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创新人才

2024-09-04

法律创新人才(精选十篇)

法律创新人才 篇1

关键词:创新,法律人才,教学模式

一、我国当下的法学教学模式

法学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理论乃创新之泉, 实践则是创新之径, 只有在二者统一结合的情形下,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法律人才。但是综观我国的法学教育, 大多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依赖教师课堂授课来完成教学目标。因缺乏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 致使不少学生经历四年本科的系统法学教育甚至于研究生教育也未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值得思考的是, 当下我国法学教育模式为何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法学教学模式又存在哪些问题和障碍?

1. 传统的法学教学目标未涵盖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是所培养人才应达到的目标。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仅局限于学生掌握法律理论知识, 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学目标的缺失, 致使法学专业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接受创新理念的感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难以及时形成创新意识和思维。

2. 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有的法学教学基本上由教师主导, 重在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灌输, 却疏于对学生合理知识体系建立的引导和法律思维的培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并未体现出来, 使得许多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很少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理解和吸收知识。学生缺乏对法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 没有及时将知识内化和储备, 未能构建自己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坚实的法学理论功底, 期望其具有法律思维和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自然难以实现这一愿景。滞后的课堂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阻碍了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3. 单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制约创新能力的养成

实践教学能及时有效地巩固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掌握, 是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是塑造法学创新人才的基础平台。大学实践教学是一个以学科专业为平台, 以课程实践教学为主体、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为两翼构成的逻辑体系。通常法学专业常采取毕业论文、学年论文、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方式, 均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而课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或少有采用, 或仅涉及少量学生,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由于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锻炼的教学模式, 大量学生缺乏法律实践训练, 难以培养出创新能力。

4. 滞后的教学考核机制影响创新能力的判断

保证教学质量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法学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大多单一的集中在对课本知识的考察, 强调学生对法律概念、原理、制度的记忆, 侧重考核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的知识性掌握。这类法学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为浅层次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相对较少, 不能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学习。一些开展了法学实践教学评价的法学院校, 其现行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指标存在尺度差异大、模糊、随意等问题, 该教学评价明显缺乏规范性, 难以考核、判断、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

二、我国法学教学模式的应有状态

当下我国法学教学模式的缺陷阻滞创新法律人才的培养, 法学教学模式的革新之路何在?笔者拟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探寻新路径。

1. 明确新的教学目标,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理念

目标乃行为的先导, 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模式的设置。教学目标以教学理念为基础,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重视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必然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法学教学活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 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开发。这一方面要求学校要在宏观上创造一个提倡、鼓励创新的法学教学环境, 为学生提供培养、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的资源和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精神, 采用开放式、主动式、多向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调动其主动、探索性的学习, 强调和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

现行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教学模式, 忽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压抑和钳制学生的创新学习潜能。法学教学主体, 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教”指教师, “学”指学生。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其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简单讲解灌输的授课模式。从教学方法上, 实现由“置入”的教学模式向“对话”的教学模式转化。单一化的法学课堂模式应向多元课堂教学模式的转换,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视案例教学法, 课堂辩论法等教学方式, 着重引导学生的自主思维, 给予学生思考甚至想象的空间, 将“教”与“导”双重目标融合于法学教学过程中。积极扩展教学课堂空间, 从传统的第一课堂扩大到法律诊所、专业实习、社区法律服务等第二课堂, 从“面对面”的交流延展到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沟通。

3.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新能力养成为内核

法学学生的培养应当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并重。学生参与法学实践教学中, 既能使其从法律人的视角去体会与解析法学理论产生的本源状态和路径, 并在实践活动中印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同时, 实践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 使法学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式, 从而综合地培训法学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校园里第二课堂是培养法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优质平台。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将第二课堂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开展法律援助、法律诊所、社区法律服务、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在法学教学模式中, 应构建法学实践教学体系, 将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作为主体,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作为两翼。在法学课程实践教学层面, 增加课程问题辩论、小组合作讨论、课程专题探究、考察体验 (法庭观摩、司法实践部门见习) 等。在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 进一步加强法学专业实习, 重视法律职业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对法学综合性问题的研究能力。注重开发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化和全程式的参与课程。此外, 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进行跨学科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公共法律服务等社区参与和社会体验, 了解社会现实诉求, 培养社会责任感。

4. 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以创新能力绩效为内容

科学的教学考核机制有利于学生法学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完善法学教学考核机制, 综合考查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及实践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教学评价尤为重要。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实践教学考核应当体系化、标准化、科学化, 须具体细化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其内容应涵盖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反馈制度, 及时反馈法学教学中针对创新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调整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5) .

[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7) .

[3]刘学忠.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研究, 2008, (1) .

[4]周世中.构建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J].高教论坛, 2010, (8) .

法律创新人才 篇2

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对外贸易活动增多,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冲突大量出现,对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本文通过分析涉外法律人才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从培养途径与方式出发,提出了法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 者:李少伟 王建芬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外语系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4) 分类号:H3 关键词:涉外法律人才   现状   培养   法律英语  

★ 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

★ 对企业网络营销的法律探讨论文

★ 法律逻辑研究的3个纬度

★ 法律教育教学论文

★ 法律本科论文提纲

★ 对法律的现实表现在

★ 浅谈法律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论文

★ 初探网络对法律传播的影响

★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的调查报告

法律创新人才 篇3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教材内容改革 高校改革

创新型人才,指的是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概括起来说,创新型人才需要在人格、智能和身心这三个方面达到以上所描述的基本标准。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有相应知识的巩固强化和启迪拓展之外,同样至关重要的,还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养成与提升。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应该被轻视的一项基础教育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要培养出符合标准的创新型人才,需要着重改革以下两个方面。

一、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改革来改变《思修课》成为“浮云”的现状

目前,我国本科、专科高校的《思修课》所使用的教材为2009年修订版课本,它是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修订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专家学者们看来,这本教材充分反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而在很多大学生的眼中,它就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不少授课教师更是直言诉苦“思修课今后该怎么讲下去”,尤其是在近段时间“城管用秤砣砸死瓜农”“民警醉酒摔婴”“中石油高层贪污十余年之久才落马”等层层升级的负面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思修课》课本就更被视为“浮云”而不值一提。在这种背景下,仍就仅仅考虑“专家学者心血”而忽视社会实际的现有《思修课》教材,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是不会有显著成果的。改变当前《思修课》教材被视为“浮云”的现状,是让这一门重要课程真正培养出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首要工作。具体来讲,笔者认为教材的改革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教材在论述思想道德修养上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思想道德,是我们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但是这些思想道德也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当前《思修课》教材在论述我国优秀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时,过多地使用空泛且灌输式的语句,忽视社会发展当中实际问题的存在。因此对《思修课》教材中语句的人文化,增加丰富且紧跟社会发展的事例,并能结合事例论述思想道德的作用,就成为让《思修课》获得新生并能为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出大力的一个改革方向。在这个方面作出努力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敬重和喜爱的“平民教授”方永刚。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人员,他深入基层了解并分析实际问题,并结合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向广大的学员、官兵和普通百姓进行解答,让听他讲课的这些“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并非如往常的书本上和电视新闻里那样千篇一律且毫无大用,面对当今多变的世界,正确的思想理论能帮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明确要做什么事、该怎么做、面对困难该如何看待并解决。“方永刚式课堂”也就在军营、学校里持续升温,一个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与相应事业快速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就此诞生。从事高校思想理论教学工作的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指出,目前,很多大学生不爱上政治理论课,方永刚的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能够用理论回答现实的问题,使同学们产生兴趣。

(二)教材要体现出思想道德与法律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思修课》被视为“浮云”的现状,不仅是由于教材本身过多空乏的语句、过少的事例以及对现实关注度不够造成的,还因为教材举出的事例没有足够渗透到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各项事业当中,这就容易导致不少学生产生学习《思修课》没有意义的错误思想。

曾荣获国际国内几项电影大奖、令国外电影评委吃惊和青睐、在全国掀起“看科普大片、接受科普教育”热潮的国产科普大片《宇宙与人》,在它播放临近结尾时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的确,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去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思修课》的课本里,一定要向学生们传达出这种正确指导性的观念。从小就热爱化学并拥有这方面天赋的刘招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上的上游,还在中学的一次省级中学化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旁人都对这个化学才子抱以很高的期望。可是谁会意料到,由于在学生时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上的缺失,以及对化学和金钱的过热痴迷,使他仅用市面上常见的化学药品作为原料,就生产出大量高纯度的冰毒。一个原本可以造福国民的化学才子,却沦落为用掌握的丰富化学知识,轻易制造大量祸害人民的冰毒来敛财的头号毒枭。

和刘招华具有相应领域天赋的情况类似但在结果上截然不同的是,热爱武术的李小龙,在勤练武艺和热衷于与美国国内其他武术高手比武切磋的同时,还注重自己在思想道德上的修行。他继承了老子、周易、克里希那穆提等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中的精华,并与自身的实际经历融于一体。他开设武馆、涉足影视,竭尽全力地传播中国功夫的文化并展示它的魅力。于是“Kong Fu”(功夫)这个来自东方的词汇首次加入牛津词典,世界电影大家庭增加了“功夫电影”这一位新成员,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兴趣又加深了一步。而创造出这些新成果的李小龙,已不再仅仅是著名的武术家,他还是功夫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中国武术的国际形象大使和一个优秀的思想家。或者可以归结为,在中国武术的发展里程中,他是一位杰出的创新性人才。

同样具有智慧的两个人,仅仅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上(即身心和人格)的差异,他们的命运则是南辕北辙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对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性、促进性,从以上列举的两个事例中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来。所以,我国《思修课》教材在列举事例时,一定要渗透到各项事业中,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对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这一观念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高校自身要改革,要真正认识到《思修课》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做好《思修课》的进一步优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过分侧重于大学生的智能方面,而在大学生的人格和身心方面缺乏重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领域的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都在日渐加剧,社会中各个方面的不良现象也就逐渐显现出来。在过分侧重智能培养的“应试教育”“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面对这些良莠不齐的事物,迷惘和走错路就成为了常态。尤其是在“走错路”这方面,轻则走到了事业发展道路上的“死胡同”,重则越过了道德与法律的戒线,走上了不归路,比如前段时间的“复旦大学舍友投毒案”。

因此,高校要以近年来失足大学高材生的案例为戒,深刻认识到《思修课》对于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以不压缩或者适当增加《思修课》课时、提升大学生在《思修课》的课堂课后表现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的地位等实际有效的行动,进一步优化《思修课》,早日形成专业课程与《思修课》的良性循环,才能培养出大量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奚洁人. 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法律创新人才 篇4

1. 本课题当前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都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大政方略, 可以说, 知法懂法依法治国已经深入人心。因此, 实施开展培养出有专业技能、知法懂法守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和政协的代表协商会上多次重申: “法治兴则国家兴, 法治衰则国家乱, 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从建国到现在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 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一个科学立法、全民懂法守法、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的现代化法治国家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当前我们要把普及法律基础知识, 培养出有道德有文化素养、有良好的外语综合技能、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有多种因素形成合力才能完成;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制法律教育”, 它发挥着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我们知道,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也是普及法律法治知识观念、实施法制法律教育的重要阵地; 而大学外语公共课教学是高等院校针对非外语专业以外的所有学生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是高校外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高校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通过大学外语课程的设计设置来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通过大学外语法律课程的设计设置逐步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 接受法制教育, 提高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努力让学生做到, 除了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之外, 还知法懂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能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当前世界范围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就是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显现。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和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界有必要在外语教学中做出调整, 即, 在实施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上适时渗透外语法律知识培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走访调研, 特别是到开展此类课程的有关院校调研, 我们进一步感到, 实施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外语法律课程设计与设置是一个极具可操作性的方法, 既有实践价值又有理论价值。目前国际上把创新型人才培养当作衡量教育是否国际化标准之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种教育理念, 同时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行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教育理念和行动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在英国, 他们长期以来坚持“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的培养目标; 在德国, 他们坚持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 在美国, 他们则遵循其自由传统, 在20 世纪初提出大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精英, 到了20 世纪中叶, 教育家赫钦斯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

综上所述, 这些理念其核心宗旨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一百多年来正是由于这些西方国家信奉并将这些理念付诸行动, 通过艰苦的努力培养出了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在这方面英国的牛津大学和美国的哈弗大学就是将理念付诸行动的最杰出的代表, 这两所学校培养出了大批社会精英人才和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要求各国应努力培养21 世纪创新型人才, 在教育目的上要全力坚持和贯彻“全人”和“完人”的培养目标。

我国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达成共识或者趋于达成共识, 即, 在我国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是可行的同时任务也是艰巨的, 需要我们拿出百倍的努力才行。但是,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起步发展时期, 地区差异很大,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 给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了困难和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情况是,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涉及“大学外语课程中渗透法律知识的课程设计与设置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这方面的课题还很少, 取得的成果不多, 有关的权威论述和著作更是凤毛麟角, 有待今后展开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探讨。

2. 课题研究意义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 特别是国家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形势下, 我们认为在大学外语课程中设计设置一些法律外语课程, 在外语教学中不断渗透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并且能够做到将这种教学模式有序合理地进行, 这样就会有效地提升大学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质量。实践已经证明, 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是实施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国无常强, 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高校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在, 在校期间由于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 可塑性很强, 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 缺乏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和思想的诱惑和腐蚀。鉴于此, 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和法治教育, 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 这对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这些法律知识和观念能够时时处处提醒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要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 遵纪守法, 这样他们就能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提高竞争力, 远离违法犯罪, 不断地提升个人素养, 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并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 什么是“大学外语法律课程”, 它与大学外语课程有何关联? 它与法律专业外语有何不同?

( 2) 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 如何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

( 3) 大学外语课程设计与设置的内涵是什么?

( 4) 大学外语课程设计设置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关系是什么?

( 5) 如何按照本校, 大庆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大学外语法律课程设计体系,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外语基础和法制教育法律知识应用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 6) 大学外语法律课程设计设置如何确保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外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的前提下, 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 树立法制观念, 又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研究方法与策略

1. 尊重新学科教学的规律

在进行法律知识渗透的过程中, 我们要尊重新学科教学的规律, 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探索性, 让学生有效掌握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 学习法律知识, 而不能脱离学科课堂内容变成纯粹的法律课。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法制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渗透,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法律熏陶, 学习法律知识。延展课外资源, 借鉴学习知识点。指导实践, 学以致用, 提高学生法律运用水平。

2. 改革授课内容

这种培养模式对课程种类的数量要求比较高, 力争做到在不增加总课时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增加课程种类。这样一来, 授课内容的改革尤为重要, 而形成难易度呈阶梯状的相关知识课文群则是制胜的关键之一。在外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要注意策略性, 一定不要喧宾夺主, 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 把握渗透的可行性, 注意渗透的反复性。在教学中,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接受能力, 点点滴滴, 有机渗透, 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四、结束语

大学外语法律课程, 从属于大学外语公共课程, 却不同于传统的大学外语课程, 更不是法律专业学生学习的专外, 它强调在大学外语公共课程中渗透法律知识、法制意识, 而不是机械地灌输, 是有机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从学生自己的专业出发, 因势利导, 教师在训练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利用教材等课程资源中的显性和隐性素材, 抓住有效的教育点, 循序渐进地讲解。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同时, 能了解基本法律常识, 懂得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懂得自我保护, 将知识和法律融为一体, 学生自然受到法制教育, 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熏陶。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5) .

[2]庄智象, 韩天霖, 谢宇, 严凯, 刘华初, 孙玉.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 2011, (6) .

[3]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 2002, (4) :24.

[4]冯向东.深化教学改革, 建设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3) .

[5]胡文仲, 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 加强人文教育[A].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41.

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教育研究 篇5

关键词: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08-02

上海大学法律硕士从2008年开始招生,截至2013年7月,已有三届毕业生,分别于2011、2012和2013年毕业。学生就业情况与社会经济状况相关,与前两年相比,2013年学生整体就业下滑,在就业竞争中无明显优势。这与我们实行统一培养模式有关,每一届学生人数近百,实行大班授课,对所有学生实行同一化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在培养时未结合学生本科所学专业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在国民经济繁荣的年份,学生就业不会有问题,整体经济不景气时,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一、法律硕士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上海大学法律硕士发展历史较短,学生培养处于不断摸索中,通过总结经验,完善方法,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学生。上海大学法学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缺乏个性化职业规划导向

在2012级法律硕士实务课上,一名实务专家问同学们,将来毕业有何计划?80%以上的学生一脸茫然,没有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这是中国高校的常态,很多学生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无明确的目标,在毕业找工作时,实行广撒网捕鱼式,在经济景气时,人才市场没有供过于求,学生就业不成问题,但一旦经济出现危机,市场紧缩,问题就凸显出来。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的学生,与那些在学校没有职业规划的学生相比,具备明显的优势。

职业规划于人生而言,好比大海航行中的灯塔,引领你朝着某个方向前进。而学生对职业规划重视不够,缘由何在?首先,在学校没有引起重视,未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学院无专人负责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新生入学后,无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引导,也没有请专家为在校生做职业规划讲座。其次,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对市场激烈竞争没有危机感。

学生选择就业时,首选公务员,相继参加各地公务员笔试。而企业每年招聘高峰都在年前,等公务员考试失败后,再找其他工作,为时晚矣。有的学生是兼顾公务员考试和其他工作机会,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能同时还要撰写论文,完成学业,很难兼顾。如果有自己的职业规划,集中精力,有备而战,容易成功。学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大部分首选留在上海,其次是除上海以外的一线城市。就读于外地学校的莘莘学子也希望在上海就业,因此,上海就业机会多,竞争也最激烈。学生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选择城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偏高,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支持,将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若选择回家乡,生活成本相对不高,工作待遇在同等条件下也较好,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支援了家乡建设。

(二)与实践人才需求脱节

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法律实务部门的通用人才,换句话说,法律硕士生毕业去向是到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实务部门从事法律职业工作。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要求是毕业生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法律实务工作。①在培养过程中关于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上海大学法律硕士是依据上海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计划和规定招生和培养,学制三年,在培养时考虑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还不够,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学生入学前两年是专业课程安排,包含实践课程,以课堂讲课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除此之外,第二学年的实习,按照学生自主选择和学院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学生的实习单位。学院安排的实习单位为法院和检察院,学院和实习单位之间的合作未以任何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具有随机性。在学生实习期间,具体如何做,听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但是学生实习需要学会哪些本领,实习单位需要教给学生哪些能力,皆无明确的界定,学院与实习单位之间缺乏长效机制。学生自主选择实习,有些学生通过熟人,直接获取单位提供的实习鉴定材料,而未真正参与实习;有的通过投递简历,找到实习单位,做些行政事务性工作,实习结束了,对法律实务工作还是一无所知,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除掌握法律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而我们在法律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注重的是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方法的学习等,对如何提高法律实践能力,如何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现实法律问题,在法律硕士培养过程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尽相符,学生素质、能力也不符合公司企业的要求。

(三)与学术型混同培养

上海大学法学硕士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培养机制成熟,培养方案设置科学,培养目标明确,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得心应手,培养的学生具有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学职业培养体系。法律硕士从2008年开始招生,2011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尚处于不断摸索中,虽然有很多其他高校的成功例子可供借鉴,但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法律硕士的培养机制不完善,体制尚不健全,在法律硕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在某种程度上仿照了法学硕士,指导教师指导论文时,按照法学硕士的要求和标准来要求法律硕士;任课教师或按照法学硕士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基础不一样,培养目标也不相同,按照学术型的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型研究生,显然混同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专业硕士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法律硕士(非法学)特色教育改革尝试

法律硕士(非法学)在培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实现法律硕士的教育目标,我们做了一下特色教育教学改革尝试。

(一)重视职业规划教育

学校充分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从招生与就业专项费用中建立职业规划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各学院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系列活动支出。学院由专人负责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校内建立学生职业规划联系人制度,由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担任,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个性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在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时,结合本科专业和法律专业,将两种不同的知识背景融合起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有目的有重点地围绕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展学习,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学校和学院聘请相关行业资深人力资源部经理,不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从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寻找主讲人,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明白建立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及早地进行职业规划,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培养社会需要的栋梁人才。

(二)职业化

法律硕士以市场法律人才需求为导向,实行职业化教育,改变现有的培养思路,根据法律实务人才的需求方向确定法律职业方向,设置公司金融法务、刑事司法、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政府法制六大方向,招生时优先选择有初步学业规划的学生,按照类别定向招生,分类培养教育,减少课堂式教学,延长专业实践的时间,专业实习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不短于一年,建立实习长效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实习,提高实习的质量和价值。课堂教学放在第一学年,实践课程由相应行业的单位负责,如检察实务类课程由检察院负责,审判实务类课程由法院负责等,由学院和相关单位以协议方式确认,学院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专业实践由原来的两个月延长到一年,按照门类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确定实习的内容、学生实习需要学会的本领以及实习单位的责任,要求实习单位为每个学生配备带教老师,指导学生实践,协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专业实践,真正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来就业时,缩短适应时间,真正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三)特色化

走特色化道路,法律硕士设置公司金融法务、刑事司法、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政府法制等六个特色方向限定选修课,与行业对接,实现法律硕士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法律实务人才需求相一致。学生根据喜好选择所学方向,一旦选择,不再更改。每个方向根据行业需要设置七门专业课程,课程设置非常慎重,与行业知识结构要求一致,不仅体现行业特色,而且能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为将来职业积累知识和技能。专业实践课要求学生选择与自己所学方向一致的行业实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四)国际化

走国际化路线,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好,学院在招生复试时,加试英语听力,同等条件下,英语口语表达流利者优先录取。学院创办法学实验班,通过考试,从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实行全英文上课,使用原版教材,聘请国外法律专家担任教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听力、阅读和口语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多元化转变,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成为涉外法律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学校各类国际交流的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提供的各种出国交流机会,使有意愿出国的法律硕士学生,争取出国交流,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涉外法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外语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法律人文素质,在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实务中,需要充分了解贸易国的法律背景,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在法律博弈中,才能稳操胜算。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大批涉外法律精英加入,有利于我国企业真正走出去。

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路径选择 篇6

----------------------------------------------经济后果也不相同, 使学生切实明白通过学习该门课

程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合法经济效益, 从而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具体税种教学中穿插案例, 加深学生的理解。税务会计课程牵涉的税种繁多, 而且容易混淆, 因此在各具体税种讲述时, 引入相关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各税种。比如在讲到增值税时可以引入利用纳税人身份进行税收筹划的案例, 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 形象地描述由于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不同, 导致企业实际税负不一样的经济后果,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增值税这个税种中非常特殊的纳税人身份这个重要的知识点。而且有助于其在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自主创业时, 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处理相似的经济现象, 提出正确的方案, 实现企业的最低纳税成本。

3.课程结束前引入综合案例, 帮助学生系统把握该课程。税务会计课程内容较多, 前期讲述通常只是针对具体的税种进行相关分析。然而现实生活中, 对于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 牵涉到的税种是多样、复杂的, 因此, 有必要在课程结束前对前面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这时引入一个较真实的综合案例将会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对具体案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组讨论, 各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出具一个具体方案, 然后派代表当众宣读该组方案。通过案例的讨论, 学生会充分发挥学习知识性, 主动回顾前期学过的相关知识, 并且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各税种的理解, 对税务会计课程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时效性。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 应重点关注案例的时效性, 不合时宜的案例不但起不到教学效果, 反而会误导学生。对于税务会计课程尤其应该注意这点, 因为税收法规制度修改变动的频率较快, 而其变动会影响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 原来税收法规制度下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在法规制度变动后可能并不合理。因此,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首先必须认真研读最新的税收相关规定, 然后在案例设计时运用最新的数据资料, 选择最新、最合适的案例, 避免误导学生。

2.选择的案例应该与课程安排相适应。案例教学中常用的案例有两种, 一种是哈佛式的冗长而细节俱全的案例, 另一种是管理大师彼得·杜鲁克所倡导的短小精悍的案例。前者由于案例比较详细, 因此分析时耗用的时间较长, 而对于税务会计课程而言, 课时的安排是有限的, 如果每个税种讲述时都引入哈佛式的案例, 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在各税种讲述时, 只适用于引入彼得·杜鲁克式的短小精悍的案例, 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案例内容, 掌握问题的本质。而在课程结束前必须引入哈佛式的案例, 因为在课程结束前要运用综合案例对所学全部税种进行一个归纳总结, 因此, 必须引入非常详细全面的案例, 包含企业全部的税务经济活动, 使学生全盘掌握所学的税务会计知识,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引入案例时应该与学生保持互动。案例教学中, 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过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通过案例传达的相关信息, 因此在进行税务会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与学生的互动, 充分保证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设计的案例分析中, 并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获得自我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一个例子, 然后将结果演示一遍, 根本不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法很难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 更无法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虹英, 王书果.高职院校《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设计探讨[J].商业会计, 2011, (2) .

[2]庞博慧.案例教学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

[3]张玲, 李杰.浅议会计学案例教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4]杨森平.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税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探究[J].商场现代化, 2011, (4) .

[5]周晓苏, 张晓农.陆宇建;综合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新视角[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10, (1) .

[6]张营周.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作者简介:王红 (1974-) , 女, 湖南邵阳人,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讲师, 从事税务会计教研工作。科生约为30万人, 专科生22万余人, 硕士研究生6万余人, 博士研究生8500余人。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领域, 除经济学科外, 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来看, 法学教育事业都可谓规模空前。然而, 毋庸讳言, 法学教育事业在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 其培育的人才质量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尽可能地克服与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今天更好地推进法学教育事业, 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如何培养合格法律人才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看法, 欢迎大家批评。

一、合格法律人才的标准

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之为合格的法律人才?德国近代学者洪堡 (W.von Humboldt) (1767-1835) 从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出发, 认为大学培育的人才应该兼具有个性和理智, 既要掌握经验知识, 又要掌握道德科学,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完善的人格, 在精神上“成人”。我国现代学者燕树棠认为, 由于法律事业属公益事业, 法律教育并非单纯造就个人谋生的能力, 而更主要在于训练为社会服务的人才, 让机械的法律知识有生机与动力, 使死知识变为活知识、死法律变为活法律。张文显也认为法律人应同时具有基础的素质与职业的素质。基础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包括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表达能力以及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等。统采各家论述, 本文认为西方现代学者刘伯穆 (W.W.Blume) 的观点最值得借鉴, 并在其基础上提炼出合格法律人才的如下标准:

1. 坚实的通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专业的划分都是相对的, 不同学科或专业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专业学习过程中若能跨越学科或专业界限, 认识境界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与深度。提倡坚实通识基础的标准就是要求法律人才应具有较为扎实与广阔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对高等教育阶段的法学专业学生来说, 要尽可能地在专业学有余力情况下不断拓展知识面, 积极主动地接触与学习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 不唯法学而法学。只有了解与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背景知识, 才能在法律学习与以后的实践中更深刻、更科学地理解与运用法律。从目前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上看, 除法学所谓核心课程外, 还应在注意协调好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的前提下适度开设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课程, 尤其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课程。

2. 娴熟的专业技能。

相比文科的其他专业, 法学更具有自身的专业性特点。这就要求经过一定时期的专门化教育, 法学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度锻炼后能独立担当起法律实务的职责, 也就是说能熟练运用法律知识来公平合理地有效解决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其他的各种实际问题, 不至于出现今天仍一定程度存在着的法盲教学、法盲立法或法盲办案情况。对法学教育者而言, 应努力从法律教研与实务相脱节的尴尬局面中走出来, 向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帕比尼安、乌尔比安等法学家学习, 在法学研究成就斐然的同时, 也能成为深谙法律技能的实践者,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地引导与训练学生不断提高法律实务的能力。

3. 高尚的职业道德。

法律人与医生类似, 差别只在于对象的不同。医生面对的是人身体病痛, 而法律人则要医治社会弊病。两者都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如果法律人的道德弱化或缺失, 在实践中就不但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反而会起到相反的破坏作用。为之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大力培育与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大丈夫”的人生气派,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民主、科学地立法, 公平、正义地执法与司法, 在切实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基础上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合格法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采取什么样的办学思路或办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前述追求的法律人才?自清末近代法学教育兴起以来, 我国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 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其中不少经验仍可资今天借鉴。结合中国实际, 综合各种经验, 本文认为, 法学教育今后应重点鼓励一批有一定办学条件的法学教育单位走博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教育模式之长, 并在此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 宽口径入学, 精英化培育, 业务素质与道德涵养并举的路子。

1.宽口径入学。对已有一定办学条件, 如具有法学硕士或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法学教育单位,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招生规模, 把研究生层次法学教育作为今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智力来源。不过,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 也应注意严把质量关。可以考虑成立法学教育行业自律协会, 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行使对法学教育的监督、管理权力。

2.精英化培育。法学主要是一门经验的科学, 目前看, 几乎所有法学课程教学都可以借助演绎或归纳式的方法来进行。而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教育模式之长, 精英化培育法律人才反映到教学方法上, 就是提倡演绎式教学与归纳式教学相结合, 以原理来观照判例, 以判例来提炼原理。落实到具体的课时安排, 两者最好能各占到一半比例。不仅如此, 还应将之与法律实务相结合, 根据教学进度, 适时地把课堂变成开放性的课堂, 在法律诊所或法院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与锻炼。

3. 业务素质与道德涵养并举。

长期以来, 人们对法律人才应具备一个什么样的道德标准, 总的来说, 还大致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次, 不明确, 不具体, 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现有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课程在整个法学教学体系中也是处于聊胜于无的境地。加强法律人的道德涵养虽是一综合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大环境整体的改造与配合, 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如何有效塑造学生“铁肩道义”的精神境界, 并使之在以后的人生中不褪色, 的确是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内地的法学教育事业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探讨合格法律人才的标准, 并以此为指导来不断提高法学教育质量, 从而培养和造就出符合国家与时代要求的法律人才, 对法学教育工作者来说, 责无旁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内地的法学教育在取得很大进步的同时, 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在提出合格法律人才应具备三个标准的基础上, 对如何确立今后法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路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法律人才,标准,路径

参考文献

[1]何勤华, 陈灵海.统一司法考试后的法学教育[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 (1) .

[2]燕树棠.法律教育之目的[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328.

[3]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7-20.

法律视野下的人才资本产权 篇7

(一) 人才资本产权概念

与工业经济物质资本相对应,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人才资本成为新的资本形式;随着劳动力产权研究的深入发展, 人才资本产权研究兴起。周其仁[1]、张维迎[2]、黄乾[3]等从企业所有权角度、人力资本所有权角度、市场交易角度等方面定义了人才资本产权概念。笔者认为, 人才资本产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 其核心在于个人享有完全所有、使用、支配其自身价值并独占享受由此带来的收益的权利, 人才资本产权是自然人以个人自身价值为中心对外交换的权利集合。

(二) 人才资本特征

对于人才资本特征, 国内学者给出了不同见解。姚先桥认为人才资本具有增值性、无形性、潜在性、动态性等特征[4]。刘楼、黄爱民指出, 人才资本的特征主要有潜在性、创新性、能动性、增值性、流动性等[5]。桂昭明更强调人才资本中“人才”的特性, 指出人才资本的特征是人才资本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6]。戴武堂指出人才资本是人才的专有资本, 是具有复杂劳动能力的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本, 是创造和分享企业剩余的特殊资本, 是战略性资本, 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本[7]。刘家强则强调了人才资本产权观, 认为只有明晰了人才资本产权,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人才资本的产权利益, 这是促进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的前提[8]。张杰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不仅货币资本有产权, 人才资本也有产权, 人才的终极产权既归个人所有, 也归社会所有, 人才的派生产权是对人才的使用权、转让权与收益权[9]。概览学者观点, 笔者认为人才资本的特征应该包含以下要点:

1. 人才资本的价值性。

资本必须具备价值, 人才资本被定义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兴资本形态, 是因为人才以其自身的智慧、创造力、特色、技能等为社会创造财富, 推动经济发展;投资者愿意高价投资人才也是看中了他们本身具有的价值和可能创造的价值。

2. 人才资本的专有性。

专有性是指对某种物质的独占所有。人才资本应当属于人才个人独有所有。每个人都对其自身享有当然的所有权, 人才个人有权对其自身具备的被定义为人才资本产权的部分进行完全的使用、支配、处分、收益。他人不能或者鲜少能够替代他人专有的人才资本。这也意味着人才资本一旦受损, 可能无法复原, 无法替代。

3. 人才资本的产权属性。

人才资本的产权属性指人才资本可作为一种产权加以明确, 并在市场经济中被投资、交换。人才资本一旦被社会认可, 个人就对其自身价值当然拥有人才资本产权, 这种产权可以在市场上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原则、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进行交易。

二、法律规范下的人才资本产权制度构想

在经济学领域, 以科斯和诺思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使制度科学的学科地位不断上升, 人才资本产权的实现也必然受到各种制度的影响。人才资本产权制度作为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法治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法律规范下的人才资本产权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基于保护人才资本产权和促进市场人才畅快流通的目的, 法律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系列法律制度安排:

(一) 拟定人才资本市场基本交易法律制度

人才的价值只有在市场上得以流通才能实现, 市场基本交易制度作为市场经营活动基本的规范或准则, 能够有效地规制市场交易主体的行为, 维持市场交易良好有序进行。建立人才资本市场基本交易制度应当包括对市场可交易的人才资本的界定, 人才资本产权的交易方式, 交易的基本原则, 交易的范围, 费用支付条款, 违约责任条款, 争议解决条款, 一般事项的兜底条款等。人才资本市场基本交易制度的拟定应尤其注重规范人才资本交易行为, 强调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交易的达成必须基于人才资本产权者的自愿, 任何强迫或欺诈行为都可能因为构成对自然人人身权利的侵害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公平原则则强调对人才资本的合理定价, 显失公平的交易应该是无效的交易。公序良俗原则要求人才资本交易符合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和善良风俗, 不得限制人才资本产权人的法律规定的基本人权。

(二) 《公司法》与人才资本产权制度

通过对现行《公司法》的解读, 笔者以为在公司财产部分应增加关于人的价值在公司价值中的认定。根据现行《公司法》, 可认定为公司财产的只有货币可以衡量并且可以转让的财产。但是, 运用这套理论现实中诸如娱乐经纪公司以发挥明星个人的价值为经营内容的公司的财产显然不能合理评估, 要知道NBA知名球星的转会费甚至达到了几百万美元。对于人才资本的定价, 学者们在理论上有很多探索, 如臧振春从人才资本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角度来思考人才资本的定价问题, 提出报酬是人才资本的生产成本和使用价值的二元函数[10];桂昭明在对人力资本的不同度量方法进行评析并论证了受教育年限方法的科学性的基础上, 将人才资本从总人力资本中分离出来, 进而运用Maddison方法和Schultz方法对之进行优化, 得到了人才资本存量的一般计算公式[11]。在实践中, 笔者认为对人才资本定价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机制, 可以建立类似于台湾交易信息的“中人”制度, 通过市场中介机构, 在参考人才资本产权人报价, 学历, 既有成就, 竞争单位报价以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给出参考价格。

(三) 《劳动合同法》与人才资本产权制度

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尚没有关于劳动者人身“可转让”条款的出现, 但国外已经有球员与俱乐部签订的合同中关于“可转让”条款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可转让条款, 有利于减少人才流动, 企业与具备价值的人才签订合同约定了可转让条款, 可能在转让时赢得一大笔转让费。笔者以为, 《劳动合同法》可以增加关于“可转让”条款的规定, 鼓励人才资本产权的交易。

三、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激励、保障人才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应是执政者增强综合国力的题中之义, 而法治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法律加强规范人才资本产权制度, 使人才资本自由流通于市场, 开拓市场, 促进市场进步。

摘要:知识经济大潮席卷全球, 人才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人才资本理论成为更多学者探讨的命题, 人才资本产权概念相对成熟, 但并未作为产权概念进入法律规范, 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建构人才资本产权制度, 以期为促进人才价值充分实现提供法律建议。

关键词:人才价值,人才资本产权,制度构想

参考文献

[1]黄乾.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结构与特征[J].经济学家, 2000 (5) :38-45.

[2]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 1996 (9) :3-15.

[3]黄乾.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结构与特征[J].经济学家, 2000 (5) :38-45.

[4]姚先桥.析人才资本[J].党建与人才, 1996.5.

[5]刘楼, 黄爱民.人才资本内涵, 特征与运行规律探析[J].南方人口, 2004, 19 (2) :42-46.

[6]桂昭明.人才资本论纲[J].中国人才, 2003, 9:4-10.

[7]戴武堂.人才资本参与制的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5) :15-20.

[8]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9]张杰.谈人才资本开发[J].理论学习 (山东) , 2005 (8) :56-56.

[10]臧振春.人才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00.

法律创新人才 篇8

关键词:企业,法律,就业,人才培养

一、调研的背景分析

近期, 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近日发布了最新一期的调查报告, 首次披露了“就业困难”的10个“红牌”专业, 法学专业被列在其中。法学就业难问题凸显, 若干年的热门招生, 使得法学院在整体就业形势偏紧的状况下, 法律本科生的就业压力亦不断增大。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 法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带有显著的行业特点。一是职业化的门槛高。法律本科毕业生的传统就业密集于检察官、法官、律师 (包括企业的法律事务部门人员) 这类法律职业。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的实施提高了进入法律职业的门槛, 2002年3月的首次全国统一司法考试, 三十余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录取率仅为7%, 虽然通过率在逐年上升, 但是所有国家考试中合格率仍为最低的, 被民间誉为“天下第一考”。二是择业范围较为集中。法律相关的职业多与国家、社会管理层面有关系, 如国家机关, 各种职能管理部门等, 但在国家机构体制改革及精简人员的情况下, 名额稀少造成竞争更为激烈, 如愿者也只能占毕业生总数的很少比例。三是兼容性、跨行业性不强。在现有法学教育状况下, 法律本科生的企业经营管理、外语、外贸及营销等方面均为弱项, 影响择业范围。四是毕业生自主就业的渠道很少。除非毕业生脱离所学专业, 否则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 很难自谋既与法律专业相关联, 又可以无需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职业。就业数据告诉我们, 除极少数学生从事和法律相关工作之外 (主要是第一、第二类。据有关数据显示这组人数为15%左右) , 大部分学生基本从事与企业相关的工作 (据有关数据显示这组人数为85%左右) 。这种就业的事实让我们感到, 法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的需要。

二、调研方法及结果

这次调研我们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询问等方法对中小企业对法律人才需求和工作岗位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大型企业4家, 中性企业25家, 小型企业10家。对资料进行整理后, 我们发现, 即使是4家大型企业对专业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是很大, 只有1家大企业才有自己的法律部门, 其他的设有法律顾问, 也是形同虚设。而中型企业, 均没有专门的法律部门, 5家有专门的法律顾问。而小型企业 (500万以下企业) , 10家小型企业中只有1家有专门的法律顾问。基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他们基本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 为了拉住客源, 主要倾向于私了的办法解决纠纷, 严重的使用调解、仲裁的方式解决, 很少选择诉讼途径, 以免产生诉累。在几个主要问题上调查结果如下: (1) 该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状况? (调研该企业所需求人才专业及学历状况) 人才的需求集中在经济管理专业、会计专业、营销、广告专业及相关生产对口的专业人才上面等。法学专业人才需求者较少。 (2) 该企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状况 (是否需要法律人才, 需要突出什么知识的法律人才) ?在触及本问题的肯定答案中显示企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突出集中在商法、国际商法、合同法、劳动法等专业法律知识人才的需求上。而对OEM加工商来说, 更强调的对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需求。 (3) 你认为该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法律风险?除常见的贸易纠纷外, 主要涉及诸如产品低价容易招致外国企业的反倾销的问题、企业间联营容易有合同纠纷、企业与职工间纠纷、产品质量安全纠纷及劳工纠纷等法律问题。 (4) 需要为该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法律服务?除多数小型企业表示基本不需要法律服务外, 中大型企业多选择了需要产品安全及质量认证办理、销售业务中的法律手续顾问、解决投诉纠纷、代理商务谈判、代理追债、参与企业制度设立研讨及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教育等法律服务。

三、就业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新型的法律教育体系, 应该围绕社会的需求而展开。现实中法学院多数学生走进企业的就业状况对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法律教育观要求从职业需求出发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 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 学生不仅具备法律职业需要的法律知识, 同时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学生不再仅仅是单一型的法律诉讼及法律事务人才, 而是成为能够涉猎多领域职业的具有现代法律意识的各种人才以及复合型的人才;学生的素质能力亦不再仅仅局限于处理法律诉讼问题, 而要扩大为具有运用法律处理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等多方面问题的能力。法律本科毕业生作为高素质的新增劳动力, 既可以因用人单位的要求定向培养解决就业, 也可以在人才市场自行应聘, 甚至自己创业, 多方面、多渠道、多途径地解决就业问题。但是, 我国法学教育体系并没有因为社会需求的改变而及时改变。我国法学教育恢复以后, 法学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深受部门法划分理论的影响, 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并重, 外加法理学、法制史、国际法, 由此构成法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或称为专业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具有扎实的民商法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人才中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 并将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

四、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法律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律师职业为例, 从每年趋之若鹜的司考大军们的身上, 我们不难发现众多莘莘学子的梦想--做一名律师, 为社会服务。但从律师职业的角度看, 全国的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较以往已经有很大程度的变化。诉讼业务在缩小, 而需要多种专业法律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支撑的非诉业务在急速扩大, 做一名律师, 只是停留在二十年前的理念, 精通诉讼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以浙江省六和律师事务所业务为例, 其业务范围包括:公司与证券、金融与保险、基础设施与建筑房地产、国际法律、网络与知识产权、刑事、民商事、行政、劳动人事、海事与海商、破产与债务重组等多方面。而每个领域又包含诸多种类的具体业务, 如公司与证券类业务, 主要包括: (1) 股票的发行与上市; (2) 公司的设立及治理结构的完善; (3) 公司股份制改制; (4) 兼并、收购与资产重组; (5) 公司股权转让、质押和收购; (6) 债务重组、破产和清算; (7) 产权界定; (8) 配套法律服务。分析这些业务范围的设定, 我们应该明白这是对法学院学生的学习提出新的挑战。这些业务的完成不是仅懂得诉讼法、公司法就可以胜任, 还需要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证券法、银行法及税法等复合知识的支持。以现在课程的设置来看, 我们的学生差距还很大。

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法律本科的教学改革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然导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从简单的技术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需求的主流方向, 用人单位也更青睐综合素质强的毕业生。进一步加大民商法类课程的比重, 应成为我国本科法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调整并逐步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务之急。对之, 调研组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 重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法律人才在企业的发展空间。

企业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 以占30%的社会资产创造了70%的国民产值, 并且提供了7400万个就业岗位。高校法学本科教育, 不能置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不见。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已经十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须重视经济类课程的设置以补充法学院学生经济理念的缺失, 充实商事类课程的安排, 调整具体的课程使之紧密服务于社会需求。有必要在教学中增加对经济组织包括非国有经济的中小企业法律事务的有关课程, 让学生不是单纯从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等单行法律法规的角度, 而是从企业运作、经营、管理的角度认识了解企业、企业主的需求, 教授学生了解掌握企业经营运作中有关法律事务的内容、特点、处理及运作方式, 更要及时将社会发展变化导致对课程的核心内容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出来, 使学生能够处理如合同的签订、知识产权、商务谈判、企业兼并、融资信贷、劳务纠纷等等企业内部与外部经营管理中的各种经济、法律事务, 从而为法律本科毕业生扩展就业领域。

2. 实现法律学科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统一。

实际上, 国内的各种法律都有其各自的规则, 而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商事法律规则以及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海商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金融法、网络法和知识产权法等领域, 在所谓的行为规则里, 更是包含了各自的专业知识内容。但是这些专业内容, 在大一统法律本科教育方式下, 泛学并不能加以掌握, 更谈不上具有专业能力成为专业服务领域的人才。法律本科生进入专业服务领域依旧是个生手, 要寻找相应的职业并无人才素质上的优势, 可谓有学历无能力。法律本科教育必须改变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 培养学生在完成法学基础教育后接受相应的专业学习以及训练, 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 才有利于就业谋职。

3. 实现法律学科教育与拓展就业领域的兼顾。

学法、懂法、依法是国家与社会管理机关及人员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新形势下对公务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法律学科教学内容应该辐射、包含国家与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 使得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履行国家及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关知识, 掌握相应技能, 通过处理公文、写作、调研能力以及口才练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但是当前在中国中小企业和基层党政机关中, 仅就秘书这个岗位来说, 很多毕业生也不能胜任。专业化程度很低, 法律意识淡薄, 培养模式也很单一, 基本上还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秘书, 其知识面窄、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 应变能力差, 工作上仍属于事务型, 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领导决策法制化、民主化、现代化的需要。所以, 法学教育, 不仅是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 还应该培养从事政府管理的公务员。

4. 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能力培养的统一。

法学教育应该转变只要灌输法律概念、理论框架, 学生就可以将之运用于具体案件分析的观念误区, 注重学习方法的教育, 读书、讨论、分析、演练、写作等应成为法学教育的主要方法。比如可以增加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和实务操作等内容。在教学过程应更多地体现出启发性、互动性、试验性, 侧重培养学生驾驭信息和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的能力。教师的主导地位应放在讲授最新法学发展趋势以及研究成果, 提出问题, 传授思维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 画龙点睛式的释疑解惑, 重在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操作等实际能力的提高上。

当前, 对现有高等教育的体制、内容乃至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已经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调研组认为, 改革应该在现有的教育体制、教师队伍、教学环境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改革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方面通过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改革适应市场的需要, 提高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新要求, 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标准和评价。高等教育, 面临着市场化的竞争, 如何审时度势, 与时俱进, 在改革中发展,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百姓蓝皮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2:303.

[2]沈峰.要赛马不要相马[N].深圳商报, 2003-09-18.

法律创新人才 篇9

在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以课堂为知识传授场所的传统教育方式有其天然的局限性, 即学生们所分析的案例都是通过教师对案情的介绍, 这种介绍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主动去探知案件细节的机会, 使得学生所进行的所有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受制于教师对案件情节的认识和判断) 。而“师徒制”的培养模式正是为了力图突破这种“天然的局限性”, 使得学生获得的法律实践技能是第一手的、全面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

一、依托法律诊所, 培养学生与当事人有效沟通的能力

有效开展“师徒制”的前提是有案源, 我们通过多方宣传, 重点突出师生联合义务办案来获得潜在当事人的信任。在与当事人第一次见面之前, 教师对学生团队强调必要的注意事项。在教师接待当事人咨询的过程中, 学生作为助理负责记录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时, 首要的是要注意礼貌的同时显示自己的专业性。作为律师, 不要吝啬自己的礼貌性语言。教师必须有效地控制沟通的主动性, 掌控谈话的节奏, 全面了解案情, 把握客户的心理, 弄清客户的法律需求, 对案情做出客观的判断, 与客户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给予客户必要的法律建议或忠告, 善意提示潜在的法律风险等。和客户谈话应有明确的目的, 抓住问题的根本, 尽快解决问题, 而不是打“持久战”, 拖延时间。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做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庭前准备工作

绝大多数的当事人都没有参与过法庭的庭审环节, 因此, 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对于案件的进展及当事人对案件审理结果的接受程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工作并不涉及案件的实质内容, 专业性不是很强, 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具体应该做的工作有:

(一) 在开庭前三天通知当事人, 并且核对好证据原件。对于当事人是否亲自参与庭审应当事先征求其本人意见, 如果本人愿意到庭则应当尽量在开庭前通知, 以便其安排好自己的事务。

对于证据较复杂的案件还应当提前与当事人核对证据原件, 并按照举证顺序排列证据原件顺序。核对排序后再将证据原件交由当事人保管, 一定叮嘱学生尽量不能把证据原件自己保管, 原因是一旦发生证据丢失或毁损, 将会严重影响当事人的利益, 产生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新的纠纷。

(二) 仔细审查对方的证据材料, 找出漏洞, 整理质证意见。全面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 形成系统的辩论思路。

对证据的审查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证据是否为原件、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该证据所依附的法律规定是否发生变化, 等等。在质证的问题上, 准确、精炼是律师一生都要练习的本领。证据整理好之后,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查找与案件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还有其他各级法院形成的与本案有关的倾向性意见。此外, 还必须要收集的庭前材料是最高法、最高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及各级法院发布的具有地方指导性的案例, 这些案例对处理不常见的案件类型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对庭审时法官要问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准备

法官在庭审调查阶段问到的问题既是法官写判决的依据, 同时也代表了法官的倾向性意见。庭前准备如何回答法官的问题并找出相关法律依据及指导性案例的支持, 有礼有节的答问;同样, 庭审时记下法官的倾向性问题对法官的大致判决思路就会有一定的了解。

三、庭审后, 指导学生结合庭前准备及庭审的实际情况对案件进行整理, 并形成办案札记, 对整个案件的得失进行总结

办案札记是办案人对案件整体的记录, 并重点在于总结本案的关键问题, 以形成职业生涯的有效积累, 以期对日后办理案件有所助益。办案札记的基本结构为:案情简介、争议焦点、证据及质证、庭审关键点、涉案重要法律法规、成败原因。指导学生形成办案札记有利于使学生对案件办理的所有环节都要用心体会、积极思考, 最终对案件的成与败进行总结。有效的总结一定会成为日后办理案件的扎实积累, 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学生有操作性的办案经验。

四、“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法律实践一定要在现行的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根据最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定,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 只有经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才可以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学生的法律实践历来受到学校及社会的支持, 相信街道和法院对此行为会给予配合, 使得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诚然, “师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缺陷, 但是, “师徒制”同样有着其他培养方式所很难替代的有点, 尤其有利于隐性知识在不同的个体之间的转移、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司法环境下通过实战来检验所学, 并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性的学习。相信, 将“师徒制”引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 一定会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注释

法律创新人才 篇10

據悉,該實踐基地作為兩岸學術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台灣青年法律專業人才來大陸進行體驗式的實踐活動,鼓勵和支持更多台灣青年來滬創業就業,為兩岸青年學習就業創造更多機遇、打造更好條件。實踐基地以企業的名義設立專業獎學金,赴台灣知名高校招募在校法律專業優秀在校生及已經取得大陸司法從業資格證書的畢業生,來上海進入知名律所或大型台資企業進行體驗式法律實踐。期望能通過實踐使學員更真切的了解大陸的司法實踐,更深刻感受大陸的法治文化,更近距離的走進大陸百姓的生活,加深彼此了解,增進兩岸青年人的友誼。

經過書面審查、視頻面試等層層篩選,基地已從近30名來自台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等多所台灣地區院校的法律學生中選定5名作為首批實踐學員,他們將在上海分別進行為期2個月或6個月的法律實踐活動。首批來自台灣高等院校的5名法學學生已上崗實踐。基地設立了「君倫—兩岸法律實踐獎學金」,對於首批被錄取學院給予1萬~4.5萬元人民幣/人的獎學金,以作為在極地進行實踐活動的經費補貼。

上海市靜安區司法局負責人指出,「兩岸之間這種面向專業人才的交流實踐,是具有開創性的,有著鮮明的特色。我們要立足於長遠的發展,並將其作為一個學術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台灣青年專業人才來大陸走走、看看和學學,強化他們兩岸之間特有的法律素養和法律實務操作能力。」

在揭牌儀式上,實踐基地牽頭人君倫律師事務所主任丁德應對籌建過程中所獲得的各方指導、支持和幫助表示由衷的感謝。也希望能繼續獲得上海市台辦、靜安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實踐基地越辦越有成效,形成品牌,能為更多的台灣法律專業青年人才提供更大的幫助。

上一篇:用户价值下一篇:项目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