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试验室管理

2024-08-15

工地试验室管理(精选九篇)

工地试验室管理 篇1

关键词:试验室,仪器,管理,清单

工程检测是工程当中检测和控制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需要建立工地试验室时,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合同文件中明确工地试验室的检测能力、人员、仪器设备配备要求,建设单位中心试验室、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和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的组建、备案以及工作过程都应该满足招标文件、合同文件的要求。为了保证工地试验室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工地试验室的仪器购置、使用、管理等也应该有一套完整、系统并适宜工地现状、满足工作要求的管理方案。

1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清单的确定

1.1 仪器种类的确定

目前,工地试验室的仪器设备购置,来自于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合同文件的要求,但是招标文件、合同文件中的要求有时候也不尽如人意,有些文件要求购置的仪器在实际施工中几乎没有使用,有些仪器则没有反映在合同当中,例如,正在建设的广清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中,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大部分仪器,如混凝土回弹仪(型号:ZC3-A)招标文件中要求的进场数量是8台,但实际使用中,有2台就足以满足施工检测的要求。又比如,该招标文件中,对于恒温水浴等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仪器却并没有要求,因此笔者建议,在工地试验室建设期间,确定购置仪器设备清单时,不应该只按照招标文件或合同文件购置,而应该查看图纸和设计文件,查看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完成哪些试验,根据试验规范、规程确定每个试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列出实际需要的清单,确定需要购置哪些仪器设备。工程项目履约检查中,也应该对试验仪器进行弹性要求,使项目试验室的仪器设备满足工程需要,而又不会造成太多的资源浪费。另外,清单中还应包括仪器进行自检时需要使用的游标卡尺、秒表、万能角度尺等量具,以便对一些不需要外委的仪器进行自检,或是在仪器检定周期之间进行日常检定。

1.2 仪器型号、数量的确定

仪器设备种类确定和型号、数量的确定其实也是同一个过程,也应该参考图纸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列出清单,仪器型号的确定是一个更加细致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仪器型号主要关系到仪器的量程和精度,两者都要满足规范规程的需要,这就需要很细致的筛选,比如钢筋试验中,钢筋标距仪的确定,首先考虑工程中需要用到,要进行检测的钢筋型号,每种钢筋的标距是多少,如果没有25 mm的钢筋,那么精度10 mm的标距仪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是有25 mm的钢筋,标距125 mm,则标距仪就应该购置精度达到5 mm的型号才能满足要求。

2试验室设计

确定需要仪器清单后,就应该开始对试验室进行设计,试验仪器并不是随便放置就可以的,应该按照仪器的要求,首先做好周边的要求,比如工作台、插座等,首先安排各试验室,一般根据试验的不同,可以分为集料室、水泥室、土工室、力学室、养护室等。水泥室、养护室等有特殊温湿度要求的房间,都要安装有能调控温湿度的各种空调、加湿器等,且型号功能应能满足试验要求。

然后就是安排试验室内部的仪器放置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试验工作步骤,将试验仪器顺序摆放,以方便试验顺利进行,但是,对于有特殊温湿度要求的仪器,需要注意不能放在一起,如水泥常规试验的一套仪器可以放在一起,但是水泥比表面积仪却要求工作湿度小于50%,这样跟水泥室的湿度要求就不一致,应该单独放置,而不是跟水泥净浆搅拌机等仪器一块放在水泥室了。另外,沸煮箱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容易影响室内的温湿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应该单独放置。

决定了仪器的摆放位置,接下来就是工作台、底座和供电线路的设计了,这个步骤中,应该仔细查看各个仪器的安装要求,有需要单独制作底座的,要在合适的位置先做好合格的底座,二相、三相电的使用也应该安全规范,满足仪器要求。

3仪器的购置与调拨

仪器清单确定以后,就是购置调拨仪器的过程,一般来说,公司其他项目或公司本部有满足要求的闲置仪器,首先考虑的是调拨,满足仪器的使用率,以免仪器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在没有满足要求的仪器时,则考虑新购。设备购置应该按照公司或项目的设备购置制度,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可以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统一采购,或项目试验室按照规定自行采购。采购过程应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保证设备质量。

4仪器的校准和检定

4.1 确定仪器的检定方案

根据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或业主、监理要求,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对于要求外检的仪器,和量具一同送有资质的外检单位进行校准或检定,没有外检要求的则可以进行自检,但要保证自检中要用到的量具进行了外检并合格。试验室中的每台设备都应该进行校准或检定,并加以标识(合格、准用、不合格),只有合格的仪器设备才能进行试验,准用的仪器只能在合格范围内使用,不合格的仪器是不允许使用的。

4.2 确定校准周期

一般来说,试验仪器应按照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或校准规程上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测,或依据该器具在使用中的重要程度、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合理确定校准周期,对重要关键的仪器适当缩短校准周期,对工艺质量无影响、数据要求不高的,可以适当延长校准周期。另外,在校准周期以内,还应适当的安排仪器的期间核查,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

仪器校准合格以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中,为便于管理,应该对仪器进行编号管理,各仪器建立独立档案,安排专人管理,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的管理规定,操作步骤上墙,试验员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规范操作,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仪器产品说明书、技术指标、操作手册、合格证书设备、使用记录、保养维修登记等材料,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编目,统一管理,以纸质形式进行保存。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扫描进电脑,另以电子文档形式进行备份。

6结语

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 篇2

⑵易燃、易爆物品要单独贮存,并远离火源,防止日光直射和振动。

⑶易燃、易爆化学品必须根据需要购买,不得大量贮存。

⑷作为基准物质的保证试剂,存放应与普通试剂分别保存,并有明显的标识。

⑸对每次使用不完的化学试剂应用胶带纸立即进行密封,防止化学试剂泄漏。

⑹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或耐酸防护服,使用腐蚀性试剂时必须戴酸碱手套。

⑺使用毒害品、危险品时,试验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在通风的室内进行。操作前要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⑻防止化学试剂泄漏,一旦发现泄漏,要立即采取措施。

工地试验室管理 篇3

关键词:交通;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

一、引言

工地实验室是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所必需的检测机构,是按照工程质量规范、标准及试验规程设立的,可通过科学、严谨的试验检测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由于试验室是建立在工地现场的,因此具有临时性和流动性特点。工地试验室的功能是利用试验所测数据对施工材料及工程实体的质量进行判断,为后期工序的执行提供参考,试验环节不仅对工程质量有紧密联系,还将影响工程进度和造价,对于工程的顺利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试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相关探讨很有必要。

二、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

(一)工地试验室驻地的标准化建设。工地试验室建设应符合一定的标准,标准化的试验室建设是确保试验结果真实可靠的前提。首先,试验室建设应符合国家试验室建设规定,满足工程建设单位的要求;其次,要确保试验室的安全,远离加油站、地质不稳区等高危场所;最后,试验室功能配置要合理,相关联的试验室可临近布置,而需要养护、留样观察的试验室应设置于四周,避免干扰;试验室电路布置要符合规定,供电方式可按照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规定,实行三箱五线制,设置应急电源,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工地试验室的制度建设。1、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地试验室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时,一般参照母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由仪器设备质量保证、试验检测环境保证、技术力量素质保证、验收数据成果保证以及质量事故处理五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具体措施如下:①仪器设备质量应设置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同时兼任设备维护工作;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签署合格验证;使用前要检查设备性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测验检测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二是对特殊环境的监控,按时记录,定期组织养护管理。③技术力量素质保证可通过计划定期培训和定期举办讲座的措施实现,定期组织技术考核,对于通过考核的继续留任,不合格的则应采取再学习补考或重新分配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④验收收据成果保证应通过如下流程:接收委托任务→编制检测计划→按规范实施检测→做好测试记录→编制检测报告→检测人员校核→打印正式报告→主任审核签发→登记归档。⑤质量事故处理需按照事故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设备类事故,应停止测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及时维修设备,并将维修记录存档;对于数据事故,应先分析事故原因,若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则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积极研究补救措施,并编制分析报告。2、试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是试验室正常运行的保障,也是试验室制度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试验检测涉及的设备和仪器较多,操作规程具有专业和复杂的特征,安装、使用操作、维护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不严格控制,可能会对仪器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首先,试验室主要负责人应对试验室的安全付全面的责任,对试验室内仪器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备案;其次,任何人进入试验室都需要通过管理员的许可,进入试验室人员不得随意动用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凡违规操作,并引发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最后,工地试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向相关责任人和部门汇报事故情况。3、工地试验室档案管理。第一,设备档案管理。试验检测设备是实现质量检测的主要工具,要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应建立规范的仪器管理制度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体系。对液压万能试验机、混凝土搅拌器等设备要做到“一机一档”,档案内容应包括采购、调试、运行、维护、报废等各个阶段的跟踪记录。仪器设备的档案信息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延长会不断增加,做好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可为后面环节的管理使用决策提供参考。第二,工地试验室人员档案管理。工地试验室的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尤其是对试验员的管理,因此做好工地试验室人员的档案管理,可有效提升试验室的管理效率。首先,做好人员配置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合理配置试验作业人员,并将其基本信息注册在案,做到一人一档。试验检测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如《实验检测工程师证书》、《试验检测员证书》以及其他资质证书。其次,工地试验室检测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得随意更换;若特殊情况时需要更换人员,则变更后的人员数量和资质水平应高于或保持原有水平,不得降低标准,避免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定期对试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试验技能经验交流;学习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提升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第三,工地试验室日常运行档案管理。工地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技术台帐,如试验样品、不合格样品等物品的台帐以及对外委托台帐等。

随着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工地试验室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使试验室的质量保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应加强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构建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试验检测效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兰洁.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04:117-120.

[2]徐卫华.公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03:26-27.

浅谈工地试验室管理 篇4

现代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推动了公路基本建设的大发展, 同时也使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并取得相应发展。这对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投资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路建设中, 为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是公路建设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础技术, 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感觉器官”。因此企业试验室的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

2 施工企业试验室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

2.1 试验室成立初期

成立初期主要进行试验室的房屋建筑、仪器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及试验室资质的申报。施工企业试验室由于其流动性较强的特点, 其规模决定于工程规模的大小及所承担的具体工程的任务, 而建立的适合需要的试验室。

2.1.1 试验室房屋建筑

试验室房屋建筑面积的大小要满足施工的需要, 在进行房屋建筑时应考虑房屋的通风、采光、供电、排水、高度、门及走道宽度、平面布置等。如试验室的用电量应根据设备用电量计算, 采用集中配电箱控制, 电路必须有安全接地, 养生室的电路及灯具必须有防潮装置, 大型设备、精密设备和大功率设备尽量设专用线路。砂石、水泥、混凝土室的下水都须设沉淀池, 化学室要设置废液回收池, 房间高度充分考虑设备高度, 如万能试验机。试验室的门和过道的宽度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外型尺寸, 以便设备进出。混凝土室和力学室、养生室的距离不宜太远, 以便于推车行走。房屋建好后及时在不同的试验室搭建满足试验操作需要的工作台面、水池、设备基座及下水道等, 并请电工对整个试验室接电。

2.1.2 设备购置、安装及标定

试验室的性质、规模根据所承担的任务不同, 对设备的需要也不同。设备购置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试验规程的规定, 且设备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试验设备切勿大而全。设备到位后应设专人组织验收、安装、调试, 并对设备进行计量标定。

2.1.3 试验室资质认证工作

在试验人员到位、试验设备安装检定合格后, 根据不同地域的要求由试验室相关人员填写《项目试验室资质申请表》, 申报资质试验室人员应按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配置, 试验室主任要求取得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交通部工程试验检测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对特大型工程的试验室主任, 应具有五年检测经历, 中级以上职称;大型工程和中小型工程的试验室主任, 应具有三年以上检测经历, 初级以上技术职称。试验检测人员同样要求取得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交通部工程试验检测资格考试合格证书》, 并且有2年以上负责试验检测工作的经历,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试验室人员持检测证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80%。申请表填写内容包括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各试验人员的身份证、试验检测证书、学历证书及职称证书等的复印件。试验室总面积、所能检测的项目、仪器设备清单、仪器检定证书及仪器自校记录、试验室组织机构框图和试验室管理中的一些规章制度等。填写好后上报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资质申请, 并报备上级技术主管部门, 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签发工地试验室临时资质证书后, 试验室才能正式开展工作。

2.2 开工前的其它准备工作

试验室检测文件和标准的准备:应根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 在试验检测工作开始前, 应组织准备齐全的试验检测工作必须依据的标准规范、试验规程、检验评定标准和有关技术资料。试验室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料源处取样, 进行性能试验, 将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材料部门, 以便材料部门同供应商签定供应合同。为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开工前根据进度需要, 由试验室主任负责提出试验检测的计划, 并分工负责, 将分项试验检测工作落实到每个试验人员。

原材料确定后应及时调配工程中先用到的各种配合比, 及不同地点的土的标准密度试验, 并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报告, 上报监理单位认可后, 及时送报工程部以备做开工报告的材料资料。

2.3 施工阶段

在工程施工中重点作好设备管理、试验工作管理、文献资料管理等。

2.3.1 试验人员的安排

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的初期、中期及末期, 人员分工是不同的, 在不同时期, 试验室主任应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 使其检测工作在不同时期有条不紊, 每个检测人员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人员分工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大致分为资料管理人员、标准密度检测人员、混凝土检测人员、现场检测人员、原材料检测人员及仪器管理保管人员等, 每个岗位人员的多少及细部划分应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试验人员应根据各人的分工不同作好自己的工作。试验室主任应及时将试验人员分工情况上报工程部和材料部门, 以便日后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

2.3.2 在施工中同各部门的配合

一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 如同当地电信局、供电局、银行业等, 同样更离不开项目经理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作为试验部门, 在工作中同工程部、经营部和材料部门的业务往来较频繁, 这就要求部门之间平时应多沟通、多联系, 及时将信息互相反馈, 更好地将工作作好, 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高的利润。

2.3.3 对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 加强控制

材料是施工的物质条件,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 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 工程施工中应对每次进场的材料及时由专人按规范、标准的频率要求, 取样试验, 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在施工中对材料有怀疑时应加大检测频率, 以防不合格品用于工程中。

2.3.4 资料在不同时期的管理重心及意义

文件资料管理也是试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件资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试验室工作有关的行政文件, 如会议通知、会议记要等;另一部分是试验技术资料, 这一部分资料必须做到准确、齐全、规范。第一部分文件资料要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收集汇总, 第二部分试验资料较复杂, 但其在整个工程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出具的很多技术参数要指导施工, 作为进行下一道工序或分项开工的技术性资料。施工初期, 资料人员一方面要将工程开工需要的技术资料及时整理上报外, 还应将各种台帐建立齐全。如仪器设备管理台帐、仪器设备使用台帐 (不同仪器应分开建立) 、各种原材料进场台帐、取样台帐、试验台帐、混凝土强度台帐、路基压实度台帐、土、灰土标准密度台帐、混凝土配合比台帐及外委试验台帐等。在施工中期, 更应及时将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归档, 使原始资料报告齐全, 各种台帐填写完善。不因资料影响以完工序的计量工作和工序的验收工作。到了施工后期资料的归档、汇总就尤为重要, 因此, 资料作到准确、齐全、规范是必要的。

2.3.5 在施工过程中同监理及外部检查团的配合

监理在工程进行中会经常对其用于工程中的材料、混凝土强度及标准密度、工序检验等进行旁站监督或抽查, 对施工单位出具的报告进行审查签认等, 因此试验人员在作好自身工作的同时, 还应全力配合监理的检查, 使其不因监理原因而影响工期。在施工进展中, 还将有大批量外部检查团, 如业主单位及当地质检部门, 每次检查都需要相关人员密切配合。

2.3.6 数理统计分析在施工中的作用

在工程进展中, 还应及时将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 从数据和图形分析在一定时期内施工的实际情况, 如材料的质量是否平稳、配合比在应用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是否需要调整优化、施工工艺是否适宜等。从分析数据并结合现场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从而使施工工艺更合理, 节约工程造价。

2.3.7 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验

试验室根据施工计划安排, 试验人员在工序进行前做好工序质量控制所必须的各项基础试验、并提出控制参数和数据。如配合比 (包括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砂浆配合比、压浆配合比、路面基层混合料配合比) 的设计等, 以便指导施工, 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 试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的要求, 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测工作。每道工序完工后, 项目试验室按检验文件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 填写检验试验结果的记录、报告、台帐。检测结果按规定程序上报。工序检验和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时, 试验室及时按规定渠道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 采取处理措施。并按规定重新检验, 直至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2.3.8 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设备管理是试验室的硬件, 是开展试验工作的物质基础。设备管理是试验室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设备。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试验室能否正常开展工作, 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平时应加强对仪器的检定和保养, 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2.4 工程竣工

工程竣工后, 试验室应配合质检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试验检测, 提出验收报告以决定是否接收, 在此同时组织试验人员对完工的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汇编成册完成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并把整理好的资料上报业主单位及管理单位。

3 结束语

在公路建设中, 为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个体系的运作离不开试验检测技术, 离不开试验室和试验室工作。因此试验室的管理好坏尤显其重要。

摘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建设和管理中必不可少, 工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根据试验管理经验, 介绍了工地试验室在不同时期的管理工作, 仅供参考。

工地临时试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 篇5

众所周知, 工地试验检测是最直接、最原始的质量状况反映, 大量反映工程质量的数据都可追溯至工地试验室, 其工作成果也是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 工地试验室承担着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任务。而笔者所在单位也曾发布过《公路施工标准管理指南》, 对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做出了指导性规定。面对边远野外地区特殊施工地区如何建设和管理好工地试验室, 对施工主要参数控制、工程材料质量、施工质量重要环节严格把关, 满足设计、规范及评定标准要求, 具体内容如下。

1 强化监管

做为施工单位母体试验室应根据其主要职责为服务项目部特点, 在一般工期要求紧张情况下, 应以试验室进场选址、布局建设, 仪器合理配置及补充购置, 就位调试, 标定计量, 工地试验室备案等一系列程序耗费时间较长而繁杂过程中, 发挥其协调沟通方面优势, 高度重视, 重点做好此项筹备工作。根据施工内容, 而工地试验人员在此期间侧重于熟悉掌握设计文件, 料场调查原材料检测等前期工作, 合理利用好资源、时间使其争取早日取得备案通知, 尽快启动工地试验室开展试验工作, 为本单位所承建工程施工服务。

2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

在工地试验室的建立和运转, 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组织全体进场试验人员进行学习, 让每一位试验人员都能熟悉和把握自己的岗位职责, 了解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 在其后的质量体系运行阶段, 及时进行审核和必要的修订,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确保体系的持续有效, 建立健全完整的开展工地试验检测项目所需各项制度, 工地试验室能否正常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工作的成效, 管理制度化势在必行, 建立各项与母体试验室相适应规章制度, 明确工作范围、任务和职责, 建立良好工作沟通, 联系和汇报体系, 确保试验工作秩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并加强指导工地试验室制定各项实施细则, 加强与施工现场和项目部总工办、质检办联系, 定期以试验检测角度分析工程质量控制情况。

3 人员管理

3.1 在野外地区工作还要注意进场人员健康状态, 劳动强度在

野外适应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试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需要, 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必须由野外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专业试验检测工程师全面负责工地试验室运行管理和授权范围内各项试验检测活动, 组织领导好试验人员并对其进行合理、细致、明确分工, 人员配置数量专业人员至少5人以上, 并适当配置辅助人员和专用小型车辆, 分成室内试验室和现场试验两大块分工, 室内可设置各试验室负责人, 对各工地试验室全面负责 (包括各工作室日常环境、温度监控、卫生工作) , 现场试验可按构造物或桩号划分, 全面负责现场试验检测, 分工不分家, 相互协助, 主次明确, 配备熟悉试验资料工作的内业资料员及办公设备。

3.2 并保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轻易换人, 人员培训工作要持

续化, 主要由母体试验室组织工地试验室配合方式进行, 主要学习内容: (1) 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 (2)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信用评价及其他知识培训。

4 资料管理规范化、系统化

试验资料真实性反映出工程质量受控状态和管理制度落实和贯彻和执行有效性, 资料及文件是工程施工的真实记录和工地试验室的成果, 最后要通过验收并做为技术档案移交建设单位等保存, 所以资料及文件的管理要规范系统, 及时归档, 分门别类, 按有关规定建档、存阅根据以上内容, 切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作出以下建议:

4.1 在建设工地试验室时, 应充分考虑野外边远地区用电、用

水, 保温保湿困难问题, 临时用电要标准化, 并配备备用发电机, 大功率稳压器及水源质量保证问题, 加湿、保温要采取集中供暖, 加湿器, 空调相互配套保证试验环境条件, 充分考虑各室的功能, 尽可能一次将室内高度, 通风、电源、水源排水, 机座预埋, 通道宽度, 工作台位置设置齐全, 平面布局科学、合理, 总面积在300m2大小为宜。

4.2 野外边远地区, 由于工地距单位驻地、城市距离较远, 路况

较差, 仪器设备的配置按管理办法及所承担的工程规模决定外, 在配置时除注意符合规程要求技术性能、性价比外, 要求外尽量做到节约、易运输, 仪器本身材质良好, 并在野外地区工作性能不降低仪器功率大小满足在野外运转良好, 装运过程包装妥当, 行驶平稳外, 并对关键小型仪器有备份及必要配件替换用品, 耗材有少量贮备, 计划要超前, 大型或精密设备安装与调试应由生产厂家或供货商售后参与, 并做好人员培训与咨询联系工作, 并认真做好计量标定工作和日常校准工作制度化。

4.3 切实处理好工地试验室与原材料质量管理关系。 (1) 加强原

材料出厂质保资料审查与收集, 并按规范要求做好复检试验, 并应加强授权范围外如钢绞线、橡胶支座等外委材料复检工作, 在此期间应取样及时, 并和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交流和沟通, 统一意见, 减少不必要开支。 (2) 从源头上加强取样方法、频率、标准规范化操作, 执行和落实。 (3) 加强对非常规、非结构用材料的检测工作, 避免不必要损失。

5 结束语

工地试验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由于工地试验室组建临时性特点, 首先母体试验室要从思想上重视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 确保其在人员能力、环境设施、设备管理检测方法等方面都满足工作要求。其次, 工地试验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现场要勤跟踪、勤检查, 管理过程中应勤汇报, 征得领导支持和帮助, 并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积累经验, 保持清晰思路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发挥工地试验室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彩利, 李宁利, 马士宾, 孙吉书《.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2年Z1期.[1]张彩利, 李宁利, 马士宾, 孙吉书《.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2年Z1期.

[2]宋福贵, 雍希阳, 陈晓玲.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2]宋福贵, 雍希阳, 陈晓玲.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3]霍宏娟, 徐博书, 张素青, 李金.聚酯纤维对水泥碎石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3]霍宏娟, 徐博书, 张素青, 李金.聚酯纤维对水泥碎石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浅谈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 篇6

本文结合宁夏区域市场特点, 着重论述工地试验室前期规划, 建设, 管理, 运行, 收尾全过程的资源配置及质量管理。当今检测市场依据检测任务职责分工不同, 分为施工单位的工地试验室, 监理单位的中心试验室, 建设单位的第三方试验室, 咨询检测单位的试验室。首先明确自己试验室的责任和目的, 准确定位自己的功能, 按照项目实际特点进行全方位, 多角度的规划选址试验室, 满足项目施工检测需要, 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

1 建设一个满足要求的标准化试验室

首先规划选址, 规模大小要与项目规模成比例, 选择靠近施工现场, 方便到达施工现场实施检测, 远离滑坡, 山洪易发地段设置工地试验室, 试验室工作用房可以选择自建, 可以租赁现有房屋, 节省成本, 材料选择防火, 保温性能好的材料, 能够保证提供一个满足环境要求的检测空间。硬件具备条件是开展试验工作的基础。

其次功能区和办公区生活区要分开设置, 标识清晰, 细节布置合理, 注重试验室的水电布置, 方便使用, 其中注重标准养护室的设置, 空间面积满足标准化要求, 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注重防火要求, 化学分析室注重试验用化学药品安全管理, 高精度天平注重远离震源, 操作平台的设置可以选择自建, 更好的可以选择整体橱柜式平台, 一次投入, 多次利用, 节省硬件建设时间, 节省摊销成本。样品架都可以选择购置不锈钢成品, 既美观, 又方便, 还可以重复利用, 更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跨越冬施的项目, 要具备冬施要求, 要注重试验室地暖的设置, 满足冬季的使用功能, 创造一个良好的检测环境, 才能满足试验人员认真努力的去工作。为试验检测工作提供一个基本保障, 标准化的硬件建设, 需要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真正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标准化试验室。展现一个单位对质量检测工作的态度。真正做到对工程质量负责, 而不是空谈。

2 试验室的资源配置满足项目需要, 达到标准化要求

首先成立一个组织机构, 利用责任矩阵制, 分工明确, 职责明确, 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团队, 有组织, 有纪律, 才能建造一个不朽工程。俗话说:工要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优秀的检测团队, 合理的仪器人员配置, 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及每个仪器设备的最大效能, 才能攻克每项尖端的技术难题, 真正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 对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的研究起到引领创新的作用, 为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 国家战略, 百年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其次软实力和硬件的双重高端配置, 更能体现一个检测单位的精神面貌, 一个企业的文化背景, 展示一个企业的形象, 良好的环境, 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 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能, 展示其真正的实力。在试验室建设方面, 更多的要从细节小事入手, 精雕细啄, 才能出精品, 从小的水路电路布置, 标识标牌的设置位置, 仪器的摆放, 卫生的干净整洁, 人员试验过程的规范, 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对试验检测工作的严谨, 认真, 细心, 才能得到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可靠数据。试验室还应配备车辆, 网络等办公工具, 方便实际工作, 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统, 监督实施记录检测数据, 记录检测过程, 更具说服力, 建立良好的信誉评价体系, 提高社会对检测单位的认可度和信誉度。

3 标准化试验室的管理

试验室在运行方面不但需要硬件的支持, 软件管理方面依然很重要, 一个团队如何发挥巨大的作用, 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高效的试验室需要检测实施计划, 检测实施方案, 仪器、人员、安全、技术、计量管理, 信息化管理、期间核查、内业资料管理, 奖罚制度、廉政建设、薪酬体系等各个环节的完善制度去管理人, 约束人, 才能做到一个完整的技术团队, 为打造精品工程起到保障作用。

试验工作需要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是一门试验性科学, 需要用数字语言量化描述工程质量的一个工作, 面对的研究对象, 都是矛盾体, 需要把握度的原则, 注重材料的适用范围, 按照标准不同, 具体的施工环境, 施工特点, 因地制宜, 选用不同标准的材料, 但是目前工程用资源紧缺现状经常遇到, 有些项目弱化试验室的功能性, 这就需要试验技术人员结合项目实际, 综合评判裁决, 反复论证试验, 通过技术手段, 互补性原则, 克服缓解矛盾, 提出解决方案, 无论何种情况, 坚决不能超越底线, 不能造成质量隐患, 不能违背标准, 肩负使命, 肩负责任, 建造优质工程。

一个高标准, 严要求的试验室要具有创新推广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的能力, 为工程攻关技术难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分析, 帮助解决实际施工中遇到的各种环境挑战, 和技术难题, 一个好的检测团队, 可以利用技术手段, 优化配合比设计, 提高结构耐久性, 节省材料, 节省成本, , 试验人员还应该学会使用QC小组解决更多实际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更加深入透彻的查找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利用当地的尾矿资源, 进行再生改良都能达到很好的工程用材料, 这样还能改善保护当地环境, 变废为宝,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试验工作的具体实施, 要科学、客观、严谨、公正、试验人员要严守检测程序, 遵守职业道德, 要以真实可靠的数据反映工程实体质量, 任何个人不得以经济利益, 行政干预, 扭曲歪曲事实, 去削弱质量, 试验人员要对检测数据真实性负责。在实际检测过程中,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遵守实施。在内业资料管理及不合格品管理中要更加重视, 实行追溯管理, 实行挂牌督办不合格品处理, 真真实实的控制工程实体质量, 内业资料做到保密安全管理, 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依据, 不得涂改乱借他人, 签字程序必须真实有效, 基本的工作一定要认真, 严谨, 细心。试验室管理中还应注重质量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偏, 制定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 指导施工, 对施工中的工序进行检测验证, 在正常运转之中, 上级部门及母体试验室要定期组织对工地试验室的检查, 考核, 宣贯新标准, 比对试验等多种手段的监督指导, 也是一种奖罚制度实施的依据, 促进试验检测团队的成长, 充分发挥试验检测效能, 更好的为工程质量服务。

4 结论

通过实践证明, 一个标准化的试验室与一个普通试验室相比, 工程质量明显改观, 经济效益明显, 各部门对工程实体质量的赞誉度更高, 希望项目管理者决策者, 更多重视试验检测部门的设置, 注重试验工作, 注重试验人才的培养, 注重试验检测管理, 会带来意向不到的收获。真正做到科学化, 精细化, 从细节做起, 从小事做起, 切实的控制工程实体质量。为工程顺利施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

[2]宁夏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工地试验室管理 篇7

1 目前工地试验室存在的弊端

落实工地试验室工序检验工作, 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和促进了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化的主要途径。但是, 现有的试验检测人员、设备投入不足, 不能满足当前公路工程建设的正常需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不少工地试验室存在着监管不力的现象。这些管理弊病为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 工地试验室与其他部门配合脱节。目前, 工地临时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没有明确的工作分工、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保证措施, 在运行过程中缺乏与其他部门 (如质检部、工程部、物资部、合同部) 的有效协调。主要表现在:工地试验室职责不太明确, 常将自己的检测工作与质监部门的检查工作局部混淆;母体试验室在一定程度上对工地试验室的监管不利, 甚至出现管理脱节现象;缺乏与各部门的有效沟通。由于大量反映工程质量的数据都可追溯至工地试验室, 如果沟通出现问题, 就会造成信息不准确, 影响工作效率。

2) 试验人员流动性大, 素质良莠不齐。在当前的工程招标中, 多数缺少对试验室的人员素质及数量等方面的明确规定, 导致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准、责任意识与岗位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试验人员是随着临时招聘的, 对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要求比较宽松, 导致测试仪器使用不当, 数据精度不统一, 资料整理无次序等工作失误现象, 影响工程有检测质量;试验室测试工作是一项琐碎、繁重、重复的工作, 且人员身兼重任。这些条件造成测试岗位缺乏吸引力, 人员流动性大, 在岗人员不安于岗位的现状, 人才流失严重。

3) 试验检测工作受到外界干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试验室检测人员往往迫于外界压力而不能独立开展检测工作。例如有些建设单位急于工程竣工, 追赶工期, 通过母体检测机构或直接给试验室人员施加压力, 迫使他们违背职业道德, 造假数据、出示假证明, 从而使检测人员违反试验检测数据客观、公正的原则。

2 加强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措施

由上述弊端可以得出,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公路工程, 需要从工地试验室监管入手, 严格规范试验室检测程序, 实施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 采取必要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做好验证试验、工艺试验、验收试验等工作。

2.1 加强施工现场试验检测的质量控制

目前很多工程管理都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 所谓架子队管理模式就是以施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管理与监控层, 以劳务人员和与其他社会劳动者为主要作业人员的工程队。在架子队管理模式下面如何加强现场的试验检测工作成为整个工程队以及工地试验室的新课题。

1) 工地试验室应自成体系, 职责明确。同一般施工单位的工程部、质检部、合同部、物资部一样, 工地临时试验室虽然具有暂时性, 加之架子队的管理模式使试验室拥有了一定自主性, 但也应该自成体系。如一般的试验室设有资料室、收样室、水泥室、试块切割室、现场检测室、标准养护室、砂浆混凝土搅拌室、土工室、力学室等, 每一个部室也要求每个人明确工作范围、任务和职责, 每一项试验检测项目有专门的试验检测人员负责。对于试验中的数据不符或资料混乱的情况要适当追究个人责任, 奖罚分明, 提高每个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这样就有利于现场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业务部门工作的协调开展, 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 实行现场分区管理制。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 并随时抽查一些检测项目。对于有些工地面积过大, 可将现场分为几个施工区域, 分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除安排技术比较全面的试验人员专门负责现场抽样、试验检测, 还应对施工队伍的诸如混凝土浇筑、路基填筑等进行全程跟踪, 发现问题当场解决, 并及时向试验室主任及相关领导汇报, 有效的控制现场施工质量, 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3) 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相关待遇。我家建立了试验检测人员的考试取证注册制度, 这对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试验人员的管理, 对进一步促进试验人员加强责任心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但是企业上对于试验检测人员的相关待遇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比如在对于已经取得交通部注册的相关试验人员的考证奖励、试验人员的工资待遇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努力做到充分的尊重他们、重视他们, 使试验人员安心自己的岗位。

2.2 加强对原材料尤其是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对原材料的检测是工地试验室检测的主要方面, 原材料质量的达标与否影响到整个项目质量的根基。其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是其重要的环节, 混凝土试验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记录报告数据有出入、原材料取样不具备代表性等。究其原因, 除了人员素质问题, 主要是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为此, 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解决:1) 试验操作必须规范化。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试验操作程序必须规范化。比如混凝土质量检测, 设立专门的混凝土质量负责人。拌和站设立专门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员, 试验室副主任全权负责试验室的所有委托材料的抽检、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建立现场委托试验员制度, 监督现场试验工作, 每次拌制结果都打印出来, 能直观的看到混凝土的材料组分变化, 以评定质量。具体检验项目操作要做到规范化, 包括混凝土取样成分、数量及方法严格执行相关规程, 试验过程中做好各项记录, 确保数据准确。2) 采用自检与抽检同步进行的控制形式。改变以往工地试验室“先自检、再报检、后抽检”的检测程序, 采用自检与抽检同步进行的方式, 一方面使检测手续简便化, 加快了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增大了抽检频率, 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精度, 实现了质与量的双重控制。3) 实现工程实施各部门的有效协调。建试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为工程提供试验数据, 为工程整体质量服务, 所以加强与施工现场其他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十分必要。建立工作联系和工作汇报制度, 及时将检测数据和报告结果提供给相关部门, 定期召开工程质量分析会, 试验室全体试验人员就重大问题可以加以讨论、研究, 反映问题和工作汇报。从试验检测角度分析工程质量控制情况,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辅助质检部门控制工程质量。

3 结束语

工地试验室应如何做试验 篇8

工程实践是错综复杂的, 工地试验室面临的环境、检测的过程、检测的结果也是极其复杂甚至充满悖论的, 有效的工作方式绝不会一成不变。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必须扮演思想者的角色, 借助思维武器来破解难题。

1 手段要重实效

某些试验项目虽然针对着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检测的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检测手段本身的局限性, 看不到实际效果。

比如,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拌和, 结合料剂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5) 第5.2.16款: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应从拌和厂取料, 每隔4h测定一次结合料的剂量;第8.2.9款, 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的试验项目:绘制EDTA标准曲线, 对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剂量做有效控制。

通常施工方会安排一名检测员专职负责结合料剂量的检验, 监理方也会旁站监督这一过程。检测员在混和料生产过程中, 随时取样做EDTA滴定试验, 发现结合料剂量高了, 立即通知拌和厂操作工调低叶轮给料机的电机转速;隔一段时间, 再取样化验, 发现水泥剂量低了, 立即通知调高电机转速……如此不间断的监测, 忙的不亦乐乎。

表面上看, 检测员对结合料剂量的控制功不可没, 实际上这种做法非但毫无效果可言, 并且有害无益。现今的施工机械早已今非昔比, 拌和设备自身都具备自动化的称重计量系统, 由微机控制, 对结合料质量误差的控制精度至少在2%以内, 好一些的能达到1%以内, 这远远超出了施工对结合料剂量误差的期望。

而EDTA滴定法, 只是一个简易的化学试验, 试验本身的粗略性决定了绝不可用它作为水泥剂量的控制手段。滴定试验的结果与实际的水泥用量相去甚远, 已经为有识之士所意识。用它来指导拌和机操作, 无异乎拿一把米尺来校准千分尺。

且直观的想象, 以300型稳定土拌和机为例, 一小时能拌制300t混合料。检测员从这300t混合料中只提取1kg做检测, 如果这1kg混合料能精准地反映300t的拌和状态, 岂不怪哉!

2 过程要切实际

试验规程的编写, 面向全行业, 有包括交通科学研究院、质量技术监督局、材料供货商、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独立第三方检测以解决争议在内的众多的使用者, 所以力求详尽入微。其中自然有非常多的条款对工地试验室来讲, 显得极为苛刻。

因此要立足为施工过程服务这一目的, 加以辨别, 剔除检测中不必要的环节。工地试验室只是一种临时简易的试验室, 不需要也做不到如科研院所般的精细。

仍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生产为例,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是每日必做的项目, 是试验室工作的重头戏。成型一组试件, 9~13个, 不但耗费体力, 而且试验规程提供的检测过程冗长, 需称量养生前试件质量、浸水前试件质量、浸水后试件质量、计算养生期间质量损失、吸水量;量取养生前试件的高度、浸水后试件的高度;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

步骤虽多, 其中有价值的数据只是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 通过它来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只要做了这一步, 试验就完成了。至于称质量、量高度、计算质量损失、吸水量, 谁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

有人忍不住嚷嚷:“那不是你说没用就没用!”至少工地上的检测员都还看不到它的用途。做一件事情, 连目的都不知道, 多余不?把步骤删减了以后, 我们能节省一半的精力。

3 方法鼓励创新

几乎所有的试验规程, 包括国家标准, 都是推荐性文本, 并非不可越雷池一步。

从工作中总结经验, 用更快捷、更优秀的办法解决问题, 自是一件高尚的事儿, 竟常常引起争议。

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为例,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11) 对原2001年版本进行了修改, 将“拌和结束后, 立即把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内, 用小刀插捣, 轻轻振动数次, 刮去多余净浆。”改为“拌和结束后, 立即取适量水泥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 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 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 锯掉多余净浆。”

操作手法有改变, 目的未变, 无非为了使水泥浆体密实, 排除孔隙。笔者以为, 采用新规程的“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 水泥浆会粘附在直边刀上, 不好处置, 更难达到试验的时间限制条件“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而原2001年版本“用小刀插捣, 轻轻振动数次”, 运用起来会得心应手。

在一次技术比武中, 笔者以惯用的原版本的操作方式完成试验, 遭到评委的嗤之以鼻, 原因是“你不按规程做, 规程是有道理的……”诸君且看, 仅仅是对非常细小的一个环节做出调整, 便引来如此大的非议。

施工过程依据施工规范, 现场技术员对工艺进行改良, 创新点层出不穷;何以在检测环节, 检测员一定要奉试验规程为圭臬, 刻板僵化的工作?

如果说一本规程已经解决了检测中的所有问题, 读大学、读研究生岂不无用?

如果我们都机械地克隆规程, 以高度一致的方式做检验, 那么人的水平的高低将从何体现?

4 资料力求简化

可以被简化的资料, 是指那些除试验检测记录表和试验检测报告以外的资料, 比方说环境记录、检测设备使用记录、检测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计划、台账等形式上的文本。此类文本华而不实, 一般不具备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近些年却形成了怪现象, 争相攀比, 不厌其多。究其原因很复杂, 最不堪道破的一种情形是, 某些试验室负责人心知肚明其中很多资料没有用, 但是为了在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 拿来炫耀其工作做得如何到位, 迫使检测员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工地上人员岗位有限, 实不该耗费精力在无聊的事情上。对检测效果少有帮助的资料, 能省则省, 不能省则灵活应对。

哪些可以省?比方说, 台账中的试验台账, 它只是对试验检测报告的结果数据进行简单汇总, 可以省去;而原材料进场台账颇具用途, 不能省。

哪些可以灵活应对?比方说, 原始记录应具备完整性、溯源性, 检测时所处的环境、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 应记录在案。但是如此一来将使程序变得复杂, 以水泥检测室为例, 设备有十几种, 做一套水泥性能指标的检测, 每用到一种设备, 都要记录时间、试验项目、环境温度、湿度、工作状态等信息, 这是极其恼人的。

翻开工地上的《环境记录簿》, 上面永远是符合检测要求的温度、湿度;《试验检测设备使用记录》, 永远整齐划一地填着“设备运行正常……”。人员受了累, 却见效渺茫。

从事情的反面思考, 就会变得简单。异常情况毕竟少呀, 只要做一个《××不符合记录》, 在情况发生异常时填写, 效果一模一样, 事少而功多。

5 结语

笔者著此文, 自觉无味。文中没有新意, 核心观点无非围绕着做事情要理论联系实际, 地球人都知道。然而, 在向检测员宣讲这些内容的时候, 困难之大, 不可想象。何者?底子太薄了!人家技术员科班出身, 受过正规教育;而工地上的检测员鱼龙混杂, 莫名其妙。

说到此, 乃与国家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降低就业门槛的政策方向相违悖, 但要着眼现实, 故无所忌讳。倘使没有试验检测职业资格制度, 重新回到就业无门槛的状态, 这个行业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儿, 制度的顶层设计者不可不慎思之。

摘要:结合实例, 揭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在检测工作中所犯的方向性错误, 对检测方法的合理性提出评判标准;论述有效的工作方式应灵活多变, 不拘一格, 尤其不能肤浅的记忆行业管理文件, 对待文件要侧重于理解;指出从业人员的文化薄弱是检测行业发展的瓶颈, 是产生问题的根源。

浅议工地试验室检测的重要性 篇9

1 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特点, 提前做出一个详细的试验检测计划, 真正把好原材料和施工项目的质量关。对于那些需见证取样和送检的项目, 按不小于每个需见证项目试验总次数的30%做好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如用于承重结构的砼试块、钢筋原材、钢筋闪光对焊接头、钢绞线、水泥、外加剂、砂、石子等。

2 做好试验检测的依据

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 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 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 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 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做这些试验时, 要特别谨慎小心, 有时要做多组试验, 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3 现场跟踪检测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 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测、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测, 检测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 眼勤就是要勤观察, 手勤就是要多做检测工作。 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减少经济损失。如在清嘉高速公路1标段野猪沟大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 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 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 此时正好检测人员赶到现场, 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 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实验检测人员要在施工现场配合现场管理人员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 并随时抽查一些试验项目, 如混凝土的砂 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等。试验检测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 遇到质量难题, 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 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试验检测人员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做到措施得当。

4 试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每一项工程的竣工验收, 一是验收外观质量, 二是验收内业资料。试验资料在工程内业资料中占重要的地位。如何管理好试验资料也是能否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的关键。试验室运转之初, 我们就选定一个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试验员管理试验资料, 实行台帐管理制度。根据不同试验项目, 分门别类建立台帐, 对抽样试验建立取样记录, 收集、保存原材料质量保证书, 使试验检测工作有序地开展, 试验资料清晰、完整。

在工程进行中, 及时进行各种材料原始资料 (如出厂合格证、材料出厂检验报告、化学分析报告、新材料和特殊材料的产品使用说明书等) 的收集索取和材料复试报告收取工作, 根据施工时间顺序, 分门归类, 装入档案盒, 档案盒正面及侧面设明显标识。工程结束后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整理装订, 送档案馆、本单位档案室及有关单位存档。

5 试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通过试验检测, 能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 便于就地取材。譬如建设地点的砂石、填料等等, 可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有效手段, 以确定上述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定的要求。便于就地取材, 降低工程造价。

2) 通过试验检测, 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的应用。及时有效地对某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 以鉴别起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 从而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推动施工技术进步, 提高工程进度, 质量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 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 可科学地评定路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有了这套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 对于任何一种材料均可通过对其规定性能的相关检验, 从而评定其产品是否合格。这对于合理地应用材料, 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4) 通过试验检测能合理的控制并科学的评价施工质量。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竣工后的评定验收。试验检测无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6 试验工作的体会

1) 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 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

2) 严格遵照试验检测规程, 并力求消除试验误差, 提高试验精度, 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 作为检测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试验检测应予以高度重视, 禁止盲目凭经验施工, 坚持以试验数据说话。

4)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 该返工就返工, 不能讲人情, 不能拖泥带水。

5) 试验人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 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一点, 但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

7 结语

试验检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 加快工程进度, 降低造价, 推动施工技术进步,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工地试验室的检测, 势在必行, 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施工单位, 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试验检测制度, 建立工地实验室, 并配备相关试验检测人员, 专人负责, 专职质检, 坚持“自检”制度, 要防范于未然,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工地试验室要以试验检测作为一种有效手段, 严把质量关, 从而起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霞.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曾凡奇, 王复明, 王晓冉, 等.公路工程现场检测新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3]资建民.路基路面工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4]李宇峙, 邵腊庚.路基路面工程检测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5]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JTG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G].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6]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G].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7]交通部.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8]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银行关系下一篇:钛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