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拐点的转型机遇

2024-07-06

经济拐点的转型机遇(精选六篇)

经济拐点的转型机遇 篇1

曾经拉动经济高增长的“三个红利”正在枯竭, 中国正面临持续高速增长终结拐点来临的严峻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现在到2020年仍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我们也必须警醒的是随着曾拉动经济高增长的“三个红利”的逐步枯竭, 中国正面临持续高速增长终结拐点来临的严峻挑战。

1.中国的人口红利开始枯竭。2011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为34.2%, 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虽然变动幅度很小但这是多年来的首次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 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 也是多年来第一次。人口抚养比上升和劳动力资源绝对数的下降, 标志着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枯竭。

2.经济全球化推动高速增长的红利开始枯竭。首先是不断获得更多外部投资的美好时光即将过去。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FDI数据库的数据, 2010年我国吸纳的外商直接投资有1057亿美元, 比2000年增长1.6倍, 年均增长10%, 占全球各国吸纳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5%, 是2000年时2.9%的近3倍 (同期世界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减少了1578亿美元) 。201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亿美元, 折人民币相当于当年甘肃、宁夏两省GDP之和的105.2%。随着今后主要发达国家去债务化、去杠杆化和再工业化等措施逐步显露成效、人口红利枯竭对我国国际比较优势的冲击加剧以及业已占有的巨大份额, 我们再保持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的持续高增长已不现实。201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上年的增长9.7%跌到-3.7%就已给出了这样的信号。其次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已接近“天花板”。得益于30多年来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带来的技术溢出和国内企业从国外购买的大量先进技术设备, 目前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先进企业的通用技术设备大都已经接近或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但最尖端、最核心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绝大多数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他们是绝不可能卖给我们的, 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下去。其三是以出口导向带动经济超常增长的外部条件正在消失。一方面是我国出口增长极快且总量已十分巨大, 世界已经无法再消化中国如此巨量出口商品的持续高增长了。根据世贸组织数据库数据, 2000-2010年, 我国货物出口年均增长20.3% (世界仅为9.0%) , 是同期世界货物进口增长速度8.6%的近两倍半, 占世界货物出口的比重由3.9%快速上升到10.4%。中国2010年出口额为15778亿美元, 相当于同年拉丁美洲和非洲两大洲各国全部进口额的1.52倍;与2000年相比中国出口的增量占世界同期进口增量的15.5%。另一方面, 由于发达国家重拾健康发展之路将漫长和不平坦, 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外需增长将持续疲弱。再一方面, 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将使我们的国际比较优势下降, 一些市场将被别人逐步挤占。同时, 外需强度的减弱将使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凸显, 消化过剩产能的难度和时间都会加大。

3.现体制的红利正在枯竭。改革开放,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深刻制度变革所带来的“体制红利”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但随着改革踯躅, 尚不完善、改革尚未到位的体制特别是经济体制的缺陷被定型固化:一是要素的市场化尚未到位。劳动力、资金和土地虽然已程度不同地市场化了, 但这种市场化是在城乡二元、城市二元 (居民与农民工) 、资源配置二元 (政府与市场) 等诸多体制、机制扭曲下的市场化。二是市场与政府关系仍然错位, 政府干预甚至替代市场的程度过大。三是市场机制的效率与公平不能充分伸张, 或者说法治化的、透明的市场经济还远未实现。由于这些原因,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失灵, 体制红利对经济发展的激励和促进的边际效用已明显衰减。

4.“三个红利”的枯竭表明中国经济高增长终结的拐点已经来临。人口红利枯竭标志着高投入推动高增长发展方式的终结。一是劳动成本进入快速攀升期, 从而深刻改变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我国大部分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地位。二是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常态性短缺” (如果经济不出现停滞或衰退) , 即过去那种靠大量新上项目和新增人手拉动高经济增长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全球化红利的枯竭表明依靠外部需求的持续高增长带动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将成为过去, 今后必须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 以创新发展为主, 以转型升级为主的新的发展路径上来。现体制红利的枯竭表明若不进行系统性的深化改革, 市场对创造与效率的激励将停滞, 分配不公与收入差距拉大、腐败与社会正义缺失将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新的改革与发展共识就无法广泛达成, 我们就可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而错失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广东唯有加快深化改革开放, 握牢最大的发展机遇

1.广东受“三个红利”枯竭的影响更甚, 已被“倒逼”进入必须加快深化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一是人口红利消失对广东的冲击可能会更严峻。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年龄组数据看, 广东人口总抚养比为31.0%, 比全国低3.2个百分点, 明显好于全国。但我们必须记住广东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户籍地在省外的有1992.3万人 (2010年) , 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26.0%, 即超过四分之一为外省务工者, 也由此支撑着全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产业。人口红利枯竭正在推动工资成本快速上升。广东2011年城镇工业单位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27.5%, 已远远高于同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6%的增速。这将使众多企业, 特别出口加工企业陷入困境, 部分可能不得不转出去, 有的会倒闭。在房租、房价、地价、电价等生活成本已相对较高下, 庞大的外来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待遇与当地居民间的差距仍不能较快、较好地解决的话, 随着家乡各方面条件的迅速改变, 他们的大量返乡将严重冲击广东现有的一些产业。二是全球化红利的枯竭对广东的影响会最强。广东2011年的出口依存度是64.6%, 约是全国25.9%的两倍半, 2011年广东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的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年平均从业人数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1.4%、51.8%、52.7%和58.1%, 均是全国的一倍左右, 全球化红利枯竭对广东的冲击必然会远甚于全国。三是广东是国内改革开放起步最早、市场经济发育最早、市场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 因而也必然是受体制改革不到位制约最大的地方之一。四是“三个红利”的枯竭正深刻影响和改变国内的发展格局, 广东在国内发展的比较地位面临严峻考验。

2.加快深化改革开放既是世情、国情深刻变化给广东提出的最大挑战, 也是给广东提供的最大发展机遇。无论从历史的经验还是从国情、省情的现实看, 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加快深化改革开放, 广东不仅无法完成中央赋予的“三个定位”和“两个率先”重任而且可能会被一些兄弟省市全面赶超。

(1) 凝聚共识, 勇于先行, 让加快深化改革开放成为最大的发展红利。一是要解放思想, 凝聚共识。在鼓励言真下开展解放思想与深化改革的大讨论。通过广泛的讨论, 凝聚起各方面的改革共识, 厘清深化改革的难点、重点和主要障碍, 汇聚各方智慧形成科学的改革目标与路径设计和具体政策措施。二是广东应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自上而下”的改革, 力争担当全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试验田”重任, 争取最佳的“先行红利”。在国家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时应及时、充分地反映广东亟待深化改革的关键需求, 大力推动让市场更充分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让要素更充分地市场化并充分厘清与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方略实施时, 广东应勇于争取再次承担先行者的重任。三是争取先行先试, 在国内率先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充分利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三个特别区域新的改革开放实践, 率先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为全省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系探索路径, 积累经验。四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鼓励和支持自下而上的大胆探索实践。省里可在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基础上, 科学设计和部署, 确定在若干区域依不同的改革设计指向进行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

(2) 创新机制, 努力提升开放和国际经济参与水平, 续写新的比较优势。广东的省情决定了今后仍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参与度, 但必须要有新发展、新突破。一是拓高端, 稳中端, 汰低端。要有切实的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向国际商品市场的高端和国际服务贸易拓展。要在大力发展高端出口产品、服务贸易企业的同时, 通过品牌建设、管理再造、设备技术更新等措施加快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以再创新的比较优势。要争取国家稳定已有的外贸扶持政策并积极争取国家适时完善和优化扶持政策, 以稳住已有的中端产品市场份额, 为广东总量巨大的出口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腾挪转换的空间和时间, 减缓出口可能失速过大对经济的冲击。同时也要坚决关停、淘汰那些高污染、高能耗、高度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二是加快加工贸易企业及其集中区域的转型升级。推动这类企业从贴牌生产为主转向自主品牌生产为主, 从国外企业的国内分支机构转为独立的国内法人企业;推动这类集中区域由工厂型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转变。三是提升国际竞争参与水平。应争取国家支持, 推动省内工、商、银及行业组织抱团到主要市场地国家和地区建立自主市场渠道并组织和整合资源向上下游高端发展。四是加快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技术设备更新以减低对人力资源的高依赖。五是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早日培育出一批“广东籍”的跨国公司。

(3) 以制度创新培育雄厚的人力资本新“红利”应成为广东今后一项最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一是加快培育雄厚的技能型人力资本。通过调整、发掘和新的建设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和高技能合理搭配的技能教育、培训与认证体系, 推动国民教育更紧密地与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结合。要建立和不断完善促进技能型人才成长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机制和社会环境。二是建立促进创新人才集聚的长效机制, 不断壮大广东的创新人力资本。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在机制, 核心在人才。要加快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创新者互动的制度机制, 吸引国内外和省内的创新人才向各行业的关键领域集聚。三是必须加快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城镇的制度建设, 让他们合理地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待遇, 有着同样的发展机遇, 使他们更早、更多地成为“新粤人”。四是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步伐, 持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水平, 让更多“富余”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2011年广东一产劳动力仍占23.9%, 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左右的水平, 就是比2008年时韩国的7.2%也高出很多。

(4) 尊重规律, 科学发展, 实干兴邦。一是凝神静气抓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方式转变。广东应在清理各种考核评比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体系, 加大对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开放工作成效的评价份量, 约束和指引各级自觉地、创造性地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方式转变上扎实工作。在政策制定和工作指导中, 要注意防止助长发展速度上的相互攀比, 否则很容易又回到争投资、争项目、争资源、拼优惠政策的粗放发展老路上去, 深化改革开放就会被搁置, 发展转型就会成为空话。二是强补短板。通过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财税政策、产业转移园与对口扶持政策, 加快粤东西北特别是其核心城市和本土民营经济的更快发展。三是致力全省竞争力关键。建立高性能的社会化大信息平台, 推广各类成熟信息化应用载体在企业、产业和社会化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以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效能和人力资源的节约水平。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建、创意产业的支持政策推动创新发展;通过对环保、节能和土地集约、节约更强的约束与激励推动全省的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四是各级党政应更加关注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应建立各级党政领导与当地各类企业的日常联系制度。只有贴近企业、掌握实际, 才能从关键处着眼, 在根基处着力, 发展方式转变方可落到实处。眼下, 要特别关注处于困难中的中小企业, 制定切实可行的纾困办法, 帮助他们早日度过难关。

经济拐点的转型机遇 篇2

广东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提高经济发展素质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有利于加速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有效整合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同步、资源共享,促进粤东西北地区的振兴步伐,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及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转向新的增长点的背景下,广东县域经济转型与升级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一是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与深化发展。

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深化,为广东县域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为县域地区发展创造了条件,接受产业转移的县域可以通过规划高水平的产业园区,形成新的产业特区,加大吸引新项目与新产业进入的力度,努力提升本地产业发展层次。

当前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总趋势表现为:(1)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制造业比重有升有降,服务业比重上升。(2)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转变为柔性生产。(3)产业结构高科技化是信息经济时代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4)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开放的程度日益深化,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增强;(5)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不断提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就越强,国际生产专业化分工深化。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为了抢占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在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国际生产网络的扩张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家也利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科技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这一切都给广东县域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县域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生产网络接入全球产业体系,更好地促进自身的转型与升级。

二是国家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国家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家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态势保持不变,为广东县域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中央将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且全国、全省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广东县域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速发展。

国家积极开展新一轮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基本面良好。“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工作重中之重,扩大内需战略将进一步实施,为广东县域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是广东加快区域转型与协调发展。

从2003年到2014年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东西两翼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以及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等,推动山区、东西两翼与珠三角的协调发展。其中,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出了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用500亿元左右的资金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同时,设立规模为121亿元的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以破解科学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

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已成大气候,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格局加速形成,区域间产业合作、创新互动更趋活跃。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双转移”政策、“文化强省”战略、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及一系列惠民措施的深入实施,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从广东县域发展的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民生持续改善,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大。特别是广东沿海县域地区所处的区位、沿海、海岸、海港、海洋资源等众多优势,加上一系列大型项目进入,将加强其与周边城市与区域的空间联系,有望成为新一轮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不确性因素增加。

综合分析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广东正从规模扩张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主导的经济平稳增长期。这也意味着未来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将进入以结构调整与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发展新阶段。

然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围绕资源、市场、技术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新动向,对出口创汇型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市场陷入低迷,保护主义倾向更加突出,能源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发展不确定性等是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来自国际大环境的挑战。

加上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面临较严重下行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迫切,对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也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已经波及实体经济,造成中国外需市场明显减弱,这对广东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构成一定冲击。特别是一些出口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企业首当其冲,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也将增多。一些服装、纺织、非金属制品的出口减少,这也势必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投资计划。

二是广东县域发展要素瓶颈日益显现。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步入新一轮调整,国际发展环境和市场变化复杂,对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可预见性。特别是土地、资金、人才、环境等要素制约趋紧,通货膨胀风险依然存在,对各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重大考验。

另外,广东县域经济过去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与长三角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广东县域经济的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调结构难度和压力会更大。

三是广东县域面临内部与周边竞争加剧。

经济拐点的转型机遇 篇3

1.1 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2009年, 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与此相适应, 苏州也出台了“6+4”的产业振兴计划, 即调整振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及服务外包等四大新兴产业。2010年5月25日, 国务院最新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提出了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该规划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国家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扩大到了长三角地区, 该区域要实现整体产业升级。与此相适应, 苏州市发文提出了《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并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是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 也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

1.2 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资源的结构化建设更加重要

要实现上述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达成各级政府的共识, 但人才资源的构成结构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苏州市在《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 除了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给予了相关政策, 还特别明确提出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 在我市建成1个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和10个单项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实现年实训5万技能人才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 全市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50:20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3 苏州市2011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技能人才供求现状

表象上看, 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现场经常是人山人海, 但用人企业又说招不到人。据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不完全统计, 苏州市前三季度的用人状况如下表:

资料来源———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上表数据, 可以看出需求方面: (1) 第二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占据需求比重首位, 所以在技术等级人才需求比重中, 技能技师的需求比重也是最大的; (2) 其次是服务业, 尤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 需求的比重次之。

但从供给层面看, 根据苏州市教育局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 (1) 苏州市中职和技校的全部在校生总共114968人, 按三年制算, 每年的毕业人数不足40000人; (2) 外来求职者“无技能”人员占较大部分, 不能满足市场的结构需求。

上述的市场实际需要到现实的人才供给缺口说明, 要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保障足够的人才资源, 实现按需供给, 还任重道远。

2 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

2.1 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不能尽如人意

(1) 从企业用人的薪酬设计角度看, 一线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普遍较低, 由此, 已经毕业的职业技术求职者多数青睐“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更是尽量选择读本科教育, 以免今后找工作时的尴尬。 (2) 由上面的经济因素决定了社会上无论从人们的心态到社会舆论普遍对技术工人能力和重要性的认知度较低, 对技术工人群体尊重不够,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之于人”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所以, 既使是技术工人, 他们也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 (3) 再加上现在的经济转型期, 社会制度及法律法规不太完善, 一些不劳而获和违规违法的范例使人们看不到“劳动光荣”、“劳动有价值”, 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模糊, 也使得技术工人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

2.2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程度较低

(1) 从苏州市2010年的中职、技校的招生专业上看, 基本涵盖了苏州市“6+4”产业振兴计划中的产业, 但其中的装备制造、冶金及有色金属、石化及精加工和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相关专业招生人数较少, 不能满足未来发展要求。 (2) 已有专业普遍存在实训基地较少或没有、规模较小, 实践课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3) 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

2.3 企业在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的博弈中, 最终选择了短期利益

(1)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 市场规则不健全也不完善, 客观上市场竞争不充分, 不诚信现象随处可见, 企业追求“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成本高于追求“不守法的利润最大化”, 故企业选择“法不责众”的“灰色操作”, 但市场经济终究是法制经济, “灰色操作”只能带来短期利益, 而损失的是长久的竞争力。 (2) 企业管理者的短视、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 影响着企业的目标, 而中国市场上缺乏真正的“企业家才能”要素, 多数出资人即是企业的管理者, 他们在现今的市场大潮中, 追求长期目标的动力不足。由此, 主观上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 也决定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会选择短期利益。 (3) 上述的主客观原因直接导致企业在用工时不是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长久发展为目标, 而是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所以, 在用工时能用低等级工, 决不用高等级。不得不用高等级的技术工人时, 也不重视对这些技术工人的经济利益的保障。

2.4 宏观管理制度的设计缺陷

(1) 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的师资职称比例等待遇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待遇相对偏弱, 因此, 高职院校升格为高等教育院校的诉求与冲动难以扼制。 (2) 在苏州现在的经济结果中, 制造业占有一定的比例, 但面对不太蓬勃的市场现状, 税收和企业员工的社保成本, 确实是企业的实际困难之一, 在无法违法———不能少纳税的前提下, 大部分企业的做法是降低社保成本或低工资招收“无技能”工人, 这也造成了技能技工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双向不匹配。

3 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3.1 系统化的制度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前提

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为了适应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 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必要的保障。根据前面所呈现的数据, 苏州未来一段时间内, 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是不争的事实。所以, 从政府的层面, 进行管理制度的借鉴和创新, 是非常必要的。 (1) 首先, 加强职业教育立法, 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为了促进用人需求和供给的对接, 建议政府建立“联席制”协调机制。各关联行政部门、用人企业和职业学校定时互通信息, 以利产、学结合。 (3) 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 要进行“多元化”的制度设计, 在以财政投资的学校为主的前提下, 可试行企业投资办学、社会投资办学、企业和政府共同投资办学等。这样, 既弥补了政府资金的不足, 也扩大了办学规模。 (4) 政府可推动行业协会对各技术工种进行资质认定和资质管理, 然后, 对所有岗位实行“资质证书”上岗管理。对使用有资质证书技术工人的企业, 实行税收或费用的优惠。 (5) 对企业的社保执行状况进行监督, 免除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 (6) 对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职称要求和分配、薪酬管理、师资建设和引进, 给予与高等教育同等条件或优惠条件。

3.2 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基础

(1) 在现有的条件下, 在可能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置等的重新整合, 整合方向以“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振兴计划”为导向。 (2) 借苏州市《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对“实训基地”的规划, 整合资源, 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以达到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 (3)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使在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即:同时是教授者、指导者和学习者, 既能教授理论课, 又能指导学生实践。

3.3 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软环境保障

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尊重程度会否有所提高?人们是否会选择职业教育?关键是制度设计前提和经济利益保障。有了合理的鼓励制度设计和经济利益的保障, 客观上, 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受尊重程度会有所提高。

而扭转人们思想意识上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偏见, 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曾几何时, “国际倒爷”还是一个贬义词, 而现今的“对外贸易公司”却成为GDP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 政府、政府主导下的宣传媒介应是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的主体,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陕西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价值工程, 2011 (07) .

[2]朱尧兴.职业教育应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 2012 (03) .

人口红利拐点背后的职教机遇 篇4

另外, 企业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 盲目提高用人标准, 专科生能做的工作动辙要用本科生甚至硕士生, 或者希望应聘者具有相应工作经验, 一进岗位就能发挥作用创造价值, 但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学历够的能力不够、能力够的高职毕业生学历不够, 由此造成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与此同时, 随着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广大年轻劳动力对于薪资待遇、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的就业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 很多年轻人对自己估计过高, 不顾自身条件片面追求薪资待遇, 导致许多企业的技术岗位和一线操作工岗位招聘存在很大难度。

事实上,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 就业难与用工荒还有着种种复杂的成因, 但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来看, 这两个问题背后所反映出的却是职业教育崛起的机遇。

一、人口红利减弱倒逼经济升级转型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现实困境, 除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外, 人口红利的减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劳动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开始在客观倒逼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由于人口红利更多地体现为劳动力数量上的优势, 在未来二十年人口红利再利用的关键时期, 如果不能通过对劳动者本身进行投资, 加大劳动者个体的人力资本积累, 就无法用质量替代数量应对劳动力。与此同时, 用工荒也将倒逼我国经济加大转型力度, 通过增大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另外, 就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本培养力度, 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 才能使其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技能要求, 从而为人口红利消失后实现持续增长提供必要保障, 这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产业升级将带动职业教育升温

一直以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对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未来中国制造业将实现由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制造”, 向技术型的“中国智造”转变, 需要大批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有分析表明, 一旦劳动力供给难以满足劳动力需求, 需从现有的劳动力存量中发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因此, 就必然要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力队伍, 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要, 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因此, 随着经济产业的整体升级, 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将促使职业教育的升温。

三、职业教育应主动做好迎变准备

虽然多种外在因素为职业教育的重新崛起创造了难得的条件和机遇, 但如果职业教育不能提前做好准备迎头赶上, 就很有可能被转型的普通高校抢走发展机会。首先, 职业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及时更新技能教育内容使之与企业岗位需求保持同步, 以保持职业教育在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其次, 职教院校应当主动与技术生产等领域企业建立和保持联系, 及时掌握最新的劳动力需求信息, 积极拓展就业供需市场, 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职业教育培训, 打造出一个低入学门槛、多技能方向、高人才产量的短平快式职业教育模式, 缓解人力资源培养迟滞和企业用工紧张的矛盾, 进一步扩大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优势, 更好的应对来自普通高校的挑战。

通过上述分析, 作者认为职业教育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迎来宝贵的发展机遇期。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 也希望能够寻找更多的办法和提供更好的建议, 为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连续下降标志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 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与沿海发达地区频现的用工荒现象依然并存, 一边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实践技能的不足, 一边是生产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渴求, 二者折射出在未来提高劳动力就业率和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中, 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机遇并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口红利拐点,就业难,用工荒,职业机遇

参考文献

[1]黄幼岩.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陈峰.国际劳务市场高技能人才需求对高职教育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12) .

[3]徐盈群.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0) .

[4]蔡防, 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 1999, (10) :5-10.

经济拐点的转型机遇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转型,发展机遇,五金工业

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快时期,面临着战略资源供需矛盾增大、能源安全问题严峻、“走出去”阻力多、资源争夺加剧、环境压力增大、人口就业压力等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共识也是加快各项结构调整、扩大开放、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节约能源、资源,改善环境、改革体制机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和机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切实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低碳经济是遏制气候变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1 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布朗首相于2007年11月阐述英国的主张是,努力维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是由碳资源变成碳危害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过程实现的,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工业革命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大洗牌、大调整,都会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和企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和企业。不少产业和企业已经成为这次经济危机的牺牲品,世界就是在否定中发展和前进的。这次经济危机留下的主要成果和今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也许就是低碳经济,与此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将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弄潮儿和主导者。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当前的形式下,发展应对气候恶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还有利于化解因气候恶化所产生的国际压力,也是我国承担国际义务,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 永康市工业发展现状

“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这是永康工匠走南闯北、出外谋生的真实写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康五金业不断突破,实力不断壮大:一天生产15万台滑板车,在世界上无人能及;电动工具与日本、德国并称“全球三强”……可以说,永康把小五金做成了巨大的市场“蛋糕”。

永康市作为全国性五金产品制造、销售中心的地位己基本确立。五金工业和五金市场成为永康的两大支柱,并显现旺盛发展的势头,其手扶拖拉机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50%以上,出口创汇连续九年名列全国手拖行业第一;永康是南方最大的防盗门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农用变型运输车生产基地;永康虽没有铜矿,却是最大的铜材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没有铅矿,却是全国最大的铅锭生产供应基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近年来永康的市场秩序、集群中介、政府行业服务组织等取得了显著发展,如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纪代理、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业得到极大发展,为永康“小五金”向“大五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形成了较强的自组织与自适应能力,集群自身的适应能力与竞争力得到加强。如今在永康,摩托车和电动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嵌入式电子元器件,以钻合金、钦合金和镶合金为代表的新材料,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等一批蕴涵自主创新内容的新行业、新品种,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3 永康市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低碳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

说到低碳经济给浙江永康的“五金”行业带来的,主要是因为在唯GDP的时代背景下,永康的有些企业淡化了节能和环保意识;一些企业本身是耗能、用能和碳排放大户,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大多与金属特别是“五金”的企业有关;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急需尽快调整结构和产业布局,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节能降耗与碳减排的压力和潜力很大。永康的“五金”工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在新技术包括低碳经济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够高度重视,急起直追,那么与发达国家已经缩小的差距将会再次拉大,在后危机时代失去话语权。

3.2小规模作坊造成产业集群内的恶性竞争

目前永康市的产业集群有8大五金行业,比如电动工具、小家电及厨房用具、不锈钢产品、电动自行车、汽车摩托车配件等。但是目前永康市的集群产业发展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水平比较低,一些农民通过模仿、学习,就以2-3人组成了家庭工厂开始了生产制作的过程,形成了金属制品的专业镇、专业村。随着发展形成了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集群,但是由于金属制品产业集群内生产企业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产品的挤压、积压,再加之土地、原料的短缺,造成了目前圈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使得永康市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威胁。

3.3产品同质化

由于创新投资风险较大,且创新产品外部效应较强,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而侵占,创新成本则由企业承担。因此,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作为理性企业人通常不会选择自主创新,而希望成为创新产品的“免费搭车者”。如果,集群内部企业都选择模仿的话,就会陷入所谓的“囚徒困境”,使集群丧失创新的活力,产品质量趋同,恶性的价格战将会难以避免。永康市的有些企业只在价格上竞争,价格竞争转为成本竞争,成本竞争迫使企业只聘廉价的外地民工,使用最便宜的生产原料,导致集群产品质量下降,而且在功能、外观、品种、等级、花色以及售后服务上同质化严重,最终出现恶性的价格竞争。

4 借力低碳经济,加快永康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措施

在新的形势下,浙江永康市必须要思考: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领域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以求永康的健康发展。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4.1企业层面

4.1.1加强五金行业的全区建设和管理

从国家和行业的角度分析,永康市应该大力提倡推动“五金”行业的拆解和冶炼加工企业进入园区实行圈区管理的制度,这是针对行业存在的企业小、多、散现状,必须要加强管理,解决环境保护,统一解决污水治理,不可分解的废弃物要坚决处理掉,为企业创造园区内报关、商检、放射性检测便利条件,提高效率和保证物料安全的好办法。

4.1.2企业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1)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永康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永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永康企业应该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低碳先进技术,集中力量攻克瓶颈技术。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形成低碳技术体系,引领永康五金经济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扶持鼓励低碳型企业发展,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劣势企业。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拒绝能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的项目,防止发达地区进行“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在未来的发展中,永康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可以从产品的生态设计入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和产品;向后端延伸,开发形成自主品牌与销售网络,不断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2政府层面

地方制度是各种关系不同的组织形式,既可以包括一些正式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社会文化制度,而后者是具有不易模仿性以及历史继承性而成为区域竞争的根本性优势。最具有发展动力的产业集群通常需要以现有的社会文化准则为基础的集体制度安排,以此来克服市场的失效,对浙江永康市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4.2.1为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政府需采取的措施

为了不断提高集群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企业集群,永康市政府应考虑以下措施:第一,努力构建公共商务平台、打造地方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各种中介服务的治理,促进行业内企业沟通与交流,润滑企业之间的交易。第二,大力加强法制与市场监管,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4.2.2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对于永康市而言,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通过项目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五金工业的工艺生产水平,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永康市也应该建立这样的专门部门或服务机构,加强对清洁发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有关政府官员、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训,出台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清洁发展项目的政策,促进更多的企业进入清洁发展市场。

4.2.3构建“低碳经济示范区”,先行试点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保定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以期能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推广至全国。我国会分别在东部、中部和西部选择典型的城市或地区作为低碳经济试点区,在电力、交通、建筑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永康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应该成为永康低碳经济政策推进的经济转型试验地,在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低碳产业创造发展机遇,为低碳技术研发创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对于刚设立低碳经济示范区试点,应设立专门的建设协调机构,并由专人管理,实施“一把手”工程,以保证低碳经济示范区的试点成功,进而将之推广至全市。

4.2.4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永康市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整个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通过适当扩大大城市的区划空间,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能力,结合“永武晋”产业带发展策略,实现高度城市化与高度现代化相结合,且城市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经济创造了规模效益。永康市应该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永康市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

5 结语

永康市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低碳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可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是因为对当前永康市来说产能结构落后、污染治理还不足够,而机遇是在当前低碳经济的背脊下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要重新认识和定位永康市产业特别是“五金”工业的时候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产业的发展,永康应以此为契机寻找到一条节能减排、有效治理污染、创新五金行业的康庄大道,从五金大市走向五金强市。

参考文献

[1]陈耀龙.低碳经济与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J].中国市场, 2010, (10) :40.

[2]柴志贤.过渡期产业群的演化与政策启示——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群为例[J].特区经济, 2007, (4) :179.

经济拐点的转型机遇 篇6

一般而言,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对地处城市中心,土地空间相对紧张的中心城区来说,随着制造业的“退城进郊”,面临GDP增长速度趋缓时,抢抓现代服务业发展机遇,依靠信息、科技、人力资源等再生要素资源的投入,加快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心城区最适当的经济增长途径,它可以成为中心城区GDP持续增长的新源泉。可以预料,未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以及法律、会计、广告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心城区的经济增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南昌中心城区产业的现状

1.1 产业发展趋势

西湖区、东湖区都地处我市中心城区,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工业的“退城进郊”,产业结构呈现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服务业在城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成为国民收入和就业增长的重要来源。2010年,西湖区第三产业实现产值248.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81.55%。东湖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十五”期末的83.9%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95%以上[2,4]。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特别是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自身的发展在中心城区受到限制;土地、劳务等无形的高成本逼迫企业外迁,工业呈现“退城进郊”趋势,城区企业逐年减少。

以西湖为例,2005年西湖区规模工业企业有35户,到2011年只剩6户(且含两户正在外迁的新华印刷厂、江印集团公司)。这种下降的趋势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必然选择[3]。

2005年,西湖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7.5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53%。到2009年,西湖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68.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7.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0.73%。2010年,西湖区三次产业之比由2009年的0.08:19.19:80.73调整为0.02∶18.43∶81.55[3,4]。

以上数据表明,代表地处中心城区的西湖区产业结构在不断变化,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显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

1.2 中心城区商贸业情况

仍以西湖为例,2010年,西湖区生产总值304.3亿元,其中服务业总值248.17亿元,占81.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2亿元,其中服务业完成4.1亿元,占地区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2%以上。商业网点11999个,覆盖率达97%以上,全区有各类大市场26家,其中营业额超亿元的市场达11家,占全市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年稳居全省第一,总量占全市三分之一。(来源:《西湖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西湖区商务局)

“十一五”期间,城区商贸流通业加速由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变,为进一步优化业态,提升档次,在原有的百货大楼、沃尔玛、丽华、洪客隆等基础上,还新增了百盛、天虹百货、动壹基地、宏图三胞,百瑞丽景酒店等大型商业项目,重点巩固提升了中山路、胜利路等商业街,使之成为南昌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推动了中心商业商务区快速发展。

同时,以洪城商圈为核心、配套建设了大型百货、超市、餐饮和星级酒店等商贸服务业,形成以批发业态为主,零售、休闲、娱乐等商务业态为辅、功能完备的商业中心。2010年底,洪城商圈市场群年交易额已突破350亿元,排名全国十大批发市场第五位。(来源:《西湖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西湖区商务局)

从以上可以看出,随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逐年上升,中心城区消费市场日益活跃,传统商贸业得到优化升级,呈现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

尽管如此,横向看周边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如:合肥市庐阳区、长沙市雨花区、福州市台江区,杭州市上城区、南京市玄武区等,西湖区与这5个区比较,生产总值仅超过合肥市庐阳区;社会消费品总额不如长沙市雨花区、南京市玄武区、福州市台江区。综合经济实力与周边省会中心城区比较处于中下水平。(来源:《西湖区情》(2009年),西湖区统计局)

由此可以看出,南昌城区经济总量与发达城区相比仍然偏小,产业层次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如何在迅速扩大总量的同时,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高端化,是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2 城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了70%以上,服务业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达69%。而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0%。因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完善服务业政策”,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提出了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营造了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5]。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服务经济发展,南昌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2年,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到2015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充满活力、特色明显、开放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格局,使南昌成为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服务业中心城市”的思路[6]。

南昌中心城历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以中山路商业中心和洪城大市场为依托,东湖区打造了全省首条商业步行街———胜利路步行街;西湖区以洪城大市场为龙头的市场群,也成为辐射周边省市的全国十大小商品市场之一。

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迅猛发展。城区内,各类企业区域性总部机构纷纷入驻。如IBM、ABB、西门子、通用电气等世界知名企业分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如: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等,国内2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中信银行、中国人寿保险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竞相斗艳,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的一大经济亮点。

南昌中心城区还有一大批人文景点,江南名楼滕王阁、千年古刹佑民寺、唐代圣景水观音亭、宋朝诗韵百花洲、徐亭烟柳孺子亭、千年古塔绳金塔和军队摇篮“八一起义”旧址等集中于此,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可供开发利用的人文资源极其丰富。

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战略支撑产业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根据《南昌市政府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抓住这个机遇,对中心城区现有服务业进行引导,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优化业态布局,打造支柱产业,确立现代商贸业、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文化创意业、文化旅游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领域,是促进中心城区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问题。

3.1 改造、优化传统商贸业

调整结构、提高新型业态比重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的有效途径。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造传统商贸企业,鼓励传统业态向新型业态转化,培育扶持一批实力强、贡献大、行业领先的商贸龙头企业和连锁企业,精心打造城市商业核心圈和特色商业街区。

要依托中山路商贸集中的优势,以时尚购物为特色,积极打造休闲购物和商旅服务特色商业街区,形成为市民休闲购物和外来商旅的服务区。

要以洪城大市场为中心,调整布局,改造硬件设施,规范整治周边环境,促进业态互补,整体提升各类市场档次,壮大市场规模;着力建设市场电子商务体系,使各类市场由传统意义上的“现金、现场、现贷”(“三现”)交易转向电子商务交易;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商贸企业与品牌,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形成商品展示、品牌展示中心,将洪城商业圈打造成辐射全省的现代商贸业和供货平台,从而促使中心城区消费市场活跃,传统商贸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得到有效提升。

3.2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

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的发展,是城区经济发展的有效的途径之一。从某个方面而言,一栋好的楼宇,其经济效益相当于一个中型的工业园区。因此,要充分利用南昌市出台的《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以及对金融保险、文化传媒、商贸流通、中介服务、信息软件等多种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定的优惠政策,建立促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抓住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城市建设的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兴建一批新的楼宇。

要对辖区现有楼宇资源进行改造,提挡升级;对闲置楼宇要加快招商引资,引进知名企业和品牌,为楼宇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涵盖银行、证卷、保险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和设计、研发中心。

3.3 发展文化创意业、文化旅游业

南昌中心城区分布了众多的咨询、广告、中介、摄影、旅游、科研、技术服务、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因此,中心城区要发展文化创意业,就要加快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营造浓厚的创意产业发展氛围。

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布局和资源等基础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畅通创意企业与其他企业信息互动渠道,扩大创意产业在社会中的影响,提高创意产业的知名度,着力打造创意产业聚集区。

要发挥现有园区对创意企业的孵化、集聚、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楼宇资源,完善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吸引并积极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和外地创意企业入驻,使各大型楼宇和写字楼成为入驻创意企业发展壮大的平台。

要重点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创意楼宇、创意特色街、老厂房创意产业园,扶持实力较强的大型楼宇转型为创意产业基地;同时,延伸产业链,壮大有发展势头的动漫、网络游戏等产业,推动移动媒体、数字艺术等产业发展,配合“七城会”在南昌召开的机遇,在扩大创意产业经济在社会中的影响,提高创意产业在社会中知名度的同时,加快建设代表城市文化形象的重点设施,提高文化创意业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南昌地处赣江之滨,抚河穿城而过,碧波象湖飘荡城南,带有显著水域特色,中心城区还具有省内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着至火车站、机场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因此,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区一大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点,如:滕王阁、佑民寺、水观音亭、百花洲、孺子亭、八大山人、万寿宫、绳金塔和“八一起义”旧址等人文景点和遗址,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民俗等非物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进一步打造提升现有的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品牌,强化品牌内在的文化建设,使之成为系统的文化景观体系。

南昌还具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是全省最大的都市风景区,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青山湖、瑶湖、东湖、西湖等水系,良好的城市绿化,这些绿色旅游和“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有效结合,可形成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

南昌中心城区只有结合现状,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才能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才能使城区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南昌的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未来产业转型发展,对南昌中心城区的经济增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南昌中心城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城区产业转型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区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西湖区发改委.西湖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

[2]东湖区信息公开网.东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

[3]西湖区统计局.西湖区情[Z].2010。

[4]西湖区统计局.西湖区综合统计月报[Z].2010,12.

[5]百度文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

上一篇:现金不确定性下一篇:客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