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共享云时代

2024-07-09

走进共享云时代(精选五篇)

走进共享云时代 篇1

共享经济 (Sharing Economy) 在今年堪称火爆。Uber、Airbnb已经在全球共享经济模式中先行一步, 目前Airbnb业务已经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19000多个城市, 而Uber也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落地。

共享经济其实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从事共享经济的企业共同的特点是名下并无多少实际物产, 而是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来管理车辆或者房屋,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不重视所有权, 而是强调使用权, 不管客户在哪里, 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提供优质服务。这和当下热门的云计算非常吻合, 换句话说, 云计算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共享经济。

云计算与共享云

自从2008年谷歌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以来, 其市场被迅速打开。目前包括微软、谷歌、IBM、华为、华三通信等中外企业在内, 都已经公布了自己的云计算战略。用一句比较普遍的观点来说, “云计算已经是大势所趋, 今天的IT厂商或者正在进行信息化规划的企业, 如果想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都不会置云计算于不顾。”

根据对云计算的标准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对IT资源的使用模式, 是对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 (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 提供无所不在的、标准的、随需的网络访问。资源的使用和释放可以快速进行, 不需要多少管理代价。

同样在很多场合, 云计算被寄予了各种不同的希望。首先它不仅是动态的, 随时使用, 按需提供;其次它还是低成本、高效率的, 可以随时分享的。换句话说, 云的明天就像是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水电一样, 而人们只要付费就可以得到云计算服务。

今天, 云计算已经被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广泛接受, 同时也出现了公有云、私有云两种不同模式的云, 各种模式的云计算之间的讨论也非常之多。当前公有云在国内发展迅猛, 而私有云也在承载更多的企业应用, 随着开源技术发展, 开源云计算也被认为是未来的主流。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 云计算也进入了共享时代。这并不是说之前的云计算不是共享的, 由于云计算的特性, 它带给企业和政府行业的IT架构将是革命性的影响, 甚至是一种颠覆。通过改变原有的IT架构, 云计算能够形成更多的创新和服务, 并能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将服务进行共享。在共享模式之下, 云计算的基础设施、资源和服务能够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未来云计算什么样?以能源管理作比喻, 云计算在诞生之初, 很多人希望像用电一样使用云计算。未来用电可以通过分布式能源来提供服务, 向能源互联网发展, 云计算其实也会获得在能源领域那样的一种延伸。

据华三通信云产品线总裁吴健介绍, 未来云的发展将会与电的发展一样, 每朵云可以供给自己使用, 同时也可以将多余的资源共享给别的云使用, 是一种真正的双向共享状态。

按照共享云的实现步骤, 可以分为三步:从专享到分享, 最终帮助用户实现共享。在分享阶段提供混合云与多级云方案;在共享阶段提供云交换中心, 实现资源与能力的共享交换。

共享实现共赢

2015年7月24日, 四川省政府成立了由办公厅、发改委、财政厅、公安厅、经信委等组成的政务云领导小组, 快速推动四川政务云建设。经过1年酝酿、60天的高效建设, 四川省级政务云正式启动。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省级政务云包含云主机、云存储、云防火墙、云数据库等功能。目前, 已有13个省级部门、27个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运行。据了解, 政务云并非把各部门的数据简单地储存在一起。重点在于将数据整合后, 利用云计算技术, 进行虚拟化的统筹和调度。形象地说, 以前各部门自建信息中心, 一人一口锅, 常常吃不完, 现在大家合起来共享一口大锅, 上面架上九宫格, 谁饿的时候谁吃, 并不浪费。

像四川省政务云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政务云应用中, 省级和市级的政务云平台之间, 实现IT资源的互相调用, 形成多级云的架构;还有一些云应用则采用混合云模式, 例如有的政府网上办事系统将公众门户基于公有云平台, 而将重要业务应用放置于政务专有云之上。

从目前来看, 大部分的政务云用户都处于私有云和分享云阶段。未来这些独立的云彼此之间应该可以实现共享, 通过云交换中心, 用户自建的云之间可以实现IT资源的交换, 也就是“共享云”的模式。如果形象一点来比喻, 用户自建的云如同私家车, 而共享云则如同Uber, 用户可以将自己云中的闲置资源共享出来, 供其他用户的自建云使用, 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又可获得收益。

共享云是分享云的延伸, 将原本独立的云通过云交换中心联系起来, 实现一张云的网络。按照华三通信对共享云战略的部署, 在专享阶段提供私有云和专有云方案;在分享阶段提供混合云与多级云方案;最后在共享阶段提供云交换中心, 实现资源与能力的共享交换。当然, 整体方案的融合、可运维、安全、场景化是共享云的核心能力支撑。这样既实现了内部云、网、安全以及超融合基础架构, 又可与第三方的产品、方案乃至云系统进行融合;通过自动化云管理工具和专业运维服务, 叠加上以往的运维经验, 为用户的云运维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同时, 在标准化的云内核上推出政府、教育、企业、卫生“四朵云”所相应的解决方案, 并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从而让交付给用户的每一朵云都充分满足自身的独特需求。

生态圈或是挑战

目前云计算在政务、企业、教育等领域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各项技术和解决方案都很成熟, 但是云计算发展仍面临很多的挑战。

业内关于云计算的未来发展声音有很多, 同时每个用户对云的理解也不一样。公有云、私有云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客户群定位。可以认为未来不会只是一朵云, 云的多样化是必然的, 这也正是云计算成熟的标志, 而如何真正实现云与云之间的资源与能力交换才是最关键的, 这也是共享云的目标。

结合客户群需求的多样性, 以及当前云化现状, 共享云可能会在企业或政府行业先形成突破。虽然公有云和共享云在很多方面比较相似, 但是两者却并不完全相同。可以这么认为, 共享云是一种云的服务和新的建设模式, 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云的资源和服务在多朵云之间真正的双向共享。当企业或者机构的IT资源和能力不够时, 可以借用别人的;当IT资源和能力富余时, 可以为别人服务, 为自己创造收益。

据了解, 目前部署共享云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技术挑战和生态挑战。前者是解决如何实现多朵云之间的资源相互调度, 后者则包括利益、流程、结算模型等等。对此, 华三通信给出的应对方案是:多朵云之间的资源调度与网络强弱相关, 华三通信在网络领域拥有丰富的积累和先天优势, 云网融合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其次是解决应用生态挑战, 需要共建生态。

当然, 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不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比如利益的分配等问题仍现实存在, 如何建立在信任基础上达成的共享机制?在共享云的模式下, IT、业务会怎样进行调整?这些也是接下来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走进共享云时代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云计算;共建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7-0004-03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急切。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已持续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学校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但由于存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够、缺乏统一规划、经费不足、技术力量不强、没有相应机制等问题,造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林立等现象突出。面对现状,笔者建议中小学利用云计算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水平,实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走进云时代,共享一片天的目标。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已持续多年,也积极建设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但是难以满足学生急切的需求,资源建设存在许多问题。

1. 发展极不平衡

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极不平衡,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状况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比落后地区发展优势明显;城市中小学比农村机构设置更完善;重点学校比普通学校开展得更好。特别在师资方面,多数发达地区中小学配备了专业的专职心理咨询师,而落后地区专业及专职心理咨询师严重缺乏,心理咨询师90%为兼职,基本上是其他学科教师经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兼职从事此项工作。

2. 信息资源重复建设

随着网络资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各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积极。但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多数学校做法雷同,基本上是购进一批信息资源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成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的局域网,里面的内容各学校大同小异。基本上是把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堆积,没有根据信息传播的规律对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有些甚至是把课本教材转为电子课本,粗制滥造;没有从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资源建设。造成了目前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贪大求全,只求数量不重质量,各教育机构的资源不能互联互通,无法实现共建与共享,导致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重复投入、浪费严重。

3. 信息资源孤岛林立

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设与评估标准,虽然近些年各地中小学开发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但是大家都是各自为战,互不相关。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建设,由于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开发软件和硬件造就了课程资源库平台的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差,再加上各部门之间存在协调、管理和版权保护等问题,给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和数据的交换、共享和应用造成了困难。其中视频文件的表现尤为明显,各学校的视频发布格式单一,没有考虑到浏览器版本不同、网络带宽分布不同,造成无法浏览。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在地理上分布较广,在课程开发时使用了各式各样的软件和硬件,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兼容难的“信息孤岛”现象,课程内容访问速度太慢,下载等待时间太长,资源可用性太低,一些内容根本无法浏览。另外,由于缺乏一定的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各教育机构的资源无法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很多学校画地为牢,把自己的资源封闭起来,宁肯浪费,也不愿共享,这也是造成“信息孤岛”现象的重要原因。

4. 信息资源的实用性不高

虽然近几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有了一定的成绩,从刚开始的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到现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从总体上还是不能有效地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资源的实用性不高,不能有效满足师生的需要。信息资源的加工缺乏深度,资源的覆盖面较小,缺乏深入的研究信息资源应用模式,还没形成既能够让师生乐于参与,又能够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的应用模式。另外,信息资源操作的实用性不强,不能切实减轻教师使用的负担。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新技术,由于缺少深入的专业培训,用信息技术深入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很多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在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处理、传输等基本技能上还不够熟练,很难建设成实用性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

二、走进心理健康教育云时代,全国中小学共享一片天

云计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技术,它有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实现每秒百万亿次以上的计算能力和千万亿字节以上的存储能力;有超强的扩展性,可以很快捷地被扩展和异构接入,迅速实现系统内所有异构硬件和软件的互操作;有高共享性,可以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访问和使用各种系统资源;有可靠的安全性,可实现信息和资源的自动更新,智能地适应各种不测情况的发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满足各种形式的安全要求。

1. 云计算能实现中小学共建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之“云”

根据云计算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超强的扩展性、高共享性和可靠的安全性特点,我们可以把不同中小学的计算机整合在一起,变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实现大范围内的动态异构信息资源的紧密互联,把中小学信息孤岛里的优质资源建设成共建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之“云”。我们在云计算系统里连接的计算机数量越多,云计算系统就越能获得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全国中小学就越容易把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成“云”,使各中小学更便捷地相互共建共享系统内的优质资源,各取所长。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云”是全国各中小学的优质资源的有机集合,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云”,在这里学生可以选择授课教师和学习内容,通过与教师互动,获取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深度掌握某个方面的心理调适技能。二是在线心理测量量表“云”,主要是每个学生的普查心理健康量表库(如SCL90、16PF等)和特殊心理测量量表库(如焦虑量表等)。把测量的结果或数据保存在学生的档案里,当需要诊断或干预时可以随时随地调用。

2. 云计算能实现自主式或合作式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云计算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超强的扩展性、高共享性和可靠的安全性特点,我们可以实现自主式或合作式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学生有需要,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自己喜欢的习惯和方式访问和使用各种“云”中资源。利用云计算的强大计算和存储能力建立的在线心理测量量表“云”和自动反馈体系,学生可以自主诊断和干预自己的心理问题。利用云计算的超容量带宽和视频3D技术能够建设成“现场感”的可视化、可交互、协同式网络互动平台,各中小学或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协作、集中优势共同诊断或干预某一问题。此外,还可以创建两种自主式或合作式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一种是“微博”式论坛,它可以私信留言、指定回复,也可以开放式讨论,是一种立体的朋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另一种是“现场感”的视频连线,在视频互动平台上,师生可以体验到高速、高清和立体感的近乎现场的教学,实现跨时空的情感体验交流。

3. 云计算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的访问安全与速度

一直以来,影响中小学互联共享信息资源的重要原因就是网络速度和安全问题,人们常常在浏览或下载资源时,因速度慢而无法完成或失去耐心,有时仅有的一点信息资源因为网络病毒或恶意程序的攻击而丢失,让人们失去共享的信心。云计算信息传递的高速度主要来自于它的超容量带宽和超强运算能力,并且随着互联的电脑数量越多,网络访问的速度越快。云计算的带宽就相当于N条车道的高速信息,信息传输时可以畅通无阻。云计算还可以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负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采用有效的复制策略合理分配信息资源,提高数据访问的速度和效率。云计算通过采用数据隔离、访问控制、加密传输、安全存储、剩余信息保护等技术手段,为师生提供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云计算系统里的整个网络就是一张云杀毒网,互联电脑数越庞大,网络覆盖面就越大,只要某个新病毒在网络某个角落一出现,就会立刻被截获而查杀。另外,通过云计算的通信和验证协议,可以保证不同中小学间的信息共享正常进行,我们可以放心地与人共享信息资源。

4. 云计算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

云计算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信息资源,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学习内容,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云计算系统中的资源是可以无限扩展的,通过互连、组合、协同解决而产生出具有附加值的新服务、新数据和新信息等资源来满足学生的新需要。云计算可以构建三类教学环境(学校教学环境、群体学习环境、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环境)和三类教学系统(教学信息自动传递系统、教师指导调控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云计算多元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的教育系统可以提供自主选择的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心理视频和心理游戏等信息资源。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还体现在教育的移动化上,利用现代的移动终端(手机、PDA或笔记本电脑),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实现互动视频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5. 云计算能有效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过去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当中,因为缺少共建共享机制,中小学往往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并且质量高低不齐。不管是优质资源还是质量低的资源,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造成多数信息资源使用率低。利用云计算的强大功能和超快网速,可以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淘汰访问率低的劣质资源。云计算通过标准化计费协议,实时记录信息资源浏览点击数和下载流量,对使用者和提供者的积分进行扣除和支付。通过云计算的计费和支付系统,可以保证优质资源提供者的权益,也可以防止一些人长期恶性占有优质资源。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资源的积分多少对信息资源提供者实行补偿或资助,提高中小学开发优质资源的积极性,促进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的深度开发。也可以根据学生信息资源的浏览情况和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特点和优势,组建信息资源开发的专家团队,做到任务明确、资助到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云计算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水平,但全国中小学是相对独立的组织,为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协调各中小学一起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云”系统的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

1. 信息资源版权管理机制

保护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是心理健康教育云计算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完善的信息资源版权管理机制是保障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决定其有没有共享意愿的关键。信息资源版权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版权收益机制,我们应该从法律或共建共享的准则里明确规定信息资源创作者或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云计算系统的计费系统负责记录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根据信息浏览或下载的流量给予相应的积分,国家或相应部门可以把积分兑换成相应的资助。二是有偿获取机制,资源使用者只有扣除一定的积分才有享用相应的信息资源的权限,从而保证云计算系统内的资源正常使用。

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激励机制

调动全国中小学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云”系统的建设必须依靠共建共享激励机制,它可以避免部分学校只用不建、建完后不及时更新等问题的出现,这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可以采用会员制、积分制、奖惩制、交换制等来激励各中小学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本着“参与即受惠”的原则,凡是积极参与信息资源建设的中小学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收益。各中小学把自己的信息资源上传后,系统将根据会员评分、浏览点击数、下载流量等加权计算资源积分。然后系统根据资源积分自动评定相应的等级,依据各中小学开发的信息资源的多少和等级的大小自动评定他们对资源建设的贡献大小,再根据贡献的大小对各中小学实施相应的资助。

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审核机制

为了防止信息资源的粗制滥造和低质量、无用的资源充斥在系统内而浪费空间,我们必须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审核机制,对各中小学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审核,确定其质量及等级。评委至少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全国各专业权威专家,二是大众评审团。审核过程应该规范科学:首先,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制定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评价标准;其次,试用期间,请相关专家和大众评审团依据该类资源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打分;最后,把专家评出的分和大众评审团评出的分进行加权汇总,得出该信息资源的质量等级,给信息资源提供学校相应的积分奖励。

4.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机制

要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云计算系统尽快建设起来,离不开一个完善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机制。它主要包括:组织保障,解决谁来牵头和组织管理的问题,信息资源库系统的共建共享应该纳入教育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中,由基础教育司组成专门的项目小组来具体实施;政策保障,解决建设依据的问题,应该从国家层面制定有关的文件或技术标准,作为全国性教育重大规划项目的建设给予政策支持;经济保障,解决建设经费的问题,财政部、教育部应该进行相应的经费预算,对项目建设给予经费支持;技术保障,解决怎样建设的问题,建立一个统一规划的“云”系统服务平台及数据库,及时更新系统内的数据资源,发布最新的建设规范和技术要领,指导各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总之,利用云计算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水平,为全国中小学建设一个大容量、高速度的优质信息资源系统,消除过去的“信息孤岛”现象,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促进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为师生提供一个更便捷的个性化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共享一片天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曾文雄.中学生“四级联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J].教学与管理,2011(6):58-60.

[2]聂倩.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1):79–81.

[3]曾文雄. 变精品为日用品:云计算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1(7):58-62.

[4]张珑,王建华,张军.云计算辅助教育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0(12):4-8.

(作者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517000)

探讨云时代档案信息的共享性 篇3

关键词:云时代,档案信息,共享性

档案信息作为我国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共享能力与我国的信息资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以往由于受地域和技术的影响, 使我国的档案信息共享能力较为低下, 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各高校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 普遍开展了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但在高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仍有“信息孤岛”的现象存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不仅给档案信息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 也能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的共享性。

一、云时代的内涵

云时代, 就是云计算时代。云时代中“云”,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当前计算机虚拟技术的一个总和。当人们利用云计算时, 并不是通过个人的电脑来进行程序的运用, 而是将其运行在网络的多个服务器中。在云计算出现以前, 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总是将高校档案数据存储在电脑或是移动硬盘之中, 云计算的出现为高校档案信息存储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存储空间。云计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云计算能够有效确保信息的安全, 避免因为病毒或硬盘损坏造成的信息泄露。第二是对计算机的整体配置要求不高, 方便用户对其进行使用。第三是云计算能够完成数据的同步共享, 节省用户时间。

二、我国档案信息共享所面临的难题

(一) 缺乏对档案信息共享的足够认识。许多高校在开展档案工作时, 常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于档案的管理和建设方面, 没有及时的建立档案信息分享概念。在开展档案工作的过程中, 常常是只注重档案的数量, 即档案所涉及的范围, 而不注重对档案信息的整合过程, 进而影响各高校间的档案共享工作。

(二) 档案系统建设缺乏整体性。许多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建设时, 只注重高校内部的档案建设。即使在开展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后, 也没有根据当前的时代特点将高校档案信息共享考虑到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来。这种档案系统的建设不仅没有体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的网络特征, 也会造成信息的重复建设。

(三) 投入力度较低, 缺乏专业人才。各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常由高校或教育部进行出资。许多高校对档案信息建设重视程度较低, 使得在对内部档案信息进行建设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整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缺失, 给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共享带来极大的阻碍。而专业人才的缺乏, 不仅降低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速度, 也给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带来难题。投入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档案信息共享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云计算对档案信息共享的贡献

(一) 提高信息档案建设效率。以往在对高校档案信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常会出现由于服务器发生故障造成档案信息的缺失, 降低档案信息的建设效率。将云计算应用到高校档案信息建设, 由多台服务器同时对档案信息进行存储, 并对所录入的档案信息进行备份, 因此个别服务器出现问题时, 并不会影响高校档案信息的整体建设工作, 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档案的建设效率。

(二) 提高档案信息共享的安全性。以往在进行高校档案信息共享时, 常采用移动硬盘、邮箱或在线传输的方式来实现高校间的档案信息共享。这种共享方式不仅费时费力, 并且其共享安全性也较低, 也会造成档案信息的泄露。在实行云计算之后, 由于数据被存在的网络数据中心之中, 从而有效的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能。而在对档案信息进行共享时, 由于共享具有指定性, 在共享的过程中, 不会受到其他人为因素或硬件的干扰, 从而提高共享的安全性。

(三) 扩大档案信息共享范围。在高校档案信息的共享中采用云技术, 为档案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方便了档案部门对其进行优势整合。高校各工作部门的档案信息可以及时的传递到“云”中, 实现各部门档案信息的动态收集, 方便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各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对其内部的档案信息进行及时的分享查看, 确保档案信息查看的实效性。例如在对同一个省内的高校图书档案信息实行云计算, 各高校可以将校内图书馆的馆藏情况传递到“云”中, 其他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对其进行查看, 从而对本校内的图书进行及时的更新。

(四) 降低维护成本。以往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经常要对服务器进行不断的升级维护, 而在使用云计算之后, 各高校在开展数据维护工作时, 只要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进行维护就可以确保档案信息的使用和共享。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自行开展对其的维护工作, 从而有效的降低维护成本, 方便工作人员对于档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四、结语

云技术的推广与使用促进了云时代的发展, 从而带动全世界信息网络技术的提升。在高校档案信息建设的过程中引入云技术, 加快了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建设的脚步, 为我国的高校档案信息存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高校档案信息的共享提供了安全的存储和共享空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各高校一定要做好档案信息的共享工作, 发挥档案信息的优势, 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进而带动我国信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佩.基于云计算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研究[J].兰台世界, 2015 (02) .

[2]朱建华.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析[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3 (11) .

走进共享云时代 篇4

关键词:云时代,食品安全,信息共享

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 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建巩固了基础。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民众衣食住行的大事情, 不仅随着时代的发展种类多样化, 更重要的是要有质量上的保障, 如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揪着世界人民的心, 我们应该怎样从法律上规制食品安全, 树立法律权威, 这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法制化进程。

一、云时代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 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调查

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发展必然的产物, 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追求高效率、注重经济效益, 对于食品的安全质量, 甚至是环境污染问题, 关注度必然会减少。从三聚氰胺毒牛奶事件的发酵, 到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关注火热, 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绕不开这些化工原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 危害食品安全的手段不断多样化, 能够及时的发现并阻止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这就需要我们有信息共享的平台和监管手段的网络的跟进。

(二) 云时代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加速, 食品可以进行跨国界和跨地域的传递, 网络购物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 也产生了诸多隐患。

1. 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问题

生产加工环节最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生产环节的把关与责任人的道德心, 关系着我们民众餐桌上的安全, 应当在保护商业秘密的程度上予以实时监督管理, 特别是针对重大食品生产企业。

2. 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

从包装、贮存、运输到销售等阶段的把关都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在流通领域任然存在极大地隐患。

3. 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一, 缺乏一个权威的领导协调机构, 监管效率较低。

第二, 执法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

第三, 缺乏食品安全快速预警机制, 食品安全事故往往都是应时而生, 一旦发生了, 相关部门往往措手不及, 事后仓促应对。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 仅仅只是解决事后遗留问题, 不能从根本上预防, 生命安全依然没有得到保障。危险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这就需要利用现有的及时通讯平台互联网技术, 网络监管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应时应景。

二、云时代创建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一) 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现状

食品安全信息共享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传递的不仅是一种文化价值, 他对于民众的生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信息的不对称将严重影响公民的选择权利, 同时也是对不合格商家行为的放纵, 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能够起到很重要的缓冲作用。

1. 产品生产者与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

相关部门能力有限, 对于产品生产者的行为很难进行全面的监管和了解, 势必存在监管漏洞, 有漏洞就会造成信息的隐藏和闭塞, 尽管315热线监督举报机制健全, 但是对于公民面临的所有挑战与威胁不能起到预警作用。

2. 消费者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获取一般从新闻时事等媒介中, 对于管理部门内部的检查通报等消息, 信息公开的程度都不尽理想。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共享平台就是很好的一个媒介。

3. 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我们国家的疆域范围十分广阔, 如果不依赖新闻媒体、网络平台, 各个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很难为其他区域的民众知悉,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食品安全是跨区域发展的, 甚至是全国性、世界性的应用,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必须有一个好的渠道保证公民的知情权, 同时建立一定的应急预警机制。

(二)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笔者简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相关部门收集信息的能力有限, 监管成本较高, 人员不足。

2. 产品生产者的逐利意识强, 产品安全意识薄弱, 责任心不足。

3. 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差, 缺乏监管的意识, 维权途径有限制、效率低。

4.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中存在的“多头监管”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

三、食品安全网络监管的必要性

(一) 云时代食品安全网络监管的现状分析

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跨越了地域。当今食品安全的网络维权还是依赖于商家售后与315平台, 公民个人的力量始终难以彰显, 这种维权方式也是事后维权, 起到的也只是一种利益上的弥补作用。主要维权方式主要有:

1. 公共管理机构建立的网站维权, 个案处理很难实现,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有严重程度的要求。

2. 专门的售后服务维权, 领域与产品种类有限, 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广泛关注。

3. 微博舆情方式的创新, 但是需要引起一定的轰动效果才可以。当今维权方式仅仅限于这几种, 维权方式有限制, 信息得知渠道有限制, 这就强烈要求我们的政府机构, 或者网站经营者与投资者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专门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社会共治式的舆情管理。

(二) 云时代的食品安全网络监管的有效性分析

1. 跨地域纠纷解决不再是问题

当今跨区域消费的情况日益普遍, 有消费就会有矛盾, 跨区域维权现象的滋生给民众的消费涂上了灰色阴影。网上维权平台的构建可以解决因地域问题引起的维权不便问题, 从而增加消费者对于跨区域消费的信心。

2. 监管的视角更广阔。

3. 监管的对象和重点更加明确

网络平台反映的问题就是当今食品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需要有专门的网络工作人员, 分析、汇总、识别、解决。

网络监管平台不仅给与民众监管的积极性, 调动民众的维权意识, 网络维权不需要民众跑动跑西, 与部门和商家之间踢皮球, 运用互联网络, 拍照或者提供其他证据, 自己的问题就可以在这个平台引起关注, 监管机构就需要引起重视, 并且出面解决。

四、云时代食品安全共享机制的法律完善建议

(一) 统一信息发布的标准

信息发布的主体、程序、平台应当有明确的标准, 如果各个机关之间, 各个部门之间, 各个组织之间, 都执行自己的标准, 那就相当于没有标准, 只有统一标准, 明确职责权限才是对消费者真正负责。

(二) 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网络化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 建立相应的平台, 定时并且及时的公布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 提醒消费者主义, 公布相关企业的违法行为。现状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网络ODR解决机制, 315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很多非官方的机构也在从事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平台建设。

(三) 成立政府公益检测中心, 拓宽消费者维权渠道

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相对国外来说成立较晚, 在此之前大多以质量监督局下设机构的形式存在, 近些年来逐步分离成为独立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所提供的检测结果能以客观、公正的方式判定消费纠纷的责任归责, 是解决消费纠纷的有力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辉霞.食品安全多元治理法律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49-51.

[2]张树义.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研究-以行政裁决为中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20-39.

[3]李新仓.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求实, 2011 (2) :7-11.

走进共享云时代 篇5

关键词:地方文献,数字化,云共享

1 地方文献概述

“文献”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而对于某一地区具有史料性且有研究价值的图书资料如历史、地理、人文等问题的文献, 即为本地区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的两个显要特征是“地方性”和“文献性”。

地方文献的形式多样, 有公开出版物、内部资料、日记、手稿、地方志、族谱、图画、相簿, 磁带、光盘等。总之, 一切反映地方人物、历史、物产、风貌、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只要可以了解和认识其地方, 都可以理解为地方文献。简单来说, 地方文献可理解为某个地方的本土作者写的文献或者写某个地方的文献。

地方文献的种类多样, 可分为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革命文献资料、风土民俗资料、传记、年谱、手迹手稿、轶事照片及对其进行研究的各种资料等。载体有纸质的, 也有非纸质的, 如以胶卷、胶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电视片、光盘等形式记录地方文献信息的。

2 丽江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文献概况

生活在丽江这块神奇土地上的汉族、纳西族、傈僳族、普米族、藏族、彝族和白族等各民族,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以纳西文化研究、边屯文化研究较为成熟, 相应的文献资料也日益丰富, 本文以对纳西文化文献和边屯文化文献的云共享建设为例进行研究。

经过对丽江市图书馆、古城区图书馆、玉龙县图书馆、丽江市博物馆、永胜县图书馆、丽江师专图书馆等的走访调研, 笔者对这些地方所收集的文献资源及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了解, 概况如下。

纳西东巴文化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等, 经过研究者长期加工整理, 形成大量的东巴古籍文献。如《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 (100卷)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分卷》《东巴文化研究所论文选集》《么些象形文字字典》《么些研究论文集》《纳西象形文古籍 (纳西文) 》《玉龙第三国:叙事诗》《纳西象形文字对联鉴赏》《东巴神谱: (中英文本) 》等一系列东巴文化文献。

永胜边屯文化也是较有特色的丽江少数民族文化, 在永胜边屯文化中, 以毛氏文化、他留文化、村落文化为核心内容。有《永胜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关系》《边屯文化论》《边屯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板块》《永胜历史文化探析》等大批学术论文, 陆续出版了《从永胜到韶山—毛泽东祖先事》《神秘的他留人》《清水古镇诗词集》《边屯探源》《边屯展望》《边屯风韵》《程海情韵》《青春栅》《永胜旧体诗集》《永胜洞经音乐选》《永胜民歌选》《永胜原创歌曲选》等文献, 在丽江市高校图书馆或市县图书馆中有不同程度的收集。

在数字化方面, 只有市图书馆实现了数字化建设, 创建了书目数据库, 读者可在微信平台上输入书名进行查询。其他的图书馆, 虽也建立了地方文献资料室, 但未整理出有关地方文献的书目信息, 更未实现数字化建设。且各个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集的地方文献无统一的共享机构, 各自为阵, 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3 建立云共享的意义

3.1 建设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 有利于珍贵文献的保护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由于年代久远, 在长期保存过程中, 极易老化, 出现变形、发黄、发脆等现象, 有些文献损毁程度越来越严重, 无法翻阅。另外一些较早的地方文献中有许多较珍贵的古籍线装书, 因怕破损、遗失而限制用户借阅。这样导致地方文献被束之高阁, 就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以后, 更便于对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的存储和传输, 用户通过电子版就能查看所需资料, 可以避免因直接接触而造成损坏、遗失等现象, 有利于文献的保护。

3.2 建设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 有利于实现全市范围内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文献资源的共享共建

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和共享。目前, 丽江尚无一家对地方文献进行完整收集并建立数据共享的组织机构。丽江市高校图书馆及各市县图书馆、博物馆的地方文献收藏因没有统一的协作机构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所以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存在重复采购、漏藏、缺藏的现象, 阻碍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及利用;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信息资源的流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读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迫切需要的资料, 资源不能被读者所利用, 造成极大的浪费。而通过现代的高新技术手段, 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处理, 建设成文献资源信息库, 并将其上传到云端, 需要的用户可自行在云端对文献进行查看, 各单位也可将自己收集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 建成以地方文献的重点藏书为核心的专题数据库群, 并且通过云端的组织方式提供网络服务, 将极大地促进社会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传到信息库中, 这样便可实现优秀特色文化文献资源在全市的共享共建。

3.3 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播, 宣传丽江特有的文化

通过全面系统地展示馆藏文献信息, 为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搭建一个检索和研究地方文化的平台, 最终可建设成为人们了解丽江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达到更好地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强化文化交流的目的。

3.4 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地方文献数字化以后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满足了用户在更大范围内检索所需文献的需要, 同时也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

4 地方文献云共享建设研究

丽江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来分别开展工作, 即纸质地方文献和音视频地方文献。

4.1 纸质地方文献

对于纸质地方文献, 首先区分为以下类别:图书、图片、族谱、碑铭、乐谱、学术会议文件、内部刊物。先按照这样的分类进行一次文献处理, 对每种纸质地方文献进行区分, 为数字化添加一种检索属性。

其次把所有纸质文献分类划分整理 (内容有交叉以其主要论述内容来划分) ;接着, 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 制作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然后, 把所有的地方原始文献、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分别转换为通用电子文档;最后, 根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元数据标引格式规范、文献著录的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来著录标引和录入。

在对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进行初步加工后, 可通过扫描、录入的方式实现数字化。但在扫描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扫描不正确乱码等情况, 还需要认真核对。数字化后, 需要通过通用检索平台发布给使用者。限于目前课题组人员构成和成本, 综合考虑后, 决定将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采用现有的特色专题数据库—解决方案万方特色专题数据库作为丽江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平台。该平台是面向高校等单位的科技部门, 集数字资源采集、加工、管理、发布、检索、服务为一体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特色内容管理平台, 能够解决组织内部关注数据内容的积累和服务问题。

通过该平台, 把之前加工处理的数据分类录入系统, 制作不同专题, 采用B/S的方式发布, 便于检索使用。

4.2 音视频地方文献

音视频类地方文献采用按需服务视频点播系统 (Video on Demand Services, VDS) , 集中管理现有的丽江地方音频与视频资源。具体过程如下: (1) 对收集到的视频、音频进行类别区分, 如形成旅游文化资源、自然风景资源、人文文化资源等类别; (2) 在VDS视频点播系统后台制作与类别区分相对应的专栏; (3) 根据点播系统要求, 对收集到的音视频资源进行格式转化; (4) 将格式转化后符合系统要求的音视频资源上传系统; (5) 对系统后台已经上传的资源进行发布, 制作完成音视频资源本地库; (6) 根据相应网络传输协议, 对本地资源库网络化, 形成可以在局域网甚至互联网访问的丽江地方文献音视频资源库。

最后, 对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后形成的数据库资源和音视频地方文献形成的视频点播系统进行统一的接口规划并发布, 形成丽江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平台。

最后, 丽江市各图书馆作为节点图书馆, 利用计量收费的模式, 租赁云服务提供商的相关资源如服务器、相关图书管理平台等。而云服务提供商则通过注册会员, 设置密码的方式实现一对一服务。接受服务的丽江数字图书馆只需登录租赁空间, 即可完成整套业务流程, 实现地方文献的云共享。

参考文献

[1]张筠.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与地方和谐社会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5) :209-211.

[2]阎佳梅.提供数字化地方文献的思考与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1) :38-40.

[3]赵永斌.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1.

[4]李树桐, 邹忠民.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息—图书馆传统音像资料的数字化处理[J].情报学报, 2012 (S1) :20-22.

[5]于秀静.基于云计算的安徽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平台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3.

[6]赵萍萍.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J].现代情报, 2004 (10) :135-136.

[7]李祝启, 毛丹.基于云共享体系的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创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 (3) :88-91.

[8]李新.声像媒体技术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应用[J].图书馆论坛, 2007 (1) :81-83.

[9]刘规定, 付凤岐, 许芬丽.丽江师专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构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 (2) :25.

上一篇:军用飞机下一篇:城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