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伦理原则

2024-06-14

管理伦理原则(精选九篇)

管理伦理原则 篇1

一、德性伦理的共同体理论范式

自从人类社会衍化出市场经济以来, 人类社会, 准确地说是现代社会, 日益变得开放、流动, 社会生活的碎片化替代了传统社会的稳定统一, 经济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脱嵌”出来成为人们社会的主导, 理性主义泛滥, 工具主义的计算智慧盛行, 这些导致了规范伦理学的强势, 抽象的道德规则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扮演着道德的权威, 但是这种权威是以蔑视道德主体的“人”为代价, 结果就是伦理学的理论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无法很好地完成道德本质作用, 人际关系的疏远、道德危机现实宣告了规范伦理的失败。麦金太尔把这种失败归结为近代启蒙运动筹划的失败, 因为理性的抽象对共同体以及历史传统的消解, 是伦理的根基趋向虚无, 无法对人类的伦理思想进行整合, 因而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统一的稳定的伦理追求。麦金太尔主张用一种共同体为建基的范式复兴古希腊的德性伦理, 以应对当前的伦理危机。

麦金太尔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本质上是一种共同体伦理, 主张共同体先于个体, 公民德性的逻辑起点是共同体“善”的追求而不是个人主义的个人权利。第一, 共同体在价值上先于个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城邦的“善”是最高的善, 城邦是追求善的最高的共同体。城邦的成员资格是公民伦理行动、实现自我的基础。第二, 共同体的善是连接共同体和个体的精神纽带。城邦更重要的是伦理概念, 是人们实现善的生活的根基。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各伦理学》[1]中把善分为内在与外在的“善”, 外在的善是如财富、和名利等外在于人的那些善, 内在的善是内在于一个人的灵魂的善, 即德性。对共同体的善追求是人类群体生活的本性决定的。第三, 个体德性是实现共同体善的内在条件。德性是个体公民追求善或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 公民的活动必然与共同体善的实现是一致的。麦金太尔认为, 德性在城邦中才获得其存在意义, 任何外在于城邦的评价善的标准是不存在的。

对共同体主义德性伦理, 麦金太尔从历史传统、人生叙事的统一性和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首先, 麦金太尔认为共同体历史文化传统是个体公民的德性的产生的土壤。从逻辑先在性讲, 共同体的历史传统使个体具有共同体的成员资格, 个体不能独立于共同体的。自我的实现和德性的追求和达成不仅不能离开共同体, 而且以共同体的历史传统为背景。麦金太尔认为, 历史是惟一的一种获得德性的方式, 通过个体实践活动恢复传统, 在传统中寻求德性, 德性其实就是传统的一部分, 人们在传统中理解、继承和发展德性, 唯有如此, 个人生存的完满意义才能在延绵的历史传统中得到实现, 德性才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类社会历史得到明确的定义和表达。其次, 麦金太尔认为一个个体人生叙事的统一性在于个体的德性。麦金太尔认为, 个体自我存在于一种将出生、 生活、死亡作为叙事开端、中间、结尾连接起来的叙事统一性中。 但是, 现代社会的组织化结构, 个人生活被迫嵌入许多不同专业的领域, 每个领域都用自己专业化的准则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这导致了现代社会道德的破碎, 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组织与个人相互对立, 人们在各自个体生活的整体过程中思考和感受的只是生命中的特殊片断而不能形成统一的人生体验, 作为道德主体的自我难以形成德性自我认同。在麦金太尔看来, 在各种特定类型的活动中使人获得成功的品性只是职业技艺而不是美德, 然而现代社会却误将这种技艺视为德性。显然, 作为个体, 人生叙事的统一性不只是表现在生物学意义的连续稳定, 更重要的是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社会人的德性内核的稳定统一上。

第三, 在德性共同体的论述中, 麦金太尔把实践定义为由人们在既定共同体中互相交往发展而来的、追求内在目的的活动。借助亚里士多德把在实践中自身目的的追求定义为最高的善的理论, 麦金太尔区分了实践内在与外在利益 (即内在与外在善) , 外在利益是排他性、竞争性的, 某人占有的所有物越多, 剩给他人的就越少, 内在利益就是实践活动本身的利益, 实践活动本身的卓越过程就是其内在利益, 实践活动内在利益的获得有益于参与实践的整个共同体。因为每一种实践都具有相应的内在利益, 每一种实践都涉及相应的人际关系, 而且大家对实践的目的和标准有着共同的期待和分享。实践与善具有内在统一性, 公民德性成为获得实践内在利益的内在手段。在麦金太尔看来, 德性规范的是基于共同体中人们社会关系, 每一种实践都需要参与者之间的某种关系, 实践是发生在身处社会共同体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如果缺少德性、对外在利益的追求压倒一切, 那么个体不仅得不到实践的内在利益, 而且共同体还会丧失维系实践所需的人际关系。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和场所, 它几乎关涉到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 它是社会对人关爱的一个直接体现, 病人在医院里所接受的各种疾病救治活动, 都不能脱离人类伦理的伦理考量和价值判断。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 医疗事故千奇百怪层出不穷, 医患关系令人堪忧不见改善, 对医院作为这一具体价值共同体的活动主角的道德追问和伦理考量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中国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潜在的患者群巨大无比, 但是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同时, 中国是家庭伦理第一位的国家, 一人生病, 亲朋好友都会关切, 医院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更是非常之高。因而, 在社会疾呼医德医风建设的当下, 从医院共同体的视角, 结合德性伦理学的理论, 审视医院原理原则, 是有益无害的。

二、德性伦理透视下的医务人员管理

中华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深厚道德根基。从共同体的视角看, 中华民族就是大的共同体, 历史形成的美德伦理是德性伦理的历史逻辑。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曾说:君子所贵在德, 士庶人有德, 能保其身;卿大夫有德, 能保其家;诸侯有德, 能保其国;天子有德, 能得天下。德是古代各类人物的自我存在的保证。从现代德性伦理学角度来看, 中国古代的道德哲学以人性论为德性论的出发点, 德性的培养与形成过程就是人性的完善过程, 以“修身”为本, 注重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质与情操。“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实践活动遵从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 通过治理家庭, 直到平定天下, 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医院管理包括人的管理和事务程序的管理, 医务人员的管理无疑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现在县级以上医院绝大部分是本科毕业生, 传统上讲, 他们都是知识分子, 他们也会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历史文化积淀, 用德性伦理的理念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管理是非常契合我国的道德文化传统的。这是医院管理最深厚的历史资源, 也是所有中国人德性的共同体历史传统, 具有不可替代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但是, 现在的医院管理很多理念用所谓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借用西方的管理模式。而西方的许多管理模式恰恰是建立在由基督教原罪思想发展的人性恶的基础上的。很多医院采用严格的条分缕析的岗位责任制, 其目的是严格界定每个医务人员的职责, 起到了不少好激励作用, 但同时也会激起人心中恶, 压抑了医务人员心中神圣的悬壶济世的道德使命, 剥离了医疗活动中的道德情感因素。这是把实践活动的内在利益碎片化, 使医务人员的工作丧失德性统一性的品质, 从而导致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趋向工具主义。

因此, 对医务人员管理的第一理念应当是尊重他们的道德品格, 而且管理者要把他们看作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这是不仅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也与当今世界的德性伦理呼唤相契合。《诗经》日:“天生蒸民, 有物有则。民之秉彝, 好是懿德。” (《孟子·告子上》) [2]意思是上天生养万民, 事物都有法则, 百姓把握常规, 喜爱美好品德。孟子曰:“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人生而有善性, 这善性表现为四端:“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 义也;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而已。故曰:‘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 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 而是我本身固有的, 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探求就可以得到, 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 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医院管理者用这样的文化理念来对待医务人员, 明白他们生有善性, 承载中华民族的德性传统,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道德品格, 给他们以友善的环境和规则, 教化和激发医务人员内心的道德价值情感, 此当为医院管理之根本理念。

德性伦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医院管理者应把德性伦理建设作为对医务人员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 这才是从根本解决医务人员医德问题医疗乱象的一个关键。在中国的一些医院经常看到许多患者扎堆挤在某一个医生出看病, 这不仅是这位医生的医术高, 更重要的是这位医生的医德起了很大作用。这证明了有德医务人员的行为本身就是标准, 成为了人们评判的基础, 他们的医疗活动已经超越了医疗活动本身, 蕴涵着极大的道德伦理价值, 多数医院的声誉就建立这样的医生身上。麦金太尔也认为:“因此, 德性必定被理解为这样的品质:将不仅维持实践, 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 而且也将使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 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3]

根据麦金太尔的共同体主义德性伦理理论, 共同体的善与个体德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医院共同体与医务人员的德性是统一的。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从逻辑上看, 医院作为德性伦理的共同体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 包含四重含义: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共同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体, 医疗专业的共同体, 具体每个医院的伦理共同体。其次, 根据德性获得的途径, 医院医务人员的德性生成来自于以上四个历史传统, 每个医务工作者的人生叙事统一性的内在逻辑存在于这种历史传统中。再次, 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实践活动, 即他们每天面对病人的工作, 这种实践的内在利益就是他们工作的优秀体验, 这与医院共同体救死扶伤的价值是一致的, 而且医务工作人员的德性就是实现医院共同体的存在意义的内在手段。

三、“金规则”与医院非医务工作人员的管理

1993年8月, 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 (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个宗教团体的代表参加) 发表全球伦理宣言, 认为: 道德金规则是世界各传统文化及宗教最易达成共识的一项古老的伦理传统, 并列举出13种宗教传统的不同表达方式, 其中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一表述最流行、最通俗也最易为人接受, 广为传诵。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 自已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这是中国儒家伦理的经典表达, 流传千古。在《圣经》中, “金规则”是这样的:“无论何事, 你们愿意人这样待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近代哲学家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把这条规则表述为: “要仅仅按照你能够同时愿意它成为一条普遍法则的那样一个准则去行动。”[4]可见, 这条金规则是伦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理论。但是, 这条伦理规则是以建立在一个共同体为基础的, 因为金规则在本质上规范的是共同体的实践交往关系。

医院非医务工作人员是医院共同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医院共同体的医疗活动也有很大帮助, 对医院的整体道德形象和声誉建设都是不可估量。可以想象, 一个身患疾病的患者愁容满面来到一个陌生医院, 患者开始遇到或者接触的人员都是医院的非医务工作人员, 如果他们出言不逊态度恶劣, 患者必定失落或者愤怒, 如果患者带着的心态和情绪与医生见面, 什么都可能发生。现实中有很多的医患矛盾并不是由直接进行医疗活动的当事双方造成的, 反而是最初发生在医疗活动的外围活动。因此, 用 “金规则”对非医务人员进行伦理教育, 适用于共同体中交往较浅的人际关系。要教育非医务人员尽量设身处地, 站在患者的位置上思考, 非医务人员的工作相对简单, 这样设身处地思考不会干扰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服务所体现的伦理关爱会充分彰显医院的人文关爱气息, 化解别人初到医院时的焦虑和对医院医疗能力的信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对缓解当前的医患关系也是有帮助的。比如, 医院的咨询人员, 清洁人员, 所有穿制服的人员, 患者会认为他们都是医院的工作人员, 他们肯定了解医院的情况, 患者会不时向他们咨询在医院接受医疗活动时的各种专业或非专业问题, 他们得体的关爱举动或者回答会有助于降低和缓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患者怀着平静乐观的心态与医生的见面无疑对医患双方都有极大的好处。

“永远要把人当作目的, 而不是当作手段。”这就要求非医务人员在工作时刻想着自己工作的目标是人, 所有的活动都围绕患者展开。同时, 医院管理应当注意对他们工作的价值的认识, 在树立道德榜样活动中, 加强对非医务工作人员的褒奖, 不能让他们成为医院的看得见的隐形人。首先, 医院管理者要树立关爱思想, 认可医务人员和非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不同, 各有特色, 这是医院共同体的价值的基本要求;其次, 要教化非医务工作人员弘扬关爱精神, 认识各自工作的伦理价值。把患者当作目的, 微笑热情服务;再次, 在人格上, 尤其是道德人格上, 每一个人是平等的, 是作为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存在者, 对他们的德性肯定就是对他们的存在的肯定和褒奖, 是认同他们人生叙事统一性的内在品质。

四、结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 管理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的二重性, 其社会性表明, 管理作为一种组织活动, 其功能的实现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下,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经济、法律、行政、伦理等。其中, 伦理道德因素是最具持久广泛作用力的因素。这与德性伦理着力于培养道德主体的稳定性品质是一致的。医院管理制度的“善”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医院作为一个特别共同体里的每个成员道德形成和培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直接伦理环境, 如果一个医院的管理单纯是责任伦理的行为规范要求, 而忽视道德主体的德性建构和考量, 那么医院管理难以形成共同体的效应, 医院工作人员的德性品质也难以形成, 这会影响医院工作人员的人生叙事的统一性从而使他们找不到自己实践活动的价值, 反过来, 医院共同体的价值也不能得到实现。

摘要:面对启蒙筹划的伦理危机,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主张用德性伦理的稳定统一性抵抗道德的碎片化趋势。麦金太尔从历史传统、人生叙事统一性和实践活动三个方面阐述了共同体主义的理论范式。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单位, 从管理上讲, 与德性伦理的共同体主义有理论上的同构性, 对医务人员和非医务工作人员的管理都需要从共同体与德性伦理的互动视角进行审视, 医院共同体管理的内涵才能好地被认识, 管理工作才能走上更高阶段。

关键词:共同体,德性伦理,医院管理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苗力田 (译) .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3.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

[3][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龚群 (译) .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277.

伦理:最基本的会计原则 篇2

伦理,作为管理的一种新趋势,对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会计职业作为财务信息的生成与鉴证者,其伦理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乃至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从管理科学的发展来看,管理伦理学成为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从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过渡到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再发展到今天,管理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在管理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管理伦理学的阶段。《掌握人性的管理》一书的作者玛丽凯对什么是最高的管理原则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关注着利润的下限,但我们绝不会为了这点而牺牲爱人的原则。对我而言,P和L的意义并不只是利润(Prfit)

和损失(Loss),它们同时也代表着人(People)和爱(Love)。”她认为“你愿意他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他人”是“管理的黄金原则”,是在管理上最合用的一把钥匙。

伦理观念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完全缘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竞争经济,而竞争的前提是需要社会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经营氛围。保证这种氛围有两种手段:法制和伦理。因此,市场经济又被称作“法制经济”和“伦理经济”。所谓法制经济是指要依靠立法与执法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运用法律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而伦理经济,是依靠信誉、人格、良知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关系,保证人们的行为不仅合法,而且合情合理。

而会计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承担着提供和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重任,它同样面临着一系列伦理问题。本文就会计伦理有关问题做以下探讨。

一、会计职业的独特之处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其目标被认定为:向国家、企业内部、企业外部提供有助于实行宏观调控、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合理地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所必需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断增加,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依据会计信息作出各种决策,决策者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关系到自身或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从形式上看,会计人员虽仅受聘于企业,但其服务的对象却并不仅局限于该企业,而必须对所有信息使用者及潜在使用者负责。会计人员与社会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不同于医生与病人、律师与委托者之间一对一的责任关系。因此,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性,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会计环境的千变万化,加深了会计处理对象的复杂性程度。在许多会计处理上,会计制度和准则只能提供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或职业判断标准,而在实际操作中,具体方法的采纳将取决于会计人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所作的主观职业判断。

二、会计职业的.地位

会计职业贯穿于企业内部与外部,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扮演着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角色。

1.会计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认识会计职业在社会中的位置,是针对注册会计师而言的。注册会计师在社会上主要起到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进行审计,以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为依据,在审计报告中表示专业性意见,而有关决策者将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所以,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涉及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各有关部门等多方利益。其中,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都有可能为提高自身利益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涉,通常会以各种利益作为诱惑。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应对呢?

2.会计职业在企业中的地位。认识会计职业在企业中的地位,是针对企业内部会计而言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但会计是企业组织中的一员,就理应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除公允地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参与企业的各种财务管理决策外,企业负责人也往往会对会计人员下达各种指令。在不违反各会计法规、准则的前提下,会计人员应如何应对呢?

三、培养会计人员的伦理童识

会计常常作出具有伦理内涵的决策,其中包括不违反会计法规、准则,但却有悖伦理的决策,而会计的决策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的社会影响效应是不容忽视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伦理”一词的解释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显然,法律法规是无法穷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细节的,也无法对人性作出种种硬性的规定,所以,人们的许多行为是受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约束的。“伦理”体现了一种文化,可以树立信誉。在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的今天,信誉的作用举足轻重。

1.会计人员自发的伦理意识。会计人员自发的伦理意识是指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其伦理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水平又参差不齐,导致我国许多企业会计信息被严重扭曲。事实上,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上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但素质和结构上供不应求的畸形现象。这种矛盾的出现与我国会计教育只注重会计技术的培训,忽略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关。因此,有相当大部分的会计人员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会计法规、准则,即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也无法作出合法的或合理的职业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法》及有关会计法规、准则的真正实施。而另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则恰恰相反,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熟悉会计法规、准则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但是,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缺乏伦理意识,他们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就更大了。据报道,,我国上市公司中有90%以上的公司的会计信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显然,会计人员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2.会计人员被动形成的伦理意识。会计人员被动形成的伦理意识是指外在环境迫使会计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会计伦理。在《会计法》实施以后,通过法制教育和会计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将有助于会计人员伦理意识的形成。

(1)增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会计法》针对会计实务中的一些普遍性的违法行为,具体地规定了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刑事处罚,目的在于增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提高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逐步树立会计人员的伦理意识。

(2)加强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包括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这里所讨论的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

企业内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可以通过严格的职务分工以及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来实现,即处理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应严格分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同时,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各相关人员会计法律、法规意识。这样一来,在企业内部的互相监督机制有利于减少会计人员有意或无意地歪曲会计信息的机会,也造就了一个有助于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会计伦理意识的环境。

企业外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可以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国家监督根据监督对象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国家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和国家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而社会监督则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会计监督体系是否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人员伦理道德的培养,因此,我国应该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美国学者考尔伯格曾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放纵,即仅关心眼前利益,力求获得外部奖赏而不受惩罚;②顺从,即承认并遵从社会或有影响的团体所界定的品行标准;③开悟,即自觉按照高水准的道德规范选择自己的行为。不管我国会计人员的现有伦理意识来源于自发,还是被动因素,用考尔伯格的“三段论”为尺度来衡量,我们离第二阶段的伦理成熟度尚有一定的距离。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探讨 篇3

关键词:民法公平原则;伦理;法治建设

一、民法公平原则产生的伦理内涵

(一)民法公平原则产生的伦理基础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始终促进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道德标准角度出发,公平和正义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双方都具有一定的 价值判断功能,在许多领域两者可以通用。公平正义的观念产生于法律之前,西方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对正义理论进行了详尽论述,在书中作者认为正义是分配和交换两者正义的统一,交换正义的目的是避免在交易的过程中发生财产损害的现象。一般以算术比例为依据来矫正交易行为,最终实现等值交易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交换正义理论是民法公平原则的基础雏形,经济正义的实现必须注重公平交换。民法产生于商品经济发展历程,主要作用是以实现等价交换为目的来对商品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商品经济自身包含着一定的平等性和竞争性,但是商品经济的公平受到参与者的直接影响,参与者会采取各种非正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来获得更大的利润,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来对商品市场进行有效的制度监管。民法正是以一种契约的形式来调整和保护经济关系,明确规定了所有商品经济的地位平等,在公平原则上促进经济行为的规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二)民法公平原则的道德属性

首先,平等是公平原则的前提,平等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本质平等也就是人生而平等和分配平等。平等观念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积淀的产物。从法律范畴出发,民法平等原则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基本原则,但是从本质范畴出发,平等是先天性的道德。民法公平原则产生的基础是商品市场经济,所有商品经济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主体,平等是民法公平原则的体现,也是民法公平原则做好社会关系调整工作的前提。要保证市场环境的公平性必须坚持以平等为基础,因为人生而平等,在经济活动中,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对等关系,主要表现为人格平等的主体意识。其次,诚信是公平原则的保障,是商品经济下公平实现的内在要求,民法公平原则具有一定的诚信道德品质。最后,和谐是公平原则的目标,法律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民法公平原则不断调整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各方利益最大限度趋于均衡和合理,从而实现各方关系的和谐统一。民法公平原则是社会和谐的保障,以国家强制力调节社会不公平现象,保护诚信竞争者,构建社会和谐。

二、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一)公平原则是民事立法的伦理精神

首先,民事立法的内在道德品质是公平,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密切,立法始终以伦理价值体系为基础,道德是法律创制的立足点,人类将道德原则逐渐转化为法律原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人类的立法始终将道德准则作为支撑点,在伦理愿望的指引下制定出最好的法律。公平是法律的首要价值,因此,人类立法的过程中应始终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其次,立法公平是创制优良法律的前提,公平原则是民法的立法原则,始终是民法的精神,民事立法中无处不渗透着公平的道德理念,从实质上来说,民事立法过程也是一个将公平道德理念进行法律化得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立法将人类公平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另外,要保证法律内容的公平必须确保立法程序的公平,这就需要立法者具备高尚的立法意识和道德修养,在公平公正环境下进行立法。

(二)公平原则是民事司法的伦理要求

司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公正,司法雖然是国家机关在一定职权内以法定程序进行法律处理的法律活动,但是司法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道德规范的指导和伦理原则的制约。在司法伦理中,司法的基本价值目标和伦理基本原则是公正,在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处理实施中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民事司法公平要在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民法的伦理性。因此,民事司法中要适当运用伦理,同时在制度层面实现程序工作,保证实体公正,这就需要完善司法独立制度,将司法程序公开化,最大程度实现司法工作。

三、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意义

(一)民法公平原则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伦理支持

首先,法律的创制离不开道德,甚至可以说法律来源于道德,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将道德法律化能够更好实现公平,因为道德法律化既是历史发展的成果,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其次,公平原则作为一种道德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民法的漏洞,社会现实永远都走在民法规范的前面,需要将民法原则进行高度概括来弥补民法的漏洞。最后,从伦理角度来说,公平原则是弘扬法治精神的伦理导向,公平原则引导着法治建设走向人文关怀伦理道路。

(二)民法公平原则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提供新思路

社会公共道德包含着公平原则,新时期道德建设要将公平原则与道德建设的内在关系理清。公平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事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法律范畴内具有强制性,公平原则的运行需要社会公德为其提供道德环境,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公平原则能够捍卫底线伦理,为道德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平原则是民事立法的伦理精神、民事司法的伦理要求和民事守法的伦理依据,具有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伦理支持,也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提供新思路的重要意义。公平正义始终是人类的永恒价值追求,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社会公平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将公平正义作为法治理念和法治建设原则。

参考文献:

[1]石雅心.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08:22-23.

[2]黄婷婷.公平原则的伦理意义对民法的影响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09:7-8.

[3]陈舒婕.伦理学视域下民法公平原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4]刘宇晗.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4,08:11-12.

[5]雍灵.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平[D].西南政法大学,2006.

企业伦理及其建设原则 篇4

关于企业伦理,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从道德和人类福祉的高度, 提出了以同情心为出发点的道德评价论和德性论, 将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看做是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必须用他利为基础的道德情感进行协调。到20世纪50、60年代, 原本以基督教伦理为行为准则的西方企业界却出现了一系列诸如价格欺诈、胁迫交易、性别歧视、孽待童工等许多违反基本伦理的丑闻。于是, 企业伦理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马克斯·韦伯率先提出了“企业伦理” (Business ethics) 概念。随后, 美国政府发布了《对企业伦理及相应行动的声明》。1987年, 欧洲建立了企业伦理学网络, 力求为改进经济活动中整个决策过程的伦理质量作贡献。到20世纪90年代, 美国已有90%以上的大学管理学院开设了企业伦理学课程。企业伦理学研究也引起理论界浓厚兴趣。一些大学先后建立了企业伦理学研究机构, 在工商管理专业中开设了企业伦理学课程。相关理论研究则深入到企业伦理的基础理论、企业的伦理地位、企业伦理道德与经营管理实践等诸多方面, 甚至还有学者专门设计了企业开展经营管理和决策的伦理分析模式, 力求用数理方法分析伦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企业伦理规范在欧美各国企业界得到普遍应用。对企业伦理的概念, 有人将其概括为“商业团体或机构以合法手段从事营利活动时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有人定义为一种引导企业正确运用市场原则建设社会和谐的理想规范。还有人将企业伦理看成是企业在处理各种经营管理关系中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80年代中期,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对已有的308种企业伦理概念进行分析后给出了一个被许多人认同的定义:企业伦理是企业活动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了企业的行为、责任、价值观以及权利、义务、习俗和美德等。

按照刘易斯给出的这个定义, 其实企业伦理就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价值体系, 包括:

1. 企业获取利益的原则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 获取利益天经地义, 但如何获取利益却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利益获取原则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在一种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市场逻辑下, 通过利益共享获取企业正当收益, 亦即互惠互利, 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遵行。市场经济属于伦理二重性经济, 其经济形式具有利他与利己、服务与牟利等对立统一的特征。企业作为市场最主要的经济主体, 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才有资格获取属于自己的利益。因此, 企业只有在兼顾利己与利他、经营与服务的前提下, 才能创造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换句话说, 市场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就是, 既不能只利己而不利他, 也不能只利他而不利己。只有互惠互利, 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利益主体关系。

2. 企业的基本经营规则

企业是为一定经营目的而设立的组织, 经营是企业的最基本活动, 但在经营活动中, 企业必须遵守包括合法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经营规则。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上述几个经营规则中, 合法经营是企业经营伦理的底线, 是以法律为规范的价值体系。企业只有通过守法经营才能使自己的权利得到保障。否则, 企业就会收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而且, 企业合法经营也并非完全由国家法律强制执行, 而是企业自觉按照国家法律规范实行的自觉行动。从伦理层面讲, 合法经营不仅需要经营者具备较强的法律法规常识, 还要具备良好的守法观念和素质。只有形成对法律法规的坚定信仰和自觉遵从意识, 才能不折不扣地将法律法规约定的企业经营规则贯穿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之中。

3. 企业的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指在企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 包括企业的整体道德规范、企业家道德规范和员工个体道德规范。具体表现为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和社会责任等。企业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规范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如果企业经营活动中有一方不遵守道德规范, 彼此的教育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由此我们认为, 道德是任何一个社会和经营主体的“润滑油和粘合剂”。

二、不同领域管理对象的企业伦理特征差异

有人将企业的伦理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行为规范的总和。二是企业伦理的调整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三是企业伦理调节的领域是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善恶、是非规范。四是企业伦理主要通过社会舆论、理想信念、传统习俗和管理规范发挥作用。也有人将企业伦理概括为和谐性、人本性、整体性和持久性四个特征。和谐性是指企业作为社会成员, 不仅要遵守法律规范, 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人本性要求现代企业在塑造人、尊重人、依靠人的基础上, 必须将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员工作为重要任务。整体性显示现代企业伦理对每个员工思想和行为具有的约束性。持久性表明企业伦理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影响企业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但在现实中, 针对不同管理对象的企业伦理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如财务管理的伦理主要特征就是为了追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行为。因而, 财务伦理就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既要具有符合财务管理规定的行动, 又要严格遵行有关财务管理的一系列标准。财务伦理虽然也有社会舆论监督的成分, 但其作用更主要表现为企业必须具有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换句话说, 企业的财务伦理发挥实质性作用的途径虽然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但他律最终要通过自律发挥作用, 且只有当他律转化为企业内在和自觉的自律行为时, 财务管理的伦理规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又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直接牵涉到人的问题, 它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 而每一个个体的性格、爱好、思想和行为往往并非只受知识背景、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还可能受到智商、情商、职业道德、现实利益等价值取向的影响,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 后者对其具有更加直接的影响。由此, 企业的伦理特征必然更多地表现为如何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和谐尊重、互利互惠的工作生活环境。如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工作和晋升机会、员工在企业中能否得到了必要的尊重、企业是否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为员工提供了发展机会等。传统企业一般的做法都是通过高薪留人, 但现代企业除了支付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外, 能否为员工发挥才能和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显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 才能充分挖掘员工潜力, 激发其自觉性和创造性。在这种背景下, 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中正确的伦理取向就应该是营造一种有利于企业内部和谐共享、积极向上、充满生气的氛围, 通过影响员工行为而调节和规范各种经济社会规范, 遏制和减少各种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和投机取巧行为, 通过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减少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决策选择成本, 提高企业的综合绩效。

三、企业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西方, 常见的企业伦理原则有义务论、目的论、权力论、公正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关怀伦理、德性论、契约论等。在复杂的企业伦理决策中, 这些原则常常相互矛盾, 除了一些单一的伦理原则外, 大多是几种不同伦理概念的整合。而《牛津英语词典》对“原则”一词的解释则是指指导人们行为的根本性观念、理由和信条。由此, 伦理原则就是一个社会和群体对于组织和个人品质提出的根本性要求和价值标准, 是调整这个社会一切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根本方针和基本标准,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按照这样的要求, 我们可以将企业伦理建设原则概括为几下几点:

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自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率先提出“人本主义”思想以来, 人们遵循这一脉络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和解读, 并形成了现代波及世界范围内的人本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 日本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更为人本管理提供了实践依据。该理论强调, 人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核心的因素, 企业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只有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培养人和改善人际关系, 才能充分挖掘企业员工潜能, 提高生产效率, 创造经济效益。人本管理不是把人看作管理工具或手段, 而是强调企业管理要以人为目的, 培养人、服务人。这种伦理思想体现在具体的企业管理过程中, 就是要用信任和关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努力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要努力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和使用, 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谐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竞争有序的职业发展环境以及日臻提高的福利待遇等, 努力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凝聚人心、汇聚英才、荣辱与共的道德共同体, 让每一个员工在心旷神怡、伸张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2. 贯彻义利统一原则

“义利统一”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 追求“利”无可厚非, 但企业从市场上获取的任何利益, 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市场原则和社会要求, 必须处理好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义利关系。在对待“利”与“义”, 亦即利润与道德的问题上, 企业必须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 既不能不顾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而追求短期和眼前利益, 更不能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以牺牲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而获取企业利益, 必须将义和利有机统一起来, 兼顾国家、社会、集体和企业的利益, 努力达到和谐共赢的目的。

3. 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

公平与效率被看作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难以破解的矛盾, 也是经济学界论争不休的永恒话题。所谓公平, 一般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 正常的发展秩序而合理、合法地待人处事,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最重要的伦理要求。当然, 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主要强调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对称性, 是在平等条件下等价交换实现的产物。从价值取向上讲, 主要涵盖竞争公平、分配公平, 以及根据不同行为主体的具体情况对权利和义务作出体现不同效果的差别分配。一般意义上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状态, 是劳动效果与劳动量的一种比率。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成本基础上能够获得经济收益的比重。在经济学领域里, 经济效率还可以表示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在此状态下, 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 亦即在此状态下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 实际上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遵纪守法、市场信息基本对称、获取资源途径正常前提下, 承认企业对经营活动的正当利益追求。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现实, 经济社会发展仍需要生产力有一个极大地提高, 企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 并由此造福于全体人民。因此, 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效率原则自然是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重要内容。只有企业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发展的目标, 并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伦理要求。当然, 企业的发展需要拥有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员工, 企业只有努力培养自己的员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的公平观和效益观, 并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对其伦理行为进行有效激励, 才能引导员工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4. 信守平等互利原则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平等, 主要指市场行为主体在完成交易和合作过程中获取各自应当属于自己的利益。而经济学意义上的“平等”则具有“关系性”的含义, 不仅指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方面的公平, 更重要的还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公正合理的制度框架下, 能够拥有彼此平等的权利从事经济活动, 其根本的道德要求则是所有经济利益主体都必须能够获得应该获得的权利、承担应该承担的义务, 在处理企业的需求与能力、权利与义务、获取与贡献等关系中遵循对等原则。因此, 所谓的经济平等问题, 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收入、分配平等, 还需要深入到经济主体如何获取应有的权力与义务、如何合理的供给和选择机会、如何参与公平的市场交易、如何进行收入的初始分配与再分配等经济伦理关系的内在层面。所谓互利, 则指企业既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也要兼顾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企业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依赖关系, 由此决定了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独享市场利益, 只能在竞争中追求合作, 合作中追求竞争, 并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所以, 平等互利原则要求企业既要寻求自身发展, 也必须树立竞合意识, 着眼于长远利益。事实上, 企业所有的经营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利他性和服务性的活动, 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必然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 只有如此, 企业才能赢得来自各方面的广泛认同, 并获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经济利益, 否则, 企业的经营环境就会恶化, 生产难以持续下去, 市场必然用属于自己的逻辑惩罚那些只顾自己获利、不顾其他合作主体利益的企业。因而, 有人将企业本质概括为“服务性与谋利性、利他性与利己性有机统一的互利性实体”。也就是说, 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决定了企业既不可能只利他而不利己, 也不可能只利己而不利他, 只有切实遵循平等互利原则, 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

5. 履行社会责任原则

浅析灾害救助的基本伦理原则 篇5

关键词:灾害救助,灾害伦理,基本伦理原则

灾害摧毁着人们的家园, 给受灾群体和受灾地区带了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和精神苦痛, 我国是世界上各种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的国家。建国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 平均每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基本建设的年平均投资。灾害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 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和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抗灾救灾的过程中, 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灾害伦理文化”。我们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 有“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灾害的伟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灾害来临之即, 在救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道德缺失和伦理失范, 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在灾害面前我们是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还是关心他们的财产?在救灾难度大、危险大, 甚至有可能危及施救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 我们是否应该放弃那些临危生命的救助?领导和群众同时受灾, 我们应该先救谁?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怎么样取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我们在灾害救助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并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道德行为选择, “是指主体面临着多种道德上的可能时,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 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 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这里的道德价值标准即我们在行为选择时所遵循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的根本要求和集中反映, 是一定的道德体系在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的总的行为方针, 是一定的道德体系用以衡量人们行为和品质的最高的价值标准, 也是不同的道德体系借以相互区别或对立的根本标志。”而基本伦理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的道德体系中对伦理学的中心问题, 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的总的回答, 它在道德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 是其他伦理原则的依据。灾害救助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道德行为选择, 灾害救助的基本伦理原则就是在灾害救助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它是灾害救助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方向标。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取得最佳的救灾效果, 本文认为, 我们在灾害救助中应该坚持以下几项基本的伦理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灾害救助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灾害给人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尤其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以人为本的原则理应成为灾害救助的应有之义。天地万物唯有人是最可贵的, “唯有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因为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只有人才能创造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没有人类的存在, 就不会有一切人类文明, 没有人的生命存在, 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价值追求的高度融合和创新的一个核心理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 从孔子的天地人“三才”的人本思想到孟子的“民为贵”的民贵思想;从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到文艺复兴高呼“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得到升华, 也逐渐深入人心。进入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直接把“以人为本”放在核心地位, 把尊重人民, 关心人民, 爱护人民, 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给受灾地区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 我国党和政府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援。美国《洛杉矶时报》在报道汶川地震时这样说道:“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众提供精神安慰和国家支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应用到灾害救助中就是要首先确保人的生命优先权, 一个人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谈其他的一切。另外对于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帮助, 对受灾群体不仅要从生理上援助还要施以必要的心理抚慰。

二、团结互助的原则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在灾害尤其是突发性重大灾害面前, 所有有能力施以帮助的人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贡献一份一份爱心, 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 所谓“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那些袖手旁观, 没有爱心的人理应受到社会的道德谴责。团结互助历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 孔子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规范体系, 墨子提倡的“兼相爱”就是要求人民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要爱自己周围的人。在今天, 团结友善被写进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成为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胡锦涛同志在“八荣八耻”中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每一次对灾害的战胜对困难的克服无不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共同力量, 团结互助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捐款捐物, “据民政部报告, 截至11日12时, 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2.73亿元, 实际到账款物592.13亿元”。这里的每一分钱, 每一件衣物都凝聚着大家的爱心, 它们都是爱心的体现也是团结互助的最好诠释。我们不止一次的听到看到, 在灾害发生后, 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畏艰险救助邻居, 同事, 甚至是陌生人。在今年夏天发生的北京特大暴雨灾害时, 一位外地的农民工在安顿好自己的妻儿之后, 不顾个人安危, 又投身暴雨中, 抢救其他的受灾者。这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 这就是团结互助的力量。

三、公平正义的原则

公平正义即公正, 它的本质含义是均衡与合理, 其直接目的是以人们之间关系的某种程度的均衡、合理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早在古希腊时期, 诗人赫西俄德在其作品《农作与时日》里就明确提出公正是人应该遵循的德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公正的含义, 他认为公正就是“各安其职, 各守其分”。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把公正提高了一个绝对的高度, 认为“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无不高度重视社会的公共与正义。进入到新时期,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建立一个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并对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作了精辟的概括:“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时, 这样强调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社会公平正义,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灾害救助中的公平正义原则主要是指“在灾害的管理中坚持人与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平等, 同时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公平与正义原则应该体现在防灾措施的采取, 救助中的机会公平和物资分配公平、灾后重建的措施等各个方面”。

四、集体主义原则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是我们在处理涉及公共利益问题时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灾害救助是一项个人、社会、政府都有所参与的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行为活动, 因此集体主义原则理应成为灾害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思想史上, 比较系统地阐述集体主义思想的是卢梭, 他认为公共利益是最高的道德目标, 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公共利益。黑格尔虽然在政治上有保守的一面, 但反对个人主义、反对地方自由主义, 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第一个明确提出将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的是斯大林, 他把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 指出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伦理原则,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在伦理学领域, 强调个人的集体性, 关键是要强调个人客观上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 强调个人的集体使命。在灾害救助中, “集体主义伦理原则要求我们, 在与突发性灾害的斗争中, 每一个公民, 都要自觉地以国家、民族、集体的长远利益为重,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要顾全大局, 主动牺牲个人利益, 维护集体利益, 以便集中一切力量与突发性灾害作斗争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以上我们主要讨论了灾害救助中的几条基本的伦理原则, 这些基本的伦理原则是我们在灾害救助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在整个灾害救助的道德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 是我们开展灾害救助的行动指南和方向标。以人为本是基础, 一切救灾活动都要首先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为出发点, 天地万物唯有人是最宝贵的;团结互助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 艰苦奋斗的力量之源;公平正义原则是新时期灾害救助不得不重视的原则, 也是我们在处理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时必须遵守的原则;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在处理灾害救助这种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时, 集体主义原则理应成为应有之义。在灾害救助中, 只有遵循基本的伦理原则, 以科学的就在理论来武装自己, 用实际有效的行动来参与到救灾活动中, 才能战胜灾害, 保护人民安居, 国家富强。

参考文献

[1]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57.

[2]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353.

[3]艾有福.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审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5:32.

[4]人民网.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已确认69225人遇难[N/OL].[2008-08-12].

[5]胡锦涛.中共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OL].[2005-02-19].人民网.

[6]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N/OL].[2010-0314].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7]刘雪松, 王晓琼.灾害伦理文化对灾害管理制度的评价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6) :10.

民法的公平原则与伦理探析 篇6

一、民法公平原则的内涵与表现

( 一) 民法公平原则的定义

作为一种价值观, 公平理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腊思想家对于城邦制的看法。因而, 公平的出现是人们为了实现利益分配科学性的最初认定, 并与法律制度、道德思想等密不可分。法律似乎与公平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公平理念是法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伦理依据, 也顺应了法律的本质要求, 即维护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 同时, 公平无法脱离法律而存在, 只有依靠法律这一保障, 方可保持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公平关系。由此显然, 民法公平原则正是公平这一理念得以规范化、法律化的根本体现。

民法是关于调整平等主体间财产、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因而对于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调整, 势必需要严格依据“公平”这一原则, 由此可见,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精髓, 是其灵魂。民法公平原则, 是指在民事活动中, 为平等主体提供公平的价值观念, 并作为衡量其权力、义务、利益分配标准的一个基本原则。

( 二) 民法公平原则的表现

就公平原则而言, 其可谓道德、法律规范二者的融合, 因而内涵十分复杂、深刻,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这属于前提条件公平。就全世界各国宪法而言, 都明确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条款, 对于民法而言, 更应坚持平等这一准则。无论是谁, 在从事民事活动中, 各自的法律地位都一样, 都需要受到同等法律的对待, 无一例外。2) 对于民事活动而言, 所有民事主体都具有平等的机会。也就是说, 在社会中, 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能够公平地竞争。3) 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对等, 利益保持均衡, 即交换公平。在交换时, 当事人间能够实现利益分配的对等性与权利互惠的均衡性。一方面, 外部条件公平, 另一方面, 程序满足公平交换的要求, 保证公平目标的实现, 即无强迫、欺诈, 各方在自愿、公平条件下进行。4) 当两方权利、义务失衡, 能够依据公平原则加以矫正, 而这一过程无疑需要借助于法律的调整。

二、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基础与意义

对于民法公平原则而言, 其伦理基础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 它是公平满足法律的最高要求与终极目标。在民事主体双方均未开始自身权利、义务分配时, 其所普遍接受的是一种普遍道德观念所要求的公平原则; 2) 它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公平实现了所有主体所要求的公正, 体现每个主体对于自由的追求; 3) 它满足了各主体的基本需求, 这需要建立在民事双方还处在平等分配的前提条件下, 若这一平等被打破, 该原则也可作为一种矫正、调整的手段, 使每个人的权利得以保障, 并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 其信仰根基扎实。人们关注公平定义的集中体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分配, 价格正当原则是正当贸易来往中交易双方都需遵守的原则。因此, 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 民法的公平原则也在不停地调节。所有的法律关系都处于动态中, 且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民法中, 兼具确定性和流动性的法律制度集中体现为诚信、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对于民法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伦理意义。结合民法公平原则的内涵, 第一层次往往是其他三个层次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因而才能得到最终结果的公平。对于公平而言, 其实现依据往往具有绝对性, 但这对于现实生活而言似乎不易实现, 因此, 通常对待不公平情况, 往往需要借助于第四个层次的“矫正”功能。根据如今的法典, 随着经济社会、人伦道德观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人们构建起了较为科学的法律机制, 用以矫正不公平现象, 保障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公平。从其表现情况而言, 满足公平的概念, 因而能够依据现实及民事主体双方的想法, 找到满足法律所规范的那个平等点, 继而拉近民众和法律间的距离, 满足民法立法的宗旨与根本要求, 增强民法的合理性、可理解性。

三、结语

民法是法治建设中体现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 民法是反映人身和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则, 而公平原则是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因此, 民法应当体现上述要求。在时代背景下, 公平原则上升到法律层面, 成为民法的灵魂和精神。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应当坚持依法治国结合以德治国的方针, 将公平原则与伦理充分展现出来, 进而促进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法治的公正和公平, 维护国家的安定、和谐与团结。

参考文献

[1]谭培文, 肖祥.从底线伦理到终极关怀——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浅析微博应用伦理原则的制订 篇7

一、媒介伦理原则及其规范

目前学界大都将媒介伦理原则及媒介伦理规范这两个名词视作同等概念,因此混用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这两个概念的解析应当区分开来,笔者认为:媒介伦理原则是指从事传媒行业的个人和机构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有关伦理问题的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媒介伦理规范是指传媒行业的个人和机构在工作中应当注意的处理有关伦理问题的准则,尽可能地避免副作用的产生。一般来说,原则是比较硬性的约束,是处理问题时的底线,必须遵守;规范则是比较灵活的约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所变通,范围较广,但约束力不如前者。就是说,原则的地位要高于规范,而规范则是原则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传统媒体和媒体人的伦理约束是相对完善的,既有原则又有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具体来说,针对传统媒体的伦理约束主要依据的是我国目前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即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内容包括:忠于职守,勤奋敬业;正确导向,注重效果;报道真实,客观公正;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尊重群众,尊重同行;团结协作,公平竞争。[1]另外,针对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伦理约束主要源于媒体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办法性规定:比如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反对新闻失实,我国于1981年制订了《记者守则》(试行草案);为了抵制“有偿新闻”的不正之风,发布了1987年的《关于纠正当前新闻界不正之风的几点意见(草稿)》和1993年的《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为了建设新闻传播从业者的形象,1998年人民日报社率先开展了“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的活动;还有行业自己制订的伦理原则,比如1999年中国报协针对报社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了《中国报业自律公约》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见,制订媒介伦理原则的意义包括:一方面使传统媒体能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摆正媒体的位置,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使媒体从业者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摒弃“有偿新闻”等不良习惯,提升自身作为一个媒体人的素质。

二、自媒体对媒介伦理规范的挑战

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2]相比较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是一种更为自由、个性的信息传播手段,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有平民参与、自发传播、分享和互动、即时性、海量信息、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着隐私侵犯、信息垃圾多,谣言、谎言和虚假信息泛滥等不少的缺点。

以往的媒介伦理原则是针对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制定的,因此对传统媒体及媒体人有较全面的约束作用,但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产生了人数庞大且年龄、性别、知识水平等差异较大的自媒体使用群体,传统媒体的信息霸权模式被打破,并迅速形成了“微博粉丝间的裂变式人际传播”[3]模式。种种因素的变化,说明了重新制订适用于自媒体使用者群体的新的媒介伦理原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笔者将自媒体在使用过程中对现有媒介伦理原则的挑战粗略划分为两个大类,并选择新浪微博中几起相关的自媒体传播案例进行说明。

(一)媒体的新闻真实性受到虚假信息,尤其是谣言的挑战

新闻真实性原本是媒体坚决遵守的“生命底线”,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熟练掌握了比较完整的信息筛选及核实办法,对新闻的五要素进行全面考察之后才能进行传播,因此也奠定了自身的社会公信力。但自媒体,尤其是微博,虽然在新闻的及时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由于信息传播者来自不同的行业、地域,个人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别,他们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新闻操作知识,因此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核实,再加上自媒体的“裂变式传播”模式,信息的扩散速度极快,几乎在事件发生的同时,信息的扩散就已经不受控制了,因此产生的虚假信息(包括欠缺全面性和准确性的信息)往往造成损伤性后果。2013年10月19日,有网友在其微博发布了一张照片:一位穿着制服的年轻售票员坐在座位上,她的左脚边坐了一位老人,而她并未起身让座。这张照片发布后,这条微博在1小时内被各大媒体的官方微博及普通自媒体使用者疯狂转发2400余次,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的“热门微博小时榜”。评论内容约780余次,舆论反应是一边倒的负面信息,甚至还有网友号召要“人肉搜索”照片中的售票员。信息发布并经媒体报道后,公交公司专门就此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是一条信息传播不全面、不准确的虚假新闻。当时的情况是售票员田某在老人上车后就表示了让座的举动,但被老人以“下一站就下车”为理由拒绝了。因此,这张被网友曝光的照片仅仅是整个新闻的局部信息,违背了新闻事实表述的真实性。这条信息发布之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及严重的后果,年仅18岁的售票员不堪舆论压力已经辞职,并受到了严重的心理伤害。遗憾的是,在得知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后,之前传播这条新闻的媒体官方微博却无人出来辟谣,更不对受到损害的媒体公信力进行修补,事情不了了之。因此,可以看出,虚假信息(包括欠缺全面性和准确性的信息)不仅误导了普通的自媒体使用者,最严重的是损害了微博本来就脆弱的社会公信力。另外,此类“舆论审判”的事情一再发生,对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利益蛊惑下的三俗泛滥对生命至上原则、最小伤害原则、善意原则和良知原则的挑战

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隐私权的侵犯问题尤为严重,这里所说的侵犯隐私不仅仅体现在传播者在网络上随意发布其他公民的照片,或者曝光其他公民的私生活,这两点严重地损害了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正当权利;也表现在无意识地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比如上传的照片中涉及一些他人的隐私信息并造成了不良后果的无意识的行为。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问题亟待重视。比如,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诸多法律明文规定了在拍摄未成年人的影像时,在没有征得未成年人本人及其监护人的同意之前,必须为影像做处理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但一些传统媒体在它们的官方微博发布此类信息时常见侵权现象。例如某媒体的官方微博在报道打击拐卖少女的新闻中,详细地披露了少女受辱的情况,随后,又在报道中登出该少女的姓名或家庭所在地,或者传播被拐卖少女与解救她们的公安人员依依惜别时的新闻照片或视频链接。此种做法属于违法违规的行为,却常被视而不见,前者需要法律制裁,后者则需要自媒体传播中的强力监督及约束。二是对生命的伦理原则缺乏应有的尊重,经常发布一些不尊重人、歧视别人的文字和信息,比如发布一些在公众场合偷拍的他人的不雅照,再配上恶搞性质的文字发布在微博上等。三是发布微博时缺乏起码的伦理上的善意和良知,尤其是针对普通的自媒体使用者。比如对2013年1月5日发生在河南兰考的民间收养弃婴的民房着火致七名儿童死亡的事件,有的人在发布微博评论时竟然说“再多死几个就能引起关注了”。再比如2014年3月8日1时20分“马航MH370飞机失联”一事,举国关注,诸多微博VIP用户也在传播相关信息,但是在马来西亚华人梁静茹有关此事件的微博下,却出现了2661条留言,其中占62.5%的言论都是在指责这位公众人物,并出现了激烈言论,例如“低劣种族马来猴子与狗禁止踏入中国国土”、“你们欠我们一个真相”等。在此种情况下,自媒体使用者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对自身发布的信息缺乏筛选、核实以及传播效果上的考虑,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并未接受专业的新闻传播训练,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媒体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微博允许此种言论肆意传播,并无惩罚及谴责机制,后果就是造成对当事人的巨大伤害,也是对基本的善意和良知的挑战和亵渎。对于前者,我国现有的条件还无法对每一个自媒体使用者进行专业训练,所以只能寻求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三、制订微博应用伦理的路径

自媒体伦理失范现象亟待解决,所以制订具体的微博应用伦理原则刻不容缓。在制订过程中,首先明确我们的出发点是通过制订适用于自媒体使用者的伦理原则,达到规范自媒体使用的作用,使得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走向良性循环;其次是确定微博应用伦理原则的制订主体。笔者分析了三个主体在制订微博应用伦理时的可行性:一是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制订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且主要是针对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而制定的作为约束新闻传播活动的最低底线。然而,自媒体的使用者是以个人形式存在的,相互之间有着年龄、学历、职业、性别,甚至文化地域的诸多差异,就是说,约束的对象是分散的、无序的,因此政府主管部门难以制定出适用于这个庞大群体的最低法律底线。二是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的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长期接触媒体,包括新媒体,具有相当高的媒介应用素质。但是,让他们来主导制订自媒体伦理原则也是有缺陷的。首先,他们没有制订法律法规的权力;其次,他们作为处在强势地位的信息传播机构,舆论引导功能等要求决定了他们不能代表最广泛受众的利益。最后,“自媒体的使用者即社会公众主导制订,自媒体使用者中的意见领袖作为辅助”。[4]借助微博这个个人意见发布和交流的平台,自媒体的使用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新浪微博为例,采取发布“话题”的方式,限定一个时间段,让自媒体使用者提出他们可以广泛接受的微博应用伦理原则,再经过知名VIP用户的传播,使得绝大多数的自媒体用户了解并遵守。

确定了微博应用伦理原则的制订主体和制订方法之后,就要转入具体原则的制订阶段了。医生行业的伦理原则制订较早,同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已经变得相当完善。笔者考察了医学伦理的制订过程,发现一个适用的伦理原则的理论依据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通行的法规原则。比如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词”[5]就明确了医疗行为要以“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为基本信条。二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医的“医者父母心”、“仁爱为本”强调了伦理道德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三是行业实践。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医疗工作者总结出了相关的伦理原则,这些原则脱胎于普遍的社会伦理原则,比如诚信、仁慈、同情等优秀品质。当然,有些传统媒体也根据实践提出了负责任地使用微博的建议,比如英国《卫报》网络版的九条原则,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现概括如下:首先,在看到微博上的信息时,一定要先思考信息的真实性,尤其是那些离奇的、耸人听闻的信息,一定要客观思考并求证;其次,在传播微博上的信息时,如果传播了虚假信息,必须及时辟谣,中止谣言传播;再次,在发布原创信息时,力求准确、全面,不以偏概全等。

然而,即使能够借鉴这些媒介伦理原则的制订思路,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医学伦理比较笼统,再加上微博使用的九条原则难于记忆,因此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制订出一个简短且操作性强的微博应用原则,同时借助VIP用户和传统媒体进行普及性传播,双管齐下才见效果。

善待实验动物的伦理学原则浅析 篇8

关键词:善待实验动物,伦理原则

引言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在生物医学和预防医学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 没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就没有今天的实验医学和预防医学。人们在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 避免人类自身受到痛苦或伤害, 获得了科学研究或测试数据的同时, 实验动物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甚至死亡。据统计, 全球现在每年大约有两千万只动物被当作实验对象, 其中四分之三被用作医学目的, 其中大约有八百万只动物被用在了那些使其遭受痛苦的实验当中。那么, 这样的动物实验是否具有伦理学上的合理性?实验动物是否应该得到伦理学的关怀或善待?这些问题, 一直是哲学家们和生物医学工作者思考和争论的焦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 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理性。“理性能力差者”为“理性能力强者”服务。动物的存在就是为人类服务的。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也认为, 非人类动物没有思维, 只具有物质的属性, 是一种“自然的机器”。由此说来, 动物是没有权利的。理由很简单, “天地之性, 人为贵”。德国哲学家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认为, 人本身就是目的, 动物就是间接达到人的目的的手段。他的仁慈论又认为, 人们之所以倡导对动物的仁慈情感, 是因为这有助于培养人与人的仁慈情感。

英国的功利主义创始人杰里米·边沁 (J e r e m y Bentham) 认为, 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是动物享有权利的充分条件。动物实验为人类谋得的利益超过了它们对动物造成的伤害 (Paton, William. (1984) .Man and Mouse:Animals in Medical Research.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人道主义者沙特 (Henry S.Salt) 于1891年出版其著名的《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一书, 认为人类有自由与生存的权利, 动物也应该有。英国伦理学家彼得·辛格 (Peter Singer) 从边沁的理论出发, 提出了动物解放论。他于1973年发表的《动物的解放》 (Animal Liberation) 一书, 已被奉为动物权利运动者发对动物实验的“圣经”。美国生命中心主义论者泰勒 (Paul W.Taylor) 反对将所有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泰勒认为, 所有生物都是道德的主体, 无论哪一物种都应获得平等的道德关怀。

支持哲学家提出动物拥有权利的观点, 有这样几种理由:一是神学认为, 人和动物都是上帝创造的。既然是被上帝一起创造的, 那么人和动物本身就都有存在的价值。在伊甸园的时候, 人是不吃动物的, 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二是进化论认为,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 人和动物是近亲, 人应该平等地对待动物。三是认为动物也有感觉, 能感受疼痛。动物是否具有权利不在于它们能否推理, 也不是它们能否说话, 而在于它们能够感受痛苦。

纵观哲学史上关于动物道德地位的讨论过程, 从动物权利之争到动物福利的提出与维护, 最终都统一到了应该善待动物的思想, 只不过是善待的目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罢了。今天对于实验动物而言, 我们又如何善待呢?善待实验动物应该遵循怎样的伦理学原则呢?下面是笔者分析有关资料, 总结归纳出的几个方面的伦理学原则。

一、动物基本福利原则——“五种自由”原则

动物福利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康乐状态, 在此状态下, 动物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而痛苦被减至最小。从动物饲养基本规律出发, 根据动物的基本需要, 上世纪70年代, 英国布兰贝尔委员会提出了农场动物基本享有“五种自由”的权利, 即: (1) 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 (2) 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 (3) 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折磨的自由。 (4) 享有表达行为天性的自由。 (5) 享有无恐惧和悲伤的自由。这五种自由, 后来被广泛称为动物五项基本福利原则, 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善待实验动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动物实验的“3R”原则

既然认为动物是有权利和道德地位的, 那么, 作为权利的主体, 动物就应该拥有它们所应该拥有的权利。基于这样的伦理学理念, 1959年, W.M.S.Russell和R.L.Burch在研究有关动物实验人道主义技术的基础上出版了《人道主义试验技术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Huma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一书,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3R”原则, 即Reduction (减少) 、Replacement (替代) 和Refinement (优化) 。Reduction (减少) 指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可以采取合用动物、改进统计学设计方法、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以使用高质量动物代替数量等方法来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例如在处死或已死亡的动物身上进行外科手术实习, 或在病理解剖时提供器官或组织, 用大量无脊椎动物来代替一只非人灵长类。替代 (Replacement) 是指采用其他手段代替实验动物。如用离体培养器官、组织、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 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 使用物理学或机械学系统代替实验动物等。Refinement (优化) 主要是指动物实验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与选择, 使动物实验得到良好的结果并减少实验动物痛苦。如合理地及时地使用麻醉剂、镇痛剂或镇静剂, 以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遭受的不安、不适和疼痛, 采用人类先进的临床诊疗无痛技术和遥控技术对动物施行手术和临床观察。

三、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福利, 国家科技部于2006年发布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成为我国善待实验动物具有行政指令性的文件。文件对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过程中, 如何规范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饲养人员对实验动物的日常照料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一) 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 设施环境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呼吸新鲜空气和免受疾病折磨的自由。

应按照实验动物设施环境国家标准, 建立和改善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

2. 设施空间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

其中, 对于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及犬、猪等实验动物, 应设有专用的运动场地, 并定时遛放。

3. 设施结构条件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表达行为天性的自由。

如笼具内宜放置供实验动物活动和嬉戏的物品, 运动场地内宜放置适于实验动物玩耍、消遣的设施或物品。

(二) 实验动物饲养过程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 饲养员必须爱护实验动物, 不得戏弄或虐待实验动物。

例如在进行抓取动物等操作时, 应方法得当, 态度温和;在日常管理中, 应注意观察动物行为或状态是否异常。

2. 应满足实验动物对饮食、饮水的要求, 使之不受饥渴之苦。

给予的饲料和饮用水, 既要充足又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在实验动物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 应满足其对营养和饮食的特殊需要。限制实验动物饮食、饮水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

3. 应给予实验动物细心的照料。

如当大型实验动物 (指猴、犬、猪等) 分娩时, 应有人现场监护, 防止意外发生。当实验动物发生疾病时, 应采取必要的适宜的疾病防疫措施。

(三) 实验动物运输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 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对实验动物运输的规定, 同时符合国际运输相关规定。

2. 应遵守安全、舒适、卫生的原则, 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尽快完成。

3. 应把动物放在合适的笼具里, 笼具应能防止动物逃逸或其他动物进入, 并能有效防止外部微生物侵袭和污染。

4. 运输过程中, 能保证动物自由呼吸, 必要时应提供通风设备。

5. 实验动物不应与感染性微生物、害虫及可能伤害动物的物品混装在一起运输。

6. 患有伤病或临产的怀孕动物, 不宜长途运输, 必须运输的, 应有监护和照料。

7. 运输时间较长的, 途中应为实验动物提供必要的饮食和饮用水, 避免实验动物过度饥渴。

四、实验动物使用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在使用实验动物过程中, 善待实验动物的核心内容, 就是采取各种人道主义的措施避免、减少或减轻对实验动物造成恐惧、疼痛和痛苦。

(一) Marshall Hall原则

早在1831年, 英国生理学家Marshall Hall就对如何规范动物实验提出了著名的5条原则, 即:1.如果靠观察可以获得所必需的资料, 则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2.如果没有明确的限定和预期的结果, 则也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3.科学家应对前人和同代人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 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实验。4.良好的实验应该使动物受到最小的痛苦 (可改用较低等的、反应迟钝的动物) 。5.任何实验动物均需在能提供明确结果的环境下进行, 以避免或减少重复实验。

(二) 多数伦理学家认定的原则

对如何规范动物实验, 大多数伦理学家也有一个认定的原则。这就是:

1. 实验不合法认定。任何一种动物实验都将被认为是不合乎道德, 除非实验者能够证明该实验的合理性。

2. 除非该实验的好处非常明显, 否则该实验即不合理。

3. 应尽量提高被用于实验的动物的福利, 减少动物所遭受的不必要的痛苦。

4. 活体解剖时必须给动物注射麻药。

5. 应尽量减少用于实验的动物数量。

6. 应尽量寻求动物实验的替代品。

(三) 动物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科学家普遍认为, 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使用实验动物时, 实验操作者应当负责任地和合乎道德地管理和使用实验动物。

1. 保证不进行没必要的动物实验, 只有在用其他替代技术尝试失败后才可使用动物进行实验。

2. 不给动物造成没必要的疼痛和死亡或不安。

3. 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的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符合“3R”原则。

4. 动物实验应符合本国的法律和指导方针。

5. 实验用动物必须采用统一许可的标准进行饲养管理,

建筑设施、笼器具应舒适、安全, 同时, 要重视动物的社会性及行为需求。

此外, 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 不得戏弄或虐待。保定实验动物时, 应遵循“温和保定, 善良抚慰, 减少痛苦和应激反应”的原则。在对实验动物进行手术、解剖或器官移植时, 必须进行有效麻醉。术后恢复期应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镇痛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及饮食调理。处死实验动物时, 须按照人道主义原则实施安死术。处死现场, 不宜有其他动物在场。确认动物死亡后, 方可妥善处置尸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判定的情况下, 应选择“仁慈终点”, 避免延长动物承受痛苦的时间。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使用仅限于非用灵长类动物不可的实验。除非因伤病不能治愈而备受煎熬者, 猿类灵长类动物原则上不予处死, 实验结束后单独饲养, 直至自然死亡。

参考文献

[1]吴端生, 张建.现代实验动物学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管理伦理原则 篇9

1962年, 美国政府发布的《对企业伦理及响应行动的声明》是第一个有关企业伦理问题的文件。恩德勒主编的《经济伦理学大辞典》中认为, “企业伦理学是一种关于理性规范的学说, 这种理性规范理当引导企业通过社会和睦的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自由来对社会的和谐作出自身的贡献。”[1]成中英认为, 企业伦理是指任何商业团体或机构以合法手段从事营利时所应遵循的伦理规则。陈炳富、周祖城认为, 企业伦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道德, 广义的企业道德是指导企业经营活动参与各方行为善恶的规范, 狭义的企业道德是指导企业及其成员行为善恶的规范。王小锡认为, 企业伦理是指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完善企业员工素质和协调企业内外部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及其应该不应该的行为规范。朱贻庭认为, 企业伦理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 以企业经营管理的伦理理念为核心, 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总和。

1985年, 美国学者刘易斯在对254种关于企业伦理的文章、教材和专著进行分析和对部分企业界人士进行调查后指出, 人们对“企业伦理”这个术语的定义有308种之多, 其中大多数人把企业伦理等同于企业活动的标准、规范、企业行为的正误、企业社会责任、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权利与义务、企业习俗、美德等。刘易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个较具普遍性的定义:企业伦理是为企业及其员工在具体情境中的行为道德提供指南的各种规则、标准、规范或原则。

由以上定义可见, 企业伦理问题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具体的伦理判断, 它表达的是特定行为的“好”、“坏”、“善”、“恶”之分;二是较为普遍的伦理原则 (principle) , 牛津英语词典对“原则”的解释是:a beliefthat is accepted as a reason for acting or thinking in a particular way, 它是根本性的观念、理由、信条。伦理原则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对人们和品质提出的根本要求和价值标准, 是调整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方针, 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 伦理原则具有普遍性。如果更为细致的, 可以在具体的伦理判断和伦理原则之间加入一个伦理规则 (rule) 的层次, 牛津英汉词典对于“规则”的解释是:a statement of what you are advised to do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结合伦理实践, 可以将伦理规则定义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 其结论就是具体的伦理判断。

这样, 对于一个具体的企业伦理问题的判断, 首先要诉诸相应的伦理规则, 而伦理规则来源于更具根本性的伦理原则;或者可以反过来说, 伦理原则决定了相应的伦理规则, 而伦理规则直接适用于具体的伦理问题, 就可以得出相应的伦理判断。

二、企业伦理原则的冲突———慈善是工具吗

功利主义、义务伦理和德性伦理, 是伦理学古典理论的三大原则。功利主义者都持有一种福利主义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认为, 福利是伦理考虑的唯一因素, 正价值是福利的增加, 负价值是福利的减少, 凡是不影响福利升降的事情都与道德无关。

而义务伦理的立场是:行为本身就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 做某个行动或者不做某个行动的理由建立在义务之上, 而这个跟行为的收益计算无关。或者说, 道德的行为不靠福利的计算, 要决定在特定的情境下如何行动, 人们只需要诉诸良知、信仰就行。与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都不同, 德性伦理将重心放在什么样的人是最值得做和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值得过的这些问题上, 在德性伦理学看来, 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都忽视了人们内在的情感和精神生活, 如果一个人只是出于义务而遵守规则, 其行为和感受在伦理学上是不充分的[2]。

根据前述伦理判断的逻辑, 当我们需要决定企业的某一项行为在伦理上是否是正确的时候, 我们首先应适用于企业伦理规则, 而企业伦理规则最终应符合一类伦理原则。或者可以反过来, 某一类伦理原则决定了企业一类行为的伦理规则, 而该伦理规则又决定着对企业具体行为的伦理判断。换言之, 企业伦理判断是由它依据的伦理原则所决定的, 功利主义、义务论与德性伦理就是伦理世界中最为常见的三大类原则。然而, 遗憾的是, 这三大类原则有时是相互冲突的。

这三类伦理原则应用于企业而产生的一个较为典型的冲突就是关于“企业慈善责任”的理解。慈善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伦理观念, 这一观念认为, 社会中比较富裕的成员应该对拥有财富较少的人进行慈善捐助, 安德鲁·卡耐基和约翰·D.洛克菲勒通常被誉为现代慈善捐助的先驱, 世界各地的报纸不断报道最新的捐款纪录。1903年, 《伦敦时报》报道, 卡耐基捐款2 100万元, 洛克菲勒捐款1 000万元。1913年, 《纽约先驱报》做了总结统计:卡耐基捐款3.23亿美元, 洛克菲勒捐款1.75亿美元, 这在当时都是天文数字的捐款。由此, 企业社会责任的“慈善原理”认为, 企业应主动帮助社会上任何贫困的个人或团体, 促进企业慈善事业, 建立企业慈善基金, 与贫困人群建立社会关系。

那么, 企业慈善行为是正确和值得提倡的吗?对这一企业行为的伦理判断同样也必须诉诸普遍性伦理原则。在功利主义伦理观下, 企业慈善行为就不见得是正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指出, “认为公司的管理者在满足他们的股东的利益之外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根本上错误地认识了自由经济的特点和性质。在自由经济中, 企业有且仅有一个社会责任———只要它处在游戏规则中, 也就是处在开放、自由和没有欺诈的竞争中, 那就是要使用其资源并从事经营活动以增加利润。”弗里德曼甚至进一步指出企业慈善行为非但不是一种“责任”, 反而对于社会是一种“危害”:“很少有思潮像要求公司管理者去接受社会责任而不是为股东赚取尽可能多的钱这样, 彻底动摇我们自由社会的根基。”

在功利主义伦理原则下, 自由市场经济中, 慈善只在一种情况下是合理的。著名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就认为, 慈善是一种工具。波特2002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慈善事业的竞争优势》, 指出:“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 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 而实质上, 则应该专注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显然, 这一结论有悖于人们的常识, 它根源于企业伦理原则的冲突。

三、企业伦理原则的一个双层次框架体系

为解决企业伦理判断在适用伦理原则时的冲突,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双层次框架体系:第一层次是企业层次, 该层次适用于功利主义伦理原则;第二层次是个人层次, 该层次适用于德性伦理原则。

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有限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指股东作为投资者只能在其投资限度内对公司承担出资责任,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权人负责, 上述规定其目的就在于使得“公司”这一创设能够在法律所限定的范围内一心一意专注于营利的事业:有限责任被认为具有减少和转移风险、刺激投资、加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市场交易等方面的功能。因此, 在公司的层面, 要求企业承担慈善责任显然与“有限公司”这一制度设立的初衷相矛盾。推而广之, 在公司这一层面, 对所有企业行为的道德判断应遵循功利主义伦理原则:即应该从全社会总福利的角度来确定行为的正确与否。从这一点出发, 只要企业的行为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企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不负有慈善的责任。反过来说, 要求企业过高的社会责任, 正如弗里德曼所说, 将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 反而导致社会总福利的下降。

尽管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总是处于某一组织之中, 但个人的行为并不总是代表该组织存在的目的。例如, 企业的存在其初衷是为了营利, 它是一种工具主义的存在。如果意欲取消企业的营利性质, 不如从根本上取消“有限公司”这一制度。然而, 人类自身绝不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 因此, 就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而言, 毫无疑问地可以适用于德性论。德性伦理学要求人们考虑“什么样的人是最值得做的”和“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值得过的”这些问题上。良好的德性包括友爱、良心、节制等, 上述伦理规则适用于在企业中工作的人们, 但并不适用于企业。例如, 企业上下级之间可以形成友爱的工作氛围, 这是受到赞赏的, 但这并不是企业层面的伦理要求;企业领导可以给予员工更为温暖的生活照顾, 这也不是企业层面的伦理要求;企业销售的产品可以降低其价格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但在企业伦理层面也并非必须如此, 企业可以提高价格赚取尽可能的利润———只要是在经济法的约束范围内。

综上, 企业伦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企业层次和个人层次,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伦理原则。按照这一框架, 就可以较好地处理企业行为伦理判断中的冲突问题。

参考文献

[1]恩德勒.经济伦理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组织政治下一篇:企业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