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等教育

2024-07-15

国际高等教育(精选十篇)

国际高等教育 篇1

一、典型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首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不仅有先天的语言环境优势,而且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作为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一直极力倡导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其目标非常明确,全球化与国际化的理念体现在相关的政策文件中。其次是其教学内容的国际化。近年来美国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国际知识课程的教学[4]。三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21世纪以来联邦政府通过推出前所未有的介入行动和相关政策扶持,展现了其国际化战略发展的新趋势[5]。

与美国相比,英国更加注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力促本国和国际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商业化与商品化。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外国留学生,同时,实行课程的国际化,并加强质量监控。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主要沿袭英国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为澳大利亚的出口产业,并业已成为其第二大支柱产业[6],其跨国高等教育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英国不同的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自成一体:建立在公立—私立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商务、学术、服务三位一体模式[7]。

在非英语国家中,首先考察历史悠久且居世界前列的德国和法国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

源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适应欧盟国际化改革潮流,德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成立了专门机构,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以鼓励本国学生出国学习和吸引外国学生到德留学,促进本国的国际化发展。

近年来在欧盟市场一体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的驱动下,法国高等教育开始迈出了其国际化进程,主要体现在促进高等教育理念,弘扬本国语言和文化,增强本国留学吸引力等方面[8]。

作为唯一一个欧美文化圈外的发达国家,日本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下,推出了各种政策,积极推动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尤其在招聘外籍英语教师上下足了功夫,同时也注重本国高校英语教师的研修,共同推进国际化教育。

二、典型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比较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国际化的需求与应对也存在差异,表现在各国不同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在分析了典型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基本情况之后,比较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异同,从中找出我国的差距。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国际化已经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是教育理念的国际化[9]。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希望可以吸纳别国先进的教学理念以促进自身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也想抓住全球化机遇传播本国文化并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就人员流动而言,各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正是我国需要迎头赶上的。人员交流的国际化包括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和学生来源的国际化。英语国家中,美国政府极力推进教学主体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增强学生流动,扩大教师的流动比例。英国本是一个非移民国家,随着近年英国相关移民政策的出台,海外教职工的引进也随之增多[10]。中国与日本在学生出国留学方面一直呈上升趋势,可能是由于与欧美处于不同文化圈的原因,引进国外学生与教师方面则相对缓慢。

同样,各国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国际化少不了交流,英语国家明显比非英语国家有语言优势。美国不仅重视教育各个环节的交流,还以其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在国际间寻求合作伙伴。同时,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或分校,就是英国与澳大利亚的典型做法。而在非英语国家中,通常的做法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重视开展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另一方面则开发包含国际内容的课程。德国则致力打造“精英大学”,实施海外教育项目与跨国远程教育项目。法国政府也在世界各国设立法语培训机构,推广法兰西文化。日本也积极创办海外分校、国际性大学,与具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国家合作。对中国而言,目前主要还侧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内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全世界不断增多的“孔子学院”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的交流合作。

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与问题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主要形式包括来华留学教育、孔子学院、双语教学与全英文教学。这些形式是我国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经验,考虑我国具体国情下的必然选择,在为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

来华留学教育服务是我国目前采取的重要的教育服务贸易形式,也是境外消费的主要表现形式[11]。目前留学教育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学历层次偏低,来我国留学的学历生、高层次学生的比例较低;

●生源地过于集中,来华留学生仍主要来自于亚洲近邻[12];

●针对留学生的国际化教育方式,课程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13];

●专业结构不均衡,人文社科类专业留学生占多;

●教学管理和培养质量与本国学生差异较大,存在“两种标准,两种质量观”的问题[14]。

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高校提升国际化程度的契机,是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路径。但是建设孔子学院也遇到了挑战[15]。外部环境上,在当前各国竞相传播本国语言文化的趋势下,文化国际推广领域的激烈竞争,使孔子学院建设面临机制完善、资金投入等挑战。内部环境上,由于孔子学院在某些国家发展过快,分布不均匀等,准确定位的缺乏和现有的办学模式均抑制了有效传播汉语文化的需求。另外,在全球范围内,孔子学院仍没有找到一个普遍适用的传播模式[16]。

作为国际化的重要路径,双语教学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也是国际化的必然结果。无容置疑,只有推进双语教学,扫除语言障碍,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仍存不少问题,例如:

●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整体目标和思路不明确;

●双语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材匮乏;

●学生水平有些还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作为双语教学的最高形式,作为使学生获得高水平英语交流能力和流利使用英语的最有效和最便捷的路径,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复合实用型人才的核心手段。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使英语变成获取知识、从事研究和跨文化交流的有用工具,从而缩短与国外教学水平的差距[17]。但是目前我国的全英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不少,例如:

●全英文教学的目标尚不够明确[18];

●英语与专业难度的协调仍是问题;

●师资水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19];

●全英文教学的普及度还不理想。

四、结论

纵观世界典型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尽管各国启动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不同,开展的工作重点有所差异,制定的政策重心也不一样,但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例如:法国鼓励企业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美国允许跨国公司参与海外分校建设;英国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澳大利亚提倡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语言与地区研究;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均重视教育质量。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之路还很慢长,如何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动态地选择调整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路径仍需要不断探索。

摘要: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一大趋势。本文选取典型国家,分别考察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总体情况,再比较其路径,最后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现实问题。

国际高等教育 篇2

英国文化协会的研究分析了各国在三个方面的表现:开放性和流动性;质素教育及学位认可;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这两个欧洲国家在这三个方面的得分都“非常高”。

爱尔兰共和国、澳大利亚和波兰也被列为最支持国际高等教育的主要国家。这五个国家的总分为0.87到0.92分,满分为1分。相比之下,英国的总分为0.79分,加拿大为0.71分,美国为0.69分。

这项研究名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形态:与欧洲的国际比较》,将于5月14日在柏林举行的“走向全球”会议上发表。

它审议了37项国家政策和规章措施,包括为学生和学术流动提供方法和资金、承认海外资格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英国文化协会教育研究高级顾问迈克尔•皮克表示,在接受研究的欧洲国家中,荷兰、德国、爱尔兰、波兰和法国“在开放性方面得分很高”。

他说:“他们最近发表了国际教育战略,并且都有专门的机构来实施他们的战略。”

与此同时,一项针对9个国家的分析发现,自以来,英国是唯一一个对国际化的支持有所下降的国家。

报告称,这是因为“以前由英国质量保证署对英国各机构的教育供应进行的周期性审查,已被英国新监管机构学生办公室监控的一系列指标所取代,而这些指标“并未完全反映跨国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

然而,该研究警告称,“英国与欧盟关系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国际交往和英国在这项研究中的指标”。

国际高等教育 篇3

关键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措施

一、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背景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三个核心概念之一,是指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视野与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功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各所高校都应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了解各国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来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模式,使得高等教育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与世界接轨。经济的全球化让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对世界的影响也越发深远。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也称世界教育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的国际化与国际间服务贸易相结合的产物。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给教育事业发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发达国家的国际教育已成为本国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全球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额每年已高达300 亿美元以上,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更多国家的大学和政府把对外交流上升到战略部署的第一要位,从而推动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近况及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近况。目前我国正将教育服务贸易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但是我国坚持教育体制改革,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的人数和外国教育者来中国任教人数增加的同时,国外留学生在国内留学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并且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合作。其大致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留学教育进展状况,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共派出留学人员总数为90.3万人,学成归国大约有22.2万人,仅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高达41.39万人,相比较2012年增长了3.58%。另一方面我国在接受国外留学人员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1950年到2007年我国接受的留学人数已超过124万。统计表明我国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是稳定发展的,接受留学生的能力明显增强,由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另外,中外合作办学也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表现,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国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批注设立的办学机构已达260个以上。截止2014年10月,全球已建立471所孔子學院和730个孔子课堂,这正体现了我国教育机构到国外的办学活动取得了空前突破。

2、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面临的问题。第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格局不平衡。我国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除了受到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条件制约外,还有其自身原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于以往有所增加,但与国际标准水平相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较低,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要求。第二,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不高,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指出,我国与世界上人均收入相近的国家相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总比重仍然偏低,其中外资主要体现在卫生、体育、文教、科学研究技术等领域。第三,我国教育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教育服务常常被人们视为公共产品,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往往被排斥。各类民办高校的自行组建发展主要是针对政府对教育投资分配的不公,市场意味着产权和竞争,教育服务市场也不例外。在受到产权制度和竞争机制缺失的影响以及教育处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教育服务贸易的提供者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去提高教育收益和改善教育品质,这是我国教育服务低端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匮乏的重要原因。第四,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不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学位国际认同度较低是制约我国国际教育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的瓶颈,也是国际教育进口贸易规模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

1、 首先应该解放思想,向国际化转变,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树立全新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理念,才能在突破和创新的基础上切实发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以此缩短我国与教育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根据WTO有关教育服务贸易的规定,在既考虑国际惯例又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来发展教育服务业。与以往不同,当今的国际教育服务已经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方式存在,所以我国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及时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把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发展学校的重要途径去审视。明确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性以及给我国教育行业带来的益处,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最终目的来看待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2、扩大国际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当,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显得更加频繁,从而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国外优秀先进的办学经验,提高我们自身教育水平。随着教育贸易承诺中限制的减少,我国应大力鼓励优秀教师和学生去国外的互访学习,激励本土教育机构同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吸收先进知识,以此加速我国国内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由其应支持鼓励我国高等学校和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采取多种合作办学形式,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人才,使这些人才能够缜密地考虑影响我国各级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细节,为教育决策出谋划策。同时将教育服务贸易竞争机制引入,形成你追我赶的优良竞争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影响,无论发展何种贸易形式,都必须遵循有效市场和行业运行规律,当某个产业处于卖方市场或者垄断地位时,这个市场往往是无效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甚至有可能受到损害。教育服务贸易也不可能例外,因此,我国要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必须引入竞争机制,良性的竞争是发展的动力。

3、突破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出口竞争力。积极调整相关政策,以此来吸引境外消费,加入WTO之后,各行业各领域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留学趋势也将逐渐内地化、低龄化。以吸收来华留学生为契机,完善现有留学生政策,为留学生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可以适当放宽留学生的年龄限制,对于特困学生可尝试贷款和助学金制度,降低留学生打工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增加国家奖学金数量和金额,尽早对留学生实行“国民待遇”,创设适合国际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宽松环境,充分考虑来华留学生的就业、移民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4-179.

[2]邓国清.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外教育研究,2008(11):45-47.

[3]徐坚.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商业时代,2009(10):58-60.

国际高等教育 篇4

1993年,国际教育发展联盟(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以下简称ICED)成立,旨在促进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教学、学术和教师的发展,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平台。作为一个国际性教育联盟,ICED的成员本身是各个国家、地区以改善高等教育实践为目标的机构或网络组织,拥有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成立至今,ICED不仅影响着其成员组织所在地的高等教育发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ICED的历史

ICED成立于1993年,首届委员会会议在英国牛津召开,来自6个国家的成员代表出席了会议,最初的财政资金源于英国的电信集团。1995年,第二次委员会会议在英格兰的拉格比市举行,来自9个国家的成员组织代表参加了会议。

1996年6月,在芬兰的瓦萨,ICED举行了第三次委员会会议,来自大洋洲、比利时、丹麦等10国家的成员组织代表出席了会议,加拿大、丹麦、德国等国家也表示了对会议的兴趣和支持。与此同时,ICED第一次国际性大会也在此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培养大学教师”,来自世界各地的75位与会者参加了大会。为了能够对大会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会议组织者举办了一系列小型的研讨班和专题讨论会。大会对大学新任教师的培养和研究生助教的培训进行了广泛的讨论。ICED每年举行委员会会议的同时,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大会,针对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高等教育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1997年4月,ICED第四次委员会会议在英格兰班伯里举行。会议同时还举办了一个国际专题研讨会,就“教学档案袋在教育发展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为有经验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分享、体验和实践教学档案袋的机会。1

此后,ICED的活动进入了规范化阶段,每年举办一次委员会会议,由其成员组织承办。同时每两年一个周期,分别举办国际性大会和专题研讨会,探讨国际上关于高等教育教学、学术以及教师发展等热点问题,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二、ICED的宗旨和目的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教育组织,ICED的成立致力于促进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或学术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ICED的组织者设立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第一,改进高等教育教学。通过资助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专业实践活动改善高等教育教学。

第二,推动教育、教学知识的传播。通过组织培训和印刷出版物等形式,在高等教育发展者之间传播教学和学习的经验,以及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育、教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第三,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座谈会、圆桌会议、专题研讨会等形式,集中讨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大的或最新的问题,为高等教育开发者提供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平台。除此之外,利用现阶段丰富的网络资源,ICED还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的网站,所有的成员组织可以通过网络了解ICED最新的组织和动态,也可以通过网站查找每次会议的优秀文章以及各种实用的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信息。2

第四,促进组织内部交流与发展。ICED作为一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联盟,其成员都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机构或网络组织。通过分享实践经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帮助成员国组织与增强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发展能力。

第五,支持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ICED的成员组织除了来自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机构以外,还包括来自拉丁美洲、南非、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机构。ICED通过委员会会议和国际性大会等形式,促进各成员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ICED还致力于帮助那些自身没有形成相关的高等教育发展网络的国家成立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网络,在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在世界范围内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

三、ICED的组织活动

(一)每年一次委员会会议

作为一个国际教育发展联盟,ICED委员会的成员由其各成员组织的主席或代表组成。委员会主席由委员会成员选举产生,每两年一个任期。在每年一次的委员会会议中,与会者都会带来其高等教育发展网络的资料,分享关于教师、教学发展活动的信息以及活动组织运作的过程。代表们展示资料的同时,与会者采用头脑风暴等方式,共同讨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如在2003年举办的ICED委员会会议中,来自克罗地亚地区的成员组织代表带来了关于克罗地亚地区教师培训的资料——《高校教师初期培训计划》。该计划是克罗地亚地区发展教学质量计划的一部分,针对大学新任教师的初期培训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讨。希望通过对高校教师的初期培训,使教师系统地掌握该地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需求,熟悉欧洲高等教育教学的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报告针对计划实施的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展现了克罗地亚地区高校教师初期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每年一次的委员会会议,参与者能够在展示自身工作成果的同时,了解国际同行的工作进程,多角度地了解高等教育的教学发展。

(二)国际性大会

ICED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性大会。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者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使经验的分享更加便利。

1996年6月,ICED第一次国际性大会在芬兰的瓦萨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培养大学教师”。不同国家的代表针对大学教师的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来自瑞典的艾克曼(Bengt Ekman)指出,在瑞典大学,农业科学的教师如果希望成为副教授,则必须完成为期8周的教师进修课程。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吉列(Max Gillett)则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实验,来判断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在他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对175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判断教师教学培训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教师相比,接受过培训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好评,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芬兰的万哈拉(Metja Vanhala)通过观察奥卢大学不同学院的教师上课的情况,了解到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证明了开设教师教学发展课程的必要性。4

通过这次大会,与会者不仅认识到了世界范围内教育开发者对高等教育教师发展的普遍关注,也了解到了不同地区对教师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存在着不同。如,在美国教师发展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是助教,课程人数众多,时间很短。而在澳大利亚培训的对象倾向于大学讲师,课程人数较少且持续时间较长。不同国家教师培训活动的差异更加证明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国际性大会,各国高等教育开发者在分享自身经验的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其它国家工作的状况。不仅为高等教育发展落后的地区提供借鉴和经验,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发展发达的地区提供了新的想法和思路。

(三)国际专题研讨会

国际专题研讨会是ICED组织承办的专题性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由ICED的成员组织承办,与国际性大会交叉举行。与国际性大会不同的是,ICED资助的国际专题研讨会针对高等教育领域中更加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如1997年举办的第一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是“教学档案袋在教育发展中的应用”。1999年第二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是“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对人们普遍关注的高等教育具体问题的分析,促进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

(四)创办刊物

《学术发展国际期刊》是ICED主办的期刊,每半年出版一次,办刊的目的在于使世界各地的学术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的讨论和扩展学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保证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期刊中收集了ICED各次会议中的优秀文章,其中主要包括各种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的文章。如英国学者马提亚斯(Haydn Mathias)发表了针对英国研究型大学新任教师师徒制培养计划的文章,指出以学科为基础的辅导教师对新任教师发展促进作用。5俄罗斯学者贾伟思(Donald Jarvis)等通过总结三个关于俄罗斯高等教育教师发展的研究成果,概括了目前俄罗斯高等教育教师发展的成就和挑战。6针对教学档案袋的应用,康拉德(Linda Conrad)和巴克瑞德(Margaret Buckridge)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的IJAD上发表文章进行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学档案袋在高等教育教师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形成性和总结性教学档案袋的区别和联系。7 8

除此之外,ICED还在计划出版国际教育发展年鉴,用来记录每个成员机构的教师、教学和教育发展中心的计划和活动。

四、总结

ICED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性组织,其存在和发展影响着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其成立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16年,但是在这16年间,ICED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国际性组织,拥有一整套完备的工作规划。其成员组织遍布大洋洲、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包括20多个国家的教学发展机构或网络系统。通过加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机构或网络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者提供一个无障碍的交流平台。

注释

11.http://www.osds.uwa.edu.au/iced.

22.Lewis Karron·G,A·Eric Kristensen.Global Faculty Development Network: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ICED)[M].To Improve the Academy,1997:16.

33.4.http://www.osds.uwa.edu.au/iced.

45.Haydn Mathias.Mentoring on a Program for New University Teachers:A Partnership in Revitalizing and Empowering Collegi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2005,10(2):95-106.

56.Donald·K·Jarvis,Maria·V·Kondrashova,Azer Gamidovich Efendiev,Marat Tukhfatullin.Faculty Development in Russian Higher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2005,10(2):125-137.

67.Linda Conrad,Carol Bowie.The Impact of Context on Readings of Teaching Portfolios[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2006,11(1):31-42.

国际比较教育 篇5

——《爱弥儿》读后感

摘要:《爱弥儿》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关键词:天性自然教育爱弥儿

一、《爱弥儿》内容: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写于1757年,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

全书共分为5卷,《爱弥儿》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前四卷提出九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论述男子教育的改革,揭穿法国封建教育的腐朽荒谬,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2岁至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对12岁至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十五岁至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借爱弥儿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子女的革新。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爱弥儿》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至今仍然散发着绚丽的光芒。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围绕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发展儿童的天性而展开。这本书全面体现了卢梭的教育观点,他的观点虽然是立足在法国18世纪的社会和教育环境,而今他的理论和观点在当今社会也不乏可取之处。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16岁时由于不堪师傅的虐待逃离日内瓦,开始了长期的流浪生活,曾走遍全瑞士,到过法国许多地方,从事过各种职业,在流浪生活中,他阅读了洛克、莱布尼茨、笛卡尔等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自学了数学、史地、天文、生理、解剖等科学知识,还掌握了拉丁语。长年流浪生活使他对社会有了独特的见解。

继十六、十七世纪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这句骄横的名言,就反映了这种专权状况。

而《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二、读后感: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在爱弥儿身上,卢梭就倾注了培育这种“新人”的理想。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全书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认为人秉有天赋的自由、理性的良心,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所以教育应受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书中把受教育者的成长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呼吁教育要适应各时期的年龄特征,同时还要适应个性差异和两性差异。它对于体育、感官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子女教育,都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和主张。

该书题材新颖,词语锋利,尖锐地批判了法国封建社会及其教育。该书因触怒贵族和僧侣阶级,出版后即被宣布为禁书,在巴黎遭到焚毁,卢梭被迫出走国

外。书中阐述的思想对于康德、裴斯泰洛齐、杜威以及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史上,《爱弥儿》也占有重要地位。但该书把儿童的天性作为兴办教育的根据,却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不对孩子横加干涉,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许多年轻的家长因为自己的遭遇而不愿再让自己的孩子受苦,担心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于是人人便有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从小孩生下,甚至在怀胎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是好还是坏呢?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番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曾在教育课堂上老师播放了关于神童魏永康的事迹。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而在3年后,却因生活无法自理被中科院劝退回家,这样一个天才,为何被退学回家了呢?这不得不让人思考他的教育方式。

魏永康出生于华容县的而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魏炳南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已有70多岁,靠发放的补助生活从小天资聪颖过人的他也确实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幸福。生下两三个月母亲曾雪梅就教儿子识字,经常读唐诗给儿子听。尽管还不会说话,但这种早期的教育还是取得了效果。在母亲的倾心教育下,魏永康在2岁时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时,基本学完初中阶段的课程,后来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年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时,又已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魏永康毕业后考上中科院高等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然而,他的生活却无法自理,这一切都与他的母亲有关。曾雪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有出息,于是所有的家务都包在了她的身上,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在其读高中时,还要母亲喂饭,读大学时,下岗在家的母亲继续决定陪读,从此母亲仍形影不离的陪在儿子的左右,甚至帮他洗头。智力上的“高能儿”在生活中却是个“低能儿”,他甚至连与人交流都困难。

究竟是什么原因早成了这种现象???

没有了童年的欢声笑语,没有了调皮叛逆,从一生下来就被读书的生活所填满,他的人生中除了学习就是学习,除了看书就是看书,母亲的严格教育却最终

造成了孩子的悲剧,这不得不给父母敲响了一个警钟。

而卢梭的《爱弥儿》对此提出了质疑?

卢梭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自然的教育和人的教育要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应与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相一致。只有依照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根据儿童的能力和自然倾向进行恰当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的发展。这就是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一切方法都应从此原理产生。他在第二卷中写道:“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

根据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卢梭反对压抑儿童个性和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反对严格的纪律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看、去想、去感觉一切事物;要求教育者“应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在进行教育之前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能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适当的环境,从旁仔细地观察和适当地诱导,只是在儿童感到经验上或力量上不足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而不应强迫儿童接受成年人所特有的方式方法。

任何违背自然地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孩子并不是任人随便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他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在教育生活中,应该把孩子当做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仁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一切处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因而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让他们在自由中尽情地奔跑,肆意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气的有个性的孩子。

如今,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卢梭的《爱弥尔》,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对人性的教育。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

什么?一直以来我坚信: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与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玩耍打闹,在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快乐地成长。

因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更大的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我相信:只要努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定不会遥远。佛说:人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因为有了你的作为,才使得人生变得有意义。人生本来就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我们只不过是去奋力追求还他个原貌而已!

一切随着孩子的本性发展,让孩子在自己的环境中舒适快乐幸福地生活、成长!相信只要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拥抱中自由成长,他们才可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三、参考文献:

1、武守志;《爱弥儿》与素质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03期

2、杨帆;从《爱弥儿》探究卢梭的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S1期

3、晏志伟;浅析《爱弥儿》的女子教育思想[J].知识经济 2011年03期

4、孟晖;论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篇6

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国人形象

H195;G125A007906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在近代饱经蹂躏与欺压而现在正在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和平大国,既拥有光辉灿烂而又神奇深邃的古老文化,又有多姿多彩、各民族交织、中外交融的现代文化。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希望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及其观念推向世界,并都竭尽全力努力为之。我们国家也需要这样做,需要将我们中华文化融入国际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中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已逐渐成为当今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不言而喻,也必然要承担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责任。其实,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家就意识到,汉语教学必然同时伴随着文化教学,并开始认识到,文化应区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汉语教学所伴随的文化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更需侧重于交际文化。

然而,时至今日,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诸如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应占什么地位,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应是什么关系,文化教学应选取什么样的内容,在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应呈现什么样的心态等,目前人们在认识上不是很清楚,也不是很一致。同济大学举行“汉语国际传播:跨文化视域下的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10月2526日),专门讨论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言与文化问题,并准备开展带有一定学术争辩性的学术对话,这无疑将有助于大家对上述诸问题的进一步明确,以利于汉语教学和文化教育。

一、 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本文所提到的汉语教学,包括以前说的对外汉语教学、现在说的汉语国际教育和针对华侨华裔子弟开展的华文教学。汉语教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关涉到汉语言文字学、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以及文化、艺术和其他某些学科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其核心任务与内容是汉语言文字教学,其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让国外愿意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学习、掌握好汉语,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因此,汉语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怎么让一个零起点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尽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他希望学的而且是应该学习掌握的汉语。”

为什么要强调汉语教学必须以汉语言文字教学为核心任务呢?理由有三:

第一,汉语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设法让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尽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汉语。有人强调要通过汉语教学让外国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想法当然好,但是,如果外国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过不了关,他们怎能了解、研究中华文化?

第二,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或者说大多数是汉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第三,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靠学好并掌握了汉语,特别是学好并掌握了汉语书面语的外国学者,由他们来向自己的国人介绍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切实做好汉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正是为了更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

因此,汉语教学的基础教学、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汉语言文字教学,尤其在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从整体上来说,其他学科方面的教学都是为国外汉语学习者更好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字服务的。

总之,想方设法帮助外国的汉语学习者尽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好汉语,特别是汉语书面语,这是汉语教学自身担当的最主要、最直接的任务。我们决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二、 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应放在什么位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教学必然会同时伴随着文化教育,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特别是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需要重视跨文化交际问题,汉语教师也需要有文化的头脑。但是,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应放在什么地位?早先媒体就曾炒作并宣传:“汉语教学是手段,传播中国文化才是目的”,“不能只讲授语言的应用,而不深入到文化的内涵”,“外国人要学的是中国文化,不是汉语”,等等。(李泉,2012)最近又有一种意见说,汉语教学的重心应由语言教学转向文化教学。而现在无论汉语教师培养还是华文教师培养都有一项要求,那就是起码要掌握一种文化技艺,当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更是普遍地大搞文化技艺活动,乃至高校面试硕士生或博士生时,竟出现了考生都带上一把剪刀或带上一长条红绸带什么的这样的情况;国际汉语演讲比赛文化技艺也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这些看法、这些做法,很抢眼,但我认为并不正确。

确实,汉语教学必然伴随着文化教学,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要让文化教学成为汉语教学的重心或主流,更不是要用文化技艺来冲击乃至取代汉语言文字教学。我很同意李泉教授(2011)下面这一看法,“要恰当地评估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汉语教学跟其他外语教学一样,是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功能,文化教学不宜喧宾夺主。过于强调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误解,是对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功能的扩大化、理想化、超负荷化”。而杨国章教授早在1991年就指出,“语言教学的重心是解决语言学习问题,这一点什么时候也不能动摇。我们要重视文化因素,这是立足于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言的。……但不能把语言课变成文化课,否则,就冲淡了语言教学,喧宾夺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曾在孔子学院任教的蒋向艳和陈捷(2010)二位老师合作撰文也指出:“过多的中国文化介绍占据了大量的授课时间,致使汉语教学进度极其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继续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感到没学到什么东西,没什么进步,很容易放弃。可见汉语课上过多地介入中国文化的介绍会搅扰学生对汉语本身的学习、记忆和运用。”再说,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正如北京语言大学赵金铭教授(2012)所指出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这样的文化教育才能深入骨髓。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要从这方面去下功夫研究,而不是像目前那样表面地开设一些文化课、搞些文化技艺那样的一种做法。目前这种做法只是一种浮躁之举。如果按照前面所说的那些错误导向来开展汉语国际教学,不仅会大大削弱汉语言文字的教学,而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既非策略之举,更非科学之举,反倒有损中华文化的传播,引起一些国家的反感与不安。西方各国,他们在海外分别开展的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的语言教学,同时都伴随着文化教学,包括他们的价值观教学,可是我们不妨去考察、研究一下他们的教学与教材,是不是像我们那样做的。我们需要换位思考。

我们的老前辈吕叔湘、季羡林、朱德熙等先生都不约而同地曾这样强调过:“首先要教给外国汉语学习者的是汉语本身。”(李泉,2012)季羡林老先生还特别说了那么一段话:“我们首先要送去的就是汉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汉语是‘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华民族古代和现代的智慧,也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国人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必须首先抓汉语。为了增强中外文化交流,为了加强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我们首先必抓汉语。因此,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须是汉语。”(季羡林,2000)季老先生的话明确告诉我们:汉语教学要汉语先行,而非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将适得其反。我想,只有达到老前辈们所说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做到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双赢。

三、 汉语教学中中华文化的呈现内容、方式与呈现心态

文化,其含义是很广泛的。到底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大家看法不一定一样。就我个人认识而言,并参考陈光磊(1992)的意见,中华文化似可包括如下诸方面:

物质文化:如秀美山川、地理风貌、诱人的风景区、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建筑、产品(特别是传统产品)等。

思维文化:这是民族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某种信仰,主要是指哲学思想、思辨方式、宗教信仰,也包括诸如说时间、地点的方式(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计数称量法、方位定法等。

艺术文化:如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和雕塑(包括石雕、瓦雕、木雕、泥塑、糖人)、剪纸等工艺产品。

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习惯,包括酒文化、茶文化以及主要菜系等,也还包括饮食器具等。

健身文化:主要指中医中药、针灸、按摩推拿,以及武功、拳术等。

习俗文化:即贯穿在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本民族所特有的习俗,包括婚丧喜事,以及亲友称谓和会话语言规约(包括称呼、问候、询问、道谢、致歉、告别、赞同、拒绝、打招呼等表达法)等。

心态文化:即一般所说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

历史文化:这除了实际的国家、民族的实际历史外,还包括历史上那些渗透着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的职官制度、典章制度、文学经典以及传统节日等,也包括渗透于文化之中的并不断发展而逐渐积累成的、打有时代烙印的成语典故、警句格言等。

汉字文化:这是中国文字的特点带来的,如中国的书法、中国的谐音字画(赵华2012)、中国的印章等。

体态文化:有些带有共同性,如伸大拇指,表示称赞、叫好,伸小拇指表示渺小、微量,伸中指表示辱骂;而更多的是有差异的,如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而据说在美国人眼里,这一体态则表示发疯。

以上所述,有的会是交叉的,如古建筑,既可视为物质文化,也可视为艺术文化;再如书法,当然是汉字文化,也可视为艺术文化。20世纪90年代张占一(1991)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事实上所有文化都可以说是知识文化,其中一部分与会话交际理解密切相关,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譬如某些思维方式、某些习俗、某些语言规约等,这部分可视为交际文化。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彼此不是分立关系,而是包含关系。

文化:从时间跨度说,一般可分为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

以上所述,不一定说得很全,但大致如此。汉语教学中所伴随的文化教学,我们需要考虑的是:(1)该选取哪些文化内容和文化点?(2)所选取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点,前后该如何安排为宜?(3)该采取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是开设文化专题课,还是编作汉语教材的课文?如果开设文化专题课,开几门课?开设什么样的课?(4)我们该持有什么样的呈现心态?现在说实在的都还不是很有底,都是根据教材编写者自己的认识与想法在做,尚缺乏必要的一致的看法与规约,难免成绩与缺憾并存。李泉教授(2011)曾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汉语教材包括文化教材,从文化教学的视角进行了很好的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很有见地。

文化内容、文化点的选取,文化内容、文化点的前后安排,如果不加研究只是凭想当然,不可能真正达到有效的或者说最佳的文化教学的目的。今天,在上述四个问题上我没法提出具体的意见与看法,因为没有研究。但我觉得有些问题值得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与思考。

首先,我国的古代文化是很辉煌,但不能光展现古董,很需要展示当代文化,甚至包括我们的春运和高铁、跨海大桥等,以呈现我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变化为主。内容的选取,除了考虑让外国汉语学习者对中国与中华文化有个大概的、最必需的但又比较正确的了解外,更多地要考虑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需要。

其次,文化内容主要应该通过汉语课的课文来呈现,以便对外国汉语学习者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因此,课文内容的选取尽可能精当,课文内容的设计要有创新性《博雅汉语( 准中级,加速篇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十四课《采访孔子》,就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编写得不错。。课文的前后编排要尽可能合理、科学。也可以适当开设文化专题课,但不宜过多,最多三门:《中国概况》、《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学》。甚至可以合并为两门,《中国文学》合并到《中华文化概说》。文化技艺,在中小学可以适当教授,以引发孩子学汉语的兴趣,但也要适度。在大学,只能作为课外活动来教。

再次,文化的呈现心态很重要,一定要摆正。我们既不要一味迁就、迎合外国某些汉语学习者的猎奇心态的需要,也不能不考虑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合理需求。不取“宣传”、“说教”的态势和做法,不强加于人。在这方面要去“泛政治化”心态。“对己方文化不炫耀、不自美”,“对他方文化不贬损、不排斥”。2005年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教材中,有篇课文名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课文中有这样的话:“事实上,在今天,西方文化已经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样子。……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出现了很多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比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全球气温变暖、淡水资源匮乏、森林被过度砍伐、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动物物种不断灭绝、新疾病频繁出现等等,所有这些都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21 世纪应该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这样的言辞明显含贬损之意。在我们的汉语教科书中,“要树立一个开放的中国形象,一个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愿意与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待的中国形象”。总之,在汉语教学中,“文化呈现应取平和、务实、超然的心态”。(李泉,2011)

四、 国人形象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一定的宣传当然需要,但最后能否达到如愿以偿的有效传播,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他人是否需要,海外各国是否需要;二是文化自身对海外各国的吸引力、感染力,国人形象对海外各国是否有吸引力、影响力。后者是达到有效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

最近听了李宇明教授在复旦大学所做的一个题为“汉语传播的国际形象问题”的报告,很受启发。李宇明教授说,18、19世纪直至20世纪“二战”前,法语几乎成了国际通用语,特别是在各国上层人物和知识阶层中。原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笛卡尔等创造的灿烂的法国文明让人羡慕。“二战”后,法语逐步为英语所替代,英语几乎成了国际通用语。是什么吸引世界各国都转向学英语?是现代化、国际化造就了英语的实用性。“实用战胜了高雅”,于是英语几乎成了全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的无形的支柱。李宇明教授所说的情况值得我们深思。汉语要有效走向世界,中华文化要有效向国际传播,就得靠我们国家、我们国人的形象。跟我们自身直接相关的,就是有赖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出访的中国人和我们的汉语教师自身的形象,包括言谈举止。出访的中国人和我们的汉语教师就是中华文化的形象大使,就是中华文化的窗口与镜子。可是目前我们有些国人、有些汉语教师在海外的表现,实在与我们国家和平发展的整体国家形象极不相称。那些人在海外不遵守当地的规约和习俗,大声喧哗,随地扔垃圾,处处摆阔,有意无意地呈现某种傲气和霸气,等等。这怎么能吸引世界各国来学习汉语、来了解、享受中华文化?不错,现在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正如李宇明教授所指出的,这是由中国腾飞的经济、中国的“经济红利”所吸引的。然而这只能吸引少部分人。所以李宇明教授强调指出,汉语和中华文化要向世界传播,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李宇明,2014)我非常赞成李宇明教授的这些意见。确实,国人形象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

陈光磊.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2] 季羡林.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M]//张德鑫. 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蒋向艳,陈捷. 法国巴黎中学汉语教学状况及分析[C]//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李泉. 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 世界汉语教学,2011,(3).

[5] 李泉. 国际汉语教学:学科与事业[R]. 北京: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2012.

[6] 李宇明. 汉语传播的国际形象问题[R]. 上海:首届汉语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 2014.

[7] 杨国章. 文化教学的思考与文化教材的设计[J]. 世界汉语教学,1991,(4).

国际教育:国际合作培养合格教师 篇7

据国际教育组织网站2013年2月21日报道, 国际教育组织两个分支机构——纳米比亚全国教师工会 (Namibia National Teachers'Union, 简称NANTU) 和芬兰教育工会 (Trade Union of Education of Finland, 简称OAJ) 共同签署了一份为期3年的教师培训协议, 此举不仅旨在增进两个机构之间的对话, 而且也希望借此提高教育工会的世界地位。

纳米比亚全国教师工会秘书长贝西利乌斯 (Basilius Haingura) 认为, 该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纳米比亚全国教师工会成员的公民权利, 促进民主决策进程, 推进工会成员、联盟、教育领导者、教育管理者之间的社会对话。该协议明确指出, 提高公民社会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促进教育发展, 教师工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提及需要培训合格的教师时, 贝西利乌斯表示, 该协议将会敦促纳米比亚全国教师工会继续努力培训合格的师资队伍, 着力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芬兰教育工会特别顾问萨米 (Ritva Semi) 女士指出, 一个国家要想有良好的教育状况, 政府和工会之间必须要能够进行正常的对话。双方都需要合作, 建立良好的关系, 才能得到有益的效果。萨米女士还赞扬了纳米比亚政府将在今年开始实施的免费公共义务教育政策, “我相信, 免费教育非常重要, 因为这是对整个国家进行教育的唯一方式”。此外, 她指出, 芬兰教育工会将在3年的合作期内, 为纳米比亚全国教师工会的培训活动提供资金援助以及教学支持。

国际高等教育 篇8

现诚征会议论文。获选论文将刊载于2012年8月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Connecting the Global to the Local》一书中。

来稿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学府路1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分院, 邮编:315100。联系人:南二丽, 电话15888586620。电子邮箱:nit2011@163.com。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11年4月30日, 来函请注明服务学习国际会议投稿。

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分析 篇9

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创新、交通的便捷以及英语的不断普及,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国际化”或者说“全球化”成为了全球一个非常热门的词语。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则由来已久,早在15世纪,欧洲大学之间就存在着教师和学生的国际间流动。知识是在许多前人经验发现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类智慧的集中产物,而大学作为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场所,只有从世界各地的研究和发现中汲取经验,才能够真正推动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从一产生就具有着“国际化”的属性。

除了教师的国际化和研究与教学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的国际化。早期西方学校招收国际学生的初衷是出于政治需要,后来随着各国经济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各国政府不断削减大学的办学经费,许多大学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这迫使大学招收大量的国际学生,以国际学生的学费来缓解学校的财政压力,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际学生基本都集中在这些西方大学所在地进行学习,90年代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和联合办学项目等途径,在本国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完成西方大学的教育,获得西方大学授权颁发的学位。

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产品也不断呈现国际化趋势,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本国的需求,更倾向于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往往又被称为“跨国教育”,涵盖了境外教育机构为境内的学习者所提供的所有的高等教育课程和教育服务(包括远程教育)等。本文则继续沿用这个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学生到境外教育机构主体所在地进行学习;第二则是学生在境外教育机构在本国或第三国所设立的分校中进行学习。

2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

上世纪70年代,由北欧经济学家提出的“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渐进的过程,由出口向授权生产再向合资生产最后向独资生产逐步进行转变,形成一个动态的发展体系。借鉴该模型理论,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和高校参与的程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可以分为四种形式。

2.1 留学

在这一阶段,大学“出口”高等教育服务给外国学生,外国学生在大学所在地进行注册学习。目前,留学是最主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式。表1是2000至2008年在境外教育机构注册学习的国际学生数,从该表中反映出两个显著的现象:第一,在这8年时间中,全球国际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从2000年的190多万人增长至2008年的330多万人,增幅将近70%;第二,西方发达国家是国际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0%的留学生是在发达国家的大学进行学习。

表2反映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作为最主要的5个留学目的国,在国际留学市场占有主导地位,拥有着全球50%的留学市场份额,其中美国凭借其高等教育领域的绝对优势,吸引了将近五分之一的国际学生前往留学深造。

表3反映了在这5个主要留学目的国学习的国际学生的生源分布,亚洲是最主要的国际学生来源地,而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起飞,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成为世界留学市场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澳大利亚,该国2008年接收的国际学生中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2.2 合作办学项目

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类似于企业的一种“特许经营”,指国外的大学,往往是发达国家的大学与国内的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内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双方学校的文凭。在这种合作办学项目中,4年的本科教育往往被分为“2+2”或者“3+1”的形式,前面2年或3年在国内大学学习,后面2年或1年前往国外的合作学校进行学习,双方学分互认,为学生颁发两所学校的文凭。根据教育部2011年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批准设立和举办的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为533个,相比2002年的143个项目增长了3倍多。合作办学项目的迅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学生对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因为一些国外大学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往往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放松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管,影响了合作办学项目的整体教育质量和声誉,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2.3 联合办学机构

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指出企业国际化的第三个阶段则是与东道国的企业进行合作,入资于当地企业,合资兴建生产基地,在东道国当地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在高等教育产业中,由于受到东道国当地教育法律法规的限制,外资进入教育领域往往需要东道国当地的教育机构参与,所以双方教育机构共同出资在东道国联合创立一种新型的办学机构,为东道国当地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颁发双方学校文凭。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属于最早允许设立联合办学机构的国家,它们制订了相关联合办学的政策鼓励西方知名大学入资国内的教育机构。通过这种方式,东道国可以迅速提升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一方面满足国内学生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周边其它发展中国家学生前来留学,获取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

中国于200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和机构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宁波诺丁汉大学是新条例下经教育部批准的首家中外合作大学,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在2004年合作创办。截至2011年5月,我国批准设立和举办的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中外联合办学机构为36所。

2.4 独资办学机构

独资办学机构指由国外教育机构在东道国独资设立的分校或教育机构,例如在伦敦和巴黎,都有国外大学独资设立的分校。由于政策的限制,在发展中国家独资设立的办学机构为数不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新加坡亚洲新南威尔士大学,该校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全资在新加坡设立的分校,于2007年初开始招生,开办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但由于招生数远达不到预期导致巨额财政亏损,不得不在当年5月份宣布关闭。

3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业动因

3.1 一般性产业

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普通企业来说,其实施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跨国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或扩大市场份额以实现长期的利润增长。而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英语的广泛普及、各国文化的融合、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以及跨国资本的自由流动等,都促使企业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邓宁(Dunning)在过去FDI理论的基础上于1977年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选择进行海外投资或海外生产活动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跨国企业拥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特的所有权优势,这种优势来自于企业内部,包括先进的组织管理结构、人力资源、金融资源、技术知识产权、商誉等等。

2)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跨国企业更倾向于将资产和生产环节加以内部化,以继续保持其所拥有的各项优势,这种企业行为能够为跨国公司带来内部化优势。

3)东道国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跨国投资生产能够为企业带来高于国内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这种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市场规模、成本因素等等。

3.2 高等教育产业

东道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成本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外高校的运营成本,但这并不是国外教育机构选择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原因。大量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开展和设立,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对东道国市场需求的考虑。国外大学的国际化从单纯吸收留学生逐步向联合办学、独立办学转变,就是为了满足东道国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迎合了一部分想接受国外高等教育但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负担出国留学费用的学生或者不愿意离开东道国出国求学的学生的需求。

发达国家大学所具有的一些所有权优势是其进行国际化的基础保证,包括深厚的研究基础、悠久的学校历史、知名的教师、先进的知识理念等,这些优势被很好地应用在国际化办学和市场开发中,为大学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生的全部或部分课程往往是由国外大学的教师讲授,由国外的教育机构来监督和评估学生的表现情况,使他们能够接触到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方法。同时,由合作办学项目向联合办学或独立办学转变,能够更好地克服合作办学项目中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有效地保障了国外大学所具有的这些优势,避免了国内项目合作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味降低入学标准或毕业标准,影响国外大学国际声誉的情况。

4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动因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似乎高等教育与其他行业国际化动因有相似之处。但因为高等教育不是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着“公共产品”的特性,其办学经费很大部分来自于国家,以行政拨款、学费补贴或者以研究经费等形式来获得,因此高等教育产业受国家政策的干预性较强,国家往往根据公共政策目标来调整高等教育政策。这就要求除了从产业角度分析经济动因之外,还必须从宏观层面出发,进一步分析国家政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影响,揭示国家政策是如何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的。

4.1 供给因素

西方大学的教授学者往往把学术重心放在科研工作上,相比本国学生,教育国际学生需要花费他们更多的精力,如果在国外分校授课的话,来回奔波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科研安排,同时由于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这都使得西方大学学术委员会不赞同大学的国际化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招收外国学生的原因不在于大学本身,而在于政府对本国高等教育的政治态度。早期,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公共产品”,能够对社会带来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因此西方国家基本上都通过免学费、学费补贴、助学金、奖学金等形式鼓励国民接受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的入学率,以取得最优社会效益。这种情况下,许多西方高校并没有积极性去招收国际学生,招收国际学生往往只是出于政治的需要。然而,随着大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根据最新OECD数据,2010年OECD国家平均入学率达到了56%,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完全提供免费或低廉的高等教育成为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此,考虑到国外学生对本国所产生的“溢出效应”的有限性,许多发达国家都逐步放松了对留学生学费的管制,允许大学对国际学生征收高额学费以弥补教育成本的缺口。西方大学开始热衷于招收大量的国际学生,尤其是在一些办学成本较低的专业例如商业和管理等专业。国际学生的学费成为大学行政和科研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近些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招收国际学生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纷纷出台吸引国际学生的政策,鼓励本国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中国自2000年颁布《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以来,招收的国际留学生数量连年递增,截止至2010年在中国的国际学生总数已经超过26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之一。

4.2 需求因素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发达国家国际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张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巨大市场需求,而促使学生选择国外高等教育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1)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富裕家庭,都希望送孩子去哈佛、牛津等这类世界知名学府进行深造,接受国外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知识理念,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2)部分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也是吸引国际学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在这些国家大学中的学习,可以比较容易取得技术移民资格和居留权,这使得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出于移民的考虑,前往这些国家求学。例如,由于人口密度小,澳大利亚对技术移民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每年都有大批的国外学生前往澳大利亚的大学留学深造,学习澳大利亚急需的专业和技能,他们毕业后很容易在当地找到工作,能够很快地适应和融入澳大利亚的文化生活。

3)除了上述的两个传统原因外,对于国外高等教育的需求激增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速快于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的扩张速度,使得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需求在国内无法满足时,一部分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势必会选择国外的高等教育。与此同时,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国外大学纷纷采取合作办学、独立办学等形式,抓住机遇,以满足发展中国家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因此,东道国对高等教育态度和政策影响着其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进而制约着国民对国外高等教育的市场需求。

5 政策建议

所有权优势是高等学校进行国际化行为的内在基础,而国家的教育政策则影响着该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趋势的持续性。中国作为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之一,应该不断提升本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海外学生,充分享受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优势,完成主要生源国向主要目的地国的转变。

1)合理利用资源,有重点地进行扶持。提高中国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扩大国内名校的国际影响力,加强所有者优势的建设,提升国内高校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2)逐步改革和完善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一方面,增强高校管理的自主权,拓宽大学的融资渠道,利用社会力量办校,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大学吸收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监管,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借鉴国外合作院校的优势和资源,提升本国高校的办学水平。

3)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师资队伍不断国际化,灵活吸纳来自世界各地学术方面的高端人才。部分高校的某些专业可以适当采用英语进行教学,增加这些专业的国际吸引力。

4)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交流,增强与世界其他教育机构的来往。加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快与发达国家学历互认的进程,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学历的国际通用性和含金量。

参考文献

[1]高玉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机遇、挑战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12):130-134.

[2]顾建民.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差异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1-6.

[3]谷海玲,廖益.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分析[J].职业圈,2007(13):119-121.

[4]王涛.西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9(6):98-103.

高等教育职能国际维度嵌入研究 篇10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 是把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机构并针对外部环境而言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基本职能。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之日起, 大学便肩负起人才培养的任务。培养专门人才是教育活动的首要职能, 也是大学最基本、最原始的职能。中世纪的大学是学者和学生共同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 被定位于传播知识 (培养人才) 。19世纪以前的大学被人们称为“教学型大学”。

19世纪, 德国建立了重视科学和学术自由的柏林大学。其创办者威廉·冯·洪堡 (Wilhelm von Humboldt) 在高等教育史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1]。他说:“如果规定大学的任务仅仅是教学和传播科学, 这对大学显然是不公的。如果对科学没有持续不断、独立的认识, 也根本不可能真正地把科学作为科学来教授。因此, 只要安排得当, 大学肯定能够肩负起发展科学的任务。”[2]从此, 大学跳出单纯传授知识的圈子, 发展为“通过科研进行教学”。高等教育的职能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而是教学和科研并重, 通过科研进行教学。柏林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项职能。

美国独立以后, 《莫里尔法案》推动了“赠地学院运动”, 适应了美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使得美国现代公立大学体系开始形成。以“威斯康星理念”为代表的大学社会服务观, 把大学的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 直接为社会服务, 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威斯康星理念”的倡导者范·海斯 (Charels R. Van Hise) 指出:“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她和州的紧密关系中。州需要大学来服务, 大学对本州负有特殊的责任。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 州立大学还应促成对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成长。州立大学教师应用其学识与专长为州做出贡献, 并把知识普及全州人民。”范·海斯高度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他宣称:“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在其倡导下, 威斯康星大学开始为政府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州立大学应该直接有助于发展农业, 建立更有效的工业和更好的政府”, 这一理念在威斯康星大学董事会得到广泛认可。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有主次关系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高等教育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历程, 即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发展到教育与科研并重, 进而产生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形态的变革。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先前已经出现的职能, 而是和原先的职能一起发挥作用。

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三大职能中, 人才培养是最根本、最一般的职能, 科学研究是重要职能, 服务社会职能是前两个职能的派生。“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都在“人才培养”这一基本职能统领下发挥作用, 三种职能协调有序, 共同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维度概念界定及内涵拓展

“高等教育国际维度”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美国前加州大学总校校长、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科尔提出的。1980年, 他在《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观念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 即高等教育的国际化。”[1]加拿大高等教育学者奈特 (Jane Knight) 认为, 所谓“国际维度”主要是指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跨国界/跨文化维度在高校与教学、科研和服务职能进行整合的过程”[4]。在国家、区域和学校层面, 国际化被定义为“把跨国、跨文化或者全球性维度整合到普通教育阶段之后的教育目标、功能和办学中去的过程”[5]。

20世纪90年代以后,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阿鲁蒙和万德沃特 (1992) 认为,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适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和技术合作的多种活动、计划和服务[6];克莱特从过程和机构的角度出发,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跨文化的维度整合进机构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去的过程[7];万德尔温德 (1997) 提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任何使高等教育对与社会、经济和劳动市场全球化有关的需求和挑战做出响应的, 有组织的努力[8];索德尔克维斯特 (2002) 聚焦于教育的变化过程和机构层面管理的整体,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由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向国际高等教育机构演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导致将国际维度纳入其整体管理的各个方面,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获得所期望的能力[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认为,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从边缘逐渐变成了高等学校管理、规划、培养目标和课程的中心因素[1]。

国内学者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概括为四种学说, 即活动方法说、能力方法说、精神气质方法说和过程方法说。活动方法说认为,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能力方法说从培养和发展学生以及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技能、态度和知识的角度界定国际化的, 认为国际化就是一国为成功参与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 促进全球的理解, 培养有效地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的各种技能;精神气质方法说强调的是态度、观念方面的国际化, 主张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过程方法说把国际化看作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各个主要功能中的过程[11]。

三、将国际维度嵌入高等教育职能的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增加了新的内容, 扩张和推进了高等教育的传统职能。进入21世纪, 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耶鲁大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致力于全球性大学的建设已成为其重要使命。耶鲁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将国际化纳入到整个办学过程之中, 在课程中安排了更多的国际性内容, 并且不断拓宽课程传递范围;对教员的聘用、学生的筛选以全球化的眼光贯穿始终;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和交流, 等等[12]。笔者认为, 高等学校应将国际维度嵌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中, 使高等教育适应时代要求, 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1.嵌入人才培养职能, 培养国际型人才。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要求毕业生具有全球意识, 能够理解其他文化, 具备管理多样化社会的能力, 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2006) 认为, 国际型人才是具有国际化的理念和跨文化体验, 通晓国际惯例与规则, 具有国际交往能力, 掌握国际核心业务专长并能够满足企业和相关组织开展国际化业务的人才。国际型人才通常具备以下优点:一是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二是能和国际多元化文化相融合, 熟悉几种国际语言, 具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洞察力, 能够站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三是熟悉国际市场某一领域的业务, 并掌握国际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与信息动态, 且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四是具有在国外学习和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

知识之广泛性、普遍性和全球通用性的特点, 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受地域限制, 学生的求知欲不受国 (境) 界制约。这些特点使人才培养的国际维度具有客观性。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中最早表现出国际化特性的, 或者说国际维度嵌入最早的, 是人才培养职能。早在中世纪的欧洲, 就出现了教师的“游教”和学生的“游学”, 即教学的国际化。由于当时交通运输工具不发达, 这种国际维度在教学中的嵌入仅仅限于欧洲, 而且由于受文字和宗教的约束, 知识内容也十分有限。

适应现代社会国际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等学校应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培训中心:在办学理念上, 高等学校应有国际化视野, 认识到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树立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借鉴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国家的大学的成功做法, 结合所在国家和大学的具体情况, 制定切实的有利于国际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 关注国际上通用的体系, 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 积极进行方法创新;在学生层面上,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开展学生交换, 招收外国留学生;在教师层面上,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国外培训、讲学活动, 聘请国外教师讲学, 实现师资的多元化;加强外语教学与外文文献的使用;通过国际教育分支机构、新的远程教育技术应用等方式实现教学范围的国际化。

2.嵌入科学研究职能, 实现科学研究国际化。

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不受交通运输工具和教师、学生流动的限制, 科学研究扩张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特征, 因此,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职能的国际维度同样有其客观性。科学研究全球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传媒和通信手段, 而在现代社会,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科学研究国际化的障碍已逐渐消失, 科学研究完全可以跨越国界实现国际化。以科学研究为重要职能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实现和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一是与其他国家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研究工作, 选派教师到国外开展科学研究, 将国外高等学校科研人员请进来, 组建具有良好声誉的国际研究团体, 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中心;二是参加和举办国际会议, 组织国际科技开发的合作攻关等活动, 加强合作和交流, 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桥梁;三是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孵化中心, 能够在一些科技领域形成有本国特色和优势的技术和产品体系, 并向国际市场拓展, 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领先者。

3.嵌入服务社会职能, 服务国际社会。

“威斯康星理念”倡导的社会服务观认为, 大学的资源和能力应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 大学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国际维度下, 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 由服务地方社会扩展到全国, 进而扩展到国际社会。笔者认为, 目前,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发挥作用:一是地区层面, 即高等学校应该为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服务, 为实现区域改革目标服务, 成为区域所有人的大学;二是国家层面, 即高等学校应该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向大众开放;三是世界层面, 即高等学校应该为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事实上, 社会总是人类的社会, 其边界是很难界定的。

适应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服务国际社会的需要, 高等学校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大批有道德感、正义感, 关心人类发展的国际型人才, 直接服务于世界;二是参与国际社会决策, 大学拥有众多的各个领域的专家, 应该在地区、国家, 甚至世界的各项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建立社会规范, 大学应当成为社会行为的批评者、监督者, 以及价值标准的制定者和率先垂范者, 其在道德秩序的建立和社会行为的规范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四是引导社会前进, 对社会发展发挥改革和改造的功能。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应只停留在引进外籍教师任教、聘用外籍学者讲座、派遣留学生和学者互访、参与国际会议、开展合作办学等外在表象, 高等教育机构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国际维度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从有利于高等教育职能发挥, 提高教育效能的视角, 认真思考日益显著的高等教育国际维度与高等教育传统职能之间的关系, 采取多样策略, 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 使高等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 发挥最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3][10]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12, 5, 88.

[2]李芳.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重新定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05, (1-2) .

[4]KNIGHT J.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C].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Paris:OECD, 1999.

[5]KNIGHT J.Internationalis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 Approaches and Rationales[J].Studies in InternationalEducation, 2004, (1) .

[6]ARUM, S VAN DEWATER J.The need for a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US universities.In:KLASEK, C.B. (Ed.) Bridges to the Future:strategies for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Carbondale:The AIEA.1992.

[7]KNIGHT J de Wit H.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Education in Asia Pacific Countries.European Association forInternational Education:Amsterdam.1997.

[8]VAN DER WENDE, M.Missing Link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Polic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thos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General, National Agency forHigher Education.Stockholm, Sweden.1997.

[9]SODERQVIST, M.,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sManagement at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s:Applying Con-ceptual, Content and Discourse Analysis.Helsinki School ofEconomics.Helsinki, Finland, 2002.

[11]张红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问题[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上一篇:酪氨酸酶抑制剂下一篇:多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