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痕迹分析

2024-06-28

心理痕迹分析(精选八篇)

心理痕迹分析 篇1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特征

(一) 个体独特性

犯罪心理痕迹个体独特性的理论依据源于“世界上每个人的存在具有唯一性”, 唯一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特征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于人类的心理特征的倾向性差异, 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通过自身的各种行为所表现出来。当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时, 其有着自身独特倾向的个性特征也势必会在犯罪过程中有所体现。

(二) 无意识特征

“无意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潜意识”, 它是心理的最低水平。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行为没有认识, 完全地失去了定向的能力。正是因为心理无意识性的存在, 使得再怎么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现场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自己的“无意识”痕迹。

(三) 定势心理特征

定势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在心理中同样存在, 是对固定倾向的一种现实反映。犯罪嫌疑人成功作案后, 这种成功的作案体验会在其脑内有所反馈, 当其再次作案时, 成功的作案体验便被再次调动出来。如此循环往复,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结构便会逐渐趋于稳定得以发展。定势不仅是对心理上的影响, 更是一种生理上的反馈调节, 其在侦查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 关联性

客观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世界有着它本来的样子, 不依赖任何人意志的存在而存在, 并且能被人类所感知。心理虽是一种抽象现象, 但因其与各种具体现象有密切联系, 依然可以为人类所感知。心理痕迹不仅存在于每一个犯罪过程之中, 且与犯罪嫌疑人、犯罪现场及现场的物质痕迹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 此类因果联系正是我们发现和了解犯罪心理痕迹的有效途径。

二、犯罪心理痕迹的运用机理及科学程度

(一) 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

1. 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其心理活动的产物。犯罪动机是犯罪嫌疑人引起并维持犯罪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犯罪过程则是将犯罪动机付诸于实践的一系列活动。在此过程中, 由于心理活动支配着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难免会将犯罪动机遗留在现场被改变的现象中。现场的变动迹象随犯罪动机不同而有所不同。

2. 犯罪心理痕迹体现个体犯罪特征

相对于不同的犯罪嫌疑人, 不同犯罪过程是复杂且无预测可能性的。现场勘查中, 侦查人员虽无法得知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的具体活动范围和轨迹, 但从现场变动情况可分析推断出作案人的某些个性特征。从而获取到有关犯罪嫌疑人独特人身性的重要线索, 把握住破案的最佳时机。

3. 犯罪掩饰促进犯罪心理痕迹形成

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后, 因为恐惧和想要逃避刑事追究的心理, 再加上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 大多都会进行伪装现场的行为, 想尽量抹去现场可能有关自身的各种痕迹, 隐瞒案件真相, 企图将侦查视线引入歧途。犯罪掩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许多有证据价值的物质痕迹, 对现场勘查和分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素。但是, 掩饰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就极有可能产生反常现象, 增加犯罪心理痕迹的数量和质量。

(二)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依据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科学性依赖于其来源的科学性。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以物质痕迹为基础, 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为手段, 以哲学为指导, 以逻辑学为工具, 同时还综合其他多个相关学科知识, 为其分析研究构建起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大厦。

(三)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认可度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建立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刑事侦查学等科学基础之上, 是侦查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对于侦查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确定犯罪嫌疑人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意义。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具有明显的法律性特征。在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过程中, 侦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而针对犯罪现场所进行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作为刑事侦查的一种手段, 显然更加要遵守刑事诉讼中有关侦查的法律规定。

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看, 犯罪心理痕迹的复杂性降低了与其有关的分析结论的采信度。一方面, 犯罪心理痕迹是一种间接痕迹, 这使得人们对其真实面目的认识必然会出现曲折, 有时甚至错误;另一方面, 囿于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主体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 不可避免会导致对同一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不同分析, 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是由于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具有此复杂性, 导致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只具有参考意义, 其分析结果目前还不能够作为证据使用。

而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 也确实没有对与犯罪主观方面和侦查密切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所作的明确规定, 存在着相当大的法律真空区。在社会生活中, 犯罪心理痕迹在大众中的知晓度相对来说也较低。

三、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活动中的应用

(一) 犯罪心理痕迹对侦查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只要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就必然会在犯罪现场遗留下犯罪信息, 在犯罪现场总会发现一些对于侦查破案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来自现场物质痕迹, 还来自于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分析过程中若能将现场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充分整合, 并在案件破案中加以正确运用, 那么这两种现场痕迹将大幅提升侦查破案能力。在现场勘查中,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主要有如下作用:

1.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犯罪过程就是将犯罪动机付诸于实践, 而犯罪行为又受心理活动的支配, 这就使得犯罪嫌疑人犯罪的目的必然留存在现场被改变的迹象中。

2. 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情绪。

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活动。侦查人员通过对犯罪现场破坏程度、遗留的痕迹物证及现场整体态势的动态分析, 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情绪特征, 也能间接判断其个性特点。

3.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由于犯罪嫌疑人的这些差异, 使得犯罪现场、犯罪类型、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等呈现出千差万别。而正是通过这些差异,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才具有可能性。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特性,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中往往不自觉地表现出其独有的性格特征。

4.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征。

通过对犯罪痕迹表现出来的对犯罪的熟练程度, 可以初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某些职业特点。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活动时, 专注度很高, 那些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特定动作技巧便会在犯罪嫌疑人的无意识中真实的流露出来。

5.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历及其经验。

犯罪心理痕迹受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所制约, 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也无法抹去自己特有的犯罪心理痕迹。在案件侦破过程中, 侦查人员通过利用心理痕迹的分析方法, 对现场的物质痕迹进行分析, 捕捉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现象, 解读犯罪现场中隐含的各种信息, 就能够扩大视野和信息源, 使案件的侦破更加高效和及时准确。侦查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溯源的过程, 即以犯罪行为的结果追溯造成犯罪结果的罪犯。依据犯罪现场所反映的心理痕迹特征对罪犯进行心理分析, 对于侦查人员在案件侦查中设立假定, 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摸排犯罪嫌疑人,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犯罪心理痕迹的发展前景及待解决问题

(一) 犯罪心理痕迹的优势

从关于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活动中的影响及对其争论的观点看, 犯罪心理痕迹对作案人心理刻画 (犯罪心理画像)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犯罪类型的研究为犯罪心理痕迹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优势, 使得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更为细致, 通过分析犯罪心理痕迹种种迹象, 追溯既往, 解决了许多当前的犯罪案件, 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不过, 此优势又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运用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而又同时保证每起案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很是艰难。

(二) 犯罪心理痕迹技术的难点及瓶颈

首先, 在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过程中, 由于犯罪心理痕迹往往表现出一果多因, 内隐性和或然性较大, 缺乏明显的规律性, 常常难于识别和把握。因此很多时候对其行为意义的正确识别较为困难, 但对其的识别却是进行犯罪心理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对犯罪心理痕迹行为意义的科学识别问题, 是犯罪心理痕迹分析过程中有待突破的一个瓶颈。

其次, 对犯罪心理痕迹形成原因的分析中, 由于影响、制约和决定犯罪心理的因素较多, 相互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也常常是一果多因, 或然性较大。即便是在理论上理清它并找出规律性也存在一定困难, 在实践困难则更大。而犯罪心理痕迹却是分析案情、刻画罪犯的重要条件, 因此, 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分析, 是进行犯罪心理分析的又一瓶颈。

参考文献

[1]蒲莹.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现场勘查中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 2010:11-12.

[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3]周晖, 邢书亭, 任永富.犯罪心理痕迹辨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报) , 2007 (2) :48-50.

[4]史海青.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侦查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0 (1) :69-71.

[5]何翠芳.浅析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及运用[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4 (2) :114.

[6]徐俊文.犯罪现场之犯罪嫌疑人心理痕迹解读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7]徐及龙.犯罪心理学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0.

淡化教育痕迹 培养健康心理 篇2

一、“淡化式”教育分析

1.淡化教育痕迹。即隐蔽教育目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讲究育人艺术和技巧,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心理,实现教育成本节约化、教育效果最大化。这种教育方式是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巧妙地运用无意注意。

2.中学生身心特点。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强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或要求过高等,他们对教师和父母的监护、教育常产生抵触情绪,造成不良心理。行为上表现为竭力摆脱对成人的依附和盲从,有时看问题片面、偏激,容易出现越轨行为。据此,生硬外露式的教育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而淡化式教育则符合中学生身心特征,易引起学生感情共鸣,克服不健康心态,达到提升强化教育效果的目的。

3.淡化式教育本身的特点。首先发出刺激物,然后挖掘和利用无意注意潜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具有目的隐蔽、感受亲切、趣味性、情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能避免和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转化。

二、具体做法

淡化教育痕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应从思想上施以爱,形式上追求新,方法上强调活。

1.环境氛围的运用。

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包括校园环境、集体舆论、人际关系等,移转学生的兴奋点,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如让学生自己组织家长会,满足学生独立的心理需要,教师“退居”二线当后勤和参谋,有利于消除学生自卑和沮丧的心理。在富有人情味的活动中,能够拉近家长和学生、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交友、接人待物能力得到培养,防御、逆反等心理可得以有效消除,回到正常状态。

2.灵活方式的运用。

要尽量避免在办公室和人多的地方批评学生,给学生留面子;表扬学生尽量在人多的公共场合,给学生足够的面子。如选择在操场、食堂或路口找学生谈话,话题尽量轻松愉快,拍拍学生的头,整整学生衣冠,通过肢体语言感染学生,清除不良心理,达到教育目的。

3.小目标式的运用。

应遵循小目标式的原则,逐步改变。不良心理非一日形成的,矫正不良心理短时间也难以奏效。多次小目标实现了,就是“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对于有多方面不良心理问题的学生,先从容易的方面入手,再分若干个小阶段,确定若干个小目标,使每一个小目标学生都可以实现,学生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多次成功中建立良好的个性品质,优化人品素质,造就健康心理。

4.“同体效应”的应用。

即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态度,就必须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保持“同体”的关系,缩短双方心理距离,消除对方戒心。比如说,个别学生因早恋受到家长尖锐的批评、教师严厉的指责,导致产生逆反心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与该生交朋友,向学生指出:一方面,早恋是正常人青春期一种美好而健康的情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从青少年的切身利益出发,分析早恋的危害性,找到克服的办法。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拉进师生距离,学生把老师视为知己,会积极主动配合,虚心接受老师教育,从而消除逆反心理,表现会逐步渐入佳境。

5.“门坎效应”的运用。

此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他人一个微小的要求,为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根据这一效应,教师只要注意隐蔽教育目的,运用“无压力屈从”的“登门坎”技术,就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可以先交给平时表现不怎么突出的学生一项特别小的任务,并鼓励他能够完成好。这样,小任务完成后,会给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学生为保持这样的良好形象,就必须找机会巩固和加深这个印象。于是老师可交给他更大的任务,让他去完成,他在克服不良心理的道路上将迈出更大的步伐。笔者亲眼见过这样一件事:班上有个学生经常迟到,老师找其谈话,该生内心非常恐惧,害怕老师通知家长,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后来,老师在一次上学的路上遇到了该生,就以商量的口吻对他说:“你记性很好,以后教室的钥匙由你来管,我相信你能干好这件事的。”由于教师只字未提该生迟到违反纪律的事,也就毫无强制性的约束因素,于是,该生愉快地接受了管理班上大门钥匙的任务。从此以后,他比其他同学来得都早,自然克服了迟到现象。这样一来,该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怕挨批评了,很快恢复了快乐心理,恢复了青少年特有的朝气。

心理痕迹分析 篇3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是依据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侦查学等学科的科学原理, 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通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所留下的犯罪行为痕迹, 分析犯罪嫌疑人独特的犯罪心理过程及某种稳定的、典型的犯罪个性, 据此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 进而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过程”。

犯罪现场的相关物质痕迹载体, 都深深烙上了犯罪人的个性心理印迹。而且不同的犯罪现场, 心理印迹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 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 心理学专家道格拉斯·莫尔认为:“个性分析技术是一项很重要的侦破方法。”

个性分析技术与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异曲同工且紧密联系,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正是提取犯罪现场依附于物质痕迹之上的稳定的、丰富的犯罪心理痕迹, 从而分析犯罪人的个性心理状态, 锁定犯罪嫌疑人, 确立侦查方向。

2 分析犯罪手段

“犯罪手段, 是犯罪人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法。犯罪手段与犯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历、犯罪动机等具有密切的关系”。

每一个犯罪嫌疑人, 其作案手段各不相同, 尤其是惯犯, 他的作案手段已经成为行为定式, 其自身尽管尽力避免, 但是仍然会露出破绽, 作案手段反映了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是否强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犯罪手段逐渐趋于复杂化和智能化, 这就对侦查人员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此同时, 犯罪手段的判断分析也有助于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职业特点。

在犯罪现场勘查的过程中, 首先注入侦查人员思维的和亟待分析解决的就是该犯罪嫌疑人究竟采用何手段实施犯罪。一般情况下, 犯罪手段比较容易发现。如:盗窃犯罪现场是撬锁进入还是使用钥匙进入;杀人犯罪现场是只杀人还是具有盗窃、强奸或分尸的其他犯罪行为等。利用犯罪手段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和犯罪情景之下的犯罪需求, 对于锁定犯罪嫌疑人、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确立侦查方向具有很大作用。

3 分析犯罪现场异常痕迹

犯罪现场, 是犯罪嫌疑人遗留各种物质痕迹, 是侦查人员获取犯罪线索、锁定犯罪嫌疑人、取得诉讼证据的发源地。犯罪现场存在多种物质痕迹, 其所反映出的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丰富的, 但是只有那些暴露犯罪嫌疑人特点的物质痕迹所承载的犯罪心理痕迹, 才是分析犯罪嫌疑人个性心理特征、侦查破案的突破点。每一个犯罪都有其特殊性, 而侦破案件的攻坚点就是要分析犯罪现场异常痕迹所折射出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

3.1 犯罪现场的异常状态

犯罪现场的状态异常, 是指从整个犯罪现场来看, 分析案情的来龙去脉, 该异常状态并非根据犯罪手段、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等要素可以合理解释, 但其中却隐含着犯罪嫌疑人重要的犯罪特征和心理运动特征。例如:武汉市青山区某农村一户人家被杀害, 在勘查现场发现除被害人死亡之外, 家中未见翻动痕迹, 可见犯罪嫌疑人并非谋财害命, 但是, 犯罪现场却发现一处异常状态表现, 即被害人家中的冰箱大开, 未发现有食物翻动现象。由此, 侦查人员可以得出结论:该案犯罪嫌疑人可能家境极其贫寒, 不曾知道冰箱的外观和性能, 在作案之前或者作案之后发现被害人家中有这一“稀奇之物”, 出于好奇心理打开冰箱查看, 一个小小的举动成为整个现场勘查中的犯罪异常状态, 更成为整个案件的侦查突破口。

对这一犯罪异常状态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基本上可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来源, 缩小侦查范围, 加快侦破进度。

3.2 犯罪工具异常

犯罪工具是犯罪嫌疑人为达到犯罪目的而使用的、能够给犯罪带来方便和好处的各种器具。犯罪工具的使用, 能够使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更加地自如和快捷, 不同的犯罪工具, 其带来的犯罪效果是不同的, 在现场勘查中, 侦查人员认真分析犯罪效果, 大胆运用逆向思维, 可以还原作案工具的形状、大小、特征及用途。某些犯罪效果发生异常或者犯罪嫌疑人遗留的作案工具呈异常状态, 由此可以达到缩小侦查范围的效果。犯罪工具异常, 是犯罪现场的一个亮点, 同时也为侦查行为带去了曙光。

4 分析犯罪对象

“犯罪对象, 是犯罪行为所指向的目标”。犯罪的对象的差别, 体现了犯罪嫌疑人不同的犯罪需求、犯罪动机、生活习性及职业身份特点。犯罪对象是满足犯罪嫌疑人犯罪欲望的直接指向体, 通过犯罪对象, 犯罪嫌疑人才能实现犯罪目的, 满足自身各个方面的需求。因此, 犯罪对象所依附的犯罪心理痕迹是极其丰富且直接的, 利用犯罪对象分析犯罪心理痕迹, 做到不同对象不同分析, 不断进行甄别和筛选, 可以大大提高侦查人员的现场勘查能力。

4.1 分析特定被害人

“特定被害人, 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际关系、宗教、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的被害人”。

犯罪嫌疑人选择特定被害人侵害, 说明事出有因, 是犯罪嫌疑人通过某种途径了解和认识到了特定被害人的某些特征从而激发犯罪动机实施犯罪。从空间层面上来看, 犯罪嫌疑人与特定被害人之间是相联系的,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需求指向了特定被害人, 进而引发犯罪。一般的刑事案件都具备特定被害人, 在现场勘查的进行中, 当遇到有特定被害人的情形, 侦查人员绝不能孤立的看待特定被害人, 一定要将特定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以及整个犯罪状态联系起来进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4.2 分析非特定被害人

“非特定被害人, 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际关系、宗教、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不具有‘显著特征’的被害人”。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若指向非特定被害人, 则体现的是一种无因行为。犯罪嫌疑人并非受到某种原因力的驱使对某人或某物实施犯罪行为, 而是纯粹因为犯罪嫌疑人的内在心理需求, 如满足自己泄愤的心理或者妒忌的心理, 从而将犯罪行为实施于无辜个体之上。一般来说, 对非特定被害人实施侵害, 犯罪嫌疑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工作不满或者是对社会不满发泄愤怒。例如:某人由于工作失误被扣发奖金从而驾车在繁华街道横冲直撞, 造成多数路人伤亡和公共财产的破坏和损失, 这种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就是非特定被害人。分析该种行为之下的犯罪心理痕迹, 主要把握是否有泄愤或报复社会的因素在里边从而对案件进行准确定位。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心理痕迹分析与现场勘查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心理痕迹分析在现场勘查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 从分析犯罪手段、分析犯罪现场异常痕迹及分析犯罪对象三个方面探讨了相关方法,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心理痕迹分析,现场勘查,犯罪对象

参考文献

[1]胡子龙, 杨经德.浅议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方法[J].科技资讯, 2008 (3) .

浅谈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开发利用 篇4

一、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特征

(一)一致性特征

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是相互印证的,在犯罪现场上出现什么样的物质痕迹,必然会反映出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状态。作案人在意识正常的状态下,现场的物质痕迹会按一般常态下物质运动的规律排列组合;而在异常意识状态下,现场的物质痕迹会表现出不规则现象。心理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会在行动中表露出来,也就是内因通过外部行动造成了一定的结果,这就说明心理痕迹和物质痕迹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特征。只要能够抓住这个特征进行分析,对案件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个性性特征

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比如动机、需要、兴趣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是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比如能力、气质、性格等。[2]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认识能力、价值观念、职业特点、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导致了人与人在个性方面存在绝对的区别性,就象指纹、DNA各人不同一样。当他(她)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其个性特征也就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表现在整个犯罪活动过程中。这一特征正是我们在侦查破案中需要运用心理痕迹的科学依据。

(三)可知性特征

心理痕迹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十分抽象的现象,但它却是可以被人们的大脑所认识和理解的。心理学有关理论表明,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3]虽然侦查人员没有直接目睹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但是通过勘验、检查与调查访问,利用自身的感觉器官,有时借助于某些专门器材,就能够感知到犯罪现场中的物质痕迹以及由该物质痕迹反映出的犯罪行为,从而可以进一步推断出罪犯的心理痕迹。[4]

二、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开发利用途径

(一)利用现场损失物品折射出的心理痕迹来分析案犯作案的特殊动机和目的

凡是引起和推动某人去从事某种活动以满足其一定需要的愿望和意识,就是这种活动的动机。一般来说,犯罪行为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是由犯罪动机所驱使的。不同的犯罪动机,常常引发不同的犯罪行为。动机取决于需要,犯罪分子作案是以满足其某种需要为目的的。所谓作案目的是指犯罪分子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案犯在实施其行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一些反映其需要的客观“痕迹”,从而为我们分析其心理动机和行为目的提供了依据。通过其侵犯的不同客体,可以反映出一些不同的心理特点。比如2015年3月,某市发生一起盗窃案,一新婚夫妇家中被盗,犯罪分子将4床缎子被面仔细拆下来偷走,这与获取目的物心切、急于逃离现场有矛盾,说明其行窃与结婚需求有关。以此特殊动机为条件排查作案人,很快破获了案件。破案后结果证明了侦查人员的推断完全正确。

(二)利用现场遗留人体排泄物折射出的心理痕迹来分析案犯的心理素质

案犯在作案中的一般规律是尽量避免在现场遗留痕迹物证,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少的时间达到作案的目的,所以在现场是不会遗留人体排泄物的。如果在现场发现了案犯遗留的排泄物,那么就不符合作案的一般规律。然而,案犯的这一现场行为恰恰折射出了其非常特殊的心理痕迹,那就是心理素质极差。比如有的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由于高度恐惧紧张引起肌体内的内分泌腺功能失调,大小便失禁,在现场排泄粪便、尿液,而且有的已成为习惯。它不是犯罪分子胆大妄为的表现,而恰恰是万分恐惧的特殊生理反映。案犯的这一典型心理特点为以后的摸排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利用案犯足迹中的心理痕迹确定追捕方向

在追捕正在逃跑的案犯过程中,如何确保追缉的正确方向是追捕成败的关键。实践中我们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步法追踪,即根据案犯逃跑中遗留的足迹来追踪,由于案犯在逃跑时是非常恐慌不安的,总是怀疑警察正在后面追赶他,这种心理决定了其在逃跑中留下的足迹明显不同于正常人在行进中留下的足迹。

比如,2016年2月某地发生一起杀人案件,案犯作案后逃进了留有积雪的山里,当侦查人员顺脚印追到山下时,发现雪地上有多趟足迹,不知那行足迹是罪犯所留。这时有人提出罪犯的足迹应有以下特征:1、只走山沟,不走山梁;2、该足迹有走一走就有一只脚打横,或者在遇到大树等能遮掩身体的物体时,就有停顿、脚尖朝后的迹象。于是就寻找具有这种特征的足迹,并沿此足迹追踪将案犯抓获。这就是利用了案犯在逃跑时,害怕被人发现而只走山沟以及在行走中不时地向后观望的心理状态在足迹上的必然反映,从而为追捕逃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四)利用命案中的附加性加害行为来分析案犯的心理痕迹

命案中的附加性加害行为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杀人过程中,由于某种心理动因的需要,在被害人处于濒死期间或死亡之后,又附加实施的侵害行为。[5]在杀人案件侦查实践中,此类实施杀人且伴有对受害人的附加性加害行为的情形出现机率较高,而这种加害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与支配下发生的,必然反映出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和个性特点。比如有一起一家五口被杀的案件,现场勘验发现五具尸体的眼睛都被锐器刺破,分析作案人可能因不懂医学知识或者信奉迷信,认为人死后会在其眼睛里留下作案人的影像。据此分析犯罪分子应是比较偏僻,文化落后、愚昧且交通、通讯极不便利的农村人作案的可能性较大,破案后证明这一分析是正确的。对于命案中的附加性加害行为,我们既要分析常态心理痕迹,如泄愤报复、图财害命等,又要深入研究分析其特殊的个性心理痕迹。只有这样,侦查工作才不会出现重大偏差、失误和遗漏。

(五)利用裸露尸体覆盖物状况折射出的心理痕迹分析确定案犯与死者的关系

杀人案件现场一般都有尸体存在,尸体的位置、姿势、尸体损伤程度、尸体胃内容、尸斑、尸僵、尸体的穿着打扮以及尸体上面的覆盖物等等,这些与尸体有关的痕迹物质以及尸体所在环境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非常关键的线索,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历来是侦破杀人案件现场勘验的重中之重。这里突出强调尸体的覆盖物状况,因为这一现场细节常常容易被侦查人员所忽视。但是侦查实践表明,深入分析研究尸体覆盖物及其包含的心理痕迹是非常重要的,常常能反映出作案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有利于正确划定侦查范围,极大提高破案效率。

比如,在一块油菜地里发现一具女尸,现场及尸体表明有强奸杀人迹象,女尸下身赤裸,阴部十分明显的被人有意放了一把油菜。侦查人员没有轻易地放过这一把很不起眼的油菜,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犯罪分子为什么要在女尸阴部放一把油菜?出于什么心理?一名有经验的侦察员判断:放油菜是出于遮羞心理,可能是被害者的亲人或熟人作案。破案后证明犯罪分子正是被害者的公公,其将儿媳在家中趁无人之机强奸杀害后,抛尸于油菜地,转身临走时看了一眼,觉得儿媳赤身裸体太难看,于是顺手拔了一把油菜将阴部遮盖。

(六)从无明显动机系列杀人案件来推断案犯的变态反社会心理痕迹

心理活动的变态是与常态相对而言的,它既不是精神病患者,又不是精神健全的正常人,医学上称之为“心理障碍”。这种人的行为呈现出固定行为的异常反映,其精神发泄往往超越正常规范。一旦确认了案犯的变态心理,则可以大大缩小侦查的范围。比如,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在徐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20余起盲流痴呆等弱智者被杀案件。通过作案手段分析案件为同一人作案,案犯针对的是特定弱势群体的不特定个体目标,其侵害手段均为下半夜就地取材用石块或水泥混凝土块来砸击露宿街头的盲流痴呆者头面部,同时伴有多次锐器捅刺,并有个别焚尸行为。在侦查阶段分析罪犯的心理痕迹,认为很可能有心理障碍、反社会偏执型人格。破案后证实,贵州籍犯罪分子刘明武,本人即是盲流,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刑事责任能力),因被公安、民政部门多次遣送产生极度反感情绪,因而迁怒于同类,报复心理泛化,进而连续杀害无辜。[5]如果不按照此思路开展侦查,而是按照常规杀人案件展开侦查,那么侦查工作将会走很多的弯路。

(七)利用现场遗留特殊物品来分析推断案犯的迷信、风俗习惯心理痕迹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其源远流长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也有相互不同的封建迷信习俗,共同构成了有鲜明差别的地域心理和民族心理。这种心理根深蒂固,习惯成自然,必然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在案犯作案的行为过程之中,形成包涵此心理的各种痕迹物质。在侦查中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能够善于透过物质痕迹现象,提取出案犯的这种心理,则非常有利于划定侦查范围,刻画作案人的个性特点,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侦查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例如,上海卢湾区曾发生一起凶杀案件,在勘验女被害人的尸体时,警方发现在死者的右脚袜子筒里塞有一张折叠成小方块的一元面值的人民币纸币,一时让人不得其解。后在案件的调查中发现,嫌疑对象吴某是江苏吴江人,在吴某的家乡有在死亡者尸体脚边放置纸元宝或冥钱,送死者上路的风俗习惯。据此,再结合吴某有重大犯罪嫌疑,案件的侦查范围和方向变得较为明确。[6]

综上所述,心理痕迹是受人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所制约的,再狡猾的犯罪分子都不会抹去自己的心理痕迹。只要我们能够加强和重视对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开发利用,就必然会极大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也必将会把侦查破案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高士艺.侦查心理科学应用技术的若干进展[J].中国刑事警察,1999(4):55.

[2]北京师范大学等.普通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96.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8.

[4]张玉镶.犯罪信息的概念分析[J].北京刑侦研究,1999(1):7.

[5]王铁兵.命案中伴有附加性加害行为的犯罪心理分析[J].中国刑事警察,2002(4):29-30.

心理痕迹分析 篇5

1 犯罪心理痕迹概述

根据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犯罪分子这一物质实体在其心理活动支配下所做的行为必然会与犯罪现场的各种物质实体进行接触, 进而发生物质交换, 从而留下其犯罪的痕迹[1]。犯罪痕迹分为物质痕迹、意识痕迹和心理痕迹三类。物质痕迹即物证, 是指能以其外形特征、所载字迹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文书、痕迹及视听资料等;意识痕迹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痕迹;至于犯罪心理痕迹, 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 但笔者认为犯罪心理痕迹属于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活动的过程中遗留在现场的能够反映其年龄、性别、职业特点、性格特征、生活阅历、受教育情况、经济状况、犯罪经验、犯罪动机及目的等心理活动及个性特征的现象和状态, 它既有别于物质痕迹, 但又以物质痕迹为载体,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遗留物质痕迹之中, 犯罪物质痕迹的分析有助于犯罪心理活动的分析, 同样,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能够为犯罪物质痕迹的发现提供方向,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 犯罪心理学分析的依据

2.1 犯罪心理痕迹存在客观性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其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 行为结束后心理活动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并以记忆的方式保存下来, 而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影响形成的, 因此人的一定的行为能够反映出人的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甚至还原整个人的面貌[2]。罪犯分子在作案过程中其心理活动通常是内在的、隐蔽的, 然而犯罪心理活动支配下的犯罪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却是外显暴露的, 犯罪行为在破坏或改变客观物质形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在犯罪客体上及现场痕迹上遗留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印迹, 并以物质化、客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2.2 犯罪心理痕迹具有稳定性与特殊性

人的心理是人们在主观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漫长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人们的心理就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这种心理稳定性一旦形成, 在短时间内往往变化很少。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 其独特的个性心理势必反映在犯罪的各个环节之中, 由此形成特定的犯罪心理痕迹。正是由于人的心理特点具有稳定性, 同一罪犯在一段时间内作案时, 其选择的作案目标、作案手段、作案工具、作案时间和空间、作案区域等表现出一定相似性或同一性;不同的罪犯由于其心理特点存在差异性, 在犯罪构成要素的各个环节中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特征为对不同案件进行串并提供了依据。

2.3 犯罪心理痕迹与犯罪行为存在一致性[3]

犯罪行为是指罪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和心理状态的反映。而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 任何犯罪行为均具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 犯罪分子正是基于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为此, 犯罪行为只是犯罪心理痕迹的外在体现, 二者之间存在一致性, 究其实质就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现象与本质的统一问题。

3 犯罪心理痕迹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作用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就是运用哲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学、现场勘查学、法医学、痕迹检验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和知识, 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对犯罪分子在现场所遗留的各种物质痕迹进行综合分析, 推测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的独特或稳定的心理活动轨迹以及个性特征的侦查方法。由于犯罪心理痕迹具有客观性、稳定性以及与犯罪行为之间具有一致性等特性, 因此, 在命案现场勘查过程中, 正确运用心理痕迹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案件性质、刻画犯罪嫌疑人、甄别伪装现场、全面提取物质痕迹、串并案件以及重建现场等, 对明确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提高勘查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有助于明确案件性质

意识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结果;结果源于行为, 行为源于意识, 任何犯罪都是在犯罪心理支配下完成的, 特定的环境条件和行为可以形成特定的现场, 而特定的心理决定特定的行为。故意杀人案件中, 犯罪分子杀人无非是为财、为仇、为情抑或报复社会, 作案目标的选择、熟悉环境、准备作案工具、选择作案时间、制定作案过程、选择逃逸路线及隐匿作案工具等一系列行为都是犯罪分子心理特征的反映, 为此, 在犯罪现场必然遗留其犯罪心理痕迹。通过对隐藏在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中的心理痕迹的分析, 从而为我们推测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目的等提供了依据。如在杀人案中, 犯罪分子杀人后还切割男死者的阴茎或用棍棒捅刺女死者的阴道、锐器切割女死者的外阴及乳房等, 这些多余的犯罪行为往往是奸情杀人的特征。再如现场勘查中发现死者既有财物损失, 又检见被他人捆绑的痕迹和身体暴露部位散在浅表划伤等, 为此, 我们有理由推测该案可能系一起抢劫杀人, 捆绑、锐器划伤暴露部位等行为有可能是犯罪分子威逼死者所致。

3.2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有助于甄别伪装现场

犯罪伪装是社会进步和网络时代的消极产物, 也是犯罪分子作案手法技能化和隐蔽化的具体体现。一旦犯罪分子对犯罪过程及其犯罪行为进行伪装, 而现场勘查人员由于专业能力受限抑或疏忽大意又未识破此伪装, 那么侦查工作势必走向歧途、陷入困境, 因此, 识别犯罪伪装历来是现场勘查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犯罪心理痕迹能直接反映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 并隐含其犯罪动机、个性特点、心理状态、与受害者的关系、犯罪经验等等方面的信息, 具有物质痕迹和意识痕迹不可替代的信息作用, 在分析研判案情时如果能充分利用物质痕迹、意识痕迹和犯罪心理痕迹, 那么将会大大提高识别犯罪伪装的能力。在日常检案中, 犯罪分子为逃避惩罚或延缓被发现时间, 通常故意在犯罪现场制造各种假象, 借以迷惑现场勘查人员的侦查方向。犯罪分子对现场的伪装尽管表面上看来显得顺理成章甚至与其他物证痕迹似乎存在一致性, 然而正是由于其行为的过分造作、注意里的过分专注, 伪装必然会暴露出诸多的反常特性而难以掩盖, 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些”多余”的或”缺少”的行为、物品、痕迹等, 使犯罪分子作案过程与动机、目的之间表现出自相矛盾的结果。通过全面详细对这些反常的物质痕迹的勘查, 准确洞悉犯罪分子犯案时的心理特点, 如此犯罪分子的伪装将无所遁形, 从而有助于确定侦查方向。

3.3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有助于刻画犯罪嫌疑人

心理痕迹与犯罪分子的个性特征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独特性, 二者连接的“纽带”正是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现场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等, 通过对这些物质痕迹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痕迹分析, 就能大致推测出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 从而为我们进行犯罪嫌疑人刻画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如累犯或有过犯罪经验的罪犯预谋杀人, 作案时机、进出及逃脱路线的选择更为合理, 作案手段更为残忍, 伪装伎俩更为高明, 反侦察意识更强且主要攻击受害者致命部位等。熟人作案通常为和平入室并乘人不备袭击受害者, 受害者防卫附加伤常常偏少, 为逃避惩罚或方便抛尸, 焚尸或碎尸后多处抛弃等现象时有发生。激情杀人通常就地取材且较少对犯罪现场进行伪装;奸情杀人经常伴随切割或捅刺受害者外生殖器等多余行为。此外, 通过对犯罪分子作案动机、作案目标、作案工具、作案手段及相关技能等特点及所持的心理状态的分析, 也有利于我们较为准确地推测其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特征、生活阅历、受教育情况、经济状况、习惯动作等。

3.4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有助于案件的串并

由于犯罪心理痕迹具有稳定性和特殊性, 其支配下完成的犯罪行为也必然带有自身的独特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 犯罪分子持同一目的在相同抑或相似的境况下进行杀人, 其认识及行为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相同或相似性, 这是基于犯罪分子多次成功犯案后心理不断得到强化而逐渐形成的犯罪动机的动力定型决定的[4]。犯罪分子习惯作案手段取决于习惯性思维, 犯案时某种思维方式及其支配下的犯罪行为经过多次重复, 明显地反映出习惯性心理特征并表现定势的特点。在这种定式的心理特征支配下进行的犯罪行为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痕迹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特殊, 从而为我们进行案件串并提供重要依据, 尤其适用于累犯、惯犯以及长期从事某一行业的罪犯所犯案件的串并。

3.5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有助于提高现场痕迹的利用价值

物质痕迹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结果, 而心理痕迹是支配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 并凝结在外显的行为及结果之中。通过对现场物证痕迹及其规律性的分析, 有助于我们发现及提取犯罪心理痕迹;反之, 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所隐含的犯罪动机、个性特点、心理状态、与受害者的关系、犯罪经验等方面的全面分析, 也能反作用于物证痕迹的发现, 尤其是隐匿的物质痕迹的发现及提取。在命案现场勘查中, 把物证痕迹和心理痕迹联系起来作为分析案情的依据时, 如能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引证及相互补充的关系, 这样有助于提高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的利用价值。

3.6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有助于犯罪现场的重建

所谓命案现场重建, 是指利用现场遗留的各种物质要素及其相互联系, 运用唯物辨证法的理论合乎逻辑地以抽象、形象或模拟实验的方式重新构建犯罪现场发生的犯罪内容及作案过程, 以达到对犯罪行为深入细致分析的目的。由于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存在一致性, 将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运用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 研究犯罪分子作案过程中所持的心理状态, 把握其心理特征, 这将有助于加深对犯罪现场各种物质要素的认识, 进而为我们更加客观、全面、系统地重建犯罪现场及侦破案件提供理论依据。

4 结语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对明确案件性质、识别伪装、刻画犯罪嫌疑人以及案件的串并等有较大应用价值, 但其分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认识能力,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且命案现场类型繁多。作为现场勘查技术人员, 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方法, 注重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综合应用, 多点、多线、多面的来分析现场, 确保案件性质、侦查方向的判定准确。

摘要:命案现场痕迹分为犯罪物质痕迹、犯罪心理痕迹和犯罪意识痕迹。侦查人员在命案现场勘查时往往对手印、足迹、血迹、精斑等传统物质痕迹比较敏感, 但对犯罪心理痕迹通常不够重视抑或忽略。本文旨在分析犯罪心理痕迹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作用, 从而为认定案件性质及明确侦查方向提供依据。

关键词:犯罪心理痕迹,现场勘查,命案现场

参考文献

[1][美]布伦特.E.特维, 李玫瑾, 等, 译.犯罪心理画像[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2]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英]Ronald Blackburn.犯罪行为心理学[M].吴宗宪, 刘邦惠, 等,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心理痕迹分析 篇6

一、弹壳及射击弹头痕迹形成机制

枪支发射过程中在射击弹头、射击弹壳及机械本身形成的痕迹即为枪弹痕迹。通过对枪弹膛线痕迹特点进行分析可对涉枪案件类属意外事故还是有意开枪进行初步判定,在案件侦查前判别当事人属于被害还是自杀起着重要作用,为确定嫌犯基本信息提供有效线索。

(一)弹壳痕迹形成机制

枪支发射时在射击弹壳上形成的痕迹即为弹壳痕迹,可反映出射击枪支相关作用零件表面形成的结果特点。射击过程中因高压火药气体及高温作用使弹壳后坐,向弹底窝撞击,在弹壳底面留下可反映弹底窝结构特点的痕迹,并使弹壳的壳体出现膨胀紧贴弹膛壁,留下可反映弹膛内壁外结构特点的痕迹。弹壳痕迹还包括抛壳中出现的拉壳钩及枪支装弹、击发、排壳射击渐进过程中弹壳表面因挤压、摩擦、排壳形成的痕迹。

(二)射击弹头痕迹形成机制

枪支发射后弹药快速燃烧,燃烧后产生超高温与约为2-3个大气压力将弹头快速送出弹壳,弹头离开枪支内膛至坡膛,进入线膛后发射。在这个过程中弹药燃烧产生的高压、高温迫使弹头顺着枪支内膛不断高速旋转运动并产生强大推力将弹头推出,发射至射击目标。在燃烧产生的压力中弹头快速通过枪膛,这个过程中对枪支内壁起强烈挤压、摩擦作用,会在射击弹头上形成可反映枪支使用状况及内壁结构特点的线状痕迹。

二、弹壳及射击弹头痕迹的特征

(一)弹壳痕迹特征

射击时弹壳与枪支进行相互作用,因枪支各机件硬度远远高出弹壳自身硬度,所以枪支机件不可避免的在弹壳上留下痕迹。由于弹壳痕迹均是在枪支发射过程中留下的,枪支发射时作用力较大,在弹壳上形成的痕迹较明显,痕迹出现率高。

(二)射击弹头痕迹特征

在射击过程中弹头痕迹出现率较高,无论是自制枪支还是制式枪支均会在弹头上留下程度不一的擦痕。制式枪支线膛均存在膛线,因此制式枪支射击弹头会出现不同数量的膛线痕迹及初生、次生棱线痕迹。因枪弹均属于标准化产品,外壳多由复铜钢制成,可塑性较好,弹头外层多选用复铜钢、铜锌合金等制。因此枪支射击中在弹头留下的痕迹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不同加工工艺枪支或因偶然造成枪支在使用中出现锈蚀、变形、损坏等因素造成枪支表面结构存在特定性。因射击弹头痕迹可反映枪支机件表面结构,所以枪支机件表层结构的特定性也会造成射击弹头的特定性。

三、分析弹壳痕迹及射击弹头在枪弹痕迹鉴定中的作用

枪弹痕迹鉴定主要运用了一般痕迹检验原理、痕迹检验技术及关于枪支、弹头、枪支弹道等多门相关学科知识,是分析鉴定枪支射击后在弹壳、弹头、目标上存在残留物或痕迹的技术活动。在枪弹痕迹鉴定中主要包括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及综合评判等4个步骤。

(一)射击弹头在枪弹痕迹鉴定中的作用

1. 区分自制、制式枪支

自制枪支射击后弹头表面很少会出现阳膛线痕迹,反之,制式枪支射击后弹头表面一定会存在一定数量阳膛线痕迹,主要与制式枪支线膛均出现或4条、6条或其他数量膛线,然而自制枪支线膛一般无膛线有关。

2. 缩小枪支种类范围

在区分自制枪支、制式枪支后,可根据弹头膛线痕迹数量、斜度、倾向、宽度、磨损情况以及主次棱痕主、次生痕迹形状及分布情况进行制式枪支种类判别。因制式枪支不同类型膛线数量会有所不同,可通过分析射击弹头特征缩小枪支种类范围。除以上方法外,也可通过分析射击弹头在射击过程中造成的痕迹缩小枪支范围。

(二)弹壳痕迹在枪弹痕迹鉴定中的作用

1. 确定枪支种类

通过对弹壳痕迹特征的分析可发现很多与枪支种类相关的特征,包括击针痕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存在铆圈痕、舍痕,抛壳口痕大小、形状、位置,弹膛内壁痕迹类型,指示杆痕大小、形状、位置、深浅等特征。通过弹壳痕迹特征分析,确定发射枪支种类。将现场弹壳痕迹判定的枪支特征与送检疑犯枪支种类进行对比,做出判定。

2. 提供同一、否定依据

通过对射击弹壳上的痕迹进行分析,对枪支类型进行判定,还可通过弹壳的个别特征为判定同一、否定提供依据。个别特征包括:击针痕边缘与痕迹底部特殊形状;抛壳口痕擦划线条分布及数量;弹匣口接痕线条细节等。

四、总结

弹壳痕迹、射击弹头痕迹的特征在枪弹痕迹鉴定中起重要性作用,通过分析弹壳、射击弹头痕迹对枪支、弹头情况进行检验。分析弹头主、次棱痕数量、分布、形状以及膛线痕数量、倾向、宽度、磨损等均可为区分枪支类型提供依据。对射击弹壳痕迹位置、数量、大小、个别特征等进行分析,可提供最基本认定及特征条件来判定枪支同一或否定。在枪弹痕迹鉴定中弹壳痕迹、射击弹头痕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为鉴定提供根本依据。

摘要:枪弹痕迹鉴定即分析弹壳痕迹及射击弹头痕迹,通过对两者特征进行分析后,为最终案件侦破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对弹壳与射击弹头痕迹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两者在枪弹痕迹鉴定中的作用。

关键词:枪弹痕迹鉴定,弹壳痕迹,射击弹头痕迹

参考文献

泵轴套摩擦痕迹问题分析 篇7

一、轴套摩痕的产生

1. 泵的参数及结构

安注泵流量850m3/h, 扬程92~102m, 轴功率325kW, 效率77%, 汽蚀余量3.2m, 转速1480r/min。安喷泵流量850m3/h扬程131m, 轴功率393kW, 效率84%, 汽蚀余量2.5m, 转速1480r/min。安注泵和安喷泵轴系各由3根轴组成, 即驱动轴 (或称为上轴) 、中间轴和泵轴组成, 总长4503mm, 属立式长轴系列泵。轴与轴之间由卡套联轴器联接, 整个轴系有1个推力滚动轴承和6个水润滑导轴承, 上轴 (驱动轴) 有推力滚动轴承和1个水润滑导轴承, 中间轴有1个水润滑导轴承, 泵轴由4个水润滑导轴承, 分别在3个叶轮和1个导轮处。此系列的转子通常刚性较差, 且水润滑导轴承属柔性支撑, 湿转子的刚性对导轴承的依赖性非常强, 如果导轴承的液膜不稳定或发生动静接触使得液膜完全破坏, 则湿转子的刚性变差。实践中, 这类长轴系列转子容易发生振动、动静碰磨甚至卡转子的故障。

2. 轴套问题的产生

安注泵在性能试验 (包括汽蚀试验) 、耐久性试验 (20h) 后解体检查, 发现所有的水润滑导轴承中配对的轴套与轴瓦存在擦痕, 轴瓦擦痕较轻, 轴套较严重, 其中尤以泵轴处的4个轴承为甚。另有两台安喷泵性能试验后解体检查, 同样发现轴套表面存在擦痕, 且问题更加严重 (图1) 。安喷泵更换新轴套重新试验后解体, 轴套擦痕问题更加严重。更换新的轴瓦进行耐久性试验后, 轴套仍存在严重的擦痕。

二、原因分析

在发生动静摩擦时, 为什么轴套的摩擦痕迹严重, 而轴瓦较轻。这是克莱德沿用了化工泵的设计, 在化工行业, 因介质中含有大量的颗粒杂质, 因此在设计时轴瓦与轴套采用了硬对硬的材料, 以满足杂质情况下的耐磨性, 轴瓦采用不锈钢加衬碳化钨层 (V7级) , 轴套采用不锈钢表面喷镀碳化钨, 约20~40μm, 轴瓦的表面硬度要大于轴套的表面硬度, 因此, 当发生动静摩擦时, 轴套磨损要严重。

从摩擦痕迹在轴系上的位置看, 上轴的1#轴套, 中间轴的2#轴套摩擦痕迹较轻, 而泵轴处的3#、4#、5#、6#轴套摩擦迹较严重, 原因有两点, 一是整个轴系的负载主要集中在泵轴处, 3个叶轮和1个导轮均在泵轴上, 二是泵轴距刚性支撑点 (推力轴承位置处) 最远, 在推力轴承处发生较小的振动, 经杠杆效应, 放大到泵轴处, 振幅也比上轴和中间轴处大, 因此泵轴处的轴套摩擦痕迹也更严重。

从摩擦痕迹的轻重程度来看, 一种是轴套的两侧有摩擦痕迹, 中间部位没有, 另一种是整个轴套均产生了大面积的摩擦痕迹。对于第一种情况, 认为在转动过程中轴系发生了倾斜。由于倾斜及轴系振动, 在轴套与轴瓦的单侧或两侧处发生了摩擦, 此时轴系振动尚小, 不足以使轴套与轴瓦产生全面接触。第二种情况则是轴系除倾斜外, 轴系摆幅过大, 使得轴套产生了大面积的摩擦痕迹。同时也存在两种情况的混合状态, 这是因为在同样振幅和倾斜情况下, 由于转子不同处的跳动不同, 造成有的地方只两端接触, 而有的地方则全面接触。因此, 倾斜和摆幅过大是造成动静接触的直接原因。

影响倾斜的主要因素有二, 一是泵与电机的联轴器对中, 二是卡套联轴器。在实际试验中, 对泵与电机的联轴器对中进行了控制, 但实际效果不大, 因此这个影响因素并非关键。从卡套联轴器可以分析, 轴与轴之间传递扭矩的主要路径是上轴→键+1个螺钉→轴套→键+1个螺钉→下轴, 中间螺柱也承担一定的传递扭矩的功能。无论是键槽配合还是螺钉螺柱配合, 都存在间隙, 当传递扭矩较大时, 则可能产生轴系的微小倾斜, 因此, 卡套联轴器的结构是造成运转过程中转子倾斜的主因。

对于轴系摆幅问题, 关键是轴系摆幅超过了动静配合的间隙值。轴系水润滑导轴承的动静配合间隙设计限值见表1。可以看出, 配合间隙非常小, 最小的导轮处轴承动静间隙单边仅0.06~0.0725mm, 泵轴其他处也仅0.075~0.0875mm, 而泵轴转子跳动设计值为<0.08mm, 如果转子跳动达到0.08mm的话, 则无论振动如何小, 都会发生动静摩擦。因此, 转子跳动设计值是有问题的, 从实测情况看, 转子跳动最大达到0.07mm。此外, 转子的振动是关键影响因素, 安注泵和安喷泵的振动设计限值是在额定流量功况下, 推力轴承箱处≤2.8mm/s, 在实测中, 振动最大达2.5mm/s, 由于放大效应及负载集中在泵轴处, 因此, 粗略估计泵轴处的振动在4.0mm/s。根据振动速度值与峰峰值换算公式 (1) , 参考JB/T 8097-199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以Vi=4mm/s, fi=25Hz代入公式, 则Si=72μm, 转子的理论振幅最大=0.152mm, 这远远超过单边间隙, 因此, 发生动静摩擦在所难免。

式中Si——峰峰位移值, μm

Vi——振动速度值, mm/s

fi——频率, Hz

三、问题处理

根据上述分析, 倾斜的后果是动静局部接触, 主要处理手段是控制联轴器对中, 而使用卡套联轴器则没有办法调节;轴系振幅过大的后果是大面积接触, 但控制办法较多。

(1) 控制转子跳动设计限值, 至少要限制在0.05mm以内。

(2) 控制振动, 对于初始安装的泵组, 振动的主要因素是残余不平衡量, 因此控制转子动平衡非常关键, 安注泵安喷泵转子动平衡的设计限值是G2.5级, 实际中, 转子动平衡做得不理想, 往往接近G2.5级的上限值, 对于振动非常敏感的长轴系泵, 转子动平衡应当精益求精。

(3) 适当调整动静配合间隙。如转子跳动为0.03mm, 振动为1.5mm/s, 则轴系摆幅为0.057mm, 再加10%的余量即0.0627mm, 因此单边0.07为最小值, 直径间隙0.14mm便可以, 先前设计直径间隙 (参照表1) , 如果在跳动和振动达到上述控制的情况下, 原设计间隙是刚刚好, 但在实际制造过程中, 远远达不到转子跳动<0.03mm、振动<1.5mm/s的要求, 因此原设计间隙就不够了, 加大间隙可以容忍更大的轴系摆幅。假定转子跳动为0.05mm (转子跳动设计限值之前是0.08mm, 后调整为0.05mm) , 振动假定为4mm/s, 理论换算峰峰值为72μm, 即轴系的摆幅为0.122mm, 再加10%余量, 即0.134mm, 因此单边0.14为最小值, 直径间隙0.28mm大致可以满足轴系摆幅的要求。

上述3个方案, 控制跳动和控制振动是从根本上控制轴系的摆幅, 是最优方案, 而加大间隙则是被动满足较大的轴系摆幅, 是次优方案。

(4) 从制造角度思考。克莱德公司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轴套摩擦痕迹的问题, 实际上, 从制造角度上考虑, 如果提高制造精度, 对解决动静摩擦会有很大好处, 方法如下。

提高转子动平衡标准, 从G2.5提高到G0.663, 这样轴系的振动从理论上讲会有明显的改善, 轴系的振动烈度有望控制在1.5mm/s, 振动造成的轴系摆幅则可以控制在27μm左右。提高转子跳动限值标准, 如限制在0.03mm以内。如能做到这两点, 则轴系的总的摆幅将大幅度降低, 仅有0.06mm左右, 这样的摆幅则不会产生动静摩擦。

(5) 从设计角度思考, 转子刚性不足。根据泵的抗震分析报告, 安注泵和安喷泵的横向一阶临界转速为3762r/min (62Hz) , 远大于泵的额定转速1480r/min (24.7Hz) 。理论上讲, 湿转子的刚性是很好的, 但湿转子的刚性是基于水润滑导轴承的轴承效应。实际运转过程中, 由于发生了动静摩擦, 水润滑导轴承的液膜局部或完全破坏, 轴承效应将大打折扣甚至丧失, 湿转子的刚性严重下降, 转子挠度加大, 此时需考虑转子的静态刚度 (计算略) 。转子平均轴径为60mm, 经计算K=740, 根据轴刚度系数和最大运行转速的关系曲线 (图2) , 对于转速1480r/min的转子, K值应在350~750, 且越小越好, 越小则说明转子静态刚度较高, 现K=740说明转子刚度已处于允许值的边界。如果将轴径加大至80mm, 则K=416, 转子静态刚度将处于优良水平, 对轴系的稳定性将非常有利。

(6) 卡套联轴器的固有缺陷, 也将降低整个轴系的刚度, 造成在运转过程中的偏斜。根据目前的锻造工艺水平, 完全可以锻造出十几米长的轴, 更不用说4.5m的轴了。如果安注泵和安喷泵采用单根轴的设计, 对轴系的刚度和稳定性将非常有好处。深蓝泵业开发的安注安喷泵就是采用单轴设计, 有效地提高了转子刚性, 解决了轴套擦痕问题。

(7) 动静摩擦主要发生最下部泵轴处, 这是因为泵轴处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负载, 如果将叶轮上置, 使负载离刚性支撑更近, 最末端的负载较小, 对减少轴系的振动很有利。

(8) 轴承采用硬对硬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采用常规的软对硬设计将更可取。如轴套仍采用镀碳化钨, 而轴瓦采用浸树脂石墨, 这样的好处是耐磨及磨损程度要轻, 对保持水润滑导轴承的轴承效应很有好处。采用软对硬的设计完全能满足安注泵安喷泵的使用要求, 这在其他核级泵中已是非常成熟的设计并有很多应用业绩。

四、改进建议

网络入侵后的痕迹提取分析 篇8

关键词:网络入侵,痕迹提取,痕迹分析,系统加固

1 基本概念

网络入侵是指在非授权的情况下, 试图登录、处理、控制或破坏网络信息系统的故意行为。在入侵过程中进行的某些操作行为, 在入侵结束后会保留在系统中或者保持一段时间, 而这些遗留的操作行为即是判定异常行为构成入侵的证据或线索, 在本文中称之为入侵痕迹。

在网络被入侵后, 通常网络管理员想到的是对网络进行应急响应、数据恢复、漏洞修复以及安全加固等。这些应对措施固然正确, 却不足以规避风险, 还应对网络系统入侵痕迹进行提取分析。入侵痕迹提取分析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准确、及时地提取入侵痕迹, 对其进行深度剖析, 以还原入侵的过程和操作行为, 逆向操作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并对薄弱点进行加固, 能够彻底清除后患、规避日后风险, 同时获得证据线索和溯源, 进而保留对入侵者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 重要原则

入侵痕迹提取分析的重要原则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合法性、多备份、环境安全、严格管理过程。在入侵过程中或之后, 系统中必然存在很多入侵痕迹,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一方面可能由于入侵者自行删除了某些入侵痕迹, 如安全日志等, 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运行需要不断进行数据读写等, 导致很多入侵痕迹被覆盖或修改, 因此提取入侵痕迹需要遵循的第一原则是及时性。准确性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提取以保证结果的真实可信度。合法性是指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多备份是指在提取出痕迹数据后进行备份, 对备份文件执行分析操作, 这是由于分析操作很可能改变原始数据, 导致证据失效。环境安全是指存放入侵痕迹数据的存储设备应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严格管理过程是指所有的手续和步骤都应在严格的监督管理之下进行。

在上述的6个原则中, 及时性直接关系到对入侵行为的重构还原是否顺利, 应当被优先确保。此外, 及时性不仅体现在入侵痕迹的提取分析具有时效性, 还体现在提取分析信息时的顺序性, 运行系统中部分易变信息比其他信息变化更频繁, 为了尽量提取分析到符合系统被入侵的真实信息, 需要将易变信息排序, 首先提取分析保留时间最短、变化最频繁的信息, 非易变信息则可以稍后提取分析。

3 入侵痕迹提取

为了找到黑客的入侵痕迹, 应分析入侵者在系统中实施了哪些操作。不同的入侵者具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 因此, 列举出一份入侵操作清单是不现实的, 但仍然可以总结出入侵的一般步骤。

3.1 网络入侵的一般步骤

网络入侵的一般步骤包含4个方面:

1) 进入系统:通常是通过扫描目标主机或W eb网站的信息, 例如应用服务、开放端口等, 再根据各种漏洞或脆弱账户密码等进行利用, 进入系统;

2) 提升权限:通常是检查是否存在可提升权限的漏洞、是否存在脆弱账户密码、是否存在权限设置出错等, 提升权限, 最终获得管理员权限;

3) 放置后门:后门是指绕过安全性控制实现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 黑客在进入系统后通常都会留有一个后门方便再次进入系统;

4) 清理日志:清理自己在系统中的操作痕迹。

3.2 从网络层面提取入侵痕迹

从网络层面可以通过对网络流量监测、网络设备日志和配置文件检查等手段来提取入侵痕迹。

1) 通过网络侧部署的异常流量监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或路由设备来确定网络流量有无异常, 在确认攻击行为存在时能够对攻击行为进行溯源。

2) 通过检查网络设备日志中是否存在未授权访问或非法登录事件, 用以配合定位攻击源。例如安全日志中异常登录时间、未知用名登录、非法登录访问以及某账号的频繁登录和恶意操作。

3) 通过检查网络设备配置文件有无异常, 是否被修改, 对比网络层防护的安全控制策略, 检查网络设备配置以及安全策略是否存在异常。

3.3 从主机层面提取入侵痕迹

在主机层面可以通过检查被入侵服务器的日志、账号、进程、服务、自启动项、病毒、木马、网络连接、共享目录、定时作业、注册表等来获取入侵痕迹。

1) 检查系统日志中未授权访问或非法登录事件或者检查中间件、FTP (文件传输协议) 等日志中检测非正常访问行为或攻击行为;

2) 检查系统非正常账号和隐藏账号;

3) 检查是否存在未被授权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4) 检查系统是否存在非法服务;

5) 检查系统各用户“启动”目录下是否存在未授权程序;

6) 使用防病毒软件检查文件, 扫描硬盘上所有的文件检查是否存在病毒、木马、蠕虫;

7) 检查非正常网络连接和开放的端口;

8) 检查非法共享目录;检查当前定时作业情况, 是否存在不明定时执行作业;

9) 检查注册表, 注册表是W indows操作系统及其所支持的应用程序的中心配置数据库, 存储了大量信息, 成为获取潜在证据的最好资源。

4 入侵痕迹分析

由于数据的易变性和取证技术的及时性原则, 在进行痕迹提取分析的时候, 并不推荐在运行系统中直接查看各项痕迹, 而应将所有的痕迹数据全部而迅速地提取出来进行备份, 辅以截屏保留证据, 对备份件进行分析。在工具的选择上, 推荐使用命令行工具, 命令行工具往往比较简洁, 且容易通过批处理或脚本工具自动化执行。

入侵痕迹分析的技术方法涉及到密码破解、数据隐藏分析、数据恢复、关键字挖掘等。密码破解是对已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的技术, 数据隐藏分析是确认是否存在隐藏数据以及隐藏在何处的技术, 数据恢复是将已删除的消息进行恢复的技术, 关键字挖掘是按敏感词汇搜索汇集各个关联文件的技术。

入侵痕迹分析的目的之一是重构入侵行为, 因此常考虑到的方面是时间框架分析和文件关联性分析。时间框架分析通常通过建立文件的最后修改目录来重构入侵时各种操作的发生次序, 文件关联性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散落在各处的文件内在的联系从而对被入侵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

5 总结

通过对入侵痕迹的提取分析, 一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重构入侵行为, 分析入侵行为对网络信息系统产生的直接破坏、潜在隐患和深层次影响, 以便能够彻底清除后患、规避日后风险;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追溯到入侵者, 在入侵行为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下, 能够对入侵者依法追究责任。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综述下一篇: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