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技术

2024-08-01

农业新技术(精选十篇)

农业新技术 篇1

1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人口数量

现阶段, 我国的农业人口较多,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农民由于分得的土地较少, 基本是小规模经营, 现代化农业机械难以进入。

1.2 自然资源

我国人均耕地明显不足, 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水资源分布相对不均。

1.3 农业增长速度慢

农民依靠农业取得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 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 仍然增幅较小, 增长数额较小。我国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处在农村, 因此加强农业的技术创新迫在眉睫。

1.4 资金

我国农业生产率较低, 在市场机制下农业投入的动力明显不足, 国家资金较多的投入到非农业产业。即便有所改善, 它在总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下降。

2 农业技术创新的含义

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农业在发展过程中, 采用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发展, 增加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含量, 促进我国农业的科学发展。农业技术创新包括新技术的研发、新技术的使用、新技术的掌握和新技术的推广等内容。农业科技创新要以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为基础, 不断更新科学理论, 研究技术方法, 以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袁隆平在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的水稻杂交种,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6年, 袁隆平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选育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后, 又开始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 并在1995年获得成功, 得到推广应用。现在他正在研究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一超级杂交稻。袁隆平的三系、二系杂交水稻不但可以提高质量, 还可以增加产量, 具有竞争优势,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节约土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

3 分析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扩散系统按照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运行, 它的过程包括供给、交流、采用子过程。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在不断加快, 中国的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转向以技术为基础, 在技术的发展方向上, 由常规品种演进为杂交品种。

在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中,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区域性差异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 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 对于品种的要求也就不同。新品种选育成功后, 推广过程必须要经过试点, 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 才可以进行推广。

3.2 持续时间长

以水稻为例, 选育新品种, 从开始选育到最终推广需要4~8a的时间, 品种更新的速度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农民, 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进行农业技术扩散时, 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3.3 传递需求信息不畅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如报纸、电台等传媒较少, 传播渠道较为有限。具体表现在:信息设备人均拥有量较少;信息传递的成本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的传递。

3.4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不灵活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存在以下现象:农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农业和其他涉及农业的部门分割开来, 例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生产资料公司在农业生产上难以达到同步、配套, 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农业推广的队伍人员配备不充足, 专业水平较低, 学历层次较低, 总体质量显得单薄。此外, 推广站的经费不足, 福利相对较差, 推广站没有办法进行其他的经营创收活动。

3.5 农民素质低

农业技术员出现了断层的现象。现在的农村, 年轻、有文化的选择外出务工, 剩下的劳动力文化基础较差, 对新技术知识接受的能力不强, 并且学习的机会较少, 导致新技术推广的困难。

3.6 农户技术的应用障碍

在农村, 要想使农民接受并且运用农业技术, 要克服许多环境因素。主要有: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通应用技术的成本不断上涨;拥有的资金较为短缺, 贷款难度较大;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应用风险较大。

3.7 技术扩散较为复杂

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较为复杂, 包括技术来源、技术接受、技术应用、技术作用效果。它和一般的技术扩散有很大的不同。农业技术要成功推广, 需要经过技术采用、技术应用、技术评价3个环节, 这3个阶段顺利进行, 还需要内外环境因素的有机配合。

4 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

要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4.1 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农业资金不仅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 还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因此, 国家财政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增加经费。银行应该在新技术贷款上放松条件, 在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应增加一定的技术补贴, 以便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4.2 完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

农村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应该是高效、灵活、渠道多种、形式多样的系统。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便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这样的系统对加强交流、应对竞争是有力因素。农民可以在农业技术市场中买到比较先进、实用、价格低廉的技术, 农民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及时与外界交流, 可以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兴趣, 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

4.3 降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

自然条件、市场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农民很难接受新技术。为减少这种风险, 在推广技术项目时, 注重推广实用性较强、操作方便、效果明显、风险较小的技术,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在农业发展不同阶段, 选取适宜的技术类型。政府发放技术应用风险补贴, 并定时发布相关的信息, 使农民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4.4 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 文盲半文盲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素质较低影响农民技术进步, 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 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结合具体情况对农民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 使生产者能够掌握农业科技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采取多种方法, 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 做好职业技术中学的相关工作, 为农村培养新型的技术人才;通过科技兴办农业, 切实做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 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5 结语

农业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对促进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共同努力, 加强新技术的研发, 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教育提升自身素质, 有助于对新技术的接受、应用, 这样, 农业科技创新和扩散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以促进国家农业的发展。

摘要:在国民经济中, 农业处于基础地位。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逐步重视, 农业技术创新成为重要的问题, 它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加速农业发展, 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需要农业技术的创新, 并加速其扩散。笔者将针对农业技术创新进行阐述, 对影响农业扩散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便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

参考文献

[1]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05) .

[2]朱广其.农业技术创新、制度路径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

[3]张学明.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1 (11) .

[4]张伟, 朱玉春.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综述[J].科技与经济, 2012 (05) .

农业新技术 篇2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之现代化与三元结构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关于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所引发的农业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开始。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1](译者前言,P7)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西欧早期的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经过政治和制度变革,导致18世纪的工业革命。[2](P5)工业革命以及随后的历次科技革命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原动力,推动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这是对内生型现代化进程的一般描述。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应激型的,无论是现代政治制度,还是现代科技,都不是从本土产生,而是从外国引进的。不过,应激型现代化的实质,同样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在功能上对现代化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1](译者前言,P19)而且,中国的商业和市场在16世纪就已出现现代化的征兆。例如徽商、晋商、陕商等大商帮,就已属自由商人,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特殊的商人阶级”或希克斯所说的“专业商人”。[2](P8)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变化不但没有引起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反受传统政治制度的压制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也无从谈起。中国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受外界压力开始的。从科举制的废除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出现现代化的端倪了。但是这种没有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的现代化只是一座海市蜃楼,中国受列强奴役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贫困状况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变化总是开始了,而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引起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传统社会由四个基本阶级组成:学士、农民、手艺人和商人。这样的次序排列也决定了不同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位于他们之上的是有特权的官僚阶级,而在他们之下的则是人数较少的贫民。从古到今,官吏的地位一直是最有抱负的中国精英所追逐的最高目标。[1](P224-225)据韦伯的观察,“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主要是决之于具有做官的资格,而非财富”。[3](P30)自隋唐以后,取得做官资格,实现人生最高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正是科举制强化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它长期处于稳定状态。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社会上的才智之士,在对西方价值的向往以及新的利益的诱惑下,已经纷纷从传统政治的窄门中走出,特别是在西方式教育制度普及之后,“人们依着经济技术的专业化的趋向与需要,各自选择了性之所近的道路。数学、逻辑、物理、工商管理、政治、建筑、绘画„„成为了新时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东西。而新的行业亦已一一出现,‘政客’就是一个新的行业,企业家、买办、留学生、工程师、律师、教授、医生、作家、报人乃至电影明星、歌星也都是崭新的职业。” [3](P67)到了1919年,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现代职业,以及在现代商业和金融业中的领导地位已被开始认为具有与传统社会的官吏同样高贵的地位。[1](P225)这样,传统社会结构及等级次序发生了变化。原来身居末位的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原来居第二位的农民可说是下降到末位。在农民之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兴职业。人往高处走,稍有才能之人都不可能安心务农了。但是农业领域的新兴行业——农科大学、农业科研机构却在农村之外的大城市应运而生生了。农科大学的教授、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同样是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在城市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业主也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总之,由现代化而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农业本身发生分化,形成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是指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农产品社会价值的实现由三个不同性质的部门完成。这三个部门处在农业生产的同一条产业链上,但是各自独立实现自己的功能,各自独立追求自身的利益。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由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由家庭农场实施;应用新技术生产的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通过市场实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性农业,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基本上在农业内部完成,农业技术创新也是在农业内部完成的,不存在三元结构。这种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推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已经将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至,不可能再在农业内部有重大的创新。农业生产力已经无法承受人口及市场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必须从农业以外寻求活路,农民兼业逐渐成了普遍现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形成。从技术层面看,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外部——城市制造的技术产品如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开始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创造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教育、科研机构也相继在城市中出现。换言之,在农业生产外部形成了引进和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专门部门。这些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经费来源、工作目标、人员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地位与传统的农业部门完全不同,但确实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从市场层面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相继出现,与之相伴的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这些都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这些部门的出现构成了现代农业的特征: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现代农业技术)由农业外部的科研机构、工业企业提供;农产品主要作为商品出售。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是由外部推动被迫做出的反应,而不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与传统社会经济缺少历史的继承性,较难融合为一体。表现在农业上就是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与农业生产实际的脱离以及农业生产者与市场的脱离。本来,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使得这些机构在农业技术创新上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农民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尽管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从一开始就缺少内在的联系,但是毕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出现了现代化的农业新因素,开始了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艰难历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环节之间的关联程度成了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由于近代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前人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所以本文不再重复。以下仅从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对清末至民国时期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形成

技术创新由社会需求引发,但也可能相反,创新引发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拉动。因社会需求而引发创新,我们称之为“需求填充效应”,它主要发生在城市,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因创新而产生需求,我们称之为“需求诱导效应”,它主要发生在乡村,这种需求是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各种示范推广活动引发的。

(一)民族危机与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民族优越感使其对西方文明不屑一顾,也就不存在对西方新技术、包括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直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才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意识,对西方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出现。最初是对西方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的需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才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通过政府官员及士人的启蒙提倡来体现。清中期以后,政府官员及士人已经意识到传统农业因人口压力所产生的危机,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还是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此外,在最大限度利用传统技术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有条件的地方改旱地为水田,推广水稻种植;推广接茬作物,变水田一收为水旱两收。[4](P237-239)对于西方农业技术,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也就谈不上需求和利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大量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知识也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西方军事技术和工业技术,对西方农业技术真正全面了解的人不多,但是已经有了向西方学习之倡议。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大多并不是因为已经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对改进中国农业有何实际作用,而是因为中国在与西方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从多次失败的经历中逐渐得出一种认识:中国军事上不如人是因为经济上不如人,经济上不如人最根本的还是科学技术不如人,科学技术不如人,则是因为教育不如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兴学校、育人才,其中包括兴办农学堂、培育农业人才。

薛福成在《出使四国记》中描述了西洋各国学校的兴盛,并由此推断西洋各国强盛的根源: 西洋各国教民之法,莫盛于今日„„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近数十年来,学校之盛,以德国尤著,而诸大国亦无不竞爽。德国之兵多出于学校,所以战无不胜。推之于士农工贾,何独不然?推之于英法俄美等国,何独不然?夫观大局之兴废盛衰,必究其所以至此之本原。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欤?[5](P3)

康有为、梁启超、胡燏棻等都有类似的观点,并提出兴办西学的主张。他们倡办西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对民族兴亡的忧患意识,而不是基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换言之,在中国创办西学,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需要各种专门人才的程度,而是因为西方列强打败了中国,中国要雪耻、要富国强兵,就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中暗含这样一个认识逻辑:中国被西方列强打败,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力量比中国强,而军事力量强的原因是经济比中国发达,经济比中国发达的原因又可以追溯到教育比中国先进。因此,中国要变得与西方列强一样强大,就得从学习其教育制度开始。至于将西式教育移植到中国是否能适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尚未考虑到。但是,分科培养专业实用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当时的士人能认识到分科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大力提倡,已是一大进步。分科办学自然包括建立农学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农学堂。张之洞不但指出农业和农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在武昌设立农务学堂,聘请外国教习从事农事试验与教学研究。自1898年起,清政府多次下诏分科办学,其中包括举办农学。随着士人兴办农学的主张变为政府的实际行动,我国的农业学堂从中等到高等,相继建立起来。与此同时,也创办了一些农事试验机构,进行农业技术试验。

综上所述,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列强入侵所引发的民族危机,由士人及政府官员的言行体现出来,满足需求的途径是兴办农学堂、农业科研机构。由于这种需求不是来自本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因这种需求而建立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是官僚士大夫的事业,与中国农村、农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需求虽然引发了中国农业技术在制度上的创新,但是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对本文所用现代工商业的概念作一界定。从组织制度上讲,现代工商企业与中国传统工商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国家的逐步现代化,在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企业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工业。但是,许多传统形式的商业企业,并不会被现代企业取代,他们能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即使在近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除了永安公司、先施公司等大型百货公司,以及部分大商号,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以外,大部分中小商店都是独资或合伙经营的,为数最多的是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大部分商店,诸如绸缎庄、皮草行、南货店、衣庄等,都同传统商业一脉相承。因此,传统的家族式商贩或合伙经营的店铺仍在商业中占主导地位。在近代上海是如此,在整个近代中国更是如此。[6](P20-21)有鉴于此,本文在运用现代工商业这一概念时,并不是指采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工商企业,而是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工商企业,只要它们为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生产和服务,就属于现代工商业。它们可以是机器工业,也可以是手工业;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家族商铺或合伙制;可以是外资企业,也可以是民族资本企业。

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由市场决定,通过工商企业家或工商团体的言行反映出来。这种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新技术的需求;二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新技术的需求。

1、对增加农产品产量新技术的需求。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非农人口增加,导致市场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增加。现将农产品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来分别探讨。首先分析粮食需求的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近代,出现区域专业分工后,在经济作物区域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随着城市及现代工商业的兴起,粮食短缺现象更加普遍。侍郎张弼士“奏陈振兴商务条议”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张氏认为粮食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农田面积减少,也不是由于耕田的人减少。水旱灾害等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非农行业的人数增多,引起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价格上涨。[7](P771)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非农行业人数增多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农田面积会有减少的趋势,从事农业的人口也有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近代中国面临的课题。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增加也会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但是这种需求主要是非市场性的,通过增加农田面积,充分发掘传统农业技术潜力可以解决。即便是到了近代,传统的增产手段用尽,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也可以通过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水平来克服粮食不足的问题,只要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发生社会危机,当代中国的农民仍然如此。但是城市市民就不同了。城市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决不会像农民那样忍受贫困,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对粮食问题会很快做出反应,通过报纸杂志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农业政策,使改良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提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议事日程。

就工商业而言,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企业,如果原料供应不足,不仅会影响本企业的发展,还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如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社会动荡等等。正因为如此,工商企业会直接采取行动,从事农业改良活动,满足其对原料的需要,以供应市场,维护其企业的发展。工商企业从事农业改良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对粮食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对利润的追求。以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中国近代面粉加工业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为一时输出品之大宗,而粉厂次第设立,于斯为盛,小麦产量有限,随不得不采用国外原料,其数量且与年俱增。”面粉厂为了解决小麦求过于供的问题,“陆续派遣厂员分赴各处劝导种麦,更岁集巨资,补助农事试验场”。还与农业院校合作,建立小麦实验场,进行小麦改良。由此可知,工商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与其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工商企业资助的是与其事业发展密切相连的农业技术改良,例如面粉厂会资助小麦生产的技术改良,但它不会去资助棉花或蚕桑的改良。

与工商企业关系最紧密的还不是粮食生产,而是经济作物的生产。所以我们接下来分析经济作物需求的增长对新技术的需求。

自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市场之后,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和中国农产品(主要是经济作物产品)的输出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丝棉等农产品是出口的重要商品,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外国企业直接介入中国的农业技术改良。为了切实改良中国蚕桑,外商还成立了改良蚕桑的机构,设立制种场培制、购买改良蚕种,分给农民饲养。同时在发种区域内设立蚕业指导所,指导农民养蚕。

随着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农产原料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工商界也产生了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提出了改良棉植和蚕桑的要求。工商界要求农业改良的主要原因,在华商纱厂联合会会同中国棉业联合会、国立东南大学,给北洋政府农商部的呈文中,得到很好的说明:

窃我国自七年以还,纱锭倍增,棉产未旺,无论年岁丰欠辄有供不应求之势,每年外棉输入,恒在一二千万两以上。„„近年敝纱厂联合会,曾年拨巨资,分向直、鲁、苏、鄂等省设立之棉试验场,力图棉植之推广改良。„„今年(1923)印、美棉产均嫌不敷应用,国产棉花,又无法禁其输出,全国数百万锭之纱厂,皆以原料缺乏有不能维持工作之势,而未来之棉荒,且必一甚一日。

为了扩大棉花来源,纱厂积极从事棉花改良与推广事业。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专门成立了植棉委员会,主持植棉事宜,在产棉区改良棉种,在不产棉之地推广植棉,所需经费,“由全国各厂用花一担,抽费一分充之”。还先后与南京金陵大学农科、东南大学农科合作,进行棉花改良推广。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市场上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从而促使工商界人士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引发了对增产技术的需求。

2、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新技术的需求

现代工商业的生产与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而且是进行大规模生产与经营。这两个特点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市场,就有竞争。在竞争中,质量不好的产品就会失去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学者提出,鸦片战争后,我国丝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难以和国外竞争。而中国对外丝茶贸易的衰落,则激起了人们改良农业技术的要求。这是从农产品加工角度得出的结论。农产品加工技术似乎更多地与工业生产技术相关,例如缫丝厂对丝的生产加工技术,面粉厂对面粉的生产加工技术,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但这都是工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农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要从原料角度去分析。

原料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可分两个方面:第一、生活习俗变迁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机器大生产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罗振玉在《农事私议》“农业移植及改良”一文中提到:近来外国麦粉进口者日多,初则因西人憎华麦调制不精,输入以供西人之食,今则华人亦嗜食之,由商埠而输入内地者日有所增。夫华麦固调制不精,而粉量亦不如美麦,盖种类之异矣,宜求美国嘉种传布内地,一蕲改良。

此文反映出近代中国引进美麦品种的原因之一,饮食习惯的变化。外国人到中国通商口岸后,不习惯食用中国产面粉,于是从外国进口洋面粉。洋面粉进入中国后,渐渐引起中国人的喜好,由通商口岸传入内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扩大,于是国内有了引种美麦的技术需求。

引种美棉也与人们衣着习惯的变化有关。据同治、光绪年间的海关贸易报告及报刊反映,实际上洋布没有土布耐用,但比较柔软美观,加上价格低廉等因素,渐受华人欢迎,占领了中国市场。于是引出朱祖荣这样一段议论:

子独不见夫今天下乎?无论通都大邑,僻壤遐陬,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风尚之变,由来已久„„而近来亚东日本,所织洋布,亦复花样翻新,既精且巧,足以广事招徕。

洋布的普及为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棉纺工业的发展则对其原料棉花的品质提出新的要求。

洋布与土布的差别主要有二:从生产方式上讲,洋布是用机器生产,而土布则是手工生产。从生产原料上讲,洋布是用洋棉、主要是美棉生产,而土布则是用国产棉。因此,洋布不一定是从外国进口的布,国内机器生产的布也称作洋布。洋布也可以用国产本地棉生产,但是规格和质量受到限制。“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 机器生产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在面粉工业同样有所反映。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早已存在面粉加工业,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给性加工和商业性加工两部分。自给性加工是农民加工自家消费的粮食,对小麦品质没有特别苛求。商业性加工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居民,对小麦品质有一定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磨坊的加工量有限,每个磨坊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是太大,因此对品种规格的要求不一定很严格。近代机器面粉厂则不同,其生产能力强大,因此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大。如果品种规格混杂,就会影响面粉质量。而面粉的品质则会影响食品的进一步深加工。原颂周在分析我国小麦的缺点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国普通的麦种,大半交杂不堪,几无纯种之可言,以至制造食品的工艺,颇不发达。例如品质不良的硬小麦,不适宜机械面粉厂的制造。又如通常的软小麦,对于制造饼干,无大妨碍。但若用他来制造上等面包,则不相宜。因其中所含的胶质较少。至如半硬小麦,品质不甚恶劣。倘能选择北方的良种,和南方的良种相交配,而成一优美新种,推及农民,广为种植,则以后不致再向外国输入小麦,以作制造各种食品之用。

上文表明,不但机器制粉业对小麦品种提出新要求,而且食品深加工业对小麦品种也有要求。中国传统小麦品种混杂,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结果让外国小麦占领了中国市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品种改良。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工商企业往往直接参与同他们利益相关的农业技术改良。由于工商业界投资农业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所以其对农业科技的支持程度与市场密切相关。市场前景好的时候,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不好的时候,就会取消支持。正因为如此,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能引发农业技术创新,但不能长期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三)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小农的家庭农场。一家之长既是农业生产的管理者,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家庭主要劳动力。也可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农民。到近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公司。在农业公司中,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分离,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大多是政府官员、绅士、商人、华侨、外国资本家等等。[3]家庭农场的主人与农业公司的主人,无论在文化知识水平、社会政治地位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层次和表现形式完全不同。在近代中国的报纸杂志上,经常有农业公司采用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是引进外国农业机械)进行垦殖的报道,但是几乎没有农民主动采用西方技术的报道。相反,到是有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困难重重的报道。这并不能证明在家庭农场的生产中不需要新技术,只是反映出农民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和形式不同。因此,在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时,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生产者。

1、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就农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其学识及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理性和现实利益两方面的考虑。从理性上说,由于他们对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大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中西对比,能够认识到西方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并能推断出引进西方农业技术对自身企业发展是有益的。从现实利益来说,如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用西方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有利可图,就足以促使他们投资农业。但是公司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投资新技术于实际农业生产无利可图,他们会放弃对农业的投资,转而经营其他行业。或者放弃先进技术,转而采用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即招佃经营。

民国时期,创办了许多新式农垦企业。这些企业从组织管理形式上看,具备某些现代企业的特征,如采用股份制等等,但是在农业生产上,大多采用招佃形式,由农民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当然,这种生产形式与传统的小农生产也有区别。首先,生产什么是由公司决定的,如何销售也由公司决定。其次,生产技术也由公司指导。因此,这些公司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而不是取决于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农业公司虽然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但是其数量很少,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科学技术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广大农民。因此,分析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更为重要。

2、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农民愚昧落后,对新技术持排斥的态度。本文认为,农民排斥新技术,并不能说明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而只能说明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遇到了障碍。我把这些障碍分为习俗障碍、知识障碍、经济障碍、社会环境障碍几个方面。

习俗障碍可分为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两方面。生产习俗是农民世代相传下来的组织生产的规矩、程序,它属于一个农村社区,而不是一家一户农民的事情。据费孝通调查,开弦弓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排水灌溉的组织管理程序,依靠这套程序解决农民旱涝时的排灌事宜。后来村里有了两台动力抽水泵,承包全年的灌溉,按每亩收费。然而,这种机器在当时并没有被普遍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村民们宁愿使用旧水车,不愿缴纳动力泵费用而自己闲搁数月。有些人告诉费孝通,那些依赖动力泵灌溉的人,自己没有事,便到城镇的赌场去赌博,害了自己。这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习俗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它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改变生产习俗的前提是相关的社会环境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带来社会问题。就费孝通所举例子而言,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工后,如何安置闲余的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引进现代机械未必是好事。农民经过理性的判断会拒绝新机械的使用。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不是农民的愚昧,而是农民的智慧:用劳动来打发时间,总比去赌场赌博要好。提到赌博,就牵涉到生活习俗。据当时人反映,近代中国许多地方的乡村社会赌博成风,很多农民除了在田间劳动,剩余时间大都去进行赌博,哪有时间精力考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喝酒赌博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习俗,所以有人在参观金陵大学农民服务社后评论道:

农民之无正当娱乐,尽人皆知。每遇秋收之后,或迎神赛会,或邀朋聚赌。工作之暇,尤多喝酒啜茗。欲阻止此种不正当之娱乐,非有相当正当之娱乐代之不可。农民服务社有鉴于此,乃以种种有益身心之游戏代之,对症下药,定能妙手回春。[12]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风气问题,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也就不能指望农民会产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知识障碍可分为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见识两个方面。如果说近代中国的农民都是文盲,那未必准确。据李伯重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众教育已经普及,并深入到农村地区,到了19世纪初期,识字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另有学者估计19世纪初期广东农村男子识字率为40~50%。但是识字并不足以引起对新技术的需求,只有当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后,才具备对农业新技术产生主动需求的可能。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存在某种新技术,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技术的需求。中国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新技术的存在。所以,农民产生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之一是,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教育。而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能有机会通过耳闻目睹接触到西方的农业新技术,也有产生对这种技术需求的可能。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社会生活地位决定了这种机会也很少。

经济障碍是影响农民技术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便他们知道某种先进技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不会主动去采用。经济障碍主要体现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上。如果新技术的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农民无法承担,他们就只能沿用旧技术。即使将新技术免费提供给他们,也会考虑将来的收益是否可靠,这就是所谓的“机会风险”。在不能确定采用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之前,农民一般是不会采用新技术的,因为农民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这与官员、军阀、工商企业家这些有权有钱的人不同。这些人可以引进外国机器从事农业垦殖,即便不能从农业垦殖中获利,于他们自己也无太大的损害。而农民,只有已经通过示范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才敢使用。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的推广员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农业推广之成绩与各地领袖或农友之切实辅助成正比例。从事推广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当地领袖或农友合办“表证场”,用以证明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性,当农民们亲眼目睹新技术的成就时,就会纷纷采用新技术。

社会环境障碍。近代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农民没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一家人朝不保夕,也就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了。另外,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农民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下,促使乡村中最有能力、有文化的人都流向城市,而本来最有可能首先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就是这些人。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传统乡村精英城居化,人才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了,这也影响到新技术的需求。

四、结 论

农业新技术 篇3

1.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受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约,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推广体系断层,技术服务难以到位;行政指令推广,服务对象难以接受;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服务环节单一,推广效果难以提高;技术人员知识提高和技术更新难,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少,仅通过杂志、书籍、电视介绍的新技术、新品种,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没有实地感受,更没有实践试验;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以增强。

2.农技推广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2.1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农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政府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始终走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2.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一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与逐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体系结合起来,促使工作人员自觉地加大农技工作推广力度,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二要加强舆论宣传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三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任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

2.3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积极发展专业技术协会 许多农村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但上不了项目或上了项目形不成规模,其原因是缺乏农民带头人,缺乏示范带动。这就需要培养农民带头人,发展专业技术协会。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模式轻效果、应景式、走过场式的培训方式,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农民带头人的培训上,将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专业技术协会应始终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发展方针,把它办成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一是创办主体要多元化。可采取农村能人领头办、依托龙头企业兴办、村集体组织领办等方式;二是服务功能多元化。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产销结合服务型、产加销一体型、生产服务型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三是政府部门多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建立、完善与壮大,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扶持、指导与管理。政府部门要帮助建章立制,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进行资金扶持,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加工、开发新产品等环节,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2.4加强科技普及,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 根据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3级网络(县、乡、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2.5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纳入全程配套服务内容。产前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农业新技术 篇4

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指以有机物为主体, 依赖农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 完成能量循环的过程, 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 取之于土地用之于土地。比如说在耕作的时候采用牲畜作为动力源, 对庄稼进行优良选育, 同时施以有机肥。比如说秸秆还田, 种豆肥田, 把营养和物质重新还给土地。采用多种农作物混植的方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喜阴喜阳植物的混合配置可以利用到农田的立体资源。农牧结合可以利用牲畜的粪便作为农作物的肥料, 还能抑制杂草的丛生。利用对农业有利的昆虫、鸟类抑制害虫。

2无机农业

无机农业指利用现代无机化学的方法对农田进行施肥和害虫的防治。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肥全部用化学的方法进行补给。在生产过程中, 无机农业主要利用多种维生素、抗生素、化学试剂, 肥沃土壤, 杀灭害虫和杂草, 使农民从中收益。但与此同时, 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 政府禁止使用生长素、刺激素、除草剂、农用药虫剂、化学肥料用于田间耕作。技术支撑方面, 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逐渐代替人力, 畜力几乎被淘汰, 笔者认为应大力鼓励二者实现合作并重视畜力发展格局, 这样才能加快推进当地绿色农业的发展。为了完成农业生产, 多数人摒弃了有机农业, 因为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化学手段的使用, 短期内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3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结合

从当前来看, 我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将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有效结合起来, 并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来的条件, 从而使得农业发展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由于无机农业短期内就可以迅速将产量提高10%~20%, 据相关数据的分析, 在多数农村落后地区都存在着有机农业发展的主导型地位, 当地农业发展有着较好的局面。有机农业对于促进化石能源的节约与农业物质费用投资效益等都有着较大的作用。农业物质的投资费用投资效益率等将大大降低, 但益处却是很大的, 更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拿产量提高10%跟环境的污染相比, 这10%的增产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这充分体现了突出有机农业的宗旨。有机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无机农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旦环境污染问题发生、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就更能凸显有机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再者有机农业的发展是在多部门小范围内配合使用的, 故在促进农业生产中的益处多多, 但就推广应用有机农业技术这一点出发还需要我们的国家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资金, 化工行业也需要进行自身的净化, 弥补自身工艺、环保方面的不足。

从无机农业的技术特点来看, 尽管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提高产量, 满足人们对粮食、蔬菜的需要。但无机农业在实现对土壤有机质、生态、水土等的回补方面却是远远不足的。在土地的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上, 有机农业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各级地方政府要认识到这点, 农业技术发展管理部门必须本着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部署,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朝着有机化和健康化的方向发展。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切实做好有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虽然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工资源, 但在必要时适时采取针对性的无机农业技术, 来改良土壤也是可行的。因为使用有机的办法无法使土壤的肥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必要时还是要应用无机化肥来实现。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在基本国情的条件下的必由之路。随着耕地面积的急剧的衰减, 长期以来无机农业的使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害, 使得生态环境失去失衡。现阶段必须把握好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二者间的协调关系, 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尽快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应正确处理好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的有效结合, 从而实现有机与无机的并重式发展, 从而保证2者之间的持续发展, 最终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概念, 并比较2者的优缺点, 以此作为参考, 将2种农业结合起来, 使之更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 以期对农业生产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农业,无机农业,结合

参考文献

[1]高天舜, 高宽.关于有机农业与家庭有机农业耕作制的初步探讨[J].经济纵横, 2002 (1) :40.

农业节水新技术 篇5

为何选修这门课程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农业与我息息相关,从小看着父亲利用普通漫灌的方法浇田种庄稼,既辛苦而且效果不好,这种方法浇过的地容易结块,况且随着人口逐渐增多,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工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更加急切,所以如何节水并促使粮食增产成了重点,所以作为当今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关注此方面的信息,了解国情,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努力学好这门信息。

1.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从理论上讲是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但在实际中由于组成植株的水分只占总需水量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一般小于1%),而且这一小部分的影响因素较复杂,难以准确计算,故人们均将此部分忽略不计。即认为作物需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即水利行业规范称为“蒸发蒸腾量”。而气象学、水文学和地理学称为“蒸散量”和“农田总蒸发量”,国内也有人称为“蒸发量”。3.灌溉制度

概念: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灌溉定额。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常以m3 /亩或mm表示,它是灌区规划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的灌溉制度。

方法

⑴ 总结群众丰富灌水经验

多年来进行灌水的实践经验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旱年份,调查这些年份的不同生育期的作物田间耗水强度(mm/d)及灌水次数、灌水时间间距、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根据调查资料,可以分析确定这些年份的灌溉制度。

⑵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我国许多灌区设置了灌溉实验站,试验项目一般包括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灌水技术等。实验站积累的试验资料,是制定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但是,在选用试验资料时,必须注意原试验的条件,不能一概照搬。

⑶ 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这种方法是根据水稻淹灌水层和旱作物计划湿润层内水量平衡的原理进行灌溉制度的制定。在实践中一定要参考群众丰富灌水经验和田间试验资料,即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制定的灌溉制度才比较完善。

4.灌水量

灌溉用水量是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从水源提供的水量,其大小及其在多年和年内的变化情况,与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灌溉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土壤、水文地质、气象条件以及渠系输水和田间灌水的水量损失等因素有关。

确定灌水量的意义:农业用水是大户,占水资源的60%—70%,因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灌溉面积扩大、工业引水等都涉及到灌溉用水量问题。

影响因素:灌溉面积、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水文地质、气象条件等;作用: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影响该地区总的水量平衡。

5.灌水率的概念及公式

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是确定灌区渠首的引(抽

水)水流量和渠道设计流量的重要参数,计算如下

qi,kaimi,k

864Ti,k

6.节水灌溉

英文名称water saving

定义: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用水损失,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作

物正常生长要求的灌溉。

主要措施有: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和灌溉管理制度。归纳起

来,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型式主要有以下11类。

1. 渠道防渗2.管道输水3.喷灌4.微喷5.滴灌6.膜上灌、膜下灌7.控

制灌溉8.坐水种9.平整土地、改造沟畦10.科学灌溉与节水管理11.农业节水措施

8.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措施 :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节水灌溉农艺措

施、节水灌溉的管理措施。

一、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措施

1、水资源优化分配技术

2、多种水源联合运用技术地下水、地上水、土壤水联合调度

3、雨水汇集利用技术集流场(设计、集流面材料)、水窖、人

工降雨

4、地下水利用技术(开采、补给、打井、旧井改造、提高泵

装 置效率)

5、劣质水资源净化劣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微咸水、灌溉回归水、海水淡化

污水资源化及污灌技术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1)污水处理

(2)水质监测

(3)污水灌溉技术

(4)污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立法)

(5)技术的推广应

二、节水灌溉工程措施

1、渠道防渗技术砼护面、浆砌块石衬砌、塑料膜、水泥土、三合土

2、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硬管:钢管、铝管、塑料、砼 软管:尼龙、小白龙

3、喷灌技术① 经济问题 ② 管道标准化 ③ 高质量的喷灌设备

④大型喷灌机研制

4、微灌技术包括小管出流技术

5、覆膜灌溉膜上灌和膜下滴灌

6、地下灌溉技术地下水抬高、地下滴灌、地下渗灌

7、坐水种(点水灌)人工、坐水种单体播种机、坐水种灌溉机

8、沟畦改造技术(改进的地面灌)改进的沟畦灌、水平畦灌、波涌灌

9、调亏灌溉施加一定的干旱锻炼

10、作物交替分根灌/作物交替分层灌

11、非充分灌溉理论基础生产函数

12、精细灌溉全球定位系统、遥感遥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三、农艺节水措施

1、耕作保墒技术深耕松土、镇压、耙、耱、中耕除草、免耕少耕

2、覆盖保墒技术地膜覆盖、秸杆覆盖、沙石覆盖

3、水肥耦合技术以肥调水、以水调肥

4、节水作物品筛选技术高效种植制度、抗旱节水、高产品种

5、化控节水保水剂、复合包衣剂、黄腐酸、多功能抑蒸抗旱剂、ABT生根粉

四、节水管理措施

1、节水灌溉制度充分/非充分灌溉制度及其它

2、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 张力计、中子仪、电阻法、水分湿度仪、实时适量灌水

3、灌区配水技术优化渠/管道工作制度、编制灌区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4、灌区量水技术水位、流量、水质、数字化

5、现代化灌溉管理技术

9.灌水器有哪些

灌水器就是给植物或作物灌水用的器具。它是利用压力系统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配水管道系统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肥水养分以均匀地、准确地直接输送到植物、作物根部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灌水用器。微灌系统特制灌水器有滴头、微喷头、渗灌管和微管等;喷灌系统灌水器有各种喷头;人工淋灌系统有快速取水器;甚至把人工洒水用器等,也可以算作灌水器。10.如何划分轮灌组

对于绝大多数灌溉系统,为减少工程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一般均采用轮灌的工作制度,即将支管划分为若干组,每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阀门,灌水时通过干管向各组轮流供水。

1.轮灌组划分的原则

1.1 轮灌组的数目应满足需水要求,同时使控制灌溉面积与水源的可供水量相协调;

1.2 对于手动、水泵供水且首部无衡压装置的系统,每个轮灌组的总流量尽可能一致或相近,以使水泵运行稳定,提高动力机和水泵的效率,降低能耗;

1.3 同一轮灌组中,选用一种型号或性能相似的喷头,同时种植的品种一致或对灌水的要求相近;

1.4 为便于运行操作和管理,通常一个轮灌组所控制的范围最好连片集中。但自动灌溉控制系统不受此限制,而往往将同一轮灌组中的阀门分散布置,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干管中的流量,减小管径,降低造价。

2.轮灌组数目的确定

轮灌组的数目,取决于每天允许运行时间、灌水周期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对于固定式灌溉系统,其轮灌组数目可根据下式确定:

N≤ cT/t

式中:

N一天运行的小时数,一般不超过20小时。

T-灌水周期,即两次灌水之间的间隔时间

12.农业节水技术的概念及内容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灌溉措施,如喷灌、滴灌、膜上灌等。节水灌溉在我国多用,特别是水利部门。“高效用水”,国外多用,我国农业部门也用,其意义有所差异。

节水灌溉的研究内容

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2、节水灌溉理论及灌溉利度

水分生产函数需水规律 植物水分生理水分胁迫 SPAC 充分或非充分灌制度 节水机理

3、节水灌溉的管理问题

预报、优化配水、环境评价、经济评价,节水灌溉管理模式(农民参与管理模式)

4、高新灌溉技术

新方法,新技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5、大型灌区改造问题

13.管理节水技术

管理节水是指根据作物需水规律控制或调配水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实现区域效益最佳的水分调控管理技术。包括农田土壤墒情检测预报、节水灌溉制度、灌区量水与输配水调控及水资源政策管理等方面。

15.加强农业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如何理解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社会经济用水安全保障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一些国际组织已经将中国的水资源供需和粮食安全自给联系起来,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超越洪涝灾害而成为中国政府最大和最难解决的水问题,甚至会引发全球粮食市场的变动和其他国际问题。我国农业用水面临着资源型缺水、用水结构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困境,提高用水效率将是未来农业节水的重中之重。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人能否养活、养好16亿人口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政治高度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农业4000

农业新技术 篇6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谈到这部法律的实施时指出,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归根结底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

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明确推广服务内容。各地农业部门要坚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制度,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推广工作实际,分品种分区域遴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并向社会推介发布,引导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各级各类推广单位要认真做好技术推广的试验示范工作,确保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要坚持自愿原则,尊重农民意愿推广农业技术。

要立足农民的科技服务需求,构建推广服务机制。要健全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机制,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全面推行“包村联户”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通道。

要发挥不同推广主体的职能,拓宽推广服务范围。国家农技推广机构要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履行好法定的公共服务职责。要积极推广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服务模式,引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发挥其科技和人才优势,到农村基层、生产一线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要通过各种鼓励和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广泛开展品种引进、农资供应、试验示范、标准化生产指导、农产品市场营销等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活动。

要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创新推广服务方式。要加强各类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配套组合和全程展示,引领农民自觉应用先进科技,提高科学种养水平。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农技110、手机短信等现代服务手段,推进农业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将先进农业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立法目的。各地农业部门要以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以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抓手,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和70万农技人员,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田,在农村再掀“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自1993年7月施行以来,农业技术推广法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一些规定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作出修改。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指出,此次农技推广法经过近20年实施后重新修正颁布,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农民和70多万农技推广人员的期盼,对依法治农、科教兴农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明确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责。基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成“一主多元”格局的形式,新法确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分类管理原则,规定“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构建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规定“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确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是此次修改的重要内容。新法明确规定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因地制宜设立区域性推广机构。新法增加了可设立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规定。新法规定: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同时新法还进一步完善了乡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规定: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乡镇机构岗位全为专业技术岗。为有效遏制非专业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占用业务人员编制问题,新法规范了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同时,新法还规范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上岗资格。新法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符合岗位职责要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自治区、民族乡和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聘用具有中专有关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农业新技术 篇7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 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 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 以获得农业的高产高收。该种做法在实现农业高产的同时, 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 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 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 既能对农业发展起增长作用, 解决现在面临的“三农”问题, 又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1,2]。

2 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对生态农业建设的作用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多个因素、多个个体组成, 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而其中必然会有一个因素、一个个体起着主要作用和决定性作用, 它决定着整个事物的运动、发展方向。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它关系到生态农业建设步伐、质量、效果及其生命力, 甚至于成败。从现阶段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农民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明显地可以看出, 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水平不高, 机械化程度不够, 除平原地区外, 大部分的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方式都很落后, 投入和产出严重不符, 严重影响生态农业建设前进的步伐。因此, 根据生态农业建设的长期性、阶段性、战略性需要和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发展不平衡性, 认真分析和正确认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特殊位置和决定作用, 对于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农业建设战略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3 对策

3.1 靠科技创新驱动, 引领支撑生态农业建设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 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 有效整合科技资源,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 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 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 强化服务“三农”职责, 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

3.2 改进灌溉方式, 建立节水型农业

总的来说, 在大农业的范畴内, 种植业是最重要的, 灌溉对于种植业至关重要。传统的灌溉方式受季节地域条件影响, 浪费严重, 容易破坏土壤环境, 造成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这显然不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 向节水型农业发展。灌溉方式的改进要求灌溉系统设计合理, 注意工程、管理与农业措施的相互配套, 对畦田的规划要因地制宜, 符合当地的实际, 同时良好的灌溉技术也较为关键。

3.3 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下, 发展绿色种植业

种植业除了要改进灌溉方式, 还应改进原有的生产模式, 走绿色种植业的道路。近代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 一切生产活动都围绕着高产出进行。这不仅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 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支持系统的生态安全。有关病虫害、农药中毒和各种食物污染的报道接连不断, 给人类的生态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必须推行生态耕作, 禁止使用矿物肥料, 少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 并对上市产品贴生态标签。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行来实现生态系统内闭合循环、防止土地退化、增加农作物品种、防止转基因新产品, 使农业生产不再单纯追求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

3.4 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进入“十一五”以来, 国家更加重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如何抓住机遇, 尽快凝聚创新力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 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建设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在具体单位真正营造起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环境氛围, 不仅仅是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奖金的多少, 更重要的是建设健康向上的单位创新文化、激励文化, 进一步改进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特点和广大科技人员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课题审批办法、成果评价标准和职称评定方式。

4 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是确保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支撑, 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 也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建成生态农业注入强劲动力。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就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根据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需求, 具体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的作用, 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作用,对策

参考文献

[1]杨中柱.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智囊, 2009 (5) :74-78.

[2]康绍忠, 蔡焕杰, 冯绍元.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J].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 (1) :1-6.

[3]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9 (3) :1-3.

农业新技术 篇8

1 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

袁隆平教授通过几十年的探索和试验, 运用杂交育种技术, 培育出高产抗倒伏的优良杂交水稻品种, 水稻杂交试验培育新品种的成功为人类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杂交水稻品种培育成功, 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 也部分解决了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均耕地少。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在世界上并不占优势。多少年来, 我国从国外进口粮食不在少数。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增长的需要。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不仅需要大量的稻谷生产, 同时还需要其他粮食品种和大量农作物的生产, 所以要继续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并加以推广。

2 农业高新技术需要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

农业高新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术、信息遥感技术、资源高效利用 (生态工程) 技术及与之与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专家系统和软科学技术等。其核心内容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 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遗传技术等现代手段, 改造与农业有关的动植物品种的生存需求、代谢过程、生长性状等生命系统工程, 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智能化数据库与网络技术, 健全宏观农业系统, 使农业资源、生产、科技的管理达到定量化、一体化;通过微观生物技术、宏观信息管理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集成, 形成现代的农业生产体系。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人口超重负荷、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可投入资源尤其是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 使得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农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将更加密切,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为提高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农业由传统的资源依附型向现代的智能依附型转变, 农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农业高新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我国现在职的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农业技术人员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从大专院校毕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他们的知识需要补充或者更新, 才能为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服务。

3 农业技术队伍建设需要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

农业技术队伍是由千百万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 这些技术人员都是各大专院校在不同时期培养出来的, 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 新的科学技术在成为大学课堂的教材也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 因此, 时代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科学理论研究的不断突破都会给农业技术带来大量的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 这些都要求农业技术人员经常学习和更新所学知识。作为管理农业这一行业的行政部门和各级人力资源部门来讲, 必须在不同时期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 给予原有的农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而我国的农业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 就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来要求农业技术人员, 从而加强农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就是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需要。

3.1 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是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密集的单位, 院科技人员普遍感到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目前工作的需要, 希望能够获得知识更新的机会, 希望能够从制度上保证科研人员接受知识更新的机会。目前科研人员希望得到补充的新知主要是专业新知识, 部分科研人员希望能够有相对集中的时间系统地接受知识更新, 有的科研人员希望采用半脱产的形式系统接受知识更新。

3.2 知识经济需要科研人才不断更新知识。

在人的整个一生中, 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一小部分, 而其余大部分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 人们仅凭大学阶段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不足以应付现实情况。处于知识经济发展前沿的科研人才,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投入到知识的积累和应用的激烈竞争中去获取事业的成功, 更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 更新知识。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科研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接受新知识。

3.3 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为经济价值的主要来源, 成为附加值最高的生产资源, 最终产品中知识性劳动占有很大比重, 知识性劳动成为主体劳动, 而体力性劳动则成为附属劳动。所以,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研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是经济发展的栋梁。

4 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途径

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在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研究和专业技术应用中, 从大专院校毕业工作到退休, 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知识的过程, 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进行知识更新。

4.1 农业科技人员虽然大都具备大、中专文化学历,

但要适应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在学历层次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年轻的农业科技人员, 具有中专文化程度的达到大专学历, 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达到本科学历, 具有本科学历的达到研究生学历。让这部分农业科技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4.2 提倡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自学。

一是可以通过自学农业专业课程, 通过国家举办的自学考试获取学历文凭。二是自学农业高新技术知识, 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掌握农业高新技术技能。

4.3 根据农业科技人员自身从事的不同学科和专业

所从事的不同专业技术岗位, 到农业院校或者请专家学者讲授农业高新技术知识。补充自身的知识欠缺。

4.4 根据农业科技人员各自专业技术岗位参加单位

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岗位轮训, 以适应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

4.5 针对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不同途径, 对那些

通过学历教育获取学历文凭或者通过自学、专业培训、岗位轮训确实学有成就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人员分别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知识更新。

云南农业新技术推广探讨 篇9

1贡山县农业发展现状

贡山县是独龙族和怒族自治县,民风淳朴且森林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很多条件的制约,虽然贡山县有着丰富的资源,其仍然是云南省最贫穷的县。另外,贡山县的海拔较高,土壤沙石多,可以用于耕种的土地相对较少,使得传统农业的产量一直持续走低。鉴于此现状,发展具有新技术的农业成为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贡山县主要的农业产业有种植果蔬、养殖独龙牛、养殖高黎贡山猪及种植中药材等。

2贡山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2.1体系尚不完善

贡山县作为一个比较偏远贫瘠的县城,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新技术的重要性,使得新技术的推广进程缓慢,成效相对较低。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要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而且在新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另外,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很多的工作站已经实现了自主经营,但部分工作站在推广过程中逐渐把重心放在了追求经济效益上,更多地是向农民出售化肥、种子等,而忽视了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从而限制了农业新技术优势的发挥[2]。

2.2管理机制不合理

贡山县在新技术的管理上不够规范,缺乏相对统一的领导,各个部门都是各自实施,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另外,基层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于新技术的接收能力也相对有限,这也给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3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营销学和农业科学技术两门学科,理论要能够和实践妥善地相结合,这就对新技术的推广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实际工作中推广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工作理念等都比较落后,而且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支援乡村的建设工作,这就造成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3]。另外,因为各方面的限制,使得推广人员普遍素质偏低,甚至有很多非专业的人员兼职推广人员的工作,使得贡山县的新技术推广工作受到了限制。而有些推广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时间经验,但对于新的农业技术的掌握不足,与现代的发展不符。

2.4基层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不足

制约贡山县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另一要素是农民对于新技术的认识、领悟力不够。这是因为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所以不能深入地理解农业新技术,也不了解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的好处,这样作为第一生产线的农民就难以从思想上接受新技术,新技术推广之路也就变得异常艰辛。另外,贡山县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到城市工作,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农村生活,不仅知识水平有限,体力也有限,不能更好地接受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新技术推广的进程。

3贡山县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政策建议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但是边疆地区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人数比较少,而且这些地区的农业特色比较明显。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应更加重视农业新技术在这些相对偏远的地区的推广工作。

3.1加强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新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他们也希望新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他们会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农业新技术。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服务的是广大的农民朋友,所以农业新技术在贡山县的推广体系中,农民是主要对象。为了使农民拥有新的农业技术,当地政府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的专业培训。这样既有利于当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农业新技术在云南当地的推广工作。让农民从思想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的方式,帮助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4]。

3.2完善农业新技术推广机制

首先,政府要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上完善起来,这样在开展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时有法律的保证可以使其顺利进行。其次,激发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如政府可以通过补偿和奖励的方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采用农业新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5]。最后,加大农业新技术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了解农业新技术的利用价值,从而提高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3.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员的素质

贡山县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果很大程度体现在推广员的专业素质上。首先,要提高筛选推广员的门槛,推广人员专业技术知识要过硬。其次,提高优秀推广员的薪资待遇,以招揽大量的专业性人才[6]。最后,定期对农民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同时到当地的高校学习参观,推广员也要定期参加学习。

4结语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经济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农业新技术的运用不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解放劳动力,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农业新技术在云南地区的推广工作,需要引起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和配合,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实现贡山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靳淑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演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5):95

[2]王剑,余国生.贡山县草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云南农业,2013(5):43.

[3]马文张.怒江州高黎贡山猪作为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2):13.

[4]余连华.贡山独龙牛饲养现状与发展潜力[J].云南畜牧兽医,2013(4):20.

[5]杨照,栾义君.边疆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2):36.

农业新技术 篇10

目前,随着对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成为全球环境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非点源污染来源非常广,其中以来自农业的非点源污染最为突出。

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来源[1]于土壤侵蚀、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等。农业非点源污染多半是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漏、大气干湿沉降等作用进行传播,导致农村水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失衡等危害[2]。

农业非点源污染所具有的分散性、随机性、隐蔽性、滞后性、模糊性、潜伏性等特征使其监测精度低、监测成本大,治理难度远高于点源污染。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个体排放不可观测,再加上污染运移过程的不完全信息以及从排污到监测的时间间隔,更加剧了在污染源与周围环境污染水平间建立关系的难度[3]。为此,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从客观上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路,并要求构建综合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来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支持。

1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主体技术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众多, 且扩散途径呈现隐性化、多样化的特征,因而其防治的主体技术是针对污染来源、扩散的途径进行的。

1.1 科学施肥技术

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不当施用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通过淋溶、渗漏作用对土壤、水体造成巨大的危害,直接威胁到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来源。氮磷钾肥混施可以减少营养元素的渗漏损失量;配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地降低营养元素的淋失,减少元素从土壤中渗漏损失的数量;有机肥经过氧化分解处理后也可以降低营养元素的淋失率[4],施用有机肥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4]。因而,科学施肥提倡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农药的化学特性是影响农药渗漏的最重要的因子,在生产中应尽量选用被土壤吸附力强、降解快、半衰期短的农药,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在农药施用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施到土壤表面[5]。

在防止过量施肥方面,测土施肥、变量施肥、配方施肥等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因地制宜地根据每个网格的农田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进行施肥用药,包括施肥的时间、方式、肥料的种类、施肥比例等都实现精细操作。MCR技术的使用也可以提高化肥、农药的长效性,避免过量[6]。

1.2 缓冲带技术

缓冲带,全称保护缓冲带(Conservation buffer strips),能够有效过滤从农田流失的沉积物、营养物质和杀虫剂,能够通过泥沙沉降、反硝化作用、植物吸收等作用对地表径流起到阻滞作用,调节入河洪峰流量,同时有效减少地表和地下径流中固体颗粒的养分含量。缓冲带在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提高邻近水域溶解氧含量,从而改善区域环境。缓冲带可分为缓冲湿地、缓冲林带和缓冲草地带。国外在非点源污染治理中将缓冲湿地、缓冲林带和缓冲草地带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防治效果[7]。缓冲带对水域两岸农田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有积极作用。

1.3 污染物处理和防治技术

现已展开研究和应用的污染处理和防治技术包括村镇生活污水及农田排灌水氮磷污染控制技术(如建筑截污沟和泄洪沟,运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综合处理污水);暴雨径流、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如用建“三位一体”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方法处理粪便,在农村建垃圾收集坑、生物净化厕所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如秸秆还田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等);快速修复技术;生物篱等地表径流及渗漏的生态拦截技术等[8]。为了减少农用地膜的污染,可借鉴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广玉米淀粉膜进行覆盖[9]。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

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利用、化肥农药流失的控制有显著影响。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和扩散。保护性耕作措施包括免耕、少耕、间套复种技术等。免耕、少耕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亦相应的减少了氮和磷的流失量[10]。间套复种技术可以利用不同作物对营养物需求比例的差异,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减轻养分残余对周围水体造成的富营养化程度,调节土壤中各养分的比例,避免土地板结和盐碱化。此外,等高线条带种植技术,以及在坡面地区实施横坡耕作也可有效地减少污染物向受纳水体运移。

1.5 科学灌溉技术

主要是减少渠道渗漏和提高输水效率;大力发展沟灌和畦灌,提高田间水利用率;重点发展喷灌、微灌和滴灌技术[11],杜绝因传统的漫灌造成的养分流失和污染。通过合理灌溉进行水域控制是减少地区污染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在灌溉深度减少50%、氮施用量减少50%的同时农作物产量可以提高。合理灌溉是农民生产和畜禽废弃物处理要求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之间最好的均衡。农作中营养元素的淋失一般随着农田水分渗漏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节水灌溉方法,可以控制水分的渗漏强度,延缓和减少由于灌溉超渗所产生的农业化肥、农药及田间土壤有机质的淋失[12],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成和扩散。

2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辅助技术

由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分散性、随机性、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使得防治工作一直受到定位、定量问题的困扰。因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防治,除了依赖于农作技术的改善与应用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定位技术和信息技术。

2.1 3S技术

非点源污染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使其不易被发现,因此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有必要依赖于遥感(remote sense, RS)等先进技术。RS在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方面可应用于土地分类,找出主要的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污染途径。RS及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结合可获取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土地利用、土壤种类、河流水系等数据,从而为治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13]。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源自20世纪60年代,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用于评价非点源污染。GIS分层处理数据的功能极大地方便了非点源污染的模拟、预测和管理决策。利用GIS可模拟各影响因子以及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从而对不同条件下的污染状况进行识别和管理。GIS在非点源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关键在于GIS技术与专业模型的有机结合。在实时遥感成像技术支持下,基于GIS的环境模型可有效地评价土壤侵蚀[14]。国外学者已经将GIS与相应模型结合并运用于农业污染管理、地下水污染管理和暴雨径流分析等领域[15];也有学者将GIS与AGNPS模型相结合进行地表径流评价和预测[16]。

2.2 决策支持系统技术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可以根据给定的气候条件与管理的强相关性,选择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DSS可以辅助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方案的设计,以实现多目标决策,还可增强模型的模拟和预测能力。国内学者针对小流域非点源污染问题,应用GIS实现了农业非点源模型(AGNPS)的数据输入和结果分析功能,调用筛选模块生成较优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组合集[17]。国外学者针对超大型灌溉工程中地下水污染问题构建了含有GIS的DSS框架[19]。此外,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是DSS的多模型组合建模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的融合,将环境模型有效地结合入空间模型库,将SDSS应用于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中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以及辅助决策的实现目前也在研究中[19]。这些项目都证实了DSS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辅助作用。

2.3 示踪技术

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与土壤学原理、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和转化过程及机理进行研究,找到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特点及其与作物产量、品质的关系,进而确定污染物的运移路径、确定污染范围,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指明方向,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隐蔽性这一特点提供解决方案。示踪技术与其它技术的集成使用还可以实现对污染负荷超标的预警。示踪技术在美国已有应用,研究证实,示踪技术可以为农用化学品和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信号[20]。

3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区间地理差异、时空差异、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当地农民环境意识的差异、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等因素,严禁“一刀切”;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成本有效、环境有效、生态有效为目标来构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3.2 构建的思路

技术体系的构建要以“综合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主体技术和辅助技术,注重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为思路展开。其中,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硬件条件,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核心,为污染的治理提供了可能;同时,国家相关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倾向、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农民的农作技术水平以及相关的激励机制作为整个体系的软环境, 也为体系的有效运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保持清晰的思路,在加强决策力的同时提高执行力,才能有效地促进防治技术体系的构建和运行。

3.3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模式

在近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中,符合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构建思路的相关模式有以下3种。

3.3.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最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最初由美国国家环保局针对非点源污染问题提出,并由英、美等国率先应用。早在1970年代,BMPs在改善流域水质方面的有效性就已经得到验证。事实上,BMPs是对综合控制措施的一种统称。该方法是目前防治或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最有效和最实际的措施。BMPs着重于源的管理而不是污染物的处理。BMPs的目标是缓解并改善现有水质,使由土地利用引起的水质、水量问题达到最小;防治和削减非点源污染负荷,维持并促进养分的最大利用和最少损失;实现农户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环境收益之间的均衡;根据新获得的信息寻求BMPs措施,及时地处理环境问题。BMPs实质上就是一套既不损害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又能将农田营养物质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的管理措施。BMPs的提出和研究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工作走出了单一方法、技术难以应对的窘境。随着研究的深入,BMPs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一种思想,而并非一种确定的方法或手段。因此,BMPs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治模式,可以参与构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3.3.2 立体化削减模式

国内学者在系统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对比了非点源污染与点源污染特点后,构建了包括控制类型、控制环节、控制手段3个层面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立体化削减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削减策略[21]。

具体地,在控制类型层面,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化学品利用率、改变灌溉方式来实现对种植型非点源污染的控制;通过推行清洁养殖、制定水产养殖容量、防治普遍性污染等措施控制养殖型非点源污染;通过建立生活、生产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回收点、完善管道设施和实行径污分流来控制生活型非点源污染,进而实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多角度的控制与防治。在控制环节层面,实行产前减少非点源污染的产生量;产中减少非点源污染的排放量;产后,通过建立缓冲带、生物篱埂、前置库等技术减少非点源污染的赋存量。在控制手段层面,从行政、经济、法律、教育、规划、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3.3.3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在满足现代社会高产出、高效益的基础上,强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内循环,即加强人与土地利用相互循环,辅以必要的催化增强物质,尽量减少产出后向环境的排放。一些技术已得到了实践应用,如秸秆收割时碎断后覆盖还田;编织草绳网覆盖在土壤表层,以保持水土、减少污染[9];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在对生物物种共生型、综合开发复合型等多种生态农业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的稻—鱼—萍、禽—鱼—蚌、桑—蚕—鱼等模式[11]。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一种有效模式。

3.4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构建的关键点

3.4.1 全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是科学农作、推行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支撑;但现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农产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得不到保障,甚至处在缺位状态。农田水利设施的缺位不但影响了农业生产正常的灌溉和排灌,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性,一定程度上使农民将农田增产的期望过高地寄托在化肥施用上,进而进一步加剧了过量施肥的程度,加剧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恶化。

2)要加速有线电视网络向农村的延伸,解决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农民能够方便、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缩短先进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周期,加大科技支农、科技惠农的力度。

3.4.2 加强技术创新

一是要重视新型无公害、无污染的化肥、农药的开发和研制,从“源头治理”的角度优化农用物资,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技术含量;二是要加强对变量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尤其是测土技术的研究。虽然这些技术现在已经较为成熟,但从应用角度上讲,还没有走出试验田,因而迫切需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革,降低科学施肥技术的实施成本,尤其是测土成本,重点开发廉价、便捷的测土设施,使这项利国利民的技术能够顺利推广。

3.4.3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管理

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人民健康。畜禽粪便沿途堆放、散养家禽粪便随排、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经处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扩散埋下隐患。因而,应该加强地方的公共卫生管理,向农村引进污水、污染物处理系统,及早缓解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的局面。

3.4.4 强化软环境

目前,农村的生产经营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的经营模式,农民的农作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在农村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加大力度实现农技培训进村入户,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农技水平,使其尽快适应并应用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作技术,促进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

此外,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问题的重视,在政策导向上给予有力、明确的指引,并建立适宜的激励机制。

摘要: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广泛性、随机性、滞后性、潜伏性、模糊性等特点,单一的防治技术无力实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防治,因而需要综合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主体技术和辅助技术,在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构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同时,还指出了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点,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上一篇: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下一篇:创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