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库存

2024-09-03

血液库存(精选三篇)

血液库存 篇1

1血液库存管理的必要性

输血治疗作为急诊、抢救、外科手术用血和内科治疗手段,决定了血液库存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这是因为临床输血的特点如:用血时间不确定,用血成分及用血量不确定,导致输血科不能提前准备临床所需的血液制品质和量;再加上血站和医院的远距离运送、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的特殊抗原和抗体的复杂性,遇到急诊、抢救或手术用血时,根本无法保证临床血液制品的及时使用;这就必须要在输血科保有一定的库存血制品,在临床需要时及时提供血液制品充分满足临床需求,服务住院患者。所以,医院输血科进行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血液库存的特点

2.1供应的不确定性我院的临床用血,全部来自于本市血站或其友站,固定献血者主要来源于大学生等青年献血者,在大学放假期间和恶劣天气较多的月份等其他可变性因素时,采血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满足我院需求。

2.2需求的不确定性各个临床科室向输血科提交输血申请单,由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变化性,手术备血也会因为操作的成熟度和患者的耐受能力导致申请用血量跟实际用血量有着不一致性,从而造成申请用血的成分和用量不确定。

2.3保存的复杂性血液制品不同于一般物品,针对不同品种的血液制品,必须有最科学的保存方法,不单要合适的温度,还需要合理的贮存空间,科学的标识信息,归类区分;如按照血型的不同,制备日期的先后,适当的辅助条件如血小板的震荡保存,红细胞的血袋采取倾斜度摆放或者平铺摆放有助于降低贮存过程中红细胞成分溶血的发生。

2.4库存量与库存周期的平衡性达到一定库存量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我们称之为阈值。阈值只是对必要库存量的一个简单量化,大于这个值固然能满足临床需求,可是如果库存量过大于阈值,就会造成库存周期的延长,而随血液保存时间的延长,其中的有益成分就会逐渐下降;凝血因子含量之于冷沉淀和冰冻血浆,红细胞数量之于浓缩红细胞品种。

2.5特殊血液制品的高风险性对于临床需求的特殊血液制品,如RhD阴性红细胞,由于保存期短,必须在保存期限内使用并且价格昂贵,而使用患者又极少,不能替代性转换发血对象减少损失,故不能大量的贮存;只有临床下了输血申请单,才可以向血站预订发送。再者如单采血小板,保存期只有5d,病人一旦好转或者病危放弃治疗申请部分就必须及时处理,否则造成高成本的损失,甚至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

3医院血液库存模式的探讨

鉴于上述血液库存的特点,需要我们因地制宜,采取对应的措施,降低库存风险,确保血液制品的最大最佳化利用,降低医院成本,提供给患者更好的更加优良的输血服务。

3.1建立高效的输血信息系统我科的输血信息系统连接医生工作站,获得最新的临床用血需求情况,一般在运输补充库存血的前一天统计出次日的手术备血量,结合当天临床治疗用血量,推算次日治疗用血量,以及其他同期用血量统计信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补充库存血。

3.2科学有效的利用输血信息系统,严格核对入库之血制品,确保入库的每一单位血液都是符合要求的,对入库的血液进行科学的标识信息,按照血型,血液品种归类区分,采用计算机进行温度监控,并定期对储血冰箱进行保养、温度核查,然后根据采血时间,在保存期内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放。

3.3运用输血信息系统,结合我科近年来的库存血量管理,现总结出一套适合我院库存管理的一种方法:

3.3.1对各用血科室发放针对不同输血目的的用血申请方式,对临床输血医师进行输血的相关知识发放,并进行相关的输血工作考核,促进临床医师科学合理规范的用血,减少临床输血申请的随意性,无规律性,做到规律、有效、常态;对临床输血申请的统计进一步精细准确。

3.3.2定期总结每个月,每季度,每年的用血情况,制定用血曲线图,直接客观分析用血趋势、走向规律,进行深度用血情况统计并分析原因,结合近期临床用血情况,以及血站供血情况,递交准确的计划用血表,满足临床用血的同时,不造成血液制品尤其是悬浮红细胞的长期积压甚至报废;因为悬浮红细胞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会有部分发生裂解溶血,供氧能力也逐步下降,这就要求库存量和库存周期的平衡。

3.3.3对于特殊血液制品如RhD阴性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等制定应急方案和预案。目前采取急诊单独取血,平诊随库存补充血液运输,大量用血尽早启动库存血补充,灵活机动,及时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综上所述,医院血液库存是必不可少的输血工作要点。一方面它在输血工作中必不可少,是满足临床治疗的必要手段,更是急诊抢救人脱离生命危险的不可或缺的法宝;另一方面又不能随心所欲的加大库存量,造成不必要浪费。因此加快输血信息系统的改进升级换代显得十分重要,从简单的历史经验到批量的历史数据分析加上自动化的信息共享,数据分析,从单点单面的各自为战到系统完整的联网沟通,从手工统计计算到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借鉴现代化的库存管理方法,加强医疗系统之间的信息化建设,科学管理血液库存,减少血液浪费,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及时,确保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安万新输血技术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

[2]孟趁乔张俊兰血液中心库存管理及对策河北医药2009年3月31卷第五期.

[3]冯云乔志燕张立新优化库存管理,保证有效利用中国输血杂志2007.20(6).518-518.

[4]敖常青刘保霞吴瑞霞血液库存管理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4(31).264-265.

血液库存管理制度 篇2

一、血液预约管理

根据本院临床用血需求向商洛市中心血站上报用血需求计划。我院需特殊稀有血型血液时,应提前三天预约,并负责向临床医生做好解释工作,与商洛市中心血站积极沟通,确认取血时间。

二、血液接收核对、入库、贮存管理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内容: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2.进入输血科(血库)的血液及成分,必须入库登记。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等。

3.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4.红细胞类制品2~60℃保存,血浆和冷沉淀-20℃以下保存,血小板20~24℃振荡暂存。

5.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冰箱温度记录。

6.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期限保存,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格执行报废血的报批手续,并作好相关记录。

7.根据临床和库存需要,每天作好用血计划和预约血液工作,节约血液,避免浪费。

8.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是否一致,作好交接记录,每月盘存库存血液一次。

9.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菌落数<80cfu/10min或<200cfu/m3(培养皿90mm细菌培养),无霉菌生长。

10.必须随时储存足量的A、B、O、AB型血液,不能空库和缺型,随时保证临床用血需要。

11.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作好记录。

12.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

13.妥善保存血液出入库记录及资料,每年上交档案室保存至少十年。

三、领血、发血出库管理

1.从血站领取血液时,派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领取。

2.从输血科(血库)领取血液,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领取。

3.输血科(血库)有专人负责发血或谁配血谁发血,禁止非专业人员发血。

4.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血型,献血者条形码号、血型、血量、品种、配血结果、有效期、失效期及血液的外观质量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发血。

5.配血结果未出来前或配血结果有疑问时严禁发血。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于2~6℃冰箱保存至少7d。

6.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输血科(血库),医护人员取血时,一次只能领取一位受血者的血液,决不允许一人同时领取几位受血者的血液。

7.输血后的血袋应交回输血科2~6℃保存至少1d。

四、血液库存预警管理

1.血液库存预警标准

根据临床用血情况以及紧急用血时对血液制品的选择性,我院对输血科的血液库存储备制定了明确标准,当库存低于以下标准时,启动预警程序:

(1)A型、B型、O型红细胞全液储备量为各6个单位。(2)A型、B型血浆储备量为各2000毫升。

2.用血储备计划具体措施

(1)当用血储备低于以上预警标准时按照用血储备协议补充血库储存。

医院血液最佳库存量的探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统计资料

统计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每月实际的使用量。

1.2 统计方法

用血量以单位 (U) 计算:1 U为200mL全血或全血分离制备的红细胞悬液。根据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用血量数据进行统计, 计算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的每月用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样本容量 (统计的月数) 为12;取置信水平 (置信度) 为0.99, 即α=0.01;自由度为11 (即样本容量-1) 。计算公式:平均误差=标准偏差/SQRT (样本容量) ;t分布的双侧分位数=TINV (1-置信度, 自由度) ;允许误差=t分布的双侧分位数*平均误差;每月用血量置信下限=每月用血量的平均值-允许误差;每月用血量置信上限=每月用血量的平均值+允许误差;每周用血量置信下限=每月置信下限/4 (周) ;每周用血量置信上限=每月置信上限/4 (周) 。

(单位:U)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 分别计算各型红细胞悬液每月用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以 (±s) 表示。采用区间估计方法, 计算各型红细胞悬液月用量和周用量单侧置信下限。

2 结果

2.1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每月实际的使用量比较。见表1。

2.2 各型红细胞悬液每月、每周实际用量分析, 见表2。

3 讨论

由表1可得, 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 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每月用量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其中AB型红细胞悬液每个月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类血型, 而当中每月用量最多的为O型血液。全年红细胞悬液, 2月份和10月份各型红细胞悬液平均用量总计值偏低, 4月份、5月份和7月份各型红细胞悬液平均用量总计值偏高, 由此可知, 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每月用量无明显季节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得出, 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用量下限分别为:20.2、15.8、11.9、4.1。若要保证进入本院血库的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能够在一周内全部发出, 那么血库红细胞悬液存量要小于或等于用血量的置信下限。因此, 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最佳的库存量应分别为20U、16U、12U、4U。

医院血库的库存量如果过高, 一方面会占用医院一定的资金和劳动力;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血液的严重浪费, 例如:我国红细胞悬液保质期一般在35d, 过期就必须报废。然而血库的库存量也不能太少, 以至于无法满足临床紧急用血需要。所以, 本院需要找到最佳血液储存量。

根据文献报道, 在输血后的免疫抑制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血制品的储存时间, 静脉滴注输血后出现感染的风险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长而增加[2,3]。本院为了保证库存的血液能在比较新鲜时使用, 尽可能在一周内用完, 因此血库血液的最佳库存量应小于用血量的置信下限。本院O型、A型、B型、AB型血液最佳的库存量应分别为20U、16U、12U、4U。A型血最佳的库存量本应小于用血量的置信下限下限15.8U, 然而考虑到有紧急用血的需要, 将之提高至16U。另外, 血液库存量可以根据O型、A型、B型、AB型血中AB型使用最少, O型血液使用最多, 作出适当的调整。当前, 我院血库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的库存量分别是20U、16U、12U、4U。当需要紧急用血但库存不足时, 与血站提前沟通, 保证1h内血液可以补充, 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 这与统计分析的每周最佳的库存量基本吻合。

当然, 单纯通过统计软件得出的分析结果, 不能完全反映实际。因此, 本院的血库常依据医院住院床位数, 急诊综合的床位数, 每年的手术例数, 各科的诊疗项目, 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和医院的基本建设, 建立血液合理的库存数和年度计划。血库还需要每日统计每日血液的发出量, 各型血液的使用数量, 实际库存血液的数量, 择期手术的备血申请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与采供血机构信息沟通来实时地调整血液的库存数, 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

摘要:目的 探析合理有效地控制医院血库红细胞悬液的最佳库存量, 从而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同时, 有效地降低报废率。方法 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每月红细胞悬液用血量及平均值, 计算出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每月用量和每周用量的置信范围, 从而制定出本院各型红细胞悬液最佳库存量。结果 ①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每月用量无明显季节差异;②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最佳的库存量应分别为20U、16U、12U、4U。并且需要实时地监控血液供应和需求的波动。结论 制定的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最佳的库存量应是科学合理的, 并且能够确保我院库存血液的新鲜程度, 充分地利用血液资源,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医院,血液,库存量,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康社, 李凤琴, 冯娜, 等.血站最佳血液库存量设定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6, 13 (6) :71-73.

[2]孟子玉.医院储血最佳库存量探讨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 (11) :1072.

上一篇:柴油发电下一篇:书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