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活

2024-09-06

科技生活(精选十篇)

科技生活 篇1

一、合理选择生活材料, 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1.选择适合于数学教学的生活材料, 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 凸现有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素材的选择,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 提供有趣的、具体的、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 (如游戏) 活动, 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理选择生活材料不仅要从知识系统出发, 考虑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既要关注现实性, 又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既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 又不宜过分繁杂;既要关注趣味性, 还应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和影响。

例如, 在教学《0的认识》时, 利用动画展示狗熊掰玉米的故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感知0的产生和意义。再如, 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 分别让学生用“米”作单位来描述、估测两条彩绳的长度, 使学生经历不够整米的长度无法再用整数表示的过程, 凸显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同时激发了学生研究小数的兴趣。再比如, 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 课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到银行、商店去调查, 了解关于存款、取款、利息、折扣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关利息和折扣等方面的问题, 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解答。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 既学会了知识, 又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2.学会对教材进行合理重组与加工, 凸显有效性

数学问题需来源于生活, 但有时又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材中的许多素材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是比较单纯的, 大多条件与结论的信息都是相匹配的, 而且许多素材都比较有地域特点, 不一定适合当地地域的生活习惯。所以, 教师应学会读透教材, 在正确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 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 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 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 学生感兴趣, 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可问:“同学们经常喝牛奶, 有没有留意牛奶盒上标有‘脂肪≥3.1%, 蛋白质≥2.9%……’这些内容?你们知道3.1%, 2.9%等表示什么意思吗?”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探索变得生动有趣, 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

二、数学知识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 可以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操作与实践是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最主要的手段, 它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学习了《比例》后, 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吗?学生们通过讨论:用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 先量出竹竿和它的影长, 再量出旗杆的影长, 用“竹竿的影长:竹竿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高”解比例, 很快算出旗杆的高度。再如, 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 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的校园缺少绿化, 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 请你帮帮忙, 画出你设计的草图, 并求出它的面积。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 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 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 有的设计成正方形, 有的设计成长方形, 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一个个都很投入, 在纸上画图, 认真的演算, 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 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 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体验成功的喜悦。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勤于估算。如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一方面, 要求学生建立相应面积单位的“概念”, 另一方面, 让学生联想实际并通过两者的结合估计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面积,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

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要从小做起。如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认位置》一课, 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 还可以想到什么地方有“位置”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联想到影院、列车、书架等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学生 (7岁左右) 有了这种意识, 当和父母一起乘车时, 就会高高兴兴地手拿车票帮助父母找“位置”。可以看出, 使学生从小就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其呈现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在挖掘各种资源的同时, 不要忽略了现行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如一年级教材“生活中的数”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资源, 其优点并不在于资源本身, 而在于由此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 并以此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像这样的生活实例教材中比比皆是, 而且这些资源又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 因此这些非常宝贵的可利用资源, 要注意充分地利用。

3.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特别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 供教学中采用。如新闻或报刊中有关小学教育、科技发展、儿童活动方面的内容, 商店广告中有关儿童生活用品、儿童玩具、学习用品的内容, 校园中有关儿童的一些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

4.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 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 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 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统计知识?请你提出一个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并用刚刚学过的统计知识来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如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全班同学家中电器的拥有情况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 而且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有什么太大的困难, 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总之,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

未来科技生活 篇2

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503班金小丫

“欢迎来到未来地球村!”随着清脆的声音响起,时空穿梭飞船正缓缓地向3011年的地球降落。我透过窗户向下望去,映入眼帘的只有浓郁的绿色和清澈的蓝色,那是森林和大海的色彩,我瞪着眼睛仔细搜寻着: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拥堵的汽车,没有战火纷飞的硝烟……只有鸟儿在湛蓝的天空中欢乐地飞翔,人们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昆虫在快乐地鸣唱。这难道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吗?我带着满腹的疑问开始了未来绿色地球村生活之旅。

当我迫不及待地走出船舱时,清新的空气让我浑身舒畅,负责接待我的小妍阿姨带我坐上了空中漂浮车,我带着好奇心上了车,问到:“阿姨,这里一幢楼房也没有,那人们住哪里呢?”小妍阿姨神秘地说:“等到了住的地方,你自然就明白了!”

空中漂浮车在大树间穿梭,不一会儿就停在了一棵大树下,小妍阿姨说:“到了,这就是你住的地方!”我犹豫不觉地走下了车子,仔细一看,原来一棵棵大树其实就是一幢幢高楼,这些高楼用特殊的材料制成,像真正的大树一样能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我随着小妍阿姨走到家门口,门就自动开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门,在来的路上小妍阿姨将我的照片传到了门里,所以等我走到门口时,门就自动打开了。哈哈,看来以后我就再也不需要用钥匙开门了。

晚上九点钟,我洗好澡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了。现在正好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可在这个屋子里找不到空调、热水袋和电热毯,但也感觉不到一丁点儿的冷。你一定会觉得奇怪吧!原来这里不仅大树屋冬暖夏凉,而且未来的被子也是这样冬暖夏凉的,更神奇的是它还会根据你的感觉改变温度的高低。

第二天上午,我出去散步,大街上、马路上、人行道上别说垃圾,就连灰尘和汽车排出来的废气都看不见一点,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这是因为城市下面有一个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场很大很大,连着每户人家,不过里面的机器却只有十几台,这些机器上面有六百多个开关,有的能将垃圾变成砖头,有的能将垃圾变成造大树屋的材料,有的能将废水变成干净的水,还有的能将垃圾变成新鲜空气……如果我需要什么的话,只要在自己家里的电脑上写下来,五分钟后就会收到,而且这是永远开着的,但一点儿也不用电,因为只要有垃圾这台机器就会不停地运转。

科技生活 篇3

一、预习作业联系生活

要把英语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指导学生预习有关的语言点、词汇,了解新句型的结构、特点、课文的大致内容,可避开英语知识点零碎和缺乏语言学习的环境,可使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学习兴趣不会减弱。

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发掘身边的英语,感受英语应用的广泛性。例如:学了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Thanks/Thanks a lot/Thank you very much.等口语,就让学生试着在问候、感谢等不同场合,根据需要进行合理使用,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而不是一些枯燥无味的词语。又如在教“There be”结构来表达“我家附近有棵树/有座小山”等一些生活常见的情景。使学生正确使用句型,懂得如何应用口语进行问答,这样使他们有良好的学习意识,应用口语的意识,充满学习乐趣。

二、课堂导入结合生活

要把新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必须在课堂上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教授Book Ⅲ中的过去进行时态的构成和用法,就可用动作、表情或表演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先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然后,帮助他们回答:“He was reading.”接着再让一位同学表演,比如让他(她)去关上门,再问,“What was he /she doing?”帮学生答:“He/She was closing the door.”这样可自然而然引出过去进行时态的否定式、疑问式及其肯定、否定回答,然后再进行逐步操练。像上面的情境教学,可让学生感受到学英语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掌握并运用所学过语言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反映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要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密切联系,有机结合起来,再现旧知识,再现生活情景,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但这就需要老师花大部分精力去备好课。如1.7中,有关询问与指点方向的内容,在Book III Unit1.7 中已经学过了一些内容。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可先画张平面图,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如“Wheres…” , “Its next to/behind/in…”, “Is there a/an…?” “ Walking along this road,and take the first/…turning on the left/right.”等等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如“Can/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How can I get to…/How to get to …?”及指点方向的答语“Its between…and…”/“Go along/up/down/this road and…”/“Take the first crossing/turning on the right/left.”/Go across the bridge.等新知识,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懂得如何询问与指点方向,轻而易举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四、巩固练习体现生活

适量练习有助于学生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且能获得独立做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并且能取得积极思考的欲望。而批改作业则可以从学生作业中发现遗漏和常犯错误的知识。这样就应针对性地出题目进行加强训练,补缺补漏,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和解答能力。

布置练习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设计布置一些基本的、难度不大的题目,又能和生活实际有一定关联的作业,努力做到少而精,又能取得成效。例如,布置现在完成时态的练习时,要考虑到与一般过去时态的区别,这样就可设计如下的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用所给的动词适当形式填空:

①I___(find) my bike. I_____(find) it this morning.

②____ he ____(finish) his work?____he (finish) his work two days ago?

③He____ (live)here since 1980.He____(live) here in1980.

通过以上题目进行比较练习,使学生做到既懂得做现在完成时态,又懂得如何进行辨别时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习题进行训练,可使学生学得自然、轻松、有趣,并能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做题,取得良好效果。

五、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体验英语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组织英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教师可提供一些来源于生活的英语幽默、谜语、小诗歌、谚语等内容,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弥补教材和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通过教英语歌曲,利用实物、图片、角色进行对话,模仿外国人的动作表情,来唤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当然,也可定期举行英语角活动,让学生们一起开口交谈,而内容可紧密结合学生生活选择,目的在于能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的好习惯。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增多,就更能体现学习英语的实效性,提高学习的劲头。

六、环境布置美化生活

1.校园文化的布置: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一方面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另一方面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科技生活 篇4

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中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 着眼点在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方案突出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 通过设置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等课程, 进一步弱化了学科色彩, 强化生活教育思想。因此, 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了解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以生活背景展现情景, 就是把教材中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组建, 通过创设情景沟通起来, 打开学生的生活库, 强化他们的体验,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在我校的生活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我们以学生日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核心, 从低年段的适应家庭到中年段的适应学校再到高年段的适应社会, 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所以在生活语文课堂中以联系生活展现情景就包括了家庭生活情景、校园生活情景和社会生活情景的创设, 体现了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 达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培养目标。

二、培智学校生活语文中生活情景的创设

1. 选取生活素材,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情景创设是教师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 利用游戏、图画、音乐、角色、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等,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许多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多选取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导入、探究、练习教学内容, 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虽然学生很喜欢,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智障学生还要再联系实际进行换位思考, 再现现实生活。智障学生的思维具体直观、概括或抽象水平低, 如果在创设情景时, 直接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 诱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隐藏了语文知识。例如:原来的培智教材第二册安排的识词“前面、后面”, 一幅图画的是, 小木屋前, 兔子、青蛙、小鸟、猫咪、小鸭和小猴在玩“做迷藏”;另一幅图画的是在大树和假山后面, 松鼠、长颈鹿、大象、狮子、小兔、孔雀正在休息。两幅图分别表达了“前面”和“后面”两个词的意思。我们在校本课程里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图:教室的座位图, 学生排队图, 通过观察、思考说出谁在我的前面, 谁在我的后面, 理解词语。结合学生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景, 用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一个个美丽的童话, 更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 突出了生活教育的思想。

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与正常儿童相比发展速度缓慢, 各方面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稳定性。他们的学习特点之一是对周围的事物缺乏长时间的兴趣, 注意力极易分散和不稳定, 不易抓住生活中稍纵即逝的活动、事件。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 还要发掘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 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生活。例如:

(1) 充分挖掘学生一日常规中的素材

(2) 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素材

(3) 参与家庭生活素材

(4) 班级的班队活动内容素材

(5) 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事件素材

(6) 学生课外生活素材

(7)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从其他学科中发掘素材

(8) 随机出现的素材

2. 激活生活经历,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校本教材中很多编选的课文都来自生活,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既注意帮助学生学习自然知识, 又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既注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描写事件的记叙文, 如《学切萝卜丝》《擦皮鞋》《坐地铁》, 学生没有经历, 不易掌握文中的情节, 只会死记硬背, 如果把这些事情放在学生经历的活动中感知理解, 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活动过程, 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对他们而言, 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和经验往往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因此, 教学中尽量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引导他们思考、发现,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所以在语文识词中, 对词语的理解, 没有照搬字典的解释, 也没有孤立地理解, 如理解“快乐”, 提出你什么时候感到快乐?学生争相回答:“当我唱歌、跳舞时感到快乐。”“老师表扬我时感到快乐。”“六一儿童节感到快乐……”教师相机引导学生, 这种感受就是快乐。学生通过自身对生活的体验, 理解得真切、具体、准确, 可见联系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又如学习“生活中的反义词”, 创设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比高矮、胖瘦、轻重的活动, 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根据实际活动体验到一组组反义词的运用, 再把这种体验自觉地运用到生活中, 可见, 如何激活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3. 创设生活场景,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因此,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的教材内容挖掘了生活中的语文素材, 吸收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区域性、实用性的语文教学资源, 学生接触的内容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在生活中能实践运用的。因此, 教材内容的生活化也为我们创设生活场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从而有效实现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语文延伸到生活实际的目标。

(1) 真实再现生活情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 使语文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语文, 感受到语文的真谛与价值。教学时可以对教学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用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认识反义词“多和少”, 结合学校每班订盒饭的人数, 说说哪个班定的人数多, 哪个班定的人数少。

(2) 实物模拟生活情景。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比较占优势, 运用实物展现生活情景, 对于低年级语文课堂表现得尤为重要。低年级课本又具有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 为情景教学的创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迅速感知。如认识蔬菜、水果、餐具、雨具、家具、电器等, 创设“买菜”“水果屋”“我是妈妈的好帮手”等生活情景。

(3) 画面表现生活情景。在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投影、幻灯、多媒体等形式设置情景, 表现生活场景, 体现特有的艺术性和直观性。利用多媒体创设符合实际生活的情景, 无须教师太多的语言说明, 就能够把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表达清楚。如在教学“雨”这一课时, 要认识词语“雨鞋、雨伞、雨衣”, 我们通过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情景:下雨天生活场景的DV, 听雨声, 看雨景, 边看边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 不仅可以熟练掌握词语, 还能明确雨具在具体环境的作用。

4.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记载了情景教学的实例。爱弥儿不会辨别方向, 老师将他带到大森林中, 由他自己辨别方向。这是利用大自然的情景, 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家庭和社会, 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这样全面、无处不在的社会性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智障学生在学习上综合与应用能力薄弱。这就告诉我们, 如果仅仅教给智障学生语文知识, 不注重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 他们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所以我们坚持课后向生活延伸, 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把学生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

(1) 利用社会资源。生活中有许多喜闻乐见的,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接触自然, 深入社会, 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观映入学生的脑海,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一年级的生活语文中, 每一课的看图识词学完后, 可安排课外实践作业:在报纸、超市海报、各类广告上找出我们学过的生字, 再安排一节课交流, 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 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 真正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2) 利用社会焦点。语文具有交际的功能, 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最佳的途径是交流。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此, 课堂教学中, 应创设开放的生活情景, 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交际, 教会学生交流。如在四年级的生活语文中, 学会9个运动词语后, 恰逢青奥会在南京举行, 我们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设计专题作业, 组织“青奥宣传员”的活动, 让学生设计前往场馆的地铁、公交线路, 认清奥运动项目标志, 体会文字在图形中的变化。

科技生活 篇5

技改变生活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想要给各人发现一些世界中没有,但对人类世界有辅佐的对象。

大概你还没有发明,大概你会发出疑问:“科技?科技在那边?”你看,科技就在你身边:电视、电脑、手机、mp3、火箭、卫星、宇宙飞船„„许多几何许多几何,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并且做科技勾当的同时也学会了僵持、学会了全力,学会了不懂的题目问先生、问大人。然则光说、光空想,不去全力地做又有什么用呢?以是我就去介入许很多多的科技勾当,加强我对科技常识的相识。

“为什么天是蓝的呢?”“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呢?”“为什么恐龙会灭尽呢?”„„爸爸也搞不懂我的小脑壳里为什么装了这么多“为什么”,这些小问号太多了,有些题目当先生的爸爸都难住了,这时我就会在书中探求谜底,找不到还要到大型书店去找,总之非要找到不行。对于科技,我们一点也不生疏,由于我们天天都世界在科技的器量中,我们天天都在享受着科技带给我们的利便与快捷。昔时瓦特发现蒸汽机的时辰,曾经惊动全天下,本日我们坐在高高的轻轨上和高速的地铁上,一点也不感想稀疏;一个苹果从树上落到牛顿头上的时辰,智慧的牛顿发明白地球的引力,又按照地球引力的定律发现了很多对象。

从发明到发现,科学家支付了多大的全力啊!

科技正在飞速发展,世界在全力改变。我尚有个特点——爱问为什么。点点滴滴,时事势事,科技无处不在。

在饭桌上,我也会把本身所看到的新常识完好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不只分明白很多常识,并且还加强了表达手段。要知道一位乐成的科学家是从小发现开始的,不是生下来就是科学家的,必然要现实操纵和斗胆想象还要僵持、全力地做才行。总之世界离不开科技,科技在为世界处事。

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篇6

关键词:数学;生活;息息相关

一、从生活中来

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是具体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从情景中引入

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条件之一。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身体有圆又有方,穿着各色花衣裳。吃饭逛街买东西,生活处处少不了。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这里我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这一情景切入,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就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在体验中学习

体验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华盛顿大学有一条标语:“听过的容易记忆,看过的容易记住,做过的容易学会。”这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三者统一的思想不谋而合,生动地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了解、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设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自己进行探索,进行体验。强化实践操作,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体验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是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数学。

(三)在生活中探究

我们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数学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生活是无限的。

二、到生活中去

(一)在活动中感受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经过思考后都能有所得,使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化。而且这样的学习过程还能使部分学生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上下”中,让学生做拍手游戏,让他们在生活、游戏中感受。

(二)在现实中认识

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这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学习图形的认识的时候,先从一些物体中认识图形、物体,再回到生活中去,把这些图形、物体拼一拼,拼成好看的形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各种图形、物体的特点的认识,体会到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在思维中呈现

很多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所讨论的问题一般都经过了加工,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都很单一,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但却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养成。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和结果都是开放性的,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结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在教学百以内的认识:数一数,我们班有多少人?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人说是一个一个数的,有人说是两个两个数的等。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从而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06.

智能住宅——引领未来科技生活 篇7

智能建筑的起源可追溯到1984年1月,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福德市, 人们对一座旧金融大厦进行改建, 竣工后的大楼命名为“cit y place”,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栋智能建筑。随后, 智能建筑得到蓬勃发展, 以美国和日本最为突出。国内的智能建筑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1990年建成的背景发展大厦可谓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 随后还有1993年在广州市建成的广东国际大厦。在这以后, 智能建筑在我国大城市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2000年7月, 我国建设部正式颁布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对智能建筑定义如下: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 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 集结构, 系统, 服务, 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 高效, 舒适, 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主要用于办公楼、酒店、商场、博物馆、体育场馆、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随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城市中的普通住宅和小区, 这些智能住宅和小区也同属智能建筑。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 与生活最最息息相关的智能建筑就是智能住宅了。智能住宅, 又称智能家居, 在国外常用Smart home表示。它通过家庭总线将家庭内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 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及防火装置都并入到网络之中, 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 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协调, 提供工作, 学习, 娱乐等各项服务, 营造出具有多功能的信息化居住空间。智能住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重视人与居住系统的协调, 从多方面方便居住者的生活环境, 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 智能化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颠覆了传统的家居生活理念, 并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试想一下, 我们的住宅不再需要电能, 而是依靠其外墙壁上的太阳能收集储存一体装置和风能收集装置为内部设备提供能源, 阴雨天气一方面可以调用出储存的太阳能供用户使用, 一方面通过雨水收集装置收集水源, 实现自给自足。家里制造的各种生活垃圾可以放入能量转化系统转化为可用能源。住宅的内墙壁, 可以自动调节室内的湿度与温度, 使之达到人体最适宜的范围, 并且墙面可以调用储存的太阳能发光, 取代传统建筑的照明设备, 既节能又环保。

智能住宅与传统住宅的主要区别在于“智能化”, 也就是它不仅具有传统住宅的功能, 而且具有一些“拟人智能”的特性和功能:

1.创造安全, 健康, 舒适的生活环境

现在, 不少住宅的空调系统不符合卫生要求, 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室内大量装饰材料的使用, 使得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超标, 住户经常出现头痛, 精神萎靡不振, 甚至频繁生病的现象。智能住宅首先确保安全和健康, 其防火系统和保安系统智能化, 其空调系统能监测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量, 并能自动消毒, 使之成为“安全健康住宅”。智能住宅对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加以自动调节, 甚至控制色彩, 背景噪声和味道, 使住户心情舒畅, 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2.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

在现代化住宅中, 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 智能住宅可以通过其“智慧”, 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 (或热量) 来调节室内环境,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按照事先确定的运行程序, 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 对室内环境实现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 无人时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温度控制标准, 已成为智能住宅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调与控制行业的最新技术, 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住宅的主要特点之一。

3.通过智能家居系统为住户提供更简便的生活

随着数码娱乐时代的来临, 过去单一的客厅和书房娱乐时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将视听娱乐延伸至卧室、阳台、餐厅等地, 在家里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享受视听影音娱乐, 已成为眼下数字家庭的流行趋势。

传统的可视对讲门铃的终端通常都安装在门口, 显示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智能家居的电视监控对讲免去了跑到门口对讲开锁的麻烦。通过电视大屏幕还可以查看小区内各个监控点的画面, 孩子在社区花园玩耍若不放心, 打开电视就可以实时看到孩子的情况, 社区生活的安全指数不断提升。

智能家居概念进入中国已经近十年了, 人们对智能家居这四个字也不再陌生。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收入的提高, 有一天, 智能家居会因其人性化的服务和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走入千家万户。

摘要:本文阐述了智能住宅的发展, 解析了智能住宅的概念和今后的前景, 提出了智能住宅多种现代化功能以及住宅智能化是当代科学技术在住宅产业中的综合应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住宅

参考文献

[1]张国强, 尚守平, 徐峰《智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科技生活 篇8

一、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作文可谓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也是小学生语文乃至人文素养的体现, 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作文基础和语文素养将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可以说, 几乎所有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 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尽如人意:小学生写作文不是享受, 简直就是受罪, 教师怕教, 学生怕写。学生一听“作文”两字就眉头紧锁, 但为了完成任务, 就随便找《小学生优秀作文》参考抄袭, 或者随意胡编乱造, 作文充斥着假话、空话、套话, 都是陈词滥调, 让人读来无味, 纯属应付。究其关键原因, 小学生的作文与生活隔离, 缺少生活气息, 那只能言之无物, 言不由衷。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因此, 教师要让小学作文回归生活, 叙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而不拘泥于写作技巧与模式, 努力让小学生用作文表达生活, 用生活实践作文, 从而使小学生热爱作文, 更热爱生活。

二、小学生活化作文的内涵解析

小学生活化作文, 是指小学生写作要紧密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 用生活化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主要包括作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即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 作文教学过程与生活相融, 使得小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思考

其实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 更是小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小学生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实践生活的过程, 作文是小学生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 也是用文字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更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将从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过程生活化和作文评价生活三部分加以阐述关于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思考。

(一) 源于生活, 作文内容生活化

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多数是在课堂上, 限制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 使学生没有生活内容可写, 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文是生活的延续, 平时没有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素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可以来自大自然, 可以来自校园生活, 可以来自家庭生活, 可以来自社会生活。大自然是美丽奇妙的百科全书, 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生活素材, 我们不能让小学生的思维受限于教室, 而应鼓励他们走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用心去感悟大自然, 用笔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校园生活同样多姿多彩, 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读书活动、唱歌比赛、各种社会实践等等, 使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 从而提升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把参与校园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便是佳作。

如过完儿童节, 有学生就写了《儿童节———我们自己的节日》;运动会结束后, 有学生就写了《同学, 加油!》;春游过后, 有学生就写《今天真开心!》等等。我们还可以引导小学生从家庭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体验家庭生活中温馨快乐, 表达孩子的真情实感。例如, 母亲节那天, 我会让学生亲自为母亲做一件事, 然后写下来, 第二天到学校交流。《我为妈妈洗脚》《我帮妈妈洗碗》等等, 充分表达了孩子善良天真的童真, 各个真情流露, 体会母亲的辛苦, 并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学生懂得了生活。

我们都是社会的成员, 社会生活中有着无穷无尽的作文素材,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心观察社会,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比如周末可组织小学生走上社会, 走进社区;可以到敬老院打扫卫生, 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可以去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也可以去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结交朋友, 互帮互助, 参与社会生活, 热爱生活, 并把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写出来, 这些都是美文。因此, 作文内容源于大自然、源于学校生活, 源于家庭生活, 源于社会生活, 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心观察, 用心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感知, 有体验, 会表达, 小学生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 丰满有味。

(二) 融入生活, 作文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程度与教学的过程有关, 如果作文教学的过程与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小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并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 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 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所以, 在每次写作前, 我都要创设与生活相关的作文情境, 给学生以思考和启示。

例如, 针对现在小学生生日请客吃饭盛行的现状, 我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 分正方反方两队, 让学生充分准备后进行辩论, 双方学生积极参与、激烈争辩, 热情高涨。辩论结束, 我就让学生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为题作文, 学生可谓思路清晰, 论据充分有力, 且真情实感流露。因此, 通过学生的生活经历, 让学生自由发挥, 展现自我。喜欢什么, 就表达什么;想怎么写, 就怎么写。只有没了束缚, 才能让学生流露真情实感, 写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感悟, 这样的作文可谓内容真实可靠, 语言生动形象。

(三) 回归生活, 作文评价生活化

作文教学, 评价是导向。作文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量小学生作文的好与差, 而是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评价方式回归生活就是把评价的实施过程看成是一种生活, 这个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生活化的评价, 强调课堂生活以外的真实生活, 强调小学生对真实生活的适应, 更加关注小学生作文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另外, 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让小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生活作文写的都是小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的人和事, 教师可以把作文交给“小老师”评改, “小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读, 然后写上评语与感受, 在同学之间完成互评后再交给教师。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再进行评改, 以鼓励为主, 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另外, 优秀的作文可以复印以后在全班诵读;可以设置班级优秀作文专栏, 供大家欣赏;可以推荐到少儿作文期刊发表;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作文比赛等等,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热爱写作, 热爱生活。

科技生活 篇9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形态,科技信息传播

一般认为, 科技型企业是指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 具有核心竞争力, 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同非科技型企业相比, 科技型企业中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的科技专业人员占总员工数的比例较高;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较高;企业管理组织呈扁平性;企业具有高成长性。由于具有技术先进、产品性价比高, 企业品牌形象好、技术服务有保障等优势, 科技型企业可超常速成长。

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向纵深发展、科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 科技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获取市场效益为目的的企业科技传播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形态, 旨在为科技企业对外拓展市场、对内提升凝聚力提供参考。

1 企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

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渠道丰富, 根据对76家科技型企业的传播方式总结和分析, 建立了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四象限结构图。图中, 横轴表示从科技传播内容的通俗性到专业性递增, 纵轴表示从传播方式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以此递增。

在这些传播渠道中, 大部分企业以自办报纸、杂志、网站为传播渠道。随着媒介融合趋势不断加快, 企业官方微博已成为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传播、宣传自身品牌、传递企业文化、表达社会观点的重要窗口。而企业公众微信平台作为新媒体的又一形式, 在加强品牌宣传、传播企业动态信息方面的作用巨大, 在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发展方面更是不可小觑。

2 媒介科技传播形态

媒体是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传播的重要方式。科技型企业利用媒体进行科技传播大体可分为自办媒体、行业媒体、大众媒体等几种类型。

2.1 企业自办媒体

经统计, 76家样本科技型企业都有自办媒体, 具体分为期刊、杂志、报纸、书籍、内部广播、电视等形式。有的自办媒体不仅在企业内部传播, 还向社会公开发行。如由宝钢集团主办的《宝钢技术》、《世界钢铁》等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主要介绍集团取得的技术成果、管理经验和刊登科技性文章。

部分企业拥有专门面向客户、潜在客户、经销商等发行的刊物, 传递企业最新科技和商业信息。一些科研实力强的企业还负责主办其所在行业的学术期刊, 其中部分被新闻总署等相关部门评为“科技核心期刊”。据统计, 76家样本科技型企业中, 有20家企业主办面对全国发行的学术期刊。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主办的《电子技术应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兴通讯技术》等。

2.2 企业官网、社交媒体等

76家样本企业的官方网站中有27家在企业在官网开通了科技传播的栏目或频道, 通过网站向客户、消费者、企业的关注着者普及行业知识, 提高科学素养。

如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的科普栏目“健康社区”, 下分为“健康热讯”、“四季保健”、“医药常识”等六个子栏目。子栏目下又分为“医药常识”、“微量元素”、“滋补保健”等主题, 配有相关知识分享和新闻报道集锦。而南方电网科普频道——电力科普, 下分为“绿色电网馆”、“南方科技馆”、“调峰调频馆”板块, 采用FLASH技术对现代电网的的基础知识、科学原理, 日常省电技巧, 以及南方电网的“智能电网”进行了介绍, 其形式新颖, 交互性较好。

微博作为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传播的新地带, 76家样本企业中有54家企业开通了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 占样本总数的70.1%。开通实名认证微博的企业中, 很多利用微博对结合企业科技信息向公众进行科技传播。

2.3 大众媒体和行业媒体

企业科技新闻是其科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对外重要的宣传渠道。据统计, 76家企业均在传统媒体上进行过科技传播。以工业产品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对外新闻传播中以企业形象传播为主, 科技信息为企业品牌形象传播服务。但不同媒体因定位不同对企业的报道角度略有差异, 大众媒体一般倾向于企业的经济新闻价值, 行业媒体、科学媒体则偏重于企业科技信息。

另外, 有的科技型企业还与权威新闻媒体共同制作专题报道。如中石化集团公司在2013年“两会”期间与新华网推出的“绿色能源‘驱霾’换蓝天”的新闻专题。

3 企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技术性通道

与企业通过大众媒介科技传播不同, 企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技术性通道, 这类传播通道最主要的特点是其专业性与组织性。

3.1 通过文件、技术报告、信息上报形式的科技信息传播

据统计, 76家样本企业均按国家信息上报机制进行科学研究信息的通报。此外, 其财务年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在进行对外信息披露时, 也传播了相关科技信息。

3.2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承担科研课题形式的科技信息传播

在产业经济界, 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经济、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76家科技型样本企业中有53家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 占到总数的70%。如华为公司加入了ITU、3GPP、IEEE等130个国际标准组织, 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180多个职位, 累计向标准组织提交文稿23, 000多篇。

科技型企业拥有的研究资源不但能为企业自身研发产品, 还能够参与到国家课题, 如三一重工牵头参与国家863课题“混凝土泵车远程监控及维护应用系统研制”并成功通过验收, 打破了国外对核心部件的垄断, 加速了核心技术在行业中的普及。此外, 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培训是增加员工科学素养, 提升科学技能的一条主要途径。76家科技型企业每年都会对员工进行各类培训, 如技术知识培训等内容。

3.3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形式的科技信息传播

产学研结合是科技型企业进行创新的途径之一, 它能让科技型企业和学界形成互利双赢的模式。

一般大中型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有不同程度合作, 如神华集团与清华大学开展“低碳能源新技术研究”, 与吉林大学签订《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补充协议书》等产学研项目。这些合作不仅能让企业减少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还能扩大企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范围, 促进其多渠道传播, 增强传播效果。

3.4 通过企业科普活动的科技信息传播

1) 企业科技馆展示。科技博物馆是科技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机构, 企业办的科技博物馆是对我国公共科技博物馆的有益补充。在样本选取范围内共有18家企业开设或与其他机构共建的科技馆、小型科技展览馆等。

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于2008年建成的中国化工博物馆, 便具有“记载中国化学工业发展”、“普及传播化工知识”等作用。联想有限公司下属的联想品牌体验中心是该企业对进行科技传播的小型科技馆, 是北京市批准的科普基地, 向社会普及PC行业的技术、生产、设计知识, 推广和宣传节能环保理念 (1) 。

2) 企业科普活动。科技型企业开展的公益性科普活动都与自身的业务相结合, 利用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来设计相关科普公益活动, 从而公众对相关领域科技的理解。76家科技型企业中, 有41家科技型企业开展了对公众的科普公益活动, 占到了总数的54%。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的CASC两岸青少年航天交流活动和“梦想航天, 情系中华”2011年航天科技夏令营活动;国家电网集团的“用电安全进课堂”校园电力常识普及活动等。

企业开放日也是企业开展科普的一种有效方式。如东方电器集团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公众开放日, 向公众普及工业知识, 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距离感受发电设备的制造过程, 接受科普知识教育 (2) 。

3.5 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过程中的科技信息传播

工业产品中涉及较多的技术细节, 一般有产品工程师、技术客服人员等专人对消费者、客户进行产品的指导和使用说明。通过基于产品服务的技术传播方式, 能有效的传播科技型企业产品和服务中的科技信息。76家样本科技型企业中, 有40家企业生产工业产品 (占总数的53%) , 36家企业生产消费产品 (占总数的47%) 。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 科技型企业利用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的比重不断加大。生产工业产品的科技型企业的广告一般出现在行业媒体或者专业期刊中, 很少进入大众媒体的范围, 即便出现也是以企业形象广告的形式。而面向消费者的普通消费品则一般通过广告、说明书的方式来详细介绍产品中的科技信息。

4 当前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现状来看, 虽然科技型企业在科技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效果显著,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4.1 传播方式多样, 内容同质化严重

我国科技型企业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方式多样, 包括自办媒体、大众媒体、文件汇报、产品展示等方式。但正是由于传播方式的多样, 企业在科技传播中四面出击, 缺少针对性的宣传、策划, 导致在传播过程中缺乏自身特色, 变成“宣教”式的发布信息, 体裁单调, 采用简单的“八股文”形式, 内容枯燥, 难以引起受众兴趣, 传播效果极其有限。

此外, 由于有些科技型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媒体的传播优势不熟悉, 且传播团队中的人员一般身兼多职, 精力有限, 使得自办媒体上的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甚至出现了网站是纸质报纸的“翻版”等现象, 难以打出科技传播组合拳, 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

4.2 忽视媒体的传播作用

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它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明显。但从目前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的实践来看, 科技型企业的传播方式虽多样, 但最主要的传播渠道还是集中在专业媒体上, 内容也主要局限于对专业技术的介绍。虽然专业媒体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 但对宣传企业理念、文化, 传播科技知识等方面作用有限。

另外, 一些企业在进行科技传播时虽比较重视大众媒体的作用, 但由于对不同类型的媒体优势了解不够深入, 且不注重内容的通俗性, 采用较多专业术语, 对专业术语和概念不作任何解释说明, 专业色彩浓厚, 不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更有甚者, 有些科技型企业在大众媒体上刊发的信息存在篇幅冗长、专业性太强等弊病, 导致“外行看不懂, 内行不愿看”的尴尬局面。

4.3 宣传味道明显, 科普“公益效应”弱化

一些科技型企业在传播科技知识时, 不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企业宣传味道浓厚。尤其是在面向公众发行的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上, 记者经常会遇到企业要求添加相关信息介绍等内容, 使得新闻报道带上了“软新闻”的性质, 这样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 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而在研究科技型企业科技博物馆的办馆方针可以看出, 企业的科技博物馆宣传同样存在宣传味道较重的问题, 科学传达的形式缺乏交互性和趣味性, 有的展馆只针对领导视察使用, 不对公众开放。相比之下, 一些国外跨国企业的科技博物馆值得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借鉴。如创办于1961年的日本东芝公司科学馆, 免费向公众开放, 按照主题分为能源与环境展厅, 最新数码技术展厅, 半导体历史、医疗、照明展厅。东芝科学馆把东芝公司发展历史、最新的科技进展和产品发明与公众科学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取得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3)

5 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的优化

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它存在于科技型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的各个环节。为克服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中的不足, 可从多层面进行优化路径的探讨。

5.1 国家立场下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的优化

在我国, 科技型企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科技主管部门可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引导, 重视科技传播对科技型企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大价值, 科学规划, 效管理和, 建立一套基于信息传播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平台;加强科技型企业同科研机构、高校等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 促进科技型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以及技术转移。通过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资本的整合, 发挥出市场体制对于科学技术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服务于我国创新文化建设,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我国各专业性学会、协会及挂靠学会都是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 由于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科技传播活动中缺乏相应的活力。相比之下, 民间的科技传播组织以其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传播内容满足了多元的科技传播的需求。因此, 要充分认识科技传播的民间组织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并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一方面, 要鼓励从事科技传播的民间组织的发展, 开放民间组织注册;另一方面要改革税收制度, 扩大企业和个人对关注与科技传播的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

5.2 企业自身视角下的科技传播优化

互联网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之一, 越来越多的公众使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微博等作为信息获取的方式, 但是, 网络上缺乏优秀的科技传播内容的电子出版物, 其科技传播内容也是良莠不齐。此外, 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 有的内容鱼目混珠, 声称传播科学的背后实际上在推销虚假药品甚至散播迷信思想。作为科技型企业, 在人力资源、技术储备以及经费都有充足的保障, 应该借助自身优势, 利用好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活动。

科技型企业应积极利用企业官网、社交网络、微博等对大众进行科技传播。此外, 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是企业建设创新文化的关键。科技型企业通过企业内部刊物宣传和报道、企业的内部科技信息的培训等方式在企业内部倡导创新文化,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鼓励科技人员不断更新科技知识, 掌握最新的科技前沿。同时, 企业要鼓励企业员工的创新, 给予一定的资源和创新空间, 建立“学习型企业”的创新文化。

科技改变生活 篇10

虽然无纸化办公概念在20世纪末已崭露头角,但时至今日全球仍然在消耗大量的一次性纸张打印文档。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每年全世界办公用纸的产量达到3.62亿吨,直接扔进垃圾桶用过的旧纸张更是多得无法统计。而且废弃的纸张和墨盒等还会带来森林滥砍滥伐以及化学品对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科学家设想,如果纸张能够被“擦写”多次,那么上述状况可以得以改观。现在光盘既然能够反复使用,那么纸张为什么不行呢?

很久以前,人类就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古代僧人把经文书写在硬化牛皮纸上面,在发现字词写错时,或者想重复使用牛皮纸,便会用小刀将旧表层刮掉,在露出来的全新表面上重写内容。然而此举效果并不理想,只要认真仔细地察看,之前写过的文字还依稀可辨,而且刮过几次后牛皮纸就不能再使用了。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化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实验,试制出一种传统纸张无法比拟的新型“纸”,在丢弃之前能够将内容打印和擦除20次。这种“纸”基本上是以玻璃或塑料薄膜形式的可重写介质,其中有蓝、红、绿三种基色,分别使用商用氧化还原染料亚甲蓝、中性红和酸性绿备制。染料中含有作为催化剂用的二氧化钛纳米晶体和作为增稠剂用的氢纤维素,给这种“纸”增添了高可逆性和可重复性。

在对“纸”的写入阶段,紫外光将染料减少到无色状态。可以利用特制晒图机,配合汞合金氧化还原染料将模版文字转印上去。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油墨印刷,因此在经济和环境上可行。目前,彩色文字和图案暂时无法实现。这种染料有较高稳定性,字体清晰,常温下至少可以3天不褪色。在对“纸”的擦除阶段,氧化还原染料恢复其原来的颜色,即成像材料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氧反应而恢复其原来的颜色。只需将这种“纸”加热到115℃,不到10分钟完就能擦除旧文字的内容,使表面恢复空白,可用来写上新内容。

这种“纸”的发明已获得美国能源署的资助,并申请了临时专利。当前研发团队正集中力量想方设法降低总成本,扩大其潜在的用途。例如,使打印文本或图像的清晰度超过3天,能够进行100次循环使用,探索多色印刷的可能性。科学家雄心勃勃,下一个目标是开发有真正纸张质感(即由木浆制成的)的复用擦写纸张。

中性笔打印机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签字笔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例如 , 经常会不小心把笔帽弄云,致使笔尖直接暴露在 空气中,没多久就干掉,结果写不出字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好将这样的签字笔扔进垃圾桶 。但是设计师Taejin Kim和Su-inKim发明的PenPrinter(中性笔打印机),却可以对这样的签字笔进行再利用。

Pen Printer体积小巧玲珑,采用USB接口。它打印所需要的墨水直接来自废弃但笔芯中其实仍然有墨的签字笔,将其插入打印机的墨腔,然后接上电脑即可打印。PenPrinter虽然无法打印彩色内容,但应付黑白的普通文档一点也不成问题。

凹槽可放画笔的凳子

孩子都喜欢涂鸦,但用过的画笔常常到处乱丢,结果下次画画时难以找到,变得格外沮丧。为了帮助爱画画的孩子们随时可以提笔涂鸦,设计师马丁·雅各布森(Martin Jakobsen)别出心裁,开发了一种名为Phant的凳子。这款椴木凳子表面有很多细长的凹槽,可以将画笔完全藏身于凳子的面板中。

“Phant虽然是一种外形很简单的凳子,但是却藏有孩子们童年的许多故事。凹槽记载着宝宝们成长的轨迹,带给他们快乐的回忆。”雅各布森说,“凳面凹槽并非规矩排列,富有变化,有助于孩子天性的发挥。”

高科技备忘贴

对于习惯用即时贴提醒自己的人来说,将一天计划做的事罗列出来必不可少。然而记录了很多张,有时还是难免会忘记。因为想要知道哪个重要,还需要在一张张的即时贴中去找。美国科学家近日发明的一款高科技的备忘贴,却可以避免上述麻烦。这款备忘贴共有5层,上面为白色透明的橡胶,依次排下来为蜂窝磁粉层、LED控制电路层、橡胶电池层和橡胶压敏胶层。

上一篇:WLAN网络规划研究下一篇:非铁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