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失业率

2024-07-25

调查失业率(精选十篇)

调查失业率 篇1

一、登记失业率与调查失业率的本质区别

登记失业率是根据政府就业服务机构或社会保险机构的行政记录而获得登记失业人数, 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其中的就业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不是来源于同一次调查, 而是根据有关资料加工得出的。调查失业率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通过向调查对象 (抽中的家庭成员) 询问一系列问题, 从而综合判断某个家庭成员目前是否处于失业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其中就业、失业数据来源于同一次调查。

登记失业率指标不能客观反映我国城镇失业状况, 不能真正起到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也不利于国家间比较。而调查失业率则是通过定期抽样调查和入户抽样调查取得的失业率指标。该调查所使用的失业定义符合国际标准, 可以用来进行国际比较, 它相对于行政管理系统之外, 可以用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其他情况, 构造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和构造其他指标。相对于登记失业率而言, 调查失业率更能反映宏观经济状况, 反映整个国家的失业状况, 所以调查失业率更适合作为国家对外正式公布的失业率指标。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1. 组织方式不同

登记失业率的基础是各级失业机构的行政记录, 通过将各级的行政记录进行汇总而得到登记的失业人数。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组织专门的调查, 可以较快地取得记录上所有的汇总数据, 但其关键是要有健全、完备、高效、便捷的机构体系和数据传递体系。

调查失业率的基础是对住户进行的调查记录, 通过将一家一户的调查记录进行汇总而得到有关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的数据, 并据此推算出劳动力数据、就业数据、失业数据以及劳动参与率、失业率等一系列数据。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是通过一次调查可以取得全部有关劳动力的一整套数据, 便于数据的衔接使用, 但其关键是要有完整的抽样框和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调查员队伍。

2. 使用的失业定义不同

登记失业率使用的失业定义是具有当地非农业户口, 男在16岁至59岁, 女在16岁至49岁, 具有劳动能力, 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已在就业登记机构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而调查失业率失业的定义基本上是国际普遍采用的定义, 即:在一定年龄以上, 在参考期内没有工作, 当前可以工作, 并在特定的时期内采取具体寻找有薪就业或自主就业的所有人。

比较这两个定义我们就会发现, 二者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失业登记对人员有严格的限制, 只有对具有本地非农业户口的人才进行登记, 也就是说只有具有本地非农业户口的人才有可能被统计为失业人口;而失业调查没有任何限制, 只要符合失业的三个判定条件, 都会被统计为失业人口。二是登记注重的是登记本身, 只有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才被认为是失业;而失业调查只看状态而不论是否进行了登记。三是登记记录的是过去的状态而不是当前的状态, 也就是说登记之后又就业的仍可能被统计为失业者;而失业调查记录的是当前状态, 只要在调查时点前的一周内符合失业的判定条件就会被统计为失业而不论其经常的状态。

3. 数据的作用不同

登记失业数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以据此对失业保险金的发放进行管理。二是通过对个人情况的详细记录可以准确掌握那些劳动力市场上的弱者, 以便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就业援助。鉴于登记失业数据的这种作用, 对其所使用的失业定义只能进行种种限制。

调查失业率数据主要用来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它强调的是失业率的变动趋势而不是失业人数的增加或减少。因为失业人数的增加不一定带来失业率的上升, 失业人数的减少也不一定带来失业率的下降。失业人数只能单方面的反映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只有失业率才能从两个方面反映劳动力的供需关系。也正是失业调查数据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这一职能, 决定了它所使用的失业定义必须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一切因素, 而不能像登记失业数据那样对调查对象进行种种限制。

通过对两种失业统计系统的比较, 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调查失业率注重从市场的角度反映失业问题, 它关心的实际上是经济意义上的失业问题。而登记失业率注重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反映失业问题, 它关心的实际上是社会意义上的失业问题。

二、调查失业率的产生过程以及它的优势体现

1. 调查失业率的产生依据以下计算公式: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 (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 ]×100%

这个定义有几点需要做一些解释:

(1) 调查范围确定为城镇常住人口。国家统计局采用了目前人口调查的城镇范围, 即:设区城市的区、不设区城市的街道以及镇的委员会。

(2) 没规定年龄上限。做出这种规定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条:首先, 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定义中没有年龄上限, 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也没有规定年龄上限, 这有助于了解全部劳动力的情况。其次, 中国目前只规定了职工强制退休的年龄, 没有规定也不可能规定劳动年龄的上限。第三, 劳动力抽样调查中虽不规定失业人员的年龄上限, 但在进行失业登记时, 还应当明确规定年龄上限, 这与失业的统计定义并不矛盾。

(3) 有劳动能力。这是指在体力上和智力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员, 其中包括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4) 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即调查周内从事有收入劳动的时间不到一小时或为零小时。

(5) 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具体是指在调查时点以后两周内能应聘上班。

(6) 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主要包括:调查时点前三个月内, 曾经去职业介绍所登记;去各种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进行应聘洽谈;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网络寻找工作;自登求职广告;托亲友找工作;自筹资金准备从事经营活动等。显然, 登记只是寻找工作的一种行动而不是全部。

2. 调查失业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这种调查所使用的定义最接近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建议书所推荐的标准定义, 便于用来进行国际比较;由于它是通过使用来自同一调查的失业人员估计数和总的劳动力估计数 (就业加失业) 计算出来的, 其失业人员比例数据更加可靠;可以用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其他情况;可以构造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它相对独立于行政管理系统之外。

调查失业率对于失业主要是从劳动力市场供需的角度来定义的, 即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无论是非农业户口还是农业户口, 无论是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求职登记的还是未进行求职登记的, 只要符合失业的定义, 就作为失业人员进行统计。国家统计局进行的城镇劳动力调查, 由于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指标定义和调查方法, 已经考虑了下岗职工、外来人口甚至退休人员中的求职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应该说其结果基本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应能作为我们判断当前中国就业形势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所以它能真实反映社会失业人群所占的比例。

三、国家要在十二五期间实行调查失业率的原因分析

1. 因为调查失业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调查失业率尝试了城乡统筹失业率统计方法。以前没有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看作失业人口的原因, 是把土地作为承载农民就业和生计的基本保障。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有足够的土地来供养自己和家人, 而且全国有约4000万失地农民。而由于农村过剩人口涌入城市使一部分城市劳动力被替代, 也在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准确性。所以实行城乡统筹的失业率统计方法势在必行。

(2) 调查失业率更据真实性。在现行的体制下, 出于各方面的考虑, 一些地方政府不会夸大本地的登记失业率, 只会千方百计地缩小本地的登记失业率。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到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不够全面, 因此, 登记失业率也就是一个数据而已。

调查失业率的调查对象包括城镇、农村人口。而对于城镇人口的确定并不以户籍为依据, 这无疑打破了以往登记失业率中的户籍限制, 以及没有涵盖农村失业者的弊端。也是当今最接近真实数字的失业率统计方法。

(3) 与国际接轨。鉴于失业率正在成为度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国际接轨的调查失业率。城乡调查失业率的统计将全部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完成。这与国际上失业率统计的常规方法相一致。另外, 城乡劳动力调查每年两次, 分别于5月和11月进行。这项统计与国际通行的调查失业率统计标准和方法完全一样。

2. 现行的登记失业率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 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以本地的城镇户籍人口为统计对象, 不能全面反映失业率的真实情况。主要理由包括:一是不能反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失业状况, 二是不能反映事实上已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大量进城农民工的失业状况, 三是不能反映那些在城市间迁徙流动而并未转移户籍的那部分城镇户籍人口的失业状况。把这样多的劳动力排斥在我国的失业统计范围之外, 显然是不合理的。

(2) 对统计对象的年龄限制过窄。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失业登记是以男16—49岁, 女16—44岁为申请登记的年龄界限;1995年以后将年龄界限放宽至退休年龄, 即男16—59, 女16—49岁。国际通行的惯例是就业和失业统计都不设年龄上限。也有学者坚持认为失业统计应以退休年龄为年龄上限。

(3) 将登记作为失业统计的前提, 缺少科学性。以失业登记为基础数据来源, 使该失业率指标的失业定义局限于行政登记行为, 即登记了才统计为失业, 未登记就不统计为失业, 从而使登记失业不能反映实际失业规模。有学者指出:“登记作为政府帮助就业和发放失业救济金的前提条件是有作用的, 但反映宏观失业状况是不可能的。”

(4) 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能反映隐性失业状况。现行失业率指标只反映劳动力市场的显形失业 (即公开失业) , 而不包括我国实际大量存在的隐性失业, 所以不能反映我国真实的失业率水平。

分析表明, 我国失业率统计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以调查失业率替代登记失业率也是大势所趋。

四、如何让调查失业率更加真实反映社会失业状况

1. 把社会调查失业率作为政府公开发布的失业率指标, 能够

较为准确地反映我国劳动力供求基本形势, 可以宏观上判断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规划指标、控制指标和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

2. 进一步完善抽样方法, 增强样本的代表性。

各地可在国家抽样基础上, 适当增加样本或统计指标, 达到调查结果本地化的目的。根据抽样调查“样本越随机分散, 代表性越强”的特点, 改进目前按小区抽取样本的方法, 扩大抽取的小区个数, 压缩同一小区的样本抽取规模。

3. 重视开展特殊群体和重点行业的失业率专项统计。

有针对性地设计指标, 采用最适合统计对象的方法进行专项抽查, 并根据特殊群体或重点行业的特点对失业结构、时间和地区分布等进行分析, 调整和把握其失业节奏, 避免过于集中而影响社会稳定。

摘要:实际失业人口和失业率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真实发生失业情况的客观反映, 是统计工作中的基础指标, 它们的准确性是经济学家作出劳动就业建议和政府进行就业决策的最基本前提。由于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在指标设定和方法上存在较大缺陷, 已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我国的实际失业情况。通过采取较为科学的调查失业率统计方法获得的调查失业人口, 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当前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情况, 从而对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

参考文献

[1]宫春子秦悦:关于失业统计调查若干问题的探索[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年01期

[2]王飞: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比较[J].中国社会保障, 2008年08期

上海失业情况调查分析 篇2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展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依靠举债而维持的高消费模式走到了尽头。大规模的失业和减薪造成消费萎缩,不仅使美国国内的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大幅度减少了进口。当金融危机影响到欧洲和日本等庞大经济体时,上海市外向型企业的订单急剧减少。上海市作为上海市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在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上海市普遍出现的实际工资上涨和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加上部分企业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做出的不恰当反应,大量中小企业(其中包括许多血汗工厂)缩减生产或者倒闭。其中,由于这类企业雇用的主要是没有当地户口的农民工,因此,在企业遭遇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农民工首当其冲,许多人已经失去工作,或者回到农村寻找就业门路,或者陷入就业不足甚至失业状态。企业的困难境况导致大批企业减少或延缓了招聘计划,由此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恶化。整体而言,农民工和大学生成为目前两个就业困难的群体,而这两类劳动力基本属于青年群体。因此,可以说,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与青年问题息息相关。本报告将从目前的基本就业形势入手,分析造成目前这种就业形势的原因,并讨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上海市目前失业的基本状况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指标,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上海市劳动部门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长期以来都是受到质疑和批评的。这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多数失业现象都是以下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享受下岗身份的前国有企业或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由于通过再就业中心得到基本安置和保障,所以不被计入登记失业的人群,使得登记失业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但是,随着失业保障逐步从再就业中心转向失业保险制度,上述情形已经不存在了,登记失业率大体上比之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周期波动。不过,登记失业仍然有一些条件,如达到退休年龄的不再登记,没有当地户口的不予登记,那些不愿意登记的人自然没有统计在内,等等。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反映就业形势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城镇调查失业率系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推荐的方法和定义,进行调查并估计的失业状况。相对城镇登记失业率而言,城镇调查失业率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城镇劳动力调查的数据,在做出一些合理的假定后,我们能够计算上海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从历年上海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看,1997~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上升,2003年提高到4.3%。2003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都有所降低,2007年仅为4%。1997年以来,调查失业率大致上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2000年,调查失业率达到最高点7.61%。2002年以来,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减缓,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压力明显减弱。与此同时,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城乡就业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显著减少,城镇调查失业率逐年下降。2007年,调查失业率为5.34%。按照这样的趋势,2008年和2009年调查失业率应该降低到5%以下。

然而,正如在任何以劳动力短缺为常态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宏观经济的低迷可以产生对就业的周期性冲击,短期内显著提高失业率,2008年开始,上海市劳动力市场显现了冬天的气息。2008年前三季度,登记失业率仍为4%。2008年第四季度,登记失业率上升到4.2%,它标志着连续数年的登记失业率下降趋势停止了,何况这个指标还并没有能够反映遭受冲击的劳动力群体——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危机对上海市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刚刚公布的数据,2012年1-12月,上海市新增就业岗位61.38万个。如果说迄今为止形成的裁员潮和失业增加,主要还是因遭受美国进口减少造成的外需疲软,对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中小企业造成的危机,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和日本,从金融行业扩展到实体经济,加上上海市经济整体减速和房地产行业的下滑,中西部地区、资源和资本密集型、投入品行业的企业也普遍遭遇困难,造成对就业的更大冲击。因此,如果说2008年由于失业主要发生在农民工的就业市场上,因而城镇登记失业率提高尚不会明显的话,2009年失业会传导到城镇职工就业市场上,从而表现为登记失业率的提高。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求人倍率是从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中得到的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一个指标,它等于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2001年第一季度,求人倍率为0.65,表明如果有10个人求职,但是劳动力市场上只有6.5个需求岗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自2001年第一季度以来,求人倍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7年第一季度,求人倍率达到0.98,这一水平一直持续到2008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上,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基本相当,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2008年第三季度,求人倍率略有下降,为0.97;2008年第四季度,求人倍率大幅度下降到0.85,回复到2003年前后的水平。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在求人倍率上也得到了体现。

对于目前上海市的失业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估计。如果按照出口状况和经济景气与就业的一般关系来推算的话,不完全包括农民工的城镇调查失业率,2008年有可能比常态提高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假如在2007年调查失业率(5.3%)基础上,2008年失业率提高到6.3%。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严格按照定义的话,农民工返乡并不能直接对应地叫做失业。这是因为,第一,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家里还有承包土地,按照定义,如果他们回家务农就不算失业,充其量是就业不足;第二,从地方失业统计来讲,如果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离开了,对这个地方来说,无法判断他们是否失业,是否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目前使用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是比较恰当的用语。但是,这个现象值得高度关注,特别要防止2009年春节后他们回到城市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发生。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农民工的主体是青年。在16岁及以上的农民工中,61%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在30岁以下的农民工中,18.3%的人在16~20岁之间,27.1%的人在21~25岁之间,15.9%的人在26~30岁之间。即使在30岁以上的农民工中,也有23.2%的人年龄在31~40岁之间,只有15.5%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

除了农民工以外,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在讨论大学生就业状况时,最经常使用的指标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般是指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从学校迁出户口及档案的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例。显然,这实际上是“初次就业率”的概念。2005年上海市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2.6%。近几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进一步降低。尽管预期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人数,比返乡的农民工少得多,但是,上海市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程度可能比农民工更大。在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人员中,农转非人员占13.0%,城镇失业者占37.4%,复转军人占2.3%,各类毕业生的比例为47.2%,占到了总数的将近一半。

在就业方面,农民工和大学生成为两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群体。这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专图2-1对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分析,农民工的主体也是青年。在所有年龄组中,城镇16~2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是最高的,达到9.48%,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5.29%,35~4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4.59%。随着年龄的增长,失业率迅速下降。45~5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低于4%,5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失业率低于2%。可以说,青年群体的失业问题格外值得关注。

但是,青年就业困难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15~24岁的青年人占15~64岁人口的25%,而他们的失业人数却占全球1.86亿失业总人数的47%(国际劳工组织,2007)。美国1990年和1993年25~54岁人口的失业率分别为4.5%和5.8%,但同年其15~24岁人口的失业率分别达到11.1%和13.3%。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范围内的调查表明,1997年15~24岁青年失业率为13.4%,总数在1000万人左右。上海市目前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与全球范围内的青年就业困难是同种类型的现象,不必过于惊慌;另一方面,工资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和金融危机等,加剧了这两个群体的就业困难程度。由此,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个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一是要借鉴全球解决青年就业困难问题的经验,二是要结合这次失业潮的特征,采取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二.上海市失业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

首先,人口因素,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城市。每年不断有人融入这座城市。再加上已有的劳动力,使得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了对其的需求。在这样庞大的人口压力下,对有限岗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此导致的就业压力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结构性因素。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并且国家正在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就要求市场重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以适应其变化。因此,在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低、专业技能落后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被淘汰产生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失业与空岗并存的现象。此外,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原因,也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

第三,我认为还有许多人为因素。首先,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歧视现象,主要包括对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户籍等方面的求职者的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如现在的许多公司和企业在招聘时只招收男性员工;在工资报酬方面,具有相同学历和教育水平的男女员工,一般男性员工的工资会高于女性,女性的竞争力明显低于男性,且失业率也高于男性;有的公司还对招收员工的高矮、胖瘦做出限制;还有的公司或企业只招收具有城市户口的员工,而拒绝持有农村户口的人,或对持农村户口的工人给予低工资。虽然我国政府近几年在佣工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对男女平等对待,且在部分地区取消了户籍差异,但上述问题仍然存在,虽然有所改善,却没有根本消除。其次,一些人的择业观念也存在问题。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想拿高薪、坐高位,往往不能从实际出发,遇到低于自己预期的工作就不想做;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儿挫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不思进取。

如果说前两个因素是客观因素,需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那么,第三个因素则是主观因素,需要我们从自身寻找原因,从主观上转变观念,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业问题的存在。

对于如何解决上海目前存在的失业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给出了他们的看法。我认为,可以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来采取措施,这不仅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也需要社会的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来降低上海的高失业率,让更多的人找到工作。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从主动方面,首先,调整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投资周期短,资金投入量不多,技术含量不高,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这样每年可以吸收大量的失业人员。积极发展小城镇服务业来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兴办服务业,充分发挥它们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创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岗位,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其次,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增强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为劳动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完善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降低劳动力在寻找职业中的成本。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国家可以在就业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鼓励不同层次、不同技能构成的劳动力进行合理流动。建立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减少由于合同期过长造成的对人员流动的阻碍,取消对劳动力流动和城市企业雇佣外地劳动力的直接或间接限制,形成全社会劳动力自由选择、公平竞争、人尽其才的就业格局。

第三,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适当扩大就业税收优惠的对象及范围。在妥善解决好失业群体中最困难的国企下岗人员失业问题的同时,对城镇新增劳动力自主创业也应给予同等的税收优惠待遇。这对于扩大就业总量,缓解上海的失业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再就业的资金投入,对就业有困难的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

第四,鼓励、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求职者转变择业观念。国家要积极推行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方式的职业培训,以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他们日后寻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要转变求职者的择业观念。鼓励失业人员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一些、人员就可以从事那些就业门槛低,对技术和资金都要求不高的行业。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要鼓励他们转变以前那种只去大城市、只赚高工资的心理,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

另外,从被动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失业保险制度,保障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缓解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调查失业率 篇3

@北京商报 中国有望推出更有效准确的失业率数据,据媒体报道,为更加准确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今年7月起,国家统计局将把月度城镇调查失业率由65个城市扩展至全国,并计划从明年起全面公布与就业有关的系列调查数据。目前,中国所普遍采用的失业率指标是劳动人事部门制作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该失业率指标是指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而城镇调查失业率是指调查周内,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占调查周内城镇调查就业人员与调查周内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一般认为,调查失业率比登记失业率更准确,国际上也通用调查失业率。

专家声音

@金勇进(北京市统计学会副会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一般是指员工失业了,此前交过失业保险,到街道进行登记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是政府发放补贴的依据,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的失业情况。领取失业金或进行登记毕竟只是失业人员中的一部分,所以城镇调查登记率一般都比城镇登记失业率高。

@欧成中(民建天津市委主委) 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就业动态存在两方面严重缺陷:一是指标覆盖范围不全,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失业人员的实际状况;二是与国际通行的就业统计指标不接轨,无法进行同类比较。建议国务院在编制“十三五”规划中,停止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项统计指标,正式启用城镇调查失业率这项新的统计指标监测公告我国就业情况。

调查失业率 篇4

一、登记失业率与调查失业率的本质区别

登记失业率是根据政府就业服务机构或社会保险机构的行政记录而获得登记失业人数, 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其中的就业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不是来源于同一次调查, 而是根据有关资料加工得出的。调查失业率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通过向调查对象 (抽中的家庭成员) 询问一系列问题, 从而综合判断某个家庭成员目前是否处于失业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其中就业、失业数据来源于同一次调查。

登记失业率指标不能客观反映我国城镇失业状况, 不能真正起到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也不利于国家间比较。而调查失业率则是通过定期抽样调查和入户抽样调查取得的失业率指标。该调查所使用的失业定义符合国际标准, 可以用来进行国际比较, 它相对于行政管理系统之外, 可以用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其他情况, 构造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和构造其他指标。相对于登记失业率而言, 调查失业率更能反映宏观经济状况, 反映整个国家的失业状况, 所以调查失业率更适合作为国家对外正式公布的失业率指标。

(一) 组织方式不同。

登记失业率的基础是各级失业机构的行政记录, 通过将各级的行政记录进行汇总而得到登记的失业人数。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组织专门的调查, 可以较快地取得记录上所有的汇总数据, 但其关键是要有健全、完备、高效、便捷的机构体系和数据传递体系。

调查失业率的基础是对住户进行的调查记录, 通过将一家一户的调查记录进行汇总而得到有关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的数据, 并据此推算出劳动力数据、就业数据、失业数据以及劳动参与率、失业率等一系列数据。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是通过一次调查可以取得全部有关劳动力的一整套数据, 便于数据的衔接使用, 但其关键是要有完整的抽样框和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调查员队伍。

(二) 使用的失业定义不同。

登记失业率使用的失业定义是具有当地非农业户口, 男在16岁至59岁, 女在16岁至49岁, 具有劳动能力, 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已在就业登记机构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而调查失业率失业的定义基本上是国际普遍采用的定义, 即:在一定年龄以上, 在参考期内没有工作, 当前可以工作, 并在特定的时期内采取具体寻找有薪就业或自主就业的所有人。

比较这两个定义我们就会发现, 二者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失业登记对人员有严格的限制, 只有对具有本地非农业户口的人才进行登记, 也就是说只有具有本地非农业户口的人才有可能被统计为失业人口;而失业调查没有任何限制, 只要符合失业的三个判定条件, 都会被统计为失业人口。二是登记注重的是登记本身, 只有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才被认为是失业;而失业调查只看状态而不论是否进行了登记。三是登记记录的是过去的状态而不是当前的状态, 也就是说登记之后又就业的仍可能被统计为失业者;而失业调查记录的是当前状态, 只要在调查时点前的一周内符合失业的判定条件就会被统计为失业而不论其经常的状态。

(三) 数据的作用不同。

登记失业数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以据此对失业保险金的发放进行管理。二是通过对个人情况的详细记录可以准确掌握那些劳动力市场上的弱者, 以便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就业援助。鉴于登记失业数据的这种作用, 对其所使用的失业定义只能进行种种限制。调查失业率数据主要用来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它强调的是失业率的变动趋势而不是失业人数的增加或减少。因为失业人数的增加不一定带来失业率的上升, 失业人数的减少也不一定带来失业率的下降。失业人数只能单方面的反映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只有失业率才能从两个方面反映劳动力的供需关系。也正是失业调查数据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这一职能, 决定了它所使用的失业定义必须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一切因素, 而不能像登记失业数据那样对调查对象进行种种限制。

通过对两种失业统计系统的比较, 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调查失业率注重从市场的角度反映失业问题, 它关心的实际上是经济意义上的失业问题。而登记失业率注重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反映失业问题, 它关心的实际上是社会意义上的失业问题。

二、调查失业率的产生过程以及它的优势体现

(一) 调查失业率的产生依据以下计算公式。

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 (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 ]×100%, 这个定义有几点需要做一些解释:

1.调查范围确定为城镇常住人口。国家统计局采用了目前人口调查的城镇范围, 即:设区城市的区、不设区城市的街道以及镇的委员会。

2.没规定年龄上限。做出这种规定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条:首先, 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定义中没有年龄上限, 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也没有规定年龄上限, 这有助于了解全部劳动力的情况。其次, 中国目前只规定了职工强制退休的年龄, 没有规定也不可能规定劳动年龄的上限。第三, 劳动力抽样调查中虽不规定失业人员的年龄上限, 但在进行失业登记时, 还应当明确规定年龄上限, 这与失业的统计定义并不矛盾。

3.有劳动能力。这是指在体力上和智力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员, 其中包括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4.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即调查周内从事有收入劳动的时间不到一小时或为零小时。

5.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具体是指在调查时点以后两周内能应聘上班。

6.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主要包括:调查时点前三个月内, 曾经去职业介绍所登记;去各种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进行应聘洽谈;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网络寻找工作;自登求职广告;托亲友找工作;自筹资金准备从事经营活动等。显然, 登记只是寻找工作的一种行动而不是全部。

(二) 调查失业率的优势主要体现。

这种调查所使用的定义最接近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建议书所推荐的标准定义, 便于用来进行国际比较;由于它是通过使用来自同一调查的失业人员估计数和总的劳动力估计数 (就业加失业) 计算出来的, 其失业人员比例数据更加可靠;可以用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其他情况;可以构造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它相对独立于行政管理系统之外。

调查失业率对于失业主要是从劳动力市场供需的角度来定义的, 即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无论是非农业户口还是农业户口, 无论是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求职登记的还是未进行求职登记的, 只要符合失业的定义, 就作为失业人员进行统计。国家统计局进行的城镇劳动力调查, 由于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指标定义和调查方法, 已经考虑了下岗职工、外来人口甚至退休人员中的求职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应该说其结果基本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应能作为我们判断当前中国就业形势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所以它能真实反映社会失业人群所占的比例。

三、国家要在十二五期间布置实施调查失业率的原因分析

(一) 调查失业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调查失业率尝试了城乡统筹失业率统计方法。

以前没有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看作失业人口的原因, 是把土地作为承载农民就业和生计的基本保障。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有足够的土地来供养自己和家人, 而且全国有约4, 000万失地农民。而由于农村过剩人口涌入城市使一部分城市劳动力被替代, 也在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准确性。所以实行城乡统筹的失业率统计方法势在必行。

2.调查失业率更具真实性。

在现行的体制下, 出于各方面的考虑, 一些地方政府不会夸大本地的登记失业率, 只会千方百计地缩小本地的登记失业率。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到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不够全面, 因此, 登记失业率也就是一个数据而已。调查失业率的调查对象包括城镇、农村人口。而对于城镇人口的确定并不以户籍为依据, 这无疑打破了以往登记失业率中的户籍限制, 以及没有涵盖农村失业者的弊端。也是当今最接近真实数字的失业率统计方法。

3.与国际接轨。

鉴于失业率正在成为度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国际接轨的调查失业率。城乡调查失业率的统计将全部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完成。这与国际上失业率统计的常规方法相一致。另外, 城乡劳动力调查每年两次, 分别于5月和11月进行。这项统计与国际通行的调查失业率统计标准和方法完全一样。

(二) 现行的登记失业率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以本地的城镇户籍人口为统计对象, 不能全面反映失业率的真实情况。主要理由包括:一是不能反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失业状况, 二是不能反映事实上已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大量进城农民工的失业状况, 三是不能反映那些在城市间迁徙流动而并未转移户籍的那部分城镇户籍人口的失业状况。把这样多的劳动力排斥在我国的失业统计范围之外, 显然是不合理的。

2.对统计对象的年龄限制过窄。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失业登记是以男16~49岁, 女16~44岁为申请登记的年龄界限;1995年以后将年龄界限放宽至退休年龄, 即男16~59, 女16~49岁。国际通行的惯例是就业和失业统计都不设年龄上限。也有学者坚持认为失业统计应以退休年龄为年龄上限。

3.将登记作为失业统计的前提, 缺少科学性。以失业登记为基础数据来源, 使该失业率指标的失业定义局限于行政登记行为, 即登记了才统计为失业, 未登记就不统计为失业, 从而使登记失业不能反映实际失业规模。有学者指出:“登记作为政府帮助就业和发放失业救济金的前提条件是有作用的, 但反映宏观失业状况是不可能的。”

4.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能反映隐性失业状况。现行失业率指标只反映劳动力市场的显形失业 (即公开失业) , 而不包括我国实际大量存在的隐性失业, 所以不能反映我国真实的失业率水平。

分析表明, 我国失业率统计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以调查失业率替代登记失业率也是大势所趋。

四、如何让调查失业率更加真实反映社会失业状况

(一) 把社会调查失业率作为政府公开发布的失业率指标。

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我国劳动力供求基本形势, 可以宏观上判断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规划指标、控制指标和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

(二) 进一步完善抽样方法, 增强样本的代表性。

各地可在国家抽样基础上, 适当增加样本或统计指标, 达到调查结果本地化的目的。根据抽样调查“样本越随机分散, 代表性越强”的特点, 改进目前按小区抽取样本的方法, 扩大抽取的小区个数, 压缩同一小区的样本抽取规模。

(三) 重视开展特殊群体和重点行业的失业率专项统计。

有针对性地设计指标, 采用最适合统计对象的方法进行专项抽查, 并根据特殊群体或重点行业的特点对失业结构、时间和地区分布等进行分析, 调整和把握其失业节奏, 避免过于集中而影响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宫春子, 秦悦.关于失业统计调查若干问题的探索[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 1

[2].王飞.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比较[J].中国社会保障, 2008, 8

大学生失业问题调查报告 篇5

摘要:大学生们的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失业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失业;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失业现状

大学生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半年内没有找到工作岗位,而且没有接受继续教育或培训,且正在主动寻找工作的经济社会现象。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212万,比上年增长了46%。从就业信息看,社会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增加。2007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与2006年基本持平;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增幅20%,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了559万人。由此看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首先,1999年试图以启动教育消费为突破口实现刺激消费,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扩招”的重点先是本专科生,然后是研究生。大规模的生源扩张,本身就可以带来教育行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增加;而较多的就业人口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可以暂时缓解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其次,自去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增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十分有限,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困难,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失业现象,这也是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竞争导致优胜劣汰,失业现象是必然存在的。最后,失业的存在并不代表社会人才需求处于饱和状态,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失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本文认为目前结构性失业占主导位置。

二、大学生失业原因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造成的原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渐完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转,企业摆脱了就业指标的约束,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目标,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劳动成本和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比较。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成为企业也就成为企业改革的目标。而大学生一般眼高手低、追求大城市和高薪福利待遇等情况,进一步加深了就业的难度。

2.大学生自身原因。从价值取向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较为独立,对自己的人生思考也更多,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并未急于就业,而是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在对市场进行考察的同时不断地对自己重新估价。在失业现象中,大量存在着“自愿性失业”, 或“选择性失业”。他们愿意工作并且具备劳动能力,但是对已有的工作机会不满意而宁愿选择失业,继续寻找工作。另外,大学生不愿意先去农村或西部地区工作,一是怕吃苦,二是担心一旦进入较为低等的就业环境就难以攀升到高等的就业环境,阻碍今后的发展。所以,当代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并不是无法就业,而是对将来教育收益最大化进行取舍的结果,他们更着眼于未来获得的收入,而放弃目前低于自己期望值的工作。

3.大学专业设置与实践难以协调。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学无以制用。目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趋同现象日益严重,一个前景看好的专业,往往各个高校都一哄而起,竟相而上,造成专业设置竞争上的随意性、盲目性,诸如目前的机械、电子、信息、管理等专业就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趋同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有限的教育资源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而且也将加剧在一定时期区域范围内毕业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矛盾。

三、大学生失业对策

1.加强规划引导。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现有教育资源情况,综合考虑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加强规划指导与调控,尤其要注意处理好面向市场所需的灵活性、保证教学质量所需的稳定性、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所需的超前性和学院办学的效益性等四者关系。加强高等教育各专业之间格局,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特点进行办学、治学和管学,坚持着眼于世界和未来规划高等教育发展,立足于国情搞好教育工作。

2.调整择业心态。调整大学生择业心态最重要是转变择业观念,包括择业标准,择业途径,心目中的理想职业设定,择业地区选择等的转变。如今,许多大学生将“四院”:校园、机关大院、科研院以及医院作为择业首选。这种作为“天之骄子”只能从事稳定、优越工作的思想依然对当代大学生有较深影响,非大城市不去、非大公司不去、待遇不好不去、职务不高不去的“四不去”现象普遍存在。专家指出,大学生要想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时要有“低就”心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有来自高校扩招后同类人才的竞争,有来自硕士、博士高学历人才纷纷“下嫁”的压力,有来自中专、职高等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竞争。

3.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等方面),是求职的最基本的条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弹性最重要的途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大学生仅满足于本专业范围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熟练掌握复合型国际人才应有的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因此,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决不能放任自己,一味贪图安逸与享乐,而应看清现状,珍惜大学的黄金时间,提高综合素质,增加成功就业的筹码。

4.其它的措施和方法。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第三产业去。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

阶段时,必然出现第一产业劳动力绝对减少,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减少,第三产业劳动力相对和绝对增加的趋势。另外,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参军入伍。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蒋一鸣.从就业弹性看大学生就业现状[J].甘肃农业,2004,(11).[3]邹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实践与探索,2009.

关于

失业率下降,美国经济独秀? 篇6

根据美国劳工部2011年12月22日公布的数据,在此之前,美国领取失业救济的人连续第3周下降,降至36.4万人,这是2008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2011年11月新增了12万个工作岗位,总失业人数降至1330万人,失业率从9%大幅回落至8.6%!于是,关于美国是否已经复苏甚至在全球一枝独秀的说法再度引起争议。

那么该如何看待美国的失业率统计数字?美国的经济又是否一枝独秀呢?这至少要明了失业率数据U-3/U-6(两种不同的失业率计算口径)、GDP甚至企业投资数据之间的关系。

U-3和U-6

为什么美国当月就业人口只增加了12万,但失业率却下降了0.4个百分点呢?美国的总就业人口大约为1.3亿,每下降0.1个百分点大约需要13万新增人口就业。也就是说,如果只增加12万人就业的话,总体的失业率只会下降约0.1%。

这主要可以归因于美国对失业率的计算方法。失业率的统计以“失业者”为基础,必须是在过去四周里一直在积极找工作,并在相关部门登记,才能被记录在案。如果一些人因为心灰意冷而放弃找工作或者退休了,那么,他们不再被视为“失业”,而是放弃就业。失业率计算的分子,是这样抽样调查出来的。10月美国失业人数减少了59.4万,这其中可能有部分确实重新就业,还有一部分也许是退休或者放弃找工作。这种失业率计算方法是一种“窄口径”计算方法,被称为U-3,是美国6种失业计算口径之一。美国还有一种也经常被使用到的“宽口径”计算方法叫U-6,即把兼职者、临时工也计算在部分失业人群中。按照U-6,美国11月的失业率为15.6%——上个月为16.2%。与去年同期相比,情况还是在显著好转。2010年11月美国U-3口径失业率为9.8%; U-6口径失业率高达17.0%,接近上世纪的大萧条时期。

所以,结合U-3和U-6的数据来分析,美国就业市场,既不像一些人说得那么好,也不像一些人说得那么糟,真实的总就业人口在稳定增加,但是也并没有显著降低实质的“非就业”人数。

奥肯定律

那么,美国的经济是否在好转呢?我们还是要回到“万能又万恶”的GDP上,从GDP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一些有益的信息。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经验发现了规律:美国的GDP每增长3%,失业率将下降约1个百分点。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律呢?因为,GDP就是劳动力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所产生的增加值。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技术进步对增加值的影响比较小,因此,GDP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上,每年大约1%左右,而新增的劳动力会促进经济增长2%左右。在新增的劳动力中,一部分来自于美国的外来移民、人口自然增长导致的劳动力增加,一部分则来自于失业率的下降,即适龄人口的再就业。

正因如此,美国的GDP大约需要增长2%以上,才能降低失业率。这与中国的“保八”道理是一样的。

让我们看看美国的GDP增长情况。根据美国商务部2011年12月23日发布的数据,2011年第三季度美国GDP环比增幅按年率计算增长1.8%,低于上个月首次修订后的2%,但高于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增幅,这样一个数字大体上可以保证美国的失业率不会提升。

从就业率和GDP的关系来说,美国的经济确实可能正在趋向于停止下滑,但是,要想进一步降低失业率,也很可能需要GDP进一步加速增长。根据多家机构预测,美国2012年的经济增速大约在2%~3%之间,所以,缓慢爬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前提是欧债危机没有进一步恶化,也没有其他重大意外。

谁在复苏

人们一直担心美国是“无就业复苏”,目前看起来这种风险没有完全排除,但也未必非常大,另一些数据可能揭示出美国就业市场背后的更多问题。

一方面,美国的消费市场并没有显著增长。2011年第三季度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仅增长1.7%,增幅高于第二季度的0.7%,小于11月首次修订后的2.3%,这说明,占据美国GDP总量2/3的消费数据依然困顿。

另一方面,纽约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公布,美国11月领先经济指标上涨超过了预期,这是连续第7个月上升,相应的标准普尔企业利润增幅仍然在双位数,第三季度美国民间设备投资增幅为15.7%,大型企业的现金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这说明,企业这部分其实早就开始了复苏历程。复苏慢的是普通消费者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99%”的人的消费能力,这是一种结构性矛盾。

调查失业率 篇7

一、市级统筹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次调研中, 我们通过实地查看材料、与县区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座谈、现场观摩业务经办、赴参保单位了解情况、听取随机抽取的参保职工和失业人员意见建议、听取专题汇报等形式, 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发现了在市级统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部分县区在基金征缴等方面有等靠依赖思想。

市级统筹实施后, 在全市范围内调剂使用失业保险基金, 这极大提高了失业保险的抵抗风险能力。但县区从当地利益出发, 责任心有所下降, 对扩面征缴、清欠等工作不够重视, 甚至对辖区内的企业实行地方保护。各县区将原有的失业保险基金上划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将失业保险征缴任务“打包上缴”, 存在等、靠、依赖、吃大锅饭思想, 加大了南阳市失业保险基金的负担。截至调研时, 有4个县区没有按时完成当期目标任务。3个县区基金结余为负数。另外, 全供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的2%部分, 全市有8个县区部分列入财政预算, 有4个县区尚未列入。

2. 个别县区未按规定管理使用基金。

调研中发现, 个别县区未按财务制度规定将收入户和支出户按月清零, 市里下拨的失业保险基金未及时发放到失业人员手中, 支出户基金积累较多, 且时间较长。

3. 失业人员入口把关不严。

个别县区认为市级统筹后, 全市基金统一使用, 能多争取一点就多争取一点, 对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把关不严, 存在不审核就先上报的现象, 致使当期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大量增加, 失业保险基金过量支出。

4. 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全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仍未实现联网上线运行, 信息渠道仍不顺畅, 多数县区业务办理仍停留在手工作业的原始阶段, 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有些配备了计算机的县区因没有使用“金保工程”应用软件, 也无法开展工作, 致使县区业务数据及新增失业人员材料仍需人工报送, 既增加了经办成本, 又带来了诸多不便。

5. 部分县区经办岗位内控机制不尽科学完善。

除卧龙、内乡、唐河等县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单列或加挂牌子外, 大部分县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为当地劳动就业办公室 (局) 或社保中心的内设 (科) 股室, 编制少、人员少, 一人身兼数职、一人多岗现象较为普遍。机构设置不合理、内控机制不科学, 构成了基金安全、干部安全的潜在隐患。

6. 队伍和作风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历史遗留、顶层制度设计、法律缺位等原因, 两级失业保险经办队伍在人员配备、业务素质、机构设置等方面参差不齐, 不能适应失业保险经办一体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要求, 经办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学问修养等与工作的要求、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二、完善市级统筹运行的对策

针对调研发现问题, 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 严格落实市级统筹实施细则规定。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细则, 并原原本本地落实到位。一是定期公开各县区分账户基金盈余情况, 入不敷出的, 要落实地方政府的兜底责任;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力度, 督促县级经办机构强化扩面和清欠征缴力度, 特别是督促落实事业单位2%部分足额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三是各县区基金收入账户要按月及时清零;四是下拨的失业保险基金要及时足额发放;五是继续深入落实“四统一”的要求。

2. 加强基金监管, 确保基金安全。

全方位加强基金监控, 严格落实失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强化基金运行过程中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 形成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及时做好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工作, 坚决杜绝一人多岗现象;加强对基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 尤其是“两项补贴”使用的监管, 确保基金在规定范围内使用, 防止挪用、滥用, 保证基金安全、干部安全。

3. 严把失业人员准入关口。

建立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准入“双审”制度, 明确县区级、市级经办机构的初审、复审责任, 县区级经办机构初审结束后, 按月将有关材料报市失业保险处复审。市失业保险处成立市新增失业人员审查小组, 随机抽调精干力量进行审查, 符合条件的, 由市失业保险处下文确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县级经办机构自次月起相应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并报市失业保险处批准列入。

4. 着力推进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

借社保卡发放之机, 争取党委政府的资金支持, 推进全省统一应用软件上线运行, 力争早日实现全市失业保险经办业务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监控, 促进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5. 加强作风和队伍建设, 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调查失业率 篇8

1.管理机构虚缺。从河南省18个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设机构的调查情况来看, 全省单独内设失业保险科、履行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的地市级人社局只有9个;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合并设立养老和失业保险科的地市级人社局有3个;没有设立单独的失业保险科, 而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纳入就业促进办公室来开展工作的地市级人社局有5个;没有设立单独的失业保险科却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交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行使的地市级人社局有1个。从各地市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开展工作的情况来看, 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与其他行政管理职能合并纳入其他行政科室开展工作的, 则以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为主, 而以失业保险行政工作为辅;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交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行使的, 则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代为行使人社局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 实行行政管理与业务经办合二为一的管理形式。部分地市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虚缺, 导致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很少开展, 甚至没有开展。

2.管理职能虚化。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地方法规和政策赋予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失业保险方面许多行政管理权, 比如: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地方工作实际, 拟定地方失业保险政策并组织贯彻执行;加强失业调控, 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行政监管与业务经办相互监督制约的管理机制, 维护失业保险基金安全;对失业保险费的征收和失业保险待遇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工作, 等等。按照职能分工, 这些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理应由地市级人社局内设行政机构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来具体行使。但在具体落实中, 由于许多地市级人社局的“三定方案”对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的界定不具体、不清晰, 工作中没有固定明晰的工作运行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致使许多职能规定看似“高大上”, 实际上落实起来却缺乏可操作性, 以至于许多职能规定形同虚设, 许多行政管理职能仍然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来行使, 给失业保险管理工作埋下隐患。

3.管理职责虚位。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原则, 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 就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由于管理制度设计的缺陷, 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实际工作运行情况的脱节, 地市级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单独设立失业保险科的, 由于管理职能虚化, 面临着有单独行政管理机构却无具体工作任务的尴尬局面;合并设立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 却干着与职能规定内容不对称的工作;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行使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的, 则直接造成行政管理与业务经办不分、管理错位问题。无论何种职责虚位的管理形式, 没有具体的管理职能, 则没有明确的管理职责, 一旦管理中出现安全问题, 则很难直接清晰地界定管理责任, 以至于不能准确地找到管理中的症结。

4.管理职权虚弱。由于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在工作中很难找到与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切入点和工作结合点, 致使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不能获得与行使职能、履行职责相匹配的管理职权。许多管理权限表面上看似很大、很全, 失业保险工作的所有方面都能管, 实际上是什么都管不住。个别地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与行政管理机构工作不通气, 有的甚至连失业保险运行情况的报表都不给行政管理机构提供, 致使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职权非常虚弱, 有的根本谈不上有管理职权。

二、原因分析

1.重业务经办、轻行政管理的认识误区, 是导致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四虚”现象的思想根源。第一, 人社部门的领导同志、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普遍存在重业务经办、轻行政管理的思想认识误区。如果将失业保险工作比喻成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 他们会把失业保险业务经办看成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 是正能量, 把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当作汽车的刹车制约系统, 是副作用, 而没有从健全完善失业保险业务经办与行政管理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共同促进失业保险工作健康运行的角度, 去正确看待失业保险行政管理的监督制约、规范运行和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二,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习惯于原来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成立前的不受约束监督、直接对人社部门领导负责的思维模式, 不愿意接受行政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好像接受了监督指导, 就得对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就成了行政管理机构的下属, 在二者机构规格和干部级别对等甚至经办机构规格要高于行政管理机构规格的情况下,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更不愿意接受行政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第三, 个别人社部门的领导同志在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运行上, 思想认识站位不高, 有的以为设立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就是为了增加几个行政编制, 解决一个正科级干部级别的问题, 对于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成立后干什么工作、怎样开展工作等问题考虑得较少, 甚至很少关心和过问。第四, 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在理顺管理职能、争取开展业务方面工作做得不够, 怕得罪人, 不敢触及矛盾和问题, 不愿向领导建言献策, 工作上维持现状、被动应付, 有的甚至得过且过、甘于无为。

2.职能配备不具体、职责权限不明确, 是导致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四虚”现象的体制症结。目前, 各地市人社局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大多是在2009年机构改革中原人事局和原劳动保障局合并为人社局后成立的。其职能配备大多是在借鉴省人社厅“三定方案”的基础上, 沿用省人社厅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规定而来的。但是, 由于省级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偏重于宏观管理、政策制定和业务指导, 地市级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沿用省级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规定明显不符合地市级的工作实际。一是因为失业保险的政策制定权限主要在省级, 地市级拟定政策的空间和权限很小, 把失业保险宏观管理和政策拟定作为地市级机构的主要职能内容明显不符合地市一级的实际情况;二是因为省级人社部门没有设立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省级行政管理机构根本就没有对同级失业保险经办业务进行行政监管的职能, 而这恰恰是地市级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职能规定“大而空”、不具体, 职责不清晰, 权限不明确, 直接制约地市级人社局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发挥, 影响着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3.工作机制不健全、业务运行不规范, 是导致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四虚”现象的方法诱因。在思想认识不重视、职能职责权限不明确的前提背景下, 要开展好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就只能依靠现有的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应该说, 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许多的管理事项和权限。比如:《劳动合同法》、《失业保险条例》和《河南省失业保险条例》以及其他国家和省失业保险政策, 规定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失业保险行政监管工作, 分别是: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审核备案、关闭破产重组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备案、审定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内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培训补贴支出、审定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支出、审定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和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支出、核准失业保险拟接收失业人员的资格等。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没有建立明确谁受理、谁审核、谁批准等内容的工作运行机制, 没有建立明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结时限等内容的规范业务流程, 致使行政管理机构没有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没有把握好管什么、管多少等行政监管的深度和幅度, 没有找准行政监管与业务经办之间的业务平衡点, 以至于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的行政监管职能束之高阁, 不能落到实处。

三、相关建议

1.摒弃传统思维, 走出认识误区, 切实提高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与失业保险业务经办, 是失业保险管理工作两个不同的侧面, 具体到地市级来说, 行政管理侧重于行政监管, 业务经办侧重于经办执行, 二者工作性质不同, 管理各有侧重, 相互监督, 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 共同促进失业保险工作健康稳健运行。当前, 健全完善失业保险业务经办与行政监管的相互监督约束的管理机制, 是地市级失业保险维护基金安全、规范业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为此, 人社部门的领导同志、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和行政机构的负责同志都要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 把行政管理与业务经办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 正确看待二者工作的重要性, 既要摒弃传统思维, 走出重业务经办、轻行政管理的认识误区, 又不能因过分注重行政管理而让业务经办感到处处掣肘, 不能正常方便快捷地开展工作。其次, 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还要站在维护基金安全、保证干部安全的高度, 去正确认识行政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自觉接受行政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应该说, 当前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 总体队伍状况是好的, 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成绩不能代替约束, 任何一项工作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 管理就会失控;任何权力如果不加约束, 绝对的权力就会滋生绝对的腐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底线思维的要求, 凡事都要从坏处准备, 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 牢牢把握主动权。加强行政监管就是贯彻底线思维要求、维护基金安全的重要工作方法。大量工作实践告诉我们, 管理规范, 基金安全, 干部就会安全;加强监管, 保护基金, 也是在保护干部。再者, 行政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还要在业务管理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正确处理好与经办机构的业务关系, 不能越俎代庖、事无巨细, 大事小事都要插一竿子, 做到监管工作到位但不能越位, 工作及时补台而不能拆台, 保证成事而不能误事。

2.理顺职能, 明确职责, 赋予职权, 切实加强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理顺职能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 必须理顺其管理职能, 明确其管理职责, 赋予其管理职权, 推动行政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为此, 人社部门的领导同志要主动为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撑腰做主, 从理顺职能、明确职责、赋予职权方面确立行政管理机构正式的行政监管地位, 保证无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的行政管理机构都能获得具体的职能、明确的职责、明晰的职权, 切实解决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在业务管理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职能交叉、管理错位等问题。具体来说, 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 赋予行政管理机构在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审核备案、关闭破产重组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备案、审定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内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培训补贴支出、审定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支出、审定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和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支出、核准失业保险拟接收失业人员的资格等六个方面的行政监管权, 明确要求上述六个业务事项未经行政管理机构审核批准,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办理相应的业务经办手续, 不能支付相应的失业保险基金。

调查失业率 篇9

邵阳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 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地中小城市, 它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 在内地中小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来,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深化和民工潮的涌入, 邵阳市失业人员的队伍不断扩大, 解决好这一部分人的生存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与保障社会安定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邵阳市市区的失业人员进行问卷抽样调查采用的是分层抽样方法, 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三区中抽取了双清区和大祥区, 从两区中再随机各抽取三个社区, 共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5份, 回收率为70%, 调查对象覆盖18—55岁城区的失业人员 (男性占43%, 女性占57%) 。

二、邵阳市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现状的统计分析

1、受教育程度不高、技术水平偏低、妇女失业比例高、年龄偏大。“两高两低”是本次调查结果的总体概括和对当前中小城市失业人员现状的最基本描述。从受教育程度方面来看, 高中以下约占53%, 说明受教育程度低, 容易失业;从性别来看, 妇女失业人员过半, 约占57%, 特别是文化层次低的女性失业比率更高 (见表1) 。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 说明年龄越大, 就业越困难, 35岁以下的失业人员比例有所上升, 约占40%, 失业低龄化趋势初见端倪;从失业前所从事的职业来看, 从事服务性行业约占到70%, 表明劳动技能要求较低, 极易失业 (见表2) 。

2、经济收人偏低, 家庭负担沉重。通过家庭收入状况调查资料反映失业人员的生存处境非常令人担忧, 16%的失业人员月家庭收人不足500元, 44%的家庭在500—1000元之间, 25%的家庭在1000—1500元, 15%的家庭在1500元以上 (见图1) 。

失业给家庭经济带来的冲击相当强烈。目前, 失业人员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即靠配偶或子女的工资;靠父母亲友资助;靠自己打工或做小本生意;靠政府资助 (见图2) 。

3、心理压力大, 对未来不乐观。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 失业打击不仅局限于物质生活层面, 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次调查的一组数据显示, 47.6%的失业人员在失业后产生了自卑情绪;66.4%的失业下岗人员对认为今后不可能再找到理想的工作;39.2%的人失业后变得暴躁易怒, 同家庭成员的关系较失业前恶化;41.1%的失业人员对目前不同行业的收人差距很愤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有相当比例的失业人员已经表现出了心情压抑、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精神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政府和各级组织对此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其内心健康发展。

三、内地中小城市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失业人员认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认为由于体制改革及产业政策调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失业的人员占39%;认为年龄和学历因素影响而失业的占21%;有9%的人员因不满意工资而离开原有单位;只有10.6%的失业人员认为是因自身缺乏技能而导致失业的。上述数据分析说明了现阶段的内地中小城市失业现象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引起的, 而是受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总的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效益降低造成大量国企人员的下岗。国有企业是城市生产力的承担者, 吸纳的劳动力多, 过去国企都实行行政性安置, 使企业积沉了大量的富余人员。同时, 人口问题的不断膨胀使劳动人口也随之不断膨胀。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国企, 形成了国企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目前, 我国的经济结构面临着改革, 不少国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企业的隐性失业问题暴露出来, 从而形成大量失业下岗职工。

2、劳动技能水平偏低, 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从调查报告中得出失业人员失业的原因:一方面是学历较低且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失业前多数从事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 积累的劳动技能十分匾乏。观察劳动力市场的用工信息, 当前向年龄处于中年、无突出专业技能的失业人员开放的就业岗位几乎只有家政服务员、门卫等体力劳动。城市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心理有很大的差别, 对这种报酬低、社会地位低、没有发展前景的岗位往往不愿接受。此外, 为数众多的城市失业人员基本属于同一层次的劳动技能水平, 在提供有限就业岗位的前提下, 对同一岗位存在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从目前来看, 城市失业人员将很难与新兴产业结缘, 低水准、边缘化就业成了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无可奈何的选择。

3、传统的就业观制约了中小城市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解决。出于减轻家庭负担的考虑, 大部分失业人员有较强烈的就业愿望, 择业观念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以前失业人员的依赖心理很强, “等”政府安排工作、“靠”政府救济、“要”优惠政策是他们的普遍想法。现在相当一部分失业下岗人员选择面对现实, 摒弃原来不切实际的念头, 形成了“自我创业”和“求职找市场”的新型择业观, 但在调查中仍然有不少人的择业观念与当前的就业形势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劳动用工制度欠规范, 抵御风险能力差。由于政府目前对企业用人情况缺乏有力监督, 一些私营企业任意扩大用人自主权, 随意执行用工制度;而失业人员目前就业主要是集中在就业保障条件较差的个体、私营等经济组织中。这些企业中的从业人员不能像国企职工那样享有养老、失业、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这种缺乏保障的工作使得失业人员对再就业存在很多顾虑。

综上所述, 应当说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性实际上是当前失业人员显著增加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四、解决内地中小城市失业人员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前面对问卷调查统计的定性与定量描述和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 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对进一步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1、加大对失业人员技能的培训。政府应逐步建立健全城市失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机制, 使其知识适应市场需求。应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 着重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不同年龄层次、受过不同教育、就业经历不同的失业人员有区别地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对于有年龄优势、有发展潜力的失业人员要鼓励他们参加职业教育;对于大龄失业人员要以促进普遍就业为前提。学习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 推行终身培训计划, 使更多的失足青少年人员具有一门谋生的劳动技能。同时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宣教正确的择业观, 开展就业咨询, 帮助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积极推动再就业工作。

2、充分挖掘优势资源, 鼓励个人创业。对于城市失业人员来说, 最积极可靠的就业渠道是自主创业, 因此, 政府应鼓励城市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通过培训激发学员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掌握自主创办小企业的方法, 造就成功小企业的创办者;利用全社会资源做好创业的后续支持服务工作, 同时在互联网上发布有关小企业的最新消息。

3、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吸纳安置就业。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政府应充分运用宏观调控能力, 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吸纳就业。如政府可以对新建的适合失业下岗人员就业的企业及在当年招收员工中达到一定比例的赢利性单位给予一定幅度的税收减免;可以通过投资抵免刺激投资者向适合失业人员就业的行业投资, 从而增加适合失业人员就业领域和岗位。

4、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 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实行劳务输出, 既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又可以解决失业问题。我们可以在组织机构上建立地市、县级劳务输出组织系统, 覆盖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网络体系, 及时向劳动力输出机构提供沿海城市与周边各大城市等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的需求数量、种类、价格以及中短期走势。

5、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为更好发挥劳动力市场在促进中小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中的作用, 我们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将劳动力市场网络与街道和社区联接, 拓宽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功能和再就业的空间。二是建立面向社会的就业服务制度。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中, 要实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免费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三是规范管理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等欺诈行为, 对各类企业招聘不签订劳动合同, 随意压低和克扣工资的违法行为, 应依法查处。

调查失业率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工作搜寻,劳动力市场分割

1 绪论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 一般情况下, 不充分就业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自愿失业, 即一种不满意于已有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第二种情况是有工作能力和就业意愿, 但确实找不到工作的非自愿失业情况。 (杨宜勇, 2000) 根据实际情况调查, 失业大学生中大部分是属于自愿性失业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和磨合, 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工作, 毕业一年后尚未初次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因此,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大学生择业难, 而非单纯意义上的就业难。避免与非自愿性失业混为一谈, 片面地认为大学生供大于求, 无业可就, 影响国民投资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笔者发现他们对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研究较少, 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还不够。

2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产生

近5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 最高没有超过74%, 每年约有1/3的大学生不能就业, 而在这部分大学生中约60%的人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 不满足已有工作机会而仍在继续寻找他们心目中更好的工作机会。 (闵维方, 2006) 显然, 这其中就隐含着一个自愿性失业的问题。自愿性失业者之所以放弃毕业时的就业机会, 是因为已有的就业机会低于他们的期望值, 同时他们预期到未来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 保持较高的期望值或“心理价位”其实也是一种理性行为, 而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盲目行为。这部分自愿性失业者的存在就意味着, 在一定范围内, 不是大学生就业难, 而是择业难;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而是暂时找不到符合自己能力、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 大学生们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寻找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3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及自愿性失业的现状分析

3.1 调查对象

本文针对北京G大学25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旨在了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研究自愿性失业问题提供一个现实基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246份, 回收率为98.4%, 其中有效问卷为246份, 有效率为100%。这些调查对象中, 本科生占41.9%, 研究生占58.1%, 其中, 男生占45.9%, 女生占54.1%。文科生占41.1%, 理科生占58.9%, 调查对象的选取较全面, 并不偏激,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

3.2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分析

在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的选择上, 毕业生们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86.2%的人希望留在北京或东部大城市工作, 只有28.3%的人愿意去基层或西部工作。通过交谈了解到, 其实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也愿意尝试去西部工作, 但考虑到户口、工资待遇、未来发展问题上存在诸多问题, 损害到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发展空间, 所以也就打消这种念头了。

毕业生们普遍对个人发展机会、工作城市、收入、工作稳定这几点最为关注, 这也是他们衡量心目中满意的工作的标准, 所以他们大部分人尽可能留在大城市里, 尽可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内寻找工作, 所以势必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自愿性失业。

3.3 对求职过程及看法的调查

在调查中了解到, 大部分毕业生都对未来职业发展有过规划, 但能付诸实践的并不多。毕业生求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网络、招聘会、亲戚朋友同学提供。由于网络的便捷和信息丰富, 使得很多毕业生选择在网上投简历, 以节省时间和费用。据统计, 他们中44.1%的人参加过1~3次招聘会, 49%的人参加过4次以上, 他们中有36.2%的

人投出10~50份简历, 42.3%的人投出100份以上。其中主要是通过网络和招聘会的途径投递简历。52.5%的人得到过1~5次的面试机会, 只有3.7%的人没有得到过面试机会。这说明毕业生们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 在积极地寻找工作, 暂时选择自愿性失业也实属无奈之举。在求职中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社会关系、岗位不足、竞争太激烈、专业面太窄等。在访谈过程中, 有不少人表示在毕业后的找工作期间, 既不属于学校的管辖范围, 又得不到其他社会部门的帮助和管理, 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3.4 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现状

在调查对象中, 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的占总人数的66.7%;没有签约, 正在找工作的占总人数的33.3%。这部分未签约的人在对今后的计划上, 有47.2%的人表示继续找工作直到满意。通过进一步的交谈, 这些人中大部分持有自愿性失业的倾向, 表示出对已找工作在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上的不满, 强调个人的发展空间, 他们均表示会继续寻找, 不会草率就业。但随着寻找工作时间的加长, 他们也会因就业问题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66.3%的人表示偶尔出现, 20.2%的人表示经常出现。74.3%的人表示就业压力很大或较大。

由此说明,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现象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或者说政府的关注点还没有从就业难向择业难的问题转变, 学校及社会各界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空白, 因此急需出台相关政策或设立相关部门, 对在寻找工作期间的自愿性失业者给予帮助和支持。因为, 在寻找工作的时间里, 毕业生更容易遇到经济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打击, 更需要获得相应的辅导和帮助。但就目前来看, 毕业后学校就不会再管, 而社会上也没有相应的部门提供物质和相关方面的保障, 处于三不管地带, 状况令人担忧。

4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性原因分析

经济学对个体行动背后经济动因进行探讨。经济学预设了一个具有完全自由意志的行动者, 以经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其行为, 考虑到雇用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职业搜寻的机会成本问题, 人力资本拥有者为了实现个人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短暂的自愿性失业选择是个体经济理性的表现 (岳昌君, 丁小浩, 2003) 。

4.2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制度性原因分析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行动不仅嵌入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中, 而且受到宏观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所衍生出的一些制度性因素, 如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使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转换成本增高, 诱发大学生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第一, 户籍制度使高校毕业生工作转换成本增高。为了避免户籍迁移障碍, 想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不会考虑去次要市场工作, 而选择毕业后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户口暂时保存在学校, 以自愿性失业的形式在主要市场进行职业搜寻, 等在主要市场找到工作后再将户籍迁入单位所在地。第二, 人事制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工作转换成本增高。与中西部地区相比, 沿海发达地区人才流动要活跃得多, 个人与单位间的权、责、利更分明, 转换工作的成本较小。第三, 档案制度使高校毕业生工作转换成本增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滞后, 很多事业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通过“卡档案”的方式限制人才的流动 (赖德胜, 2001) 。

4.3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从结构性层面来看,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情况的存在与我国劳动力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结构性分割密不可分。 (倪渊, 2008) 劳动力市场被分为工资高、工作稳定性强、职业前景好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缺乏保障的次要劳动力市场, 由于这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强, 特别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 因此, 许多大学生因拒绝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岳昌君, 2004) 。

5 相关结论

5.1 大学生并非就业难, 而是择业难

与其他低教育层次的就业者相比, 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大学生们所遭遇的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就业难, 而是择业难问题。随着近些年人才竞争压力的加大, 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在加长,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和磨合, 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工作, 毕业后一年内尚未实现初次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 (曾湘泉, 2004) 根据北京G大学某学院2009届毕业生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7月已找到就业单位并签署“三方协议”的毕业生人数是56人占54.4%, 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是47人占45.6%, 但经过毕业后的回访调查来看, 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占35%, 在半年内找到工作的占45%, 在半年至一年内找到工作的占20%, 一年后仍未实现初次就业的人数为零。这说明目前衡量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次性就业率的指标, 反映的只是大学生毕业时、而不是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在毕业时暂时失业的大学生并不等于他毕业以后仍然失业, 经过一段时期的职业搜寻, 其就业满足的概率会比较高, 这反映的只是一个寻找工作耗时长短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毕业时的暂时失业, 绝大部分情况是一种自愿性放弃或有目的的等待现象, 而不是长久性被迫失业。

并且随着选择空间的加大和路径的多元化, 大学生在毕业后除了就业之外还可以选择考研、考博、出国等出路, 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 86.2%的毕业生并不急于草率就业, 35%的人选择继续深造, 暂时回避就业问题;而51.4%的人选择继续寻找工作直到满意, 或者持继续观望的态度, 这也就增加了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情况。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近些年人才竞争压力的加大, 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在加长, 所耗费的人财物力在增多, 在寻找工作期间所承受的各方压力在增大, 在毕业后与找到接收单位之前的这段时间实属空白, 得不到来自家庭以外的学校或社会各方的管理与疏导, 需要我们就此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5.2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面临着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型, 这一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十分突出, 劳动力资源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由配置,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我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现象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是转型过程中特殊制度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所产生的过高的工作转化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极大地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因此从客观因素上看, 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产生是相对的, 产生于深层的结构性原因 (李长安, 2006) 。

5.3 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系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必然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通过跨国比较, 我们发现1995年18~21岁青年高等教育纯入学率意大利、西班牙分别为27.2%、25.6%, 美国、加拿大达到了34.7%和37.9%, 但大学毕业生毕业一年时的失业率意大利、西班牙分别达到了52%和46%, 美国、加拿大却只有6%和11%。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 并非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毕业生的失业率就必然越高 (杨宜勇, 2000) 。

但随着高校扩招, 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 却会引发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第一,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很可能导致毕业生工作找寻时间的延长。在我国台湾, 也对专科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长期的调查, 从统计数字看,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 其毕业生毕业时立即就业者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一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增加, 却很可能导致毕业生工作找寻时间的延长。第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会导致毕业生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在不断下降。毕业生“高才低用”者比例增加。第三,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劳动者中过度教育现象不断增加。第四,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展, 高校毕业生相对收入将减少。毕业生相对经济地位下降, 临时就业者比例增加。

虽然高校扩招后, 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率降低, 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 但是毕竟受过高等教育者在我国还是相对稀缺,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而可以肯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找寻,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获得自己的工作。

6 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客观存在, 意味着对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 但同时通过上文分析应该看到大学生的这种选择有其自身客观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 基于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的预期以及对人才供求比例、市场需求状况等信息掌握得不完全使得他们对工资、就业地域以及行业、企业的偏好是一种理性而并不是完全盲目的行为, 是为了取得自身教育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为了缓解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缩小城乡差距, 为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去就业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第二,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清除体制性障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 这一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越来越在市场化过程中显示出其弊端。户籍制度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由流动, 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外地大学生为了获得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口指标而费尽心力。同时,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 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户口指标, 这也影响了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但可以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开辟道路, 而且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第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降低劳动力的流动成本。为自愿性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物质补贴和社会保障, 解决他们在寻找工作期间的经济困难。第四, 完善教育体制改革, 逐步推行职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逐步推行职业教育的课程, 建立一个与学校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 更为深入、广泛、设计精良的工作本位学习体系, 增强学术教育的职业型, 将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学生们毕业后能迅速获得一个高技能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杨宜勇, 等.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50-128.

[2]闵维方, 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

[3]岳昌君, 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6) .

[4]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Z2) .

[5]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 .

上一篇:择伐试验下一篇:婴幼儿急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