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

2024-07-26

儿童道德(精选十篇)

儿童道德 篇1

一、在生活中升华孩子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的过程, 特别是道德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 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它遇到好的条件, 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 否则会退到原来的状况。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 由于特定的情景, 小学生尤其容易激动, 我抓住这一特点, 设置情境, 把学生的感动延续到现实生活中。上《中秋节》一课时, 我首先放了一首歌曲《天下父母心》并配上画面。孩子们听着歌曲看着画面, 感动不已, 可是他们的感动如何能延续到生活中变成自己的行为呢?于是, 我设计了下一课的活动:我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 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 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 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 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 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然后, 全体唱一遍《天下父母心》。之后, 让学生谈谈体会。我的教学设计, 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 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 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使学生的情感在生活中一次次得到升华。

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 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表演起来入情入境, 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平台。表演之后, 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 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 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 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 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 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一些场景, 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 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 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 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 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学习别人的优点, 克服自己的缺点, 大家一起进步, 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 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 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 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 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 让学生去接触社会, 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 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 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 在课前调查中, 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污柴油等, 河水呈暗黑色, 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 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周边村干部, 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 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 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 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 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 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 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 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儿童道德故事 篇2

最后,公司的一位说客,登门拜访这位暴躁凶悍的客户,并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而他在拜访这位先生时,惟一所做的事就是专注地听对方将满腹牢骚倾泻出来,并一再地点头称是。

商业谈判,并无秘密可言,只要懂得专心听对方发表意见,即已占据了相当优势,因为天下最叫人迷醉的,亦莫过于这种专注地倾听。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却忘记了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道理。我常看到一些商人不惜重金,在黄金地段租下昂贵的店面,装饰得豪华富丽,摆设得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然而,他们却不懂得请一些真正能耐着性子,听取顾客讲话的店员,来促进其销售工作。

许多店员动不动就打断顾客 的话,而独自吹嘘乱侃起来,自然惹人生厌,到头来再也不会有生意上门了。 世上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正是因为他们不能耐心地做一个很好的听众。许多大人物都曾告诉过我,他们喜欢的是肯耐心听话的人,而不是那些争着要发表意见的人。

而听人说话这门艺术,却不是一蹴而就的,真正懂得它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 如果你想让人讨厌你,在背后说你坏话,甚至严重地鄙视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永远别听他人的倾诉; ——滔滔不绝地扯你自己的事; ——时不时伺机打断别人的话,改由自己来发表意见。

千万要记得一件事,不论跟你谈话的人是谁,他对自身问题关心的程度,绝对超出他对你的问题的百倍以上。

他本身的牙疼,可能比世界上发生的一场致千万人于死地的饥荒的灾难更让他心焦。只要能随时想到这一点,下次你再跟别人谈话,保证能得到一个满意的收场。所有,如果要别人喜欢你,原则是:首先做个好听众,并随时鼓励对方谈谈他自己的事。

儿童道德 篇3

摘要:因为案例处理不够精细、解决方法缺乏创新、“道德阶段”评估受阻等原因,当前的“道德两难”教学存在对矛盾冲突事件缺乏灵活处理的引导、对家庭生活的话题探索不够、忽视学生现有的道德判断能力等问题。在“道德两难”教学中,应通过关联角色辩论法、价值澄清优化法、开放结局想象法、他人情绪关照法等策略,引导学生思考、辨别、选择,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升华道德情感。

关键词:道德两难;关联角色辩论;价值澄清优化;开放结局想象;他人情绪关照法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A-0040-04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个纯粹的生命体,接收着外在的信息,充盈着自己的生命。但是,当学生满腔激情收获来的“诚信”,止步于路边拾遗享受到的实惠;模拟实践习得的“谦恭”,坍塌于家庭中长幼无序的现实……这些生命的成长,在各种道德冲突事件中止步不前,甚至有所倒退。作为德育工作者,笔者经过走访、调查及课堂观察、研究,发现当下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存在颇多不当。

一、“道德两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矛盾冲突事件缺乏灵活处理的引导

当下课堂教学中,对于冲突事件,多采取套用道德规范框架的方法去解决,但这些问题解决的框架往往是对单一事件的解释。然而,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错综复杂,所经历的事件往往难以用单一的方式去解决。例如,一个冲突中既有诚信话题又包含友善问题时,拆分开来逐一解决,显然不切实际。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变式或复杂的综合性矛盾时,常常生搬硬套道德规范框架,导致诸多不适应,由此可能抵触和曲解道德规范。

2.对家庭生活的话题探索不够

学生的活动范围,集中于学校和家庭。很多“道德两难”案例的选择,忽略了家庭生活的矛盾,忽略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两难”事件。因为缺乏教育和引导,很多学生不能换位思考,对父母的辛劳视而不见,对父母的关爱泰然受之,错误理解了父母严格要求背后的关爱。

3.忽视学生现有的道德判断能力

课堂上开展“道德两难”教学活动时,为了集中话题,教师多半会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话题作为案例,组织讨论交流。但从笔者整理的案例来看,很多“道德两难”案例尽管来源于生活,但解决方法远远超越了学生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导致学生听不懂或片面理解,没有让学生的道德思维真正动起来。

4.忽视了法制观念的有效渗透

法律是道德的屏障,对道德的实施也起着辅助作用。在生活实际中,处理“道德两难”问题时,法律是不容突破的底线、不容商讨的原则。但现下“道德两难”教学中,忽略了对法律常识的渗透,导致学生仅停留在道德范畴,寻求解决方案,更忽略了法律知识对处理矛盾冲突事件的底线作用与刚性作用。

二、“道德两难”教学问题成因

1.案例处理不够精细

当儿童在不同道德价值之间进行取舍时,若这些道德价值意义重大且得失相当,就容易处于“两难境地”,而这样的“两难”所导致的难以抉择,才是学生进行道德活动时最需要引导的地方。很多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更关注话题的时效性、创新性、趣味性,而忽略了对话题材料的道德价值进行精细梳理,导致不少案例辨析或没有凸显“两难”之处,或糅合的道德因素过多,削弱了“两难”性,让活动徒有形式,实际教学意义并不大。

2.解决方法缺乏创新

矛盾冲突解决的设计应该根据儿童不断扩展的生活,以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为线索进行编排,这些问题的讨论结果须有效为真实生活服务。然而,很多设计重头轻尾,解决方法趋同,缺乏创新性。有些案例引发了学生热烈探讨,教师却没有最终提供给学生可以实际操作的思考路径、判断策略、方法技巧,导致学生仍在问题的外围打转,最终没法圆满解决实际矛盾。

3.“道德阶段”评估受阻

美国学者布莱特发现,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1]由此可见,组织“两难”话题辨析活动时,学生所处的“道德阶段”是重要依据。而实际教育案例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什么阶段不够明确,除了教师本身没能及时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外,能给予教师专业化指导的渠道和途径也非常少,可供参考的小学生“道德阶段”量表,研究也尚不成熟。

三、“道德两难”教学的实施策略

1.关联角色辩论法

即在道德冲突问题中,找出事情所关联到的各方主体,通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思考所承担的道德义务,客观、辩证地考查或反省行为的动机和效果,正确地把握道德责任的程度,进而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此方法适用于道德主体实施道德行为时需要关注多方面的其他群体利益,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类问题的判断不适用简单的是非、好坏评价,而是需要学会综合考虑各方因素间的平衡关联。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不和烟酒交朋友”一课中,学生认识到香烟对人体的巨大损害后,德育工作者设计了“该不该禁烟”这一冲突事件,引导学生扮演与“香烟”所关联的群体:烟民、烟民家属、烟酒店主、广告公司、医生、卷烟厂经理……在关于禁烟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根据各自扮演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相互辩论。通过不同角色对各自利益和义务的具体阐述,学生认识到禁烟不是单纯影响到某一个人或组织,也不可能在绝对意义上杜绝香烟对人的伤害;香烟对人的危害问题,可以从个体主动控制、提高科技及医疗水平、减少不实宣传、进行可控范围(如家庭、公共场所)“禁烟”活动等多个方面来解决。通过讨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得以深化,问题的解决也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学生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得到了提升。

利用好关联角色辩论法,可以激励学生在遭遇冲突事件时,能坚持多角度思维方式,个人利益、师长命令等带有主观色彩的因素被客观公正地放在事件之中,只起局部作用,学生能更为清晰地辨别出道德规范本身的意义。当然,在开展矛盾冲突事件的分析时,儿童的“得失观”是不同的,因此极易形成“各自为政”的无解局面。这时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予以引导,敏锐捕捉学生道德认知中的错误观念并予以及时规范,让每一个事件背后需要明确的道德规范逐步明晰。endprint

2.价值澄清优化法

学生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容易导致学生对道德规范本身的质疑和漠视,因此课堂上更应该促进学生的道德规范认知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20世纪60年代,价值澄清学派提出了价值澄清的理论假设:人们处于充满相互冲突价值观的社会中,这些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发展,而现实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因此德育工作者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2]这种方法在创设矛盾情境,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方面效果显著。由于这类方法更适用于价值观教育而忽视了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需要学生经历选择、珍视、行动这一完整的过程,仅靠品德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开展系列活动,选择“适应社会现实但不完全符合道德规范”的话题,课前通过对话题现状进行调查,引导学生发现道德与社会发展实际的不适应性,课中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辨析,课后学生对接受的道德认知进行社会化实践。这一方法在社会敏感、热点道德问题的进一步判断中,有着不小的作用。

例如,在诚信教育中,针对儿童年龄小、生活范围狭窄、生活经验缺乏的状况,设计了时事敏感话题“老人跌倒扶不扶?”。这既是学生生活中可能经历的问题,也是诚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话题。通过课前收集材料,了解从古至今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及多样化做法,让学生走进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中。课上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通过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发现事件的综合矛盾,进而自己总结出个人的见解和解决方法——因地制宜学会扶。在这一过程中,德育工作者不是直接教授具体做法,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比较各种价值观念与不同时代发展的适应性,学会初步运用辩证的方式看待道德问题。

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长期坚持培养学生价值澄清的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探索过程中找寻规律,形成策略。针对同一种类型的矛盾冲突事件,结合经验,发现事件间的不同因素,完善和丰富解决方法。

3.开放结局想象法

生活中,自己的作为或不作为常常会损害个人、他人或公众利益,而这些伤害可能当时没有直接呈现。针对这类因为学生不能主动预见其后果而导致行为失当的事件,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设计矛盾冲突事件,引发学生对开放式结局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有效引导。

在处理日常与人相处的案例中,为了让儿童体会各种各样的矛盾会破坏了朋友间的感情,甚至无形之中拉开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一道理,笔者设计了微观的小事件:好朋友不会背诵课文,作为组长的“我”该不该隐瞒不记录?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几乎千篇一律地都说“应该记录”。这种简单的道德判断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如果帮忙隐瞒了,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在冷静客观地思考了十几种不同结果之后,同学们渐渐发现:不隐瞒的结果可能因为没告知好友而不被好友所理解,最终导致友谊终结;可能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导致好友将遭受的后果转移给“我”;可能是好友在老师的督促下背出了课文而学到了真知识;可能在今后的选举中因为好友不公正对待而丧失竞争机会……隐瞒的结果可能是好友重获机会,加油背诵出课文;可能是被老师发现,“我”得到“工作徇私舞弊”的负面评价;可能是纵容了好友的学习懒惰行为,让他形成钻漏洞的不良品质;可能是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度产生了怀疑,在选举中丧失竞争机会……学生在多样化的结局中反思自己的判断,慢慢梳理出更为理性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学生更深远地思考做出某种选择的长远后果,道德判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4.他人情绪关照法

儿童个体在进行道德活动时,往往难以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在解决事件的同时,是否会对人产生影响。课堂上设计的矛盾冲突事件,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去感受不同角色在事件中会产生的不同感受,进而学会关照他人的情绪,学会体谅道德失利方的失落、痛苦、不安,进而提升个体的道德推理能力。

例如,三年级下册“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针对现在高层住宅的现实情况,提出道德矛盾问题:电梯半天才能升到15层,为了等候很快就出门的妈妈,我可不可以一直按着电梯开门键以免再次等待电梯?很多学生展开了讨论。有人说:“如果此刻没人要用电梯可以这样做。”有人说:“没办法知道此刻有没有人正好要用电梯,所以不应该这样做。”有人觉得邻居会气愤、着急,有人觉得无所谓,……争论白热化时,尝试运用他人情结关照法,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正要出门却等不着电梯的人,想象成一个被邻居发现自己自私行为的人,想象成物业监控室里无意发现这一幕的人,想象成看见楼上爷爷不得已一步步走下楼的人……各种角色都因立场不同而有不同情绪,学生在这些情绪中切身感受到一个小小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真不便和真烦恼,进而学会在遇到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时,能通过综合各方感受去进行道德判断。

在具体的“道德两难”教学中,德育工作者要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方式巧妙处理,有时还需要融合多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境机智应变。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35.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8.

为留守儿童修筑道德高地 篇4

在课题研究初期, 我们开展了谈心活动, 在谈心中了解到:我校的留守儿童, 特别是“双流”儿童 (父母都外出务工) 都有很强的自卑感。他们羡慕大多数同学有父母接送, 羡慕别的孩子在生病或者假日里有父母的陪伴。他们不喜欢与陌生人接触, 不愿意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和建议。在学校生活以外, 他们常常一个人无聊地呆在家里, 有些高年级孩子喜欢去网吧。每天放学后,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漫无目的地游荡, 直到天黑时无处可去。他们都感到没有温暖, 没有依靠, 虽然大部分孩子都跟祖父母一起生活, 但这种感觉仍然很强烈。

我们在对科任老师和监护人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留守孩子道德品行的缺失非常严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把欺负别人、骂人、说脏话、搞破坏、恶作剧看作是“本事”。崇拜社会中不三不四的“大哥”, 喜欢暴力倾向严重的动画和漫画作品。他们中许多孩子不服从老师的管理, 两头说谎, 部分孩子还染上了逃学、旷课, 甚至沾染打架、赌博、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气。一部分孩子逐渐变成了“问题儿童”。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从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入手, 为孩子们修筑起健康向上的道德高地。通过师长引领, 活动感召, 逐步赢得孩子们的心, 让留守儿童在“家”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一、给留守孩子一个安全快乐的“家”

孩子对家有着天然的依附感, 部分留守的孩子在学校之外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我们课题组通过与县妇联和团县委沟通, 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室和功能室, 创办了六个“留守儿童之家”和四个“希望来吧”。鉴于管理人员不足, 我们还聘请家长志愿者到学校参与管理。这些场所分别设置了阅览室、乒乓球室、书画室、口琴室、舞蹈室、跆拳道室、动画观赏室、彩陶制作室、电脑绘画室和亲情互动室。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把学校431名留守儿童编成十个小组, 分别在放学后和节假日安排在这些场所活动。在一段时间后, 许多孩子会申请调换到不同的小组活动。我们的这些举措得到了孩子的祖父母和远在他乡打工父母的热情支持。孩子们因为有了可以与小伙伴在一起活动的空间, 逐渐把这些场所当成了自己放心的“家”。

二、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在活动中成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学校每天都安排老师和家长自愿者开办不同的活动。留守孩子被这些活动深深吸引, 他们有的召开朗诵会, 有的开展彩陶制作比赛, 有的进行跆拳道比武, 还有的进行乒乓球竞赛……除了在学校的活动, 我们还在节假日, 组织孩子们到自来水公司参观水的采制过程, 带领孩子们到工厂观看产品的生产流程, 在这样的活动中, 他们认识到了父母工作的不易, 在工人叔叔的讲解中, 他们感受到了勤俭节约美德的珍贵。我们还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与武警战士亲密接触, 让他们做一日小军人, 在军营生活中, 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军营里规范整洁的生活秩序和刻苦严谨的工作氛围, 通过武警叔叔多次影响, 孩子们以前拖沓懒散的生活习惯有了相当大的改变。我们还多次聘请退休老校长、老教师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培养孩子们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和友善对人、团结向上的精神。邀请县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为留守男童、女童进行心理讲座, 给孩子们传递自我保护的意识, 排解各种心理困惑, 指导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我们还请来交警队的宣传车向孩子们宣传交通法规, 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请司法局的领导到学校为他们做司法讲座, 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警示、教育孩子们……

一段时间以后, 学校把这些留守孩子在学校活动中的作品对全校进行展出, 让观展的孩子在留言簿上留言。把他们的作品和活动图片以电子图片的形式发送给家长, 让家长为自己的孩子点赞。每次图片发送后, 许多孩子争着到亲情互动室, 通过电话、视频向父母汇报自己的进步, 谈自己的感想。

三、在激励中不断向上

为了孩子能改变过去形成的不良习惯, 我们在对学生分组时, 注意让兴趣相同但品行有差别的孩子在同一小组, 辅导老师在活动中不断表扬正确、优秀的品行, 对一些孩子的“劣行”则悄悄地指出来, 让其选择一个好朋友或者愿意帮助他 (她) 的孩子及时进行提醒。对进步非常慢的孩子, 学校课题组的成员与其结成对子, 经常与其谈心, 并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发放了成长记录袋, 让他们把自己获得的成绩和老师鼓励的成长卡片保存起来, 在节日里展示给家人。

道德实践好儿童推荐理由 篇5

安里中心学校---任妍

该同学曾多次组织班上的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组织同学更新黑板报,成立各种学习兴趣小组,多次主持班会和班上组织的家长会等活动,赋予表演的口才,更增添了她的魅力。

任妍同学热爱祖国,勤奋好学,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遇事好问个为什么,喜欢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我。课堂有时为了一个问题或一种解决方法和老师、同学展开辩论,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同学中,她是同学的好伙伴。课余时,她经常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学习,为他们讲解难题,帮他们完成作业。她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学校门前是一条交通要道,每次放学她都要组织同学排好队,在减速带处过马路。她不满足于课本知识,还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主要有《小学生分类作文大观》、《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作文大全》、《鲁宾孙漂流记》等,几年来,该同学多次获得表彰,如:连续五年被学校评为“学习标兵”、“三好学生”。另外,07年12月在全县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演讲大赛中获得小学组三等奖;09年7月在全县中小学生“我为祖国60华诞献爱心”作文朗读大赛荣获小学组第三名,在成绩面前,她从不骄傲,常说,这算不了什么,仍不断努力前进,追求更高的目标。

任妍同学勤勤恳恳地为集体,为同学服务,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如:每天协助老师组织班级纪律;检查卫生、安全等情况。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能做的井井有条。她处处以身作则,团结友爱,给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老师常夸她是一名挺懂事的“小大人”。她上学从不迟到、早退或逃学;上课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敢于质疑,认真按时完成各科作业,成绩优异。学校开展“与陋习告别”的活动,她带头不买零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见到有同学违反了学校规定,她勇于上前指正。她经常主动关心班上学习较差的同学,在她的热心帮助下,班上几名学习较差的同学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任妍同学独立性非常强。她每天能按时作息,从不让父母操心,父母也很少因为生活上的事情到学校来帮助她;在生活上也很独立,并能帮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课外作业从来都不用父母督促,自己能自觉地独立完成作业。她懂得替父母分担压力、理解父母的难处,真正使自己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学习上独立思考,真正做到使父母放心,使家庭舒心,是父母的“小帮手”。她在取得好成绩时常说,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每学一点知识都是各位老师辛勤教育的结果,自己要永远牢记老师的教诲长大做一名有用的人才来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针对儿童广告的伦理道德 篇6

这种职业道德则区别于广告法规,前者则更像是广告人所应遵循的行业潜规则。具有规范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性和自觉性、广泛性,广告道德是具有教育功能的。所谓教育功能,对象则是青少年,儿童这些最年轻的消费者,为其树立道德榜样,广告对这些年轻的消费者影响颇深。

【关键词】伦理与道德 儿童市场 市场监管

儿童对广告的注意

在正常的环境里,我们对信息有高度的选择性,“注意”的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这种能力在儿童期会有稳定增长。但儿童的年龄越小,则注意力越易分散。

儿童对于广告的注意程度:美国消费心理学家Zuckeman等人发现,对于3至4岁的幼儿来说,由于广告一般具有鲜明的色彩和音响效果,所以在看到广告时他们的注意力有了明显增强。Ward等人对5~12岁的儿童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当广告出现,孩子对于屏幕的注意力。明显减弱,开始吃零食、谈话或是上厕所等,年龄越大,注意明显减弱。

儿童对于广告的理解:多项研究结果似乎表明,大多数儿童并不能够口齿清楚的说出对电视广告行销的看法。许多研究都试图回答,儿童是否真正明白电视广告的意图,并且是在什么年龄明白的。但这一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很多不确定性,首先,儿童的答案应该都不算是错误。其次,很多孩子还不具有回答这一问题的能力,这使得问题答案变得依赖于单个儿童。

儿童对于广告的记忆:儿童对于广告的记忆,从他们能够流利的背出广告词与广告歌可窥一斑。儿童的模仿能力强,不但能背出广告词对广告歌的接受度更高。早在1954年,美国的克罗格基金会在其所开展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儿童在超市购物时,他们只选择在电视上见过的广告品牌,尤其是零食和饮料,大多是儿童只购买见过广告的商品。”

儿童广告的市场诉求

儿童市场划分:美国著名广告人肯罗曼和珍曼丝在《贩卖创意—如何做广告》一书中,明确指出儿童市场可分为三种:(1)1~5岁学龄前儿童,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决策。广告应把父母作为主要的诉求对象,围绕着怎样让宝宝健康成长。(2)6~9岁儿童,对电视具有高敏感度,随年龄增长和消费地位的不断提升,他们会影响父母的决策。(3)10~13儿童是6~9岁儿童的“升级版”,模仿变成这个年龄段最主要的变化之一。

购买决策人:儿童广告与其他广告的共同之处是,一则好的广告必须有针对性,必须拥有准确的受众和目标受众。对于儿童广告而言,父母与儿童本人就是所谓的购买决策人。父母并不是产品的消费者,但在购买决策中有决定权。儿童本人则是产品的直接消费者,使用者。父母是成年人,对于儿童的要求过滤并作出购买决定,以调和广告对于家庭决策及消费状况的影响。儿童也并不是被家庭决策所左右,反之,他们也会影响家庭决策。因为儿童对于一个商品是有需求的,才会向父母索要。其次,儿童本来并没有积蓄也就是资金,无法承担商品的价格。第三,儿童对于商品拥有自由购买的权利。所以,儿童极大影响他们父母的购买决定。

有关儿童广告的法规

我国有关儿童广告的法规:我国虽在改革开放后才接纳广告,但针对儿童广告也作出了相应规定。《广告法》虽然没有对保护儿童不受广告误导做具体规定,但第8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在94年由国家工商管理局通过的《广告审查标准》中明确规定,不得发布给家长施加购买压力的儿童广告;不得发布以是否拥有某种产品使儿童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的广告;不得发布超出儿童判断力的描述而使儿童误解或变相欺骗儿童的广告等。

美国及欧盟有关儿童广告的法规:美国先后对于儿童广告的法律法规分了四个阶段,首先制定了有关规则和政策,对青少年和儿童给予特别保护。结果,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公布了一项政策,限制儿童节目中的广告数量和事件,不允许主持人推销产品。1984年取消限制,但仍不允许推销。最后《1990年儿童电视法》颁布,所有禁令生效。

欧盟国家的法规差异相对较大,瑞典的法规最严厉,不允许向12岁以下的儿童做广告。挪威也同样禁止以儿童为诉求对象的广告。《加拿大广告标准准则》规定,不得将儿童作为广告对象,所有广告不得直接以13岁以下的儿童为目标,并对涉及儿童的广告时间与内容作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英国《广告标准与实践》规定,产品不得利用儿童的轻信与模仿的意识,不得吸引或劝诱儿童购买等。

我国儿童广告现存问题

我国广告现存的儿童广告问题其一部分儿童广告对于儿童的身心产生道德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国现有法律在逐渐侧重的方面。但是我国《广告审查标准》中对儿童广告作出了这样的定义:“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这个概念,儿童广告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儿童市场所做的产品广告;另一个是一些并非儿童使用的产品,但可以用儿童形象做广告。对于此,我觉得查找问题应该循其本,也就是---广告审查制度的完善,对于广告审查的力度、深度及广度欠缺。

审查广告的主体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公司的广告审查员,还有新闻从业者。这样看来,审查机制是非常缜密的,但却仍见世面上的违法广告屡见不鲜。

全托儿童道德教育的探讨 篇7

关键词:全托,儿童,道德,教育

一、全托儿童得不到传统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礼仪教育, 缺少家庭关爱

(一) 传统思想教育应从孩子开始进行文化美德教育

传统教育应从幼儿呱呱坠地那一天开始, 尊敬长辈、互相谦让、文明礼貌, 这些传统教育需要在家庭教育下, 在孩子心中逐步养成。然而这些传统教育只在亲人家是得不到的, 所以这些孩子就逐步形成了不良的道德品质, 即使在托儿所或学校也无法完善其人格品质, 只有在家庭、社会的帮助下, 让学生去品味、去感受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二) 父母的关爱, 促使孩子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 在他们心灵中埋下了孤独无助的种子, 性格偏激, 事实证明,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与父母的关爱密切相关。

二、全托儿童的监护责任和义务, 在家长和社会的督导下实施

(一) 全托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落实, 道德观念差

通过调查、走访, 全托儿童的监护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亲人;另一种是托儿所。在托儿所里, 年龄最小的有读幼儿园的, 大一点的读六年级, 这些孩子长期在祖辈身边得不到新时代的教育。因此, 他们是隔代教育, 然而父母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就是最大的安慰, 这些年轻的父母只知道物质供给, 而忽视了思想教育。

(二) 依赖隔代教育和托管所, 父母与孩子缺少沟通

通过调查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是托管所, 每月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睡好, 管不了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教育;另一种是有的孩子全依赖于祖辈和其他亲人, 对孩子的教育更是糟糕。因为他们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人, 认为只要孩子健康就行了, 所以, 这就要外出打工的父母经常与托儿所及监护人联系, 齐抓共管。

三、做孩子的贴心人, 让他们逐渐懂得社会对他们的期待

关心和照顾这些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托儿所、监护人应像他们的亲生父母一样, 从小事做起, 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娱乐活动, 让他们感受到父母不在身边, 托儿所也是他们可以依靠的“家”。

四、建立托管生档案, 树榜样意识

儿童道德 篇8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特征

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生态伦理性、教育意义性和道德自觉性的特征。

生态伦理性,是从传统的为人之道、待人之道的人伦之理转向从道德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范畴当中。学者李培超在《自然的伦理尊严》中认为“道德的纬度就不能只受人与人的关系的限制,它必然要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正是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阐释生态道德教育。

教育意义性,重在强调活动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加强保护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素质和提高道生态保护能力。学者刘振亚从教育引导的角度,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

道德自觉性,是从活动主体出发,强调受教育者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自觉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并自觉培养相应的道德文明,并用道德观念去自觉维系人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王正平、周中之也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凋人与自然的关系或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凋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态道德教育要多层次地展开,既强调生态伦理,从道德的角度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设计好环节,加强保护生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使之具有教育意义,并促进儿童自觉用道德观念去自觉维系人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儿童道德自觉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童年期,儿童应当受到良好道德刺激和道德培养,这将对其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生态道德教育对儿童的生态伦理呼唤、良好道德的培养,道德自觉的唤醒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道德自觉有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受“先污染后治理”“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陈旧观念的影响,一些儿童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因此,在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唤醒儿童的道德自觉,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抵制不良现象和价值观的影响,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从小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道德自觉有利于儿童有意识地自我完善。唤醒儿童的道德自觉,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能够以自己为对象进行思考,思考自己应当怎么做、要成为怎样的人。

三是道德自觉有利于儿童为生态文明建设而自觉努力。道德自觉的形成,有利于儿童以主人翁的心态来承担这一历史使命,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道德自觉是儿童内心深处迸发的原动力,这种道德力量,是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坚固基石。

三、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儿童道德自觉的实现路径

一是从认知学习中培养儿童生态道德自觉。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就曾说过: “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意思是说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如天然生成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的意思。道德教育就是通过不断地唤醒,培养儿童对自我的约束能力,最终形成一种道德自觉。

二是在自主参与中提升儿童生态道德自觉。生态道德教育中强调儿童“自主参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一个孩子面对大自然,用画笔描绘出一幅画。无论成人对这幅画的评价如何,对孩子而言,这幅画是他的心血与创造,是独一无二的。他爱这幅画,爱他所描绘的大自然之美。自然那么美,又有什么理由去破坏它呢,又有什么理由不保护它呢? 这样,孩子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颗生态道德自觉的种子,生根发芽。

三是在实践体验中提高儿童生态道德自觉。生态道德教育是在实践中完成和实现的。活动是一种好的载体,它是联通生态道德认识和生态道德实践之间的桥梁,对于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标、促进儿童的生态道德自觉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注重儿童的道德自觉,有利于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儿童在道德领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同时,这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有利于少年儿童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尽责,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同努力。

摘要:道德自觉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儿童在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通过认知学习、自主参与和活动体验,有助于促进儿童道德自觉,重新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而加强其自觉保护生态的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初探 篇9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的良好发展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 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部分, 孩子的教育问题心系着每个农民家庭, 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对创建和谐家庭, 稳定社会治安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储备军,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有力武器。因此, 我们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 从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局出发, 从根本上认清楚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时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并将一系列工作落实, 这对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教师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力, 而不是唯一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 农村留守儿童也越发增加。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部分留守儿童在思想教育上出现缺陷, 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频率增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一情况, 有关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提出了措施, 例如教师和学生结对子, 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代理家长, 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是在农村, 这不是一个合理长久的措施。任何人都是以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出发去做事的。教师也是以人而非神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他们也会被自己的生活困境所迫。在农村任教的老师, 大多数人员的家里也有农活或者家事, 教师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在留守儿童的身边, 再加上农村条件有限, 教师不可能不顾自己的利益去帮助这些孩子, 这是不现实的, 即使有这种情况也仅限于少数,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说, 在这种经济条件下, 结对子的方法目前还不适用。当前, 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尽职尽责, 最大限度地帮扶这些留守儿童, 尽可能地多付出一些关心和爱护。但是要知道, 留守儿童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注, 仅仅依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

三、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父母要勇于承担责任

我们都知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也是孩子来到世上的第一任教师, 属于早期性教育, 而且,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这就意味着父母教育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 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 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上, 父母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和依靠。身为父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将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 为人父母要多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 若孩子年龄较小, 无论生活多艰苦, 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 假若条件不允许, 可以考虑在距离家里近点的地方打工, 可以经常回家看看孩子。若孩子稍微年长一点, 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 与孩子时常交流,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通过与孩子或者班主任的联系, 了解孩子近期的情况, 听听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 让他们可以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心声。切记不要因为经济条件就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 也不要认为把孩子放到学校所有的责任就归老师了。要知道, 无论何时何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父母永远是主角。

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1.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讲, 父母要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俗话说:“子不教, 父之过。”父母应当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卡尔?威特有句话说得好:从孩子出生那天起, 父母就必须担起教育者的重担了。;克鲁普斯卡娅也说过:母亲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多好的忠告啊, 可是我们的父母对于财富的欲求总是高过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谋求发家致富原本正事, 可是他们也是反思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

2.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 学校要放下应试教育的模式, 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 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当前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家庭情况, 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另外, 还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为人师表, 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端正教学态度, 争做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老师。最后, 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联系, 及时把学生的情况向他们反映, 以谋求最佳的教育方式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从社会大环境角度来讲, 从政府到学校需加大力度整治周边环境, 那些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娱乐场所要加以取缔。至于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我想更多的还是寄希望于国家的政策和监督了, 学校和家庭尽量地教育学生远离其糟粕, 汲取其精华。

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 促进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提升, 净化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都成为“四有”新人。

摘要: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在特殊的人口经济环境下,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有其特殊性。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也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初探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齐建英, 关注留守儿童道德建设[N].中国教育报, 2005-08-01.

在游戏中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 篇10

有位教育家曾说:“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游戏是童年时光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给孩子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在游戏中,他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动,兴致勃勃地玩,可以去模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动作、听到的声音,去扮演他们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身心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品德课程中可以以游戏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从而提升道德认识。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思品课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设游戏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得到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游戏快乐多》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做“赶野鸭”的游戏,野鸭站在白线内,而赶鸭人站在白线外。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高涨,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还从游戏中初步明白了什么是规则,遵守规则大家就玩得愉快、轻松。这样,将抽象、枯燥的道德认识富于有趣味的实践活动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唤起了他们的注意力。再如教学《班级中的岗位》一课时切入游戏活动,让学生玩猜猜看的游戏。首先教师说一个学生的人物特点、在班级中的岗位,让学生猜测他是谁?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于猜谜语是很感兴趣的。所以,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教师再让学生说人物特点等,由学生猜测。这样,学生在说谜猜谜中明白了每个人在班级都有自己的岗位,什么是岗位。

游戏导入,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不设防的情况下,把玩游戏的经验通过有序地思考,把玩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兴趣盎然。

二、表演游戏,体验情感

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的形成起催化作用。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还要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例如教学《父母的疼爱》这一课,让学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抱有感激之情。这是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上课一开始,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让学生表演父母疼爱自己的故事,通过学生的表演,进行换位思考,唤起回忆,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其辛苦,激发感谢父母的情怀。再如,学习《公共场所守秩序》一课时,让学生演一演反面情景,如果没有公共秩序的情景。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大家玩得就愉快。

三、角色扮演,感悟明理

抽象的道德认识,只有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游戏是儿童进入社会进行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扮演角色而理解他人。我觉得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扮角色游戏可以让儿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能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一课时,让学生演一演课文中因一学生耍赖皮而发生争吵导致游戏进行不下去的游戏。经过角色扮演,学生就能充分谈出自己的感受,让他们感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都寻在存在规则,规则是时时处处都存在的。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进行游戏,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活动,一下就明白了游戏玩不下去的原因,也知道了规则的作用。

四、再现生活,提升认识

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后,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提供现实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让学生在再现现实生活中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主发展、从而促进主体性发展,引导学生知行统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课上,让学生扮演交警,设计了交通安全标语等,让学生模拟、再现生活,再现平时如何过马路。在游戏中获得情感体验,懂得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增强了对交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

品德课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轻轻松松地领悟道德观点,提升道德认识,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摘要:<正>鲁洁教授提出:“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能够让学生用心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心灵变得更加敏锐起来。有位教育家曾说:“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游戏是童年时光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给孩子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在游戏中,他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动,兴致勃勃地玩,可以去模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动

上一篇:基层设计下一篇:教材处理的一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