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企业执行难题

2024-08-19

破解企业执行难题(精选九篇)

破解企业执行难题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 (包括个体工商户) , 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 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 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

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的绝大部分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 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新产品开发, 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在许多领域, 中小企业的创新都十分活跃。

四是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 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 有些地区中小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 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是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 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讯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 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

六是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融资困难的现象。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财务管理透明度不高, 会计信息失真, 缺乏诚信, 不能科学分析投资风险等原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和缺陷,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中小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曾辉煌一时的中小企业, 最终因陷入融资产的困境, 都由“明星”变为“流星”, 中国中小企业的“短命”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财务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融资成本过高

目前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资金缺口大等各方面因素, 很难直接从国有大银行获得授信支持, 大多数从当地信用联社取得授信, 实际利率水平较高, 一般超过9%, 甚至从民间集资, 民间利率一般超过10%, 最高的有30%的利率, 再加上担保公司收取2.5%-3%的费用, 中小企业承担的利率费用最高的可达基准利率的185%。

(二) 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不高, 尤其是小规模企业, 同时由于实力所限, 小规模企业对再生产的各项投入严重不足, 造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产品相互抄袭情况严重, 屡现低价竞销行为, 导致产品竞争力弱、利润率低, 损害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对研发设计和新技术的引进重视不够, 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不明确, 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仍然比较落后, 处在生产加工的单一环节, 在高档产品的设计、造型及上色技术上还有待进一部提高。除个别有实力的企业正在尝试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外, 更多的企业在营销理念方面比较落后, 也没有实力去开拓和建设自己的营销网络, 产品出口受制于他人, 企业生存、发展困难大。

由于中小企业在管理水平方面的欠缺, 生命周期往往比大企业较短, 银行往往选择大型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三) 财务管理不透明, 信息失真且不对称

中小企业管理随意性强, 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难以取信社会。一方面,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 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 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有些企业根本不设账, 以票代账, 或者设账, 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在会计核算方面,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 人为操纵利润等等。另一方面, 由于民企缺乏大企业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 民企会计报表数据失真已成为普遍现象。

由于中小企业在其操作上透明度不高, 经营相对集权, 致使信息扭曲、沟通不畅, 银行在贷款过程中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督查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贷后的动态跟踪管理上, 企业往往没有贷前配合上那么有力, 银行对贷款使用和企业情况掌握力度不够, 难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举措, 从而容易使信贷风险程度增加。银行索性放弃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 以免承担巨大的违约风险。

三、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

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手段和工具越来越金融化, 资金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 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生产要素。若不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 没有新鲜的“血液”供给, 中小企业就缺乏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使那些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减缓发展速度, 而那些新生的企业会因缺少资金难以支撑, 被淘汰出局。中小经济发展规模因此受到严重限制。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树立企业的诚信, 增强融资能力。

(一) 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基础管理, 强化营销和风险管理, 完善治理结构, 推进管理创新,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苦练内功、降本增效, 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质量、卫生、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 诚实守信经营, 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开展对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广泛采用网络技术等手段, 开展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客户服务等各类培训。中小企业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 改变过去重视技术轻视财务的陈旧管理方式。

(二) 提高理财能力和融资水平

1、在筹资活动中, 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 适度负债经营, 形成既要“借鸡下蛋”, 又能“以蛋还鸡”的良性循环, 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 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 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 加大筹资风险。避免企业的效益过多地分流于资金利息, 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逐步把企业从“高负债-低效益-高占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2、选择合理融资方式, 融资规模量力而行。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 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 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 增加融资成本, 导致企业负债过多, 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 会影响企业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 企业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 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 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 不发生融资费用, 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企业内部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的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部融资仍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时, 企业才能转向外部融资。

3、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 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

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 防止过多地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性投资等方面。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 尽可能增加留存收益, 不断增加企业积累, 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同时, 企业要妥善处理好个人消费与企业发展的问题。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保全制度, 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三) 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

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 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 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 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财务部门务必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 形成“借-还-借”的良性态势, 不仅要重视银行信用, 更要重视和讲究商业信用。否则, 企业的债务链就会越拖越难解, 资金问题就会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大障碍。中小企业家应提高信用意识, 树立把企业做强做大的雄心大志, 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 不因偷漏税或骗取银行信贷等眼前小利而指使财务人员做假账虚增或虚减利润。严格遵守上市规则, 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 求得投资者的理解和信任, 这样才能有效地驾驭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服务。中小企业一定要注重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 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 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 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进行会计核算, 按期如数偿还银行贷款, 塑造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朱世权, 管志新, 沿财务管理之路穿越融资难瓶颈;民营经济报, 2005.12

[2]、何忠, 刍议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2.05

[3]、宋凯兰, 我国水产行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产科学, 2007.12

[4]、王淑芳,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科学之友, 2007.11

破解企业执行难题 篇2

12月11日,山西高院召开全省法院执行攻坚督导约谈视频会议,党组书记、院长邱水平,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明,党组成员、执行局长丁毅共同约谈督导中、基层法院“一把手”,三级法院院长把脉会诊,齐心协力破解执行难。会上,朱明副院长传达了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江必新副院长、刘贵祥专委对山西法院执行工作的批示,最高院领导对我省执行工作提出的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丁毅局长对2017年全省法院执行工作13项综合指标和23个分项指标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全省各级法院要紧盯质效指标,最后奋战二十天,确保年底执行工作圆满收官。视频会场里,大屏幕被整齐地划分成三部分,两边赫然显示截至今年12月8日,全省法院执行质效指标进展情况及排名情况,中间屏幕显示以中院为单位的分会场,邱水平院长坐阵主会场,对全省十二个中院的“一把手”进行逐一约谈、提问,各中院“一把手”对照各自在全省的排名,结合自身实际,对案件执结率、执行到位率、终本率、保全率、文书上网率、失信公开值等12项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排名落后指标及存在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十二家中院实事求是,既客观指出人员短缺、技术导入漏洞等短板,又直面认识不到位、动力不足等主观问题,同时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学习借鉴。省院领导重点询问了各中院执行工作在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等40个方面的情况,详细了解了以中院为单位的辖区法院情况,排名较后的基层法院“一把手”当场表态发言并作出承诺。邱水平院长在督导约谈后,就如何破解执行难提出明确要求。

邱水平指出组织召开全省执行攻坚督导约谈视频会,专题研究执行攻坚工作,是从讲政治的高度落实党中央的工作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肩负的职责任务。

这是以实际行动兑现最高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承诺。2016年3月,周强院长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时,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具体举措,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维护人民权益的必然要求。

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周强院长和最高法院领导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两到三年时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动态》刊发了我省法院《“组合拳、“连环拳”努力破解执行难 山西高院部署执行攻坚跨年大行动》的工作经验,周强院长、江必新副院长、刘贵祥专委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山西高院的做法,对“后来居上”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这是加强全面性督导约谈,促进执行跨年大行动取得实效的迫切需要。

通过这次会议,总结交流,相互学习,真正把全省执行攻坚跨年大行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切实解决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实现最高法院领导提出的“山西会后来居上”的信任与期望。

邱水平要求一是充分认识抓好执行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责任。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肩负的职责任务。当前抓好执行工作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去年6月27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向全社会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明年就要兑现承诺,现在全省法院谁再不抓执行工作,不重视执行工作,不为解决执行难出主意、想办法、拿实招、见实效,谁就是不讲政治,谁就是不执行党中央的决定,谁就是不作为,老百姓就不会答应。

二是充分认识抓好执行工作是维护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肩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机关,必须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人民法院工作发展不平衡、保障群众权益不充分、部分工作机制不健全之间的矛盾,着力深化司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供给司法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全省法院要通过深化司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执行攻坚行动中,把人员、装备等资源调整集中到执行部门,全力推动执行工作,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三是必须有勇于担当和攻坚克难的精神。破解执行难,必须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法院执行队伍,必须提倡和树立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攻坚克难的精神,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要严格落实改革政策要求,加强执行干警配备,切实保障各级法院执行力量;要切实加强执行工作警务保障,增强执行实施的威慑力;要狠抓执行队伍作风建设,敢于担当风险、破解难题,敢于向人情网、关系网开战,敢于在人情约束或困难面前,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敢作为,善作为,能作为,重点整治消极执行、滥执行、乱执行等不规范执行行为,坚持杜绝执行中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等现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消极执行、乱执行等不廉洁、不规范、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要通过执行工作作风根本转变,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必须用非常之力抓非常之事。破解执行难任务艰巨、力度空前,必须举非常之力。要通过加强执行人员配备,打造专业化执行团队,全面提高队伍战斗力;通过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拓展财产查找渠道;通过完善联合惩戒制度,齐抓共管有效推动综合治理执行难;通过把专项行动转化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常态化工作,集中清理一批涉民生、涉党政机关、涉金融的执行难案、积案,想方设法用足用尽纳入失信、罚款、拘留、拘传等惩戒措施打击“老赖”,不断加大对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的惩处力度。省高院11月2日会议部署的“全省法院执行攻坚跨年大行动”就是针对全省执行工作落后的现状做出的非常规举措,既是工作要求、工作部署、工作抓手,也是给大家提供一种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这种做法得到了最高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执行质效离我们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所以在年底各项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专门开会督导约谈,务求取得实效。五是必须责任到人夯实目标。要抓好全省当前的执行工作必须层层传导压力,一级一级压实责任,把责任到人、夯实目标和严格追责结合起来,动真格才能有所改变。执行质效的落后现状就是我们执行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改变,要改变就要真抓实干,就要责任到人,就要以问题为导向夯实执行基础,要让能干了的人来干,干不了的就及时调离,特别是各院执行局局长,作为全院执行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必须有思路、敢担当、会管理、善指挥协调、能带好队伍,还必须有干好执行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各院执行工作的好坏与执行局长有最直接的关系,执行局长要给院党组、院长提建议、讲政策、摆困难、拿主意、解难题、有能力、有办法把执行工作搞上去。各院党组、院长一定要选拔能力强、素质高、肯干事、能干事的执行局长来承担这项重任,把不作为、乱作为的执行人员清理出执行岗位,净化执行队伍,提高执行队伍战斗力。六是必须形成强大合力和强大震慑力。抓好执行工作不能仅靠法院一家的单打独斗,必须依靠党委、政府、人大的领导和支持,依靠公安、工商、国土、银监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最高法院一直在要求各地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各级法院院长要主动去请示、去报告、去协调、去争取支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年初最高法院和公安部就出台了司法拘留和社会矛盾化解的意见,省高院和省公安厅也联合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法院要和公安机关密切配合落实好文件精神,在当地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全社会解决执行难的合力,形成打击“老赖”的强大震慑力。运用执行工作综合治理大格局推动地方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法院解决执行难是各院党组、院长当前最为紧迫的一项政治任务。同时,各院院长及院级领导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扎实开展院领导办理执行案件“擂台赛”,带头办好执行案件,在全院形成执行攻坚合力,切实解决执行难。院级领导“擂台赛”,运城走在全省前面,其它各市要专项安排,落实责任,努力后来居上。七是抓好执行工作说到底就是法院要给人民群众交账。总书记讲了,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执行工作说到底就是法院所有工作成果最终要向人民群众交的账,能否交好执行这本账是影响我们法院司法公信力最重要的风向标,也是衡量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标准,各院党组、院长一定政治站位要高,政治意识要强,不要再把执行工作作为一项单一的工作内容来看,它是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聚全院之力、举全院之力搞执行攻坚,切实提升本院实际执结率、实际到位率,切实改变全省执行质效落后的现状,切实解决执行难,给全省乃至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是我们法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邱水平强调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党的重大任务将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更加关注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更多的获得感。省高院部署的山西执行攻坚跨年大行动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举措得到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说明我们找对了路子,我们要抓住今年最后二十天圆满收官,明年开局要有新气势,要以“执行攻坚跨年大行动”为主抓手,不折不扣抓落实,实现全省执行工作后来居上,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朱明副院长在总结时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尽快传达最高法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和这次会议的精神。各级法院要提高重视,及时传达落实会议精神,以此为契机,推动当地党委人大的重视,形成联动机制,共同破解执行难题。二是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责任。各级法院“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把工作的责任和压力传导下去,传导到每一个人身上,强化工作措施。三是既要统筹联动又要抓住关键提升关键指标。盯住最高院考核的指标,在二十天的时间要保证质量,集中力量抓结案,把指标提上去。同时要系统谋划明年的执行工作,进一步抓细、抓实工作安排和方案分类措施。四是从技术上细抓执行数据和结案数据的质量。做好执行系统数据保障工作,确保全省各级法院执行案件甄别系统安装到位、运转良好。五是高度重视全省诉讼案件的结案率指标。各级法院“一把手”要亲自督办,确保全年的数据到本月30号实现明显提升,确保全省法院执行工作闯进全国前二十名,向省人代会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破解企业执行难题 篇3

一、明确职权范围

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最大的困难在于职权范围不明确,《办法》对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的范围做了明确规定:一是违法类,即法院的执行行为有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类型。二是错误类,即虽然法律未直接规定但法院的执行行为发生的错误会影响司法公正的行为。三是瑕疵类,即处于模糊地带的不规范执行行为。

二、明确监督程序

检察机关如何开展民事执行监督,须遵守怎样的程序,尚无统一规范。为使监督更加规范,《办法》确定了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的具体程序和步骤,主要是规范三个环节的程序:一是启动程序,规定了民事执行监督的启动主体、启动事由、启动条件、初审步骤等具体问题。二是审查程序,规定了民事执行监督程序启动之后检察机关在调查询问、查阅卷宗、收集证据等方面的具体职权,为检察机关规范实施监督提供了指针。三是实施程序,规定了检察机关在确定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实施监督后如何实施的步骤,消除了法院系统与检察机关的认识纷争,确保了执行监督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三、明确行使手段

以往检察机关执行监督的方法单一、手段匮乏,基本上以检察建议为主,由于缺乏强制力,属于“软”手段,故效果不佳。为此,《办法》中确定了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的三项“硬”手段:一是开展调查,规定执行人员涉嫌违法或者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利益的,经检察长批准后可以对执行人员开展调查,发现涉嫌犯罪线索时则移交反贪、反渎部门进一步处理。二是参与和解,规定对于执行困难以及存在上访隐患的案件,检察机关可以主动出击与法院联合作当事人的和解工作,将矛盾化解于基层。三是现场监督,针对实践中法院执行不利、怠于执行或者“老赖”类被执行人,检察机关可以及时介入,采取现场监督、协助执行等措施督促法院执行。

四、明确监督后果

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的效果如何取决于监督后果的威慑力,在《决定》中规定了三类监督的后果,大大提升了监督的威慑力:一是承担法律责任,即在检察机关实施民事执行监督的过程中发现法院执行人员存在渎职、贪污受贿、民事违法等情况的,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启动法律责任追究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二是承担纪律责任,对于执行人员不构成违法但是违反党政纪律的,检察机关将相关情况报送地方纪律监察部门,追究执行人员追究党纪的责任。三是报送人大备案,对于法院执行人员不存在明显违法也不存在违反纪律作风现象,但出现久执不决、执行不利等与司法公正相背离的情况时,检察机关除参与协助执行外,还应当将具体案情向地方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并备案,一方面可以督促法院执行,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将特殊矛盾控制在基层的目的。

五、明确公开事项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探讨 篇4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途径不畅通

从内源融资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一是中小企业分配中留利不足,自我积累意识差。二是自有资金来源有限,资金难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方面并不畅通,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慎重,条件较为苛刻。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

(1)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内部资金比率”普遍偏高,而且在外源性融资中,中小企业一般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

(2)在以银行借款为主渠道的融资方面,借款的形式一般以抵押或担保贷款为主;3)在借款期限方面,中小企业一般只能借到短期贷款。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高成本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信用差,经营状况不佳,导致金融机构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风险,通常会增加许多提供贷款的附加条件,提高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等级低,这是其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就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服务对象而设计的。

(二)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中小企业寻求担保困难。我国存在着担保机构不多,担保资金不充足,担保手续繁杂等诸多问题,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担保机构的担保。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特别是国家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以后,在债券市场上,中小企业难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和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中小企业要注重改善自身融资环境。中小企业必须加大自身信用制度的建设,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在融资时还要做到积极还债、适度负债、按需负债。

二是中小企业应拓宽融资渠道。要跳出单纯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误区,在充分发挥银行间接融资的同时,要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

1. 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或联盟。

协会或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加强互助合作,这样,某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则可以在协会或联盟内得到解决。

2. 加大兼并与联营、合资的力度。

中小企业应积极进行联营或合资,通过与实力雄厚的企业联营可以解决其自身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外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关金融体系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应继续拓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鼓励银行丰富贷款品种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二是建立和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评级制度,以信用等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标准。同时必须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三是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市场,适当降低新市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门槛。

四是建立对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贷款制度。国有商业银行应对非公有企业一视同仁,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投入力度。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

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实行减税、贴息、补贴等优惠政策。以调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针对中小型企业量大面广,布局分散的特点,政府实行分类指导,鼓励优胜劣汰,采取适者生存的竞争性措施。

(四)针对中小企业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

中小企业在各发展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融资策略,防止企业因融资不慎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1)创业期。可选择股权资金、创业基金以及抵押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

(2)成长期。企业可着手在资本市场上寻求资金的支持。此时企业的赢利能力很高,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会降低借贷的门槛。

(3)成熟期。要思考战略投资的问题。由于原有的业务已经发展成熟,而新业务还没有为企业贡献利润,此时企业的赢利能力已经大不如前,所以,此阶段的企业获取发展资源时,尽量使用自有资金。

(4)扩张期或衰退期。通过制度创新,运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改革形式及新的管理方法。合理地进行投资,并谨慎地进行资本运作,就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从而使中小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推动债权融资市场的多元化。

通过发展专业化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发展融资租赁业,这是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有效手段。一般来说,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成本比贷款低、风险较小,而且其方式灵活、方便,比长期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受较少限制。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其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大部分,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不少中小企业处于经营困局, 究其原因,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有效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境况,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李季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 2001 (1)

[2]杨应杰, 连平.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N].第一财经日报, 2008, 7, 23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何在 篇5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展,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那些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经营风险显著放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一次凸显出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破解,需要政府、监管当局、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既需要政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需要金融监管当局致力于建立一个服务完善、监管到位而且利益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更需要商业银行建立科学有效的中小企业贷款经营管理机制,社会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体系。

(一)政府部门应积极致力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根据已有的国际经验,建议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建议将《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改为《中小企业法》,明确理顺中小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各地应制定《中小企业法实施细则》,调整和完善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二是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重新制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确保相关政策优惠措施能够真正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在已有的针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出口生产补贴基础上,启动对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的同时,缓解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四是提供税收优惠。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率,使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达到国际水平。同时,应允许中小企业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实行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税收优惠形式。应该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避免重复课税。五是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投入,着力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体系,使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环境更加规范科学。

(二)金融监管当局应努力构建完整高效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保险服务体系,从而构建完整、高效的中小企业"大金融"融资体系。为此,一是要大力发展创业板市场、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风险资本市场等,培育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市场体系。通过创业板市场,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通过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为达不到进入创业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通过风险资本市场,为处于创业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二是要加快建设风险投资渠道,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应鼓励创建专业的投资公司或设立风险创业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同时,出台各项配套政策,鼓励大企业向高技术风险企业投资,鼓励个人创业,从而形成一个集风险投资、企业债权、上市融资、保险服务和银行贷款为一体的融资体系。三是尽快建立畅通(下转第21页)(上接第19页)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渠道,形成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发布机制,最终建立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高效的中小企业贷款经营管理机制

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的特性,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专业化经营的思路,强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商业银行要在科学管理、科学评估基础上,对小企业贷款的资金成本、可能发生的拨备,以及各种管理成本进行统筹核算。只有这样,才能使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建立在商业基础上。二是建立独立的风险评价机制,使中小企业利息收入能够覆盖资金成本、管理的成本、拨备的成本。商业银行应该在成本核算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贷款利率。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信贷人员、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好中小企业的沟通、调研和风险评估工作,有充足的热情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建立尽职的免责机制。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除了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之外,要对中小企业贷款制定一个风险容忍度,还要建立和完善尽职免责、渎职问责的制度。五是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商业银行应该转变管理机制,调整管理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适应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短、平、快的要求。当然,商业银行要建立上述机制,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基础与之相适应。比如,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应设一个容忍度;再如,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贷款提拨备可以适当调整比率,尤其是专项拨备方面,可相应降低比率,减少对当期收益的影响;还有,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要调低营业税标准,以税收杠杆的方式,激励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

(四)社会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体系

有关部门要加快搭建完善的共享信息平台,尽快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咨询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中小企业全方位、多视角信用状况有偿咨询,建立严格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奖罚机制。对于发展前景良好、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可建立"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名单;对于有骗贷或违约行为的中小企业,应在金融同业中予以通报,增加中小企业及其股东的违约成本,促使其主动增强对自身的风险约束,防止其多头融资,套取社会金融资源。当前,特别要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企业的惩处力度,发挥法律强制作用,让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价,形成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机制和制度。

(因无作者详细通联地址,请作者见文后速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破解企业工作分析中员工不配合难题 篇6

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 支撑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模块工作, 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依据。缺乏有效、高质量的工作分析, 那么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工作分析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乃至组织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然而, 很多企业在进行工作分析的时候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从而导致了工作分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也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首先, 对于工作分析本身来讲, 工作分析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涉及到各个工作环节的衔接和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员工的配合。一方面, 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 其中某个环节的工作做不好, 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工作的开展。如果没有员工很好的配合会造成某一环节工作的延误, 将影响到工作分析的实施过程, 导致工作分析不能如期完成。另一方面, 员工的不配合会直接影响到其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的准确性, 导致岗位信息失真的情况。如果没有掌握岗位的真实情况, 那么工作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

其次,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 只有在做好工作分析的前提下, 组织才能够顺利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 不断提升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为组织核心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模块工作的开展是与工作分析结果的运用紧密相关的, 所以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和基础环节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工作的开展。在工作分析过程中, 员工的不配合会影响工作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降低工作分析结果的价值。当企业再把这样一份有“水分”的工作分析结果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模块时, 会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效能, 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进。最终,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然后开展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过后还是不能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再进行工作分析, 如此循环往复。因此, 做好工作分析, 解决好工作分析过程中员工的不配合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二工作分析中员工不配合问题的原因

员工不配合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层面:

1. 工作分析前的组织工作不到位。

员工对于工作分析的原因、目的、流程和意义存在误区。而且, 以往的工作分析一直是企业出现裁员降薪和增加劳动强度的信号, 员工会认为工作分析会对他们的就业、工作内容、工作权力责任、薪酬水平等造成影响。所以会对工作分析产生抵触情绪, 进而不配合工作分析工作。

2. 工作分析过程中操作不当。

工作分析的主体在工作分析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当会影响到员工的配合度。比如不注重访谈氛围的营造和沟通方式的选择会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 增加沟通难度;提出的问题比较宏观宽泛会造成员工提供不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等。

3. 工作分析结束后缺乏有效的反馈。

很多时候, 工作分析的结果往往成为空头文件, 被束之高阁, 企业并没有真正运用工作分析的结果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这不但造成了企业大量的资源浪费, 而且员工感受不到工作分析过后带来的变化, 会对工作分析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 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和配合度。

三工作分析中员工不配合问题的解决对策

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 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使企业在确定目标、制定政策方针、做出决策、执行计划等各个方面得到员工认可并贯彻执行。工作分析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 所以, 沟通应该贯穿于工作分析过程的始终。基于员工的不配合问题的复杂性, 在工作分析过程的不同阶段, 沟通应该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 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做好事前宣传动员, 培育良好组织氛围。

首先, 与组织高层进行充分沟通, 明确工作分析的真正价值和重要性, 力求获得组织高层的大力支持, 保证工作分析的权威性, 为工作分析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 召开工作分析动员大会, 主要任务是宣传工作分析的理念与目的, 工作分析的步骤、方法和流程, 工作分析小组成员的组成等内容。一方面让员工认可工作分析的价值, 另一方面让员工了解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设计高效的组织结构、制定考核标准及方案、设计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等。总之就是为了让员工全面了解工作分析的相关消息, 打消员工的抵触情绪。最后由组织高层牵头, 亲自布置工作分析任务, 力争为工作分析提供各方面的资源保证。

2. 加强事中沟通交流, 获取真实工作信息。

事中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工作分析各环节工作的执行, 以便于获得真实的工作信息。一方面, 在工作分析的实际操作中会涉及大量访谈、调查等工作内容, 而且员工的不配合心理问题可能会在这个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 工作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其中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的内容, 比如说, 岗位说明书的填写, 当员工拿到岗位说明书的表格时, 如果不进行专业性的指导, 员工又不清楚怎样去填写岗位说明书, 很可能就会使员工产生厌烦情绪, 而不配合工作分析的工作, 最后可能导致真实的信息反映不上来。

在工作分析的调查收集资料阶段会涉及到大量的面谈, 那么在面谈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提前安排好面谈的时间、地点、面谈内容等。时间选择上应该与部门领导和员工提前进行沟通, 最好不要和员工的日常工作时间冲突, 不要影响企业的整体生产作业计划;在地点选择布置上, 应该选择和营造一个轻松的面谈氛围, 让员工心理上放松, 不要有什么其他的顾虑;在面谈内容的设计上, 切忌提问些“大”“空”“泛”等宏观的问题, 不要提问类似于“你认为你工作岗位的价值有多大”“你的工作岗位能为公司创造多大价值”等的问题, 员工会感觉到不知怎么去回答, 往往回答的都是正确的废话, 并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面谈中提问的问题应尽可能地具体、详细、有针对性, 尽量设计一些能够真实了解岗位信息的问题。第二, 在面谈过程中对于面谈节奏的把握和控制。首先, 进行“暖场”活动, 即通过与被访者聊一些兴趣、爱好、家庭等问题, 先让被访者放松下来, 取得被访者的信任, 拉近与被访者的距离。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切入到正题上来。当然, 面对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面谈技巧, 这就对进行面谈的主体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需要随机应变, 灵活地、艺术化地把握面谈过程。第三, 在面谈结束时, 要对被访者参加面谈表示感谢, 感谢其配合工作分析的工作, 感谢其提供的相关信息。

3. 注重事后反馈跟进, 推动分析结果的应用。

在工作分析工作结束之后, 要注重工作分析结果反馈和应用, 发挥工作分析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作用。首先, 要及时向员工反馈工作分析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这样员工才会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也才会对自己参与到工作分析的过程和工作分析结果的执行有一个支持的态度。其次, 要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工作分析一般都是操作周期性比较长, 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 最终成果就是形成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充分利用工作分析的成果, 及时跟进, 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在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和制定合理的员工培训、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避免企业的工作分析成果被束之高阁。工作分析工作完成之后要让员工感受到工作分析之后带来的相应变化和改进, 而不再怀疑工作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分析中能再次配合工作。

四小结

在工作分析过程中, 员工不配合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同时也决定了解决员工不配合问题的复杂性。但是, 员工的不配合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的。企业应该在人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重视工作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做好工作分析过程中的沟通工作, 加强工作分析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才能消除员工的不配合心理, 提升员工对工作分析的认识, 积极配合工作分析工作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工作分析实务手册 (第2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高卫中.工作分析中的员工恐惧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6, (11)

构建信用担保体系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篇7

一、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存在的问题

十堰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立以来, 大力拓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 积极为中小企业“输血”, 共同打造高效、快捷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通道, 已经成为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劲资金“引擎”。比如通过担保, 全市农村信用社一次性发放给华昌达机电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 使该企业保持了充沛的资金链供应, 逆风飞扬实现了产销两旺的势头;再如2009年以来通过担保, 陆续为十堰市普林工业园、先锋模具、益民铜材、金鼎纺织等109家企业信誉好、产品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融资5.5亿元。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结构性缺陷。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一种市场现象, 理当按照市场经济游戏规律进行操作。在当前所开展的业务中, 中小企业贷款难主要是由于其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等因素造成, 致使政府担保贷款所占份额过高, 民间资本型担保严重不足。政府的绝对主导地位实际是在支出政府信用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 然而担保中心的资本金不足, 缺少“源头活水”。

2、存在经营性缺陷。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经济团体组织的形式参与市场, 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性出资建立的政府担保中心没有实行市场化运作, 而是根据“谁投资, 谁决策”的原则操作, 行政干预较为突出。因此, 存在着经营性缺陷, 主要表现在:资金补偿机制、风险分散机制、担保品种和担保人才等方面。

3、存在功能性缺陷。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 具有管理和分散风险的功能,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本身是市场现象, 政府在担保机构中的主导地位使其承担了本来可由市场管理和分散的风险。由于政府分散了资金, 必然会影响其维护市场秩序、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为了降低担保风险, 担保机构在办理业务中谨小慎微, 提高贷款担保条件, 抬高“门槛”延长审查时间。尽管如此, 仍难免陷入不易找到符合反担保条件的受保企业、致使开展业务处于尴尬境地。

同时, 随着业务的开展, 政府又充当了担保中心资金补偿机制的“开关”角色, 致使中小企业加深了对政府的依赖, 由此诱发中小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构建十堰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针对我市现实情况, 唯有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才是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捷径。

1、以市场为导向。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解决资本金来源和保证担保中心正常运营的前提, 建议政府采取“财政预算拔一点, 国有资产划一点, 辖内企业出一点, 社会团体筹一点”的办法为担保机构补充资本金。走市场化之路, 多方筹集资本金。以财政为主、社会其他资金为辅, 一是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扩充担保机构的资本金;二是利用财政回收的周转金及其他原来直接用于企业的资金、资产扩充担保机构的资本金;三是将机构改革后被撤并部门的办公用房、招待所等国有资产, 以及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退出的部分国有资产授权担保机构经营, 以实物形式为担保机构扩充资本金。

2、选好协作银行。

政府在选择担保机构协作银行时应优先考虑农村信用社, 因为信用社作为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 无论市场定位、自然地域或机构布局上都有其他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农村信用社一是情况熟, 可与担保中心建立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我市信用社长期与十堰市中小企业合作, 并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信用工程”建设, 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可通过对受保企业进行评级授信等方式, 使政府资金较好地用于真正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 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三是信用社能够根据受保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贷款方式等, 制定不同的责任分担比例, 帮助担保机构分散风险;四是在信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乡担保基金大幅增长、担保机构的社会信誉度显著提高的情况下, 信用社能够帮助担保中心开办中长期融资担保业务, 提高担保费收入, 并能适当增加担保放大倍数。

3、加强风险防范。

要实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措施。一是担保机构在担保贷款中应坚持“十不担保”原则:对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改组改制或改组改制不彻底、产权不明晰的企业不提供担保;对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属于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以及国家明令限制或禁止贷款的企业不提供担保;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有不良个人信用记录者不提供担保;对有不良还贷或担保履约记录的企业不提供担保;对内部管理混乱、班子不团结的企业不提供担保;对生产技术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市场主流产品的企业不提供担保;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资产状况不清、财务账目混乱的企业不提供担保;对反担保措施不落实的企业不提供担保;对可能涉及或正处于法律纠纷过程中的企业不提供担保;对依照有关法规政策, 担保机构认为不宜担保的企业不提供担保。二是开拓担保资金代偿源。政府可以每隔一定周期按财政收入增长的一定比例, 用于补充政府担保机构的担保资金。也可以将征自中小企业税收总额的固定比例, 在间隔一段时间后专门用于担保资金的补偿, 这样相当于是利用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自身的更大发展, 增加了资金补偿来源。此外, 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用于补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的专项国债来筹集资金。三是引入保险机制。针对担保机构向中小企业提出的反担保要求, 中小企业可通过购买保证保险来提供反担保, 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卸下被担保机构扔回的包袱;还可以从其担保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投保“信用保证保险”来转移其担保风险。

摘要:文中针对我市现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协作银行的合作意愿不强、支持力度不足等现状, 提出了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银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刘学胜《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难点及对策》《长白学刊》2002、2

破解企业执行难题 篇8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我们已经有了4万亿的刺激内需计划, 但从长远来看,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投入的作用, 要最大力度地夯实我们发展的基础, 就必须培育创新产业, 培育创新型企业,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际经验表明:知识和科技是对国家和经济最具安全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 也是增强产业、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 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和科技的作用, 才能解决我们当前以及未来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发展形势出现困难的时候, 科技人员应该挺身站出来, 勇敢负起责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工作者要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 深入到企业中去、深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主动把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科技人员进入企业, 为的是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要从创新具有转化前景的新技术上下工夫, 要从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上下工夫, 要从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上下工夫。

破解企业执行难题 篇9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一) 从企业层面看

首先, 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 持续经营的时间相对较短, 而且所从事行业变更频繁, 企业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 有些投资缺乏理性, 盲目性大, 企业经营具有不稳定性, 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发展的不确定, 难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使外部资金不敢进入。

其次,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 可抵押物少, 一般缺少足够的不动产作为信贷抵押, 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大多数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更重要的是,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多不健全, 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其财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企业资产运营状况, 难以被银行用来快速、准确地评估企业资产价值。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加大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

(二) 从银行层面看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基本是与以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的, 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实施了“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 大规模撤并基层网点, 上收贷款权限。此外, 由于对银行的逾期、呆账等不良贷款实行追究制, 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更加谨慎和小心, 使得中小企业难以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资金。

在大型银行退出的情况下, 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却发展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的重要金融服务提供者, 是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比较短, 基础薄弱, 导致其在规模和实力上都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三) 从资本市场层面看

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 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足, 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虽然自2004年起,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中小企业板, 但上市公司必须满足财务指标方面若干条件, 包括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 或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等等。企业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 对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 中小企业板市场仍是遥不可及的。我国目前对债券融资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管理模式。由于受到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 中小企业很难达到所规定的最小发行额度要求, 因此, 中小企业也很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获得融资。

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思路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既在于中小企业自身透明度低、信用度差所导致的高风险性与银行经营的谨慎性原则相冲突, 更在于我国还没有形成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中小企业融资难暴露出我国金融的结构性缺陷, 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反差, 现存的金融制度安排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限制了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各国在其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会面临这一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因此,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创新融资制度和融资手段, 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中小银行和民间金融来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不断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来满足中小企业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

三、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做法

(一) 大力发展中小银行

1. 完善中小银行自身建设。

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体, 中小银行自身首先需要发展和完善。应该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 在发展的进度安排上有总体规划, 对市场需求数量有科学分析和评估, 将中小银行的设立与发展相应地联动起来, 发挥自身优势, 开拓自己的优势市场。通过完善中小银行自身建设, 建立数量充足、治理完善、经营高效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解决和有效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2. 扩大和创新融资担保方式, 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银行要正确认识贷款担保的作用及局限性, 在信贷发放时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的前景和还款来源的分析。中小银行应该发挥地缘优势, 在对中小企业纳税、信用记录、工商年检、通关报税、产品质量检验等情况收集整理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对信用良好、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给予支持。中小银行应该扩大和创新担保方式, 除常规的抵押、第三方担保、质押担保方式外,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可以推行商标权质押、特许经营权质押、稳定收益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租赁经营权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同时, 中小型银行还应该加强与有实力的信用担保公司合作, 积极开展信用担保贷款。

3. 创新业务产品, 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

中小银行要充分整合自身的信息资源、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 以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为导向, 成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心, 量身订做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品种, 积极开发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质量保函以及票据承兑、贴现等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中间业务。在实际业务操作中, 中小银行要为中小企业解决好以下三个服务:一是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诸如交易对手资信、行业信息等各类信息;二是要尽量精简中小企业服务程序,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服务效率;三是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 中小银行要打破两个迷信, 即改变在业务工作中过度依赖企业财务报表和过度依赖足额抵押担保的做法。

(二) 规范发展民间金融

1.健全相关法律, 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从法律层面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给予民间金融活动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 保护中小民间金融主体。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通过设立相关标准, 发展不同的民间金融存在形式, 培养有风险自担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的民间金融市场, 提升民间金融规范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

2.发展非吸收存款放贷人。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标准, 倡导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等非吸收存款贷款人。通过制订相关条例和法规, 适当放宽放贷人所应具备的条件, 降低从事合法金融活动的门槛。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 考虑由发起人增资、争取资金捐赠和软贷款、财政资金支持以及商业银行或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转贷资金等多种方式, 解决目前小额贷款工资的资金来源问题。同时, 地方政府应成立小额信贷监管机构, 负责发放执照和保护借款人免受不公平贷款及不良追收债务的影响。

3.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大胆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 满足创业期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首先应该制订《私募基金法》, 合理划分定向募集与非法吸储的法律界限, 将原本通过地下钱庄、合会、企业集资 (集股) 等地下金融方式流动的资金按照股权投资基金进行归集、专业管理运作和收益分配, 提高民间金融的组织化程度。其次, 设定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标准, 培养有风险自担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的民间金融主体,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发展风险投资公司, 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形成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风险投资制度和运行机制, 完善有关风险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建立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鼓励风险资本来源的多元化, 建立与风险投资活动相配套的中介服务机构。

上一篇:勘察成果下一篇:视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