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应急规划

2024-09-06

医院建筑应急规划(精选五篇)

医院建筑应急规划 篇1

1 医院应急体系的内涵

所谓应急体系, 是指针对突发事件而建立的医院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机制, 是一套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于一体的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 它包括决策指挥、信息发布、救援处置、善后处理机制等。对于超高层医院建筑而言, 更迫切需要建立这种应急管理机制并使之正常化、常态化、精细化。

医院的中心任务是提供医疗、急救、保健服务, 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医院各项保障工作的连续性和特殊性。由于医疗工作需要用到大量的设施设备, 因此医院的建筑结构和内部功能要比普通的住宅或商住楼宇复杂得多。医院建筑中有特殊的医用气体系统、物流输送系统、冷热水系统、电梯系统、暖通空调系统设备设施等, 还有一些特殊部门如抢救部门、急诊部门、手术部门、监护部门、实验部门和病理部门等, 有些场所需要层流净化设施和特殊的医疗设备, 对后勤支持也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当前国内医院, 特别是大型超高层建筑的医院超负荷运转, 给设施设备运行和后勤保障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如电梯系统, 由于人员数量众多, 处于24小时运转状态, 其负荷量是一般商住楼宇的3-5倍, 不仅设备容易损耗, 更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医院的保障系统必须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或者在出现间断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恢复。良好的医院应急管理体系不仅能体现医院管理水平, 同时也能保障医院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做出正确反应, 确保及时救援, 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版) 的相关规定中, 对医院应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 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组织架构, 明确医院、部门、个人三级应急响应机制, 掌握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功能和任务, 同时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第二, 开展各项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 对医院各种潜在危害加以识别,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排序, 常见的有地震、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和水电气、设备以及危险品管理等灾害。

2 医院应急管理的方法与步骤

2.1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任务分解、人员到位、通讯保障等。

医院内部发生的应急事件内容各异, 有的属于后勤保障设备设施单体故障, 比如单个电梯突然故障, 只需要一个部门就可以处理, 针对这种情况建立部门指挥系统即可;有的牵涉面广, 如建筑内某点发生火警并有人员伤情, 就需要管理、医疗、护理、后勤等各部门共同参与。因此, 需要设立一个协同作战的组织架构, 做到组织指挥顺畅、部门协同有序、人员到位及时。

2.2 开展脆弱性分析评估

医院发生的脆弱性事件林林总总, 常见的是自然灾害, 如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灾害等, 内部有环境设备灾害, 如火灾、水电气等设备以及危险品管理运行过程产生的灾害, 外部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要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 反复进行安全试验和演练, 组织相关人员讨论, 给出恰当的风险评估, 并按类别和不同事件形成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把所有脆弱性事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分为“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级别, 制定相应的指挥等级和处置措施。红色为最高安全级别, 灾害影响面最大, 涉及医院运行安全、医患人员安全、设备环境安全, 应由医院启动院级最高的应急响应;蓝色为最低安全级别, 危害影响面最小, 只需个别部门或少数人员进行应急响应处置即可。医院尤其是医院的高层建筑中, 消防安全的脆弱性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比如对于30层楼的建筑, 在不同楼层区间点发生火警, 应急处置的流程不尽相同, 人员疏散方向、紧急救援方案、组织指挥程序也不尽相同, 需要逐一进行分类优化。

3 结语

医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民生场所, 为了确保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医院财产不受损失, 医院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应急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应用与实践, 我院30层高的综合住院大楼的应急体系逐步趋于完善, 有效性逐步提高, 应急管理机制实现正常化、常态化和精细化, 对所有的高层建筑而言均有指导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 魏建军, 等.医院后勤高效应急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 (3) .

[2]戴复东, 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及今后趋向预计[J].中国工程科学, 1999 (02) .

[3]李元峰, 宋平, 等.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质量考评体系的构建与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 2010, 30 (11) :41-42.

医院建筑应急规划 篇2

施 施 工 工 应 应 急 急 预 预 案

二 二 0 一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2 目 目录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二、成立应急准备管理体系

三、应急工具清单

四、应急准备

五、应急响应

六、具体的安全事故及环境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

七、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3 施工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为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2、适用范围:本项目工程 3、引用相关文件:

《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手册》 《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与识别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成立应急准备管理体系

1、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

组长:孙维强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4 副组长:雷振忠 成员:孙维强、雷振忠、孙维涛、王仰、李凯 办公地址: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项目办公室。

三、应急工具清单

1、防火、防爆、防泄露工具:灭火哭、消防水龙带、消防栓、洋镐、消防钩、水桶、铁锨、沙袋、管钳、抽水泵等。

2、急救工具用具:担架、医药箱(内备: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

四、应急准备

1、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准备相关培训:

对应急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扑火救灾、救护人员的知识能力教育;对抢救摔伤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紧急切断电源、抢救触电人员知道能力教育;对控制机械事故损害或伤害,排除机械设备危害、防止机械事故扩大教育。

2、项目部组织一支义务消防队,学习消防知识,适时检查应急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

3、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备足备好应急工具和应急用品,做好预防准备。

五、应急响应、一般事故的应急措施(1)、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目部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得消息迅速报告到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5 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项目经理及应急人员对事故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及时向公司安全设备科报告。、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1)、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项目经理及应急人员对事故按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报告安全设备科。、报警:紧急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1)、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发点、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2)、向外部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发生火灾时还要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上报:

紧急事故处理后,事故发生所在部门或项目部负责人应在 24 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一式两份,自留一份,消防保卫事故、安全事故报安全设备科。

六、具体的安全事故及环境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

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

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高处坠落、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以及坍塌事故等。、高处作业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预案 重点做好施工现场的“外防护、内封闭”各项防护设施的设置,加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并正确使用“三宝”。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6 高处坠落可能造成的伤害:颅脑损、骨折等。当发生物体打击事件和有人高处坠落摔伤时,应注意保护摔伤及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紧急电话“120”或送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不要乱转病人的头部,应该将病人的头部略抬高一些,迷病人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检修电器、使用电动机械、工具等发生的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本项目执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各种机械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做好用电防护。严禁乱拉乱搭电线及各种照明灯具,带电作业的机械设备专人负责制,经常检查施工用电设施,及时处理事故隐患。

(1)、有人触电时,抢救者首先要立即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头),如触电距离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锨、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绝缘物如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触电的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

(2)、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触电人神智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3)、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 120)到现场诊治。

(4)、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面方平进行人工呼吸。

(5)、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外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7 按压急救。、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配置齐全有效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按要求办理验收证(必要时办理准用证)

(1)、发生断手(足)、断指(趾)的严重情况时,现场要对伤口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将断手(足)、断指(趾)用消毒和清洁的敷料包好,切忌将断指(趾)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然后将包好的断手(足)、断指(趾)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周围放些冰块,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2)、发生撕裂伤时,必须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同时拨打 120 或者送医院进行治疗。、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坍塌事故往往伤害人员多,后果严重,多为重大或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坍塌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安全科。

((1)、基坑支护、模板工程发生的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严格制定单项安全施工方案,并认真执行。对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应预先充分考虑,如跑水可能造成塌方,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或早拆,造成塌方等。施工中必须做好监护工作,如发现边坡附逝上体裂纹掉土、模板支撑系统变形等有塌方险情时,应停止作业。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地段,查明原因采取扑救措施后,再决定可否进行下方作业。

因塌方造成的人身事故后,应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扒挖,抢救伤员并密切注意伤员情况,防止二次受伤;另一方面对伤员上部的土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8 体(模板、构件)采取临时支撑措施,防止因二次塌方伤及抢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排险和抢救应由有经验的人指挥进行。

((2))、脚手架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防止脚手架坍塌事故的主要方法是脚手架搭拆必须按审核、审批的单项施工方案进行,并加强日常检查维护,重点检查架体各种支撑及结构连接的受力情况。、火灾、爆炸与爆燃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作业条件制定消防措施,成立消防组织,并记录落实效果,并按照不同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现场动火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设专人监护,当建筑施工高度超过 30M 时,配备有足够的消防水源和自救的用水量,每层设有水源接口。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分库存放,设专职保管员;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必须严禁吸烟,严禁烟火,违者罚款;存放应分类、分堆,并标明名称。受太阳照射易燃易爆物品,不能露天存放;库存内外设置防火标志,仓库外要留出不少于 3.5M 宽的消防通道,并结合储存物品性质,设置相应消防器材。在项目部重大节日、大型或临时,提前做好节日保卫、防火、防爆的工作安排,并制定项目部领导值班表报公司安全设备科备案。

安全保卫、防火工作重点部位由主管部门值班。门窗贴封条,加强各部位的夜间巡逻力度,包括项目部内部安排的大型活动,提前一天报公司设备科,必要时与本地区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设治安、防火、防爆标示牌。

((1)、火灾 火灾按照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A.可燃气体火灾 B.可燃液体火灾 C.固体可燃物火灾 D.电器火灾 E.金属火灾。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9 应分清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三酸(硫酸、硝酸、盐酸)引起的火灾;轻于水和不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溶化的铁水、钢水;高压电器装置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引起的火灾。具体措施为:

1)发现者立即向周围的人发出警报; 2)在安全的情况下设法灭火和抢救伤员。要及时疏散被火围困人员,一端向另一端蔓延,应从中间控制;中间着火,两侧控制;楼层着火,上下控制,以上层控制为主; 3)火势严重的应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报警时应说明;起火场所的详细地址,火势大小,着火物品,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 4)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5)尽快与上级部门及医疗部门取得联系,以便迅速、妥善地得到后续治疗。

((2)、爆炸与爆燃 爆炸与爆燃主要有:A.锅炉爆炸事故 B.易燃易爆的液体燃爆;柴油、汽油、油漆、稀料、氧气、乙炔气、天然气。

存放易燃易爆液(气)体的仓库或化学品的场所,要按国家规定配备隔爆设施;严格控制各类火源;配备好应有的灭火器材,专人负责管理,确保随时都能有效使用。、防汛的应急预案 在汛期及季节性气候来临之前,做好防汛工作,防止险情扩大,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具体措施为:

(1)、现场人员发现隐患情况时立即上报项目部指挥小组。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10(2)、组织人员及时疏通下水道管线。

(3)、及进落实生活区、宿舍的后勤保障工作。

(4)、及时对施工现场塔吊、脚手架、模板等的检查和检修。

(5)、及时对施工用电、各部位配电箱、现场高空照明灯及架空线路的检查、加固及抢修。

(6)、如有紧急情况发生,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拨打“110”“119”救助,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迎接。、中毒应急预案(1)、根据作业场所大小和自然通风条件,设置足够的抽风,送风装置,排除毒气,供给作业人员新鲜空气,淡化作业场所有毒气体的浓度,而且每天都要及时对作业场进行毒气测定,浓度超标时,应暂时输出作业人员。

(2)、食堂、宿舍应经常检查,搞好自然通风,加强巡逻,出现中毒现状,迅速组织拖救。

七、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应急反应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管理部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的内容:救援器材的使用训练、个人的防护措施、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应急救援的团队的协作意识。要通过演练,使应急救援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2、应急反应演练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

混 凝 土 具 有 原 料 丰 富,价 格 低 廉,生 产 工 艺 简 单 的 特 点,因 而 使 其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同 时 混 凝 土 还 具 有 抗 压 强 度 高,耐 久 性 好,强 度 等 级 范 围 宽 等 特 点。11

医院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 篇3

医院建筑总体布局模式的演变

十九世纪中叶, 源自南丁格尔的护理理念, 医院的规划布局渐渐拥有了自身的特点, 南丁格尔式护理单元的病房是长矩形的, 病床在两侧靠墙布置, 通过高大的窗户保证采光和通风;厨房和被服间放置在走廊的尽端, 卫生设施通风良好。这是现代医院的首个规划模式, 当时被大量医院所接受, 如美国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就是由一系列的单层南丁格尔病房组成 (图1) 。

十九世纪后期,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 混凝土钢结构、电梯设备、空调技术的出现使医院集中、垂直发展成为可能。1942年, 美国Charles Neerdard设计了双廊式的护理单元, 即护士站、公共设施和治疗室均位于中间, 采用人工照明和人工通风。从此, 医院建筑开启了集中化、高层化的模式。但医院集中式的总平面布局和高层建筑的应用带来了以下问题:全空气调节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 使建筑物的运营成本升高;当灾难发生时, 病床和轮椅将无法使用电梯进行有效疏散;功能科室受限于一定的结构空间中, 不具有扩展性;过分依赖机械通风, 人工环境对医护身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利于自然采光与通风的多栋组合的布局形式, 以及有医疗主街的村落式组合模式, 成为医院总体布局广泛采用的方式 (图2) 。

发展与变革对医院总体规划设计的影响

医疗技术装备的发展更新、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方式的变化等, 对医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医院总体规划设计就是要应对这些发展变化,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高适应特性。

*新技术与新设备的运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 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从最初的X光影像技术到如今的微创腔镜、血管造影和放射性同位素技术, 这些新型检验手段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医院七项指标用房的建筑面积比例。尤其是医技科室的发展最为迅速, 其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在院区总体规划中不可忽视。

物流传输技术的发展也大大改变了医院各部门间的联系强度和频率, 常用的有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和AGV自动导引车传输系统等。特别是物流联系较多的部门, 如药剂科、检验科、手术部、中心供应室、病理科等, 位置上的紧密联系不再至关重要, 新技术为医院建筑规划布局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医院社会化协作水平的提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医院的后勤保障及院内生活服务逐渐具备了市场化、社会化协作的可能。如:被服清洗及手术器械的消毒, 已经有专业化公司可以外接, 医院无须建设洗衣房甚至是中心供应室;即便是医学检验这类医疗功能, 在少数大城市也有专业、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医院可以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集中力量发展特色科室, 增强竞争力。

*运营与护理注重高效率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患者住院康复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 对医院床位数的需求也慢慢降低, 但对精细护理的需求则不断增加。比利时德鲁教授 (Jan Delrue) 针对如何提升护理效率提出了“护理层”的理念, 其主要内容是把同层的护理单元类别化和系统化。比如当四个护理单元放置在同一楼层时, 四个护理单元或两两护理单元可以共享物资供应、协调护理人员配置及夜间管理, 提高护理效率。

2.护理层理念

3.伦敦洛什维克公园医院总平面布局

医院总体规划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医院总体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提倡生态保护和节约能源的生态化医院;二是适应发展变化或具有可改变的生长特性的高弹性医院。生态化医院关注对医院所处环境的保护、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面, 在此不加赘述。如何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使医院具有可生长的特性, 是在医院总体规划与设计阶段, 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日本建筑师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英国卫生部提出的Nucleus体系和比利时鲁汶大学德鲁教授提出的Meditex体系都是关注医院建筑动态发展的理论, 分别从结构体系、模数化建造、通用空间、科室可扩展性和自然通风采光效果层面探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可生长性

20世纪, 人们逐步意识到医院发展的不确定性, 医院不是一次建设就能达到完美的。英国建筑师John Weeks认为医院初始的功能需求并不是医院设计的基础, 建筑师不应以建筑与功能的一时匹配为目的, 而是应该设计一个能适应医院未来功能变化的建筑。而医院和村镇在功能和社会学意义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正如村镇中的房屋, 医院各科室是相对独立的, 但所有的科室一起运作便使医院成为一个整体参与到社会的医疗服务当中。因此, John Weeks将村镇地理学理论应用到医院总体规划中, 即围绕一条主轴将各栋建筑单体结合起来, 散而不乱, 扩建灵活, 形成有机整体, 便于分期扩建, 如伦敦的洛什维克公园医院 (图3) 。

*功能模块化

功能模块是指以单一或复合功能作为医院总体规划的基本构成单位, 通常以门诊诊区或住院护理单元作为模块的为多, 以统一的模块变化出不同的医院总平面发展形式。

英国卫生部的Nucleus体系仅有一种十字型的功能模块, 每个模块约1000m2, 由一个科室或几个小科室加上服务和设备区域组成。与此同时, 一个或几个十字型模块形成一个功能部门, 满足门诊、医技、住院等部门不同的功能需求, 内部调整灵活 (图4) 。与其类似的还有德鲁教授Meditex体系的灵活T字型功能模块, 它由标准化柱网构成标准化模块的医院总平面体系, 且具有比Nucleus体系更好的可扩展性 (图5) 。

4.Nucleus功能模块

5.Meditex功能模块

6.山西某地级市医院住院模块变化方案

在我国, 医院的总体规划中往往同时存在门诊模块和住院模块, 两种模块分别发展。门诊模块以块状拼接或梳式布置为主;受我国护理人数编排及护理需求的共同影响, 住院模块通常由一至两个标准护理单元组成, 每个护理单元为30~50床, 形成的住院模块可以有多种变化形式。如在山西某地级医院的投标方案深化中, 住院模块可以变化为流线型或折线型等, 为医院总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及造型的丰富提供了多种可能 (图6) 。

7.Meditex体系空间模块柱网尺度

8.比利时Gasthuisberg医院总平面布局

*空间模块化

国外医院的结构形式多为钢结构, 因此Meditex体系使用的模块基本采用7.2m×7.2m柱网为模数, 走道为3.6m宽, 核心筒放置在模块的短翼尽端。这是一个钢结构、轻薄隔墙合理的跨度区间, 且易于形成适合门诊、医技、住院等多种功能的通用空间 (图7) 。通过设计优化, 能尽量减少特殊房间, 减少房间的尺寸模式和技术装备模式。同时, 通用空间可在不同时段用于不同的使用功能, 在部门调整时也可避免或减少重新修建房间。在国内, 医院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较为适宜的柱网模数为7.8m、8.1m或8.4m, 可使2~3人间住院病房满足舒适度的需求。

*交通组织网格化

无论医院未来如何发展, 都依赖于有效的交通路线联系各组建筑, 开放式的交通组织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顾及医院发展的不确定性。开放的交通组织呈现网格化, 其优点是:网格可以向任意方向生长;每一个科室的发展都直接作用于主要交通网格;网格使各科室与医院建筑的其他部分有更大程度的关联;网格比其他交通组织方式更加便捷。

*尽端开放化

医院总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还体现在一些重要的有发展潜力的主要部门, 应该尽量设有独立的尽端, 特别是与医疗技术发展、医疗设备更新密切相关的医技部门。而且在这些部门开放式尽端外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 尽端内预留交通线路和技术网络接口。

*案例

医院建筑应急规划 篇4

一、绿色医院的标准

LLED (绿色建筑评审指标) 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制定的一套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涵盖6大领域及其细项: (1) 是否为永久性基地, 是否有城市公交到达、是否破坏原生态系统, 是否保留绿化空间等, 共14分。 (2) 水资源使用效率, 包括是否节水, 回收水, 废水处理利用等, 共5分。 (3) 能源与大气, 包括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使用再生能源等, 共17分。 (4) 使用的物资材料, 包括是否使用再生材料, 建材将来能否回收等, 共13分。 (5) 室内空气品质, 包括通风采光效果, 是否含有毒挥发物质等, 共15分。 (6) 创新设计, 包括是否引进新工艺、新材料等, 共5分。最后的结果, 得分在26~32分者取得通过认证;得分在33~38分者取得银级认证;得分在39~51分者取得金级认证;超过52分则为白金级认证。

认证绿色医院首先是在环境管理方面, 所指的标准, 含三个方面:一是空间的低能耗标准。绿色医院指南, 适应医院的低能耗需要。二是健康的环境 (h2e) 标准。减少汞和废物管理。三是建立认证标准。对于新建筑建立了四级认证标准:即认证级、银奖级、金奖级、白金级。我们考虑的不仅是新的建设项目, 还包括装修, 采购, 回收, 废物处理, 清洁技术, 食物和环境绿化等, 以评估整体环境质量。

二、绿色医疗建筑的可行性分析

论证绿色医疗建筑的可行性方案时, 采用适合患者生理、心理上对空间、颜色、声音、光照等要求, 营造宽敞明亮的公共空间、温馨典雅的诊疗空间、家庭宾馆式的住院空间和园林化的室外环境, 以此满足患者在不同情况下的舒适感、安全感和私密性需要,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有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感觉, 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治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绿色医疗建筑的可行性分析中, 应注重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充分使用。绿色医疗建筑应该无污染、低能耗、节约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空间功能。如绿色墙体材料可满足隔断要求, 增加空间面积, 节约自然资源, 保护土地;环保型的地面材料便于清洁, 有良好的舒适感, 又减轻了噪声;中空玻璃降低能耗和噪音, 绿色油漆涂料减少了空气污染等。

三、医院绿色建筑规划

医疗建筑所服务的是三大主体——患者、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因其特殊的服务群体和特定的服务对象, 医院建筑规划具有其流程性、整体性、独立性和社会性。

(一) 按医疗工艺规划医院街

门诊部、医技部和住院部是大中型医院的三大建筑或三大部分。这三部分间的医疗流程决定了医院人、物的主要流向, 形成了类似城市主街道的状况, 借喻为医院街。

在医院流动着患者、医务人员、探视人员、来访人员和医疗物质。整个诊疗过程中的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前者以门诊部和医技部为主;后者以住院部和医技部为主, 医技部是联系门诊部和住院部的桥梁。其主要活动流程如图l, 医院的主要医疗工艺也是围绕它们展开的。

为了较好的利用有限面积, 许多医院规划为网格式布局, 以门诊、医技、住院部为主街, 其他建筑布置在相辅的网格内。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保证了室内外良好的通风采光。人、物流量相对稳定的住院部, 采用多层和小高层的建筑形式。在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同时, 节省了土地面积, 营造了良好的室外空间。围绕着医院主街的轴线, 把其他辅助建筑按功能规划在相应的网格内。使其既能独立发挥建筑功能, 又能利用次要街道与主街方便的联系, 担负起服务主街的任务。在主街和次街的建筑物间, 规划园林式的外环境, 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

(二) 急诊部的规划设计

任何医院的急诊部必须有独立的大门和专用通道, 方便急救车辆的进出和保证通向手术部的道路畅通无阻, 构成一条紧急状况下的绿色生命通道。

通向急诊部抢救室和缝合室的走廊要宽敞, 一般应2.4m以上。抢救室、缝合室的面积应考虑在30~50m2左右, 室内水、电、空调、医用气体等设施参照手术部的配置。急诊部诊室规划为大空间, 因其接诊对象均为紧急状态下的伤员患者, 随陪人员多, 心情紧张急躁, 许多伤员患者的病情靠陪伴人员叙述。

急诊部观察室应具备较大空间, 观察室要求光线充沛空调新风充足, 充分考虑陪护人员的数量和突发事件时的人员密度。在急诊部的有限空间内, 患者诊疗和生活为交叉、连续、流动式的。全年全天候处于高速运行和戒备状态。在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应保障医务人员的值班更衣、饮食、休息;患者和陪护人员在留置时间内的吃喝洗漱等生活设施。

(三) 候诊、诊室、检查、治疗室的规划

候诊室的面积应根据各科室近年来日均门诊量设计, 并留有1.2~1.5倍的系数空间, 供陪伴和发展空间使用。大的候诊室应配备门诊叫号系统, 方便坐诊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联系。叫号系统显示屏可穿插播放与本科室相关的医疗科普知识供患者了解。大的候诊厅还应规划设计二次候诊的面积, 一般可考虑适当加宽诊室门口走廊的宽度。该面积内为每个诊室安排两、三个座位, 一旦诊室内病人就医完毕, 二次候诊病人可立刻进入诊室, 缩短医患之间的等候时间。

诊室、检查室和治疗室应采取独立或隔断间的形式, 保证诊疗时的私密性、专业性和安静性。教学医院各科诊室应预留一、两间40~60m2左右的大诊室供进修和实习教学外, 尽可能规划为12~15m2左右的小诊室, 以方便患者就诊, 完善人性化服务。

四、住院部绿色建筑规划

如今的医疗服务已由以治疗为中心转化为以服务为中心, 病房功能化、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大空间、集体宿舍式的病房设计, 已被先进细化的功能要求和宾馆式的标准房间所取代。

普通病房规划时, 应根据医院所在地区病人经济层次的需要, 以小病房 (两床, 25~28m2) , 大病房 (六床, 40~50m2) 配合规划。病房的朝向以向阳为主, 房间的色彩灯光配备柔和典雅, 打破医院传统的白色概念, 用温馨的色彩搭配, 使患者有家的感觉。病房的空调设施应选用超低噪声, 配足量新风;地面选用软性材料, 将病房噪声控制在40d B左右, 减轻患者紧张烦躁的情绪。

病房规划时, 还要认真考虑医护人员的服务半径和服务流线。对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治疗室、值班更衣室等面积应较充分考虑, 提供宽敞安静的工作休息环境, 使医护人员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全身心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宋英芳, 张彤.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病房教研综合楼建设特色[J].山西建筑.2012 (23)

[2]罗志华.基层医院建设整体策划操作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2012 (2)

医院建筑应急规划 篇5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化的前期策划

在一些医院建设项目中,缺少系统化的可行性研究和前期策划;对医院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缺乏理性思考;医疗市场信息、财务信息、经营方针策略信息、后勤保障服务成本信息、原材料成本信息的收集缺少全面性;缺少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缺少系统性、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上述问题,经常导致规划与设计不足,造成建设规模不合理、周期延长、资金浪费等后果。

(二)缺少对现有设施的科学评估

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前,往往对现有设施的现状(环境与功能)缺少科学的评估,如缺少现有建筑面积、功能、环境与医院门诊量、住院床位量、手术量及教学、科研等部门的使用负荷等数据,未分析需求关系并预测未来所需规模、面积等。

(三)未确定用地的适用范围及分期计划

一些项目没有结合保留建筑及设施确定分期计划;没有在分析、论证基础上,编制总体规划方案、确定主要建筑位置及功能分区;没有科学处理医院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缺乏对医院建筑垂直发展与水平整合的结构关系梳理。

(四)各种矛盾凸显

受计划经济和过去医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医院功能分区不尽合理,医院建筑与城市规划要求之间的矛盾,医院建设标准与规划容积率、绿地率的矛盾,医院污水、废弃物、废气、危险气体排放与环境的矛盾,单体建筑与群体建筑之间在日照遮挡、院内外噪声方面的矛盾,医疗区与生活保障服务区的矛盾等各种矛盾凸显。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并制约我国城市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型三甲综合型医院在建设中多以自筹资金为主,因此,在规划、设计等前期策划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显少于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单位。下面结合我院建筑规划设计实践,就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加以阐述。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医院建设要符合医院战略发展要求

医院总体规划是医院战略发展的关键。医院总体规划首先要对医院内外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医疗市场占有率、门诊量、住院量、年手术量、床位利用率、医疗服务特色、医疗市场发展趋势等;在分析自己的同时,也对同级别竞争对手和整个行业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医院基建项目的战略战术,例如,是否通过分期建设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否通过兼并或建立战略联盟来降低基建投资等。同时,对竞争对手和行业内的基建项目也需了解,通过调研与分析,为医院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笔者认为,这种从医院战略发展角度出发的总体规划,是通过可行性研究与前期策划准备工作,在广泛分析、调研、论证医疗市场发展态势基础上而得出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使决策符合医院战略发展要求。

(二)医院建筑总体规划要统筹兼顾

医院建筑应以医疗建筑标准为依据,从研究医院建筑整体规划、设计入手,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结合城市建筑规划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合理确定规划目标,有效地对建筑用地进行控制,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体现设计理念的科学、先进与医疗技术现代化,注重生态与环境保护,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医院总体规划应做好分析和评估工作

应认真评估现有设施的现状(环境与功能),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改建、扩建或新建工程。在对医院各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总体规划方案,确定主要建筑位置及功能分区。

(四)“人性化”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

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引起医院组织结构变化及医院科室划分的系统化、精细化,同时也导致了医院建筑环境与功能的差异化。医院建筑设计已从单纯追求功能性演变成追求医疗环境的舒适、高效、安全,医院建筑的功能则从治病转变成包含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复合型功能。

现代化医院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的舒适性与适应性,更要注重建筑环境对患者的心理、生理、行为和情感的影响,注重医院公共空间构成,关注医院空间环境设置的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与安全性。

三、具体措施

(一)门诊部规划设计

门诊部设计应重点关注门诊科室的平面布局、空间环境设计、医疗流程的便捷、诊疗环境的舒适,以满足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心理、生理和行为的需求。

门诊设计应从门诊玄关及大厅空间构成开始,重点解决入口处人员拥挤和人员分流问题;门诊大厅的空间宜采用“共享大厅”式设计,改变传统医院那种冷峻、严肃、紧张的形象。

门诊科室的平面布局应尽可能将相关科室有机组合在一个区域内,减少科室之间的距离。

要注重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患者的影响,需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等不同因素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

“人性化”服务设施也是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自动化信息网络服务是“人性化”服务的重要保障,如自动取款机、电子分诊、自助挂号、医疗物价信息公示、医疗服务信息提醒等均需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二)影像科室规划设计

现代医学诊断中,影像诊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医疗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国内医学影像科室布局多采用集中式布局,即全院影像科室设在较为集中的一个区域。其面积根据医院门诊量、住院床数、手术量而定。

目前,国内医学影像设备数量、种类、占地面积与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医院应根据发展需要,在规划设计中提前预留大型影像设备检查治疗室。大型影像设备一般放置在地下一层或地上一层,要预先考虑设备预留孔洞、地面荷载重量、室内运输通道荷载、设备通风、尾气排放、设备吊架承重梁、设备用电量、电路、电磁波干扰、设备防护屏障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国外一些医院开始对影像科室采用分散式布局,这种布局源于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在医疗设备上的应用,使得图像可存储在光盘中,减少存储底片的空间,省去暗室等辅助房间,简化了医疗流程。

对于布局,建议医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最适宜的方式。

(三)急诊部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中,应将急诊部设置在距主入口和主要交通要道最近的一层中,急诊部绿色通道应直通主要交通干道,急救车应直达急诊室内。

急诊科室设置可根据医院规模来定,其平面布局宜采用中心向四周辐射形式。

中心急诊室尽可能采用大跨度结构柱,空间构造宜高跨度、大开间以方便接待就诊患者。中心诊室通过内廊与相关辅助房间相通,辅助房间应有急诊手术室、抢救室、处置室、缝合室、化验室、药局、收费、CT室、B超室、X光室、ICU监护室、观察室、输液室等。辅助房间应环绕综合急诊室,综合急诊室与辅助房间距离应相对较短。综合急诊室内应为开放式布局,可采用移动隔断分隔科室,在各检查床之间应设有窗帘或环型床帘,以保护患者的隐私;通道应以满足两辆病车自由通行为宜;所有门宽均应不小于1.5m。急诊中心的通风换气应引起重视,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换气措施。急诊室内环境色彩应以浅色系为主。

(四)手术部规划设计

手术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部位,手术部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对降低术后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手术部的规划设计中,动线是关键,即人和物的活动轨迹和方向。

动线是手术部平面布局的基础,是手术部运转的动脉,也是防止交叉感染和提高手术部效率的核心。手术部设计必须防止交叉感染,满足医疗流程,重点解决医患动线和手术器械的动线问题。动线决定布局,也决定手术部的管理方式,目前,国内医院手术部大多采用外周回收型布局。

洁净手术部内的走廊是手术部重要功能区,是手术部人流、物流、气流的通道,是感染控制的主要对象。

(五)消毒供应中心规划设计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的核心,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中心,也是感染控制的核心环节。消毒供应中心应注重功能设计、出入口选择、选址。

国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一般采用集中式布局,也有个别医院采用分散式消毒供应,如在门诊、病房、手术部分设小型消毒供应部门。

消毒供应中心选址一般应在医疗区域内且与手术部较近,便于物料通过通道直达手术部货梯。

消毒供应中心的规划与设计,应根据物品在工作流程中的微生物负荷状态来分设污染区、清洁区(含工作人员生活区)、无菌区。各区域之间,一般选用消毒灭菌设备与不锈钢隔断组合作为屏障来实现区域划分。在相关区域内,根据功能需求设包装间、干燥间、无菌物品库房等。根据流程的需要,为防止交叉感染,在各区域设立缓冲间。在清洁区设计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会议室、卫生间等。

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划设计中,应坚持洁污分离、互不交叉的原则,专口专用。应充分考虑将消毒灭菌设备的配置与区域划分及平面布局结合起来,注重建筑条件和设备配置相结合,尽可能将消毒供应中心选择在医疗区域内,其收物口与发物口必须分设。

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应有与手术部直通的专用通道,应注重入口屏障对流程的引导和限制,区域内的流程实行开放式设计,减少内部工作流程的交叉和往返迂回。

四、结束语

医院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正经历着从单纯满足功能要求到追求环境安全性、高效性、人性化与环保性的转变,无论是医院还是患者,对于医院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所有业内人士既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又要持续关注相关领域的新进展,从而使得医院建筑规划、设计与建设始终与时俱进。

摘要:文章以医院建设者和管理者的工作实践为切入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城市医院建设中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医院建筑,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巴志强,郭启勇,郭锡斌,等.可行性研究及前期策划准备工作在医院改扩建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2006,22(1):59-6l.

[2]黄锡璆.医院规划与设计[J].中国医院,2006,10(2):12-16.

[3]巴志强,巴方,郭锡斌,等.从医院安全管理和感染控制角度审视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J].中国医院,2006,10(6):69-72.

上一篇:中学歌唱教学艺术下一篇:中医的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