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办学理念

2024-07-02

大学办学理念(精选十篇)

大学办学理念 篇1

“特色”之“特”乃“独特”“与它者相区别”之意;“色”者, “色彩”“景色”“亮点”也, 引申意义是“长处”之意。于是, “特色”就是某人或某物独特的、与它者相区别的长处。这里“与它者相区别的长处”有比较优势的意义, 而不是仅有狭隘意义的绝对长处。

大学办学特色是指, 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得以积累、形成和发展的并在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管理机制、教育风格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的与它者相区别的一系列相对持久稳定的优势化特征。

大学办学特色的内容是广域而丰富的, 可以从不同维度把它进行划分。这里, 我们按三个层次划分, 即:观念层面的特色、制度层面的特色和实践层面的特色。

观念层面的特色存在于人们的意识观念与思想觉悟之中, 是精神意义上的特色, 它是后面两个层面特色的源头与动力系统, 它首先产生于大学决策者或决策建议者的意识与沉思之中, 然后为整个大学全部或绝大部分的教职员工所理解与接受, 并可能付诸于实践。从一般意义上说, 观念层面的特色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稳定性, 只有持久稳定的特色才是真正意义的特色。于是, 观念层面的特色还必须延伸与“固化”, 即:制度化与实践化。制度层面的特色是指, 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把那些经过充分酝酿与讨论、符合历史延续性要求与现实客观性需要的观念层面特色加以可视化与可操作化, 为办学特色在实践中的贯彻提供执行依据和制度保障。而实践层面的特色则是大学办学特色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它是前两个层面特色的趣旨所在, 前两者为后者服务, 并为后者所检验与修正。实践层面的特色反应在实践活动的结果——人与物——之中, 也反应在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之中。这里, 作为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结果的人既包括大学培养的学生, 也包括拥有特色理念并能付诸行动的大学教职员工;作为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结果的物既包括校园建筑、教学设施、自编的教材, 还包括拥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与之产生纽带关系的、相融洽的周边环境等。

二、大学办学特色核心理念诠释

我们认为大学办学特色的核心理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即:“四个回归”“三个学会”“两个适应”和“一个中心”。

1.“四个回归”

“面向回归而教”的办学宗旨, 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延拓, 即:人性化回归、社会化回归、自为化回归和生活化回归。人性化回归是指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大学生的人性层面出发展开教学过程, 而不是仅从其物性层面——“知识的容器”——推进教学过程, 它是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向大学课堂延伸与拓展的枕轨;社会化回归是指我们的教学要为学生的社会生存做准备, 它是大学生走向作为一名学会自我生存的社会公民的枕轨;自为化回归是指大学课堂教学要引领大学生习得那种具有积极因子的社会生存的自为意识与自为能力, 而不是习得那种具有消极因子的自发意识与自发水平;生活化回归是指大学课堂教学要指向大学生的成人生活, 提升他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境界, 引领其诗意化人生的境界, 它是在前述回归都得到实现基础上而达到的最高境界的回归, 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最高理想。

2.“三个学会”

“面向回归而教”所要求的“四个回归”主要是从教学起点与过程视角对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规约, 而“三个学会”则主要从过程与结果的维度对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规约。“三个学会”是指教师“面向回归而教”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达到三个目标, 即:“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学会学习”是指不能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解答疑惑, 更要在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等的教学活动之中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会生活”是指教师教学活动在让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基本目标的前提下,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情趣、对生活的热爱,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关爱他人,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积极向上精神、会充分享受生活、拥有充分人文关怀情操、具有健康体魄的社会合格公民。

“学会创新”是指教师教学活动在让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基本目标前提下, 进一步生成教学目标,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初步创新品质的人, 为其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推进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里, “学会学习”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目标, 后两者要以其为根基而建构, 是人性化回归与社会化回归的必然要求;“学会生活”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中层目标, 是生活化回归的必然要求;“学会创新”则是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上的教学理想与教学追求, 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高级目标, 是自为化回归的必然要求。

3.“两个适应”

“两个适应”就是指“人才培养要适应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和“教学与科研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要适应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 是指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成长需要, 把“四个回归”和“三个学会”真正落实到学生个性成长的进程中去, 从而培养出具有充分个性特征的社会有用人才, 而不应是专业模式化的批量生产。

“教学与科研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是指教学项目或科研项目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需要服务, 要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资助, 要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是指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办学“特色工程”顺利实现的“中心任务”而展开, 凡是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工程”的事情学校都给予坚决支持, 凡是不利于学校办学“特色工程”的事情学校都予以批评教育、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

三、核心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关系

(一) 从本质上说, 核心理念与办学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核心理念是经过决策者深沉思考并进行较为充分论证的思想观念, 因此它应当比较成熟或趋于成熟;办学特色是核心理念的派生物, 同时也是核心理念的载体, 并且它还连接办学特色的实践。

(二) 核心理念为办学特色提供动力源泉, 推动办学特色的发展

核心理念是办学特色的“源”, 办学特色则是核心理念的“流”。从而核心理念为办学特色提供动力支持, 对办学特色进行规范, 推动办学特色的发展。没有核心理念的支持, 办学特色将会成为“无本之源”“无根之木”, 终将失去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难以持久。

(三) 办学特色是核心理念最直接的外在产物, 是检验核心理念的必然途径

办学特色是核心理念的派生物, 具有“可视化”的因子, 它是核心理念最直接、最现实的反映。同时, 中观层面的办学特色又是连接核心理念与办学特色“实践”的桥梁。没有中观层面办学特色的绵延与通达, 就很难有符合核心理念要求的特色之“实践”。因此, 办学特色又是我们检验核心理念的必然途径。

(四) 二者又是辨证统一的, 统一于办学特色化的现实产物之中

核心理念与办学特色又不是绝对对立的,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它们统一于办学特色化最现实的产物之中。

总之, 核心理念是办学特色的动力源泉, 它为办学特色的秉承与开拓提供了动力支持;办学特色是核心理念最直接的外在产物, 它为检验核心理念提供了依据。二者统一于办学特色化的现实产物之中。

参考文献

[1]徐斯亮.略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6) 82-84.

[2]刘智运.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3, (1) 10-12, 49.

[3]张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矛盾与战略取向[J].高教探索, 2004, (3) 6-9.

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 篇2

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大学之一,历经800多年而不衰。在我国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时,深入研究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对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进行

探讨。

一、大学是什么

和中世纪最早的大学一样,牛津大学不是创建的,而是逐渐形成的。早在1096年,在牛津就开始有学者从事学术和教学活动,但这种学术活动时断时续,1167年后才迅速发展起来。是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同法国国王发生争吵,便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召回,并禁止英国学者和学生去巴黎大学讲学或求学。一些著名学者来到牛津,牛津便逐渐发展成为中世纪的大学(studium generale),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牛津大学的教学活动涉及文科、罗马法和教会法、神学和医学,成为一所探索当时的普遍学问的场所。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牛津大学有了由大主教任命的牛津学长(magister scolarum Oxonie),管理大学事务。在1214—1216年间,杰弗瑞·卢西(Goeffrey Lucy)被任命为牛津大学校长(Cancellarius Oxonie),牛津也开始被称为universitas,这标志着牛津大学在1216年前是由学者组成的团体。至此,牛津大学作为一所学术机构,便具备了中世纪大学的两个涵义: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是由学者组成的社团。时至今日,这种理念仍然影响着牛津大学,成为牛津大学理念中最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一部分。泰德·塔玻等学者指出:“牛桥(Oxbridge)信念体系中最持久、最有影响力的信念是,大学是自我管理的学者社团。”

到14世纪中期,牛津大学已超越其他大学成为最著名的学府,并受到教皇、国王和哲人们的称赞。在文艺复兴时期,牛津大学作为英国的思想、学术中心,在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英语文学的发展和英语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内能找到的中英文文献中,没有发现有关近代牛津大学办学理念的直接资料。牛津大学的校徽上写着“Dominusilluminatio mea”[主照亮(启发)我],彰显出中世纪宗教对大学的影响,强调“启示”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但大学毕竟是探索学问(知识和真理)的场所。在19世纪中叶,牛津大学兴起了有关大学理念的讨论,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便是约翰·亨利·纽曼。纽曼在1816年12月进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毕业后在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担任教师,后来担任大学教会牧师,参与发起过著名的牛津运动,在牛津大学学习和工作近30年的时间。1852年,纽曼当选为都柏林新成立的天主教大学校长,并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大学理念的演讲。纽曼的基本大学理念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纽曼的大学理念实际就是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牛津大学史学者谢尔顿·罗斯布莱特指出:“纽曼的大学理念,既是英国的大学理念,也是牛津的大学理念。但是,由于纽曼时代存在着几种相互对立的牛津大学理念,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大学理念这个共同关心的主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如果说纽曼关于牛津大学的理念是对他19世纪20年代学院生活的回忆,也许更准确些。”其实,早在19世纪初,牛津大学林肯学院院长爱德华·塔汉姆(Edward Tatham)就提出。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学府”(a seat of universal learning),大学也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a place of universal teaching),并认为传授普遍知识是大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职责。塔汉姆的这种理念在19世纪上半叶在牛津大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纽曼的大学理念实际是19世纪中期以前在牛津大学占主导地位的理念。

19世纪中叶,以赫胥黎为代表的科学教育的旗手不满于牛津大学的自由教育传统,倡导大学实施科学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对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牛津大学在社会的压力下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增加了科学研究的职能。牛津大学在维持其基本办学理念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现代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可以从该校的使命陈述中得以体现。2000年,牛津大学将自己的使命陈述为:“牛津大学的目标是:在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领域都达到和保持卓越;保持和发展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地位;通过科研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而造福于国际社会、国家和地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学致力于:适应知识界和社会各界发展的需要,与广大学术界、专业界、工业界和商业界建立密切联系、为教师从事创造性的研究提供设备和支持,以使牛津取得杰出的研究成果;建立教学与研究环境的富有成效的联系,促进具有挑战性的、有活力的教学,通过导师制和小组学习促进思想交流,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和科学收藏物资源,培养毕业生在全国和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保持并充分利用各独立学院的优势,通过提供富于激励作用的、多学科的学术社区促进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发展,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加强大学的学术生活;从英国和国际上吸引高素质的学生来牛津大学学习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课程,积极拓宽招生渠道,吸收多样化背景的学生,并为牛津及更广大的地区提供更多和更加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机会。”

二、大学的职能及人才培养在大学中的地位

虽然中世纪大学中也存在一些研究活动,但这个时期大学里的研究主要是学者个人的事情,科研尚未成为大学的职能,当时大学的惟一职能就是培养人才,或者说就是教学。牛津大学也不例外,“大学不鼓励从事高深的研究,它们只是大学教师作为个人爱好来追求”。在17、18世纪,牛津大学开始显露出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著名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波义耳曾当选皇家学会主席,但他拒绝赴任,而是潜心在牛津大学从事研究。威廉·哈威(William Harvey)在研究中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为医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皇家学会的主要成员都与牛津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牛津大学的学者也有一些人当选皇家学会会员。在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把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职能时,牛津大学的一些学者也对科学研究职能予以关注。牛津大学林肯学院院长爱德华·塔汉姆虽然承认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但又认为大学也应该促进知识的发展,并根据科学研究调整教学。但是,塔汉姆的这一观点

并不是牛津大学的主流观点。

牛津大学把科学研究排除在外的做法,招致社会各界的批评,皇室成立牛津大学皇家调查委员会对牛津大学进行调查。1850年牛津大学皇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正如人们所普遍承认的,牛津大学和国家双方都因缺乏一批献身于科学研究和学术教育的学者而蒙受重大损失。牛津大学精深研究成果是如此之少,这一事实既有损于牛津大学的学府声誉,又影响了它在国家的地位。”根据皇家调查委员会委员们的看法,德国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应该成为英国大学的榜样。在皇家调查委员会报告的基础上,英国议会颁布《牛津大学法》,要求牛律大学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从事教学又进行科研,同时按专业设系,使大学的结构从以古典学科为中心的体系转移到以专业为中心并与职业对口的体系,使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与实际结合起来。此后,牛津大学创建了一批博物馆和实验室,科研逐渐成为牛津大学的一

个重要职能。关于当代牛津大学的职能,牛津大学前副校长莫里斯·博拉(Maurice Bowra)指出:“当代牛津的基本任务有四:培养领袖人才,科学研究,培养新型的学者和科学家,通过学院传递文明文化。”博拉这里所说的任务,实际上就是指牛津大学的职能。在牛津大学的使命陈述中,也可以看出牛津大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职能:开展创造性的研究,促进具有挑战性的、有活力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人格,提供更多和更加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机会。人才培养是牛津大学的重要职能,无论是培养领袖人才、培养新型的学者和科学家,还是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人格、培养品格。牛津大学曾一度以人才培养为惟一职能,现在仍把人才培养作为其重要职能之一。1998—1999年度,牛津大学在校学生总数达15,745人,其中本科生10,929人,研究生4,816人。19世纪后期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牛津大学在坚持人文教育传统的同时,加强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目共睹,其毕业生中成长起来的政界领袖、学界泰斗、工商界精英,令其他学校难以望其项背。

自19世纪下半叶科学研究成为牛津大学的职能以来,牛津大学便迅速成为英国乃至世界上的一支重要科研力量,在数学、物理学、医学、经济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文学、历史等学科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因为这样的研究是非功利性的,比较符合牛津大学的理念。但自撒切尔夫人出任教育部长和首相以后,国家对大学的投入大幅度减少,政府鼓励大学加强与工商界的联系,使大学在为工商界服务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经费。因此,牛津大学也开始加强应用性的研究乃至技术开发。牛津大学在积极开展技术转让的同时,自己也创办高科技公司。目前,牛津大学拥有17家公司,5家上市公司。

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878年,牛津大学就和剑桥大学、伦敦大学一道掀起了大学推广运动

(the university extension movement),开设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或讲座,为许多有闲阶级人士(尤其是妇女)、专业人员、商人、小学教师、工匠等提供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现在,向牛津及其周围地区提供更多的和更加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机会,也成为牛津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它每年向来自商业、工业和各种专业的个人或组织提供300多门课程,有1万多名学生注册学习成人和继续教育课程。牛津大学的许多教育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都向社会开放。从历史发展来看,牛津大学的主要职能就是教学和基础研究。与其他世界老牌大学相比,牛津大学坚持学院制和导师制的传统,一直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虽然大学职能不断发展变化,但其重视本科生教育的历史传统却始终未变。

三、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中世纪大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古典的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training),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牧师、教师、律师、医生以及具有一定专门知识素质的公职人员。牛津大学的产生得益于11世纪末期开始的在牛津的学术活动,更得益于12世纪中期大批学者从巴黎大学返回英国。因此,与早期形成的以医学为中心的萨拉尔诺大学、以法学为中心的波隆那大学、以神学为中心的巴黎大学不同,牛津大学产生不久成为一所包括文科、法科、医科、神科中世纪四大学科的大学,承担着培养牧师、教师、律师、医生和政府官员的使命。由于最初文科是法科、医科和神科的基础,按照现在的标准看,牛津大学在中世纪的人才培养具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性质。正如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所说,它主要是“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牛津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很多特权,它和剑桥大学在英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长达600多年的垄断地位,成为培养领袖人才的场所。长期以来,牛津大学的“主要职责就在于培养良好的公民,它培养将要成为社会各界和学术界未来领袖的精英”。在对领袖人才的培养中,牛津大学又特别重视政治人才的培养。约瑟夫·A·索斯指出:“自中世纪开始,牛津大学就为那些试图进入权力界的人提供了通途,直到19世纪后期,牛津大学实际上就是英国政府的一部分。与君主、议会和英国教会一样,牛津大学是政府机构的一个分支。就是以这种身份,牛津大学为社会权力岗位培养人才。如果把牛津大学说成是英国官僚的预备培养学校,一点也不为过。在过去的几百年间,牛津大学培养出来的高层次的政治家和公务员比其他所有大学(包括剑桥大学)加在一起还要多。”据统计,在1900—1985年间,在受过大学教育的972位部长中,455位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在托尼·布莱尔以前的11位首相中,有8位毕业于牛津大学。在1951—1970年间,下议院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中,保守党成员的48%和工党成员的30%毕业于牛津大学。

在19世纪中期以前,牛津大学的招生规模都不是很大,特别是在17、18世纪,牛津大学处于衰败期,每年招生人数也就200多人。这个时期牛津大学主要培养的是政界(包括教会)的领袖人才。但是,自19世纪中期以后,面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挑战,牛津大学在社会各界的批评声中开始调整培养目标,在保持培养政界领袖人才传统的同时注重培养新型的学者,特别是在培养人文学科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这种趋势在20世纪表现得更为明显。在1923—1974年间,牛津大学人文学科的教师所占比例从70%下降到38%,社会科学教师从3%上升到19%,自然科学和技术教师从27%上升到43%。1923—1991年间,牛津大学人文学科注册的学生比例从80%下降到37.8%,社会科学学生从0上升到22.7%,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生从20%上升到 39.3%。正是由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牛津大学不但培养了大批的政治家,而且培养了更多的文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医学家、化学家、数学家等学术界的领袖,也培养了一批有影响的历史学家、律师、语言学家和社会工作者。

在当代,牛津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统治阶级的领袖人才和未来的学者精英。纽曼曾认为大学应该培养绅士,实际上绅士教育是牛津大学人才培养的传统,即使在今日,牛津大学所要培养的人才仍然是绅士。牛津大学前副校长沃尔特·莫伯利(Waltor Moberly)爵士曾经指出:“„牛桥‟的主要目标一直是培养有教养的绅士这种精英人才。”在莫伯利看来,像牛津、剑桥这样培养领袖人才的大学、应该培养“全人”(the whole person),应该为培养全人而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不仅着眼于未来的职业,而更应着眼于整个生活。与英国人相比,德国人和美国人大都认为大学应培养全人或全面发展的人;而英国人心中的全人或全面发展的人便是绅士。因此,美国学者喜欢把牛津大学的培养目标称为绅士领袖(gentleman leader)和绅土学者(gentleman scholar)。

四、大学应该如何培养理想的人才

和其他大多数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不同,牛津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并没有丢掉中世纪时期的大学传统,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而又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人才培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学院制、导师制、独特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首先,实行学院制,大学与学院分工协作,共同培养人才。牛津大学在形成之初,并没有自己的校舍,而是租用市民的房屋,1249年,达勒姆的威廉副主教捐款建立了大学学院,使牛津大学有了第一栋自己的校舍。此后,牛津大学又陆续建立了另外38个学院。牛津大学的学院并不是按学科来划分的,而是将不同学科的学生融于一个学院之中。学院的规模不大,都在500人以下。每个学院都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拥有自己的教师、职员、校舍、基金、各种学习和生活娱乐设施。学院制是中世纪大学的遗产,它使牛津像一个由众多自治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大学和学院分工协作,共同培养人才。学院的职责是:选拔自己的本科生,为学生提供住宿、餐饮、公共休息室、图书馆、体育和娱乐设施、宗教服务,负责学生的导师制教学和福利。大学的职责是:确定各学院教学的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讲座和研讨会(seminar),提供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计算设备等教学资源,选拔、指导研究生,审查研究生论文,组织考试,评阅考卷,授予学位。牛津大学的学生,必须在某一个学院注册,成为学院的一员,同时又属于大学。由于所有的讲座和课堂教学都是由大学提供的,因此,无论注册哪一个学院,都可以选择学习由大学提供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的职责是学术性的,而学院的职责则是促进学生的品格发展。纽曼曾分析了大学和学院的职能区别:“大学的教学方法是教授式的,而学院的教学方法是导师式的。大学为传授知识而存在,而学院的职能在于发展品格。”今天,牛津大学仍然维持着这种职能分工。牛津大学前副校长莫里斯·博拉也指出:“一所学院如果不能在学术要求之外为本科生提供丰富而富有活力的生活,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学院理念的核心是学院是一个各种兴趣交融的社团。……总之,学院在学生的学术生活之外,为学生提供富有激励的、文明的影响,丰富学生的生活。”正是通过大学和学院作用的相互补充,牛津大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水平的人才。

其次,实行导师制,实现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结合。和世界其他大学一样,牛津大学也利用讲座、研讨会等教学方法提供教学,这种教学不是由学院承担的,大学的16个学部(faculty)担负起这种教学的组织任务。学部不是大学内的自治单位,它们是跨学院的组织,学部的教师来自各个学院,但其所教的学生未必都是他所在学院的学生。牛津大学在教学上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是与其独特的学院制相配套的导师制。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源于1379年创办的新学院,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学生在牛津大学一个学院注册后,学院就会为他指定一位导师(tutor)。导师是学生所选专业方面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一个导师一般指导6—12个学生。导师一般都是学生所在学院的教师,如果本学院没有学生所选专业方面的教师,学院就请其他学院的教师担任导师。学生每周至少同导师见一次面,他可以单独和导师会谈,也可以和一两个同学一同前往,讨论先前布置的论文或问题的解决方案,目的在于评价学生提出的答案和理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新的观点。如果导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解答,他会安排学生去接受其他导师的指导。导师制成功的秘诀在于它倡导学生与导师和同学间积极的思想交流,要求学生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接受他人的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业,而且还有助于通过迁移而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导师制使师生间建立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在师生间的互动中,导师通过文化的熏陶和耳濡目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难怪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曾用“陶冶”一词来形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导师制教学,并认为在本科生和导师之间建立的个人关系,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关系。通过导师制,牛津大学把大学的集体教学与导师的个别辅导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业发展与个性发展、生活价值观

教育等结合起来。第三,建立别具特色的专业体系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牛津大学的学生一入学就要选定专业(course)。该校现设50种专业,有些专业是单学科的,如生物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有些则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如考古学与人类学,生物化学、分子学与细胞学等。大多数专业学制3年,部分专业学制4年,医学专业学制6年,还有些专业(如物理学、现代语言、数学、地学、经典名著与现代语言等)既有3年制的课程计划,又有4年制的课程计划。由于专业性质、学科范围、修业年限不同,各个专业的课程计划有很大的差异。以颇受欢迎的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为例,该专业学制3年,第一年哲学、政治、经济三个学科并重,主要学习导论课,使学生掌握每个学科的基本工具、方法,发展自己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在第2年和第3年,学生仍可以三个学科齐头并进,也可以集中学习其中两个学科甚至以一个学科为主,但无论怎样选择,都必须修完核心课程。哲学方面的核心课程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哲学史、伦理学。三个学科并重者可以只修伦理学。政治学方面的核心课程是比较政府论、20世纪的英国政治和政府、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政治生态学,学生可以选择其中2门。经济学方面的核心课程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2门课程。在核心课程之外,导师会指导学生选修一些课程。但是,核心课程和选修课加起来必须达到8门。三个学科并进者修习三个领域的5门核心课程和3门选修课;而选择其中两个学科者,则学习其中两个学科领域的4门核心课程,外加这两个领域的4门选修课。另外,在本科期间,学生在学习某个专业的同时,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两个专业作为辅修。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富有激励性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牛津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它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服务设施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牛津大学图书馆及其附设的专业图书馆藏书600多万册,收藏有英国和爱尔兰出版的每一种图书和杂志以及其他国家的出版物。另外,每一个学部、每一个学部下设的系和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每个学院都设有计算机设施为学生提供服务。更为重要的,牛津大学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这是牛津大学的重要特色和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牛津大学现有200多个俱乐部和社团组织,既有体育、音乐、戏剧方面的体育娱乐性组织,又有辩论、宗教、学术方面的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组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牛津大学主要由各学院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发展兴趣爱好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使得学生在规模巨大的大学中可享受到小学院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氛围,在重个人主义的社会中找到集体的感觉,增强学院的凝聚力。

五、简短评价与思考

牛津大学是一所古老的大学,同时又是一所现代的大学,它以常人难以理解的智慧把中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理念融为一体,在80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创造辉煌,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克里斯托弗·拉思伯恩在比较美国大学与英国大学时指出:“在研究牛津大学等校的那种显而易见的持久而稳定的意识时,美国人感到,那些学校的基本制度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智慧,而这一点正是美国大学中所没有的。……简而言之,牛津大学不需要竞争,没有哪个挑战者敢于处心积虑地准备把牛津大学从其突出的位置上拉下来。把牛津看成是完美无瑕的大学的力量,主要渊源于它的自信,渊源于它相信自己,认为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牛津大学不像其美国大学同行那样,要努力去证明自己的强大与先进。作为一所著名的大学,牛津在国家生活中拥有坚不可摧的地位。这就使它永远镇定自若,自尊自贵。”拉思伯思的分析清晰地阐明了牛津大学的地位以及取得成功的原因。

在其漫长的办学历史上,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中世纪时就形成的大学理念,把大学看作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看作是自我管理的学者社团,致力于追求知识和真理。在很久的一个时期内,牛津大学都把人才培养看作它惟一的职能。在19世纪后期引入科学研究的职能后,牛津大学仍把人才培养置于重要的地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牛津大学虽然也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其基本培养目标并没有变,那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绅士。为了培养理想的人才,牛律大学保留了传统的学院制和导师制,设置了与众不同的专业和课程体系,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发展环境。这一切都使牛津大学充满了智慧、浪漫和神秘的色彩。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是独特的,它和剑桥大学一起构成了英国大学乃至世界大学中的一道靓丽的风

景线。

牛津大学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在现代社会是很难复制的,但是这并不否定它的办学理念的借鉴意义。在大学职能日益多样化和大学教育日益专业化的今天,牛津大学始终把本科生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始终把学生个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并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各方面的领袖,对于我国的大学建设应该不无启示。

从某种意义上讲,牛津大学是保守的。由于它在英国大学和英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牛津大学并没有像美国大学那样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而是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人一种象牙塔的感觉。大学是象牙塔还是服务站,是当代大学理念中争论较大的命题,牛津大学的成功是否可以说明大学应该具有一定的象牙塔精神呢?这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牛津大学在英国大学和国家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成就了牛津大学的自信、自尊,但也给它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没有竞争的紧迫感和竞争的机会,这可能正是英国的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对衰落的诸多原因中的一个。”罗索夫斯基这里所说的“英国的大学”,实际上就是指牛津大学。然而,牛津大学在英国(特别是中上层社会)得到更多的是赞美、认可,而不是指责和改革的呼声。正如美国历史学家莫瑞森(Samuel Eliot Morison)所言:“在真正了解牛津大学的人中,没有一个理智的人非常希望去改变它。相反,他必须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存那些历经时间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很有价值和美的东西。”在英国日益强调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今天,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将会继续下去。

大学办学理念 篇3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多所著名大学历史学专业的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特色,比较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的历史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或不足。我们认为对我国历史专业培养能力不足的反思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要特别注意背后的深层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南京大学以“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尝试各种制度性的调整,这或将切实、长效地提升我们的本科教学层次。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国际比较

历史学是人文社科领域中的传统学科,但以一种“工作技能”而言,其社会认可度不高。长期以来,历史学很难成为考生的第一志愿,因“服从分配”而进入专业的学生为数不少。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考生因个人兴趣而主动选择历史专业。面对更为优质的学生资源和更加开放的公众心态,高校历史专业也应把握机会,调整专业培养理念与模式。在改革过程中,借鉴西方国家本科教学的先进经验,从而提升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水准,应是非常有益的探索。本文简要介绍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历史专业本科教育先进国家一流高校的培养模式与特色,并就国内高校的教改谈点粗浅看法。

一、国外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举措

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对历史学这样的基础性传统学科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美国与日本在这方面的差别还比较大。美国一流大学的历史专业教学,更重视历史学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和现实性,以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与兴趣,培养学生更为多元化的职业与科研兴趣。如哈佛大学历史系对本专业作了这样的定义:“历史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涵盖了人际互动的各个层面,包括社会生活、经济、文化、思想以及政治。历史专业的同学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研究个人、群体、社团以及国家,运用所有人文社科研究技能来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与其他专业相比,历史学的内涵最为丰富,同时又是最体现个人能力与兴趣的。”接受历史学的训练并不意味着必须成为历史学家,很多主修历史的学生本科毕业之后进入商学、法学、公共政策等领域继续深造或就业。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的一大收获就是以多样、客观的视角观察个人、集体、社会在历史中的角色,这也是一个公平、开放、包容的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一种素质。而在日本,历史专业的教育更强调通过几年的学术训练,将学生培养成该专业领域的研究型人才,而绝非一般的通识教育。因此,日本的一流大学是以创建研究型大学作为基本要务,本科阶段的教育也是为将来进入某一领域深造的知识准备阶段,其本质在于极具专门化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而非一味考虑就业等因素,过分强调综合性素质教育等。

不过,不管具体目标上有多大差异,这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时都强调首先要学习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以及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训练学生分析复杂历史现象,并提出观点的能力。此外,历史专业在研究方法、批判性阅读、口头表述以及文字表达方面皆能提供严格而有效的训练。这些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深造提供更多可能性,尤其在那些需要处理大量复杂信息、进行多角度分析、与同行有效互动的领域。从个人素质而言,历史学能培养探索未知的精神,以及包容而理性的思维模式。

以上这些目标总结起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些国家大学的历史专业在培训学生时都提出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的主张,即让学生较早地开展研究型工作,要尽早让学生开始“做历史”。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或课程设置上,重视讲授(报告)课程(lecture)与研讨课程(seminar)相结合,突出研讨课程便成为国外先进大学历史教学上的重要特色。讲授课程一般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与专业相关的通识课程,而研讨课则包括初级和高级两种。初级研讨课程侧重于基本的专业训练,尤其是研究方法与专业写作,而高级研讨课的主题更专门化,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种以研讨课为主导的历史教学,不仅需要把历史教师自己进行历史研究的状态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还要使学生至少在历史课堂上短暂地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分析材料,学会做历史。虽然这些大学仍然会有大量的讲授(报告)课,但是其历史系的精华课程往往是研讨课,由练习课、辅导课、初级研讨课、高级研讨课等在内的不同类型的课程组成研究性课程群,是国外先进大学进行历史学人才培养的法宝。

值得强调的是,配套性的特征也体现在了课程设置的组合与配套上。例如美国的一些顶尖高校历史系,往往要求学生在选择具体专业的同时明确各自的“专攻方向(Areas of Concentration)”。在此后三年,院系则会将其所有课程整合成不同的专攻方向供学生选择学习。如杜克大学为本科生提供了专题史与区域史两大类十三种的专攻方向(见表2)。专题史比较注重与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结合,而区域史则试图超越“欧洲中心主义”,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全球化的历史视野。

在这一体系之下,所有专业课程,包括讲授课与研讨课,都被整合到不同的专攻方向之下。以“专题史”中的“法律与政府管理”为例,该方向提供的课程如表3所示。

可见,在“法律与政府管理”这一方向下,部分课程关注当下美国社会与政治生活的敏感话题,如亚裔人群、边界与非法移民、恐怖主义、人权问题、性别问题、暴力问题。另一些课程则针对美国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内容,如美国史、俄罗斯历史、西方军事史等。这些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实际意义和正面影响。对准备攻读研究生的同学,“专攻方向”则有助于确定研究兴趣,为继续深造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德国,许多研讨课,尤其是初级研讨课,往往有与之配套的辅导课以及练习课。辅导课通常由高年级的学生负责(这样的设置不仅有利于锻炼高年级学生的能力,也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练习课则会由师生共同讨论研讨课中涉及的原始文献,尤其是外语文献。在日本高校的历史系,本科生一般到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就开始具体选择文学部所属各个研究室(类似于南京大学每年大一结束分专业方向)。一旦进入到研究室内的教学,学生就将面临无数次的报告。老师讲课的方式往往就是直接与学生阅读本专业相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料。这些每学期确定的资料基本是分配给不同的学生,由学生自己来查阅资料,仔细阅读,详细注释,最后作成报告分发给课堂上所有同学和老师。老师和同学都可以当堂提问、质疑,相互辨析。老师的直接讲授往往很少,更多是师生间共同的探讨。

二、国内外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

通过上述介绍,不难发现国内外大学在历史人才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方面存在许多差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的专业指导。美国高校规定学生从选择专业开始直至毕业,都需要不断接受专业指导。负责给学生提供指导的人员包括本科教学主任、助理、辅导员,甚至还有指定的高年级学生。学生对教学规定、课程选择、学习进展、论文写作等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获得专业指导,而且其中一些指导已经制度化、程序化。例如杜克大学历史专业的学生在确定“专攻方向”前,必须先与教学主任或助理当面交流。另一些院校则以年度课程检查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学业进度,并提醒其尚未达到的修课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的课业学习既有一定的自由、自主性,同时又行进在一条目的明确的轨道上。

相比之下,国内高校每年有明确的招生计划,且学生入学时已经确立了专业,因此院系对生源情况有充分了解,学生也无需进行二次选择,四年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然而除必修课外,学生选修课程多凭个人兴趣,院系很少有系统性的规划。尽管院系也有教学主任、教学秘书与辅导员,但缺乏制度性规定,如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计划、课程选择等方面与之交流。因此,大学教育看似有章可循,实际上随意性很大,而这又与学生接受的中学教育模式形成鲜明反差,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对于部分学习比较被动的学生来说,规范的缺失或许意味着在迷茫中度过四年,院系也无法保证他们的专业素质。学生无法充分利用学习机会,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2)高强度的课程设置。国外先进大学的本科历史课程要求明显高于国内高校。以美国高校中的中级讲授类课程为例,基本每周上课两次,此外还可能设有助教主持的讨论单元。从考核方式上说,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加一篇期中论文(mid-term paper)是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一些教师每2~3周进行一次随堂小测验。如果课程设有讨论单元,可能要求每周提交一份讨论报告。这类课程每周的阅读量不会低于150页,而设置讨论单元的一个目的就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阅读并进行过充分思考。从时间上说,讲授课大致要求学生每周投入10~12小时的学习时间(包括课内与课外学习)。与讲授课相比,研讨课的目的是提供一次历史研究的训练。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更多材料,包括基本史料,并提出问题。学生在期末要提交一篇有一定深度的研究论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则强调同班同学相互报告并提出建议。一些学校规定,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必须完成这样一门研讨课。某种程度上说,这与一些国内高校要求大三学生完成的学年论文相似,只不过是以讨论课的形式接受教师指导。

(3)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有学习兴趣与研究热情的学生,国外院系将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与提高机会。有些学校允许高年级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有些学校开设优秀论文指导班,另一些学校甚至鼓励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并给予学分。当然,选修这些特殊课程的学生必须提出正式申请,有时还须教师推荐,并获得任课教师与教学主任批准。

在这些特殊课程中,论文指导课最为普遍。例如哈佛大学历史系对普通学士学位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而荣誉学士学位则有论文要求。因此该系规定,申请荣誉学士学位的同学必须选修论文指导课。另一些学校虽然不设荣誉学位,但会评选优秀论文,并规定只有参加过论文指导班的同学才有资格成为优秀论文毕业生候选人。论文指导班由一位老师主持,定期召集成员活动。活动内容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请本系教师对学生进行史料搜集、分析及论文写作方面的辅导和答疑。二是同学汇报论文进展、交流心得、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而每年的优秀论文均从这些学生的研究成果中评选,这也给学生以积极性与动力。

三、教改建议

事实上,国内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早已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相应的改革方案也比较全面和成熟了。如南京大学提出的“三三制”教改模式,就充分借鉴了国外名校的先进经验。但中国又有自己的国情,因此对国内高校而言,仅从表面或形式上学习国外高校的经验是不够的。

比如我们反复强调的研讨课形式固然极具价值,但单纯在形式上的照搬忽略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延续性问题。中国的大学生可能在大学阶段才接触到讨论课的教学形式,而对于欧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中学阶段就有大量以讨论课形式展开的教学活动。换句话说,讨论课在欧美中学历史课堂是一种常态。受过这种教学形式熏陶的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后,不仅对讨论课没有陌生感,而且能够对以讨论课为主的本科学习方式得心应手。这种延续性在中国大学还不具备。中国的中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应对高考的指向性,所以大部分的历史课堂多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对中国大学生而言,讨论课的引入是一种教育体验上的脱节,自然地会带来一种疏离感。对大学老师而言,他们在设计讨论课的流程时,对本科生的能力可能没有预判,导致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如学生对指定文献阅读不够,课堂发言不积极主动等,最终使讨论课无法发挥应有的课堂效果。这个事实提示我们,在进行高校教改的时候,不能回避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存在的断裂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本科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有很多看似不相关的领域都可能存在关联性。

又比如美国高校教学的高强度的维持,与助教制度密不可分。学生每周花在一门课程上的学习时间是否达到10~12小时,其检查方式就是作业、报告、测验以及讨论单元的表现。而批改报告、设置测验题目、主持讨论单元的并非任课老师,而是助教。美国高校研究生院为历史专业研究生提供的奖学金中,除学费之外,都是以助教工资的形式发放的,因此历史系有足够多的助教。一般来说,每门课15~18位学生就配备1名助教,一些大班会有4~5名助教。可以说,助教制度是美国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水平和高要求的重要保证。但中国高校的历史专业在短期内是无法复制这一制度的。

因此,以上种种事实提醒我们国内高校在开展教学改革时,在研究国外成功经验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要特别注意背后的深层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南京大学自提出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以来,在教学方面有诸多令人瞩目的改革。课程形式上开始鼓励教师开设通识课、新生研讨课,最近在多媒体技术冲击下,也开始关注慕课(MOOC)以及翻转课堂等。这些尝试都对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助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上述提到的延续性与配套性上找到自己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或许可以将我们的本科教学推进到更高的层次。

大学办学理念 篇4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由于高校所处的区域环境、隶属关系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历史沿革、学科分布特点等内部因素的差异, 高校在履行三大职能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1999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后, 地方本科院校成为本科层次教育的主体。虽然每所院校存在着差异, 但在办学理念方面有相似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办学理念必须首先体现高等教育理念。高校办学理念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形式, 高校办学理念不能背离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和高校作为特殊的文化教育机构对人的完善和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与导向作用。

2.高校办学理念必然包括与社会的互动内容。高校作为具体的社会组织形态, 在完成高等教育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 必然要思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理由和动力, 谋求在社会领域中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3.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必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联, 必然体现区域特征, 并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或者说体现其地方性的特点。

4.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必然与其自身的发展现状有着紧密的联系。必须将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其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体现理念的发展变化和不同时期呈现的不同特点。

二、陕西高校分布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分析

陕西本科高校分布和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 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自身发展的主要互动因素。

(一) 陕西高校分布情况分析

1. 隶属关系与教育层次分析。

截至2007年5月, 陕西省共有各类高等院校76所, 其中6所院校为部委所属院校, 51所院校由陕西省管理, 17所院校由省教育厅管理。而76所高校中, 本科院校有37所, 专科层次院校49所。这已经表明地方高校的主体地位。从宏观上看, 陕西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而由于资源丰富, 每所高校的定位与特色将决定其自身的发展。

2. 陕西本科院校学科分布情况。

伴随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陕西本科院校总体发展趋势在向多科性大学发展。但由于学科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因此, 在学科发展方向上, 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的分布状况主要集中在这些学校的传统或优势学科上, 以此陕西高校学科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理工科领域, 并与行业背景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3. 陕西本科院校科研实力分布。

高校科研实力的测评可以参考多个指标, 其中科研基地的建设情况和高层次人才分布状况是衡量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截至2007年8月, 陕西共计有两院院士50人, 分布在高校共30人, 其中中科院院士9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 占总数的3/5;科研院所1076个, 其中, 县以上独立科研机构297个, 大中型企业属417个, 高校属326个, 占总数的1/3。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 国家部门专业、专项重点实验室50个, 国家级工程中心11个,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二) 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分析

1. 产业结构调整宏观政策分析。

陕西“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陕西产业结构的宏观政策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 继续发展壮大高技术、旅游、国防科技、能源化工、果业、畜牧业六大特色产业;着力培育成长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将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化工产业作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前面的分析可知, 由于陕西高校学科分布状况比较集中于理工科领域, 陕西高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陕西国防资源分布与国防科技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陕西的国防科技实力十分雄厚。截至2006年的统计, 陕西共有大中型军工企业73个, 占全国军工企业总数9.3%, 占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17%;独立科研院所33个, 占全国军工科研院所的12.1%;职工26.82万人, 占全国军工从业人员的12.7%;专业技术人员11.2万人, 占全国军工系统专业技术术人员17.3%。军工资源占据全国之首, 军工技术覆盖航天、航空、兵器、电子、核、船舶六大行业和众多学科, 在高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跟踪研究和自主开发能力。

近年来, 陕西国防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壮大。2007年, 陕西省军工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特别是军工民用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全省军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 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8%, 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5%。其中民品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50%。正是由于陕西具有丰富的兵工资源和坚持走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 国防科技产业已经成为陕西特色产业之一, 支持军工发展民品是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三、西安工业大学自身发展状况分析

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离不开这所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以下的分析主要从西安工业大学的隶属关系变迁、学科专业分布、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探讨西安工业大学的发展现状。

(一) 隶属关系变迁

上表列举了西安工业大学隶属关系的变迁, 如果对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会发现, 第二机械工业部前身是1956年7月28日成立的原子能事业部, 1958年改称第二机械工业部, 1982年又改名为核工业部, 其设立的初衷是研制核武器。1958年, 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电机制造工业部合并, 保留第一机械工业部名称, 1958年后学校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 实际上隶属关系没有发生质的变迁。1960年国家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航空工业, 其中研究开发战斗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1982年改名为航空工业部。而1963年成立的第五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兵器工业。学校直接隶属第五机械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的时间就达32年之久, 而其他主管部门也有着相当的兵器工业背景。从隶属关系变迁不难看出, 西安工业大学具有较强的兵工背景, 其办学理念中必然包含为军工服务的成分。

(二) 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分布

西安工业大学现有45个本科专业, 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学校还有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陕西省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中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人民政府与白俄罗斯教育部) 高技术合作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 并设有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从学校的学科与重点实验室的分布中不难看出以下特征: (1) 西安工业大学学科分布以工学为重点; (2) 优势学科集中在光学、机械制造和材料加工工程领域; (3) 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重点学科设立, 并具有一定的军工背景; (4) 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的设立, 是学校追求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 毕业生分布状况

毕业生的就业分布, 直接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面向。从表2、表3中的统计信息可知, 近年来, 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并在国防企业中具有相当的比例。如果追溯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 学校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兵器行业和西部地区。

四、西安工业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实践

以上部分主要对大学理念的构成要素进行列举, 或者说, 上述要素既是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更是办学理念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而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作为一个主要的侧面, 反映着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西安工业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人为本, 依法办学;坚持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走学产研结合之路;夯实基础, 科学管理, 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办学定位是:学校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 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 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在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中,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人为本, 依法办学;坚持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发展战略”以及“夯实基础, 科学管理”都在从育人的角度去探讨西安工业大学的办学理念,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 努力营造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人为本, 依法办学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发展战略, 是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 其目的在于使学校的管理和运行规范有序, 同时体现大学的文化品味, 努力营造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2. 以“敦德励学、知行相长”作为育人的最高准则,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在总结50多年办学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 体现了育人的最高准则。“敦德励学”强调师生做人和做事都好,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知行相长”则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融合统一、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学习做人和做事, 促进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实际工作中, 如在学科布局上, 除保持理工科的优势外, 注重人文、艺术、体育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 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等, 都体现着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二) 坚持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 体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西安工业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 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这一定位主要体现了高校与社会的互动, 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的主要体现。

1. 坚持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是学校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对西安工业大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从隶属关系的变迁不难看出西安工业大学有着明显的军工背景。1999年学校划转陕西省后, 学校的兵工特色不仅没有削弱, 而是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 学校还必须承担起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双重使命。这种服务是全方位的, 体现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前述的毕业生就业分布、学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分布都体现了学校的兵工特色。在精神层面的继承上, 学校“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也体现了学校的军工特色。

2. 陕西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学校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一致性。

在对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分析中, 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国防工业在陕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国防工业不仅是陕西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陕西的特色产业之一;而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化工产业作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 包含了军工行业中航天、航空、兵器、电子、核、船舶六大行业, 这就决定了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在客观上是一致的。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 不仅仅是在继承学校的办学历史, 也是学校形成自身特色的重要途径。

(三)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 以工学为重点, 是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客观需要。

产业结构布局与学科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说, 陕西高校只有在学科发展上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陕西省将飞机制造业、动力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8个领域为重点, 加快装备制造行业自身的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以上发展领域, 包括光学、机械制造、材料工程等多个学科, 几乎囊括了所有工学学科。而学校的重点学科分布, 也主要集中在工学领域, 以工学为重点, 既是学校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的要求, 更是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客观需要。

2.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推进学产研合作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首先要解决学科建设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包括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和水平等方面;二是要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这包括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 还包括工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三是在融合的基础上, 共享平台的构建, 包括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从而促进科学研究工作;四是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五是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才。

(四) 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1. 更新教育理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幅度, 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 争取在特色专业、教学名师、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突出“注重工程实践、突出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特色, 为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

学校根据自身定位, 从建校初期就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注重工程实践、突出制造技术, 为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改造传统的工程训练基地, 创建工业中心。工业中心以现代工业大工程为背景, 采用系统化的方法, 将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 全面体现了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实际应用, 是大学生工程科学的认识基地, 工程技术与管理的训练基地, 工程创新的综合实验基地。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充分表明, 学校“注重工程实践, 突出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特点, 为我国的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 为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江南.“地方高校发展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研究报告[R].2006.

[2]张君安.“创建现代工业中心, 探索工程教育新途径”研究报告[R].2007.

创建一流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篇5

编者的话: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大军中的先锋部队、精锐部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

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一百多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然而,如何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世界知名大学在其办学理念上都有独到之处,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与时俱进,勇于变革,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世界知名大学所开掘与彰显的先进办学理念,对我们高校的建设发展应该能有所启

发。

牛津、剑桥:“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

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并非是最早出现的大学,它们之所以能在欧洲众多的古典大学中彪炳史册,就在于较早地突破了宗教的束缚,以“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为其办学理念。正是在这种突出学术性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两校开创基础研究、学院制、导师制等,培养了大批世界级大师人才。至今,剑桥大学有诺贝尔获得者60多人,为世界大学之最。

英国首相中的绝大多数都出自这两所大学。

洪堡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统一”

洪堡大学之所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就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办学模式,确定了科学研究和学术民主在大学里的地位。洪堡于1809年筹建洪堡大学,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第一任校长——哲学家费希特根据洪堡的办学理念,首批聘请的教师中有哲学家黑格尔、谢林等世界级大师。于是,在诺贝奖设立的最初40年间,洪堡大学出现了普朗克、劳厄、哈恩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哈佛大学:“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636年创办的哈佛大学,在最初的两百多年期间,始终是一所培养牧师的不起眼的小学院。1869年,查尔斯·埃利奥特任校长。他观察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社会发生着急剧变化,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急需为其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于是,他提出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学生”,决定以洪堡大学为模式,实行办学方针的两个重大转移,即:将教育重心由宗教性学科转移到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从本科转移到研究院,并创立自由选课制。经过40年坚苦卓绝的努力,他实现了自己的理念,哈佛大学成为美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他也成为了教育界的领袖。1933至1953年,康南特任哈佛大学校长。他的办学理念是:教育首先要培养对民主社会负

责的公民。

1971至1991年,博克任哈佛大学校长,他对哈佛大学进行了被媒体称之为“震撼美国学术

大厦”的“创新核心课程”改革。

威斯康辛大学:“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

威斯康辛大学之所以成为开创现代大学社会服务新职能的旗帜,也在于有其卓越的办学理

念。这所大学创建于1848年,在几十年间都是规模很小的非教派学院。

到了20世纪初查尔斯·范海斯担任校长期间(1904-1918年),正是威斯康辛州的农业由小麦转向畜牧业和以乳制品为主的转型期,对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范海斯校

长顺应这一需求,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范海斯校长有一句名言:“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当时的媒体评价说:威斯康辛大学对于农民来说,就像猪圈和农舍一样近在咫尺;对于工人来说,就像他们的工会大厅一样可以随时出入;对于制造商来说,大学的实验室随时为之开放。威斯康辛大学开创的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被后人称之为“威斯康辛思想”。

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让海龟们去干苦活,让人们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这是研究麻省理工学院校史的学者弗兰西斯·怀德对这所世界著名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作为以工程教育为特色的大学,这种办学理念主要体现为不断探索如何培养

与工业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正是这种理念,促使麻省理工学院在20世纪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改革,使它获得并保持世界

一流大学的桂冠。

斯坦福大学:“紧靠大学建立科技园区”

1885年创办的斯坦福大学,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是一所默默无闻的乡村学院。土库曼就任副校长后,提出新的办学理念:大学应是研究与发展的中心;现代工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是人不是物,应紧靠大学建立科技园区。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他于1951年领导创办

科技园区——即人们所赞不绝口的硅谷。

正如评论家们所说:斯坦福带动了硅谷电子工业的发展,而硅谷造就了斯坦福大学的辉煌。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追踪CEO的想法”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原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20世纪70年代中期,唐纳德·杰克布斯就任院长后,提出“追踪CEO的想法”、“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的办学理念,大力进行改革,终于使这所商学院进入世界一流商学院的行列。

耶鲁大学:“以学生为中心”

耶鲁大学的斯密特德校长,在1987年的迎新典礼上说:“我非常自豪地对你们说:你们就是大学!”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耶鲁大学强调:“教育必须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培养学生。”与此相适应,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好环境,使这所在1701年创建时

仅有一名校长、一名教师、一名学生的学校,发展成为青年们向往的学府。

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蔡元培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理念,对北京大学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聘请各种不同政治倾向和学派的著名学者,在学术上各抒己见、自由探讨,出现了生

机勃勃的校园学术氛围,为北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曾这样评价蔡元培的功绩:“蔡先生的一生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事实确实如此,蔡元培

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他通过改造旧北大使之成为我国一所著名的大学。

清华大学:“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

清华大学原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才设立大学部招收本科生。1931年上任的梅贻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阐述了他的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正是这种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群星璀璨。清华也随之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大学之

一。

启示1 办学理念:给学校一个发展的远景

所谓办学理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

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

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这对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办学者来讲,对学校进行任何重大的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学校进行重新设计。这一设计是否成功,首要的就在于是否形成了明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正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

尔·雅斯贝尔斯所说:“重新确定大学的理念是首要的任务。”

办学理念的重要性,是使办学者不能老是重复过去,而要给予学校一个未来发展的远景。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远景作指引,在行动上就会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赫钦斯曾指出:“大学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它有一个远景,校长就必须认出这一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就会导

致美国大学的极端混乱。”

启示2 办学理念:源于对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

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的,而人的发展也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紧密联系的。因此,科学地分析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及其对人才素质、对大学职能的新需求,是产生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基础。

洪堡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理念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范海斯的“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威斯康辛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都是适应它们各自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的要求,因而既促使自身获得飞跃的发展,又领引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其先进性也正体现于此。

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背景,是有层次性的。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国家性的,还有地方性的。

这几个层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既制约着后者,但又要通过后者来体现。

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大背景的层次性相适应,高校的办学理念既要体现宏观大背景的要求,又要体现国家、地方的发展要求。但不同层次的学校,其侧重点是各异的。这就是学校的定位问题,是先进的办学理念所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此,同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又因学校

特点不同而各有特色。

当然,学校的层次性是可以转化的。范海斯任校长时的威斯康辛大学是定位在为州发展服务,但这种理念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于是它便领引美国和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并成为

世界一流大学。

启示3 办学理念:寻找各自不同的切入点

牛津、剑桥追求学术性,埃利奥特主政哈佛大学从改变课程设置和培养人才模式为切入点,都具有鲜明的摆脱教会影响的特征。而斯坦福大学创造科技园区,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提出“紧跟CEO的想法”、“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则是体现了现代社会“知识即行动的可能”的新知识观。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梅贻琦的“大学者”、“有大师这谓也”,都是根

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各校存在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理念。

一所高等学校,既是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又有其自身复杂的逻辑和历史。要寻求发展是其共同的要求,但由于各个学校都有各自特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因而如何根

据各自的主要矛盾提出恰当的切入点,对其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几百年间,那些成为一流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表述各不相同,但都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学

校的实际而提炼出来的,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启示4 办学理念:在历史传承中与时俱进

时代的进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为之服务的高等教育也是按其内在逻辑发展的。因而任何先进的办学理念,都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沉淀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例如,洪堡大学开创的科学研究,威斯康辛大学开创的社会服务,都已成为高

等学校的重要职能。

但是,任何先进的办学理念都不能使一个学校永葆一流,而必须与时俱进。因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素质以及它的社会职能,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的。社会发展了,学校如果还固守原来的理念,就会停滞甚至倒退。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是有经验教训的。例如牛津、剑桥大学,追求学术性的办学理念曾创造了十分辉煌的历史。但是,到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如果仍固守原来的那种学术性理念,就会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近年来几次改变研究方面和改变遴选主任的条件等,都反映了要发展原有观念所做的努力。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近几十年来,也不断

进行重大的改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因而不断获得蓬勃发展。

国内大学与美国一流大学的距离

经过有关数字统计分析,我国名牌大学离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差距很大,最突出地表现在原创性成果、教师质量、科研经费和国际化方面,特别是诺贝尔奖、Nature和Science论

文、科研经费、博士教师比例、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等。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某些指标上,我国名牌大学与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等方面已经超过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与一流私立大学相当。近年来,我国名牌大学的科研经费、博士教师比例、师均博士后数量等快速上升。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总体上与美国一般公立研究型大学处在同一层次上,许多指标已经处于明显优势。总体来讲,这两所大学应处在世界大学体系的200至300名之间,而国内其他若干所名牌大

学则处在300至500名之间。

【资料】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

1.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代表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拥有大批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世

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

2.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素质很高,他们往往是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杰出科学家、划时代科技成果的发明者。

3.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 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充裕,而且通过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公开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比例很高,其年度科研经费少则1亿美元左右,多则数亿美元。世界一流大学除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之外,还拥有庞大的研究生队伍,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

例一般在30%至60%之间。

4.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世界一流大学不断适应教育科技和社

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

5.管理科学规范,杰出校长掌舵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章程”,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以章程为基础制定有各种规范,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世界一流大学都有杰出校长掌舵,他们不仅是享有崇高威望的科学专家,而且是具有独特办学

思想的教育家,更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

6.学生素质一流,生师比例不高 世界一流大学重视吸引本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就读,其培养的学生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创新和进步起着领先带头作用。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师比

例一般较低。

7.学科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水平很高,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均有20余个学科名列美国前茅,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世界一流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不仅能在很广阔的领域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而且为学科交叉渗

透和新兴学科培育提供前提。

8.国际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高 世界一流大学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是国际教育、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不仅是世界著名学者学术交流的中心,而且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

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

9.经费投入巨大,办学设施 优良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投入巨大,年度经费一般在数亿至10多亿美元左右,其中社会各界及校友捐赠占有较大比例;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博物中心和丰富的馆藏资料,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资料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

落实办学理念 践行办学目标 篇6

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已经明晰,如何将之落到实处呢?我们着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教育园

1.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制度时,注重体现教职工参与的民主管理性。如每年的教学质量奖发放办法,都要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提交代表们审议表决通过,方才付诸实施。2.建立激励机制,形成过程性的评价制度,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如通过制度《景洪市小街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考核细则》,每年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依据。3.以师为本,开展校本研修,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师培训机制,实施师徒结对帮扶的青蓝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走出去”即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州、市各级各类培训;“引进来”即把省内外优秀的教学专家邀请来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辅导。如我们邀请北京小数专家、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教授来校讲授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等。4.以生为本,实施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观。学校层面,以少先队建设、少年宫建设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层面,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层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舞蹈班、美术班、合唱团、器乐班、足球队、篮球队等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通过三个层面工作的推进,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5.加强勤工俭学建设,提高教职工福利,让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受人文关怀,享受幸福。一是利用学校区位优势,建盖两栋商住办公为一体的楼房,解决了新来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解决了学校办公场所的问题;还增创了勤工俭学的资金(10个商业门面出租房)。二是结合地理环境位置,开展经济林木橡胶树的种植与经营。三是利用闲置校址校舍,开发养殖业和种植业(原曼掌教学点改成小街小学养殖场,原坝卡教学点改成小街小学生态水果种植基地。)

二、建设底蕴丰厚的文化园

1.以校园内的一株百年大榕树为校园文化的支撑点,挖掘校园文化生长点,形成学校特有的“榕”文化,榕树形状的校标设计,寓意包容、宽容、团结、友爱及百年树人之意。2.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程,浮雕、《弟子规》竹简、荣誉墙、“榕树广场”的名人塑像、“童眼看世界”雕塑、文化石,师生自己动手种植的花草、树木、草坪,水泥道路上的游戏格子,较为完善的校园设施,校内具有民族元素的亭阁建筑,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着优美校园环境育人的浓郁气息。3.以少年宫建设为平台,以少先队组织为活动阵地,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凸出和彰显浓厚的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4.在校园内安装LED大屏幕电子显示屏,早上早餐后播放实时新闻,下午晚饭后播放少儿娱乐节目,拓宽文化育人的新途径。

三、建设链接未来的信息园

1.加大信息技术投入,为每间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对多媒体设备及时更新换代。2.成立电教室(我校是首创),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培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负责对电教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维修,保障每班的设备正常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3.投入70多万元配置安装多功能厅1间,投入50多万元配置安装录播室1间,建设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搭建培训学习、交流展示、资源存储、互通共用的平台。4.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校园移动数据全覆盖,每间教室班班通,目前,我校的宽带网是100M。5.足额开设信息技术课,认真打造信息技术示范校品牌。

四、建设和谐恬静的礼仪园

1.结合学校实际,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传统美德伴我行”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不求多,不求全,只求实效。国学经典有很多,我们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重点选择了《弟子规》的学习与践行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2.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小街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要求》《小街小学班级布置要求》等细化文本,扎实开展养成教育,从纪律、卫生、安全等方面规范学生日常行为。3.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对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化,每年根据《小街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等次,分别给予表彰与奖励。4.以少先队大队部为活动阵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懂规矩,培养学生从小学会与人协作的团队意识,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五、建设陶冶情操的艺术园

1.注重艺术学科建设,保证师资,保证场地,保证学时。2.注重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培训,保证教学质量。3.以艺术实验项目为抓手,全面开展艺术教育。在校内开办舞蹈班、美术班、民族器乐班、合唱团等社团。4.搭建平台,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全面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竹竿舞、抖空竹等特色项目深受学生喜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提供了平台。

六、建设地方特色的乡土园

大学办学理念 篇7

由此出发,我们无法赞成那种莫名其妙时髦起来的所谓新观念: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我们认为,这与说先得有人的概念,然后才会生出个体的人是一样的荒唐。本来的事实恰恰相反。普遍与一般都是抽象概念,只有个别与特殊才是实体存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话虽然一点新意都没有,但却是颠扑不破的常识。否则我们连“世界”和“国际”都没法去找,你不把中国当“国际”,那就得把美国当“国际”。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百四十多个国家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又让这句老话重新焕发出理论的光彩。这一点引人深思。

基于这个理论前提,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才全力倡导“承传民族之魂”。我们在艺术设计专业大讲中国设计史,不因“设计”概念来自西方而否认中国古代的设计事实;我们在设计领域引入传统精神和民间元素,以求鲜明的中国意味;我们在油画教学中理直气壮地倡导民族化,甚至撰写出版《油画民族化教程》;我们的版画创作中糅入了书法的意味、水墨的情趣、榫卯的结构;我们的国画教学更是大张旗鼓地彰显民族美学的魅力,重视传统体系意象意味而不拘于一笔一墨。本院或许是全国美术学院中唯一开设“国学工作室”的学院,领衔主持者就是那位颇具名气的青年国学才俊长衫李浬。有趣的是,就是常年在本院开设“马蒂亚斯设计工作室”的蜚声国际的德国平面设计大师,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也是:中国人的设计应当是中国的设计。我瞧不起那些瞧不起自己祖国的人!他指的是一些在他那个卡塞尔大学留学而数典忘祖的中国学生。

当然,仅仅承传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有创造,立足当代的创造,体现时代之美的创造。

我们的设计教学不少时候直接把课堂设在了市场,师生们在市场上研究包装,在书店在印刷厂学习装潢,在建材市场了解材质特征,在优秀小区分析环境构成。我们也去养老院为老人们服务,送礼物、帮助做事的同时还为老人们写生画像,了解社会现实。我们的师生在市场在社会调查民众的需要,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我们的教学有着直接的针对性,服务的对象永远是社会民众。就这样,我们用“自主创造”的心态,在绘画的各个领域和设计的不同方向上努力切入社会,贴近市场,服务民众。

我们强调美术教育的中国立场、民族立场,主张“承传民族之魂”,并不意味着就必然要反对对外借鉴交流。恰恰相反,因为有立场,所以也就有了借鉴的标准和选择的角度,避免了囫囵吞枣照搬照抄。在对外交流上,我们也有自己的经验。我们把国学工作室和马蒂亚斯设计工作室的挂牌仪式安排在同一时间,使之成为本院坚持民族立场,加强对外交流的一种宣示。院内师生在国外频繁办展,我们与美国几所大学订有学生交流计划,与奥地利艺术部每年都有定期学者交流;美国、加拿大、英、法、奥、德、俄、意、波兰、日本、泰国、新西兰等近二十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学者先后到本院访问、讲学,我们独树一帜的套色铜版画就是德国教师常年教学的成果。我们立足传统,也“走向世界”,但进行交流与借鉴时怀着的是一种平等平和的平常心。

有区别有差异才需要交流,交流的目的绝非相互趋同,因为趋同的逻辑结果必然是取消交流本身。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各民族富于个性的艺术更丰富更多样更完美,让世界的艺术更丰富更多样更完美。世界因物种的丰富多样而美丽,正如人类的艺术因多样化而美好一样。

大学办学理念 篇8

实践证明,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在落实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并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道德修养、人文修养的提升。在建立高尚的文化艺术审美观、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等方面, 都显示出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是全国高校学生交响乐团中最年轻的乐团之一, 但是, 四年来它崭露头角, 锐意进取, 追求卓越, 终获成效。在乐团指挥的训练、带领下和全体团员的努力下, 乐团的演奏曲目日渐丰富, 舞台表演素质逐日提升, 整体效果可以用“声部协调、音色丰满、抑扬有度、气势辉煌”来表述。至今, 乐团已能较完美地演绎、解读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大师如莫扎特、贝多芬、罗西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的交响音乐作品, 同时, 中国现当代作曲家的经典交响作品、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交响作品, 也成了乐团常规的演奏曲目。

在这四年中,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获得了第三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专场比赛的一等奖、“青春北京·2011北京青年艺术节”金奖, 主办了“红旗颂”中国传媒大学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音乐会、建校55周年专场音乐会、2011中国传媒大学新年音乐会 (由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录制并循环播出) 、2012中国传媒大学新年音乐会等主题音乐会, 并参加了2012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演出, 广受好评。

如此年轻的学生交响乐团是怎样势如破竹地闪亮于世人眼前, 并开始传播高雅的交响音乐文化的呢?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对于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育的意义在哪里呢?为此, 《音乐传播》记者于今年5月初对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进行了专题采访。在采访中, 我们感触良多, 茅塞顿开地获得了相关的答案。

一、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艺术氛围

国家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 而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 尤其是全面的素质教育, 更是受到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

比如,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 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从2006年开始,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其中, 组织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和中学传播演出交响乐、民族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优秀节目, 并组织高校学生乐团为高校和中学学生演出交响乐为两大主要内容。教育部网站显示, 2006年至2011年间, 各省市组织高校学生乐团和地方艺术院团在本地高校和中学共演出2495场, 年平均演出近500场, 据不完全统计, 受众累计约550万人。 (2)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至今, 三部委持续每年下发继续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以进一步实现“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引领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

教育部在《关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2010年) 的通知》一文中, 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也进行了指导和说明:“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课外、校外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 普遍成立各种艺术活动小组和社团。要充分发挥社会文艺团体和艺术家的作用, 帮助学校开展艺术活动, 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除单项艺术活动外, 学校应定期举办综合性的艺术节。”

除此之外, 近几年, 还有很多相关的政府工作文件已出台并执行。这种形势已为我国高校学生交响乐团的建立、成长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这样的形势下,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交响乐团也就蓬勃发展起来。

目前, 有相关资料显示出所有与中国传媒大学同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高校学生交响乐团的组织建设方面的情况。分析结果发现, 拥有交响乐团的高校有51所, 占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总数的45.54%, 拥有管乐团、军乐团等其他种类的器乐团体以及正在组织建设交响乐团的高校有16所, 占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总数的14.29%。而这些拥有学生交响乐团的高等学校中, 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我国知名高校。

这个统计结果虽非官方数据, 但也足以显示出我国高校学生交响乐团的发展态势。这种健康的发展态势源于上级政府领导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一方面, 在上级政府层面, 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等相关领导部门针对高校学生艺术团体的组建与发展问题, 下发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 并保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同时, 定期组织相关的经验交流座谈会, 汇聚众多领域专家学者, 共同为我国高校学生艺术团体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如2010年下发《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 举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等。另一方面, 各高校之间也积极组织、举办相关交流活动, 无论是在高校学生艺术团体的组建、管理方面, 还是在建设发展、学生培养模式等方面, 各校之间均相互学习切磋, 共享资源经验, 共同进步成长。

正是这样良好的气氛与环境, 促使了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组建, 同时为其健康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肥沃的土壤。

二、科学的办学理念与创新性实践

“校园大课堂”, 是中国传媒大学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并基于学校“传媒人才”培养的目标,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 用多年积累的成果凝练出的育人理念。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教授在《“校园大课堂”:润物无声全空间育人》一文中, 对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校园大课堂’是一个物质与精神交织渗透, 物理空间、信息网络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融为一体的, 没有时空界限的大课堂。其育人理念就是将大学校园里的全部教育活动与教育环境置于‘大课堂’的考量视野之中, 实质是倡导课堂与校园融为一体, 突出理论教学、专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三者的有机结合, 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 充分利用全校资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空间育人’的育人模式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和层面中去。” (1)

苏校长认为, 人们一般将三尺讲坛的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第一课堂”, 而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看作是“第二课堂”。而现代大学的教育实践表明,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仅仅依靠“第一课堂”的常规教学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 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专业教育特色, 已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的学习环节, 因此, 中国传媒大学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已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界限, 换言之, 这里的“第二课堂”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 而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这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使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成就了一个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相辅相成的独特课堂。

苏志武校长进一步指出, 在传统的大学教育中, 人们通常认为学生是被教出来的。但有不少从牛津和剑桥出来的学生却认为, 他们不是被“教”出来的, 而是被“熏”出来的。这表明了一个有着独特气质的大学校园的感染力和辐射力, 也表明了无形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在“校园大课堂”理念支持下日益肥沃的校园文化土壤, 校园音乐文化也嗅到了浓浓的生机,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应运而生。对于本校音乐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 交响乐团无疑是最好的深化学习、强化实践、创新发展的实战平台。除了对专业演奏技能的锻炼和提升, 从交响乐团演出的创意、策划、筹备到演出现场的音响空间设计和话筒、音箱布控, 再到演出音视频的制作, 每个环节都契合着学生的专业所学,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造出应对未来工作各项挑战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在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创建的同时,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教育部也于2008年4月成立。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也就隶属于艺术教育部下辖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团 (另有合唱团、舞蹈团和民乐队) 。艺术教育部秉承学校培养具有传媒特色人才的教育理念,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为有艺术特长和爱好艺术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平台。同时, 也为活跃校园文化和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做出了贡献。

艺术教育部承担着交响乐团日常管理、排练、演出、比赛等工作, 提供着全方位的保障, 并以“专业水准、高校一流”作为交响乐团自身的发展目标, 旨在更好地推进学校艺术素质教育, 有计划地开展高雅音乐艺术活动, 向社会各界展示在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艺术素质。

三、优化的管理机制探索与高素质团队

学校对于交响乐团的组建和发展情况高度重视, 在人员配备、经费审批、场地提供等行政管理方面皆给予大力的支持, 为其成长发展提供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已有两位专职负责交响乐团日常管理和运行的教师, 其中一位对各项排练、演出等业务性工作较为熟练, 而另一位则对行政事务、学生管理工作较为擅长。如此安排, 为交响乐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同时, 在专业指导方面, 学校还聘请了国内业界顶级的专家、艺术家, 担任交响乐团的指挥、艺术顾问, 定期为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不仅如此, 为保证交响乐团的排练效果、演出质量, 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乐器购置工作, 对于交响乐团日常排练以及演出场地的申请也都尽量给予批准。

除了物质上的保障, 精神上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传媒大学校领导密切关注交响乐团的发展情况, 刚柔并济。在提出严格的任务要求的同时, 也对交响乐团的工作和成绩给予肯定, 不断鼓励、激励老师同学们探索、创新。从交响乐团成立之初时制定三年领先于国内其他高校艺术团体的任务计划, 到如今已提前完成任务;从提出践行学校“校园大课堂, 传媒大舞台”的培养理念, 到如今已颇见成效;出席交响乐团重大演出活动的嘉宾, 从由上级领导单位、校领导、业内专家等组成, 到如今吸引了更多的著名艺术家、产业内名企的关注与肯定。这点点滴滴的成绩, 都是与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一) 艺术教育部为交响乐团保驾护航

交响乐团的发展, 离不开严格而不失灵活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对学生演奏技能培养和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培养的重视、对学校品牌效应及媒体平台的充分利用、师生共建温暖大家庭的意愿等多方面因素。

宽严得体、顺时施宜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管理特点可以用“严格高效、灵活人性”来概括描述。

首先, 严格高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教育部针对交响乐团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 大到团员管理制度、培训排练规划, 小到考勤管理、乐器借还, “严格性”、“纪律性”成为其管理制度的代名词。

其次, 灵活人性。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相关管理制度虽然严格, 但也不失灵活性和人性化。因时、因地制宜, 旨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考勤制度固然严格, 但与学习任务冲突时, 交响乐团排练则会让步;专业训练固然重要, 但保持团员思想动态、心理状态的稳定更重要, 因此交响乐团的管理教师会时刻关注并及时解决团员的情绪问题。

难能可贵的是,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管理理念和方式, 通过管理教师的共同努力, 实现了严格高效与灵活人性的动态平衡, 受到学校领导、团员家长和专家的认可。

洪侠是我国著名指挥家, 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指挥家协会会员, 自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成立至今担任交响乐团的特聘指挥。她见证了交响乐团这4年披荆斩棘的成长。她认为交响乐团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获得众多的奖项和赞誉, 与交响乐团严谨而又人性化的管理是分不开的。严谨体现在纪律的约束, 保证了交响乐团的正常运行, 人性化则使得老师、团员们能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排练中去。其中, 洪侠指挥高度赞扬了交响乐团管理教师对于“身教胜于言教”理念的践行, 他们以身作则, 在做事、做人上皆为团员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养精蓄锐、运筹帷幄

为保障交响乐团整体的演奏能力和水平, 乐团成立至今一直坚持每周与指挥整体合排九小时, 分声部排练视情况灵活安排。另外, 每到夏季学期, 还会安排集训, 全天排练六到九个小时。不仅如此, 有演出任务时, 即使是国家规定假日, 也会视情况增加排练的时间和次数。虽然排练强度大, 但是团员们凭借着对交响乐团的责任感与热爱, 严格要求自己, 积极地配合指挥以及管理教师的工作。相信这也是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的原因之一。

排练曲目的选择, 由洪侠指挥与交响乐团管理教师考量交响乐团编制、演奏水平等因素共同决定, 所选曲目风格多样。随着交响乐团编制的逐渐丰满, 团员演奏水平、配合默契程度的逐步提升, 排练曲目的难度级别也较以往有所上升。并且, 根据特定的主题、演出任务要求, 曲目的选择也会更有针对性。同时, 由于排练是交响乐团的一个常规状态, 并不是有演出或比赛任务才组织排练, 这就使得交响乐团积累了丰富的演出曲目, 可以根据演出任务的场合、场地要求, 及时有效地调整演出形式。

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并非一支专业的学生音乐团体, 其演奏员皆为具备乐器演奏特长的非专业学生。也正是这样的乐团性质, 决定了这样一支队伍在演奏能力上与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的交响乐团是不可同等比较的, 其整体演奏、表演的水平与专业院校的学生是有差距的。那么,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与众不同之处又在哪里呢?

针对这一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教育部主任李俊梅教授自豪地表示,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团员, 不仅在演奏水平上可以达到准专业的标准, 而且在组织策划活动、筹备调度现场活动、录音扩声、人际交往等方面具备更为全面、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这样的特色, 一方面是出于全面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考虑, 另一方面也是扬长避短、寻求发展自身特色的结果。由于交响乐团的团员大多来自于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音乐学、录音艺术 (包括音响工程方向、音响导演方向) 等专业, 本专业老师的悉心教导, 已经为团员亲身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团员具备策划执行、录音扩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虑到团员整体情况, 交响乐团的管理教师商讨决定, 为团员创造、争取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 使团员在交响乐团既可以学习提高演奏水平, 也可以为其专业技能学习提供实践机会, 积累宝贵经验。

对于这样的培养理念, 洪侠指挥和交响乐团的外请专家也是极为支持和认可, 并且亲身践行的, 他们会针对团员在专业上的实践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帮助团员快速提升在自身专业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洪侠指挥很支持这种教育管理的方式, 并坚持从自身做起。她认为无论学生未来成为音响师还是录音师, 能够坐在乐队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音响的平衡、音色的融合以及音乐的表现, 是团员实践操作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也是最为宝贵的经验。同时, 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 再经由相关专业老师的指导, 就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会贯通, 其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理论积累。同时, 在培养团员组织策划与执行的能力上, 尤其是针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管理教师与团员一起策划活动、力求创新, 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逐渐地, 交响乐团中也出现了一些成长较快的学生干部。除了老师的管理, 团员中的“小领袖”也发挥了极大的骨干作用, 除了敦促团员排练、协助老师处理日常事务, 在组织策划演出时也会提出有创意的点子。

交响乐团成立至今, 不仅参与了相关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而且在学校内也由团员自己组织策划并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传媒大学‘动听中传’器乐大赛”。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教育部承办的“青春北京·2011北京青年艺术节”的两场器乐专场活动中, 团员也担任了现场后台执行以及录音扩声的幕后工作, 其工作表现受到了主办方领导的高度赞扬。

因地制宜、锦上添花

众所周知, 中国传媒大学具有良好的媒体平台和品牌效应。自然,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会充分利用母校的媒体资源与品牌效应。这应当也是交响乐团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可以迅速扩大自身影响力、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 交响乐团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媒体资源平台, 积极参与了校内外大量的演出活动:2011中国传媒大学新年音乐会邀请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负责录制工作, 并在音乐频道反复播出;2011年、2012年参与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2011年9月在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挂牌仪式中演出;2011年12月受邀参与文化产业研究院迎新年答谢会;2012年4月受邀参与《音乐传播》创刊仪式、77级校友重返母校活动等等。

另一方面, 交响乐团充分利用学校的品牌效应, 与各大媒体维持良好合作关系, 提高在各类媒体中的曝光率, 将交响乐团参与的各项活动、在校内外各项赛事中所获的优异成绩, 甚至交响乐团组建发展情况展现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眼前。如此, 各大媒体的鼎力相助, 不仅加强了交响乐团的宣传力度, 扩大了宣传覆盖的面积, 而且帮助交响乐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

统筹兼顾、无微不至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交响乐团的管理教师对团员的心理健康、生活情况也是同等重视的。管理教师会密切关注团员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 及时发现团员的负面情绪, 并耐心与团员沟通, 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教师的引导下, 无论是同级学生之间, 还是师兄弟、师姐妹之间, 逐渐形成了互帮互助、默契合作、理解宽容的关系。即使出现意见分歧, 在教师、师哥师姐的帮助与得当的处理下, 矛盾也会化解消失。难得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管理教师与专家顾问更是以身作则, 为团员起到了良好的模范作用。

(二) 外请专家为交响乐团提供点睛之笔

指挥是交响乐团的灵魂, 对乐团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艺术顾问帮助交响乐团把握着其团员艺术修养的培养, 以及乐团整体艺术气质形成的大方向;而其他各领域的专家则更为实际地指导着乐团在演奏及音乐艺术处理等方面的表现。对于高校学生交响乐团来说, 这三种专家是重要的师资来源。幸运的是,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已经都具备了。

在各路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茁壮成长

中国传媒大学校领导对于交响乐团专业演奏技能的提升以及艺术素质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特为交响乐团聘请了洪侠担任乐团指挥, 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担任乐团艺术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邹锐团长也与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有过愉快的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对交响乐团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均给予了指导。

洪侠指挥在执棒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之前, 曾担任过多所高校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 其中也包括音乐专业院校的交响乐团, 其专业水平、指挥风格等方面在业内都广受认可。而刘锡津老师与邹锐团长在专业领域也是各有千秋、成绩斐然。三位专家皆是德艺双馨, 颇受赞誉。这三位享誉业内的特聘专家对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成长与发展倾力倾心, 他们的悉心教导与鼎力支持使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成长之路更为光明, 前进步伐更加稳健。

收获各方领导及业内知名人士的关注与肯定

随着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逐渐成熟,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支年轻的高校学生交响乐团, 其中也包括很多业内专业组织、协会骨干领导、知名艺术家和专家学者。

金纪广是中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 文化部专家考评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 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中国打击乐学会会长等职。此次, 记者也有幸采访了金会长。

在谈到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比赛表现时, 金会长做出了“出人意料, 潜力十足”的总体评价。金会长提到,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三点:

首先, 整个团队洋溢着一种阳光、向上的精神状态;其次, 每一位团员都展现出认真、严谨的态度, 那种全身心的投入, 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就是“爱乐”;最后, 也是最难能可贵的是, 作为非专业的演奏者, 团员们能够紧密跟随指挥, 并且准确地把握指挥对乐曲处理的要求。同时, 他也特别强调, 对于交响乐团来说, 团队协作是重中之重。他把乐团比作军队, 严格的管理和团员的高度自律才能保证乐团同进同退, 在合作中实现对音乐的诠释。他认为,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能走到今天, 获得今天的耀眼成绩, 一定是与良好的管理分不开的。

曾与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过的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幺红老师, 在与交响乐团的第一次排练后就发表了这样一篇微博:“现在传媒大学合乐队!这些大学生真是了不起!学生乐队啊!人家的专业是媒体!业余做乐队!震撼!他们太棒了!”幺红老师的这番言语中流露出了对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水平的肯定和赞叹。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丰老师也表示, 声乐伴奏是乐队演奏中最难的,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演奏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内很多专业乐团。

(三) 团员的坚持不懈与精益求精

第三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专场的比赛, 是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第一次将自己展现于众多专家以及其他校级交响乐团面前的机会。但是当时, 交响乐团成立仅两年, 编制尚不完整, 声部配置有缺失, 这是自身的局限。另外, 就外部环境而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交响乐团已有几十年的建团历史, 无论是乐团编制还是比赛经验, 他们都是占尽优势的。而且, 交响乐团也从未与其他高校的交响乐团有过交流活动, 对高校学生交响乐团的整体水平也没有直观的概念。

厚积薄发、直面挑战

出于上述考虑, 是否参加这次活动就成为了报名期间老师和团员关注的中心问题, 并且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交响乐团内部也是颇有争议的。去参加比赛如果成绩不理想, 对于团员的心理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不去参加比赛, 对于团员来讲又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最终, 权衡种种客观、主观的因素, 交响乐团的师生还是选择踏上比赛的征程。参赛的动机很单纯, 即以学习交流、积累演出经验为主要目的, 无论结果如何, 只要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做到不留遗憾即可。

也许正是这样积极、良好的心态, 让交响乐团在此次比赛中心无旁骛地放手一搏, 不留遗憾地将自身水平完全展现出来, 最终一举夺得了一等奖的桂冠。虽然当时这个音乐团体仅有两岁, 但是这两年的时间内, 团员们努力提升自己的演奏能力, 沉淀自己的艺术素养, 厚积而薄发, 并且敢于面对挑战, 令众多专家评委对其表演赞叹不已。

胜不骄, 败不馁

如今,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已经四岁了。在过去的这四年中, 交响乐团参加了第三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专场并获一等奖, “青春北京·2011北京青年艺术节”获金奖;主办了多场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会, 逐渐拥有了来自校内外的“粉丝”群体;顺利完成了建校55周年纪念晚会、2012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现场演出任务, 广受赞誉。

四年的风风雨雨换来了今天耀眼的荣誉光环, 而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最清楚。面对这些成绩, 交响乐团的师生皆冠之以“曾经”之词,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胜不骄, 败不馁, 将荣誉与教训皆化为奋斗的精神与力量, 时刻鞭策、激励着自己, 在将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团员眼中的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

想要全面地了解交响乐团, 团员的切身感受是不容忽视的, 为此本刊记者利用排练中场休息的时间采访了几位团员。

交响乐团的现任副团长刘文扬是一名2010级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 他认为, 在乐团的学习与实践, 不仅提高了他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 还培养了他对待学习、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高度的自觉性也是交响乐团培养的成果, 乐团人数日益增多, 仅靠几位老师很难管理得面面俱到, 高年级团员的表率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团员互相之间的敦促提醒也能够弥补一些管理上的盲点。

2008级音乐学专业的李靖熙同学是交响乐团的现任团长。他谈到, 之所以能坚守至今, 除了在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收获外, 更有意义的是获得了音乐素养方面的提升。他认为, 当团员真正投入到排练中时, 对音乐的感悟是全方位的, 对音响的感受也是多层次的, 结合指挥的讲解和提点, 汲取的信息量要比单纯欣赏交响乐或学习理论知识多得多, 也生动得多。作为老团员, 他还谈到团员间亲情般的情谊也是这几年来他的另一个重要收获。

吉也是艺术团前团长, 是交响乐团的第一批团员, 如今已是一名中国传媒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他认为, 学生干部发挥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老师和团员沟通的桥梁。同时, 在他看来, 交响乐团的学生干部应该具备, 也确实具备“一专多能”的特点, 不仅专业素质过硬, 而且具备综合的能力, 包括团队的协调、演出的策划、乐团的宣传、演出音视频的制作等等。也正是在经历、承担并完成了交响乐团学生干部的工作之后, 他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既做到在宏观方面统筹调控、有效把握, 又在日程安排、工作细节等微观方面扎实稳妥。

四、音乐文化传播建设的影响效应与前景展望

早在1997年11月19日,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在北京召集的一个有李德伦等音乐家参加的座谈会上, 就曾指出要在高等院校中提倡交响乐。 (1) 这种倡导, 就是要使高雅音乐进入校园, 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 焕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时隔十余载, 虽然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成立时间相较其他先行的高校略晚, 但是, 只要能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高校音乐文化建设, 又何有先后早晚之说?

作为落实素质教育、推动高校音乐文化建设的忠实践行者, 中国传媒大学校方以及交响乐团积极开展工作, 如今也颇具成效。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翻开了中国传媒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弥补了校园文化活动在交响音乐领域的空白。不管是参与乐团排练的团员还是交响音乐的追随者, 交响乐团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感悟人类优秀音乐文化的机会。随着交响乐团的发展壮大、演出场次的增多, 对在校师生而言, 以交响音乐为代表的古典音乐也不再“曲高和寡”, 越来越多的老师、同学接受了这样的音乐形式, 并逐渐成为交响乐团的“粉丝”。针对这样的结果, 金纪广会长认为, 学校能专门成立交响乐团, 本身就体现了对高校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视。对交响乐团团员来说, 无论他们以后从事什么职业, 在交响乐团排练演出的曲目会受用终生, 这种素养的提升是不受学科限制的。

不仅如此, 交响乐团还加入了“北京青年艺术团”, 参与了“走基层”的演出计划。交响乐团的日益成熟、良好口碑的积累使得交响乐团的影响力走出了校园, 辐射到了周边, 实现了向社会的推广。

从2008年到2012年,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经历了风风雨雨, 也收获了成绩荣誉。成立初期的目标已经提前完成, 站在展望未来的十字路口, 李俊梅教授首先谈到的不是希望, 而是遗憾———交响乐团在第三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了金奖, 同时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北京赛区选拔赛的参赛资格, 以交响乐团的实力足以在全国比赛中拔得头筹, 但由于乐队编制不足的问题却不得不放弃了代表北京市到杭州参赛的机会, 与全国比赛失之交臂。基于这样的遗憾, 李俊梅教授提出了对交响乐团的期望, 首先是专业水准的提高, 这要体现在演奏技巧上的专业和艺术处理上的专业, 在排练曲目难度上要能有所提升, 尝试更多风格、形式的作品;其次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招生、招新, 尽快完善乐团的编制, 以期更好地诠释作品;最后是希望得到学校更多的支持, 得到在校师生和同学更多的关注, 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优质品牌, 为学校争得更多的荣誉, 创造更大、更好的社会影响。

洪侠指挥也对未来交响乐团在推进高校音乐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在组织音乐会的同时, 结合演奏曲目开展相应的讲座。通过对作曲家的介绍、作品内涵的宣讲加强观众对音乐的理解, 会实现更好的音乐普及效果。

作为业内权威专家, 金纪广会长也对交响乐团的未来发展表达了自己的期许。他说, 纵观北京各高校的交响乐团, 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正处于充满朝气、蓬勃上升的状态, 他特别欣赏团员的“精气神儿”, 希望交响乐团团员能通过不懈的努力保持住这种良好的状态和心态, 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

总之, 无论是从交响乐团的自身发展来说, 还是从它对落实素质教育、推进高校音乐文化建设的意义上来说, 我们都真心希望这支年轻的高校学生交响乐团, 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 取得更为傲人的成绩, 创造更为炫目的精彩!

注释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www.bjyouth.gov.cn/ywdd/zyyw/1505.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用人类先进文化陶冶青年一代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五年巡礼》。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 files/moe/s3165/201104/116472.html

3见苏志武《“校园大课堂”:润物无声全空间育人》, 载《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7日, 第3版。

大学办学理念 篇9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引领作用。但在当前许多学校的办学实践中, 存在着对办学理念的认识误区, 尤其是将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混同起来的现象较为明显, 从而导致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甚至使学校发展出现不良型态。

对于什么是办学理念, 目前却尚无统一的界定, 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办学理念进行了界定。比如:

A.办学理念是校长基于“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1];

B. 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教育价值的集合体, 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学校教育哲学[2];

C. 办学理念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教育观念的复合体, 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办学指导思想[3];

D.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 它回答的是“学校是什么”, “学校具有什么使命”, “学校发挥什么作用”等一些基本问题[4];

E.办学理念是为学校成员创造并共享的核心教育观念, 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追求, 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5];

F.办学理念是指我们办学校的基本思想和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对于学校建设的根本性问题的看法, 包括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根本性问题的认识[6]。

从上述关于办学理念的几个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 尽管这些概念都是在界定办学理念, 但是它们所描述的办学理念实质上是两类不同的办学理念, 即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比如, 概念A所界定的办学理念就是校长的办学理念, 概念B、C所界定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他界定,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办学理念是校长的抑或学校的办学理念, 但从其表述中不难看出, 这些学者所认为的办学理念仍然超脱不出校长与学校这两个范畴。比如概念D, 如果追问谁来回答这些问题, 概念E, 谁来创造, 概念F, 谁的看法与认识时, 答案必然是校长。如果不是校长来回答, 就不是办学理念, 而只能是一般的学校管理思想或教育思想。

由上可知, 在现有的研究中, 办学理念已经被分成了两类, 即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但对这两类概念加以区分并进行分类研究的, 几乎没有。因此, 对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探析与甄别,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既有助于深入办学理念的研究, 更有助于推进学校的办学实践。

二、内涵的厘定

1.校长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办学理念, 就无法指导与引领学校的办学实践。每一位校长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指导自己的办学实践, 引领学校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校长个人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以及如何办这样的学等问题进行长期深入、反复思考后, 形成的相对稳定成熟的价值观念体系。

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或长或短, 因人而异。但当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后, 就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稳定性是指校长的办学理念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一贯性与统一性, 不会发生突变。因为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相关问题进行的根本性思考, 且思考成熟后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尽管校长的办学理念会在办学实践中有所发展与完善, 但这种发展与完善是渐变的, 从而使校长的办学理念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独特性是指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校长个人办学思想的精粹, 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甚至成为校长的个人名片, 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比如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蔡元培的“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等, 他们的办学思想都直接贴上了他们的标签, 不可替代, 也无可复制, 显示出了极高的独特性。

2.学校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经过理性思考后得到的信念, 而思考是人类独有的功能, 学校不可能进行思考, 更不可能形成思想观念, 因此, 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长的办学理念显然不同, 它不是学校自主形成的一个价值观念体系。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 获得广泛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念体系。这一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使一所学校呈现出稳定、个性的精神气质, 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使得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

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首先来自于学校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在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办学实践中时, 势必要将自己隐性的观念体系显性化, 通过可识别的方式将其呈现。这种呈现一般通过两种载体, 一种是硬件载体, 包括校园建设、学校标识、设备设施等;另一种是软件载体, 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宣传口号、特色文化等。通过这些载体, 校长将其办学理念融入了学校。一所学校的发展是由前后相继的众多校长共同成就的, 每一位校长的办学理念都会融进学校的发展中。这些办学理念经过长期的杂糅、融合、沉淀, 逐渐形成一所学校前承后继的、稳定的价值追求, 这些价值追求使得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浮现并清晰, 最终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 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与校长的办学理念相比, 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较明显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首先,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吸取了各方观念体系的基础上逐渐沉淀形成的, 因此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校发展必会经历不同的校长, 即便是某一位校长留下了极具辨识度与影响力的办学理念, 在它被沿袭、继承的过程中, 也将会被慢慢融合、吸收, 最终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一部分, 而非全部。

其次, 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形成, 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学校发展阶段的推进, 以及整个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这种动态性的变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累积性的渐变, 即办学理念的部分内容有所调整, 呈现方式有所改动, 使学校在保持办学理念核心部分不产生变化的同时, 又能够使学校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与时代发展的需求, 保持学校的先进性。这种渐变的驱动力可以是内发的, 即学校主动适应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将新的办学思想与观念不断的吸收进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中, 从而使学校办学理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可以是外迫的, 即学校迫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 不得不将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调整, 以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学校办学理念变化的另一种类型是急剧性的突变, 即在学校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 整个学校的办学目标、方向、方式、方法进行了重大调整, 使学校完全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型态。这种突变通常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学校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 甚至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变则通, 通则久, 因此, 学校会做出重大的变革,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使学校走出困境, 获得重生。比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 都是在学校发展面临极大困境的时刻, 做出重大变革, 重新审视并转变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 从而使学校改头换面, 焕然一新。另一种情况是学校经历了一任领导力极强的校长。由于校长具有成熟的办学理念, 且对学校发展有成熟的思考, 因此, 即便是在学校发展未出现困境或危机时, 也会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变革, 使学校办学理念与校长办学理念无限趋同。这种情况的突变, 并不是对学校原有办学理念的颠覆, 因为学校办学理念是经长期发展沉淀的, 是有根的, 很难将其完全颠覆, 而是对原有办学理念的升华, 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 从而使学校以更高的姿态、更新的面貌呈现。

三、关系的厘清

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不同的内涵, 在学校办学实践中, 应将二者进行清晰的区分, 否则就会出现校长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凌驾于学校办学理念之上、或者是以学校办学理念替代校长办学理念的状况。但由于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所聚焦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办学、如何办好学等共性问题, 二者又有明显的交叉, 因此, 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呈现出“和而不同”的关系状态。

所谓“和”, 指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二者相互协调, 和谐共生, 甚至合二为一。这种和谐共生在学校办学初期以及校长在学校的任期期间尤为明显。在一所学校新成立之时, 学校的办学理念显然尚未形成, 校长的办学理念主导了整个学校的办学实践, 并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与雏形。此时, 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必然和谐共生, 共同发展。除此之外, 在校长任期之内, 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长的办学理念也必须和谐互处。尽管学校校长的更迭相对比较频繁, 前后任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相互之间也可能没有关联, 甚至相互否定。但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办学理念, 具有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尤其学校的发展是具有其物质基础和环境支撑的, 在同一时期, 学校的物质基础与环境支撑不会发生重大的变更, 学校前后任校长办学的基础与条件大致相同, 这就使校长的办学理念必须建立在学校历经数年积淀下来的理念基础上, 在继承中丰富, 在继承中发展[7], 而不能完全背弃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否则的话, 即便校长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也会在办学实践中寸步难行。

所谓“不同”, 指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不同的内涵, 更有清晰的边界。从前文对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内涵的界定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校长办学理念的内涵、来源、特征都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所不同。校长的办学理念是一个价值观念体系, 这个价值观念体系可以转化为相应的概念体系, 并构成学校办学理念的一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尽管体现的也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但学校并没有主观观念, 更没有独立的观念体系, 学校的办学理念只能通过符号体系来呈现, 这个符号体系来源于概念体系。因此, 校长的办学理念内在是观念体系, 外显是概念体系。而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在是概念体系, 外显是符号体系。

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校长的办学理念, 还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都将对引领学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理清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的关系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长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组成部分, 并且是核心组成部分, 但校长的办学理念并不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全部;校长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会带来学校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 是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的源动力, 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独立的稳定性与发展性, 不会随任何一位校长办学理念的改变而任意改变。二者和而不同, 既各自独立, 又相辅相成。只有厘清二者内涵, 理顺二者关系, 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地通过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

摘要:校长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 但校长的办学理念并不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全部;校长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发展变化的源动力, 但学校办学理念具有独立的稳定性与发展性, 不会随任何一位校长办学理念的改变而任意改变。只有厘清二者内涵, 理顺二者关系, 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地通过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刘飞.办学理念:对学校三个追问的回答.中国教育学刊, 2010 (2) .

[2]郭元祥.论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科学论坛, 2006 (4) .

[3]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小学管理, 2006 (10) .

[4]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情报参考, 2007 (1) .

[5]罗欣, 郑金洲.办学理念:问题探寻与改进策略.上海教育科研, 2011 (6) .

[6]周德义.关于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与实践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 2006 (7) .

关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影响扩大 篇10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是形式上的、地域范围的扩大,也可以是理念、模式、经验的示范和辐射。现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除了体量、规模的扩大外,更要关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影响扩大。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示范和辐射,也是一种扩大,它不是带动了一所学校,而是带动了一批学校。

虽然我校不是校长培养基地,但是,我校也有其他校长进修和挂职锻炼。复旦大学对中学的影响,更多的是无形的影响。复旦大学的著名学者都来我校讲过学,我校还有流动的队伍。学校之间应该交流、沟通、开放。这样的沟通可能激发起火花。“一校三区”也可以有三位校长,不在乎形式,在乎的是内涵,一人兼三所学校校长也可以讲完全是对的。

上一篇:成长状况下一篇:湖南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