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自我

2024-05-19

开放自我(精选七篇)

开放自我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开放教学

课堂教学本身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学?又怎样进行数学教学?笔者认为, 课堂教学本身应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过程.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与探究、合作与思考, 彻底改变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 教师画好了道学生跟着走的传统局面.同样地, 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 也不再是学生额外被迫学习的负担, 而是帮助学生生活的一根“拐杖”, 是学生生活中一门活生生的学问.数学教学应在注重工具性功能的同时, 更要强调它的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开发心灵的功能, 要更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那么, 新课程下该怎样教学数学呢?《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同时又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 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唯有创造各种条件, 进行开放式教学, 开放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 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力、愿望和兴趣, 从而积极主动地接纳知识、教师、同学与生活, 同时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从中得到发展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开放教学环境——让学生拥有安全之“心”

英国教育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下, 禁锢的课堂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热情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要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 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安全学习环境, 满足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安全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热情更高涨, 思维更活跃, 更富创造性, 课堂也会因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1.师生关系民主化.教师与学生间温暖的个人关系是成功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双边活动, 双方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交流与沟通, 相互影响与作用.常言道:亲其师, 信其道.为此, 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 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 要放下“架子”, 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倾听学生的心声, 点拨学生的思路, 助燃学生的热情, 特别是当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或创新思维时, 一定要给予及时的鼓励、支持和肯定, 从而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是谓“感人心者, 莫乎于情”.

2.学生关系合作化.合作交流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理念.大量教学实践充分证明, 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增加学习机会, 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又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情感态度, 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如在教学“发现平方差公式”时, 学生在利用学过的多项式计算:1. (2a+3) (2a-3) ;2. (1+2x) (1-2x) ;3. (100+1) (100-1) ;4. (x-3) (x+3) 的具体活动情境中, 小组合作寻找规律,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发现, 同组讨论、纠正、完善、归纳、概括, 得到平方差公式.在合作交流过程中, 学生欣赏自己的发现, 体验帮人的快乐, 欣赏本组的成果, 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 从而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开放呈现方式——让学生拥有快乐之“心”

我们平时注意到, 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没有劲头, 甚至反感.究其原因, 有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有点难, 同时觉得上课枯燥乏味, 缺乏积极性, 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对数学仅存的一点情感也荡然无存.因此, 要想让学生接纳数学继而好学、乐学, 唯有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而根据心理学原理, 我们知道, 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胜、好表现, 我们要根据数学新课程提出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材, 尽力开放呈现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 还要依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据此, 我们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 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安排最佳呈现方式, 设计创造一些生动活泼、风趣的情景来“包装”知识,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多么快乐、舒心的事情.

1.枯燥知识趣味化.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 它本以理性见长, 是需要严肃认真对待, 而事实上平时带给学生更多的确实也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由此, 它较之其他诸如语文、音乐等学科, 也更容易产生疲倦和困乏.但我们又知道, 数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 极具生活气息的学科, 数学教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适时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增添一些风趣, 用一些故事情节或生活情节把数学知识串联起来, 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激发起学习兴趣, 化腐朽为神奇, 让抽象变生动, 使枯燥乏味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和多彩, 课堂教学就好像是让学生在有滋有味地读一本“数学故事书”, 从而使枯燥的数学知识风趣化.

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定义与命题》复习课时, 需要对“基本元素、基本概念、公理、定理”等几个概念作一个说明, 笔者用一个故事引入:“从前, 有个国王知道阿凡提很有智慧, 决定考一考他.阿凡提去见国王, 国王正在吃面包, 于是国王问:什么是面包?阿凡提回答:面包是粮食.问:什么是粮食?答:粮食是人的食物.问:什么是食物?答:食物是可以吃的东西?再问:什么是东西?阿凡提想了半天, 只好说:没有什么东西不是东西?就连不是东西也是东西”.这个故事里, 就包含了分类, 基本概念、派生概念、内涵与外延等逻辑学的概念.再来问学生, 我们学过的知识中, 哪些是“东西”, 哪些不是“东西”, 学生兴致勃勃.

2.静态知识活动化.从本质上讲,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环节时, 都应有意识地体现学生自主探索、人人参与的过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转换成动画、操作游戏、比赛辩论等交流合作的活动形式, 从而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学习资源, 使课堂教学好似让学生在很开心地上“数学活动课”.

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 充分利用主题图给学生讲“东方魔板”的由来, 播放一组以七巧板拼图为主体的画面, 并选几张拼图, 请学生给它命名.美丽的画面, 生动的情节吸引了学生走进了情境, 认真观察七巧板结构特征, 动手制作七巧板和利用七巧板拼图……学生兴奋地动手, 享受成功的喜悦, 充分展示自我.又如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 播放《盲人摸象》媒体动画课件, 让学生看动画, 听故事, 在看、听、想的过程中体会观察一个物体不能只看局部, 应从整体上来分析.接着安排学生玩“猜一猜”的游戏活动:教师安排三名学生为一组按不同方向照教材的要求摆放教具……学生在仔细观察、充分交流的活动中, 体验到在生活中应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人和事.

三、开放教学内容——让学生拥有平常之“心”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互联系时, 才能激发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此时, 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也就是说, 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建立在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基础上.因此, 教师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并不陌生, 就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就不会产生神秘感, 从而能以平常之心对待学习.

1.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如果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 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 投入热情也会更加强烈而持久.因此, 课堂教学要走进生活, 从生活中找数学, 学数学,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让学生认识到,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如在讲平行线概念时, 笔者引导学生观察伸展的铁路轨道, 大型超市的自动手扶电梯, 体育课上玩的双杠以及滑雪时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等日常生活经验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又如, 笔者在讲“正数与负数”内容时, 充分联系了现实生活, 设计了如下情节.

师:时间:冬天的一个早晨;地点:北方某地的一个村落;事件:小李戴着帽子、围巾, 穿着厚厚的羽绒服, 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 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 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 请问, 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生1:零下10摄氏度

生2:零度以下15摄氏度

……天气预报的误差虽有点大, 但学生们都用上了“零下”字眼, 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内容综合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选取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的素材, 不应把学习中各科知识孤立地割裂开来.因此, 教师要善于将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让学生体会各学科中的数学.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课尾, 可让学生用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贴纸来设计图画, 也可让学生在计算机中用各种大小的图形来设计图画.

四、教学问题的开放——让学生拥有驿动之“心”

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 因此, 教师要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与创新, 让他们放飞驿动的心去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要鼓励探究.数学知识的教学一般以问题呈现.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 而是更应关注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必须以“问题情景”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摸着石头过河, 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其记忆, 激发其求知欲望.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不是教师教的, 而是经过自己探索发现的.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中, 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两组数中, 每组四个数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把其中多余的一个数找出来.

(1) 3, 9, 18, 27, 81, (2) 2, 4, 6, 7, 10,

一位优秀生回答第一组多余的数是18, 第二组多余的数是7, 理由是:第一组数中其余4个数分别是3的幂, 而18不是3的幂, 第二组中7是奇数, 其余4个数都是偶数.该生回答后, 班里学生沉默了片刻, 一位中等生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看法, 我认为第一组多余的数是3, 因为其余4个数的数字之和均为9.”接着有学生说第一组多余的数是3, 因为其余4个数均是合数, 而3是素数……同学们在质疑、讨论、探索中找出了一些多余的数, 思路活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2.解决问题要鼓励创新.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 更在于创造.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 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的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 敢于调整教学顺序, 重组教材内容, 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让学生在从“有问题”变成“没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闪现出智慧光芒, 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或找到别出心裁的解法.

总之, 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数学教学, 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有利于学生展现自我, 开放心灵, 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主动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 提高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 从而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 2003, (4) .

[3]傅道华.新课程中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开放大学自我鉴定 篇2

电大四年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群众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群众、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与群众、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坚持把国家、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积极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作为一名电大学生,端正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潜力、应用潜力和创造潜力。

展现自我 开放心灵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程 开放教学

课堂教学本身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学?又怎样进行数学教学?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本身应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与探究、合作与思考,彻底改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教师画好了道学生跟着走的传统局面.同样地,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也不再是学生额外被迫学习的负担,而是帮助学生生活的一根“拐杖”,是学生生活中一门活生生的学问.数学教学应在注重工具性功能的同时,更要强调它的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开发心灵的功能,要更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那么,新课程下该怎样教学数学呢?《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同时又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唯有创造各种条件,进行开放式教学,开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力、愿望和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接纳知识、教师、同学与生活,同时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从中得到发展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开放教学环境——让学生拥有安全之“心”

英国教育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下,禁锢的课堂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热情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安全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安全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热情更高涨,思维更活跃,更富创造性,课堂也会因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1.师生关系民主化.教师与学生间温暖的个人关系是成功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双边活动,双方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影响与作用.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倾听学生的心声,点拨学生的思路,助燃学生的热情,特别是当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或创新思维时,一定要给予及时的鼓励、支持和肯定,从而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谓“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2.学生关系合作化.合作交流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理念.大量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增加学习机会,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又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情感态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如在教学“发现平方差公式”时,学生在利用学过的多项式计算:[WTBX]1.(2a+3)(2a-3);2.(1+2x)(1-2x);3.(100+1)(100-1);4.(x-3)(x+3)[WT]的具体活动情境中,小组合作寻找规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发现,同组讨论、纠正、完善、归纳、概括,得到平方差公式.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欣赏自己的发现,体验帮人的快乐,欣赏本组的成果,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开放呈现方式——让学生拥有快乐之“心”

我们平时注意到,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没有劲头,甚至反感.究其原因,有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有点难,同时觉得上课枯燥乏味,缺乏积极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对数学仅存的一点情感也荡然无存.因此,要想让学生接纳数学继而好学、乐学,唯有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根据心理学原理,我们知道,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胜、好表现,我们要根据数学新课程提出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材,尽力开放呈现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依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据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呈现方式,设计创造一些生动活泼、风趣的情景来“包装”知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多么快乐、舒心的事情.

1.枯燥知识趣味化.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它本以理性见长,是需要严肃认真对待,而事实上平时带给学生更多的确实也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由此,它较之其他诸如语文、音乐等学科,也更容易产生疲倦和困乏.但我们又知道,数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极具生活气息的学科,数学教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适时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增添一些风趣,用一些故事情节或生活情节把数学知识串联起来,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起学习兴趣,化腐朽为神奇,让抽象变生动,使枯燥乏味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和多彩,课堂教学就好像是让学生在有滋有味地读一本“数学故事书”,从而使枯燥的数学知识风趣化.

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定义与命题》复习课时,需要对“基本元素、基本概念、公理、定理”等几个概念作一个说明,笔者用一个故事引入:“从前,有个国王知道阿凡提很有智慧,决定考一考他.阿凡提去见国王,国王正在吃面包,于是国王问:什么是面包?阿凡提回答:面包是粮食.问:什么是粮食?答:粮食是人的食物.问:什么是食物?答:食物是可以吃的东西?再问:什么是东西?阿凡提想了半天,只好说:没有什么东西不是东西?就连不是东西也是东西”.这个故事里,就包含了分类,基本概念、派生概念、内涵与外延等逻辑学的概念.再来问学生,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哪些是“东西”,哪些不是“东西”,学生兴致勃勃.

2.静态知识活动化.从本质上讲,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环节时,都应有意识地体现学生自主探索、人人参与的过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转换成动画、操作游戏、比赛辩论等交流合作的活动形式,从而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学习资源,使课堂教学好似让学生在很开心地上“数学活动课”.

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充分利用主题图给学生讲“东方魔板”的由来,播放一组以七巧板拼图为主体的画面,并选几张拼图,请学生给它命名.美丽的画面,生动的情节吸引了学生走进了情境,认真观察七巧板结构特征,动手制作七巧板和利用七巧板拼图……学生兴奋地动手,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展示自我.又如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播放《盲人摸象》媒体动画课件,让学生看动画,听故事,在看、听、想的过程中体会观察一个物体不能只看局部,应从整体上来分析.接着安排学生玩“猜一猜”的游戏活动:教师安排三名学生为一组按不同方向照教材的要求摆放教具……学生在仔细观察、充分交流的活动中,体验到在生活中应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人和事.

三、开放教学内容——让学生拥有平常之“心”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互联系时,才能激发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此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建立在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基础上.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并不陌生,就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就不会产生神秘感,从而能以平常之心对待学习.

1.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如果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投入热情也会更加强烈而持久.因此,课堂教学要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如在讲平行线概念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伸展的铁路轨道,大型超市的自动手扶电梯,体育课上玩的双杠以及滑雪时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等日常生活经验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又如,笔者在讲“正数与负数”内容时,充分联系了现实生活,设计了如下情节.

师:时间:冬天的一个早晨;地点:北方某地的一个村落;事件:小李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生1:零下10摄氏度

生2:零度以下15摄氏度

……天气预报的误差虽有点大,但学生们都用上了“零下”字眼,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内容综合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选取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的素材,不应把学习中各科知识孤立地割裂开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将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让学生体会各学科中的数学.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课尾,可让学生用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贴纸来设计图画,也可让学生在计算机中用各种大小的图形来设计图画.

四、教学问题的开放——让学生拥有驿动之“心”

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 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与创新,让他们放飞驿动的心去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要鼓励探究.数学知识的教学一般以问题呈现.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应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必须以“问题情景”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其记忆,激发其求知欲望.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不是教师教的,而是经过自己探索发现的.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中,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两组数中,每组四个数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把其中多余的一个数找出来.

(1)3,9,18,27,81,

(2)2,4,6,7,10,

一位优秀生回答第一组多余的数是18,第二组多余的数是7,理由是:第一组数中其余4个数分别是3的幂,而18不是3的幂,第二组中7是奇数,其余4个数都是偶数.该生回答后,班里学生沉默了片刻,一位中等生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第一组多余的数是3,因为其余4个数的数字之和均为9.”接着有学生说第一组多余的数是3,因为其余4个数均是合数,而3是素数……同学们在质疑、讨论、探索中找出了一些多余的数,思路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2.解决问题要鼓励创新.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敢于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从“有问题”变成“没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闪现出智慧光芒,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或找到别出心裁的解法.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数学教学,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展现自我,开放心灵,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2003,(4).

[3]傅道华.新课程中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严育洪编著.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电视的救赎:自我阐释与开放整合 篇4

在新媒体方兴未艾、信息泛滥成灾的媒介时代, 传统的电视媒体要想在信息解构与整合能力的名列里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然要走一条以彰显电视特性的媒介内容为主、开放多元的传播形式为辅的创新之路。

电视在新媒体时代的自我救赎, 取决于其运用信息解构与整合优势, 实现电视媒体信息深加工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体现在整合电视信息形式和传播符号上。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其实不仅是纸媒的制胜法宝, 电视承载和传播信息的丰富性、生动性, 使其也完全可以在争取信息的深透性上再进一步。电视长于具体, 拙于抽象;长于记录正在发生的事实, 拙于展现已经逝去的事物。电视这种形象化特性是报纸、广播无法比拟的, 其优势更在于对事实的挖掘, 而非观点的归纳。

电视信息加工的深透性潜力, 还与其多元化、层次化的传播符号密切相关。电视是由文字、声音、图像符号组成的符号系统, 三者的传播效果各具特色:画面具有再现性、现场性、概括性等传播特性, 故善于反映原生态和过程性内容, 还有传达言外之意或难言之意的功能;声音可以打破画面的时空局限, 扩展画面内容, 也能渲染气氛, 刻画心理, 增强信息真实感和亲切感;屏幕文字则既能够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又能实现受众视、听、读三种信息接触行为的一体性, 加深观众的信息记忆。只要经过有机整合, 三者的传播优势相辅相成, 形成巨大合力, 电视媒体即可具备“再现事实、表情达意、概括抽象、谈古论今、上天入地的潜能”, [1]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内容传达深刻的意义内涵。

约翰·费斯克在其《解读电视》 (Reading Television, 1978) 中将符号分为原初意义、文化含义与意识形态三个等级, 他借助符号学研究指出电视构建意义的可变性和多元性。三级层层深入, 由具体到抽象, 电视符号总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和表达。“符码的意义在于符号的社会功能, 而非符号的结构, 因为符码的作用完全出于其使用者的共识”, [2]因此信息深刻含义通常也不难被深谙社会文化及规则的现代受众所解读出来。

由此可见, 电视特有的信息形式和传播符号为电视的信息解构和整合创造了先天优势, 只有做足自身文章, 提升核心竞争力, 才能以开放的姿态延伸媒介触角。

其次, 这种能力也体现在运用电视叙事艺术、整合叙事信息元素的水平上。

费斯克认为电视作为将具有电视特征的作者式文本和具有易理解性的读者文本结合起来的“生产者文本”, 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文本, 信息意义的建构和解读都具有多义性, 这再一次为电视深透性信息的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电视叙事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画面、现场、同期声、解说词、音乐音效、字幕为骨架, 以贯穿其中的叙事逻辑为血脉, 运用特定的镜头语言进行叙述。叙事学理论将叙述方式分为“讲述”和“展示”两种。“讲述”是电视借助概括式解说和对分镜头的声画拼贴复制完成的事件叙述。而借助纪实性很强的长镜头记录新闻事件的精彩片断并予以相对完整的表现, 则属于“展示”。事件发展的具体时空环境、事件本身以及由此构成的特定人物关系都将在纪实情景中呈现, 纪实情景兼收并蓄了细节画面与现场同期声等多重叙事元素, 短则几秒, 长则几十秒, 对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功不可没。

拼贴式组接镜头、长镜头纪实情景与多种信息元素的有机整合, 实现了人体感官的延伸和真实现场的营造, 大大提升了电视信息意义构建的能力, 为信息的深加工提供了深度叙事的可行之道, 即避免只图猎奇而支离破碎地描述世界, 而是发挥电视独具魅力的情景再现功能, 以“过程”推进“故事化”发展, 用透视的方法尽最大可能触及事件的内核, 进一步实现新闻价值的深层挖掘和别样阐释。

二、中观策略: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开放

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开放, 意味着电视必须优化高价值信息产品的生产机制。在这个意义上, 首先, 电视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开放, 应凸显电视深度报道的文体特征。

20世纪60年代, 美国电视媒介开始尝试将深度报道理论运用于电视新闻报道中, 产生了调查性报道的节目形式, 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节目是美国CBS的《60分钟》。《60分钟》以坚守客观公正自由的品质和纯熟的讲故事技巧, 不断巩固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使其成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 也成为世界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旗帜。我国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则是央视以向国际大台迈进为目标, 逐步深入的新闻栏目改革的产物。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的创办, 标志着中国媒体开始了调查性报道的探索。

电视的本体属性和表达方式孕育了电视调查报道鲜明的文体特征: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情景、事件发展过程、特定人物关系以及因记者的调查而活跃起来的情景都给予真实呈现, 具有真切的现场感;记者出镜介入调查, 兼具新闻取证和叙述功能;记者采用偷拍获取证据材料, 或利用摄像机的“威慑力”突袭对方心理防线, 调查环境由友好性报道陈述转为对抗性真相发掘;将真相横截面客观展现, 尽量避免强制性观点灌输, 让观众独立进行意义建构;感知的同步化实现记者与受众的“共同感受”和“视角缝合”, 较之其他媒体, 记者自然的人格化激情投入和情感取向更易被受众接受;穿插在调查“段落”间的记者与观众的“对话机制”, 能够引发受众的行为参与和思想参与, 达到“共鸣”与“共识”。[3]

对于调查报道等与电视传播特性相得益彰的深度报道形式, 电视媒介要努力维持和优化核心生产机制:选择具有包容力和社会内涵的题材, 敢于触碰“烫手山芋”, 给弱势群体以知情权和表达权, 注重质疑和碰撞的力量, 做好“情景创设”、“协商会话”、“情感参与”、“意义建构”等核心环节的整合, 凸显此类电视深度报道的文体特征, 从而增强综合实力, 保持显著竞争优势。其次, 电视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开放, 还应努力尝试多媒体协作的电视新闻形式。

电视读报节目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涌现的新样式, 由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 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 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紧密结合。自2003年初凤凰卫视开播《有报天天读》和央视开设《媒体广场》后, 一时间电视读报节目百花齐放, 颇为壮观。这可看作是电视对信息泛滥的积极应对, 也是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以开放的姿态寻求多媒体协作的创新之举。

电视读报通过对媒介传播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双整合, 表现出了显著的传播优势和发展前景。舆论学认为, 舆论有序系统的功效远远大于各个部分相加之和, 整合后的节目也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运算。因为符号 (系统) 和符号 (系统) 的不同组合必然变化出各种不同的语义, 使得信息发生足够的变化以实现对现有信息的足够补充。[4]读报节目精选出来的信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信息群, 在较大程度上拓展了报纸信息的语意空间并传达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 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得到一种更加优化的配置, 实现了信息量的加深、加厚。同时, 信息系统中声音、文字、画面和图片一应俱全, 电视和报纸联袂打造的表意手段为信息的流动构建了一个立体信道, 在媒介信息系统整合方面值得借鉴。

大众传媒对处在关注焦点的事件或活动须加以“构造”或给予一定范围的意义, 从而使人们便于理解。[5]因此, 除了对新闻产品和信息系统的聚合功能外, 电视在读报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超强的信息解构功能。在电视媒体向受众解读新闻的第二级传播阶段, 通过新闻选择、报道角度、逻辑性安排, 电视为受众营造了藉以观察客观现实的“拟态环境”, 还设置了值得关注的热点议程;而当主持人——特别是知名且可信的主持人点评新闻时, 其解读意见、播报方式, 甚至说话语气和个性特色, 都会直接影响人们解释社会现象的“架构”,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的主观深度, 但无疑也对主持人的知识阅历、理性思维和新闻素养都提出了挑战。

除了向纸媒开放, 电视新闻产品也不乏通过栏目向平面媒体、网络和手机媒体等载体的延伸传播, 这些都是电视信息多次、多维传播的积极尝试。在多媒体协作的趋势下, 传统媒体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多媒体协作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从本质上说, 这并不是电视媒介一劳永逸、一本万利的发展良策。回顾电视读报, 由于既没有自采节目、原创节目独有的内涵, 又缺乏现场感和形象性这些电视媒介的核心竞争素质, 决定了电视只能筛选、过滤报纸上的信息, 所以充其量是个不错的新闻“二传手”;而建立在报纸信息“镜像现实”基础上的新闻产品和二次传播造成信息失真的风险, 也造成电视媒介发展保障不力、后劲不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寻求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传统媒介发展的王道。开放不等于妥协, 与其他媒介融合不意味着对新媒介的盲目崇拜。

新媒体方兴未艾, 某个电视台的单兵作战往往很难取胜, 而建立一个或多个大规模的电视联盟, 则能够通过综合性的团队合作实现同类信息的共享和异类信息的互补, 在各自固有资源的基础上, 提升竞争实力。

三、宏观策略——网络化平台整合

平台整合的路径之一是建立并完善电视联盟, 实现同质媒体的竞合与合竞。

利益可以在竞争中创造的经济学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稀缺信息资源的争夺战。新媒体方兴未艾, 某个电视台的单兵作战往往很难取胜, 而建立一个或多个大规模的电视联盟, 则能够通过综合性的团队合作实现同类信息的共享和异类信息的互补, 在各自固有资源的基础上, 提升竞争实力。

建立于2008年12月的中国电视直播联盟 (CSNG) , 就是一个由央视牵头的国内最大的新闻资源收集和播发平台。按照《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章程》, 联盟成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共享直播选题内容, 共享卫星直播设备等技术服务。突发公共事件, 事发地电视台将按照联盟协议, 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搭建直播体系, 以直播方式将公用信号和现场报道发送给央视及其他合作伙伴。对于可预测的新闻事件, 直播联盟将通过提前策划, 多家媒体联动, 把题材做大, 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6]这一生产机制突破了中国媒介按行政格局条块分割的传统, 实现了电视台跨地区、跨媒体联合采集、分享成果的生产机制, 是各级各类电视台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强有力的宏观策略。

联盟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规模效益, 所以, 我们希望看到电视直播联盟的网越织越大, 信息触角遍及更广、延伸更远;也希望看到更多类型、功能和规模的电视联盟涌现, 实现电视媒体信息的网络化流动和电视资源的更优质整合。

平台整合的路径之二是与社会机构建立电视通联平台。

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 如果媒介的固有资源不允许其加入全国性电视联盟, 它们便不能拥有媒体联动的信息资源;但许多地方电视媒体所秉承的致力民生的服务宗旨, 往往要求它们的新闻栏目设置不仅要有要闻、说天气、谈交通, 而且要有互动、有帮忙, 形成一个极强的电视服务平台。这就意味着新闻事件发生在哪里, 民生新闻也就不可避免地跟随到哪里。

诚然, 与网络相比, 电视在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和制作发布的简便性上都不占优势, 那么此时的电视媒体要想在一场场必须面对的民生新闻线索争夺战中保证实力, 就要依赖电视通联网络的建设, 以新闻节目为纽带, 与公安、武警、消防、治安、交警和海事等社会权威部门组建一个报道城市社会新闻的大平台, 实现低成本投入、大家一起办新闻的良好循环, 形成“民生事件发生在哪里——新闻触角就伸向哪里——合作伙伴就产生在哪里——报道就发自哪里”的通联逻辑链条。媒体与通联记者站不是行政、属地的依附关系, 而是协作关系, 致力于共同打造一个平台, 最终达到与电视栏目和相关部门和谐共生、荣辱与共的效果。如此一来, 社会权威机构提供的新闻线索, 至少保证了信息在准确性和精要性上拔得头筹, 电视媒体“内容为王”的传媒公信力则成为其在媒介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1]樊亚平.论电视的深度报道优势.当代传播, 2005—05.

[2][美]约翰·费斯克, [澳]约翰·哈特利.解读电视.郑明椿译.台湾远流出版社, 2001:45.

[3]刘涛, 张立潮.从央视《新闻调查》透析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国电视, 2004—12.

[4]陶广全, 李品齐.电视读报节目的舆论学思考.当代电视, 2007—08.

[5]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 2000:261.

国家开放大学自我鉴定 篇5

社会实践潜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学4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能够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我的交际潜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我的短处。此外,还一向做班委自我既是压力又是动力。

透过4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潜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潜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4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不等人,美好时光更加飞逝,大学四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回顾这四年时间里,大学的生活深深地烙在我这颗心上了。虽然匆忙但是快乐且充实,不但知识面见长,而且更加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一下就是四年的自我鉴定。

开放自我 篇6

一、教育理念

对于我们区的教育者而言, 为学生考虑最多的是各学科的考试分数。 老师们理所当然地认为, 只要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学生就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可是实际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乐观, 有的学生明明可以在良好学习环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却在这种只有学科学习的环境中逐渐变得厌学, 甚至出现辍学的严重现象。 这种只抓学习的落后模式, 使师生俱疲, 很少有被保送上名牌大学, 而海门这个县级市, 甚至连出租车司机都能如数家珍地向我列举他们每年向清华北大保送的人数。 更让人叹服的是一个高考如此优秀的地方, 老师们却并不让学生啃课本, 而是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能力。 如老师们让孩子学会走路, 学会说话, 学会整理房间, 学会阅读等。 这些活动很简单, 但很重要。因为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 既能培养孩子当前的能力, 又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然而这些东西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由此导致孩子甚至到五年级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且学习成绩不那么优秀。 这是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 所以要改变教育应当先改变传统甚至落后的教育理念, 不断汲取先进的、符合实际的教育理念。

二、教育者的心态

我们同仁中有很多这样的想法: (1) 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 让年轻人去做吧; (2) 这个事儿或这项活动我们可做不了; (3) 我做不做吧, 反正工资一样, 奖金没有, 我也不需要进职称了。 这类老师的想法主要是耳濡目染了以前教育者传下来的所谓的“经验”。 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 他们的理念已经过时了, 所以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尽快改变自己, 不要被时代的发展抛弃。

1.说到 “老”

一位七旬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把自己当做老者, 那他会真的变老。 ”他还提了诸如“网络上的明星吸毒现象;什么人可以原谅, 什么人不可以原谅, 什么是部分原谅及现在这个看脸的社会所选成的现象等”。 这些语言的运用说明了这个七旬老人并不老, 他一直紧跟时代不断适应社会, 而这位老者就是国家督学———程尚荣。 在我们周围那些自称岁数大的同仁, 你真有那么老吗? 岁数大的教师接触新事物时的确较慢, 但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君不见现在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仍然能玩智能手机、上微信等。 因此“老”在某种程度上是心态问题, 而不是真正的“老”。

2.说到 “做不了”

有些事情我们确实做不了, 但有些事情却是为了自己过得好或者自己对事情处理得不自信。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除非是专业性太强的东西难以下手, 有些工作我们只要多下点工夫多用点心肯定会做好。 即使因此牺牲休息时间, 又有何不可呢? 比如, 组织学生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等, 只要多读一些相关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完全可以搞好, 即使一次不成功, 也应当积累经验, 争取办好, 这是我们的心态问题, 而不是真的“做不了”。

3.说到 “工资、奖金、职称”

诚然在我们的生活中, 钱是很重要的, 但不是万能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 除了钱, 还有认可尊重等无形的资产。 而教师更要以追求获得“同事认可, 家长认可, 学生认可”为自己的目标, 要获得尊重, 钱是买不来的, 这无形的宝贵资产只有靠踏踏实实工作, 靠刻苦钻研的表现争取。 当我们工作一生, 回想往事时如果发觉自己这辈子除了钱什么也没有的时候, 想必自己的内心也是很悲惨的。 当我们遇到学生或家长对自己说“他也算是老师, 他会什么啊”的时候, 你能用钱改变他们的看法吗? 这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工资、奖金、职称”的原因。

三、教育行动

“知耻而后勇”, 既然我们认识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 就要想办法弥补、改变和超越。

首先应通过网络、媒体等手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 思考用先进的教育方法,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手段, 发挥自己的教育特色, 然后实践, 开创属于自己的课堂文化。

其次, 阅读教育专著, 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 扩大自己的视野, 使自己的个人修养得以提升, 登高望远, 做起事来才能游刃有余。

再次, 对课堂教学做一些实质性改变, 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科教育的模式, 适当培养能力。 如卓越口才、文明礼仪、欣赏能力等,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最后, 对班级要改变压迫式管理, 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在制度的制定、班级活动的筹划等活动中提高能力, 体验主人翁的感觉, 增强班级责任感和亲切感。

开放自我 篇7

一、明导之前提———明确开放教育本质和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导学教师施导的第一步, 是自身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有清晰而明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因为在导学过程中, 践行开放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自觉传递、渗透给学员, 应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 追本溯源, 固导学之教育根本

作为教师, 无论展开何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要明确和深入钻研的不是教学内容和教材教法, 而是熟悉和把握所从事的教育类型的特质和施教对象。教学中, 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 针对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 施教者不重视对所从事的教育类型的本质和培养目标的把握, 就难以真正掌握受教育者的需求, 教育理念的正确性和教材教法探索的科学性就无从谈起。着力于教学策略的探讨, 疏忽个人对于远程开放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深入探讨, 在基层电大教师中普遍存在, 近乎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影响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迅速提升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实现导学教师的自我提升, 笔者以为应该从正确深入认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开始。

(二) 言传身教, 践行终身学习导学理念

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教育的权利, 为社会特别是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是其培养目标。开放教育的本质和培养目标要求作为关键关联环节的教师首先树立并践行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并在施教过程中, 将这一理念通过多种途经, 传递、渗透给广大学员。教师对教育理念秉持与践行程度, 将会通过网络、面授等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影响到学员。因此, 作为导学教师, 应明确终身学习这一理念的树立对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们国家“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伟大意义, 以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 在开放教育教学中自觉践行和渗透终身教育理念。

二、研导之途径———积极尝试, 开拓创新, 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以策略为支撑, 开主动施导之途

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基础, 导学教师要“导”得卓有成效, “导”得有特色, 导学教师需钻研教学策略, 培养个人主动导学意识。导学教师应积极开展适合开放学员网络学习的导学策略研究, 以教学策略作支撑, 在导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导学教师“导”的主导作用, 如此, 学员自学中面临的疑难问题就会提前得到解决, 目前存在的教师以回应学员提问为主的被动导学现状就会得到改善, 网络导学效果就会大大改善。

(二) 借他山之石, 探攻玉之策

在当前远程开放教育生源呈减颓之势、生源水平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的教学背景条件下, 导学教师应积极研究国内外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教学策略, 结合远程教育实际大胆尝试, 探索具有我国开放教育特色的教学策略, 笔者近几年尝试了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导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此做引玉之砖, 与同行交流。

远程开放教育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考并钻研提高学员自主学习效率策略成为笔者近年开展教学研究的重点。教学中, 笔者系统研读《思维导图》①, 积极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 逐步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入远程课程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明显促进了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具有思维导图特色的远程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开展导学工作以后, 笔者将思维导图课题研究成果结合导学辅导逐步推荐给学员,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 设置特色主题帖, 推荐思维导图笔记法

在导学中, 设置“自主学习方法交流”主题帖, 鼓励学员交流自主学习方法的体会与困惑。在交流过程中, 笔者针对学员自主学习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乱入” (即学习时忽略目录和学习提示等直接进入课程内容的学习) 现象, 将“目录学习法”和“思维导图笔记法”推荐给学员。“目录学习法”引导学员重视教材章节前的学习提示, 提高学习的条理性;“思维导图笔记法”建议学员在学习结束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巩固所学内容, 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实践过程中, 学员回馈, 图文结合的思维导图笔记法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思维导图的制作大大增强了知识学习的条理性,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 以“画图”法做笔记, 图文结合的创作过程增强了自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改善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 增强了持续深入学习的信心。

2. 开展特色导学, 渗透思维导图学习法

在导学过程中, 笔者用自创“自主学习过程小模式”思维导图帮助梳理学员自主学习过程, 指导学员规避自主学习过程中因学习孤独感或者网络干扰引起的“学习迷航”。以“课程重点章节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辅导, 以“图解法”为学员答疑解惑, 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辅导内容的条理性和趣味性, 提高了学员上网学习的兴趣, 获得了网上学员的积极反馈, 也开始尝试将思维导图作为学习工具, 用于个人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

3. 模式化教学思路, 提升导学效果

将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教学思路模式化, 并将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上传到平台, 学员了解教师导学思路, 把握导学节奏, 形成个人学习思路和节奏, 主动展开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 产生张弛有度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探索不仅助力于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也在实践中提升了笔者的教学能力, 收到了“鱼渔兼授”的教学效果。

以个人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法研究, 改善导学效果的体悟, 笔者以为, 梳理主动施导意识, 自觉探索开放教育教学策略, 是导学教师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三、习导之技能———切实研修平台指导材料, 熟练灵活操作平台

网络平台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所在, 熟悉并熟练使用平台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缺乏网络操作技能, 导学教师的“导”就无从施展, 给予学员教育理念的渗透和“鱼渔兼授”的师生网络良性互动就无从谈起。因此, 主动学习网络平台操作知识, 是导学教师导学“上岗”的前提。

(一) 避“捷径”, 系统研习辅导资料

近两年, 网络平台的不断升级需要导学教师不断熟悉和适应新平台新的路径和使用方法。但是实践中, 相当一部分基层电大导学教师直接“忽略”网络平台上和工作群中的有关平台使用的指导材料的学习, 采取看似更为快捷的方法———遇到问题就在工作群中即时“呼救”, 寻求平台技术人员的在线帮助。显而易见, 这种做法是事倍功半的伪捷径。扎实系统地学习网络平台操作辅导材料, 是保证导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正确做法, 也是导学教师适应导学工作的硬性技术作业。

(二) 把握操作程序, 熟练使用平台

除了系统学习正确操作该网络平台的辅导材料, 导学教师还要通过不断练习, 熟悉注册、登录平台的基本程序, 熟悉辅导界面的结构框架并做出基本的评估, 能对比国开资源进行资料的完善, 结合课程和学员实际进行平台的基本设置, 能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基本的处理 (通过合适的路径或准确的联系方式进行反应, 确保问题的及时处理) , 如此, 才能顺利展开网络导学。

(三) 熟悉平台功能, 开拓自主导学空间

明确了导学的工作要求, 熟悉了导学平台的使用方法, 导学教师就能较为准确地进行辅导内容的维护。这只是对导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达到这一步, 导学教师只能说是合格的, 要成为自己课程导学平台的灵魂, 还需要在课程基本网络的构架下, 开拓个人自主导学的空间:在平台相应的设置下, 充分把握导学教师的操作权限, 结合本地区学员的所需所求, 以符合当地技术环境的形式, 进行针对性内容的上传, 让学员在网络学习中, 感受到导学教师个性化导学的用心, 产生面授教学的亲切感, 增强网络学习的兴趣。

作为基层电大的导学教师, 如果能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 主动自觉地探索自我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不断加强自身将终身学习的理念, 渗透给每一位开放教育学员, 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尽个人绵薄之力的使命感。积极吸纳国内外新的科研成果, 在开放教育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壤中大胆创新, 探索适合这片土地的科学的教学策略, 拥有熟练而灵活的网络平台使用技能, 那么, 他就不仅具备了作为导学教师的“上岗证”, 也储备了跟随与时俱进的开放教育共同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葛道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9:4, 6.

[2]张巧玲, 胡宗哲.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3) :3.

上一篇:框支转换下一篇:侧墙模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