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2024-07-29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精选十篇)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1

1 转变行政管理的观念

更新行政管理的观念是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新的观念或观念体系的建立应当立足于高校, 面向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际合作与竞争以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新时期, 行政管理者应当树立如下几种观念[1], 以创新行政管理工作, 使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

1.1 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

高校投融资体制的转变, 社会化办学的冲击, 高等教育产业的日渐深入发展, 都迫切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 以经营学校的理念来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 不断壮大自己的办学实力。

1.2 树立重岗位, 轻职位的观念

在环境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行政管理者应切实转变本身的权力价值观, 不能以仅有的内部管理权力去实施简单的内部管理, 以展现自身权力的威性, 所有行政管理者应是职位与岗位相称, 而不是岗位与职位一致。

1.3 树立重智力, 淡化资历的观念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 “论资排辈”的资历观念根深蒂固, 认为资历老就经验丰富, 往往单凭过去的经验来管理和指导工作。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要实现从单纯经验型向科学、创新型的转变, 要淡化资历观念, 敢于突破陈规, 不断探索, 创造性开展工作。

1.4 树立质量效益的观念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需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 据此下达任务和对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同时行政管理者应以效益求发展, 以实干求进步, 个人权益的获得应以其对行政管理效益的贡献为标准, 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益。

1.5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积极引导行政管理人员树立浓厚的服务意识,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既是服务于领导, 服务于广大的师生, 更是服务于教育事业, 服务于社会。只有这样,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才会在现实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实行开放管理

建国以来, 我国高校管理采用的是借鉴前苏联做法形成的校、系、教研室的封闭性管理模式, 它具有复杂的科层结构, 行政级别和“官本位”在管理过程中居主导地位的特点[4];学校办学主要依附于政府部门, 内部各系统之间封闭、缺乏协作与理解、分工过于明确。这是与建国后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 但是这种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代科学和教育发展趋势, 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高校行政管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实行特色管理

高校管理特色, 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 是人们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的高校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及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 是高校自身优势的体现和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一个标志, 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系着办学的效益。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高校管理也应是多类型、多特色的, 只有从实际出发, 办出特色, 才能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时, 都应有自己独特的选择, 采取独特的方法, 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创造出充分显示自身力量的、多样化的管理特色, 在竞争中开辟自己的生存空间。不断发展和深化高校管理特色是维系高校生存的生命线, 只有坚持高校自身的管理特色才能使其在规模结构、效益和质量的协调发展中处于不败之地。

4 完善分配制度, 激活激励机制

对高校主体的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全部内容, 因此调动高校主体的积极性是一所高校行政管理的根本。在行政管理中制定和运行一系列与多样的基层单位和专业组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应用明确可行的、符合组织和组织成员切身利益的、能够鼓舞人心的恰到好处的目标、建立真正能够奖勤罚懒,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工资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让教师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 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制度改革, 提高高校行政人员的素质, 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2,3]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不但在理论研究上比较落后, 而且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也比较滞后, 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 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总体水平偏低, 大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而高校行政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各种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风险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又需要管理者依据一定的组织和程序照章办事。这些都需要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 从而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与程度。

要提高高校行政人员素质, 推进管理的专业化, 首先必须摒弃“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 树立“管理是科学、管理出效益、管理是生产力”的理念。其次, 高校组织结构的改革必须遵循学习型组织设计的原则。让管理者和组织成员在受到充满政策支持和鼓励的组织学习氛围中不断获得与岗位相适应的管理专门化知识能力体系的训练。第三, 通过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提高管理的专业化和造就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第四, 切实关心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待遇, 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监督机制和完善的考核制度, 充分激发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的行政管理队伍。最后, 提高管理者的学历和职称, 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6 协调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的关系[4]

高校的权力分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学术权力是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过程中, 探寻学术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威, 它负责引领大学内部学术性工作的开展, 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激励学术创新, 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发挥着支配作用;行政权力是上级赋予的, 是一种法定的权力, 它负责高校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作为一种外在的结构形式维系着高等学校组织的存在和稳定而有序的发展。高等学校正是通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这种二元结构的统一维护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这两种权利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并且可以共存共荣的。因此, 注重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均衡协调发展, 以保证高等教育在整体、稳定、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和提高, 已成为各国调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目标。我国高校的权力结构属行政权力模式, 这种权力结构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重行政权力, 轻学术权力, 从而强化了高等学校的行政色彩, 使高等学校丧失了其存在的本质意义, 严重限制了我国高校学术的发展, 也导致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对抗。笔者认为, 在我国应明确界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职责, 提升学术权力, 淡化行政权力, 发挥学术权威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各种决策参与和各种学术性机构, 从而有效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力量和教授的作用, 形成学术民主的习惯和氛围, 同时将学术民主管理权力予以制度化、形式化, 形成学术权力的保障机制;形成沟通机制, 强调学术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相互协调。

总之, 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当牢牢树立为教师、为学生、为职工 (含离退休人员) 、为事业服务的观念, 变“我是管你的”为“我是为你服务的”, 同时各级领导要重视行政人员的学习和提高, 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 注意奖惩分明,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事业。

摘要: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质量, 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以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郝圣响.论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对策[J].教育科学, 2007 (5) :156~157.

[2]於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教育与现代化, 2006 (4) :53~57.

[3]陈兴明.新一轮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特点与方向[J].江苏高教, 2002 (2) :38~40.

依法行政与交通行政管理改革讲稿 篇2

依法行政与交通行政管理改革

如何治理国家,是人们长期探索的一个重大命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最好模式。“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奉法治为治国之道。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予以保障。

一、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依法行政的涵义

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必须是公共职能的承担者。公共职能承担者主要是行政机关,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在履行依法行政职能中,又称为依职权行政主体,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依授权行政主体。依授权行政主体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包括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二是依法行政所说的“法”是广义的法。现代社会依法行政的“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但一般情形下,宪法不是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法律是行政机关行政的主要依据,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也是行政机关行政的依据。三是依法行政所指的行政是公共行政。在现代社会,依法“行政”所包括的范围涵盖了行政机关的全部行政管理活动。四是依法行政的目的是防止行政权的专横和滥用,保障公民权利。“为政遵循法律,不以私意兴作”是依法行政的精 髓。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指体现行政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理念,贯穿行政过程之中,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行使职权,进行行政活动时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准则,是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品格之所在。

1、职权法定原则

职权法定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创设、存在依据和活动范围等都必须有法律的规定,没有法律的依据,不得设立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不得行使法律未授予的权力。职权法定原则包含了主体的法定性、权力的有限性、授权的明确性的要求。职权法定原则还要求行政机关必须通过行政机关组织法的规定、通过单行法律的授予获得权力,而且这些权力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

2、法律保留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凡涉及公民、组织重大权益的事项,尤其是限制或剥夺公民、组织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事项,只能由代议机关制定法律作出规定,或者只能由法律明确授权的特定规范作出规定。法律保留原则要求,对特定的具体管理活动,行政机关只有在由代议机关的法律作出规定,或者法律授权的规范作出规定的情形下才能从事;对特定事项的设定权为代议机关所享有,除非明确授权,行政机关不得对该事项作出规定。这是对职权法定原则的延伸和扩展,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法律优先原则

广义的法律优先是指行政活动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不得与法律违背和冲突,而狭义的法律优先主要是指法律规范的效力层阶上,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高于其他任何法律规范。任何下位阶的法律规范不得与上位阶的法律规范相抵触;任何政策规定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4、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程序正当是行政公正的重要保证。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基本要求:一是任何人不得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二是任何人在行使权力可能给他人造成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相对方的意见。

5、行政公开原则

行政公开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活动及其掌握的信息资料的知情权,除法律作出例外规定外,行政机关应通过有效方式向公众和当事人公开。行政公开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议事活动及其过程必须公开;行政机关制定或决定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必须公开。公开是一般原则,保密是法定的例外。

6、信赖保护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基于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和保护社会成员正当权益的考虑,当社会成员对行政过程中某些因素的不变性形成合理信赖,并且这种信赖值得保护时,行政主体不得变动上述因素,或在变动上述因素后必须合理补偿社会成员的信赖损失。”信赖保护原则构成了诚实信用原则的一部分,其核心在于要求行政机关在从事管理活动时,必须讲求诚实和信用,不得朝令夕改。

7、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作出可能对公民权益造成损害时必须进行利益权衡,使行政行为与行政目的合乎适当的比例。比例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和手段必须与法律所要实现的目的一致、成比例,保证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8、责任行政原则

责任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对遭受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充分有效的救济。责任是法律的生命。现代法治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不仅要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而且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获得公平、有效的救济途径。

(三)依法行政实施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

《纲要》指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合法行政——指行政权力的设定、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不是与法律相抵触。合法行政是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行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合法行政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依据法律、遵守法律;(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任何违反上述三点规定的行政活动,非经事后法律认可,均属无效。

2、合理行政

《纲要》指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合理行政——是指行政决定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合理行政是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而产生的,包括三项内容:(1)正当性。行使职权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的动机,客观上符合正当的目的;(2)平衡性。选择行政行为必须注意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3)符合情理和常理。情理,是指事实的发生所导致的结果只要是在从事所争议的领域的一般人均能接受的情况;常理,是指一般人而不是仅圈内人都明白的常识性道理。

3、程序正当

《纲要》指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程序正当——是指行政行为必须具备公正的行政行为,以推行公正而妥当的行政活动。行政程序,是由行政行为的方式和步骤,按一定时限和顺序构成的行政过程。现代行政日趋民主化、公正化,要求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即遵循一定的方式、步骤、顺序、时限。程序正当要求建立一系列基本制度: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议决制度、调查制度、告知权利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公示公告制度、表明身份制度、时效制度、简易程序制度、顺序制度、复审制度等等。

4、高效便民

《纲要》指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政府依法行政,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益,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方便快捷的服务。依法行政绝对不是给社会公众制造麻烦,增加负担。《行政许可法》对高效便民有诸多规定,比如:(1)行政许可需多个内设机构办理的,应确定一个机构受理申请,统一送达许可决定;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实施的申请,政府可确定一个部门受理,分别征求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2)行政许可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机关应免费提供;申请书可以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报、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应当允许当场更正等。(3)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应当场受理,能够当场决定的应当场决定,不得拖延。(4)对不能当场决定的,应当严格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决定。

行使行政权力,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建设法制政府,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以认为本,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方便行政管理相对人,树立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5、诚实守信

《纲要》指出,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消、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消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不守信信用的政府机关或者反复无常的公务人员能够公正合法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也不能设想朝令夕改的法律法规能够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民利益。为此,必须在行政法治领域确立政府守信和公民对政府的信赖保护原则。失信于民造成损害必须赔偿,随意行政、反复无常的滥用权力更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6、权责统一

《纲要》指出,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权责统一,具体包括三层意思:(1)履行一定的职责,必须有一定的权力;(2)行使权力违反法律规定的,就要承担违法的责任;(3)具有权责的机关和个人,必须按照法定的权责实施行政行为,不作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依法行政的意义

1、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充分体现民主精神。我国人民主权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民主政治与现代法治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法治以人民民主为基础,其法治必须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政精神,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依法行政要求行政主体的一切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行政监督等等,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的正当程序原则,最大可能地让公民广泛参与,使广大公民不仅是利益的分配者,同时也是利益分配的决策者。通过充分、平等的发言机会,行政决策者对行政相对人的各种主张和选择进行过滤,找出最适当的判断和最佳的决定方案,疏导和化解不满和矛盾,避免采取激烈的手段来压抑对抗倾向。

2、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职能必须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行政机关只有依法行政,在行政立法中体现政府职能转变,在行政执法中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办事,才能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才能使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才能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政府只有在依法行政的法制化程序的范围内活动,才能真正转变其职能,才能保障政府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市场,才能避免多头执法、违法行政的现象。

3、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适应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WTO规则的透明度原则也要求成员方政府在涉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法律、法规、规章等都一律公开。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保证国内外的市场主体平等,市场秩序公正公平,政府的行政行为公开透明,从而避免“暗箱*作”,避免权力寻租,避免行政专制和决策失误,使行政权力始终置于监督之下。

4、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政府廉正建设。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因此要求行政主体和行政人员必须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办事,在政务公开的条件下保证正确行使权力。通过严格依法行政,完善制衡监督制度,用整体权力格局的设置与运作,制约特定权力的行使;用整体利益格局的设置与运作,制约特定利益的获取。

5、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的行政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律化轨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决策,依照法律规定执法,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办事,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都将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二、推进交通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主要问题

(一)推进交通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1、依法行政是交通行政特性的必然要求

国家权力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利,权力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式,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源于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在现代行政关系中,行政权力具有权利的特性,又具有义务的特性。行政权力属于公权力,是以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行政权力的管理性与公益性,决定一切为了人民是交通行政部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推进交通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交通,有利于促进各级交通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从业者依法从事公路、水路运输,从而全心全意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交通为民。

2、依法行政是完善交通市场体制的客观需要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行政权力的执行性与效能性,要求交通行政部门必须忠实地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履行交通管理职责,加快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交通市场体系,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时,交通行政部门还应从行政主体总是积极、主动、及时和实效的效能特点出发,加快职能转变,改革管理方式,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交通事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交通生产力和繁荣交通经济,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交通的多样化需求。

3、依法行政是提高交通行政水平的根本途径

交通行政部门承担着繁重的公路、水路行业管理职责,要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至关重要的是提高交通行政部门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行政权力的命令性与责任性,是提高交通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交通行政的命令性表现在行使权力时总是以单方意志为特征,以管理相对人的服从为前提,并依*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同时又由于交通行政权力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它也享受与之相适应的优先权和受益权,如获得社会协助权、推定有效权等,这为提高交通行政管理水平提供了保证。但是,现代民主政治是一种责任政治,民主行政也是一种责任行政,它不允许行政主体只实施行政活动,而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交通行政部门必须对自己的行政行为承担责任。在赋予交通行政部门行政权力的同时,强调和明确行使权力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对于现阶段提高交通行政管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交通行政部门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对法律、对社会、对相对人负责,并在一定的义务限制范围内行使权力,这可以促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交通行政管理水平。

4、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交通的重要内容

行政权力的运用,最经常、最广泛、最密切地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体现国家政权性质,影响国家政权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一种最为活跃的权力,交通发展要求交通行政部门积极行政而行政自由裁量的特性又为交通行政权力的不正当行使提供了极大的空间。目前交通改革发展中一些诸如交通结构不合理,交通增长方式粗放;城乡、地区交通发展不平衡;市场配置交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交通的公共服务能力较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加大;运输市场竞争加剧、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国有交通企业改制等频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交通方面的明显差距。从交通行政部门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使命看,在社会公众和交通行政部门依法办事二者之中,交通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作为管理者的交通行政部门依法行政,遵守执行法律,才能要求被管理者遵守法律、服从执法。因此,必须通过依法行政,把交通行政权力纳入法制轨道,建立正确行使、控制交通行政权力和依法化解各种矛盾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制度缺陷和法律缺陷,使交通行政管理和交通运行受法律规范,矛盾和问题主要通过法律调整解决,从而实现和谐交通的发展。

5、依法行政是提高交通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交通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改革触及深层次矛盾,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更大,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依法履行职能、提高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全面履行交通发展和交通服务的职能,提高担当交通加快发展重任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能力。

(二)交通依法行政的成效

1、交通行政部门从主要依政策行政转到依法行政

改革开放以前,交通行政管理基本实行的是以人治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是依政策办事,依领导人的指示、命令办事。198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一切公职人员都要带头学法、懂法,做执法守法的模范。”这是第一次以政府文件形式确立了依法行政的原则,并根据国家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认识到国家管理领域加强法治的特殊重要性,提出“要从依*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依*政策还要建立、健全法制,依法办事”。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又被写入宪法。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必然要求。与此相适应,上世纪80年代以后制定了《公路法》等,以及《养路费征收条例》、《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公路路政管理办法》、《养路费征收管理办法》、《道路运输管理办法》等一批交通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行使权力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促进了交通依法行政,保证了交通行政管理活动在法制化轨道运行。

2、与行政相对人从管理与被管理转到平等的行为主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过于集中,国家与集体仍然主宰一切,个人仅是团体的一分子,是整部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以这种或那种身份而层层隶属。在这种体制下,民告官意味着与集体、与群众、与国家的决裂,是上纲上线的罪恶。公民个人只能服从整体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就是牺牲个人利益。就“民告官”的行政诉讼而言,法律虽无明文禁止,但法律制度实际上是不允许的。1982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第一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审理法律规定的行政案件。1989年通过的《行政诉讼法》,“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得以正式确立和发展,公民与行政机关作为平等的行为主体,可以对簿公堂,平等地争辩是非。1994年通过的《国家赔偿法》确立了以行政赔偿为核心的国家赔偿制度,公民可以对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内的国家机关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请求赔偿。这些行政法律制度确立以来,从1989年到2004年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十五年间,全省各级交通行政部门应诉的行政诉讼案件就达150多件,从诉讼结果看,交通行政部门败诉率接近40%。同时对由于交通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给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害也按照法律规定给予了行政赔偿。通过“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不仅保护了交通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督促交通行政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交通行政部门的行为如果确实违法,损害了交通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还要向当事人赔礼道歉,依法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这种诉讼过程和诉讼结果,极大地推进了交通行政管理法制化进程。

3、交通行政部门从只是“监督者”转到亦是“被监督者”

新中国建立以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整个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使得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成了只监督他人而自己不受监督的特殊主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刻证明了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82年修改宪法加强了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的监督力度。1997年通过的《行政监察法》,进一步确立了相对稳定和较为规范的行政监察制度。1999年通过的《行政复议法》,建立了行政机关自我纠正错误,规范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又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目前,尽管政府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仍然有缺陷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已经基本建立起对行政管理活动实施监督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构成了比较严密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和机制。在此法律制度下,交通行政部门由过去只监督交通行政相对人而自己不受监督的特殊主体,转变为同时必须接受权力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监督的“被监督者”,从而使交通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得以保证,促使交通行政部门实现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目标。

4、交通行政人员从传统的“国家干部”转到行政执法人员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长期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干部制度”。在此体制下,交通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既是“国家干部”,又是国有交通经济的管理人员,到交通行政部门任职,以及任何职,均取决于组织分配,其晋升、提拔或调动工作也取决于组织,取决于国家的需要,个人的学识、才能和志趣都是次要的因素。随着交通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实行政企分开,交通行政部门逐步转向以交通公共事务管理为主要职能,交通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也由过去国有交通经济管理人员转变为政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建立了公务员制度,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职务晋升、轮换和回避等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行政执法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交通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取得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同时,也必须取得交通行政执法资格,才能行使交通行政管理职权。可以说,人事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执法制度的改革,交通行政管理向法治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5、交通行政部门从注重实体制约转到同时注重程序制约

现代社会中,法律不得不赋予行政权以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人们很难在实体上对其进行严密的规范。因此,程序控制是保障行政权合法、正确行使,防止其滥用和侵害公民权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注重对行政权的控制和制约,建立了各种相应的监督制度,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监督体系和机制。但是,这些监督和制约往往只是针对行政权力行使之前和行使之后,之前使其不得无限行使权力,之后追究其违法行使权力的法律责任,却忽略了对行政权力行使过程的程序规范和制约。行政管理的实践,要求必须重视程序制约,因此,80年代中期以后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开始规定相应的行政程序。如1987年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1996年通过的《行政处罚法》则体现了行政程序立法的典型内容;2002年起施行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程序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则是规范行政许可程序的又一部重要法律。

(三)交通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交通依法行政工作在管理理念、行为方式、职能和机制等方面与依法治国、建设法制交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表现在:一是交通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二是制度中所反映的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四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五是对交通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一些违法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纠正;六是一些交通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问题是:

1、交通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相对落后

交通行政管理体制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在体制、机制和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例如,目前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还没有转变到努力创造平等、公开、有序竞争的交通发展环境上来,仍然把投资建设、企业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出于对所管辖地区或行业的保护,致使其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执法行为受地方或部门利益驱动,甚至形成了“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使应当是公平、公正的行政行为,掺杂了利益驱动的不良动机。再如,一些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费和收入来源多元化,造成不同单位之间分配的不合理,甚至存在“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怪现象,在单位利益乃至个人利益的相互攀比中,处理好利益关系成了前提,依法办事则被排到了后面。在这种状态下,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违法行政,甚至滋生腐败。诸如此类的现象就是由于旧体制的制约作用带来的问题。显然,交通行政体制问题不解决,上述现象还会继续困扰我们,还会继续阻碍推进交通依法行政的步伐。

2、交通立法跟不上改革和发展要求

目前,交通立法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五多五少”:管理交通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规多,监督交通行政管理者的法规少;赋予交通行政管理相对人义务的规定多,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规定少;设置交通行政管理的审批权、处罚权、收费权等实体内容多,保证这些权力合理行使的程序规范少;对交通行政管理的“授权”重视多,而对授权后的“控制”重视少;交通部门自己立法多,相对人参与交通立法少。

3、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比较突出

交通行政执法主体不规范,行政执法权横向太分散,多头执法,队伍过多、过滥,不合格的执法主体、执法人员行使执法行为普遍存在,执法力量过于分散,只能搞突击式、运动式检查、整治;交通行政执法权缺乏严格限定,往往被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经费自收自支,以收费和罚没作为经费来源,形成“自费执法”,执法行为与自身利益直接挂钩,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过程存在大量不公开、暗箱*作,缺乏严格的时效限制,效率不高,许可、审批的程序繁多,执法检查的程序简单,甚至不按程序办事;违法行政现象严重,人情干扰执法情况普遍。

4、对交通行政权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

交通行政体制多头无序;权力机关监督乏力;司法监督存在很大局限性;内部监督不到位。

5、交通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急需提高

目前有的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依法行政的素质不高,执法不懂法、随意执法、滥施处罚、不文明执法现象严重。交通行政执法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最主要的职能,庞大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机构的日常活动,大部分是执法活动。交通法律、法规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最终要依*交通执法活动来落实。同时,交通行政执法活动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和义务,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极为密切。人民群众往往通过执法活动来认识和评价交通部门。因此,交通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交通部门的威望。近年来的交通行政诉讼案件、交通行政复议案件败诉多,胜诉少,很能说明问题。

三、目前交通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结合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新时期推进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1)明确交通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职能框加,进一步转变交通行政管理职能。(2)继续推进交通行政管理机构改革,调整组织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加强交通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交通行政管理职责、机构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3)改进交通行政管理方式,完善交通行政运行机制,规范交通行政行为,提高交通行政管理效率。

(一)推进交通行政管理转变职能

1、交通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

明确交通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是进一步转变其职能的前提。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内容已经明确,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按照这一目标的合理界定,交通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主要是:

(1)强化调节引导职能。经济调节就是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对交通发展进行指导、协调和控制。制定规划、建立规则,出台政策是交通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调节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交通行政管理的重心应放在交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发展政策,以及加强法制建设,制定运行规则上,把指导、引导及监督检查作为主要任务,纠正市场机制失灵现象,优化交通结构,保证交通健康发展。

(2)增强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广义的内涵是泛指政府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就是对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狭义的内涵则专指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交通行政部门主要提供公共交通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

(3)加强监督检查职能。市场监管就是通过负责提供完善的交通法规体系,用于规范交通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通过采取法律、行政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经营主体的资质、行为和相互关系进行检查和约束,对违法的经营行为进行纠正乃至处罚。交通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积极有效的监管作用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违法的、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加强监管。交通行政管理应当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正确处理交通行政管理与市场、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交通行政管理与市场的关系。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开,政府仅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及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市场运作的当事人。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交通行政机关就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计划经济的权力中心主义转化为市场经济的服务中心主义,交通行政机关要做的是:搞好调控,培育市场环境和有效的市场;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的引导和规范;规范审批;加强监管、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

二是正确处理交通行政管理与企业的关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解决政企分开问题。要解决交通行政机关“不该管”的问题,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交通行政部门不是企业的领导者,与企业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交通行政部门不宜也不可能管得太多,不能用计划体制下的办法,把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都包揽下来。交通行政管理职能切实转变到调节引导、提供服务、市场和行业监管上来。

三是正确处理交通行政管理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做到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交通行政管理应从市场经济的指挥者转变为服务者,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经营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交通产品服务。

3、有效推进交通行政管理职能转变

(1)依法履行市场监管的职能。交通行政机关应当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管理交通,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交通市场体系。市场监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经营主体的资格认证、经营行为和经营秩序的规范约束、各方合法权益的保护等进行监督管理,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提高市场竞争的效率。监管的重点是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维权保护。这种监管职能的实施,体现在制定政策规范、开展监督检查、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和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等紧密衔接的运行环节。

(2)创新交通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要以经营者和消费者为服务导向,恪守行政权力的服务性原则,实现职能模式的结构性转变,扩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并以社会和服务对象评价为主;职能结构的设计要体现出稳定性和弹性的组织变化要求,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职能的运作手段,要突破和摆脱计划管理方式,引入市场机制,使政府在组织、规范和引导市场的同时,也能利用市场提高自身的服务和内部管理的能力;营造交通部门与社会的协作机制;推行绩效管理评估,注重绩效导向,强化成本效益核算,使资源配置、权力赋予、奖励报酬与服务绩效挂钩,形成激励机制。

(3)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和规范。

(4)建立健全交通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交通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护正常的交通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法人和公民个人利益不受侵害。

(二)深化交通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1、合理设置机构

机构是政府职能的物质载体,是人员配置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发挥政府效能的组织机制。交通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具体任务包括:科学规范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头执法等问题。按照合理设置机构的任务要求,应该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

(1)科学划分职能。这里所说的职能划分是指在政府职能明确定位的情况下,怎样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对交通行政管理职能进行分解。依法科学规范职能和权限,是交通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前提和基础。横向,主要解决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明确,职责相互交叉问题;纵向,主要解决层级之间上下一般粗,职能重叠、重复问题。高一级机构的职能定位应体现综合性、宏观性和监管性;低一级机构的职能定位应体现事务性、具体性和服务性。

(2)适度控制规模。交通行政管理组织的规模问题是一个量化概念,一般来说,其规模具体表现为分支机构的数量和人员配置的职位总量,而衡量规模是大是小,则主要是通过其经费支出的比重加以认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交通行政管理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生产性事务的管理,机构规模庞大是必然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管理职能,精简机构,精简人员,也是必然趋势。所谓适度就是要根据交通行政管理职能定位,以满足履行职能需要为基准,以节约行政成本为原则。规模大小不是凭主观臆断决定的。要树立节约使用社会财富,避免资源浪费的理念,以最小的经费支出,最大限度地履行职能。

(3)健全工作机制。组织既是机构和人员的关系结构状态,同时也是行政管理的运行过程,因此,必须健全交通行政管理的工作机制。工作机制主要是通过层级、权责、纪律以及激励等组织要素体系出来。交通行政管理的工作机制,必须做到层级合理,上下级关系明确,权责一致到位,纪律严明,激励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准确地实现政府赋予的职能。

2、科学统一权责

(1)依法规定交通行政管理机构的责任范围。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是责任政府制度,也就是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了政府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政府不履行义务的后果。深化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发展是一致的,必须明确地把责任与各级组织机构的设置结合起来,做负责任的行业和部门。

(2)机构责任要分解到具体职位。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有组织的行为过程,又是各个组织中的个体即公务员的实际工作行为。因此,交通行政管理机构的责任,必须分解到各个具体的职位上,从而把组织行为同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实际工作的个人行为结合起来,才能把责任政府制度落实。交通行政管理机构中的每个执法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职位和职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各司其职。

(3)依据职责授予行政权力。政府责任规定的只是义务,也就是组织和个人应该认真去做的事情。交通行政管理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内含的是价值观念、利益关系和行为规范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和个人承担的责任必须与能够和行使的权力相配套、相适应。这就是要依据职责授予相应的行政权力,主要是具体的执行权力。

(4)建立严格的考察问责制度。厉行奖惩是保证权责一致的必要手段。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及其人员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情况,都必须接受考核和监督,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并与个人利益适当联系。

(三)改革交通行政管理方式和手段

1、认真执行法律规定的行政许可制度

主要包括: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制度、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制度、行政许可评价制度、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制度、行政听证制度、行政许可原则上不收费制度。

2、切实转变交通行政管理方式和手段

主要是实现“五个转变”: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从行政审批为主管理转向指导、监督、服务为主的管理;进一步扩大交通改革开放,从相对封闭式管理转向公开、公正、公平的开放式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从主要依*经验型管理转向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进一步调整、理顺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内外及层级之间的职能关系,从部门相互掣肘的不和谐管理转向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协调性管理;进一步推进交通依法行政,从过多依*行政手段管理转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管理。

3、充分发挥行政指导等行政方式的作用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行为方式,是国家适应民主、文明发展趋势的产物。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化,行政机关*自身的强制与命令并不能实现其所有的目的,为求得相对人的自觉和协助,行政机关不得不采用一些变通的手段,行政指导即是现代行政管理民主化的产物,同时也表明行政法律关系从过去单一的命令服从关系向多元化的关系转变。交通行政指导必须做到:第一,行政指导要讲究方式方法,手段要多样化。行政指导应区分重点与非重点,要把握好指导的“度”与“方法”。“度”,要视市场功能而定;“过”与“不及”,均会造成指导不当、失误。第二,行政指导运行必须制度化、法律化。规范行政指导行为,有助于促进行政指导的良性运作,确保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交通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应解决如下问题:建立政策审议会制度、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交通行政建议制度、完善交通行政奖励制度、建立责任及救济制度等,加快推进交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立、改、废工作。

4、加强信息沟通,加快交通电子政务建设

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政过程的信息化,它反映了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府与社会之间有效沟通、良性互动的基本要求,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统一交通电子政务网络。交通电子政务网络由内网和外网构成,内网主要是交通政务部门的办公网,外网是交通部门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交通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包括公路、道路运输、水路交通、规费征收等交通公共信息平台。(2)开发重要交通政务信息资源。(3)加强交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和考核。

5、推进交通行政管理信息公开

扩大交通行政管理信息公开的范围,建立信息双向反馈机制。总体而言,凡法律未明文禁止公开,而公开后又不会对国家造成损害的一切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交通信息,均应纳入交通信息公开的范围。

交通信息公开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行政管理机构自身的基本情况。包括:机构名称、地址、具体职责范围、权力来源、上下级隶属关系、内部组织程序规则、内设机构职责划分、负责具体事务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法;工作程序:办理有关事务的具体程序、规则及需要准备的证件材料,公民必须填写的书面文件、表格及内容,与办理有关事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的介绍;监督方式:公众可以就信息公开、办事效率、工作态度等情况进行监督,公布举报、申诉的方式、程序和规则。

(2)交通行政机关的议事活动及其过程。包括:交通行政事项决策的全过程公开;实施决策的具体行政行为公开,既要使当事人知情,也要让其他公众和组织了解;决策与执行的程序公开。

(3)交通行政机关议事活动的结果。包括:公开行政行为的结果;公开各种文件;公开各种会议记录;公开决策、决定的依据等。

6、严格财政管理,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浅析 篇3

摘要: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指高等学校依凭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等行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发挥学校现有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行政管理质量在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高等学校 行政管理 改革

0 引言

高校管理本质上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衍生性的行为。这种“衍生性”表现在: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先,而高等学校的管理行为在后,高等学校的管理是服务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行为也是发生在教育制度化之后的事,教育制度化使得教育教学行为有了某种规范,因而产生了管理。高校管理行为应服从于高等教育行为,而高等教育无论是从历史维度上还是从逻辑维度上,也无论是在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上还是在“育人性”上,都要求高等学校管理具有科学性。中国的高等教育将要进入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占全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而高等教育质量却受到了大众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前一段时间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许多院校从中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电视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升格到大学本科行列中,这类新增院校更需要加强管理的科学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存在众多弊端,如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机构臃肿,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淡薄等,这些都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大量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严重阻碍了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与创新。高校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稳步进行。

1 树立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份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工作,但多数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这种管理理念,轻视自己的本职工作,认为行政管理无非是为他人打杂、跑腿之类的粗活,无须

用心和动脑;还有的认为学校本身就重教师和教学,轻行政人员和管理工作。由于种种不正确的思想,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为教师服务的工作中不积极主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过于看重权力,以为担任一品高官,便可高人一等,呼风唤雨,从而出现滥用权力、工作作风败坏等不良现象。

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之后,还应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落实,因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率运转的基本条件。要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要落实决策层的负责制。由校领导、各部门的处级领导组成的决策层在重大事项上,如在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方面,起领导和决策作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果决策层人云亦云,不对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那就很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而影响大局。所以决策层的每个人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要克服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和公正性。二是要落实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制。每个职能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为学校师生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某些方面可谓是息息相关,所以应有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不能各自为营,各自为战。在涉及学校的整体利益和发展规划时,各职能部门应团结协作,共谋计策,共促学校各项事业的进步与繁荣。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不能互相推诿,应协商解决。三是要改革人事聘用制度,缩减庞杂的行政队伍。在人事选用上,要坚决抵制“拉关系”、“走后门”现象,实行公开、公平、竞聘上岗,任人唯贤唯能,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另外,合理设岗设编,能者重任,不能胜任者转岗或淘汰,不断增强行政队伍的活力。四是要改革考核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在对行政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上,要进行思想品德、管理能力、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同时,还要收集单位领导与同事对该行政人员平日表现的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考评。在效益分配上,要克服以往的“大锅饭”或“一碗水端平”等思想,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使物质利益与绩效挂钩,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表现优秀者除提供一定额度的物质奖励外,还可为其提供在国内外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行政人员的潜力,有效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高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2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素质

当前,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一些中层管理干部经受不住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丧失职业道德,利欲熏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享受,利用特权谋取私利,利用公款铺张浪费,私拉关系。对待工作,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因循守旧,随波逐流。这些不良思想和行为导致许多行政工作处于消极低迷状态,对营造学校的和谐发展氛围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由此,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是至关重要的。

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应端正思想,重视自身的工作,具有超前服务意识,应该以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而自豪,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应热情相迎,以礼相待。对于外来的指责,要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并进行自我反省,力求上进。只有为师生服好务,才能彰显自己的工作价值,这也是对自我奉献价值的一种肯定。行政管理人员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效率意识。无论是对于上级领导指派的任务还是师生交付的工作,都要认真负责,尽可能快速办理,不拖拉。

其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行政管理人员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除了学习岗位理论和专业管理知识,还应学习其它相关知识,做到博学多通。定期的政治理论学习也是必要的,这有利于行政管理人员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不受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此外,职能部门可根据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表现和部门需求,给行政管理人员提供高级进修机会或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以提升知识文化水平。

再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一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高低。行政管理人员应善于将理论付诸实践,勤于钻研业务。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公文写作和口头表述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广泛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效果逐渐凸显,这也对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须熟悉电子政务,做好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擅长运用现代技术处理日常工作。

总而言之,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它的改革需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及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只有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高校教育、科研等方方面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使高校的发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轶琼,查俊峰.关于高校行政管理角色定位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05).

[2]梁超雄.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8,(02).

[3]曾金仙.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7).

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4

一、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分析

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 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涉及的方面更是要比经济体制改革要深远得多。在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国有商业

银行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银行演变而来, 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的市场行为及社会行为等都是由政府来安排的, 所以那时的银行管理是比照政府管理的模式。各级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分设置, 内设的部门按照行政级别进行管理, 按照行政化管理是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一大特征。而银行在进行股份制改革之后,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而行政管理体制却相对滞后, 由于权力所带来的利益导致了各在让出权力时时比较困难的, 这也就出现了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中的越位或缺位现象。在有些方面部门的权力过大, 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 而在其他该管的地方却看不到部门的影子。这种落后的治理结构, 使其运作效率大大低于公司型治理结构的效率。导致其服务优质客户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金融产品创新动力减弱, 从而使国有商业银行运作效率低下。在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制定顶层决策的时候早就认识到了这种问题的存在, 所以从总行到分行进行了多次的机构改革裁减和增加相应的部门,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主体缺位问题。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银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机构设置也不是能一下就解决的。体现在尽管银行采取了一些缩减机构、裁撤冗员的积极步骤, 但仍未改变经营战线过长、管理乏力的境况。

2. 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不到位。

转变银行行政管理的职能体现了思路的变化和权力的此消彼长与规范运行。因此在关于行政管理的作用及权限上, 要求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变过去的单纯命令式的管理为服务式的治理。但是目前银行的行政管理部门并没有完全实现职能的转变, 仍没有从过去那种支配、控制、强制、命令的思路中完全走出来, 现实管理中不乏对下级机构、员工的硬性要求和强势管理。行政管理机构所起的作用应该是一种提供服务, 满足员工和市场需求的, 行政管理对的宏观调控职能不可或缺, 但是也不能过了, 一旦过了就会过犹不及。而且目前银行行政管理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在于职能太过, 而非不足。在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中, 存在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当上级行政部门与下级行政部门之间发生矛盾时, 一般都是下级行政部门服从上级行政部门, 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机制。在横向的业务部门之间, 信息交流不畅, 许多信息不能准确的交流共享, 业务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在这样的行政管理体系中, 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更失去了下级行政部门对市场的敏感嗅觉, 从而形成高度集中地行政管理体制。

3. 行政规章制度不完善。

行政规章是实现权力规范运行的最有效手段。因为权力都具有各自的特性, 比如扩张性、可分割性等, 如果不在制度层面上准确界定权力的边界的话, 在现实操作中就有可能出现钻制度空子、甚至是罔顾制度的情况。而在当前的银行行政管理制度并不健全, 也不完善。集中体现在随意性较大, 对行政权力、行政管理的执行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 另外还存在行政制度不科学、不合理, 缺乏现实的执行基础和员工认同感, 程序不严谨, 逻辑混乱或者效率不高、程序繁琐等问题。部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 尤其是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方面, 缺乏系统的操作规范或统一的操作手册, 各项授权、管理制度散见于一些相关制度之中, 制度落实不到位, 有章不循、减章操作现象较为普遍, 防范风险能力有待提高。贷后管理流于形式、不严格执行信贷批复等问题。

二、深化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在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有一个理想的目标和模式, 并且朝着这个科学、合理、理想的目标模式摸索前进。而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又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所以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亟待解决。

1. 提升服务能力所需。

在改革之前, 客户由于缺乏对金融知识的了解, 没有比较和选择意识, 产品和服务由银行主导, 银行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产品, 客户就被动的接受。随着客户对金融的认知程度提高, 单一的服务内容已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客户需要信贷服务, 也需要非信贷服务, 如咨询顾问、融资、理财等服务;客户需要单一的产品, 也需要综合化的服务, 如对公、对私服务的结合。市场的变化要求银行相应改革, 以行政管理改革为基础, 提升服务能力。

2. 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所需。

20年以来, 中国国有银行经过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股份制的改革, 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组织体系日益健全, 这都发生在国内国外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世贸组织的过渡期结束, 银行的行政管理面临全新的挑战, 只有积极调整行政管理理念、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才能适应金融业的发展大势, 保持经营活力。

三、解决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对策分析

解决当前银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必须从全方位考虑, 涉及思想、职能、权力监督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而且很多方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总体来说, 解决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优化机构设置。

推进银行机构设置的改革是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配合银行整体的改革进程, 做到高效、科学、权责明晰的银行行政管理机构设置, 优化银行的组织结构, 合理科学地设置政府机构。为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同信贷客户, 某银行将原来的信贷部拆分为公司业务部、小企业部、机构业务部;为有效率的服务前台, 将办公室的部分物资运输职能拆分出来, 形成专门的部门, 送物资到前台, 减少一线员工路途往返。这些改革不失为银行机构优化的尝试。

2. 切实转变行政管理职能。

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如何处理股东、员工、客户关系, 简单说就是银行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应该转变, 从过去的命令管理变成服务型的治理。首先, 加强全行上下对行政管理是服务的意识, 在思想上为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奠定基础。加强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保证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顺利开展。银行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政令发布者, 而是将触角延伸到前沿的市场服务者。

3. 完善银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对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来说, 行政管理体制建设都尤为重要, 在银行业务运行的每一个环节, 都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指引。这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将工作中的标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条件制度化, 形成清晰的、可操作的、完整的银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以事实为依据, 以制度为准绳, 加强银行行政管理, 保障银行各项工作的运行。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5

邹源,陈韬,范首江

(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江西

南昌

330009)

摘 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转型,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人民群众满意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务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型政府;改革;创新;优化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大的发展。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对政府管理规则和管理能力的挑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转型,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人民群众满意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务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本文对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推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走过了 20 多年的历程。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优化组织结构、调整政府职能和改进管理方式,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权力下放、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法制建设以及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等。从过程上看,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需要按任务分阶段进行,从 1982 年至今,已有 5 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分别标志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在改革过程中,我国还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廉政建设、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1]

多年来,尽管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的新形势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一是组织结构上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行政层次偏多、职责交叉重复等问题,解决起来困难重重;二是政府管理方式上还存在着决策民主化程度不够、透明度不高、随意性较大、责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存在着办事程序规则繁琐、依法行政水平不高、绩效考核标准不科学、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存在着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例如,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情况十分普遍,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经济项目投资和国内生产毛额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当前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

1992年,党的十四大强调,必须按照民主化、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突出问题是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要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完善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当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要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而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方向和发展趋势是建立服务型政府。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2]

二、全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历程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解决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项目导致的低效率、高成本、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在各级党委政府进行的积极探索中,建立集中办公、联合审批的行政服务中心这种形式从诸多尝试中脱颖而出。

全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首家开创,全国效仿,遍地开花,成效显著”。1998年 9 月,浙江省金华市首开先河,设立市政府集中办事大厅,将全市 43 个行政事业和有关服务单位集中于大厅,设立了39个服务窗口,改过去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实行“联合办公、公开办事、统一审批、定点收费”,这个看似简单的举措却成倍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办事客商和群众。[3]此后,在学习借鉴浙江金华经验的基础上,绍兴、南昌、温州、南宁、大连、长沙、顺德等地陆续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审批办证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办证大厅、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政务中心等名称不同的集中审批办证场所,积极探索集中办公、联合审批、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2003年8月,《行政许可法》正式颁布以后,全国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出现高潮。北京怀柔区、沈阳市、哈尔滨市、上海青浦区、武汉市、杭州市、成都市、深圳市、广东湛江市等都纷纷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吉林、安徽、四川、天津、西藏自治区还建立了省级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市、县(区)都设立了不同名称的以集中限时、联合审批为核心内容的行政服务中心,金华之火已经燎原。

三、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行政服务中心是将与群众密切相关、具有行政许可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各部门集中起来为民办事的新型办公场所,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体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准的重要载体。全国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的不断建立、运作和发展,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发挥了五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提高了行政效能。行政服务中心创新了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实行了窗口首席代表制、行政委托制;对涉及 2 个以上部门的审批事项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对简单审批事项实行一审一核制,通过简化程序、压缩时限,明显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是提高了服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实行窗口式办公、柜台式服务,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提倡微笑服务,制定服务质量标准,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开放、便捷的公共服务,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是规范了政府行为。行政服务中心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按章办事,规范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办理、收费等工作流程,避免随意性,尽可能缩小“自由裁量”的空间,促进公平办事,推进了依法行政;

四是加强了监督管理。行政服务中心公开办事程序、办理期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投诉监督电话,“一门受理、联合审批、规范程序、阳光操作、限时办结”的集中办理模式,加强了社会监督与公众监督,使滥用公权和公权私用的机会大大减少;

五是转化了政府职能。行政服务中心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和“以民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削减行政审批,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环节,推进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监督,通过中心建立的新型运作机制,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实践证明,行政服务中心的广泛建立和不断发展,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并不是简单的“部门集中”、“政务搬家”,而是以全新的服务型政府理念挑战审批管制型传统政府管理模式。行政服务中心变过去分散、封闭、串联的传统行政审批模式为集中、开放、并联的现代行政许可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商业服务方式,以集中窗口式办公、一站式办理、公开服务承诺、规范办事程序以及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等特色区别于原来的政府管理模式,使政府管理变得规范化和人性化,体现了“执政为民”、“勤政便民”的根本要求。

行政服务中心是地方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政府管理理念变革的成果,是政府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开了新局面。行政服务中心必将成为深化行政理体制改革的试验场、检验台和突破口,它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必将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南昌和其他各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数据对比及问题分析 中心名称 成立时间 进驻部门 数量 进驻服务 项目数量 窗口 工作人员 大厅面积平方米 2005年 办件量 电子政务 资金投入

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 2000年9月 39 384 150 3000 321200

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 2000年9月 28 207 98 2000 40241 30万

温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2001年5月 43 300 200 10039 189500 100万

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 2002年1月 53 516 200 5300 396343

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 2002年6月 43 254 260 15000 128948

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 2002年10月 37 237 126 12000 84979

顺德市政务中心 2003年1月 53 628 1000 28000 488970 1000万

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 2004年2月 44 382 147 12300 155764

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 2004年5月 28 288 200 5114 236606 1800万

北京怀柔区行政服务中心 2004年8月 35 512 167 10000 126800

天津市行政服务中心 2004年11月 68 615 500 26700 138700

行政服务中心是一项新生事物,有其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需要不断总结、创新和改进。从数据对比、调查摸底和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工作效率与客商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全国其他各城市行政服务中心相比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行政许可服务集中度还不够高。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现有进驻的部门和事项、窗口工作人员数量、2005年办件数量在表中所列都是最少的。目前,南昌市仅集中了行政许可事项中的投资和建设事项,尚有大量的面向公众、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许可办证及相关便民服务事项没有进驻中心,服务功能不够,影响到为公众、客商服务的效率。少数市直部门强调客观困难多,考虑方便客商少,一些该进服务中心的行政服务事项尚未集中进驻,“一站式”服务尚未全面实现。据考察了解,顺德市政务中心集中了53个部门和单位,进驻的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近千名,包括海关、工商、税务等一些主要部门均成建制进驻。在政务中心大楼内,只要涉及到需政府许可或认可的事务,几乎都能受理和办理,可谓名副其实的“政务超市”。和顺德、深圳等地相比,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仅是政务“专卖店”,大量的市民、客商申报其他事务还不能享受到政府集中办公所提供的便利服务。

二是电子政务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国内多数大城市集中许可办证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完成了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许可办证网上受理和网上监控正在普及。南昌行政服务中心在电子政务开发应用方面,已落后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而且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据考察了解,深圳投资1800万元、顺德投资近千万元用于政务中心电子政务建设,温州投资100余万元用于许可办证局域网改造。深圳、顺德两地政务中心的信息化系统和各进驻部门均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实现了网络互联和数据交换,为集中办理行政许可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撑。窗口工作人员只要受理了申办事项,后方各级领导就能在计算机上对事项的办理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后方发出予以许可或不予许可的确认指令,全面提高了工作效能。

三是窗口规范建设有待加强。有的部门、有的县区向窗口首席代表行政委托授权还不够充分,服务中心窗口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窗口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窗口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形象离政府“第一窗口”的标准尚有差距,仍有待改进和提高。

五是服务大厅办公场所面积较小,人性化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水平相对落后。从我们近几次到北京、天津、大连、长沙、深圳、顺德、温州等地考察学习的情况来看,南昌各县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大厅现有场地面积普遍不足,不能满足服务人性化、窗口温馨美化、政务内容公开、客商办事舒适便利的要求。

五、加强南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发展已5年多,现已进入全面提升功能、改善形象阶段。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注意到,各地政府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已由成立初期着眼于招商引资、便利客商转化到着眼于便利市民和客商、打造政务超市、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已进入转型期,其动力主要源于“以民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总结五年多来的工作实践,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做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坚持机制创新,提高行政许可服务集中度,打造一流的服务平台

树立“以民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建立“顾客导向”的政府服务模式,加强管理,整合资源,探索集中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的有效途径,拓宽服务领域,使行政服务中心不仅成为行政许可、证照办理的重要场所,而且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综合公共服务的高效平台和便民中心。

1、坚持“应进必进”的原则,在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行政许可事项。凡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原则上都要进驻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和办理。因场地限制或已设立专业性服务大厅等原因不能进驻中心的,须报政府批准。根据工作实际,行政许可办件量少的部门,可联合设立“综合窗口”。凡经政府审定须进入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各部门不得在中心之外另行受理。

2、坚持“利企便民”的原则,集中部分非行政许可事项。把方便客商、企业和广大群众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逐步把一些与行政许可事项相关联的非行政许可事项以及便民服务项目纳入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和办理,使服务对象由单一的投资商扩大到社会公众、法人团体和其他组织,实现政务“专卖店”向政务“超市”的转变。

3、实行“两个集中”机制。对于行政许可事项涉及内部多个处室的行政管理部门,其行政许可职能原则上要求相对集中,设立专门承担行政许可职能的内设机构,并成建制整体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统一受理和办理本部门的所有行政许可事项,使行政许可的重心和实体性职权向窗口转移,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能。

4、集中办理年检事项,建立联合审验制。对于各部门依法实施书面审查的企业年检、复核和审验事项,要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和办理,并视条件逐步由串联审验改为并联审验,最大限度地方便、服务广大客商和社会公众。

二、坚持制度创新,完善行政许可运作机制,创造一流的工作效率

依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创新运作机制,简化许可程序,减少许可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制定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完善跨部门事项联合办理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1、对窗口充分行政委托授权。继续坚持和完善首席代表制、行政委托制,各窗口单位要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充分授权,增强窗口的实体性行政职能,使窗口既受又理,解决办事窗口存在的“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

2、在首席代表制、行政委托制的基础上,推广和完善一审一核制。对不需专家论证、现场勘察、听证拍卖、集体研究和上报审批的一般性许可事项,由窗口人员受理审查,窗口首席代表审核批准,在行政服务中心现场办理回复。凡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能当场作出决定的,由窗口当场直接办理,提高行政许可申请的现场办结率。

3、规范并联审批制。拓宽并联审批的范围,凡涉及两个及其以上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都要逐步实施“牵头部门统一受理,抄告相关部门,并联承诺办理,限时反馈结果”的并联审批方式。要发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优势,优化并联审批的组织协调运作机制,努力提高并联审批的办件量。要规范并联审批的实施主体、操作程序,重点落实联审会议制度和集中会签制度,严格遵守联合审查办理时限,切实提高并联审批效率。

4、完善许可收费集中办理制。凡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许可事项,其所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随许可事项同时进驻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和办理。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票款分离的收费专窗,收费直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各进驻部门窗口收费系统和进驻银行、财政收费系统联网,使收费更加透明、快捷、准确。

三、坚持服务创新,改进行政许可服务模式,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

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构建中心服务文化;推行电子政务,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政务环境;建立服务标准,引入质量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为广大客商、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行政服务。

1、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加大投入,统筹规划,集中开发,分步建设,逐步实现市、县区两级服务中心之间、中心管理机构与窗口之间、窗口与窗口之间、窗口与本部门之间的计算机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完善网上公告、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理、网上投诉和网上监管功能,加强行政许可办证的网上服务平台、网上监督平台和网上管理平台建设,构建信息网络化行政许可服务体系。

2、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政务环境。对许可办证过程中推出的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办证无假日制度等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的行政许可事项,根据客商的申请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和全程跟踪代理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3、推广行政服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服务行为。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行政服务中心系统深入开展ISO9001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组织培训,规范行政服务事项的受理、办理、收费、出证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构建窗口对外服务的标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标准化。

四、坚持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锻造一流的干部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绩效考核,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努力形成服务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集中许可办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窗口工作人员对内代表部门形象,对外代表政府形象。窗口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政策业务熟悉的程度将直接影响行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各窗口单位要选派优秀中层干部到行政服务中心任窗口首席代表,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骨干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切实打造政府“第一窗口”形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绩效考评,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2、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服务意识。要建立各类管理档案和信息记录,对工作积极、服务质量高、公众评价好的窗口工作人员晋升提拔时予以优先考虑。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第一窗口,工作人员责任重,要求高,压力大。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窗口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调动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健全监督体系,规范服务行为。要推行阳光操作,实行网上评议投诉,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健全投诉处理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窗口单位的效能督查,加大对项目和收费应进不进、多头受理以及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要积极设立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对窗口办件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督,监督各窗口单位严格按照服务承诺和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对承诺时限到期的,实行黄牌警示;对逾期未办结的,按照效能建设规定严肃处理,使整个许可办证过程“看得见、行得正、管得住”。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新中国行政管理简史(1949-200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4-412,489-519.[2]郭济主编.政府权力运筹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7-152,178-183.[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政府建设与政务公开研究 [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511-515.(作者简介:邹源(1974-),男,江西临川人,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陈韬(1981-),男,江西进贤人,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范首江(1974-),男,江西丰城人,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作者联系方式:地址:南昌市中山路470号

邮编:330009

电子信箱:zouyuan@nc.gov.cn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6

关键词:行政生态学;行政环境;西方行政

当代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要求政府管理做出快速应对,从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先后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政府行政改革运动。当代行政改革是在世纪之交和时代转型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行政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社会圈的相互关系的方法,它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的结果,是行政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行政生态学认为,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不应该仅局限于行政系统本身,而应跳出行政系统,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考察行政,亦即考察一国的行政与该国的社会环境的关系。

1.西方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形成

二战后,出现了一批新的民族国家,西方世界在对他们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也提供了政治援助,按照西方的模式,帮助这些国家建立起一套西化的行政制度,虽然西方的行政体制,行政方法,行政技术以及文官制度等在这些国家得以迅速建立起来,但是很快人们便发现这些在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发展中国家却收效甚微,甚至毫无功效。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思考,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弗雷得里各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他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行政学研究中,从而创立了以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管理的新的行政理论体系,使他成为行政生态学的创始人,这标志着只在行政系统内部研究行政管理时代的结束,自此一门新的、系统的学科、行政生态学得以产生,从而对行政学理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行政生态学行政模式

行政生态学理论运用自然光通过棱镜的转折过程,来象征性地用来解释一个社会的转变过程。进而提出三种行政模式,第一种是溶合型行政模式,它主要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传统农业社会如同折射前的自然光是一道白光,其社会结构是混沌的,缺乏明确细致的社会分工,因此行政行为与立法、司法、战争、经济等社会行为混杂不清。更谈不上有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因而行政效率极为低下,行政生态学理论将这种类型的行政称为溶合型行政模式。第二种是衍射型行政模式,它主要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白光经过棱镜的折射后,衍射出各色光谱。这如同现代工业化社会,整个社会有着明确的细致的分工。故政府职能也是明确的,有着分工极细的行政机构,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行政职能,追求行政的效率与科学性,行政生态学理论称之为衍射型行政模式。第三种是棱柱型行政模式,这种行政模式主要是适用于介于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恰似光进入棱镜中的折射情形,既有溶合的白光特性,又含有衍射光的因素,过渡社会明显地表现出同时带有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特征新旧并存。在行政方面,行政行为虽已逐渐与其他社会行为分化开来,但还未完全分化。虽然设立了专业化的行政机构,但还不能正常运作功能有限。行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受着家庭。家族等各种传统势力的制约,因而行政效率低下,这种类型的行政被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

3.行政生态学视角下的西方新公共管理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新公共管理为标志,以其主张在弹性市场机制基础上,采用商业管理主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公共部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再造而著称,成为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领域的一股新的改革潮流。这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改革势头如此之猛烈,涉及国家的范围如此之广大,不仅在深度上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革,而且在广度上几乎波及了大部分的国家(不仅包括改革最为彻底和激进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欧洲大陆国家、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包括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从行政生态学的角度来理解,国际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加入此次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而每个国家不同的国内环境却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当中改革如此激进而在一些欧洲大陆国家他们的改革却是以渐进式著称,其改革具有非连续性、渐进性和零碎性的特点。从国际环境来看,人类社会发展迅速,全球化浪潮迅速袭来,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给各国行政改革不仅提出了要求也使之成为可能。同时,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治道变革正成为公共管理领域内的流行话语。从国内环境来看,各国所适用的官僚体制引发危机,人们不断抨击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在经历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扩张政府职能,引发政府财政危机;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得政府更加步履维艰;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也要求政府革新政府体制,对社会多元化的需求进行回应;而私营部门运用新的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新的借鉴。

4.结束语

行政生态环境的变迁导致传统的行政模式与行政生态环境不相适应,此时行政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行政环境对于行政系统的要求。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速袭来,各国的发展处在风云变化的国际环境之中。相较以前,现在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国际环境。紧紧把握和追随国际环境的变化,根据国际环境大生态系统进行本国行政改革,是一个国家在新的全球化经济时代下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必选之路。但是最终选择何种行政改革方案,还要立足于本国的国内环境,不能一味的跟风与照搬。对于处于不同行政模式下的国家,在赶超、模仿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和个性,这样才能保证行政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周长龄.西方行政习惯的起源及启示探微[J].企业文化,2014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研究 篇7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我国高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的行政机关, 承载着高校的协调、宣传、组织监督检查以及后勤服务等综合性职能。但是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的行政机关的管理范围也逐渐增加、管理事务更加的复杂, 难度更大。高校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 行政管理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行政管理工作, 高校的管理人员认为行政管理工作仅是简单的事务, 只需要按照领导的安排去执行就可以, 而没有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 不利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独立学院内部由于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相对复杂, 而且很多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就直接进入到行政管理岗位, 再加上平时这些人员的事务很繁忙, 很难有空余的时间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仅凭自身的经验去处理问题, 不利于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 二) 没有明确行政管人员的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校已经越来越注意办学的成本, 尤其是独立学院更注重自身规模的发展以及更加注重节约办学成本, 在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时, 一般都设置的比较简单。很多独立学院甚至是按照政府机构设置的, 从而使高校行政管理都带上了鲜明的复制色彩, 而且由于机构人员相对较少, 往往一名工作人员要同时兼任多种岗位, 从而导致行政工作人员的事务比较繁重, 经过长期的工作, 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渐减弱, 从而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不能得到提升, 甚至影响了高校的长远发展, 因此需要对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改革, 从而促使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 三) 学术权力不能发挥作用。目前在很多高校,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者不能达到平衡发展的状态, 行政权力甚至超越了学术权力之上, 在高校内学术资源等内容都是受行政管理机构组织的控制,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行政机关的支持, 学术活动就没有办法进行, 而行政权力不断的膨胀又会导致学术权利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以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来看, 大多独立学院采用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严格等级机制特点, 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干涉的过多, 比如说: 学术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以及教育问题等都是由行政管理机关领导直接决定, 从而影响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 四)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高校设置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目的是为全体师生服务的, 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科研活动都能够顺利开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可以看成是高校教育的辅助工作, 但是在高校中尤其是独立学院中,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地位相对较低, 很多高学历以及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员不能安心本职工作, 再加之很多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不具备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能, 因此, 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加强。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措施

高校行政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 进而使高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尤其是独立学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 一) 更新行政管理观念, 实现规范化管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校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尤其是独立学院作为非国家财政经费支持的院校, 所面临的压力更大, 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 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 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 借鉴国内外高校行政管理的先进行为, 不断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另外高校要重视提升行政管管理工作的成效, 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规范行政管理的程序, 促使行政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进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 二) 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都是高校管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都是为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而服务的, 因此行政管理与学生管理要相互补充协调, 才能有效解决高校建设中的各项问题, 从而推动高校的健康顺利发展, 尽快实现目标。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部门, 最好既降低了办学成本又能够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成效。二是要完善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 促使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更加的规范, 同时要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 细化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 从而使行政管理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三是不断提升高校专家、学者的地位, 避免高校管理重心向着行政系统发生偏移。充分发挥教师的管理作用, 对于教学方面的安排, 比如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 从而使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比例达到平衡。四是高校要保证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最终目标要与高校的发展目标一致, 不管是行政管理还是学术管理都是为高校最终实现目标而服务的, 因此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与高校发展目标一致, 才能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 三) 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很直接的关系。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事务比较复杂且非常繁琐, 这就给行政管理人员提高了要求。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兢兢业业, 不能不计得失就无法胜任此项工作, 甚至会影响高校的整体发展速度。因此高校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采取措施, 使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得到提升, 从而能够面对高校复杂的管理环境, 能够及时调整好情绪, 积极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另外, 行政管理人员还需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能够运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被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管理, 因此高校可以对行政管理人员加大培训的力度, 促使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为高校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 四) 行政管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 高校行政管理也要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努力,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长效发展。高校的行政管理与先进的信息科技相互结合才能促使行政管理的手段方式取得很大改变, 在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同时能够不断提升高校的竞争实力。高校可以采取建立信息资源平台, 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高校利用平台可以及时把相关的信息传递给相关的部门机构, 不但使信息传播更加准确快速, 而且大大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增强了高校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总之,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非常艰巨且又非常复杂的任务, 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坚持不懈进行, 由于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一旦进行改革势必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高校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 不断努力与探索, 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推动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办学水平与办学层次的提升,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而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市场竞争实力的高低, 然而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出现一系列问题, 影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手段对高校行政管理进行改革, 提高高校市场竞争实力, 推动高校快速成长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陈远.互联网时代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J].经营管理者, 2016, 3

行政机关改革行政管理 篇8

关键词:库珀,行政伦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简述库珀行政伦理理论

库珀是美国著名的行政伦理学家, 长期致力于公共行政伦理与公民权研究。他侧重于从行政管理实践的角度来探讨行政伦理问题, 关注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实践中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时的应对和解决办法。库珀强调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的核心问题, 认为行政责任冲突是造成行政伦理困境的根源。因此, 为了使行政伦理得到实现, 库珀认为应该整合内外控制机制, 形成一个支持负责任行政行为的环境。

二、行政伦理建设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 行政伦理建设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价值导向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对政府机构的改革和重组, 更重要的是要在改革中树立一种正确的行政价值观, 使政府的行政行为能真正做到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行政管理体制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 这种关系一方面有赖于制度的定位和法律的调整, 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伦理道德加以规范, 而公正、仁爱、忠诚等伦理原则正可以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 行政伦理建设可以规范行政人员的价值取向

当行政人员陷入行政伦理困境、发生责任冲突时, 他们需要采取行动来消除冲突。如果他们采取的行动不能受到正确价值取向的引导和规范, 就很容易使行政行为偏离公共利益而为自己牟利。而行政伦理建设可以提高行政人员的伦理水平和道德良知, 使其在面临行政伦理困境时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和解决过程, 把公共利益放在各项利益和角色义务的首位, 确保行政人员做出负责任的行政决策。

(三) 政府入世后需要建立与世界接轨的行政伦理体系

我国加入WTO后, 首先应是政府入世。我国政府必须在WTO的框架下运作, 政府职能要与国际接轨, 政府行政伦理体系也需要符合世界公共行政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 要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 就必须建立以符合当代世界发展需要的行政伦理价值观为指导, 转变其行政范式, 使我国行政伦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价值认同, 政府职能和结构能适应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和跨国组织发展的需要。

三、行政伦理视角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传统的“政府本位”思想主导了我国政府的行政价值

从政府的产生原因来看, 政府是因社会及其社会中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在价值评价关系中, 政府应处于被评价的地位, 而社会则是价值评价主体。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再加上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政府往往被建设成管理社会一切事务的“全能政府”, 社会常常丧失了作为价值评价主体的地位, 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 形成了“政府本位”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我国政府要求全社会都服从于其统一管理和指挥, 行政活动是围绕着政府的利益来展开的, 社会公民的个人利益只能通过政府提供的渠道才能得到实现。

(二) 缺乏伦理道德教育机制, 行政人员应对“伦理困境”的能力不高

为了提高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政府把效率作为行政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评价标准。因此, 行政人员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更低成本、更少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 “把事情作对”, 而对“是否作对事情”以及行政行为的后果如何却很少思考。在这种工作环境下, 政府和行政人员往往都忽视了行政伦理道德, 看不到系统学习行政伦理知识的重要性。由于平时不重视伦理理论的学习和道德规范的约束, 行政人员在遇到行政伦理困境时常常束手无策, 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草率地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 由此使公共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

(三) 行政伦理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对行政人员的人性研究都是以“道德人”假设为前提, 所以很注重通过“自律”来提高行政人员的个体伦理水平。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人员应该追求集体利益, 牺牲个人利益, 在“性善论”观念的指导下希望通过对于行政人员不断进行文件精神的道德教育和树立伦理道德榜样来达到培养行政人员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寄希望于单纯通过伦理道德的教育, 来转化为行政人员内在自觉性进而指导其行政行为伦理化的观念, 使我国忽视了行政伦理制度监督约束机制的建设。在没有强制性制度监督约束下, 一些自律性不强的行政人员往往无法保持行政行为中的公共利益取向, 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

四、库珀行政伦理思想下加快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探讨

库珀认为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行政行为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形成并得以有效维持的。由此, 他提出要把传统的解决伦理困境的内、外部控制机制相整合, 来构造一种有利环境来支持负责任的行政行为。这种环境支持系统把体现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部控制与组织制度、组织文化和社会期待等外部控制相整合, 使这4种要素都能被调整到可以最大限度的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强化彼此作用的发挥, 产生对负责任的行政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功能。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也应努力构建起这样一种负责任的行政行为的环境支持系统, 以便使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更加伦理化、服务化、责任化。

(一) 个人道德品质

政府是行政人员的集合体, 一切行政管理体制的设计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行政主体才能得以实施, 否则行政管理体制便无法显示其功用。库珀认为只有被内化了的个人道德品质才能对行政人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持续性指导, 保证负责任的行政行为。因此, 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 必须重视行政人员伦理意识的塑造。

1、强调行政伦理的重要性, 培养行政人员的伦理品质。

通过对行政伦理困境的分析并结合行政人员的具体实践经验, 使行政人员认识要学习行政伦理的必要性, 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行政人员对行政伦理的认识, 使其明白权力的本位是人民, 坚持“执政为民”是行政管理的本质特征,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

2、行政伦理教育要规范化、制度化。

要专门设置或选定行政伦理教育机构, 负责开展行政伦理教育。对行政伦理培训和考评应当日常化、制度化, 以督促公务员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重点锻炼行政人员处理伦理困境的能力, 养成行政伦理习惯。通过不断的伦理案例指导和行政人员反复的社会实践操作, 使其能在伦理困境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 组织制度

在库珀看来, 组织制度是行政人员个人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工作环境之一, 它不仅能规范和约束行政人员的行为, 同时其权威性也会被用来压制道德行为。因此, 要改革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 就必须强调其制度的伦理性。

1、转变政府职能, 整合行政机构。

政府是为了社会及其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 其职能也应该是基于社会需求, 为公民服务。因此, 我国政府应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模式, 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限政府”模式,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规定好政府权威的界限和职责的范围。从不该管的领域退出, 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遏制行政伦理的失范;同时,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重视行政工作中的伦理道德倾向, 加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追求和伦理道德的建设。要根据政府职能的转变重新设置和定位行政机构,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 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完善机构间和机构内部的分权制衡的权力监督体制,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确保行政伦理规范能在权力结构和运行体制中得到遵守和落实。

2、建设“责任行政”的行政范式。

首先要权责明确, 做到权责统一。作为行政组织有必要对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规定, 使行政人员在从事行政活动前必须清楚自己的行政责任, 明白自己的行政角色义务。其次要建立行政问责制, 对行政行为追究责任。由于行政官员需要对不良行政行为或者行政不作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能促使行政官员产生危机意识, 增强责任心, 妥善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3、完善行政伦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行政伦理立法。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在行政伦理的价值标准比较混乱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制定出一部体现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法, 来赋予行政伦理道德以法律的意义, 弥补行政人员自我伦理约束的不足。其次应整合现有的存在于人大监督机构、党的纪检部门和政府监察部中的伦理监督部门, 设置专门的行政伦理监督机构。负责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予以伦理评议和道德鉴定, 并以此作为行政人员工作状态评价的主要依据, 直接与其工资、奖励及职位晋升等利益挂钩, 保证通过立法确立的行政伦理道德准则能够得到有效地贯彻和执行。

(三)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它既可以强有力的打击非道德行为, 同时也可以怂恿组织成员背离组织的正式规章和制度。为此库珀指出, 我们应努力使组织文化对于行政伦理行为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并用组织文化来指导并渗透到组织结构和职能的改革中来。把库珀的观点运用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来, 就是要强调在政府机构中形成正确的行政价值观, 并以其来主导改革进程, 促进行政组织形成良好的伦理意识。

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价值观, 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要求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必须由原来的“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建立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行政价值观的服务型政府。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就要坚持政府服务体制构建的“顾客导向”。政府的职能及其行政决策与行政行为必须紧紧围绕公众这一顾客的多样性需求展开, 从制度与体制上保证政府决策与行为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移, 这样就能够在政府内部创建起一个良好的伦理责任氛围, 把实现和维护公众利益作为其价值取向, 把公众的满意度作为其运行的最大使命。

2、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行政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行政人员作为“职业公民”, 其行为价值取向就是要为公共利益负责, 做“负责任的管理者”。而要把这些把模糊、概念化的责任理念和意识转化为行政人员的行动准则和规范, 就需要建立具体一致、可操作性的符号性行政职业道德规范。行政组织应根据党的十七大确立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我国传统的德治理念,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行政主体道德规范建设的核心内容,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应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新型行政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四) 社会期待

决策是政府的主要职能, 具有伦理价值取向的决策必然影响并引导行政行为的价值取向, 而行政决策的民主程度则是政府在行政活动中能否遵循伦理价值取向的关键。因此, 库珀指出公民参与不仅有助于政府澄清和明确法律和政策的意图, 而且公民还可以通过与行政人员的互动而对行政人员施加影响, 使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注重公众意识。因此,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要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1、建立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

首先要建立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决策制度。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中, 要重视专家智力支持系统的建设, 同时在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保证在公共利益的分配过程中体现公众意志。其次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 建立行政决策监督制度。要实现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对行政决策过程的影响度, 发挥大众传媒作为政策辩论舞台, 形成社会舆论, 全面影响行政决策制定的功能作用。

2、重视政府形象建设, 构建“透明政府”。

政府是基于社会公民对其信任而授予其管理社会的权力, 因此社会公民对政府的支持度和信任感决定了政府的行政行为的有效性和接受度。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首先要建立行政信用制度。采取行政主体信用登记的措施, 记录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的信用状况, 并作为行政主体考核和奖惩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以此来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其次要公开政府政务和财务。通过加快“电子政务”、“政务超市”等的建设步伐, 使公民能够及时了解并监督政府具体行政过程和行政开支, 以提高行政主体行为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刘祖云.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伦理审视[M].人民出版社, 2006.

[3]、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张康之, 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周奋进.转型期的行政伦理[M].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0.

[7]、孔凡宏.中西方行政伦理建设差异比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 (8) .

[8]、苏平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的行政伦理制度建设[J].学术论坛, 2004 (4)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篇9

2015年12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着力缓解办证难,选取一批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审批频次较高的许可事项,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一是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自律管理的许可事项,包括设立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审批、户外广告登记等,取消办证审批,允许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按规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二是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等许可事项,将办证审批改为备案,企业按规定将材料报送行政部门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三是对一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许可事项,包括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等,以告知承诺制简化办证审批。在企业承诺符合政府告知的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后,即可当场取得相关许可。此外,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也不适合采取告知承诺制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等事项,推进流程标准化和网上公开办理。

2016年1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简政放权改革措施,一是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清理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的要求,在去年已取消一批审批事项基础上,再取消纳税人申报方式核准、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部门预审等150多项审批事项,便利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促进就业、方便群众办事。二是再取消10余项束缚创业创新的部门行政许可。三是采取取消或改由审批部门委托开展技术服务并承担费用等方式,再清理规范192项中介服务事项。此次清理后,原作为审批必要条件的中介服务事项已取消70%。对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有关部门将制定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四是整合饭馆、咖啡馆、酒吧、茶座4类餐饮服务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家许可、统一监管,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五是在此前已取消4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基础上,再取消汽车营销师、咖啡师、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等61个事项。尽快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目录之外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同时,会议决定对66部行政法规相关条款进行一揽子修改,并增加厘清部门监管职责、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的规定。以更有力有效的“放”与“管”释放企业发展和创新潜能。

中国行政管理的改革进程探析 篇10

中国的行政管理改革进程,以1978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中国的行政管理效仿苏联模式,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所采取的也是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不可否认其存在也有其历史作用,对于新中国政权的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瓦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因其权力过于集中和机械,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很难调动地方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由此,这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随之开展。

(一)改革政府机构设置,转变政府职能

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等分别进行了政府机构的改革。这些改革一方面致力于在保留和加强需要统一管理的事权的前提下,将无需中央专属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改变了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大大地提高了地方上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由单一的管理职能转变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并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二)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国家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体现就是法治政府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的出台,使“民告官”成为可能,对于公民监督政府行为、维护私权利有了极大的促进,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次跨越。

(三)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政府决策的实行效果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改革政府决策机制,促进决策过程中公民的参与,力求决策的民主和科学。一方面,拓宽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从网络、媒体、报纸、电话等不同的方式为公民提供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在事关民生的重大事项决策之前,召开听证会,汇集不同领域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决策的民主和科学离不开政务公开的推行,政务公开的实行,大大减少了腐败和权力滥用的现象,为“阳光政府”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力。

二、行政管理改革的挑战

经历三十余年的改革,中国的行政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带来了一些新型的问题,对中国当前行政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行政管理体制落后于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中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行政管理体制始终未能紧跟经济发展的速度,行政管理无法应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形势,而这些体制上的漏洞,需要政府自由裁量的同时,为政府权力腐败的滋生留有了大量余地。另一方面,在管理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存在“越位”、“错位”的现象,干预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影响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

(二)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国家机关的监督又分为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和政府内部的监督。然而,在现实中,其他国家机关对政府的权力监督十分之弱,难以实现真正的权力制约的效果。而公众的监督一方面受制于信息资源和监督渠道的有限,另一方面则还局限于公众的参政议政意识和民主精神较为薄弱。总的来看,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体制仍未完善。

(三)“形象工程”的建设

一些地方政府在地方建设过程中,片面地追求政绩的建设,过分追求GDP的增长,无视环境效益和对人民的人文关怀。尤其是近些年,诸如“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等形象工程在一些地方大肆出现,更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将农民的耕地征收转卖给开发商,无视农民的基本权利,导致矛盾激化,危害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行政管理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的改革,为了克服行政管理改革中的不足和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型挑战,行政管理改革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因此,在行政管理的改革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多做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拒绝片面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在行政管理的方式方面,要选择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手段,而非采取简单粗暴直接的管理方式。

(二)优化政府结构

优化政府结构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优化政府结构要求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合理划分权力。除必须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的事务之外,可以由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和处理的均可以下放给地方政府,由基层政府处理与公民日常生活相关的事务能够缩小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感,也可以减少中央政府的负担。

(三)完善服务职能

上一篇:工程勘察单位财务管理下一篇:耕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