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挖掘

2024-08-02

开发挖掘(精选十篇)

开发挖掘 篇1

关键词: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 是学校以国家和地方课程为前提,通过科学评估本校学生需求,有效使用当地课程等资源,由学校编制使用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益于教师全面发展,有益于学生综合发展。校本课程的实践是课程改革带给学校课程教育的全新使命,是优化教学的有效办法。

一、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1.挖掘乡土资源 ,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感。

学生通过参观家乡乡土景观,领略乡土文化的芬芳,深刻领悟乡土文化底蕴,继而激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脉源的神秘向往,并在社区民情体验中,与长辈们搜集整理民间乡理俗谚等,既能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

挖掘乡土资源也能使学生发现乡土资源面临的不良环境影响,通过重视和宣传做好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的静止和封闭现状,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带动起来共同参与,使校本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挖掘乡土 资源 ,对教师的影响和作用 。

在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主要是灌输式说教,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乡土资源的课程建设,教师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继而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和调整。在校本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开拓创新,引起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同时,在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掘了教师的创造潜能。校本资源的开发过程是教师创造体验的过程,校本资源的开发具有挑战性,教师可发挥创造能力,还可体验成功的乐趣, 为教师提供无限的表现和创造空间。在校本课程实践中,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既是乡土资源的挖掘者,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受益者。

二、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发复杂 ,耗费时间和精力多 , 教师因课务原因 ,难以保障有足够的精力用于开发。

2.有些教师还处在理论知识缺乏状态 , 使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难上加难。

3.农村学生搜集信息资料的渠道受限 , 致使所得传闻性资料内容与实际容易有偏差。

4.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张 ,调查采访的课外时间有限 ,导致收集到的资料不理想。

5.教师自身的创造实施能力还有待提高 。

6.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检验校本课程开发效果 。

三、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几点建议

1.挖掘乡土 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要区分学生不同优势 。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需根据学校自身实际, 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在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本地课程的过程中,尽可能发挥学生优势和特长,其中包括地理优势及个性优势、资源优势等。例如课程相对少的班级可安排学生多搜集乡土资源,而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紧张的班级任务量分派少些; 还有没有电脑或是长辈带孩子的家庭,学生的资源收集受到限制,也不够理想,因此要加大有资源优势的学生的搜集力度;同时应增加丰富乡土资源居住地的学生的任务,通过这样区分搜索,更容易达到良好的资源收集效果。

2.挖掘乡土 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要发挥教师优势 。

在课程开发中,由于开发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会耗费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最好对教师课程跟进及课程开发事宜给予帮助, 这样可降低开发校本课程教师的整体任务量,利于课程开发更顺利地完成。同时,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理论知识, 并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培养教师的创造实施能力。

3.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兼顾乡土资源和校园资源。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既要充分开发当地乡土资源,又要重视学校校园资源。学校可结合当地景点资源,组织歌颂比赛、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营造乡土氛围,达到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的目的。同时在乡土资源挖掘过程中,应注重校园资源的挖掘,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学校可通过组织“读、说、写、画、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挖 掘乡土 资源 ,重视校本课程实践 。

学校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中,要重视课程实践活动。学校可通过资源选修模式,如开展各类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调查采访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

5.挖掘乡土 资源 ,制定课程开发评价标准 。

学校可参考相关院校资料, 制定适合本校的课程开发的评价标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跟进与完善,最终达到有效评价课程开发效果的目的。

挖掘开发生态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篇2

挖掘开发生态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日前,笔者在XX乡南阳溪岸目睹了县渔政部门、XX乡政府、XX乡渔业合作社联合起来,将60000多尾青、草、鲤鱼苗投放到XX溪放养。这是XX乡政府利用XX溪的天然生态资源优势,采用政府牵头,以“集体+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共同开展的禁渔、放养模式,推进“观生态鱼、品生态鱼,游古民居、赏农家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XX乡是一个分布在XX溪两岸的山区乡镇。南阳溪XX县范围内自然繁殖“娃娃鱼”(生态鲵)的主要溪流域,自然繁殖能力较强;但由于近年来电、毒、炸、捕捞鱼现象严重,加上水电开发导致溪水时有时无和管理手段匮乏等原因,各类鱼种的自然繁殖数量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产不敷捕和个人得益、集体受损的恶性循环。

XX乡党委政府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后发现,该溪流域隐藏着无限商机,开发空间很大。于是利用“创先争优”平台,召集沿溪两岸的村两委干部多次协商,出台了对该溪流域实行禁渔、放养等一系列措施、方案。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相继成立了禁渔工作领导小组,由乡政府牵头,以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为组长、沿溪各村书记、主任为小组成员,以51%的股份作为集体经济入股,49%的股份作为沿溪干部和合作社入股的“捆绑式”开发利用形式,将收益结果按相同比例进行划分。

据推算,该项目开发利用可以使沿溪两岸的9个行政村每年至少得到2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沿溪两岸干部也可以每村每年得到近2万元的干部报酬;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效益会越加可观。

挖掘陇西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篇3

【摘 要】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本土文化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陇西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为校本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开发;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教师发展或是学校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校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的特长。

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科学设计校本课程,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选择中自行选择能够使其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本土文化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1.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提高了地方精神的挖掘

地方文化包括地方性知识和地方精神。它囊括了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社会关系、人文历史等的全部。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学习地方性知识,这是认识、理解和吸收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存、社会习俗既是本地民族智慧的象征,又是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它们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有其特殊的呈现形式,既真切生动,又“直接而朴质”,因而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因此,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需要整合上述各方面的地方性知识及资源,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方性知识作为课程的内容,通过积极思考、深入分析,主动探索等方式获得对地方性知识的客观体认,从而为今后服务本地社会,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在对地方知识的认识与评价时,应该注意从本地文化内部去考察而不能用其他文化知识标准去判断,“因为一种风俗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道理,假如不能从这内在道理去看,就难免会有偏见或错误的评估”。

2.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通过活动、体验、对话等实践方式学习课程。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教师编几本有关地方文化的教材,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讲授就宣告了事。倘若如此,不但使课程变得索然寡味,与过去的乡土教材并无二致,而且,违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与目标。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究和问题研讨,从而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展。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通过对地方文化的学习、反思,探究与思考,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选择适合自己认知和理解地方文化及个性发展的方式,从而使自己保持不断对本土文化反省、追问及创新的意识。

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要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和发展性评价体系,把态度、情感、精神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评价主体上,提倡教师、学生、家长、地方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形成多元评价机制,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其中,学生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这是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认知、理解及反思能力,增强地方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

二、陇西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为校本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

陇西文化资源丰富,历代诗词琳琅满目,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肃省南部渭水流域陇西盆地,自然地域开阔。渭水流经全境,境内山川雄壮,风光迷人。千年郡州治所,文化积淀深厚。古城中心坐落着建于宋代的威远楼,雄伟壮观,尽显千古雄风。“天下李氏出陇西”,陇西是李氏发祥、发迹、成长、繁衍、迁播之地,是天下李氏的“郡望”故里。陇西堂、李家龙宫等古迹闻名遐迩,是中华人文历史的精粹。在陇西地区,沿渭河南岸的黄土台地保存了许多仰韶文化遗址。这些遗址的分布从西到东,包括首阳镇的头山文化遗址、昌谷乡的梁家坪文化遗址、巩昌镇的张家坪文化遗址、文峰镇的暖泉山文化遗址等十多处。

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遗物丰富。有石器如石刀、石斧.石镞、石杵等;骨器有骨刀、骨针等。出土的陶器最多,如陶刀、陶环、陶纺轮、陶器皿等。陶器多属粗陶,其中彩陶表面红色,表里磨光,并有彩绘,如弧线三角纹、口沿单线纹等。尤其是尖底瓶的彩陶更为光彩夺目,造型独特优美,纹饰严谨,具有流畅感,充分体现了仰韶文化的风格和特征,它是彩陶中的瑰宝。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另一类型的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肃和政齐家坪而得名。齐家文化在甘肃境内的渭河流域分布较广。陇西地区发同有二十几处遗址,分布在渭河南北两岸的黄土台地上,包括首阳乡韩家坪、梅家咀,菜子乡沙家庄、牟家台子,巩昌镇周家庄,南安乡唐家坪,云田乡红上沟,文峰镇营盘坪。堡子坪等文化遗址。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晋南朝之际,汉唐之间是我国士族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长盛不衰的名门望族,世代出将入相,地位尊崇,把持政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是孔子的老师。其后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主。南北朝时陇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清河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太原王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李广孙李陵战败被俘降于匈奴,使陇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丰富的陇西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极好的校本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开发和运用。

在人受教育的历程中,人的成长表现为精神的成长,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精神,可以说,精神建构是教育的根本使命。通过体验,获取新的意义与经验,学生的理解与体验生活世界真正地关联了起来,学习内容真正转化为个人的知识,人类的生活智慧真正地转化为个人的生活智慧,历史传承的客观精神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建构,使学生得以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生的完整与统一,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价值和创造。

在教学中,老师会为学习者设计各种任务,但学生要结合教学目标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达到各个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学习,从而在学习内在推动力下,获得积极参与的情感,并能够进行自我调控,从而形成个性化学习策略。

数据挖掘开发及应用研究 篇4

关键词:数据挖掘,大数据,网络

0 引言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 (或海量的) 、不完全的、模糊的、有噪声的以及具有随性的数据中, 对隐含的、具有潜在作用和有意义 (有时称作有趣的) 知识进行提取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从数据集中发现模式。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的模式形式可以多样, 根据功能可分为预测性模式和描述性模式两种。在实际运用中, 则可根据其实际作用划分为分类模式、预测模式、相关性分析模式、序列模式、聚类模式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数据挖掘涉及多种学科、技术和领域, 因此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挖掘方法和实现。根据挖掘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关系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文本数据源、时态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遗产数据库和万维网Web等的挖掘技术;根据挖掘任务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分类或预测模型发现、聚类、关联规则发掘、数据汇总、序列模式发现、依赖关系或依赖模型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同时还可以根据挖掘方法进行划分, 大致分为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数据库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等。

1 数据挖掘过程

首先, 目标定义与数据准备。目标定义即是定义出明确的数据挖掘目标, 数据挖掘的成败受到目标定义是否适度的影响, 因此在目标定义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数据挖掘经验, 并与相关专家、最终用户实现紧密协作来实现, 在明确实际工作的数据挖掘要求的同时, 进行各种学习算法的对比, 最终确定有效科学的算法。整个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准备占有最大的比例, 约60%左右。数据准备阶段具体过程分为三步, 即数据选择,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变换。 (1) 数据选择 (Data Selection) :数据选择即是从已有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进行相关数据的提取, 并形成目标数据 (Target Data) 。 (2) 数据预处理 (Data Processing) :对参与提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从而使数据能够符合数据挖掘的要求。 (3) 数据变换 (Data Transformation) :数据变换的目的主要在于使数据维数得到精简, 进而从数据初始特征中找出真正有用的特征, 减小数据挖掘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变量个数与特征。

其次,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阶段属于实际的挖掘工作过程, 首先需要进行算法的规划, 决定所要采用的数据挖掘方法, 然后在挖掘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一种算法, 待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 对数据挖掘算法模块予以运行。数据挖掘阶段是相关领域专家、数据挖掘分析者最关心的阶段, 能够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数据挖掘。

最后, 解释与评估。分析所提取的信息是根据最终用户的决策目的所进行的, 目的在于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出来。在数据挖掘阶段发现的模式, 还需要采用机器或者经过用户的评估, 其删除冗余或者无关的模式, 而对于那些无法满足用户要求的模式, 应退回上一阶段, 重新发现模式。应注意的是, 数据挖掘所面对的最终用户是人, 所以需要对发现的模式进行可视化, 或者将结果进行转换, 使用户能够明白。

2 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

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 一开始就已经将数据挖掘定位成了以决策服务为导向的, 以及应用型的, 正是数据挖掘的出现, 使得决策者的知识储备要求获得了极大的降低, 并且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研究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2.1 传统统计法

传统统计方法主要包括了三种, 即抽样、多元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抽样指的是, 在海量的数据当中, 为了免于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采用的合理抽样。多元统计分析则是进行的因子分析, 或者对具有复杂结构、较高维数的数据进行的分析。统计预测则是指回归分析、序列分析等。

2.2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设计方法的优化技术, 是基于进化理论, 并采用遗传变异、遗传结合和自然选择等实现的。其主要思想为“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 在最适合的规则下由当前群体组成新的群体, 并形成这些规则的后代。”这些规则的适合度在度典型情况下, 采用其对训练样本集分类的准确率进行评估。

2.3 决策树法

一系列规则的划分为基础建立的树状图, 能够用于各种分类与预测。其算法具体包括有C4.5、ID3、CHAID和CART等等;如今又出现了新的算法, 如SLIQ和SPRINT, 新算法能够由非常大的训练集归纳决策树, 并对分类属性和连续性属性进行处理。

2.4 神经网络

一个神经网络从结构上可划分为输入层、输出层和隐含层。在输入层中, 各个节点都对应了一个相应的预测变量;而输出层节点则对应多个目标变量。隐含层位于输入层与输出层之间, 其层数和每层节点的个数决定了神经网络的复杂程度。神经网络每个节点除了连接输入层的节点, 同时也与它前面很多节点向连接, 并且各个连接均对应权重Wxy, 而该节点的值, 则是通过其所有输入节点的值与对应权重乘积的和作为函数输入得到的, 这个函数被称为挤压函数或者活动函数。

2.5 联机分析

联机分析是一种进行多维数据分析的方法, 需要通过联机来实现。用户需要积极配合联机分析, 主动提出分析要求, 筛选分析算法, 并对数据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索性分析。

2.6 可视化技术

由于数据特征有时并不明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于用户理解, 可采用图标等方式来对数据的特征进行表述, 使数据更加直观明了, 如散点图、饼图、柱状图等可视化方法等, 但是高维数据的可视化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3 计算机挖掘技术的应用

3.1 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 需要对来自各种实验、观测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而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数据分析需求, 为此具有强大功能的智能化自动分析工具也就要求迫切, 而这种需求也推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如SKICAT (由加州理工学院开发) 数据挖掘技术就帮助天文学家发现了16个新的类星体;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 也通过数据挖掘的序列模式分析和相似检索技术对DNA数据进行了DNA序列间相似检索和比较;同时还利用路径分析发现了疾病不同阶段的致病基因等等。

3.2 金融行业风险分析、欺诈甄别

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为此投资风险评估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获得经济效益。为此, 金融企业就通过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来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预测, 并协助进行风险评估, 做出资产评价、资源计划、财务计划与竞争策略等等。同时还能够对银行、保险客户的要求以及信誉进行有效的分析, 识别诸如恶性透支等欺诈行为, 减少经济损失。在这方面应用较为成功的有FATS系统与FALCON系统, FATS系统使用一般的政府数据单, 是一种用于识别与洗钱有关的金融交易的系统;而FALCON系统则是信用卡欺诈估测系统, 由HNC公司开发, 现已在一些零售银行中应用用于探测可疑的信用卡交易。

3.3 教育领域的应用

首先, 学生学习的应用。学校通常会对学生组织月考、期末考等多种考试, 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 所以学校可利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学生月考的成绩来对徐而生期末大概的考核成绩进行预测, 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预测的结果在期末考试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提醒学生重点复习的内容。通过这种预测, 既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也使学习与复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 学校和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挖掘技术的对大量的数据整合的功能, 将相关学习资料经筛选整合后在校园网上发布, 在为学生提供方便的资料查找的同时, 也能够实现学校教育方式的与时俱进, 与新信息技术相结合, 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学校园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调节功能来调节学生选课情况。此外, 学校可将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学校的管理, 如食堂整理食堂仓库的数据等, 进而及时的补给短缺的食材、保障营养均衡, 并最大的限度下满足学生饮食习惯。

3.4 电子商务的应用

电子商务的重点在于网站浏览量、点击率以及客户成交单子的数量。而这三个问题也是电子商务午企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 电子商务企业可利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来对用户的一系列情况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 包括客户网页浏览时物品收藏情况、成交记录情况等, 进而为用户进行物品的推荐。通过这种数据分析来进行物品的推荐, 即便客户没有购买这些推荐的产品, 但也会极大的增加点击量与浏览量, 增加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力。

3.5 煤矿类企业的应用

煤矿企业通常都需要对地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挖掘,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很多问题都不仅仅是依靠工作人员自身力量就能够解决的, 为此煤矿类企业工作人员就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进行相应的勘测, 对获得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为后续生产提供依据, 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同时煤矿企业通过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对企业的后期发展进行合理的预测, 即在利用新型媒体技术基础上, 对煤矿企业经营的过程的数据进行保存, 实现对后期经营的合理判断。

3.6 军事领域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军事领域不再只关注以往的焦点, 也注重了新兴媒体技术的利用, 来对所需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通过数据挖掘在掌握本国军事实力的同时, 对外国敌对势力的部分情况视线里有效的监管。在高科技利用下, 实现对于敌对势力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上一定程度的总体的把握, 进而掌握主动权, 为取得可能发生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人们对军事的理解也从传统层面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对敌对的势力进行精准数据分析的前提下, 做出针对性、科学性的准备与部署。数据挖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既需要高能力的计算机人才, 也更是需要具备国家荣誉感的人士, 只有在清楚把握住敌人情况下, 才能做出正确的作战方式, 由此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作用最不容忽视。

此外, 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制新的更好的索引系统, 二是利用已有索引 (搜索) 系统开发更高层次的发现 (搜索) 系统。

4 结束语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以及不同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包括太空领域、气象领域、教育领域、电子商务、企业生产、金融领域、医学领域、生物领域和军事领域等。为此深入对数据挖掘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倍加重视以应用带动理论和技术创新, 才能使之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沈文渊, 丁颖.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14, (6) .

[2]舒正渝.浅谈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5) .

[3]赵鑫.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23) .

[4]赵丽坤, 陈立文, 张国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软件项目管理体系[J].经营与管理, 2012 (12) :34-35.

[5]李新, 张晓静, 米燕涛.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数据挖掘[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2) :10-12.

[6]张特来, 刘万军.数据挖掘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5 (10) .

[7]Han J, Kamber M.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Ml.San Francisco:Academic Press, 001.

[8]Harvey J Miller, Jiawei Han.Geraphic Data Mining&Knowledge Discovery.Taylor&Francis, 2001, 12.

[9]邸凯昌.空间数据发掘与知识发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12.

[10]贝尔森, 史密斯, 西瑞林.《构件面向CRM的数据挖掘应用》贺奇等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8.

[11]岳耀雪.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计算机安全, 2009, 10.

开发挖掘 篇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现行的中学各科教材,虽然不再象以前那样“大一统”的格局,但仍以国家、地方(主要是省级)二级的课程设置为主,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还举步维艰,因而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任重道远。

我们目前使用的各学科教材,最大的局限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估计过高。不可否认,“新课改”后的教材通过一定的内容更新和引导学习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的情况是,教材最少都是省级统一,内容不可能兼顾各地学情,很多内容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以教学实际并不是像教材编者想象的那样乐观。如各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教材编者认为学生会非常喜欢非常投入的去做这些“综合性学习”,但由于很多内容的可操作性不强,学生无法开展或难以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最终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鉴于现行教材的的可操作性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局限,我们课题组(余庆县白泥中学“农村实用技术”课题研究小组)着眼于地方特色,挖掘地方特色教学资源,让学生热爱家乡及家乡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习兴趣,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本“校本教材”能给多元文化并存的教材百花苑增添一道风景线。

我们的《农村实用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特色,挖掘并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地方文化,就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是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分支,又有别于主流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指出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而学校又须以学生为本。作为传承文化载体的学校,其校本教材就应以学生熟悉的地方文化为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知晓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地方文化,就会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注重对“余庆元素”的发掘。

如在搜集“斑鸠豆腐”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关于 “斑鸠豆腐”的动人传说。

相传远古洪荒时代,恶水淘天,历时之久,竟使地无生物,飞禽绝迹。当洪水退去,霞光初露之时,伴随着太阳的温暖,在云贵高原上有一种顽强的植物竟然率先萌发出了青翠的叶芽,而另一种濒临死亡的动物——斑鸠也终于有了救命的食物。它们围聚在这些灌木上采叶而食,筑巢而居。其

动人的鸣叫,似乎是在感谢上苍的垂怜。于是这种灌木便有了一个富有动态的名称——斑鸠树。这种树通常生长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上。每到春末夏初,小枝条上粉嫩的、绿得发亮的树叶,就会散发出一种通透而诱人的芬芳。那种清香味很独特,即使隔得很远也能闻到。

而用这种树的树叶制作而成的斑鸠豆腐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居住的村子闹饥荒,村民都上山挖野菜、找草根来充饥。有一天,她到很远很远的山里挖野菜,中午时刻,又饿又渴,来到小溪边,捧起清凉的溪水喝了个够,突然发现一只漂亮的梅花鹿在小溪的对岸吃斑鸠树叶,她想斑鸠叶小鹿能吃,我们人也应该能吃,如果可以吃,那该多好啊!正想着,听到有人在叫她,一看,对岸不知何时坐了个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告诉她,把斑鸠树叶做成豆腐,人就可以吃了。并告诉她制作方法,姑娘将制作方法铭记在心,隔岸拜谢老爷爷,等她抬起头时,老爷爷已经不见了。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神仙在指点她。姑娘赶紧采了很多斑鸠叶,回到村里就用村边的井水按照老爷爷说的方法做成了斑鸠豆腐,大家都觉得这种豆腐清凉爽口,于是纷纷效仿,因而斑鸠豆腐也就流传下来。

而老百姓在生活中,也将自己制作斑鸠豆腐编成如下的歌诀:

五至九月叶采回,清水洗净放入盆;

开水烫浸要注意,水与鲜叶五比一;

筷子搅至糊糊状,挑起不滴正合适;

纱布过滤应小心,叶汁里面加灰水;

一斤灰水三斤叶,不多不少正要得;

搅拌注意要均一,冷却凝固如绿玉;

手摸不粘可加压,斑鸠豆腐人间奇。

生活的智慧在人民群众的歌谣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见斑鸠树,清香通体透。

斑鸠叶豆腐,吃了不想走。

这样的民谣,既展现了斑鸠豆腐的特点,更诠释了地方饮食文化魅力。再如,“霉豆腐”“清明粑”“姜卷萝卜”等特色食品,更是深深地烙上了“余庆元素”的印记;“毒饵站灭鼠法”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竹鼠的人工繁殖饲养技术”更是化腐朽为神奇。

富有文化内涵的风景,让人产生流连忘返之感;具有家乡特色的知识、技能,让学生顿感隽永深刻。

二、立足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需要教师去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需要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艺术,但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同样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方面,在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

知识源自于实用。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现行教材中缺少初中学生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说,从身边简单、熟悉的内容做起,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参与到教学中,更容易让学生找到成就感。因此,我们大胆地把具有典型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东西,如“斑鸠豆腐的制作”、“泡辣椒的制作”“姜卷萝卜的泡制”“红葡萄酒的制作”“绿豆粉的制作”“香辣霉豆腐的制作”“特色糟辣椒制作技术”等简单易学、操作性强的内容、搬进了教材、带进了课堂。

三、整合资源,彰显教学智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基础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在成长中获取更多学问和知识外,更应该让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具备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这些走向社会的学生,自身要发展,要能够很好的生存,要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这样,才能使自己较好地生存,才有可能谈对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因此,从这个层面讲,在初中开设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农村实用技术》课,是势在必行的。而作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和任课教师来讲,其责任是重大的,其任务也是艰巨的。

我们的校本教材是对现行统一的《农村实用技术》教材缺失内容的弥补。根据农村学生特点,更是结合地方特色,将具有生活气息的技术、技巧与课本内容进行整合,将农村实用技术、现实生活中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地方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编成一套规范的、较为完整的校本教材,作为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

通过我县500余名师生近一年的实践,经师生问卷调查,反响强烈,95%的师生认为该教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张翔同学把学到的技能带回家运用到了生产实践中,他家制作泡辣椒可与我县特色食品——大乌江泡辣椒媲美,这一技能让他的家庭增加了收入,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当然,再好的教材也只是静态的资源,只有经过教师的艺术处理,它才会变成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态资源。而从课程的角度说,也只有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态资源,教材才会真正呈现出“精彩”,教材及教学才会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将这一课题深入、持久地研究下去,就能发掘出更多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内容来充实、完善这本校本教材,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开发挖掘 篇6

下面,笔者就如何挖掘闽侯县以及闽侯县洋里乡的地方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遵循原则,找准开发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活动领域、开发线索、学段目标及活动方式,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它们共同搭建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立体框架。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针对所在学校、学生、地方的差异,根据所确定的活动主题、学校和地方特色、学生特点的不同来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时,不仅要考虑校内课程资源,还要考虑丰富的校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资源,做到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经济性原则。由于学校的财力、教师的精力、学生的学习时间等都是有限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挖掘地方资源,奠定开发基础

地方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库,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觉地把理论知识与直接感受和活动体验结合起来。下面,以闽侯县地方资源为例,谈谈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城福州,是中国橄榄、根艺之乡。

1.闽侯名人。

《走进闽侯名人》,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制作PPT,从闽侯名人的生平简介、人物评价、主要事迹、轶事趣闻、相关纪念、书法成就、故居等方面进行研究。闽侯名人众多,通过开展走进闽侯名人活动,让学生认识闽侯名人,学习闽侯名人可歌可泣的事迹。

2.闽侯美食。

《走进闽侯美食》,分为实践准备、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延伸四个阶段。通过搜集有关闽侯美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到现场访谈闽侯美食从业人员,了解闽侯美食的种类及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就近观察闽侯美食的制作过程并品尝美食,用制作活动手抄报、幻灯片等方式进行展示。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热爱家乡的情感。

3.闽侯风景名胜。

《走进闽侯风景名胜》,带着有关风景名胜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温泉资源)、发展历程、人文历史(文化记录、传统习俗)、景区交通、景区景观(景区概述、水项古道)、景区特产(果品、手工艺)、旅游攻略(旅游特色、旅游住宿、住宿提示)、交通信息等问题,走出校园,走进景区,走进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立志长大后为家乡作贡献的远大抱负。

4.闽侯特色水果。

《走进闽侯特色水果》,闽侯盛产橄榄、柑橘、龙眼、荔枝四大名果,誉为“八闽珍果”。其中,橄榄分布区域广,种植面积大,产量多,1996年,闽侯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评为“中国橄榄之乡”称号。引导学生从主要品种、产地分布、营养成分、历史发展、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相关信息等方面,了解闽侯特色水果。

5.闽侯工艺品。

《走进上街根雕》,让学生从根雕艺术(流派、特点、价值)、创作的基本手法、制作过程(采集根材、去皮清污、构思造型、雕刻成型、打磨、上色)、工具及辅助材料、防裂处理、根材防菌防虫等方面认识闽侯上街根雕。

《走进鸿尾竹编》,从竹编的历史源流、特点、流程、地域、分类(细丝工艺品、粗丝竹编工艺品)、历史、名人、作品、传承意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展望等方面认识闽侯竹编。

6.闽侯特色农产品。

《走进闽侯茉莉花》,引导学生从茉莉花的形态特征(叶、花)、适应气候、地理分布、分类学、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盆栽养护(施肥方法、土质、上盆、水分、喜肥、修剪、换盆、换土)、花期管理(修剪、施肥)、花期养护(综合管理、装土定植、植后管理、成株管理)、病虫害防治、主要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物种分类(单瓣茉莉、双瓣茉莉、多瓣茉莉)、植物文化(花语、传说、歌曲、文学诗词)等方面了解茉莉花。

7.闽侯民俗文化。

《走进闽侯民俗文化》,让学生了解“半丈”(神诞节)、坐花轿、拜堂、闹洞房、抓晬(zuì,周年,特指婴儿周岁)、缚手关、祝寿、花朝节等闽侯古代传统习俗。带领学生走进位于闽侯县城、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隔河相望的闽都民俗园(生产民俗园、生活民俗园、文化教育园),了解、体验闽侯民俗文化。

8.闽侯古桥梁。

《走进闽侯古桥梁》,引导学生从古桥梁的简介、人文历史(相关史料、建筑历史、关联名人)、旅游信息等方面了解闽侯古桥梁的知识,学习先辈聪明巧妙的建桥技艺,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體现地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应体现地域性,根据当地的乡土和人文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支持,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洋里小学学区地处闽侯县西北部山区洋里乡,可以根据本地地理气候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发“走进闽侯洋里”校本课程;内容可包括:

《寻找洋里历史名人》,如,张利民(1598-1663年),明崇祯庚辰年(1640年)进士,桐城知县。从他的生平简介、主要事迹、故居等方面进行研究。

《走进洋里风景名胜》,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如,位于梧溪村的梧溪山寨、位于仙洋村的南闽越王庙、位于洋里最高峰的天然原始湖——天湖顶、龙潭等风景名胜。

《走进洋里“三苦”特产》,从“三苦”(苦笋、苦菜、苦橘)特产的介绍、功效、吃法、产地、诗句等方面,了解“三苦”特产。

通过挖掘地方资源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和主动参与,不仅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挖掘文本载体开发写话资源 篇7

一、灵活运用教材文本进行仿写训练

在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时, 教师应当按照从易到难的过程一步步进行, 并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特点, 让学生从仿写开始, 学会对语言的运用。对教材内容进行仿写,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对句型结构进行仿写和对修辞手法进行仿写。仿照教材内容进行句型结构仿写较为简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仿写课文中出现的经典句型, 并对句型进行简要的分析, 为学生成篇习作的谋篇布局打下基础。其次就是对修辞方法进行仿写,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泉水》一文时, 有这样的语句“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 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 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 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这段描述体现出了泉水的灵活生动, 让学生思考一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回答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然后, 教师要引导他们说说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好处, 并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有的学生写道:“苹果熟了, 小明来到果园, 果树说:来吧, 来吧, 我的苹果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仿写, 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还让他们领略了创作的愉悦感受, 提高了写话水平。

二、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进行写话训练

在二年级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 有的配有一幅图片, 有的配有多幅图片, 这些精美的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映, 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插图对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

例如, 在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时, 就可以让学生看着插图进行写话练习, 有的学生就写得很好。“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 小柳树对小枣树说:小枣树, 你身上光秃秃的, 你看我, 多漂亮。小枣树没有说话。到了秋天, 小枣树结了很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看了看自己, 没有结出果实, 她想小枣树一定会嘲笑她的, 但是小枣树并没有。一天她问小枣树为什么没有嘲笑她, 小枣树说:你可以让人们乘凉, 我能够结出果实, 我们各有优点, 为什么要嘲笑你呢?小柳树不好意思地笑了。”通过让学生看教材插图进行写话训练, 一方面降低了写话难度, 使学生能够找到规律, 基本都能够顺利完成写话;更重要的是通过看图写话,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 写话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三、对相关教材内容进行续写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课文给读者留下了续写的余地, 读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故事设定自己需要的结尾。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就这部分教材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续写,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写话训练方式。例如,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 就可以让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如有的学生这样写:“第二年, 小鹿又种植了很多美丽的玫瑰花, 有红色的, 蓝色的, 它不仅给森林里的动物带来花香, 还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欢乐。”续写完成后, 可以让学生先在班上交流, 将优秀续写作品进行展示, 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 提高写话能力和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看图写话需要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看图写话训练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 教导学生敢于想象、积极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 而不能阻拦和打击, 即使一些想象并不合乎常理, 教师也要引导和鼓励。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 指导学生在下笔写作之前, 先将看到的描述一遍, 通过说的过程来发现其中的问题。此外, 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 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纸板, 让学生抽出一张, 然后看图片内容进行描述。学生能够将话说得通顺、有条理以及知道表达的重点, 那么, 将语言转换成文字, 就能够成为一篇很好的作文。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找春天》的课文插图中, 几个小朋友在欢快地戏耍着, 柳树发出了嫩芽, 地上的小野花也开了。教师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片, 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 并为图片表述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 纷纷举起了小手。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了想象能力, 又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开发挖掘 篇8

undefined

本文就高中教材中的两个“亮点”内容作为背景, 更深层次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研究问题, 得出结论, 即就开发教材中的微型研究课题谈点体会, 以求抛砖引玉, 引起大家共同讨论.

教材背景一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 (必修) 复习参考题二第十题.

在椭圆undefined上求一点, 使它到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人教版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解法:设所求点为P (x0, y0) , 左、右焦点为F1 (-5, 0) , F2 (5, 0) .

依题意, 可得undefined, (1)

undefined

联立 (1) (2) , 得xundefined=9, yundefined=16, 由对称性知所求点坐标为 (3, 4) , (3, -4) , (-3, 4) , (-3, -4) .

如果教学仅限于解出此题就产生满足感, 则难以发展学生的能力.笔者认为应抓住机遇, 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 提出如下问题, 形成微型研究课题.

提出问题 是否对任意椭圆都存在椭圆上的点与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研究问题 问题提出以后, 学生对五花八门的椭圆进行观察、分析、猜想.“直觉”让学生达成共识, 估计椭圆较“圆”时不存在, 较扁时存在.为了说明问题, 相当一部分同学试着探讨了下面两个一般性问题:

1.椭圆undefined上一点到两焦点连线的最大角是多少?

学生分析过程:如图, 设M (x, y) 是椭圆上任一点, ∠F1MF2=θ.

由椭圆的第二定义有|MF1|=a+ex, |MF2|=a-ex.

undefined

因为0≤x2≤a2, 所以当且仅当x=0, 即当M点的坐标为 (0, ±b) 时undefined

2.椭圆undefined上存在点, 此点与两焦点连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学生分析过程:通过1的探索易得出椭圆上的点与两焦点连线能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OMF1≥45° (如图) , 即undefined, 也即undefined, 故离心率undefined

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探索, 师生共同得出如下结论:

椭圆上一点与两焦点连线能够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离心率undefined

至此, 学生方能从本质上领悟到课本习题的深刻内涵, 品尝到探索研究的乐趣.这与干巴巴的做复习题有迥然不同的效应.为了给学生留下悬念, 我们还可以提出:若将上述问题中的“两焦点”变为“长轴两端点”, 又会产生什么新结论?全体学生探索的热情之高、兴趣之浓、速度之快是无法跟平时的补充作业相比的, 学生在研究中又会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教材背景二 高中《数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17页至第19页给出了图像法解不等式, 即f (x) =ax2+bx+c与x轴的交点为x1, x2 (x10时, ax2+bx+c>0的解为x>x2或x0时, ax2+bx+c<0的解为x10 (或<0) , 则对于任意x∈I总有f (x) >0 (或<0) .

提出问题 这种解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能否用于解其他诸如高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指数及对数不等式呢?

探索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探索思路, 教师可出示如下思考题.

解下列不等式:

(1) x5-x4-2x3-x2+x+2>0.

(2) |x2-5x+6|

(3) a2x+10, a≠1) .

(4) lg (x+1) -lg (x-1) >0.

以上不等式学生先是试着用常规解法, 结果非常繁杂, 甚至无法解答, 部分学生通过探索, 最后用函数的保号性质得出了如下解法:

解 (1) 由于不等式的定义域是R, 且

f (x) = (x-1) (x+1) (x-2) (x2+x+1) .

当f (x) =0时, x1=-1, x2=1, x3=2.

由于undefined

故所求不等式的解为-12.

(2) 设f (x) =|x2-5x+6|-x2+4, 令f (x) =0,

即|x2-5x+6|-x2+4=0, 解得x=2.

因f (0) =10, f (3) =-5<0, 且f (x) 在R上连续,

故由函数的保号性质可得原不等式的解为x>2.

(3) 设f (x) =a2x+1-ax+2-ax-2, 令f (x) =0,

即a2x+1-ax+2-ax-2=0, 解得

undefined

a-6+1-a-1-a-5= (a-5-1) (a-1-1) >0 (a>0, a≠1) , 况且f (x) 在R上是连续的, 故由函数的“保号”性质可得原不等式的解为-2

(4) 令f (x) =lg (x+1) -lg (x-1) (x>1) , 当f (x) =0时, lg (x+1) -lg (x-1) =0无解, 且f (2) =lg (3) -lg (1) >0.因为f (x) 在区间 (1, +∞) 上连续, 故由函数的“保号”性质可知, 原不等式的解为x>1.

得出结论 通过探索, 师生得出如下结论:利用函数的保号性质可以解任意不等式, 但这种不等式必须有两个特点: (1) 对应函数在定义域内必须是连续的. (2) 能求出对应函数与x轴的交点.

诸如这类“亮点”内容在教材中很多, 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 就可以开发出许多微型研究性课题, 以达到用研究性课题培养研究性学生的目的.

就教材“亮点”开发微型研究性课题的意义:

1.这种研究性课题源于教材, 是教材内容的深化和延伸, 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2.学生研究微型研究性课题所花的时间少, 周期短, 易于操作, 短时间内学生可完成研究任务, 得出结论, 获得成就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微型研究性课题的开发, 便于老师和学生的操作, 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开发挖掘 篇9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化学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农村中学,没有较大经济投入、各种硬件设施相对市区学校来说较为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如何进行新标准下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呢?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得到一些启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现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学生的经验就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例如:在化学第五章《金属与金属矿物》的第三节,有关钢铁的锈蚀及防护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从自行车的钢丝在雨天比在晴天容易生锈,在家中切过咸菜的铁质菜刀用完后如果不擦会出现什么现象等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来讲解铁锈蚀的条件,再接着从自行车的各种不同色彩,防盗门窗刷涂防锈油漆等引出我们日常生活是怎样来对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的,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就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实践证明,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自己动脑设计的实验,动手制作的仪器,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理想实验,教师提供成套仪器做的实验印象更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教学中的实验和老师的经验来代替。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优化。比如一些实验的设计,药品的选择,教学生自制仪器代用品,如废弃的饮料瓶或小瓶子做反应容器,自选低成本的药品(如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可以降低课程资源成本,培养学生的节约与环保意识。

二、努力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在交往与互动中,教师要凭着自己的学识、智慧和经验来组织、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对教育有用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尤其是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所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的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从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旧模式,通过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课堂的控制方式上,教师应从强调学生对教材内容记忆的“结构化”、“封闭式”转变为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开方式”和“非权力型”。

2. 发挥自身特长,凝聚教育合力。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教师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注意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教学成果,做到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最后,教师还要发挥群体合力,共同参与,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3. 指出不足,及时反馈。

为学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难点所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甚至可以自己尝试收集学生常犯错误的资料,整理设计成各种特定知识点和技能方面的考察表,进行适时的反馈性考查,以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教师自己的教学。

三、贴近学生生活,开发校外资源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要重视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而农村,对于校外资源的开发有着广阔的天空。

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燃料,燃烧》中有关化石燃料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周末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深入当地的一些工厂、食堂、农民家中,看看这些地方主要以什么为燃料,并通过各种燃料的热值、价格等多种因素分析燃料的选择,提出合理利用的建议。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还看到烟囱冒的黑烟,汽车拖拉机排放的尾气,等等。通过这些现象,学生又认识到当地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的初步意见。我借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化石能源面临的危机,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迫切性。

再比如,农村近几年正进行稻草返田,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该措施对补充农田氮、磷、钾等元素的作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建议并可以在当地农机站的指导下,测定土壤的pH值,讨论适宜种植农作物或土壤改良的方法,以及化肥的生产与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现象,要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对于微观或抽象的知识,如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离子间的转化等,这些内容仅靠教师的语言和文字描述很难使学生理解,但如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化学教育过程更具有直观性和活泼性。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变抽象为形象,而且能演示一些课堂无法完成或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爆炸,这时可相应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图片和动画来完成,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从而打破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不仅是教育专家与课程专家考虑的问题,而且是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并应积极参与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学教师,既要成为课程的成功实施者,又要成为教育科研的生力军,根据教学实践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院校大学, 2001.

开发园本教材, 挖掘幼儿教学资源 篇10

一、联系本市实际开展园本教研

2012年3月, 我园在开学教研会议上, 园领导要求教师立足开发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教材, 教材的采集、编写既要满足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又有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 同时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接到任务后, 我园教师先后走访了我市的青海盐湖城、格尔木旅游景点、地方志编辑部等, 翻阅了我市有关教育发展方面的资料, 最后让懂得电脑技术 (Photpshop) 的教师, 制作并印刷出一本市幼儿园的园本教材。由于在教材中, 教师采集拍摄的图文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赞美了我们青海省及格尔木市的风景、风情, 介绍了我园独具特色的美丽校园等, 并在教材中有我们教师自己创编的儿歌、手指操、拼音顺口溜等。该教材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二、在教研课题中开展园本教研

两年来, 格尔木市幼儿园立足于本园实际教学情况, 开展多样化的专题教研活动, 推进我园的园本教研发展。2012年春季开始, 我园领导在了解教师对教研活动形式、内容的不同需求后, 向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拓宽教研活动的类型, 力求体现教学的真实性、研究的朴实性, 积极发挥园本教研的引领、交流、学习作用, 体现园本教研“以园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求各年级组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开展教研课题, 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将课题和园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

两年来, 我园积极拓展园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 重视用“研”的形式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的共性问题, 帮助教师用先进理念指导自身实践, 从而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此后, 我园又多次召开园本教研工作会议, 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研课题, 让教师成为园本教研的主人, 课题从最基本的备课、写教学反思、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规范和学习兴趣入手, 教研的内容贴近教师的教育一线工作, 真正体现了园本教研“以园为本”的理念。

两年来, 我园教师撰写的课题、论文, 如《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如何提高幼儿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等等, 先后在市教研部门立项。目前, 尚没结题的课题正在探索和研究中。

三、在教师观摩课中挖掘园本教材

为进一步提升我园教师的教学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两年来, 我园经常举办教师观摩课比赛大练兵活动, 并在教师观摩课中挖掘和发展园本教研的资源。

每次比赛园领导首先要求参赛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教案、教具及课件, 挑选本园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 其他听课教师进行交流、点评、评奖, 并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如2013年春季我园举办的观摩课比赛中, 我园的这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刘美英老师执教的中班语言课《小兔子找太阳》, 直观教具运用得当, 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 具有综合性、趣味性、启发性的特点, 课件制作精美, 师生互动热烈, 教学形式多样, 课堂气氛活跃。王红老师执教的大班音乐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动静交替、衔接紧凑, 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 在情境中体验, 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李英梅老师执教的小班音乐课《蚂蚁搬豆》, 活动设计合理, 注重创造平等和谐的师幼氛围, 课堂气氛融洽, 构思新颖, 充满童趣。

通过教师观摩课比赛活动的开展, 不仅给教师搭建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和一个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 也充分展示了教师扎实的教育功底, 大家在相互交流、互相鼓励中能力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丰富了我园的校园文化生活。

五、在教学质量检测中开展园本教研

为及时了解我园各幼儿班的教学现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两年来, 我园于学期末均举行各幼儿班教学质量检测活动, 试题由教务处根据学科进度自行命题, 试题紧紧围绕教材, 注重基础、体现能力。

进行教学质量检测是对各幼儿班一学期以来的教和学情况所进行的一次全面考核, 促进教师注重教育教学质量, 为幼儿入学打好良好的知识基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开发挖掘】相关文章:

信息挖掘与开发06-11

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探究09-12

实施差异开发挖掘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12-30

智能挖掘05-04

人性挖掘05-21

行为挖掘05-23

知识挖掘06-03

挖掘数学06-04

挖掘问题06-08

挖掘素材06-15

上一篇:跨越工程下一篇:行为主体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