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

2024-07-13

CsA(精选十篇)

CsA 篇1

1 甘肃省推广CSA模式必要性

伴随科技的进步, 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 工业化农业系统以压倒性的优势把传统精耕细作的小农模式替代了, 全国各地农药、化肥大量使用, 使消费者离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越来越远, 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不断爆发的食源性疾病, 加剧了消费者对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农业系统的不信任。

此外, 现代食品系统脱嵌于具体的社会结构情境当中, 产品可追溯性大大减弱, 中间商的存在, 不仅使供应链两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受损, 而且加剧产消双方的不信任。CSA以其有机、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很快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自2008年石嫣在北京建立“小毛驴市民农园”后, 全国许多城市纷纷效仿, 截止2012年, CSA农场已发展到200余家。在CSA普遍活跃在全国各地之时, 作为西北内陆省市的甘肃,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推广CSA模式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对CSA在甘肃的发展进行探索很有必要。

2 甘肃省推广CSA模式的SWOT分析

2.1 优势 (Strengths)

2.1.1 CSA多功能价值

CSA模式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身, 具有多功能价值,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剔除供应链中不必要的环节, 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双赢;二重构产消双方的信任体系, 和谐城乡关系;三改良土壤,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1.2 有机农产品市场巨大的潜力

现代社会是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 当一个社会中产阶级达到一定规模时, 其价值观成为社会所认可的主流价值观, 它便在社会结构中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功能。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中等收入群体引领的绿色消费一定会成为社会主流。

2.1.3 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突飞猛进发展, 数量快速增长, 产业分布广泛, 实力不断壮大。到2013年底,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5540个, 比上年增长84%。而从2013起实施的“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 为现代农业发展鸣响了号角。日渐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伴随现代农业产生的现代化设备与现代管理方式, 会大大提高CSA的生产效率与劳动效率。

2.2 劣势 (Weaknesses)

2.2.1 对CSA的认识不足

我国居民对环境保护并没有普遍的意识, 城市的消费者也没有明显察觉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种植方式的危害。导致对CSA的误解, 一些人把CSA模式与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划等号, 造成CSA难以吸引生产者的参与;而另一些人把CSA模式等同于“订单农业”, 认为只是换了一个完美的包装, 这又引起消费者对CSA的不信任。

2.2.2 农户种植不成规模化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的基本土地制度, 造成了我国农户经营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而CSA同样面临着农户小而分散、缺乏话语权的问题。其弊端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单家独户生产成本较高, 造成农业机械的闲置, 降低了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小规模经营造成产品种类单一, 难以满足顾客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而农产品丰歉的失衡, 又导致产品盈亏的矛盾;农户个体市场信任度低, 难以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分散小农户有机产品认证成本较高。

2.2.3 人力资源匮乏

CSA对农民素质有较高要求, 不仅要懂得作物种植技术, 还要掌握适当的经营管理方法。而我国, 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省,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学习能力差, 思想观念落后, 尤其是在许多农民勉强解决温饱的情况下, 他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远远大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4 市场狭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低收入者因其收入有限, 他们更关注的是解决温饱, 而不是产品质量, 更不是环境保护与社区重建。高收入者因其雄厚的资金实力, 想要获得有机、健康的农产品拥有更广泛的购买渠道, 并且高收入者注意力不会放在日常琐事上, 他们更看重的是时间成本, 所以CSA对其吸引力不大。

2.3 机会 (Opportunities)

2.3.1 政府对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的扶持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2015年5月20日披露了一个扶持示范性家庭农场实施方案, 将致力于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此政策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准备了政策优势。而国家近年来对生态农业孜孜不倦的倡导, 和甘肃省为应对显著的区域分异、独特的生态环境而不间断的探索, 为CSA模式提供了发展信号。

2.3.2 国内外CSA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

国外CSA发展近40年, 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经验体系与理论体系。国内CSA模式的创新发展又是CSA本土化的有益探索, 为甘肃省推广CSA模式提供丰富的可借鉴经验。

2.3.3 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CSA的兴起和发展要注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交流思想、提高知名度等方面的潜力。

2.3.4 NGO的广泛参与

CSA模式在中国的兴起NGO功不可没, NGO自由灵活, 接触面广,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并且热衷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事业。在CSA的发展过程中, NGO在提供CSA最新发展动态, 提供技术指导, 培养相关能力, 及时提供信息资源, 并组织交流研讨会、参观种植体验活动等方面大有作为。

2.4 威胁 (Threats)

2.4.1 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兴盛

随着有机市场的涌现, 紧盯民众之需, 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大型农产品有机超市, 基于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宣传途径, 产品扩散效应较强, 拥有较大的市场半径, 从而成为CSA强大的竞争对手。其产品不仅种类多、包装美, 而且购买方便, 也没有预支付的限制, 而且同样打着“有机、健康”的旗号, 对消费者的迷惑性很大。

2.4.2 CSA发展面临的困境

从成熟CSA模式发展历程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方面, 随着时间推移, CSA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 可谓“与时俱进”, 不断调整生产经营方式, 始终保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始终紧跟市场需求的步伐。即CSA模式的柔性。另一方面, 在CSA发展变化过程中, 最显著的特征是“社区”因素的下降。“社区重建”是CSA发展的初衷, 但这一目标却渐渐被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内的CSA主体忽视。即CSA模式的刚性。在CSA发展过程中, 刚性与柔性的矛盾是很容易出现的, 一旦处理不好, CSA经营要么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订单农业”, 要么固步自封, 最终走向破产。

3 甘肃省推广CSA模式对策建议

甘肃省推广CSA模式的SWOT方格分析法 (见表1所示) 。

3.1 SO战略

3.1.1 锁定目标顾客, 加强CSA理念宣传力度

CSA营销模式限制了其目标顾客只能是中高收入人群, 这部分居民收入较高且较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对有机农产品有较高的需求度。所以, 未来在甘肃省推广CSA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加强针对中等收入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对于商业化宣传的有机食品不够信任的人群做宣传与引导。通过对已经成功运行的典型CSA项目进行宣传策划, 将其中的成功经验制成宣传册, 或者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宣传, 并组织消费者参观、到社区直接与消费者沟通、与各环保组织合作组织活动以及网络内部邮件的形式宣传。

3.1.2 利用政府与NGO组织的优势扩大CSA影响力

把CSA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 利用国家的权威扩大CSA的知名度, 把CSA“有机耕作、社区重建、环境保护”等绿色理念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 为甘肃省推广CSA模式提供广大市场。同时, 充分发挥NGO组织在自愿服务的积极性以及所拥有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 对CSA进行大力宣传。NGO组织还可以为CSA提供技术指导, 提供CSA发展最新信息, 举办沟通交流研讨会、组织参观种植体验等活动, 让社会更了解CSA的理念以及运作模式。

3.1.3 发挥信息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

CSA农场要学会运用网络, 可使用微博与微信进行宣传推广, 也可以把自己的农场挂在知名网站上, 提高农场的信誉度与知名度。同时在网络上能够随时与成员交流, 发布一些农场作物动态, 使成员随时掌握农场经营状况;发展虚拟社区, 扩大CSA消费者人群, 借助开心农场和QQ农场的表现形式, 构建新型CSA模式。

3.2 WO战略

3.2.1 发挥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规模效应

中国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经营分散, 带动力和影响力弱, 所以甘肃省CSA的发展要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把小农户聚集起来, 分工协作, 为其成员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提高成员稳定性, 同时共享基础设施、市场, 发挥规模效应。美国的经验表明, 在CSA发展中, 家庭农场也具有明显优势。家庭农场在开始时可以小规模尝试CSA经营, 作为其他非CSA经营的补充。等熟悉CSA模式之后再逐渐扩大规模, 也可始终与其他模式结合经营。

3.2.2 提升CSA人力资源水平

一方面, 要加强对生产者的教育培训, 特别是CSA理念、耕作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增强农民经营CSA能力;另一方面, 吸引农业经济、农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及实习生等高智力人才从事CSA经营, 从事制作简报、份额成员交流、经营管理等重要工作, 从整体上提升CSA智力水平, 促进CSA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3.3 ST战略

3.3.1 利用CSA品牌效应

CSA强调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及其可持续发展, 杜绝一切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使用, 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所以有形成品牌效应的潜质。CSA农场应联合创建CSA品牌, 并利用CSA的品牌效应提高产品份额定价, 提升CSA经营层次。

3.3.2 因地制宜, 与时俱进, 提高CSA的适应性

CSA模式在甘肃省的推广, 一方面, 要根据甘肃省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差异大的特点,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逐级试点, 探索在全省推广CSA的可行方案;另一方面, 发展多元化的CSA生产经营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时变时新, 调整CSA生产与经营方式。CSA相关主体与专家学者都应努力探索, 形成一套促进CSA适度发展的理论, 来引导CSA农场发展的正确方向。

3.4 WT战略

3.4.1 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

凡是属于市场调节能够实现和保持正常运行的CSA经济活动, 都应当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主要从事基础建设和政策法规建设, 尽可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创造CSA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各个农业部门帮助建立基础设施, 土地流转等政治扶持向CSA的倾斜。此外, 政府对工业化农场的补贴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政府应逐渐减少对工业化农业的补贴, 转而支持可持续农业发展。

3.4.2 合理定位CSA理念

CSA模式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既不同于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 也不同于现代的“订单农业”, 是产消双方面对面的营销模式。不同于传统小农生产粗放式的经营, CSA模式是一种集约化的经营方式, 不排斥三个“有利于”的现代科技的使用, 即有利于改良土壤、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而且不排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最特别的是, CSA模式所遵循的生态可持续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的主动追求, 是内涵于人们日常行动中的, 而不同于传统小农的被迫式的纯天然耕作方式。与现代“订单农业”相比, 在CSA中, 生产者与消费者将生产、销售和消费链条融合到一个模式之中, 农户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分担, 作为消费者对生产什么有了话语权,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渠道, 因此具有不同程度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3.4.3 建立核心团队型CSA

核心团体型CSA, 即成员更多的参与到CSA生产决策当中, 对CSA作物种植种类、产品定价、生产经营方式、配送等提出自己的建议, 与生产者共同管理农场。CSA成员参与到农场经营决策当中, 有益于提升成员主人翁意识, 增强成员管理CSA的积极性, 促进决策科学化。核心团队型CSA还有利于提高产品份额定价, 成员与生产者共同商定的份额价格, 一般会高于生产者自己决定的份额价格。

参考文献

[1]Ishani Shrestha.Can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be an Economically Viable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e?[M]Economics Department Mount Holyoke College South Hadley, 2012 (12) .

[2]Lang K.B.The changing face of 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J].Culture and Agriculture, 2010, 32 (1) :17-26.

[3]鞠海鹰.CSA模式中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一基于成都郸县安德镇安龙村的个案分析[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09.

[4]江颖.国内社区支持农业的蓝海竞争战略分析[J].现代农业, 2015 (9) :54-56.

[5]金莹, 叶立润.兰州市市民对社区支持农业 (CSA) 模式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7) :272-278.

CSA认证基本知识 篇2

CSA是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简写,它成立于1919年,是加拿大首家专为制定工业标准的非盈利性机构。2001年CSA分为三个协会分别是加拿大标准协会,管理体系认证和国际认证协会,负责国际认证的是CSA International,总部在多伦多。在海外也设有分公司美国,中国,香港,台湾,印度等。在北美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电器等产品都需要取得安全方面的认证。目前CSA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认证机构,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安全认证机构之一。它能对机械、建材、电器、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环保、医疗防火安全、运动及娱乐等方面的所有类型的产品提供安全认证。CSA已为遍布全球的数千厂商提供了认证服务,每年均有上亿个附有CSA标志的产品在北美市场销售。

CSA的认证范围包括:

CSA标志被加拿大和美国接受

1992年前,经CSA认证的产品只能在加拿大市场上销售,而产品想要进入美国市场,还必须取得美国的有关认证。现在CSA International已被美国联邦政府认可为国家认可测试实验室。这意味着能根据加拿大和美国的标准对您的产品进行测试和认证,同时保证您的认证得到联邦、洲、省和地方政府的承认。有了CSA有效的产品安全认证,想要进入世界上最为坚韧而广阔的北美市场就轻而易举了。CSA能够帮助您的产品迅速有效地打入美国和加拿大市场。CSA International将通过消除申请认证过程中的重复手续来帮厂商节省时间和金钱。对于厂商来说,所要做的只是提出一次申请、提供一套样品和缴交一笔费用,而所得到的安全标志却能被联邦、州、省以及从纽约到洛杉矶的当地各级的认可。CSA International将与厂商一起共同努力,提供一个高素质且安全可靠的认证项目。在北美以至全世界,CSA人都以诚实正直和熟练技能赢得人们的信赖。

CSA International在加拿大拥有四间实验室。从1992年至1994年,它们都先后获得“美国政府劳工部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OSHA)的正式认可。根据OSHA的规则,获得这一认可后,即可作为一个国家认可测试实验室,对一系列产品按照360多个美国ANSI/UL标准进行测试和认证。经CSA International 测试和认证的产品,被确定为完全符合标准规定,可以销往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市场。

取得北美认证既省时间又省金钱,只需完成一项申请、提供一套样品、缴交一次费用。有了CSA,一步就能帮您打入两国市场。CSA这一便利的测试认证服务,排除了取得两国不同认证所需的重复测试和评估。这无疑减少了厂商在产品认证、跟踪检验和重新测试方面的成本费用,同时也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并省却了厂商与各种不同的认证机构打交道的麻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CSA认证申请程序

1、将初步申请表填妥,连同一切有关产品(包括全部电器部件和塑料材料)的说明书和技术数据一并交给CSA International。

2、CSA International将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确定认证费用,再以传真通知申请公司。

3、经申请公司确认后,将寄上正式申请表和通知书,该通知书包括下列要求:

a、正式申请表签署后,电汇认证费用(可以人民币支付)到办事处。

b、按通知将测试样板送到指定地点。

4、指定实验室将依时进行认证工作。

5、认证测试完毕之后,将会发给申请公司一份初步报告书(Findings Letter),详细列明如下:

a、产品结构需如何改良才能符合标准。

b、要用来完成认证报告的其它数据。

c、请申请公司检阅认证记录(Certification Record)草案的内容

d、CSA认证所需的唛头以及获取唛头的方法。

e、产品所需的工厂测试(Factory Tests)。

6、CSA International将申请公司对上述第五项的回答加以评估。

7、同时CSA International将会编写一份用作产品生产参考和跟踪检验用的认证报告(Certification Report)。

8、到了这个阶段,在某种情况下,CSA International要到工厂作工厂初期评估(Initial Factory Evaluation),简称IFE。

9、最后CSA International便会连同认证记录(Certification Record)发一份合格证书(Certification of Compliance)授权申请公司在其产品上加上CSA的认证标志。

10、申请公司要和CSA International签订一份服务协议(Service Agreement),以表示双方同意CSA International到工厂作产品跟踪检验,工厂每年接受2-4次厂检。申请公司每年需支付年费(Annual Fee)来维持该项协议。CSA认证申请流程 1)提交申请

•客户在申请CSA认证标志之初,需附带下列资料:

•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外观图、爆炸图)

•产品型号及各型号间的异同

•电路图或结构图表等相关图纸

•产品零部件清单(包括厂商姓名、型号、额定电源和CSA档案号(如果有))

•申请公司和产品制造厂的名称、地址和联系人

•其他材料

我们会安排CSA官方与您快速的反馈,并提供一份报价单,同时与您签订认证协定。随后,您将收到我们正式的申请表,内容包括专案编号、流程安排、付款方式以及样品要求等。

2)提供测试样品

•提供认证产品的样品

•为您的样品贴上项目编号

•若您的产品经过其他授权机构的测试,请提供相关测试报告

3)回应评估结果

产品完成测试后,CSA官方将出具一份评估结果信(FindingsLetter),告知您产品测试的相关结果,并列明如何进一步推进产品的测试和认证。

•若产品不能通过某项测试,您可能需要对相关项目内容作出回应,或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改动。

•为了顺利完成整个认证过程,您需要尽快对评估结果进行反馈。

4)获得CSA认证标志

当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时,CSA官方会为您颁发合格证书,授权您在该产品上使用CSA标志。CSA认证的产品范围

加拿大CSA认证检验产品范围主要集中在八个方面:

1、人类生存及环境。包括职业保健和安全、公共安全、体育运动及娱乐设备环保及保健工艺技术。

2、电气与电子。包括建筑用电气设备安装法规,各类工商及民用的电气、电子产品。

3、通讯与信息。包括住处处理系统、电信及电磁干扰技术与设备。

4、建筑结构。包括建筑材料和产品,土木产品,混凝土、砖石结构,管件及建筑设计。

5、能源。包括能源再生和转移,燃料燃烧及安全设备,核能技术。

6、运输及分配系统。包括机动车安全、油气管线、物资处理与分配及离岸设施。

7、材料工艺技术。包括焊接与冶金。

8、商业及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质量管理与基础工程。

CSA工厂认证审查

一、工厂检验的目的

1、CSA标志是否只出现在已获CSA认证的产品上;

2、工厂是否继续保持按照CSA认证报告要求和相关标准生产CSA产品的能力;

3、工厂是否得到CSA有效的协助;

4、工厂是否得到CSA最新程序和要求及其生效日期的通知

5、前次检验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得到修正;

6、当工厂有CSA认证产品的生产时,和CSA相关的条款和协议是否得以落实。

二、工厂检验的频次

对于只使用CSA标志的工厂,要求进行每年两次的非预先通知的工厂检验。

对于使用CSA/CUS或CSA/NRTL标志的工厂,要求进行每年四次的非预先通知的工厂检验。

三、工厂检验内容

工厂应提供两名工厂的联系人,负责陪同和协助CSA检验员进行工厂检验。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管理方面、技术方面、产品方面、生产测试方面和抽样方面,具体介绍如下:

1、管理方面:

a)确认申请人、工厂(名字和地址)和联系人的资料是否变更;

b)确认认证记录是否变更,取消CSA认证产品是否得以落实;

c)与工厂代表讨论其关心的CSA认证服务和相关问题;

d)对于Label Service的工厂,清点工厂剩余CSA标签的数量和相关系列号;

e)对于Label Licensing的工厂,检查工厂记录标签使用情况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如实向CSA总部汇报标签使用情况;

f)处理Standby工厂和6336程序下工厂的相关事务;

g)帮助工厂办理取消文件、更改资料等事宜。

2、技术方面:

a)与工厂代表讨论和CSA认证报告相关的技术问题;

b)与工厂代表讨论最新的Certification Notices、Electrical Bulletins、Informs和Field Actions等CSA认证资料的更新,并确认CSA最新之要求是否得以落实;

c)与工厂代表讨论前次检验中发现的认证技术问题,并确认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否得以落实。

3、产品方面:

根据CSA认证报告和标准,检查工厂生产CSA产品的成品、半成品、相关元器件和类似产品,具体需要确认以下内容:

a、元器件和材料是否和认证报告一致;

b、产品结构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

c、元器件和材料的材质证明和认证资料;

d、替换的元器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e、CSA标志的使用、使用手册和包装标志的使用是否符合认证报告要求;

f、是否符合最新的Field Service Action的要求;

g、是否符合某些增加的要求。

另:CSA检验员将到达所有CSA生产的区域,以确定无非法生产CSA产品的存在。

4、生产测试方面:

a)检查工厂的生产线和货仓,确认CSA标志是否只出现在已获CSA认证的产品上;

b)确认工厂进行CSA工厂测试的能力和测试设备的校验情况;

c)检查工厂对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其实际的运行情况;

d)针对某些产品进行现场的测试,如:电线、防护鞋。

5、抽样方面:

对于某些产品,如:电线、圣诞灯、防护鞋等,CSA检验员将在工厂现场对CSA产品进行抽样和封样,由工厂把样品寄往CSA总部进行每年一次的重新测试。CSA认证工厂检验报告介绍

CSA认证工厂检验报告FAR(Factory Audit Report)是CSA检验员进行工厂检验时与工厂签署的法律文件,用以记录工厂生产CSA认证产品的状况和确认实际生产中的CSA产品的安全特性是否符合CSA相关标准的要求。该报告通常为一式三份,绿色页为CSA保留;红色页为工厂保留;黄色页为CSA检验中心保留。

工厂检验报告FAR样式,具体项目说明如下:

项目A: 记录工厂的代码、认证主合同号和工厂合同号。

项目B: 认证申请人的名称。

项目C: 认证申请人的地址。

项目D: 工厂的名称。

项目E: 工厂的地址。

项目F: 频次:记录工厂检验的频率,即每年工厂检验的次数,通常为2次或4次。

代码G:代表本次检验为电话访问检验。

项目G: 列明本次检验所需要检查的产品的资料,通常为产品的名称、型号、电气及相关参数和序列号等

项目H: 记录被检验产品的结构和材质是否与认证报告相符;工厂是否知道CSA的最新技术通告(如: CSA Certification Notices, Informs or Bulletins)及其生效日期。

项目I: 记录工厂检验的实际过程,包括:工厂生产区域的巡视、工厂测试的确认、产品的 检验、样品的抽样、现场服务和标准、认证报告的解释等全过程。

若所检验的产品均符合认证报告的要求,记录该次检验的结论为满意。

若发现所检验的产品与认证报告不符(如:产品结构、尺寸的改变;零部件被替换、认证标识有所变化等),将逐项详细记录所发现的产品变更状况,并注明是否接受该变更状况。

档案编号:记录被检验产品所归属的认证项目的认证号码和项目号码。

代码:记录与本次工厂检验结果相对应的代码,供CSA内部统计归档使用。

项目J: 若认证报告要求对所关注的产品进行常规的工厂安全测试,则将工厂实际的测试内容记录于该项,包括:测试的项目、测试的具体参数、测试的执行比率和测试仪器的校验期限。

项目K: 判定所检验的产品是否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及通告。

项目L: 列明该次检验中所使用到的标准、Notices、Bulletins和其它的相关要求。

项目M:成品和零部件抽样的记录。若要求对所关注的产品进行抽样送往加拿大CSA重新测试,将另附表格详细记录抽样的项目和数量等内容。

项目N: 产品标识的记录。判定所关注产品上的安全标识是否符合认证报告的要求,若不符合将记录所发现的差异。

项目O: 记录产品标识的实际内容及其标识方法。

项目P: 若发现所检验的产品与认证报告不符,则该项用于记录不符合项及相应的整改措施,指导工厂改良其产品,以符合认证报告的要求。

项目Q: 记录工厂保留CSA标签的数目和相应的系列号。(只适用于要求使用CSA标签的产品)

项目R: 记录以前工厂检验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已被改正;记录本次检验的产品有否去除CSA认证标志。

项目S: 厂方代表和CSA代表双方签名(含正楷签名),认可本报告内容。CSA认证方式的4个步骤

1、CSA认证前分析。申请者提出申请后,要分析申请人所提供的有关产品的资料是否完备,样品是否符合规定。

2、CSA测试前分析。CSA认证工作师确定测试项目,拟出测试程序。

3、根据程序及项目进行测试。

4、实验室测试后分析。CSA认证工程师将测试结果分析后,与申请人见面。如测试结果与要求相符,认证工作即告一段落,可发给申请人认证合格证。CSA认证的方式与CSA认证的方法

CSA认证工作程序的灵活性很大,根据不同产品,其方法步骤也不一样。

1、根据规格型号。如每个规格都做认证,既花钱又费时,所以对同一用途,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可选一两种有代表性的做认证。如1-100千瓦的电机,就可这样做。

2、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对某种产品做认证。如:工业开关,根据用户意见,制造厂商生产的产品与原设计的产品有差别,可按用户要求做认证。

3、对大型设备的认证。如大型设备是分几个企业生产的,可以组装在一起,在组装地点进行认证。

4、根据人的脑力、体力进行实地试验。如儿童无法打开的药品包装盖。

CSA认证通常采用的认证方法分四个步骤:

1、认证前分析。申请者提出申请后,要分析申请人所提供的有关产品的资料是否完备,样品是否符合规定。

2、测试前分析。认证工作师确定测试项目,拟出测试程序。

3、根据程序及项目进行测试。

4、实验室测试后分析。认证工程师将测试结果分析后,与申请人见面。如测试结果与要求相符,认证工作即告一段落,可发给申请人认证合格证。一般电器产品申请CSA认证需提交的资料

一般电器产品在申请CSA认证或者在提供准确的报价时,通常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产品的认证申请表;

2.产品的型号,如有多种型号时,还需提供相互间的差异说明;

3.产品的用途和使用说明;

4.产品的结构图,零部件清单,电器原理图。

CSA:给每一畦菜挂一块良心牌 篇3

卖菜的称买菜的为城里的朋友,双方的关系除了情谊还有感情约束。

广西有个爱农会

广西柳州“爱农会”是中国目前做得最像模像样的CSA。

爱农会的人笑称自己是一群“土著”,喜欢吃本地的,“土”的东西,也关注柳州周边农民的生计。

而他们的合作农夫,则散布在柳州市周边2个小时车程内的郊区。如今长期合作的农夫有10多家。

每个月,爱农会至少要探访每个合作农夫一次。主要做三件事,首要任务当然是吃。其次是看看农夫生产上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再就是顺便订一些采购计划。

爱农会在网上建了个论坛。经常发布一些有意思的主题活动:

“春天插秧,夏天组织去稻田捉虫,秋天割稻……”。这些主题放在论坛上,反应挺热烈,不少的家庭带着孩子去参加劳动。在乡村的活动却让人感觉到温暖——原本不相识的家庭,孩子们在一起给小动物喂东西吃,大人则围在孩子周围和老乡喝茶聊天。

为了创造直接体验,顺势引导消费者自己去认证、监督生产过程,爱农会还发明了一种“良心认证”。

他们买了很多小竹牌,在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时候,就在竹牌上写下农民的名字、所在地和生产时间。这样就和他们在村里搞的活动结合起来,消费者很清楚他们买的是那个农民的东西,东西是怎么种的。对于小农户来说,这比组织他们去参与“无公害”、“绿色食品”等成本很高的认证更经济实际些。

农户的出发点比较简单,希望多赚点钱。

爱农会按“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作农户。

比如纳社老队长的田地是在水源上游的山谷地,爱农会就与她合作种稻米;沙塘的农户家里有果园,适合养鸡,他们就会把从三江、融水的山里找来的优良鸡种,免费提供给他们,要求他们按传统的方法散养。

有了城市消费群体对爱农会的认同,再加上产品的量少,供不应求,农户的土米、土鸡和鸡蛋就可以定一个高于市场的价格。

当然,爱农会对农户的选择也有一定标准:土地条件好,适合发展健康农业;农夫要守信,有比较积极的生活向往。

而农户参与CSA也是自愿的。

决定参与CSA之前,农户们都不约而同做一件事:算帐。

现阶段做健康农业,虽然劳力投入多,周期长,但有爱农会的保护收购价和技术支持,最后收入和常规种植相差不大,但是土地干净了,庄稼、牲畜健康了,人也吃得放心、健康——长此以往,是利己利人利自然的好事啊!

老队长想得更通透:做!种给自己、亲戚吃也好,这年头,病不起!

队长在外打工9年的儿子也终于回来帮她种地了。听了妈妈在电话里唠叨爱农会的人来人往,村里的土东西成了稀罕物,让儿子动心了:打工所得扣除生活费用,其实所剩无几,如果在家里也能有打工的收,何苦在外奔波?

中产家庭是中国CSA主力军

今年,CSA落地国内才第三个年头。

香港一家知名的NGO机构——社区伙伴(Partnership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一直是宣传扶持CSA在国内循序发展的主力推手。

据其在广州的助理项目官员朱明介绍,对于一个探索性的项目,PCD并没有几年内要“攻占”几个城市多少个点的计划。他们更看重它的“可持续性”。

PCD在内地的工作服务对象一直就是贫困、弱势社区及边缘社群,农民及农业的发展动向,作为PCD的两大策略重点——可持续生计、CSA——从来都是他们关注的核心。当某地有类似CSA雏形出现,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发现并与之“接上头”。

2006初,爱农会成立不久,PCD就决定在当年的“健康农业实习生项目”中,提供一个实习生名额,希望支持他们结合自己的资源和实践培养出一个在这方面有经验的“熟手”。这些支持给爱农会很大的鼓励,坚定他们实践下去的信心。

对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CSA发展状况(美国有上千个CSA的小型农场)和经验,朱明并不愿意过多提及,他认为中国国情不同,每个区域的情况也相差甚远,因此CSA的经验各有各的特点。

北京的德润屋则更有意思,直接从找菜的人变成种菜的人。他们本是一群关心健康、关注环保、倡导诵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城市消费者,为了吃到放心菜,和良乡两个农民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发了自己的农场,几年下来,居然开始赢利。

听朱明说,他们从来不除虫,而且还挺有心得,说是观察发现虫们咬光了菜叶后的菜,再长出来时会特别茂盛而且口味甘甜。

原来加州有个叫鲍勃的理论是,如果一株植物有虫可能是它本身就不健康,虫子吃掉它是自然过程,这样的情况就不必喷药,自然界肯定会给你留下些东西,只不过人类恐惧害怕,才开始到处喷药。

朱明坦言国内CSA的人群仍以中产阶层为主,而且以女性居多。这一点与日本、香港的CSA发展比较类似,因为中产家庭的主妇,会有条件和精力来关心全家人的身心健康。

成都华德福学校推行CSA的做法也颇有趣味。

他们为喜欢种地的孩子家庭辟出了一块小菜园,还给家长们提供种子和农具,主要是想让家长体验一下有机耕作的乐趣,每天下午放学时,这些来接孩子的妈妈们都会到菜园里看一看,或浇浇水,或除除草,在土地上劳作,接触一下地气,活动活动筋骨,很舒心惬意。妈妈聚在一起有很多话要说,孩子、健康、家庭……无事不谈,很开心。

华德福认识到,消费者教育工作是推动CSA的关键,当有较强健康意识的消费者主动起来以后,事情就好办了。

学校的家长里边有很多是全职妈妈,这一群妈妈们成了共同购买合作社的中间力量。

她们被发动起来和学校老师联合共同购买有机农业产品,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如西藏的青稞面、河南兰考的无公害糙米、广西的纯天然洗涤剂茶粉、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蜂蜜、江西天意EM原露等。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这些产品是哪里来的,谁种的,怎么种的,又是怎么加工的,与及这背后的故事。免除了中间商的层层盘剥和不必要的包装及运输,大家可获得真正价廉物美的食物及生活所需品,吃得安心,用得放心。

(注:本文部分章节选自社区伙伴出版《比邻泥土香》)

社区伙伴(PCD)在国内的CSA项目点:

北京

德润屋http://www.green-web.org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http://www.enong.org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http://www.yirr.ngo.cn

广州

南岭会

沃土工坊 http://nurtureland.blogbus.com

成都

华德福学校http://www.waldorfchina.org.cn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http://www.rivers.org.cn

柳州

爱农会http://tuguan.bokee.com

南宁

广西玉米研究所

CSA社区支持农业

基于CSA模式下的茶叶生产构想 篇4

关键词:茶叶供需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社区消费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明显提高,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生活转变,人们不仅满足温饱需要,而且开始重视食品质量,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茶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茶叶农药残留问题,让消费者对饮茶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一部分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向无公害、健康的有机茶。利用CSA模式可以生产有机蔬菜,也可以尝试生产有机茶,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绿色产品的需求心理,并建立长期的供需关系。通过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联系的方式,缩短产销链,减少茶叶流通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同时消费者通过直接监督生产过程的方式,以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1 CSA模式的概况

1.1 CSA模式的发展

CSA是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简写,是一种在农场(或农场群)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1]。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2]。1986年CSA模式被引入美国,如今在美国已经发展到2000多家农场采取这种模式(如果加上未登记在册的,远不止这个数字)。2008年小毛驴农场在北京通州张家湾镇大辛庄开办,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成功,如今小毛驴农场成了中国CSA模式的代名词。

1.2 CSA模式的内容与意义

从字义上看,CSA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做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并且承诺在农场整个生长季节给予支持。用户支付预定款(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而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3]。这是消除食品不安全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农产品贸易形式,让农场和社区居民建立一种直接的联系,提倡大家食用绿色的、健康的农产品。

这是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的模式,是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式的小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在建立这种合作关系的基础上,CSA一方面看重在保护生态及资源下共同承担、相互分享的社区关系,看重社区中情感及文化的传递;另一方面则往往会推行健康的农作方式、永续生活,包括身心在内的整合的健康观念[4]。所以它不是单纯的有机生活,也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背后更多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而这看法也反映在社区工作中。

可见,CSA更强调一种永续的理念,不仅仅是为了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也能够更多的了解到他们的食物是从何而来,他们更多的支持了本地的食品,能够确保这些食品是安全的,同时也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CSA不仅仅能够满足农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还有潜力去解决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说,CSA是一种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它影响了人们对生活、对自然的态度。

1.3 CSA模式在中国的应用

CSA模式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是发展却很快。这几年,在一线城市,甚至许多二线三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基于CSA模式的农场建立起来,许多市民对于这种农场有了更多的了解,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参与到农场中。同时,关于CSA模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的一些研究者通过把国外的成功经验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一些适合我国发展的CSA模式,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2008年,在美国当了半年农民的女博士石嫣把CSA模式移植回北京,开办了小毛驴农场。小毛驴在北京取得的成功,激励了许多有志于从事CSA事业的人,他们纷纷向石嫣取经,学习。同时,石嫣同她的导师—中国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正在努力推广和宣传CSA模式,他们为中国CSA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010年9月,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曾开泉教授在福州市闽侯县白沙镇林柄村,投入6万元退休金,建立“归真园”农场,将“社区支持农业”这一模式和相关理念付诸行动,开创了福州地区CSA的先河。如今,在上海、成都、广州等地都有了CSA农场。

2 CSA模式的特点

2.1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在CSA模式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直接产生联系,进而实现彼此的信任感。但这种信任感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农场的送货这种联系上,要实现双方的相互信任,特别是消费者对农场的信任,还需要农场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食品安全信息。同时这还必须有一种监督机制使得消费者放心,那就是一种“眼见为实”的监督方式,让消费者亲自来农场观看生产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健康、安全、生态的生产方式。同时,消费者要为生产者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生产者共担风险。这种信任关系是维持CSA农场运转的基石,也是CSA的关键所在。

2.2 CSA是一项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

CSA模式下,生产者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不再是普通意义的农业方式,它按照健康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基本依照有机标准或者高于有机标准。CSA模式的茶叶生产者必须拥有自己的茶园,可以在现有的茶园基础上进行改造,渡过有机转换期。也可以新开垦茶园,茶园管理按照有机茶标准。要求茶叶生产过程必须使用合格的有机肥,特别是对病虫的防治,以直接捕杀、物化诱杀等农业、物理调控方式进行[5]。

有机农场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场生产方式[6]。CSA是一种有机农业的拓展,是在有机农业未能抗衡传统农业下的博弈。

2.3 效益的社会化

CSA所传达的精神是一种健康的、无污染的、天然的生活方式,它允许消费者自己参与生产,在劳动中锻炼自己,体验劳动的乐趣,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可以提高生产者的收入,生产者直接给消费者提供农产品,甚至直接送货上门,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时间。生产过程不使用化学合成剂,对环境无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主流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被动的接受不合理的价格,农民受制于种子公司、农药公司,而消费者则被欺骗误导。而CSA体系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产品的定价和成本核算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完成,并且质量有保证[7]。

2.4 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CSA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CSA的理念决定了其不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所以,现行的管理体系不能直接套用在CSA的管理上的。比如,CSA模式的规模化问题,一般的CSA农场不可能拥有很大的规模,这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对于不依靠化肥、农药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规模化不是它的目标。

3 茶业发展结合CSA的模式分析

3.1 茶业运用CSA模式的可行性

基于CSA模式下的茶叶生产尚未起步,但是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3.1.1 利用CSA模式发展茶叶的机会

一些厂商为迎合公众的“无污染”需求,进而牟取暴利,在茶叶市场乱打绿色有机茶的招牌,使消费者真假难辨,甚至上当受骗。目前市场上的有机茶管理并不规范,加上大部分消费者不具备识别有机茶的专业知识,所以消费者对有机茶持有不信任的态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优质、安全的茶叶产品,如果有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那么消费者将会长期地忠诚于该产品,特别是对于追求健康的人士,这样的产品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基于CSA模式的茶叶产品为有机茶类型,安全、健康。它可以实现让消费者直接监督生产过程,以眼见为实的方式,建立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并且有望与生产者长期建立供需关系。而其它的茶叶生产模式,则不能带给消费者这种信任感,这就是利用CSA模式发展茶叶的机会。虽然CSA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有发展的潜力和土壤,将成为一种为人们所认可的茶叶产品供需模式。

3.1.2 利用CSA模式发展茶叶的优势

(1)和谐的产销关系CSA模式可以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在传统的茶叶生产消费模式下,消费者很难参与到茶叶生产过程中,对于茶树种植、鲜叶采摘、茶叶加工,基本是一无所知。但是基于CSA模式下的茶叶企业会跟消费者建立亲密的关系,消费者会成为茶叶的生产者或者生产的一部分,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消费者肯定会有特殊的感情。同时,生产者也能及时地了解消费者的想法与需求,能更快地调整种植与生产,这是一种和谐的良性关系,是一般的茶叶企业不能具备的。

(2)较好的产业基础基于CSA模式发展茶叶的实质,是在茶叶有机栽培基础之上做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借鉴利用CSA种植蔬菜的模式,并结合茶叶本身特性来发展茶叶。有机茶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成效,而且许多以蔬菜为主的有机农场也取得了成功,这些为运用CSA模式发展茶奠定了基础。CSA模式下的茶叶产品与有机茶并不完全一样,它借鉴有机茶的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但是它不像有机茶那样,必须要经过相关机构认证才能在商品外包装上印上相关标识,而是借鉴CSA模式下的蔬菜生产方式。

(3)外延度广CSA模式下的茶业可以与其它产业结合,更大的发挥其优势,比如与生态旅游、教育的结合。此外,CSA模式下的有机茶叶,健康、无污染,可以作为茶食品的原料,比如抹茶蛋糕、抹茶冰激凌等,也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

3.2 茶业运用CSA模式的关键环节

3.2.1 消费人群的选择

在CSA模式中,社区消费者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这种模式的实施,同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在消费者的选择上,要以有一定经济基础、追求健康生活的中产阶级及其以上的消费者为主。比如都市的白领人士。所以企业或个人在确立CSA模式的社区消费者时要进行相应的调查,确立目标消费者。

再者,茶叶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消费者在选择茶叶产品时,不仅仅注重健康的因素,还注重茶叶的色香味等风味品质因子。对于生产者来说,其产品要与消费者的需求基本一致。例如,有的消费者喜欢喝乌龙茶不喜欢喝紧压茶,那么紧压茶生产者则要考虑放弃这类客户。因此,生产者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精神诉求,做到供需相符,那么双方之间才能更好的合作,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有益的关系,最终通过客户保留降低成本,通过客户忠诚度增加收入[8]。

3.2.2 与消费者的沟通

CSA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消费者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消费者与生产者共担风险,分享利益。这也是CSA模式下的茶叶企业与生产有机茶企业的根本区别。所以,在实施CSA模式的过程中,从茶园建设到茶叶生产全程都要与消费者进行真诚地沟通,让消费者真正地理解这种模式,了解这种模式的特点及其产品特性,并且明确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享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而生产者则要明白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和期望。通过真诚地沟通,为建立和谐的关系打下基础。

3.2.3 与消费者建立和谐的关系

(1)提高社区消费者的参与度为了提高社区消费者的参与度,CSA模式的实施方(企业或者个人)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提高社区消费者的积极性,让社区消费者体会到关怀。比如,定期和社区消费者举办交流会,让双方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2)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网络平台,CSA模式的实施者能够更好地与社区消费者互动沟通,同时也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通过建立自己的微博、论坛、网络主页等方式,可以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3.3 制定规范的CSA模式制度

在CSA模式下,为了确保与消费者的关系的确立,茶叶生产者与消费者签订相关协议,并严格执行以保障双方的权益。这其中包括与消费者的供货合同,资金协议,茶园管理协议,共担风险协议等。例如因自然灾害导致茶叶减产,生产者要向消费者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不可夸.大灾害,不可向消费者提供不合格的产品,做到不欺骗消费者,而消费者要与生产者一起承担风险,这都要明确。

在制定这些制度时,要尽量合理,根据生产成本、定价机制等管理和营销学原理,在与消费者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制定。在按照有机标准生产下,最好获得有关部门的正规有机认证,进行理化检验,保存检验结果,并且消费者有权利看到真实的检验结果,以拓展影响力。同时,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公关政策的支持,如加大对研究的投入促进有机转换方法的改变[9]。这就需要CSA模式的茶叶企业与政府等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 运作方式

4.1 基于CSA模式下的茶园运作模式

现阶段基于CSA模式下的茶园生产还没有具体的运营模式可以参考,但可以参照有机茶的生产模式,并根据茶叶生产的特点加以调整。CSA模式下茶叶企业、茶农、社区消费者三者之间的茶叶生产运作模式简图如图1所示,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将该生产模式划分成下述3种

(1)茶农+社区消费者这种模式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模式,同时具有可实施性强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茶农与社区消费者建立联系,但是国内消费者对于CSA的认识尚处于初期阶段,茶农自己寻找客户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由非政府机构(NGO)等促进而成[10]。达成协议后,茶农将茶园的一部分交给消费者,消费者定期到茶园,亲自进行茶园管理(除草、施有机肥、茶树修剪等)。消费者也可以让茶农进行管理,茶农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农为主体,消费者参与其中。

现阶段,CSA模式很容易先在规模不大又寻求改变的茶农中施行。但是,大部分茶农缺乏技术和信息的支持,拥有的社会资源也有限,与大城市的社区消费者难以建立联系。所以,这种模式现阶段仍然基础薄弱,但是部分茶农可能会成为CSA模式在茶叶生产的践行者。

(2)茶叶企业+社区消费者茶叶企业相对于茶农,拥有生产技术和信息的绝对优势,部分茶叶企业拥有有机茶基地,这为实施CSA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获得有机茶认证的茶叶企业也更容易与社区消费者建立联系。在这种模式下,茶叶企业可以成立一个事业部,便于跟消费者建立联系,共同管理、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模式中的社区消费者不再局限于个人或者家庭。茶叶企业的规模优势,可以使社区消费者扩大到某个公司、政府部门等群体消费者。这将为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这可能会吸引茶叶企业走向CSA之路。

(3)茶叶企业+茶农+社区消费者这种模式是农业经济中公司+农户模式的拓展,社区消费者通过茶叶企业与茶农个人或者茶农组织(合作社)建立契约,按照契约规定进行生产。在一般的公司+农户下,公司与茶农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双方均有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倾向[11],这对双方的关系是不利的。在实践CSA模式的过程中,茶叶企业、茶农、社区消费者要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所以,茶农的主要利益来源不再是靠茶叶企业为主导的鲜叶或者茶叶收购,而是三方的共同利益分配,也就是茶农在管理茶园中的利益所得。这就使得茶农与茶叶企业的利益诉求达到一致,双方与社区消费者建立和谐的关系。

4.2 茶叶加工

基于CSA模式下生产的茶叶,其加工环境和工艺技术参照有机茶生产方式,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加工标准,加工环境清洁,加工人员身体健康,避免加工过程造成的污染[12]。社区消费者可以参观、参与茶叶加工过程。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中的条件,并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确保其人身安全。

4.3. 茶叶包装

茶叶包装遵守有机茶包装要求,必须是食品级包装材料,要求材料防潮、隔氧、避光,避免过度包装[13]。茶叶包装在安全的基础上,要征求社区消费者的意见,如果他们只是自身消费,则可以简化包装,做到节约成本、低碳消费、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4.4 茶叶检验和运送

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本着诚信原则,履行自己的协议承诺,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将茶叶产品送至相关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查整个生产环节是否出现纰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保存检验结果,以便消费者查看。在运送茶叶时,及时和社区消费者交流,熟悉他们对产品的看法和评价,记录信息,为后续生产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4.5 拓展运作模式

CSA茶叶企业在生产茶叶的基础上,可以拓展运作模式,比如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旅游是制造互动的综合场域。旅游进入社区后,与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广泛的互动,多元互动下衍生出对社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型社会、经济、文化关系[14]。国内外社区旅游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对社区的影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参与、社区旅游开发及规划等方面[15]。如广东梅州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以茶和茶文化为纽带,集茶叶生产和农业生态游为一体,使游客在旅游中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享受大自然[16]。同时,也可以拓宽产品线,如在茶园间作或者套种其他有机作物,或者在茶园周边种植有机蔬菜或者果树,与消费者分享。

5 结论

CsA 篇5

控制自我评估(CSA):问题与对策

CSA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广受青睐,在许多国家得到运用,我国许多企业也运用了这一方法对其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就如何有效地运用CSA这一内部控制评价新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 者:周志和 ZHOU Zhi-he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5(6)分类号:G0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问题 对策

CsA 篇6

一、客观不确定性

(一) 农业本身不确定性

CSA模式同农业生产紧密相连, 起于农产品的生产, 其自身同样包含农业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 而学者在针对CSA的不确定性研究中主要针对新模式出现的不确定性问题作出研究, 忽略了主要来源农业本身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导致了CSA模式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从CSA模式和普通农业的相同点出发, 对研究农业自身不确定性问题作出归纳。

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的风险上和生产技术上。Moschini G, David A Hennessy提出农业的自然风险是由于气候条件等不可控因素, 如潮湿、寒冷、干旱、不合时宜的下雨或病虫害等的影响, 造成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不确定。Boehlje认为, 随着农业部门的巨大变化, 农业产业越来越具有制造业特点, 可以将其分为战术风险和战略风险。战术风险可以分为商业风险和融资风险。战略风险聚焦为战略方向的灵活性和对公司价值影响的不确定性。

张叶在农业风险的研究中指出了环境污染风险, 此种风险主要针对的是乡镇企业“三废”排放, 其对农业的生产构成了潜在的和现实的威胁。刘惟洲在农业风险的研究中指出了资源风险, 此种风险资主要是指农业资源有限性与社会索取资源无限性两者之间的矛盾。袁妙枝等的研究中指出, 与大规模农产品生产相比, CSA更注重小规模的、区域化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较大, 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的质量。陈卫平等研究中指出生产者即农户的有机农耕技术缺乏, 导致农业生产产出效率较差。鞠海鹰研究中发现农户的有机耕作技术时间较短, 很多病虫害方面的知识和种植技术仍然需要摸索, 导致了CSA模式的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 市场不确定性

CSA发展中的市场的不确定性既有普通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市场不确定性又有由其特色模式而引发的相关不确定性。主要是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国内学者未对其形成统一的观点, 根据不同的模式总结不同的不确定性。

林俊瑛指出由于有机蔬菜的农作方式, 导致其价格偏高, 销售人群的建立困难, 其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强。李长建和陈捷对农产品的安全风险进行研究, 在CSA模式下我国农产品安全出现新的风险, 主要集中于数量风险和合作风险。CSA的预付模式的引入, 多数消费者无法忍受, 种种问题导致了CSA模式的数量和合作上的不确定性。杨波在对CSA模式流通环节研究中指出, 消费者对主流的绿色农产品流通渠道获取和CSA模式进行不断的对比, 会不断提出要求与建议, 如果CSA带来的效用低于主流渠道, 消费者就会退出, 这种给CSA模式同样带来了较大不不确定性。胡宜挺和罗必良指出CSA新的模式的引入, 引发的农产品新的风险,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模式陆续出现“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等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 这些模式导致了专业化工作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交易双方的专用资产的投入, 从而引发很多不确定因素。肖小虹研究中指出,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小, 供给弹性较大导致, 市场的盲目性使得其价格波动较大, 不仅要考虑到现有情况下为了保证CSA模式的运行, 如何制定价格, 才能获得足够消费者, 也要考虑到未来随着市场的改变以及有机蔬菜获取的难易程度, 如何制定合理价格。

二、主观不确定性

主观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人”引起, 人的主观的不确定引发了CSA模式的不确定性, 而人与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 导致的信任问题, 也导致了CSA模式的不确定性问题。

针对CSA模式中的有限理性导致行为不确定性的研究较少, 而多数研究具有普遍的意义, 这些不确定性的产生也是CSA模式中面临主要问题, 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程同顺和张国军研究中指出行为主体的理性决策和选择面对不确定性时, 会对人的理性及其功效表现出自负的特征, 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不确定性的复杂更加难以避免。坚喜斌和张守连研究中指出在经济管理下, 有限理性是制约人们认识发展的关键, 其阻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模式的了解进一步导致契约建立的重重困难。肖卫指出由于有限理性、信息不完全、外部性等因素存在, 市场机制下个人基于理性的决策将会产生与集体理性冲突的解决, 其外在表现就是市场失灵。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 导致信息不对称性, 对CSA模式的不确定性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Brown与Miller发现美国CSA会员的流失率为30%~50%, 这种流失主要由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任问题引起, 这种信任问题导致了CSA成员的减少, CSA发展不确定问题加剧。刘丽伟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引发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愿意尝试CSA的消费者并不多, 数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 引发其发展问题。何洪珍研究中指出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中缺乏统一的运营管理的平台, 农户和社区居民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了社区支持农业的推广以及普及。尹志洁指出农户在进行生产之前、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带来了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马新乐的研究中指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信任问题导致其成本增加、信任问题的产生导致风险加大、信任问题扰乱社区支持农业的市场秩序。

三、小结

CsA 篇7

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当然,生态文明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对当下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人们内心失衡的应对措施。据笔者看来,生态文明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看,生态文明意味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300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也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足以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2)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生态文明意味着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守望相助、彼此信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中心,人们不可抗拒地裹挟于其中开展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熟人社会逐渐变化为陌生人社会。人们之间相互倾轧、争斗,甚至欺骗,维系人们关系最温暖的情感、信任逐渐消失殆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最终导致精神虚空、自杀率上升等严重的后果。生态文明试图从搭建平台、建立纽带、增强信任等角度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生态文明意味着拓宽途径、搭建桥梁,以使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和谐社会。从近年我国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持刀杀害幼童、恶性传播艾滋病毒等事件可以看到社会中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说明了部分群体对社会的不信任感、融入社会缺乏有效途径、被边缘化等问题的存在。特别是随着贫富分化、房价高企、医疗保障制度缺失、教育成本高昂等社会问题的广泛存在,进一步降低了人们对社会的信心。生态文明从和谐社会的角度厘清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向,即试图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通过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实现来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内涵。而基于石化农业严重污染自然环境、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类健康等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社区支持农业则与生态文明的内涵则不谋而合。

1.2 社区支持农业的内涵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现在,CSA的理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如今的美国已经有2000多家农场采用这种模式。

从字面意义上讲,社区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地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区所要支持的农业,具有健康、安全、环保的生产过程;产品是本地化的,新鲜的。最后,社区支持农业CSA要求社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建立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公平互信(如定价、保证有机种植)的关系。

具体来讲,CSA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生产、生活方式。一切农活都是手工操作;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除草剂、催熟剂等影响庄稼正常生长的化学药物;提倡消费者厨余堆肥、低碳生活等。CSA在推行有机食物生产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1)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过CSA的实施,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本地化使更大比例的资金留在当地经济中,促进当地的就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农民可以获得有保障的支持。

(2)保护环境。

由于采取订单式的生产方式,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在CSA中,农民必须考虑减少甚至解除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依赖,以获得新鲜、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而这些活动将改善当地的土壤结构、水资源等环境要素,进而有助于当地环境的保护。同时,由于农产品主要在本地消费,也减少了长途运输所消耗的能源及所带来的污染。

(3)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CSA是一种正在发展的可持续农业体系,建立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互信的基础之上。消费者尊重生产者,使生产者的生活得到保障,这样他们才能安心进行有机食品的生产,消费者才不会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CSA成员之间分享的不仅仅是劳动过程和成果,还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了解也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1.3 生态文明与社区支持农业内涵的契合

由此可见,CSA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社会运用,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践行,力图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它通过推行有机食物生产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社区里的消费者和当地的农场或者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本地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尽管有人认为CSA只可能是小范围的替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CSA寄托着生态文明的希望,提倡的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对主流市场将会产生不小的冲击,形成主流市场回归绿色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说,CSA有其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 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的途径

2.1 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多元化参与

社区支持农业项目尚属新兴事物,在推广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如小毛驴市民农园作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产学研基地,其成功是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的支持分不开的。政府在政策宣传中加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倡导,在社区支持农业项目中应该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非政府组织(NGO)的成员多为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特征是其收入处在社会中上水平,一般拥有优厚的薪金,富有的个人财产,较高的个人文化素质,丰富的生活内容。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开始形成并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据《草根组织媒体工作手册》统计,中国现有环境保护组织110家左右,其中90%左右为环保NGO,这些环保NGO都有中层收入群体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此外,中等收入群体所引领的绿色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环保运动。在社区支持农业项目中,NGO凭借其优势,在提供技术支持与信息资源、给农民提供帮助、搭起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从国内外推行社区支持农业的经验来看,志愿者的角色不可或缺。由于体制、思想观念、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志愿者活动要么动力不足,要么中途夭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土壤。笔者认为,社区支持农业项目中志愿者的招募,可以采取与高校共建或合作的方式招募大学生,特别是农学类大学生。大学生的志愿者经历可以给予学分或是经济补助,以此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2.2 培养和创建合作组织

国际经验表明,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还需要发育合作组织并进行良性引导。其中,消费者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是必要的。

在我国的“小农村社”村庄特性和制度约束下,农民形成了一盘散沙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形成了对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现状不利的各种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关于中国农业的高分散性,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指出: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相对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合作社。在CSA中,通过一些方式和手段使小农在生产领域合作起来,形成生态农业合作社,使生态农业合作社形成改善他们生存和发展处境的有效载体,如生产无公害大米的河南南马庄经济发展合作社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通过成立合作社的途径,不但使在村庄里生活的小农能以规模化的方式对接科研单位,对接大市场,使农民在可以互助合作的领域进行资源盘活或共享、从事增收或节支的经济活动;而且可以使被市场经济所消蚀的村庄重新增强凝聚力,使广大村民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活出一种精神,活出人的自信和尊严。

消费者合作社则是社区支持农业另一端的重要载体。销售难是以往生态农业推广的主要障碍,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质量生活,也有越来越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自己在食品安全中的一份责任,并且愿意采取行动去推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消费者合作社一旦成立,生态农产品不愁销路,农民就会获得坚持的理由和信心。此外,如果消费者所在社区相对集中,还可降低配送成本。在CSA中,消费者合作社的成立需要有媒体、中介组织、热心人士的参与,如热心的网民通过互联网倡导成立,如NGO的牵线搭桥,如主流媒体的宣传。

2.3 打造多功能的生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推广的途径,但不是传统农业的简单回归,而是第一产业

和第三产业的结合体,体现出农业的多功能性特点。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此,在农业的食品保障功能、原料供应功能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的前提下,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得到彰显。不拘泥于固定模式的社区支持农业在研究和实践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如上海崇明岛的青蓝耕读合作社。“青蓝耕读合作社期望形成一种中华传统耕读文化氛围,将定期组织社员之间的交流活动,定期开设社员公益市集,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名人举行讲座,还会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和交流。常设机构耕读堂也会在寒暑期专门为孩子们开设研习班,还将发动村民拿出自己的农产品或者特色物品放到公益市集,由社员们进行竞价购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发起社员之间的公益拍卖,所得收入用于帮助村里开展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贺雪娇.社区支持农业(CSA):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J].经济与科技,2007(7):67~68.

[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绿色背景——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产学研基地第二期项目报告[EB/OL].[2010-10-13].http://www.littledonkeyfarm.com/articlein-fo/detail_7_66_251.aspx.

CsA 篇8

关键词:社区支持农业,CSA,互联网+

1 社区支持农业CSA简介

1.1 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概念

CSA是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简称,通常被称为“社区支持农业”。其定义是:一种在农场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并且承诺在农场整个生长季节给予支持,用户支付预定款(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而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

1.2 CSA的发展历程

CSA模式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瑞士,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生产有机食品并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达成供需协议,并直接由农场送货上门。CSA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过程全为手工操作,实行无农药、无化肥、无毒害的“三无”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目前在欧洲、美洲、澳洲以及亚洲都有一定的发展,仅北美就有上千个CSA农场,为超过10万户家庭提供服务。2009年石嫣建立了中国第1个CSA农场—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随后国内逐渐兴起了一些类似的农场,CSA在中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1.3 CSA的特点及价值

CSA注重食品安全,采用无化肥、无农药、无毒害的健康生产方式,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配送效率高。CSA会员大多是城市居民,在配送方面占据地域优势,配送的效率也相对提升;共担风险。CSA是一种相互信任的模式,消费者预付一定金额,生产者则以农产品回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CSA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经济状况,减少了中间商,加强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于缩小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性差距、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2“互联网+CSA”模式的发展基础及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简单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地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发展新的业态。

据统计,截至2014年,中国网民数量达6.49亿,网站400多万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网络企业前10强中,中国拥有4家,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中国在互联网领域拥有良好的受众基础和产业环境,为“互联网+CSA”奠定了发展基础。

实现“互联网+”与CSA的深度整合,可以把分散的CSA会员汇集起来,实现有针对性的农副产品营销;可以提升农业产销的流转速度,拉动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互联网+CSA”的整合策略

3.1 利用互联网扩大CSA的受众范围

近年来食品安全渐渐引起人们重视,消费者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靠的解决措施。尽管CSA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但产品价格较高,因此CSA会员大多都是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受众面过窄。但通过互联网的宣传推广,可以迅速识别并集中此类消费者。

3.2 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产销互动

通过网站或者手机APP通知消费者参加相应的农事活动,在网络主页上更新农场最新资讯,方便会员了解自己订购农产品的生产情况;亦可通过网站通知消费者适宜采摘的时间或配送时间。让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建立更全面的合作关系,改善运营模式。

3.3 运用互联网拓宽CSA营销渠道

利用互联网搭建新的销售渠道,企业完成了产品展示,使产品的供应信息得以透明化、公开化;消费者根据较完整的产品信息选购产品,满足购买需求。互联网与传统零售业的融合简化了原有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快捷的服务。同时实现农业产品供销的全程追溯,克服传统农业销售所存在的弊端。

3.4 结合电商物流完善CSA的配送服务

不同于工业产品,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对及时、保鲜的要求较高。物流配送中心需要在科学选址基础上,有效调度车辆,合理分配配送任务,并对车辆的配送路径问题进行优化。使农产品配送成本降到最低,尽可能缩短总配送距离,提高CSA农场对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

3.5 借助旅游电商平台开展CSA旅游

利用互联网吸引游客来到CSA农场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消费者通过购买农产品,参加体验性农业生产活动,感受CSA农场的健康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客观上起到宣传作用,扩大CSA农场的知名度,从而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带动CSA所在社区经济共同发展。

4 小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更多人了解和参与CSA,而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CSA”模式也必将成为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新趋势。通过互联网改造的社区支持农业在扩大受众基础、拓宽营销渠道、降低运营成本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屈学书,矫丽会.CSA模式下的旅游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2]吴天龙,刘同山.“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商业研究,2014(44).

[3]聂林海.“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J].中国流通经济,2015(6).

[4]柳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

[5]张鸣峰,谢科成,储诚炜.互联网在发展CSA(社区支持农业)中的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

[6]聂林海.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工作举措[J].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2).

CsA 篇9

CSA集团通过CSA Standards、CSA International和OnSpeX这三家分支机构向客户和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环保服务和解决方案。

CSA International近日成立了一个新的太阳能电池板实验室。该先进的光伏实验室位于加拿大的温哥华, 提供太阳能电池板、控制面板、逆变器、跟踪设备及其他设备的测试和认证。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可以在这个新实验室里进行产品的测试和认证, 以符合安全、性能及能效方面的北美和国际标准规范, 同时也能够进入北美及全球市场。

通过遍布全球的实验室, CSA International为大量现有的和新兴的环保技术包括燃料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和集电器、低流量浴室设备、LED家用照明和家用电器及其他同类产品提供测试和认证服务, 以帮助降低排放量和耗水量或节约能源。

CsA 篇10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科门诊的根尖周病患者, 纳入条件:① 根尖X线片上根尖周低密度暗影直径>4 mm; ②无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 ③说明情况并取得合作者。将病例按先后顺序编号、记录。

1.2 临床资料

病例69 例137 颗牙, 其中男性27 例48 颗牙, 女性42 例89 颗牙。前牙103 例, 磨牙34 例。

1.3 材料

CSA/α- TCP骨水泥及其固化液 (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按液粉比0.25 (质量比) 混合粉末调匀呈膏状物, 凝固时间为15 min。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拍术前X线片确定患牙, 均由实验者一人按常规方法给予根管治疗。在根充后1 周行根尖周刮治术, 暴露根尖周1/3, 彻底刮除根尖周围病变的软组织和坏死骨组织。可将根尖磨去稍许, 根尖亦可不切除, 生理盐水冲洗, 骨缺损部位填充CSA/α- TCP骨水泥与其固化液调和成的膏状, 加压充填, 黏骨膜瓣复位缝合。术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术后定期复诊, 拍X线片了解根尖周骨质修复程度和骨缺损的低密度区变化。在10 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失访2 例, 共3 颗牙齿。

1.5 疗效判定

治愈:无叩痛及其它临床症状, 根尖X线片上骨缺损的低密度区<1 mm;有效:无叩痛及其它临床症状, 根尖X线片上骨缺损的低密度区1~2 mm;无效:有叩痛或疼痛等其它不适, 根尖X线片上骨缺损的低密度区>3 mm或骨缺损暗影扩大。

2 结 果

2.1 疗效

见表 1。

2.2 典型病例根尖X线片

见图 1~3。

术后4 个月X线片显示有新骨形成, 部分骨水泥降解。术后10 个月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的骨水泥材料大部分降解, 被新生骨组织所取代, 达到骨性愈合。

3 讨 论

对根尖周有根尖周组织较大面积 (>5 mm) 骨缺损的根尖周病变, 如果在做根尖周刮治术后的骨缺损部位充填以有骨诱导活性、可降解的骨替代材料, 则不仅能填塞骨腔, 而且能诱导新骨形成, 促进根尖周组织的修复。

目前国内临床上广泛使用具有骨诱导活性的骨移植材料是以羟基磷灰石为代表的生物活性陶瓷, 但其缺点是不容易保持, 随出血而流失, 而且诱导新生骨的速度十分缓慢[3,4,5]。CSA/α- TCP骨水泥作为一种新型骨移植材料则可消除以上不足, 具有较强的成骨性和降解速度较快的优点。其机制是硫酸钙的快速降解可使材料植入后实现原位成孔, 有利于骨组织的长入[1], 从而加速磷酸钙骨水泥的降解并使其逐渐消失被骨组织所代替。此外, 其化学成分与骨组织中无机成分相似, 在体内降解后诱导形成Ca、P 富集层促进新骨生成和长入。本研究将CSA/α- TCP骨水泥应用于根尖周病骨缺损的修复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初步显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邸利芝, 赵红, 杨德安, 等.β-磷酸三钙硫酸钙生物陶瓷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4, 23 (2) :40-43.

[2]王芳, 隋万美.无水硫酸钙/α-磷酸三钙骨水泥的制备与性能[J].硅酸盐通报, 2007, 26 (4) :632-636.

[3]Wilson J, Low S.Bioactive ceramics for periodontal treat-ment:Comperative studies in the Patus monkey[J].J Appl Biomater, 1992, 3 (2) :123-129.

[4]Froum S, Weinberg M, Tarnow D.Comparison of bioactive glass synthetic bone graft particles and open debrid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periodontal defects:A clinical study[J].J Periodontol, 1998, 69 (6) :698-70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CsA】相关文章:

上一篇:智能综合布线下一篇:Excel实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