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2024-07-09

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精选十篇)

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篇1

一、精选题目, 作好评讲

1.选题目的要明确

教师不论是讲范例还是布置练习, 都要明确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 绝不能心中无数, 漫无目的.

例如, 练习勾股定理的应用, 一般情况选做如下题:

(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是三个连续整数, 求三边长和面积.

分析题意:从已知条件可知, 只要设一直角边为x, 由勾股定理得一元二次方程x2+ (x-1) 2= (x+1) 2, 此题得解.在此基础上, 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可选如下题分析:

(2) 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 高AD, BE分别为20, 24, M为AD的中心, 连接BM且延长交AC于F, 求BF长.

如再向纵深发展, 还可选用勾股定理推广结论的题目:

(3) 三角形底边BC长为13, 顶角为60°, 两腰AB, AC之和为23, 求两腰及底边上的高AD的长.

2.选题针对性要强

即针对学生弱点, 选择学生易犯错误的题型.如学生对公式的应用经常出错, 为此, 教师可选讲如化简|x-5|-|2x+3|, 指出解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确定x-5和2x+3的性质符号.引导学生在数轴上分段讨论化简, 然后安排一些形式虽异但方法雷同的题目练习巩固.

3.选题要有典型性

通过某一题的讲解或练习, 反映一类题在解法上的共同规律, 从而掌握解这类题的一般方法.例如, 三角函数恒等式的证明, 题目多, 方法活, 学生不易掌握规律.如将各种常用方法加以练习, 那么必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1) 由繁到简法, 就是将等式较繁一边化简与另一边完全一样.如, 求证:cos6A+sin6A+3sin2A+cos2A=1.

(2) 同一法, 即将等式两边化成同一个式子.如, 在△ABC中, 求证:undefined

(3) 把等式两边相减而证为零.如, 求证:sec4θ+tan4θ=1+2sec2θ+tan2θ.

(4) 综合法, 由题设条件或已知恒等式逐一推导.如, 设A+B=45°, 求证: (1+tanA) (1+tanB) =2.

(5) 分析法, 先假定原式成立, 再考虑成立的条件.如, 求证:cos (1-n) AcosA-cosnA=sin (n-1) AsinA.

对以上证法基本掌握后, 可选些证法灵活多样的题目, 以供巩固提高之用.

4.选题难易要适度

题目太易, 难以练出技能, 题目过难, 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选题以多数学生在教师启发下会做为宜.在学生积极练习的基础上, 教师要做好讲评.对选题意图、题目结构、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错误、怎样纠正这些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等问题都要认真分析和讲解.

二、发挥主导, 培养思维

思维的抽象性是指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语言联结着知觉形象和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属于形象思维.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属于抽象思维.数学知识是由概念、公理、定理等组成的逻辑体系.要学好数学, 必须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时, 学生不但要进行抽象思维, 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形象思维.因此, 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特别注意形数结合问题.如借助数轴讲述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的概念, 借助图形讲述有关行程、工程问题, 等等.在发展学生思维抽象性品质时, 要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1)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龄前儿童的计数, 总是和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 其运算过程也没有完全摆脱形象思维.当人们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时, 也总希望能借助直观的东西进行思考.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发达, 就会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

(2) 解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问题.教学要根据教学目的, 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试验, 形成知觉, 并在此基础上, 做出必要的抽象概括.

(3) 语言能力.学生的抽象思维顺利进行, 有赖于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 而内部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外部语言的发展.因此, 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语言的训练.

三、掌握方法, 培养技能

(1) 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 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由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变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解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转化, 但是这种转化是要经历一段艰苦的脑力劳动才能实现.学生有兴趣, 就会对解题乐此不疲, 就会主动去研究解题, 这样他们的解题能力就会与日俱增.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教师不能简单写出过程和答案, 应引导学生去分析解题思路, 使他们体会到智力活动的乐趣, 提高解题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学生只有理解相应的概念、公式、法则以后, 才能进行运算.因此, 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才能保证学生算理清楚, 这是确保计算正确的前提.

基本技能训练教案 篇2

学习要点:

熟悉本矿作业环境;掌握井下常见事故的辨识方法;了解井下各种事故的易发地点;掌握井下事故避灾和自救技能。

培训学时:8学时。

第一节 熟悉井下作业环境

1.熟悉安全出口

每个生产矿井都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大于30米。

井下各开采水平之间和各个采面都必须至少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到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2.熟悉路标

在井巷岔道口或拐弯处有设置的路标。路标上标明了巷道名称、长度以及用箭头指明去矿井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通往安全出口的路标。3.熟悉避灾路线

煤矿井下巷道很多,工作场所分散。每个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避灾路线都挂有路标,路标上画着箭头,沿着箭头指示的方向走,就可以出井。

如果通到地面的2个安全出口的坡度都大于45°时,应当设有 楼梯间或梯子间。攀登梯子时,要按顺序,不要拥挤。4.熟悉井下信号设备 井下有灯、铃、笛等声光信号,这些信号分为工作信号和安全信号。它是保证工作联系和安全生产所必需的重要手段。每个矿井的各种信号都有明确的规定。提升和运输一般都用红、绿灯和电铃做信号。此外,还有发生灾害时的报警信号,如瓦斯(甲烷)报警断电仪发出的瓦斯超限报警、设备启动和停止的联络信号、推车工人推车时的大声呼喊、用口哨发出的放炮信号等,听到或看到这些信号,必须迅速停止工作,躲避到安全地点。

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明确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在井下行走或工作时,听从信号指挥。

(2)爱护信号设施,不要故意损坏。发现信号失灵或不起作用时,要及时报告,以便修复或更换。

(3)信号设备由专职人员管理使用,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发送信号。5.熟悉矿山安全标志

矿山安全标志按其功能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路标、名牌、提示标志、指导标志等。

每一位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理解这些标志的含义,并遵守标志的指示。

6.熟悉井下机电设备

井下机电设备种类多,结构复杂难以掌握,操作这些设备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开停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否则容易导致事故。因此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机电设备的位置,以及其对生产的重 要作用,而且做到以下几点:

(1)机电设备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司机进行操作,其他任何人都不准开动、停止或拨弄。

(2)不准破坏井下防爆设备的防爆性能,不准拆除各种保护装置和带电挪动设备。

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采区绞车房、采区变电所等机电硐室,非工作人员不得擅人。

(3)井下电缆用吊钩挂在巷道一侧帮上,在巷道内行走时,不得把电缆作为扶手。7.熟悉采掘工作面

在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四周都是煤与岩石,头顶上悬空的岩石有可能掉下来,两帮和工作面的煤或岩石也有可能片落下来,这种冒顶、片帮情况都可能造成事故。再加上采掘工作面工作空间狭窄、人员多、设备集中,工作和行走都受到限制。所以,在采掘工作面的工作人员必须能够清楚地辨别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哪些地方比较安全。

8.熟悉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它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两种。

(1)永久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一般应当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硐室内设有与矿调度室的直通电话;构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米;严密不透气,或采用正压排风;备 有供避难者呼吸的供气设备、隔离式自救器、药品和饮用水等;在采区安全出口路线上的避难硐室,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应不超过500米,大小能容纳采区全体人员。

(2)临时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是指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灾人员临时修建的避难硐室。在预定修建临时避难硐室的地点应备有木板、砂子或砖等材料。9.熟悉矿井通风设施

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风墙、风桥、风硐和调节风窗。(1)风门。风门是既能切断风流又能行人、通车的通风构筑物,分自动开启和人力开启两种。对风门的要求有:应逆着风流开启;每处风门至少有两道,其间距不小于5米;结构严密,漏风量小。(2)风墙。风墙俗称密闭,是隔断风流的构筑物,设置在需要隔断风流而不许行人、通车的巷道中。其作用是密闭采空区、火区和废弃的旧巷区。

(3)风桥。风桥是将两股平面交叉的进风回风流隔断成立体交叉的一种通风构筑物。回风流从桥上面通过,新鲜进风流从桥下面通过。(4)风硐。风硐是连接主要通风机装置和回风井之间的一段巷道,断面形状通常是圆形或拱形,以引导风流。

(5)调节风窗。调节风窗安装在风门上,是一种增加风阻的调风设施,用于采区内各工作面之间、采区之间,以及各生产水平之间的风量调节。

第二节 井下常见危险因素辨识

一、瓦斯爆炸、燃烧事故常发地点的辨识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0.554,比空气轻。因此在风速低的情况下,会积聚在巷道顶部、冒落高顶和上山迎头等处。

井下任何地点都有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但大部分发生在采掘工作面。

(1)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采空区边界处、采煤机切割部附近。(2)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3)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掘进机切割头周围。

二、煤与瓦斯突出隐患的辨识 1.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1)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板下沉或地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瓦斯涌出量异常或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

(2)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暂的、有连续的,间隔时间长短也不一致,煤壁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断裂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一次突出前,并不是所有预兆都出现,仅出现其中一种或数种,而且有的预兆还不明显;也有的预兆距发生突出的时间很短。因此发现任何预兆,都要格外警惕,及时报告和躲避。2.煤与瓦斯突出常发生的环节

在采掘工作面都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且以掘进工作面居多。就生产工序来讲,煤与瓦斯突出大多发生在爆破、风镐(或手镐)作业的环节中。从地质构造来讲,断层带、破碎带、煤层厚度变化带、褶曲地点和煤层倾角变化地点都是容易发生突出的地点。

三、水灾事故隐患的辨识 1.矿井发生透水的预兆

采掘工作面或者其他地点透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1)挂红。在煤(岩)裂隙表面附着有暗红色的水锈。

(2)挂汗。煤(岩)壁上凝结有水珠,说明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岩)壁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其辨别方法是剥去一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有潮气,若有则是透水预兆。

(3)煤壁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越长越感到阴凉。

(4)出现雾气。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5)水叫。采煤工作面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叫声,说明已接近高压积水区。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6)顶板淋水加大。这表明已接近积水区。(7)顶板来压,地板鼓起。(8)水色发浑,有臭味。这是接近老空区积水的征兆。(9)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缝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出水浑浊,则积水区已近。

2.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点

(1)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等地点。(2)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的地点。(3)接近可能与河床、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近的断层破碎带的地点。

(4)打开隔离煤柱防水的地点。(5)接近可能出水的钻孔的地点。(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的地点。

四、火灾事故隐患的辨识 1.煤炭自然发火的预兆

煤炭自燃的初期预兆有如下几种:

(1)巷道内湿度增加,出现雾气、水珠。煤炭氧化初期生成水分,往往使巷道内湿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在巷道壁上挂有水珠;浅部开采时,冬季在地面钻孔或塌陷处会发现冒出水蒸气或冰雪融化现象。

(2)煤炭自燃放出焦油味。煤炭从“发烧”(自热)到自燃过程中,氧化时会产生多种碳氢化合物,并放出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油味等。当嗅到这些气味时,说明已燃到了一定程度。(3)巷道内发热,气温升高。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从自然发火的地方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比平时要高,这一现象人的皮肤可以直接感觉到。

(4)人有疲劳感。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会放出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有害气体会使人感到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尤其是多数人同时感到时,应提高警惕,查明原因,以防矿井火灾的发生。2.煤炭自然发火常见地点

煤炭自然发火的地点很多,常见地点有:断层附近,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回风巷和切眼;停采线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假顶工作面;密闭墙内;溜煤眼;联络巷;浮煤堆积的地方。

五、顶板事故隐患的辨识

顶板冒落的预兆有响声、掉渣、片帮、裂缝、脱层和漏顶等。(1)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就会出现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架的活柱急速下缩,也发生很大的声响;有时也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出断裂的闷雷声。(2)掉渣。顶板岩石已有裂缝和碎块,其中小矸石稍有震动就掉落。

(3)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在大面积冒落以前,有时因为 背顶不严或支架不牢而出现漏顶。若不及时处理,会使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声响的大冒顶。(5)裂缝。顶板的裂缝张开,裂缝增多。

(6)脱层。检查顶板是否脱层要用“敲帮稳定”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如果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已经脱离。

(7)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8)顶板淋水增大。

第三节 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练的类型 1.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桌面演练一般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应急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应急组织,事后一般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并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应工作的建议。桌面演练方法成本较低,主要用于为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做准备。2.功能演练 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功能演练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规模要大,需动员更多的应急人员和机构,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随着更多应急响应组织的参与而加大。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3.全面演练

全面演练是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与功能演练类似,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二、演练应当包括的基本内容 1.报警

使从业人员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身边的工具最快最有效地报警,如电话、笛声等。2.疏散

为避免事故中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应掌握在事故现场安全有序的疏散方法。3.自救

加强歌唱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篇3

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训练应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循序渐近,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一、歌唱的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对于歌唱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就象战士射击、运动员赛跑一样,都需要正确的姿势,因 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歌唱姿势给予正确的指导。

首先要结合歌唱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能够区分正确和不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 势,要求是站立垂直,两脚略微分开站稳,头正、目平视、两肩稍向后移、胸自然挺起张开,腹部顺其自然收 缩,下颏收回,感觉到仿佛由小腹到两肩之间形成一条直线。另外精神要饱满,有从容之感。坐式唱歌,要求 上身自然垂直,端正,两腿弯曲分开,两手平放在大腿上,看课本唱歌时,要求两手拿课本视唱,划拍时,左 手持书,右手用小动作轻轻划拍。总之,指导原则是姿势正确自然美观,有利于歌唱和身心正常发育。同时还 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那些不正确的姿势,其主要毛病是仰头、挺胸过高、腹部过于凹进,肌肉和精神 过于紧张,既影响呼吸、发声器官的正常活动和声音的流畅,又不美观,这样就不利于歌唱和学生的正常发育 。

二、歌唱的呼吸方法

首先要使学生懂得呼吸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应掌握好,缓吸缓呼、缓吸快呼、快吸緩呼、快吸快呼的 基本歌唱呼吸练习法。

第二,教师在教学时用正确的呼吸方法示范,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当今广为采用流行于世的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时空气由口鼻、气管吸入肺中, 胸腔随之自然挺起,有向上伸展的感觉。这是由于膈肌下降,加压于腹部器官,所以腰腹部也相应地扩张,但 不要过于突起腹部,而要自然适当,颈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要紧张,也不要抬肩,吸气要根据需要而决定气 量大小,从而控制和运用气息。

第四,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歌唱呼吸功能的训练,例如:教唱内蒙民歌《牧歌》时,教师就应当按歌曲乐句 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和掌握比较平稳深沉的缓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又如教唱《游击队歌》就可以按歌曲的 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快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

第五,注意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对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的少年,不应按成人或专业训练要求进行 训练,要注意教室内的卫生和身体保健教育,保护好少年呼吸系统诸器官。

除上述之外还应注意学生经常发生的毛病,常见有些学生发音时总是唱不够拍,唱高音时吃力,唱不准, 喉头负担也比较重等,都是因为气息不足,缺少气息的支持,不会控制和运用歌唱呼吸方法的缘故,故此,必 须掌握好科学的呼吸方法。

三、歌唱的发声方法

歌唱和说话的重要工具是人的发声器官,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发声和掌握歌唱技能与技巧。首先应了解发 声器官的构成、少年的音域声区、变声特点和嗓子保健、发声练习法等。

第一,发声器官简介及其功能

1、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腹肌、横隔膜。

2、发声器官:喉头、声带等。

3、声音调节器官:咽腔、口腔、鼻腔等共鸣腔。

4、咬字、吐字器官:唇、齿、舌、上腭、下腭等。

上述所说的各发声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而且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有机 发声器官系统。在歌唱时,如能正确的控制和运用这些发声器官,声音就会清晰、动听、悦耳。

第二,小学生的音域及声区

小学生能演唱的声音,从最低到最高音之间的距离称之为小学生的音域,其总音域一般是从小学1组的a到 小学2组的c。

小学生的声区是指他们的总音域按不同共鸣腔发声,音色特点分成高、中低三个声区,中声区也叫混合声 区,是小学生原来有的自然基础音。从小学1组d到小学1组的a,这几个音容易发出比较优美动听的声音,因 此也称自然声区。因为在低高两个音区中间,具有混合音色,故被称为混声区,低声区是从小学组a到小学1组 的d,高声区则从小学1组的a到小学2组的c。在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我们在选择歌曲时,要尽量适于小学生的音 域及声区,发声练习时更应如此,不要过低,过低会使学生的声音容易疲劳,也不应过度,过高易使学生的声 音造成沙哑、发炎等病变。

1、发声和歌唱时,要在学生能够自然唱出的实际音域范围之内,最好用轻声进行短时间的练唱。暂不要 求扩展音域和增大音量训练。不要大喊大叫,乱用噪子。

2、对于声带嘶哑、充血、水肿、发炎甚至失声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并给予关照,指导他们听唱或 欣赏,对严重的要请医生及时检查医治。

第四、发声练习的要求和方法

发声练习是获得最佳声音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唱出一些必要的练习曲。

小学发声练习一般都要排在每节课的开头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要少而精。唱得 正确、熟练、每支练声曲应注意难易程度,一般应当由浅入深,每支练声曲都有自己的要求,必须按要求去做 ,同时要纠正学生经常发生的喉音、鼻音、颤抖音、漏气、白声等毛病,不断给予引导及纠正,还要加以说明 讲解。

四、歌唱吐字、咬字方法

咬字就是按规范化的发音方法,找准声母的发音部位,吐字就是找准韵母的主要母音,按照“小声”的口 形加以延长并注意归韵,总之,要按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发音方法去咬字、吐字,这样才能把歌词唱得清 清楚楚,一点不能含混。

除此之外,要注意那些常有的地方口音,教师应给于纠正,加强标准话的练习及推广。教师在教学中可运 用个别示范和集体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练习。

醉拳的基本特征与技能训练要素 篇4

醉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中象形拳的一种, 因成龙的电影《醉拳》而深入人心, 被人们广泛所知。醉拳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拳术, 像是醉汉醉酒后跌跌撞撞、步履蹒跚、摇摇摆摆而又形醉意不醉的拳术。传统武术门派一向有醉拳流传, 南派中以黑虎门及洪佛派保留得比较完整。而北派螳螂门及大圣劈挂门亦有醉拳传世。关于醉拳考证, 有过一说之醉八仙歌诀, 此套歌诀早存于清代甚或于明代, 不过是否就是所谓的醉拳, 无直接证据。当今社会, 人们生活节奏过快, 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普遍身体素质较差, 传统文化底子单薄。醉拳是中华武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技击的防身价值、娱乐价值和锻炼价值。通过醉拳技能练习, 习练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 增强体质, 避免身体素质退化的目的。基于此, 本文将对醉拳进行全面的研究, 分析其基本特征和技能训练要素, 为醉拳习练者提供科学而合理的指导意义。

2 醉拳概述

身形如狂似巅, 步法东扯西牵, 行踪飘忽不定, 忽左忽右,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对方击败, 是为醉拳。

醉拳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身法和步法等组成的套路, 因模仿醉汉的动作而得名。打起来, 很像醉汉摇摇晃晃, 跌跌撞撞, 摇摇摆摆实则形醉意不醉。醉拳的功架造型多是半倾半斜, 似倒非倒, 以倒取势。常常在重心失势之间变换动作来攻击对手和防御对手, 以醉意和醉态来迷惑对方, 要做到醉中藏法, 法法似醉, 形醉意不醉, 步醉心不醉的境界。醉拳拳法步法身变, 刚柔相济, 手捷眼快, 寓拳法于醉形中, 形神合一, 似醉非醉, 虚守施法, 逢击而避, 乘隙而入, 意气相配, 指东打西等战胜对手。

3 醉拳的基本特征

3.1 手法特征:敏捷到位

醉拳手法以持杯手为一大要点, 配合劈、盖、点、插、采、扣和刁拿。持杯手好像手拿酒杯的样子。敏捷到位是指醉拳的手法灵活多变, 速度较快。敏捷是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的综合体现。灵敏是人体在各种突发状况下, 快速、准确、协调、敏捷地完成动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其手法讲究灵活多变, 明暗交替, 刚柔相济。在运用时, 通常要以组合动作为主, 做到手脚并用。迅猛快速, 敏捷到位。手法虽不似太极拳在圈上做功夫, 而出手之时, 用力也必须调匀, 不准尽行其力, 必须含蓄不尽。因若无含蓄, 力已透出, 不易收转, 便无回旋余地, 肯定会受制于人。

3.2 步法特征:乱而有章

乱而有章是指醉拳的步法多而乱, 但条理清晰有自己的章法, 主要体现在, 组合醉步。组合醉步是将所有步法根据不同情况配合上醉步的一种。从表面上看来, 似乎散乱虚浮, 没有任何章法, 如风里柳枝, 摇摆不定, 而其实则虚实相因, 处处牢壮, 乱而有章, 进退起伏, 亦有一定之法则, 绝对不容相混。

3.3 身法特征:变幻莫测

变幻莫测是指事物变化迅速, 捉摸不定, 变化多端, 难以揣测。在醉拳中, 常常体现在其身法忽左忽右, 指东打西, 身法常在重心失势之间来变换动作和攻击对手, 防御对手。醉拳身法多是半倾半斜, 似倒非倒, 以倒取势, 常常以前俯、后仰、拧、旋、摆、合、外、降、转、等来组合变化。劲力上通过站、带、缠、弹等体现出如痴如醉、狂放不羁的风格。醉拳利用掀脚拨跟来表现踉跄醉态, 并施展挨、撞、挤、靠等肩、胸、背、胯的技击方法。醉拳还有“上盘百枝摇, 中盘如铜鼓, 下盘似生根”的说法。

4 醉拳的功能与价值

4.1 醉拳的技击性

醉拳的技击特点无论是拳打或脚踢, 从表面上看来, 似凌乱无序, 且处处似乎不能得力, 而实则处处蓄力, 在动作中变化。手不着人, 则固然是无序又无力, 一旦着身, 手法即随时变换, 且可借敌之力以我为用。至于进退之时, 步法必须虚实相间, 如左脚实则右脚虚, 左脚虚则右脚实。醉拳的巧妙之处全在于避实击虚, 人欲要跌倒, 而我已先跌, 使人亦不得不跌, 我跌倒为虚, 而对手跌倒则为实。醉拳拳法要做到醉中藏法, 法法似醉, 形醉意千醉, 步醉心不醉, 手捷眼快, 步法身变, 刚柔相济, 形神合一, 意气相配, 克敌制胜。醉拳的动作要求忽左忽右, 行踪飘忽不定, 身形如狂似癫, 步法东扯西牵, 拳法刚柔相济, 快速灵活,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对方击败。

4.2 醉拳的健身性

醉拳技能训练能强身健体, 增强体质, 避免素质退化, 醉拳训练强调内外兼修, 内在训练则是锻炼其精、气、神, 外在训练则是攻防技击动作的演练, 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4.2.1 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 改变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

醉拳内外兼修, 精、气、神的锻炼十分讲究用“意”, 醉拳的内在训练无疑对大脑有良好的训练作用。醉拳的动作完整连贯, 一气呵成, 练习醉拳时, 从眼神到躯干, 上下兼顾, 前后连贯。因此, 练习醉拳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紧张度, 从而活跃其它系统和各个器官的机能活动, 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

4.2.2 促进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

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于气血的通畅。人体中血液担负着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作用, 心脏则是血液动行的动力。醉拳对于心肌收缩的能力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久练醉拳, 可以使血液的输出量增加, 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物质的交换, 促进各种组织对氧气的利用率, 减少肌酸的蓄积。

4.3 醉拳的娱乐性

醉拳具有极高的娱乐观赏价值,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熏染, 表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征的美。观赏醉拳表演时, 会使人享受到形的飘逸, 力的风采, 健的英姿, 神的韵味, 能给人一种不怕困苦奋发向上的启迪。在欣赏醉拳之美的过程中精神得到了陶冶和升华。

5 醉拳的技能训练要素

5.1 手法训练

醉拳拳法的手脚配合颇有特异之处, 其手法多用拦、揪、横、擂, 脚多用撩阴、撑踹, 手随身发, 身随步移, 动作组合就像醉汉一样, 乱抓乱拿, 并用这种声东击西的方法迷惑对手, 从而达到自己进攻和防御的目的。

5.1.1 手法训练要素

(1) 手型要准:醉拳手型除了常见的拳、掌外, 还有其独特的手型。持杯手是醉拳手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持杯手手法奇特, 其食指和拇指形成钳子状, 有利于擒拿和锁扣。食指的第二关节突出, 更有利于突袭点击敌方要害, 有很强的技击性。训练时应充分掌握持杯手的动作要领, 小指抵在掌心的位置, 无名指紧靠小指, 中指紧靠无名指, 三指内扣用力, 三指的指关节成阶梯形;食指和拇指扣环成圆形, 两手之间间距约5厘米, 有利于锁和扣。

(2) 劲力要顺:持杯手要形成螺旋劲力, 螺旋劲力是比喻醉拳在螺旋画圆时产生的劲力。螺旋劲力是在意识的指导下, 内劲旋转, 催动外形的大螺旋和小螺旋的组合旋转, 随着动作的屈伸变化, 连绵不断地缠绕绞转, 通过呼吸的动力, 循经走脉, 缠绕运行四梢, 使其遍布全身,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3) 出手要快:练习醉拳出手要快, 顺势顺劲, 虚实莫测。要做到:柔则绵里藏针, 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 迅如闪电惊雷。

5.1.2 手法训练内容与方法

(1) 横擂:横擂即横击, 是用拳背或拳外侧部, 由横向袭击对方。如果用又横擂, 先把右拳藏置左方, 然后趁进步或退步时, 突然将右拳横扫而出;如用左拳横擂, 则反此而行。横擂时, 要用拳背或拳外侧袭击对手, 出击力量和角度均视具体情况而定, 因身法之倾斜和步法前后均有不同。

(2) 拦拿:醉拳中的拦拿往往与横擂同用, 因在应用横擂动作以后, 门户敞开;为了有效的防卫, 要快速收回, 以防御对方。如右横擂, 把擂出的右手快速向左肩处摔回, 屈肘引拳置于胸前, 同单手抱物形状;如左横擂后用此法则相反进行。在摔手回护自己后又可以击人, 屈肘内引还可以拿人。

(3) 揪掖:揪掖是醉拳拳法的又一手法, 它与横擂大略相同, 所异之处是手不握拳。练习此动作, 可连在拦拿动作以后。如练习右揪掖, 先把右手藏于左方, 然后张指右拦做揪抓东西形状, 手行至胸前时, 即向右推出, 就像提物投掷出去一样。如练左揪掖则相反。上述三种手法即可以分开单独练习;待熟练以后, 也可进行组合练习。

(4) 挑拳:挑拳也叫上击拳。是用持杯手由下向上冲打的手法, 一般击对方下颚。如练习右挑拳, 则握拳垂臂, 然后跨步向前上方挑打, 或退后一步, 手仍握拳上前上方挑击。挑打高度以平肩为好。上步和退步挑拳必须扣指成持杯形, 虎口向上。

左挑拳先把右拳移至腹前, 然后虎口转向左方, 身也向左旋转, 再挑拳上击;右挑拳则虎口转向右方, 身也向右旋转, 再挑拳上击;后挑拳则在退步时, 将上身旋向右方, 虎口转向后方, 趁势挑起。这种挑拳法灵活多变, 步法不必具体规定。

5.2 步法训练要素

醉拳拳法中所用的步法别具一格, 除了弓步、马步尚需练习之外, 对于套路中各种进退起落的特有步法, 尤须重点练习。醉步是醉拳特有的一种步法。醉拳一般利用掀脚跟来体现点、转、辗、旋的醉态。在重心失势的瞬间变换动作, 而换回失去的重心, 即动中求稳。拳谚曰:“上盘百枝摇, 下盘似生根。”即“步似虚而实, 法似乱而真。”

5.2.1 步法训练要素

(1) 步型要实:醉拳虽然看似摇摇晃晃, 东倒西歪, 但是每一个起落之间都有自己的章法, 虚中有实。

(2) 换步要巧:醉拳的精髓在于换步的技巧, 因醉拳常常在重心失势的一瞬间变换动作, 所以步型转换要灵活巧妙, 不能停滞呆板。

(3) 重心要稳:醉拳的难度在于重心的掌控。因醉拳常常用掀脚跟来体现醉态, 对于脚下功夫要求特别严格, 要充分掌控重心, 做到随心随意。

5.2.2 步法训练内容与方法

(1) 脚:脚由前跖、脚跟、脚侧等组成;脚法的使用有蹬、踹、铲、点、撩等法。

(2) 膝:膝是徒手攻防中有效的手段之一, 和肘法并列为人体搏击的两大利器。特点是力量大, 攻势猛, 防卫有效, 用法比肘法更为隐蔽, 在贴身短打中令人防不胜防。用膝是应注意上提高度和旋转速度, 膝有提膝、顶膝、横膝等用法。

(3) 侧进:侧进是醉拳拳法的主要步法之一, 也称踉跄步、蹒跚步、偷步等。

两脚开立, 与肩同宽, 上身中正。如是左进, 先把左脚踏实, 右脚提起, 并向左脚前滑坡而下, 落至左侧, 用脚趾尖点地;于此同时, 上身开始随步左倚, 如醉汉一样东倒西歪。左进练习完毕后, 再反过来练习右进。

(4) 豁步:也称滑步, 单独应用极少, 往往和侧进一起应用。如练左进, 则左侧进后, 右脚点定, 上身向左前倾斜一磕;此时右脚已坐实, 左脚略提起少许, 向左面滑开一步, 上身乘势倚向左方。如练右进则相反练习。

(5) 踏步:踏步动作为醉拳特有。

如左脚踏进步, 则先并足立正, 将左腿上提, 右腿坐实, 左脚屈膝立于正面。接着上身向前一嗑, 作欲倾跌的样子, 左脚乘失势的瞬间踏下, 这时左脚踏实而右脚虚。如右脚踏步, 则相反进行。

(6) 退步:在侧进或豁步之后, 把前脚就地面向后拖步, 变虚为实, 上身乘势后仰。另一种退步法为:向斜后方引退之后, 即点地坐实, 上身也随之倾过;于此同时, 另一腿则可提起移在实腿前, 屈膝上抬。

5.3 身法训练要素

练习拳术, 身法极为重要。身法, 武术技法之一类。身法以活为要, 以明阴阳变化为妙。《拳精》说:“学拳要身法活便。”张孔昭《拳精拳法备要-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说:“身法为良, 乃明阴阳相之妙也。”身法以腰为轴, 须腰、腹、胸、肩、背各肌群协同体现, 各家泛用亦不尽相同。醉拳许多特点都是以身法体现的, 主要有挨、撞、贴、靠等。身法轻巧灵活, 就可以进退自如, 起伏有节。要使身法轻巧灵活, 关键在于一个“柔”字, 而腰胯则是刚柔技巧的重要环节。“练拳不练腰, 终究艺不高”, 因此, 在身法部分的练习中, 就必须从柔腰入手。

醉拳的身法对柔韧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发展柔韧素质不仅可以加大动作幅度, 使动作更加的优美、协调, 而且能加大动作力量, 减少受伤的可能性。醉拳有许多拧腰转胯的动作。因此, 正确地进行柔韧素质练习, 对于提高醉拳的演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醉拳身法练习要点如下:

(1) 打躬, 也叫前鞠、前俯腰。两脚并步站立, 先将双手高举或平举, 然后慢慢将上体前俯弯下, 使手着地。开始练习时手碰不到地面, 但只要持之以恒, 不断练习, 久而久之, 不但双手掌能着地, 而且双手还可以抱合脚跟。练到上身能俯至极点时, 还要求双脚挺直, 不可以屈膝。这样, 每日起落若干次, 就可以使身体柔韧, 腰间充实。

(2) 反逼, 也叫弯腰、下腰。反逼和打躬相反。练习时,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两臂伸直上举, 掌心向上, 然后挺腹抬头, 双手向后翻至撑地, 成拱形。由于此动作难度较高, 一般初练的人应在墙旁练习, 人背对着墙, 双手后翻沿墙而下。

(3) 卧腿, 也称压腿。先将双脚左右分开, 上身下座, 右腿屈膝坐实, 左腿则躺直成扑步, 然后将右手举起, 左臂则护与腹前, 或作勾手后拿, 将上身徐徐向左方下压。左面练习完后, 再练习右面。

(4) 坐拜, 是专门锻炼腹肌, 坐拜与打躬略相同, 区别在于:打躬立行, 坐拜仰卧。人仰卧地上, 双腿并拢伸直, 脚尖向上, 双手向后伸直。然后收复, 上身徐徐起来, 再徐徐向前俯下至极点, 要求臂直膝并。前俯后再将上身仰卧下复原如此反复练习。

6 结论

醉拳是中国传统象形拳中的优秀拳种, 它在拳理拳法上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习练者不仅要重视醉拳基本功训练, 而且要理清醉拳的动作规格、要求和攻防含义, 方能准确把握醉拳的风格特点。深入了解醉拳的基本特征和科学的技能训练方法, 习练者不仅能达到技能水平的提高与强化, 而且对于身心的健康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蔡仲林, 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5]温力.原始人类的技击需要促进了武术的产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33.

[6]戴国斌.武术技击观的“解咒”[J].体育与科学, 2002 (1) :23.

[7]徐美玲.论武术的攻防积极性[J].浙江体育科学, 2003, 25.

[8]朱宏杰.武术套路中的美学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4) .

[9]刘树军, 李通国.论武术套路的表现性技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0) :29.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篇5

一、职业院校基本技能不扎实的成因

1.学生的问题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知识基础较差,认知水平较低,理论课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学习技能操作时得不到理论知识的支持,难以提高并形成技巧。一些非常简单的基本技能,对他们来讲却是难题,需要老师反复示范指导才能领悟。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无心学习、怕苦怕累,存在严重厌学情绪。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风气。

2.师资问题

现在职业院校比较重视各种技能大赛,导致专业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强化学生的大赛技能训练上而淡化了基本功的教学训练。此外,有些教师是理论教师转岗到专业教学上的,有些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有些是相近专业转型过来的。他们普遍动手能力较差,专业面较窄,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完成基本技能训练。

3.教学方法的问题

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看,一张试卷做评定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手脚,遏制了学生的技能培养。

4.各专业基本技能内容不明确

没有系统地总结汇总各专业的基本技能内容,无明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致使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把与课程相关的专业基本技能进行强化。

二、开展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步骤和方法

1.以教研室为单位研讨各专业基本技能的内容

结全笔者学院教学实际,以各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研讨,确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内容,并列出相应的授课计划。

2.编制汇总各专业基本技能

将专业基本技能分为通用技能、专业技能、辅助技能、职业素养四部分,以楼寓智能化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一是通用技能。学习内容:触电急救及安全标志的识别,了解防护方式与保护装置的知识,剥线钳、电工刀、低压验电笔的使用,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与电阻的方法。

目标考核要求:熟记安全标示,明确其意义;学会触电急救的方法;了解保护装置的使用,会测量接地电阻;了解各种工具的结构和性能、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万用表的结构原理,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与电阻的方法。

二是专业技能。学习内容:电子元件的识别、晶体管的检测、电子电路焊点焊接、根据工艺规范单股导线直线链接和T型连接、开关及插座安装、灯具的安装、插座电路的检查和故障排除、电路图识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目标考核要求: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晶体管的检测方法;掌握电烙铁焊接的工艺要求,并能按要求完成焊点焊接;掌握导线的基本连接方法,按照要求正确安装灯具、插座和开关;独立完成插座电路的检查和故障排除;学会电路图的识读方法,正确读懂典型电路电路图;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三是辅助技能。学习内容: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和保养、技能操作和设备使用安全操作规程,介绍划线的种类和学会基准的选择方法,学会划线工具的使用,了解锯削的相关知识,掌握锯削的方法,了解锉削的的相关知识,了解锉削工具的种类和保养方法,掌握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角度、粗糙度的测量的知识,完成锉削的基本操作,掌握安全注意事项的指示要求,了解钻孔、攻丝的的相关知识,了解钻床的基本原理和种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合理使用钻床,了解钻孔、攻丝工具的结构,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钻孔、攻丝的工具完成技能操作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目标考核要求:学会量具的使用,完成简单的锯削操作;熟记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能在日常操作中自觉遵守;掌握平面划线的方法,了解立体划线的相关知识;掌握锉削的姿势,能根据实际操作要求,合理地选用工具并能完成锉削的基本操作;能完成工件(零件)的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角度、粗糙度的测量,达到平面度不大于0.2mm、平行度不大于0.2mm、垂直度不大于0.2mm、角度不大于5°、粗糙度不大于3.2um的精度要求;掌握钻孔、攻丝的操作技能方法;了解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达到钻、铰15mm以下的孔位置度公差0.20mm、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um的操作要求。

四是职业素养教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职业礼仪、文明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遵守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的习惯,形成正确的纪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结合基本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反污染的教育,提高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基本职业行为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法,初步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开放创新精神和自主意识等现代道德规范和职业价值观;初步形成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劳动观念,精益求精的精度观念,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时间观念;用积极向上、健康正确的思想、内容、态度、情感影响学生,巧妙地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进行思想教育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增强教学的教育性效果,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通过教学楼、实训楼参观学习,使习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责任小故事人人会讲,真正让先进文化熏陶每一位学生;至少结合一个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认真贯彻7S管理理念,结合实际制订并执行7S管理进教室、进车间细则。

五是课时分配。通用技能:18课时;专业技能:102课时;辅助专业技能:66课时;职业素养教育:全程渗透。

3.分阶段开展基本技能达标活动

各教研室定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检查,督促教师完成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并设立基本技能训练的公开课,让教师交流学习基本技能教学的经验,促使教师提高基本技能教学能力。每个基本技能训练课题结课时组织进行相关教学考核,检查学生的达标率。

三、开展基本技能达标竞赛活动

学期末所有基本技能训练全部结束时,全院组织开展各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达标竞赛活动,决赛时请企业到现场观摩,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加深与企业的沟通合作,还可以请部分学生家长到校参与竞赛活动,赢得家长对学校的支持,配合学校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基本技能的热情,提高了学生专业基本功的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可以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钢琴初学者的基本技能与训练 篇6

钢琴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大脑思维、意识理解、心理感应、技能技巧的综合训练, 任何一首乐曲都是通过音色、音符、速度、节奏来表达音乐内容的, 是综合能力的显现, 对乐曲的思维理解、演奏都要通过技能和技巧加以表达, 没有深厚的技能, 理解的再深、再透也难于转变成优美、舒展、流畅的乐曲。

一、要在放松的状态下弹奏钢琴

钢琴初学者都会遇到手指僵硬、腕关节下沉、五指难伸展或过度放松, 缺乏力度、速度的问题, 前三者的情况都是紧张情绪造成的, 学琴者对钢琴的不熟悉造成紧张, 对授课教师的不熟悉造成紧张, 急于求成的心态也容易引起紧张情绪, 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和僵直, 结果手指过于僵硬, 弹出来的音色就死板, 缺乏灵活性, 这样既影响弹奏速度, 又难以表达优美舒展的音乐内容。放松的基本条件, 首先就是要求坐姿、手型都要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各有差异, 因此坐姿和手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 但目的都是要充分发挥手指、手臂、身体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良好的坐姿必须保证手臂、手腕能够自然活动, 以腰部、双腿为支撑点, 使腰能挺起来, 双腿稳固支撑, 而不是将全身的重量都压在双腿上。

有的学生在弹奏钢琴时, 肩部凸起, 或者手臂过于紧张夹住, 这都会使弹奏紧张而僵硬。手臂要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 手腕才能有相应的松弛, 双臂要象拿一本书那样微微张开, 腋窝有空气流通的感觉, 手指牢固支撑, 使手臂的重量充分落在指尖上。另外, 手腕与钢琴黑键基本持平, 也是保证放松的关键所在。

我在长期的教学中也总结出, 在手臂、手腕的自然放松状态下, 手型的关键是关节, 包括了第一关节和掌关节。只有手指第一关节的牢固支撑, 才能保证手指能够灵巧的弹奏。掌关节就好比“桥梁”一样, 起着平衡、支撑的作用, 掌关节在弹奏过程中必须要凸起, 发挥其带动手指跑动的作用。第一关节与键盘就好比“衣服钩与挂在上面的衣服”的关系, 要想使弹出的声音悦耳, 有颗粒感, 手掌就必须牢固支撑, 强调第一关节的作用, 如果掌关节凹陷, 手指就会失去平衡性和灵活性, 力量不能落到指尖, 弹奏也就出现僵硬状态。

二.音阶和琶音的弹奏技巧。

1. 音阶的弹奏技巧。

音阶弹奏是最基础和常用的技巧之一, 弹奏音阶最重要的就是流畅性、颗粒性和清晰性。要掌握触键快, 手指下键有爆发力, 指尖与琴键的角度成垂直状, 音与音之间有相对空隙, 利用指尖反弹的力量发出结实而清脆的声音。在弹奏巴洛克风格、古典风格、浪漫风格等时期的作品中, 尤其是在连续的快速音群中都会遇到这种颗粒性的弹奏方法。颗粒性触键也是钢琴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基本触键方法之一, 作为钢琴弹奏的一种基本功, 这种弹奏方法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首先要掌握的。

要达到清晰透明的颗粒性效果, 在练琴时就要做到高抬指, 手指起、落要清晰明确, 弹奏时手掌略向内收拢, 手指第一关节要稳固而有弹性, 触键速度要迅速和轻快, 使音与音之间在力量上有充分的联系, 出来的声音结实而不漂浮, 有力而不疲软, 流畅而不僵硬。同时, 手腕还要根据不同走向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力量传送方向, 保持弹奏均匀而流畅。

2.琶音的弹奏技巧。

琶音弹奏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在许多流动而连贯的音乐旋律中广泛应用。弹奏时大拇指的转换与手腕的转动要自然而平稳, 使旋律均匀流畅。不少学生在弹奏琶音时, 由于大拇指的转换不好, 出现不平滑现象, 原因大都是因为太多用手腕下压琴键造成的。正确的弹奏是, 大拇指在穿越前要提前作准备, 在手腕的自然带动下, 在手掌内快速的转移, 有准备的稳稳弹好。只有大拇指解决好, 弹奏琶音才会流畅自如。

三.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

1.慢练的方法。

我国著名钢琴家赵晓生说过“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钢琴初学者, 常会出现手指不听话, 手指跑过头而无法控制的现象, 这时慢练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慢速练习中, 手指可以充分的自由挥动, 同时可以注意到乐谱上的各种音乐记号, 做到规范而准确的演奏。在拿到新的钢琴谱后, 放慢速度练习每一乐句, 做到有思考、有准备、有目的的弹奏, 使技巧与音乐表现有机的统一起来, 熟练后再逐渐加快速度, 最后能弹奏出一首流畅完整的曲子, 这也提高了练琴效率。

2. 重难点的专门练习。

无论什么样的曲子, 都会有技术上相对难的地方, 使学琴者在弹到那些地方时心理就会紧张, 出现打节, 达不到要求。这个时候,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弹不好的重难点分离出来, 有针对的反复练习, 这也包括了开始必须的慢练, 熟练后再加到曲子里完整的弹奏, 这时就能体会到之前的打节处能流畅的弹奏过去了。

关于钳工基本技能训练的几点体会 篇7

由于钳工主要实习内容是传统的简单常规操作, 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 加之实习条件艰苦, 学生在学习过现代化制造课程后明显表现出对钳工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在实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普遍认为钳工已经与目前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市场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差距, 应该取消这种落后的加工方式。这就从思想影响学生对机械制造的正确认识。因此, 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钳工, 提高学习兴趣, 并对课程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有一个初步认识。其次可组织到工厂 (企业) 参观, 了解钳工的工作, 让工人师傅讲述钳工在机械制造和设备维修中的作用, 使学生对实际场面的参观, 亲身体验机械设备在很多方面不能代替钳工的操作, 现代化离不开钳工。在这样的基础上, 转变学生对实习的态度, 并明确指出, 钳工的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到的, 而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刻苦的学习才能掌握, 让学生建立自信心,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 明确钳工操作技能的目的和要求

任何技能训练都有它特殊的目的和要求, 要让学生明确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明确掌握该项技能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技能训练产生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使技能训练的过程经常处于意识的控制之下。要让学生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 使学生明白钳工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应达到的水平。在讲每个课程时, 对每个课题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检验方式, 了解目标落实情况, 强化目标控制, 学生练习时就会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才能使练习的效果提高。

3 钳工技能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

技能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长期的练习, 但这种练习绝不应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重复, 而应当是在科学的指导下的最优练习法, 教师应对整个练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强化钳工基本技能的训练, 扎实基本功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切、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 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 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地熟练掌握。对训练中出现较多的错误要及时发现和纠正, 否则, 错误动作一旦形成, 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同时基本技能训练要做到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 先简单后复杂, 这样才有利于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加强钳工综合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后, 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基本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教师应根据综合技能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 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多样化的练习手段钳工技能的形成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次数。在安排练习时间和次数时既要考虑到有利于技能的巩固, 又要避免由疲劳引起的厌倦情绪导致兴趣下降, 还要根据各种基本技能的性质和特点, 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间隔及每次的练习时间长短, 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

对学生和成绩及时作出评价无论是单项操作练习, 还是综合操作训练, 每次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训练的要求, 教师最好让学生参与实习工件的批改,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 并指导学生改进训练方法, 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于实习工件做得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 增加竞争意识, 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提高学生简单的基本操作, 更应该注意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能力。在实习教学中, 在讲零件加工步骤之前, 可先让学生自己制定加工步骤, 然后针对几个学生的加工步骤进行讨论或分析, 让学生自己分析优点及不足之处, 最后集合这个方案的优点, 再提出一个合理的工艺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 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

采用与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 更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根据以往的经验, 好多学生在进入工厂后, 虽然也掌握基本技能, 但不知道该怎么干, 动手能力比较差, 所以必须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接触生产, 在生产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而且钳工的许多技能要在生产中才能完成, 如刀具的热处理、工件的立体划线、机床床身的刮削、零件的组装与机器的总装配、机床的维修与保养等。因此在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要强化生产与实习教学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适应生产的能力, 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采用因材施教和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在实践过程, 由于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好坏、动手能力的强弱、分析能力的高低都有不一样, 有些学生掌握技能又快又好, 有些学生则差一些, 这就需要因人施教, 对技术好的学生增加课题难度, 对技术差的学生要多指导、多鼓励、多练习, 还可以成立互助小组, 让技术好的学生帮助技术差的学生, 给他们介绍实习的经验, 因为学生之间更容易交流, 经验更容易理解接受, 这对技术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能使双方共同进步。

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比较直观, 不受时空限制且具有可重复性, 还可以调节教师示范教学的单一状态。可以使学生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 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把钳工基本技能的分解动作与整体动作制成电教片, 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较短的时间内, 熟悉钳工基本技能的要领, 达到提高效率, 节约成本的效果。同时改变技能训练脏、累、苦的模式, 让学生有较多的休息时间, 以便更好地训练, 先进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效果尤佳。

4 创新发展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

随着社会实践范围不断扩大,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生产技术日新月异, 需要学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和能力。在现代的教育和技能开发中, 传授知识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动手能力的体现。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专多能, 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还必须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工艺分析、计算能力、识图能力、技术技巧能力等等。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更需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要求。在生产实习教学活动中, 要注意现代技术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 进行综合技术技能训练。在多种技能训练中有主有次, 一专多能, 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 注意技能训练的广泛性以及工艺、技术的先进性, 并有计划地实行操作技能训练的多样化。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要面向未来的, 是21世纪的新型的劳动者, 操作技能必须注意基本功训练, 但又不能忽视技能的提高与发展, 对本专业要专, 对相近专业技能也要有所了解与掌握, 还要跟踪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四新”知识, 并加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达到以创新谋发展的目的。

摘要: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或设备, 主要从事工件的划线与加工、机器的装配与调试、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及工具的制造与修理等工作的工种, 应用在以机械加工方法不方便或难以解决的场合。其特点是以手工为主, 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术要求高, 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按工作性质可分为普通钳工、装配维修钳工、工具钳工等。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钳工技能, 使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是摆在每个钳工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试论加强中职生基本技能训练 篇8

1 加强中职生基本技能训练势在必行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企业间的竞争表现为产品竞争, 实质则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企业为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 对劳动者的要求必然提高, 其既要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也要能适应企业发展, 既要具有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 还要具备企业发展所具有的潜在活力。中职教育为完成这一培养目标, 应根据自身特点, 加强中职生基本技能训练, 加强实践性教学, 不断开拓新专业, 为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

什么是技能呢?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4个阶段:一是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知识阶段;二是局部动作阶段, 包括简单的技能和许多局部动作;三是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经过多次、反复练习, 可以初步掌握所学技能的完成动作, 即协调动作, 也就是“学会了”;四是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在“学会了”的基础上, 再经过练习和提高, 使同时和先后进行的动作协调, 达到协调和完善。技能与知识不同, 如生活常识、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传授, 而技能必须亲身体验且不断练习。

教育部、人事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全社会所有大中专及职业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双证”, 否则视为不合格毕业生。而用人单位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不想把自身变成免费的培训部、练兵场。刚毕业的学生虽具备理论知识, 但缺少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这样便产生了突出的人才供求矛盾:大批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找不到工作, 而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对毕业生来说, 与其盲目找工作, 不如扎扎实实地学习和掌握实际工作技能, 为走上岗位和今后发展作准备。

由此可见, 对于以培养“实施性”“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来说, 开展基本技能训练, 加强各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具有现实意义。

2 中职生基本技能结构和基本技能要求

中职生基本技能结构应由普通技能和专业技能2部分组成。普通技能 (包括表达技能、计算技术技能) 是中职生应具备的最基本技能, 具有基础性、长效性特点。专业技能是由专业要求决定的, 因专业而异, 是学生在具备普通技能基础上的专业领域内的发展和深化, 从而转化为学生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

从基本技能结构看, 中职专业人才相对于高级专业人才而言, 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可以弱一些, 专业知识面可以窄一些, 但要区别于主要从事操作的技术工人。中职教育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像高等院校那样对中学生实施系统、高深的理论教学, 或者像技校那样对学生实施某一岗位技能教学。中职教育应遵循“按需施教”原则, 在防止理论教学方面与高校攀比的同时, 又要防止在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盲目向技校看齐。在基本技能要求方面, 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 对常用基本技能有所掌握, 达到“会”的程度;对居主干地位的长效性技能达到“熟练”程度。在校生接受职业技能训练后, 通过职业技能考核, 合格者授予职业资格证书。如财会专业学生通过基本技能训练 (包括模拟实习、实地实习) , 能熟练地掌握有关专业会计实务操作及主要通用财务软件操作, 并通过省财政厅组织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及《会计电算化初级合格证》考试, 从而拿到毕业证以顺利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生取得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就能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加强专业课教学, 提高基本技能训练水平

专业课学习阶段是学生技能形成阶段, 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分为课堂教学和实习, 课堂教学又分为课堂单元练习、模拟实例练习;实习又分为教学实习和实地实习 (到企业实习) 。这些教学环节的功能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学习阶段是技能形成的知识准备阶段, 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实习阶段是形成实际技能的重要阶段, 由掌握部分操作技能到初步掌握完整操作。校内模拟实习阶段是完整掌握操作的协调、完善阶段。校外 (到企业、公司等) 实习阶段是熟练提高阶段, 短期内就能上岗。因此, 在专业课教学中, 应根据培养目标确立学生的基本技能结构和基本技能要求。基本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 并把基本技能训练目标渗透到各个训练阶段、各项教学环节中, 对各阶段、各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既要高于学生现有技能发展水平, 又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循序渐进、循环往复, 学生的技能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和完善。

4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对教师的要求

中职教育是针对性非常强的职业教育, 所以传授一种职业技术知识是中职教育最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和立身之本。要办好职业教育, 培养满足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就必须依赖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教育部在2005年新修订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界定:教师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职称证或技能证, 这一解释可以理解为“教师+专业证”, 即为“双师型”教师。目前,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2部分。理论知识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或机试, 技能考核一般采用完成现场操作规定流程、模拟操作规定程序等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教学大纲及职业技能考试大纲要求, 有意识、有目标地对所授课程进行综合设计教学, 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点。首先, 要随时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在基本技能训练中, 应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教学手段力求规范化。要求教师练好基本功,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知识更新速度及技能掌握水平,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如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 很多流程或操作需要实习辅助认识。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 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 展示相应实物, 将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相结合, 把抽象、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有形的实体表现, 既能激发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又能增强其运用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

5 协调知识、技能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 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总和, 是生活、学习和工作经验与教训的集合, 这些经验与教训通过不同形式传承, 供人学习和应用, 并在不断修正、更新与发展中向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知识能够直接推动人的决策和行为, 加速行动过程。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 而未达到熟练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 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 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人们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不同, 而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任务的一定活动相联系, 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 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而学习能力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会”到“会学”。一般学习能力指学生在基本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 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意志力、理解能力等, 主要指观察和参与新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 并以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获取准确的知识、信息, 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行为, 让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学生学得很快, 有的学生却学得既慢又辛苦, 原因何在?其关键即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运用能力。知识、技能是后天可得的, 而能力是促进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由个体先天和后天因素结合而发展的。三者之间互为条件,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此, 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 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 分门别类地施教,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后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根据中职教育特点, 协调知识、技能、能力之间的关系,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 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 而且应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 任何教学过程都要重视学生的德育,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 采取有效措施, 把基本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首先, 教学实践证明, 基本技能训练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教学活动, 需要设备、场地、经费, 不仅要在校内进行, 还要到校外实践, 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其次, 要不断完善各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设施建设和规范实践教学计划及基本技能训练大纲, 指导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再次, 应大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使教师真正“闻道在先, 学有专攻”, 更好地在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职基础化学课基本技能训练探析 篇9

1 实验准备工作要充分,对学生要求要严格

在进行实验前,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内容拟订实验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简要地做好笔记,为有目的、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逐步养成实验准备的习惯,强化实验准备意识。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始于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而技能是通过反复练习而获得的。如果没有掌握试管、烧瓶等常用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就不能完成化学实验任务,熟悉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和操作规程是培养操作技能的前提。实验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实验项目制定实验计划,并采用“通知单”的形式,通知实验员准备所需药品、材料和仪器等:二是要求学生对实验室内容提前进行预习,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为了使实验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实验后,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分析结果,总结提高,并根据学生的操作水平及实验报告进行评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示范动作要规范,对学生指导要耐心

做实验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某些实验操作,还要在熟悉这些操作和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是化学实验的最高目标。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非常熟悉,要突破教材,大胆设想,设计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例如,氢氧化亚铁最易被氧化而难以制取,可以设计多种隔绝空气的方法制备。中职生思维活跃,只要善于引导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实验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动作影响着学生的操作规范,而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的铁含量的实验中,在配制工作曲线的溶液时使用吸量管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过程中,如何准确地移取溶液就成为实验的关键点。教师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并分析错误的操作带来的误差分析,整个操作过程,学生往往难以很好掌握,这时作为教师就要耐心地个别纠偏,甚至手把手地指导,直至绝大部分同学能进行规范的操作。

3 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本身就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但是,他们虽然对实验课有很浓厚的兴趣,而进行实验时却有些恐惧感,不敢动手,怕损坏仪器,怕实验失败。所以教师必须在训练时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心理条件,消除学生的恐惧感,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敢动手,会动手。在化学基础的基本技能中,凡复杂的内容都必须进行实践进行专门的练习,并且要遵循技能形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规律。所以,我对教学中教材的结构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根据学生的不同方法进行技能训练。如:用酸碱滴定法测混合碱的成分实验时,即把整个过程分为:盐酸溶液的配制、盐酸溶液的标定和混合碱成分的测定三个阶段进行实验。每个阶段分别测平行三次,以便前后协调一致,且反复进行,直到都能熟练掌握使用技能为止。

如在进行水净化的实验中,各小组采取比赛的方式,看那个组成绩较好。在进行一些探讨性实验时,各小组分开进行,在教师指导下,对各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掌握知识,同时把学生做得比较成功的实验拍视频保存留给下届学生作为参考,也为教师提供了有用的教学实验视频,从而节省了部分实验经费,提高了实验质量,也使实验的开出率大大提高。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他们将思考与观察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将煤放在一个真空环境中,然后对其进行高温加热,让学生观察它所产生的现象,会发现煤的杂质挥发掉之后就变成了石墨;最后,老师应该针对这一结果向学生提问,要他们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自此,学生在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思考之后,会对该实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日后碰到类似的实验时,就能够举一反三,应对自如。

4 采用灵活多变的实验形式,提高试验质量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多采用注入式,具有理论验证性和内容单一性、固定的特征。模块教学则把学生推到实验的主体位置。在教学实验过程中,老师虽然做出具体的实验日程安排,但只向学生提出实验任务和要求,对实验原理、步骤等都不做交代,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实验课题,选择实验仪器和设备,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教师只在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这样,就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淋漓尽致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教学中强化技能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基本技能后,知识简单地模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使用,才能使学生将技能转化为技巧,深入迅速地获得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习教学这一良机,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所学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全面掌握生产技能,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弥补由于学校条件不足而无法开设的实验项目,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

中职化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教师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的关键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不存在不安全因素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

摘要:本文联系基础化学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基础化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训练学生掌握某些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实验的基本技能,预测和验证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的技能;归纳和总结物质的性质,进而对物质达到分类学习的目的。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非常熟悉,要突破教材,大胆设想,设计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基础化学,基本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吴娟,胡一鸿,贺爱兰.地方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中国市场,2012(14).

[2]胡梅.探索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J].中国市场,2014(52).

[3]韩琦,郭欣宇.开启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共建工科英语实用人才[J].中国市场,2014(43).

[4]车光兰.《化学实验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实践[J].中国市场,2015(15).

[5]韩琦,郭欣宇.开启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共建工科英语实用人才[J].中国市场,2014(43).

[6]许文建.中职院校分析化学模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车光兰.中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市场,2015(17).

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篇10

一、“两种能力”看计算教学

1.训练口算能力是基础。在低年级时,熟背表内乘除法、1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在中年级时,熟记得数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常见或易错的乘法,如45×2、24×5、25×4、125×8等;在高年级时,熟记常见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如=0.375=37.5%等。口算能力的提高,会为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算理表达能力是关键。不仅在新授计算时要让学生清晰表达算理,而且在计算出错时更要让学生“说”。例如,六年级的一道口算题×4÷×4,有的同学的结果为1(正确结果为16)。这时老师应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得数为1的情况,学生自然就会“说”出错误根源:运算顺序搞错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在计算算理方面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二、“三个指导”看概念教学

准确、精炼、严谨是数学概念的特点。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指导,时刻规范学生的数学概念语言。

1.表达准确性指导。准确是数学语言的首要特点。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概念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在多位数的读写时,有学生将“9320.0045”读成“九千三百二十点零四五”时,教者应严肃指出小数部分的“0”不能进行“省读”。

2.表达简洁性指导。数学语言的简练与语文生动的描述是截然不同的,教者应告诉学生,大部分时候数学概念加上与去掉修饰语,不会影响蕴含的数学信息。

3.表达严谨性指导。“逻辑性强”是数学的学科特点,数学概念的语言表达也应体现严谨的特点。例如,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有学生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教者就要适时加以分析,为什么不能这样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梯形属于四边形,如果两组对边平行了,就会变成平行四边形。坚持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概念语言的严谨性。

三、“三个途径”抓策略教学

1.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教学中,小组讨论是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式。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听言”的机会。但是,小组讨论要避免成为个别优秀学生的表演秀,此时,学困生沦为局外人,更容易造成口头表达能力的两极分化。因此,教者要精心搭配小组成员,让那些“羞于开口”的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2.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存在着人数多发言机会少的弊端,所以还得多采用另一种让学生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同桌交流。这种方式适用于新授课,学困生与优生面对面叙述,可以活跃气氛,可以激活思维,可以发展语言,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3.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后,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全班性的集体交流,增加学生说话、听话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完善。在全班交流时,可由某个小组先发言,其它组倾听、评价、辨析、补充,最后师生形成共识。这样的形式会促进学生的非正式书面语向科学的书面语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外在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着学生内心的思维过程,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采用鼓励的话语,创设学生表达的机会,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的目的。

上一篇:废印刷电路板下一篇:加强企业党建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