持人的直白,特约嘉宾的讲话,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醒消费者避免上当受骗。这种构思形式新颖,直观明了。倍受老师欢迎。

创新构思思路 构建作文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作文,构思,思路,教学

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师感觉棘手的问题。原因是学生怕写作文, 老师觉得作文无新意可教。这就要求变作文教学的单一性为趣味性,变封闭式作文教学为开放式作文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充分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写作文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没有什么神秘的,而是用笔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人与事,把真实的思想跃然纸上。

一、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作文教学

我们的传统作文教学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特点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处处依靠老师,或者作文选模式严重等。小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文时,我们不要让他感到处处都是规矩,处处都有限制。教师要不吝惜表扬。或鼓励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你就怎样写。”“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文就不再是难题。”……老师如果画一个笑脸、一朵花等,就会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一件难事。同时,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要总是写一堆抽象的批语,而要想办法写出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批语。假如看到学生作文中的缺陷,先不去批评,而是告诉学生:能写就是胜利。否则,一盆冷水泼过去,容易把学生的兴趣之火、热情之火都给浇灭了。教师与其挑肥拣瘦,不如少些捆绑束缚,想办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可以设计游戏作文、命题作文、场景作文、话题作文等。如果学生喜欢上作文课,就不希望下课,说明教师教得科学,教得得法;如果教不好,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就要从自身寻找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励学生,促进他们写作的主动性。

二、教会思考,学会倾诉真实感受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多地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像背诵数学公式一样被动地接受命题作文的写作框架,情境作文的词语表达,这样的作文模式化太重,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感悟生活,写作中凸显自己的独立视角和见解。如何使学生在写作中形成独立的思考和感悟?如何让学生的作文用心灵说话、用思想说话?巴金说得好:“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根据作文教学经验,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生活、反映心声、反映思想,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巧妙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练习主题。如,生活作文,即反映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的作文。比如,“三八”节当天学生在家的行动、 感受和思考,学校运动会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感想等;调查报告, 即针对社会中的某一热点现象或问题,展开调查,搜集相关资料, 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小学生迷恋上网问题、课外辅导班现象严重等;说说心里话,即对父母、老师、同学等敞开心扉,说出对他们的真实感受与内心的期待。

三、鼓励学生在表达中求新求异

我们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但是,每篇课文都是作家独特的内心体验。尤其在表达方面,几乎每句话都是自己的表达方式。这就是与众不同,这就是创新思维。 创新就是求异,求异就是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各种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创新是教学中永恒的主题。作文也一样,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了统一格式、统一思路、统一模式的作文。 批改老师只要看了一篇,其他就不需要仔细批阅。这种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特别严重。描写同一种事物,应该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描述,确定不同的中心。围绕同一命题选择不同题材或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等来鼓励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写美丽的校园,有的描写一花坛,展示校园的环境美,写成了写景记叙文; 有的描写课间热闹的景象,展现充满活力的花季少年,预示祖国的未来,写成小议论文;有的描写校园的橱窗变迁,表现校园的文化氛围浓厚,写成说明文等。多角度作文的形式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作文立意新颖,风格独特。

四、尊重学生,让作文尽显生命本色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参与者、引领者。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同样,每个人对情绪的释放方式也不一样。这就是说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无法替代的。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并让学生的这种独特性得到激发,学生的作文才有生命的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让小学生在作文中倾吐自己的内心体验,让作文成为学生尽显生命本色的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学生作文难以进行的时候,老师给予及时、 具体而有效的点拨与指导,或开展相互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体验,用心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景与物,用心灵感悟人生。这样,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中才会真实地流露, 从而变被动写为主动写。这样的作文创意才会独特,生命的原色才会一泻无余地显露在纸上。

创新和构思的作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构思的方法。通过创新构思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几种创新构思的方法。在写作实践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构思,写出富有特色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只有有新意、生动、新颖、与众不同的作文才能吸引人,但如何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构思和创新。

二、知识点梳理

学生作文时要想有好的构思和创新,应掌握以下要点:

1.构思时要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

2.创新构思要从内容上和写法上进行。

三、指导构思的具体方法

1.教师出示材料:清代画家郑板桥,老年得子,却不溺爱。他病危时,要求尝一口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不会做,郑板桥就命他请教厨师。儿子将馒头做好时,郑板桥已经咽气了。他只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2.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构思练习。学生先进行练习,老师巡视,发现和收集问题。

3.教师导引。

(1)从材料中直接获得的信息:郑板桥教育儿子要独立,可以独立为主题来写。

(2)深入分析,与实际联系,可从反面入手,写许多独生子女的不独立,可以“溺爱”为题材来写。

(3)翻出新意,从郑板桥教育儿子要靠自己,进行反向思维,联系生活中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还需要依靠他人,即合作的重要性。可以“合作”为题材来写。(学生发言、讨论、交流。)

4.教师分析点拨上述三种构思。第一种构思,人人都会写,没有新意;第二种构思,虽较有新意,但也难以出新;第三种构思,写出来会最有新意。但这种构思是怎样得来的呢?

四、学习创新构思的方法构思要力避第一构思,创新构思可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

(一)从内容上创新的构思方法有:

1.另类式构思。

(1)教师明确。作文要求的提示语中总会提供一些写作范围或范例来启发学生思维和构思,在构思时尽量要做到与提示语中的信息不同,这就是另类构思的基本思路。如以“服务”为话题,学生可写《“我”为我服务》,文中“我”是克隆人,“我”为真我服务,使“我”成为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从而对克隆技术提出疑问。在大家都写为别人服务的文章时,这无疑是一篇较为新颖的文章。

(2)思维训练。下面以“听 我真 ”为题,进行构思。(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3)教师评价学生构思,并提供下列构思供学生评议。

听流行歌曲我真兴奋

听广告语我真烦

听老师的“诵经”我真想睡

听雨我真陶醉

听妈妈的唠叨我真厌烦

听海哭的声音我真伤感

2.逆向式构思。

(1)教师明确。逆向思维,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的观点,阐发新的见解。如上面郑板桥教育儿子的故事,第三种构思就是从反面入手,从独立的对立面合作来谈的,就是运用逆向思维。

(2)思维训练。

从反面思考下列成语的含义,并指出其合理性。

班门弄斧——弄斧到班门

杞人忧天——忧患意识不可无,防患于未然

对牛弹琴——科学养牛,给牛听音乐助长。(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3.象征式构思。

(1)教师明确。有些话题,如“桥”、“路”、“网”等,都既有实在的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出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构思。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路”可指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情网、心网等。

(2)思维训练。以“树”为话题,进行象征式构思。如:树人——教育问题,人生之树常青。

(二)从写法上创新构思的方法有:以广告、日记、合同、报告等形式来写作。

1.组合式构思。把几个相互关联的画面按一定顺序组合成文,共同表现同一主题,使文章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例如在《我的一家》中可把家庭分成三个部门,“教师部”、“商业部”、“学生部”,分别写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把三个部门各自的特色写得活灵活现,又将三个部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家”,这样的结构严谨又别出心裁。

2.排比式构思。以排比的形式谋篇布局,这是属于散文体的方式。如以“幸福”为话题,学生可用设问“幸福是什么”为文题,以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呀?”开篇,主体部分每个段落以“幸福就是……”开头,铺排开来,对“幸福”作新颖、形象、生动、立体、直觉的诠释。

3.标题式构思。恰当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文字的铺排,使重点突出;既可让文章疏密有致,卷面爽心悦目,又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吸引读者的注意。如《欢乐家庭》,可用三个小标题来概括,用“模糊理论”概括父亲对个子高矮的解释;用“北约东扩”概括“我”与妈妈的纠纷;用“书法展出”概括“我”的兴趣爱好。既风趣、幽默,又写出了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使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实战操练。

上一篇:综合评价及对策下一篇:多媒体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