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2024-08-30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精选十篇)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1

任何文本都有其意义, 即作者想要借文字的力量反映的某种“精神”, 大到能反映本民族的历史、社会现实, 小到反映个人内心情感。只是“精神”虚无缥缈, 这就需要我们凭借文本语言来抓住它。但在平时的阅读中, 我们会发现一些外国小说、散文相对较难理解, 其实是因为作者采用了一些艺术性很强的表达形式, 如变形、荒诞等通常看来不可思议的情景来表现他所要表现的思想, 从而使文本变得含蓄。

而所谓“零信息”, 即作者在文本中给解读者留下的含蓄信息, 它不是作者思路断线或行文疏忽造成的, 相反是作者为丰富文本意义而有意为之。这就要求解读者在理解文本时要善于捕捉“零信息”, 抓住“零信息”前勾后连, 调动个人生活体验进行补白、拓展, 合理想象, 挖掘出作者的未尽之言, 使文本中的含蓄信息明朗化。

如2012 年四川高考现代文阅读所选材料———刘亮程的《柴禾》, 就是一篇设置了“零信息”的作品。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及面对事物的心理感受, 以此来反映自己的生命意识, 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解读“零信息”来获得。且看下文: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家时, 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①柴, 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 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 取暖做饭都烧煤, 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 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 当然, 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 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 车却破破烂烂, 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 能装几千斤东西, 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 车、马都配地道了, 人却不行———死了, 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 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 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 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 小小气气的一堆, 都不敢叫柴垛。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 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 接着是我、三弟, 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 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 车轱辘也换成新的, 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 全是梭梭柴, 大棵的, 码得跟房一样高, 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 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 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 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 没有暖气了, 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 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 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 那个院角垛着草, 中间停着车, 柱子上拴着牛和驴。在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 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 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 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 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 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 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 往墙角移过一次, 比以前轻多了, 扔过去便断成几截, 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 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 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 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 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 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 静悄悄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 它们变成一堆灰时, 我可以说, 我们没有烧它, 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 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 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 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 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 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 从没堵他的路。坑说, 我没有陷害他, 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 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 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 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 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 他的心是干燥的, 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 我们埋不住这个人, 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 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 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注:①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

一、联系上下文, 破译“零信息”

初读文本, 我们发现前五段很容易读懂, 但从第⑥段开始就会产生理解上的问题。在概括第⑥段内容时我们一般都能抓到“最后, 它们变成一堆灰”, 而“我”对此的态度怎样并不明晰, 所以此时就出现了本文的第一个零信息。

⑥最后, 它们变成一堆灰时, 我可以说, 我们没有烧它, 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 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 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 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 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 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 从没堵他的路。坑说, 我没有陷害他, 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 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 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 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 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 他的心是干燥的, 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 我们埋不住这个人, 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根据第⑦段“当我死的时候, 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 他是自己死掉的”, 可以推断出上文“我”对柴禾变成一堆灰的态度是“坦然”。可见, 根据下文解读出第⑥、⑦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隐含的意义才能清楚明白。

二、借助语法判断文本逻辑, 合理想象补全“零信息”

有些“零信息”是作者在表述时换了个角度形成的, 此时可以借助语法找到陈述逻辑, 进而通过合理想象来补全“零信息”。

到第⑧段, 一个“可是”让文本发生了转折。

⑧可是, 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 最后说了什么。

如果简单地从语法来看, “我不会说”暗含了一个逻辑———“我有话要说”, 但“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可见“死掉的人说了话, 只是没人听到说了什么”。同理, “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 最后说了什么”暗含“梭梭柴有话要对我说, 只是我也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此时就出现了本文的第二个“零信息”, 即要挖掘出作者和梭梭柴到底说了什么, 只有这样方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所以, “零信息”不是没有信息, 而是作者给解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 正如国画中的“留白”, 作者不仅留下了“白”, 更留下了一个“意”。而要破解此处的“零信息”, 抓住作者的“意”, 就需要调动我们的个体生活体验加以合理想象:如果解读者自己就是那个死掉的人或者那堆成灰的柴禾, 会说什么呢?

“一个生命的逝去, 不是我的过错, 所以我是坦然的。可是, 面对一个生命, 难道就只需要有这种坦然吗?对待一个生命的态度, 除了这种坦然, 还需要更多!”

当然, 由于解读者个体的差异, 在这一环节可能会有所偏差, 倘若结合全文做一个梳理:柴禾朽掉了, “我”死掉了, 但是面对朽掉的柴禾, “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 它自己变成这样的”, “我”很“坦然”;面对死掉的“我”, 人们也可以说“他是自己死掉的”, 一样很“坦然”。“我”和人们为什么很“坦然”?因为“柴禾”和“我”都是自己死掉的, “我们没有烧它”“我们没有陷害他”。可见, 文中的“坦然”即为“冷漠”。这样一来, 刚才我们所补全的“柴禾”和“我”的话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文本“零信息”留给解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但并非思维的自由驰骋, 更不是任意去扭曲甚至异化文本意义。纵然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零信息”, 但他的原意一定有一个大致确定的范围, 所以解读时应把局部信息放回到文本中去整体理解和体会。

这篇文章表面上呈现的是作者遇到的一个困境:他把柴禾视作家的一部分, 但随着时代变迁, 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的这一部分不得不让它自己消亡, 他对此感到无奈, 也无力挽回。但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的一种社会现象: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 我不去挽救, 心里可以很坦然, 因为不是我的责任。所以, 本文的作者是在借一个生命对所有生命的感悟, 或以感觉化的表达, 或以对话的形式, 来呼唤全社会对于一个生命, 就算是极其微小的生命, 也要尽量给予关注。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2

一、从高考阅读命题的本质谈起

在我写下这篇文字之前,我依然固执地相信,有太多的考生甚至在学习十二年语文之后仍然无法认清“阅读题”的本质。正如人都要有灵魂一般,阅读文章毫无疑问也拥有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一言以蔽之,就是象征。弗洛伊德阐释文艺作品的发生时,意味深长的将其归结为作家的白日梦,一切文艺不过是梦幻而已。文学,特别是出现在高考中的现代文,总是最习惯于将抽象的理念、意识借助某种具体的物象进行传递。借用一个烂俗的例子,当我们想要表达“我爱你”这类抽象意思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愿借助“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斯煽情的言语来表达。“月”作为一个具象此刻成为“爱”这样一个抽象名词的替代,因而,我们说“月”成为一种“象征”。

请历数这些年来的高考现代文试卷,2005年北京《合欢树》,史铁生先生希图传递出他对深沉母爱的颂歌,却只似乎平淡地让一个“合欢树”闯入读者眼帘——“爱”太过抽象,而当年史铁生与母亲合种下的树却蕴藉而含蓄地飘散出母爱的味道;2006年全国二《绵绵土》,牛汉先生对故土的依恋动人心魄,依恋是抽象的,无法言说的,但绵绵土却是那样踏实、一丝不苟地横亘在先生心中,当对故乡的眷恋被置换成对绵绵土的眷恋时,我们再次看到“土”作为具象的象征意味。历数这些年来的题目,似乎足够说明问题:2010年北京《海棠花》;2010年全国一《灯火》;2009年北京《司马祠》;2009年全国一《彩色的荒漠》;2009年全国二《岳桦》;2009年山东《记住回家的路》;2008年北京《碧云寺的秋色》;2008年全国一《阳光古道苍凉美》;2008年全国二《马樱花》;2008年山东《灯火的温情》„„“海棠花”、“灯火”、“司马祠”、“荒漠”、“岳桦”、“路”、“碧云寺”、“古道”、“马樱花”,千差万别的题目背后总有一样东西似乎是不变的,那就是它们几乎全部都是生动而具体的“物象”,而它们背后一定又都具有着抽象的象征内涵。我无意再翻箱倒柜找出更多例证在这里铺陈,想说的只是,五六百套卷子看下来,“象征”作为一种最容易被忽视却最为本质的表现手法几乎占到九成甚至更多。抓住本质,一切似乎都明朗起来。

2010年北京卷《海棠花》,无疑又是象征。假若,你还记得我在课上反复强调的“母题”,那么你一定还记得2008年全国高考二卷《马樱花》,两文的作者都是季羡林先生。再接下来,等待我们的是戏剧性的一幕。这一年作为压大轴的最后一题分值8分,问道:文章写马樱花有什么寓意?还魂般,《海棠花》中同样提出这样的疑问,文章中写海棠花的用意或说作用是什么?关乎阅读本质的“象征”一定在考试中频繁出现,而且一定又是隐蔽出现的,除非你洞晓这其中的奥秘。你不会忘记,我在阅读课上反复强调了不知多少次,一旦出现某种具体的意象,它成为文章陈述的主要对象甚至就是标题,那么这一定与象征托不了干系;你也一定记得我一次次催促你们背下这样的话,只要是象征,其作用一定是“一,含蓄抒情;二,使文章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韵味悠长”。洞明阅读本质的高考出题人不会不知道象征的重要,因此,我近乎坚定地在寒暑假班、冲刺班一次次强调这些,你还记得吗?

二、“标准化”模式下命题的趋同

信度、难度、区分度的最终达成一定与考题标准化密切相关,考题一旦标准化,题目类型就比如走向趋同化,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做到标准。如果说2007、08、09三年是一个渐次调整的过程,那么到2010年,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省份,无论是单独命题还是自主命题;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旧课标,在现代文命题思路上上不是呈开放化,反而渐次走向趋同。倘若非要点破其中玄机,只能说,就语文考试学来说,现代文阅读可能设置的题目类型实在也仅此四类——词句理解、内容分析、鉴赏、观点评价。我们不妨说得更细致绵密,彻底揭开命题背后的潜规则。

词句理解,全国卷的考生今年显然毫无悬念地再次发现国老师的话得以验证,连15题的题号都没有置换掉,同时需要让考生解释两个句子的传统也依旧保持。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其题目难度依然是0.7左右。这意味着,考生只要在文中将需要解释的词句进行定位,并依据文本提示判断答案是在定位完之后的上文还是下文的两至三个句子就完全可以了。从语文考试学的角度来看,难度控制在0.7上下的题目绝不可能以段落或篇章为单位确定答案,而只能以独立存在的句群为单位。如果想得满分,考生所要做的亦仅仅是将定位完了之后上下文两三句中的关键词(一般就是名词或形容词)找到,并重新使用它们造句。这样的思路对付一般的词句理解题绰绰有余。再次强调一次,因为难度决定答案范围,这是语文考试学中必然的出题规律。反复强调过,这样的题目是考试必出的,无需多引更多省份的卷子。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重庆《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现代文上来14题劈头即是请学生解释划线句子的含义,且分值4分,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将一个句子的解释提升为4分,背后可见命题者对考生基本阅读能力的重视,颇值得玩味。

内容分析类型,照我的说法,考了二十年,几乎只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第二类,特点;第三类,两段关系。从语文考试学上来看,难度普遍维持在0.5左右,且提问方式多样,但归结起来就是上述三种。有意思的是,在标准化考试重压下,出题渐趋保守的今天,命题人似乎越来越不愿变化这些花样。湖北卷19题: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广东卷17题: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全国卷一14题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重庆卷第16题:请分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安徽卷11题: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的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特点等等,等等。如果说,解题的过程是反命题,那么命题人在出这类题目时,不过是将文章划分为若干层次,依照这个层次分别给出答案点数。一般意义上,规律是5分以下的时候,一点一分;5分以上的时候,一点两分,照此,学生直接划段,并按要求从各段特殊位置句中找到答案并依据题目分值答点即可。难度是0.5,不上不下,扣分一般就是因为露点,明了给分原则,也就不难了。

鉴赏,考察20几年了,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两大类题目,句子作用与表现手法。在侧重基础的今天,句子作用题作为标准化策略最强、答案设置最无争议的题型,备受命题人青睐,可以设想,任何人都不想给自己找太多麻烦,题目创新风险偏高难度稳定性不佳的情况下,作用题以其较高的区分度注定受到欢迎。考前冲刺,现代文阅读,国老师所押的四道类型题全部命中,毫无悬念,尤其强调的作用题,无论是北京、全国还是其他自主命题省份,无一“幸免”,全部中招。这部表格不知画了多少次:

句子位置 可选作用1 可选作用2 可选作用3

文章开头 开篇点题(不考)总领全文(不考)为下文作铺垫(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体的引起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二是与下文中某处内容形成对照等等,最常考)

文章中间 承接上文(仅仅是承上,很少考)引起下文(仅仅是启下,经常考)承上启下(两者兼有的情况也是经常考的)

文章结尾 点明中心(较常考,与作用2一起答)深化主题(较常考,与作用1一起答)照应开头(最常考,且容易被考生忽略)

在可以见到的试题范围内,我毫无悬念地看到每套试卷中作用题的身影,2010年北京“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广东实用类文本“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湖北“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全国“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我反复强调的景物描写作用三点核心词“第一,渲染环境;第二,衬托人物;第三,寄托感情”,出现在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分值为6分。难度最有可能为0.3—0.4之间。

三、高一高二考生:我该怎么办?

一切在真题,这句废话似乎被重复了无数次,但要说的却是,真题不是这么练的。你将发现,几乎所有的考题类型都是以往题目的还魂。不偏不倚,就以全国卷来说,每年固定14题一道0.7难度的“内容分析”;15题两个句子的解释;16题,鉴赏或特点题;17题手法题。这几乎成为每年固定形成的规律,今年当然不会例外。你需要做的事情则是,按题目类型对十年内真题进行归类,甚至可以找到标准答案,将相同题目类型的答案放到一起进行比较,你很快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交集,这些交集就是不同命题老师共同遵循的基本命题元素,知道这些你就基本了然命题过程,还是那句老话,命题过程即是反命题,以此再去针对训练,则事倍功半矣。

中学语文阅读解读策略与方法初探 篇3

一、阅读的解读策略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有创意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以外,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不同的阅读心态,教会学生提取出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在阅读中,学生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找出最主要的内容,学会筛选和提炼,把纷繁復杂的东西简单化,在短时间内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用现实生活中的事来替换自己对作者的猜测和理解,从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使文学意境和文学形象更加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获得自己读书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学生还要探查写作活动发生的时间、场合、心态。追溯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尽可能还原作品所要反应的生活,这样更有利于阅读的理解。

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阅读的首要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是每个学生都对读本感兴趣,要想让学生很快投入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设置问题,激情引导,激发潜能,提高能力,这一切都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阅读的解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一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生活例子,从语文教本人手,阅读种种书。”因此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练成阅读的熟练技能,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速读。信息时代,事物纷杂,阅读要讲求速度。速读就是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短时间内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看得快、想得快,眼到心到才能取得效果。

2.精读。精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基本课型,在精读课中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精读可以采取循序阅读和变序阅读相互穿插的方式进行,循序阅读指的是按文章的叙述顺序沿着作者的思路去读,阅读时,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深入地阅读,每篇课文都可以用循序阅读的方法:变序阅读就是不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而是先抓住文章结尾或文中的重点部分,如重点段、过渡句阅读理解,然后在其牵动下。理解全篇。变序阅读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也有利于提高阅渎效率。

3.朗读。朗读就是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把作品中的事件、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趣味以及文章语言的节奏、韵律、行文的语调气势活灵活现、绘神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把文章中的人物再现出来,甚至可以把书面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神情妙趣抒发出来。朗读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朗读必须要以理解为基础。因此朗读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对一篇文章有较准确的理解,才有可能朗读好。反过来说,按要求、高质量地反复朗读又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读更能起到积累词汇、熟悉句型、规范口语的作用,还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一定还有更多的解读技巧与方法,笔者将继续在教学中钻研考证。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高效解读策略 篇4

1. 切透“标准”和要求, 做到胸中有“标”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是有依据的, 这依据主要为《语文课程标准》。近几年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 尽管都遵循了“稳中有变, 变中求进”的命题原则, 但“万变不离其宗”, 在试题设计的理念与考点的设置上, 都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省市又拟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例如, 南京市2008年语文中考指导对文学作品阅读侧重考查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基本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捕捉信息、概括要点、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质疑评价等。这些能力点的要求与《语文课程标准》是完全吻合的, 强调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强调了整体感知, 语言的揣摩品味, 情感的体验评价。

我们只有切透“标准”和要求, 才能使中考复习减少盲目性, 增加科学性和针对性, 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2. 熟悉考试题型, 做到胸中有“数”

综观2008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型, 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⑴整体感知型。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能力, 它是阅读作品解答其它考题的基础, 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一题。主要题型有概括事件内容、概括情感变化的过程、概述事件发展过程、概括文章的思路、概述几件事情等。

⑵品味赏析型。中考文学作品的选文大多文笔优美, 语言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 含义深刻, 值得细细咀嚼。主要考点有词语品味, 句子品析, 文段品读等。围绕这些考点设置的题型有:词语比较。考题表现为加点的词, 能否用其他词代替?请说出理由。语境释义。这种题型一般是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2008年考此类题型的省市较以往有所增加。示例引路。请考生参照示例, 赏析文中语言优美而又意味深长的句子, 这类考题示范性可操作性极强。自由品读。例:读有所味, 读有所感, 读有所言, 是我们的阅读追求。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 往往成为我们“感言”的落点。对此, 我们既可以作整体的赏析, 也可以作局部的品昧。

⑶评价感悟型。文学作品的阅读, 突出强调审美体验, 让考生设身处地, 身临其境, 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 答题的过程也是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熏陶的过程。考题大致有以下几类:对人物进行评价、联系生活思考感悟、谈谈获得的启示。还有展开想象 (这类题型一般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想象。比较多的是对事件发生的情景, 人物活动的心理及人物特定环境下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合理的想象) 、撰写读书笔记。如福州市的一道题: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 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链接名著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新题。例:“感动无处不在, 你在阅读语文课本‘名著推荐与阅读’ (或“名著引读”) 的有关作品 (如《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 时, 哪部作品的哪个人物或事件令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幸福?”这是柳州市、北海市试卷中《人能感动, 就能幸福》一文的一道阅读题, 命题者将名著阅读融入文学作品的评价感悟中, 可谓“一箭双雕”。

3. 掌握应试技巧, 做到胸中有“术”

⑴整体阅读, 搜索提取。这几年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注重充分阅读文本, 依据文本, 深入文本, 进行缜密思考, 考查其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把握。2008年中考题中, 有不少省市涉及到此项内容, 但考生得分率不甚理想。究其主要原因是考生缺乏整体把握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难免认识模糊、理解肤浅、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有的考生做阅读题, 不是先通篇阅读, 全局在胸, 而是急功近利, 先看题目, 根据题目在文章中找答案, 做一题, 找一题, 做到最后也没有整体感知。还有的考生盲目地追求阅读的高速度, 对考文一目十行, 泛泛而读, 其结果整体感知也只能囫囵吞枣, 答题的正确率大大下降。还有不少同学在回答问题时, 往往是筛选、提取 (照抄原文) 一大堆, 像散装的零件一样放在那里, 不去整合、提炼、概括, 抄写的文字很多, 就是答不到点子上, 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整体阅读应是精读, 对阅读材料作整体理解, 宏观把握, 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框架思路, 情感变化, 表达的主旨等。在此基础上仔细地审析题干, 弄清题目要求, 抓准题眼, 看清字数要求, 分值大小, 然后在筛选、提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在解题的过程中, 要遵循科学的思路, 注意整体性。考虑答案要从整体出发 (指句、段、全文) ,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文。例如, 南京市2008年中考第19题: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第一件事有的考生概括的失分答案: (1) 母亲半夜在田间转悠敲盆; (2)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 (3) 母亲的白发飘了三昼夜; (4) 母亲手拿脸盆赶鼠; (5) 母亲不知劳累在田野上赶鼠; (6) 母亲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考生的这些答案就语法角度看, 表述均准确, 但都要扣分, 有的全扣。究其表面原因: (1) “母亲半夜在田间转悠敲盆”干什么未表述清楚, 如果不看原文, 还以为母亲精神有毛病; (2) (3) 未抓住中心事件概括, “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白发飘了三昼夜”不能体现“令我心痛”; (4) (5) 缺少“半夜”, 深更半夜母亲一个人敲盆赶鼠才令“我”感动流泪; (6) 事件的中心未概括到位。第二件事情有的考生概括的失分答案:母亲拼命干活;母亲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我帮母亲插秧;母亲半夜拔秧运到水田里等, 这些答案失分的表层原因不再赘述。究其两件事情考生概括失分的深层原因, 主要是考生没有有效地整体阅读, 搜索提取关键信息。要正确解答这道题, 必须整体阅读全文, 根据命题要求, 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 文中主要写了两件事情。第 (3) - (6) 叙述:4月的一个夜晚, 母亲身上披了件父亲穿过的破棉袄, 在田野上敲脸盆赶老鼠。第 (7) - (9) 叙述:大忙季节, 母亲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插秧。根据题意, 概括的两件事情的主语是母亲, 是让我心痛的两件事情。再抓一些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 这两件事情可分别概括为“母亲深夜敲盆赶鼠、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再如, 2008年淄博市中考第17题: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概括事件发展的过程。失书→___→___→得书。解答这道题, 首先看清这是一道字数限制题, 应先储存字数信息, 整体阅读全文, 根据题意, 搜索提取信息。阅读全文, 顺着作者爱书的线索, 把握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在《飞鸟集》被付之一炬 (失书) 后, “我”到旧书店去找书, 在书店意外发现《飞鸟集》, 一位小姑娘和我争书, 结果她把书让给了我, 使我得到了书。答案可为:找书、争书。

⑵找准品“点”, 含英咀华。语文学习离不开对语言的品读、品析、品味, 深刻的思想内涵, 丰富的情感世界, 精巧的写作艺术, 无一不被语言承载。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 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任务, 欣赏、品味优美、精彩、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是中考题中的重头戏, 是语文教学最具有“语文味”的考查。这就需要考生对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 体出其味, 品出其妙。解题时要精读, 细读, “十目一行”式地读, 逐段逐句逐字, 深研细钻, 找准品“点”, 赏析到位。例如, 南京市2008年中考第20题:结合语境, 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1)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 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 整齐匀称, 像块绿色的地毯。 (2) 她太累了, 体力不支, 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 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 艰难地爬行。这题属于自由赏析题, 要求考生针对所给句子, 运用品味语言的方法赏析句子。考题不难, 但得分率不高。第一句有些考生从侧面描写或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有的从夸张、排比的修辞角度赏析, 还有的洋洋洒洒写了近百字, 但未得1分。第二句有的考生抓“不是……而是……”关联词进行赏析, 还有的抓“弯腰”“移动”进行赏析。综观这些失分答案, 都是没有找准品“点”。第一句可借助修辞手法来品味, 第二句可抓住关键词语或从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的角度品味。品“点”除上面提到的以外, 还可从句式特点、写作手法、蕴涵哲理等方面找“点”。

找准了品“点”, 还要赏析到位, 这样才能含英咀华品出味道。要赏析到位, 就应该有语境意识, 从文本出发, 紧扣文本, 联系人物 (事物) 的特点或作者的情感。如乐山市2008年的一道中考题:赏析“不管风从哪边吹来, 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一句中加点的词语··。答案:轻信原意指轻易相信。这里指小岛快乐地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轻松地以为这只是暴风雨对自己的又一次洗礼, 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破坏。这个词语将小岛拟人化, 写出了小岛的美丽与坚强。这一答案既解释了“轻信”的本意, 又结合语境, 将“轻信”一词放到小岛迎接暴风雨到来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品析, 同时结合了小岛的性格特征。

⑶评出个性, 悟之有理。评价感悟是个性化阅读的充分体现。它依赖于考生的生活积累, 依赖于阅读文本时的感情投入, 如果考生在阅读时能走进作品中, 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中, 评价感悟就不会空洞说教, 使人觉得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要评出个性, 评价感悟时, 既要紧扣原意, 又要由此及彼, 不就事论事。要评出个性, 评价说明理由时要学会选择, 选自己有把握回答的, 同时要选取其中一种作出评价感悟, 这样才能稳操胜券。要评出个性, 评价时可以多角度, 有创意的发表感想, 这种多角度、有创意必须是悟之有理。评价感悟可从正反面谈, 也可采用发散性思维谈, 尽量避开人云亦云的内容。要评出个性, 还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例如:重庆市2008年中考第17题:文中第10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 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 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 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此题作答时, 既要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 话题不偏离母爱, 又要有具体感受, 尤其要联系实际。

考研英语 阅读理解冲刺解读 篇5

最近几年的考题中的阅读理解,在出题来源、选材内容和出题类型上都保持着很强的稳定性,首先,英语阅读文章的内容在选材上以社会科学为主,包括一些科技类或者自然类的文章,并且十分聚焦于当时的社会热点。

其次,英美报刊学术性的文章一直是近年来考研阅读理解文章优先选择的对象,如《经济学人》或者《时代周刊》等,因此考生平时可以多关注这些外刊,这样不仅能够扩充知识面、熟悉英文文章的`写作环境,而且能够对文章的内容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平时阅读和练习的过程中,考生要重视这些学术性文章的写作特色,体会这类文章的写作方式和词汇特色,从而弄清楚文章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最后,由于这些文章是西方人写作,那么所谓的欧美思维就会得到比较明显的体现,他们的思路一般是习惯使用“他人的观点”来引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考研阅读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的观点,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读懂不同人的观点,区分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态度。而这些文章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经济、生活、创新、梦想、自然、科技等方面,总体来说,欧美思维偏向于开放张扬的性格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因此这些文章中乐观的情绪比较多,对于教育等问题,他们可能会有些批判的意见,考生可以对此做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在考场中予以关注。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高效解读策略 篇6

1切透“标准”和要求,做到胸中有“标”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是有依据的,这依据主要为《语文课程标准》。近几年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尽管都遵循了“稳中有变,变中求进”的命题原则,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试题设计的理念与考点的设置上,都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省市又拟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例如,南京市2008年语文中考指导对文学作品阅读侧重考查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基本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捕捉信息、概括要点、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质疑评价等。这些能力点的要求与《语文课程标准》是完全吻合的,强调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强调了整体感知,语言的揣摩品睬,情感的体验评价。

我们只有切透“标准”和要求,才能使中考复习减少盲目性,增加科学性和针对性,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熟悉考试题型,做到胸中有“数”

综观2008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型,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1)整体感知型。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能力,它是阅读作品解答其它考题的基础,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一题。主要题型有概括事件内容、概括情感变化的过程、概述事件发展过程、概括文章的思路、概述几件事情等。

(2)品味赏析型。中考文学作品的选文大多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含义深刻,值得细细咀嚼。主要考点有词语品味,句子品析,文段品读等。围绕这些考点设置的题型有:词语比较。考题表现为加点的词,能否用其他词代替?请说出理由。语境释义。这种题型一般是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2008年考此类题型的省市较以往有所增加。示例引路。请考生参照示例,赏析文中语言优美而又意味深长的句子,这类考题示范性可操作性极强。自由品读。例:读有所味,读有所感,读有所言,是我们的阅读追求。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往往成为我们“感言”的落点。对此,我们既可以作整体的赏析,也可以作局部的品味。

(3)评价感悟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突出强调审美体验,让考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答题的过程也是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熏陶的过程。考题大致有以下几类:对人物进行评价、联系生活思考感悟、谈谈获得的启示。还有展开想象(这类题型一般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想象。比较多的是对事件发生的情景,人物活动的心理及人物特定环境下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合理的想象)、撰写读书笔记。如福州市的一道题: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链接名著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新题。例:“感动无处不在,你在阅读语文课本‘名著推荐与阅读(或“名著引读”)的有关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梏列佛游记》等)时,哪部作品的哪个人物或事件令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幸福,这是柳州市、北海市试卷中《人能感动,就能幸福》一文的一道阅读题。命题者将名著阅读融入文学作品的评价感悟中,可谓“一箭双雕”。

3掌握应试技巧,做到胸中有“术”

(1)整体阅读。搜索提取。这几年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注重充分阅读文本,依据文本,深入文本,进行缜密思考,考查其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把握。200g年中考题中,有不少省市涉及到此项内容,但考生得分率不甚理想。究其主要原因是考生缺乏整体把握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时难免认识模糊、理解肤浅、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有的考生做阅读题,不是先通篇阅读,全局在胸,而是急功近利,先看题目,根据题目在文章中找答案,做一题,找一题,做到最后也没有整体感知。还有的考生盲目地追求阅读的高速度,对考文一目十行,泛泛而读,其结果整体感知也只能团囵吞枣,答题的正确率大大下降。还有不少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筛选、提取(照抄原文)一大堆,像散装的零件一样放在那里,不去整合、提炼、概括,抄写的文字很多,就是答不到点子上,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整体阅读应是精读。对阅读材料作整体理解,宏观把握,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框架思路,情感变化,表达的主旨等。在此基础上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眼,看清字数要求,分值大小,然后在筛选、提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思路,注意整体性。考虑答案要从整体出发(指句、段、全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例如,南京市2008年中考第19题: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第一件事有的考生概括的失分答案:①母亲半夜在田间转悠敲盆;②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③母亲的白发飘了三昼夜;④母亲手拿脸盆赶鼠;⑤母亲不知劳累在田野上赶鼠;⑥母亲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考生的这些答案就语法角度看,表述均准确,但都要扣分,有的全扣。究其表面原因:①“母亲半夜在田间转悠敲盆”干什么未表述清楚,如果不看原文,还以为母亲精神有毛病;②③未抓住中心事件概括,“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白发飘了三昼夜”不能体现“令我心痛”;④⑤缺少“半夜”,深更半夜母亲一个人敲盆赶鼠才令“我”感动流泪;⑥事件的中心未概括到位。第二件事情有的考生概括的失分答案:母亲拼命干活;母亲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我帮母亲插秧;母亲半夜拔秧运到水田里等,这些答案失分的表层原因不再赘述。究其两件事情考生概括失分的深层原因,主要是考生没有有效地整体阅读,搜索提取关键信息。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文中主要写了两件事情。第③-⑥叙述:4月的一个夜晚,母亲身上披了件父亲穿过的破棉袄,在田野上敲脸盆赶老鼠。第⑦-⑨叙述:大忙季节,母亲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插秧。根据题意,概括的两件事情的主语是母亲,是让我心痛的两件事情。再抓一些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这两件事情可分别概括为

“母亲深夜敲盆赶鼠、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再如,2008年淄博市中考第17题: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概括事件发展的过程。失书-____-____-得书。解答这道题,首先看清这是一道字数限制题,应先储存字数信息,整体阅读全文,根据题意,搜索提取信息。阅读全文,顺着作者爱书的线索,把握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在《飞鸟集》被付之一炬(失书)后,“我”到旧书店去找书,在书店意外发现《飞鸟集》,一位小姑娘和我争书,结果她把书让给了我,使我得到了书。答案可为:找书、争书。

(2)找准品“点”。含英咀华。语文学习离不开对语言的品读、品析、品味,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世界,精巧的写作艺术,无一不被语言承载。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欣赏、品味优美、精彩、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中考题中的重头戏,是语文教学最具有“语文味”的考查。这就需要考生对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解题时要精读,细读。“十目一行”式地读,逐段逐句逐字,深研细钻,找准品“点”,赏析到位。例如,南京市2008年中考第20题: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这题属于自由赏析题,要求考生针对所给句子,运用品味语言的方法赏析句子。考题不难,但得分率不高。第一句有些考生从侧面描写或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有的从夸张、排比的修辞角度赏析,还有的洋洋洒洒写了近百字,但未得1分。第二句有的考生抓“不是……而是……”关联词进行赏析,还有的抓“弯腰”“移动”进行赏析。综观这些失分答案,都是没有找准品“点”。第一句可借助修辞手法来品味,第二句可抓住关键词语或从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的角度品味。品“点”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可从句式特点、写作手法、蕴涵哲理等方面找“点”。

找准了品“点”,还要赏析到位。这样才能含英咀华品出味道。要赏析到位,就应该有语境意识,从文本出发。紧扣文本,联系人物(事物)的特点或作者的情感。如乐山市2008年的一道中考题:赏析“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一句中加点的词语。答案:轻信原意指轻易相信。这里指小岛快乐地迎接暴风雨的到来,轻松地以为这只是暴风雨对自己的又一次洗礼,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破坏。这个词语将小岛拟人化,写出了小岛的美丽与坚强。这一答案既解释了“轻信”的本意,又结合语境,将“轻信”一词放到小岛迎接暴风雨到来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品析,同时结合了小岛的性格特征。

(3)评出个性,悟之有理。评价感悟是个性化阅读的充分体现。它依赖于考生的生活积累,依赖于阅读文本时的感情投入,如果考生在阅读时能走进作品中,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中,评价感悟就不会空洞说教,使人觉得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要评出个性,评价感悟时,既要紧扣原意,又要由此及彼,不就事论事。要评出个性,评价说明理由时要学会选择,选自己有把握回答的,同时要选取其中一种作出评价感悟,这样才能稳操胜券。要评出个性,评价时可以多角度,有创意的发表感想,这种多角度、有创意必须是悟之有理。评价感悟可从正反面谈,也可采用发散性思维谈,尽量避开人云亦云的内容。要评出个性,还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例如:重庆市2008年中考第17题:文中第10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此题作答时,既要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话题不偏离母爱,又要有具体感受,尤其要联系实际。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7

一、回眸江苏省近五年(2010—2014 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应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教育部,2003)。高考中的阅读理解所选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紧跟时代步伐。从题材、体裁和题型上看,无不是检测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的绝佳手段。

(1)从篇幅字数和阅读速度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考生近五年的高考4篇阅读理解题的总词数相差不大,最少的是2012年2173词,最多的是2014年的2351词。再从篇幅布局上来看,2013年和2014年的第四篇阅读题相较前几年的来说篇幅较长,分别是703、676。2013和2014年4篇阅读题数一样。分别是第一篇2题,第二篇3题,第三篇4题,第四篇6题。第四篇篇幅占一页半, 在题目的数量上就给了学生一个下马威,从而加大了第四篇的难度。按照考试说明,4篇阅读理解的参考时间是30分钟,2010—2014年试题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2~79词,尤其是2014年的阅读更向学生要求速度。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是阅读理解题检测考生阅读能力的两大方面。

(2)从体裁、题材和题型分析。

近五年高考阅读题材涉及领域广泛,贴近学生生活,让考生真切地感受到英语学习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从体裁来看,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记叙文均有涉及,体现了文本的多样性,具有时代的鲜明性。其中应用文成为高考热门体裁,如2014年A篇和D篇均是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所占比重相当,而相对简单的记叙文逐渐走向夹叙夹议文章,体现文章的深度,从而着重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题型大致分为四类: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和词义或句义猜测题,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细节题占总题数的55.6%,深层理解题占54.4%,其中推理判断题占21.4%,主旨大意题占9.6%。词义或句义猜测每年一题。

二、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因素

(1)词汇关。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考生阅读的速度及理解的正确性。假如一篇阅读中超过10个生词,即使这些生词不影响全文理解,但对学生的心理已经造成了影响,达到了虚张声势的效果。43%的学习者认为在阅读方面最需要提高的是扩大词汇量(周淑清,1999)。《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掌握5000个左右词汇。考生只有拥有足够的词汇量,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

(2)句子结构关。不会分析句子结构是又一大阅读障碍。复杂句分两类:长句和难句。一般认为有25~30个以上单词的句子为长句。难句,即复杂句,指包含各种语法关系、两个以上主谓结构和特殊句型的句子(吴国勇,2013)。一篇阅读即使没有生词,但句子结构一复杂,学生同样不理解。

(3)阅读方法关。学生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出声读、用笔指读、回读或是摇头晃脑读,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能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以形成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杨天喜,2013)。学生掌握了高考四类题型的微技能,即如何做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在解题时,就能快速找到答案所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阅读理解题的备考策略

(1)巧记生词、猜测词义。词语的意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存在于词汇系统中。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概念或核心词汇的支配下,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语义场,形成记忆中的词汇集合(周伟杰,2001)。结合这一理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讲解构词法、词根、词缀等内容,让学生掌握词汇构成的方法及记忆技巧,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与此同时,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学生避免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而是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构词、语法、定义、对比、因果、同位、常识等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

(2)具备分析长难句的能力。扎实的英语句子结构知识是分析长难句的基本功(吴国勇,2013)。分析长难句的第一步是分析句子结构,即找出主谓宾,之后分析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和从句等。从句又包括: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导致句子难以理解的原因是,句子使用了倒装句、虚拟语气、强调句、分隔或省略等,有时是因为使用晦涩的习惯用语或词组等。为了攻克这一难关,考生需要夯实语法知识基本功,整理并归纳语法现象,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和阅读水平,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刘美琳,2012)。《牛津高中英语》的每个单词都设有Reading strategy, 要求教师在该单元的阅读中运用该策略,如模块一的第一单元要求学生运用略读和跳读微技能阅读《school life》。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把各阅读策略渗透到阅读过程的始终,并适当延伸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对数学阅读的解读 篇8

一、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 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 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 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 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 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 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 问题要精辟而具体, 要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 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 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潜心引导, 养成阅读习惯

所谓阅读, 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而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 比如数学学科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文字符号变成声音, 后达到对书面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课本的编排体系、结构认识到位。数学阅读的一般安排在数学的预习活动中。因此, 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 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有的放矢, 按计划阅读

具备了基本的阅读条件后, 要想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 就得向课外读物要效益。面对众多的课外辅导资料, 往往会感觉这本也不错, 那本也很好。阅读时这本翻翻, 那本看看, 浪费了大好时间。资料的选择要和课本配套, 课外资料是课本的拓展和延伸, 在阅读时可以进行相互对照参考, 也可以用于课后的巩固和提高, 达到课内外优势互补。若将课外资料只当作课本中习题的参考答案, 则是不可取的, 也是非常有害的。

对课本也好, 对课外资料也好, 阅读要有目的, 主要是阅读第二天要讲的和当天还没有巩固和消化的地方, 而不是想到了就读点或翻翻找找, 要合理分配好阅读时间, 不能得过且过。只有长期坚持有效的阅读, 在学习中的不足才可以得到弥补, 个人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培养思想, 提炼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 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原则的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 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它蕴藏在数学知识之中, 需要学习者去挖掘。数学家华罗庚认为:学习要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理解和弄懂所学的知识,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由厚到薄”是要把学过的知识贯连起来, 加以融会贯通, 进而提炼出它的精神实质、抓住重点线索和基本思想方法, 组织成精练的内容。可以说, “由厚到薄”是阅读的根本目的, 是数学阅读能力的核心。

五、清晰结构, 增进理解

重构初中数学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促进学生阅读理解、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是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前提。农村学生对阅读材料不理解, 在知识层面, 可能是缺乏解释材料的知识, 或者是学生已有知识很充分, 但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知识并将其与问题情境联系起来。针对这些原因, 要想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就要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充分理解, 并且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一章内容学完后, 要培养学生形成对本章内容进行系统化分类整理的习惯,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样, 对知识的理解就做到了点面结合, 粗中有细,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若每节每章都坚持这样做, 一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并且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为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供了保证。

总之, 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精心设计、认真思考,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 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 养成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 真正学会读“数学书”。我相信, 数学教师重视了数学阅读教学, 就能让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读阅读教学 建构和谐课堂 篇9

一、构建和谐课堂, 体现人文精神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只要学生用心进行体会, 就能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能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就能放松地在书海中畅游, 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在这种民主的关系中, 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对阅读进行体会和感悟。

(一) 利用教室的整体环境

在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上, 不仅要求有轻松的学习气氛, 对教室的环境也有要求, 一个干净、整洁、布置内容丰富的教室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形成好的学习风气。在教室布置上可以通过黑板报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和优秀作文等, 这些布置不仅能让学生有视觉上的美感, 还要从内容上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 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之后,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绪, 对于学生产生的消极情绪教师要及时进行干涉, 使他们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情绪的关注时, 教师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积极情绪, 促进阅读的进一步提高。还要考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消极因素时,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用历史上的名人在阅读学习中的故事,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挖掘文本内蕴, 提高阅读效率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活动者。在阅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 通过对文字的积极解读, 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到文章本身中, 把自己作为故事的主角进行体会。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值得学生认真体会阅读的文章,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时, 对他们进行必要地指导, 使学生能对文本的理解更深, 同时, 通过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充分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例如, 在教学《鸟的天堂》时,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为什么有两个“鸟的天堂”, 这两个的含义是否相同?通过这两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激发, 使他们对这就话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说的话, 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 指那棵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是作者亲眼所见的, 不需要加引号。又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教师提出疑问:邱少云是怎样牺牲的?在烈火中他为什么能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根据这些问题, 使学生深入文章, 把自己放到邱少云的位置来深入思考, 获得对文章的深刻体会。利用疑问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包涵的深刻含义进行体会, 这种做法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阅读质疑, 促进多维思考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 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 他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要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语感, 对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教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培养思维的不断发展。例如, 在教学《草船借箭》时, 学生提出疑问:如果鲁肃事先全盘告诉周瑜, 诸葛亮的借箭计划会成功吗?为什么鲁肃不会告诉周瑜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 由于学生都进行了阅读, 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 纷纷谈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由于思考的方面不同, 说出的见解也不同, 通过倾听学生不同的理解, 能促使学生多方面分析和考虑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针对学生每一个方面的思考, 教师都要对学生表示肯定, 使他们能更积极地进行思考, 同时由于在倾听过程中能学到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 所以对学生多维思维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四、重视课外积累, 拓展阅读视野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这个过程具备长期性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积累, 还要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拓展他们的视野。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已经不是学习的唯一要求了, 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具备和形成各种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 教师要让学生具备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读物进行阅读, 提高自己的知识面, 对事物的见解能提高一个层次。如何选择课文读物, 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 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书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提高的作用, 哪些书只是为了单纯的娱乐。例如, 有的学生只对漫画书感兴趣, 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阅读选择进行干预, 使他们选择内容健康的漫画书, 而对一些含有暴力倾向的漫画书要舍弃, 同时还要选择一些文字优美, 内容积极健康的读物, 使他们能在阅读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篇10

一、树立多角度意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1. 作者意识是基础

指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树立作者意识是基础,因为作者的创作灵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学生要通过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生平经历以及写作目的,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的,从字里行间能读出他对时代弊病的抨击,对国民怒其不争的愤慨。事实上,如不了解当时的世情,我们是看不懂鲁迅先生的文章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就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价值观念,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树立作者意识,为文本解读奠定基石。其实,这就像观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在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下,不同人物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故树立作者意识是基础。

2. 文本意识是关键

树立文本意识,即要求读者在解读文本时,要紧贴文本内容,有的放矢。我们要鼓励读者从更广泛、更创新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提倡读者要有自己的想法,反对依照教条僵化的解读标准,但前提是不能脱离文本,不能天马行空或断章取义,读者必须从文本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经历来联系上下文,否则一切解读都只是空想。

例如,在教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其中有一段内容“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在课堂上,我问学生:“文中‘倘能如此’指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是指作者引用的陶潜的这句诗,认为这句话是指青山埋忠骨,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惋惜与敬佩。”于是,我带领学生再次分析了这首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讲的是亲人逝去,自己还在悲伤,而其他人早已忘却唱起歌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指人死了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最后不都是将身躯托付山陵了。同学们,请仔细思考作者对刘和珍的情感,‘倘能如此’真的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吗?”我引导学生扩大思考范围、细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再思考,学生分析道:“鲁迅先生的‘倘能如此’是指刘和珍虽然牺牲了,但她那英勇光辉的形象和高尚的品格在亲人朋友心中是永不会磨灭的。因此,作者说‘倘能如此’,也就够了,是从侧面烘托了刘和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多元解读文本不只在于宽度,更在于深度、准度。读者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泛泛而读,而忽视精读,这样会曲解多元解读的本质。读者必须紧贴文本,结合上下文,对文本进行由表及里的探索,从而真正把握文本内涵。

3. 读者意识是要点

读者意识是指解读文本时,我们不仅要从文本出发,体会作者的情感,也要尊重读者的个人意志,从读者的主观体验出发,思考文本的现实意义。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读者在理解作品时,也可以对王羲之的思考提出质疑,寻找心灵的共鸣。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实现与作者的对话。

树立读者意识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局限于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思维定式,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来提出自己的个性想法与见解。

二、找准解读切口,训练学生的深层解读能力

多元解读文本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解读的切口,从不同角度阐发出不同层次的文本含义。其中,文本标题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角度,内容主旨是最重要的解读切口,以下就这两点展开教学探索。

1. 文本标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尤其在解读文本时,文本标题的解读就是一个关键点,标题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1)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2)点明主旨,突出文章主题;(3)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发读者思考;(4)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5)概括文章大体情节;(6)双关。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我们首先要思考作者的标题,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标题?他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在教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时,我提示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思考文章标题的妙处,即作者为什么以“祝福”为题?首先,我请学生回答文章标题的设置有哪些作用?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主要有以下解读:(1)“祝福”是贯穿文章的主线,细读文章后我们不难发现,祥林嫂命途中几次悲惨的遭遇,都是在鲁镇“祝福”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就连最后祥林嫂的死亡也是在鲁镇繁忙的“祝福”中落下帷幕的。(2)“祝福”也许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劳动妇女的同情,以及对贫困大众走向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但很少有学生提到“对比”这一作用,于是我引导学生从祥林嫂和鲁四老爷准备的祭品上找线索,早寡的祥林嫂身处社会最底层,在遭遇丧子之痛后,变得精神恍惚,努力筹钱捐门槛,相比之下,在她帮佣的鲁四老爷家里,祭祀品是那么的奢侈。我顺势阐发文意:“在那个年代,富人骄奢淫逸,穷人地位卑微、没有尊严,哪里有福可言,祝福又是为谁而祝?作者以‘祝福’为题是为了进行一种强烈的对比,是一种深刻的讽刺。”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从文本标题出发,对文本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解读,达到了多元解读的要求。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多元解读一定要紧扣标题,挖掘作者所设标题的目的以及标题的内在价值。

2. 内容主旨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内容主旨就是文章的灵魂。作者的思想感情尽在文字中抒发、阐释,读者要想走进作者,就必须批文入情,从作者、自己以及现实意义等多种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以真诚的态度与纯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在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文中父亲爬过月台帮作者买橘子的那一席背影,感动了多少人;“蹒跚、探身、攀着、向上缩脚、身子微倾”这一系列动作又让多少人看得流泪,文章中描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和流泪,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是在赞扬父爱如山,但朱自清先生想表达的真的只有这些吗?我指导学生进一步咀嚼文本内容,提示学生联系故事背景。其实文章前后都写到了家道中落、家中光景惨淡,再加上祖母去世、父亲老境颓唐、晚景凄凉的样子,而当父亲送“我”去车站,提醒“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好好照顾“我”时,“我”却在暗笑父亲的迂,事后想起,才觉得自己那时自作聪明,这里无不道出作者对父亲的自责与愧疚。事实上,作者通过父亲对“我”的“好”以及“我”的几次流泪,间接地表达了对长时间误解父亲的愧疚与悔恨。结合写作背景,挖掘作者的真实意图,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的理解。

体悟文本内容主旨时,不能停留于表面,要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探索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仔细阅读文本,用心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文本中的未尽之意。

总之,在指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时,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文本、读者以及作者意识,引导学生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交流,用心去感受与聆听,进而得到心灵的洗涤和情感的震撼。其次,要找准解读的切口,紧贴文本内容,解读文本,既要有创新,又要有深度。

参考文献

[1]钱孝红.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多元解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4).

[2]于静.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颅骨损伤下一篇:钢琴基本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