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模式

2024-07-24

心理模式(精选十篇)

心理模式 篇1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征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征, 普遍来看, 在思想方面表现出自豪感和自卑感的双重交织。独立学院的学生通过高考跨入大学的校门, 这也意味着人生的一次成功, 使其具有一种优越和自豪感。同时, 又因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而进入独立学院, 又感到失落, 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因而表现出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担心被人看不起, 使得心理失衡, 自豪感、优越感与自卑感、焦虑感交织, 表现出情绪上的不稳定。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学生都是怀着学好知识, 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走进校门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 他们怀着要干一番事业的抱负, 但现实社会中, 一些重文凭、重学校牌子的客观现实, 又使得他们往往对前途充满困惑。同时, 现实社会当中一些不良的现象的存在, 使得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矛盾, 这往往使得其人格弱点显现出来, 极易形成心理问题。

从家庭条件上讲, 独立学院学生中不少人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 艰苦的锻炼比较少, 自我意识较强,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比较关心, 但对集体、对他人则往往表现出淡然、冷漠的态度, 缺乏团队精神。其心理往往比较脆弱, 经不起挫折。在人际交往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 有些学生受家庭的溺爱, 养成比较任性和自私的个性, 缺乏包容心以及与人交往的经验与技巧。一旦进入大学, 离开家庭父母长辈, 进入一个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个性的新面孔这样的新环境, 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和同学相处而感到无所适从, 易于产生孤独感, 进而对他人产生戒备心理和多疑心理。这就很容易产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在生活情感方面, 由于缺乏锻炼, 不少独立学院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对学校严格的日常管理往往存在一些抵触心理, 尤其在当今社会, 面对网络游戏及网络中不健康信息等的诱惑, 缺乏自控能力。在情感问题上, 不少学生没能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友情的关系, 甚至有些学生传统道德观念淡化。

二、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因素分析

家庭教育的影响是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相对来讲, 独立学院学费比较高, 进入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有着较为优越的家庭条件, 而家庭条件优越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一定程度上在他们身上显现出来, 从而使得部分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弱化, 对家庭的依赖性强, 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不强, 缺乏远大理想与抱负, 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 一些家庭在对其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上存在一些偏差,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攀比心理重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当代社会正处于复杂的改革变化的过程中, 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的碰撞, 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冲击与震荡, 一定程度上引起其心理上的失衡;现实社会环境中, 金钱物质的诱惑,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必然会对心理发展层次还不高的学育的影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而言, 应试教育依然是主导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教育。当学生进入大学后, 独立学院中学生思想工作, 基本上都是沿袭其母体院校的模式与做法, 对独立学院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在准确把握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征, 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 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三、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在独立学院开展行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须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征, 构建符合其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首先, 独立学院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独立学院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针对独立学院不同年级学生, 开设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课内与课外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观赏心理健康教育影片或录像等各种活动, 会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熏陶, 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开辟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报纸宣传手册, 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平台、多媒体等传播途径, 广泛地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健全高效的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或矫正。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甚至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及时地会同心理医生或专家进行治疗, 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探索多样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独使其通过参与活动, 不断提高自信心, 增强竞争意识, 建立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 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 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进而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实现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独立学院要从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应对等方面构建完整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对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进行有效的预警、预防和应对。从新生入学开始, 就要对新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对所采集的学生心理健康数据进行动态管理, 及时地发现学生群体的心理变化状况。通过普查筛选, 对于心理危机应对能力较弱及心理危机易发的高危学生, 及时地提供帮助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进行有效地监护, 及早地进行危机干预。

学校要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部署和协调, 要组建一支既有专职心理辅导教师, 又有兼职教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 只有准确地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征,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 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提高多种形式及途径, 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独立学院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健全的人格, 不断地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摘要:独立学院学生在其心理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征,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征,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王小锡, 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罗正云, 李娟.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8) .

[4]王书会.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高校与党建, 2006, (12) .

心理模式 篇2

1999 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热正在全国中小学校逐渐升温,但冷静地观察,我们也不难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一些地方以盲目的蛮干代替科学的思考;以大轰大嗡代替脚踏实地的工作;以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的实验与论证。如北方某市区教委在未经任何实验、论证、动员及专业培训的情况下,专门下达文件,要求每一所中小学校在一个月内都必须建起“心理咨询室”,并规定到期进行专项检查,未达标的学校评先进时“一票否决”。他们误以为挂起了“心理咨询室” 的牌子,就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些学校把常规的德育活动、文体活动(如祭扫烈士墓、运动会、春游等)贴上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标鉴,用形式主义的方法来应付上级的检查或进行新闻炒作,使这项对个体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全新意义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开展?怎样操作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依据全国人员18个省区 4231所学校从“八五”到“九五”八年多的实验研究,提出“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供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一、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概要

“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八个方面(组织、任务、原则、内容、措施、方法、策略、途径)操作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措施又包括八个方面。概括地说,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会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调适方法、预防心理问题、消除成长烦恼为基本任务;以全员性、预防性、主体性、个性化、针对性、操作性为基本原则,以传授心理发展常识、心理训练方法、心理保健技术为基本内容;以认知领悟、行为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暗示、环境陶冶、案例分析为基本方法;以师生互动、友伴教育、自我教育为基本策略;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基本途径;采取八项基本的教育措施:“心理课程中普及,心理咨询中矫正,心育活动中训练,各科教育中渗透,教师心育中突破,家庭教育中延伸,校园环境中陶冶,社会实践中磨砺。”

二、“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图示”(见此文尾图)

三、关于“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图”的几点说明

1、组织

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会是一种由学校校长挂帅、书记主抓、有心理课教师及其它心理学爱好者组成的领导、指导、研讨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构,其职责相当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领导小组”,但其性质却是群众组织。其存在的价值是既有官方的权威,又有群众基础。在基础薄弱的学校,也可直接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可由校长负责,也可由书记负责,还可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经验表明,一般由书记主抓这项工作比较顺理成章。

2、任务

各项任务在不同的年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性格特点,即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因人施教,把任务分解到不同年段之中。

3、原则

上述六项原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原则,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应遵循不同的具体原则。例如,心理咨询的工作原则是“保密性原则”、“助人自助原则”等等。本文不一一赘述。

4、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在于传授心理发展常识、心理保健方法、心理训练技术,其目的在于让中小学生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和发展自我,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但是无可否认,中小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还应适当地加进一些识别常见的心理障碍的初步知识及自我调适不良心态的简单方法。但绝不能以此为重点,否则很容易出现人人自危的局面。

5、方法

图1所列的六种方法实际上包括 三类,心理暗示法”、“环境陶冶法”、“行为训练法”属于预防性的教育方法;“认知领悟法”、“行为矫正法”属于心理障碍的矫治方法;“案例分析法”则属于研究方法。这些都是心理辅导员的“常规武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辅导员还应掌握更多更深的方法,如“偶约契联法”、代币法”、“厌足法”、系统脱敏法”等等,这样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6、策略

采取“师生互动”、友伴教育”、“自我教育”的策略,一定要注意把握方向与分寸。事实上,这种情形已经存在于学校生活之中,例如,负面情绪也可以互相传染,引起心理连动。所以,需要教师耐心加以引导。例如,在确定“小小心理辅导员”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心态积极、性格开朗、行为正常的学生,这样才能避免负面的作用。

7、途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塑造中小学生健康心理的三个基本途径,但是在三种教育影响中,经常存在互相抵消的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大量存在,为此,整合三种教育,使之形成“合力”,对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而开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8、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到位,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应当在

可能对学生心理构成影响的各个方面造成积极的、良性的剌激,并且在人与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人与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之间、专门课程(心育课程)与常规课程(各科知识的教学)之间、专业活动(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与日常活动(德育及文体活动)之间构筑起一种和谐的、合力的关系。具体地说,应从八个方面去操作 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课程中普及

高中宜作为选修课程,初中作为必修课程(初一政治课即心理健康教育课),小学可作为“学校课程”独立开设,也可纳入“社会课”或“健康课”之中。课程的内容各不相同,小学侧重心理素质训练,初中、高中侧重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起码要达到四条标准:首先,自身的心理必须是高度健康的;其次,应具有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 学、心理卫生学等丰富的学识;再次,应具有深刻的人生经验;最后,要在师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

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把握三条教学原则:心理课不是教师的“说教”课,而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课;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课,而是团体心理辅导课;不是表演课,而是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课。

心理课程虽无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教师应认真把握好下列六个要素:

1、良性的期待;

2、饶有兴趣的问题;

3、蜂音式的教学;

4、发现式的学习;

5、因人而异的指导;

6、鼓励性的评价。

(2)心理咨询中矫正

学校心理咨询室主要为学生提供问题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具体地说是为学生提供四方面的服务: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人际关系指导、择业指导。主要矫正不良习惯和轻度的心理障碍,切忌大包大揽。对于已构成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责任只是早期发现,并推介到心理门诊去矫治。

(3)心育活动中训练

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可分为“校级活动”、“班级活动”、“自发活动”三大种活动。应当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需注意的是,每次活动前要有周密的方案,事后要有总结、有讲评,最好能设立活动竞赛奖。这样才能使活动搞得更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4)各科教学中渗透

在各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其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寻找各科知识中的心理教育对应点,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第二种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渗透,例如,给那些胆子较小、性格腼腆的同学以更多的发言机会,对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同学进行督促提问等等;第三种是通过班主任工作渗透,正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负强化其不良习惯,这

样,就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科的教学活动当中,收到“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的效果。

(5)教师心育中突破

教师的情绪与人格对学生构成直接的影响,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搞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坚持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同行研讨相结合、书本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6)家庭教育中延伸

学生所有的心理问题几乎都可以在童年找到背景,因此,可以说,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形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如不及时矫治,将来就会危害于社会。因此,各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应开办家长心理教育学校,办家长报,建家、校联系卡,向家长们传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使家长们懂得,孩子出现的新行为中哪些是正常的,应欣然接受的;哪些是异常的,应该怎样去配合学校和心理医生去矫治。同时,引导家长在家庭中端正对孩子的期望,为学生进行心理减负。多给孩子们以动手的机会,在家庭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家长心理教育学校可专门组成讲师团,既可以由专家主讲,也可由心理咨询教师主讲,还可由有成功经验的或失败教训的家长讲,总之,起点要低,办法要实,技术要真,努力使家长学习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7)校园环境中陶冶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场”,人不仅能改造环 境,环境也能影响人的心态。为此,学校应从“硬件环境”上多加投入,使之更适合人性,更符合工程心理学的要求,努力做到“绿化、美化、香化、亮 化”,使每一寸土地都成为育人育心的基地;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心理环境的教育要在“软件环境”上狠下功夫,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端正校风、班风、教风、学风、考风,使师生能在赏心悦目、轻松怡人的氛围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8)社会实践中磨砺

中小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不能不让人忧虑。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实际体验这个问题,为学生“补课”,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经风雨、见世面”。从小学到高中,学校每年都应拿出一部分时间(可以是学期内,也可以是假期),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军营、市场去体 验生活和服务社会。这对于中小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将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

“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虽经八年多的研究与探索,但也只是初步的尝试。此外,“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的构建主要着眼于城市学校和农村中心校,乡村分校虽也在实验中积累了经验,但由于条件限制,在具体操作时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适当地增删一些内容。同时,幼

心理模式 篇3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心理危机;防范干预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69-02

一、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竞争压力急剧增加,再加之一些如失业、离婚、人际冲突等针对个体的负性事件,人们时刻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痛苦、焦虑、抑郁以及无助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自杀、报复社会等极端行为。由社会和个人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令人担忧。目前已有许多心理学领域正试图通过从心理层面的多种角度来进行防范和干预。在临床心理学理论框架下,心理学家认为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都是由负性事件或应激状态引发的病态心理导致的,病态心理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以临床心理学更加适合对社会心理危机和社会恶性事件防范和干预。因此本文考虑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借助该学科的专业优势,试图对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二、临床心理学及其作用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通过心理测定、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行为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明确的理解,并且将从个体身心诊断和生活史所了解到的情况与对个体生活状况进行的观察、分析综合起来,并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临床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矫正那些导致心理问题病态心理,它不仅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发生了什么问题,更关注这些心理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要了解当事人的成长环境、行为特点、心理状态、人格特质以及社会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注重对心理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测评和矫正,从而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人调整心态、改善人格和适应行为,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在构建临床心理学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防范与干预模式过程中,要注意采用评估与干预相结合的思路,从人格特质、心理状态以及自尊等多方面去评估被干预者在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被干预者所处的特殊环境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如何进行防范和干预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构建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机制就要注意评估和干预的结合。心理评估是按照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对人的心理特质、心理状态和水平做出评价和估量,确定其正常或异常的原因、性质和程度,从而为临床心理诊断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它是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如果说心理评估的任务是发现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那么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则是就问题原因本身而进行的干预,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咨询与测量,结合当事人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人格特点及成长经历等信息帮助当事人发现和认识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改善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当今人们面临着如此巨大的社会压力以及承受着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即使是健康人群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当他们在面临升学、就业、家庭、养老等方面的问题时,各种心理问题也是会出现的,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及社会的极端行为。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这些人纳入到心理咨询的对象中,运用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其进行干预,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更好的生活。

要从临床心理学的框架里来建立上述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应该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事前的社会心理问题信息收集网络

由于许多社会问题和突发性事件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突然性,如果当诱导事件已经发生再进行心理干预的话其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因此,建立能够识别潜在预兆信息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运用临床心理学的心理测量和评估手段,在收集社会心理问题信息时具有以下特点,即收集心理问题信息的渠道广泛,收集心理问题信息具有时效性以及收集心理问题信息的准确性。这样,可以根据问题前提,在诱导事件发生前就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将这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信息结合社会大背景、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从而及早发现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人群并进行帮助,降低人们对负面情绪的主观感受,尽可能地将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事后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

临床心理学对人们心理问题的干预最好能在心理问题预警阶段进行事前辅导和干预,从而避免一些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事前预警机制以及辅导干预机制的建立还不完善,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事件,我们往往难以预测和掌控,也就无法将其会带来的心理危机消灭在摇篮中。因此,由诱发性事件导致的人们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继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和冲突等不良事件频繁发生在人们身上,并且对人们所带来的冲击力还十分巨大,这又将进一步导致人们心理出现更大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从临床心理学角度考虑,需要加强人们在应激事件后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辅导和干预,建立事后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尽可能地保护当事人在应激事件过后的心理伤口,帮助他们愈合心理创伤。在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同时,也应该本着“预防”的思想提前建立心理应激预案,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处于心理混乱状态的人突然地爆发出应激性行为,尽可能地减少破坏性。

3.建立提高当事人自我调适能力机制

自我调适能力是指个体在面临不良事件带来的影响时能够对自己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心理因素进行合适的调整,以防止自己出现心理混乱或心理应激。如果说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是被动参与,那么自我调适则是当事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自己心理状态的管理。然而,通常人们面对压力或不良事件时,自我调适机能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对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缺乏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技术(例如改变认知策略技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调适;其二是在压力较大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通常会倾向于选择一种消极反应(例如逃避、攻击)。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应该考虑通过普及心理学基本常识以及心理咨询来帮助被试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用这种能力武装自己的心理,避免在出现不良或应激事件时手足无措或者采取自杀等极端行为。

4.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当事人恢复的助力

人的生长与生活都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人的心理必然受着环境的左右,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可谓影响巨大。社会支持系统就是,当人们在需要帮助时可以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相应资源。临床心理学应该考虑通过为人们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来帮助人们应对不良事件。首先,当事人会有一套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那么临床心理学就应该运用心理学手段建议或传授当事人巩固和发展现有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其次,临床心理学还应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建立一套面向全民的公共社会支持系统,这个社会支持系统应该比个人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更大而且更加稳固,也将会对人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安全感。

5.临床心理学学科建设和专门从业人员培训

临床心理学作为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进行防范和干预的应答性学科,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构建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机制和社会上已有的慈善组织与爱心帮助有着质的区别,其具有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复杂属性,如果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门训练的技能,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因此有必要从学科体系的层面出发,加强临床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注意突出侧重理论科研训练和侧重临床训练。

四、困难和展望

要在临床心理学框架下构建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的防范干预模式,我们面临着这样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临床心理学服务管理方面,由于宣传和监督力度不够,缺乏有力手段,使得从业人员资格和职业道德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违规操作时有发生。第二,缺乏对被干预者未来生活的关注和追踪反馈。因为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都有着长期的影响,因此,在干预时不能只关注当前问题的解决更应该关注对当事人未来的长远影响。第三,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防范干预绝对不是临床心理学一门单独学科的任务,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调运作,以及政府对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关系的管理和调整。总而言之,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构一套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防范干预模式的对国家和公众的意义是重大的。尽管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几十年的发展,临床心理学已经有了巨大发展,但与国际水平比较和从社会需要来看还有一定差距,若要构建一套完善的临床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还有待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道明.当代社会心理危机及其干预[J].学术交流,2010,(4).

[2]萨库索.临床心理学[M].黄蘅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3]张理义,严进.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秦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龚耀先.临床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

[6]姚树桥,朱熊兆.21世纪临床心理学的臆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1).

[7]张维平.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4).

[8]许晓珺,陈青萍.构建社会应激预警机制的设想—从临床心理学视角[J].理论导刊,2011,(4).

[9]龚耀先,李庆珠.我国临床心理学工作现状调查与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1).

心理模式 篇4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作思想品德问题, 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 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 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忽视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虽然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服务于当事人, 即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 让他们自己做出各种判断和选择;德育强调的是塑造当事人, 即采用外部宣传教育的引导来实现正面说服、榜样示范、批评表扬、实际锻炼等方法。两者不能互相取代。

我校心理室与德育处、全体班主任加强沟通, 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们制作出一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 每月一期, 预测当月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制定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 在月初的班主任会上发给每一位班主任, 指导班主任更好的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而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和管理体系。

许多来我校参观的校长、老师、教育工作者等曾提出索要这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作为参考。在此特将这套制度的形成、它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具体方案等加以整理, 供大家参考。

二、“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

现今许多大中专学校都在开展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 这与“心理预警·教育干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 性质不同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校园生活范围内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 (自然危害、社会恶性犯罪、暴力冲突伤害、自虐自残等) 引起的心理危机, 所以, 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包括“预警———应急———维护”三个系统, 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早评估、早治疗, 更加倾向于心理治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针对的是学生普遍出现的发展性问题, 比如学业压力、亲子矛盾、青春期交往等发展性问题, 包括“预警———干预”两个系统, 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早发现、早预防, 更加侧重于心理教育及发展的功效。

(二) 面对人群不同

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 主要面对的是个别心理异常的学生, 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亲属或亲属人群。“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针对的是绝大部分在校学生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时某一阶段度过, 问题也许就会自然消失, 受众面较前者更广。

(三) 实施对象不同

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心理教师、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 以及高级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社会安全保障人员 (公安、律师、火警等) 和社区工作者, 分辨并发现可能出现的冲突性、危害性的危机事件及对象, 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尽可能给予及时的疏导和监控。“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主要实施对象是学校德育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 心理室根据学生当月的心理特点, 提前发放心理预警, 班主任据此细致观察班级学生心理动态, 对可能发生的偏差行为做出早期预测和干预, 防患于未然。

三、“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实施过程

第一步, 心理委员观察、收集心理动态。

心理委员又名心理联络员,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心理老师与班级学生进行联络, 将班级同学的状况或变化及时反映给心理老师及班主任老师。每个月末, 心理委员将本班这一个月大部分同学比较突出的现象, 结合同学们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建议, 分别记录到《心理委员观察记录表》中的“我看到的事例”、“我调查到的”、“我的建议”上。然后, 心理老师对《观察记录表》进行整理与汇总, 整理出当月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制作当月《学生心理动态图》, 并从学生的视角进一步解读学生的真实心理活动, 帮助班主任、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心态。

以初一年级为例, 二月份寒假开学后通过学生心理观察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开学初的不适应, 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上课说话, 占41%;其次是抄作业、补作业, 占32%;带违禁物品占18%;看课外书、随手扔垃圾等现象分别占6%。

针对此种现象, 心理委员的解读是刚进入新学期, 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浮躁期”, 具体表现是留恋寒假, 未进入学习状态, 贪玩, 思想比较懒惰, 不耐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开学第三个星期。

第二步, 心理室结合学情发出心理预警。

在每月学生心理动态图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教学规律等多方面情况, 心理室在每月初的班主任例会上为班主任老师发放当月的心理预警, 以十二月的《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为例, 十二月前两周是学习情绪的虚脱期, 学生从紧张的复习考试中又回到了平静的知识接受情境中, 此时的学生身心疲惫, 教师经过这段时间的辛勤教学, 也容易感到疲惫。但这个时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 实施目标导向的黄金阶段, 如果能在此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实现正确导向, 教育教学将会事半功倍。后两周是学习情绪分化期, 在新的章节教学结束后, 需要进行相应的单元测验或考试, 面对考试成绩, 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开始表现出学习兴趣的转移或学习成绩的分化……

经过一年的摸索, 我们已经整理成一套系统的、按月发布的以学习心理为核心的“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

第三步, 指导班主任开展教育干预。

针对每月心理预警反应的情况, 心理室、德育处从学法教育、班风班纪教育、心理班会等方面分别提出教育干预措施, 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 班主任老师可以结合本班特点, 开展心理班会及其他活动, 做好班级心理辅导员。

仍以十二月《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为例, 面对第13~14周的学习情绪虚脱期, 班主任老师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有: (1) 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学习导向, 有针对性地深入展开学法教育。可以请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 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 抓好班级常规建设, 发动班干部力量, 注重点面结合, 设立帮扶对象, 用班级行为来规范和调动学生的团结协作及学习竞争意识。 (3) 组织以激发学习动力《昨天, 今天, 明天》为主题的心理班会, 引导学生告别昨日陋习, 抓住今日时机, 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给学生正确的前行方向。 (4) 多组织体育活动或班级活动,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班级竞赛活动中提升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第15~16周的学习情绪分化期, 干预措施有: (1) 不断监督学生个人计划的执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具体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量、试题的难度等方面。 (2) 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变换复习方式和复习内容, 避免因重复性的学习时间过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3)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 使学生有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 (4) 组织心理班会《我为什么要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 帮他们认识学习、文化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作用, 引导他们逐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 恢复正常的学习心态。 (5) 多与家长联系交流, 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以减少学生消极心态的出现。

在开展教育干预的过程中, 班主任老师还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心理室, 心理室据此组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活动, 有的年轻老师说“每个月收到这样一份预警材料, 感觉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教育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心里更有谱了!”老教师也反映,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进一步理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将平时的教育工作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是一个集“观察———预警———干预”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班级管理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作用, 值得继续深入探索。现在, 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家庭版, 对家庭发出心理预警, 并提出家庭教育的干预措施, 相信这将是一个更新的尝试。

摘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是一个集“观察——预警——干预”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班级管理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其对班主任工作、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作用, 需要了解这套制度的形成、它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 以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 篇5

摘要;学校心理咨询受医学影响而产生了三个局限:即(1)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2)过于强调心理疾病普遍性;(3)对于心理疾病的治愈性过于乐观。针对医学模式的不足。以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心理测验、特殊教育、学习理论和心理卫生四个基础为依据,提出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开设心理素质教育深为两个基点、以心理咨询

为辅助的学校心理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中,评估系统和教育系统是核心因素,而心理健康咨询只是全方位、系统化服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素质教育从一种思想观念变成具体的行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近10年来,大城市中的一些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从心理疾病的防治和心理使康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学生的各类行为问题。原来被认为是思想品德的问题,现在被认为是心理障碍。可以说,正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诱发了学校心理服务的广泛开展。

学生心理健康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然而,它不可能涵盖中小学整个心理服务的范围。如果我们仅仅把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服务狭隘地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势必会导致以偏概全,妨碍学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的建立过程和我们的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索国内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强调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育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学工作时,强调要设咨询室,于是一些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张桌子,几个沙发和一台录音机,挂一个牌子,心理教师等着学生前来预约了。这间房间很容易使人想起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室,心理教师希望学生把心中的痛苦说出来。利用交谈的方式,排解学生的心灵痛苦。而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许多内容都是与青春期身心健康有关。更多的内容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子甚至是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些事情毕竟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具有代表性。

这是一种医学的模式,因此“有人批评前几年的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化,咨询化模式就是没有考虑学校教育的特点,去开辟心理教育途径。”当我们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角度引入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时,必须有一些假定为前提:

第一,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什么是心理疾病及相关因素有深入了解。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十分复杂的,目前世界上存在着2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一般必须受过医学训练。从这些条件看,学校中心理教师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

第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足够普遍。心理健康的对应物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开设心理咨询室,试图借助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应针对的是心理障碍,即心理不正常的个体。比如,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书,班主任找他谈话,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这位同学赔礼道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行为的偶然失误是是非观念不清的表现,并不属于心理障碍。只有自己有这样的书仍然拿人家的书的人,才是一个心理障碍者。再比如,学校中打架是经常发生的.但大多数打架行为并不是由于心理障碍,而是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冲突,遇到了利益冲突不知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情绪控制和决策不当造成的,其中虽包括心理因素,但并不是由于反社会的人格障碍所导致的。而近年的心理智询工作所依据的是一些估计:如有的估计中小学生当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为10%到16%,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估计一般缺少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还必须假定,心理疾病是能加以解决的。可事实上,像强迫症、偷窃狂等心理障碍,即便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其治愈率也是很低的,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反观学校中的心理教师,面对真正的心理障碍,既缺少经验,又缺少技术,恐怕难以胜任。尽管如此,学校中的心理教师仍然被期望成为心理医生、在这种期待中,他们也常出现“角色混乱”,他们对掌握解决心理障碍的技术,了解心理障碍的病因,往往具有超过一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常抱以这样的信念:解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让学生发生奇迹般的改变.

上述三个先天不足,已经妨碍了学校中的心理服务的开展,如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多年,但门庭冷落,几乎没有什么“患者”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实,这种结果是上述三个错误假定必须导致的,我们不可能指望教师摇身一变,从一个品德课的施教人成为一个心理医生。

二、从医学的模式到教育的模式

当我们的学核心理咨询陷入困境时,我们其实正在重复着发达

国家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时的同样错误。

现代学校心理学产生于美国,1896年,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魏特默在费城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还创办了第一个医院模式的学校,即俄勒岗学校,专门诊断和矫正智力落后、心理上有障碍的特殊儿童。他利用种种干预手段解决儿童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心理服务长期以来被理解为学校中临床心理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一临床的模式不适合学校教育,它以牺牲大多数儿童的心理服务为代价。到了60年代,一学校心理学在美国正式建立时,人们已经摒弃了医学模式,接受教育的模式.如1954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对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所作的规定为:“由有教育经验训练的心理学家,应用心理测评、学习理论、人际关系的专业知识,辅助学校工作人员,去促进所有儿童的成长,丰富他们的经验,并识别与帮助特殊儿童”。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提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也没有提到心理健康,而是首先以所有儿童为服务对象,然后才是特殊儿童.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据估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工作人员在心理咨询上的时间不到总工作时间的5%。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有四种运动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心理测验运动,心理测验产生之后,许多测验被应用于学校,加智力测验、主题统觉投射测验等;第二是特殊教育运动,针对学习落后的儿童,学校要进行特殊教育,而这种特殊教育在诊断和干预上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第三是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运动;第四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学习过程和改变行为的过程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心理学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这四种运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心理测验为诊断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工具,而特殊教育则提供了相应的干预手段和方法,此外,学习理论不断提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促进人们对有心理障碍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由此可见,学技心理学服务是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和治疗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种服务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某种转变,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在目前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宜以心理咨询和心理障碍矫正为主要任务。学校心理服务可以以心理评估和心理素质课程建设为两个基本任务,以辅导和咨询为辅助措施。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学核心理服务的模式。

首先,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强调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学应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就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发展和行为问题及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测评。这种测评一方面可发现个别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班主任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工作提供依据,以测评为重心,就必须考虑目前学校心理教师的水平与素质,他们大都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到心理学的正规训练、对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缺少掌握,而从测评开始,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心理学不同于德育教育之处,强化心理学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另一个学校心理服务的基本任务是心理素质课的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课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在课程中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主动思考。

这两个基本任务的实施,也是培养学校心理教师的重要手段。心理教师通过掌握心理测试,对心理学测量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心理学的技术。而通过上心理素质课,教师还会进一步地发现学生的反应,加深对心理学应用的理出和领悟,对于提高自身水平很有帮助。

最后,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忽视心理咨询工作,而是把它放到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认为,只有在上述两个任务实施之后,才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在测试之后,学生和家长激发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愿望,想了解心理问题,主动到咨询室请教。在上心理课之后,学生们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他们会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具有新的信心,所以,也会来到咨询室主动咨询。而只有到这时,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才会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时机才真正成熟了。

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通过测试,教师可以发现本校学生现有的心理特点,用所得资料撰写论文和报告,如进行职业心理测评后,教师可以对本学校学生的职业兴趣的分布进行考察,了解学生就业动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科研成果中的资料还可以为学校的领导的办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如本校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优势,有哪些弱项,应如何通过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等。

心理模式 篇6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同时,积极挖掘和探索校园心理剧的作用,通过编、导、演校园心理剧,把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应受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一剧。寓教于剧、寓教于乐,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强烈共鸣,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校园心理剧及其特点

1.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心理剧由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莫雷诺所创,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治疗为一体,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又能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

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把校园心理问题搜集归类,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呈现各种典型心理问题,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在心理老师和全体演出人员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2.校园心理剧的特点

校园心理剧常用的技术有角色互换、替身、中断行动、重演、旁白、雕塑、镜观、空椅子、独白、超现实场景等。校园心理剧的特点如下:①再创内心情境。心理剧犹如桥梁,可以让成员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现实连接互通,从而实现平衡与和谐。②尊重主角的现实性。允许主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以某种方式重新经历某些事件或心境。主角能真切感受到该事件的影响,也让自己审视当时真实的情绪感受,帮助主角跳出过去的情结,将希望寄予现在与将来。③自发性。在当下、现时、当场触发人对新的情境做出适当反应,或对一个旧情境做出新的反应。④宣泄和顿悟。心理宣泄的作用在于它是情绪扩张和整合的一个指标。这些情绪必须被整合并表演出来,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⑤现实检验。心理剧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人或自我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的机会。⑥遭遇。成员和其他人一起演心理剧时,遭遇就会发生,且发生在此境此地,极大推动了成员的直接沟通和自我表露。⑦创造性。心理剧主要功能在于提升来访者对生活的创造性。创造性更多的是来源于每一次突发行为以及积极的尝试。

三、校园心理剧的独特作用

校园心理剧所激起的情感共鸣极为强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在心理辅导方面,校园心理剧在以下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1.认识自我

校园心理剧使学生反思自我,不断深化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体会别人的感受,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同理心不断提高,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控和调节能力不断增强。

2.宣泄情绪

学生遇到挫折时常常不能及时宣泄负面情绪,校园心理剧为学生的不良情绪宣泄提供了安全条件,发泄自己的情绪,揭示内心深处的症结,在知情观众的协助及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当事人宣泄后,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避免了因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调控情绪的方法,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3.教育、辅导和治疗

因为演员来自学生,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论是表演还是观看,都是引发相似感受的过程。校园心理剧的心理辅导效能高于个别咨询和治疗,突出表现为受益人群数量大、干预的整体效果好。校园心理剧的舞台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把自己的观念、行为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通过镜像技术让表演者在局外看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别人、自己、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角色转换技术,让表演者学习他人的行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法,改善个性中的不良倾向,建立健康的个性心理参照体系和行为模式,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4.激发潜能和创新意识

校园心理剧以情动人,不同于传统教育,既不耳提面命,也不抽象说教。校园心理剧引发学生积极探索自我,精心选择主题并创设情境,充满激情地创作、排练,对入剧的每个事件进行反思和处理,这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鉴赏和创造,大学生潜能被有效激发,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发挥出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激情也被大大激发,增强了感染力。因此,校园心理剧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四、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模式探索

1.举办全院校园心理剧大赛

大赛前,组织者认真构思,确定比赛的主题和中心,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学生积极编剧、演剧、排练。比赛中组织讨论,自助互助。比赛后,对参赛心理剧进行点评,评选优秀心理剧,表彰演出优秀的学生。之后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学生写观后感,进一步深化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并评选优秀观后感进行奖励,在宣传栏展览校园心理剧优秀观后感。

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园心理剧大赛中,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如《我的大学》《校园文化招新》《考试风云》再现了真实的大学校园场景,诙谐幽默的语言,搞笑夸张的表演,令人捧腹,发人深思。《助学金风波》《不屈的生命》《友情那么暖》《幸福在身边》《只因为爱》等都蕴含着深刻道理,浓缩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亲情、友情、爱情、诚信、坚强的感悟,真实展现了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和青春风采。

2.课堂教学穿插校园心理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校园心理剧运用其中。角色扮演的问题来源于大学校园生活。一般遵循“问题——讨论——选择——演绎”的模式。首先是问题的来源,任何一节心理课都是针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我们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困惑的方式,让他们把问题通过写或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不同的学生会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别问题,为了能够将典型的问题提取出来,我们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将这个问题编制成一段心理剧,并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即应对的方式渗透到心理剧里面。演完之后,表演者和观看者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与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相比,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只不过受众面较小。

3.将校园心理剧纳入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之中

我们对全院各班团支书和心理委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理解校园心理剧的内涵,认识到将校园心理剧纳入主题团日活动的重要作用。确定主题团日活动的主题后,由心理委员向全班传达心理剧排演的主题、要求和标准。为充分调动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中排演心理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后,在全校进行评选,评选出先进班级和优秀心理剧,授予优秀班级流动红旗,对优秀心理剧的演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此举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使班级主题团日活动更有意义。

总之,校园心理剧既源于学生日常生活,又高于生活;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心理剧大赛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使大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得以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演戏能治病的“心理剧”[J].心理与健康,2005,(7).

[2]张海燕.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21).

[3]孙红,张辉,任霞.适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良模式——心理剧[J].中国健康教育,2006,(11).

心理模式 篇7

一、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涵义

大学生心理互助, 从广义上说, 泛指发生在所有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等相互帮助活动。从狭义上说, 特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 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 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活动。心理互助实质上是一种同伴教育, 助人者和受助者是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关系, 并且助人者和受助者的角色随着环境和自身面临问题的改变而相互转换。心理互助的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般适应性心理问题。心理互助采用的主要技术是倾听与面谈, 接受宣泄, 接纳与尊重、理解与共情、支持与鼓励、解释与疏导等等。总之, 助人者能够用所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助人技能帮助求助者, 能够在助人的同时获得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从而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

二、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心理互助具有广泛和深刻的理论基础。

1.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人能够独立地反观人自身, 同时认为人不能脱离与他人的联系, 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人”。Rogers (罗杰斯) 指出人们之间的交流接触有利于人的正常生活, 促进自己与他人的成长和发展, 个体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和表现出内在的真正精神状态。在审视人性的基本性质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似本能, 认为爱是人类的本性。渴望得到爱, 并把爱给予别人, 就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归属感, 感到集体的温暖。Rollo May (罗洛·梅) 认为:“通过爱的奉献去发现被爱者或被爱对象的独特形式, 并将自身与该形式结合为一体”[1]。而在Maslow (马斯洛) 看来, 自我实现的人能对他人欣然接受, 具有博爱宽容之心、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以高尚的存在爱取代单纯性需要的缺失爱, 给予爱与获得爱同等重要, 能真诚地关心他人健康成长, 人与人之间要建立朋友、关怀者、帮助者的关系。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与人之间都充满友爱, 富有同情心, 人人都有从心理上帮助别人的愿望和行为, 人人也都有得到别人帮助的心理需求。心理互助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以人为本”、“人为中心”的思想, 体现着对人的关爱。这种关爱相信个体中蕴涵着实现自身价值的强大推动力, 有能力发现自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有能力调整自己。

2. 亲社会行为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Staubus (斯托布) 认为, 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外界影响会逐渐发展起一系列价值取向, 特别是亲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体现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源;第三种动机源是移情。大量研究证明, 移情能增加助人行为及其他的亲社会行为。个体成熟的认知角色承担能力和情绪移情能力使人更有可能理解他人的需要, 并对他人的需要做出反应, 移情便要以“融为一体”的情绪标志影响助人。巴特森等人提出了一种“移情—利他模式”, 认为, 当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时, 他就将产生将心比心的助人行为[2]。

3.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Bandura (班杜拉) 认为, 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之过程;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 观察主体称为观察者, 榜样通过观察者的观察活动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 称为示范作用。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榜样的重要性。心理协会的大学生和班级心理委员在心理互助方面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由于与其他大学生有着年龄、教育程度、生活背景等相似或相同的特点, 榜样的吸引力比较大, 大学生容易产生认同感和注意学习的心理倾向, 使心理互助成为现实, 和谐氛围得以营造。

三、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依据

倡导大学生心理互助, 是一个旨在促进大学生发挥主体性, 积极主动开展心理自我教育,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它是基于现实主客观基础, 是可行的。

1. 心理互助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

大学生入学后, 面临着环境的适应、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处理、恋爱情感、择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在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 都有寻求外界帮助的强烈愿望。有学者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在试图解决心理问题时, 倾向于先求诸己, 后求诸人;而在必须寻求外界帮助时, 首先倾向于求助朋友或家人, 只有当问题诉诸情绪障碍并且较为严重时, 才会向专业咨询求助[3]。我们曾对浙江省7所高校随机抽取650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向进行过调查, 结果表明大学生首先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 而有必要向外求助时, 有61.5%的学生选择身边知心的同学和朋友, 而不是心理咨询教师和家人。

2. 心理互助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一方面, 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步走向成熟, 抽象思维迅速发展, 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历对人生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 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说明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心理自助和助人的能力基础。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不同的层次:从一般的适应问题到严重的心理障碍以至精神疾病都可能存在;但大部分问题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 可由学生之间通过心理自助和互助得到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可由经过一定业务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通过心理互助加以解决。

3. 心理互助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不只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心理困难”, 而是更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和自助的活动, “助人”是手段, 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培养学生自助能力, 可为主体性的实现提供现实力量, 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核心。学生的自助能力发展水平愈高, 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来发展自身, 从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 反之亦然。因此,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 促使学生自知、自觉和自助。而大学生心理互助活动, 是一种强化学生直接参与的过程, 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他们在助人的过程中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 在助人中提高自助能力, 促进了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四、大学生心理互助模式构建

近几年来, 大多数高校已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互助作用的发挥, 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

1. 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

从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状和开展心理互助活动的实际需要来看, 有必要在学校、学院和班级三个层面上建立学生心理互助组织, 并有相应的职责和业务指导单位, 以保证心理互助活动开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校级层面的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包括:学生朋辈心理互助小组, 是在心理咨询专业教师直接指导下, 为同学提供心理帮助;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主要职责是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全校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和相关工作;校学生会心理健康部主要职责是自主开展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活动, 营造有利于同学间心理互助的良好氛围。

院级学生心理互助组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分会和学院学生会中的心理健康部, 接受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 (由若干名具有心理咨询技能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 业务指导, 工作职责主要是面向本院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班级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即在班级中各设一名男女心理委员, 在各班级每个寝室中设心理信息员, 主要职责是主动关心本班同学心理健康状况, 对于同学中一般轻微性心理问题能提供及时的帮助, 对于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信息能及时向教师报告、转介, 确保班级同学的心身安全。

2. 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

心理互助员水平和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心理互助工作能否有序和有效的开展。为此, 我们要认真思考和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互助员的选拔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严格筛选。要在学生自愿报名, 教师推荐的基础上, 经过心理测试和面试后, 在符合要求的学生中产生。互助员要有心胸开阔、自信、乐观、敏锐、真诚、尊重、非支配性、积极关注等良好的人格特质。同时还要具备以下基本的素质要求:心理健康, 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责任心强;有和谐的同学关系;对心理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遵循保密原则。二是互助员产生后要经过一定的培养考核后才能上岗。心理互助员除选修心理健康类课程外, 还要有计划、分期分层次接受培训。利用晚上、双修日或假期集中起来培训, 掌握朋辈心理互助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技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和技巧等。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 互助员要达到以下要求:在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价值等方面有更清楚的认识;在同理心、共情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唤起与提升, 具有良好觉察、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掌握心理互助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能为同学进行简单的心理辅导, 能组织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 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心理互助不是一般生活中的相互帮助, 相对来说, 专业性较强, 需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作保障。为此,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明确工作职责。对不同层次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工作要科学定位, 明确职责, 赋予相应权利和义务。 (2) 规范工作制度。要对每一个互助组织制定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工作制度, 如“朋辈心理互助员工作条例”、“心理委员工作例会制度”、“学生异常情况和危机事件随时报告制度”等。 (3) 加强督导评估。学生心理互助员所掌握的知识和助人技能是有局限的, 在开展心理互助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 甚至会出现违背心理辅导原则的不科学做法。通过督导和评估促进心理互助员及时理清和清理自身面临的问题, 能对自我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和有效的整合。 (4) 建立激励机制。学生心理互助员要做好职责内的工作, 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处理不好有可能影响个人的情绪和学习效率。为此, 需要建立一个考核激励机制, 以保护学生的正当利益。如为参加心理培训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开展优秀朋辈心理互助员、班级心理委员评比活动;对优秀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对于工作不负责任或不适合担任心理互助员的予以淘汰。

参考文献

[1]罗格·梅.爱与意志[M].冯川,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75-76

[2]何安明.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02) .

心理学教学模式探究 篇8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只有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要素, 合理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结构, 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系统论告诉我们, 任何系统只有开发、有涨有落、远离平衡态, 才可能走向有序;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 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因此, 针对课堂教学系统的实际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 既要不断引导、广开言路、有序开放, 又要不断利用信息、及时反馈、有效置换, 还要不断抽象聚焦、重组结构、把握整体。发展心理学认为:学生智能的生长和发展是一种不断趋向自主、不断摆脱外部控制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基本意义是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引导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拟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及其教学只是帮助学生构建智能的脚手架。

在心理学课堂实践中,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要求, 注重探索促进学生发展、吸引学生参与、简约而理性的课堂教学程序。经过多年的探索, 建构了案例--参与--探究的教学模式。

1 案例--参与--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1.1 出示案例, 即引举实例、引疑提问、引用经验、引示实验。

心理分析大凡是抽象的。面对复杂的心理分析, 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 往往先介绍引例和实验等, 给学生提供认知的准备材料, 建立并开启直观的实证的认知停靠点, 为理性认识提供积极可利用性知识。案例, 一要有针对性、要典型, 针对课题展示;二要有启发性, 既要能验证原理, 又要能用课题思想剖析;三要有启发性, 却能引发启示、发人深省。

1.2 学生参与:

即组织学生交换看法, 讨论评议。具体做法是, 引例以后, 教师提示讨论主题, 要求学生开展小组议论。常以课桌前后四人为一组, 为提高讨论的参与度, 可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A主持定向, 学生B展开分析;学生C侧重归纳, 学生D提疑不漏。要求人人讲义, 各抒己见, 相互穿插补充。鼓励各组形成统一解答, 又允许个人保留自己的意见。讨论结束时, 各组汇报讨论的综合意见。举一组学在分析“教师怎样逐渐推进认识除法的抽象过程”的讨论。

这种小组讨论, 要求学生动口动脑,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促使学生思维趋向活跃状态, 学生从自身或同学哪里获取, 然后组合信息, 增强思考的题意识、比较意识;促使学生由单纯地听转到主动的讲, 学生的求知欲、表达欲从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 还可以不断分享同学共同共同商量获取信息的乐趣。这种小组议论, 不是走走形式, 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参与中提高能力。

1.3 思, 即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辨, 理解感念, 力

求从胳臂上升一般,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上来。“思”是“引”和“议”深化。思, 重在理性分析。这时可由教师阐述观点, 然后由师生一起讨论归纳。针对学生“议”中未解的问题, 教师要重点解释和提炼, 阐述学生欲知而未知的原理, 使学生的理解认识具有鲜明的推理性和深刻性。让教学在感性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 达到认识事物规律的目的。

1.4 用, 即应用, 思辩的延伸, 学习的本意。

学生学习心理学要注意两方面的应用:意识用于小学教学实际, 逐渐提高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水平。在心理学教学中, 要让学生利用见习听课的机会观察分析小学生注意、交往、学习等心理发展倾向;学习小学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例如, 讲解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时, 介绍小学教师运用此原理设计的“比一比, 看谁想的最新”、“比一比, 看谁想的最多”、“比一比, 看谁想的最活”、“比一比, 看谁想得最新”的教学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有的学生说, 听老师这样讲心理学, 我们看到了它的应用, 同时, 学起来更有趣。二是把心理学学习应用到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上来。从某种意义上讲,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教师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比他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更重要, 在心理学教学中, 适当组织学生做自我心理品质剖析、自身行为习惯的形成分析、情绪意志的调适分析等,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自我, 指导学生克服依赖性、抑郁焦虑、浮躁自卑等心理弱点, 促进他们主动实现通过学习心理学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学习目标。通过“用”心理学, 很多学生注意养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未来教师尤其需要一颗宽阔赤诚的爱心, 富有热忱、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 找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坐标点的意识和调节能力, 逐渐增强。

2 案例--参与--探究教学模式的启示

2.1 精心设计探究案例是保证探究质量的前提

精心设计探究题是探究式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疑者, 思之始, 学之端也。”疑就是问题, 最能激起学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深入思考。从教学目的看, 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对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的要求。从教学过程来看, 问题是使教学过程由教师向学生主体转化的桥梁, 把学生置于探索者的地位, 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发展。讨论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2.1.1 要有启发性:

学生探究的问题最好一经提出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的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一经提出就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上, 必须通过联想、通过收集或研读补充材料、经过思索才能将结论整理出来, 而且每个学生作出的结论可能与其他同学是不一样的。

2.1.2 问题要适合学生:

探究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选择难易适度、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又能使学生得到提高的问题。太难了, 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挫伤了积极性会放弃探究;太容易了, 也不会引起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一般来说, 探究的问题至少要在学生的思维上拐一个弯, 即至少要有难、易两个层次, 同时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胜任。这样既能为学生的思维留有用武之地, 又能扩大参与面, 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2.2 因势利导是提高课堂探究质量的关键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交流, 在相互启发商讨中, 自己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交流, 并非放任自流的盲目探索, 教师要将学生自发的认识加以正确的引导。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引导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2.1 要对每位学生发言的点评。

在课堂探究中, 学生常常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发言上, 而不太善于通过相互交流提高自己。因此每位学生发言后, 教师应用一两句话点评。点评的内容是发言学生思考的角度、主要观点或发言中的闪光点。这并不是对学生发言的裁判, 而是帮助学生获取、组织评价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别人发言的内容, 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引发思想碰撞, 或启发学生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 互相学习。

2.2.2 要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

在讨论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差, 出现某些观点的错误。对于大多数学生认识不清的重要问题, 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而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共同发现错误, 通过进一步的讨论, 走出误区。

2.3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探究教学模式有效展开的保证

教学过程的优化时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组织等密切相关的, 这集中表现在, 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各因素相互作用合理的程序及其整体协调关系, 注意分析徐诶类型, 寻找相应的同化策略, 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设计合理的课堂程序, 促进学生形成心理学知识链, 这是精心设计教案的着眼点。在教与学、形象与抽象、引举实例与理性分析等方面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同时采用现代视听教学手段, 推敲板书设计等也是教案设计课堂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层部队心理服务模式的建构 篇9

1 基层部队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分析

当前基层部队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表现是心理卫生重视程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心理教育训练还不专业[3]。基层部队心理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重视不够, 资金不足;人才匮乏, 重治轻防;宣传不够, 知晓率低;缺乏教材, 功能单一;体制不顺, 缺乏规划;认识不清, 定位不准[4]。

从相关文献资料中发现, 部队的心理服务存在众多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 一个是缺乏具有指导性的心理服务体系, 另一个是缺乏专业型人才。心理服务体系的缺乏对各方面的资源不能有效的整合, 就像一盘散沙一样, 资源间不能扬长避短和相互弥补不足, 也就不能形成聚力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用, 所以, 在实践操作时会有出现许多漏洞和不足。而专业人员的缺乏是中国心理学在各领域发展过程中, 共同面临的问题。专业人员是心理服务体系能否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而心理服务体系同时也包含了培养专业型人员。因此, 在部队中开展心理服务工作, 首先是需要建构一个心理服务体系来指导工作的开展, 同时应重视引进其他的力量支援部队开展心理服务工作以加快心理服务发展的步伐。

2 基层部队的心理服务体系建构探索

对于基层部队心理服务的建构探索, 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杨莲珍[5]认为部队心理服务机构的工作包括心理教育、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五个有机部分;王玉术等 (2011) 认为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心理测验、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心理诊断治疗、建立官兵心理档案。在已有的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 根据在心理服务系统中的目的不同来划分三级系统, 一级系统是以提高官兵的自我调节能力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级系统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群体进行的心理疏导, 三级系统是对可能存在的危机事件所采用的干预措施;并把不同层次的作用而具有相同目的的各子部分归纳到各级系统中, 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三级子系统的心理服务系统结构图, 如图1。

一级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这里指的是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通过多种途径, 让官兵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增强官兵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基层部队整体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了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心理素质训练, 这三部分目的都是在维护官兵心理健康的基础上, 培养官兵良好心理品质。但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起到不同层次的作用, 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是增强官兵的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心理服务系统的运转提供智力支持, 心理素质训练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部队官兵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级系统:心理咨询。军队心理咨询工作是军队心理卫生保障的重要形式, 应与军队的其他心理卫生保障形式紧密结合起来, 即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心理卫生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6]。部队心理咨询相较于心理教育更侧重于为被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或者是自身有需求的官兵提供一个专业性的心理疏导, 即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能为有心理问题困扰的个体或者有共同心理困扰问题的团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包括了心理测评和档案管理以及心理疏导这两个部分, 前者为后者起到筛选、辅助的作用, 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深入的实质性工作阶段。

三级系统:心理干预系统。景生保等[7]对2206名军人调查, 应激反应总检出率为97.64%, 应激症候平均检出率为19.96%。由于部队的生活和管理的特殊性, 较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事件, 对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及时的干预能够有效防止应激事件的影响扩大化。根据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把部队心理干预系统划分为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心理危机后干预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以防御为主, 把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到最低;心理危机后干预系统是针对在发生了危机事件后所采用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在防治结合下, 有针对性的应对部队的心理危机事件。

3 地方高校支援部队心理服务建设的合作模式探索

由于心理学在部队的发展处于起步的阶段, 虽然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把心理学在部队的建设和发展, 但是部队对心理服务系统的建设发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因此, 我国有些研究者提出为了培养军队心理服务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借助地方和院校力量来拓宽专业化心理人才的培养途径[5]。在部队中的现状是自身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心理服务系统建立和发展, 那么和高校合作、利用高校的心理学资源来发展自身是目前的一个捷径。

3.1 地方高校有助于部队的心理服务系统的建设

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在中国心理学方面的各类型人才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 无论是擅长于实验研究的研究型人才, 还是擅长心理咨询的技术型人才, 在部队缺乏心理学人才时, 可以借用高校的人才实施心理服务的各项基本工作。例如, 利用高校的心理人力资源以讲座、宣传手册、团体活动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并可以从部队中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干部培养为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高校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有利于推动部队的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提供经验的支持。据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上。随着心理学在高校的不断发展, 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一套符合各校特点的心理服务体系, 在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基于同一时代的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大体还是相同的的道理, 在建设心理服务体系工作上, 高校可以为部队提供经验的支持。

提供理论研究的支持。从国外的有关研究可以看出, 军队的心理学发展都是以高校为后盾, 比如, 美军实施心战, 有26个以上军内研究机构、院校以及28个非军事研究机构、院校承担军事心理学研究任务, 为其实施心战提供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案[8]。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心理学研究成果都是来源于高校的研究, 也就是高校具备了研究能力和实力。而建设部队的心理服务体系需要心理学的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理论指导实践操作。所以, 高校能够为部队提供心理学研究成果理论的支持, 将对部队的心理服务建设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3.2 在EAP框架下探索高校与部队的心理服务系统的合作模式

高校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资源, 但高校心理学资源的设置主要是为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服务或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如果仅把高校的心理服务模式直接运用于部队中, 而没有考虑到部队与高校之间的群体差异性和特殊性, 不但有可能会使高校的心理学资源没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同时也可能会使部队没能达成心理健康服务的最初目标。所以, 如果能够寻找到一个新的方式, 即能够整合高校心理学资源又兼顾到两者的差异性的同时为部队提供心理服务, 这将会为高校与部队的合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王晓丹 (2011) 在论述消防部队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构建时, 曾在文中提出在部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可以借鉴和引入EAP的心理工作模式, 实现部队的团结稳定和战斗力的提升。从这篇文献中获得的启发是, 在EAP的理论框架下整合高校心理学资源, 并借鉴EAP的服务模式来实现地方高校与基础部队的合作。在EAP的框架下高校与部队在心理服务工作的合作模式包括五个环节, 即调查分析、制定合作方案、实施、评估、改进, 如图2。

第一步是需求调查分析, 通过访谈、问卷、电话等方式对服务的部队进行初步了解, 再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二步是合作方案的制定, 合作方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即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服务项目根据部队的调查需求或部队的心理服务系统的服务内容来选择, 即包括心理知识普及、专业人才培养、心理素质训练、心理测评和档案管理、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在部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可以借鉴和引入EAP的心理工作模式, 实施模式分为三类:外设模式;内置模式;整合模式[9], 选择何种服务模式可以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商定选择。接着是实施制定的具体方案, 当然在实际操作时, 可能会遇到各类实际问题, 在双方商定的情况下可以再次修订服务方案, 这也是在合作流程中需要不断的对这整个过程进行评估的原因。评估后, 对合作方案进行修订, 逐步的完成高校服务于部队的任务, 帮助部队建立起部队心理服务系统。

4 结束语

地方高校与基层部队在心理服务建设工作的合作时, 有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仍值得注意的。由于部队的管理较正规而严格, 需要注意是高校心理学资源在支援部队、为部队提供服务时需在遵守部队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之下实行计划。同时也只有当部队能够配合高校的支援计划时, 比如提供可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的场地等, 也才能让高校的支援计划得以实行。所以, 高校和部队合作最重要的是要彼此能达成合作的协议, 并履行双方各自相应的责任、遵守相关协议规定时, 才能使高校与部队在构建心理服务系统的合作工作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廖雅琴, 胡彦述, 冯正直.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0 (10) :2090-209.

[2]王玉术, 王玉丽, 温培娜, 等, 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1年5月1日.

[3]冉宏, 甘志才.浅议基层部队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和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 2011, 21 (08) .

[4]兰永胜.基层部队心理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 2010, (08) .

[5]杨莲珍.部队心理服务机构建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M].天津:天津大学, 2004.

[6]吴耀民, 陈尧忠, 赵瑾.军队心理咨询工作的定位与要求[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 14 (9) :689—690.

[7]景生保, 等.平时军事应激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 1993 (, 3) :7.

[8]严进, 刘晓虹, 倪方.了解现代心理战效果, 重视防御性心理战研究与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6 (2) .

创新能力的心理培养模式探讨 篇10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创新活动一直和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做为创新的主体直接决定着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过程及创新成果。因此, 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就成为各领域的关注重点。创新能力来源于个体内部。从个体的心理模式来说, 创新能力是人顺利完成创新活动中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创新活动能够完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个体的心理发展模式为基础, 考量影响创新能力的各心理因素。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级形式, 是人的认知活动。思维通过对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以及大脑中的已存信息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等过程作出相应行为, 界定为人的心理过程。针对创新思维, 应该注重强调如何通过相应的思维过程作出创新行为。基于此, 从集中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等六种思维形式来探讨创新思维的培养机制。

集中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一个结论, 从现成的众多材料中寻找一个答案。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过程中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方法。任何一个问题从提出到解决都需要经过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 再到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的循环反复过程。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的创造问题解决过程主要是培养思维的发散意识及问题解决方法永远不只一个的思维习惯。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思维基础。逻辑思维有别于发散思想, 强调问题解决中的唯一性, 这个唯一性是建立在分析、判断、综合、对比等环环相扣的逻辑过程中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借助于数学问题或逻辑推理问题的反复训练来提高思维能力。

联想思维是指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 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自由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有效组织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大量连接创新活动过程所需的基础素材。联想思维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训练的方式来有效培养。思维导图是运用图片、文字、线条等技巧, 把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链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 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想象思维是人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想象思维特别是创造型想象强调人如何通过加工、改造等方式创造出新的形象。所以想象思维的训练关注的是人的思维如何不受现有形象的限制, 即可以通过大量的幻想想象来加以训练, 如天马行空的臆想等。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 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或猜想, 表现为“灵感”“顿悟”“预感”等。直觉思维在创造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深层加工, 是一种突发的、跳跃的思维结果。直觉思维的培养首先强调人的知识系统及生活经验的丰富, 其次是能够捕捉到直觉并相信直觉的力量。

人的思维是基于大脑的复杂过程, 每个思维过程的产生或思维结果的出现都不仅依据单一的思维模式, 而是不同思维模式间的协同配合。因此,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更应该强调综合思考的发展路线。

二、创造心理的培养模式

创新是基于人的活动。在创新、创造过程中, 人的心理行为的复杂性也势必会影响创新成果的产生。个体心理对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智力、兴趣、意志等心理因素方面。

智力因素取决于遗传和后天发展。在人的发展中, 仅有2.5%左右的人具有先天的智力优势, 95%左右的人居于智力的标准范围以内。所以, 对于创新的智力培养来说, 后天的培养也能够带来创新能力的提高。智力来源于大脑, 具体来说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右脑。在后天培养中, 可以通过大量的右脑活动来刺激右脑的活跃状态。如“右脑风暴”“右手操”、绘画、音乐、左右手协同活动等。

兴趣反映出人的心理倾向。在传统教育体系中, 强调兴趣的多元化发展。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 更强调如何持久地投入一个兴趣爱好。从人的注意力分配来看, 多元化的兴趣发展会分散人的注意力。特别是创新活动的过程往往是枯燥、重复、挫折的, 如果兴趣多元就很难在创造的困境中坚持下去。因此, 兴趣培养应该注重重点兴趣倾向的长效培养。除此之外, 还可以借助于动机这个中介变量持续激发对某个兴趣倾向的坚持。

意志, 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支配行动, 克服困难, 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一般情况下, 人的创造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就需要个体做出决定、执行行为, 去解决“怎么办”或“实施什么行为”的问题。因此, 意志反应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拥有创新意志的个体能够不拘于传统, 在问题提出和解决过程当中大胆创新。创新意志的培养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在挫折中不畏困难, 自觉主动的加强自我锻炼。

在发展中,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智力、兴趣、意志等因素仅仅只是个体人心理图式的几个部分。这些因素对创新能力发挥作用, 还是要以人为基础, 通过各心理因素的共同培养实现人的全面成长才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三、创新能力的毕生发展观

从人的身心发展模式来看, 人从胚胎到死亡是身心毕生发展的。虽然创新活动是人的活动, 但创新能力会随人的毕生发展而发生变化。有研究指出, 创新活动的黄金年龄段为30岁至39岁, 纵观毕生呈现的是倒U型发展曲线。在0到29岁, 随着人的大脑的发育、生理的完善、行为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累积, 开始表现出创新能力的上升发展趋势, 并且也由无意识创新活动向有目的的创新活动改变。30到39岁, 社会经验的丰富、社会资源的增加、成功的需要都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内外条件, 为创新的黄金阶段打下了基础。40岁以后, 虽然人的社会经验、知识体系在不断地增加和完善, 但生理条件的制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脑功能及行动能力等, 开始表现出创新能力的下滑趋势。

因此, 在不同年龄发展阶段, 应重点采用与之相对应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从胚胎至青少年期, 注重大脑优势的整合开发。从青年期至中年期, 注重个体创新心理模式的培养。从中年期至老年期, 应注重经验累积对创新的积极作用。依托各培养模式协调互助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毕生发展。

四、结语

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人先天的大脑优势、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培养模式, 同时也会受到人的经验累积的影响。因此, 进行创新活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人人都可以创新, 终生都可以创新”, 同时把创新需求内化为个人发展的动力, 真正的实现创新引领发展。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视创新首先要关注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能力来源于个体内部, 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个体的心理发展模式为基础, 综合考量创新思维、创造心理等各影响因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机制。同时, 随着人的毕生发展, 创新能力也会伴随人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可以采用与各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依托各培养模式协调互助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毕生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维,心理培养模式,毕生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张洪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机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2]刘翠红.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 .

上一篇:受力状态下一篇:IT与企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