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控

2024-08-09

结构调控(精选十篇)

结构调控 篇1

全国住宅施工面积16.45亿平方米, 增长24.0%。10月份,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 为2005年7月中国扩大月度房价调查范围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涨幅比上月高0.6个百分点, 环比上涨1.6%。房价上涨的同时, 上海、北京、珠海、苏州等一些地方的成交量却在下降, 形成住房市场这种“成交下降、价格窜升”的反常现象固然有多种因素, 但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是住房供求结构不合理。作为供给方的开发商, 生产大量高档住房, 而中低档住房比重偏低。从“国八条”“国六条”提出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到九部委“十五条”在套型面积和小户型所占比率提出90平方米和双70%的标准, 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也从总量调控调整到结构调控上来, 但是从以上数据来看, 效果不是很明显。笔者认为在住房结构调控中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两种协调关系

1.1 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协调

住房具有双重属性, 既有商品属性, 又有社会保障属性。在住房供应体系中, 通过市场机制, 实现其商品属性, 解决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 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通过保障体系, 实现其社会公共品的属性,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使他们的基本住房需求得以保障, 两者有机结合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人居环境。住房商品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实施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指导思想, 是国家的基本住房政策;而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则是对一定的特殊群体实施的局部政策, 实行住房分配的宏观调控。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的。一方面, 在实行住房市场化之后, 低收入群体由于承受能力低, 买不起或租不起市场价住房, 成为住房困难户, 为保障其基本生存需求, 政府通过房租补贴等手段, 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维护居住公平和社会安定。从这个角度看, 住房社会保障可以看作是住房市场化必不可少的补充, 具有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作用。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即使是保障性住房供应, 也要利用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实践中,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和优化住房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以提高效率, 又要顾及低收入群体的住房生存需求, 以实现公平公正, 达到较好的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商品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而住房保障制度则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资料显示, 截至2006年底, 全国经济适用房投资不满商品房开发投资的6%, 廉租房建设投资不满商品房投资的2%。截至2005年底, 全国累计用于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资金仅为47.4亿元, 2006年全年投入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资金不足20亿元。从下表可以看出, 尽管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总额和年度新开工面积是逐年递增的, 但是其开发投资总额占住宅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和新开工的经济适用房面积占新开工住宅面积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的。在廉租住房建设方面, 目前仍有 13 个省 (区) 没有将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纳入省级政府对市 (区) 、县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 70 个地级以上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资金来源渠道不稳定, 部分城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不足。一方面, 取得经济适用房购买资格排队等候的人数越来越多, 经济适用房的供求矛盾极其突出。另一方面, 由于近几年房价的快速增长, 还出现了“买不着”经济适用房但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 出现了“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又“不够条件”住廉租房的“夹心层”。这说明我国住房市场上有效供给不足, 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住房的矛盾突出, 住房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得来。

1.2 存量房和新增房的协调

统一的住房市场实际上包括两部分, 住房一级市场和住房二级市场。住房一级市场即房地产开发商新开发建设的商品房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也称增量市场;住房二级市场则是居民自有的商品房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实现房屋的流通和置换的市场, 也称存量市场。房地产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不是各自独立的市场, 而是相互关联, 具有密切的关系的两个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交易中, 既有增量市场中新建商品房的购买, 也有通过存量市场的买卖, 还有在两个市场中同时完成的, 在一个成熟的房地产市场, 住房交易主要是在存量市场中完成的, 即一部分“以旧换新”的梯度消费者在增量市场购买新房, 而大部分人则是在存量市场中实现购买需求, 实现房屋资产的流动和住房状况的转变。据了解, 美国每年新造房屋仅为存量房的1%, 1990年后建造的新房, 大约占总量的15%, 1950-1979年期间建造的房屋占总量的49%, 美国平均房龄为30年。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005年发表的一个报告显示, 2005年1月份美国二手房销量比2004年12月份增长了3%, 达到609万套, 二手房与新房的交易比例为3.22:1。这份报告是就美国全国范围而言的, 在美国的大城市, 二手房的交易数量要远远大于这个比例。根据美国房产交易的有关统计资料, 在大城市中, 所成交的4套房产中, 二手房至少占到3套。

在我国, 由于存量市场不发达, 大量购房需求投向增量市场, 加大了增量市场压力。2005年深圳市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为901.13万㎡, 二手房住宅交易面积为595.67万m2, 二者之比为1.51:1;2005年北京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为3366.7万㎡, 二手房住宅交易面积为712.5万㎡, 二者之比4.73:1;2005年武汉市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为756.91 万平方米, 二手房住宅成交面积为330.13万平方米, 二者之比2.29:1。即便在交易很发达的上海, 存量住房交易的面积也远不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所以我国住宅市场的现状是存量市场规模小而增量市场规模大。长期以来存量市场发展严重滞后, 使得旺盛的住房需求只能在增量市场中解决, 由于缺少存量市场“蓄水池”的作用机制, 增量市场持续火爆, 房价节节攀升。

2 住房结构调控的方法和手段

2.1 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和管理

完善的住房制度是市场化和社会化并重的制度, 单纯依靠市场经济解决不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市场失灵必须由住房保障来弥补。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和管理, 加大对贫困人群的关注和扶持, 是走向和谐社会, 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和管理包括:1.各地要严格执行“90.70”建设标准, 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含经济适用住房) 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 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的土地供应, 坚决停止别墅类住宅开发项目土地供应。2.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住水平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 规定享受购买或承租经济适用住房的条件及面积标准, 并向社会公示, 严格审查购买人或者承租人的条件, 让真正的中低收入者享受到国家的住房保障。3.建立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 完善经济适用房购房人的收入跟踪监测制度, 设定退出条件, 从根本上抑制经济适用房过度消费, 同时调整经济适用房的再转让政策, 限定流通范围, 减少环节和成本, 形成高效的经济适用房再流通市场。

2.2 积极盘活住房存量市场

二手房市场被业界称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器”, 扩大二手房市场规模, 对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抑制过多的房地产投资有重要的意义。盘活住房存量市场, 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减轻住房交易环节税费, 降低交易成本。在交易过程中, 交易税费一般占成交额的 2%—7%, 交易次数越多, 房价中所附加的交易成本也越高, 要让人们轻松跨过交易大门, 必须减轻税费负担。2.推进住房产权制度的明晰化, 严格各类住房上市交易准入条件, 对存量住房进行规范化的管理。3.加大对二手住房贷款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开创多种贷款方式, 包括二手房的公积金贷款, 对贷款年限、贷款自由资金、贷款利率等条件实行多样化组合。同时, 依托有关部门, 开办置业担保公司, 解决中、低收入家庭贷款难问题, 使居民对住房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4.发展规范中介组织, 为二手房交易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政府部门要积极培育中介市场, 严格规范行业行为,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树立行业道德意识, 加强对行业监督管理, 引导中介积极健康发展, 使广大居民对房地产中介服务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真正发挥中介服务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作用。

住房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 住房结构体系除以上两种结构关系外, 还包括户型结构、住房市场中租售比例关系等等, 只有使各种结构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 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目标。在住房结构调整过程中, 还应倡导一种“梯度消费”的消费理念, 遵循“租小房→租中房→买小房→买中房→买大房” 的梯度变化规律, 不能一味图大图全。住房结构调整既关系到房价稳定, 又关系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住宅产品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 因此,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是一项长期工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住房供应结构的改善上进一步取得成效, 还要靠各地坚决执行国务院有关政策, 创造性地工作, 还要下更大的功夫。

参考文献

[1]罗龙昌.房地产业宏观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2]王倾雨.国外二手房市场什么样[J].《北京房地产》, 2007, 01.

[3]陈红梅.失衡与重构:城市住房市场的结构调整[J].《中国改革》, 2007.04.

[4]赖华东, 蔡靖方.从供求关系看我国城市房价持续上涨且偏高的原因及对策[J].《今日湖北》 (理论版) , 2007, 01.

结构调控 篇2

根据超高产玉米品种应具备的丰产潜力、抗逆性强、抗倒伏耐肥等特点,提出了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高质量整地播种和促控结合的田间管理技术等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作 者:薛国屏 曹宁 谢铁娜 作者单位:薛国屏,曹宁(宁夏种子公司,宁夏,银川,750001)

谢铁娜(宁夏大学,宁夏,银川,750021)

人才结构调控需建立“预警”机制 篇3

当年的热门专业中,不仅仅法学如此,生物科学类、贸易、临床医学等专业的遭遇与法学类似。而当初要上这些热门专业,需要很高的分数。一热一冷的反差,让这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有苦难言。

出现这样的局面,将责任单纯归咎于学生的专业选择不慎显然有失公允。这些专业之所以热,说明当时的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好,从而受到家长、学生的追捧。而这种热度过了头,高校一窝蜂似的开设这些专业,就造成了招收的学生过多的局面。

盲目扩招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则在于师资、教育资源跟不上,人才培养质量也令人堪忧。无论是法学、生物科学还是临床医学,这些专业人才都是社会大量需求的基本类型人才。一方面,大量同质化的毕业生充斥就业市场,短时间内供大于求,遭遇就业难。另一方面,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却出现了“缺口”。比如,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与老年人相关的医学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就没有跟上社会需求步伐。国内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开设了这样的专业后,所培养人才供不应求,甚至能够进入北京、上海等知名大医院,与普通临床医学就业状况不佳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多一少背后折射出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最大“软肋”,那就是高校专业设置亟须优化,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调控空间。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资源才能进行合理配置,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生们才能各得其所,毕业生才不会因为专业结构不合理而增加就业压力。从国家层面看,专业的优化也有利于社会人才结构的优化,不至于出现一边找工作难、一边用工荒的尴尬局面。

高等教育需要面向市场,满足社会所需。从国际上看,关起门来搞教育是不可行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为大学毕业生面向市场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从目前看准备并不充分。大学专业结构调整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明显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过分迎合社会需求,出现了法学这类“热门专业”;另一方面却是反应“迟钝”,导致诸如专业化的老年人医护人才的缺乏。

调控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方法谈 篇4

一、师生互动, 形成学生主体的课堂结构

师生互动是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最好的办法。在互动中, 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活动于课堂。在这样的课堂结构中, 学生交谈、演练、主持, 充分展示自我, 从而获得英语词汇、句式等知识及应用技能, 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教师可和学生合作, 也可以让学生和学生合作, 模拟书中的口语交际情境。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 学生的反复演练, 使模拟的情境贴近生活, 符合实际, 让学生很自然地产生表达的欲望。如在教学“behind, under, before, in, front of”介词、介词短语用法时, 让一名学生藏在门后, 引出对话:“Where is Zhang…?”“Oh, he’s behind the door.”再让他处于别的不同的位置, 引出其它介词的用法。还有“介绍人物”、“打电话”、“迟到”、“购物”等, 都可以通过表演将难记的英语语言词汇融进生动、形象的表演之中, 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新的语言知识信息,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物演示, 创设生动直观的课堂

中学生充满好奇,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实物的运用, 符合他们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要求, 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表现欲望。比如:在教学一些新单词的时候, 用实物展示比其它方法更直观有效。在教学水果类的单词时,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装着不同水果的书包, 然后一个个地介绍:“What’s this?”, “It’s an apple.”“And what’s this?”“It’s a banana.”等等。让学生把所学的水果在黑板上画出来, 让学生给图画贴上相应的标签。再如:在教学人体部位的名词时, 带一个漂亮的洋娃娃, 把娃娃放在桌子上, 自己藏在桌子下表演“双簧”:“I am a girl.My name is Alice.I have a head, two eyes, two ears…”学生在玩中掌握了有关身体各部位的单词, 并学会描述人物, 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实物演示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对英语课的内容备感亲切。但是, 在这种英语课堂结构的设置中, 要谨防低俗, 不能把英语课堂教学搞得那么乱, 缺乏品味。也就是说, 不必要的演示, 不需用的器物, 决不能一股脑地都搬进课堂。所以, 在创设这种课堂结构时, 要做到文明、有序、注重演示水平和实效。

三、体态语言, 展现身临其境的课堂环境

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是一种特别经济实用的方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再现当时的情境,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想象, 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描述时, 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易懂, 尽量用学过的词语并伴以表情、手势, 绘声绘色, 使学生进入语言情境中。如在学习购物时, 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语言情境:If you are going to do some shopping, can you talk with the shop assistant?老师可以扮演商场售货员。

T:Can I help you?

S:Yes, please.I’d like a T-shirt.

T: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What about the blue one?

S:OK.Let me have a look.Oh, it looks nice.And the size is good, too.How much is it?

T:One hundred and eighty yuan.

S:OK, I’ll take it.

然后, 让学生按照情境, 进行小组活动, 根据各自的购物需要, 适当地增加句子或换用句子。在愉快的气氛中, 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体态是传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手语就是最好的启示。用体态变化, 可以表现喜怒哀乐, 可以表示赞扬和批评。可是体态变换应掌握一个度。表情动作应该是高雅的, 有教育意义的, 这样英语课堂效果才会好。

四、歌曲游戏, 打造快乐活泼的课堂

教句型“Where are you from?”时, 给学生放一曲毛阿敏的歌曲《朋友》, 学生会顿时来灵感, 把歌词译成英语唱:“Where are you from, my friend?Like a butterfly, You flyinto my window…”在学习了身体部位的词语后, 让学生做“Touch your…”小游戏。先是老师发出指令, 全体学生跟着做动作, 然后个别学生单独表演。经过几次反复练习, 再让学生小组做这个游戏, 然后挑选小组中做得好的在全班表演。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掌握较难的词汇, 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五、现代媒体, 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现代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教学过程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现代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能呈现出文字、图象、声音等信息, 可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全方位地感受语言, 使英语教学情景化, 语言学习交际化, 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能力, 借助现代媒体, 让声音叩响思维之门。语言是有声音的, 只有在有声的环境中学习语言, 才能培养和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听是获取语言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是基础, 使用现代媒体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听说环境, 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录音机, 语音室方便教师控制教学信息, 录音磁带能提供纯正、地道的语音材料, 便于学生模仿和矫正口语, 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单独的听音也许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兴趣, 可借助录像、电视、电影创造更加丰富逼真的语言交际情景。例如播放英语原声电影, 原声片语言密集, 交际环境真实自然, 语言从形式到内容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语言音乐的效果, 学生的思想热情被唤起, 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进而产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欲望。

总之, 调控好英语课堂教学结构, 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特别是多种课堂活动交互穿插运用, 能使学生获得新鲜感。英语课堂结构不断变化就像加油站一样, 学生持续不断地得到学习动力。这样, 英语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就确定无疑了。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先教什么, 后教什么, 采用什么方式来教十分重要。可用师生互动、实物表演、体态语言、歌曲游戏、现代媒体等方式去调控课堂教学结构, 以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结构调控 篇5

本文研究了种植芦苇和菖蒲,放养鲢,接种有益微生物对滩涂富营养水体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数量、生物量等.不同处理藻的种类有差异,对照和放养鲢水体无隐藻门和黄藻门,其他两处理都有7门.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接种有益微生物都可以使水体藻类多样化,减少蓝藻生物量比例.放养鲢水体藻类种数减少,提高了蓝藻生物量的比例,优势种群变为铜绿微囊藻、针状蓝纤维藻、线形棒条藻等.对照和放养鲢处理水体原生动物种类较多,其生物量比例较高;接种有益微生物水体浮游动物数量最多、生物量最大,以轮虫类和枝角类为主.接种有益微生物大幅度地降低生态系统中总氮、氨态氮、总磷的浓度,其含量分别是对照的57.1%、42.7%、57.9%;同时可以降低COD值,提高溶氧水平和透明度.总之,种植芦苇、唐菖蒲等水生植物或接种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水体微生态机构和生态结构.

作 者:韩士群 范成新 严少华 HAN Shi-Qun FAN Cheng-Xin YAN Shao-Hua  作者单位:韩士群,HAN Shi-Qu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

范成新,FAN Cheng-Xi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结构调控 篇6

关键词:区域产业 结构调整 持续发展 调控立法

0 引言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符类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问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是全国经济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结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关键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组织的合理化,也是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优化和高度化。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应建立在区域资源优势基础上,他一般不要求区域经济涵盖所有的产业,只要求有利于发挥区域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禀赋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每个国家,特别是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对国民经济总体产业结构合理与否产生极大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各个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的影响,还受各个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因此,要实行国民经济高效增长和发展,必须协调好各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1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化

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于区域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与发展机遇。区域内外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并随着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科学技术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应适时地进行调整,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使得各类产品和劳务既不会缺乏或不会过剩。

1.1 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要求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使区域产业结构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生产出国内外市场所需求的产品。目前,我国由于多年的重复投资和建设,形成了各区域几乎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浪费,使得许多产业缺乏规模效应,延缓了一些部门的生产集中进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政府的宏观测控,因势导利,确立各区域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关联产业,对各地区重复建设的产业进行跨地区兼并和联合,以发挥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各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集中有限资金,适时地培养主导产业、压缩调整衰退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加速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尽可能短的时问内实行跨越式发展。区域产业政策是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进行资源长期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上,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的一种重要职能,是政府在市场调控区域产业结构的框架下的一种主观能动行为,他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政策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府可以通过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来支持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区域未来发展计划,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突出区域分工特色,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的客观需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设计、演进、调整和转换。

1.2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法律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全面的过程,其措施和手段具有广泛性和稳定性,因此仅靠区域产业结构政策还不足以引导和规范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应该把实践中一些较为固定,并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才能保证得到遵守和执行。当相关主体违反产业法律时,则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和制定各种区域产业政策。多年来,区域产业政策对调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至今为止,我国仍缺乏系统并行至有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已有的政策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及官员的利益最大化倾向,使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科学性并非必然。这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几乎完全趋同化的根本原因。由此引发的结果是,各区域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和福祉相冲突。二是行政分权不彻底,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政策在执行中被扭曲。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事权上的相对独立,导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破坏了全围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通和优化配置。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收入,不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中长期产业规划,不考虑区域之间分工协作问题,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阻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许多产业政策都是在信息不完全的状态下出台的,加上政府机构膨胀,决策迟滞,使得许多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失误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在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政策引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法治化问题。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一种政府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行为,在此领域实行法治的基本表现为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依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政策一旦上升为法律,就不再是政府意志,而是国家意志。这种产业政策获得法律的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的一般性质:当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行为与法相抵触时,必须以法律为准,服从法律的要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制定并实施具体的产业政策时,都非常重视建立和推行产业立法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制度中缺少法治传统,更多的是人治。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逐步走上正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战略方针。在过去的30多年中,出台了一系列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其中也不乏调整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法律法规,但是我国政府更多的还是习惯于用各种政策调整社会经济活动。政策具有概括性、灵活性等诸多优点,但不具有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强制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国有必要将已经成熟并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稳定性等特点的政策法律化,以推动政策目标的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各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高度化是工业化中期国家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体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则应该制定一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来落实、推动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作为一项稳定、连续的历史过程。

2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基本架构

2.1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地位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法律化,他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他强调社会性、公共性,具有政策性、社会本位性和综合性,在性质上属于经济法。我国经济法基本构成体系中,宏观凋控法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是克服“市场失灵”确立国家干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之法,也是防范“政府失灵”,规范国家干预的法律,属于宏观调控法的范畴,并且应该是宏观调控法的核心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地位问题还涉及他与经济法体系中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问题。正确理解《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与产业法、计划法、金融法的关系,有助于说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产业法一般是属于全国性法律,并由中央政府组织落实,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作用,总体上对全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布局。他主要从宏观上明确各个产业的地位,发展方向及国家支持和限制的重点,但不能反映各区域的发展特点和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是对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合理分布和协调问题,既包括全国性的立法,也有各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制定的配套地方性法规。因为经常涉及到区域之间的经济和产业协调问题,所以应由中央政府作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实施的主持人和仲裁者。相对于全国性产业法,《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更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布局。《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可视为广义的计划法的范畴,但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所产生的经济关系作为调整对象,计划法则以制定和实施计划的经济关系作为调整对象,而且计划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指标体系和调整方式也不同。所以现代社会包含《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在内的产业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法亚部门,与狭义的计划法律体系并行。

2.2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立法原则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其最终目的是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增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为此,《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立法和执法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2.2.1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实现效率最大化原则。《区域产产业结构调控法》立法的主导思想是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发挥区域优势,保持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结合本区域实际,制定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规划,正确行使地方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权利。地方政府要从本区域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合理选择有自身特色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重点。一个区域未必追求产业体系的完整,也必须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结构的雷同,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选择好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实现区域经济效率最大化。

2.2.2 分工协作与区域经济自主发展相结合原则。区域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组成部分。虽然强调区域的自主发展,强调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在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综合发展,不能过于倾向于某一特定产业,除要求区域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即技术成熟、产业关联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外,还要有一系列辅助产业,但是在自主发展区域产业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处理好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问题。

2.2.3 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原则。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从而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全面发展。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与其资源环境相联系。资源的有限性要求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调整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其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过程。自然资源条件直接促进和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这就要求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和潜力、开发现状,正确选择资源战略和发展对策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2.4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则。加强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就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但并不表明政府要脱离市场的基本作用,相反地应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按照市场原则培育区域优势产业,使区域在培养优势产业时真正能够获得优势利益。通过市场竞争,使处于劣势的产业退出市场,加快那些市场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和产品,培植区域新的增长点。但足,在强化优胜劣汰机制,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局限性。各级政府在法律框架内,以市场作为区域产业调整的基本手段,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因势导利地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扶持幼稚产业或对衰退产业实行有限度地、透明度较高的保护。

2.2.5 前瞻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原则。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任务,一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要管几代人,持续几十年。因此,为了保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稳定性和严肃性,在制订该法时采取科学的态度,并深谋远虑,以避免法律变化无常、反复修改,而应保持其法律和产业结构调控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面对各个区域不同的资源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国内外市场环境,我们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不应坚持过去的“管粗不管细”的做法,也不应该事无粗细都规定,而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量使得立法具有前赡性、稳定性和科学性。

2.3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主要内容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基本内容较为广泛,并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拓展。除立法目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法律地位外,主要还包括:区域产业结构调控的基本政策和措施、产业政策委员会、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控中的权利和责任。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区域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产业法律关系主体在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时的经济关系作为调整对象。本法与产业法一同作为经济法的子法,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在与本法不相抵触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条件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区域产业结构调控的基本政策和措施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主要内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首先要制定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这种标准要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充分体现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速度,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必须考虑区域各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及不同产业技术进步快慢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把高新技术产业和一些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不同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不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也应不同,把握好区域产业政策重点,及时调整与修改不合理和过时的区域产业政策,是充分发挥区域产业政策作用的根本保证。《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作为法律化的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信贷、对外贸易和政府购买等手段来发挥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当然在必要时,各级政府也可以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从而达到扶持和限制特定产业的目的。产业政策委员会是包括《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在内的产业法的实施者。从实证角度考查,几乎每一部经济法律的颁布都带来一个相应的组织机构。我国可设立产业政策委员会,委员会隶属国务院,并在各省设立分支机构。在法律性质上,产业政策委员会为法律授权的组织,享有行政权、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其主要职责为:第一,根据产业法和《区域产业结构凋控法》,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第二,对全国及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和布局进行审查,纠正不合理的产业发展情况;第三,监督、检查产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第四,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协调,对有关争议进行仲裁;第五,对全国及各地区产业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进行监控。各分支机构在产业政策委员会授权的范围内对本区域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进行落实。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权利与责任。区域产业结构,主要由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区域产业政策,结合本区域实际制定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与规划,行使地方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和服务职能。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构,掌握着行政干预、经济杠杆、政策法规等调控手段,是宏观调控的中间层次,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负有重要职责。但是,我国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由于各区域资源优势不同,各产业形成的历史不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作用,使中央政府担当起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需要扶持的产业实行各种优惠,反之则加以限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只有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才能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

参考文献:

[1]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广琳.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5).

[3]刑会强.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董玉明.试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职责[J].中国法学.2000(2).

[5]刘文华.论产业法的地位[J].法学论坛.2001(6).

[6]黄家骅.论跨省区域经济的空间架构与合作激励[J].当代经济研究. 2005(4).

[7]张凤荣.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制度创新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5(4).

[8]孙久文.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趋势[J].中国软科学.2004(12).

结构调控 篇7

1 超高产小麦品种特点

小麦在我国主要被种植在北方地区, 由于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对生产周期和生产时间段要求的不同, 被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黄淮海平原地区小麦生产主要是冬季小麦, 其在种植的过程中生育期间气候特点是秋季气温适宜, 光照充足;冬季雨雪稀少, 温度变幅较大;春季多旱, 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夏初温度偏高, 干热风频繁。根据气候特点和本地生产条件, 高产品种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有利因素, 而对不利因素应有较强的抗性或耐性, 应具备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

1.1 丰产潜力大

一是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高。目前推广的小麦高产品种的经济系数已提高到40%~50%, 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依靠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协调提高。生长发育健壮、同化产物合成和运输分配效率高的品种, 具有对不利因素抗、耐性强, 兼有高生物产量和高经济系数的特点。二是株型紧凑。高产品种应具有叶片宽短挺直、茎叶夹角小、叶色深等特点。这种株型群体的内竞争力和穗数对穗重的制约力小, 能有效地利用光、热、水、气和其他营养。三是穗部潜力大。高产条件下穗数增加的限度很小, 因而选用穗部潜力大的品种更有利于高产稳产。穗部潜力大的品种穗形较长, 每穗小穗较多而小花结实率又高, 有利于形成较大而整齐的籽粒。

1.2 抗逆性强

小麦生育期间, 一些非生物灾害或自然灾害 (如冬季冻害、春霜冻害、干热风、干旱、涝害等) 人为抗御力差, 因此品种自身必须有较强的抗性或耐性, 只有抗逆性强, 小麦才能高产稳产。

1.3 抗倒耐肥

品种的抗倒性与植株高度、茎秆坚韧程度、有无弹性及根系特征有关。高产栽培中肥水用量大, 常使植株生长的协调性遭到破坏, 从而加剧内部器官间的矛盾, 导致贪青晚熟, 因此高产品种应对肥水有较强的忍耐性, 使其在肥水偏大, 尤其是氮肥偏多时, 能通过植株对氮吸收的自动调节, 维持器官间生长发育的协调性。因此, 生产上应利用半矮秆 (株高70~85cm) 、茎秆坚韧、有弹性、根系发达、耐肥水的品种, 以增强抗倒伏性。

1.4 灌浆速度快, 粒重较稳

黄淮海地区小麦灌浆时间较短, 灾害性天气多, 人为调节余地小, 因此高产品种应具有抽穗开花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粒重较稳定的特性。

2 超高产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特征

2.1 产量构成因素协调

统计分析表明, 构成小麦产量的3个因素在实际产量中所占的比重, 穗数为47.5%, 穗粒数为29.2%, 千粒重为23.2% (梅楠, 1990) , 其遗传率分别为4.6%~7.0%, 24.0%~35.4%和52.0%~81.7%, 说明3个因素的栽培调控潜力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由于高产田的有效穗数已基本趋于饱和, 而穗粒数的变幅较大, 因此实现小麦超高产重点是挖掘穗部潜力, 减少小花退化, 提高穗粒数, 防止千粒重降低, 确保穗粒重的提高。合理的群体结构特征应当是既要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 又不因群体过大而大幅度减少穗粒数, 降低千粒重, 使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

2.2 群体光合性能好

高产小麦群体对太阳光吸收或透射率高, 受光状态好, 光合能力强, 净光合生产率高。这种高光效群体, 除要求合理的茎数和叶面积之外, 还要求植株个体健壮, 叶片主体分布合理, 挺而上举, 能充分利用光能, 实现超高产。研究指出, 在群体总生物产量中, 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挑旗后干物质的积累量, 挑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应占总干物质的60%左右才能实现7 500kg/hm2以上的高产, 因此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提高挑旗后群体的光合性能和光合产量, 是小麦超高产的关键。

2.3 茎蘖消长动态合理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科学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的日益完善, 在小麦生产的过程中, 对小麦生产管理手段不断的完善。高产麦田茎蘖峰值出现在起身期, 到达峰值期后分蘖两极分化快、强度大, 群体内部通风透光好。为促进茎蘖消长动态合理发展, 应根据品种特点, 从确定基本苗开始, 实行全程调控, 以控制分蘖峰值和促进分蘖两极分化, 使高产麦田要求的峰值与某一品种预定群体指标相吻合。

3 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技术

3.1 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

高产田确定合理基本苗数的原则是使植株个体分布均匀并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 提高分蘖成穗率, 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前提下, 合理减少基本苗数, 以协调群体内部的矛盾而实现高产。具体讲, 就是根据不同品种的主茎叶片数、有效分蘖期长短、分蘖力强弱及单位面积上所容纳的适宜穗数来确定, 即合理基本苗X=Y/Es。其中:Y为单位面积适宜穗数, 一般以品种介绍或经验来确定;Es为单株可靠成穗数, 可根据品种的理论有效茎蘖数 (R) 与实际分蘖发生率 (r) 来估算, 即Es=R·r。理论茎蘖数 (R) 是由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决定的。它因品种总叶片数 (N) 、伸长节间数 (n) 和主茎拔节时有效分蘖应具有可靠叶片数 (t N) 而异。各品种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为N-n-t N+3。

3.2 高质量整地播种

精播高产麦田主要采用在降低基本苗的基础上以促为主或促控结合的种植管理模式, 为实现基本苗的齐、全、匀、壮, 应特别强调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使土壤上松下实, 地面平整无坷垃;播种时要有合理的宽、窄行配置, 以改善行间光照条件, 做到覆土深度适宜, 下种均匀, 达到“种不相挨, 苗不相靠”的要求。

结束语

结构调控 篇8

1 超高产小麦品种特点

黄淮海平原地区小麦生育期间气候特点是秋季气温适宜, 光照充足;冬季雨雪稀少, 温度变幅较大;春季多旱, 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夏初温度偏高, 干热风频繁。根据气候特点和本地生产条件, 高产品种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有利因素, 而对不利因素应有较强的抗性或耐性, 应具备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

1.1 丰产潜力大

一是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高。目前推广的小麦高产品种的经济系数已提高到40%~50%, 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依靠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协调提高。生长发育健壮、同化产物合成和运输分配效率高的品种, 具有对不利因素抗、耐性强, 兼有高生物产量和高经济系数的特点。二是株型紧凑。高产品种应具有叶片宽短挺直、茎叶夹角小、叶色深等特点。这种株型群体的内竞争力和穗数对穗重的制约力小, 能有效地利用光、热、水、气和其他营养。三是穗部潜力大。高产条件下穗数增加的限度很小, 因而选用穗部潜力大的品种更有利于高产稳产。穗部潜力大的品种穗形较长, 每穗小穗较多而小花结实率又高, 有利于形成较大而整齐的籽粒。

1.2 抗逆性强

小麦生育期间, 一些非生物灾害或自然灾害 (如冬季冻害、春霜冻害、干热风、干旱、涝害等) 人为抗御力差, 因此品种自身必须有较强的抗性或耐性, 只有抗逆性强, 小麦才能高产稳产。

1.3 抗倒耐肥

品种的抗倒性与植株高度、茎秆坚韧程度、有无弹性及根系特征有关。高产栽培中肥水用量大, 常使植株生长的协调性遭到破坏, 从而加剧内部器官间的矛盾, 导致贪青晚熟, 因此高产品种应对肥水有较强的忍耐性, 使其在肥水偏大, 尤其是氮肥偏多时, 能通过植株对氮吸收的自动调节, 维持器官间生长发育的协调性。因此, 生产上应利用半矮秆 (株高70~85cm) 、茎秆坚韧、有弹性、根系发达、耐肥水的品种, 以增强抗倒伏性。

1.4 灌浆速度快, 粒重较稳

黄淮海地区小麦灌浆时间较短, 灾害性天气多, 人为调节余地小, 因此高产品种应具有抽穗开花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粒重较稳定的特性。

2 超高产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特征

2.1 产量构成因素协调

统计分析表明, 构成小麦产量的3个因素在实际产量中所占的比重, 穗数为47.5%, 穗粒数为29.2%, 千粒重为23.2% (梅楠, 1990) , 其遗传率分别为4.6%~7.0%, 24.0%~35.4%和52.0%~81.7%, 说明3个因素的栽培调控潜力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由于高产田的有效穗数已基本趋于饱和, 而穗粒数的变幅较大, 因此实现小麦超高产重点是挖掘穗部潜力, 减少小花退化, 提高穗粒数, 防止千粒重降低, 确保穗粒重的提高。合理的群体结构特征应当是既要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 又不因群体过大而大幅度减少穗粒数, 降低千粒重, 使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

2.2 群体光合性能好

高产小麦群体对太阳光吸收或透射率高, 受光状态好, 光合能力强, 净光合生产率高。这种高光效群体, 除要求合理的茎数和叶面积之外, 还要求植株个体健壮, 叶片主体分布合理, 挺而上举, 能充分利用光能, 实现超高产。研究指出, 在群体总生物产量中, 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挑旗后干物质的积累量, 挑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应占总干物质的60%左右才能实现7 500kg/hm2以上的高产[2], 因此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提高挑旗后群体的光合性能和光合产量, 是小麦超高产的关键。

2.3 茎蘖消长动态合理

高产麦田茎蘖峰值出现在起身期, 到达峰值期后分蘖两极分化快、强度大, 群体内部通风透光好。为促进茎蘖消长动态合理发展, 应根据品种特点, 从确定基本苗开始, 实行全程调控, 以控制分蘖峰值和促进分蘖两极分化, 使高产麦田要求的峰值与某一品种预定群体指标相吻合。

3 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技术

3.1 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

高产田确定合理基本苗数的原则是使植株个体分布均匀并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 提高分蘖成穗率, 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前提下, 合理减少基本苗数, 以协调群体内部的矛盾而实现高产。具体讲, 就是根据不同品种的主茎叶片数、有效分蘖期长短、分蘖力强弱及单位面积上所容纳的适宜穗数来确定, 即合理基本苗X=Y/Es。其中:Y为单位面积适宜穗数, 一般以品种介绍或经验来确定;Es为单株可靠成穗数, 可根据品种的理论有效茎蘖数 (R) 与实际分蘖发生率 (r) 来估算, 即Es=R·r。理论茎蘖数 (R) 是由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决定的。它因品种总叶片数 (N) 、伸长节间数 (n) 和主茎拔节时有效分蘖应具有可靠叶片数 (t N) 而异。各品种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为N-n-t N+3。

3.2 高质量整地播种

精播高产麦田主要采用在降低基本苗的基础上以促为主或促控结合的种植管理模式, 为实现基本苗的齐、全、匀、壮, 应特别强调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使土壤上松下实, 地面平整无坷垃;播种时要有合理的宽、窄行配置, 以改善行间光照条件, 做到覆土深度适宜, 下种均匀, 达到“种不相挨, 苗不相靠”的要求。

3.3 控促结合的看苗管理技术

小麦有冬前和春季2个分蘖高峰期。春季是分蘖消长最活跃的时期, 具有生长快、矛盾多、变化大的特点。因此, 春季是看苗管理、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时期。小麦的群体结构动态指标是看苗管理的主要依据, 其次是麦田的长势长相。小麦返青以后, 群体偏大、生长偏旺的麦田, 春季管理应以控为主, 采用氮肥后移、深耘断根等办法, 必要时采用化控手段, 尽量减少春季无效分蘖的发生, 促使加快两极分化, 待群体趋于合理时 (一般在拔节期, 甚至挑旗期) 再进行促进, 使其由旺转壮, 提高小麦开花后植株光合强度和光合产物向穗部器官运输的比重[3,4]。群体小、长势弱的应采取合理运用肥水、中耕松土等措施, 促分蘖发生和提高分蘖成穗率。对群体适中、长势稳健的麦田, 可采取控返青 (防止春季分蘖过多的发生) 促拔节的管理办法, 在第1节间伸长固定, 分蘖两极分化基本结束, 群体大于成穗数的20%时再追肥浇水, 促使麦田一壮到底。

参考文献

[1]余松烈.山东小麦[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0.

[2]徐松烈.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黄承彦.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与高效生产技术[M].北京:台海出版社, 2005.

市场经济结构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探析 篇9

一、宏观调控实施的背景

市场经济体制下, 无论其发展有多么完善, 体制本身的局限性对经济的发展也会有不好的影响。而对于有的领域市场经济可以发挥其自身的调控作用, 有的领域却不可以。市场经济仅仅依靠其自身的组织和协调来长久维持良性发展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就需要在制度与法律方面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 以此来弥补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对财政收支的调节来调控市场经济, 以维持秩序的正常进行。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 财务部门通过调控财务收支来合理分配资源, 来辅助市场解决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所以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控财政收支进行的。

二、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作用

(一) 宏观调控作用于市场经济的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宏观调控有了新的要求, 宏观调控应该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经济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宏观调控的作用, 而宏观调控在实现对市场经济的调控时有不同的形式。

1. 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一种“指令型”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 国家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都由政府进行计划。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计划经济已经不适用当前的经济体制。其弊端表现在不能很好地调节微观经济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结合, 造成资源浪费等;对于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虽然计划经济在现在看来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但不能否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我国经济曾经一度的调控作用。

2. 间接的宏观调控形势

间接的宏观调控形势是指国家不再直接对经济进行调控, 而主要是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引导企业的经济活动, 以此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不再进行直接的干预, 而是对其进行间接的管理和指导。企业对自身进行管理, 自负盈亏。我国的经济体制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的。这种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间接调控的作用下, 不仅可以将市场经济的资源充分利用, 也可以发挥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 以此来实现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间接的宏观调控相对于直接调控来说, 调控方式更加灵活, 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更加人性化管理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二) 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

为了使我国经济进入良性、高效的发展轨道, 必须把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进行有效的结合, 才能不断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达到双赢的局面。

1.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社会和国家发展的目标和完成目标时的方向和所需方法。宏观调控是为全局寻求一个发展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 则如同一盘散沙, 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有了目标, 则可以有效统筹全局, 保证市场机制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 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保证经济活动的公平合理。

2. 因市场经济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 宏观调控就充当调节者, 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引导, 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市场经济很主要的特点就是公平的竞争和发展的高效率, 而收入的差距是产生竞争的主要动力。差距过小不会产生竞争, 差距过小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 但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加剧贫困的扩大, 对市场经济会有负面影响。所以两者合理结合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两者不可偏颇一方。

3. 宏观调控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 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合理的经济体系和公平的竞争秩序。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经济行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有关部门互相协作和监督实施的。我 国的宏观形式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而市场经济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所以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合作还需要不断磨合和发展。政府要加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与各部门协调来完善调控体制促进市场经济的高速、良性发展。

三、宏观调控对经济结构的作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一直处于平稳的上升状态, 但不可忽视其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最近比较严重的铺张浪费、公费私用、年终突击花钱等。政府在不断改善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能更好地改善民生,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要加快结构性减税的步伐, 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 宏观调控对经济结构的内在作用

首先地方宏观调控一直在向民主化、法制化、程序化方向发展, 这是地方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不相同, 所以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和目标很有可能与当地政府的发展要求不符, 这属于正常现象, 另外不同的地区在对宏观调控的要求中也存在差异。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 国家也会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比如:发展沿海, 中原崛起, 支援西部等战略方针。为了使区域经济有良好的发展, 政府将区域发展政策上升到国家战略。另外宏观调控的高效性只有将区域发展建立在区域优势上时才可以充分体现出来。由于中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所以政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使用带动经济增长的体制, 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快速稳定发展, 减小各区域的贫富差距, 促进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其次, 由于近年来, 经济发展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凸显出了宏观经济失衡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应重视供给管理, 并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供给管理的力度。利用多种政策手段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转换宏观调控方式。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供给效应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二) 宏观调控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控作用

首先, 政府在调控供给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原因是供给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劳动者和生产者, 而政府直接对生产者和劳动者进行管理。另外地方政府不能对需求管理发挥作用, 导致区域政府与中央政府不能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 当区域经济处于比较快的发展速度时, 政府为了协调各个区域和谐发展, 则会控制区域政府的投资与发展。而当经济发展较缓慢时, 政府为了保证各个区域均衡发展, 则会采取措施鼓励区域政府投资发展。中央政府与区域政府属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中央政府可使用强制手段对区域经济进行管理。所以在区域政府投资发展较快或较慢的情况下, 政府都可以对其进行引导和管理。其次, 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是内部需求的两大方面。市场需求与消费需求应合理结合起来, 但就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 地方政府在调节内需时不注重消费需求, 其原因是刺激消费者需求在弥补地方政府内部需求的同时会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造成不确定的影响。消费者的收入状况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 但当消费者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 也不一定对本地市场的经济有促进作用。因为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不一定在本地消费, 就算在本地消费, 也不一定购买本地企业的产品, 这种情况对内部需求没有调控作用, 还会造成资金外流。

结语

国家宏观调控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 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这已经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宏观调控的运行是在一定的市场规律下进行的, 并使用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手段和策略。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宏观调控的作用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 宏观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为微观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 使市场经济得到均衡的发展。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 而宏观调控就是一只有形的手, 使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了合理的目标和实现手段。

摘要:我国经济职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管理和调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国家应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来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宏观调控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 所以国家应建立与宏观调控有关的法律法规, 使其法制化、规范化。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结构,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李兴智.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的观察思考[J].金融纵横, 2013, (6) .

结构调控 篇10

关键词:流动人口,产业结构,人口调控

慈溪是宁波流动人口大市, 流动人口流入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流动人口日益成为慈溪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建设者, 为慈溪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过度流入对慈溪当地的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伴随产业结构升级, 慈溪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及结构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如何适度控制慈溪流动人口规模, 优化流动人口结构, 实现慈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为慈溪市制定和出台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会、深度访谈等方法, 获取慈溪流动的第一手资料, 分析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过度涌入给慈溪后续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及原因, 并结合慈溪劳动力需求特征对如何优化慈溪流动人口结构、有效控制流动人口规模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慈溪流动人口现状与特征

总体规模:伴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慈溪市流动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3年底, 慈溪市辖区内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总量已达到99.31万人, 居浙江各县 (市、区) 第三, 宁波市第一。目前在册的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接近1:1, 如果考虑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 实际流动人口数量可能已经超过户籍人口。

年龄结构:2013年, 在慈溪市流动人口中, 18-60周岁的流动人口达83.9万人, 占总数的84.5%, 在年龄结构中占绝对多数;其次是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14.13万人, 占14.2%。虽然流动人口这一年龄结构特征对优化慈溪常驻人口结构, 延缓人口老年化趋势, 补充和壮大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这也给慈溪教育、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

性别结构:从慈溪流动人口性别结构来看, 男性略多于女性, 但男女性别比例大体平衡, 这一方面是因为, 在慈溪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结构中以手工劳动为主, 因此对劳动力性别没有特别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慈溪流动人口的举家迁移的趋势较为突出, 从而使性别结构总体趋于平衡。

教育水平:从慈溪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来看, 接受9年及以下教育年限的人口有94.8万, 占流动人口总数的比重为95.5%, 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有4.5万, 仅占总数的4.5%, 所以, 慈溪流动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流动人口的这一教育水平特征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甚至不可避免地对慈溪的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来源分布:慈溪市流动人口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涉及42个民族, 但来源分布相对集中, 主要来源于安徽、贵州、四川、江西、河南等五个省份, 占慈溪流动人口总数的比重高达75.4%。一方面, 这主要是因为这五个省份经济相对欠发达, 均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另一方面是慈溪的劳动力需求以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家庭手工作坊为主, 其劳动需求不是主要通过人力资源招聘和劳动力市场渠道得到满足, 而是主要通过企业员工的亲缘、地缘关系介绍和引荐来实现。

就业结构:从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看, 大多数从事制造行业, 见表1。另外调研得知在建筑、个体经营等行业以男性居多, 女性则以到工厂打工和从事饮食服务业居多。由于流动人口从事的行业不同, 需求不同, 生活质量不同, 对当前的社区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据来源:逍林、白沙路、宗汉等镇 (街道) 调研。

伴随流动人口总体规模的扩张, 慈溪流动人口流动呈现出两个新特点:第一举家迁移现象普遍。外来务工者在慈溪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 将配偶、孩子甚至父母都接到慈溪开始家庭生活, 举家迁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口流出地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 但对慈溪住房、水电、教育、人口管理等方面提出更多挑战。第二加速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关系网络。慈溪流动人口以地缘关系作为主要纽带, 他们认为老乡关系更容易产生信任感;流动人口之间更容易形成专属于流动人口的生活圈。慈溪流动人口增长迅速, 单纯为这类群体提供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所以部分比例的流动人口无需依赖慈溪本地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只要能为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提供服务就能实现他们外出务工获得可观收入的目标。

2 流动人口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及原因

一方面, 慈溪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 特别是选择在慈溪居住甚至定居而不愿离开的流动人口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 形成了慈溪流动人口的“盆地聚集效应”, 这给慈溪带来许多社会经济问题。

2.1 公共设施承载能力下降

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严重加剧了慈溪基础设施, 如住房、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压力, 特别是水资源的短缺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相对而言慈溪雨量充足, 但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地表水拦蓄能力较弱, 慈溪境内水资源供给与境外梁辉 (余姚) 水库、汤浦 (绍兴) 水库水资源供给之比大约是2:1, 考虑慈溪常住人口已突破200万, 实际人均年水资源仅约540立方米, 这一数据是全国的四分之一, 浙江的三分之一。慈溪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租住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 直接促使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增速显著高于城镇居民, 2012年、2013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显著高于全社会全行业用电增速, 这也间接带来慈溪的供电压力。

注:2012年全行业用电量同比递增0.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递增12%;2013年全行业用电量同比递增8.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递增11.2%。数据来源:慈溪历年统计年鉴及《2013年12月统计月报》。

2.2 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资源负荷过重

慈溪各级政府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承担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和交通运输等公共资源的建设与维护。以各类公共资源固定资产投资为例, 2006年以来除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下滑外, 其他类别投资增速基本为正, 特别是教育和卫生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显著, 具体见表3。各类建设基金的财政预算支出是以户籍人口作为计算依据的, 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必然会侵占部分属于户籍人口的权益, 例如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增加本地子女就学难度、公立医院的床位设置无法满足本地居民的就医需求等。

数据来源:慈溪历年统计年鉴及《2013年12月统计月报》。

2.3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度明显加大

根据宁波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调小组 (扩大) 会议相关资料, 2013年慈溪市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超过120 (女孩为100) , 同期户籍人口出生比仅为107.33, 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成为慈溪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因,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慈溪的生育秩序, 而且大大增加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难度。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比例相对较高, 究其原因, 一是流动人口婚育信息掌握难。二是补救措施落实难, 流动人口流动性强, 不易找到人。三是征收社会抚养费难。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违法生育的社会抚养费征收一般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口计生部门来完成, 如果当地不派人前来征收, 就意味着违规生育无需缴纳社会抚养费。即使当地人口计生部门能够前来征收社会抚养费, 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数额也远低于慈溪, 与慈溪本地居民违法生育征收高额抚养费相比, 本地居民会产生攀比心理, 同样是违法生育, 处罚力度差之千里。

2.4 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

在慈溪由流动人口引发的盗窃、打架斗殴、赌博等社会治安和违法犯罪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流动人口, 特别是年轻的第二代流动人口, 由于工作意愿不强, 没有固定就业岗位, 收入无法保证, 而且他们以地缘或亲缘作为居住纽带, 排外心理比较强, 容易拉帮结派, 甚至是发展成为团伙犯罪。《2013年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2253件, 犯罪人数3166人, 其中青少年 (16-25周岁) 1014人。上述各类社会治安问题中近八成都涉及流动人口, 特别是许多外来务工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教育和照顾孩子, 由青少年引起的违法和社会治安问题也越来越多。

2.5 对慈溪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制约

制约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人才需求不匹配。通过抽样调查, 对比2005年和2013年慈溪流动人口文化水平, 可以看出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在近十年间有了显著提高, 小学及以下流动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14.68个百分点, 具体见表4。

资料来源:2005年数据来自《慈溪人口综合管理服务战略研究———以流动人口为重点》 (2006) ;2013年数据来自逍林镇、白沙路街道、桥头镇和宗汉街道等地的抽样调查。

通过表4还能反映出流动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为文盲及小学文化人口所占比例有了明显的降低, 初中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所占比重有了相应的提高, 而高中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流动人口的素质结构特征与慈溪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制造业对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相矛盾。大部分流动人口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对企业创新活动难以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即使企业完成技术创新, 文化素质地的工人掌握这些新技术, 将创新转化为效益也需要耗费更多时间, 这相当于降低了企业平均创新能力, 影响了产业的技术进步, 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 优化慈溪流动人口调控政策的建议

3.1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强化资本和技术对流动人口的替代效应

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具有排挤和吸纳劳动力的双重效应,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 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效应加强, 在增加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同时, 低技能劳动力将被排挤出市场。一方面, 慈溪现有的流动人口素质不能适应产业升级要求, 另一方面, 大量的流动人口给慈溪的人口承载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强化资本和技术对流动人口的替代效应, 不仅是提升慈溪经济发展能级的必然要求, 也是解决慈溪流动人口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具体措施包括 (1) 强化行业龙头的培育和引进,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劳动力的资本和技术替代方面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在有效减少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同时, 不断优化外来劳动力的需求结构; (2) 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中小民营企业的用工需求是导致慈溪流动人口的积聚的主要力量, 也是导致慈溪流动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所以, 政府应该从推进从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流动人口调控双重视角出发, 建立中小民营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引导扶持基金, 对于符合产业发展政策要求, 可以有效减少用工需求的先进设备采购和技术更新行为予以鼓励和支持; (3) 优化就业引导政策。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出发, 注重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

3.2 完善人力资本的转化机制, 提升流动人口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保障功能

建立流动人口专业技能培训专项基金, 重视流动人口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利用市和乡镇两级财政资金, 建立慈溪市流动人口专业技能培训专项基金, 对开展和参与专业技能的外来劳动力及其用工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和补助, 定期举办紧缺工种的免费培训, 充分发挥基金的杠杆效应, 提高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投入规模。

3.3 创新流动人口分类管理模式, 适度控制流动人口总量规模

根据慈溪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求, 创新流动人口进行分类管理模式, 在总量控制范围内, 对那些在慈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外来“必要人口”进行服务式管理;对于在慈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其作用往往是本地人口可以取代的“弹性人口”和“随迁人口”实行管控结合, 防止引发社会矛盾;对于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的“有害人口”进行防范式管理, 坚持经常整治与突击整治相结合, 震慑其违法犯罪行为。

3.4 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的调节功能, 优化流动人口结构

由公安、计生、工商、城管、用人单位、社区管理部门等多个涉及流动人口管理的部门联合对流动人口进行信息采集, 参照外来人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年龄、在慈溪工作年限、参与社保状况、社会贡献、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等指标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积分制度, 并将积分情况与流动人口在慈溪落户、投资、子女入学、配偶及父母随迁等挂钩, 奖惩严明, 以有效解决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 慈溪流动人口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同时引导企业用工行为, 适当提高用工成本, 鼓励企业雇佣本地人口, 有效遏制违法用工带来的外来低素质劳动力对高素质劳动力的替代。

3.5 积极探索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 构建立体型流动人口管理网络

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协调与综合管理能力。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公安、计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政府职能部门, 且与乡镇及社区等基层政府密切相关。所以, 一方面需要以慈溪市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为核心, 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各相关部门间沟通协作的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管理职能, 落实工作职责, 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能力。具体包括 (1) 建立企业主动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的激励机制; (2) 明确社区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的职责; (3) 鼓励“外来精英”参与式管理, 特别是涉及流动人口利益方面事务的管理, 充分利用慈溪流动人口来源地相对集中, 以亲戚或老乡为纽带集中居住和生活的特点, 鼓励在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中都有良好口碑并经公安派出所政审通过的“外来精英”参与流动人口管理, 促进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感情融洽, 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效率和管理政策的可执行性。

参考文献

[1]刘军丽.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9, (9) :92-94.

[2]周昌林, 魏建良.流动人口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社会, 2007, (4) :94-106.

[3]慈溪市统计局课题组.慈溪优势产业的结构演进与升级[J].浙江经济, 2006, (3) :50-51.

[4]张冰, 华炬, 孙利波.推进由镇向城的跨越-以慈溪为例[J].浙江经济, 2012, (11) :50-51.

[5]黄婵.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流动人口就业结构调整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特区经济, 2012, (3) :58-6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结构调控】相关文章: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合理调控思维结构05-01

开孔河流域社会经济结构问题与减污调控04-29

调控04-16

调控政策04-30

综合调控05-02

调控方向05-08

利率调控06-03

人口调控06-10

理性调控06-28

调控中心07-18

上一篇:循环水冷却器下一篇:口语延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