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教育艺术

2024-09-07

班级管理教育艺术(精选十篇)

班级管理教育艺术 篇1

一、善于用高尚的人格魅力, 感染和影响学生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是学生的楷模, 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学生的“向师性”、“模仿性”较强, 尤其是班主任, 是他们最亲近和最崇拜的人, 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著名的孙敬修老师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 耳朵是收音机, 脑子是电子计算机, 他们会把收集的信号储存在电子计算机里, 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这足以说明班主任的情感、态度, 比任何语言都更具感染力;班主任的风度仪表、气度胸怀都是对学生无言的教导。因此, 班主任首先要强化自身的德行修养, 提升人格魅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后用自己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十几年来, 我坚持不断地学习, 作为班主任, 我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做好表率。

二、善于心贴心的交流,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首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 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 了解他们的性格, 才能更好地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每学期我都会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 通过此项作业, 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及时引导他们。比如说:真情诉说, 或者真情告白。“某某我想对你说”, “我希望……”等, 叫学生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把自己内心的苦闷、烦恼、快乐等都发泄出来。在批改时, 我会给予适当的评语, 与学生们进行着无声的心灵交谈。我还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的主题班会活动, 让这些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 加强情感的交流。我也会直接参与, 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 让他们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

三、善于用爱心, 感化和鼓励学生

热爱学生, 就是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并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表现, 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其缺点, 并努力地帮助他们纠正;还要善于发现其积极因素, 并加以鼓励;还一定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记得曾经教过一个双学困生, 人长得方头大耳, 又胖又黑, 很是大方, 但是目光中却有一种常人少见的冷漠, 是他这种年龄不该具有的表现。平日里, 对于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 他从不加理会, 迟到、穿拖鞋、无故旷课、不交作业、脏话连篇……这都是他的家常便饭, 给班里带来极差的影响, 导致班里纪律涣散。找他谈话时, 他没喊“报告”, 就径直走进了办公室, 还摆出一副“天不怕, 地不怕”的表情, 高傲地仰着头, 眼睛盯着房顶, 似乎满不在乎地等着挨批。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紧不慢地对他说:“来, 坐下来, 老师有话对你说。”他先是一脸疑惑, 而后半信半疑地坐了下来。“我是新来的, 刚当你们的班主任, 对你们还不了解。你能告诉我你身上都有什么优点?”“优点?我身上全是缺点, 没有优点。”“怎么会呢?”我笑了, 对他说, “我觉得你身上有很多优点:王杰个子矮, 你帮她擦黑板;大扫除, 你一人提水比两人抬的还多;课间, 你还主动帮值日生倒垃圾……”我微笑着, 关切地看着他, 并把开学以来发现的他的闪光点, 一一讲了出来。他听着听着, 头慢慢低了下来, 眼神从疑惑变为感动, 泪珠滚落下来, 后来竟呜呜哭出了声:“老师, 我以为你也一定和别人一样, 恨死我了……”原来, 他因为基础差, 成绩不好, 人长得又肥胖, 许多同学都看不起他, 甚至还有人给他起绰号, 骂他是“大笨猪”, 再加上家里条件不好, 他更感觉抬不起头来, 因此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处处违反纪律, 故意扰乱同学学习。我和蔼地指出他这种想法、行为的错误, 鼓励他要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别灰心, 相信实际行动会改变同学们的看法。他连连称是, 向我保证一定改正错误。

通过对该生的教育, 我也深切体会到, “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爱是阳光, 能融化冰雪;爱是桥梁, 能沟通心灵;爱是春雨, 能滋润万物。我会付出我全部的热情, 撒向更广阔的教坛;我会用我全身心的爱去扶助更多需要我的孩子;我要以爱动其心, 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

四、善于运用赏识与激励, 鼓舞学生

当学生有了进步, 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 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 最需要得到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 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 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所以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的赏识与激励是学生发展的最大动力。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 都会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一面, 都会出现对与错。因此, 班主任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开发他们的潜能, 调动他们的情感, 使他们努力获得成功。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四块糖”曾让学生痛哭流涕;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这样赏识学习不好的“差等生”:尽管他们上课听不懂, 跟不上, 却仍然陪着其他学生听讲, 一节两节, 一天两天, 长年累月, 这容易吗?

班主任只有学会尊重, 赏识自己的学生, 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使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班主任一个赏识的眼神, 一个温柔的动作, 一句亲切的话语, 可能令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赏识就像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 是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都需要的特殊的养料。所以, 班主任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夸奖、赏识和激励。没有赏识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赏识, 要源于内心对学生的钟爱, 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

摘要:班主任都希望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一个“班风正, 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班级管理的艺术, 适当的教育方法, 都是班主任成功管理班级的法宝。

班级管理教育艺术 篇2

班级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技巧性的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而言,该如何在实际中学习和运用这门艺术,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从事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通过探索、试验、实践,在班级管理方面,逐步摸索出一套管理艺术,使我们班级形成一种和谐的、有凝聚力的班级。

一、做一位气质高雅的班主任来影响学生。

今天我们做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的,不仅要有内在的潜质,而且也要有外在的高雅气质。我认为,注重外在形象的美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职业的需要。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的形象:“长得一表人才,头发剪得长短适宜,金丝眼镜灵巧地搭在鼻梁上,衣着靓而不艳,嘴角一扬,暖暖的一笑如沐浴阳光,一副儒雅之气。……”学生讨厌什么形象的老师?“一脸俨然,穿着却随便得很,一头乱蓬蓬的稻草发,有几撮俏皮地竖起来偷窥外面的世界,圆圆的眼镜儿后露出威严的目光,发怒时声大如洪钟,通常情况为雷声大,雨点小,无须害怕……”我曾花了一些时间对一些班级进行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凡是班主任比较注重自己的仪表,衣着得体,言行举止文明,他们带的那个班的学生也显得更干净整洁有精神。反之,如果一位班主任不修边幅,甚至邋里邋遢,那么他所带的班级学生也可能衣冠不整,甚至整个教室的环境也乱糟糟,脏兮兮的。所以,我总是衣着整齐、精神百倍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最儒雅的气质影响学生。

二、班级管理实施“法治”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一个蹩脚的教师是将现成的真理奉送给学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得真理。”为此,我们在教育管理上应摒弃“人治”而采用“法治”——此“法”指的是“约法三章”之“法”,是经过班集体讨论后达成共识,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公约”.大家按“约”办事!尤其是要设定“惩罚教育”公约!谁违约谁受罚,心服口服!人格平等,尊严相当,让“班荣我荣”、“我辱班辱”的荣辱观植根于每个学生心中。记得我初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时,班级卫生状况很差,经观察,问题主要在于孩子们的环境意识不强,有爱吃零食的习惯。所以,我开班会进行“吃零食好不好”的辩论,在大家都意识到吃零食带来的不良影响后制定班规,自觉遵守,彻底改变了班级卫生脏、乱、差的现象。

三、班级管理“刚柔并济”

一个有威信的班主任,首先会巧妙运用“刚性原则”来立威——用约法三章中的“惩罚教育”作为“班威”来治理班级。这里的“惩罚教育”不是体罚,而是根源于制度的遵章办事,是合理合法的“法治”,在班级管理中,刚性管理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惩罚”要惩之有理,惩之有情,惩之有度,惩之有恒,惩而不苛。有了这条惩罚的“红线”,会使班级很快进入良性循环!大家遵守约定的游戏规则,一切将井然有序。其次,他还要会“柔性管理”.“柔”就要使学生感受到班级里的温暖和亲情。而要形成这样的氛围,班主任就要用情去开展工作,巧用五“相”:一是从第一天与学生接触开始就要亲切“相迎”,以平等、民主、和蔼、和谐与微笑的姿态迎接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地接待他们;二是真诚“相识”,在亲切相迎后,班主任应以快速相识法认识班里每位学生;三是无私“相交”,在“相迎”“相识”以后,班主任应主动向全班同学做自我介绍,一句话,就是把心交给学生,把底亮给学生;四是无间“相知”,在这一阶段,师生关系应该已经密切无间,无话不谈了。最后是依依“相送”.四、大胆任用干部,及时“搭台”,适时“补台”

班级管理成功与否,关键是如何运用好班长和班委一班人,这也是一门艺术。大多数班干部都是经过“擂台”初步竞选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考验、民意检测、评选而产生的。他们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较好的工作能力,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有的班主任由于求好心切,办事往往事必躬亲,结果筋疲力尽,效果不佳。有经验的班主任,首先是不“占台”,推行班干部责任制,给班干部搭好“舞台”,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其次,对班长更是以诚相待,满怀热诚地把他请上台,大胆地让他唱主角,演重头戏。在舞台上,班主任主动热诚撑腰,关心班干部的学习成绩,使他们在台上有实力,说话有底气,做事腰杆硬,站在台上有威信。

但是班干部毕竟是学生,由于年龄、经验、能力等原因,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失误或疏漏,面对这种情况,有经验、有修养的班主任会怎么办呢?他们此时决不会批评、埋怨或者推卸责任,“晒台”甚至于“拆台”,让班长“冷场”.相反,他们会积极“补台”,有的放矢地“补”或“暗补”,当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陷入僵局时,班主任以冷静、间接、含蓄、不直接为他人觉察的方式,在非对抗的情况下为其弥补或挽回工作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动承担事情的责任。如此精心扶持,有利于班干部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全面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日趋成熟老练。

五、加强对所谓双差生的“热情引导”

作为班主任平时工作中最棘手、最怕的莫过于遇到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的“双差生”,这些孩子通常被一下人认为无可救药,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无可救药,面对他们时,首先,要心疼,不要头疼。心疼才会对他们产生亲近、体贴、爱护和关怀的感情,消除他们的疑虑,取得他们的信任,方可敞开他们的心灵向老师吐露真情。心疼,才会对他们细致观察,把握住他们的思想活动的脉搏,做好因势利导、防微杜渐的工作,发挥其潜在能力,激励向上精神。其次,要说服,不要压服。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倔强,不容易轻易服输,面对这些孩子,我们只有耐心再耐心,彻底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认识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慢慢走向正确的轨道;第三,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逐步放大成为其自信的基础。在自信的基础上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第四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创设机会,搭建舞台,给他们发挥特长、展露才华、重树形象的机会。

六、褒抑相间,使优秀孩子永葆进取活力。

一些优秀的孩子,因其在各方面的优势很可能形成优越感,从而导致骄傲自满,所以对待这些孩子要褒抑相间,严格要求,使其骄傲自满的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了打击其积极性的现象,我们还要不断激励,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永葆其积极进取的活力。

班级管理艺术浅析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 艺术 浅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231-01

1 树好形象,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

卢梭曾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班主任的处世态度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班主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作用有二:一是学生会无声的受到感染,进而去模仿,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感到教师值得尊敬、可以信赖,愿意听从教诲,从而增强了教师的吸引力、号召力和说服力。长期以来,我非常重视自己的师德修养,在仪表、语言、行为上处处为学生作出表率。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我深信“言传身教”的魅力,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熏陶、辐射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自己严于律己,对工作扎实认真,一丝不苟,要强好强,学生觉得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激励他们上进,这种效果是其他教育的途径是所不能达到的。我要求学生守纪律,我在上课、班会、升旗、集会等所有集体活动中从不迟到、早退,更不缺勤。要求学生尊重人,那我就先从人格上尊重每一个学生。随着自己的努力,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不用班主任天天批评,他们都能自觉地守纪、学习、完成本职工作,我也欣慰地感到:我的辛勤付出終于得到了回报,我所带的班级在全校量化积分管理竞赛中年年名列前茅,我的班级年年荣获先进班级、优生团支部,自己也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

2 关爱学生,用爱心哺育学生心灵

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教师就要如同“阳光”,为学生播撒无限温暖。我带班级的学生都是分流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环境优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力生活与艰苦生活的磨炼,依赖性大,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大难题。我的做法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用爱心哺育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期初,我几乎每天都到宿舍、教室带领学生整理床铺、清扫卫生,经常利用饭后、课间、课外活动、晚自习等时间与学生谈心交流,时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我班学生刘珊珊是单亲,从小没有妈,性格内向孤僻,胆小不自信,我发现后多次找她谈心,给予她物质和精神上得帮助,让她多与同学们交流,特别叮嘱性格开朗活泼的几个学生多跟她说话。一天,她小声跟我说:老师,你真像妈妈。在班里,学生们都称我“娘”,为此我得了个“娘”的外号。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是人们的内在要求。我班有个学生上课经常迟到,顶撞老师,打架,厌学情绪严重,但我对这个学生不离不弃,严厉批评他的错误,关心他的日常生活,不断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他虽然经常犯错误,但这个同学很坦诚,不撒谎,我把“为人诚实”作为一个优点在全班表扬了他,并在全班召开了“诚信人生”主题班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又鼓励他参入班级管理,让他负责宿舍纪律,他敢说敢当,不怕得罪人,男生宿舍纪律迅速好转。我乘势表扬、不断地鼓励他,让他增加自信,在我努力下,这个学生从刚入学时的恶意捣乱到现在被我大胆的启用为班干部,负责主持班前会。有一次他生病了,正赶上有活动,他打着吊瓶坚持两天,活动后才回家。学生们说:老师,自从当班干部后,他转变真大,对班级工作很负责。这个同学成为我校差生转化的典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其实,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在乎老师对他的评价,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可以让学生兴奋无比;老师一次亲切的微笑,一回善意的扶肩,甚至是一两句随口的询问,可能带给学生的是一股暖流、一种关怀、一种全新的感触。我深深地感到:爱学生,和学生做朋友,成为学生的知己,赢得学生内心的尊敬,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

3 激发自信,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级正气

要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建设和谐班级。一个班级好像一个家,家和万事兴。要管好班级,就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团结进取,敢为人先。对于我们分流班的学生,班主任给予学生最宝贵的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班级形成凝聚力。我经常在班级中强调: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很重要,班级的每一点成绩都需要大家共同创造,每一个学生都要为我们的班级担负起一份责任。班级工作中,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与个人要求,尽量给每位学生安排一项为班级服务的工作,使学生感到班级就是自己的家。我班的晚自习由住宿生每人轮流负责,值日生要负责每天的出勤、纪律及卫生,并将情况写在记录本上,第二天班前会时间班干部会对记录本上问题进行查实后,在班里进行分析讨论,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会使学生责任感日益增强,使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控制自己,自我约束自己,给学生创造了自我管理的条件和机会。班级管理中,我着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制定进取目标,让学生把个人好坏与班级荣誉联系在一起。自己非常注重班前会的作用,不断改进班前会形式,班前会逐渐由班主任一言堂,变成了老师学生共同参入,到最后完全由学生主持,班主任知道。我班的班前会上,学生会自发上台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论是同学交流取得成绩,还是大胆承认错误时,同学们都热烈鼓掌,班级树起了团结向上的正气,形成了很强的班级凝聚力。我班餐厅地面值日连续几天清扫不太干净,同学们都着急了,班前会上有个女同学主动要求自己值完日后,再去帮餐厅组,餐厅卫生组一听,一下站起来了:不用,我们能清扫干净,保证得满分!我班女同学在做好自己宿舍清扫任务后,每天都主动到男生宿舍检查,并帮助整理卫生内务,我班男生宿舍几乎天天都是达标宿舍。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荣获流动红旗,成为达标班级、先进班级。

4 结语

班级管理艺术 篇4

1. 创造一个家庭样式的温馨班级气氛, 使整个集体洋溢着快乐和活力。

2. 爱是教育学生最有效的方法, 这是每个作为班主任都明白的道理。

喜欢一个教师就相信他说的道理。班主任用爱来爱护每一个学生, 学生就很愿意理解和掌握、认识和使用他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利用任何一段小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 课间找学生谈心, 鼓励学生, 上课多表扬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 也帮助他们解决一个一个的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也要和他们的家长勤联系、多沟通、多交流, 大力争取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关心和帮助。

3. 确定一个有人性的管理规则。

学习风气正, 学生才愿意学习, 班级的各项管理规定是对学生不遵守纪律的一种约束。班主任常常使用高压手段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多给学生设立奖励的班级制度。减少惩罚学生的方法, 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当然, 没有完美的人, 我们也许应该允许学生可以犯小错误, 或者是说偶尔犯错误。班级的各项规定不能太多、太碎、太具体, 以免影响学生的发展。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条件, 以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为首要目标。学生犯了小错误后可以先提醒学生, 若是学生继续犯错误, 那么我们需要再警告他们。如果继续犯错误, 那么就要对他们处以适当的“惩罚”。

4. 在班内创立一个比较好的班级干部集

体, 使班干部们分工合作, 责任明确, 能让班干部们充分地享受到为同学们服务的快乐, 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喜欢表现的愿望, 都愿意帮助教师管理自己的班级, 为学生服务。如果班内只有几个学生当班级干部, 每个学生都身兼多职, 那么这样不利于这个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 也不利于全班的整体认识和发展, 也降低了班级干部影响力和表达能力。在班级内部实行每个人都当小组长, 每个人都有事情干, 每个人都有事情做, 每件事都有人来干, 分工明确, 具体到个人让学生各负其责, 互相协调, 这样班级工作开展起来才更有条理性。

5.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对学生应有爱心, 对工作应有耐心。

以理解、尊重为基础, 以爱心为出发点。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 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待人。作为班主任教师, 即使学生犯了错误, 我们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 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 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理想尊重, 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

教师要从爱心出发, 这是进行教育的前提, 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批评教育, 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 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 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教师有爱心, 学生也能更加爱戴教师, 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 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爱心, 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只有把整个身心扑到学生的管理上,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理解学生,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和尊敬, 才能为管理好一个班级打好基础。

俗话说: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班主任既要有慈母般的爱, 又要有充分的耐心。遇到困难不急躁, 不厌其烦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中, 难免有后进学生, 对后进学生, 不能急于求成, 毕其功于一役。譬如, 学生作弊, 可以这样和他谈话:“教师是了解你的, 你很想把这门课考好, 你也一定知道作弊是错误的。但你一定是出于某种原因, 才采取消极手段的。你是否可以把原因告诉我呢?”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教师既严肃又不失热情关心的话语, 学生是心领神会的, 这有利于他放松紧张情绪, 清除逆反心理。诚恳真挚的态度, 语重心长的告诫, 会感动学生的。

班级管理教育艺术 篇5

文/hjl200903hjl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老师。做一个负责的班主任应注意的管理艺术:

1、提高自身修养,塑造人格魅力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自己班上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得体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方式,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加强自身修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除了基本的道德素养之外,还应当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让自己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加强专业课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最根本的,专业课教学能力提上去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才有了最起码的威信。此外,班主任在课余时间还得尽量阅读课外书,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补足自己的短板。通过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锻炼,让自己具备出众的才能,以此来征服学生的心灵,获得他们的认可。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当他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时,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管教,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水到渠成地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塑造独特的人格魅力。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他们喜欢和蔼可亲的班主任,而不希望他整天绷着一张严肃的脸。想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舍得对学生付出。不管班上哪一位同学有了状况,都要及时地了解和帮助,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值得信赖的“家长”;其次,要微笑着对待每一位学生。和蔼可亲能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乐意和班主任老师交流;最后,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不能因为哪个学生比较顽皮就冷眼相对,不能因为哪个学生比较内向就不和他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阵阵暖意中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呵护和爱,从而从心底愿意和他交流。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嘘寒问暖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愿意和班主任进行交流,愿意和班主任做朋友,这样的氛围和环境无疑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3、选好班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谨慎地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能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逐渐从繁重琐碎走向轻松自如。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我严格按照“民意”进行选举,并且每个学期都要进行新一轮的选拔,同学们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有威信的同学。当新一届的班干部选出后,我任命了纪律委员后,又别出心裁地任命副班长分管班级纪律。上个学期班里的纪律委员手握“大权”,滋生了一些骄纵的情绪,对关系好的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关系不好的同学就格外严格。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打破常规,让两个人搭档,负责班里的纪律工作。结果,两位同学的管理能力都不错,配合得非常好,班里的纪律好了很多。选拔合适的班干部,发挥他们的特长,并且定期地进行换届,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有能力的同学都能参选,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因为有了小助手而变得井井有条。

4、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自觉意识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需要管的地方太多太庞杂了。让他们以合适的方式实现自我管理,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自觉意识,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可以在班集体中引入自我评比机制。内容上分为学习、卫生、团结同学等几大块,定期进行评比。在机制的引导下,学生会不断地与别人进行对照,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能借鉴班上一些同学好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功实现了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和自我管理。可以这样说,班集体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仅靠班主任和几个班干部,是无法实现事无巨细的管理的。引导班上每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者,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将会变得轻松自如。

班级管理艺术 篇6

关键词:管理艺术;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29-02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一个科学、民主、和谐、进取的优秀班级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社会、学校、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精心培育的结晶。

管理好班级需要班主任有勤恳的工作态度、一视同仁的博爱之心和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已是共识。但我认为传统班主任工作中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工作模式已远远落后于素质教育对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制度管理与传统的说教,在“人”这个复杂多变的对象面前已失去原有的优势。其对学生志趣、信仰、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忽视,对心理因素疏导、心理动因激发及心理健康防治的漠视,均违背了学生主动、协作、自由、活泼的全面发展需要。更有悖于世界各国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重视学生人格培养和个性、潜能充分发展的共同趋势。这个问题理应引起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警觉与重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尝试实施“软管理”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这套不算成熟的做法介绍给同仁,希望能为您所用。

“软管理”的提法是与“硬管理”相对的。在人性的认识问题上,硬管理是建立在共性标准的基础上,把学生视为执行一系列程式化制度的主体,以循规蹈矩为参照准则;而软管理则是建立在社会人与复杂人的个性差异上,重点考虑学生的社会需求与心理因素。从管理重点看,硬管理的重点是事,中心是完成任务,不出问题就行;软管理的重点是人,强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動性和创造性,培育其价值观,以此间接完成任务。从适用对象看,硬管理适用于追求层次低、自我认知意识淡薄的低年级学生,而高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标准已很难量化,尤其是其在主动与创造性地学习时,就需要采用软管理的方式。

1软管理的实施

1.1建立软性班级组织

不少班主任强调职能分工与操作程序化,由班主任指派成员任职,而后对学生的言行和时间一统到底,纯粹靠“盯、看、压、盘”来实现管理。这种方式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管理死板的缺点。软性班级组织则由竞选者发表竞选演说和施政纲领后由学生选举产生,同时定期换届选举的制度能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作为软管理的保障形式,它要求班干和班委会成员的设置要精简、灵活,讲效率而不注重形式,有分工但不古板。只设立几个必要的班干,其他如组长、科代表则由学生自荐产生。

1.2引导每位学生参与管理

1.2.1问卷调查查与咨询

学生可对班干和班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如本人与学生每周就生活、学习、思想上的问题及思考进行一次书信式的对话;班会课上由值日班长通报一周各方面的情况;班委接受学生的质询等。这样便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2.2参与管理

学生有建议权、监督权和一定的决策权。如“对某某同学的违纪的处理方法”,我是按由本人陈述、室长与班干点评,全体表决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在教育这位学生的同时,也使其他学生学会自省,从而自觉地接受舆论的监督。

1.2.3自主管理

这是参与管理的高级形式。通过选举成立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其对班级一些明文的制度进行共同商讨后具有完全的定夺权,可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同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讨论,对学法、班级目标、个人缺陷进行一些交流,以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觉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1.3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班级可利用良好的班级形象,如卫生、纪律或大型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催人上进的班级宣言、学习标兵的宣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增强群体的向心力。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在情感上增强了师生、教师与家长间的相互友谊和合作。

1.4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口号,对学生进行内化控制

高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成人意识逐渐增强,通过入学教育使学生懂得思考生活,从而认清形势,树立远大的志向。如读一本名人传记、制定一个高考目标等。同时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对勤奋、责任心强、上进心足、意志力强的学生典型进行广泛宣扬,使学生自觉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与生活,如若违背了,也会内疚和不安。这是学生自我调适纠正思想和行为偏差的最有效的方式。

2软管理作为一种特别的管理方式,它的特点是鲜明的

2.1它是一种潜在的柔性的约束力和驱动力

其有一种双向的作用过程。在班级中,集体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往往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规范性的影响。当制度内化为潜在的需求,便不再成为一种对个性的束缚。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选择,常常会改变自己过去的想法和价值观,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班集体也会通过对当前学生情况实时的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因而,软管理较多地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价值观的认同和心理调适,体现为一种弹性的柔性的约束与驱动。

2.2软管理是一种客观、持久的影响力

对学生个人来说,班级的精神环境、集体的舆论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它不是完全松散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管理,只不过这种管理是对个人行为的调节要受个人知觉、价值认同等因素的“缓冲”。班级要形成高昂的士气和强大的内聚力,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主要因素,当这种关系协调一致时。软管理就具有持久的、稳定的影响力了。

“软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工作方法,其所主张的是在班级管理中应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创设宽容、民主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差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能的理念,从根本上讲是关注人的发展,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对学生,同时也是针对教师自身的。这是对师生的一种解放。

参考文献

1林建华、曹树主编.中学班主任与心理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模糊”的班级管理艺术 篇7

海森堡因为发现了“测不准”定律, 在30岁出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理论在讲究精准的理工科领域, 十分出人意料。以前人们总认为, 世界上的事应该很准确、有规则, 如果你计算得不准确, 肯定是你离真实世界还不够近。但海森堡却发现, 对粒子测量得越准确, 测量的速度就越不准确, 即便速度测量准确了, 位置又不准确了。也就是说, 在同一个时刻里两个数据不可能同时被准确地测量。受此启发, 班级管理除了需要班主任“认真”的一面, 也需要班主任“模糊”的一面, “模糊”地管理班级也是一门艺术。

有人这样描述班主任:一张婆婆嘴, 一双勤快腿, 外加一双锐利眼。不言而喻, 这指的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做到勤叮嘱、勤下班, 还要能对班级的情况了如指掌, 但实际上, 班主任大可不必面面俱到、事事问津、时时“认真”, 倘若采取“模糊”的管理艺术, 大的方面管住, 小的方面放活, 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 很多班主任制定了种种班规。这种管理方式, 使得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如同一个“准间谍”, 在班主任的严密“监控”之下, 学生固然能在一个比较安静的氛围里学习, 学生中稍有不良行为的蛛丝马迹, 也基本能被班主任及时发现并消弭于萌芽状态。从表面上看, 似乎班级稳定了, 殊不知, 班主任此时是把学生当成了机器, 班主任本人就是机器的操纵者, 掌控着机器按一定的轨道运转。长此以往, 学生个性被扼杀, 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循规蹈矩、死啃书本, 丧失创新意识。显然, 这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核心理念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

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来教育呢?我认为, 班主任不妨借鉴一下“模糊”艺术。曾获得南通市劳动模范、通州区优秀班主任称号的刘桥中学姜秀琴老师, 平时并没有如其他班主任那样时刻呆在班里, 却把学生“治”得服服贴贴, 学生皆言其厉害。我觉得很奇怪:她究竟用什么“高招”管理好学生的呢?细察其言行, 发现她很少对学生唠唠叨叨地训斥, 但却又不失威严, 学生偶有小过失, 她仿佛“视而不见”, 心中却是明察秋毫。有一次, 一位特捣蛋的学生, 课上看小说, 同桌替他捏了把汗, 担心班主任发现后会立刻“书飞纸灭”, 而且会责令写检查、电话通知家长。可想不到的是, 姜老师课上一直不露声色, 课后也没有训斥他。一星期过后, 正当其暗自庆幸、以为“姜老班”好糊弄时, 姜老师却突然将他找去, 把他平时的表现情况全盘托出, 说得他哑口无言, 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事件的处理。姜老师的厉害在于, 她知道何时该“闭眼”, 何时该“睁眼”。换言之, 姜老师知道什么时候该“模糊”, 什么时候该“清醒”。当“模糊”时不“模糊”, 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还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乃致当场顶撞老师, 让老师下不了台, 同时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 得不偿失;该清楚时不清楚, 又会造成学生小错不断, 终究会酿成大错, 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因此, 班主任要善于把握好模糊与清醒的“度”。

近代思想家卢梭认为:学生的行为若不导致对自身的伤害和对别人自由的妨碍, 成年人原则上不应干涉, 即不妨任其自由行动。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微不足道的问题, 班主任可佯装不知, 这正是充满智慧的班级管理策略。对于一些“非原则性问题”, 教师应委婉教育或事后提醒, 也可像姜老师那样在关键时托出, 催其警醒。由于校规、班规的要求, 许多班主任变得十分敏感, 随时随地睁大眼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 偶尔发现学生犯错, 便认为问题严重, 立即给予训斥。在如此细化的管理过程中, 班主任的形象就逐渐蜕变为“保姆”和“管家”, 带来的后果就是班级管理趋于低效。因此, 班主任有时对于学生的一些小毛病, 不必过于较真, 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 应给学生自我省悟、自我改正的空间。当然, “模糊”管理还不仅仅局限于对待学生的犯错, 其他如对待学生的分数、对待师生之间的关系、对待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等都不妨“模糊”些。但“模糊”管理, 不是盲目迁就, 它要求班主任更具爱心、耐心、细心, 通过“看似不管”, 实则“放而未放, 松而不松”的“模糊”管理, 达到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相融。

没有谁比计算机更为精确、敏锐了, 但为什么计算机只是人的工具呢?原因在于人脑可以处理“模糊”的信息, 能轻易地进行综合判断, 甚至可以去体验, 而计算机对“模糊”现象的识别能力很差, 不精确的信息它根本无法“思考”。一句话, 具有“模糊”管理理念的班主任, 不仅仅是班主任管理能力的体现, 更是班主任管理智慧的结晶。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

班级管理的“留缺”艺术 篇8

一、班级管理为什么需要“留缺”

当前教育工作中,老师总是习惯性一厢抱着自己的“理想情结”,对孩子进行“细心看护”;总是习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制定一些班级制度,制订详细的班规,并辅之以严格的量化评比,奖优罚劣等,用以纠正和预防学生的各种缺点;总是习惯以外部力量强行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修正。这些做法,乍看起来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当时学生会按照老师的意愿和要求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但这种改正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学生出了老师的视线就把一切都忘了,该犯的错误照样还会再犯———“屡教不改”。面对这种结果,老师也总是一脸疑惑,自己如此细致的呵护为什么就换不来“理想结果”呢?难道是我们的教育不够深?看管不够全面?不是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能够促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其实,企业家的管理之道已经清晰地阐明了其理———在更多的时候,放手才是真正的“教育”。育人的过程其实就是受育者自我成长的过程,受教育者只有经历了生活中千般“困苦”的磨砺方能成材。所以在育人过程中,作为育人者,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逐步摆脱我们所钟情的“完美情节”。在育人过程中我们应该适时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要什么都讲完,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适时留一些“空白”给那些有缺点、易犯错误的学生,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在自主能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中逐步完善自我,最终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班级管理中“留缺”的原则

在班级管理中适时留一些“缺口”,不是简单的放任管理,也不是简单的漏洞管理,而是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还学生一个充分自我教育的权利,最终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1. 留缺式管理的首要前提是摆正师生的关系

现行的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是大山中原声与回声的碰撞,是云朵推动云朵,是大树撼动小树。诚如魏书生与学生的“道德长跑”,也正是留出空白于学生的道德上的“自我批判”“自我修正”的教育。只有在人格对等的情况下,教育者才能真正以其高迈的人格魅力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意力量,从而将教育期望有效地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

2. 教师善把契机,适时“留缺”彰显主旨

不能否认,几乎班级的一切事务,学生都有能力做好,但班主任在“留缺”的时候要善把一个度,不能把什么事都交给学生来做。因为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工作,若放手让学生来做,也可能会做得较好,但处理起来往往是费时费力,且常出差错,对学生的总体影响是弊大利小。所以,学生能干什么,应干什么,班主任在留缺的时候必须要把握好。这要求班主任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对工作怎么开展、有什么议题、涉及哪些方面,都要分步骤、有层次解决好,所预留问题不一定要大而全,但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乐于参与,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从而在头脑中清晰地留下一个认错、悔错、改错的清晰烙印。

三、班级管理中“留缺”的方式

1. 要保留一定的决策空间,让学生参与决策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味的“独断专制”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因为教师独断制定的制度不是要求过高,就是要求过低,再或就是让学生无法接受,以至于“制”同虚设。所以班主任要学会在班级管理中适当给学生以民主,适当将权利下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班级实际共同商讨制定班级目标和班级计划。这样班级的决策不仅具有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它把决策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决策的主人,这样制定的班级制度就会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即使偶有什么过错,也会对照条例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不断进步。

2. 要保留一定的权力空间,让学生参与评价

班级管理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评价,操行评价是学生各方面成绩和特征的“像”。操行评价只有公正、客观,这个“像”才会逼真,也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操行评价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评不能有丝毫的“失真”,否则必然会导致事与愿违,失去教育意义。精巧适时地留出评价的“空白”,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一个真实的自我,也可以让学生及时把自己的“像”和班级其他同学相对比,在对比中,学生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整体形象怎么样,清楚认识到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低劣,这远比教师高高在上的说教要具体形象得多,在自我评价中,学生还能清楚地感受到比较和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从而激发他们认识并决心改正缺点错误的“内驱力”,提高他们求取进步、完善自我的欲望。

3. 要保留一定的管理空间,让学生参与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管理思路,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管理目标。但如果把这些制度单纯作为学校管理的法宝,用制度强调权力与服从,对学生管得过细、过严、过死,那么班级工作也很难形成个性特点和个体特色,有时反而会在某个临界点失去控制。因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宏观控制、解放时间、开放空间、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跳出“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的圈子,教师要主动放弃权利,退到参谋与导演的位置,给学生让出舞台,放手让班级干部实施管理,让全班同学参与管理,让学生把“老师要管我”的观念转变成“我要管自己”,形成一种“无管而不管”的人人自管的局面。

4. 要保留一定的人际空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固然要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因为过疏会拉大彼此间的距离,产生感情上的隔膜,有时还会失去理解和支持。但在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不可过分亲近,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距离过近,关系过于密切,这样虽然会赢得多数学生的好感。但可能会导致教师丧失原则性,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愿望,以致学生做事没有任何顾忌,班级管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教师与学生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会使教师表现得庄重从容,处事公平洒脱,获得学生的尊敬。

“善教者善留缺。”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适时学一学企业家的管理策略,适时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个恰当的平台,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开展自我教育,实施自我管理,锻炼自主意识。在信任的对望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发展,品德得到完善,让德育过程变得更加精彩。

掌握教育艺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篇9

热爱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 就是热爱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的核心就是对学生无私的爱。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就是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

热爱学生, 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选择、性格、情感等。与学生建立在人格上相互平等关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 还要把自己看成是被管理者, 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 随时随地都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避免一些矛盾和冲突, 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 多为学生创造能大胆发挥的时机和空间, 善于听取学生的心声, 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 真正做到“民主”。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要注意虚心接受学生的各种意见, 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克服工作中的不足, 严于解剖自己, 努力培养民主的气氛。当然不能将民主等同于“宽松”, 所谓“严师出高徒”, 宽松是是教育不了学生的。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发扬“民主”作风的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疏导和管理的关系, 严格日常规范管理, 订好“铁的纪律”, 从而避免陷入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极端。第二关心爱护学生。班里的每位学生, 无论他学习好坏、品质优劣, 我们都要满怀热忱, 以诚恳的态度去关心、亲近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努力使他们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 充分利用激励教育

转化后进生, 教师应该用平等心态去对待他们, 决不可歧视更不能“忘记”后进生。

如何转化后进生, 我是这样做的: (1) 了解后进生。要教育学生, 首先得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只有了解了后进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以及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 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材的坚定信念。后进生是相对的, 在后进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中国青年报》报道这样一件事, 一个平时哪怕是两位数都不会做的学生, 谈起养鸟经来却头头是道, 口若悬河。一个六门功课开“红灯”的学生, 居然能娴熟地拆装多种规格的电视机。由此可见, 后进生并不是不能学好, 只要我们正确认识, 教育得法, 他们也一定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 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后进生有缺点、易犯错误, 然而他们也有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优点进行表扬, 像圆丁爱护幼苗一样爱护他们。转化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我们用心反复抓, 持之以恒。我们要抓住每个后进生的闪光点, 用心去培育, 用心去雕琢, 及时去表扬, 这块玩玉一定能琢去掩盖着他光辉的杂质, 绽出耀眼的光芒。

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 做好辍学保学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 使学生产生厌学或辍学思想, 作为班主任应该明察秋毫, 及时发现了解情况, 迅速做出判断, 采取有效措施。我任教班上有一个叫陈书英的女学生, 学习刻苦成绩不错。可是第二学期她上课时精力不集中, 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课后我了解她不打算上学了, 与她进行一次长谈, 因家庭条件不好, 父母让她外出打工挣钱。我又到他家里进行了家访。原来书英同学除了家庭条件不好外, 她的父母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耐心向她的父母进行说服, 又结合国家法律对他们进行了劝说, 并告诉他们适当减免陈书英的学费。第二学期开学, 我先替陈述英同学交了学费。在班里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同学有困难时怎么办?通过这次班会, 班里每个同学都伸出援助之手, 为书英捐款285元。同时我班学生也受到一次助人为乐的道德品德教育, 增强了班级的凝集力。

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学校、家庭、社会, 也有老师同学等方面原因, 导致他们厌学、辍学。对此, 班主任要找到他们厌学辍学的真正原因及时解决, 确保本班同学无一人流失。

多种渠道, 强化班级管理

班级里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作为班主任要遵循教育规律, 掌握教育艺术, 用科学的办法管理班级, 才能使之成为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集体。

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一个好的班级应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正人先正己, 要求学生做到的, 老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中午1:30到校, 我1:30准时到校, 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班很少有人迟到, 同学们都能很好地遵守, 做事就怕认真。

2.健全组织, 培养骨干, 树立威望。建立坚强的班集体, 必须树立班干部威望, 有“威”才有“信”, 必须培养一批有威望的班级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班干部要定期轮换, 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

3.运用榜样效应, 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应善于选择既有教育意义, 又切合学生实际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学生。如革命领袖、英雄模范、教师自身、同龄伙伴等, 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良品质感染、辐射学生, 唤起学生奋发向上、迎头赶上的思想意识, 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班级管理的艺术——宽严适度 篇10

在这几年班主任生涯中, 我深刻意识到, 作为班主任, 不但要有爱心, 责任心, 奉献之心, 而且在班级管理中要恰当的处理好班级管理中宽严矛盾, 要宽严适度,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也使班级有内在凝聚力和亲和力, 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的发展。

前几年刚担任班主任时, 那时年轻气盛, 认为“严师出高徒”, 对学生总是一味地严格要求, 以为这样肯定能带出好班来, 但结果并不像想像那样, 完全严的结果是学生的逆反, 还出现了好学生办坏事, 好学生成了“问题学生”。我认识到一味的严在管理中是行不通, 还必须有慈的一面, 要当严父也要做慈母。两者要密切结合, 有机统一。要做到“严中有宽, 宽中有爱, 爱中有教”,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怎样在班级管理中体现, 谈谈几点自己的肤浅认识:

1、在班级管理中要突出“严”, 不是严厉, 而是严格, 同时也要做到严中有情、严中有信、严中有章、严中有爱。

(1) 制订严密的班级管理计划。班级管理计划是指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和谋划。内容主要是班级的规则、班级制度及学生情况分析等。科学、合理、严密的班级管理计划, 能够成为班级发展的向导, 指引班主任宏观的协调和组织班级工作, 形成理论依据, 使班主任工作有据可依。

(2) 拥有严明的班级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主任可根据班级的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我从课堂纪律、宿舍纪律、卫生等方面按照中学生守则制订了相关的条例, 由班委对学生在这几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设了操行分, 培养学生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意识, 并设立了相应的奖罚制度,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约束自己, 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同时也为开展其他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 成为严格的班主任。“言教不如身教”,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班主任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 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 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 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 对学生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所以, 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让学生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

2、在我的管理中, 学生的确需要制度, 需要严格的管理。

但过严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 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尺度, 做到严中有宽。严主要体现在制度上, 在奖罚上;而宽则是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手段, 显示出一种非制度化的行为方式特征。只严不宽, 师生间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 很难从根本上培养出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因此, 必须做到宽严结合, 宽严适度。

(1) 宽松的班级管理氛围。严明的班级纪律, 不应该使班级成为一潭死水。过严的班级管理会让学生丧失自主的感觉,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班级内, 由班委提议制订班规, 全班讨论, 最后由班主任修订并决定。这样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参与意识, 特别是班委培养了他们的参与管理班级的能力, 使学生的意志和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 充分调动了他的参与管理班集的积极性, 又密切了师生关系, 同时更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约束, 可谓“一举数得”。

(2) 宽容的对待学生, 尤其是违纪学生。“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又何况十三、四岁的学生, 他们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学生犯了点小错误就受到很严厉的处罚, 会极大的挫伤他的自尊心和进取心, 使他们丧失自信心, 从而在精神上萎靡不振。因此, 我们应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尊重他们, 要宽容他们, 爱护他们, 通过说服教育, 晓知以理, 动知以情, 用爱和真情去感化他们, 鼓励他们, 这比单纯用制度去约束他们, 肯定是事半功倍。

(3) 宽广的思维、活动空间。并不是说一个班集体, 安安静静, 鸦雀无声就行了, 或者是要求他们每天读死书, 死读书, 让学生沉浸在书海和题海中。这种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降低。应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 通过实践加书本结合去涉取更宽广的知识。从而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 从而能各方面获得提升。

上一篇:数列求和下一篇:作文想象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