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林业院校

2024-08-10

高职林业院校(精选九篇)

高职林业院校 篇1

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颁布, 标志着中国林业真正进入了由木材生产为主, 向生态建设为主的重要历史性转变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和高素质的林业从业人员, 而林业科技的开发、应用与高素质人员的培养都有赖于发达的林业教育, 其中包括发展林业职业技术教育。因此, 探索林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动力机制, 探索林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对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技术专业的设置必须适应第一产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林业是属于大农业范畴的产业, 林业技术专业是林业院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 也是林业职业院校师资力量最雄厚、培养人才最多、实训基地较完善、实习条件最好的专业。林业高职院校对林业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为林业基层单位培养从事森林培育、保护与经营管理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具体地说, 就是为林业基层单位和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单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能够从事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当前, 由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同时也因为林业经营体制的多元化发展, 以及招生与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的需要, 林业技术专业必须扩大专业内涵, 才能符合基层林业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实际需要。林业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和业务范围应该在原来的森林培育工程、森林保护工程和林木遗传育种等专业的基础上, 拓宽至涵盖林业生态工程、农林复合经营、森林防火、经济林及经济植物栽培、花卉生产、城乡环境绿化及观赏植物等领域。诚然, 其中有些是与服务产业领域的专业交叉发展的。

为此, 林业技术专业能力体系的建立, 第一, 要借鉴职业分析方法,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 从林业生产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角度, 从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对本专业所覆盖岗位群的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科学分析, 为课程开发奠定基础;第二, 由于林业生产地域性强, 专业建设必须从当地林业生产的特点出发, 使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要求、专业设置标准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切合当地林业生产实际;第三, 要结合林业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验林场、组培中心、花卉和观赏植物栽培中心, 甚至林业高职院校所拥有的林产品加工经济实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活动, 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又学会多方面的技术服务本领;第四, 从组织小型花卉、苗圃林场的生产经营活动, 分析林业技术事业应具有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林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体现林产工业与一产、三产协同带动的效应

林产工业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木材加工和林副产品深加工的制造业, 它包括:人造板 (胶合板、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 、制浆与造纸、家具与室内装饰品制造、松脂、油桐、食用菌等林副产品加工。长期以来, 林产工业一直是林业的支柱产业, 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是带动林业的一产、三产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在国家加强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监控和森林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趋势下, 提高木材利用率,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达到满足人们在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中的需求, 正成为木材利用业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的不断追求, 以及木材在人造板、室内装饰与家具生产中所担当的角色, 必将引发人造板、室内装饰与家具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可以说, 人造板、室内装饰与家具制造业已经成为林业乃至我国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

“十五”以来, 国家林业局对全国重点林区进行了全面规划, 商品林产区自1998年以来开始大面积营造速生丰产林。有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重点林区都在思考该怎样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我国的重点林区一般都把林产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或“林、人造板、家具与装饰”一体化战略, 走产业化道路, “以林促纸、促板、促家具与装饰, 以纸、板、家具养林”, 在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林产工业, 以发展林产工业带动林业的第一、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林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体现林产工业发展的带动效应, 及时地加强人造板工艺与制造、制浆与造纸、室内装饰与家具制造、生物技术应用、园林工程与环境工程等专业建设。应该看到, 我国的林业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目前全国林产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只能依靠普通高等教育层次 (林业大学) 来完成, 人造板、造纸、家具、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不论是在生产技术上还是在业务管理层都有较大的缺口。林业高职院校必须为重点林区林业跨越式发展培养输送人才。

三、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早在党的十六大期间, 党中央就发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号召, 林业同样需要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遥感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比如生态环境工程专业、林业信息工程与管理专业, 它是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 以森林调查、监测、预测为表达形式, 决策与评价为研究内容, 其目的是实现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的集成化、数字化、动态化和三维化。

随着国家数字林业的提出, 我国重点林业部门就在思考着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林业实际相结合, 实现用计算机对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管理, 如何利用网络技术, 建立统一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工程管理系统, 为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生态环境工程管理与监测、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林业工程提供动态的决策依据。为了建设重点林区县、市级数字林业基础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急需大量的森林资源信息工程管理和生态环境工程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这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要依赖于高等林业职业院校。可以说这既是林业高职院校发展的机遇, 也是林业高职院校适应林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林业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适应技术进步的需要。为此, 只有建设新型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方能为重点林区的建设与发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大力发展林业高职教育, 既是当务之急, 又是长远大计。林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及时调整思路, 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要有自己工作的侧重点, 本人认为在“十一五”期间, 林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工作重心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配合退耕还林 (草) 、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防沙治沙工程等三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 积极促进国家重点林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解决林农生存的问题, 帮助林农普遍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第二, 服务于林产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积极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促进林产工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径;

第三, 为适应数字林业系统建设的需要, 适应国家重点林区进行县、市级数字林业基础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的需要, 积极地培养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表达、评价和管理人才。同时要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积极培养生态环境工程、园林与环境艺术设计工程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专业设置、服务面向等方面主动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

高职林业院校 篇2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林业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为满足林业事业对大量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高等林业院校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质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现谈谈我校提高研究生质量的一些实践和经验。

一、努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学校的知名度是吸引考生报考,扩大生源和提高招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的知名度越高,考生报考的人数,尤其是高素质考生的报考人数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招生的质量。

学校的知名度除了取决于学校的历史积淀外,还取决于学校现实的办学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业大学虽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大学,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所以林学为主导的单科性大学,学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近几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发展的机会,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为特色,理、工、文、管、经、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研究生院,在全国林业院校中率先进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扩大,招生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为163人,2003年高达900人。仅1999年至2003年间的招生人数就扩大了5倍。以前报考我校的生源比较单一,主要是来自本校和其他农林院校的毕业生。近年来,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全国其他综合大学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扩大,招生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严把招生和培养质量

严把培养质量,是提高学校知名度,进而提高学校招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各个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研究生生源竞争激烈,如果在报名条件、入学考试、录取及其后学习、考核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上比较严格,将会影响本校的生源。但我们的体会是,只有严把学生入学和培养质量关,培养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质的考生。些学校,只为盲目扩大生源,降低入学门槛和培养标准,短时期内达到了扩大招生规模的目的,但这种做法却损害了学校的声誉,长期下去,考生和社会最终会摈弃这些学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严把招生和培养质量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他们真正能学到知识,增长能力,顺利地成为生产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质的考生报考,最终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质量,实现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校通过硕士生提前攻博、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资助研究生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建立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制度、建立优秀论文激励机制、资助出版优秀博士论文等措施,显著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是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块试金石,目前我校已有森林培育学科和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两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林业院校唯此一家,在全国农林院校中并列第二,在全国大学中排名并列第八。2002年1月参加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学位统一考试,我校硕士生的一次通过率达到62.3%,博士生达到41.6%,已进入北京市高校先进行列。

三、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

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不同,培养目的主要是为企业和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一名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养经费为9000元,3年需要2.7万元;一名博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养经费为1.1万元,3年需要3.3万元。林业科学具有明显的特点,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树木和森林生长周期长,进行科学研究环境艰苦、工作量大,需要的科研经费较多。因此,林业高等院校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就必须拥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一部分导师的研究经费明显不足,使正常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无法落实。因此,我校要求研究生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和各类国家科技项目的同时,加强和地方及社会上各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 我校研究生院除了配合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广开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门路外,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研究生培养基金,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资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经费不足的学生。2001年资助33人,投资13万元;2002年资助53人,投资20万元;2003年资助70人,投资25万元。我校计划在多方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资助人数每年增加20%,资助金额每年增加25%,加大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

四、对专业学位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一种新型的学位类型。与林学及相关科学硕士学位相比,农业推广硕士(林科)专业学位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应用,为林业技术推广和林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为保证招生质量,我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按照国务院学位办下达的当年录取限额,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总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对拟录取人员进行复试,复试着重考查考生从事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为了向农业生产第一线上的优秀人才倾斜,保证符合招生条件的优秀在职人员有更多的入学机会,真正达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目的,对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或获得一定级别奖励的基层单位业务骨干,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取。在培养方面,针对农业推广(林科)研究生注重应用的特点,我校在云南、贵州、福建、江西、浙江、广西、山东、山西、辽宁、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区建立了教学实习点,许多应用性和现场性强的课程均在教学实习点进行。在论文选题方面,要求农业推广(林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先进性。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校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在林业生产单位和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学校声誉的提高,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稳步增加,近年来的招生人数一直居全国农林院校的第2位,生源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保证。

五、就业状况对学科招生质量的影响

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和考生的报考数量和质量是呈正比的。如果某些学科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或就业前景看好,这些学科和专业的报考人数将会显著增加,招生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如果一些学科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率长期偏低或就业前景不好,这些学科和专业的报考人数将会减少,招生质量也会相应下降。

我校研究生的招生,在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对国计民生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基础作用的学科专业外,在国家招生计划允许的范围内,向那些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或就业前景看好的学科和专业倾斜。例如,我校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林业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近年来的招生和就业均很好,生源质量较高。我校已有计划地提高这些专业的招生比例,将研究生的扩招名额适度地向这些学科倾斜。

六、积极有效的宣传

有的放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针对考生的各种问题,解疑释惑,对学生的报考和招生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的力度,相应的科学研究项目大量增加,林业战线上对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林业科学的高级科技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林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应结合当前这一大好形势,在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中广为宣传,积极引导高素质的考生投身到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来。

1999年以来,我校在研究生招生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国建立了10余个招生基地,派专人在全国不同地区进行了数十次招生宣传,宣传地区的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有效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发布招生信息或在影响面广的报纸等媒体上进行招生宣传。我校每年举办2次咨询会,深入到院系学生中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引导和促使一批素质较高的应届毕业生报考本校研究生。

七、软硬件条件的良好保障

学校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后勤保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招生质量的基本保障。软件方面,主要包括学校的师资建设、教学和科研成果等;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具体地说,包括教学和科研工具以及仪器设备的数量和先进程度、图书馆图书种类和数量、学生宿舍面积、网络普及程度等。

高职林业院校 篇3

关键词:林业院校; 标本;

标本是农林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农林业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产物,通常由标本和文字记载组成,其生动、形象、具体地反映了农林业的研究对象——物种资源,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作为林业院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如何处理好标本和档案的关系,并发挥标本优势,需要进行探析。

一、标本是否归属档案管理范畴

当前关于实物档案虽有一定程度上的争议,认为“实物档案”并不是确定意义上的档案。从狭义上说,实物档案是指除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以外,以实物形式保存的档案。2008年9 月1 日颁布实行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未将实物档案纳入管理范围。但实物作为一种特殊载体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直观性和生动形象等特点,它们真实地记载了学校各项活动,反映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是对文字、声像档案的有益补充, 是学校档案不可以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忽视对其管理和开发利用。虽然《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未将其纳入管理范围,但《档案管理学》和《档案学概论》都对实物档案提出了肯定。退一步而言,作为基层单位的高等学校,在管理形成的各类实物资料时,不能完全参照博物馆和文物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而单独设置管理单位,因为这类材料形成量较少,单独管理造成资源浪费。只有学校财力和条件允许,且形成的实物类资料较多的话,可以设立单独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所以,作为相近学科的档案部门在管理实践中对实物资料加以收集整理,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且经济合理的管理方式。作为体现林业院校特点特色的各类标本,其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作为实物档案来,纳入档案管理工作范畴进行管理,这与档案工作并不矛盾,只是扩大了其内涵。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档案,因其与狭义上的档案并不适合,只是可以作为广义上的档案来管理,当然关于其与档案的关系,仍需深入研究探讨。

二、林业院校“标本档案”的内涵和作用

林业院校在教学中形成的标本,我们姑且称之为“标本档案”具有易损、直观、真实的特征,需要妥善的保管条件,也是自然物种的实体展现。在林业院校中,标本档案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界多种门类的毛皮、骨骼、浸制、腊制、塑封等各种形式实体,如西南林业大学标本库中,除去野生动植物外,较有特色的是木材类标本。

管理好“标本档案”有以下意义:因为标本一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丰富的生物标本档案蕴藏了大量的物种信息,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是人类认识地球上各类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基础,也是生物资源研究和保护的重要科技资源。二是生物教学的直观教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生物标本是生物教学的直观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三是文化教育的实物载体。生物标本档案是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教材,生物标本馆室是环境保护教育的生动课堂。

三、管理“标本档案”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一般情况下,标本的产生和使用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短期标本作为教学器具和资料,由制作单位保管。而重要的可以长期保管的标本,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便于保管,以集中保管为佳。这就面临分散制作和集中管理问题,由于标本的制作由各院系和教师负责产生,而保管由特定的保管机构如标本馆或者档案部门管理,所以对标本的收集,就要求各制作单位在制作时即进行登记记录,为日后及时移交打下基础,通过前期控制,及时把握标本动态,为完整收集奠定基础。在制作后,存在价值和保管鉴定工作,对哪些需要移交保管的标本要进行鉴别和分类,避免资源的浪费,保证贵重标本的收集。

2.各院校产生的标本管理是否需单设管理机构。虽然标本可作为广义上的档案管理,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旧面临是否单设管理机构的问题,同时,如何协调好新设立机构和档案管理部门关系也是新问题。作为单独设置的林业院校,专业复杂,采集的标本繁多,西南林业大学在原来标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标本馆,来管理“标本档案”,这对保管标本和发挥标本意义重大。但标本馆和档案部门不应该是割裂的,两者的管理模式有相同之处,而且,标本馆管理的部分标本可以作为档案工作中档案展览和校史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本作为学校的资源,可以作为信息资源看待。如果不设立单独的管理部门来管理标本,而是由档案部门来管理标本,也应处理好管理标本和管理档案之间的关系,建议可以将标本管理工作单独开,以科研和档案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并以其丰富档案内涵,但不应和日常档案工作混在一起,这样会使得标本丧失其科学分类联系,不利于发挥标本的教学科研作用。在展现校史和年鉴等工作中,可以将标本作为特有的教学内容和成就进行展示,彰显林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

四、如何发挥“标本档案”的作用

1.加强“标本档案”的资源性建设。要发挥“标本档案”的作用,需要档案工作者或专门的标本管理人员对标本档案进行有效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并对标本制作作出规范性要求,使得标本符合科学和管理规范,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基础数据库,对馆藏标本情况能准确反映。

2.发挥“标本档案”的教学科研作用。标本跟一般档案最大的区别是其可以作为教学科研的实际参考,因为标本的管理不能跟档案管理一样重保存轻利用,要注重发挥其教学科研作用。要积极推行“标本档案”的对外开放,对需要经常参考的标本,要设立专门的标本档案陈列室,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充分发挥其教学科研参考作用。

3.积极推进“标本档案”的开放程度。标本档案具有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在档案陈列和对外展示中,“标本档案”开放的对象也应扩大。西南林业大学标本馆标本展览不仅对专业学生开发,更多的承担了全校学生了解学校光荣历史、培养爱校情感的责任。同时,也是宣传学校的重要窗口。下一步应在向校内外各级学生和社会各届人士宣传、普及生物知识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4.发挥“标本档案”的历史证明价值。实物档案在展览中体现的直观和形象的优势,得到了档案部门的认同。在校史和实物展览中,发挥“标本档案”的历史证明价值是标本利用的有效途径。标本档案可以作为学校的特色展示,而且也可以在VI识别等展示彰显林业院校特色和优势。

5.加强对外交流和内部合作。作为林业院校的西南林业大学在标本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有益经验,也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条件,作为各自独立的部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交流和合作,方能在标本与档案管理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总之,标本档案的管理在农林业院校档案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有独立的管理模式存在,但学校管理层应有“大档案”的思路,来优化标本的管理实践,为学校档案工作扩大内涵,展现林业院校特色和优势,丰富历史积淀。

参考文献:

[1]刘永.档案学概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2]矫贵松.关于我国自然博物馆生物标本数字化的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高职林业院校 篇4

关键词:林业,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

在当前激烈的社会背景下, 由于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高职院校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不同于大学等高等院校,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实用性, 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培养, 同时又要注重一定的理论学习, 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所以, 这就需要建设一定的就业实习基地,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增强社会竞争力。但在当前的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引起有个方面的注意, 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1 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就业实习基地的内涵理解

就业实习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很早就出现了,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谓的就业实习基地, 是指高校与企业通过签订相应的协议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毕业实习活动的场所, 校方授权给企业作为学校定向校外实习的基地。事实上, 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包括校外与校内2部分, 校外的主要就是校企合作中的基地, 而校内的就是学校独立建立的就业实习基地, 例如研究室等等。

1.2 能增强林业类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的, 所以在校学习阶段都要有一个实习的过程, 以此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林业类高职院校学生自然也不例外, 建立就业实习基地, 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 可以让林业类专业学生走出校园, 真正地了解社会,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今后在社会上就业积累经验。

1.3 能帮助林业类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由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也就是说学生在真正地走进社会时对于就业市场是不够了解的, 有一定的盲目性, 学生的就业观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 特别是对于像林业类等比较偏的专业, 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价值, 以及各种专业岗位的重要性, 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他们就业。

1.4 能有效地提高林业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其实, 作为学生毕业之前为期不短的实习阶段, 这不仅起到检测高职院校在校学习所掌握到的各种知识能力的作用, 还可以切实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因为就业实习能让学生最为紧密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1.5 有利于用人单位挑选合适的毕业生

就业实习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既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实习学习的过程, 又是用人单位挑选合适人才的途径。包括林业类高职院校毕业生, 在实习过程中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 有利于用人单位全面地了解自己, 增加竞争优势。

2 当前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林业类高职院校不重视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就业实习可以说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阶段, 甚至一些学校还专门把就业实习作为一种课程来设置,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但也有一些高职院校, 尤其是林业类高职院校, 认为这样成本较大, 就不够重视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其作用。

2.2 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管理不善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与合作企业签订了毕业生就业实习合同, 就可以完全地依赖于合作企业, 对就业实习基地的管理不力, 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办公室或者是负责人来管理这方面的工作, 使得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杂乱无序, 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3 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途径探讨

3.1 加大对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 增加建设资金等的投入

对于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来说, 首先的就是要加大对基地建设的重视, 增加建设资金等的投入, 只有有了足够的重视, 才会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来提高就业实习基地的质量, 发挥其作用。特别是对于比较冷门的林业类专业来说, 要成立专门的办公室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3.2 丰富与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传统形式, 也是有效的形式。只不过在新形势下, 就要丰富与创新其形式, 不能老是一味地沿用传统的固有思维与模式。对于林业类专业学生来说, 可以采取分阶段的就业实习形式, 而不是集中到最后几个月, 这样可以更好地把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3 要突出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自身的特色

在现代社会中, 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创新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所以要让林业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专业竞争力, 就要充分利用就业实习的机会, 建设有自身特色、核心竞争力的实习基地, 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林业类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水平。针对当前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就要加大对建设就业实习基地的资源投入, 通过丰富校企合作模式、建设有特色的就业实习基地来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群生, 胡双喜.高职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的相关因素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 2012 (03) .

[2]胡双喜, 任群生.高职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案例研究——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 2014 (08) .

[3]屈俊林, 肖祥.本科专业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10 (01) .

[4]姚月琴.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协同建设初探——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 2015 (30) .

高等林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篇5

1 绪论是全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任何一门课程的讲授, 都是从该课程的绪论部分开篇的, 《森林气象学》也不例外。绪论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了解《森林气象学》课程内容的关键篇章。作为一门课程的开首之篇, 绪论是全书的学习指南, 是对《森林气象学》课程的高度概括, 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课程改革之前, 由于受课程学时的限制, 授课教师对绪论的讲解往往一带而过, 简要概述, 学生还没有充分了解《森林气象学》课程要研究哪些内容就要进入下一章节的学习, 由此学生往往会带着困惑和疑问学习, 结果当然也是可想而知。而好的绪论教学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兴趣, 促进学生后续内容的学习, 所以绪论的教学效果如何, 直接关系到以后教学的正常进行[2]。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给学生一个关于这门课程组成结构的整体介绍, 让学生了解天气、气象与气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森林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及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再重点强调介绍气象学与林业生产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绪论的开篇介绍,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环环相扣的结构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联性, 进而对《森林气象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 引用实例是课程教学的深化手段

在介绍《森林气象学》各章理论知识的同时, 通过引用常用的天气谚语、俗语, 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深入浅出地讲授, 形象地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具体的事物。例如:在讲课过程中, 可以形象的把整个“大气层”看作是天气与气候变化的活动舞台, 而在这个活动舞台上, 最活跃的演戏主角非“水汽”莫属了;而“太阳辐射”表现出来的作用却可以当作天气与气候变化的推动力[3]。这种形象比喻的讲解, 对学习《森林气象学》理论知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授课教师在讲解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时可以根据历史天气作为案例, 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演示, 将抽象的、复杂的天气变化具体化、形象化, 通过师生之间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 最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特征的理解[4]。例如:每个人在小时候就听过三国时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 很多人都很羡慕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熟不知这场经典战役的最大功臣, 却是气象学中的最主要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为了让学生们将“锋面气旋”的知识点掌握牢固, 所以在介绍这场战役时巧妙地将两军如何布阵、如何借助东风等与“锋面气旋”的结构联系起来, 学生因此能迅速地、准确地把握该天气系统内各个区域风向的差别以及降雨产生的具体区域。由于现实的天气变化日新月异,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 授课教师必须结合近期的天气特点收集案例, 而不能一成不变, 另外要根据不同专业, 学习目标也会有所差异, 应根据教学对象不同, 确定讲授同一案例的分析深度和广度[4]。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讲授, 可以再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 也会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 最后再让大家共同讨论, 教师补充完善, 把看似比较难理解的“锋面气旋”带来的天气特征就会在熟悉的历史故事中巧妙掌握,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3]。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新趋势

现今, 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的教学质量, 多煤体技术应用于《森林气象学》的理论和实践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在《森林气象学》教学中, 对于那些难以表达的, 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变化过程, 多媒体演示手段都能予以解决, 使学生容易掌握, 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感, 又可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 淡化教学的难点。例如:在讲解灾害性天气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再现如“台风”、“旱涝”等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及其后果, 学生便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灾害发生时所带来的损失, 自然而然也就可以充分理解防灾抗灾的重要意义, 也就大大提高了减灾防灾意识, 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上的应用发展很快, 它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适时播放一些天气、气候的短片视频, 将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学生的探究欲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5]。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还应该分清主次。以往, 由于在教学中, 只要课件上出现的内容, 有的学生就会盲目地、机械地记笔记, 对课堂上老师讲述内容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这时, 在设计课件时便可以采用不同颜色, 不同大小的字体来表达不同程度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提醒学生哪部分需要重点掌握, 哪部分需要一般了解, 这样, 学生就会有的放矢, 可以达到多媒体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不能一味的依靠多媒体来进行讲授, 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来讲授一些必要的增加知识点也是必不可少的, 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形式[6], 依靠现代技术手段, 使学生既能更为直观的观看一些天气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演变规律, 又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领悟, 同时板书也能突出学习重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注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

《森林气象学》的一切理论知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 对《森林气象学》实践技术的掌握已经成为在新的高度和水平揭示天气奥秘的需求。林学类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与其他学科显著不同的特点:因为研究对象是树木, 相对生命周期比较长, 影响因子比较多;这就要求室内和室外试验相结合;需要学生具有较强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因此《森林气象学》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7]。在我校, 《森林气象学》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学时数相差无几, 目前开设的主要实验除了常规的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降水、气压和风的观测之外, 针对林业院校的优势, 充分利用周边环境, 增加了设计型综合性实验。为了体现林业与气象相互关系, 这种综合性的实验观测选择在东北林业大学周边的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中进行,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3~5名学生自由组成团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综合实验的工作。实验结束后, 学生要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 最后撰写实验报告。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实验教学锻炼, 使学生学会如何从现实情况出发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既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 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索精神。综上所述,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林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发展的要求, 《森林气象学》课程教学不仅要进行理论课程的改革, 还要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 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

5 考试改革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高等院校是培养优秀人才和栋梁的摇篮, 每门课程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具有积极的作用, 素质教育离不开考试。传统的考试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脚步和需要, 其最大的弊端是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可以尝试先从改变考试的内容和考试方式入手, 实现考试方法科学化[9,10,11]。在高等林业院校, 学生的期末成绩组成是理论课程成绩与实验课程成绩之和, 为了避免学生依靠在期末考试前几天时间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书本知识, 就可以考上高分的弊端, 在每学期的课程内容讲到一半时, 进行一次期中阶段考试, 讲到哪里考到哪里, 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熟悉程度, 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适当增加一些主观性的、综合性的题目, 需要学生们动脑思考, 综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 找出问题的答案[6]。最终评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就是通过学生的平时成绩、理论课成绩和实验课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习题三部分组成, 占总成绩的10%;理论课成绩主要是由期中阶段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阶段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实验课成绩是依据学生在实验课上使用观测仪器的熟练程度、所得实验数据是否准确以及实验报告等情况给出, 占总成绩的30%。

6 结论

高职林业院校 篇6

《气象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分别是南京林业大学态学及环境科学专业、林学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中均包含实践环节,以实验和实习的形式出现,其中实验课学时12~16不等,实习课历时1周。作为重要必修课程之一,实践教学需要结合现代气象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创新教育”[1],而非一成不变的“灌输式”教育,而实验与实习课的创新就需要结合气象学实际发展与授课专业特点,“灵活而有效”地进行授课,激发本科生学习兴趣和对科研的兴趣。从长期教学经验来看,本校的气象实践教学内容亟待进行改革,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目前气象行业内用途十分广泛的遥感、探测手段未有涉及,实际上林学、生态学等方向的研究也需要用到大气遥感、探测数据。

当前的气象实践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基础气象观测(包括气温、湿度、风、气压等)、小气候综合观测和气象资料的处理,使用的分析方法是数据统计。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测温、湿度查算、测风、测量辐射等方法,并初步通过统计软件如Excel等进行数据分析。还可以根据数十年气候变化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规律。

这些内容对于气象观测和资料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但也不能数十年一成不变。随着科技发展,遥感已经应用于气象研究的方方面面,在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领域也颇有涉及,这类文献很多,不一一列举。但我校对于大气遥感数据的应用实践一直是空白。教学改革应该适当加入静止卫星遥感森林火灾、极轨卫星观测水污染等内容,以给定个例的形式进行分析,为实践授课注入新的血液,使实践教学与学科发展接轨,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分析能力和科研兴趣,增加信息量,扩展知识面。

第二,全国各气象台站已经普遍常规运行的气象数值模型在气象实践教学中未有提及。

气象实验和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气象观测方法并使用气象资料,但是目前在全国各气象台站中普遍运行数十年、在气象领域使用十分广泛的数值模型,比如MM5、WRF、RegCM等,却未有提及。随着林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环境科学等非气象专业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提高,气象数值模拟资料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可忽视。为了让相关专业学生接触到这些内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在生态学、林学等领域的作用,实践环节可以适当增加这些内容,指导学生使用如GrADS(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等气象常用软件对模型数据进行简单的读取、分析。由此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促使学生了解气象数据获取途径的多样性,充分接触气象资料处理的各种手段。

第三,虽然同为非气象专业的气象实践教学,但生态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等专业并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进行调整,而非完全一致地“灌输”。

这些与气象学各有交集,但交叉点却不完全一致,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在基础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更明确自身专业与气象学作为两个学科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关联的学科发展模式,激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气象学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具体设想

根据以上本校气象学实践教学的弊端,结合实践教学需要有的“三性”要求,即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2],拟定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在实验和实习环节增加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遥感数据初步分析内容,适当增加气象数值模拟资料初步处理和分析内容。

以气象常用资料为依据,增加静止卫星、极轨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个例分析,指导学生从相关网站下载气象遥感资料,重点分析与生态学、林学等相关的台风、暴雨、强雷电等气象灾害过程。另外,增加数值模拟输出资料的应用处理内容,重点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基于气象常用绘图软件Gr ADS(该软件并不需要安装,可以在Win系统下运行),指导学生初步识别和分析未来各类气象资料。

第二,适当压缩常规气象观测实践教学长度,调整各实验项目占比。

不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观测,对于非气象专业学生来说,其目的都是学会气象资料的处理和应用。而气象资料分析需要体现出“动态变化”过程,比如日变化等,不是单一时刻观测所能替代的,这就需要对观测总时长有一定要求。基于以上改革原因的分析,建议把现在的“气象资料整理和使用”部分分散到各个实验内容中,对于不同的资料采用不同的整理分析方法,不再单独作为一项实验内容。把实验环节从12~16学时统一调整到16学时,其中基本气象要素观测与处理占4学时,小气候观测和资料处理占6学时,遥感和数值模拟个例资料处理和分析占6学时。实习环节1周保持不变,但每天除了常规观测之外,适度增加学生到正规气象站实习和观测的环节,充分认识遥感、模型在气象领域的使用。

第三,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内容。对于生态学专业,遥感资料主要使用静止卫星对于台风、暴雨的监测资料,对于“台风眼鸟群迁移”效应、暴雨的土壤生态效应、PM2.5在南京的分布等进行分析;对于林学专业,设置“防风林小气候”观测和数据分析、土地荒漠化数值模拟资料研究、城市森林对于PM2.5的作用分析等;对于环境科学专业,设置极轨卫星资料对于太湖蓝藻的监测分析、PM2.5在南京的季节变化等研究环节。适当增加学生对于著名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的模拟气候资料分析,设置未来某地气候变化模拟资料分析处理环节。总之,在教会学生常规观测及资料处理的基础上,对于每个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环节。

第四,学生需要分组配合、自发推进地进行实践环节。

气象实践中的观测和数据处理都应该是有一定时长而非单一资料,这需要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建议每3~5人一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安排,自发进行序列测定并分析。

3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对林业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3]。气象学本身的发展已经远远不再拘泥于常规气象资料的观测、收集、整理,大型计算、多源化观测资料、数值模拟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步凸显并普及。作为与气象学、气候学紧密关联的林学、生态学等学科,其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本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常用气象资料的观测、分析、应用,这就需要联系各学科发展和需要对这些专业的气象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多角度、多信息、多渠道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对于学科交叉的认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作为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气象学》及《气象学与气候学》一直是本校相关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其中包含的实践教学以实验和实习的形式出现,对学生的实践创新与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十分重要。随着学科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频发的气象灾害,本校对于气象实践内容亟待进行改革,以往的教学仅仅聚焦于基础气象观测与数据处理,未涉及到任何目前常用的气象观测与分析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明白自身专业与现代气象的关联,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气象遥感数据分析、简单气象数值模型操作,同时根据不同专业、针对性地选择实践个例等,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兴趣。

关键词:林业院校,气象学,教学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韦成龙.适时调整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19(9):17-19.

[2]文祥凤.林科专业气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增刊):82-84.

高职林业院校 篇7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 特别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数学系列课程, 其教学质量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成才起着恒久的支撑作用, 而且也是衡量学生学业是否优异的重要标尺之一。考试是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校教学质量最基本、最有效的测定和检验方式, 也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对人才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但是, 大学数学系列课程的考试在内容及形式上长期保持不变, 存在诸多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由于考试时间、题量的限制, 考试内容无法完全覆盖课程的知识点, 出现了“上课记笔记, 下课看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现象, 致使考试的导向性出现偏差。

( 2) 大学数学系列课程的考试大多采用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的方式。通过一次考试定成败, 极容易造成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松懈, 考前突击复习, 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 而且知识掌握得不牢, 为了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 只能死记硬背, 千方百计探听考题, 甚至考场作弊, 致使考试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 3) 考试题过于标准化, 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与证明题等客观性试题偏多, 而综合性、分析性等主观性试题非常少, 忽视知识运用和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察, 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 4) 教师只注重试卷评分的合理性、规范性, 不重视对试卷进行分析。这样的考试不能起到反馈教与学的效果, 大大削弱了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反馈和激励作用, 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科学地规范考试这一教学环节, 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 对于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作为考试内容改革的重点”。因此, 改革传统的考试内容和方法, 对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起符合农林专业特色和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大学数学系列课程的考试模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3 年东北林业大学进行了考试方法改革,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增加阶段考试以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 加强学生平时的训练, 避免期末一次性考试偶然性较大的因素, 使总成绩更趋于客观、合理。改革分两个阶段,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试行, 选择某些课程某些专业进行试点, 高等数学A的考试模式为4 + 1, 即增加4 次阶段考试, 高等数学B的考试模式为3 + 1, 即增加3 次阶段考试;从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开始, 高等数学全面实行考试改革, 根据前一个学期的经验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建议调整了考试模式和比例。目前考试改革已进行了3 年, 下面介绍一下学校改革前后的高等数学课程情况。

高等数学A的阶段考试改革是从2012—2013 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的, 按照学校的要求根据学时数, 高等数学A2 的考试模式为4 + 1, 即4 次阶段考试+ 1 次期末考试, 期末总成绩为每次阶段成绩占15% , 平时成绩占10% , 期末占30% 。

2013—2014 学年高等数学课程全面进行考试改革, 根据前一个学期的经验, 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建议, 高等数学A1 的考试模式为2 + 1, 期末总成绩为每次阶段成绩占30% , 平时成绩占10% , 期末占30% 。A2 的考试模式为3+ 1, 期末总成绩为每次阶段成绩占20% , 平时成绩占10% , 期末占30% 。

2014—2015 学年学校进行了学时调整, 高等数学A选用了新教材, 并且A因学时的改变, 教学内容也随之进行了调整。考试模式总体没有发生变化, 但比例作了调整。高等数学A1 的考试模式为2 + 1, 期末总成绩为每次阶段成绩占20% , 平时成绩占20% , 期末占40% 。

2012—2013 学年的第二学期, 高等数学B2 有两个教学班级作为试点也参与了考试改革, 增加了阶段考试。按照学校的要求根据学时数, 高等数学B2 的考试模式为3+ 1, 即3 次阶段考试+ 1 次期末考试, 期末总成绩为每次阶段成绩占20% , 平时成绩占10% , 期末占30% 。

2013—2014 学年高等数学课程全面进行考试改革, 根据前一个学期的经验, 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建议, 高等数学B1 的考试模式为2 + 1, 期末总成绩为每次阶段成绩占30% , 平时成绩占10% , 期末占30% 。B2 的考试模式为2+ 1, 期末总成绩为每次阶段成绩占25% , 平时成绩占10% , 期末占40% 。

2014—2015 学年高等数学B因学时的改变, 教学内容也随之进行了调整。考试模式总体没有发生变化, 但比例作了调整。高等数学B1 的考试模式为2 + 1, 期末总成绩为每次阶段成绩占20% , 平时成绩占20% , 期末占40% 。

实施阶段考试对学生的平时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一点在及格率上有所体现, 按列来看, 每门课程的及格率逐年略有提高。

学校对于阶段考试的次数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 对高等数学A2, 2012 级采取4 + 1 模式, 2013 级采取3 + 1模式, 全校的及格率分别是79% 和81% , 从结果上来看3+ 1 略占优势, 但是相差并不大。两种模式都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但4 + 1 模式占用了较多的教学资源, 也增加了学生及教师的负担, 通过此番尝试, 学校也修改了考试模式。

对于高等数学A1 和B1 两门课程, 2013、2014 级均采取2 + 1 模式, 2014 级及格率提高明显, 或许学生逐渐适应了新的考试模式, 发挥得更加游刃有余了。

为了得到更充分的数据, 选取2014 级几个专业作为试点实行1 + 1 的考试模式。实行1 + 1 模式的专业从平均及格率上来看, 高等数学A1 及格率为86% , 高等数学B1 为84% , 是否2 + 1 更为合适呢?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 对比同一教师所教两个专业的高等数学A1, 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是2 + 1 模式, 及格率为80% ; 工程管理专业是1 + 1 模式, 及格率为89% 。从这组数据的对比来看, 似乎1 + 1 模式的成绩更好, 但毕竟参加试点的是个别专业, 所得到的数据与专业的好坏也有关系, 两种模式的试卷难易程度也有区别, 因此, 从仅有的数据还很难得出结论, 今后将继续新的尝试, 并将试点的面积扩大, 以得到更多更有说服力的数据。

基于以上情况,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

1.扩大试点范围, 寻求适合的考试模式

扩大试点范围并不是指单纯地增加1 + 1 模式的考试人数, 而是要在同一专业不同教师, 或同一教师不同专业内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 甚至于同一个教师同一个专业也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 希望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实践能寻求到适合学校的考试方式。

另外, 此次调研只比较了及格率, 今后将对比优秀率、平均分等其他决定成绩的因素, 总结经验, 调整考核方法, 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2. 尝试进行开卷或半开卷形式的考试探索

之前的数学考试均为闭卷考试, 国外许多学校已经采取开卷或半开卷考试, 半开卷考试就是允许学生带一张A4 纸进入考场, 纸上可以写自己认为对考试有帮助的内容, 让学生轻松地应对考试, 使学生不是为了成绩或为了考试而考试, 从主观上降低作弊的几率, 从另一角度促进学风和考风的建设。下一步将在考试形式方面探索开卷或半开卷考试模式对学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是否适用。

3. 尝试进行上机考试的探索

现在的阶段考试占用了很多教师及教室等教学资源, 以2 + 1 为例, 平均一个多月就要进行一次阶段考试, 教师要出题、印卷、分卷、监考, 在考试结束后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 一位教师还要批二三百份试卷和登录成绩, 刚刚结束一次考试, 就又要投入到下一次阶段考试的工作中! 如果实施上机考试可以将老师从繁重的监考和批卷工作中解放出来, 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正在着手进行中。

4. 关于补考工作

由于阶段考试次数较多, 考试覆盖面较大, 难免会与某些专业的一些活动有所冲突, 另外还有个别学生有一些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 因此, 关于补考的工作也必须要安排好。以往补考工作由任课教师安排, 但多次补考不仅不现实也不规范, 目前采用的补考方式为一学期只安排一次补考, 内容为全部阶段考试的内容, 补考成绩可以替换一次阶段缺考成绩, 这样既节约了资源, 也规范了补考考试。

相信只要能认识到考试改革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摸索中不断探求规律, 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努力, 真抓实干, 务实创新,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一定能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高等数学课程的考核方法, 从而提升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摘要:以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考试改革为背景, 通过对大一学生高等数学课程实施阶段性考试的考核方法, 借助分析学生真实成绩的数据, 阐述考试改革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考试改革, 总结经验, 发现不足, 为今后深化改革指明方向, 并以高等数学考试方式的改革推动教学改革, 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

关键词:高等数学,考核方法,阶段考试,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亚卓, 祁雪莲, 邓华玲, 孟军.农林院校高等数学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 2014, (17) :130—132.

[2]王学顺, 刘淑春.林业院校数学系列课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1) .

[3]赵晴.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 21 (1) :144—146.

[4]李大潜.关于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宏观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 2010, (1) .

高职林业院校 篇8

1《化工原理实验》现有的教学内容

《化工原理实验》最早是在化工类院校开展的教学课程,主要是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包括管路流动阻力测定、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实验、精馏实验、填料吸收实验、列管换热实验、干燥实验等。

其中管路流动阻力测定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测试水在光滑管和粗糙管内摩擦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并且测定局部阻力系。这部分内容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化工原理》第一章内伯努利方程以及阻力这些知识点。教材第二章会紧接着上“机械输送”,其核心内容是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之相关地,《化工原理实验》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也是集中在离心泵工作特性曲线的测定。而由于在《化工原理》中前两章的知识点结合较为紧密,加之在实验仪器大部分的部件上可以两者相互共用,因此,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上,经常将两部分内容放在一起进行。

恒压过滤实验要求学生熟悉板框压滤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一般所使用的是不可压缩物质作为过滤对象,例如石膏等。通过测定板框压滤机恒压过程常数,巩固恒压过滤方程及其变换式线性拟合的知识点,在获得不同压力下过滤常数来计算滤饼的压缩性指数。

传热实验一般在一个单/多管程单壳程的管壳式换热器上进行,以饱和蒸汽作为热流体,空气为冷流体,考察两者在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及对流传热系数与雷诺数间的关系。

精馏实验通常是以乙醇和水两种简单物质作为分离物系,测定精馏塔在不同回流条件下的效率来巩固理论板、各种操作线方程以及进料方程等等知识点。吸收作为分离工艺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单元操作,与精馏有很多类似之处,所以在《化工原理》课堂教学中,时常将两部分内容联合在一起,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两者也是放在一起开展。吸收的实验对象通常是空气中CO2,吸收剂为水,学生除了了解吸收塔结构外,还需要测定填料塔的液相总传质单元数和液相总体积吸收系数来巩固《化工原理》课堂教学中关于吸收塔填料层高度计算的知识内容。

干燥实验主要是在洞道式干燥器内进行,测定湿物料在指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该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空气湿-焓相关参数的查询以及增加对物料干燥过程的认识。

2 林业院校对《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与技术问题难以通过单一学科进行研究与解决,故倡导与发展多学科交叉结合[1]。为了完善新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多的非化工专业院校也开设了化工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

我校的林产化学加工学科是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最早获评国家重点学科,其创建应追溯到1929年梁希先生在浙江大学森林系筹创森林化学试验室。解放后,南京林业大学率先设置林产化学加工专业,1983年设立博士点,为我国森林资源利用事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我校化工原理相关教学以及实验的设立是以森林资源化学加工作为大背景,服务于林产化学加工学科的学生,使其增加化工专业知识。该学科主要包括木材化学加工工程、树木提取物化学工程、林产生物化工、木材保护与改性、林产化工装备与控制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2]。

木材化学加工工程主要包括木材化学与制浆造纸工程、木材热解工程、植物纤维原料水解工程三个专门化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木材化学与制浆造纸工程,在其生产中关键的制浆过程涉及了化工原理中流体流动、传热等章节的知识点;另外,后续的纸浆脱水干燥则涉及了化工原理中传热、干燥等章节的知识点;造纸废水的处理是目前困扰世界公认的难题,无法通过单一的化工单元操作来完成治理,而是需要通过集合多个专业领域的技术,就目前应用最好的南通王子纸业废水处理来看,在治理工艺中主要用到蒸发、膜分离等工艺,这些知识点则在化工原理均有介绍。而木材热解工程和植物纤维原料水解在各自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学生对化工原理中传热、传质(主要在吸收章节介绍)等知识点。

树木提取物化学工程主要包括天然树脂、天然多酚类物质、林产香精香料、林产药用植物利用、树木绿冠利用、天然食用色素等六个研究方向。其中,这些生产领域中,主要是涉及的是化工原理中物相分离以及精馏等知识点,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物分离使用了膜分离,还有涉及到结晶技术。

相比之下,林产生物化工是相对较新的交叉学科,以农、林植物纤维资源(包括木材加工剩余物、农作物的秸杆、食品加工剩余物等)为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制取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包括利用农林植物纤维资源制取酒精等大宗化学品、利用粮食食品加工工业的剩余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制剂的制备、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生物制浆和生物漂白、树木提取物的生物转化等六个研究方向。在生物化工生产过程中,一些发酵物料以及分离涉及到化工原理中的流体流动以及固相分离等知识点,其他均相的产品分离提纯则需要用到精馏、吸收以及结晶等知识点。

木材保护与改性主要是木材的防腐、防霉、防虫以及防火和木材的改性等工作,而控制木材用水分的含量则为其中重要的因素,这需要用到化工原理中的干燥等章节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林产化工装备与控制主要是面向林产品加工的装置与控制工艺程序的设计。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时,发现学生对于《化工原理》的学习存在一个共同的困惑: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应是给化工院校专业学生学习,而林业院校专业的学生无需学习这门课程。因此,有同学对这门课程学习出现了一定的排斥。

3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改进

专业特色是特色专业的灵魂,特色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成败,专业特色的定位要以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累为基础[3]。根据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的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其中还特别指出以林业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林产工业等绿色富民产业。面对国家的重大战略以及广袤的市场需求,南京林业大学作为林业老牌院校,建立特色专业责无旁贷,要担当起此方面人才培养的重任,而特色定位不能脱离化工领域及化工学科,同时也不能脱离原有的林业工程一级学科,要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已有积累的特色基础和教学资源优势,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进行定位。

从上述关于林产化学加工学科研究方向及领域的需求来看,《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本课程的定位困惑,因此,亟需建立面向林业院校的《化工原理实验》特色课程。

4 特色教学建设的相关建议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该课程建设的相关建议:

(1)应率先建立面向林业院校的《化工原理》特色教学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是基于《化工原理》课程,而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包括我校在内的教材都是出自于化工专业类院校,而这些教材的教学出发点主要是面向石油、煤炭加工等传统化工过程。不同领域的关注点以及问题的解决思路是不同的,如上所述,不难发现林产资源的加工利用对于技术的需求与传统不可再生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针对教学知识点上,也需要与之匹配的相应侧重[4],这可以借鉴食品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食品工程原理》,其主要源于《化工原理》,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国内各食品专业院校通力合作,在《化工原理》的基础上发展了面向食品材料加工的《食品工程原理》教材[5]。

(2)从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本身改进入手

在实验对象以及实验内容上做适当地调整也是一种可行的改进方法,例如在管路阻力测定实验中,可以在实验内容上可以加入不同粘度;另外,可以在干燥实验时,采用木材干燥作为实验对象等。

除此之外,也可以改造现有实验设备或者新增一些面向林产加工的实验设备,例如,物相分离相关的实验上,可以增加用于均相物系的膜分离和糖类结晶的实验教学设备等。

(3)建立健全的协作机制以及配套工作

在建立特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化工原理》以及《化工原理实验》相关的教学工作,涉及到多个不同学科多个专业,因此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通力协作,才能够顺利开展该项特色教学工作。横跨多个专业,关系到不同院系的老师,故需要得到领导层以及学术委员会等支持。另外,还做好宣传工作,吸纳来自不同专业以及不同背景人员的广泛意见,以完善《化工原理实验》特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杜卫,陈恒.学科交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27.

[2]程芝.林产化学加工学科的现况与发展前景[J].化工时刊,1997(5):57-66.

[3]唐赵必.课程设置应符合本专业需求的知识技能结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89-92.

[4]蒋建新,赵永虎,朱莉伟,等.林业工程类专业“化工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8(5):48-51.

高职林业院校 篇9

关键词:林业,精细化工,教学

林业院校化工专业的特色在于以森林植物这一可再生资源为对象, 研究松香、松节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性质, 并利用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多种现代技术, 研究探索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方法;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 林产品的化学加工利用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培养高素质的林业方向化工人才也愈加日益迫切。但一直以来, 相对于其他院校化工专业, 林业院校化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发展;其中, 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专业特色与其他化学的结合不够是导致发展弱势的重要原因。

精细化工课程是林业院校中林产化工、化工工艺、应用化学等化工本科专业的专业主修课, 该课程内容包括重要精细化工产品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反应装置、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在专业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学生对精细化工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和工作能力。精细化工课程涉及面广, 实践性和应用性强, 学生在刚接触教学内容时, 感觉新奇, 听课积极性较高, 但面对广泛的知识点, 学生慢慢感到学习的困难和枯燥, 逐渐降低了学习兴趣, 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根据教学经验, 分析目前林业院校精细化工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结合林业院校林产化工专业特点, 对教学内容作了详尽的改革, 以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系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2009-3) 。北京

一、目前林业院校精细化工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 林业院校化工专业精细化工课程教材以2002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伍忠萌主编的《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一书为最合适, 该教材主要集中了林产化工产品 (松香、松节油、栲胶、糠醛、活性炭等) 的重要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及主要相关基础化学, 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造纸化学助剂、胶黏剂、食品添加剂、涂料、油墨、医学用剂、植物鞣剂、香料、活性炭纤维、催化剂及抗氧剂、抗聚剂内容;但该教材为2002年出版, 内容需要更新;而且该教材重林偏林, 需要加入经典精细化学品内容。

精细化工是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化学课程后开设的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以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为基础, 在讲授时要注意与基础化学内容的衔接。同时该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 需要联系生产实际现状, 保持与生产企业的同步性。

二、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根据对目前林业院校精细化工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们从以下五方面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 结合专业特点及其他专业课程, 精选教学内容

精细化工涵盖多个学科知识, 涉及面广, 我国化学工业部把精细化工产品分为11大类。分别是: (1) 农药; (2) 染料; (3) 涂料 (包括油漆和油墨) ; (4) 颜料; (5) 试剂和高纯物; (6) 信息用化学品 (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 (7) 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8) 粘合剂; (9) 催化剂和各种助剂; (10) 化学药品 (原料药) 和日用化学品; (11) 功能高分子材料。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 如何根据林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 结合其他专业课程, 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 使教学内容既有重点, 又有一定的知识广度, 是精细化工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我们根据本专业课程中选修课开设有天然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等, 选择表面活性剂、造纸助剂、医用制剂、胶黏剂、涂料、油墨、活性碳纤维为主要课堂教学内容, 以选修课中有涉及内容的食品添加剂、香料、植物鞣剂等作为辅助内容, 并且该部分辅助内容以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和讨论的方式教学;比如在食品添加剂这一章中, 把学生分成4组, 分表调查饮料、面食、零食、肉食的组分, 并归纳其中的添加剂成分和作用, 做成PPT形式, 每组派一学生代表给大家讲解介绍, 然后大家讨论总结。辅助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和思考能力, 开发学生的能动性, 而且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学时, 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结合林业工程类专业特点, 表面活性剂、造纸助剂、胶黏剂、油墨章节中均以林产品松香作为原料经改性得到的相应精细化学品为一典型代表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医用制剂一章中以银杏叶等植物提取物作为产品代表;这些主要教学内容均突出了林业院校的化工专业特色。

2. 注重知识结构的衔接,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精细化工课程作为专业课, 在课程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基础化学中的知识, 特别是关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单元合成;因此, 在授课内容上, 各精细化学品内容之前加入单元反应一章, 并在后面教学过程中相联系。各精细化学品代表除讲授林产精细化学代表产品外, 还以目前常用的代表产品为例, 以便于同精细化学品工业现状结合。另外, 在突出专业特色中提到多章内容中均用到松香为原料进行改性作不同精细化工产品, 此处, 要注意将各章节松香产品的内容衔接起来, 总结对比松香改性的不同和产品用途的差别,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类似问题,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把科研、企业信息引入教学内容

林业院校精细化工课程《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教材为2002年出版, 教材内容滞后于科技的发展, 教材中不能及时反映实际精细化工动态, 为使授课内容与研究现状一致, 我们将最新科研信息加入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例如在医药制剂一章中, 加入中国林科院银杏叶保健用品的开发研究现状并结合相关资料讲解了银杏叶提取物目前的医药研究方向。通过在教学内容中引入科研内容,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探求的热情, 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考研时选择自己的兴趣专业。

同时, 教材中的生产工艺往往同企业中实际应用也有滞后, 特别是在自动化工艺控制操作方面, 通过对企业的及时调查, 结合到各章教学内容中, 让学生对目前企业生产现状有较深刻的了解, 有益于学生毕业工作后适应相关岗位工作。对企业信息的了解, 也激发了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迫切感,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发挥学生能动性, 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实教学内容

授课过程中, 讲新知识之前, 通过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形式, 分组让学生查资料, 并在新知识讲解之前, 将学生收集的信息统一上传到公共教学资源库中, 以供学生共同享用;同时归纳总结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特别是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 在讲解表面活性剂一章中, 把学生分成3组, 分别调查目前洗衣粉产品生产企业, 成分, 生产工艺现状, 作用原理;植物洗涤用品现状;最新洗涤用品发展进展;学生经过调查后普遍反映对相关内容记忆犹新,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5. 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 强化教学内容

精细化工课程中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结构等具体的事物, 仅用图片和语言描述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这些教学内容, 利用现代计算机作图软件如Photoshop、Flash、Autocad等, 绘制工艺流程和设备的立体图或者动画效果, 制作工艺流程、设备动画集锦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三、精细化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效果

我们将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在2006级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的精细化工课程中应用之后,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学生调查, 80%以上学生反映, 该课程学习后使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再盲目, 真正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所在;激发了学生在某些领域的兴趣, 增强了学习动力。取得的良好效果在于我们首先结合专业特点确立了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 并注意了知识结构的衔接, 使整个精细化工课程内容的讲授条理清楚;其次, 在于我们引入了科研内容和企业信息, 使学生学到的内容与时代发展同步;最后, 我们利用学生的能动性和现代计算机软件, 通过建立资源信息库和工艺流程、设备动画集锦, 丰富了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蒋建新, 殷宁, 孙润仓.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教育与生物质产业的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6:61~63.

[2]傅明连精细化工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广州化工, 2006, (34) 6:62~63.

[3]王建国, 代军, 付小兰, 等.精细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东化工, 2008, (35) 3:98~100.

[4]黄文平, 孙绍发, 吴鸣虎.精细化工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8) 3:102~106.

上一篇:时间的生命力下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