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

2024-07-15

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精选七篇)

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 篇1

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以往主要关注的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事实上, 全球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越来越聚集于那些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区, 中小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已经开始代替企业国际竞争和产业国际竞争而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

创新网络为研究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以往对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大多是套用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 然而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很难直接运用钻石模型得到满意的解释。基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从理论上看, 是一个崭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从方法论视角看, 它是一种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和分析框架;从实践角度看, 它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制度框架。创新网络既具有理论研究价值, 又具有方法论意义, 同时又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行方案。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高度的关系互动, 创新网络如何推动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内部主体协作创新, 怎样深入分析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及其深层次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整体上提高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成为了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因此, 基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然而, 在我国基于创新网络视角对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学者却凤毛麟角, 研究不但缺乏广度、而且缺乏深度。在现有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尚待解决: (1) 关于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国际竞争力内涵相互关系的研究, 大部分是参考、借鉴国外的理论, 缺乏原创性。 (2) 缺乏创新网络视角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内在规律的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 (3)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缺少采用多学科理论方法的综合研究。 (4) 注重规范性研究和定性分析, 实证研究较少, 针对性不强, 说服力不够, 难以使研究引向深入。 (5) 基于创新网络视角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模型、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6) 对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机理与战略的研究不足[1]。

本文基于创新网络视角重点探讨: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机理是什么?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有哪些?

2 基于创新网络视角提升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机理

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能形成国际竞争力, 而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形成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的创新力, 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创新力来源于创新网络不断产生的创新力。因此, 创新网络是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创新力建立的基础, 也是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1) 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机理

波特认为,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 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1]。产业集群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集群里的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根据波特的观点可以推断, 中小企业集群是产业竞争优势来源, 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产业经济学认为, 产业集聚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中小企业集群是从产业集群发展而来的, 其内涵要比产业集群小, 可以看作是产业集群的一个分支, 该分支中的成员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 是一群位于同一地理区域, 在某个特定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与之相互依赖性很强的机构和客户, 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网络[2]。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是一个庞大的、丰富的、完整的网络, 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网络的现状、拥有的网络资源条件和集群网络发展的各种条件反映了集群具有创新的能力以及集群竞争的未来发展潜力, 为国际竞争提供了竞争条件。在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里, 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和攀比心理的作用, 企业间的竞争加剧, 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 领先者要保持住优势必须追加更多的努力。正是在这种竞争的作用下, 集群整体的竞争力日益提高, 使得集群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更容易进入这一产业的前沿地带, 形成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 硅谷的发展与竞争优势归功于集群内的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 (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中间公司、金融机构等) 构成的创新网络的发展结果。因为在创新网络形成的过程中, 深深根植于其特殊的社会人文环境, 其行为主体不断进行竞争、合作和学习, 如此促进了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的互动, 进而实现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 创新网络产生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创新力的机理

Chris Hendry和James Brown认为创新网络有助于集群创新和产品开发[3]。集群内的各行为主体容易通过网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 比一般的战略联盟更具有创新能力。在中小企业集群内, 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有多元创新主体参与, 各创新主体相互激发而形成的具有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复杂网络为创新网络[4]。波特认为, 创新网络提供各节点间的关系链条, 既是信息、知识传递扩散的关键渠道, 又是知识、信息、技术等在扩散过程中创造价值或知识增值的“价值链” (Porter, 1990) 。网络组织理论认为, 创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有可能发生创新, 当一种新思想、新技术或新信息在某一网络节点产生后, 就会在网络内迅速流动开来, 这种创新因子沿着网络连线在网络中快速传递、频繁反馈, 在反复碰撞和振荡中一项创新就诞生了。在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里, 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间的信息传递、技术扩散、知识传播等都具有双向性的特征, 其节点各个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在节点的联结链条上进行交流, 资源共享, 促进了行为主体间的创新互动, 整个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的创新力就产生了。对广州软件集群的调研显示, 广州软件集群不仅是成千上万个凭自己本领取得成功的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诞生地, 而且也是网易、西码、科友、邦讯、新太集团等几十个成功企业的成长基地, 这些中小科技型企业在其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在创新网络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共同协作与竞争, 推动着广州软件集群的不断创新, 使其获得了强劲的创新力。

(3) 创新网络提升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运行机理

创新网络为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让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内的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专业信息。创新网络不断开辟途径, 接纳各种信息资源, 为创新主体提供无所不在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机会。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 交流双方彼此对等地交换信息, 谈话组合不停地变化, 信息、技术知识就在创新网络内传播开来, 创新网络内松散的联结为相互学习和创新提供了合意的条件。集群内的行为主体在网络联接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集体学习, 通过相互学习与借鉴达到知识共享, 不但有利于整个集群创新网络智力资源的整合, 而且促进了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创新, 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创新网络可以在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内形成互动的信息交流、创新以及竞争机制, 这些内部优势会整合内外有形和无形的创新资源, 形成竞争潜力。通过创新网络, 可将竞争潜力转化成创新力、扩张力和吸引力等外在实力, 该实力又会为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提供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从而真正实现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集群竞争与非集群竞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集群竞争是一种网络竞争, 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创新力是集群组织的一种网络能力, 创新网络是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创新力建立的基础, 也是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美国创造出历史上最长繁荣期的新经济奇迹, 显示了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硅谷集群这一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创新网络的创新活动的推动。

(4) 全球创新网络提升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运行机理

Paolo Guerrieri和Carlo Pietrobelli认为, 通过提供各种国际知识连接, 为中小企业集群再造全球化升级,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生存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当地网络和国际网络共同发展的能力和探索一种知识创新的交互方式[5]。通过创新网络联结, 加强了集群与外部交流与合作, 不断推动创新知识的增值, 推动创新不仅在集群内企业间扩散, 而且还扩散到更广泛的全球创新网络中。通过全球创新网络联结, 加快了国际范围内的资金、知识、技术等流动, 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对外的知识、技术交流和国内外组织结构之间的合作, 使得本地的知识、技术存量有所增加。创新网络不仅产生在发达国家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里, 而且产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里, 在全球范围内, 构建了资源丰富、功能强大、交易成本低、有利于企业开展组织学习与知识转化的创新网络, 这种创新网络可将各种抱负、目标集群连接, 提供各种国际知识连接, 创造本地集群以外更高层面的集群国际竞争力优势, 同时也可促使本地各个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例如广东各地的中小电子企业集群生产的电子产品, 通过广州电脑城等流通平台, 向全国各地电子企业集群提供各种电子产品;同时, 珠江三角洲的中小电子企业集群又与京津唐地区、长三角洲的集群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 许多集群的电子产品通过这些地区销往国际国内市场。可以说, 珠江三角洲电子企业集群处于全球电子企业集群的大网络之中, 参与国际竞争, 使之溶于全球创新网络中, 同时又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各中小电子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3 基于创新网络视角提升中国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战略

(1) 优先发展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战略

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集中在某些地区形成的产业集群中的竞争优势产业, 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的一个较好模式就是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一个国家不可能由于某一孤立的产业而成功, 但会因形成了大量的在地理上集中的产业集群而成功。通常以具有要素优势、竞争优势和竞争潜力的产业为最初的发展中心, 聚集相关上游产业、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 吸引对教育、研究、基础设施的投资, 形成一种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配套一体的相关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既取决于单个企业、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更取决于企业集群的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们必须优先发展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中国台湾、韩国通过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了解, 制定了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的优先发展战略, 曾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2) 传统中小企业集群改造战略

在优先发展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的同时, 传统中小企业集群和新技术的结合同样重要。在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中, 我国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面临国际市场的较大的竞争压力。国际跨国公司由于具有金融实力、技术和管理先进、市场份额高、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等各方面的优势, 在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中所具有的战略竞争优势地位是非常明显的, 尽管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追赶的速度很快, 但仍处于劣势。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的国家, 人口多、劳动力多, 就业问题严重, 再加上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部门仍在传统中小企业集群。今后几十年, 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领域转移, 传统中小企业集群仍然大有发展前途, 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中小企业集群和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并存发展, 对传统中小企业集群的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3) 企业自主创新与网络创新战略

宏观层次的经济环境是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 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能力则是决定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一个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竞争力。目前, 我国集群中的中小科技型企业R&D投入比例偏低、没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 这对企业和集群网络创新都是一大障碍, 因此当务之急是企业应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集成创新、原始性创新相结合, 努力突破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力争突破国外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封锁。另外, 政府应改善创新的制度环境, 突破制度供给不足的瓶颈。在一个诚信缺失、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环境里, 谈不上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众多事实表明, 一旦中小科技型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 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就具有竞争优势, 如中国DVD企业为应对国外专利战, 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VD, 使6C集团在征收专利费时有所顾忌。

(4) 独特优势竞争和品牌带动战略

在尚不具备与发达国家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条件时, 国内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选择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无法兼顾的产业和产品门类, 通过独特优势竞争化战略寻找市场机会, 拓展生存空间。例如:国际家具高端市场几乎都是欧美等家具强国的天下, 广东中山大涌在推动高档家具出口上选择中国具有独特优势的红木家具, 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不存在竞争对手;广东潮州在推动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出口方面, 通过赋予陶瓷产品各种中国文化元素, 使得所出口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成功地打破了意大利等陶瓷强国对高端陶瓷产品市场的垄断[6]。另外, 中国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 就必须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通过建设集群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 有效应对国外的各种反倾销指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之所以能够纵横国际市场, 与他们拥有名扬天下的集群品牌有较大的关系。

摘要:创新网络为研究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创新网络视角, 通过对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分析, 揭示了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运行规律, 提出了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

关键词:创新网络,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Basic Books, 1996.

[2]任道纹.中小科技型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经济导刊, 2008 (5) :58-60.

[3]CHRIS HENDRY, JAMES BROWN.Organizational networking inUK biotechnology cluster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6 (3) :55-73.

[4]吴向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网络视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 (4) :24-28.

[5]PAOLO GUERRIERI, CARLO PIETROBELLI.Old and newforms ofclustering and production networks in changing technological regimes:contrasting evidence from taiwan and italy[J].Science Technology&Society, 2006 (3) :29-38.

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 篇2

科学技术和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渗透到其它各种城市资源和生产要素中,引起其它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显著递增,从而也促使城市总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及其效益显著递增,促使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城市竞争提升。为了分析科技创新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之间之间的计量关系,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实力、社会民生、城市环境、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共8个方面3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广州2000—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广州城市竞争力和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了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的动态关系。研究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对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的支撑和现实的意义。

2 城市竞争力的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参考国内外有关科技创新和城市竞争力文献的分析和解释,同时参照指标体系建立的具体原则,并结合研究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包含经济实力、社会民生、城市环境、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8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2.2 评价方法及结果

2.2.1 评价方法。

目前,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指标赋权法。这类方法主要是根据指标属性的数据特征赋权处理,如因子分析法,熵值赋权法,主成分分析等。另一类是主观赋权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来打分,如层次分析法、专家评估法等。其中,主观赋权法通常考虑较为全面,但难免会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相较主观赋权法,在分析过程中,客观赋权法较少或者没有涉及到专家的主观打分,因此比较客观,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众多的指标简化为几个不相关的公共因子,从而实现对指标的降维处理,在此基础上,以方差作为权重的标准,通过软件计算得到一个较为客观合理的综合评价的结果。

2.2.2 评价结果。

我们通过对广州2000年到2010年指标数据的处理来分析该城市的科技创新对其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在处理数据过程中采取的是SPSS软件。首先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广州2000-2010年城市竞争力得分及其一级指标得分。结果如下:

(1)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

首先对广州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用SPSS软件,分析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第一个为70.864%,第二个为9.711%,第三个为5.684%,第四个为4.839%。四个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1.099%,因此,选取这4个公因子作为主成分,并记为F11、F12、F13、F14。

将各因子特征值所占总特征值的的比重乘以各因子的得分数,然后再相加,我们可以得到广州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计量模型及其结果如下:

H1=(F11*70.864+F12*9.711+F13*5.684+F14*4.839)/91.099,结果如表3:

上表计算出的主因子和城市竞争力得分中,有些值为负值,这些负值说明该年的广州的城市竞争力处于整个11年的平均水平之下。如果得分值为正值,则说明该年度广州评价结果位于平均水平之上。

(2)8个一级指标得分

运用上述方法计算科技创新、经济实力、社会民生等8个一级指标的得分。首先对科技创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75.42%,第2个为14.456%,这两个主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两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9.876%,因此,选取为公共因子,计算科技创新的综合得分。并依此方法分别算出经济实力、社会民主、城市环境、文化教育、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和城市的综合得分,如表4所示:

2.3 相关性分析

2.3.1 单位根检验。

在时间序列中,要建立模型,前提条件是保证变量的平稳性。因为,如果变量不平稳,回归模型就有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从而导致我们无法正确认识现状,并可能会被误导[1]。因此,在建立模型前,要检查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从判断序列是否是平稳序列。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ADF检验中包括了3个模型:第1个含有常数项,第2个同时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第3个没有常数项也没有趋势项。本文选择显著水平为5%情况下判断是否平稳。为了方便统计,本文用H1表示城市竞争力,用Z1表示科技创新,用Z2表示经济实力,用Z3表示社会民生,用Z4表示城市环境,用Z5表示文化教育,用Z6表示对外开放,用Z7表示基础设施,用Z8表示城市管理。运用前文计算的评价值,采用EVIEWS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指标H1、Z1、Z2、Z3、Z4、Z5、Z6、Z7、Z8均不平稳,一阶差分后仍然不平稳,但是经过两次差分后所有指标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ADF检验,说明变量之间均是二阶单整,即都是I(2)。

2.3.2 协整检验。

在研究变量见的关系时,本文选择普通最小二乘法(OLS)。OLS方法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变量的平稳性基础上,否则可能会出现“伪回归”问题。虽然变量经过差分后达到平稳状态,但根据经过多次差分后的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难以说明其经济意义,模型的有效性急剧下降[2]。为此,20世纪80年代,Granger提出的协整(Co-integration)概念是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长期均衡关系的有效方法。一方面避免了“伪回归”问题,一方面解决了经济含义问题协整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变量之间存在同阶单整,由以上的单位根检验可知,本研究中,变量之间均是二阶单整,达到了建立协整关系的前提条件。为了进一步检验序列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两步法),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3]。检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1)若k个序列ytχ1t,χ2t+…,χkt,都是同阶单整序列,建立回归模型

yt=β0+β1χ1t+β2χ2t+…+βkχkt+μt (3.2.1)

模型估计的残差为

μt^=yt-β0-β1χ1t-β2χ2t--βkχkt(3.2.2)

(2)检验残差序列μt^是否平稳,也就是判断序列μt^是否存在单位根。

(3)判断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若残差序列μt^是平稳的,则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否则不存在协整关系。

根据以上步骤,本文的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R^2的值为0.999,修正R^2的值为0.997。DW值为3.38,P值为0.0021。

模型可表示为:

H1=0.138*Z1+0.209*Z2+0.005*Z3+0.098*Z4+0.08*Z5+0.009*Z6+0.111*Z7+0.345*Z8 (3.2.3)

对模型(3.2.3)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ADF统计量的t值为-5.169501,P值为0.0004(滞后阶数采用AIC准则来确定)。

在1%显著水平下,残差不存在单位根,可以判断出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回归模型(3.2.3)并不是伪回归,从模型的拟合度和系数的p值来看,修正R^2高达0.961,在1%的显著水平下,系数均显著,说明模型设定较好。

根据系数可以知道:2000-2010年的情况来看,广州科技创新指数每增长1%,城市竞争力指数可增长0.138%,科技创新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不及经济实力指数和城市管理指数,但大于社会民生、城市环境、文化教育、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此,相比较社会民生、城市环境、文化教育、对外开放、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更能带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2.3.3 Granger因果检验。

从协整分析可以看出,广州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指数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长期均衡关系是否存在先后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分别取滞后期为1、2和3期,对Ln(y)和Ln(Tk)以及Ln(Tl)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中得到,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即科技创新是城市竞争力的Granger原因,反过来城市竞争力也是科技创新的Granger原因。但是,在滞后二期和滞后三期的情况下,科技创新不是城市竞争力的Granger原因,反过来城市竞争力也不是科技创新的Granger原因。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从协整检验以及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广州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具体来看,相对于经济实力指数和城市管理指数,广州科技创新对广州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仍然偏低,但是,相比较社会民生、城市环境、文化教育、对外开放、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更能带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得到了与不少学者的经验研究相类似结论: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是城市竞争力的指数增长的Granger原因,城市竞争力也是科技创新的Granger原因。

3.2 政策建议

3.2.1加大城市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通过调整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促使政府公共财政和科技资源趋向城市创新方面配置。发挥广州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机构密集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科技资金扶持,构建以集企业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移、各类技术成果交易于一体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政策,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力度。

3.2.2 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重点支持对广州市产业高端发展起重要引领作用的高端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企业发展规模化、配套体系完备科技产业群。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转移低附加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调优产业结构。

3.2.3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营造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环境,在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创业投资、科技担保、科技企业上市、发行公司债券等方面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配套完善,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融资环境。

3.2.4 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城乡统筹科技支撑工程,强化农村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云计算,加快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城市科技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医疗、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领域技术研究。开展对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攻关。

3.2.5 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制定有竞争性的人才政策,吸引高端创新人力资源集聚。以产业需求为方向,引进和培养人力资源并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对科技创新人才、风险投资家和科技中介人才等也要纳入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里面,从而保障整个科技产业链条人才供给。发挥企业集聚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炜.广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9):116-117

[2]刘勇.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9):132-134

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 篇3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传统驱动要素对于城市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在明显下降, 而一些软性创新驱动要素的融合, 如以知识、技术、信息、人才、制度、文化的整合等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要素。以知识、技术等形成的创新体系成为知识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的同时, 也促进创新型城市的产生。

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 目前西方的学者们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概括下来主要有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Hall则描述未来城市的蓝图中提到不同方面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建设, 并和一些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学者们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对创新型城市的包括哪些要素、具体特征和从哪些角度来评价一个创新型城市;学者Landry在创造性城市一书中先介绍城市发展及其创造性, 并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出发点, 来研究了创造性城市的一些要素。另一方面有Simmie等学者也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研究, 其中包括选择了5个欧洲城市为对象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虽然西方学者们在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上硕果累累, 但针对创新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确很有限。目前有学者Barkley在研究区域创新发展方面, 通过构建相对的评测指标来对南卡罗来纳地区的城市创新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南卡罗来纳地区的城市划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区域创新系统。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的最早提出是在2006年, 这以后我国学界也开始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一些研究, 也有很多城市参与其中制定创新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在学界和政府共同推动下, 我国对于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也在不断升温。其中杜辉、杨冬梅等学者对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做了研究;韩增林、张士运等学者则探讨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回顾已有的相关文献及研究, 虽然对有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 但实证研究有限, 而且国内具体系统的研究更是凤毛菱角。本文在总结西方和我国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的构建, 以安徽省16地级市为对象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 以期对政府或其他相关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

2.1 理论和构建原则

创新型城市被定义为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来推动城市的发展, 主要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改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即为创新型城市的竞争力。另外, 创新型城市是长期动态变化的, 这也决定了其竞争力也是动态性的特征, 随着创新型城市的不断演进, 其竞争力也越来越强。不同城市创新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 其竞争力也是如此, 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在构建和选取指标时, 为了使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系统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发展水平, 应该需要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西方在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标准上以欧盟创新计分牌 (EIS) 为典型代表, 在2008-2010年修订后EIS的三级指标体系经过改良增加到现在的29个, 主要是从创新使能、企业行为和创新输出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借鉴《2009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中所介绍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欧洲的创新记分牌, 并结合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 以创新技术支撑能力、城市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撑力作为基本准则来设计指标体系。考虑安徽省实际情况和数据可获得性, 构建了三个准则层和14个具体的三级指标 (详见表1) 。

3 创新型城市竞争力定量评估

3.1 数据来源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 所有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年, 一些具体的指标通过已有数据的数学计算获得, 保证数据的真实和可利用性。

方法上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 具体流程包括利用SPSS17软件将对16个城市整理的数据导入, 在因子分析抽取中选择对应方法, 通过方差贡献率来确定各个主成分对整体数据的反映能力, 这样可以获得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 避免多指标变量间信息存在重叠的情况。由于数据的指标是不同类型, 所以在使用前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 以消除量纲差距大的问题。数据导入和标准化处理后, 对选择的14个三级指标继续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 巴特球性检验通过 (KMO值>0.8) , 在以累计贡献率大于85%为标准选取三个一级指标的主成分;其次, 每个一级指标下的各主成分权重则有各主成分解释贡献程度与总累计解释贡献率之比确定;最后利用因子得分 (SPSS自动计算出) 与主成分权重乘积之和得到综合得分。在出来的得分中有正有负 (数据一级指标得分) , 在比较各样本差距时不太直观和方便, 故采用一定数学方法将得到的评价值进行变换 (各评价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 将最小值变为60, 然后将最大值变为100, 其他值扩大相同的倍数) , 得到16个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最后得分。数据处理后, 结果见表2。

3.2 安徽省16地级市创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由表2可看出, 创新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为省会城市合肥, 芜湖也有将强的竞争力。另外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如马鞍山、铜陵和淮南等排名也较靠前。而安徽北部两个城市亳州和宿州创新竞争力得分较低, 处于最后两位。由此可见, 合肥作为省会对其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带头作用, 有高校的依托, 吸引人才的背景, 政府对于创新的大力扶持及良好的创新环境, 无疑都对其创新竞争力有促进作用;而地理位置及城市圈等带动作用对城市创新能力发展也及为重要, 芜湖作为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 地处长江中下游, 为沿江开放城市,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城市等都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富有程度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 对城市的创新竞争力的形成也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马鞍山的矿铁资源、铜陵的有色金属铜矿和淮南的煤矿资源等。

4 结论与启示

第一, 通过以往的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关的实证研究, 再遵照安徽发展特殊性的基础上, 构建了针对安徽省各市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 (创新型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数) 、3个准则层 (创新技术支撑能力、城市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撑力) 和14个具体指标构成。方法上主要采用主成分的实证分析方法, 计算16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第二, 从实证的结果看, 安徽省作为中部省份, 其城市的创新竞争力研究对于其他中部省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地域分布特征相对明显, 省会及周边地区发展较快, 北部两个城市碍于地理位置, 又无自然资源的依靠, 排名靠后。黄山作为旅游推动发展的城市, 其在城市创新竞争力方面显然没有其作为旅游城市富有盛誉, 故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利用旅游这一独特的资源从其他发面推动城市的创新。第三, 安徽省各城市在创新竞争力发展及建设方面并不均衡, 这也不利于安徽省整体创新力的提高。最近几年通过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 来鼓励城市的创新;为实现中部崛起战略, 仿照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等建设了合肥城市圈, 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五市及定远县。带动作用对城市的发展也极为重要, 通过建立试验区和城市圈来实现发展较快的城市带动发展慢的城市, 并且实现县级市和部分县区的共同发展。

另外, 本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样本的选取:纵向上只选了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把其他的县级市也作为样本考虑进去, 这样可以使研究范围更全面;横向上只参考了2012年安徽省的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横向数据面, 比如选取几个年份的数据, 这样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城市在创新竞争力的发展进程。其次也可以把安徽省主要创新竞争力的城市较强的城市同全国其他发展较好的城市如上海、南京等进行对比, 找出其中的差距, 学习一定的经验。最后在指标的选取上因为数据发现有限的原因, 指标的选取量及参考价值可能有限, 在进一步的改进中可以扩大指标数据的来源, 以更全面的方式来体现创新型城市的竞争力。

摘要:创新型城市已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 而对创新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相关评价指标, 选取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城市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各市在创新竞争力的得分, 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了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Landry#space2;#C.The#space2;#creative#space2;#city:A#space2;#toolkit#space2;#for#space2;#urban#space2;#innovators[M].Earthscan, 2008.

[2]Hall#space2;#P.The#space2;#future#space2;#of#space2;#cities[J].Computers, Environment#space2;#and#space2;#Urban#space2;#System, 1999, (23) :174-185.

[3]Simmie#space2;#J.Innovative#space2;#cities[M].London:Spon#space2;#Press, 2001:1-20.

[4]Barkley#space2;#D.L, Henry#space2;#M.S.Innovative#space2;#Metropolitan#space2;#Areas#space2;#in#space2;#the#space2;#South:How#space2;#Competitive#space2;#Are#space2;#South#space2;#Carolina’s#space2;#Cities?[R].REDRL#space2;#Research#space2;#Report, Regional#space2;#Economic#space2;#Development#space2;#Research#space2;#Laboratory, Clemson#space2;#University, 2005.

[5]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 2006, (2) :10-12.

[6]杨冬梅, 赵黎明, 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8) :97-107.

[7]韩增林, 郭建科, 杨大海.副省级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 2008, (11) :35-41.

[8]张士运, 刘好.北京创新型城市进程的国内比较[J].中国软科学, 2008, (12) :86-89.

[9]周天勇, 程安东.2009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0:175-187.

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 篇4

山东半岛城市群位于黄河下游, 北临京津唐城市群, 南接长三角城市群, 同时又与辽中南城市群隔海相望, 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特别是随着国际竞争的深入, 城市作为工业化发展的结果, 在产业集聚、创新、辐射、协调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 可以促使各城市认清自己的地位, 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不断提升各城市的城市竞争力, 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从而带动全省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因子分析

根据对体现或反映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结合可以取得的数据资料, 我们选取了15个相关指标作为主要分析依据。具体为:X1为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X2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 X3为人均GDP (元) ;X4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人) ;X5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 X6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7为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 X8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X9为利用外资占GDP比重;X10为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X11为城市恩格尔系数; X12为年末户籍总人数 (万人) ; X13为城镇就业率;X14为各城市享受国家政策的优惠度;X15为政府对办事效率的重视程度。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对表1中15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 由于大部分指标之间不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并且通过了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 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因此利用SPSS 12.0软件对各指标的标准化数据进行处理, 得出了包括15个变量的初始特征值及其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如表2所示。

表2中显示前4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6.293, 4.144, 2.108, 1.316, 均大于1, 其累计贡献率达92.403%, 即说明前4个主因子反映原始变量的信息已占总信息的90%以上。因此, 选择这4个主因子作因子分析是可行的。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旋转前后主因子的贡献率的对比。从比较中发现, 旋转前后主因子的贡献率的变化较大, 这说明旋转是有效的。表3给出了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资料来源:200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告

从表3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 指标X7、X8、X9 、X14、X15在第一主因子F1上有较大的载荷, 因此, F1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可称为经济发展活力因子。指标X3和X10的载荷很低, 可以看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收入过低和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少等因素不能对第一主因子起贡献作用, 并且它所引起的公共问题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的活力。指标X4的系数为负值, 这说明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过低对经济发展的活力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城市人口过多, 并且随着房地产商的运作使得房价过高, 加之物价上涨, 使得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都对住房望而却步。这就使得人均居住面积过低影响到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对经济的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指标X2和X6在第二主因子F2上有较大的载荷, 它主要反映了居民消费的潜力, 可称为居民消费潜力因子。对于F2, 指标X3、X9、X10和X13的系数均为负值, 这说明人均GDP、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人均绿地面积和城镇就业率过低等因素都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负面影响;在第三个主因子F3上有较大载荷的指标是X3和X5, F3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情况, 可称为居民生活质量因子。对于F3, 指标X4、X6、X8、X11、X12和X13的系数皆为负数, 这表明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城市恩格尔系数、城镇就业率过低等因素都会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负面作用;而在第四个主因子F4上有较大载荷的指标是X4和X12, 因此, F4主要反映了基础设施的拥有状况, 可称为基础设施因子。

根据表3中的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建立主因子得分模型, 即:

F1=0.491X1+0.355X2+0.079X3-0.034X4+0.135X5+0.316X6+0.853X7+0.885X8+0.892X9+0.035X10+0.416X11+0.147X12+0.452X13+0.967X14+0.761X15

F2=0.521X1+0.824X2-0.502X3+0.085X4+0.027X5+0.884X6+0.297X7+0.025X8-0.130X9-0.801X10+0.503X11+0.635X112-0.695X13+0.023X14+0.398X15

F3=0.538X1+0.298X2+0.801X3-0.242X4+0.969X5-0.225X6+0.199X7-0.337X8+0.226X9+0.317X10-0.408X11-0.208X12-0.059X13+0.093X14+0.321X15

F4=0.424X1+0.292X2-0.306X3+0.904X4-0.163X5-0.179X6+0.25X7+0.119X8+0.274X9-0.327X10+0.566X11+0.719X12-0.219X13-0.214X14-0.17X15

各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是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 即F= (31.427×F1+26.921×F2+17.708×F3+16.346×F4) /92.403。若某城市的得分为正, 则表明该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 反之, 则在各城市平均水平之下。计算各城市的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 并进行排序, 结果见表4。

根据表4可知, 反映经济发展活力的因子F1得分顺序为:青岛、威海、烟台、济南、潍坊、日照、淄博、东营。从这一因子得分可看出, 青岛的经济发展活力远大于其他城市, 这是由于青岛开放较早, 具有早发优势, 并且青岛是东部沿海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 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较多, 其经济发展活力始终处于全省前列;威海、烟台位于东部沿海, 与日韩隔海相望, 经济联系密切, 并且因环境优势旅游业发达, 在经济发展活力方面也有很大优势;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 发展较早, 但作为老城经济发展活力次之;淄博、东营是专业化工业城市, 虽经济发展较快, 但活力较弱。反映居民消费潜力的因子F2得分次序为:青岛、济南、潍坊、烟台、淄博、日照、威海、东营。从这一因子可看出青岛、济南的消费潜力高于其他城市, 这是因为它们是山东省发展较早的城市, 最为发达, 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较多, 人口密度较大, 因而其消费潜力大;潍坊近年来发展较快, 已成为综合性城市, 人口较多, 所以其得分也较高;烟台、淄博凭借不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其消费潜力也较大;日照、威海、东营三市因其地域差异和人口较少的特点, 其消费潜力较低。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因子F3的得分次序为:东营、青岛、威海、济南、烟台、淄博、潍坊、日照。从这一因子来看东营得分最高, 这是因为胜利油田对东营经济的贡献较大, 并且人口较少, 因此按人均来看, 东营的排名在前;青岛、威海、济南的优势也较大, 青岛、济南因其发展较早, 经济实力强, 排名靠前;威海作为旅游城市, 环境质量好, 人口又少, 其得分也较高;烟台、淄博虽然工业和旅游业发展都较快, 但因人口多, 其排序在后;潍坊、日照因其发展较晚, 排序不具优势。反映基础设施的因子F4的得分顺序为:潍坊、青岛、烟台、济南、淄博、日照、威海、东营。从这一因子可看出, 潍坊得分最高, 这是因为潍坊近年来发展较快, 但因其区位不如青岛、烟台好, 地价相对较低, 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多, 因此排名在前;青岛、烟台、济南次之, 这是因为这3个地区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 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少, 所以其排名次之;淄博、日照因其经济实力稍弱, 其排名较次之;威海、东营在这方面不具优势。但从综合因子得分来看, 各市的得分顺序为:青岛、烟台、济南、潍坊、威海、淄博、日照、东营。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 综合得分排名相对比较科学合理。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山东半岛城市竞争力的状况, 本文利用上面分析结果中的因子得分, 借助SPSS 12.0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竞争力的状况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表中各类的因子得分是按聚类分析的结果, 对每一类别中各城市因子得分取平均值所得, 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因子得分的位次。

从表5中可以看出, 各类别包括的城市数均不相同, 这从形式上看不如人为分组整齐, 但这却反映了聚类分组的科学性, 它避免了人为分组的随意性。从表4可知, 东部沿海城市因子得分普遍较高。具体来说, 青岛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发展起步较早, 又属于副省级单列市, 享受的国家政策倾斜较多, 其经济实力最强, 4个主因子的得分均在前列, 综合因子得分更是遥遥领先, 它的城市竞争力远高于其他城市, 因此, 聚类分析结果单独成为一类。济南、烟台、潍坊、淄博、日照归为一类, 这几个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 但它们的主因子得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负值, 并且其综合因子得分 (-0.418) 与青岛 (6.173) 仍存在较大差距。威海、东营两市属同一类, 这两市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优势, 但其综合因子得分普遍较低。具体来说, 威海市的优势在于它处于山东半岛的最东部, 城市环境较好, 旅游业发展较快, 与日韩经济联系较多。而东营市的优势在于胜利油田经济效益较好, 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业发达, 可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

三、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 山东半岛的8个城市可分为三大类, 针对这三类城市的不同特点, 可分别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类城市只包括青岛, 对于青岛来说, 应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城市竞争力:

1.强化青岛的中心城市地位, 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城市建设档次

青岛是山东半岛内发展最早、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青岛已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圈网络式”发展战略中, 把青岛划为半岛城市群的主中心。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强化青岛的龙头城市地位, 发挥其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作用, 从而提高城市的建设档次, 进一步提升青岛的综合竞争力。

2.发挥外向型经济的优势, 带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优化升级

青岛是山东半岛中最大的国际性港口城市, 进出口贸易便利, 并且青岛是副省级单列市, 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较多, 有利于吸引外资, 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而且青岛与日本、韩国相距较近, 可充分利用日韩制造业转移的机遇, 进一步带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优化升级, 从而不断提升青岛的城市竞争力。

3.提高青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一座城市在其区域和自然空间内, 在不以牺牲城市未来需求的前提下, 以清洁、节约、环保的手段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文明、环境的全面发展和和谐统一。青岛在山东半岛各城市的发展中一直遥遥领先, 已发展成一个大区级超大型综合城市, 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不断提高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而带动其城市竞争力的发展。而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内外公众对这个城市的总体的、抽象的理性概括和评价, 也是城市与公众之间、城市之间传递信息和思想的外在形式。青岛在城市形象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青岛市的政府门户网站最早把青岛介绍给了其他城市。青岛海尔、青岛啤酒节, 特别是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使得青岛走向了世界。通过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可以进一步提升青岛在山东半岛中的城市竞争力。

第二类城市包括济南、烟台、潍坊、淄博、日照, 根据这5个城市的特点, 可提出以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1.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 提高群体竞争力

针对第二类城市的地位和特点, 分别定位:济南是山东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山东中西部以及省际区域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综合性省会城市;烟台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 黄渤海咽喉地带的海陆交通枢纽;淄博是以石化、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专业化制造业城市;潍坊是以海洋化工、机械、食品加工为主导的综合性制造业城市, 连接山东半岛与鲁中、鲁西的交通枢纽;日照是以临港工业和海滨休闲旅游业为特色的深水港口城市, 鲁南的出海门户和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之一。今后发展中, 济南、烟台作为“三圈网络式”发展模式中的副中心和次中心, 应发挥对青岛这一主中心的辅助作用, 从而共同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并且各城市应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 发挥其比较优势, 协同发展, 共同提高山东半岛的城市竞争力。

2.融入城市群, 互补合作, 错位发展, 有序竞争, 提高群体的城市竞争力

城市群是一个巨大的城市群体, 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城市群体, 城市之间有着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第二类城市中既有作为省会的大城市济南, 也有迅速发展的中小城市潍坊和日照。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各城市应迅速融入城市群, 同时城市之间应开展合作竞争, 大城市应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而小城市应错位发展, 突出特色, 避免同构现象, 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提高群体的城市竞争力。

3.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市化步伐, 从而提升城市的社会发展潜力

此类城市中, 各城市都下辖不少县级市和乡镇。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 应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城镇合理分工和优化区域用地结构等措施, 引导人口健康有序地向半岛地区流动和迁移。同时应发掘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 使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加快实现城市化。再者, 还应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不但增强了其劳动技能, 而且也提高了其文化素质, 这样有利于山东半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类城市包括威海和东营, 根据这两个城市的特点, 可提出以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1.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 威海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现代制造业发达的生态化海滨旅游城市, 是中韩经贸交流的前沿门户;而东营则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专业化石油、机械工业城市, 是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基地。两者都具有比较优势, 今后发展中, 威海可利用其优越的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 并利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发展现代制造业, 以增强其特色优势。而东营可凭借胜利油田的资源优势, 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并进一步加强其研发能力, 从而提升其城市竞争力。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发挥其区位优势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的最东端,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并且其环境优美, 近年来与日韩经济联系密切, 今后发展中可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利用外资发展自己。而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基地, 在发展中也应注重招商引资, 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步伐, 以带动本市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而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分析各城市在山东半岛内部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各城市的优劣势, 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与河南城市人才竞争力 篇5

一、人才问题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进入新世纪,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 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1. 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定因素。

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本与科教兴国密不可分, 只有高科技及其载体才能为科教兴国和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中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才会有可靠的保证。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马歇尔曾经说过:“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投在人身上的资本。”[1]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在继续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 加快形成中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河南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 如何把人力资源大省转变为人才大省, 就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2. 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各种资源中, 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 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 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果,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 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 关键是英美两国聚集了当时世界上一大批最优秀的人才。国际间的经济科技中心的转移是这样, 一个地方发展、一个企业成功也是如此。谁拥有了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 没有大批的人才, 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所以, 我们搞四个现代化, 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2]

3.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靠的是人才的推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物质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 认为物质是稀缺的, 注重劳动力、资金、原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知识和技术则被视为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而现代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入是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信息社会, 人力资源超越了一切。世界发展的事实表明, 世界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的重心业已转移到以知识信息积累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体现出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

二、河南省人才基本状况分析

根据河南省2010—2020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显示, 到2010年, 河南人才已经规模进入全国前10。有数据显示, 河南省的人才贡献率在全国排名第12位。2004年, 河南省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提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靠人才兴中原崛起大业。几年来, 河南的人才状况有了极大改善, 但还远远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整体来看, 河南省的人才状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人力资源比较丰富, 但人才资源亟待加强。

作为有着上亿人口的大省, 河南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如何把人口负担转化成人才资源的优势, 对河南今后十年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 当前河南省的人才工作既面临良好的机遇, 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 河南提出了人才强省战略, 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人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看来, 河南省人才总量仍相对不足。今后十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如何正确应对挑战, 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人才队伍, 聚集各类优秀人才, 成为关系河南发展的根本问题。

2. 人才结构不合理, 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

高等教育在中国已经基本大众化, 河南的职业教育规模还位居全国第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不仅是河南, 就是全国都存在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状况, 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问题。高层次人才作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 是人才队伍的核心所在, 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层次人才短缺的情况, 河南省提出, 在未来5—10年, 引进大批高层次海内外人才, 还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急需的重点领域专门人才。主要有:“中原经济区”建设急需的高层次战略研究人才, 开展大招商急需的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谈判人才, 加快城镇化进程急需的高层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人才等。

3. 人才机制不健全, 创新动力不足。

人才机制不健全在中国也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制定中长期人才规划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健全了人才机制, 才能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激发内部活力, 从而最大可能地留住了宝贵的人才, 目前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 相比沿海发达城市, 内地本就没有优势, 再加上一些行政弊端, 河南以及其他中西部省份的人才流失都是比较严重的。此外, 体制机制的不健全还直接影响着人才队伍的创新动力, 只有健全了人才机制, 才能体现人尽其才、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 最大程度的激发人才的创造热情。

三、建设创新型大学,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培养人才, 尤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在知识、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大学的这一职能更为明显。世界各国都认识到, 要想快速发展, 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中国在2005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为了这一目的。只有全社会形成一种创新氛围, 才能实现创新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对于河南省的高等院校来说, 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本省,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用, 按照创新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职能。

1. 创新型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国家应具备几个基本要求:其一是科技进步贡献率70%以上;其二是科技投入, 要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2%以上;其三是对外技术依存度30%以下。就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 和创新型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近年来, 随着中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们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这一变化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培养质量的降低。创新型国家靠的是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养靠的是学校教育。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 作为引领教育事业的高等教育, 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改革教育体制, 大力推动教育创新, 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河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最为紧张, 培养任务最为繁重, 因此更需加大建设力度。

2. 创新型大学的根本任务。

大学是高层次人才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 也是学术氛围最为浓厚的地方, 大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创造新的知识, 高校应成为培养创新文化和培育创新精神的基地。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些僵化和封闭, 很多时候还处于层层应试、学历至上的状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 书本成绩很好, 但是动手能力差, 创新精神明显不足。”[3]这清楚的反映了我们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 只有创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目标, 才能把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

3. 创新型大学是人才强省的原动力。

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 杰出的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引领科技发展的方向, 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的决定因素。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 大多数科技创新都会出现知名高校的身影。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聚集了一批最高水平的学者, 曾经获得25人次的诺贝尔奖;德国的马普学会是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基地, 获得17人次诺贝尔奖;美国贝尔实验室获得11人次诺贝尔奖, IBM实验室获得5人次诺贝尔奖。对于河南省乃至中国来说, 要想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 必须着力于自身人才的培养, 而创新型大学就是源动力。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中, 大学教育是最具开放性的,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是一个长远的、持续的伟大事业, 同时又是一个涉及到教育、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币和市场等诸多不同方面的宏伟工程, 是全社会的任务, 这其中大学教育就是源头。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的条件下, 只有大力推进创新型大学建设, 才能逐步适应河南省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使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稳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当今世界, 人才尤其是高科技创新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而培育创新型人才就成为国家持久发展的根本。高等院校作为生产知识、传承文化的载体, 自然就成了这一任务的承担者, 这是大学的基本使命。河南省拥有上亿人口, 人力资源潜力很大, 通过高等教育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对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城市竞争力,创新型大学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M].朱志泰,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23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20-221.

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 篇6

1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缺乏统一规划

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发展模式的确立使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在此基础上,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 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在建设过程中, 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由于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信息技术与其它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显得尤其重要, 这就需要有宏观调控部门进行系统的统筹规划。而我国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忽视了这一步骤, 使智慧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盲目性, 这成为阻碍我国智慧城市进程的主要障碍, 亟需解决, 也为专业化研究指明了方向。

1.2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缺乏创新思路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思路是政府主导, 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 智慧城市在我国缺乏创新性思路, 由此而带来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城市的建设是要突出功能区分的, 城市之间应该做到功能互补, 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如此, 如果城市的建设包括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千篇一律的, 则既不能实现城市之间的功能整合, 又会增加城市的建设成本, 从而造成城市建设资金的浪费。其次, 城市同质化还将导致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沉沦, 限制城市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3 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难以“物尽其用”的问题

现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及工作人员得不到合理配置, 即难以实现“物尽其用”, 其实不仅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 世界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具体的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 可能使建设过程盲目进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地方官员的不作为, 将智慧城市建设视为政府“形象工程”, 成为标榜政府政绩的面子工程。此种工程耗资巨大, 却只起到了彰显政府政绩的功能, 没有给人民带来实际的便利。其次, 智慧城市的设计方案没有与该城市现行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相匹配, 两者不能默契配合, 也是制约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综上叙述, 构成了城市建设中难以“物尽其用”的难题, 在今后的建设中, 要针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研究, 并尽快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2 信息技术背景下智慧城市发展的创新思路

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其存在总体规划不足、缺乏市场导向、难以“物尽其用”等问题, 由此给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障碍, 如何更好的建设智慧城市, 这需要采用科学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设计思维。

2.1 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设立全国统一规划

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设立应该在国家层面设立全国统一的规划。在国家层面上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设立全国统一的规划, 能够整合我国智慧城市的城市功能, 避免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浪费与资源浪费, 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率。全国范围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就是从全国的高度,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来统一协调全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应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国家统一规划离不开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该标准的建设主要是规范智慧城市建设, 避免智慧城市建设的盲目性。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 在智慧城市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我们在物联网和空间数据方面的国家标准规范相当缺乏, 因此要注重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制定国家标准, 一方面需要国家组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来进行科学分析, 另一方面可以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 在试点的过程中, 将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制定的标准进行实际应用, 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完善标准, 等待标准成熟时, 则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应用。

2.2 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 人力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其顺利运行的重要环节, 其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因此,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也要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主导需求,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制定智慧城市的具体实施方案时, 一定要符合城市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 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需求规划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以建设符合人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宜居城市。在前期规划中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 建设智慧城市不能靠天马行空的想当然, 而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作用。

2.3 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到“物尽其用”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生产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建设完智慧城市仍不能做到资源和人才的合理配置, 不能为城市居民创造便利、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 那么智慧城市的建设就只是一句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话, 即使建设竣工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 在实际建设中, 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针对这点可以从两方面制定应对措施: (1) 在设计城市建设方案时, 要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 建设完工后要求能为大多数居民带来福音。 (2) 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在竣工后投入使用时也要设定一定的制度保障, 保证市民在遇到问题时, 可以及时的向有关部门反映, 还能及时制定解决措施, 使其社会保障功能发挥的更加完善, 体现智慧城市应有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邓小勇.信息化提升城市竞争力初探[J].中国信息界, 2010 (04) .

[2]吴建新.以智慧政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界, 2011 (05) .

[3]周晓慷.在期待中发掘“无线”价值[J].通信企业管理, 2008 (08) .

[4]郑大永, 郑宏剑.理性建设无线城市[J].通信企业管理, 2009 (03) .

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 篇7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使世界各国城市面临着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压力, 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 对于城市竞争和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外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相关学者以及政府决策者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五大角度。

1.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其一, 把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创造财富和提高收入的能力 (Porter, 1998) , 并把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归纳为城市领导者的素质 (尤其是领导城市参与世界贸易的能力) 、信息技术和知识产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民营投资 (包括外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相对减少后所发挥的助推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等三个方面。其二, 把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创造财富和推动区域发展的能力 (郝寿义、倪鹏飞, 2002) , 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是一座城市在竞争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优势。其三, 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 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并促进城市持续增长的能力 (宁越敏, 2001) 。其四, 侧重于强调城市的对外服务功能和城市之间的相互协调, 认为城市竞争力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进步及其对外影响 (于涛方, 2003) 。其五, 强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认为城市竞争力的本质特征综合服务功能, 主要表现为经济资源及其配置活动的集聚与扩散效应等。虽然上述五种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在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都认同城市竞争力内涵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并一致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各要素的合力的结果, 对城市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代表性的理论及模型

主要有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WEF的国际竞争力理论、Iain Begg的“迷宫”模型、IUD的城市价值链理论、J.Sobrino的产业竞争力模型、P K Kresl&B.Singh的城市—需求者博弈模型以及中国社科院倪鹏飞的“弓弦”模型等。其中, 迈克尔·波特从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入手, 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作用和机会因素等六大层次进行多要素分析, 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WEF的模型以国家竞争力为直接研究对象, 认为核心是企业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8个要素对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Iain Begg通过提出一个复杂的“迷宫”来说明城市绩效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尝试着将影响城市经济行为的因素集中在一起, 将不同的竞争力因素归为一个系统, 以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 结合就业率和生产率分析了城市经济行为与公司、企业运作的紧密关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IUD) 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理论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城市价值链”模型, 并揭示出城市形态演化的5种基本模式。倪鹏飞提出城市竞争力的弓弦模型, 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通过其产业竞争和增长的绩效来表现。该理论将城市竞争力分为硬分力和软分力两部分, 硬分力包括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和聚集力等;软分力包括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和秩序力等。如果把硬分力比做弓, 把软分力比做弦, 把城市产业比作箭, 它们相互作用, 形成城市竞争力, 则弓弦质量越好, 搭配越恰当, 所形成的力越大, 产业箭射得越远, 获得的价值越大, 任何部分有问题都能影响到城市价值的获取。

3. 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倪鹏飞 (2002) 指出, 基础设施是城市竞争力最重要的构成或影响力量, 技术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越来越至关重要。宋小芬、阮和兴 (2004) ;阮平南、宋怡 (2006) ;殷乾亮 (2007) 从文化的不同方面指出文化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李涛 (2005) 则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蒋玉宏、单晓光 (2007) 认为, 知识产权制度以产权确认和交易功能及对创新资源要素的流动导向功能参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从而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单定方、陈昭锋 (2007) 基于FDI的区域城市群竞争力提升存在的固有缺陷,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提出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基础来提升城市FDI集聚能力。

4. 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国外评价城市竞争力的两种传统方法是城市竞争性资产评价法 (B Lever, 2002) 、城市产出评价法 (I Begg, B Moore&Y.ALtunbas, 2002) 以及“资产-产出”混合评价法 (I.Deas&B.Giordano, 2002) , 而国内大多数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一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结构模糊关系矩阵的方法、基准评价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纵横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方法等等。更多的学者则是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合起来 (沈正平, 马晓冬, 戴先杰, 翟仁祥, 2002) , 还有部分学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加以评价 (李永强, 2007;唐世龙, 2007) 。

5.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研究建立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大要素模块、25个要素支撑点、107项评价指标。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IUD) 在这一领域有“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和“中国城市竞争力解决方案”的研究成果, 它以“IUD全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 提出“城市价值链模型”。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有5个层面: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倪鹏飞把城市竞争力可分为硬分力和软分力, 并据此将城市竞争力指标分为两套, 共88项, 其中显示性指标4项, 解释性指标84项。宁越敏等在继承IMD和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39个具体的城市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此外, 上海社科院、王桂新、周宏山也分别进行了理论探讨。但到目前为止, 国际上尚无一个成熟的并被广泛接受的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

二、产业集群的理论演进及现状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为代表的外部经济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阿尔弗雷德·韦伯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新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 (P Krugman) 把地理区位作为分析市场和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立了区域经济集聚的分析模型。Lynn Mytelka和Fulvia Farinelli基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把产业集群分为3类:非正式集群 (例如加纳库马西Suame Magazine汽车零部件集群) ;有组织的产业集群 (例如尼日利亚Nnewi汽车零部件制造集群、巴基斯坦锡亚尔科特外科手术器械集群) ;创新型集群 (例如丹麦日德兰半岛家具业集群、意大利Belluno眼镜产业集群) 。Markusen根据产业区结构特征, 把产业集群分为马歇尔新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产业平台、政府定位型产业区;Mc Cann等根据集群中企业特征、集群内关联和交易的特征把产业集群分为纯粹集聚、产业共同体和社会网络;Guerrieri和Pietrobelli根据企业间关系, 把产业集群分为 (偶然的) 企业的地理集群、马歇尔式意大利) 产业区域、存在某种领导者形式的企业网络。Peter Knorringa和J.rg Meyer-Stamer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研究中, 借鉴Markusen对产业区的分类方法, 把产业集群分为以下3类: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总地来说, 西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虽然源远流长, 但对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至今尚未找到一个可以遵循的统一的标准。产业集群概念界定的多元化反映了在产业集群的规范研究方面存在的争议, 而对产业集群的分类则反映了国外在集群的实证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我国, 产业集群的研究起步较晚。它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量出现企业集群 (浙江称之为块状经济, 而广东则称之为专业镇) 后才引发了国内学者对其广泛关注的。对这一问题, 学者们主要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分类 (孙振明, 2008;丁建军, 2008;方澜, 2009;王瑛, 2011) 、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和机理 (周镕基, 2006;高云虹, 2007;阮平南, 2007;赵广华, 2008;张学伟, 2010;李小康, 2012) 、产业集群的优势或竞争力的研究 (彭穗, 2010;黄建康, 2011;孙霞, 2012)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体系 (彭宇文, 2012;何悦, 2013) 等角度进行分析, 也有部分学者从分工 (徐康宁, 2003;梁琦, 2004;王春宇, 2006;胡永亮, 2006) 、聚集效应 (徐康宁, 2003;胡永亮, 2006;向世聪, 2006;陈柳钦、黄坡, 2008) 、非正式的组织和制度 (符正平, 2002;李新春, 2002;盖文启、朱华最, 2002;徐康宁, 2003) 、经济地理 (范剑勇, 2003;张吉鹏, 2004;李金艳、宋德勇, 2009) 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的内在关联

1990年, 美国迈克·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Industrial Cluster (即产业集群) 概念, 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实际上是为国家推动发展区域经济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战略思维, 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的内在关联研究由此展开。近年来, 我国亦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黄绍臻 (2004) 提出产业竞争力决定城市竞争力, 提高城市竞争力必须培育产业集群。倪鹏飞 (2005) 认为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源泉, 并把产业集群作为《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的年度主题。阮平南、宋怡主 (2007) 在分析城市竞争力与产业力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产业力在城市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王东强 (2009) 认为, 产业集群面临着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 可以运用产业品牌理论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综合以上学者观点, 可以将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联归纳为三点:其一, 产业集群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对其外部的交易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我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获得产业的整体升级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从而促进城市产业组织的合理化。此外, 由于大量企业在共同市场环境中从事相似的生产经营活动, 便于采用相似标准来评估企业绩效, 从而推动城市产品结构的优化。其二, 产业集群的内部组织特点和资源整合功能为区域比较优势向区域竞争力优势的转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从而成为构建区域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必将促进区域内既有的资源投入及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 形成其他地区难以模仿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其三, 产业集群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发展不仅可以促进集群内部新的相关企业的快速产生与发展, 而且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企业集中效应, 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中, 提高一个地区的区域生产效率, 从而有效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总体而言, 现有研究关注到了产业集群发展在城市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性, 并就其内在关联进行初步探讨, 其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文献资料。但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其一, 基于产业集群战略的角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分析相对欠缺, 而实际上产业集群战略规划及相应的政策体系建设, 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二, 产业集群和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 需要结合具体城市发展案例加以深化探究, 而这在目前的研究中并不多见。其三, 对产业集群和城市竞争力融合的内在规律缺乏系统性分析, 且忽略了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差异性, 带来对策研究泛化, 缺乏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Leo Van Den Berg, Erik Braun, Willem Van Winden, 琼洁.创新发展集群: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 2010, (9) .

[3]阮平南, 宋怡.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7, (2) .

[4]舒银燕, 张华.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J].未来与发展, 2004, (5) .

[5]王东强, 田书芹.城市竞争力提升:从产业集群到产业品牌[J].商业研究, 2009, (10) .

上一篇:读写结合训练写作下一篇: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