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性

2024-06-26

五性(精选十篇)

五性 篇1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和差异性”, 数学老师在要求学生练习时要注意体现数学学科的这些特性, 除了课堂中尽量采用多媒体、挂图、实物等教具, 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在练习中更要力求与数学基础知识紧密联系, 自始至终把握数学基础知识这个基本点, 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 对基本技能的形成,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学生对解题的基本技能得到了锻炼, 对新知的应用自然也产生了水到渠成的功效。

2. 新颖有趣, 凸显练习的趣味性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练习, 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如在“长短、高矮”一课的教学中, 让学生高高兴兴去展示学具袋里的东西, 并在分类摆放的操作活动中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 发现比较长短的各种方法, 这样, 每个学生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教学, 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 凸显了练习的趣味性, 在自我探索中, 积极主动地探究, 激发了创新的灵感, 课堂上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又比如在教学“异分母加减法”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 开课时设计了练习“孙悟空分饼”:他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 把其中一块给了猴1, 又拿来一个同样的饼, 平均分成四块, 给了猴2两块, 猴3看见了, 吵着说:“我要三块。”悟空点点头, 笑眯眯地又拿来一个相同的饼, 平均分成六块, 给了猴3三块。这时, 猴1、猴2都有意见, 它们责怪悟空不公平。同学们, 你们的看法如何呢?此时, 学生的好奇心被完全调动起来了, 探索兴趣非常浓厚, 给后面通分做了很好的铺垫。又如,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猪八戒分西瓜时认为1/8比1/2大”的精彩动画, 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数学的抽象与严密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 要使学生学得生动, 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3. 抓住重难点, 注意典型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例如在元、角、分新授课结束后, 可以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 模拟现实中买卖东西的活动,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付钱找零、可以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人民币的换算, 练习又有趣, 学生学得又快。

4. 联系生活, 体现练习的生活性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 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练习的设计中, 体现应用性显得尤其重要。因此, 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生活性”, 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学习过程, 如在复习数的组成时, 开展对口令游戏, 老师出一个数, 学生出一个数, 使这两个数组成8。 (背景放鼓点音乐)

师:我出3生:我出5

师:我出4生:我出4……

(同样的形式师生互对组成10, 之后同学互对组成9)

对口令游戏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方式, 使师生之间显得更加和谐、融洽。

这样的练习设计, 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 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 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 而且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 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5. 动手操作, 突出练习的实践性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练习的设计要注重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如在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课后作业:同学们排队套圈, 怎样排队才算公平?学生通过游戏体会到, 应站成一个圆圈物体放在圆心处才公平, 不知不觉就理解和应用了“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 问:一个三位数, 百位上是a, 十位上是b, 个位上是c, 这个三位数应该怎样表示?学生马上就说:abc。可仔细一看, 不对。问题出在哪儿?经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得知原来“a”表示a个百, “b”表示b个十, “c”表示c个一。a、b、c的关系应该相加, 而不是相乘, 得出这个三位数应表示为a×100+b×10+c。

因此, 练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等形式上, 还要重视学生练习的实际操作性。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切实做到练习设计适度回归生活, 关注动手实践, 适度倡导开放, 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 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的五性美文 篇2

德性也可以叫德行。但是我觉得用德性可能和后边的词语相勾连得更密切一点。

为什么把德性德行放在第一位?有一句老话,叫“修身建德,事业之基”。修身建德,古人非常重视,认为是事业的基础,那么这个事业呢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事业,而是处事和。司马光曾以此标准来评判人:德才兼备是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德才皆无是庸人,才大于德是小人。还感慨:传位授业,若不圣人君子,宁与庸人不与小人。可见,无论做人做事,德字为先,这个是不需要我再缀述的。这是德性,人生首要。

二、悟性

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18岁之前,我们的知识,很多都是字面上的东西,但是字面之后的意义,也许真的非得等到我们十八岁,开始进入社会之后,才能够理解。

书法上有一句话讲:力透纸背,讲的是书者的功力。我们生活的阅历将告诉我们,我们除了要读懂字面的意义之外,字后的意义可能更加意味深长。因为一旦我们步入社会,我们接受的社会规则,除了有字面上的规则之外,还有字面下的规则。这些是我们在中学读书、乃至大学学习都可能学不到的,是我们老师讲不到,我们家长讲不到,别人无法讲,必须靠自己去领悟的。这个悟性强,悟性弱,在我们真正成人步入社会之后,会对我们在人生坐标的确定,和人生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把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悟人生的功力,这是第二性,悟性。

三、韧性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追逐自己的梦想。刚才我听我们同学在讲,七岁就有了梦想,八岁已经开始试图把握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十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感受到:无为的忧虑,会像纷纷细雨那样打扰着自己的心房。

但是每个人的梦想能不能最后实现,关键在韧性。因为社会的运转,并非像我们每个人设定的梦想的轨道一样,那么严丝合缝。总有磕磕碰碰,总有风风雨雨。在风雨面前,在发展的轨迹和我们自身的理想不相协调的时候,甚至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是悲观、是抱怨、是失望、是放弃,还是要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呢?没有韧性,我们无法达到我们理想的彼岸。没有任性,也许我们会在最后关头,与成功擦肩而过。而能坚持的人,则掌握了世间制胜的法宝:在忍中等待,在等待中奋进。记住啊,朋友们,第三性,韧性。

四、血性

第四性也很重要,尤其是到了四十这个年龄,或是更大一点,才能真正认识到这两个字的重要,那就是血性。

血气方刚,个性张扬,在年轻的时候,不成问题,但是,真的像我刚才所讲的那样,这个大千世界并不是按照我们的所想、自己的所愿发展的。有那么多的磨难,有那么多的磕磕绊绊,有那么多的摩擦纷争,有那么多的事与愿违,等我们真正不再年轻,甚至在青春逝去之后,我们还能不能继续葆有我们自己坚持的个性,有我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一直追逐的方刚之气呢?特别是在某个关键的时候,我们优柔寡断了,我们自己瞻前顾后了,我们自己徘徊不定了,我们自己无可奈何了,或是我们自己所谓的荣辱不惊了,那个时候,也许真的就与成功——与你七岁就树立的梦想,失之交臂了。血性也不能没有啊,朋友们。

五、记性

如果前四性为道——道,很重要,道是我们人生的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分析世界、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指导性原则——那么下一性为之术,术也不能少。这一性是什么呢?就是记性。记性也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能小看记性。

数学精练有“五性” 篇3

一、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牢牢把握兴趣这一关,让学生学得开心,乐在其中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练习题目要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如在学习数学单位时,我出了以下一个趣味题:

求:1元=1分

解:1元=100分

=10分×10分

=0.1元×0.1元

=1分

谁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呢?

分析:“100分=10分×10分”这个等式不能成立,两边的单位不一样,右边是分的平方。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们都学到了新知。

此外,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我列举了巧设未知数的例题:

李叔叔从A地坐火车去B地。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他睡着了,醒来时看看路标发现剩下路程是所行路程的三分之一,问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分析:这是一个没有具体里程的题目,学生会感到为难,但如果理解了题目大意,巧妙设定未知数,还是比较好解的。

解:设李叔叔醒来看过路标时火车所行的路程为[x],剩下的路程为[x3],全程为[x]+[x3]=[4x3]

∴此时火车所行的路程÷全程即为所求

[x]÷[4x3]=[34]

二、基础性

知识的累积和完成是一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拥有坚实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也。我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将知识点回归到教材中,根据定义解题。

例:当[k]为何值时,[y=(k-1)xk2-2]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变形[y=kx-1]或[xy=k]([k]为常数,[k][≠]0)。学生应该加以熟练掌握。

解:由题意得:[k2-2]=-1

且[k]-1[≠]0

解得:[k]=-1

分析:注意反比例函数的[y]=[kx]变式[y=kx-1],并注意[k][≠0]这个条件。

三、实用性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6米,宽4米的客厅,爸爸准备花1000元铺地砖。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8元;乙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5元;丙种是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4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10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行。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1200元、1000元、1344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格较贵,甲、乙规格相同,且乙的价格与预期相符合,所以选择种乙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战性

是骡子还是马,必须拉出去溜溜。学生学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经过中考的检验。因此,教师所选习题要体现考纲要求,与中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图,[A],[B]是双曲线[y]=[3x]上的两点,分别经过A,B两点向[x],[y]轴作垂线段,若[S]阴影=2,则[S1]+[S2]= 。

分析:根据函数图像的性质,由点A,B分别向两坐标轴作垂线段,所围成的图形面积相等,并且都等于k的绝对值。

[S]阴影+[S1]=3,[S]阴影+[S2]=3;不难得到[S1]+[S2]=2。

五、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生命。通过实践可知,教师在选择数学习题时,将那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与生活相关的习题挑选出来,学生们还是更有兴趣的,练习的效率也更高。如阶梯水费收费、阶梯电价收费、手机收费等等,都是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好题,教师可以善加利用。

例:某城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如果未超过20吨,按每吨1.9元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如果超过20吨,未超过的部分仍按每吨1.9元收费,超过的部分则按每吨2.8元收费,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收水费为Y元。

(1)分别写出每月用水量未超过20吨和超过20吨时,Y和X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城市某户5月份水费平均为每吨2.2元,求该户5月份用水多少吨?

分析:这是标准的分段函数,与生活联系也比较紧密,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就够了,具体过程可放手让学生探究。

毋庸讳言,一方面,现在仍有部分教师认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现在的教辅资料多如牛毛,其中许多资料或胡编乱造,或与教材脱节,或相互抄袭,没有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练就火眼金睛,紧紧围绕课标选择习题,去芜取菁,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数学表述语言的“五性” 篇4

2.科学性。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而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工夫。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演绎,又要适时地穿插能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类比、归纳等活动的非逻辑语言,从而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积极主动地发现数学和创造数学。

3.生动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数学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恰当、生动的比喻,能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教师要加深自已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数学语言的生动性应和教师深刻的见解、丰富的知识结伴而行,这样才能给学生美的享受。

4.激励性。小学生在性格和心理上的发育还不健全,需要教师用心地培养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特别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导游经验导游语言应具有“五性” 篇5

2.科学性.导游的语言应言之有据、持之有故.例如登泰山观日出应充分讲解"避二分, 争二至"的科学论断.意即避开春分和秋分的前后日子, 尽可能的抓住夏至或冬至前后的时机.人的视野在泰山之巅最远可达140公里, 但山顶和最近的胶州湾海面也有230 公里, @就有赖於太阳光线在大气层中的充分折射, 且有赖於入射的方位恰当;还要靠大气层的上疏下密, 即在观赏日出的前夜, 应是一个整夜晴朗无风的日子.同时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机遇是不太多的.当旅游者怀着极大的热情登山观日出时, 导游应讲清@个道理, 以使旅游者作好各种可能的思想准备。

3.知识性.导游的语言要言之有物具有语言的实感美.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 有人以"八音"喻之为乐谱中的八个音符.@样的讲解必⒊晌旅游者的笑柄.所谓"八音"乃是我国古代以各种不同材料装成的乐器, 诸如: 丝(弦乐器, 如胡琴、琵琶等) , 竹(管乐器, 如笛、萧等) , 金(打击乐器, 如钟、锣、钹等) , 石(如磬) , 本(如木鱼、檀板等) , 土(如埙、瓯等) , 革(如鼓) , 匏(如竽、笙等) ,

备考资料

4.趣味性.导游语言应言之成趣.例如泰山除东岳之称外, 另有"岳父"之代称.@出典於唐玄宗登泰山封禅时宰相张说(同"悦") 提升其婿郑镒之事.唐玄宋封禅返京, 见郑镒官服变更, 始询其因, 有人回答: "此泰山之力也".所以后人称岳父为泰山.@样讲解颇有趣味性。

5.艺术性.导游解言之传神, 才虎虎有生气.如游览苏州狮子林"燕誉堂", 厅堂四周的环洞门上分别嵌有题额为"入胜"、"通幽"、"幽观"、"赏胜"的砖刻, 帷有"听香"和"读画"两块令人费解.此时导游应及时释疑, "听""读"两个动词, 都是借用别的旅游者之口说的;@里植有腊梅与幽兰, 冬春之际时有暗香传, 赏景人情不自禁脱口而出, "@里景色如画"、"好香啊, 好看! "经导游一渲染, 游客自然理解用"听香""读画"的缘由了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 导游服务礼仪的重要性

★ 导游年终总结

★ 导游事迹材料

★ 导游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相关导游自荐信

★ 欢迎词导游

★ 导游年度工作总结

★ 导游工作总结

★ 导游求职信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五性”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 问题 特性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69

没有精心的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精心的准备,再先进的教育理论也没有了实践的场所,那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课堂中的提问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要注意体现如下特点。

一、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热情。反之,如果我们的学生对政治没有兴趣,他们很快就会放弃对这门学科的学习。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我们可以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来整合一些新鲜的素材作为问题背景材料,或者利用学科之间的渗透等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高中政治必修1政治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们可以结合一条热点新闻来设置提问。新闻是:成都的天价书包,价格高达3830元,每个月可以卖掉10个。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漂亮的书包,价值数千元,你们会买吗?由此,我们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对于新闻中所提到的现象,你们怎么看?

二、问题要有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法和手段方面。平时我们要多设计以问题探究为主的活动。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多教给学生活学活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的方法。

让开放性的课堂提问有效使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和训练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是我们高中政治课堂的目标之一。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设置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来给学生足够的思维发展空间,使学生养成运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去。

四、问题要有新颖性

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不少教师设置的问题有着单一性、死板性、枯燥性等特点。面对这种问题,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荡然无存。问题的新颖性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新颖的问题会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新颖独特的问题视角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该教育学生避免传统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求异,鼓励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真正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五、问题要有全面性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碎问碎答”的模式不便于学生把握政治知识要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涵盖整个章节的重点和要点,使学生深入领会学习内容和重点知识。

设问的方法和角度很多。比如在讲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教师要设置“中华文化有哪些”的全面性的问题,就可以从科技类、文学类、艺术类、典籍类、思想类等方面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的形式,逐步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问题要有层次性

中学生行为认知的六个不同层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及时点拨和适度引导。课堂提问,一要符合问题的层次关系,二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或活动可以围绕不同的学生对象来进行。如给擅长表达的学生设计辩论题,给性格内向的学生设计一般的讨论题和简答题。

比如在讲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中《多变的价格》时,我们要通过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价格的因素”这一重点和难点。比如: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供求关系对价格有何影响?价值对价格起什么作用?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广大一线教师应对课堂提问的艺术进行深入探究。

浅析油料战备之“五性” 篇7

1 油料战备先于作战而进行,具有明显的先导性

一方面作战对油料的现实需求决定了油料战备的先导性。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战事未起,油料早备。二战以来,油料作为重要军事战略物资的重要性为各国所认同,油料在各类作战物资消耗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自二战油料消耗占物资消耗总量的38%到越南战争的60%,预计未来作战将达70%以上。未来战争爆发突然,战场环境透明,武器杀伤力大,战争激烈程度高,战场活动范围广,军队机动速度快,油料保障对象多元一体,耗油装备构成复杂,保障空间多维一体,保障重点变化频繁,油料需求时短量大。因此,要适应未来作战环境,在作战中对部队实施有效的油料保障,确保作战胜利,就必须在平时充分而扎实地做好油料战备工作。另一方面油料战备内容和特点决定其具有先导性。油料战备不是狭义上的指油料准备,而是包含油料、油料装备建设,油料设施、设备和人才建设,油料战备方案和信息资料建设,油料保障力量建设、训练和组织计划手段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油料战备建设的内容决定油料战备具有物资管理任务重、设施设备建设工程量大质高、等级战备状态下油料收发保障任务重、油料战备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可见油料战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平时准备充分,才能战时保障主动。

2 油料战备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具有明显的制约性

一方面油料战备制约着部队战斗力的发挥。二战时期北非战场,隆美尔的坦克部队就是因为缺乏及时的油料供给被盟军击败;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向巴格达进攻的关键时刻,为解决其补给线太长导致的油料严重短缺,美军指挥官不得不下令军事行动“暂停四至六天”。实践证明,充分而周密的油料战备是组织实施战时油料保障的坚实基础,油料战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油料战备工作做得不好,就会陷入仓促上阵,被动应付的局面,影响战役战斗的速决性和连续性,甚至无法完成油料保障任务,面临被打败的危险。另一方面现代高技术战争使得油料战备制约性凸显。战争历史证明,袭击破坏油料系统已经成为军事战略和战术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战争条件下,战时油料保障呈现出保障任务繁重、保障形式多样、保障节奏快速、保障力量合成、组织指挥困难等特点,因而使得油料战备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油料战备的实质是为保障战争的需要按相关标准和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未来军事战略方针变化及作战需要的不确定性、部队预定作战任务及可能的作战地区、武器装备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确定性,油料系统作为重要战略目标的易受打击程度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油料战备工作的发展。

3 油料战备贯穿现代作战始终,具有明显的全程性

一方面油料对作战的重要性决定油料战备的全程性。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油料在现代战争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不仅被军事家们所认同,且已为世人所普遍接受。油料是活跃在战场上的战车、战舰、战机等主战装备的主要动力能源,军队要正常运转和遂行任务都离不开油料;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后勤保障,对军事装备保障中的油料、弹药等这样的专业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战争对油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油料战备的目的就是解决部队在作战全过程中油料需求和油料保障问题,保证部队战斗力的形成和发挥。由此可以断定,现代战争没有油料肯定不行,有油料供应但保障跟不上也不行,油料战备工作对于作战全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油料战备的方式决定其具有全程性。油料战备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作战需要,立足现有条件进行的应急性的近期准备,另一种是根据作战方式、指挥手段、武器技术装备的发展、战场环境及其他可能因素对油料保障的影响,针对可能的发展而进行的超前性中长期准备。战时油料保障都是建立在平时准备的基础之上的,可见油料战备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为此必须正确处理油料战备工作长远与近期准备的关系,抓实油料战备各项工作,做到既无远虑亦无近忧,满足部队作战需要确保胜利。

4 油料战备隶属军队后勤系统,具有明显的系统性

一方面油料战备要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军队和军队后勤系统建设大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国家经济建设是军队建设和军队后勤建设的根本依托,油料战备是军队后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油料战备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系统的一份子必须坚持同经济建设保持一致,坚持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依托经济建设发展国防事业,提高后勤资源利用率。油料战备作为军队后勤建设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受军队编制体制、组织体系等因素的约束,其同军队建设的关系是局部与全局、小系统与大系统的关系,因此围绕油料战备开展的各项工作必须与军队及军队后勤建设大系统相适应,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最终目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油料战备“系统性”增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油料战备同军队及军队后勤建设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系统思想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战以来军队开始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来探讨后勤建设新思路,为后勤建设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手段。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就将“效益比”分析法运用到后勤决策中,提高了后勤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油料战备涉及到国家经济和军队建设大局,涉及到油料的筹措、储存、运输、管理和各种软硬件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将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到油料战备工作中,不仅可以理清工作思路,而且还可以提供理论支持,促使油料战备各项工作落实。

5 油料战备呈多要素动态发展,具有明显的多元性

一方面油料战备工作的多要素构成决定其多元性。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参战部队类型多、动用的装备武器多,消耗的油料品种数量多、质量要求高。从作战所需油料的准备到战时实施油料保障各个环节,油料战备工作所涉及到的油料、油料装备、油料保障实体、人员、油料战备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及指挥体系等各要素都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合力作用,才能保证油料保障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油料战备工作的动态性决定其多元性。油料战备工作是一个实时动态的过程,根据国家财力物力实际和军队建设需要,针对不同时期和问题,油料战备都要确立不同的目标,调整工作内容及重点,优化资源配置与工作方法,及时分析油料保障需求,加强油料战备动态物资管理,实时分析评估和改进相关机制,在组织油料战备建设、油料战备训练上要摒弃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有效应对出现的新问题,确保油料战备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同时油料战备又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涉及到人、财、物、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必须立足不断变化的战场实际,充分发挥各要素的积极作用,使得油料战备工作既能满足当前,又能不断适应未来作战需要。

摘要:油料战备是军队后勤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是保障部队作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先导性、制约性、全程性、系统性和多元性等五个方面对油料战备的特性进行探讨,对于全面理解油料战备,落实油料战备各项工作,夺取战场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油料战备,特性,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少鸣,唐炳祥,韩飞,等.油料战备[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2]郭继坤.联合作战油料保障[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高效生物课堂应有“五性” 篇8

在生物课堂教学上, 教师要多收集与教材有关的游戏、诗词、民间谚语、顺口溜、成语等, 经过精心筛选后把它们引入课堂,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并做一些互动游戏, 这样能活跃教学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加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如“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让学生从中理解食物链的关系, 进而体会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递过程;“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植物体产生大量种子所呈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种子繁育新生命的意义。像这样浅显易懂的诗词谚语还有很多, 只要教师平常多收集, 在课堂上巧使用, 就一定能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如在学习“两栖动物的代表———蛙”时, 有关青蛙特别是有关蛙鸣的诗句立即涌现在脑海。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使学生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树枝、水稻、蝉、蛙的情形。这里面既有动物又有植物, 简直就是一幅夏夜生态图画, 由此还可以引申到生物群落、食物链, 食物网, 动物的习性, 生物的相互关系等。因此, 将诗词、成语等引入生物教学, 再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图像声音, 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韵律, 感受到生命之美、意境之美, 大大增加生物课的趣味性。

二、高效生物课堂应有互动性

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实现互动性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发挥能动性, 展现创造性, 在交际中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的兴趣;要求师生和谐, 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发现不足,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因而, 在生物课堂上, 教师不是一味地自己讲个不停, 要求学生一直埋头记笔记, 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时,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当代中学生要怎么保护现有的环境资源。在讲到“心脏的结构”时, 关于心脏的大小, 和半握拳差不多大, 教师通过手势给学生示范, 也请学生比照着做做, 感受一下自己心脏大致的大小, 学生很是高兴。在讲到呼吸系统时, 教师会带领学生一起做一次深呼吸, 真切体会空气从外界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进入了自己的肺, 配合演示的课件和学生自身真切的体会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知识。这些措施, 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高效生物课堂应有现实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联系现实生活, 来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以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时, 教师事先安排学生到自己的住处周围对生物的种类进行调查, 或者让孩子们调查生物馆中的生物, 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上课时, 请各小组上台汇报、展示, 大家互相交流, 共同分析, 不但活跃了气氛, 而且使学生的印象深刻, 再加上我的点拨引导, 使学生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 还把它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 学到了“活”的知识, 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

在布置生物作业时, 教师要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 让学生去完成。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后, 我让学生根据生物课本里学到的内容, 在校园找到一个生态系统, 并用笔和相机详细记录该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成分, 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总之, 学习生物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从生活中学, 把学到的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使学生乐学、会学, 在生活中得到启迪。

四、高效生物课堂应有灵活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趣闻逸事来调节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例如在讲解有关遗传变异的知识点时, 让学生猜一猜美丽的女明星和科学家结婚, 他们的孩子会像科学家一样聪明还是像女明星一样美丽迷人, 还是既聪明又美丽迷人。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的认为会像科学家一样聪明, 有的认为会像女明星一样美丽迷人, 还有的认为既聪明又美丽迷人, 个别同学甚至认为可能都不像, 他们各自从教材中寻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因势利导, 由浅入深地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而同学们呢, 则在努力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 总是想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可以讲故事, 可以探究, 可以辩论,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又使生物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高效生物课堂应有实效性

如今, 各科都在学习高效课堂模式, 生物课也不例外。不论是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 还是学习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和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 其目标都是使学生会说, 会写, 会做练习, 成绩提高, 各种能力增强, 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因此,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的讲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而且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培养他们学习的习惯和会学的能力, 进而创建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 高效生物课堂应具备趣味性、互动性、现实性、灵活性、实效性五个方面的特征, 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与总结。

摘要:当前, 打造高效课堂, 切实为学生“减负”, 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本文从趣味性、互动性、现实性、灵活性、实效性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效生物课堂应具有的特性

关键词:趣味,互动,现实,灵活,实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李海燕.上好生物实验课,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 2011 (3) .

[3]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提升培训效率的“五性”管理 篇9

一、夯实基础工作, 强调培训“计划性”

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注重抓好前期基础性工作。

首先, 要事先谋划, 对开展此项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开展培训需求的调查摸底工作。

其次, 对基层单位上报的培训需求按照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划分确定不同培训批次。

最后, 在培训需求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及省公司部署, 针对不同的培训批次,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二、发挥“师带徒”作用, 强调培训“针对性”

根据培训人员不同特点, 以“师带徒”模式来促进培训效果。一是充分发挥在培训过程中成绩优秀的人员作用, 利用晚上时间开展集训前的培训, 发挥“师带徒”作用, 组织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系统性辅导培训。二是开展培训师资内部竞讲活动, 选拔优秀内部兼职讲师, 并以此为依托, 有计划地组织兼职教师分期分批到基层单位开展理论知识、技能培训培训。通过送教上门与集训方式相结合服务基层单位, 进一步促进自主培训的开展。三是结合党员“一带二”活动开展, 对于个别年纪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人员, 特别采取“二带一”的形式, 指派专人从理论和技能两个层面对其进行细致耐心的指导, 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根据不同参训人员特点, 采取上大课和分散学习的形式加强培训, 做到哪些人哪方面薄弱, 兼职教师就从哪方面下功夫, 做到每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学习内容, 以促进成绩的提高。

三、采取多种措施, 强调培训“精益性”

强化局、县公司、基层所各级的责任意识, 层层分解指标, 推动上下联动。在对培训人员进行翔实的摸底的基础上, 以各基层所为单位进行指标分解, 并在各基层所层面组织和员工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集训。局层面则开展摸底考核, 摸底考核中不合格的单位要重新安排培训。针对县公司层面的培训, 通过远程考试, 及时了解各单位学员学习情况, 并将其培训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汇总, 发现不足之处, 进行分析,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

为确保培训效果, 局层面集中培训时, 针对考试题库, 采取每天一练一考、错题攻坚的方式, 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在每天的培训中, 下午专门安排一个小时进行考试 (可机考、可纸考, 根据具体情况定) , 当天批改试卷, 兼职教师针对错题进行讲解。第二天的考试中, 前一天错误的题目再重复考, 批改后错误得再讲解再考, 依此类推, 直到全部正确。通过这种方式, 强化对题库的理解, 减少考试中的错误率。

四、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强调培训“重要性”

以持证上岗合格率等指标为抓手, 以绩效管理为载体, 将培训的工作质量和实绩指标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 加大对县公司培训的考核管理, 实行分层分级考核, 考试一批考核一批, 其中局负责对各县公司进行考核, 县公司对各所实行考核, 充分调动各单位开展培训工作积极性。同时, 重视培训考核过程与结果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制定培训考核结果与员工使用、待遇、发展挂钩办法, 进一步促进轮训及持证上岗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根据考试结果, 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把培训和考试与技能鉴定工作结合起来, 对于取证人员, 优先进行技能鉴定;对于考试成绩优秀的人员,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于考试未通过人员, 进行通报批评, 督促其再学习再考试;对于态度不端正人员, 在培训和考试过程中、不配合工作开展, 采取严厉处分, 甚至待岗。

五、引入评估机制, 确保培训“有效性”

今年重点在持证上岗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培训效果评估。建立学员对兼职教师的评估制度, 提高兼职教师授课和服务水平。每次授课后, 由学员填写《教学质量评估表》, 对教师的授课质量、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局层面对评估表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评估, 真实的反应学员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水平, 以便发现不足, 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有力提高培训效果, 避免走过场, 达到不断提高整体培训质量的目的。

评估采用问卷调查无记名方式, 向学员分发员工受训意见调查表。评估主要内容:课程整体的满意度、教学方法、课程讲解、讲解时间、对学员的启发与帮助、工作人员的态度和效率。评估范围包括培训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和兼职教师。

总之, 要提升培训效率, 就必须充分发挥局、县公司、基层所三个层面的培训资源, 结合基层所人员的岗位特点开展培训。通过提升持证上岗率的管理实践的“五性”即“计划性”“针对性”“精益性”“重要性”“有效性”, 激励培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为培训工作取得好成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探索创新如何提升培训效率, 就要充分发挥局、县公司、基层所三个层面的培训资源, 针对基层人员的岗位特点开展培训, 明确工作思路, 制订保障措施, 加大考核力度, 健全激励机制, 使培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为培训工作取得好成效打下基础。

关键词:培训效率,“五性”管理,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周晓兰.中小企业内部培训探索[J].鄂州大学学报, 2008.

[2]王谨洁.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法初探[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6.

[3]吕小端.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 2006.

体现“五性”让作业变得新鲜有趣 篇10

一、返璞归真, 焕发“生活性”

“在生活中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念, 而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 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 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结合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实现数学作业与学生生活的成功对接。

让学生活用数学, 让数学返璞归真,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 在“做数学”中营造学生智力智慧交锋碰撞的“磁场”, 学生喜闻乐见, 兴趣倍增,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得益彰, 同步发展。

二、呈现新意, 巧置“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趣是一种重要的润滑剂,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胜心切的特点, 投其所好, 在作业中呈现新意, 巧置“趣味”, 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轻松愉快完成作业。在《因数与倍数》复习课出示数字谜语:为了方便和同学们的联系, 我把电话号码留给大家, 从左往右依次是: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3;10以内的最大偶数;8和32的最大公因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25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奇数又是质数, 还是6的因数;2和3的最小公倍数。

在如此情景之下, 学生觉得十分有趣, 深受吸引, 吊起了“胃口”。他们个个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 “吃”得有滋有味, 很快猜出了老师的电话号码是3882536。接着我又说:“老师也想知道你家的号码, 你们能自己也来设计谜语让大家猜吗?”这样, 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全班同学都在为自家的号码精心设计包装, 都想着让自己的谜语更具有挑战性,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和谐的环境中, 复习效果达到了, 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培养。这样富有创意地改变数学作业的形式, 设计新颖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类型, 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有血有肉、灵气活现, 学生大受欢迎。

三、引领应用, 投射“价值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何为有价值的数学?首先是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作业, 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人类离不开数学, 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同样, 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 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向往。

《圆柱体积》作业:一种饮料, 采用圆柱形易拉罐包装, 从易拉罐的外面量, 底面直径6厘米, 高12厘米。易拉罐侧面有“净含量340毫升”字样, 请问这家生产商是否欺瞒了消费者?判断是否欺瞒了消费者, 就是指这种易拉罐的容积有没有340毫升。学生在回答商家是否欺瞒消费者的理由时, 见解独到, 认识深刻:有的认为容积339.12<340, 所以商家欺瞒消费者;有的认为339.12与340差距极小, 消费者可以原谅;有的认为π值本身是一个近似数, 考虑这点与差距抵消;有的认识到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差0.88毫升不足为奇, 但对于生产商来说, 如果卖出几亿瓶, 其中的利润就极大了;还有从安全角度、包装厚度等方面考虑也有一定的道理。学生的经验、所学的知识在这里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我们在设计作业时, 想办法把数学知识依附在学生常见的生活现实问题中, 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 寻求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间的本质联系, 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 探求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

四、尊重差异, 凸显“层次性”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避免“会了、懂了还在做, 不会、不懂却没做”的现象,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就要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作业,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 给予学生作业的“弹性权”, 实现“个个能练习, 人人都发展”。如《植树问题》作业, 基础层:园林工人在全长1 000米的江滨大道一旁植树, 每隔5米种一棵 (只种一端)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提高层:一根木头, 要把它锯成5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 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挑战层:我县城区公交二路环形线, 共设有7个停靠站, 大约每隔800米设一个站。二路环形线全长多少米?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高一层次的问题。这样, 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 照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 促使人人历经“跳一跳”达到自我发展最佳区。

五、百家争鸣, 倡导“开放性”

开放性作业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 并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 拓展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 培养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如《重叠问题》作业:同学们, 我校秋季运动会即将召开, 三 (2) 班参加跑步的有5人, 参加跳绳的有7人。算一算, 这两项比赛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道题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味十足, 令人耳目一新。“跑步5人, 跳绳7人”, 教者先让学生猜一猜两项比赛可能共有几人?接着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直观演示各种不同的情况, 借助几何直观不断变化集合图, 有效渗透并集、交集、子集的思想, 丰富学生对重叠问题的进一步认识。然后追问:参加两项比赛最多几人?最少几人?渗透区间思想, 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最后, 在学生汇报中通过整理演示, 提升为用字母表示, 渗透模型思想, 课件同步展现下列集合图:

教者选材少而精, 用材单而丰, 巧设情境链, 从简单到复杂, 从收敛到开放, 层层拓展唤起学生基本活动经验, 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这样的作业非常贴近学生生活, 很自然地就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成为“事件的主角”, 面对挑战他们全面观察、广泛联想、多方思考, 教师留足时空让他们尽情展示, 亮出自我, 获取自信, 让数学作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五性】相关文章:

上一篇:数学教材下一篇:分析项目教学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