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2024-09-04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精选十篇)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篇1

关键词:语境,翻译过程,翻译策略

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加频繁,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语言是文化传输的载体与工具,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启蒙运动的先驱,科技进步的媒介。翻译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逐字逐句译出来的文章,读者未必能读懂其真意。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包括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语境制约着词语、句子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言语具有不同的意思。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翻译的好坏,因此,语境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翻译研究的首要因素。

一、语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翻译包含四个基本步骤:(1)分析源文本;(2)源语转换为目标语;(3)重构目标语;(4)修正。笔者认为语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主要发生在(1)(3)两个环节。“要达到理想的翻译,不仅要在译语中找到顺乎自然的对等语,还要找到最切近的对等语。”奈达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两种语言的媒介。译者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出这两种语言中的对等语。其中,研究源文本的语境不可忽视。在交流中,确切地表达语义依赖语境,语境决定着所表达的特定语义。语境依源文本的结构而生,不能独立存在。语境具有限制与解释的功能。限制功能是指语境限制着语言的应用与研究。词典中每个字词的意义有多种,常用词尤甚。唯将其放入词语、短语和段落等特定语境中,才能确定其含义。解释功能指在某一言语行为中,语境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说明,可从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修辞学等方面解释。基于此二种功能,从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阐释语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1.上下文。外语学习者读完一篇文章后会发现,尽管无一生词,却不知所云。这缘于不熟悉文章的语境。有时即使文中有个别生词,但通过阅读该词前言后语,便可明白其意。这前言后语就是上下文。上下文还助于读出文中省略部分。其提供的信息保证了省略部分的完整再现。

上下文被视为短语语义语境、句子语境及语篇语境。每个字词都有所指含义。当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时,其含义就会发生变化。Soft是“柔软的”的意思。当它与不同名词组合时,意思发生改变。Soft wood“软木”,soft music“轻音乐”,soft money“纸币”,soft light“柔光”,soft voice“低声”。单词放于句中亦然。“I cannot bear Lisa.She is thin and tall and walks like a crane.”“我受不了丽莎。她又瘦又高,活像个起重机。”在此,crane取“起重机”之意。而在另一句中,“I do admire Lisa.She is thin and tall and walks like a crane.”,crane取“仙鹤”之意。“我真羡慕丽莎。她又瘦又高,走起路来像仙鹤一样婀娜多姿。”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同一单词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2.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指与语篇理解相关的环境因素,不包括言语行为中的人、事物及其说话过程。情景语境是文本存在及变化的条件,为语言提供了合理的应用条件和环境。毫无关联的几个句子在特定语境中会变得有意义。

如:(1)杰克邀请詹妮参加他的生日聚会,对她说,“詹妮,周五晚上你能来参加我的聚会吗?”詹妮答曰,“周六上午我们有场数学考试。”

乍看这个对话中的问答毫无关系。实际上,杰克知道詹妮有考试,意味着她没有时间来参加他的聚会。

(2)甲:四凤!四凤!乙:真热呀!

只看字面,很难相信这是一组对话。但是把它放入台词中,就恍然大悟。甲为四凤爹鲁贵,乙为四凤。四凤讨厌她爹,故意喊热假装没有听到她爹的声音。

翻译作品首先要清楚该作品讲什么。当根据上下文无法理解时,联想下其情景语境,整理思绪,使得内容连贯,画面完整。情景语境可以避免误解,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注意这讲的是“语篇”而非“文本”。“语篇”是指在交际活动中,通过连贯用语表达出交际意图,即言外之意,以激发出语言的潜在意义。“文本”是指经过语法和主题系统筛选的正式用语。它是一个单位,用来表达主题语义,即言语行为理论的话题内容,也就是言内行为。在言语行为中,语篇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表达真实意图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除文本外,还包含交际者的外表、姿势、语调和语速等。语篇能更好地体现出语境的意义。

3.文化语境。语言使用者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这些团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历史、文化、习俗和世界观,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若要清晰地理解语篇,需掌握其文化语境的深刻内涵。翻译中的文化语境是在译文中形成的由时空中特定的文化积累和文化情景构成的文化领域。分析译文中的文化语境,可以捕捉到翻译发展的常规模式。此领域颇具研究价值。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因素:(1)包括人名、书名和影视片名等在内的专有名词。专有名词的翻译涉及到语言、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习俗。这在翻译中是个难点。了解名称文化,译文会更接近源文本。(2)反映民族文化的称谓。众所周知,中国人有强烈的家庭意识,而英美人主张个人主义,家庭意识相对淡薄。如,uncle指的是父母双方的兄弟,而汉语里有其相应的称呼“伯伯”“叔叔”“舅舅”。不同语言中,相应词的范畴可能不同。唯有熟悉,才能译得精准。(3)色彩文化。尽管汉英民族对自然本色的认识和感受是大体一致的,但由于民情风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色彩对于不同民族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象征的意义、蕴含的寓意却不尽相同。如不同文化、历史和认知使英汉民族对红色的含义及语用意义理解不同。在汉语中,“红粉”“红颜”常指漂亮女孩,被译为“a beautiful girl”或“a pretty face”。这两种翻译均与颜色无关。文化语境不仅反映在以上三方面,且在习语、数字、委婉语、暗指、动植物表达中也略见一斑。

翻译是使源语中的意义、精髓和文体在目标语中精确、地道地表达出来。文化语境中许多元素影响着翻译。译者必须理解语篇中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语义,才能确保信息交流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二、语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语境影响着翻译过程,也影响着翻译策略。大体说来有四种翻译策略:直译、直译加解释、直译跟意译相溶、意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的反应应与源文本读者的反应相同。然而,文化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中,尤其在译有明显差异的文化中的习语、委婉语和暗指时,会出现不完全对等和零对等现象。因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非常重要。如将谚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翻译为“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读者若不了解源语文化,也就是不了解其文化语境,将难以理解其含义。受语境的影响,如果选择意译而非直译等策略,将其译为“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maker is removed.”,就不难理解了。

三、结论

译者在翻译前应仔细分析语篇的语境。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繁多,但共同目的都是交流。不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都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语言转换即语境转换。组句,写文章,选择文体都脱离不了语境。翻译的基础就是要准确掌握语境。译者分析语境的能力将影响到译本的质量。研究语境理论意义深远,百尺竿头,需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8.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3.

[3]袁晓宁.在具体语境中对词义的把握与翻译[J].外语教学,2004(2):81-85.

[4]高帆.语境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1(11):126-127:173.

[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32:84-89.

社交语境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篇2

人们对语境的研究历久悠长。

从宏观上来看语境的定义,它指语言交际者交际时所涉及的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语境的主观因素覆盖说话者的身份、职业、性别、性别、性格、经历、思想、修养、爱好、心境、处境、目的等;客观因素则包含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可延伸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文章的上下文。

语境的可研究范围广泛。

Firth(费斯)、M.A.K. Halliday(韩礼德)、Gillian Brown、George Yule、Hymes、何自然等国内外语境大师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研究。

本文着重从人们交际的社会环境因素出发,探讨社交语境的功能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何自然先生在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一书中对阐述了社交语境的内涵。

社交语境特指说话人使用语言和听话人理解语言的客观共处环境。

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直接受制于社交语境。

交际双方若想取得成功交际、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就必须对社交语境有着足够的了解和恰当充分的利用。

(何自然,)社交语境的主要功能集中在解释功能和筛选功能两者之上。

作为专门用途的专用语言,商务英语的内容保罗万象,诸如金融英语、国际贸易英语、会计英语、财经英语、广告英语等等在组织形式、使用环境、语言风格上都各有迥异。

从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专业程度上来说,译者只掌握必要的英语、汉语的语言知识和基本的翻译技巧是不够的。

除此之外,译者更需重视分析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的二大功能,即解释功能和筛选功能。

限于篇幅,以下笔者在本文中将先详细分析社交语境中的解释功能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和作用。

2 解释功能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作用

所谓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就是准确把握社交语境中的句子意义和语境想结合的产物的功能。

通俗地讲,即把握交际过程中话语的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实际意义。

而要把握说话者的真正实际意义,除了需要利用自身本有的语言知识去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外,还需要综合交际时的社交语境进行推断、思辨,从而了解话语的全部信息及言外之意。

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逻辑解释、具体意义的析出、引申意义的剖现和歧义的排除。

商务英语的翻译者在处理原文时须谨慎分析,方能作出准确、专业的译文。

2.1 逻辑解释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遇到译文乍一看在语言语法上通顺无暇、但细一思量在逻辑上却别扭奇怪的现象。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译者疏忽了商务英语作为特殊专门语言的特殊性,没有在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中找到正确的逻辑关联。

而恰恰在这时,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能起到厘清逻辑、正确解释的作用。

请看例句: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here is short weight of 5 M/T only. Therefore,we lodge a claim against you for the short weight of 5 M/T as follows: …

这句句子的原始译文是这样的:“我方遗憾地通知贵方,货物仅仅短缺5公吨。

因此,我方就此短缺5公吨一事提出索赔如下……”。

应该说,该译文在语法通顺上是无可挑剔的,它和原文的字面意思是完全对应吻合的。

但请仔细想一想,句子的真实意思似乎很难再逻辑上站得住脚。

因为其中的“only仅仅”一词表明了我方的态度,认为5公吨的数量只是小数目。

既然是小数目,又为何郑重其事地提出索赔要求呢?于此,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文若是出现在外贸函电中是不正确、不负责任的。

译者在翻译时遇到这样逻辑矛盾的时候,须特别谨慎。

若译者将此句置身于国际贸易英语的社交环境中,则不难联想到only作为国贸英语中的专业词汇的特殊意义,即only若加在数字后,解释为“整”,而非其字面的“仅仅”之意。

至此,在了解了具体的商务英语语境之后,译者就能准确专业地对译文进行合乎逻辑的`修改了。

此句应被译作:“我方遗憾地通知贵方,货物短缺5公吨整,因此,我方就此短缺5公吨一事提出索赔如下……”。

2.2 具体意义的析出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面对句子意思的笼统模糊,译者难免莫名迷惘。

此时,商务英语的解释功能又有了用武之地,它能帮助译者分析出话语中的暗含义,从而译出原文的具体意义。

且看案例:Shoot.I would be happy.

看到这句话译者真是莫名难解。

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来确定,翻译这句再短不过的句子都是异常费力。

是“开枪,我很高兴”还是“我很高兴能拍电影”?似乎都不妥。

但是,如果将这句句子置于特定的商务英语语境中,就容易理解多了。

原来此句是发生在商务英语谈判时的回答。

应了谈判一方的开场白“I’d like to get the ball rolling by talking about prices”,回应方答道“Shoot. I would be happy”。

有了语境的支撑,具体意义便自然而然地被析出来:“我想开始谈谈价格。——我将很高兴洗耳恭听。”

2.3 引申意义的剖现

有时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某些貌似译者一目了然的词汇,但偏偏翻遍词典所有释义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翻译原文。

此时译者若随意在词典的释义中挑一个生搬硬抄,原文的意思便会被扭曲,译文也变得晦涩难懂。

相反,译者应超越文本本身,将它置于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中分析。

(靳永畅,)语言就像是一个处方笺,它根据生活中海量的背景信息和人们的认知活动来构建具体、形象、生动的意义。

在遇到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时,社交语境的解释功便可以帮助译者深入剖现其字面基本意义之后的引申意义,从而作出恰当的译文表达。

请看例句: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trade and foreign GDP growth slowed,partly as a result of higher oil prices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some foreign currencies against the dollar.

对该句如仅从字面意思试译的译文为:下半年,贸易和国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减缓,部分原因是由于更加高涨的油价和外汇欣赏与美元反对。

这样的翻译显然是不通顺的。

众所周知,“appreciation”和“against”二词的字面意思为“欣赏”和“反对”。

但是,它们在这句商务英语中如此翻译是决计行不通的。

无论是商务人士抑或是普通读者看了此译文,相信都会是一头雾水。

译者如换位思考摆脱词语的字面意思,将其置于商务英语的金融语境中,便能剖现其引申意义。

在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中,“appreciation”的引申意义为“增值;涨价”;“against”的引申意义则为“作为……的交换”。

另外,“foreign currencies against the dollar”字面的背后还有货币之间因升、贬值导致的币值波动和相互抗衡的引申含义。

至此,商务英语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已将此句的引申含义完全剖现了。

该句可译为:“下半年,美国的贸易和国外国内生产总值增值减缓,部分原因是由于石油价格(较上半年)高涨以及部分外币增值与美元抗衡。”

2.4 歧义的排除

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能帮助译者在翻译时排除话语中的歧义而得出准确的译文。

请看例句:Marketing occurs when people decide to satisfy needs and wants through exchange.

没有语境的帮助,这句话很有可能被翻译为:“当人们开始通过交换来满足欲望和需求的时候就出现了营销。”但是,这样的译文乃歧义误译。

且看此句的上下文:Marketing occurs when people decide to satisfy needs and wants through exchange. Exchange is the act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bject from someone by offering something in return. Exchange is only one of many ways to obtain a desired object. Exchange is the core concept of marketing. 在正式的经贸英语语境中,译者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词语叠用的方法是为了表达精确。

因此,这里的needs and wants不需要译成“欲望和需求”。

它实际上就是指人们的“各种需求”。

翻译时不必增加“欲望”二字,加了就不符合经贸文献的语言规范和行文规范。

3 结语

人常言,“功夫在诗外”。

翻译要考虑的方面其实远超出语言本身。

商务英语翻译的实际目的和首要原则是在译文中建构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语境,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相同的体验与反应。

在商务英语的社会语言环境中,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对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分析是不容忽视的。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社交语境中的解释功能在逻辑解释、具体意义的析出、引申意义的剖现、歧义的排除等四方面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做了具体分析,以助译者能作出专业准确的译文。

至于社交语境中的另一大功能——筛选功能的分析,笔者将另行辟文详述。

参考文献:

[1] 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330,331-333.

[3] 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浅析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文化语境 英汉翻译 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文化领域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英汉翻译活动的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深入对英汉翻译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量”,更要“保质”。但当今我国英汉翻译的质量受到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错译、误译的現象时有发生,翻译质量有所滞后,很多译文难以跨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鸿沟,只停留在语言表层,不能深入挖掘作者所表达的深层涵义。因此,译者应该理解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从不同的文化语境影响因素角度深入学习,认真仔细地进行翻译活动,避免译文浮于表面,及时修正错译、误译的现象。努力做到真实的还原作者本意,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真正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一、理论概述

1.文化概述。所谓文化,是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发展,人类自身不断创新和总结,逐步积累下来的物资以及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社群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系列活动、思想以及在现实活动中以不同物质形式表现出的行为特点的集合。可以看出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不同的文化由于其历史传统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各地的传统文化性质也会逐渐发生改变。但这些改变要在较长的时间维度之下才得以察觉,才能够实现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改变。而各地传统文化的改变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其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任何文化的本质蕴涵着本民族的深刻哲学,是该地区族群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语言作为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族群因文化差异造成各地语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涵,而翻译活动要兼顾不同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2.语境概述。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的简称,著名语言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曾提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所表达的真实意义。”语言的表达形式受到语境的制约,其表达的意义也因语境的不同而不同。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语境对语言形式的理解有着显著的影响力。语境对语言存在语言因素以及非语言因素两个层面上的制约,它们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人们的语言交流过程。

所谓语言因素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情景以及相互交流的对象及其说话内容等选取可用于搭配的相关词语。语境对语言因素起到限制作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语言因素组成的语言单位所表达出的真实含义是不同的。尤其是一词多义的词语,为了理解词义一定要结合相关语境,否则直白的翻译,脱离现实,会产生让读者误会的语言,难以表达语言的本意。例如,overlook 有“俯视,鸟瞰;忽略,疏忽;宽恕,原谅;监视,看守”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其词义是不同的。Pretty and comfortable rooms overlook a flower-filled garden.那些漂亮、舒适的房间俯瞰着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园;We overlook all sorts of warning signals about our own health. 我们会忽视关于我们健康的各种警报。

非语言因素强调的是交流时的环境、时间、地点以及对话人物等。同样的语言放置于不同的语境之下所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例如:

A: How about your English exam?

B: It's a piece of cake.

A:你的英语考试怎么样?

B:(对我来讲)小菜一碟。

a piece of cake在此种语境下显然不是指一块蛋糕,而是指很轻松的事,很容易的事。可见一定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来理解语句中深层的含义。

3.文化语境概述。所谓文化语境是指特定语言社团相互交流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规范,即一个社会团体对成员之间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做出的相关规定。另一层指的是文化习俗,即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代代相传形成的特定的生活习惯,是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集体习惯,是该团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约束性的习惯。文化语境的重大影响力支撑着整个语言系统。

二、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

翻译作品要想达到“信、达、雅”的境界,就必须在不同语境下对语言充分理解,对文化语境的理解是通向该境界的必由之路。影响文化语境的因素包括: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习俗,下文从这几个因素角度论述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

1.地域文化语境影响因素。处于不同地域的社群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不同的国家表达自己意思所运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在翻译时应注意地域文化语境影响因素,在充分理解说话人的地域文化前提下,认真进行翻译活动。例如:

A:(American):What can I do for you? (我能为你做?)

B:(Britain):I'd like a piece of rubber. (我想要一块橡胶。)

A:...Er, a piece of eraser? 0.5 dollar, please! Anything else? (...呃,一块橡皮擦?0.5元,请!还要什么?)

B:I'd like some sweets, too. (我也想要一些甜食。)

A:No problem. All the candy we sell is sweet. (没有问题,我们卖的糖果都是甜的。)

B:I see, so you sell sweet sweets. (我明白了,所以你卖甜糖果。)

这是一段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对话,英国的rubber等同于美国的eraser,均表示橡皮的意思,sweet和candy分别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对糖果的称呼。由此可见,虽然英国和美国都是英语系的国家,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仍存在差异。

2.历史文化语境影响因素。由于各国发展历程的不同,形成了具有本国特点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翻译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准确理解历史事件和该国文化,就容易造成误译。例如:the heel of Achilles,字面上的意思是阿客琉斯的脚踵。Achilles是古希腊联军中的骁将,希腊传说他出生后,母亲为了保护儿子的健康,将他浸在冥河圣水中,因此Achilles浑身刀枪不入,但有一个弱点,就是她母亲在浸泡他时握着的没有沾到冥河圣水的脚踝,最后他被敌人射中脚踵而死。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翻译出“唯一的弱点或要害”这一层含义,否则只流于表面,不能表达其中真意。

3.习俗文化语境影响因素。在世界各地,由于地域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同一地区的人们形成了本地特有的风俗习惯,在长时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综合性较强的文化体系,影响着人们之间相互的沟通。例如,中国人由于在解放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解决吃饭问题,大多数人吃不饱,因此“吃过了没?”成为中国人常用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国外是没有这种文化习俗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只需译为:“Hello”或是“How are you?”等英语问候就行。再比如,“中国红”表示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喜庆、吉祥,因此,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都是身着红色礼服,每逢佳节时,中国人也粘贴红色字联表达庆祝;而白色在中国古代被用于吊丧。在美国,两种颜色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含义,白色代表纯洁,因此新娘多穿白色婚纱;而红色却代表血腥、残忍和灾难,常被用于贬义,比如“red hand”(血腥的手)。因此,各地习俗文化呈现多样性,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译者应做好各地习俗文化功课,为翻译奠定充分的知识储备基础。

三、小结

翻译活动不仅是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它传达的是不同语言系统下人们信息的一种交流,仅仅将语言符号进行转换是不能满足翻译使命的。不同的文化语境制约和影响着语言所表述的信息,因此,译者在英汉翻译活动进行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文化語境影响因素,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习俗文化等方面着手深入了解各地文化语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传达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崔曙光.语境与翻译浅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11).

[2]宫雪斐.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J].青年科学, 2010(12).

[3]陶全胜.关联理论翻译观与应用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王蜜.浅析文化语境与翻译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 (3):131-133.

文化语境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篇4

1 语境的定义及分类

什么是语境?语境即言语环境, 它包括语言因素, 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 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语境这一概念的定义最早始于波兰籍人类学家B.Malinowski (马林诺夫斯基) , B.Malinowski提出, 语境可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 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情、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文化语境出现在各种文体中, 对于他们的识别, 是一名译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 文化语境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

随着语言的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词选择和定型的各个环节, 语词的特定音义是一个民族各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现, 能够细致、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因此, 语词的翻译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 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 如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直接影响着语词的翻译。翻译中便时常会遇到诸如误解原文、译入语词汇空缺等情况, 而且译者也常常面临直译还是意译的选择。由于庞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弥补, 因此, 处理此类翻译必须要对源语和译语的文化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下面就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2.1 地理环境

地理文化是指在所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 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文化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以下是有关地域的一例: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上什么山, 唱什么歌。

在翻译这个成语时, 译者应小心不要进行字面翻译, 因为字面翻译的译文会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文读者迷惑不解。译者应充分考虑文化语境因素, 译文应面向中国读者。译文“入乡随俗”是适合汉语表达的较为直接的译文。然而, 如果译者想达到语用对等的效果, 传达地理环境造成的源语文化特色, 就必须对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进行比较。首先, 找出源语的象征意义, 然后通过替代的方法, 用中国读者熟悉的另一种意象进行翻译, 译成在一些场合下更生动更富表现力的“上什么山, 唱什么歌”。

2.2 风俗习惯

语言的不断壮大与发展是在它的使用者———人类, 不断发展进步中完成的, 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形成了一定的风俗习惯以及用语特点。

下面看看这个例句:As a regular customer, he can always get baker’s dozen.

如果在对英国文化不了解的情况下单拿出来这个句子来理解, 一定会让人产生句中主人公“在面包店买东西的错觉”, 其实不然, baker's dozen意思是额外的优待, 也可以表示十三打。英国人是以面包为主食的, 13世纪时, 有些面包师在制作面包时偷工减料, 用克扣分量的办法赚取顾客的钱。后来, 别的面包师也纷纷效仿。不法奸商的这种做法弄得民怨沸腾, 最后, 1266年英国议会为此制定了一项法令, 规定了面包的价格、重量和投料标准, 凡达不到这些标准的面包作坊就要受到处罚。这一措施果然奏效, 面包的份量增加了。不过, 在几百年前科学技术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 手工投料制作的面包很难做到个个合乎标准, 而不符合官方标准的面包一经发现, 面包师便会受到严厉的惩处。为了避免被罚, 面包师们就在出售面包时每打多给一个, 即十三个为一打。这样, 也就逐渐形成了baker's dozen这一短语。而an even dozen中的even的意思是“刚刚好”, 因此, 这个短语表示的是“十二打”。“面包师的一打”除了可以表示13以外, 也可以比喻一个不确切的小数目 (a small unspecified number) , 此语的应用还要看场合, give some one a baker's dozen则表示将对方痛打一顿, 显然是取其“除了活该, 还多挨一拳”的含义 (all one deserves and one stroke more) 。

2.3 宗教信仰

在语言产生的过程中, 宗教信仰对语言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 也限定了文章的语境。在西方, 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 基督教产生时, 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世俗的王权只有超越一切世俗力量之上的上帝才能收服, 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 人们的语言也深深的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由人提议, 上帝决断)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佑自救者) 。在以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 “老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 指前生、今生、来生, 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 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 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语词的文化意义。

综上所述, 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 在语词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 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 尽量保证将原文所蕴涵的人文意蕴表现出来。

结语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 在转换过程中诸多的因素都对其有着制约的作用, 语境是当中不可不考虑的一个因素。翻译表达过程既要充分发挥译文优点, 又要照顾译文的文化语境, 使译文读者既能够顺利地接收源语所表达的意义, 不至于对原文产生误解, 或错解, 又能够感受到原文行文的顺畅, 优美。因此译者必须紧扣文化语境及情景语境, 正确理解源语意图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保证语言转换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P15-37.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篇5

双关语是指有意识地将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或句子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来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以使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有趣!作为一种修辞格,双关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对话,故事,小说,广告,和谜语中,目的是为了赢得幽默,诙谐或讽刺的效果。使用双关语的确能达到很好的交际效果,然而,如果要将双关语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却非易事。诚如英国著名翻译家Newmark(1982)所说:“双关语的翻译问题重要性有限而趣味无穷!”[1]的确,在双关语翻译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但是既然双关语是用来使语言含蓄幽默,风趣婉转,那么译者有理由而且也必须再现原文的这种“原作意图”。译者只有将原作的“欲言”充分传达了出来,达到原作者或原作的交际目的,翻译才能算作是成功的。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过双关语的翻译,而笔者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再现双关语所表达出的这种隐藏的含义,否则去谈论什么翻译理论或原则都是毫无意义的。作为新兴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解释力是极其强大的,国内外也已曾有专家学者分别从关联理论或是顺应理论的视角对双关语的翻译进行过研究,成效显著。而笔者认为可将两种视角结合起来,借助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来探讨双关语的翻译过程,并通过语境来探寻双关语翻译的语用对等。

二、关联-顺应翻译范式的理论基础

1.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在Grice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话语产生和理解的机制,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一个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process)。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比如话语),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2]这里的语用推理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推理,仅借助前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里的推理依据的是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这种语用推理要考虑语境。[2]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在关联理论中,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assumptions),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mutualcognitiveenvironment)。在言语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因此,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双方事先知道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2]因而在推理过程中,认知语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认知语境又叫认知环境(cognitiveenvironment),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互明就是双方共同明白的信息或事实。认知环境的互明是人们交际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2]

2.顺应理论

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在其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说弥补了先前语境研究的不足,该理论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由不断被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语境产生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并会顺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言语交际中,人类总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语言选择。该理论以动态的交际为基础,认为口语交际中做出的选择和意义的特征在很大范围内与语言和交际语境紧密相关。Verschueren强调,人们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正是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使我们能从语境关系顺应(contextualcorrelatesofadaptability)、结构客体顺应(structuralobjectsofadaptability)、动态顺应(dynamicsofadaptability)和顺应过程的突显程度(salienceoftheadaptationprocesses)四个方面去完成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3]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也就是研究语言的选择过程,而语言的选择过程则是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做出的某种顺应。

3.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

关联论在话语理解方面的解释力是强大的,而在语言选择方面,顺应论的包容性极强,因此将两种理论进行结合能更好地解释语言的理解及选择问题,换句话说能更好地解释翻译的过程,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由此而生。此前已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但并未专从语境入手去研究语用对等的`问题。

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认为,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是一个关联顺应的过程,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交际双方寻求关联、顺应的过程。[4]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为取得成功的交际,交际者往往以顺应来寻求关联,又通过关联来达成更好的顺应。[5]在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中,译者站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译者在正确认知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之后,以译文读者的认知模式和他们进行交际。译者调动其所有的认知图式并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在原文的认知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以及在译文中以变异,协商,顺应的方式进行语言选择。[6]在这个过程中,语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里的语境在Sperber和Wilson创立的关联理论当中被定义为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是言语交际的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在这个交际过程中,听者竭尽全力去选择一个他认为对话语解释最合适的语境。由于语境的选择不会停止,因而语境会不断扩大。所以语境是个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概念,它是人们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对等,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而要将原语中的情景在目标语当中再现,便要根据由认知语境推理所得到的关联去顺应目标语受众的物质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达到语用的等效。

三、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与双关语翻译的语用对等

双关语(pun),是同形异义词(homonym)或同音异义词(homophone)的巧妙使用。双关语翻译的独特性决定了译语除了要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还应使得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然而,传统翻译理论中强调译文与原文完全“忠实”、“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适应双关语翻译的客观要求。为了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双关语的特色与功能,再现原双关语的两层含义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能更好地指导双关语的翻译。根据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解和译出。首先,译者作为中介,要通过认知语境的建构在原文本中找到与原作者交际意图相符的最佳关联,接着,在译语的各个层面上做出顺应,以便将原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译语读者。具体来说,在理解阶段,译者需扩大共同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语境假设,找到与原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在译出阶段,要顺应语境和语言相关方面,以使目标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语用对等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双关语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在原双关语认知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明示推理,并在最佳关联的引导下为确保目标语读者认知和谐的方式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根据关联理论,人类的认知往往是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只会关注和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话语,而且倾向于在同这些话语有最大限度关联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建构与这些话语具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在双关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寻求最大关联,会在推测双关语第一层含义的过程中因为关联性不够进而再一次扩大和选择其认知语境中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及百科知识信息而对双关语进行第二次释义,也就是说付出了双倍的努力,并在得到双关语的隐含含义之后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使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得以体现。在正确认知原双关语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之后,译者将根据在原双关语的认知语境中所寻找到的最佳关联,在目标语认知语境中通过顺应目标语读者交际语境中的物质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并变异、协商、顺应的方式来进行语言选择,以使目标语读者的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从而使原双关语在目标语中实现翻译上的语用等效。

四、结语

通过对双关语翻译过程的解读,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在理解原双关语阶段,译者站在原语读者的角度根据自身对认知语境的不断调整推测出双关语的两层含义;而在译出阶段,译者顺应目标语读者的交际语境,把双关语所传达的两层含义准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读者。笔者认为译者只有通过对原语语境的正确理解和对目标语读者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才能实现双关语翻译的语用对等,使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得以在目标语中再现。由此可以看出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能有效解读双关语的翻译过程,并能指导双关语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2001.

2 Dan Sperber,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25-27.

3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1999.

4 杨平. 关联 顺应模式[ J ] . 外国语, 2001, ( 6) : 22- 24.

5 刘晶, 唐德根. 关联 顺应模式与跨文化交际会话含义的推断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文化语境 社会因素 英汉翻译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交际的工具,也是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翻译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不同的语言社会之间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内容。语言影响文化和社会,文化和社会会影响语言环境的形成,从而对英汉翻译活动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用一种语言文化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文化,翻译者就必须较全面地掌握不同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那么,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产生怎么的影响作用呢?下面将从理论基础和例证分析两个方面浅析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

一、理论基础

1.文化语境。语境是由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的,即语言使用的环境。他认为语境如果脱离了语言,那么语言便只是臆造的没有意义的东西。同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境可以分为两种——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的是语言行为发生时周围的情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而关于什么事文化语境这个问题,学者们从角度和层面诠释了文化语境。胡壮麟认为“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环境则来源于文化语境”。黄国文给文化语境下了这样的定义:“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契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定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蒋坚松和彭利元又提出文化语境“是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心理和人类思维的共同认识。”根据文化语境的上述定义,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语境,指的是那些对语义有着制约作用的、语言之外的因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译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2.社会因素。所谓社会因素则是指社会上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地理环境,教育水平,风俗习惯等等。它们的存在和作用是强有力的,影响着人们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社会背景的不同是影响英汉翻译的最大瓶颈。因此,译者要想清楚准确的传达反映原著的内容和思想,就要在良好掌握两种语言的基础上,更要了解两种语言的语言文化背景,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将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

二、例证分析

1.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随着翻译的发展,翻译工作的内容也已经从简单的语言词汇的转换变成了两种社会文化的传播过程。因此我们要深刻的了解到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下文笔者将试图从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作用:

(1)历史传统。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短语或词汇看上去不难理解,但是如果不结合这些词汇的历史文化背景便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Achilles ’ Heel”,原指仙女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入冥河,但是却留下了全身唯一一处死穴。现指“致命的弱点,要害”。同样,汉语中的“鸿门宴”应译为“Hongmen feast with a trap for the invited”, 如果译者不了解在当时中国楚汉象征的历史背景,只会简单地直译为Hongmen Feast,读者只会将其理解为就是常见的宴席,而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2)宗教信仰。另一个对翻译活动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就是宗教信仰。中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不尽相同,这对翻译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要求。宗教信仰差异要求译者更精准的在不同宗教信仰间表达词语的社会文化含义。例如中国文化中关于佛教的俗语“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这些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在英语为主的西方国家里,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使西方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产物,类似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文化中语言和思维的表达甚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例如“God bless you.”、“God be with you.”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宗教信仰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避免翻译失当。

(3)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决定语言表达方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方式在处理分析原文,翻译要针对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这样可以是译文有更高的观赏性,也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如“布衣蔬食”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节俭朴实之意,将其英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到译语的文化语境,避免引起误解。现代西方人士普遍认为蔬菜是营养健康的食品,棉麻是时尚健康的布料,它们的价格往往高于鱼、肉黑人化纤制品。如果将“布衣蔬食”直译为“wear clothes of cotton and eat vegetable”,西方读者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在形容一种节约简朴的生活方式。在充分进行语境分析的前提下,不防将这一成语译为“wear coarse clothes and eat simple food”,以避免原译在译语文化中可能导致的对蕴含意义的误解。颜色类的词语在英汉文化中也具有较大的差异,颜色意象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红色在中国人眼中代表热烈,忠勇,但在英语中则更多的用来表示人物的性格火爆;黄色和金色表示权威和天神,但是英语文化中更多的认为黄色表示内心胆怯,等等。因此,为了避免译文中意象理解的混乱,一些具有特殊含义或意象认同不吻合的词汇最好不要直译。

(4)价值取向。 在价值取向方面,英汉两种社会文化也具有较大的不同。中国人崇尚儒学,强调“中庸”,因此中国人在言语交谈或文字中更注重表达含蓄和内敛。西方人更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强调进取,认为个人力量和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正因为价值取向的差异,中国人经常在听到别人对自己说“You are amazing!”的时候会回答“No.”西方人则会很高兴的回答“Thank you.”也正是因为西方文化更重视跟人的价值,因此英文日常交谈中会将年龄,婚姻等问题看做是个人的隐私,这点也与中国社会有一定差异。

nlc202309012034

综合以上几点,翻译活动受历史文化思维等多方面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语言和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精准的理解原语的语境,从而采用适用的方法。

2.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出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翻译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由此可见,英汉翻译活动不仅受文化语境的影响还受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制约。

(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或许不如历史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广泛,但是地理环境可以造就特定的文化,从而衍生出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英国为例,英国四面环海,距离欧洲大陆最近也有三十多公里之遥,英国人早期的生活很大程度依赖于海,他们在与海斗争中创造了“海的文化”,这一文化在部分词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英国文化的日常用词中,海文化可见一斑,英国人经常用“fish”组成复合词,例如“cold fish”用来形容“冷漠的人”;同理,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都处于农耕环境中,因而产生了“农业文化”,例如“天涯何处无芳草”、“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等等。

(2)地域政治。语言与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的不同,必然也就存在着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得语言富有而且具有浓厚的政治民族色彩。例如:“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End home.”该句中EastEnd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从地理的分布上来看,英国伦敦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则叫WestEnd,是富人居住的繁华地区;而东区,即EastEnd,则是穷人居住的地方。因此,该句也就应翻译为: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期,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

(3)风俗习惯。人类的语言源自社会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生活的人们就具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就有了相同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有截然相反的意思。最典型的莫过于对“龙”这个意象的理解。在中国文化中,“龙”已经被神化了,中国人也常以“龙的传人”在形容自己。中国古代的皇帝更是“真龙天子”。但在英语文化中,“dragon”的文化意象却是大相径庭的,是魔鬼的化身。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与习俗的差异,不同地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甚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这些文化层面的差异,才能更加请准的表达出原语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社会背景知识掌握得多少,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曾经指出,翻译时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由此可见,要达到真正成功的翻译,翻译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知识,还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掌握全面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如果想达到两种语言清晰准确的交流,就要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参照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将二者结合起来。总之,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有直接影响。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恰当的翻译策略是英汉翻译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

参考文献:

[1]C.K.Ogden,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M].New York:HBJ,1946.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黄国文.语篇分析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蒋坚松,彭利元.文化语境与中国典籍翻译[J].中国外语,2006.

[5]包惠南.文化语境和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6]陈宏薇.新编汉语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7]鲍明捷.对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报,2006,(5):19-22.

[8]S.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ds[M].London:Routledge,1994.

文化语境对英汉语词翻译的影响 篇7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 (1871) 一书中, 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 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 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 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 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所谓语词就是指词和词组, 词组的范围包括各种固定说法、习惯用语和习俗语, 语词包括音义的理由和来源, 语词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 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 其最能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 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 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 以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一、文化语境———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

美国学者DASwinnty的实验表明, 语境是影响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了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 就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 不能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

语言界研究语境最早始于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定义, 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出时周围情况, 事情的性质, 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 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情、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 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 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 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随着语言的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词选择和定型的各个环节。语词的特定音义是一个民族各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现, 能够细致、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因此, 语词的翻译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 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直接影响着语词的翻译。

二、文化语境对英汉语词翻译的影响

翻译学的目的论认为, 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 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 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 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可见, 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语词翻译中词义的提取, 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本文探讨了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英汉语词翻译的影响, 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1. 地理环境的差异与语词翻译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 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故用语不少源于航海事业。例如: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扬帆。

Still water run deep.静水深流。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海面平静, 人人都可当舵手。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堵, 要沉大船。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 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 ,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 等等。

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 海洋性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 社会历史的差异与语词翻译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 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 因而各自都有含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例如, 英语中“to meet one’s Waterloo” (遭遇滑铁卢) 是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 汉语中“败走麦城”是指古时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被打败退兵麦城一事, 两个语词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历史事件, 但喻义相同, 都是指惨遭失败。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3. 习俗人情的差异与语词翻译

语言来源于生活, 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有一个略懂一点英语的中国内地人向外国人介绍自己爱人 (妻子) 时用“lover”一词, 外国人听了十分惊奇, 因为lover在英语中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思, 而汉语中的“爱人”相当于英语的“husband”或“wife”。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 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 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 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 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Old dog will not learn m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 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极了”是dog-tired。

与此相反, 中国人十分喜爱猫, 用“馋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呢的成分, 而在西方文化中, “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 但英语中有, as wise as an owl (像猫头鹰一样聪明) , 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 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 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 甚至把它看作是光明的未来, 如“望子成龙”, 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

4. 思想上的不同与语词翻译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 而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感受, 所以不同文化也有不少重合处 (culture overlaps) 。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都用雪比喻白, 用金比喻黄, 用狐狸比喻狡猾, 用猴子比喻灵活, 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不同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思想。如:汉语用“一箭双雕”, 英语用“一石双鸟”;汉语用“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 英语用“Inthelandof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汉语说“身壮如牛”, 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表示一个人大口大口地喝水常说“牛饮”, 英美人却说“drinklikeafish”。类似的还有: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

如鱼得水%%%%%%like a duck to water

多如牛毛%%%%%%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一箭之遥%%%%%%at a stone’s throw

水中捞月%%%%%%to fish in the air

石沉大海%%%%%%remain a dead letter

蠢得像猪%%%%%%as stupid as a goose

5. 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语词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 也影响着英汉语词的翻译。在西方, 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 基督教产生时, 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只有超越一切世俗力量之上的上帝才能收服人们的“野性”, 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 人们的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由人提议, 上帝决断)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 (天佑自救者) 。在以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 “老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 指前生、今生、来生, 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 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 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语词的文化意义。

6. 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习语与典故, 反映了民族风情、社会世态, 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 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英语中:“Think with the wise, but talk with the vulgar.” (与智者同思, 与俗子同语) 出自古希腊格言“swan song”, 是根据西方传说swan (天鹅) 临死时发出美妙的歌声, 用来比喻“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的作品”。又如“Sour grapes” (酸葡萄) 出自《伊索寓言》, 比喻“可要可不及的东西”。汉语中有“万事俱行, 只欠东风”、“逼上梁山”、“叶公好龙”等。以上例子说明在民族各自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语词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 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鲜明独特性, 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各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 保留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7. 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 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 英语中有不少表现语词的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 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 事竟成。) “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une.” (自然的幸福靠自己。) ;“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 (应吹自己的号角。) 与西方“海洋民族”相对的中国“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 不愿引人注目, 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 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在审美取向方面, 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 而西方则多为白色, 汉语中的红茶, 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 英汉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语词的翻译。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语词表达形式及词义的选择,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语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 充分理解语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 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

8. 文化上的空白 (culture blanks) 与意义上的冲突 (culture conflicts)

所谓文化上的空白, 即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 其他国家没有。例如:中国有些说法外国没有:唱红脸, 老油条, 炒冷饭, 瞎子吃汤圆, 半路出家, 跑龙套, 拍马屁, 三头六臂, 对牛弹琴, 班门弄斧, 吃大锅饭, 孔子搬家———尽是书 (输) 等。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a green eye, after death, the doctor,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trojan horse, take French leave, a black sheep, a white lie, a frog in the throat, a bee in one’s bonnet等。

所谓意义上的冲突, 即有些事物或行为中国有, 英国或其他国家也有, 但有一些词含义不同。如“中国是块肥肉, 谁都想吃”, 肥肉这个词在英语里也有, 但外国学生很难理解, 为什么要比作肥肉, 瘦肉不是更好些。中国人见面常说“你胖了”, 这原是一句恭维语, 可是英美人听起来却以为是警告对方该节食了, 他们更不理解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英语“flower”也常用来指女人, 但汉语“花”这个词经过一定组合后却有别的意思, 例如:拈花惹草, 花街柳巷里的“花”指不三不四的女人或娼妓。

类似有:吃醋, 破鞋, 踢皮球, 小广播, 好好先生, 递条子, 穿小鞋, 红人, 戴高帽等。

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 在语词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 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 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 如原译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 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译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 可采取求同存异法、意义对等法、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 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 有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求译者应特别谨慎, 仔细分析隐含在语词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 根据具体语篇, 在不违背原文语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 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 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摘要:文化语境是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习俗人情、思想、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价值观与审美意识及文化空白与意义冲突等方面探讨了文化语境对语词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语词翻译,文化语境,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8.

[2]陈文伯.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外国语, 1987, (6) .

[3]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文化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文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朱光潜.谈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中国翻译工作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语境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 篇8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波兰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最早使用“语境”这一术语,此后,语境研究受到语言学家、哲学家乃至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对语境的界定和分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虽然众说纷纭,但语境在语用学中的作用确实是毋庸置疑的。语境的特征是语言使用者和言语分析家们讨论的重点, 它的广泛性说明即使是自然与常规的交流,也都需要语境的建立。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 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可以沟通各民族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的思想, 是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的重要手段。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分析对于理解和表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在翻译实践中,一些译者对于语境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了语境分析,从而导致错解和误译。语境下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嫁接更是文化的移植。

2.英 汉习语翻译

2.1英汉习语的特色

英汉两种语言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 因而滋生出大量习语,文学作品中的习语更是层出不穷。习语是经过人们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因其具有鲜明的形象,而且带有浓厚的民族或地方色彩,经常被用来比喻事物。习语的意思或明显,或含蓄,言外之意可引发丰富的联想。根据不同的特征,习语具有以下四种特色:

2.1.1习 语的形象性

在中英文中,大量习语都以形象著称。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修辞方法,习语是浓缩的精华,往往可以使用形象的语言或精确的文字来表述。“晴天霹雳”,“三顾茅庐”、“tit for tat”,“toburn the boats”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 ,习语常用声音的和谐创造美感,用重复或押韵等方法增强修辞效果。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押韵),“玲珑剔透“(头韵),“曲曲折折”(重复),“画虎画皮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out of sight,out of mind”(对照 )。

2.1.2习 语的整体性

习语的整体性体现在其语义上的整体性。尽管习语中每个字都有其自身的含义, 但是翻译时必须把习语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倘若将其拆分,就失去了本身的意境。英语习语“torain cats and dogs”的意思是“heavy rains” ( 雨下得很大 ), 不是“猫狗落了下来”。“to burn one’s boats”是指“to determine tc complete something”(决定完成某事 ),而非“烧船”。

2.1.3习语的稳定性或不可变性

作为一个固定的短语,习语有固有的结构和形式,结构中的各成分和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决定其固定性。习语中的各成分不能被随意地增加或减少,也不可以替换成其他词汇。英语习语“live from hand to mouth”不可以被改写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 增加一个单词“the”, 其原义就荡然无存。另外,即使是习语中某个成分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也不可以随意地替换掉原有的成分。“to have an axe to grind”不可以替换成“to have a chopper to grind”;“欢天喜地”若换成“欢天笑地”,也会在韵意上大打折扣。

2.2英汉习语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有着两种不同的文化, 即使习语的字面意思相同,其引申含义也会呈现出差异性。隐含的意境是说话者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 是超越于字面含义而存在的,这种情况真实反映了文化的差异性。文化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可避免地反映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可以说,习语是民族的一面镜子。据调查,英汉习语中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地 域的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受海域和气候的影响,渔业发达,鱼在英国经济中地位突出。所以,英文中很多习语跟海洋、渔业或者航海关系密切。这些习语最初是在海员之间传颂,逐渐应用到一些格言警句中的,到最后被广为流传。例如“to raise the wind” ( 找风 ), 航行没有风是无法做到的 , 尤其是在起航的时候。现在这个习语被引申为“筹钱”,意在阐释钱之于商业正如风之于航行。“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指的是“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中国虽然幅员辽阔,周围也有相当大的海域,但是中国有很多文化都起源于内陆的黄河,俗称黄河文化。“海”在中国人民心中通常是神圣、遥远的,所以中国出现了大量习语表达“海”的神圣,“海底捞月”,“天涯海角”、“石沉大海”、“海市蜃楼”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2.2.2文化背景的差异

汉英两种文化和历史相当悠久,很多习语都与古神话、传说、寓言、史诗和文学经典息息相关。因为不同的文化来源和发展,这些习语表现出了个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背景。从中国古代故事衍生出的习语“东施效颦”可以翻译成“crude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倾国倾城”的意思是 “to be exceedingly beautiful”, 还有其他习语如“司空见惯”、 “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等都来源于中国的一些历史典故。因为文化的差异,这些习语的修辞含义外国人无法理解。英语里也有很多来自《希腊神话》、《圣经》和《荷马史诗》等典故里的习语,比如希腊神话里的“Sphinx riddle”用来比喻“难题”,“Trojan horse”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圣经》里也有些例子 , 像“aJudas kiss”用来表示喻背叛行为 ,“to turn the other cheek”则为宽大为怀。

2.2.3习 俗的差异

习俗的差异是英汉习语最显著的差异, 与动物形象相关的不同习俗最典型。在这一点上,汉语习语明显不同于英语习语。汉语的“身壮如牛”,在英语里却是“as strong as a horse”。中国人在形容一个人喝水很多,会说“像牛饮”,但是在英语里要译成“drink like a fish”。“胆小如鼠”是“as timid as a hare”,“如鱼得水”是指“like duck to water”。另外,英汉习语中跟“狗”、“龙”等的相关的形象和修辞含义也不同 , 汉语里与“狗” 相关的“狐朋狗友”,“狗头军师”,“狗咬吕洞宾”等都是贬义的,然而英语里,与“狗”相关的都是正面的含义,比如“Love me love dog”(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同样,汉语里“dragon”指的是吉祥、有力且智慧的化身。我们常用习语“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古希腊和罗马神话里,龙则用来表达怪兽等不祥之物,比如“to sow a dragon’s teeth”是指“恶有恶报”。

(4)宗教信仰的差异

我们现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信仰、伦理和价值观,人们倾向于对同样的事情和词汇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英语国家和中国都有着迥然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会影响两种语言。中国主要信奉佛教,因为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2000年的历史,所以大量中国的习语都是跟“佛”、“庙”、“和尚”相关。比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等等。然而 , 在西方文化里, 尤其深受基督教影响的美国和英国, 有很多习语跟“God”、“Devil”等密切连接 , 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 自助者天助之 ),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 一贫如洗)等。

3.语境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习语的翻译离不开它所在的语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实际翻译时,我们应使用最符合当前语境的翻译手段, 以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例如“They offer specific legislative changes,not vague Utopias.”,翻译A:“他们提出立法方面的具体改革 ,而不是模糊的流于空想的改革计划。”(意译法)翻译B:“他们提出立法方面的具体改革,而不是模糊地乌托邦。”(直译法)结合这两个翻译版本,我们会发现意译法更容易理解这个句子的本意,因为“Utopia”通常用来指“不切实际的地方”。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为追求字面意义的平等而忽略真实语境的存在。当一个习语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可能褒贬不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直译过来。只有抓住了具体的语境信息,才能更好地理解习语。例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可翻译成 “一石二鸟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这三个版本都表达相同的意思。但如果目标语所处语境不同,这三个版本可能就不再平等。如果译者的目的主要是传递信息,不需要字面含义和习语的传统用法,就可以翻译成“一举两得”,它的主要意思是“通过一个行为做 了两件事 情或者实 现两个目 标”。例如 “Mother stopped at the supermarket to buy bread and then went to get Mary at dancing class;she killed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这句话就可以翻译成“妈妈一举两得,既在超市买了面包,又在舞蹈班接了玛丽”。汉语的翻译在语境上与英语是完全对等的,但是,如果译者的目的主要是传播文化,那么要优先考虑其文学特色,这样读者就可以理解西方文化和习俗,可以选择优雅的翻译“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是运用一个意象来代替另一个,因此中国人可能会感觉更加熟悉。但是“一箭双雕”也可以用来形容“射箭的高技能”,“一石二鸟”和“一举两得”则没有。哪种翻译更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

摘要: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语境产生于语言应用中,并非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而是在交际过程中被言语者激发,由言语者创造而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它们一般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英汉习语因其文化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本文旨在使译者了解语境及其重要性,并在翻译中有效运用语境分析,力求正确理解习语的不同,充分表达译文。

论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选词的影响 篇9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王金娟, 2006:52)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关于话境的思想可上溯至马林诺夫斯基 (B.Malinowski, 1925) 通过对土著民族语言的观察, 二十世纪杰出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 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就难以正确理解语言 (胡壮麟, 1989:17) 。翻译活动恰恰需要正确地了解语境, 以及确切地表达语义。

由于语言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每种语言就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该民族文化的特征。而作为用一种语言来阐释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脱离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此外, 由于任何篇章都是一定文化语境的产物,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借助具体的文化语境来明确词的含义, 从而作出正确的词义选择。本文将从语境相关理论来探讨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选词的影响。

2. 文化语境线索

2.1 语境理论

语境在译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如果将一个词从其所在的语境中取出单独翻译, 就会造成歧义, 因为语言总是在特点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特定意义的。因此, 译者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的语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语境的因素。

根据不同流派不同学者的理论, 语境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在《意义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Meaning) 一书的补充材料 (supplement) 中, 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到“context of situation”一词。马林诺夫斯基认为, 没有语言语境的词语只是臆造的东西, 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因而在口语使用中, 话语没有任何意义, 除非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他主张将语境分为两种, 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其中, 文化语境就是本文所着重探讨的内容。

2.2 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知及社会心理等 (王金娟, 2006:52) 。本文中的文化语境就是指那些在语言之外, 或者说除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因素之外对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发挥制约性作用的因素。

2.3 文化语境线索

语言学家在语言体系和语言使用两个方面的研究中都利用线索 (cues) 作为推理的依据。在语言使用研究方面, 社会语言学家首先提出了语境线索 (contextualization cues) 的概念 (任绍曾, 2003:253) 。文化语境线索就是从文化语境中所发掘出的这些制约词语意义的非语言语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地域风貌、物质存在、场合、对象等, 即语言使用的物质文化因素;时代、阶级、民族、政治、经济体制等, 即宏观的制度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心理意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态度、价值、情感、性格、意图等, 即语言使用者的观念文化因素。笔者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选词产生的影响。

3. 文化语境线索与翻译选词

根据《辞海》的解释,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 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 (E.A.Nida) 认为,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 (biculture) 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 (bilingualism) 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Nida, 1993:110) 。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根据语境中的线索来表达这些具有该语言文化色彩的事物。先来看一个例子。“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是汉语中经常使用的句子, 在《红楼梦》中也出现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 (David Hawkes) 则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化语境线索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佛教盛行的中国, 佛教文化观念中“天”具有主宰万物的力量, 因此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选择“Heaven”一词表达“天”的概念。而在西方盛行的是基督教, 在基督教的文化中, “上帝”则被视为自然界的主宰, 因此霍克斯将“天”译为“God”, 这充分考虑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此处原文的文化语境线索就是“天”。

上文提到的文化语境线索存在于使用该语言的某个特定的民族, 以及该民族, 在历史发展中说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物、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中。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 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 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因此, 词语意义的确定依赖于文化语境, 而文化语境又对词语意义起着限制作用。下面就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语境线索在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过程中对词义的选择所产生的作用。

3.1 物质文化语境线索

物质文化语境线索就是指文化语境中那些与社会物质存在相关的因素, 包括一切我们可以看到、嗅到、尝到或接触到的东西。

(1) Talk Show是近些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即兴发挥的电视谈话节目, 在中国被译为“脱口秀”。这里的文化语境线索就是这种即兴的谈话节目。“脱口”表现出了“即兴”这一概念;“秀”是“show”的音译, 同时也兼具“表演”的意思。这种翻译既兼顾了中西文化语境, 又同原文神形兼备, 可谓译得精辟。

(2) 还有一个英国笑话:“Bright red costumes, with hat, shoes and stockings to match, are to be all the crazy in spring.Smart women will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yawn in the street in casesome shortsighted person is on his way to post a letter.”

这里的物质语境线索是英国的邮筒。如果不了解英国的邮筒是漆成红色的, 那么就很难理解该则笑话的妙趣所在。这个笑话讲的是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士决不可以在大街上打呵欠, 否则有可能被眼神不好的人当作邮筒而将信塞入口中。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 有关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科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一名优秀的译者应当多做了解, 只有对原文涉及的内容进行广泛的了解, 知识愈丰富, 才能更好地使用语言环境中的新词。

3.2 制度文化语境线索

制度文化语境线索指的是阶级、民族、政治、经济体制、军事、外交等因素。如:

(1) “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该段文本有两个译本, 如下所述:

“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呢, 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呢, 如果让我决定,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我们是要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政府呢, 还是无需政府管理的言论自由, 如果让我决定,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如果按照字面翻译, 就是第一个译本。一般常识来说, 报纸都是为政府服务的, 但是为什么美国的政府和报纸却恰恰相反呢?这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政治现状。这段话出自美国杰出的领导人杰斐逊 (Thomas Jefferson) 的演讲, 该演讲反映了他反对封建及民主思想。这里的制度文化语境线索指的就是上述内容, 由此可以判定在此政治环境下第二种翻译更为合适。

(2) Chairman Mao Zedong是严格按照中文翻译的, 但在英语国家中并没有一位国家领导人的称谓是“Chairman”。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及对外交流的加深, “国家主席”一词现已翻译为“President”, 如President Hu Jintao。这是因为国家主席所执行的治理国家的权利和英语国家的总统大致相同, 这也是该选词的制度文化语境线索。

(3) Bourgeoisie一词源于法语词汇, 指的是通过工作、接受教育并具有一定财富而得到其社会地位及权力的社会上层阶级或者商人阶级。该词在汉语中被以为资产阶级, 但与资本或资产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由于“资产阶级”一词曾在欧洲和中国被政治妖魔化, 所以现在多用“布尔乔亚”取而代之。

3.3 观念文化语境线索

观念文化语境线索包括该语言使用者的民族心理意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态度、价值、情感、性格、意图等。如:

(1) 英国诗人济慈在“Ode to the West Wind”中写道: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这里有两个版本的翻译:

“严冬如来时, 哦, 西风哟, 阳春宁尚迢遥?”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 西风呵, 春日怎能遥远?”

第一个版本是上个世纪20年代由郭沫若第一次翻译介绍到中国的版本, 后一个版本是50年代查良铮的译文。比较二者对最后两行的翻译, 可以看出不同时代文化规范, 即观念文化语境线索, 对译文的影响。

(2)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在汉语文化观念里, 狗往往与一些不好的形象一起出现, 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因此, 狗在汉语观念中就成了负面形象的代表, 但是这与英语文化中的狗的形象截然相反。在英语观念文化中,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是家庭成员, 因而往往作为正面的形象出现, 这正如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所述。

(3) 英国哲学家罗素 (Bertrand Russell) 在“How to Grow Old”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A great grandmother of mine who was a friend of Gibbon, lived to the age of ninety-two, and to her last day remained a terror to all her descendants.”

许多译者将其译为:“我的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 活了92岁, 直到去世那一天她都令后辈们感到恐惧。”甚至还有这样的译文:“我的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 活了92岁, 直到去世那一天对子孙后辈来说她都是一种恐怖。”再来看一看这个译文:

“我的一位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 她活到92岁高龄, 她一直到死都是让子孙们感到敬畏的人。” (陶洁, 2002:15)

此处造成翻译选词错误的观念语境线索是“terror”一词, 在汉语中的对应翻译就是“恐惧”之类的词, 而在英文原文语境中讲的是这位祖母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强人, 许多译者没有认识到这样一点。因此在选择词语来表达作者意思的时候不够贴合原文, 读起来也不够自然、顺畅。

4. 结语

从上述有关文化语境线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文化语境线索语境在翻译的两个步骤理解和表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译者与原文作者的有效沟通依赖于文化语境线索, 另一方面, 译者与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依赖于文化语境线索。文化语境是语言运用的外部环境, 推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交流, 推动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 起着协调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作用。而译者在此过程中担任着中介的角色。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语境对语言形式和意义产生的影响, 必须利用已掌握的文化语境线索分析原文中的词句意思, 以获得其隐含在字面背后的语义, 作出正确的翻译选词。

参考文献

[1]Chapman, Raymond.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M].Shenyang:ChunfengWenyiPress, 1988.

[2]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Ogden, C.K., Richards, I.A.The Meaning of Meaning[M].New York:HBJ, 1946.

[4]Pinkham, Joan.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Saeed, J.I.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陈喜荣.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 (1) :95-99.

[7]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3) :46-48.

[8]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9]刘明东.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外语教学, 2001, (4) :54-56.

[10]陶洁.英语美文50篇[A].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11]任绍曾.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251-258.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篇10

一、有关概念

根据有关关联理论得知, 语境是在交流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解释对话而储存在人们脑海里的大量假设, 而对每一段对话的理解需要不同的语境因素, 所以, 倾听者在对话解释的过程中为每一段对话创造新的语境。关联理论指出, 深入含义的理解与语境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 并不是一定要依靠具体语境, 这是由于语言表达者经过自身经验及思维能力已经把具体的语境创造化[2]。

二、文化语境中的关联性

按照关联理论得知, 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 其认知语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属于心理重建, 是不断变化的;另外我们也必须知道, 人们所置身的文化语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吸收新事物, 抛弃落后的内容。“理解是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 无论理解对象是人, 还是一本书, 都是以前存在的事务。这种已存性能够赋予文字及主体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 所以, 理解就是指文章已经具有的以前的视界与主体当前视界的融合”。针对相同文本的翻译, 由于每个翻译学家的生活的社会背景的历史性不同, 其翻译的语句也不一样。

三、文化语境关联对译者的影响

按照观念理论, 我们知道了文化语境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译者都是将自己具备的历史性文化语境对文本进行解释, 对于文化语境与文本之间找到联系紧密的东西, 这些东西对译者翻译的目标、文段的选择, 译者的翻译方式、翻译的内容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一) 对翻译目的和文本选择的影响

很多翻译研究专家觉得, 翻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需要进行抉择的过程, 但是具体的抉择都是有缘由的。翻译中的抉择极少数属于简单和随便性的, 翻译的目的性非常强。在我国五四运动这一动荡形势下, 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 人们关注点都集中在如何唤醒民众麻木的思想, 如何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等等。当然这样的文化语境必然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目标及文本选择。例如周家兄弟在对《西方小说集》的翻译过程中, 就提到了“召唤中国大众的民族决心, 激发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到革命精神及中国新闻学的队伍中来”的思想。 比如著名翻译学家严复在选取翻译文本时, 选取了《天演论》 (Evolution and Ethnics) 、《 原富 》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群己权界论》 (On Liberty) 等等很多西方国家的出名书籍, 很多著作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 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思想著作[3]。 《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属于哲学领域的作品, 《原富》 属于经济领域的, 《法意》属于法学领域作品。严复尝试运用翻译来实现激励当时中国人的目的, 选择这些文本并不是偶然, 主要是由当时中国具体的社会形势决定的。苏珊巴斯内特指出, 当前研究翻译实质上就是对特定文化的考察, 在这其中存在文学以外的因素。

(二) 对翻译策略和内容的影响

文化语境对译者的翻译目的及文本的选取影响力较大, 另外, 它也对翻译方式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阿德提出了“两个世界的结合”的理论, 在翻译过程中, 虽然大家都知道, 译者必须融入到文本构建的世界中, 需要经历体会文章作者的深层含义, 但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译者总是不经意间就把自己熟知的知识和理念融入到原文构建的世界中, 从而对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方式及翻译内容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分析我国翻译专家周桂笙先生的翻译作品, 不难发现母语文化语境对其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他在翻译法国作家鲍福的小说《毒蛇圈》时, 竟然自己创写了一大段描绘女主角想念父亲的话, 因为他认为小说在前半段描绘了父亲对女主角的关爱, 所以必须加入一段体现女儿对父亲的孝顺之情 (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化) 。

再比如, 我国出名的翻译专家方平在为谢天振教师的 《译介学》写作的序言中就指出了朱生豪先生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句译文, 朱先生将其翻译为: 他要借你 ( 软梯) 做牵引相思的桥梁, 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这一段出现在朱丽叶决定去殉情的前一晚, 焦急等待着夜晚的到来, 好准备一条软梯, 让自己心爱的人在流放的前夕, 能够与我相会在闺房拥有一个美丽的晚上, 这是她对软梯许下的心愿。译文将其翻译为:“我们之间的爱意是无所制约的, 并不是需要软梯的帮助”, 但是原文却是:He made you a high 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e-owed[4]。该文段中的to my bed准确意思是爬上我的床, 由于翻译学家都长期受到牢固的礼教文化影响, 职能把床翻译为文雅的“思念”是完全不理会意思的曲解。 在注重儒家礼教的中国, 一个还未出嫁的女生是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心上人“上我床”的。朱先生将其翻译成相思, 显然是受到文化语境的影响。直到90年代, 方平先生把此句译为: 他想要利用你准备好的捷径, 来到我的床上, 然而只能守活寡到老, 最终一辈子都是一个处女。

两个翻译学家对同一句话做出了不同的理解, 这主要是由于两位翻译学家在不同的时期内其观念、情感和价值取向不一样。后面的翻译学家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对统一文本的理解, 使得文化语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对很多礼教及文化规避点也发生了变化。所以, 对于译者选取翻译方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总之, 现代翻译研究其本质在于对某一地区文化的深入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文化语境起到了根本影响, 它对译者的翻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本文研究重点在于文化语境对译者的影响, 主要从文化角度出发, 来证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其文化背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译者的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及对文本的选取, 这也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风俗习惯。另外文化语境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及内容也起到了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两个译者对同一文本做出了不同的理解的原因。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关联理论来分析译者母语文化语境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本文所分析的文化语境对译者的影响, 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出发, 从而证明文化对译者翻译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译者的文化语境对译者的翻译目的及文本的选取影响力较大, 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各种文化气息。另外文化语境也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对策和内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而不同的译者对于同一段文字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关键词:文化语境,关联,译者,影响

参考文献

[1]曾利沙.论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与客观制约性——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个案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 (02) .

[2]陶全胜.关联理论翻译观与应用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1) .

[3]叶庆芳.从文化语境看译者主体性——以严复译本《天演论》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5) .

上一篇:教师功能下一篇:网络营销的优势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