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疗效

2024-07-13

时机疗效(精选十篇)

时机疗效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文168例患者中, 男性91例, 女性77例, 年龄4~45岁, 平均12.05岁, 发病年龄3个月~18岁, 手术年龄4~45岁。

1.2 检查方法

术前均行眼部常规检查, 遮盖半小时检查角膜映光及三棱镜加遮盖测定33cm和6m距离的眼位及斜视度以三棱镜度记录, 用同试机检查三级视功能及客观斜视角。对部分病例采用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近距离立体视锐度。检查结果:有融合功能者43例, 无融合功能者125例, 外展过强型者28例, 集合不足型者16例基本型者124例。

1.3 手术方法

手术是根据患者的融合功能、斜视度数、年龄等来决定, 术前要区分斜视类型, 如基本型一般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 内直肌缩短术;分开过强型宜做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矫正不足可加内直肌缩短术;集合不足型做双眼内直肌缩短术为宜。手术量是根据患者斜视度大小和三棱镜检查结果来定。一般情况下按每1mm矫正2.01△, 但在手术中手术量要比计算的量大些。对全麻患者可采取调整缝线, 手术量可增加1~2mm以便在术后第1天调整眼位。

2 结果

本组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完全正位 (≤5△) 者95例 (59.55%) ;轻度欠矫 (≥10△) 者34例 (20.24%) ;明显欠矫 (≥20△) 者16例 (9.52%) ;轻度过矫 (≤10△) 者23例 (13.69%) ;总有效率90.48%。术前有融合功能者43例, 术后眼位正位者40例 (93.02%) ;术前无融合功能者125例, 术后眼位正位者55例 (44.00%) 。术前不具有融合功能者, 术后有38例建立了三级视功能。

3 讨论

间歇性外斜视的斜视度数变化较大, 有时常被融合机能控制而表现为正位, 当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时, 特别是在阳光下, 视远或交替遮盖时才能出现斜视, 如不仔细检查很容易漏诊。所以检查时要做到认真耐心, 仔细检查才能得出真正的斜视度数。

检查按照Duane分型, 分为开散过强型、基本型、集合不足型。查出远、近距离三棱镜加遮盖的斜视度数, 然后单眼遮盖30min~2d消除融合引出斜视, 反复检查, 明确诊断。

手术时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是从能控制隐斜而有时可出现显斜之早期, 此时认为其视功能基础比较好, 早期手术可以保持并改善双眼视功能, 否则只能使双眼视功能逐渐丧失, 最终失去恢复双眼视觉的机会。也有学者主张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延期手术, 如Jampols等赞成延期手术, 认为对视觉尚未成熟的儿童施行手术容易过矫, 产生连续内斜, 引起弱视和立体视的丧失。Knappd等赞成早期手术, 他们认为间歇性外斜视有逐渐加重的倾向, 延期手术会加深抑制程度, 减少融合范围, 手术失败率高。本组对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临床观察后认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最好在4岁以下采取手术治疗能防止促进抑制形成的外斜视复发。对一些小度数 (≤20△) 斜视患儿, 多数时间能保持双眼单视, 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良好者, 可延缓手术, 但要密切观察, 如发现一天中出现斜视的频率远高于正位眼, 并有复视出现, 集合近点逐渐后退, 双眼单视功能开始破坏时应尽早手术, 否则会变为恒定性外斜视。

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间歇性外斜视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基本型做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分开过强型宜做双眼外直肌后徙术;集合不足型尽可能做双眼内直肌缩短术。对 (≤40△) 斜视患者, 一般主张做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对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观察发现, 手术后当时正位, 以后常发生眼位回退现象, 变为小度数外斜视, 交替遮盖仍有移动现象。因此认为, 术中给于小度数的过矫内斜10△左右, 眼位的正位率远高于术后当时的正位。

时机疗效 篇2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透析时机

【分类号】R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42-01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肾脏替代疗法,适时进行透析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慢性肾衰竭患者如果透析时机过早则增加医疗费用和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如果透析时机过晚则可导致营养不良,各种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掌握透析时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间共收治了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男29例,女11例;年龄35~69岁,平均50.5岁,透析时间3月~4年。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10例;多囊肾3例。

2.方法

2.1 按透析时机及时进行透析20例,未及时开始透析20例。

2.2 血液透析时机判定: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来反映肾功能水平,当慢性肾衰患者Ccr<15 ml/min,即可准备透析血管通路,Ccr<10 ml/min时就应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衰应适当提早,当Ccr<15 ml/min就应开始透析治疗。其他参考指征为:血尿素氮≥28.6 mmol/L;血肌酐≥707.2 μmol/L;血钾>6.5 mmol/L;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有明显水潴留体征(严重水肿、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厌食、恶心呕吐等明显尿毒症症状。

2.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结果

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较,见表1。

4. 讨论

慢性肾衰竭(CRF)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进展恶化达终末期的表现,肾功能接近正常人10%左右时,出现一系列综合征一般有比较长的病程[2]。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既往多有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痛风病等病史,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等[3]。

有研究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若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小于或等于5毫升每分钟时才开始透析,则尿毒症并发症较为明显,即使维持性透析后亦不能防止这些并发症的进展。但如果在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每分钟10-15毫升时开始透析,长期存活率增加。如果开始透析的时间较早,则需住院透析时间短,同时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4]。故多数肾病学者主张开始进行透析指征为:1、内生肌酐清除率10毫升每分钟左右开始透析。糖尿病患者可提前至内生肌酐清除率15毫升每分钟。其它参考指标为:血尿素氮大于等于28.6 mmol/L; 血肌酐大于等于707μmol/L;有高钾血症>6.5 mmol/L;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症症状明显;有明显的水潴留;并发贫血、心包炎、高血压、消化道出血、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但由于长期严格限制蛋白质入量,致使血尿素氮维持在较低水平,故不应以尿素氮高低作为开始透析的指标。又由于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肌肉体积及活动量少,可致使血肌酐也降低,故不应单以血肌酐作为开始透析的指标,而应以肌酐清除率为准。

本文通过对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符合透析指征进行透析。其中20例及时透析者,透析后患者食欲佳,营养改善快,无神经系统及骨髓抑制等并发症,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并随着透析开始时间的推迟,20例未及时透析者,食欲及营养改善越差,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骨髓抑制的并发症越高。

总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全身各个方面均受影响,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密切观察病情给以及时的对症处理。慢性功能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但采用血液净化疗法和肾移植的费用昂贵。且在数量上供不应求因此如何预防和延缓肾功能衰竭是目前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对早期的尿毒症病人积极做好卫生宣教,充分发挥社会与家庭的力量,尽可能让患者按透析指征及时透析,及时治疗,防止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是临床医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錢桐荪.慢性肾衰竭的早期防治[J].新医学,2005,4:54-55.

[2]巢军.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7), 1554-1555.

[3]郭志军.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用药原则及剂量调整[J].河北医药,2005,2:19.

时机疗效 篇3

关键词:颅脑损伤,重型,手术时机,临床效果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造成颅脑组织结构严重损伤的一类疾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患者伴有6h以上的持续性昏迷[1],是神经外科常见严重病之一,其致死、致残率极高,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为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升高造成的继发性损伤[2],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不同手术时机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颅脑损伤原因:车祸伤32例,坠落伤15例,重物击伤3例。均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据不同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8~68岁,中位年龄44.9岁;均伴有呕吐、烦躁、意识障碍等症状;瞳孔散大19例,一侧散大12例,双侧散大7例;一侧肢体瘫痪17例,双侧肢体瘫痪8例;影像学检查示颅骨骨折8例,颅底骨折6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2例,颅内血肿4例,脑挫裂伤8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7~71岁,中位年龄48.7岁;均伴有呕吐、烦躁、意识障碍等症状;瞳孔散大17例,一侧散大11例,双侧散大6例;一侧肢体瘫痪18例,双侧肢体瘫痪7例;影像学检查示颅骨骨折9例,颅底骨折5例,硬膜外血肿7例,硬膜下血肿4例,颅内血肿3例,脑挫裂伤8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于患者发病6h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3]治疗,据血肿部位选定颞瓣或额颞瓣切口,去除骨瓣大小约9cm×9cm,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止血后颞肌筋膜代替硬脑膜减张缝合。术后常规给予降低颅压、控制感染、营养神经及补充液体等对症支持治疗。

1.2.2 对照组:

患者发病6h后手术,手术方式及常规治疗同观察组。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后6个月根据GCS标准[4]对患者进行评分。临床疗效判定:(1)痊愈: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或伴有轻度遗留症状,GCS评分12~14分;(2)轻度残疾:生活可自理,伴有多种后遗症,GCS评分9~11分;(3)中度残疾:生活勉强自理,认知、行为、性格存在障碍,轻度偏瘫、共济失调、言语不利,GCS评分6~8分;(4)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需他人照料,存有意识,认知、言语、躯体运动功能丧失,GCS评分3~5分;(5)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GCS评分1~2分;(6)死亡。有效率=(痊愈+轻度致残+中度致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有效率为72.0%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病变复杂,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等及时进行治疗,其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为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升高造成的继发性损伤,需及时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降低颅内压。因此,把握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正确的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5]。

瞳孔变化是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标志[6],瞳孔散大往往代表着脑疝的形成,双侧瞳孔散大越早,继发脑组织损伤程度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因此严密观察瞳孔变化,尽量选择在双侧瞳孔散大前手术。此外,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示颅脑肿胀较重,中线结构移位>1cm,脑池及脑室变窄或消失,随时可发生脑疝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但应注意出现脑干功能衰退者,不宜行手术治疗[7]。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手术可防止或减轻血肿形成,减少脑组织受压时间,有效防止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同时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缺氧,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死、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死、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依米提.吐尔逊,伊小军.2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救治的临床体会[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17(7):48-49.

[2]Rovlias A,Kotsou S.The influence of hyperglycemia on neurolog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J].Neurosurgery,2000,46:335-342.

[3]江基尧,李维平,徐蔚,等.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1):37.

[4]Takanashi Y,Shinonaga M,Nakajima F.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gly-cemia following head injury and neurological outcome[J].No To Shinkei,2001,53:61-64.

[5]邓延宁.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6(5):99-100.

[6]Rosner G.Combat hypoxia:the importance of airway management oxy-genation of th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J].JEMS,2003,28:100-117.

抓住时机 轻松受孕 篇4

女性的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的寿命仅12~36小时;精子处于良好的宫颈粘液环境中能存活3~5天。在每个月经周期中,能妊娠的时间仅4~5天左右,即排卵的前4天至排卵后1天。

大多数育龄妇女的月经周期都有一定规律,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由此可推算出自己最容易受孕的时间。如果你的月经周期是28天,28减14等于14,那么应该是14天左右。

另外,如能结合测量基础体温来帮助判断排卵,受孕则更准确。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处于完全休息状态时的体温,也称静息体温。20世纪初,人们发现成年女性在月经周期时基础体温呈双相型,即排卵前基础体温较低,为低温相;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4摄氏度以上,为高温相,一直维持到下次月经来潮。这种双相变化主要是排卵前后激素变化的影响所致。

在测体温时,应按照以下方法来测量:

每天早晨一醒来时测量,或至少在熟睡5小时后测量。

测量前不要翻身,不要吃喝,更不要起来小便。睡前最好把体温表甩至36摄氏度以下,置床头柜或伸手可及处,避免测量前过多活动。

测量时将温度计置口腔舌下5分钟。为了保持温度表清洁,可用75%的酒精或冷开水擦拭。

将每天测得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专门的表格纸上。

在排卵期,体温有所下降,排卵后体温上升,在体温记录纸上呈双向体温,排卵前体温低于排卵后约0.4摄氏度。在正确测量基础体温的基础上,遵照如下规则,即可安排受孕(对避孕也有参考价值):

▲基础体温升高3昼夜内同房可能受孕,之后为安全期(这段时间内同房,受孕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基础体温呈逐步上升,连续3天都高于上升前6天的平均体温0.2摄氏度以上,之后为安全期。

时机疗效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7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按照患者发病时间长短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病程超过7d, 研究组病程≤7d, 所有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其中男92例, 女84例;年龄5~67岁, 平均 (35.6±3.5) 岁;病程1~92d。患病原因有62例感冒症状, 30例吹风受凉症状, 11例外耳道带状疱疹症状, 73例原因未明;90例为左侧面瘫症状, 86例我右侧面瘫症状。

1.2 方法

针灸时主要穴位是手足阳明穴, 少阳经穴作为辅助疗法, 局部位置取穴和循经远取穴相结合。通常应用的穴位是风池、翳风、攒竹、丝竹空、四白、颊车、阳白、地仓、颧髎、巨髎、下关、太阳、合谷等;患者若眼睑无法闭合发生眼睛外露, 需增加攒竹穴或是鱼腰穴;患者若鼻唇沟出现平坦, 需增加迎香穴;患者出现流泪症状, 需增加迎香透四白穴;患者若味觉消失且有舌麻症状需增加廉泉、穴风;患者若为寒证, 需增加风池、风府、外关穴;患者若发生风热症状, 需增加大椎、曲池;患者处于恢复期, 可以增加足三里穴。具体操作措施:肢体远端的腧穴使用针刺泻方法而且手法需重, 面部腧穴应用针刺补方法或是平补平泻措施, 恢复期增加灸法。急性期患者面部多部分应用浅刺透刺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具体治疗效果可以分为: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除, 而且面肌功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情况;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除, 但是面肌存在异常情况;好转:笑时发病侧嘴角会稍出现下垂症状或是眼睑闭合缓慢;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未出现变化。

2 结果

通过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痊愈率是62.5%, 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是80.68%, 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5.45%,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是100%, 两组对比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如表1所示。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着较为特定的病理显示及面神经解剖, 所以在出现面神经麻痹情况下, 需及时给予针灸治疗可以增加疗效, 减低后遗症出现概率。面神经从脑桥部面神经核引出神经纤维, 通过面神经管, 穿过茎乳突孔而进至面部, 过程中通过弯曲而狭长的管道, 若面神经由于风寒刺激或是受到感染, 通常都会致使面神经出现炎症、水肿情况。因为面神经解剖部位具有较为特殊的性质, 所以面神经遭受缺血持续时间越长, 面神经受到损伤及变性情况也会越为严重, 导致面瘫无法恢复。所以早期治疗是此种病症治疗的关键。应用合理的刺激量, 实施针刺治疗是对于面神经较为良性的刺激, 可以促进面神经兴奋性。低频电针刺激可以促使面肌收缩, 刺激到血管的运动神经, 加快面神经炎症局部的血循环速度, 增加面神经炎症及水肿吸收能力, 可以有效减少面神经遭受压力及缺血持续时间, 降低面神经变性情况, 从而增加治疗效果, 减少治疗时间[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增加痊愈概率减少病程的效果, 通过本文研究, 在进行针刺时所应用方法主要特点为进针点少, 一针可多穴, 增加刺激量, 能够疏通阳明, 少阳经脉, 刺激面部神经兴奋能力, 提高血液循环水平, 有效增加面部营养代谢, 使面部肌肉神经能够尽快恢复。如患者处于急性期时, 在给予针刺治疗时, 其手法通常都需进行较轻的刺激, 大多数情况下, 都应该轻缓进行, 初期1日给予1次治疗, 在后期通常是隔1日或隔2日实施针刺1次, 每次可以通常针4~6穴, 且留针持续30min。不能够过度要求速效, 亦不可超限度地给予刺激或是应用电针疗法, 避免影响到面瘫恢复效果。恢复期通常能够提高针刺强度, 应用中等刺激, 能够经脉冲电流进行留针30min, 需隔日1次。若处于后遗症期, 可于针刺同时, 加用灸法治疗, 且在治疗中要保持耐心, 也会取的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邪多出现在浅表, 所以治疗显得要容易很多[3]。

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知道, 对照组痊愈率为62.5%, 其研究组痊愈率为80.68%, 存在较为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在总的治疗效果方面, 对照组有效人数为84例, 研究组为88例, 有效率为95.45%和100%, 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因此, 及时给予治疗, 效果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王莹.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4 (5) :361-362.

[2]宿丽心.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7 (21) :157-158.

时机疗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根据病程长短, 分为急性期组 (病程≤7 d) 和恢复期组 (病程>7 d) , 每组30例。恢复期组:男15例, 女15例, 年龄3岁~67岁, 平均年龄 (35.5±5.0) 岁, 病程1 d~91 d, 平均病程 (25.0±5.5) d;急性期组:男14例, 女16例, 年龄4岁~68岁, 平均年龄 (35.5±5.0) 岁, 病程2 d~90 d, 平均病程 (25.0±5.2) d。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 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于患侧主穴下关、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 配穴迎香、攒竹、承浆、合谷, 进行针刺治疗。同时应用电针治疗仪, 连接主穴穴位, 采用断续波, 急性期刺激强度以引起面肌收缩为宜, 恢复期以引起明显面肌收缩, 但不产生疼痛为宜。每天针灸1次, 每次大约20 min, 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3 d。对2组临床疗效和治愈者的治疗次数进行观察和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面肌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或部分消失, 面肌功能基本或部分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面肌功能没有变化, 甚至加重。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恢复期组比较, 急性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例 (%)

2.2 2组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比较

与恢复期组比较, 急性期组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疾病过程分为发展期、静止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分别指发病1 d~7 d、发病8 d~20 d、发病20 d以上。部分患者在出现面瘫症状前, 会出现咽痛、耳后乳突疼痛等先兆症状, 但也有患者没有先兆症状或者先兆症状不明显, 所以很难对先兆期进行精确划分, 并且多数患者就诊时, 已经发展到静止期。

传统认为针灸治疗不宜选择在急性期, 而应在静止期, 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研究的深入, 对于针灸治疗时机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本组临床观察显示, 与恢复期组比较, 急性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显著降低。充分证明, 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预后, 优于恢复期治疗。

鉴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 尽早针灸治疗能够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面神经由脑桥发出神经纤维, 经面神经管, 出颈部乳突, 进入面部, 一旦面部受到风寒、感染刺激等, 面神经就会出现炎症、水肿, 继而导致面神经损伤, 出现面瘫[3]。

早期针灸治疗, 通过适宜强度的针刺刺激, 增强面神经兴奋性, 导致面肌收缩, 刺激血管运动神经, 改善面神经局部血流, 促进水肿吸收, 减少面神经变性程度, 提高临床疗效。急性期针灸治疗, 有人会担心针刺会加重原有损伤, 导致病情恶化, 但实际上, 少部分患者急性期病情恶化并不是针灸治疗所致, 而是病情自然发展所致, 适宜强度的针刺刺激不会对面神经造成损伤。并且, 急性期针灸治疗过程中, 采用断续波, 强度以引起面肌收缩为宜, 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 可以达到消炎效果, 有助于水肿减退。

总而言之, 急性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 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改善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 我院诊治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根据病程长短, 分为急性期组 (病程≤7d) 和恢复期组 (病程>7d) , 每组30例, 均采用针灸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次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恢复期组相比, 急性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急性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 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时机,疗效

参考文献

[1]梁玉萍.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 33 (3) :47.

[2]胡科.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的组合针灸康复治疗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2) :87.

时机疗效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入选标准: (1)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 (2)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排除脑出血和占位性病变; (3) 患者发病6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性加重, 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 (SSS) 中的5个关键神经系统临床表现 (意识水平、语言功能、眼球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 进行评估。意识水平、眼球运动、上下肢运动中任何一种有≥2分的加重, 或语言功能有≥3分的加重。排除标准: (1) 血压>180/120mm Hg (1mm Hg=0.133kPa) ; (2) 意识障碍, 大面积脑梗死; (3) 明显出血倾向,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癫痫等; (4) 患者或家属拒绝高压氧治疗。将入选的110例患者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观察组男35例, 女20例, 年龄45~76岁, 中位年龄65.4岁;对照组男31例, 女24例, 年龄45~77岁, 中位年龄67.6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本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尿激酶 (30~50) 万U (0.5万U/kg) 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30min内滴完, 每天1次, 连用3d。同时给予营养神经、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于病情进展后6h内给予HBO治疗, 对照组于病情进展后3d给予HBO治疗。高压氧舱采用青岛市平度高压氧舱设备厂YG2200/G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 空气加压20min, 减压30min, 压力达到0.2MPa (2.0ATA) , 稳压后面罩吸纯氧2次, 每次30min, 中间休息5min吸舱内空气, 每天1次, 1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依据S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依据Barthel指数 (BI) 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发病后第2天清晨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空腹抽血, 检测血液流变学。观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流变学参数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SSSBI评分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2组SSSBI评分均明显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且观察组疗效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

2组治疗均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变学参数,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未出现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 临床治疗效果差, 致残率高。欧洲进展性脑卒中研究组 (EPSS) 定义[2]采用SSS评分系统, 将进展性脑卒中定义为:脑卒中发作后3d内, 经过连续的神经功能评价, 患者意识水平、眼球运动、上肢运动, 下肢运动评分下降≥2分和 (或) 语言评分下降≥3分或72h内出现死亡。近年研究表明[3], 进展性脑梗死为多因素、多机制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大脑动脉栓塞和斑块脱落、脑水肿等脑内因素及年龄、高血压、高血糖、发热、感染、医源性或继发心脏病的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高凝状态等全身因素相关。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关键是迅速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 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闭塞血管再通及神经保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国内外已有大量临床资料证明高压氧对脑梗死治疗效果确切, 可以缩小脑梗死的面积,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机制为: (1) 提高血氧分压, 增加血氧含量, 增加血氧弥散半径, 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2) 高压氧可以收缩正常组织的血管, 产生“反盗血”现象, 增加缺血半暗区的血供; (3) 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使血脑屏障完整, 降低颅内压, 从而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血液灌注量; (4) 保护神经元, 减低细胞的凋亡率; (5) 增强纤溶活性, 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黏度, 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4]。有研究表明, 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持续大剂量的HBO可能具有抑制、终止, 甚至逆转急性脑梗死后的病程进展作用[5]。而且高压氧可以延长脑缺血治疗的时间窗。有关文献提示, 幕上脑梗死的病理演变时间是6~18h, 平均10h[6]。HBO超早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脑组织水肿, 改善缺血组织的微循环, 减轻了血脑屏障损伤, 改善临床预后[7]。目前对病情进展后6h内的超早期HBO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 超早期HBO治疗14d后患者SSS评分及BI评分较对照组好转 (P<0.05) , 临床疗效优于3dHBO治疗组。

综上所述, HBO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病情进展后6hHBO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好于3dHBO治疗。对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越早使用HBO治疗, 临床疗效越好。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高压氧 (HBO) 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于发病后6h内行高压氧治疗, 对照组于发病3d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的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d后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不同时机给予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改善有明显的影响, 发病后6h内给予HBO疗效优于3d后给予HBO治疗。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高压氧 (HBO) 治疗,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2]Birschel P, Ellu J, Barer D.Progressing stroke:towards an internationgal-ly agreed definition[J].Cerebrovasc Dis, 2004, 17 (2-3) :242-252.

[3]刘柳, 何远宏, 晁志文.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J].临床荟萃, 2007, 22 (9) :629-630.

[4]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567.

[5]薛连璧, 王拥军, 于秋红, 等.超早期大剂量高压氧治疗进行脑卒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7, 15 (6) :583-588.

[6]Saver JL.Time Is Brain-Quantified[J].Stroke, 2006, 37:263-266.

时机疗效 篇8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疗效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引发的胆囊炎症, 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腹症, 多见于中老年[1,2], 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绞痛、恶心、呕吐等,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3]。 临床常以手术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 但在手术时机选择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2013 年5月—2015 年5 月间收治的96 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 以手术时间在发病72 h以内或以后, 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 (48 例) 和延期手术组 (48 例) 。 早期手术组中男28例, 女20 例, 年龄40~69 岁, 平均 (452.9±9.7) 岁;延期手术组中男25 例, 女23 例, 年龄39~71 岁, 平均 (453.2±9.5) 岁。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右上腹压痛感, 胆囊肿大, 肝区叩痛, 舌苔黄腻, 或伴有黄疸;辅助检查: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升高; 经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和胆囊壁增厚, 有时可见结石影。 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时机分为两种:①早期手术:发病72 h以内进行手术;②延期手术:发病72 h后实施手术, 一般为先进行抗炎、解痉等治疗, 待症状缓解后才进行手术[4]。

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症状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胆囊三角水肿、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张力较高者行逆行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楚、胆囊颈部嵌顿、胆囊张力较低者采用顺行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楚、 粘连紧密者实施胆囊大部切除术[5];对于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楚、 胆囊周围形成脓肿、实施胆囊切除手术较困难者可选择胆囊造瘘术。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 行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 (P<0.05) ,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切口感染和胆管损伤, 早期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延期手术组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的72 h内出现肝脓肿、穿孔、胆道梗阻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状, 则需要尽快接受手术, 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6]。 若超过72 h后, 会出现严重的水肿而影响胆囊位置解剖效果, 模糊不清的解剖结构会增大手术难度, 影响手术效果, 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时要先对患者进行消炎治疗, 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 胆囊解剖结构清晰时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治疗[7]。 但是通过该研究可以发现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延期手术组 (P<0.05)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与张波[8]的研究结果一致, 由此可见, 在病发72 h后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然要差一些, 恢复期较长, 并发症发生概率增大。

综上所述,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 h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刚.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02例[J].西部医学, 2011 (3) :511-512.

[2]付春琼.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 :128-129.

[3]任俊杰.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手术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 2015 (3) :293-294.

[4]孔亮.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22) :673-674.

[5]苏巨存.胆囊大部切除28例临床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13 (1) :76-77.

[6]田维贤.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时间选择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5) :217.

[7]张爱荣.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9) :124-125.

抢占最后时机 篇9

在中国政府对汽车产业合资大门逐渐关闭的最后时机,世界汽车厂商开始纷纷抢占这最后的时机,以期在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能够分享更多的利益和荣耀。

虽然每届北京车展期间,各种有关汽车行业的话题接踵而至,但一些汽车品牌力图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的消息还是最为引人瞩目。4月23日,在参加北京国际车展期间,雷诺汽车确认已经与东风汽车签署框架协议,为雷诺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投产奠定了基础。

雷诺汽车负责中国业务的执行副总裁中村克己表示:“今年3月我们签署了一项备忘录。”达成框架协议之后,东风和雷诺还需要向中国政府递交规划,获得批准方能签定最终协议。双方的合资公司未来年产能在20至30万辆左右。中村克己称:“我们将首先投产一款车型,实现小批量生产,之后逐步提升,直至达到完全产能。”不过其未透露可能的具体投产时间。

此前有消息人士表示,雷诺与东风已经谈判超过数月之久,并在今年3月末签署了该项框架协议。该框架协议将为年底获得中国政府批准、达成正式协议作铺垫。根据协议,雷诺将在中国建造第一座工厂;未来合资企业将生产的车型包括一款电动车和一款SUV。

在中村克己对雷诺国产做出表态的前三天,4月20日,在东风汽车2012年北京国际车展新闻发布会上,东风集团董事长徐平公开表示,“按照计划,英菲尼迪将在东风日产的大框架下实现国产。”据悉,日产汽车公司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将在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合资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工厂进行,计划在2014年首先开始生产2款车型。

目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成立近9年来发展态势良好。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的高层均表示,此次英菲尼迪国产化得益于东风和日产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对于具体的生产车型、生产工厂还要进行协调确定。对于坊间盛传的英菲尼迪是否会在大连投产的疑问,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大连是个好地方,我只能说目前我们花都、郑州、襄樊三个基地都有生产豪华车的能力。”他强调,英菲尼迪与大连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日产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国产一直是业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据悉,日产中期规划中将2016年英菲尼迪全球销量目标设定为50万辆,而日产在日本本土投产英菲尼迪的枥木工厂年产能只有22万辆,与计划销量相去甚远,在华国产显然已成当务之急。

不仅仅是东风这样的巨头,此前在合资上少有动作的奇瑞汽车也开始动作频频。早前的3月下旬,在距离和以色列集团签约成立观致汽车仅四个月之后,奇瑞汽车在合资的征途上再下一城。奇瑞和捷豹路虎联合发表声明,称经过充分的协商,双方就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已达成协议,奇瑞和捷豹路虎双方计划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协议内容包括:生产捷豹路虎品牌车型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生产配套的发动机,销售合资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建立研发中心等。双方将按照相关的程序开展进一步的工作。

而截止目前,奇瑞与捷豹路虎项目尚未获得发改委等国家部门批准。但奇瑞汽车似乎对于该项目的最终落成信心满满。“目前发改委正在审批,是否通过我们仍尚不知晓。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我们是不会提前公布合资协议内容的。”奇瑞内部人士透露,“我们早已将相关审批资料递给发改委,公司的相关部门也正在全力促成此事。”

按照规划,工厂将落户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选毗邻奇瑞另一个合资公司——观致汽车的生产基地,总投资额175亿元,将包括一个整车厂和一个发动机厂,该工厂计划在2014年7月正式竣工投产。据了解,合资公司将首先生产路虎的SUV产品,后期将推出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车型,该车型将基于捷豹平台打造,悬挂合资公司自主品牌标识。

时机疗效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前来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性64例, 女性46例, 年龄24~58, 平均 (42.3±6.7) 岁;病程为2~49 h, 平均 (21.3±4.6) h。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自愿选择手术治疗时机,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 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行分组比较。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选择接受早期手术治疗, 患者入院接受临床检查确诊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后, 在3 d内接受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接受延期手术治疗, 即在入院治疗3 d后, 再接受手术治疗。

在手术正式开始前, 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抗生素及相应的减少胰液分泌的药物治疗。术前6 h需告知患者禁食[2]。在手术过程中, 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适当的手术处理, 如对于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的患者, 要确保其胆内结石的彻底清除;对于胰腺组织坏死的患者, 要及时清除其胰腺部位的坏死组织, 防止出现其他病变[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n/%表示计数资料, 行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 行t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完成后,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3 讨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系统结石、细菌感染或者是胆道寄生虫、胰液排泄不畅、胆汁逆流等所引发的疾病。近年来, 临床中患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不断增加, 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绞痛、腹部胀痛、恶心、呕吐、高热等现象,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及休克等。

手术是目前临床中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医生一般会为患者首先行常规药物治疗, 待病情好转后, 再进行手术, 因此一般都在入院后的7 d左右进行延期手术治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中有11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问题, 不仅降低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也使患者承受了较大的身体痛苦, 降低了治疗满意度。据相关文献, 延期手术难以使患者满意的原因是在手术前期, 医生虽已为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 但治疗效果难以保证, 若未能对症治疗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本文中, 观察组65例患者的各项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可见抓住手术时机是成功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关键, 充分证实了早期手术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行早期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减少并发症,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此,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尽量为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马卫平.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15 (21) :4329, 4332.

[2]余硕, 张阳德, 张伦, 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8) :194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时机疗效】相关文章:

ICU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时机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观察09-11

应用时机07-26

应用时机05-05

市场时机05-10

捕捉时机05-31

并购时机07-12

进入时机07-14

评价时机07-15

课堂时机07-19

探析时机07-28

上一篇:远程研修下一篇:中西药物结合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