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试验

2024-07-18

选择试验(精选十篇)

选择试验 篇1

电力电缆以其优越的电气、热学及力学性能和敷设容易、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在工矿企业6~35kV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运用。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及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 电力电缆在安装交接及运行中都要进行耐压试验。根据电力电缆的绝缘材料类型不同, 试验可分为2种, 即直流耐压试验及交流耐压试验。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 纸绝缘电力电缆及橡塑电缆均须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大量运行经验证明, 对橡塑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存在许多问题, 所以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规定, 对橡塑电缆优先采用交流耐压试验。另外, 电力电缆额定电压采用U0/U表示后, 耐压试验电压便与U0、U有关, 要据此正确选择试验电压, 以免造成损失。

1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

1.1 直流耐压试验

20世纪, 工矿企业使用的电力电缆以纸绝缘电缆为主, 对纸绝缘电缆主要进行直流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的优点: (1) 在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 可以同时测量电力电缆的泄漏电流, 通过泄漏电流的大小可以了解绝缘老化及受潮情况; (2) 所需试验设备容量小; (3)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 介质损耗小, 高电压下对良好绝缘的损伤小。

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如表1、表2所示。

单位:k V

单位:k V

1.2 交流耐压试验

在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 对纸绝缘及橡塑绝缘电力电缆均只要求进行直流耐压试验, 而在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中, 要求橡塑绝缘电力电缆优先采用交流耐压试验。有关文献资料表明, 对橡塑电力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的理由在于:

(1)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结构有一种“记忆”效应, 这种“记忆性”是在直流电压作用下产生的。一旦电缆有了“记忆性”, 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这种直流偏压释放。如果在此之前投入运行, 直流偏压便会叠加在交流电压上, 使电缆上的电压值远超过额定电压, 从而导致电缆击穿。

(2) 直流电压作用下的电缆绝缘中电场分布和交流电压下的电场分布是不同的。直流电压下的电场分布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 而交流电压下的电场分布既与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又与介电常数有关, 因此2种试验是不能完全等效的。

(3) 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有效地发现交流作用下的某些电缆缺陷。实践证明, 一些直流耐压试验合格的电缆, 投入运行后在正常的交流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损坏。

(4) 橡塑电缆运行中, 主绝缘交联聚乙烯会逐步形成水树枝、电树枝, 这种树枝老化过程伴随着整流效应。整流效应的存在致使直流耐压试验过程中, 在水树枝或电树枝端头积聚的电荷难以消散, 且树枝化的过程还会在电缆运行过程中加剧。

(5) 由于交联聚乙烯绝缘电阻很高, 以致在直流耐压时所注入的电子不易散逸, 它会引起电缆中原有的电场发生畸变, 导致电缆更易被击穿。

(6) 由于直流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电压不同, 直流试验合格的电缆, 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故障。

鉴于上述原因, 现供电部门及有条件的厂矿企业, 对橡塑电缆不再进行直流耐压试验, 而是采用20~300 Hz交流耐压试验。橡塑电缆20~300Hz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和时间标准如表3所示。

注: (1) U0为设计时采用的电缆任一线芯与金属护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2) U为设计时采用的电缆任两个线芯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2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电压

在1991年以前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 电力电缆的耐压试验电压仅按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选择, 不存在U0值。而现行的试验规程均要求按U0/U来选择, 且出现了在相同U值下有不同U0值的现象。要正确选择试验电压, 我们要理解电力电缆额定电压U0/U的含义。

2.1 电力电缆额定电压U0/U

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以U0/U表示, U0为电缆及其附件设计采用的导体对接地屏蔽或金属套间的工频电压, 其值与系统相对地电压有关, 但并非相电压。由于电力电缆标准规定对电缆绝缘施加的工频电压均以U0的倍数表示, 因而U0实际上表示电缆的绝缘水平, 即电缆绝缘耐受电压和电压持续时间的能力。应按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的升高、系统接地故障排除的时间合理选择U0值, 以保证电缆的可靠运行。U为电缆及其附件设计采用的任意两导体之间的工频电压, 即使用电缆的电力系统标称电压。

电缆U0/U的划分实际上是根据电网的运行情况———中性点接地方式和故障切除时间等因素来选择电缆的绝缘厚度。在我国6~63kV系统中, 大部分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允许单相接地情况下继续运行, 此时健全相会产生过电压, 由于故障切除时间有长短之别, 这就使电缆绝缘需承受不同持续时间的过电压, 从而对各类绝缘水平的电缆产生累积破坏效应, 最终不同程度地影响电缆寿命。

2.2 电力电缆额定电压U0/U的选择标准

早在1965年,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就制定了《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将电缆绝缘划分为2类, 即U0分为Ⅰ、Ⅱ两类 (表4) 。Ⅰ类U0:短路故障可在1h内切除;Ⅱ类U0:不包括Ⅰ类的所有系统。

注:Um为设计时采用的电缆任两个线芯之间的最高工频电压。

1984年, IEC又将U0由原来的2类分成3类, 即A类:故障应尽快切除, 时间不得大于1min;B类:故障应在短时切除, 时间不得大于1h;C类:除A、B类外任何故障系统。

基于上述情况, 我国根据电力系统设备绝缘配合要求制定的《高压电缆选用守则》也将U0划分为2类 (表5) , 并明确指出, 正确地选择电缆U0/U值是确保电缆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 应严格按照下列规定进行选择:

(1) 当电缆所在系统中的单相接地故障能很快切除, 在任何情况下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时, 可选Ⅰ类U0, 如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就属于这类情况。

(2) 当电缆所在系统中的单相接地故障持续时间在1min~2h之间, 个别情况在2~8h之间时, 必须选用Ⅱ类U0。

(3) 当电缆所在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地方式时, U0只有I类。

(4) U值应按大于或等于电缆所在系统的额定电压选择, Um值应按大于或等于电缆所在系统的最高工作电压选择。

3 结语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和试验电压的正确选择, 是电力电缆试验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只有按照电力电缆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耐压方法, 按照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系统接地故障排除的时间来正确选择试验电压, 才能保证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

摘要:介绍了电力电缆耐压试验的2种方法, 分析了直流耐压试验对橡塑电缆的不利影响, 指出了橡塑电缆应优先采用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是电力电缆耐压试验的关键, 论述了根据电力电缆额定电压U0/U选择试验电压的要点。

关键词:电力电缆,耐压试验,电压选择

参考文献

[1]刘刚, 刘毅刚.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试验及维护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电力线路及电力金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6

[3]应启良.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电力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J].电世界, 2003 (6)

[4]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S]

[5]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S]

如何选择试验变压器 篇2

1)电压,依据试品的要求,首先选用具有合适电压的试验变压器,使试验变压器的高压侧额定电压Un高于被试品的试验电压Us,即Un>Us。其次应检查试验变压器所需的低压侧电压,是否能和现场电源电压,调压器相匹配。

2)电流。试验变压器的额定输出电流In应大于被试品所需的电流Is,即In>Is。被试品所需的电流可按其电容估算,Is=Us w Cx,其中Cx包括试品电容和附加电容。

3)容量。根据试验变压器输出的额定电流及额定电压,便可确定试验变压器的容量,即P=UnIn。

根据部颁标准规定,我国试验变压器的电压等级有:5、10、25、35、50、100、150、300kV等;容量等级有:3、5、10、25、50、100、150、200kVA等。

由计算结果,查部颁标准即可选出所需要的试验变压器,

如有特殊要求,一般可向制造厂订购特殊规格的试验变压器。

例如配电变压器的电压等级和容量是10kV、1000kVA,碰到的试品又基本上是10kV的,就可选择50kV、5kVA的试验变压器,因为10kV、1000kVA的配电变压器的出厂试验电压为35kV,交流试验电压为30kV;同时又可满足10kV绝缘子以及高压开关柜的试验(试验电压为42kV)和10kV电缆的直流试验(直流电压为60kV,对应的交流电压为42.83kV)的要求。

运输包装振动试验方法的使用和选择 篇3

【关键词】正弦定频 正弦变频和随机振动

引言

运输包装检测是通过包装试验对包装件的性能进行确认,以判断包装件是否能够适应流通环境中出现对应的运输危害。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标4857系列陆续制定了23个包装件测试标准。测试标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温湿度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压力试验。

其中运输包装件振动试验分为三类:第一,GB-T 4857.7-2005正弦定频振动试验方法;第二,GB-T 4857.10-2005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第三,GB-T 4857.23-2012随机振动试验方法。这三种试验方法的试验原理和试验目的各不相同,在选择使用过程中需要明确试验目的,避免选择不合适的试验方法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运输过程中,振动试验是一种能量小、持续时间长的疲劳试验。汽车、火车和飞机运输时都不可避免会产生振动,这是包装件必须面对的一种运输危害,无法从技术手段消除运输振动的产生。因此,包装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减少外界振动传递给内装产品,或者产品设计强度足够承受外界的振动危害。振动试验不仅评价包装的缓冲保护性能,同时也能发现产品的设计缺陷,为改进产品提供依据。

1 三种试验方法简要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三种试验方法的试验步骤。

1.1 正弦定频振动试验

正弦定频振动试验用于评定运输包装件在正弦振动情况下的强度及包装对内状物的保护能力。

将试验样品按预定的运输状态居中放置在振动台台面上。如果样品不固定在台面上,可以使用围栏,既可以做单个样品,也可以在样品顶部添加载荷。

方法A:选定0.5g-1g之间的加速度后,在选定振动峰峰值位移对应的频率进行振动试验。

方法B:选定振幅,2Hz频率下开始振动,逐渐提高频率,直到样品按照规定要求跳离台面。

试验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检查包装及内状物的损坏情况,并分析试验。

1.2 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

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用于评定运输包装件在正弦扫频或共振情况下、振动情况下的强度及包装对内状物的保护能力。

将试验样品按预定的运输状态居中放置在振动台台面上。如果样品不固定在台面上,可以使用围栏,既可以做单个样品,也可以在样品顶部添加载荷。

方法A:扫频范围3-100-3Hz,扫频速率0.5oct/min,扫描2次。

方法B:方法A确定共振点后,选取0.2g-0.5g内一个加速度值,在共振频率的±10%范围内进行共振试验,每个点试验15min。这种方法又称驻频试验。

试验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检查包装及内状物的损坏情况,并分析试验。

1.3 随机振动试验

随机振动试验评定运输包装件经受随机振动时,包装对内状物的保护能力。

将试验样品按预定的运输状态居中放置在振动台台面上。一般情况下样品不固定,四周安装护栏,护栏与样品有10mm的间隙。只有包装件在实际运输过程中需要固定时,样品才固定在台面。

按照选定的随机振动图谱进行随机振动试验,试验时间推荐180min。

当知道运输距离时也可以根据公式t=S/K

式中:t—试验时间,单位为分(min);S—运输总距离,单位为千米(km);K—试验时间估算常数,K取6,单位为千米每分(km/min)。

试验过程中,如需对产品进行观测,可以在外包装上不重要的位置开观测孔。试验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检查包装及内状物的损坏情况,并分析试验。

2 三种试验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2.1 正弦定频振动试验的问题

国标方法A中根据加速度和位移,并且样品不跳离台面进行振动试验,按照标准给定的图形可以有很多种选择,没有给定具体的试验参数,试验目的不明确。

方法B中选定的振幅没有给出一个推荐范围值,所以选择多大的振幅就存在争议。另外,两种试验方法都没有给定试验时间,需用户自行确定。

结合ASTM D999中方法A1和ISTA测试程序中固定位移振动试验,建议国标正弦定频振动试验参数确定为:振幅25.4mm,在频率2Hz-5Hz范围内确定样品按规定跳离台面,振动时间1h。样品四周安装护栏,不能限制样品垂直方向的运动。

2.2 正弦变频振动试验的问题

方法A中没有给定振动加速度值;方法B加速度给定了一个范围。

结合ASTM D999的规定,建议国标正弦变频振动试验参数确定为频率范围3-100-3Hz,加速度0.5g,扫频速率0.5oct/min,扫描2次;共振试验加速度为0.5g,试验时间每个共振点15min,样品通过适当方式与振动台面刚性连接在一起。

2.3 随机振动试验

随机振动试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没有规定不完善的。只是振动时间方面写的比较笼统。ASTM D4169中规定了随机振动的推荐时间是180min,推荐时间范围是30min-6h。因为有些情况下产品在3h内就会出现过应力或磨损,而有些疲劳失效的时间多于3h。但试验时间最长为6h。ASTM对试验时间做出了更明确地说明,有助于更好地确定试验时间。

试验过程中,样品一般不固定在台面,并且按照实际运输层数进行试验。

3 试验方法的选择

正弦定频振动试验建议的试验参数更适合包装件,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振动试验振动,而是一种连续冲击试验,因为试验过程中包装件会与振动台面发生连续的碰撞。直观表象为包装件在台面上发生了弹跳。这个试验不是对真实运输过程的模拟,虽然包装件在运输过程中也会发生弹跳,但却不是恒定频率和振幅的弹跳。该试验方法用于评定运输振动显然不合理,但是作为筛选试验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

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是平滑的振动,在包装测试中主要用于寻找产品敏感部件、关键部件等的共振点,然后通过驻频试验确定共振点的潜在危害。这种试验方法不适用于评价运输危害。更加适合考核产品的结构强度。

随机振动试验是一种非确定性振动,它的振动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无法用确定的数学关系式来表达,而只能用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方法来描述,需将实际的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化转化为频域信号来实现实验室随机振动试验。这个试验更加符合实际的运输振动情况,这种振动与实际的车辆振动情况比较接近,也是目前实验室用于评定包装件振动性能的主要试验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随机振动试验是评价运输包装件抵抗振动的最有效的试验方法。因为它能够最接近模拟真实的运输情况。需要注意,不同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条件,随机振动的PSD图谱都不一样,所以在选择随机振动PSD图谱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运输条件和工具来选择。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样品在运输工具上没有固定,那么试验过程中样品也不能固定在振动台台面上。否则在试验与实际运输就出现了偏差,不能正确评估包装件的抵抗振动的性能。

参考文献

[1]GB/T 4857.7-2005.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7部分:正弦定频振动试验方法.

[2]GB/T 4857.10-2005.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0部分: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

[3]GB/T 4857.23-2012.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3部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4]ASTM D999-08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Vibration Testing of Shipping Containers

[5]ISTA resource book 2014

耐寒桉树品系引种选择试验研究 篇4

福建省桉树种苗科技攻关项目从地域代表性角度和品种适应可能性角度,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桉树品系适应性试验示范, 针对中亚热带过渡区的气候、立地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 开展邓恩桉、巨桉、韦赤桉等耐寒桉树品系栽培选择试验, 为该区桉树速丰林培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泉州市南安国有林场, 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4′20″, 北纬25°17′7″。试验林设在大坪工区1林班2大班5小班。该区属南中亚热带过渡区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20.9℃, 年降雨量1 600 mm, 平均无霜期330 d。林地为杉木采伐迹地, 海拔280 m, 坡向南, 坡度25°。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 土层厚度大于100 cm, 腐殖层厚度11 cm, 林下植被主要有管茅、乌饭、矮灌等, 立地等级为Ⅱ类地。造林总面积6 hm2, 其中试验林面积2 hm2。

1.2 供试材料

供试桉树品系有邓恩桉组培苗ED7、邓恩桉组培苗ED16、邓恩桉组培苗ED1、邓恩桉实生苗、韦赤桉广3、巨桉Eg15。其中, 韦赤桉广3由福建林业科学院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引进, 由仙游赖店鑫昌苗圃繁育;其余苗木由永林集团繁育, 苗高15~20 cm。苗木全部由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桉树种苗攻关项目组负责调度。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 即每个无性系为1个处理, 随机区组排列, 选择好、中、差的立地条件, 重复3次, 每处理小区面积约1 333.33 m2。每个无性系试验造林面积3 333.33~4 000.00 m2。

1.4 试验实施

造林地经全面劈草清杂、炼透山及残留物进行堆烧后, 块状整地挖明穴, 穴规格为60 cm×40 cm×40 cm, 造林前1周施钙镁磷肥500 g/穴作基肥, 回填表土, 并拣除草根和石块等。初植密度1 665株/hm2, 株行距2 m×3 m[4]。苗木于2008年4月中旬定植, 15 d后调查成活率并补植, 当年5—6月 (即造林后1~2个月) 和翌年5月、9月结合块状抚育除草, 每次分别施复合肥150 g/株。造林时苗木醮白蚁驱避800倍液以防白蚁危害。

1.5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造林后每年终调查各样地林木树高、胸径、冠幅、保存率等生长量指标, 以及风害、旱害、寒害和病虫害等情况并收集自然灾害气候资料。2009年12月, 对各类试验林进行每木调查和林相观测。材积采用福建省桉树二元材积公式 (福建省桉树丰产标准, 2003) 计算:

数据统计分析由DPS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的品系由于原产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 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不同或母株的遗传基因不同, 适应性往往相差较大。不同品系在同一生长环境条件及相同栽培管理措施的情况下, 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速生性等指标, 基本可以反映品系 (树种/种源/无性系) 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及遗传差异[3]。

2.1 不同品系的适应性比较

造林当年存活率调查表明, 参试的6个品系的成活率均较高, 达90%以上。但随后, 不同无性系之间的保存率却有着一定的差异 (表1) , 但二年生时除ED1外, 其他品系仍高达85%以上。而ED1的保存率相对较低, 一年生时为87.1%, 二年生时仅为75.3%。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品系间保存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F一年生=47.185**, F二年生=89.537**) , 其中巨桉Eg15和韦赤桉组培苗广3的保存率最高, 其次为邓恩桉实生苗、邓恩桉组培苗ED16和邓恩桉组培苗ED7均极显著地高于ED1。可见, 除ED1外, 参试的品系在该区均有较强的适应性, 尤其以巨桉Eg15和广3的适应性强。

2.2 不同品系桉树的速生性比较

从一年生和二年生时的生长量全面调查结果 (表1) 可以看出, 一年生树高、胸径生长量以韦赤桉无性系广3为最大, 分别达4.88 m和4.8 cm;其次为邓恩桉组培苗ED7, 而巨桉无性系Eg15生长较慢, 树高仅2.26 m。二年生时, 参试品系间的生长量仍以韦赤桉无性系广3为最高, 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指标分别达11.70 m、10.50 cm和0.051 8 m3, 其次为ED7、ED16, 而巨桉无性系Eg15仍然最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表1) , 参试无性系间的生长量不论是一年生还是二年生, 参试品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对二年生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指标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表1) , 韦赤桉无性系广3具有很强的速生性, 树高、胸径、材积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系, 其次为邓恩桉组培苗ED7、ED16和ED1, 各生长量指标也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巨桉无性系Eg15, 二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可达9.23~9.57 m、8.13~8.83cm和0.024 6~0.029 3 m3, 邓恩桉实生苗除胸径显著高于无性系Eg15外, 树高、材积两者间却没有差异。因此, 作为主伐年龄为6~7年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 从速生性和产量角度出发, 韦赤桉无性系广3是比较理想的造林树种。邓恩桉组培苗ED7、ED16和ED1在较高海拔山地有种植潜力, 可进一步试种。

注:一年生、二年生苗木分别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12月调查;F (5, 10) 0.05/0.01=3.326/5.636;**表示差异极显著;两两间含有相同字母的为没有差异, 不同小写字母为5%差异水平, 不同大写字母为1%差异水平。

2.3 不同品系桉树的抗逆性分析

径高比是重要的形质性状, 是衡量林木质量好坏和抗风性强弱的主要指标。一般认为, 径高比在1.0左右, 表明径高比例适当, 抗风性能较好, 木材利用率高。在福建沿海山地通常径高比小于0.7时, 林木易造成风折。相反, 径高比大于0.7时, 则抗风性好, 不易形成风折木[5,6]。从表1可以看出, 参试的7个品系的径高比在0.9左右且没有差异 (F=3.087) , 说明这些品系有一定抗风能力, 干形良好。该区属沿海山区, 遭受台风袭击的可能性小, 试验期间, 闽东南沿海虽经历了“海鸥”、“凤凰”、“鹦鹉”、“森拉克”等多次台风的袭击, 但该区受影响较小, 阵风通常为5~6级, 参试的品系中仅邓恩桉实生苗因林分分化比较严重, 个别单株径高比例严重失调而出现被吹倒、吹弯, 其他品系均无风害现象。此外, 试验林未出现严重旱害和病虫危害, 因此就该区来说, 抗风性不是品系选择的主要依据。

由于该区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气候过渡区域, 寒害是限制桉树发展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在幼林阶段, 因枝、叶比较嫩弱, 寒害往往成了限制桉树生长的主导因子。因不同品系的生态适应性不同, 其耐寒性也不同[7,8,9,10]。然而, 2008年试验开展以来, 该区未出现极端低温天气, 参试的品系均未出现寒害现象, 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参试的韦赤桉组培苗广3、邓恩桉组培苗ED7、ED16、ED1、邓恩桉实生苗和巨桉无性系Eg15的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观测, 试验结果表明, 韦赤桉无性系广3的适应性较强、速生, 一年生树高、胸径可达4.88 m和4.8 cm, 二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11.70 m、10.50 cm和0.051 8 m3, 适宜南安市山区县海拔500 m以下山地栽培;邓恩桉组培苗ED7、ED16、ED1适应性、抗逆性也较强且较速生, 一年生树高可达3.63~4.19 m, 二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可达9.23~9.57 m、8.13~8.83 cm和0.024 6~0.029 3 m3, 可在南安市海拔500 m以上的山地进一步试种;巨桉无性系Eg15速生、适应性一般, 不宜在南安市推广;邓恩桉实生苗长势一般, 分化严重, 不能盲目应用 (不同年份种批来源不一样, 长势相差很大) , 应从中选择优良单株经无性繁殖测定后再推广。

对于初步确定不同种植范围的优良无性系, 今后应进一步针对性地扩大栽培。同时, 其速生性和耐寒性除了与林木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外, 还与海拔以及小地形因子有关, 至于所选出的既速生且耐寒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的确切种植海拔高度, 还有待于今后在推广栽培中进一步调查观测。

摘要:在福建南中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南安五台山国有林场, 开展巨桉、韦赤桉、邓恩桉等耐寒桉树品系栽培试验, 通过对参试品系的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的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 韦赤桉无性系广3的适应性、抗逆性较强, 速生, 一年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4.88 m和4.8 cm, 二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11.70 m、10.50 cm和0.051 8 m3, 适宜南安市山区县海拔500 m以下山地栽培;邓恩桉无性系ED7、ED16、ED1适应性、抗逆性也较强且较速生, 一年生树高可达3.63~4.19 m, 二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可达9.23~9.57 m、8.13~8.83 cm和0.024 6~0.029 3 m3, 可在南安市海拔500 m以上的山地进一步试种;巨桉无性系Eg15速生, 适应性一般, 不宜在南安市推广;邓恩桉实生苗长势一般, 分化严重, 不提倡在南安地区种植。

关键词:耐寒桉树,适应性,引种,品系选择

参考文献

[1]白嘉雨.桉树速生丰产培育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28.

[2]张顺恒, 洪长福, 李宝福, 等.闽南山地桉树种/种源选择试验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 (2) :188-194.

[3]林业寒害联合调查组.广东省林业寒害情况调查报告[J].广东林业科技, 2000 (4) :26-33.

[4]缪希潮.Gumbel分布在桉树引种栽培上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 :103-105.

[5]姚庆端, 张金文, 洪长福, 等.闽南山地桉树纤维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J].林业科学, 2003, 39 (S1) :87-92

[6]闭梅松, 邱坚, 姜远标.不同初植密度对巨铵木材纤维形态的影响[J].桉树科技, 2008 (1) :7-10.

[7]张连水, 张必成, 张志鸿, 等.桉树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福建热作科技, 2008, 33 (3) :16-17.

[8]吴多亮, 薛杨, 朱德武, 等.桉树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小结[J].热带林业, 2009, 37 (1) :28-29.

[9]林睦就, 杨民胜, 李柏海, 等.湖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 2003 (3) :27-33.

选择试验 篇5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中间试验

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我国尚不掌握火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的设计技术和相关经验.根据前期进行的SCR烟气脱硝小型试验结果,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设计并建立了SCR烟气脱硝中间试验装置.在实际燃煤条件下,进行有关的试验,考察了氨氮比、空速和温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试验数据与小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中试装置设计的.合理性,所形成的设计方法和获得的经验对全尺寸装置的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图4参4

作 者:王松岭 董建勋 于遂影 黄其励 王智 王志强  作者单位:王松岭,董建勋(华北电力大学,保定,071003)

于遂影,黄其励,王智,王志强(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110034)

刊 名:动力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5 25(6) 分类号:X506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火电厂   烟气   脱硝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试验  

选择试验 篇6

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位于东经119°52′-121°47′,北纬40° 55′-42°54′,西与内蒙古为邻,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年降雨量400mm,日照时数2861.7h/a,辐射总量140千卡/cm2,气候特点是光热充足,雨量偏低,年增发量≥降雨量。春、秋二季多风少雨,旱情严重。由于本地区干旱少雨,部分绿化区域土质瘠薄甚至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造成不易成活,成活后也往往生长不良,所以,两率(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近年来通过反复试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主要做法是在雨季利用土壤墒情好,苗木生长旺期这个有利条件,栽植带土坨或营养钵侧柏大树苗,获得了很高的造林成活率,而且林木成活后,生长状况良好,在辽西土质瘠薄绿化区域,是实现绿化目标一项最佳举措和选项,且造林技术操作简单、省工、省钱,值得采用和推广。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选择在“锦朝”(锦州一朝阳)和“京四”(北京一四平)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和迎面山景区。试验区总面积31km2,试验区地类为宜林荒山、荒沟。海拔高度290-450m,坡向以s坡为主,坡度5-13℃,土层厚度25-35cm,土壤种类为褐土或棕壤土。

1.1.2试验树种及类型

选择侧柏、油松、杜松和刺槐4种树种大苗进行造林试验对比,从中筛选出最佳造林树种。其中:选择5-8a生侧柏,8-10a生油松,8-10a生杜松和5-6a生刺槐4种树种,试验苗木总数量15081株。树苗质量标准都是树型优美,树冠丰满,生长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健康苗木,根据树型和树根大小确定根部所带土坨大小(含营养钵苗)。

1.2栽植试验方法步骤

通过栽植4种树种大苗进行试验对比,从中优选最佳造林树种,造林季节和栽植方法。

试验时间2003年雨季-2008年雨季,共6个年度,造林试验节气为春、秋、雨三李。

采用立体方型整地方法,其中:整地坑(栽植穴)规格60×60×40cm为大坑整地;50×50×35cm为小坑整地;整地坑规格根据苗木树型和根部带土坨大小确定。土层深度不够利用雨季母质层松软特点挖至土壤淋溶层或母质层,直至够深为止。当日起苗当日栽植。栽植时将土坨包装袋或草绳卸除,再将带土坨苗木轻轻植放到植穴坑内。栽时将苗木扶直,先移进多半坑土。然后一次性放水浇足浇透,待水分渗透后,再覆土踩实。栽植深度超过原根际土3-5cm。

栽植1年后,进行调查造林成活率,3年后,调查林木生长状况。

2试验结果

在土质瘠薄绿化区域,经4种树种栽植试验调查结果是:侧柏大苗在雨季栽植成活率最高,成活后林木生长状况良好。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4年在青龙山、徐家店和叶家店雨季栽植的6年生侧柏带土坨或营养钵大苗造林成活率全部为100%,3年后调查林木保存率也为100%。经2008年调查2003、2004两年栽植的侧柏林木已由初植高度0.8m,增长到2.2m;平均树冠幅度扩大到1.4×1.4m,林木长势十分旺盛,现已郁闭成荫。春、秋两季采用相同的造林方法栽植的侧柏造林成活率也都达到了100%。但鳞叶易发生干枯,但对林木生长发育基本上没有影响,只是缓苗较慢,造林效果不如雨季,但仍属造林成功范围。2004年在徐家店春季栽植的10年生油松大苗成活率为78%,经2007年调查,林木保存率为71%,树木平均树高仅由栽植时的1.3m增长为1.36m,高生长3年增长6cm,平均年高生长为2cm,树冠幅度基本没有扩大,树木针叶发黄。其次,雨、秋两季栽植的油松还不如春季栽植的效果好;杜松、刺槐经造林试验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更差,详见附表。说明在辽两土质瘠薄地域春、雨、秋三季栽植侧柏大苗都可获得成功,特别是雨季栽植效果更好,林木成活后生长状况良好,绿化、美化效果突出,且省工、省钱,在辽西土质瘠薄地域绿化是一项最佳举措和选项。

如果把造林成功的概率划为0.1-1.0十个等级,造林成功概率则应当由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林木生长状况3个组成部分打分来确定。其中,造林成活率为0.4分,保存率和林术成活后生长状况分别为0.3分,打分高的造林成功的概率则高。根据上述三项标准,在同一树种中选择最佳造林季节,4种造林树种的造林成功的概率可依下列分数计算获得。

通过例项计算6年生侧柏不论是带土坨苗还是营养钵苗,雨季栽植成功的概率为1.0。其次是刺槐为0.75,油松0.62,杜松0.56(详见表1)。通过单向分组方差分析,侧柏造林成功的概率与油松、杜松、刺槐3种树种相比,差异显著。另外,通过造林3年后调查林木生长情况,春、秋二季营造的侧柏大苗,生长状况良好。所以说,春、雨、秋三季栽植侧柏大苗造林都获得了成功。

3分析和结论

电力电缆的耐压试验方法选择 篇7

电力电缆经常作为发电厂、变电所及工矿企业的动力引入(或引出)线,在城乡电网中大量使用,现大都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下简称交联电缆)在投运前的试验项目上由于被试设备容量较大的原因,有的地方仍在沿袭使用直流耐压的试验方法。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很多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表明直流试验对交联聚乙烯电缆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1 耐压试验中的重要问题

高电压试验技术的一个通用原则:试品上所施加的试验电压场强必须模拟高压电器的运行工况。高电压试验得出的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要代表高压电器中的薄弱点是否对今后的运行带来危害。这就意味着试验中的故障机理应与电器运行中的机理有相同的物理过程。按照此原则,交联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流电压下,电场强度是按照电阻率分布的,而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层中的材料含有很多成分,其电阻率分布是不均匀的,同时电阻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在直流电压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层中的电场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可能出现绝缘层有的地方电场很强,有的地方电场却比较弱的情况,导致局部绝缘击穿,在运行中引起事故。

2)电缆在直流电压下会产生“记忆”效应,存储积累单极性残余电荷。一旦有了由于直流耐压试验引起的“记忆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这种直流电压释放。电缆如果在直流残余电荷未完全释放之前投入运行,直流电压便会叠加在工频电压峰值上,使得电缆上的电压值远远超过其额定电压,有可能导致电缆绝缘击穿。

3)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由于空间电荷的效应,绝缘中的实际电场强度最高可达电缆绝缘工作电场强度的十几倍,所以即使电缆在通过了直流耐压试验不发生击穿,也会引起绝缘的严重损伤。

4)直流耐压试验所施加的直流电压电场强度分布状况与运行中的交流电压电场强度分布状况不同,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模仿运行状态下电缆承受的过电压,而且也不能有效地发现电缆本身及电缆接头和施工工艺上的缺陷。

近些年由于城、农网建设改造的进行,交联电缆越来越多。仅仅靠直流耐压试验后就将电缆投入运行,而在运行电压下发生电缆或电缆头击穿的事例也时有发生。所以,用非直流耐压试验替代原来的直流耐压试验,以避免直流试验对电缆造成损伤,保证电缆安全可靠运行势在必行。

2 耐压试验方法

非直流耐压试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振荡电压试验是用直流电源充电,通过一个放电球隙给一组串联电阻和电抗放电,得到一个阻尼振荡电压。该方法比直流耐压试验方法有效,但仍不如工频试验有效。

2)低频(0.1 Hz)耐压试验。由于被试交联电缆的电容量很大,工频试验时所需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也很大,导致试验设备笨重,不适宜现场使用。采用0.1 Hz作为试验电源,理论上可以将试验变压器的容量降到1/500,大大降低了试验变压器的重量,可将试验变压器移动到现场进行试验。目前,该方法主要应用于中低压电缆的试验。由于电压等级偏低,不能用于66 k V及以上高压电缆试验。

3)谐振耐压试验。可调电感型谐振试验系统可满足耐压要求,但由于重量大,可移动性差,主要用于实验室。而变频谐振试验方法能满足高压交联电缆的耐压要求,具有重量轻、可移动性好的特点,适宜现场试验。该方法采用固定电抗器作为谐振电抗器,以调频的方式实现谐振,频率调节范围为30~300 Hz,符合CIGRE WG21.09《高压挤包绝缘电缆竣工试验建议导则》中推荐使用工频及近似工频(30~300 Hz)的交流电压。这种交流电压可以重现与运行工况相同的场强,并已证明是最有效的方法。

交流耐压试验由于试验状况接近电缆的运行工况,耐压电压值较低,而且耐压时间适当加长,更能反映电缆绝缘的状况以及发现绝缘中的缺陷。因此,国内外权威机构大力推荐交流耐压试验,取代现行的直流耐压试验。

由于设备容量和体积等问题,目前国家尚无高压电力电缆敷设后在现场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的相应标准。CIGRI国际大电网工作会议21工作组的《高压挤包绝缘电缆竣工验收试验建议导则》中对目前采用的直流耐压试验方法提出疑议,并推荐使用工频及近似工频(30~300Hz)的交流试验方法。IEC 60840标准中在45~150 k V敷设后电缆试验标准中除原直流试验标准外,增加了1.7 Uo5rain或1 Uo24h的交流试验标准。而在220k V等级中IEC 62067/CD草案中则取消了电缆敷设后试验中直流试验的标准,只有交流试验的要求,即20~300 Hz 1.4Uo60 min。为了更有效地对施工后的交联电缆进行交接试验,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在《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修订内容中,在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一项中增加了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之后,国内很多地方也相应的出台了地方性试验标准,其试验频率大多都在30~300 Hz,中低压电缆试验电压为1.6~2.0倍的相电压,高压电缆试验电压一般都在1.4~1.7倍的相电压,具体根据各个地方略有不同,浙江推荐中低压电缆试验频率为45~65 Hz,高压电缆试验频率为35~75 Hz。

3 结语

交流耐压试验是现场检验交联电缆的敷设和附件安装质量最有效的手段。实际运用中,电缆、发电机、大型变压器、GIS、耦合电容器等设备在耐压试验时都呈容性、对容性负载,可以采取谐振的方法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不仅可以降低电源容量,减小设备体积,还可以使试验更安全、方便、有效。

参考文献

[1]彭惠民.等离子体重辐射输运和辐射流体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韩伯锋.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选择性梭子蟹笼的设计与试验 篇8

1 设计

1.1 选择性蟹笼的设计

本文通过对蟹笼的结构及其主捕对象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行为学的分析, 设计了具有释放口的选择性蟹笼 (图2) 。该释放口位于蟹笼未安装入口且靠近接触海底面的一个侧面, 它利用原有蟹笼的框架结构, 只需在2个立 (支) 柱间焊接1根具有一定高度却与该侧面上的铁质圆圈规格与形状完全相同的圆钢即可。这与目前国内有关选择性渔具的设计与试验多采用改变网目大小或网目形状的方法[12,13,14,15,16,17]不同。

该选择性蟹笼的释放原理为:梭子蟹进入蟹笼后由于无法获得食物及其生存空间受到其它蟹的威胁, 易产生逃逸行为, 但由于释放口是刚性的, 而捕捞对象也可认为是刚性的 (其贝壳很硬) , 因此从理论上讲, 凡是甲高小于该释放口高度的梭子蟹, 都可逃逸, 反之则无法逃逸。同时, 长条形释放口可有效避免由于大蟹长时间占据某一部位释放空间而导致其它梭子蟹无法逃逸的问题。

另外, 释放口对于幼蟹来说, 易出难进。其原因为:诱饵一般悬挂在蟹笼的正中位置, 离海底具有一定的高度, 而梭子蟹主要依靠嗅觉、味觉以及视觉发现和接近饵料, 并从笼的侧面、上面趋近笼的周围[4], 在无法摄取到食物的情况下才开始设法寻找入口, 但由于释放口在蟹笼贴海底面的一侧, 且占整个蟹笼入口面积的比例很小 (释放口高度只有几厘米) , 因此, 很难被笼外的梭子蟹发现。如对于体重<125 g的梭子蟹, 释放口的面积为 (2×3.14×30/6) ×3.3=103.6 cm2, 而3个平常入口的面积为3× (2×3.14×30/6) ×25=2 355.0 cm2, 释放口面积只占整个入口面积的4.4%。退一步说, 即使个别梭子蟹找到该释放口并从中进入笼内, 也极有可能又从其中逃逸。

1.2 收集装置的设计

经释放口释放出的梭子蟹用收集装置 (图3) 收集。该装置有入口一面的框架尺寸与蟹笼未设置入口的侧面相同, 其余五面则用网目尺寸为32 mm的网衣包敷。试验时将其与含释放口面的蟹笼框架相固定, 使释放出的蟹经由入口进入该收集装置内。

2 试验与结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蟹笼与试验方法

试验分水池试验与海上试验两部分。其中, 水池试验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西轩养殖场进行, 共设置9个释放口高度 (分别为22 mm、24 mm、26 mm、28 mm、30 mm、32 mm、34 mm、36 mm与38 mm) , 以获得释放口高度与逃逸三疣梭子蟹最大甲高之间关系。共试验5次, 每次放置时间5 h, 所选用的三疣梭子蟹甲高与相应笼的释放口高度相等或相近。

海上试验共进行6个选择性蟹笼 (释放口高度分别为26 mm、28 mm、30 mm、32 mm、34 mm与36 mm) 的试验。试验船为浙岱渔11289号, 携带笼具6 000~9 000只。试验海域为32°30′~33°00′ N、124°00′~124°30′ E海域, 时间为2009年11月, 共9 d, 各释放口高度试验笼分别投放15次。试验时将选择性蟹笼与生产蟹笼结缚在同一主绳上进行, 每次诱捕时间在5 h左右。每次试验结束后, 用游标卡尺对各个选择口高度蟹笼与收集装置内的梭子蟹分别进行甲高、甲长、甲宽等常规生物学测定。

2.1.2 数据处理

①甲高与体重的关系:

本文需对甲高与体重进行相互换算, 现根据生物学测定资料, 建立梭子蟹甲高与体重的关系式 (1) :

W = 0.003 076 H3.035 897 (1)

式中:W—体重, g;H—甲高, mm。

②各甲高组的尾数选择率:尾数选择率的计算方法[16,17]如式 (2) :

SG =CG/ (PG+CG ) ×100% (2)

式中:SG—某甲高组的尾数选择率;CG与PG—分别为该甲高组笼中和收集装置中的三疣梭子蟹尾数。

2.2 试验结果

2.2.1 渔获组成

试验期间, 生产蟹笼的渔获物主要为三疣梭子蟹, 此外有少量的红星梭子蟹 (Portunus sanguinolentus) 、日本蟳 (Charybdis japonica) 、锐齿蟳 (Charybdis acuta) 、锈斑蟳 (Charybdis feriatus) 、双斑蟳 (Charybdis bimaculata) 、细点圆趾蟹 (Ovalipes punctatus) 、卷折馒头蟹 (Calappa lophos) 、七刺栗壳蟹 (Arcania heptacantha ) 、隆线强蟹 (Eucrate crenata) 、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 、小黄鱼 (Larimichthys polyactis) 、白姑鱼 (Pennahia argentata) 、黄姑鱼 (Nibea albiflora) 、皮氏叫姑鱼 (Johnius belengerii) 、鮸鱼 (Miichthys miiuy) 、横带髭鲷 (Hapalogenys mucronatus) 与海鳗 (Muraenesox cinereus) 等。蟹类组成中, 三疣梭子蟹的尾数约占总尾数的92.1%, 而重量约占总重量94.5%。选择性蟹笼中的蟹类组成与生产蟹笼一致。

2.2.2 释放口高度与逃逸梭子蟹最大甲高之间的关系

图4是释放口高度与逃逸的梭子蟹最大甲高 (或称上限) 之间的关系。由图4可知, 释放口高度与逃逸的梭子蟹最大甲高趋于一致。

2.2.3 各甲高组的尾数选择率

对于某一高度的释放口, 当梭子蟹的甲高大于该高度时, 其对各甲高组的选择率为100%;当梭子蟹的甲高小于该高度时, 其对各甲高组的选择率在一较小的范围内作无序变动且趋向于各甲高组选择率的平均值。26 mm、28 mm、30 mm、32 mm、34 mm与36 mm释放口对甲高小于其高度的梭子蟹的平均尾数选择率分别为16.45%、11.35%、18.61%、19.85%、20.05%与18.29%, 上述各规格释放口的平均选择率为17.43%。

3 讨论

3.1 选择性研究对资源的保护作用

本次海上生产性试验共测定三疣梭子蟹1 826尾, 平均体重57.1 g/ind, 试验船的日产量为2 500~3 000 kg。如将三疣梭子蟹的最低可捕标准定义为125 g (参照20世纪80年代标准, 其对应甲高为33.0 mm) 进行讨论。以此计算125 g以下幼蟹的日捕获量为3.77×104~4.52×104 ind, 其余各体重规模三疣梭子蟹的日捕获尾数见表1。另据估计, 期间在该海域作业的蟹笼船至少在100艘以上, 则其每天对幼蟹的资源平均损害量为3.77×106~4.52×106 ind。不难看出, 目前使用的蟹笼对幼蟹的损害是比较严重的。另外, 调查船的统货海上交易价每500 g约为3元, 幼蟹的经济与利用价值很低。但如以32 mm释放口对各甲高组的平均选择率19.85%进行计算, 则100艘船每天可释放幼蟹3.03×106~3.62×106 ind, 另外, 这些幼蟹如能长到可捕规格以上, 则价格也能翻数番, 其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3.2 选择曲线比较

本试验所用释放口的选择曲线可近似地用分段函数表示, 这与拖网、捕虾衍拖网与帆式张网网囊及捕鳗笼的网目选择曲线不同[12,13,16,17]。网目对鱼类的选择曲线理论上以“逻辑斯谛选择曲线”来模拟[16,18,19], 分析发现, 两者产生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一是本研究蟹笼的释放口是刚性的, 而其捕捞对象也可认为是刚性的, 因此从理论上讲, 凡是甲高小于释放口高度的三疣梭子蟹, 其逃逸的概率都相等, 反之则无法逃逸;而网囊网目是柔性体, 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产生一定的变形, 同时大多数鱼类特别是幼仔鱼在外力的作用下也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 因而其选择率不可能发生突变;二是由于蟹笼在渔具分类上属被动性渔具, 三疣梭子蟹的逃逸是主动行为, 而进入网具网囊的鱼类特别是幼仔鱼的逃逸行为大多为外力所致, 因而以非主动逃逸居多, 逃逸成功与否受多种外界因素如网具的拖曳速度、网囊中渔获物的密度等因素的制约。另外, 笔者用释放口的选择性蟹笼不存在50%的选择甲高, 这一点也与拖网、捕虾衍拖网与帆式张网网囊及捕鳗笼的网目选择性明显不同。

3.3 逃逸幼体成活率分析

选择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捕捞对象幼体。因此, 逃逸幼体的成活率高低是检验选择性研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由前述分析不难得出, 本试验释放的三疣梭子蟹几乎不会受到伤害, 因而从理论上讲其成活率可达到100%, 这与观察到的收集装置中所有梭子蟹个体行动活泼且无明显的缺肢断腿现象相符。而由拖网、捕虾衍拖网与帆式张网网囊释放的捕捞对象幼体, 由于其逃逸行为大多为外力所致, 很难有肢体完整且无任何损伤的个体, 即使逃逸成功也很难存活。

×104 ind

3.4 相关建议

(1) 尽快出台三疣梭子蟹的最小可捕标准。

由于最小可捕标准是限制渔民大肆捕捞幼体的有效手段, 是渔业执法的依据所在, 也是选择性成果得以顺利转化的必要前提, 因此, 应尽快出台三疣梭子蟹的最小可捕标准 (甲长、甲宽、体重等) 。

(2) 加大选择性研究成果的推广力度。

虽然绝大多数渔民也知道多捕幼蟹是在“吃子孙饭”, 但由于他们心中普遍存在“不捕白不捕”的观念, 因而不可能主动地使用选择性蟹笼, 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并加强选择性研究成果的推广。

(3) 促使其它相关作业共同保护梭子蟹幼蟹资源。

除蟹笼外, 利用梭子蟹资源的还有梭子蟹流网、拖网 (衍杆虾拖网和单船底拖网) 与帆式张网等, 其中有些作业对梭子蟹幼蟹的损害也比较严重。因此, 除了执行梭子蟹最小可捕标准外, 还应开展相关的选择性研究, 并规定幼蟹的最高比例, 对超出部分进行无条件释放。

(4) 继续开展梭子蟹的增殖放流工作。

从渔区调查情况看, 渔民对该品种的放流效果是肯定的, 并希望政府能长期坚持下去。

4 结论

樱桃砧木全光雾扦插基质的选择试验 篇9

一、试验方法

试验均在薛城区沙沟镇西介沟村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根据薛城区基质资源状况, 从粒状、粉状两大类基质中, 选出8种基质进行配比试验。各种基质基本情况见表1。插条采自2年生樱桃砧木吉塞拉5号半木质化嫩枝梢段, 长12厘米, 基部经ABT1号生根粉药液500毫克/千克处理。

采用长臂转式喷雾装置和叶面水分自控仪实现全光自控喷雾。根据L16 (45) 正交设计表安排基质试验。供试因素和位级划分见表2。表头设计见表3。试验方案见表4。各种处理面积6平方米。各处理随机设置, 重复3次。扦插密度800株/米2。2007年6月25日扦插, 同年10月上旬调查生根率。用烘干称重法实测处理苗木根重。用性状水平表现分析法 (Performance levelanalysis) 计算各处理生根率表现值和根重表现值。公式为:

公式中, Pi为性状表现值, Xi为各处理观测值, X为观测值, Lx为所在重复的平均值, Sx为观测值Xi为所在重复的标准差。

将各处理的生根率表现值和根重表现值的平均数作为扦插效果指数。依据效果指数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 找出最佳基质配方。

注:粒级划分标准, 细砾, 1毫米<粒径3毫米:粗粒, 0.25毫米<粒径<1毫米:细粒, 0.08<粒径<0.25毫米。

注:混合体积比为粉状基质与粒状基质混合时体积之比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各处理扦插效果见表5。直观分析见表6。方差分析见表7。

各因素对扦插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混合体积比 (C) >粒状基质种类 (A) >粉状基质种类 (B) >A×C>A×B。其中粉状基质和粒状基质的混合体积比是影响扦插效果的关键因素 (P>95%) 。从图1可以看出, 随着粉状基质比例的增加, 扦插效果指数明显下降。粒状基质种类对扦插效果影响显著 (P>90%) 。粉状基质种类对扦插效果有一定影响 (P>75%) 。粒状基质掺上任何一种粉状基质, 都会降低扦插效果。粉状基质和粒状基质间几乎不存在交互作用。

用四种粒状基质分别扦插, 效果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纯河沙带>硅沙>土河沙>蛭石, 而导致各种粒状基质扦插效果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渗水系数的不同。渗水系数与扦插效果成正比 (见图2) 。

渗水系数能够影响扦插是由全光雾插的喷雾方式决定的。全光雾扦插技术是根据床面和叶面水分蒸发与渗漏来维持基质的正常温度, 特别是基质温度超过30℃, 不管床面、叶面缺水与否, 都要常喷降温, 因此, 基质中的水分常常处于过剩状态。能否及时将多余水分排掉, 这是良好基质必备的首要条件, 否则将由于积水而影响生根。基质的保水性能如何与生根基本无关。

选择试验 篇10

关键词:水稻,肥料,密度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以空育131为试材, 采取裂区设计, 3次重复, 以两种施肥模式A1、A2为主处理, A1每公顷施肥总量为375kg, 其中公顷施尿素180kg、磷酸二铵75kg、硫酸钾120kg, 其中基肥每公顷施尿素54kg、磷酸二铵75kg、硫酸钾84kg;蘖肥每公顷施尿素54kg;调节肥每公顷施尿素18kg;穗肥每公顷施尿素54kg、硫酸钾36kg。A2每公顷施肥总量为450kg, 其中公顷施尿素225kg、磷酸二铵90kg、硫酸钾135kg, 其中基肥每公顷施尿素67.5kg、磷酸二铵90kg、硫酸钾94.5kg;蘖肥每公顷施尿素67.5kg;调节肥每公顷施尿素22.5kg;穗肥每公顷施尿素67.5kg、硫酸钾40.5kg。氮肥施肥比例为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3∶3∶1∶3, 其中蘖肥和调节肥只施用尿素。钾肥施肥比例为基肥∶穗肥=7∶3。

处理间用PVC塑料板隔开, 4种密度B1、B2、B3、B4为副处理, 行距为30cm, 株距分别为7cm (B1) 、10cm (B2) 、13cm (B3) 、15cm (B4) 、20cm (B5) , 设置8行小区面积为2.7m×6.0m=16.2m2, 4月17日播种, 5月18日移栽, 从6月20日至9月4日每7d调查一次分蘖数, 利用长宽系数法测定田间叶面积指数。田间管理按照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高产优质水稻生产标准规程。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比较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农艺性状发现, 增加施肥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也增加, 最高分蘖数和成熟期分蘖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总体表现为增加, 成穗率也在增加, 但叶面积指数下降率增加大, 田间表现为衰老加快。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增加肥料用量时对株距7cm和13cm齐穗期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作用最大, 对其他密度处理的影响不大, 在成熟期叶面积指数表现相似, 施肥量对叶面积指数下降也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增加施肥量株距7cm和13cm齐穗期分蘖数增加显著, 其他处理表现不一致, 至于何种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成熟期通过分蘖成穗率的调节, 分蘖数均以A2处理的多, 在此表现出施肥量的优势, 在株距大的处理B4和B5中成熟期仍有分蘖增加的现象。

综合分析, 水稻种植密度大时田间封闭严重, 后期叶面积下降迅速, 密度小时田间通风好, 后期水稻叶面积下降较慢, 在成熟期株距10cm时表现出最大的叶面积指数。齐穗期不同密度下单株叶面积相差不大, 成熟期单株叶面积在株距为15cm时最大, 在齐穗期和成熟期单穴叶面积随种植株距的增加而增加。

2.2 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分析

将不同密度相同施肥水平下的处理取平均值比较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发现, 增加施肥量时水稻的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产量构成因素中, 受其影响最大的是穗数。

进一步分析发现, 增加肥料用量对株距10cm和13cm的每穗实粒数和穗数的增加作用最大, 并且增加肥料用量时每个株距处理的穗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是导致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株距13cm高水平的施肥情况下产量最高, 继续增加株距时产量在减小, 并且肥料对产量的增加作用也在变小。

3 小结

水稻产量受肥料和密度栽培措施的影响表现极为复杂, 总体分析发现,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 株距为10cm和13cm时产量较高, 在株距为13cm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明显, 所以建议在生产中扩大株距13cm的种植范围, 并且适当增加施肥量, 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

该试验以空育131水稻品种为试材, 从田间生长状况看, 在水稻生长前期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叶面积指数在降低, 水稻栽培密度大田间封闭严重, 株距10cm为最严重后期出现倒伏现象, 叶面积指数下降迅速。生长前期单穴叶面积随着种植株距的增大而增大, 株距增大时单穴封闭严重, 单株叶面积相差不大, 导致单穴叶面积增大主要原因是分蘖数的增加。在生长后期叶面积指数与株距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 单穴叶面积也与株距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 单穴叶面积随单株分蘖数增加而增加的同时, 在成熟期水稻单穴叶面积随单株叶面积增加表现出增加的趋势。

上一篇:企业一套表下一篇:技校生的法律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