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供给侧

2024-07-18

教学供给侧(精选十篇)

教学供给侧 篇1

一、处理好现行的语文教材

目前,既然现行的语文教材是学生手上主要的阅读材料,是学生阅读的主阵地。那么,我们就要用好它。并且,各个地区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好它。

1.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在进行单元授课时,或篇章授课时,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适时补充(补白)相应的文章材料。这些文章材料可以是诗词歌赋,可以是成语典故,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时事杂文,总之,补充内容不一而足,只要对孩子们的成长大有裨益,便可不拘一格。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补充表现诸葛亮才能的诗词、文章、书法等,如《武侯祠》、《出师表》、《诫子书》等,让诸葛亮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在教学《草原》时,补充诗词《刺勒川》、《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及歌词《大草原》等。

2.现行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本身存在“缺憾”,老师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调整。首先,需要教师们自己深入研读文章,去重新挖掘内含其中的“语文味”,包括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特点、遣词造句等知识点;而另一方面,课文是好文章,但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把握好方向和尺度,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或“科学课”。以教学《生命生命》为例,有些老师把课堂上的大量时间花在“体会作者顽强的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上,教学过程就是集中在讨论、分析其思想、品质,而忽视了作者遣词造句、文章布局的方法技巧,以及老师应该怎么样引领学生去品词析句、含英咀华等。再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有些老师把此课上成了“科学课”,费时费力地研究“地球如何美丽,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却忽视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各种说明方法,巧妙地写出只有一个地球”的。

这样的语文课其实是异化了的语文课。语文课应该以语文能力培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也是组织教学的核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语文方法、技能学习的过程中。

二、大力发展校本教材的建设

语文教材的“供给侧改革”要处理好统编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关系,即打破大一统的格局,给地方以自主选择权,给地方的语文教材的“供给侧”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

“校本教材”是一个学校基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编辑出来的,适合于本校孩子阅读、积累的课本。作为学生阅读积累的补充文本,“校本教材”给全国各地的学校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由于各地区的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彼此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各地区或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编辑有本土特色及适合于本地孩子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阅读积累的文本,充分发挥校本教材应有的作用。

1.古诗文的积累。经典古诗文应是校本教材的首选。小学语文的阶段目标无非是“识字,积累,启迪灵性”。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识字,其最好方法就是背诵古诗文。作为孩子初学阶段识字的重要渠道,诵读古诗文再好不过。诵读古诗文不仅让孩子识字容易入门,简便高效,举一反三,而且孩子们在郎朗的读书声中也能渐入感悟佳境。同时,打好识字、写字基础也是其他技能的保障。

十五岁以前的孩子“性情纯洁,物欲未开”,是背诵积累的最佳年龄。而诵读古诗文既可识字,又能领略其中所蕴含的大美文质、美好情感,可谓一举多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诵读古诗文也为孩子们的国学储存积累打开大门。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的经典典籍浩如烟海,供选择的文章多如牛毛。可以《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为参考,以及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史记》、《论语》等传世经典中来汲取和遴选篇章。

2.从近、现代名家经典的文章中作为“校本教材”的范本也是很好的选择。朱自清、徐志摩、郁达夫等现代、当代大家笔下与时俱进的美文,以及《读者》、《意林》等杂志的当代杂家的精美文章也可作为启蒙孩子的重要素材。这些文章或优美隽永、或清新自然,或大气天成,值得孩子们去积累、储存、品味。

还有,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编写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也是很好的范本,它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宽度和广度,犹如一扇窗口,为学生打开美文阅读的天空。

三、树立“大语文观”思想,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生活语文”的窗口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阅读媒介,对孩子们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各级各类图书馆、图书室和各种报刊等更多的阅读渠道,以及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比较规范的网络流行语、观后感、读后感、演讲稿、各种评论、时事杂文等包罗万象的内容带给当代少儿的强烈感染令人无法回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视野引入更加广阔的生活阅读天地,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阅读的素材。

供给侧改革 篇2

经济增速取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的理论,在中国流行已久,此理论在被许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高层在会上,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堪称去年最重要指示。首提“供给侧改革”,简单五个字,透露信号重大,它预示着在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中,在管需求还是管供给的左右纠结中,已有清晰定论。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怎样理解供给侧改革相关概念?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而推进的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供给管理”是指政府针对供给侧问题而进行的管理,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属于供给管理的范畴;“供给政策”是指为进行供给管理和推进供给侧改革而制定的配套政策,像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就属于供给政策的范畴。

图1 供需侧与经济增速关系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市场规律办事。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进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完善科学宏观调控,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供给侧,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决定消费,实现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本质: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三、西方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较大效果,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美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世纪70-80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于是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

四、如何认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和特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着眼长远、从深层次解决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过去多年里,每当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想起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建议用“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办法,来暂时掩盖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结果是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不回避矛盾,面对问题,并用改革制度的真办法,去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强调市场。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激发企业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的活力。

二是重视效率。需求管理政策强调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三是着眼长远。需求管理政策强调解决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故凯恩斯指出“长期,我们都死了”,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是侧重制度。需求管理政策强调政府政策的作用,故常常运用财税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来管理经济,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制度的作用,强调优化各个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化解深层次矛盾。

五、供给侧改革的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打赢这四个“歼灭战”,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1、优化劳动力配置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

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以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2、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歼灭战”中,习主席对建设股票市场的论述最为详尽: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譬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譬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有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

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图2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手段

六、供给侧改革的产业效应——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

“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因此,中央强调“供给侧改革”,加大力度扶持服务业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首富王健林以体育产业为例,说明服务业在中国的巨大空间: 体育产业在中国只有两三百亿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人都追求健康、长寿,体育产业绝对有大前途。你如果能学会体育营销、体育经济、体育传媒等等,那一定不愁找工作,我们现在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

教学供给侧 篇3

而夯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正是中职学校“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实现“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科学的、高效的途径。因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中职学生的相对优势为切入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起点,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在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获得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核心和指导思想

教学做一体化的核心是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单元教学时间、空间里融为一体,以有效解决理论、实践之间割裂的现象。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示范做、学生学做;学生做、教师指导改进;学生独立做,老师点拨提高。教、学、做融合并行,同时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循环递进的关系。教学做一体化最终要实现学生做(能做、会做、做得好)的目标。

其指导思想是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合理优化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集教、学、做于一体,在仿真乃至真实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的教、做,学生的学、做,教学相长,完成教学任务。并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场所为中心转变。也就是将教室与实践场所融为一体,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二、夯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途径

当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已在中职学校普遍开展。但要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取得显著成效,我们也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一)建设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雄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没有“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践还是割裂的,一体化教学也就无法有效开展。“双师型”教师能够把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做”结合实施教学。他们是教学行家,也是实操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例如,梅州农业学校坚持把培养建设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采取“引进+培养”双轮驱动的模式,有计划落实师资建设提升计划。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理论基础深厚、动手能力较强的硕士研究生,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名家名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如2014年引进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陈钢文老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烹饪大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餐饮业国家级评委、世界客都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菜传承人。学校成立“陈钢文大师工作室”,在陈老师的带领下,该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优异、成绩斐然。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中等职业学校“烹饪”项目技能竞赛,多人次获得国家级三等奖、省级竞赛一、二、三等奖和包揽市级竞赛一、二、三等奖。2012年,学校成功创建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年均培训中餐烹饪行业技术人才500多人,担当引领区域职业教育作用凸现。

二是加大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选派教师到德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交流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每年均派出教师到企业实践,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从而培养造就了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通过以上方式,学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参加全国、省、市信息化大赛、技能大赛取得较好成绩。

此外,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用,聘请行业、企业行家里手担任学校客座教师,如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的国家级厨师、梅州市中梅电子商务孵化器有限公司的培训师等,定期到学校授课。

(二)规范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

一体化教学场所是夯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要前提。它是能将“教、学、做”融合在一体的教学空间。根据专业或课程不同,它既可以在传统的理论教室上建立,又可以独立建设,还可以在实训场室内设置理论教室(即“室中室”)。根据主体不同,它可以是学校自建,也可以是学校借助社会力量合作建立,甚至将校企合作单位的生产、工作场所在某段时间“占为己有”,变成学校的教学场所。总之,在一体化教学实训场所,能实现教、学、做快速无缝对接,做到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或依次或交替进行,在同一时间、地点完成教学任务。

如梅州农业学校,在上级支持下,近几年来,先后建成1个国家级专业实训基地和6个省级专业实训中心,其中新建、改建均为一体化教学实训场所,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保障。同时,在教学中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实操相结合,大幅提高学生“做”的比重,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此外,在70多家单位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教学实训场所延伸“外挂”到单位,效果明显。

(三)深化校企合作,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作用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夯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要实现零距离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零距离,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零距离。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发挥职教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融合。积极推动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如梅州农业学校,研究论证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产业链和人才培养链的要求,校企共同研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共同撰写教学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共建共管集“教学、实训、培训、研发、推广”于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场所,将生产操作、工艺流程、行业标准和管理理念融入实训过程,形成校企双轮驱动,师资、专业、基地、就业合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通对接。

其一与梅江区声发机械厂合作建“校中厂”,学校与企业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融合的双向辐射线,将生产操作、工艺流程以及管理理念融入实训过程,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形式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师傅是老师,学生是徒弟,形成校企共建、共享、共用的技能实训系统,使学生未出校门先入“行”。

其二与广东柳菱宏通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建产品生产线,将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产品研发等融为一体。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公司提供原材料、技术和师资支持,共同制定管理制度,真实企业环境生产与教学,企业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为课程标准和实训操作规程,提升校内实训场所的生产性功能,在学生实训的同时,生产合格产品并按计件返销企业,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与企业文化,实现了校企双方双向开放、资源共享、强化教学实训、科研研发、技能考核等功能。

其三与行业协会合作,把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梅州市名厨专业委员会、广东烹饪协会客家菜研究中心、广东烹饪协会客家菜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引入学校,并成功创建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

其四在畜牧兽医专业引进“公司+农户”模式,专业教师入股,由公司提供鸡苗、饲料、疫苗等,由公司和专业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养殖技术指导,由学生负责养殖,公司实施保底收购和盈利激励机制,实现“三转变、三形成”:即转变学校包投资、包管理、包销售的机制,形成师生根据市场,灵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激励机制;转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被动、强制管理机制,形成学生自主经营主动参与的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训机制;转变单纯为教学服务的观念,形成师生根据市场、教学的需要,自主经营,发挥智力、技术优势、突出经济效益的新观念。

其五实施“专业+公司+项目”产学研嵌入式社会服务模式。依托农科类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兴办校办实体绿色企业,将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直接融入到真实生产项目中。通过“铁皮石斛的引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等省、市科研项目,做到教师走进基地、课堂开在基地、产学研相结合,师生全程参与项目试验、生产、示范和推广并在整个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将行业生产标准有机融入到一体化教学中,教学效果得到科研成果、生产成果的有效检验,在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教学的双功能作用。

(四)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是夯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有效保障。如梅州农业学校积极探索“以岗位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体系,参照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以教学做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实施课程改革”的思路,努力探索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显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注重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

其在对市场、学生需求、职业群、职业标准、学校条件等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依照“并行式课程模式”和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个性,注重挖掘专业特色,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结构为主线,形成专业课程特色,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构建以职业能力测试、职业人员测试为核心内容的测评体系;选用体现职业要求,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等三大类教材。在模块式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创编以能力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校本教材,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降低专业理论“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需专业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典型岗位的职业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

实践证明,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成效是显著的。通过它,中职学校能提供中、高端层次的教学供给,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是今后中职学校积极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教学供给侧 篇4

“学程导航”就是根据学习的课程和过程及规律, 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它的六大模块是: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检测反思。由此, 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出发, 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来确立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过程。

一、分析学情,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学程导航”倡导“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目标的确定应从学生学情出发, 教师要善于分析———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的, 或是以前接触过的;哪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或有难度的。

如《游园不值》作为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五首中的一首, 学生早就会背了, 甚至诗意都大概了解了。那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该调整为:1.用中国式传统读书法———吟诵来重新认识这首诗;2.抓住“怜”字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3.抓住“关不住”, 指导学生提炼诗中蕴含的哲理;4.想象诗的意境, 从不同角度 (诗人、杏花、春风、墙壁、园主人的角度) 进行扩写;5.抓住“杏花”进行拓展阅读, 让学生收集并吟诵诗句, 穿越时空, 感受经典。

二、“学”为中心, 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是为了“学”, “教”服务于“学”。在语文课上,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带着学生走向文本, 强调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

《七律·长征》讲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但由于时间久远, 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诗中情境有距离, “长征”对于学生来说, 就是一个遥远的故事, 他们根本感受不到长征的艰辛, 更别说了解文中隐含的历史事件, 也不要谈理解诗中“寒”“暖”的含义了。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形象感悟, 采用各种情境创设的手段, 如观看“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经典视频, 讲《金色的鱼钩》《丰碑》等长征故事, 唱《七律·长征》《四渡赤水出奇兵》等歌曲,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具化、叠加、还原、堆砌来说明长征的艰苦卓绝, 用视频、音乐、语言想象等情境的创设有效拉近学生和历史、文本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 学生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故事, 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又如《会走路的树》讲述了在小鸟和驯鹿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学生尽管经历了“扫除障碍———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顺畅阅读”的学习过程, 但第一学段的儿童由于受到学习能力的局限, 他们对于故事性文本整体的感知仍然比较零散。这时候, 教师可以采取选词填空的方式, 给出概括好的缺少一些关键词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读一读, 填一填, 从而把握故事角色, 理清故事脉络, 进而促进儿童获得对文本的比较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三、顺学而导, 充分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 发现并捕捉教学的黄金时机, 顺势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 积极创设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 引领学生开展智慧学习, 体验学习的成功, 实现对预设教学案的升华。

《孔子游春》中“论‘水’”这一环节是教材的难点, 此处, 生硬地灌输、讲解效果不佳, 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书, 让学生从孔子说的那段话中选出深有同感的一句,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语言积累进行交流, 进而加深对孔子为什么论水的理解。抓住“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中的“哺育一切生灵”联想到一句广告词“水, 生命之源”, 从而感受“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从“水穿山岩, 凿石壁”, 学生想到了“滴水穿石”这个成语, 想到了“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 体会到了水的志向远大;“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 学生理解为水随着外在的环境而改变形状, 就像人, 应为了别人, 不断改变自己, 奉献自己, 柔情万丈。以此得出结论:“水是真君子啊!”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做水一样的真君子的目的就这样被学生抽丝剥茧地挖掘出来了。

学生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 对文中肖邦离开祖国的举动表示质疑:肖邦为什么“不得不”离开祖国?留在国内创作不行吗?这时, 笔者就借机让他们讨论:如果肖邦不离开波兰, 会有怎样的后果?又有哪些理由促使他不得不离开波兰?在激烈的讨论中, 学生明白了肖邦的离开是“留得青山在”, 是为了更好地为祖国做出贡献。这正是肖邦经过痛苦的取舍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爱国———留待有用身来报效祖国。

供给侧改革1 篇5

供给侧改革就是确立供给优先的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以投资拉动为基础、创新驱动为主导、经济效益为归宿的增长方式;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用内需导向型经济代替出口导向型经济,用知识密集型经济代替劳动密集型经济,用幸福经济代替GDP经济。

供给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首先就是要处理好国民经济中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以知识运营为主导产业、以基本建设为支柱产业、以高速路发展为基础产业,就是全球性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的优势产业——不是以某个产业为优势产业,而是以整个产业结构为优势产业。它不仅是优势产业,而且是产业优势;它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化解产能过剩,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而且可以使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释义:

供给侧改革就是确立供给优先的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以投资拉动为基础、创新驱动为主导、经济效益为归宿的增长方式;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用内需导向型经济代替出口导向型经济,用知识密集型经济代替劳动密集型经济,用幸福经济代替GDP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以化解产能过剩为契机,自觉推动经济增 长方式从低级向高级转变:从资源配臵型向资源再生型增长方式转变,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开发型增长方式转变,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运营—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增长方式向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从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使我国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自觉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低级向高级转变有历史的必然性;化解产能过剩,只是为这个必然性开辟道路的偶然性。

供给侧改革是生产力发展对GDP增长的超越。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进一步提高、再进一步提高“先进生产力”——再生生产力。供给侧改革,首先要确立科学的经济理性,把价值机制确立为市场的核心机制。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金融体制改革——由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向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转化;通过直接投融资去杠杆化,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主体性与经营效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三、问题的实质:

“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 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四、提出背景:

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消化过剩产能提速。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当前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可能引发通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

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 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 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

五、改革涉及的重点领域:

历史经验表明,划定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是让改革达到最高 效率的最好办法,越是针对性强的改革越是如此。那么,“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2015年10月8日至10日,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给出了部分回答。刘鹤表示,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臵,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这预示着,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更全面地为“供给侧改革”下了定义:

其一,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 “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这意味着,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的整合将向下层逐级推开,“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将加快。这关系到产业层面供给的改善。

其二,要降低成本: “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企业将通过结构性减税获益。实际上,此前明确的“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水平”,与降低成本的政策信号一致。这是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

其三,要化解房地产库存: “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对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再次确认。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不仅因为这一行业能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许多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这些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还在于从推进“人的城镇化”考量,房地产业的发展是让2.5亿缺乏相应市民权利的城镇常住人口能真正定居下来的必要物质前提。这是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

其四,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一论述表明了最高领导层对股市发展的态度。股市既是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也是普通投资者合法获得财富、提高消费能力的主要平台。这是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稳定性。

产业层面、调控层面、财税制度层面、资本层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规模。显然,这些层面的改革都非一日之功可竟,这也表明“供给侧改革”不是针对经济形势的临时性措施,而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

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能力的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改革提高效率(核心问题)。通过改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A 的提升,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等,本质上都属于这类。

第二,调结构。调整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在不同部门间的相对价格,引导资本和劳动在不同部门间的重新配臵。本质上说,调结构不属于一个经济增长问题,但从政策手段上看这也属于供给侧管理的一种方式。

第三,改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质量。劳动人口占比上升可以提高人均产出,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的生产能力。

七、“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1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总书记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通俗易懂地布局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新举措。

1.加法

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是指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关键是补齐短板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能量,确保经济持续增长。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优化劳动力配臵。经济学家张茉楠认为,在要素投入上,要注意通过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来促进经济增加;在方针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历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历程,把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停提高的历程。一是改变忽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侧重高学历教育的失衡现状,举行大范围的全员培训,提高本领,注意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以适合将来产业升级与经济布局调整的必要,即除经济增加与就业匹配之外,还要实现劳动力升级与转型匹配。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分布不均等问题由来已久,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呼声也最为强烈。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引擎之一。

2.减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的“减法”主要是指,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简政放权,是政府层面的减法运算。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管理,为经济松绑减负。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表示:“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就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臵,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企业权力大起来,让市场活起来。以前,我们过多地通过政府的需求侧管理,特别是政府对投资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从需求侧“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有形之手”伸得过 长。今后,我们要更加强调供求平衡,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政府的主要职责定位于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降低企业成本是企业层面的减法运算。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其中一个重要财政手段是结构性减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减税措施,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一是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广义上的减税,有利于降低宏观税负);二是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三是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这些减税措施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供给能力。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供给侧,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在上升。制造业尤其受到成本的约束,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降低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可以为它们减轻一部分负担,使制造业的投资和生产加速。而降低社会保险费,则能降低劳动力成本。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减税将发挥重要的逆周期调节功能。对企业,减税能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和资本的税后报酬,刺激劳动和资本供给的增加,进而推动潜在的产出增长;对居民,减税则有利于刺激消费,增加经济活力;对政府,虽然短期内税收有所减少,但根据“拉弗曲线”,减税产生的供给效应将开辟新税源、拓宽税基,从长期看仍有助于政府税收的增加。李克强总理要求,在供给方面,继续运用好结构性减税等手段,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成长。

3.乘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乘法”是指以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以新产业的“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开展“双创”行动,以创新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 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时期,以前那种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亟待转向创新驱动,从供给端入手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乌镇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拓发展新境界。”通过加强创新,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摒弃老路走新路,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以新空间发展新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

充分释放新兴行业的供给端活力,以达到乘法效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促使要素从成熟的、老化的供给中,转移到新形成和正在扩张的供给中。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产业结构进行由“重”到“轻”的转变,要加大新兴产业投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认为,尽管有些行业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的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就要求对供给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要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资产重组,使它恢复青春,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培育新兴力量,逐步替代传统产业的衰减。“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创造一个新供给。”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在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七十七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当前互联网新时代的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的增加生产能力,而是增加消费端的基础设施供给,使得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消费,新消费倒逼新产业的产生和变革。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这意味着需要通过在生产领域推进一系列改革,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互联网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发表主题演讲指出:“目前互联网还是集中于对需求侧产生影响,然而在 未来,互联网会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供给侧改革产生的需求会成为走向未来的源动力”。

4.除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除法”主要是指清除产能过剩、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中国经济战车顺利前行扫清障碍。

淘汰过剩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的背景下,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工业领域呈通缩迹象,产能过剩问题具有普遍性,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绝对过剩。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必须有壮士断臂之精神,果断淘汰过剩产能。早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指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此后,他又多次强调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这一重大创新。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实施供给侧改革,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严重。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要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僵尸企业”的存在一方面吞噬了太多的流动性,挤占了市场信用,另一方面拖累了整个产业。对此,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来,要利用市场的力量强行去杠杆,让“僵尸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重组的重组,改善产业供给。

化解房地产库存是清除过剩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本次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并强调:“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多年来,作为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兼具了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房地产业的繁荣,不仅拉动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装修材料、电器、轻工等产业的繁荣,促进了相关服务业和金融业务的拓展。房地产去库存,不是鼓励房企不顾一切地建房,而是要房企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采取降价等措施把房子卖出去。化解房地产库存是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专家指出: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不能片面理解为仅仅是为了当期经济增长,更主要的是为了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定居落户。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光靠户籍制度改革是不行的,还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5.四则混合运算: 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政府和市场协调与配合,同时做好四则混合运算。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政府需要简政放权,协调政策制度为经济减负;市场要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在11月18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习近平在一内一外两个场合谈“供给”,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新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则混合运算”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导,同步实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战略措施,大力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应。既要确保政策发挥效力,又要让要素市场改革同步推进,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臵,以拓展区域、产业的发展空间。既要创新需求,又要创新供给。

八、学界观点: 周天勇认为,当前宏观调控与以前不同,今年形势比较复杂。首先,我们看看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基础。我们现在宏观调控的理论是 什么?应该知道,改革开放以后,宏观经济学才被逐步引入中国,但是总的来说,1997年以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方面主要是保守的预算平衡模式,没有实施凯恩斯主义的扩张财政、刺激经济的办法。而实际上,过去我们的经济扩张造成的经济波动主要是信贷方面的原因较多。1997年以后,亚洲经济危机时我们的经济比较低迷,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赤字和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但是2003年的时候又进行了压缩,压缩到2008年年底。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又实施财政赤字、信贷放松的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了8.7%,在如此大的力度下,才取得这么高的增长。结合去年以及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今年面临着这么一些情况。

一是可能通胀率高、失业率高,经济面临滞胀危险。用两组数据来表达,一组数据是通货膨胀率,另一组数据是经济增长速度。去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所以有胀没滞。但是从失业率来看,它是滞胀,因为高失业率、高通胀,就是一种滞胀的表现。

二是面临出口萎缩的风险。去年,大量的制造业萎缩、小微企业倒闭,可能导致无就业的增长。今年面临的情况是出口要萎缩,可以看到,今年1月份进出口是双双负增长,其中出口下降0.5%,进口下降15.3%,我们原来预计全年出口可能增长10%,现在从1月份的情况来看是比较严峻的,当然1月份有春节因素,但是从全年来看,出口是不乐观的。原因就是欧债问题,因为欧元区要紧缩财政、减少福利、减少工资、失业增加,这几项对出口需求影响比较明显。

供给侧改革如何增加有效供给 篇6

今年中国经济的情况不是太好,2016年一季度有很短暂的好转,但是这个短暂的好转是用很大的代价换来的。这个代价就是在中央已经提出要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又回归了旧常态。又依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幸好在今年明,人民日报发表了一个“权威人士”的讲话,讲话发布以后,我看了而且觉得转型和改革的常识还在,因为一季度那样的做法会使中国经济以后更加困难。现在出来制止了一季度这种做法,这是今年以来在经济政策方面一个很重大的调整。

供给侧改革面对的三座大山

供给侧的含义是什么呢?供给侧的含义要清理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就是过剩产能、过多的库存和银行坏账。这三座大山不清理,我们没有办法轻装前进。在清理了这三座大山之后,我们再来谈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

权威人士讲了以后,大家有所醒悟。知道我们还是在新常态,不是旧常态,还是要回到供给侧。回到供给侧是什么意思呢?社会上有非常多的不同的理解,莫衷一是。我个人理解,回到供给侧就是放弃用政府来拉动内需,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旧常态。而转向以企业为核心的,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这就是供给侧,这就是新常态的含义,这也是权威人士讲话的主要精神所在。

现在我们各行各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过剩产能。到全国的大多数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去看一看,它们拉动投资,上钢厂、上水泥厂、上建材、上工程机械,现在全面产能过剩,没有需求对应,怎么办?

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至少40%,水泥行业过剩产能至少50%。也就是50%的水泥窑现在闲置、不生产,因为生产出来的水泥没有投资项目,没有需求。煤炭过剩产能30%-40%,山西在关煤矿,鞍钢、武钢等钢铁企业也在裁员,为什么?没有需求。不是说完全没有需求,是供给太多了。供给为什么这么多?是因为过去投资拉动上产能上得太厉害了。

现在回到供给侧,供给太多了。提供给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要清理供给侧过剩。供给侧过剩很严重。河北省今年硬性指标下达任务要裁掉上亿吨的钢铁生产能力。要是今年减掉一亿吨,减谁呢?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现在都发愁,因为关钢铁厂很可能先关他们,现在我们的供给侧政策是对的,但是这个方法不对。你不能用政府行政的手段来淘汰过剩产能,淘汰过剩产能要用市场的手段,谁效率低,谁亏损,谁就关门。这是淘汰低效企业,不能说按照所有制来淘汰,先淘汰民营,后淘汰国有。

所以供给侧,首先要清理供给侧的过剩产能,如果你不清理这些过剩产能,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变成库存积压,银行贷款还不了,到后面会把银行拖垮。

但是过去十几年形成的这么多过剩产能,要清除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清完,你不把过去这些积累的无效产能清理掉,就不能够开始新一轮经济的健康成长。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大家都知道关厂不容易,把厂关掉以后,职工怎么办?所以我认为供给侧政策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要把过去供给侧的无效产能淘汰,这需要很长时间。

不仅有工人要安置,而且这些企业一旦关门之后,他们欠银行的贷款怎么办?所以清理供给侧的过剩,产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银行的贷款。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恶化,关一家厂就有几十亿、几百亿元的贷款会收不回。所以现在供给侧很困难,但是这一步不走,下一次经济的高速就无法到来。

我们看到基础设施,在全国进展很快,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些基础设施背后,很可能收益不足以偿还银行利息的情况出现,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现偿债困难。今年有一个神话被打破了,就是国有单位、国有企业或者地方政府的债务永远不会违约。地方政府的债务要违约,地方政府脸上过不去,很难看。

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

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新的增长的希望在企业,不在政府。因为政府现在手里的资源已经很有限了,让政府财政再拿出钱来做投资,已经没有这个能力。让银行再贷款,银行也无能为力,因为现有的资产质量发生了问题,必须把他手里这些坏账清理完了,才能够发新的贷款。这样的情况下,新的增长在哪里?这就是供给侧的第二个含义,就是需要增加有效供给。我们所说的产能过剩,那是无效的供给能力,就是没有市场需求对应。

而我们所讲的改革供给侧,是要增加供给的有效供给这一部分。什么叫有效供给?有效供给就是你有新产品,有新的服务,有新的技术。这些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和新的服务,在市场上立即就能找到需求。

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要清理无效供给,另一方面要增加有效供给。所谓有效供给就是能够找到市场,找不到市场,就去自己创造一个市场。这个新产品靠谁?靠企业创造,不是靠政府。

转向有效供给:创新与成本优势

这就要求企业去进行创新。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是二流企业,一流的企业是创造市场需求。一流的企业不是被动地去满足市场现有的需求,而是主动地去创造市场上还不存在的需求。这就要求你的产品、服务、技术充满想象力,是超前市场,是效率非常高,或者叫做陆价比非常高的产品。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供给是不是有效的,就是两个标准,一个标准叫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第二个标准叫做可持续的低成本基础之上的低价格。这也叫有效供给。低成本、低价格,低到没钱可赚,是不可持续的,那不叫有效供给。现在我们山西卖煤是亏本卖煤,价格很低,但是不能持续。为什么?他没利润亏损,他在做赔本生意,因为他无法降低成本。

如果要想降低成本,要有什么办法?我要比市场上平均水平,要有更有效的生产方法,更有效的生产技术。不管是生产也罢,是销售也罢,都是需要比别人成本更低。

增强企业活力的三条建议

如何增加有效供给?这就要激发企业的活力。怎么激发企业活力?在新常态中,供给侧的政策侧重点上,经济增长的动力就已经从政府转向了企业。因为过去拉动需求是政府在拉,政府财政花钱,中央银行印钱,这都是政府在拉动需求。现在要增加有效供给,只能靠企业,不是靠政府。

但是这并不是说政府无所事事,政府可以无所作为。政府的作为是什么呢?政府的作为就是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企业可以增加有效供给,不断去做创新,不断去做研发,来增加有效供给。政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首先要做强调法治、司法改革,包括更有效地保护私有产权。

现在国家经济困难、民间投资不振,需要企业家安下心来在国内投资,在国内好好做他们的企业,做研发,做创新。但是你要给他有制度保障,你的法律要保护他的人身安全,保护他的财产安全,他才能够在这里做下来。最好的保护是什么?最好的保护是法律,不是行政。需要增加执法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为什么人民币在贬值?原因之一,资本外逃。

供给侧要搞活,得想想、得接点地气,知道企业现在在考虑什么问题。所以供给侧激发企业活力,第一条就是强调法治、产权保护,重新建立信心。

第二是对内开放,减少管制。我们现在很多地方还是管制,管制非常严厉,电讯、石油、天然气全都是管制的。民营资本进不去。国有企业从国家拿了很多优惠政策,拿了很多优质的资源,但是市场空间总归是有限的。

传统的需求侧管理更多地针对消费者,但供给侧政策直接影响生产者。民营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如果权利得不到保障,政府过度管制、随意干预,甚至可能退回到计划经济去。政府的供给侧结构性管理应通过市场实现,而不是行政直接实现。所有制不同而受到的差别对待,很可能导致对市场经济的否定,最终不会成功。

第三,减税。全面减税,减轻企业的负担。税负太重,供给侧活跃不起来,我最近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到欧洲去做路演,为学校做宣传,10天跑了4个国家。跑到法国,法国经济很糟糕,我就跟法国人聊天,我说你们经济这么糟,应该减税啊。他说对,正是因为我们之前加了税,经济才糟糕。

教学供给侧 篇7

一、改革的原因

1. 全球化带来的思想转变。

可以说, 全球化给我国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但是我国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 欧美等国的资本主义思想也随之进入了我们国家, 这深深的冲击着我们国民思想, 对于一个新观念的接受程度, 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可以说国民的思想很大一部分已经开以发生了转变。而影响最大的就是思想根基不稳健的学生们, 这些本来就不是很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最新的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精神的学生们, 开始盲目的去推崇国外的思想理念。所以如何将我国贯穿国家始终的社会主义思想, 深深的植入学生的脑海中, 让其有深刻的认识, 并了解社会主义的真正魅力所在, 从而达成建立将社会主义进行到底的决心, 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师们难题。

2. 教育水平带来的传承难。

学生的学习能力, 与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而不得不承认, 现在很多高校在对于供给侧方面的要求不严, 导致很多思政课老师自身的水平也是有限的, 他们自己尚且无法做到将马克思主义真理融会贯通, 无法将书本知识与当代的各种方针政策以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相结合, 所以根本无法这份伟大思想进行传承, 而学生本得到的教育也只是照本宣科, 死记硬背,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无法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国事践行过程中起到的伟大指引作用, 更意识不到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等伟大方针在国家各个方面建设中所起到指导作用, 所以无法感觉到社会主义思想的美魅力之处, 更加无法爱上这门充满着学问的学科。所以每一位思政课考试都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理论牢牢谨记在心, 时刻关注实时动向, 将理论与实际贯穿, 得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引导学生真正的投身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二、改革的内容和方式

1. 改革的内容。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是沿着历史的脉络, 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结晶, 提出了各个时代具有影响力的思想、结论和民族精神, 那么如何将这些书本上的知识, 转化成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学习养分, 从而成为全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一直是一个需要研讨的问题。而本文将从供给侧进行内容改革进行简单的总结:首先教学内容上应该与当代时代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相贴近, 让学生们能参与到当今社会上出现的问题的探讨, 以及上升到重大国事问题的研究上, 让书本的知识更加生活化和具体化。而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 就要查找适当的事例, 来加入到课程中以供学生们进行研讨, 加深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实践性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 让学生亲身体会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指引价值, 在实践中过程进行自我感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改革的方式。

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中, 我们会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就是单纯理论知识枯燥, 教学方式乏味, 没有任何的灵活性的创新性, 老师照本宣科, 学生死记硬背, 完全无法做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承, 只会让学生产生各种的厌烦和对自己的丧失信心。用什么方式和途径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也成为一个让老师头疼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可以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知识内容特别的复杂, 而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中, 我们也寻找到很多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 但是无论哪一种, 都有其资深的局限性, 而每个学校的人员素质是不一样的, 专业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仅仅只是用一种教学的方式是不够的, 只有针对各自的教学内容, 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也在飞速的提升, 以网络为背景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越来越多的应用自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 因为传统教法导致的理论课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 得以缓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想要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所需要的人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的就必须改革, 而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方向, 有针对性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供给侧的改革, 平衡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与需求侧, 从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颖川.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3) :22-25.

[2]杨亚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6) :94.

“供给侧改革”与供给经济学的迥异 篇8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指出, “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并且强调,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主动选择。这标志着“供给侧改革”成为了宏观经济新常态下一种新的“理论话语”。

宏观经济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定义。过去我们主要侧重于需求端发力, 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 随着三驾马车拉力逐渐减弱, 中央转向从“供给侧”发力, 从生产端入手, 着力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等要素配置的效率, 通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来促进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很显然, 这是破解中国经济缺乏新增长点的明智之举。很多人, 包括一些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 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是依据供给学派的理论, 甚至效仿20 纪80 年代美国的“里根经济学”的做法, 这是对新常态下新的“理论话语”的误解。

为了澄清这种误区, 我们有必要了解供给学派出台背景和其主要的政策主张。1929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凯恩斯认为, 导致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政府应该实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 刺激有效需求, 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政策的理论基础, 其核心着力点是需求侧, 这种政策对平抑经济短期波动有明显效果, 但从中长期来看, 凯恩斯主义人为地刺激需求, 最后导致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生产停滞、失业严重, 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面对“滞胀”, 凯恩斯主义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 长期信奉凯恩斯主义的西方首脑们束手无策, 因为他们已习惯于用扩张性政策救治生产停滞、失业, 用紧缩性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但在“滞胀”面前, 政策失灵了, 于是以“萨伊定律”为其理论基础的供给学派就横空出世了。

特别是随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登上官方经济学的宝座后, 供给学派便名声大振。以供给学派为其“御用经济理论”的里根经济学, 主要是实施大幅度削减税收、以削减社会福利为重头戏来减少政府的开支、解除政府对市场的监管、紧缩货币供应量所谓的“三减一稳”。“撒切尔主义”则主要采纳了货币主义的观点, 紧缩货币以控制通胀, 同时对国有企业全面实施私有化改革, 力推自由市场经济、实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浮动, 降低福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

我们当前“供给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 更不是供给经济学的翻版, 而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因此, 与供给经济学迥然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减负降税的迥异

供给学派减税的理论依据是“拉佛曲线”。一般而言政府的税收是随着税率的提高而逐步增加的, 但税率若超过一定限度, 则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企业和个人完全不去投资或工作, 因而就没有收入, 政府也就没有税收, 所以, 政府的税收是随着税率提到一定点后反而减少。因此, 以“供给学派”为理论基础“里根经济学”, 其核心是政府降低所得税率, 鼓励人们多工作, 产出更多, 税基扩大, 政府总税收不减少反而增加。另外, 高税率还挫伤人们的储蓄积极性, 导致资本外流。

因此, 里根上台后向国会提交的“经济复兴计划”, 首先就是降低税率, 推行大幅度地减税计划。但是带来的消极后果也十分明显——美国联邦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 财政赤字又导致高利率和美元高汇价, 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外贸连年出现逆差。“双高”赤字使美国经济进退维谷:大规模削减财政赤字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而保持赤字又不堪重负。所以供给学派很快就名誉扫地。

实际上我国与美国的税收体制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的税制主要是直接税, 个人所得税占税收的大部分, 减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中产阶级的消费, 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而我国, 税收的主体是企业, 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可以减轻企业负担, 成为刺激企业发展的动力;但对高收入群体, 由于我国现有税收制度的缺陷, 还难以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因此, 我国当前对企业的减负降税, 主要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 当然包括税制的全方位改革, 而不是简单的减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通过“组合拳”一系列配套措施, 来帮助实体经济企业降低成本, 包括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物流成本等。而这种减负降税必须通过改革路径才能实现, 我们当前强调供给侧改革制度的供给和创新当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革行政体制,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下决心放权于企业, 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 推行网上审批, 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示审批标准和受理、审查、批准等审批信息, 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 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打破垄断、放松管制, 通过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降低税费成本。改革税收制度, 以直接税制逐渐取代间接税, 并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 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 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通过金融体制改革, 推进利率市场化, 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 为实体经济让利, 并结合降息来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降低企业显性成本。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 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市场和货物运输中的“中梗阻”现象, 畅通供需渠道, 降低流通成本;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 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另外, 我们实施减税的取向是结构性减税, 这也不同于供给学派的简单直接减税。近年来, 虽然通过营改增改革和小微企业减免税, 减轻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负担。但是, 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宏观税负仍然比发达国家的水平普遍要高, 而且现行税收结构中大量是间接税、流转税, 主要向生产经营环节征税, 对创业和增加就业都十分不利。因此, 需要调整税收结构, 规范非税收收入, 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 对需要增加供给的产业和行业, 实施税收优惠, 通过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 为企业减轻负担。完善对高收入阶层的征税办法, 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

二、国企改革的迥异

20 世纪80 年代, 发达国家进入“滞胀”, 英国也面临工会力量庞大、国企过多、政府干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撒切尔夫人1979 年担任英国首相后, 手起刀落, 坚决推行自由市场政策, 对国有企业全面私有化, 并且废除政府的管制, “铁娘子”的这一举措被称为“撒切尔革命”。

我国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通过供给侧管理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 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发挥好国企作为中坚力量的功能和作用。因此, 无论是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还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 都要服从于全社会公共目标, 坚持“资产全民所有, 收益全民所用”的基本原则,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制, 提高资产收益上缴比例,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支撑, 以此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真正体现国有经济的优越性及全局性。

相比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当前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 主要不是源于“国有”在所有权结构中占比的大小, 而是在于企业治理结构上的政企不分。因此, 推进国企改革, 要规范现代企业治理制度。按照国务院2015 年9 月正式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对国有企业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 从传统的“管人、管事、管钱”, 向“管资本”转变, 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从而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即化解当前过剩产能, 淘汰“僵尸企业”, 与撒切尔主义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是截然不同的。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对“僵尸企业”的处置方案, 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 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 倒逼过剩产能退出。实践中, 要因地制宜、分类有序, 不强行搞一刀切, 尽量将经济社会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起死回生无望的企业, 按市场化程序, 依法实施破产;对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工作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 政府会有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因此, 我们国有企业的改革绝不能私有化, 但也要防止借供给经济学来混淆我们的供给侧改革, 从而变相否定国有企业的改革路径。

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为民企发展腾出空间。因此, 破除行业垄断, 降低门槛条件。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体系,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 培育新的市场主体, 提升供给侧参与主体的素质。

三、调控思路的迥异

美国由于推行凯恩斯主义, 加强政府干预, 人为地刺激需求, 削弱了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 以致造成供给不足, 劳动生产率下降, 最终引发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基于此, 供给学派抛弃了凯恩斯主义, 为了加强供给, 其核心主张是减少政府限制干预, 放宽管制, 刺激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 让企业完全自由经营。

供给学派把美国70 年代所面临的“滞胀”, 看做是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结果, 回避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脱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仅从生产和供给方面做文章, 简单地通过市场机制, 加强刺激来增加供给,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供给学派和凯恩斯主义一样, 割裂了供给与需求的统一性,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思凯恩斯主义, 强调增加供给, 在一定范围内也许能够填平凯恩斯主义造成的“陷阱”, 但是又形成新的“陷阱”, 加剧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当前强调“供给侧改革”, 并不是放弃“需求侧”, 而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更加强调增加“有效供给”, 强调提高供给的质量, 由之前的重需求管理、重短期刺激, 更积极地转变为供给、需求“双管齐下”, 平衡需求侧扩张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

这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法中也可以看出。宏观调控, 最终要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大致平衡。而市场经济的竞争, 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与一些领域的供给不足并存交织, 则是经济运行的常态。特别是当前, 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 民众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和高端化, 一些有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却得不到有效供给, 出国购买日用消费品成为“海淘一族”的新选择。更突出的是, 市场意义上的商品供给出现了过剩, 但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和民生方面, 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 满足不了需求。

因此“供给不足”与“需求不足”并存造成的“供需错位”, 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 要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迈向中高端水平, 就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调整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下决心淘汰过剩产能、污染产能和落后产能;二是腾笼换鸟, 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逐步增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大力扩张先进制造业, 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让全体国民能够在国内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务。

调整区域结构, 完善区域政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不仅可以缩小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 而且可以减少能源资源从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成本, 也可以减少人员大量流动带来的社会成本。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此基础上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 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不仅可以向产能不足的国家和地区输出中国产能, 而且将使我国经济发展获得新的动力, 拓展新的空间。

四、发展目的的迥异

供给学派的一项政策措施就是主张削减联邦总支出, 以平衡财政预算。但里根政府一方面热衷于重建美国在世界范围的军事优势和“领导作用”, 坚持国防开支不能削减;另一方面完全信奉供给学派关于社会福利的理论, 把削减联邦总支出的“利斧”放在社会福利支出上。他们认为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 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允许限度, 严重影响了储蓄、投资的增长, 也是造成巨额财政赤字的直接根源。政府福利的支出降低了“失业成本”, 使许多人自愿失业, 加剧了失业。因此, 巨额的资金不是投向了基础设施和民生福利, 而是投向了军备竞赛, 联邦政府的超大规模军费预算, 又导致入不敷出, 赤字空前的后果, 里根在经济复兴计划中许诺实现预算收支平衡目标落空。

我们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扩大有效供给, 努力改善民生。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 把取之于民的税收, 真正用于提供有效的民生服务。所以, 加强供给管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不断提供更多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相互配合的几大政策, 其中, 社会政策要托底, 守住民生底线。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 把重点放在兜底上,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针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实施精准帮扶。精准扶贫, 就是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 真抓实干, 提高扶贫质量。我国目前农村贫困标准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2014 年为2800 元。按此标准, 2014 年末全国还有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到“十三五”末, 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二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为了使劳动者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落实教育领域改革的措施, 特别是要让农村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从而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之间的传递。

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我国城镇化率质量不高主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城镇现在约有7.5亿常住人口, 其中2.5 亿左右的人没能在城镇落户, 2.7 亿农民工买房比例仅为1%;而当前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居高不下。因此, 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 从而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住房制度的改革, 要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 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 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 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 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 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和城镇化进程, 扩大和创造有效需求, 打通供需通道, 消化房地产库存, 稳定房地产市场。

五、宏观环境的迥异

供给学派为了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提供一个企业自由竞争、自由经营的环境, 力主自由市场经济, 主张全面放松管制, 彻底放开市场, 实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浮动。

基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因此, 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积极解除“金融抑制”,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和功能不全, 要全面推进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改革, 适当降低国家持股比例, 提升社会资本持股比例;在政策性融资机制创新中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开发性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服务体系;依托存款保险制积极发展一大批社区银行、村镇银行, 通过降低准入门槛, 引入民间资本或将现行的民间放贷机构合法化, 增加金融供给主体和金融产品;依法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 实现市场化定价的方针;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继续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覆盖全国的股权交易市场 (三板) ;做好准备适时实行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要降低融资成本,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优化信贷结构,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为此, 要促进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化、不对称的降息, 促进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让利。

但鉴于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下行, 金融经济上升, 大量的钱从实体经济转向了金融经济, 这种“金融过度”的倾向, 不仅不健康, 实体经济发展不起来, 而且金融部门过热, 也存在潜在的风险, 因此主要任务还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绝不能追求金融自由化倾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规定要“去杠杆”, 防风险, 这是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总的原则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同时, 重点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在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下, 弄清债务总量, 根据债务的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 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对信用违约依法处置。要加强对金融业全方位监管,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 规范各类融资行为, 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 对于非法集资、以互联网为幌子的非法融资等金融领域的违法违规操作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物流供给侧改革浅析 篇9

1 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改革指的是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以创新引领和深化改革双轮驱动为思想指导,对要素配置欠缺合理性的结构进行相应调整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2]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增强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其时效性与灵活性,扩大有效供给,促进社会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是“三去一补一降”,具体为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如下图所示),从供需角度进行结构性调整,对供给过程进行创新性调整,提高供给侧中科技因素含量,进而提高供给效率。[3]从物流业界角度看,物流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供需链的改善,即从技术装备、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与改革,进而促进企业以及我国物流行业、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我国物流业现状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带动下获得了较好的发展,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以前保持着较好的增长趋势,2001—2010年年均增长23.0%,之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持续回落现象,2011—2015年年均增长仅为8.50%,2015年回落至5.80%。[4]以陕西省为例,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5.00%,但是同比增长回落9.10个百分点,而在总费用构成中占比最高的为物流费用,达69.90%(见下表)。物流业整体发展形势为社会物流需求增速有所放缓,面临需求不足的严峻挑战,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产能库存资源过剩,无法提供高端服务,不能有效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受体制机制和增量资源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创造新的需求。[5]具体有以下几点:(1)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物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初具规模,截至2015年,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里程分别突破1.9万千米与12万千米,均位列世界第一,物流园区达1210家。但是各技术设施之间衔接存在不足,例如水路基础设施和铁路基础设施之间连接不畅,物流基础设施分布不均等。(2)企业主体结构性矛盾:虽然我国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是规模普遍偏小,2015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中50强仅占了11.50%,2016年3625家A级物流企业中业务收入在16亿元以上的仅占6.0%,物流业市场集中度比较低。(3)仓储能力性结构矛盾:目前我国通用的仓储设施面积为8.60亿平方米,人均0.66平方米,而标准仓储设施面积只有2000万平方米,仅占2.0%,而随着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消费市场需求增加,仓储能力和供给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4)运输能力结构性矛盾:我国2015年全国货运量达417亿吨,铁路与公路货运量、快递业务量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均排在世界首位,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商品需求与运输能力矛盾越来越明显,配套运输能力存在过剩现象,自2013年开始铁路货运逐年递减,2015年同比下降11.90个百分点。(5)供应链结构性矛盾:近几年物流业外包服务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企业物流成本有65.3%为对外支付物流成本,但是物流企业外包产业主要为产前采购和产后销售环节的物流,企业内部生产方块的物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剥离,导致物流资源过于分散的局面,进而影响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6)产品服务结构性矛盾: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国生活性物流的潜力得到开发,并获得良好发展,2011—2015年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居民生活性物流呈快速、持续增长的趋势发展。但是相较于生产性物流,生活性物流侧重多批次、小批量、灵活性和个性化,产品缺乏创新且更新速度慢,未能有效满足新增的市场需求,影响了企业的利润。[6]

3 我国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原因

导致我国物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物流企业附加值不高,整体服务能力较低:我国物流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规模,绝大部分只能提供物流运输、物流存储等基础物流服务,整体服务能力较低。综合物流业中高端航运服务所占的比重较小,同国际先进物流服务水平相比差距仍比较大。而从经济发展趋势角度分析,受人口红利消失因素的影响,制造业的生产及经营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加,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反而减弱,故提高物流业发展以促进商品流通十分必要。(2)政策约束:一方面,税收政策不合理,例如新近推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以及有关附件,不仅没有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增加了物流业落实风险;另一方面,通行政策约束较大,例如在干线运输中,车辆过桥费用高,超过物流运输总成本的20.0%,且二线及以上城市实行限制货车进城的交通管辖制度,送货车辆必须持有通行证方可进城,而后者办理程序烦琐、难度大且不透明,增加了违规送货现象,还加重城市交通堵塞与大气污染的程度。(3)运输模式单一且欠缺规模,物流费用总额高:2015年,我国物流总费用GDP占社会经济GDP的15.0%,高出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物流费用总额高主要体现在综合运输费用以及仓储保管费用两个方面,我国单位商品与商品总量运输时间与在仓时间同发达国家相比均比较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畅,没有形成系统、关联的规模化运输,导致物流末端成本增加。(4)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中已实现信息化或者部分信息化的只有39.0%,全面信息化仅为10.0%,物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仍比较低,影响了物流企业上、下游的信息交流。(5)物流业人才匮乏: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从业人员市场需求量增加,但是物流企业转型突破过程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表现在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软件系统开发、信息化研究、高级物流人才等技术性高素质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较低,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极为不利。

4 物流供给侧改革的思路

4.1 抓住机遇,推动物流供给侧改革发展

4.1.1 抓住政策鼓励机遇,创新发展

创新是当前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之一,因此物流供给侧改革应抓住供给侧改革政策鼓励以及当前物流产业因服务落后而面临淘汰挑战的机遇,树立创新理念,发挥创新精神,积极开发各种具有潜能、提供新型服务的创新领域,开拓市场。例如农场品物流、制造业精益物流、应急物流、特种物流、危化品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医药物流、快递服务物流、物流园区等多种优质服务以及具备潜力的领域,创新发展,以优质、创新的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物流业服务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企业应树立“百年老店”“精致服务”的观念,抓住机遇,改变物流业传统的低水平规模扩张模式,从内部提升管理水平,保障服务的专业性与高品质,提高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以满足供给端结构性改革带来新的需求。

4.1.2 抓住机遇,积极建设智慧物流

抓住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行业等快速发展的机遇,整合各项资源,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扩宽筹资渠道,增强企业技术即资金实力,加快建设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改变当前我国物流业小、散、乱,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的局面,物流企业准确定位,以建设高端物流企业为目标,转变“卖产品”经营理念为“买品牌”“卖标准”理念。

4.2 积极建设高端物流服务,提升物流总体服务质量

4.2.1 转变服务理念,树立客户至上与积极创新的服务理念

第一,企业管理层人员需积极参与行业相关高峰论坛,争取到标杆企业进行考察,了解现代高端物流运作模式,并聘请专业顾问进行相关指导,打破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及经营观念的束缚,正确理解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知识管理、精益管理、个性化服务等先进管理理念及技术。企业需真正意识到创新服务是物流企业在供给侧改革形势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第二,拓宽人才招聘渠道,除了常规的校园招聘、猎头公司、人才市场等传统渠道之外,可利用微招聘、网络招聘等方式吸纳人才,还可以同高校建立定向培养、教学实习、扶持创业、就业实习、推荐就业等长期合作,从而为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创办企业大学,根据企业需要培养营销、信息化建设、运输、仓储、供应链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通过人才培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第三,企业需以领导垂范,制定合理、明确、规范、具有一定激励性的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提升全员整体服务意识与综合素质。

4.2.2 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需结合行业特点、市场规律等综合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物流运作效率,例如优化核心企业的纵向供应链、跨区域企业网络化合作、多式联运等途径优化物流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增加有效供给。此外除了积极调整改进供应链重要产业,还应积极发展外包物流、第三方物流、“互联网+”等其他先进现代物流模式,并立足于全国物流发展现状,合理规划物流发展网络,统筹公路、水路、铁路以及航空等各运输模式,构建联动联运模式,充分利用高新科技建立便捷、高效、高质的物流网络,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以促进物流成本的降低。

4.3 提高“互联网+”高效信息化物流平台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

4.3.1 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推动物流资源的整合

物流企业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加强同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开发建立大数据平台,并由政府掌握,企业积极参与和配合,构建“互联网+”高效信息化物流云数据,建立全网采购、监督与调控的物流服务模式,进而推动物流企业的发展。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建设大数据运行分析系统,客户可利用客户端在线联网,展开互动融合等交流,实现物流运输的无缝对接,使物流运作流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为物流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共享、物流装备、金融支付以及技术创新提供新型的驱动引擎,获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供需关系数据,提高物流仓储及运输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以及运作效率,减少资源调配错误或不合理导致无效运行现象,进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4.3.2 创新物流装备产业技术,为物流供给侧改革提供基础支持

产业联动机制是一种新型合作模式,其合作主体是各企业,合作导向为市场需求与变化规律,并结合生产与研究理论,探索企业发展新的定位、功能、标准以及规模,建立企业之间、企业同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促进资源的整合优化,保障合作各方在市场中的优势。产业联动遵循平等自愿、联合开发、面向市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产学研各方密切合作的创新团队,将产业技术、装备、优势资源等有效集中并进行优化整合,建立政策、产业经济以及物流装备咨询平台,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同时积极创新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以及技术路径,促进智慧物流的发展并充分发挥智慧物流的优势。

5 物流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不仅提供生产性服务,也提供生活性服务,在其他产业物流服务中属于供给方,因此实施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物流的两端分别是供给和需求,是保持市场经济要素供需基本平衡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需求短缺,主要集中于计划经济时代,表现为企业侧重“小而全”或者“大而全”,很少采取物流外包,导致物流业吃不饱;二是有效供给以及市场有效需求均不足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较低、金融危机爆发时期;三是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即我国物流业现状,物流个性化服务需求以及物流外包占比均不断增长,物流业朝智能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推进,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物流业自身并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了各类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因此物流供给侧改革对促进我国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从经济宏观角度看,物流供给侧改革推动物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障市场供需平衡。要促进商品的流通,保证市场供需平衡,关键是要减少商品流通的环节,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物流业的支持,因此确保物流业的健康有序运行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从经济微观角度看,当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升高,但产品附加值较低,极大地影响了供给侧健康发展,部分企业某方面成本甚至高出发达国家与地区,例如我国高速公路过桥费、通行费等。而且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附加值不高的缺陷,受到人口红利消失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明显增加,物流成本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高,在市场需求变化的形势下,就会出现产能过剩、销售能力下降,但是成本仍旧不断提高的局面,进一步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产品附加值,而我国当前物流业存在整体服务能力较低的现象,影响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所以当前的重要任务是积极探索提高物流企业整体服务能力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供给侧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综合以上两点,物流供给侧改革对促进国民经济全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结论

总之,在供给侧改革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下,推动物流供给侧改革对促进国民经济全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物流企业应抓住机遇,转变生产经营理念,积极创新,提高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结合联动机制建立高端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效信息化物流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详森.供给侧改革:物流发展新动力[J].中国储运网,2016(2):30-33.

[2]孙慧芳.供给侧改革政策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策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44-47.

[3]何黎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物流业发展新动能[J].中国流通经济,2016(6):5-9.

[4]韩宏.推进铁路供给侧改革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6(5):42-44.

[5]董鹏,胡培新,季伟.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J].党政干部论坛,2016(4):33-35.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有新的制度供给 篇10

中国的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 根据我自己到中国各地考察的结果, 我是觉得下行压力甚至比我们预期中的还大。我们把它称为“新常态”, 当然是比较正常的。从一个高增长、高达两位数的增长, 现在下行到中高速增长, 这是一个常态。那么为什么说中速呢?就是针对中国自己以前高达两位数的增长来说, 是中速增长。但是如果中国跟世界其他国家来比较, 无论是欧美的发达经济体, 还是新兴经济体来说, 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很高速的。

逃避中等收入陷阱是明确的目标

我们对这个新常态必须要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所谓的常态那就是稳定的增长, 如果说我们以后十到十五年, 能达到一个人均6%到7%的增长的话, 那么我们有望进入一个高收入社会。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讨论中国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现在面临的困难, 逃避中等收入陷阱, 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二战以后, 一百三五十个国家(地区)里面, 大概只有十几个国家(地区)成功逃离了中等收入陷阱, 大部分国家都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十几个国家(地区)里面, 大部分还是中东石油、能源类型的国家。除了这些能源类型的国家之外, 我们东亚, 日本或者亚洲四小龙, 中国的香港和台湾, 韩国和新加坡, 避免了这个陷阱。什么样的叫中等收入陷阱呢?我举个例子就很清楚。

东亚社会, 日本、亚洲四小龙, 是高收入社会, 而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 这些国家是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当然, 低发展国家也有, 亚洲国家很多, 像柬埔寨、老挝、缅甸, 这样一些国家一对比就非常清楚, 这些经济体所面临的困难大家也是看得很清楚, 不用多说。高收入社会往往是政治比较开明、开放、稳定, 政府比较清廉。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社会, 就是腐败非常流行, 社会不稳定, 经常出现暴力。所以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必须逃避这个中等收入陷阱。

“十三五”规划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 我们要在五年之后,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很清楚, 明确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的人均GDP已经是7800美元, 五年之后要实现人均GDP12000美元。什么概念呢?从今天开始, 我们每年必须达到6.5%的增长, 人均GDP才会达到12000美元。

另外一方面就是扶贫, 中国现在统计贫困人口是根据中国自己的标准, 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 城市还有1000多万的贫困人口, 这是我们自己的标准, 人均1.5美元/天的收入。如果按照国际标准, 我们的贫困人口规模更大, 因为根据国际标准是2美元/天, 如果这样算, 中国还有两亿多贫困人口。所以从这个社会结构里看, 中国现在的中产阶层还是很少的, 社会底层群体还是太大。

不要对中国经济过分悲观

这个目标确定了, 那么怎么样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实现全面小康人均GDP12000美元, 从现在的7800美元到12000美元, 我觉得还是可以的。现在我们一直在讨论两个百年, 第一个百年的目标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个百年是到本世纪中叶, 把自己提升到一个高收入社会, 我觉得那个阶段比较困难一点, 比接下来五年还要困难一点。虽然现在经济下行, 但是我觉得, 也没有必要很多的悲观, 也有好的方面。

举个例子, 第一, 中国已经完成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 这个非常重要。从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 中国进行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家如果去其他国家, 哪怕是欧美发达国家去旅行的话, 会发现中国现在的基础设施可能是世界上一流的。

第二, 中国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化阶段, 有大规模的制造业基础, 这些是世界上少有的, 现在大家一般把中国看成是世界制造业基地, 光是珠江三角洲就是这样一个基地。这么大规模的工业化, 在其他新兴经济体很难发现, 包括印度, 如果今天我们去印度看看的话, 大家就会发现他们的基础设施不行, 更没有大规模制造业的基础。

第三, 中国的基础教育实在是做得非常好了, 人力资源这方面还是没有问题的。从文化上来说, 也是很重要的, 中国有传统几千年的商业文化。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能逃避中等收入陷阱?因为这些都是东亚文化圈的经济体, 这还是非常重要的。西方也有这个讨论, 为什么早期发展的发达国家(地区), 都是新教伦理圈, 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论述的经济体, 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五个经济体, 成为高收入社会。中国当然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心。尽管“五四”运动以来, 我们做了很多反文化的运动, 但是随着中国文明的自觉, 文明的复兴, 中国越来越像传统的儒家文化圈的经济体的国家。文化的要素, 当然经济学家是不太重视, 因为比较软, 但是我觉得还是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发生长远的影响。

从微观方面的一些经济形势来看, 也有好的地方。中国已经很快开始从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部消费的经济体的转型, 一个明确的事实就是, 十八大反腐败以来, 政府部门的消费, 也就是“三公”消费, 现在几乎是非常小。现在不仅政府部门自己消费减少了, 政府跟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总体来说, 中国的消费水平还是很快提高, 这表明民间的消费增加得很快。

第二方面, 就业市场还是不错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因为以前人口基数很大, 发展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说, 甚至从各个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 就业市场是他们最担心的。温家宝总理那时候提出保8的口号, 担心的就是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 就会产生社会稳定的问题。现在尽管经济下行, 但是就业市场还是有改善的。

第三方面, 新兴产业也在兴起, 尤其是服务业最近几年兴起得非常快。我们现在感到比较悲观的就是有些产业, 尤其是传统产业不作为, 尤其是房地产, 因为以前房地产对中国的经济作了很大贡献, 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 当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另一方面, 因为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过去了, 所以造成了以前的钢铁、水泥等这些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大家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看看, 会发现低端制造业发生了很大问题,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很多产业开始从中国往周边其他国家转移, 这也是很正常的。当然还有农村这一块, 待会儿我们可以讨论农村新的发展动力在哪里, 农业对中国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但是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我们还是要好好考虑的。

中国经济增长潜能是非常大的, 什么潜能呢?中国的经济潜力非常大。中国的消费者要跑到日本去买马桶盖、电饭煲, 买大米等农业产品, 现在中国实际上是日本、韩国、台湾农业产品的最大的外销市场。无论是电饭煲、马桶盖还是农业的技术, 我们是有的, 中国是很容易做出来的, 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当然如果要做欧美的那些名牌服装、名牌包包, 可能需要很长的历史, 但是技术类型的这些产品, 我觉得中国是可以做得出来的, 只是我们不够重视, 是产业升级的问题。

供给侧改革, 就是要有新的制度供给

从这个角度来说, 现在政府提出来创新, 怎么通过创新来触动下一步的改革。一般理解, 好像创新只是一个技术的创新。我自己觉得, 我们不能把创新狭义理解为技术的创新, 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体制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最近李克强总理也讲到这一点, 我也非常赞同, 他把制度创新也包含到创新里面, 是创新的一个方面。

最近提出的供给侧改革, 英文是Supplyside。供给侧改革, 我的理解就是要提供新的制度供给, 要提供新的制度体系。但是我们到现在为止, 大家还是理解的光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供给, 当然经济学意义上的供给也很重要, 我刚才举的例子, 技术供给, 中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但是提供不了技术, 所以通过技术的供给来发展经济。我觉得这个供给更需要制度的供给, 制度供给非常重要。

供给侧改革通过培养新利益来克服老的既得利益的阻碍, 中国的改革都是通过培养新的利益来对老的利益构成压力, 老的利益就是既得利益。要是在没有新利益的情况下, 要改革既得利益, 突破旧利益的阻碍, 也是很难。你要改革老的利益, 是需要成本的, 这个成本谁来承担?所以在体制外培养新的体制, 培养新的利益, 对旧的利益和旧的体制构成压力了, 这些旧的利益、旧的体制就可以去改变自己。同时新的利益也可以消化因为改变老的利益而带来的成本。供给侧改革的提法非常好, 就是要有新的制度供给。

经济层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济政策层面, 也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这是我自己的观察。我们金融自由化很重要, 金融自由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方案, 但是我们现在过度金融化。很多省的实体经济下行, 但是金融经济在上升。我觉得中国现在要发展的是实体经济, 而不是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如果是过度的金融自由化, 反而使得我们的实体经济发展不起来。因为本来金融自由化的目标就是为了帮助实体经济, 但是因为金融这个部门太能赚钱了, 大量的钱反而从实体经济转向了金融经济, 这个趋势我觉得是不健康的, 是不好的。

一般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是因为缺少资本, 当然很多中小企业发展确实是缺少资本, 但是也有很多中小企业发展不是, 主要是缺少投资空间, 而不是金融。实际上, 中国现在是资本过剩的国家, 即使在国有银行拿不到钱, 但是如果这些民营企业能找到很好的投资空间, 他们投资并不是很困难, 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引入外资来做。从这个角度来说, 国有企业改革还要深化, 因为国有企业现在自己不作为, 但是大量的投资空间还是被国有企业占领着。现在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出来了, 分成几种, 一个是商业性的, 就是竞争性的, 一个是公共服务部门, 一个是垄断方面。如果是公共服务部门和垄断方面, 国有企业还可以继续大作为, 要做强做大。我觉得竞争性方面, 国有企业应当退出来, 把大量的投资空间让给民营企业, 这是一个需要改革的方向。

但是现在很遗憾的就是, 大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有些想法不正确。企业就是企业, 国有企业就要赚钱, 不赚钱就要倒闭。现在有一些思想不解放的, 或者比较左的人, 往往把国有企业跟国家命运、跟执政党命运绑架起来, 这不是好现象。一家、两家、三家国有企业倒了, 国家不会倒的, 执政党也不会倒的。所以我们觉得把这个东西不要过分的意识形态化。

上一篇:IT创新下一篇:组织体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