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分析的方法

2024-07-26

叙事分析的方法(精选十篇)

叙事分析的方法 篇1

关键词:叙事方法,赋,铺陈,直叙,以虚写实,以实写虚

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 论及鉴赏诗词手法时, 往往只关注其中复杂莫辨的表现手法, 而忽略了同样也很重要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分为五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因为它们之间常常会有概念的交叉, 而且与表现手法又有许多交集, 所以很少有人在这方面下工夫。在表达方式中, 叙述分为叙事和写景、记人三个方面, 我们且来谈谈叙事问题。

叙事在古代诗词里主要有赋、以虚写实、以实写虚等三种主要方式。虽然这三种方式同时又是作为表达技巧出现的, 但是在具体的诗词鉴赏中, 考查到叙事问题时, 我们必须紧扣住具体的叙事方法来研究, 才能保证分析不盲目。

一、赋

赋就是铺陈直叙, 即把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它分为铺陈和直叙两种方式。赋的手法主要用于古诗。

铺陈, 相当于排比, 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 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 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如“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采采芣苢, 薄言捋 (luō) 之。采采芣苢, 薄言袺 (jié) 之。采采芣苢, 薄言襭 (xié) 之。” (《诗经·周南·芣苢》) 以“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重章叠句铺叙采芣苢的劳动过程。

又如:“何用识夫婿?......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罗敷以“十五、二十、三十、四十”来铺叙丈夫的骄人成长经历。

直叙即直接叙述。如“氓之嗤嗤,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 (《诗经·卫风·氓》) 女子直接叙述与氓相会及商谈嫁娶事宜的过程。

又如“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主人公直接叙述了自己在秋风中思乡心切, 不由得写下家书, 但又恐辞未尽意, 在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看的事情。

二、以虚写实

以虚写实, 就是借助不在眼前的、假想的、非现实的虚人虚物虚事去写实人实物实事。在答题中涉及以虚写实、想象、夸张、虚实结合等手法。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 · 朱庆余 《近试上张水部》) 唐宝历年间, 朱庆余已经得到张籍 (张籍时任水部郎中, 以诗文与韩愈齐名) 的赏识, 但临到要考试了, 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 因此写下此诗, 呈给张籍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 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此诗想象新婚后, 女子在即将面对公婆前内心忐忑不安, 不停问丈夫妆化得好不好。诗人借此虚人虚事虚物来表现现实中自己内心的真实情状。

又如:“今夜鄜 (fū) 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唐元德元年, 杜甫去灵武投奔肃宗, 被叛军抓获, 掳至长安, 在长安的月夜下, 非常想念妻子, 写下此诗。诗中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怀念自己, 儿女 (因为年幼) 不理解母亲回忆长安的心意, 以此表现自己对妻儿的想念。

三、以实写虚

以实写虚, 就是借眼前的实人实事实境去表现主体的或者抽象的、虚的情感和思想。在答题中涉及以实写虚、以景传情、以事传情、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夸张、细描等手法。

如:“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王安石因变法新主张被推翻, 两次辞相两次再任, 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写下此诗。诗中叙述了梅花在寒雪中傲然绽放, 香气袭鼻的实境, 表现了诗人自己所处环境恶劣, 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又如:“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唐天宝七年夏天, 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在龙标城外独自行走时与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相遇, 此后心中思念阿朵, 在采莲时节写下这首诗。该诗写的是采莲少女, 绿罗裙融入田田荷叶中, 仿佛一色, 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 混入莲丛中不见了踪影, 不见人影只闻歌声, 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人用眼前采莲少女在荷丛中隐隐现现的实人实境, 表现心中思念的阿朵的美。

叙事散文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篇2

审题是写散文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步。这一步的好坏,直接决定全篇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考生一定要先用足够的时间对题目做一番审读、揣摩。在准确理解题意后,再构思运笔行文。这一审读、揣摩的思维过程应包括:把握题目内涵、弄清相关要求和限制范围。

题目的含义往往是比较丰富,超乎字面的,如《冻雨》 、《墙角树和孩子》 、《网》 、《乱》 等,它们绝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的“冻雨”和“网”。考生只有细细琢磨出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义。审清题目含义必须紧扣题眼(题目中透露出的重点的、寓意的字眼),把握住题目中关键性的有效信息。

作文题在“要求”内容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都会作出明确的规定,考生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在行文中切实遵照执行。对于某些特殊性要求,虽然不在卷面上列出,但是仍然会在公开发布考场守则中提到,如“文中不可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等,考生也不可马虎大意。文中出现的具体校名、人名等一律要用“x ”代替。

第二,立意。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的高下实际上决定了文章的优劣。审题完毕后,考生必须选择恰当的角度,妥善确立文章的中心和主旨。具体而言,考生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叙事立意要深刻:文章要力求写出深度,不能仅仅就事论事,罗列和堆砌细节事情,作表层化或一般化地泛泛而谈,而要根据题目充分联想,找出立意深远、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效果。主旨立意要新颖:文章主旨贵在创新,因而立意要面向实际、张扬个性,要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考生既可以选择“反弹琵琶”,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可以变换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便随之一新。立意要鲜明、集中。切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第三,叙事。

在艺术专业考试中,叙事散文的写作手法和我们平时写的随笔式抒情散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通过叙述一个事件或者塑造一个人物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抒情散文则偏重情感的直接抒发,基本上不需要事件或者人物为依托或者是载体。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抒情散文的语言:

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当儿女望见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他们都会投入母亲怀抱,热泪涟涟!

这是三段文字是从一篇歌颂母爱的抒情性散文上摘抄下来的,文笔优美流畅,称得上是情真意切的美文。但是在专业考试所要求的叙事散文中,这样的文字却是绝不能出现的。因为抒情散文表达情感的方式太直白,而缺少含蓄之美。叙事散文应该是通篇都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读者对这情感的体悟却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感知到的。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胡适先生写的叙事散文《我的母亲》一文中的片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侯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这段文字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我们能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以至于产生共鸣,从而想到我们自己的母亲,在一种感动中升华对母爱的理解,使其成为天地间一股永恒的浩然眷恋。但是,我们却没有从这质朴的文字里看到诸如“感激、怀念”等等看似直白讨巧但相对稚嫩简单的形容词。作者的那些感人的挚情都蕴涵在不加修饰的叙述性语言里,而这正是叙事散文的要求。

叙事散文往往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的含蓄和克制,而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韵味。至少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就是在叙事散文中,那些隐藏于文字后面的情与思,越厚重越真挚,就越能打动读者,越能呈现出经验和事实的力量。著名作家毛姆说过:“要把散文写好,有赖于好的教养。散文和诗不同,原是一种文雅的艺术。有人说过,好的散文应该像斯文人的谈吐。”——我想,“教养”、“文雅”和“斯文人的谈吐”,一定是要有深厚的人生经验作为支撑的,它必定暗含着对生活和存在的独特发现,同时,它也一定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否则就不会是“文雅的艺术”了。

第四,真情。

叙事散文写作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富有一定情感因素的事情,有了内心真实情感的投入,才会得到读者真诚的回应。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一篇好散文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叙事散文虽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规定和范畴,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文字,谁不为之感动呢?

在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选材的问题,我认为叙事散文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应该是曾经使你产生过心灵震颤或者让你记忆深刻的,你可以在行文的时候有具体细节上的修饰和加工,但不能失去生活的本来面目。国学大师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我们很多同学在写叙事散文的时候,用情很不老实,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颂德,就是情绪低落,盲目的贬低。其实这是叙事散文行文的大忌。前苏联剧作家维?罗佐夫谈自己写作的经验,他这样说:“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我的理解是叙事散文应该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和自然流露。

在采访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系主任张先的时候,他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许多人认为情感是可以编造出来的,是可以拿来随便煽情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情不是一个技巧,情也不是一个手段,情是你的一个生活内容。因为你在生活中就应该是一个有丰富的情感的人,情不是拿来伤感的,也不是拿来哗众取宠的,情是人的一种本质状态。很难想象一个对他的父母没有任何情感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也很难想象一个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人能成为一个优秀艺术家。”

有些考生抱怨自己的阅历少,写不出那些波澜起伏、缠绵悱恻的叙事散文。我觉得那不是真正的原因,本质的原因是你对生活的观察不够。我们的好多学生,都有这么一个误解,就是人要产生感情,要表达自己的一些内心的情感,非得以一个比较大的事为依托不行。其实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很平淡很简单的,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生死离别。其实情感并不必须要很大的事件来刺激,很细微的一些小事也能表现出你丰富的情感。有很多的考生在考卷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奶奶死了就是爷爷死了,有时严重到一个考场四十多个人,几十个考生的家人去世,这是很可笑也是很可悲的事情。父母在家生活得很好,你为了考试不惜把父母写死了,你这样不尊重自己的家人,老师会怎么想呢。这实在不应该是考生再犯的低级错误”。

我想张先老师的话对我们应该怎样在叙事散文中运用自己的感情有着很重要的启示。通过对一个事件的描述,来抒发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永远是叙事散文写作中最重要的要求和任务。

第五,细节。

细节是事物的细部特征,在叙事散文写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因为细节不但是你形象思维(这是影视工作者必备的素质)的一个展现,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对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细节包含很多种,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神态刻画,个性化语言的刻画,当时环境的刻画,人物内在心理的描摹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人物的动作刻画。在叙事散文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有一个通用的要求,就是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这里就涉及到了细节的典型性的话题。其实人物的举手投足都是细节,但并不是这些举手投足的动作都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真正打动人心的细节是具有典型性的,但又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比如有一篇散文写一个经济条件不允而被迫辍学的女孩子,全班同学为了这个女生送行,吃饭的时候,作者描写了这个女生夹豆腐的细节,她怎么努力都无法把豆腐夹进嘴里。这就是一个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地方,作者把她夹豆腐的神态和对生活无能为力的感伤描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细节是刻画人物的有力武器,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才能让人物鲜活有力,性格清晰可见。

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细节一般采取白描的手法,鲁迅在谈到白描时这样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种手法在鲁迅的文章里有着极为有力的应用,例如在《故乡》中描绘杨二嫂的形貌时,鲁迅这样写道:“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小脚伶仃的圆规。”简单的几笔勾画就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再如刻画杨二嫂时还有这样一个动作描写“她一面忿忿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出去了。”片言只语,将杨二嫂的自私、贪小便宜的性格刻画的神形兼备。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这里的细节描写,已经不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或特征的叙述,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了。

意象化叙事方式的基本叙事方法 篇3

象征,以具体的有形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无形的事理。美国劳伦斯·坡林教授认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的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劳·坡林:《谈诗的象征》,《世界文学》,1981年第5期)这便有了人生哲理的存在空间。要使人生哲理获得生存载体,必须发现它的“客观对应物”。关于其“客观对应物”,艾略特认为,它是“所必须的物品,或是某种情况,或是一系列事件,而且要认识它们,同时,还要求它们必须具有唤起我们内心情感的力量”(《汉姆莱特及其问题》,《乔伊斯、伍尔芙、艾略特集》日文版,第304页),其“客观对应物”,主要是下列表现形式:

通过物件,进行意象化写作。这物件的人生哲理蕴涵要和作品的人生哲理蕴涵一致,最好具有补充、深化作品的人生哲理蕴涵的意义。我们有不少作品通过有人生哲理蕴涵的物件进行意象化写作。如陈昌平的《凶器》中的抹子、金仁顺的《喷泉》中的喷泉、刘荣书的《郎情妾意》中的狗狗、迟子建的《他们的指甲》,等等,都是通过物件进行意象化写作的优秀作品。迟子建的《他们的指甲》,如雪用所爱的人的指甲作画,把她的一个个生活片段连结了起来,同时艺术化地凸现了其中的思想蕴涵。如雪喜欢给所爱的人剪手指甲,用透明胶把指甲镶嵌在绿色木板上。她给第一个丈夫的指甲拼出一朵朵小花,银白色,妖娆浪漫,晶莹剔透。她爱第一个丈夫,第一个丈夫是外科大夫,但因自己失去生育能力,公婆又特别注重传宗接代,她主动提出离婚,随之失去了工作,但她用离婚分到的钱买了座平房,种菜,养鸭,日子过得去。她给第二个丈夫的指甲镶嵌了几朵桃花和杜鹃花。第二个丈夫是个杀猪的,人们都说这桩婚事不般配,她则认为丈夫真诚地疼爱她,这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好景不长,丈夫在一次见义勇为中失去了生命,她悲凉得慌,便养了两条狗,白狗拉着载着纯碱馒头的小车赶市集,有不少馒头买主;黑狗看守放到河里的鸭子,到时间还把鸭子赶回家。她的第三个所爱的人,因为相处的时间短,剪下的指甲很少,对她来说,寒星一般,美丽凄清,想来想去,把它们拼出两只蜻蜓,一只飞在雪白的指甲花上,一只飞在粉红的指甲花上。这两只蜻蜓带着薄薄的气象,迷离,雅致,就像银河洒下的两滴清水。她第三个所爱的人,是采沙船上的一个黑脸大汉,这个人正直,善良,因为一气之下阉割了奸污众多打工者的妻子的村主任,住了八年监狱,自己也失去了性功能,家里还有个病婆婆,不采沙了,就得回去。他走了,如雪失魂落魄,但终于冷静了下来,把鸭子赶回温暖的棚舍,喂给它们最喜欢的小杂鱼,开始发面,用黑脸大汉给她做的柳条帘子蒸了馒头,带着爱犬大白,到集市去卖馒头。人们都说她的馒头越做越好吃。指甲,作品中的一个小物件,以此进行意象写作,再连接其他叙事事件,生动灵巧地揭示了如下的深刻人生哲理:人生,虽然充满了烦恼绝望,但是,决不能沉溺其中,而要怀着美好的愿景,乐观进取,努力向上。

通过典故,进行意象化写作。运用典故进行意象化写作,会产生人心的历史纵深感,再联系社会现实,会看到人心历史的发展轨迹:这会使作家在深度和广度层面上加强挖掘人的心灵世界。我们有不少运用典故进行意象化写作的优秀作品。如李佩浦的《寂寞许由》、张慧雯的《月圆之夜》、薛荣的《回家》,等等。李佩浦的《寂寞许由》,开篇引用了许由隐居的典故。传说许由广有贤名,尧帝要把君位禅让给他,他听说后逃到箕山隐居了起来。不久,尧帝请他做九州长,他以为耻,怕脏了耳朵,连忙跑到颖水边洗了耳朵。当时的另一位隐士巢父嘲讽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不愿做官的,作秀罢了。由“作秀”引起了“我”的联想:“我”到一个县级市天仓市挂职副市长,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郭守道,这个人物是个民办教师,要用自己的“人造金刚石”专利创办企业,但困难重重。他的专利是真的吗?“我”问了省专利局领导,回答是肯定的。他怎么能有这项专利呢?他当知青时有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考上了大学,主攻材料力学,研究了人造金刚石,老郭当包工头积蓄了些钱,资助了他的研究工作,后来他得了严重的肾病,老郭倾家荡产为其治疗,朋友很受感动,要不行时,把这项专利签给了老郭。可是老郭要将发明创造付诸实践,创办企业,这得经过层层审批,高额贷款,他一次次找薛常务副市长,被他骂得狗血喷头,要过年了,老郭走投无路,趴在省城火车站厕所墙大哭。正在这时,日本企业家池田龟一找到了他,愿意投资。这,震惊了全市。薛常务市长主抓这一招商引资项目,首先要接待好池田,池田来的第一天,全市大街上挂满了热烈欢迎的大标语,薛常务亲自带12辆轿车到市界高速路口迎接,酒宴设在全市一家最豪华的酒店,喝的是当地名酒“三泉春”,但瓶子里装的是茅台酒,崔局长为表示诚意竟跪在地上敬酒,池田醉得不行,溜到椅子下了。池田说出投资1千万日元,薛常务以为是美元,稀里糊涂地签约了。可1千万日元才合人民币70多万,招待费就花了10多万。就这样,池田以1千万日元拿走了“金钢国际”43%的股份,后“金钢国际”上市,资产评估37亿。就在企业投产那一天,郭守道不见来了,原来他躲在厂内一个配电房的小屋里,去世了。作品结尾,挂职的“我”离开天仓前,去看了许由墓,那许由墓,是稍大的土丘,土丘前有一墓碑,土丘外围了铁栅栏,栅栏上有个锁着的铁门,我问路人,这门怎么锁着,回答说,原来是收费的,一次五元,可没人来,就得锁上了。上述许由墓典故的表象、招商引资的表象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从纵深的远古延伸到现代,在人生的征途上,无论做官还是不做官,切切不要做秀;作秀,毁了人生,伤了社会。

通过作品整体叙事,进行意象化写作。有人认为只有以小物件进行意象写作才能算意象写作,这是一种片面观点。作品是否进行意象写作,主要看其是否蕴涵人生哲理。事实上,不少作品由于通过独特的整体叙事生动展现了人生哲理,因而成为优秀的意象化叙事作品。如莫言的《拇指铐》、李洱的《狗熊》、裘山山的《课间休息》,等等。裘山山的《课间休息》,张淑英是位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已经75岁了,这么大岁数了,儿女又很关顾,本来应该颐养天年了,当然,可以适当学习学习,锻炼锻炼,愉乐愉乐,也可以“老有所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适当为社会做点儿有益的事情。然而张淑英老师却把自己的每天活动安排得满满。8点30到9点10分,第一节课,练书法;9点30分到10点10分,第二节课,读报刊杂志;10点30到11点10分,第三节课,看电视,听诗词讲座。下午也安排得满满的。张淑英老师还定期搞社会实践活动。发现社区有什么“问题”,立刻向物业委员会、小区管委会反映,他们怕她翻来覆去唠叨不止,老远就躲开了。张淑英老师还热心帮警察捉小偷。小区一家被盗,她回忆起来,看到一个陌生人跑下楼梯,于是接二连三地不厌其烦地向警察反应一些微不足道的“情况”,把警察都弄烦了,后来警察告诉她,那是个快递员,与本案无关,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被盗的那户,是个有权势的人家,人家并不住在那里,那楼房是放东西的,楼房主人的司机起了贪心,让同伙来盗,女主人来清点珍贵物品时,发现东西没有了,立刻报了案,因此暴露了丈夫,丈夫被双规。其后,张淑英老师没趣地回家了,发现儿子蹲在门前,儿子说,你出去3个多小时了,电话找不到你,在美国的妹妹都急疯了,一个国际长途接一个国际长途,我不阻拦,她就买机票了。作品的整体叙事,包括张淑英老师的每天时间安排、社会活动、帮警察捉小偷等等,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死死抱住僵化了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不放,只会给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添乱。

意象化叙事方式的基本方法是运用象征。运用象征,必须找到“客观对应物”。运用“客观对应物”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物件进行意象化写作,通过典故进行意象化写作,通过叙事整体进行意象化写作。

叙事分析的方法 篇4

1. 众星捧月, 定型平清盛人物性格

《平家物语》采用了中国先秦古籍常用的开篇方式———卷头诗篇, 并在诗篇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物语的主题之一———“盛者必衰”, 并对“盛者”做了具体的界定———“骄奢之人”、“强梁霸道”。为了证实这一道理, 作者列举了中国的“秦之赵高、汉之王莽、梁之朱异、唐之安禄山”, 日本本国的“承平之平将门、天庆之藤原纯友、康和之源义亲、平治之藤原信赖”等穷奢极欲、不体恤民间疾苦而走上穷途末路的史实例证。在层层铺垫、众多伏笔中, 平清盛作为近世的骄奢之心、强梁之事的代表如“众星捧月”般出场了。在物语开篇, 作者便采取了定型化叙事模式, 人物出场即被定性、定行———即“骄奢之心、强梁之事”。

《平家物语》中, 关于平家的“盛”的描写却占了极少笔墨, 关于平家荣华的章节仅有以下三处:

高升之事。平清盛在保元、平治之乱中战功赫赫, 一跃晋升为太政大臣。 (卷一《鲈鱼》)

荣华之事。不仅平清盛一人备极荣华, 其子孙也花根本艳, 平家阖第荣华。日本六十六国中, 归平家支配管理的诸侯国已经超过国土一半。 (卷一《阖第荣华》)

势倾朝野之事。仁安元年, 高仓亲王被立为东宫。仁安三年, 东宫即位。新帝母后建春门院系平家族人, 因而平家权势如日中天。 (卷一《立东宫》)

然而, 以上三节看似描写平家的荣华富贵, 实则作者的笔墨重点却落在招致“灭亡”的“骄奢”、“强梁霸道”的平家恶行上。

首先, 在卷一《鲈鱼》这一章节中, 关于平清盛的腰金衣紫, 作者在章节终了做了以下陈述, 原文如下:

太政大臣一人、右一人に師範として、四海に儀けいせり。国ををさめ道を論じ、陰陽をやはらげをさむ。其人にあらずは則ちかけよ」といへり。されば則闕の官とも名付けたり、その人ならではけがすべき官ならねども、一天四海を、掌の内ににぎられしうへは、子細に及ばず。

根据《职员令》, 太政大臣为宁缺毋滥的官职, 因此又名为“则阙之官”, 但平清盛却借助政治独裁, 而担任太政大臣一职。原文中用了“ども”这一表示逆接的接续词, 言外之意, 平清盛作为太政大臣是不称职的。因而, 可以看出作者对平清盛的飞黄腾达持有怀疑批判态度。

接下来, 在《阖第荣华》这一章节中对于平清盛之子平重盛与平宗盛兄弟二人分任左右大将之事, 作者在叙述文中用了“奇怪”一词, 并指出除摄政关白家之人, 并无先例。

在《立东宫》这一章节中, 把平家势倾朝野之事比作杨贵妃得宠时, 杨家鸡犬升天的状态, 此比喻暗示着平家一族他日如同杨贵妃一族, 亦会走上穷途末路。此外, 通过此比喻还可以读出作者对平家一族的批判。

在这三节简短的荣华之事之后, 尽是平清盛的恶行。

专横跋扈的行为。平清盛召集了少年三百人, 统一着装打扮, 让他们在京都各处行走警戒, 偶然遇见有说平家坏话之人, 便立即通知同伙, 闯入那人之家, 没收财产, 并把那人扭送到六波罗府中。 (卷一《秃童》) 。这一故事在物语中位于晋升之事 (卷一《鲈鱼》) 之后。

暴虐的行为。卷一《阖第荣华》之后的《祇王》这一章节中描述了被平清盛残忍地玩弄之后而心灰意冷出家的祇王的故事。

恶行之始。平清盛子孙资盛遇到摄政大臣藤原基房, 因没有下马施礼而遭到摄政大臣随从的羞辱。平清盛事后听闻此事, 在愤怒之下对藤原基房百般凌辱以使其无地自容 (《与殿下争道》) 。这一事件在《平家物语》中被称为“平家恶行的开始”, 被放在卷一《立东宫》这一描写平家权倾朝野的荣华章节之后。

卷一在物语整篇情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卷中, 作者在卷头诗中定下了“盛者必衰”的基调, 而且显示出作者运用叙事手法的艺术匠心。平清盛一出场即被定性, 先叙述其性, 后描写其行, 以性定行, 以行证性。作者巧妙地安排章节设置, 在描写平家荣华章节末笔, 附上质疑讽刺的词语和比喻, 并在这三章节之后均别有匠心安排了平清盛的恶行记载, 使平清盛这一被定型的恶人形象跃然纸上, 并具有外显性特点。

2. 对比烘托, 突出平清盛性格

“小说是诉诸视觉和思维的艺术, 必须意象明朗, 使读者能当场理解明白, 因而往往采用对比的手法, 有时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描写, 个性相反, 双峰对峙, 泾渭分明, 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 在《三国演义》的人物刻画中反复运用衬托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在《平家物语》中, 为使平清盛恶人形象鲜明突出, 物语把平清盛与其子平重盛做对比, 以平重盛的“贤”来反衬平清盛的“恶”。

在物语中, 关于平重盛的出场描写并不多, 但在15次的出场中, 平重盛皆以贤臣孝子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所谓金无赤金, 人无完人, 而作者摒弃了历史上平重盛的一切过犯, 把其刻画为最完美的人物。平重盛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反映出了《平家物语》人物刻画的一个鲜明特点———类型化、定型化。历来, 对物语美化平重盛人物形象的意图众说纷纭, 但笔者认为, 平重盛的悲运除了为平家灭亡的命运埋下伏笔, 映衬“盛者必衰”这一物语主题之外, 平重盛的存在可以理解为刻画平清盛人物形象的需要。在与平清盛人物性格的矛盾冲突中, 以关于其父清盛的5次进谏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关于平重盛重视朝恩, 拥护王权, 极力进谏其父远离暴虐跋扈之事, 作者抑或借他人之口, 抑或在客观叙述中, 均给予了“按佛法来说, 严守五戒, 以慈悲为先;按儒教来说, 不乱五常, 遵守礼仪”。“古书云:‘国有谏臣其国必安, 家有谏子其家必正。’这实在是在上古或末代都极少有的大臣”之类的赞誉之词。

与平重盛相反, 平清盛违背法皇意志, 甚至幽禁法皇。在物语中被批判为“佛法之怨、王法之敌”。平重盛与平清盛的对比在《与殿下争道》、《谏诤》这两节中较为出色。

嘉应二年十月, 平重盛年方十三岁的次子资盛率领年轻武士三十余骑, 前去狩猎。在狩猎归途中, 遇到摄政大臣藤原基房, 因未下马施礼而遭到摄政大臣随从的羞辱。在此事上, 平清盛与平重盛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平清盛听闻此事, 勃然大怒, 欲给以报复, 而平重盛则认为错在资盛狂妄无礼, 并极力阻拦。但平清盛不顾平重盛的诤谏, 对摄政大臣一行百般凌辱。并赞赏参与者:“干得漂亮!”而平重盛听后, 大为惊骇, 严厉责备了参与者的无礼, 并将资盛贬至伊势。通过平重盛与平清盛对“与殿下争道”中起初的冲突事件及之后的复仇事件, 截然不同的态度及行为的鲜明对照, 蛮横霸道的平清盛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 在“谏诤”这一节中, 关于平清盛与平重盛的神情对比描写较为生动。平清盛将参与鹿谷事件的谋反者处以死刑抑或流放之刑, 即使这样, 心里仍旧无法释然, 因而欲动兵将法皇幽禁。平清盛身披铠甲, 召集军队, 欲出发去攻法住寺。重盛闻讯火速赶到, 此时, 面对重盛, 平清盛却低垂着眼。关于平清盛的神情举止, 原文这样描写道:

あの姿に、腹巻きを着て向はむ事、おもばゆう恥づかしうや思はれけむ、障子を少し引き立てて、素絹の衣を、腹巻の上に、あわて着に着給ひたりけるが、、胸板の金物の少しはづれてみえけるを、かくさうど、頻りに衣の胸を引きちがへ引きちかへ、

平清盛虽身着腰甲, 众侍卫也身披盔甲, 分列两旁, 但面对身着便服的重盛, 似觉不甚得体, 便拉开纸门, 慌忙将一件白丝绸法衣披在腰甲外面, 并为了遮住胸板上的金饰, 不时地拉拢衣服的领口。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神情动作描写, 在与堂堂正正的重盛对比之下, 平清盛被丑化为卑微可笑的小丑形象。

《平家物语》在刻画主要人物形象均用了对比手法, 而这种对比却缺乏内容、情节和作品人物的内在联系和内心冲突实证的对比, 即使在平清盛、平重盛这两个对比较为鲜明的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上, 也仅仅是语言、态度、行为举止等方面的一种表面化、形式主义的简单对比。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 《平家物语》也呈现出一种类型化、单一化的模式。

3. 移花接木———刻画人物性格

在“与殿下争道”这一节中, 物语中的事件发起者为平清盛, 而《愚管抄》对此事件如下记载:

子ニテ資盛トテアリシヲバ、基家中納言婿二シテアリシ。サテ持明院ノ三位中将トゾ申シ。ソレガムゲニワカノリシ時、中略フカクネタク思て、関白嘉応二年十月二十一日高倉御元服ノ定め二参内スル道ニテ、武士等ヲマウケテ前駆ノ髻ヲ切テシナリ。『愚管抄』「巻第五高倉」。

根据《愚管抄》记载, 此事件的罪魁祸首为平资盛之父平重盛。关于此事件, 在《玉叶》嘉应二年七月三日、五日、十六日及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百炼抄》嘉应二年七月三日以及十月二十一日的记载中均明确提及此事件的元凶并非平清盛而为其子平重盛, 但在物语中被移花接木般移植到平清盛身上。而且, 物语中复仇事件发生在二十一日, 即平资盛一行与摄政基房一行起冲突五天后。而据《玉叶》记载, 复仇事件其实发生在百日余后。物语中把两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缩短, 显然是为了突出平清盛的暴虐。

在“奈良被焚”这一描述平清盛恶行的章节中描述道:在南都被烧毁之后, 治乘五年 (1181) 正月五日, 兴福寺别当花林院永缘因佛像经卷皆被烧毁, 痛心万分, 而郁郁成疾, 不久便撒手人寰。然而, 僧正永缘死去时间为天治二年 (1125) , 在物语中作者提前了五十多年, 改编为平清盛的“王法破灭”恶行事件中的受害者。

为了突出刻画平清盛的“恶”, 作者运用了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的艺术手法, 不惜改变历史事实, 把属于别人的恶行抑或不相关的事件嫁接在平清盛身上, 浓墨重彩地描绘平清盛的“王法破灭”“佛法破灭”的恶行及恶性, 从而为“盛者必衰”这一主题埋下了合理有力的伏笔。

4. 虚实结合, 深化人物性格

为了使平清盛的恶人形象跃然纸上, 惟妙惟肖, 《平家物语》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做了极大的艺术渲染, 在细节上添枝加叶, 将读者引入阅读主体的极致境界。

在卷四《橋合戦》中, 平清盛任命知盛与重衡为大将军率领两万八千余骑追讨高仓宫。而据当时的记录《玉叶》 (3) 记载:讨伐高仓宫的先锋军不过三百余骑。平重衡与平维盛率领的部队不过是援军, 并且没有参加会战。

此外, 根据《山槐记》[4]记载:率先奉命追讨高仓宫的是平景高及上总守忠清, 而平重衡与平维盛随后到达宇治, 意欲攻南都, 但被忠清制止, 而一起携敌军首级, 返回京都。

虽然《玉叶》、《山槐记》中的记录存在差异, 但在先锋军队较少、平清盛之子平重衡被任命为援军的大将军, 而且并没有参战这两点上是相同的。然而, 关于追讨军队的描述上, 物语是这样记载的:

大将軍には、左兵衛督知盛、頭中将重衡、左馬頭行盛、薩摩守忠度、侍代償には、上総守忠清、其子上総太郎判官忠綱、飛騨守景家、其子飛騨太郎判官景高、高橋判官長綱、河内判官秀国、武蔵三郎左衛門有国、越中次郎兵衛尉盛継、上総五郎兵衛忠光、悪七兵衛景清を先として、都合其勢二万八千余騎 (巻四《橋合戦》)

物语中却描写得如此庞大, 把追讨军从历史上的几百余骑夸张到两万八千余骑, 夸大了平清盛对以仁王皇族的谋反罪行, 即提高了对“王法破灭”的程度。

在追讨高仓宫之后, 同年五月二十七日, 平家以三井寺协助高仓宫谋反为由, 任命平清盛四子平重衡为大将军, 率领一万余骑袭击三井寺。平家趁夜火烧三井寺。关于火灾, 物语做了如下描述:

焼くると園院、普賢院、大宝院、清滝院、教侍和尚本坊、ならびに本尊等、八間四面の大講堂、鐘楼、経蔵、灌頂堂、護法善神の社壇、新熊野の御宝殿、総じて堂舎塔廟六百三十七宇、大津の在家一千八百五十三宇、智証のわたし給へる一切経七千余巻、仏像二千余体、忽ちに煙となるこそかなしけれ。諸天五妙のたのしみも此時ながくつき、竜神三熱の苦しみもいよいよさかんなるらんとぞみえし、 (巻四《三井寺炎上》)

然而, 根据《玉叶》治乘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的记载, “堂衆勢少引退、向江州方了、官兵等焼払三井寺近辺、并寺中房舎少々、不及堂舎云々”。火灾仅仅烧了寺中极少的房屋, 并没有烧到经卷、伽蓝和佛像等。此外, 据《百炼抄》、《玉叶》记载, 火烧三井寺的时间应该是十二月二十一日, 而物语中设定为追讨高仓宫之后的第四天即五月二十七日。物语提前事件发生的时间, 而且夸张了火灾, 通过采取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 极力添枝加叶, 夸大渲染, 旨在突出平清盛为首的“王法破灭”的恶行。

综上所述, 作者以卷头诗的形式开明宗义地提出了物语的重要主题———盛者必衰, 奠定了物语的整体基调及框架。在这既定框架中, 运用铺垫设伏、对比烘托、移花接木、夸张渲染、添枝加叶等叙事手法, 虽然这些叙事手法操作上, 显得较为形式化、单一化、类型化, 缺乏细节、复杂、矛盾、冲突的形式, 但在叙事操作的功能层面上, 为平清盛的恶人形象的成功定型多方用力, 随着物语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 使平清盛的恶人性格鲜明明朗, 映衬了物语的主题———盛者必衰。

摘要:平清盛是日本中世军纪物语的扛鼎之作《平家物语》中的主人公。为突出“盛者必衰”的主题, 《平家物语》对平清盛的形象定位于“大恶人”这一属性, 使平清盛这一人物性格具有定型化叙事模式这一特点。本文对“脸谱化”的平清盛人物形象塑造时所采用的叙事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平家物语》,平清盛,叙事方法

参考文献

[1]市古貞次校注·訳.日本古典文学全集―平家物語[M].東京:小学館, 1978.

[2]小林保治.平家物語ハンドブック[M].東京:三省堂, 2007.

[3]日本文学研究資料刊行会.日本文学研究資料叢書·平家物語[M].東京:有精堂, 1989.

[4]武久堅.平家物語の全体像[M]大阪:和泉書院, 1996.

[5]黒板勝美.国史大系編修会.百錬抄 (新訂増補国史大系普及版) [M].東京:吉川弘文館, 1984.

[6]岡見正雄, 赤松俊秀.日本古典文学大系86愚管抄[M].東京:岩波書店, 1997.

避免叙事类材料作文跑题的方法例说 篇5

如何避免在写作叙事类材料作文时跑题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两种方法以供参考。一是在解读材料、审题立意上采用“问题溯源法”,二是在行文过程中使用“点染材料法”,下面结合作文实例分别予以说明。

一、问题溯源法

“问题溯源法”简言之就是提出问题,追本溯源,即根据材料内容,提出思考问题、理清叙事思路、找准材料重心,从而完成审题、确定立意的方法。其基本问题有:材料叙述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I作文材料: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家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么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这则材料有200多字,如何才能“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使自己的作文的立意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呢?我们用问题溯源法来思考,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材料叙述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根据这些思考,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明白: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件关于切割钻石的事,结果老切割师的徒弟成功了,其他切割师与成功失之交臂。我们又继续思考:老切割师的徒弟为什么会成功?其他切割师为什么会与成功失之交臂?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老切割师的徒弟成功的关键在于勇气;其他切割师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原因,在于过分谨慎、顾虑太多。

通过这些思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立意:一、勇气比经验、技术更重要;二、顾虑太多,成功无望;三、过分谨慎,丧失机会。至此,我们通过“问题溯源法”完成了作文最难的审题立意任务,并对如何作文已心中有底且初具思路,这就为我们顺利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成审题、确定立意之后,如何把自己的立意行之于文并符合题目的要求,文章开头是关键。如何开头呢?可用“点染材料法”。

二、点染材料法

“点染材料法”简言之就是分析材料,提出论点。即文章的开头通过抓住材料某一切入点深入分析,于分析论述中,把自己的审题角度及立意重心凸显出来的一种行文方法。点染材料法的关键是要转述“材料”,但上述作文材料有两百多字,如何转述“材料”呢?这就要注意两点:一忌照抄“材料”,二忌忽视“材料”。简言之,即“点染”材料。现根据上述材料,列举三个作文开头来具体说明。

2013年,山西一名考生《经验诚可贵?摇勇气价更高》一文的开头是:

一块钻石,难倒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切割师;而一位年轻的切割师,却一刀定音。何也?无他,唯勇气耳。

这个开头,一看便知,采用了从年轻切割师的角度入手,抓住材料中年轻切割师成功切割钻石这一切入点深入分析,然后鲜明地提出了“无他,唯勇气耳”的论点,从而明确文章的立意。

2013年,河北一名考生《假如顾虑重重?摇势必前途茫茫》一文的开头是:

当钻石在瞬间一分为二时,商人无限感慨。他感慨什么呢?我想,既有对几位经验丰富的切割师的惋惜,也有对年轻工匠无所顾虑的激赏吧。

这个开头,从商人的角度思考分析,鲜明地提出了“我想,既有对几位经验丰富的切割师的惋惜,也有对年轻工匠无所顾虑的激赏吧”的论点,从而明确文章的立意。

我为学生写的示范作文《谨慎的尺度》的开头是:

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敢切割,切割师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切割,而是因为经历的事太多,有所顾虑。他们知道“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所以不愿动手。的确,切割师们很谨慎。殊不知,谨慎也是要有尺度的,过度谨慎有时会失去良机。

我写的这个开头,采用了从其他切割师的角度入手,抓住材料中那些经验丰富的切割师不敢切割钻石这一切入点分析,然后鲜明地提出了“殊不知,谨慎也是要有尺度的,过度谨慎有时会失去良机”的论点,从而明确表达了我的立意。

以上三则作文的开头都是运用“点染材料法”的较好范例,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其所选角度、所立文意、所用文体等基本信息,从而切实地体现了题目的要求,并且简洁明了,犹如“警示牌”般,收到了紧扣材料、突出论点、警醒读者(阅卷老师)的效果。既避免了作文跑题的问题,又能赢得一个较为满意的得分,可谓事半功倍。

当然,材料作文并不是非转述材料不可,不转述材料也不会扣分。但从阅卷老师的普遍心理和写作的一般规律来看,最好转述材料,因为一般来说,从材料到观点需要铺垫,特别是那些难以从材料直接看出来的比较新颖的观点,所以“点染材料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行文方法。

如何避免跑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所论及的方法,不可能解决所有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问题。只是,我们在审题、行文时辅以一些这样的方法,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在实践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叙事类材料作文,立意的准确性常常取决于对材料本质的把握,表达的明白性常常取决于思维的贯通及语言的晓畅。

叙事分析的方法 篇6

一、审清题目要求

现在的作文大都是命题型作文,在写作文之前,学生首先要审清题目的含义。

1.抓住关键词

抓关键词就是要学生抓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来审题。例 “又是一个新起点”,“又”“新起点”是两个关键词。“又”说明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新起点”是基于此次事件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来说的。

通过关键词,大概理出写作思路:首先,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生活;其次,经过深入思考后,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再次,经过此事件,自己的思想水平有哪些提高,精神上如何引领自己成长等等。

2.由表及里,抓引申义

许多作文不能简单看题目表面上的意思,往往要深入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1)比喻类:比喻类作文,作者可以试着把题目还原成比喻的形式,例如“…… 像……”等,以此来判断是否为比喻类的作文。这类作文大都需要学生根据本体进行引申,然后进行构思写作。例如作文《酸酸的泡菜》,这当然不是让学生写“泡菜”,而是从“泡菜”这一事物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心理感受及追求等,只有把本体和喻体结合起来,才能提升文章的思维空间。

(2)象征类:此类文章,不仅要看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所要阐释的深层含义。例如作文“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灿烂”,难道文章仅仅要写“乌云阳光”吗?看到“乌云阳光”,你会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乌云”象征自己经历的困难挫折等等,而“阳光”则象征经历过坎坷的生命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挖掘出文章的象征意义,文章读起来才会更有味道。

二、训练联想和想象

丰富的想像力能使作文文采飞扬,学生的思维放飞驰骋,如何训练呢?

1.明确联想和想象的含义

何为“联想”?何为“想象”?只有在明确了它的含义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它,才能更好地启发思维。

2.基于词语的联想和想象

(1)基于词语的联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些词语进行相关、相近、对比等关系的联想。例如,看到“双休日”这个词,就会想到周末、作业、老师、兴趣班、游戏、公园等;提到“春天”,会想到河水解冻、春暖花开、柳树发芽、万物萌生等;体悟深刻的同学还会想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要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等。

(2)基于词语的想象

对于此类的训练,学生可由一个或几个词展开合理的想象,由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可以想到现实中不存在的。例如 “南瓜”一词,有的同学想到形状、颜色等词,还有的同学会想象自己能像灰姑娘一样,坐上南瓜车到自己向往的地方旅行。

3.基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

词语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1)比拟修辞:这类修辞在本体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的联想和想象,把原有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使人读之兴趣盎然。例如:树枝晃动起来。采用拟人的手法,我们可以扩展为:树枝左右摇晃起来,他扭动着身子,挥舞着身上的绿色绸带,又像在不停地向行人挥手。

(2)比喻修辞:就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可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远望山峦,层层叠叠。可以扩展为:远望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像绿色的绸幕镶嵌在远处的天边。加入了联想和想象后,句子是不是变美些了呢?

(3)夸张修辞:恰当地运用夸张,既能使自己的语句非常生动,又可以暗示一定的心理。例如:这时狂风大作,乌云渐渐布满天空,只见天空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低,像一只巨大的口袋扑向我们。这是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快,又伴有人们对此种天气的些许恐惧心理。

4.基于场景的联想和想象

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场景的训练。

云起云落、夕阳西下,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面对不同的场景,孩子们会有无穷无尽的想法,就此,我们可以分类进行训练。例如景物描写、劳动场景、学习生活、运动竞技场等。

三、开头和结尾训练

1.内容上首尾点题

我班的学生作文基础都不太好,我在训练作文时,让大部分学生尽量开头结尾都要点题,假如开头不适合点题的话,那么结尾一定要点题。

例如:“母爱,感动”一文,学生的作文开头是:“夜深了,我久久还未入眠,起身眺望窗外,树影婆娑,月光透过树的缝隙照射到地上,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然后转入对事件的描写。我觉得可以对开头再作一下补充:“在这寂静的夜晚,母亲对我的关爱,幸福的、感动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景为情设”,写景的目的就是为抒情服务的,补上一笔抒情,既点了题,又能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意境更美了。

2.结构上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会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密、完整,布局合理。例如,在“就这样慢慢长大”一文中,一位学生的开头是“时光悄然而逝,如白驹过隙,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了”;结尾是 “现在,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了许多,就这样我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收获”,而结尾中的“成长,收获”就是对开头的照应和对长大的回答。

3.语言上生动优美

通常在语言上的修饰,我们一般采用修辞手法,把一些平实的语言比喻化、拟人化等。例如“秋天到了,小麦黄了”,学生可以试着修改,如:“一块块麦田组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麦浪掀起层层涟漪,像海面上的微波在不停地晃动。”这样的句子是不是生动了许多?

学生也可以进行分组练习,组内每人出一句,其余同学修改,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比一比谁修改得好,让学生互相取取其长而补其短。

四、提升细节刻画

细节描写会为文章增色,对此,我们可以多加练习训练。

1.景物描写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文中的景物描写不可小觑。

(1)景物描写要匹配人物心理。“景为情生”,环境的描写与文中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物描写要符合作文的要求。如果作文的开头是:“天空越来越暗,乌云也越来越多,窗外的树木随着大风的袭击疯狂地摇动他的身躯,好像随时都可能被狂风吞噬。”这时的景物描写一般对应人物的心情应该是“焦急或焦灼不安”,而不应该是人物喜笑颜开或心情万分高兴。

(2)景物描写要细致生动。景物描写需要学生提升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走在田间小路上,我闻到泥土的气息,看到了草叶上有露珠。”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句子细腻生动,提升句子的美感以及可读性。可以修改成:“漫步在田间小路上,路边田野里的泥土微微润湿,青草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一阵阵扑面而来,偶尔会传来路边野花的香味。深秋的早晨,只见草叶上晃动着圆圆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粒粒小水晶。”

2.外貌描写

(1)外貌描写要匹配人物形象。外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窥见人物的一些性格特点。描写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等,观察要仔细,要能为文章的主题服务。不能把“一双孔武有力的双手”用来形容颤巍巍的老人和天真可爱的孩童,只能用来形容健壮的中年人。

(2)升格外貌描写。可以采用扩写的手法升格外貌描写。例如,“父亲的双手很粗糙、长满厚厚的老茧,手指上还有裂口”,我们可以进行升格练习,通过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展示父亲的双手。可以升格为:“我看到了父亲的双手,黝黑、干裂、粗糙,在我接住包裹与父亲双手接触的刹那间,父亲手上的裂皮刮过我白皙的双手,让我感觉有些许疼痛,父亲那摊开的手掌上,长满厚厚的老茧。”让学生把对父亲双手的描写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会更有感染力。

3.动作描写

在一些文章中,为了表现主题,需要对人物的动作进行一些细部刻画,细心观察,分解人物的动作,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例如校运会上,“只见运动员双脚用力蹬地,身子往前倾斜,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个个像离弦之箭,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往前奔跑”。这样的画面把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和拼搏的精神很好地刻画出来了。所以,在动作的刻画上,先引导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分解动作,然后再辅之以必要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完美。

4.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不在多或少,而在于使用得是否恰当,能否为文章的主题更好地服务。例如《背影》中:“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一句平淡无奇的语言彰显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语言虽然简短,却符合文章表达主题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在作文中,人物语言的出现要根据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作者需要考虑斟酌,不可任意而为。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语言描写,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对作文人物语言的写作水平。

5.心理描写

不少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把握不好,我为此设计了一些场景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例如:上课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老师拿着这次考试的试卷匆忙进来,我心里不停地在想。学生先自主填写人物的场景心理,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慢慢提升自己的心理描写能力。然后再设计一些其他场景来进行心理描写训练,慢慢提高。

6.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是通过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身体的反应来诠释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它可以说是人物描写中最难写的。难在它需要仔细观察人物表情的细腻变化并用恰当的词语把这一变化记录下来。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路训练学生的神态描写:首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能迅速地判断出哪些句子是神态描写;其次训练学生写一些有关神态描写的语句;最后教师提供一些场景,让学生自主写一些有关神态描写的小片段,班级交流,学习借鉴优秀作品。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初中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的方法和途径:一、审清题目要求。二、训练联想和想象。三、开头和结尾训练。四、提升细节刻画。

叙事分析的方法 篇7

该栏目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讲故事来反映主题, 既然是“讲故事”首先就要引人入胜, 而作为一档新闻节目, 如何把故事讲得既客观又吸引受众是节目制作必须考虑的问题。《新闻调查》通过借助热点和矛盾冲突设置悬念, 使节目扣人心弦。

随着网络的普及, 青少年“网瘾”现象频发, 其导致的恶果也不断升级:90后少年张某因网瘾严重入不敷出, 绑架勒索;16岁安徽网瘾少年胡彬在网瘾与内心愧疚的矛盾下, 服毒自杀;四川网瘾青年杀害亲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证明青少年网瘾问题俨然已成为严肃的社会问题。

《网瘾之戒》抓住这一社会热点, 以临沂网戒中心为例唤起大家的共鸣。节目借助矛盾冲突层层推进, 步步设置悬念, 引发观众好奇心:杨永信治疗网瘾的方式是否科学有效?是真正戒除了网瘾, 还是孩子们因为害怕进治疗室而“顺从和屈服”?确实值得怀疑。对于这样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社会关注不高是否是造成网瘾的外部原因?戒除网瘾通过补足教育, 完善社会制度能否实现?在探寻杨永信、孩子、家长和专家观点的矛盾交锋和冲突中, 实现了悬念的高潮迭起。

二、用探索式报道剖析新闻真相

设置悬念仅是一种叙事方式, 或者说是让节目精彩的一个噱头, 而探寻事实真相才是宗旨, 而且作为一档深度调查的新闻节目, 报道方式的选择才是根本。《新闻调查》根据新闻内容选择相宜的报道方式, 或是目击式, 或是回顾式, 而运用较多的是探索式报道。探索式报道是指记者作为事件的调查者带领观众一起去探索新闻背后的事实与真相。2009年8月15日播出的《网瘾之戒》围绕“杨永信治疗模式”展开, 用“探索式”报道方式, 以“孩子网络成瘾的根源”为探索价值展开。

(一) 探索式报道中的出镜采访

1. 出镜采访的策略选择。

第一, 采访视角多元化:被采访者有网瘾者、家长、医法学专家、北京著名精神病院专家、网戒治疗中心杨永信等;第二, 采访形式多样化:面对面采访、网络采访、电话采访。进行电话采访时的技巧:首先, 准备一定要充分。事先拟定好问题, 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纲目。其次, 提问要凝练, 问题不在多而要精, 做到简明扼要。柴静提问中的“是吧”“治愈率”“一个疗程多少时间”等措辞, 用平等和对视的姿态, 为观众提供了翔实的网瘾治疗过程。

2. 出镜采访的逻辑推理。

柴静对杨永信的采访, 基于逻辑推理。对一些反客观规律、不合常理的事实, 通过逻辑推理的办法合理排除了一些新闻事实中存在的失真成分, 从而达到对网戒中心治疗真相的求证。

3. 出镜采访的问题设置。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指出不妨用一些强硬之道, 击中对方心理最薄弱的环节。问到节骨眼上, 问到要害处, 问题涉及最重要的事实, 触动采访对象的心理情绪, 引起观众共鸣。

(二) 探索式报道中的出镜报道

1. 出镜报道的悬念设置。

新闻事件的回顾、杨永信与网瘾者之一腾飞的叙述观点对立、求证的过程 (接受治疗的孩子们的反馈、对关键人物的询问) 、事实背后的真相揭露 (对网瘾问题的社会反思) 为下文设置悬念。

2. 出镜报道的理性思辨。

过于理性和繁琐的调查过程易使观众感到枯燥乏味。在《网瘾之戒》的报道中, 观众却惊喜地发现了很多让心头为之一颤的场景, 丰富了节目的叙事元素, 使节目的报道张弛有度, 理性之余发人深省。

3. 出镜报道的画面设计。

电视记者需要通过形象的画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记者的采访过程当中, 感受神态、表情、动作、氛围等非语言符号, 形成可视的立体信息传播。

(三) 探索式报道中的出镜评论

对受众和电视台来讲, 出镜记者犹如现场的一双“眼睛”。

1. 出镜评论的观点梳理。

柴静边采边评, 善于借他人之口, 巧妙进行评论, 做到讲述与评述结合起来。述、评结合的特点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坚持以理性的目光自觉审视事物, 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柴静通过对杨永信、专家的采访达到评论效果——纪实性与思辨性的结合。

2. 出镜评论的理性表达。

调查性报道要求出镜记者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理性语态。摆正心态、控制情绪, 不要让对方看出自己在某一个问题或者观点上的倾向。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对事实负责、挖出调查性节目真正想要的事实, 让电视成为真正的公共舆论空间。

3. 出镜评论的观点呈现。

在向受众讲述一个真相时, 记者的观点和呈现方式,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效果。杨永信与孩子观点迥异, 语言表达充满矛盾, 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 柴静对双方的观点评论呈现出张力, 更具吸引力, 延伸了节目的生命力。

三、内外结合的叙事视角

叙事者的观察位置“既处于故事之内”, 又“处于故事之外”。“内”指节目给了杨永信、孩子以及家长充足的阐释空间, 让他们以各自不同的内视角来看待“网瘾之戒”;“外”指除了杨永信之外, 记者还采访了家长等与此事件间接相关的人, 这些人以外人的视角解读了孩子被送进行为矫正治疗室的前因后果。内外结合的视角, 既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 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平衡性, 还为受众带来了全面的感知结果。

此外, 这既充分展现了各方观点, 又成功避开了记者的过多介入, 有助于记者对网瘾事件进行冷静宏观的把握和客观评价, 也让家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增强对孩子的呵护。

这项研究为调查类电视专题节目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叙事分析的方法 篇8

虚拟元素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的叙事表现

近几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国内外许多电影都大量采用电脑特技等虚拟元素进行画面处理。受此影响, 纪录片的创作也步入科技殿堂, 采用三维动画等进行场景的模拟与还原。《大国崛起》就是一部大量采用类似手段进行创作并取得较高评价的纪录片。

非常规镜头下的时空转换。处理时空转换的逻辑顺序, 是纪录片创作中的焦点议题之一。强调客观呈现的纪录片要求在现实时空内尽量展示细节, 大量运用主观镜头和长镜头, 使纪录片看起来与现实生活节奏有一种同步感;而强调时空重构的纪录片, 试图尽量突破时空的限制, 大量运用航拍、动画等非常规镜头, 为纪录片内容容量的拓展提供更大的舞台。《海洋时代》第一集在讲到葡萄牙建国的时候, 航拍镜头对准葡萄牙莫罗斯城堡后缓缓后移, 切到葡萄牙法蒂玛女神的塑像上。这种手法从技术层面为创作者客观重构历史提供了便捷, 也使得用宏大叙事的手法展现富有诗意的历史场景成为可能。

法国纪录片导演尼古拉·菲利贝尔认为:“纪录片不是像新闻那样, 仅仅向别人提供信息, 应该把资讯从纪录片中拿掉, 纪录片的力量和情感不亚于剧情片, 作品是超越题材本身的。” (2) 三维动画等技术的功效可以让历史的迷雾通过简洁的手段再现, 达到一种媒介真实的状态, 还可以通过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对比, 使观众产生历史沧桑感, 穿透事物本质, 传达纪录片的意蕴, 留下悠长的思索和回味。

静物“局部动化”的技巧。在纪录片《故宫》中, 创作者采用动画技术, 将静物“局部动化”,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的历史图画中, 人物竟能做行走、作揖等简单的动作。原本静态的画面由于运用了动画技术变得栩栩如生, 强调了关键内容, 使纪录片画面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升华。

在《大国崛起》中, 部分历史图画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技巧。《走向现代》第3集在讲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时, 一幅模拟女王画像的三维动画框出现了。观众除了能看到人物背景中摇曳的船只和被风吹动的帘幕, 一身华丽装束的女王被镜头拉到近前, 在这个过程中, 她竟然深情地眨了下眼睛, 这个瞬息而过的静物“局部动化”场景意义非同一般。很明显的是, 在全片中, 静物“局部动化”的画面似乎也经过了精心选择, 创作者显然游走在再现与表现的边缘。

情景再现的故事化。在现代纪录片创作中, 讲故事是其叙事策略的核心。一般来说, 在解说式纪录片中, 解说词承担着故事的主要内容, 但如果画面能够故事化, 会与解说词相得益彰, 可以极大降低观众理解的难度, 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 纪录片创作者除了能巧妙地处理叙事内容外, 叙事形式的选择也很重要。在《大国崛起》这样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 情景再现是增强故事性的主要手段, 当然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一种制作手法。

情景再现主要由重演、扮演、运用相关镜头以及动画模拟镜头等手段组成。相关镜头指的是借用电影、电视剧甚至电视戏曲片中内容相关的镜头进行替代性叙事。在《激情岁月》第5集中, 作者在油画《攻陷巴士底狱》的基础上, 制作了一个由近景逐渐推向全景的动画镜头, 展现了当时炮声隆隆、喊杀声震天的激烈战斗的场面。当然, 过多运用情景再现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因为“在情景再现的运用中, 细节是最容易遭受质疑的弱点。尽管创作者们在细节的处理上尽量求真, 但历史的细节浩如烟海, 即使考证再严密也难免百密一疏”。 (3)

促进整合的形式连线。在《大国崛起》中, 创作者对纪录片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行了有效处理, 即在内容上充分突出各个国家崛起的“个性”的同时, 很好地保持了每集纪录片形式上的关联性, 如运用相似画面重复出现的方式进行整体穿线。从《海洋时代》第1集穿过云层注视世界地图的镜头开始, 反映各个历史阶段人类认识和交往状态的世界地图重复了多次, 每一次世界地图画面的出场, 都为进行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重要的社会变革的叙事做了铺垫;每一集出现的三维动画海上船队, 似乎成了一种符号, 将纪录片进行有效连接, 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创作方式为全片奠定了整体基调, 即从全球视野出发, 开放式地叙述各个大国的变迁史, 整体表现“敞开胸怀”、“开拓进取”等隐喻性内涵, 使整部纪录片有一种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感觉。

虚拟元素介入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

著名电视学者钟大年在谈到纪录片真实的问题时这样认为, “纪录片的真实, 实际上是一个现实的神话, 其中创作者的‘良心’起决定的作用。” (4) 但是, 在各种纪录片创作理念大行其道的现实中, 仅凭创作者的良心保持“真实”这个纪录片创作的最后一道底线是不够的, 还必须从纪录片创作的原理和实践出发, 有针对性地总结运用虚拟元素的一般原则。

迫不得已原则。虚拟元素已成为现代纪录片创作中表现特定内涵、体现创作意图的重要方式,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纪录片都必须运用虚拟元素参与画面叙事。任何虚拟化的手段其实都是次优选择, 能够找到呈现历史的画面, 绝不使用动画去替代等。所以说, 无论什么样的纪录片创作, 拍摄当时条件下的影像或寻找历史影像都将是首要任务。从类型划分来说, 反映摄影技术手段成熟前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 无疑需要大量的虚拟镜头, 但是那些能够找到影像依据, 甚至同步摄录的纪录片就没有必要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虚拟元素只有在实在没有其他办法、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 那些过度使用虚拟元素、追赶时髦、刻意追求一种气派的唯技术主义创作方法, 不仅会伤害纪录片生存原则本身, 还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补充丰富原则。用生理学的眼光看, 普通人肉眼所见的事物的角度和范围是极其有限的, 这是构成视觉真实的基础, 也是客观叙事的基础。在现实创作中, 追求原生态表达是观察式纪录片的主要创作理念。在《大国崛起》中, 占绝对主导比例的画面仍然是拍摄于纪录片制作时和过去保存下来的历史影像, 如各个国家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庆典仪式、历史遗迹、专家访谈等。基于次优选择的规则, 虚拟元素只能一方面发挥补充不足的作用, 如英国万国博物馆水晶宫的动画复原和攻陷法国巴士底狱的动画展示;另一方面发挥丰富表现作用, 如对伊丽莎白一世像和日本浮世绘的静物“局部动化”。

可识别原则。从影像生成的原理讲, 非普通视觉手段的运用会本能地激起观众的意识警醒, 潜意识里认为“如此镜头”是不可能出现的。在具体的某部纪录片中, 创作者通过色彩、字幕、对比等手法向观众明示或暗示虚拟元素的介入是一贯原则, 例如在纪录片《郑和下西洋》中, 甚至做到解说词专门去提示郑和的扮演者被挑选的过程,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观众心中有数, 而且本身也体现了纪录片创作追求真实的风格。但在有些纪录片中, 为了达到一种“以假乱真”的效果, 没有使用上述手段去提示, 使观众产生诸如“当时摄影机怎么可能等候在现场”的疑问。如果不区分虚拟元素与现实生活, 实际上已经将纪录片与剧情片混为一谈, 纪录片本身已没有什么记录的价值可言。

结语

正如加拿大传播学家英尼斯所言, “传播技术的变迁通过利益结构 (思考对象) 的变更、符号体系 (用来思考的事物) 的改变、社会性质 (思想得以发展的场所) 的变化而影响文化”。 (5) 以虚拟元素为代表的现代媒介技术渗入媒介化社会中的影像世界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任何试图将唯技术主义和技术虚无主义推向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合媒介本身发展要求的, 因为任何媒介技术的存在都是以人类天然的感知存在为基础的, 只有符合人的需求的媒介技术才会不断发展, 呈现这个世界客观而又五彩缤纷的内涵。

注释

1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版, 第8页。

2 李晓菲:《纪录片叙事语境下的受众心理需求》, 《现代视听》, 2008 (1) 。

3 张娜:《浅谈纪录片的情景再现---以两部〈郑和下西洋〉为例》, 《电影文学》, 2007 (4) 。

4 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版, 第73页。

叙事分析的方法 篇9

关键词:新闻故事,叙事,再现

作为一种符号动物,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除了少部分的直接体验与感受外, 基本是借助于各种符号作为中介实现的间接体悟。新闻报道是人们用以认知世界的由符号组成的中介工具, 其主要职能是将发生在世界上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受众。

记者、编辑的工作说到底就是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想方设法了解这个世界, 另一个部分是将了解的情况, 即我们所说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它本身是抽象的东西, 只有通过符号媒体化为一定的具体形式, 将了解 (Knowing) 的东西转换成可讲述 (Telling) [1]的东西才能为人们的感官所接收。换句话说, 记者如何将个人体验转变为人们能够解读的具体新闻文本是个重要问题。

一、叙事学———崭新的分析视角

由符号所建构的文本是对现实的反映, 一方面现实的情况会对我们建构怎样的文本起到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建构的文本, 同样会对受众如何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实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反映现实的文本应该如何建构这一新闻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叙事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目前, 专门研究叙事现象,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的叙事学, 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科的重视, 叙事学早已超出了文艺批评理论的领域, 其影响几乎遍及所有的精神学科。历史学、新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之中的叙事问题正在形成一个统一的论题。[2]

在这种背景下, 将叙事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新闻传播研究领域, 为新闻传播学本身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此同时, 对于新闻文本及形成过程的分析和研究施以进一步、丰富的叙事理论, 其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文学创作可以是来源于虚构, 而新闻表达则更接近于历史书写, 必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对于什么是客观事实在这里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解说。毋庸置疑, 事实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但对人类社会来说, “自在事实”除了作为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经验和认识的无尽源泉外便一无所用。包括新闻学在内的一般人文科学中研究的事实只能是那些在社会实践中与人相遇、被人感知的事实, 即“经验事实”。[3]虽然对于同一个事物来说, 来自不同主体的“经验事实”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但由于共同经验系统的作用, 人们对于“客观事实”的认知应该说还是基本能够达成一致的, 否则人们可能要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了。

有了这样的基础, “新闻叙事话语是否准确反映了客观事实”作为“衡量新闻报道是否恰当”的基本标准才能成为可能。而文学创作在这方面则相对要宽松一些, 虽说文学作品的作者的创作源泉也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但却不必与客观现实保持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说, 其所形成的文学文本所承载的责任与新闻文本是不同的。前者可以以作品为基点进行充分的想象与发挥, 或者完全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来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后者则是以新闻信息的准确传达为其基本的功能, 两种叙事话语与客观事实的关系是不同的。一千个读者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文学领域是可以的, 但是一千新闻读者对于同样一个新闻文本有千种迥异的解读则是不正常的现象。所以说分析新闻文本及其建构的过程与新闻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 以此来进一步认识叙事话语与被叙述故事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或许可以填补单纯分析文学文本的某些不足。

当然对于新闻与叙事的接合还需要找到一个恰切的点, 新闻故事的叙事性很强, 将其作为分析的重点是有典型意义的, 本文拟将对新闻故事的叙事方式与再现事实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

二、故事化———媒体选择的符号真实

故事化是目前新闻界比较推崇的一种表现新闻的操作手法, 在一些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新闻故事”已然成为较为固定的栏目标志, “新闻故事”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词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提到的“故事”主要指基于新闻事实的“故事”, 有别于文学中虚构的故事, 选用故事一词主要为了强调它是由事件构成的这一结构性的特点。

新闻故事的特点是故事化结构新闻, 运用戏剧的技巧来进行新闻报道, “讲故事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它给记者一个很大的空间, 可以强调新闻事件戏剧性和叙述性一面”。[4]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 将相对简单乏味的新闻事件演绎的跌宕起伏, 引人入胜, 从而达到较好的阅听率和阅读效果, 这是其积极的方面。然而, 当人们把新闻故事想当然为新闻事实本身时就应提高警惕了。新闻故事对于新闻事实本身的塑造力量是强大的, 故事并不是对事件的真实反映, 这一点我们往往会忽略。本文目的不是想分析我们已经意识到的甚至是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叙述方式对于再现事实的影响, 更多的是想探讨新闻信息传播者采用这种报道方式对于再现新闻事件所形成的, 连自己都没有明确意识到的影响。

运用新闻故事这种方式来报道的新闻事实大多本身戏剧矛盾冲突激烈, 媒体化后形成的新闻故事更加强化了这种效果。故事化叙事习惯于对影响事物发展进程的“决定性瞬间”作较多的突出与表现,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开头和结尾。故事化后的新闻事件, 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人为地选择或者是制造了事物发展的关键点, 进而营造出了事物发展的节奏。这样的切分, 对于时间元素的运用, 使观众产生一定的错觉, 仿佛事件的发展就是与媒体报道的节奏是一致的, 从而使客观上的连续时空出现了断裂。

除了直播这种报道方式之外, 媒体所作的多为事后报道。特别是一些策划性很强的报道, 媒体通常是对于事件的整个发展进程有了相对充分的把握后, 从整体上予以分析, 来安排媒体的报道的重点, 并制定出报道的节奏, 这样的安排实际并不一定与事件发展的真正顺序及结构相一致。

此外, 新闻叙事同样是一种选择机制的产物, 受众所见到的新闻事件的全貌其实是媒体选择的结果。每一种叙事, 无论它看起来如何“完整”, 其实都是建立在一组本应包括在文本中却被遗漏的事件的基础之上的。[5]

新闻故事往往会选择一个或多个对于事件发展进程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作为结构新闻故事的主线, 这条主线往往成为了新闻事件发展的天然线索。这样一来, 一些事件被突出, 一些事件被遮蔽也就不足为奇了, 受众对此却是浑然不觉的。

历史叙述学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历史就是一个个伟人的历史吗?”它提出了对以伟人生平、经历的事件为结构历史文本线索的历史书写方法提出了质疑。其实新闻领域也应该有类似的思考, 现在民生新闻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欢迎, 它说明人们不仅关注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件、大问题, 同时也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感兴趣, 或许这些家长里短的平实小事才最能反映大众的生活原生态, 才真正是世界的最本真面貌。

如果将分析再深入下去, 会发现产生这些恰恰是由叙事本身的机制所决定的。罗钢认为: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6]故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什么是事件呢?在米克·巴尔的《叙述学》一书中, 事件被界定为“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从这里, 我们不难发现“转变”一词强调了事件是一个过程、一个变更这一事实。[7]他还论述道:“如果我们将本文主要视为运用一种媒介的产物, 而将素材主要视为想象 (Imagination) 的产物的话, 那么, 故事可以看作为一种编排 (Orde ring) 的结果。[8]他的话其实暗含着这样的思想, 同样的情节, 不同的编排可能呈现不同的样态。

事件就是命题, 一种判断, 一系列的事件是故事的素材。这些命题通过不同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不同的再现事实的手段。不同的结构安排会使事件间形成不同的因果关系。

所以可以简单总结为:不同的结构形成不同的关系, 不同的关系揭示不同的事实形象。这其实正契合了结构主义的思想, 一个事物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所确定或表现, 而只能依靠其他事物与之的关系才能确定他的位置及其价值。[9]结构不仅传递意义, 结构也创造意义, 任何一种叙述或者叙述的企图都会面临一个话语选择与建构的问题, 观众所最终接受的新闻真实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符号真实。[10]

参考文献

[1]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董立河, 译.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5:2.

[2]王阳.小说艺术形式分析:叙事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自序.

[3]芮必峰.新闻与新闻报道[J].新闻大学, 2004 (夏季号) .

[4]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M].杨晓红, 王家全, 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259.

[5]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董立河, 译.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5:14.

[6]罗钢.叙事学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2.

[7]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219.

[8]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91.

[9]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8.

叙事分析的方法 篇10

摘要电影《浓情巧克力》上映后大获成功,强大的演员阵容是影片成功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贯穿影片中的对比的叙事手法的运用,不同人物之间的强烈对比、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对比都使得影片富有表现力。

关键词《浓情巧克力》叙事方法对比

电影《浓情巧克力》(Chocolat)由米拉麦克斯公司出品,于2000年上映。影片讲述的是一场新旧两种观念、不同生活方式的较量,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冬天,一位身世神秘的外乡女子维安妮带着她的女儿来到一个传统而平静的法国小镇落脚。维安妮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在这个旧式小镇上显得十分惹人注意的巧克力糖果店,店内备满了各种各样的诱人的巧克力和糖果。维安妮总能细心地揣摩每位顾客的不同口味,观察顾客们的个人需要,让每位顾客都能从她的小店满载而归,不知不觉,镇上的居民们已经逐渐地接受这个新事物,开始抛弃那些曾经伴随他们生活点滴的一成不变的陈规陋习了。但是,维安妮和她的小店给这个小镇所带来的变化让以镇长为首的头面人物们感到异常震惊,甚至感到恐惧。他们认为维安妮正在引诱小镇上的居民们,巧克力小店正在使这个民风古朴的小镇走向堕落。这些人试图阻止镇上的居民继续进入巧克力小店,甚至想方设法地要把维安妮从小镇永远地赶出去,尽全力阻止维安妮再影响更多人。正当小店和它的女主人前途未卜之时,一个英俊潇洒的外乡客—。占克斯来到了小镇,并且立即加入了支持维安妮小店的阵营,他们都想用自己的行动把小镇从单调死板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故事围绕着传统的习俗不断的被冲击与不停的摩擦展开,在这当中,出现了很多人从无知和反对到了解和接受的转变,当一种新的文化冲击旧的传统,以及再接受新的思想的过程,感觉发人深思。

影片上映后大获成功,该片获200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原创音乐等五项大奖提名,以及金球奖四项提名。《浓情巧克力》演出阵容堪称豪华,由莱塞·霍尔斯卓姆(Lasse Hallstrom)执导,由朱丽叶特·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朱迪·丹奇(Judi Dench)、莉娜·奥琳(Lena olin)、凯瑞·安妮·莫斯(Carrie-Anne Moss)等出演。豪华的演出阵容是影片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贯穿影片的对比的叙事方法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影片获得好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以片中的主要人物为主线对影片中的对比的叙事方法进行探讨。

1薇安妮(朱丽叶特·比诺什饰)

薇安妮是女主角。在影片的一开始,薇安妮的出场就和小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带着女儿,穿着大红色的斗篷艰难的行进在风雪中。小镇是保守的,她是自由的:小镇是灰暗的,她是明亮的:小镇循规蹈矩,她却宣扬个性:小镇沉浸在斋戒节的禁欲中,她却开起了巧克力店挑战所有人的欲望。她用小小的巧克力化解着怨恨、误解,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欲望和自我,生活其实是很简单的,用爱心和巧克力就可以解决和引导许多事情,生活也是复杂的,小镇的人生活了这么久却几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穿着鲜艳性感衣服的薇安妮给死气沉沉的小镇带来了春天般的气息,她悄悄的改变着小镇。

薇安妮和她的女儿过着流浪的生活,她属于一个传统的少数民族。以制作和研究巧克力秘方为生。她们的民族信仰就是走遍所有的小镇,搜索秘方,并不断向前前进。但是她在这个小镇上邂逅了卢克斯(约翰尼·德普饰),一个船开到哪里家就在哪里的爱尔兰吉普赛人,一个害怕安定,害怕责任的人。在不愿意停留的卢克斯离开之后。薇安妮无法承受爱情的伤害又要开始选择逃避,选择流浪。但最终被她改变了的小镇人又用真心打动了她,让她发现了生活不只是爱情。当然。卢克斯最终放弃了流浪又重回小镇,薇安妮也彻底抛弃了她的旧传统,不再去想着继续流浪,而是和自己心爱的人永远的留在了这个已经充满欢乐的小镇上。

2雷诺伯爵(阿尔弗雷镥·莫里纳)

雷诺伯爵是小镇的镇长,是传统和保守的代表,他认为在斋戒期间吃块粗粮面包都是罪过,所以薇安妮堂而皇之的在斋戒节开起巧克力店对他来说简直是魔鬼的行为,更何况这个魔鬼还未婚生子,所以他想维护小镇的传统。禁止所有的小镇居民去买巧克力。在背后诋毁她。小镇的人们逐渐被薇安妮的真情所感动、被浓情的巧克力所吸引,不仅购买的居民越来越多,并且无所顾及的去公认的坯子流氓的卢克斯的船上举行舞会,气急败坏的雷诺伯爵认为这件事不能就此罢休,心知肚明的手下放火烧了歌手的船只。新文化与旧传统的冲击达到了顶峰。但是薇安妮并不惧怕镇长,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接受代表新思想的巧克力,当雷诺伯爵愤怒地砸坏巧克力店的橱窗时,他无意中尝到了巧克力的美味,他的欲望和人性重新被唤醒,他承受不了诱惑,将巧克力店的装饰巧克力一吃而光,彻底绝望的伯爵也向薇安妮屈服。于是他改过自新,接纳了新的变革。开始尝试新的生活。镇长的妻子离开了他。他的传统道德感让他不敢追求自己喜欢的寡妇,在他开始尝试新生活后,他向卡洛琳(凯瑞·安妮·莫斯饰)投去了温情的目光,这个结局是美满的。

3约瑟芬(莉娜·奥琳饰)

约瑟芬可以说是在新旧思潮交替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体会最深的一个人,她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开始约瑟芬是一个饱受折磨、一直忍受被虐痛苦的可怜女人,她衣着邋遢、蓬头垢面,没有自我意识,屈服于丈夫的管制,对丈夫逆来顺受,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有一次,约瑟芬去薇安妮的巧克力店里,临走时顺手牵羊拿了一块巧克力,薇安妮发现后装作没有看见,还送给她一个镜子做礼物。在生活中感受不到一丝温暖的约瑟芬感受到了薇安妮的友好,从而开始了两个女人间的友谊。约瑟芬又一次被丈夫殴打,她跑到了薇安妮的店里,薇安妮留下了她,并教她做各种巧克力,慢慢地约瑟芬帮薇安妮打理店里的生意。在约瑟芬的丈夫醉酒后硬闯入薇安妮的家里对二人进行殴打时。约瑟芬在薇安妮有危险时对丈夫进行了反击。在薇安妮的帮助下,约瑟芬逐渐认识到靠她自己也能够生活下去,她的自我意识苏醒了。她的脸上有了笑容,她的衣着整洁了,她努力工作。当观众看到约瑟芬在舞会上展开明媚的笑容、旋转起漂亮的裙摆尽情跳舞时,我们有理由相信约瑟芬已经有了幸福生活的能力。

4阿努克和路克

在这部影片中,有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点缀其中,他们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叫路克的男孩,是镇上的一个贵族孩子,他的母亲卡洛琳·克莱蒙特夫人是一个寡妇。也是一个传统的守护者。路克被严厉的母亲管制着,被一味地灌输传统的教育,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连跟疼爱他的祖母说话也不敢让母亲看见。但是,从路克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多么想和同龄的孩子尽情玩耍,多么想给疼爱他的祖母画一张像。而另一个则是跟随母亲薇安妮一路漂泊的阿努克,她和路克恰好相反。在跟随母亲的漂

泊生涯中,她过早地懂得了人情世故,在交际与说话各方面都相当出色。她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有着很强的适应性,与陌生人有着很强的沟通能力。在一家餐厅里,她敢于和一群大男人赌博,并赢得了物品。虽然阿努克在受到别人嘲笑时也向母亲抱怨过到处漂泊的生活,但她很快又能找到生活中的快乐。值得欣慰的是,影片的结尾是美好的,小镇上的人们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薇安妮也不再继续流浪的步伐,阿努克可以安定的生活在小镇上。路克也会随着母亲态度的改变而生活得自由自在。

上一篇:佛罗里达下一篇:电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