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研究

2024-05-28

观察研究(精选十篇)

观察研究 篇1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Rensis Likert试图通过综合收入报表和收支平衡表上的人力资源数据和财务统计报表, 对人力资源管理作出评价, 即“人力资源指数化”,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的起源。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当时处于理论化, 主观化的热潮中, 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来进行人力资源评价研究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 但是运用企业管理评价数据进行研究的方式却一直在尝试。

用于调查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氛围及组织“软指标”的人力资源指数法 (Human Resource Index) 是由美国教授雷里克·舒斯特 (Schuser) 设计,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指数化研究的一个转折。此法设计的人力资源指数量表由报酬制度、信息沟通、组织效率、关心职工、组织目标、合作、内在满意度、组织结构、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员工参与、工作群体、基层管理、群体协作、管理质量等15项因素组成, 包含了64项关于组织各方面的肯定性陈述, 通过五点量表法填答问卷者给出其对每个陈述语句的同意程度[3]。

二、研究对象选择

经过对多家零售企业进行现状分析, 从观察便捷性、企业社会影响力, 企业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目标企业。考虑到行业稳定性,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范化和数据调查的便捷性, 最终选择苏宁电器连锁店作为研究对象。苏宁电器近年来稳定发展, 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 其身为民营企业的开路者, 在企业管理方面有独特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 采用人力资源部和连锁店管理部门共同负责。

三、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体系设计

1. 设计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指标体系是外来观察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企业氛围的一种主观认识, 因此指标体系应该本着尽可能利用深入企业观察、了解到的直观、真实信息的原则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目标一致性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主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象和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指标体系三者目标达成一致。

(2) 可操作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是用观察的方式来反映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减少参考官方文件和宣传来获取信息。

(3) 整体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体系要包涵关于企业可观察到的全部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可以系统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概况。

2. 体系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指标体系是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观察体系, 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先从理论角度设计体系大体框架, 再通过实践观察获得真实信息后逐步修正完善”的原则, 逐步深入企业观察, 经过五次修正最终确定了我们组的体系。

本文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细则层D及具体含义这五层。目标层A是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准则层B由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印象、员工满意度、企业文化理念四部分组成。其他指标详细见下表1。

四、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 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体系权重。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是得到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值, 输入的比较值必须真实可信, 通常可以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等进行操作, 这样就能减少评判过程中不公平的地方, 尤其是当没有外界资料进行借鉴的时候, 用这种方法从零开始, 可以最大程度地做到公正。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中应用层次分析法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AHP决策分析问题时, 要将问题层次化、条理化, 首先构建出一个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在层次结构模型中, 复杂的问题将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本文把这些层次分为四类:第一, 目标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 是我们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第二, 准则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第三, 指标层。这一层次包括了准则层的子准则。第四, 细则层。这一层次也是准则层的一部分, 是指标层的子准则。

2. 构造判断矩阵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 如果只是定性的结果, 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 因而Santy等人提出:一致矩阵法, 即:

(1) 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 而是两两相互比较。

(2) 对此时采用相对尺度, 以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 以提高准确度。

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的元素aij用Santy的1—9标度方法给出。

在此, 仅列出准则层B对于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

当C.R. (B) <0.1时, 认为递阶层次结构在B层水平的所有判断具有整体满意的一致性。C.R=0.026<0.1说明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所有判断具有整体满意的一致性。

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本文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各项一致性检验, 以提高准确性。通过检验, 我们确定了指标层C对于准则层B的权重。

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设上一层次 (A层) 包含A1, (43) , Am共m个因素, 它们的层次总排序权重分别为a1, (43) , am。又设其后的下一层次 (B层) 包含n个因素B1, (43) , Bn, 它们关于Aj的层次单排序权重分别为b1j, (43) , bnj (当iB与Aj无关联时, bij (28) 0) 。现求B层中各因素关于总目标的权重, 即求B层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权重b1, (43) , bn, 计算按下表所示方式进行, 即 。

上一步我们获得的是一组指标元素对应其上层元素的权重数据。最终, 本文要获得各细则指标, 对于目标层的权重排序, 以此为根据进行方案比较,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实践进行比较指导。最终的层次总排序由细则层D与指标层C的权重进行合成。D层对总体的权重为:

五、指标体系的运用

运用上述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指标体系, 选定四家苏宁电器进行调查研究, 并辅助以大量的员工访谈及对苏宁电器人力资源部的访谈, 获得了四家苏宁电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大量信息和整体组织环境的氛围状况。调查选取的四家苏宁电器均属于经济效益和实力较强的连锁店, 均采用10分制。通过对最终观察指数的对比以及各部分指标的分析, 可以发现较好的薪酬福利管理、招募与培训方案制定、企业社会形象的公众印象、员工的工作印象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产生重要影响。

六、指标体系研究意义

首先, 本文指标系统由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印象、员工满意度和企业文化理念四大指标系统构成, 它们基本上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的职能和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任务流程, 由它涉及的企业员工行为、员工绩效、员工工作态度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信息反馈, 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四大准则层下设九个指标层, 而指标层下又有二十五个细则层, 这个更利于我们进行观察、访谈, 获得的信息也更加详细、明确。

其次, 本文指标体系的各层指标的权重确定采用了较为科学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 比较科学的建立并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个职能的重要程度, 与实际中的情况比较接近, 因此较有说服力。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印象占有较大权重, 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理念、员工满意度权重依次减少,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印象的权重大小也说明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

最后, 本文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简单方便。评价体系中的各个因素也是围绕人力资源观察指数中的“观察”两字, 其中也难免有一些需要与员工交谈才能获取的信息。我们观察到的第一印象可以直接的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 不需要查阅和参考企业专门的文件和材料。最后汇总得出的一个具体的人力资源观察指数, 整体上评价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

摘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体系, 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将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因素量化处理, 从而得出症结所在。指标系统由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印象、员工满意度和企业文化理念四大指标系统构成, 基本上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的职能和工作, 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改进, 同时有效提升企业自身形象。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体系,层次分析法,苏宁

参考文献

[1]Likert R.The Human Organization:Its Management and Value[J].New York:McGraw-Hill, 1967.

[2]Schuster, F.E.The Schuster report:The proven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rofits[J].New York:John Wiley&Sons, 1986.

[3]徐琴, 陈红, 侯章虎.基于层次分析法下人力资源管理观察指数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9年第4期

[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年1月第27套第1期.

[5]徐建平.区域社会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003年5月.

观察动物研究报告 篇2

一、课题的确定及其背景分析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二、课题研究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蜗牛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的小动物,研究身边的小动物可以使研究的过程比较顺利,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在本学期科学的学习内容中,第二章第一节就要学生《观察蜗牛》,那么我选择这个课题也可以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埋下伏笔。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1、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的课题:《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2、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及明确组内成员分工。首先,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见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其次,初步的交流,实验验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等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在表达和交流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

3、学生实验验证的过程。首先,学生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对实验多验证的内容有详细的了解,并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结论。其次,准备好试验中所需要的器材,组员之间分工合作,准备器材。再次,明确实验过程,并应该在边做实验的过程中有学生进行实验记录的工作,以助接下来的书面材料的总结。最后,对于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

4、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除撰写研究报告以外,学生们还通过开展研讨会、制作幻灯片等方式,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也是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

四、课题研究成果

论文及幻灯片制作

五、指导此次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

1、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着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协助学生解决他们活动中遇到的麻烦。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教师不再是权威,对教学内容不再具有垄断。不是教师说的就是标准答案,课题所需的各种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教学方法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它更具有灵活多变性。教师成为更加主动的学习者。从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以及一般的科研方法到课题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

都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否则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需要。同时此次研究性学习也有利于

促进平时的科学教学,学生在活动中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材料,通过研究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3、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更加明确了再研究性学习中应该如何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参与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同时,评价手段、方法也可以是多样性的,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做法。

4、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懂得了实践,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一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养成了勤于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团队意识增强,与他人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得到磨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高中数学卓越课堂观察研究 篇3

在重庆南坪中学老师们眼中,“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卓越课堂的教学有其特有的方式方法,我们对其进行了观察研究,现简述如下:

一、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亲自进行试验,体验成功与失败。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是最恰当的选择。如果教师希望帮助学生形成更独立的更有责任心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的策略也是帮助教师实践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3.让学生小组开展评价活动,在不断“反思”中学习。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一次性的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①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开展评价活动。就高中数学卓越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活动。在教学评价上,既重视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既重视学习能力提升,又关注学习情感和态度。

②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教师应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法是:(1)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2)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经过近3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度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容易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重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

三、展示了教师的教学功夫

1.展示教师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的功夫。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延伸,也是课堂教学中应树立的第一个素质教育观——学习观。

2.展示教师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的功夫。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的延伸,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延伸,也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的第二个素质教育观——人文观。实施素质教育,究其本质是对完整的、健全的人格的追求和培养,即强调教育的人文精神,凸显教育主题的人格特征。

3.展示教师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的功夫。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延伸,也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的第三个素质教学观——发展观。发展观是指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既包含着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转化,同时也包含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向能力结构的转化,而且这种质的转化需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的双向活动中完成。

四、转变了教师的训练方式

1.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问题就是数学的心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成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便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变化,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各种思路中,有时确实存在某种方法比较简单,我们在教学中常采用先发散后集中的策略,所谓集中就是比较各种方法,并说出哪种方法简单,但不能强加于人,要让学生自己比较。

3.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要重视教学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精心安排好课堂练习,做到练有重点、练有层次、题型多样,针对性强。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对中、差等生的帮助,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回答一些问题,学生答错了不应错过机会,要帮助他们学懂,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学生答对了要给予肯定和表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总之,就是说对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积极评价。缺少评价的教学,是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更谈不上把学生教聪明。

小学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篇4

一、科学观察的本质及特点

1. 科学观察的本质

关于科学观察的本质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科学观察作为调查研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并不是一个孤立进行的过程, 其具体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调查研究的目的。其次科学观察有着自己独特的复杂性, 在观察过程中理论知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决定了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观察对象以及对于观察结果做出什么样的解释。再次观察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以及对于观察任务的认知也会在观察过程中产生选择性的注意。[1]

2. 科学观察的特点

爱因斯坦曾总结道:“一个人把实际观察到的东西记在心中, 会有启发性帮助的。我这样说, 也许能够更加灵活地解释它。但是在原则上, 试图单靠观察量来建立理论, 那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 恰恰相反, 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只有理论, 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2]科学观察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理论指导, 也只有在具体的学科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协调下科学观察才能高效进行。科学观察的第二个特点在于目的明确, 在观察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观察是为了对事物进行描述还是分类、是发现问题还是收集证据等, 并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观察方法, 这样在观察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观察的第三个特点在于科学记录, 科学观察是假设与数据的基础, 是假设被证实或者被推翻的根据, 新的解释或者理论也是建立在数据收集和准确表述的基础之上, 因此科学观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科学观察的第四个特点在于解释合理, 在观察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观察者得到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 由这些信息出发所得出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而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 这就需要观察者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并且下一番苦功夫, 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科学观察的第五个特点在于思维渗透, 在科学观察过程中对只是依靠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做出判断, 毕竟太过于狭隘而有诸多局限性, 还应该通过人们的理智对感官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许多未知的方面。科学观察的第六个特点在于意志品质, 观察力的品质主要由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独创性五个部分组成, 个人兴趣和个性对于观察有着强烈的驱动作用,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那些意志坚定不畏劳苦坚持不懈的人才有可能发现最终的真相。

二、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1. 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现状

首先, 小学生的科学观察缺乏计划性, 在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时毫无章法、不够系统。[3]其次, 学生对于观察结果不能做到及时客观地记录, 很多学生出于各种原因并不愿意进行观察结果记录, 对于观察结果记录的重要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且学生的观察描述也容易掺杂个人的猜想和推论。再次,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能积极地提出疑问, 有的是因为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不能形成科学问题, 有的是因为对于自己所提的问题缺乏信心不敢提问, 有的是因为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封闭式问题无法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讨论。最后,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在观察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 一些局部的、片段的有趣或者刺激的现象轻易就让学生失去了观察任务的导向。此外学生在科学观察活动中的参与度也不够, 很多时候小组活动只是由一两个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完成观察活动的大部分工作, 其他学生只是旁观或者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2. 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囿于学科知识的匮乏, 在科学观察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是只能考虑一部分的变量, 只想观察期待出现的观察结果, 很容易忽略观察中发生的其他现象。倾向于注意各种现象孤立的特征而不能考虑所有的证据。[4]同时受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小学生在观察之前容易对观察结果产生一定的期待和预测, 而这种期待和预测建立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会影响学生的期待, 而这种期待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科学观察。此外, 教师对于科学观察的观念和看法, 对于科学观察本质和重要性的理解, 影响着他们在科学课堂上教学策略的选择, 并进而对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在观察材料的选取、小组成员的数量和构成、观察的环节设计和时间安排等也会对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1. 教师深刻理解科学观察的复杂性

小学科学是学生正式的科学启蒙课程, 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观察的能力。前面已经论述了科学观察的复杂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绝大多数的观察并不能称之为科学观察。而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应该提高认识, 充分意识到科学观察的重要性, 不能只是将其当成一种简单的技能。根据科学观察的本质和特点并结合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教师应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实现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例如在注意力方面, 学生的现状是目标不明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注意众多与观察目的不相关的特征。教师设置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注意相关特征、根据目的进行选择性注意、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是排除干扰因素、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适当给予学生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注意和推理

首先, 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交流逐步调整期待和观察方法, 当学生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进行思考、讨论和组织他们的观察活动时, 他们就会根据周围环境反馈回来的信息调整自我期待和寻找新的观察证据。例如当学生以小组形式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呈现给全班同学时, 其他组的学生就会对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讨论, 然后本组学生再根据同学的批评做出自我修正。经过这种反复的记录、陈述、讨论、批判和修正之后, 学生会采用一种不同于日常观察而更接近科学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此外讨论也有助于找到组织观察对象的标准, 有助于提出基于学科知识、理论和实践的共同问题, 可以让学生的期待变得更加清晰。其次, 通过提问指引学生进行逐步的推论, 提问是学生了解复杂世界极具启发性的方式, 当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和比较时提问也是最有效的辅助策略, 教师在观察过程中不断重复“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 这样会形成一个连续性的周期。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现象的特征, 然后对照所提问题再对自己的观察进行审视和提炼, 进而忽略不相干的信息, 注意到那些关键的特征并进行整体分析。

3.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很多学生热心于仔细观察那些新奇的事物, 但是很少有学生愿意去进行观察记录, 更不用说自觉地从观察记录中思考和寻找实验结果的解释。而且学生知识的局限、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明以及教师教学目标的模糊都会导致学生的观察记录中出现很多不完全和不相干的信息。学生对于问题感兴趣的程度, 学生能否使用自己独特的记录方法, 教师在记录过程中的指导等也会对观察记录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挖掘问题的趣味性,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熟悉的记录方式, 组织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批评和修正自己的记录, 在观察记录和利用观察记录解释实验结果的实践中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

4. 教会学生认识观察陈述与推论的区别

陈述是指观察者对于通过感官所收集到的信息的一种描述, 推论是指观察者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结果做出的解释。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的过程中, 不但要让学生通过感官收集信息, 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展开合理的推论。而在这之前,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陈述和推论的区别。推论是对大量观察数据的一种可能性解释, 因而当学生对于观察结果想不出合理的推论时, 教师应该进行启发式提问。推论并不总是正确的, 教师要督促学生更加努力地收集信息和数据来证明自己的推论。推论会受到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观察结果的解释和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查汝强, 江枫, 邱仁宗,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 范岱年,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3]吕静.小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立足教材实验,深化学科教研,着眼课堂教学,力求尽早尽快地让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达到深化专题研究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校继上学期语文学科开展的“诊断式听课”后进行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通过诊断分析研究、教育叙事以及案例教学等校本研究方式,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自主学习意识、探究意识、能力培养的作用、意义和策略等进行实践研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不断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

三、主要工作

①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形成共识,获取经验;

②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通过经验交流,研究课指导,互动交流,深化研究;

③征集专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然后筛选经验、整理推广; ④形成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叙事研究报告。

四、研究小组

五、分月工作安排

9月

拟定小学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实施方案,9月16日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发放表格一即“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之提出问题”。10月

总结9月工作。每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组内教师互相听课,不得少于两节,发放表格二“语文教学片断记录”。

11月

总结交流10月工作,教师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反思,发放表格三“比较分析表”形成完整教学案例。

12月

11月工作总结,筛选经验、整理推广,每位教师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叙事研究报告完稿。1月

高职新生适应状况的观察研究 篇6

【关键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高职新生 适应 观察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0-01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14年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共招生721.4万人,其中,高职(专科)招生338.0万人,比例达47%,占据了招生规模的半壁江山1。高职生心理健康对其成长成材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刚入校的新生而言,他们在适应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惑。做好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使用观察方法探究新生适应问题,以期能为提高新生适应能力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 被试

选取河南省郑州市某高职院校大一新生作为被试,随机抽取65名学生,其中男生30名,女生35名,人文社科专业28人,理工专业37人。

1.2 研究工具

在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基础上,编制《高职新生适应问题开放式问卷》。通过“大学以来,最令你困惑的事情有哪些?”、 “你觉得哪些事情压力很大?”、 “目前,还有哪些其他的事情你尚未适应的?”三个问题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适应性问题。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

1.3 结果分析

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填答结果,从中可以发现新生适应问题的集中趋势。采用EXCEL10.0进行数据分析。经过词条筛查,得到有效词条195条,有效率为97.5%。整理筛查后的有效语料如表1所示。

表1 适应问题词频汇总表

从表1的数据结果可知,高职新生的适应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环境不适应、无法合理安排时间、恋爱问题、对未来就业迷茫和学习问题等。

2 讨论

总体上,高职新生适应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涉及学习和生活、未来发展等各个方面,且比较普遍。其中,对生活环境不适应(64.6%)、无法合理安排时间(36.9%)、生活支出的财务管理问题(32.3%)、恋爱问题(30.8%)、对就业迷茫(29.2%)、学习问题(21.5%)为排名靠前的几个问题。探究这些适应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对生活的不适应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有关。刚入校时,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开始面临集体生活适应问题。部分学生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支出的财务管理等,都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的欠缺。如何适应大学集体生活,是对个体的自我管理、独立生活能力的考验。

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趋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学习方法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自控力和主动性较弱的学生,无法合理规划安排学习时间。还有一些同学觉得现实中的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差距大,难以安心学习。

3建议

3.1 个人层面

首先,提高自理自立能力。“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其次,理性处理人际关系 。应遵循人际交往的平等、真诚、宽容、求同原则,加强沟通和了解,多进行换位思考。同学之间出现观点的碰撞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都是正常且自然的。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第三,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不仅是自己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自己的能力、兴趣、学习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应选用合适的社会尺度,用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自己的差距,减少平庸化,增强自信心。新生也应对理想大学与现实就读学校进行调整,减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

3.2 学校层面

首先,开展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应加强入学教育,使他们尽快了解学校,融入大学环境。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提高专业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适应性教育包括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专业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开展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组织、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交往能力,充分发挥专长,体验掌声和赞扬,在组织中获得归属感。

最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学生时间管理能力。高职实行的是三年制,在校时间短;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重视学生的实习。应当在入学后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提供相应的时间管理方法指导,使学生尽早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 http://www.moe.edu.cn/jyb_sjzl/s5990/201511/t20151125_220958.html ,2016-04-17.

[2]王云峰.高校新生适应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1.

[3]黄时华,吴广宁,钟泳如,龚文进. 高职新生无聊倾向性、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7:84-90.

[4]吴佳,高职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5):16-18.

冰雪环境下黑鹳生态观察研究 篇7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东北边缘灵丘县境内,西与繁峙县、北与广灵县接壤,东与河北省涞源县、南与河北省阜平县毗邻,地处东经113°59′~114°29′,北纬39°02′~39°24′,是晋冀两省交界地带。保护区内山大沟深、悬崖峭壁、峰峦叠嶂、林草茂盛、溪流潺潺,相对高差大,属中纬度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9℃,年均降水量500~560 mm,无霜期160~180 d。冬季以强冷空气和寒流为主,降雪少,寒冷干燥;春季升温快,风速大,蒸发强而降水少;夏季降雨量集中,湿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仲秋雨量骤减。主要有5条河流穿越流经保护区(唐河、上寨河、下关河、独峪河、冉庄河),水源充沛、溪流密布,在各流途中均有清泉溪水,这些清泉溪水都为暖泉温水,沿河两岸有较好的湿地和良好的植被,部分河流冬季不结冰,河流溪水中小鱼、小虾、蛙类等浮游生物较多,并有鲜活嫩绿的水草生长在其中,为黑鹳越冬栖息准备了充分的食物。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营造了适宜黑鹳栖息、繁殖、越冬的良好场所。据有关资料和专家记述,黑鹳在西班牙为留鸟,在其他地方均为候鸟,而在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却为留鸟。而且黑鹳有春夏季节分巢繁殖,秋冬季节群聚越冬的生活习性。群聚地点一般选择在地处深山、人迹稀少、山势陡峭、悬崖浅洞、温泉溪水较多且冬季不结冰、食物来源较多、黑鹳觅食比较方便的深山悬崖地域[1,2]。

2 调查方法

相对于春夏繁殖哺育季节而言,一般黑鹳在秋冬季数十只群聚在一起,觅食时按照较固定的路线区域活动,范围可达到数千米,食物短缺时,为寻找更多的食物,觅食行程会更远。针对这一特点,选择了黑鹳栖息觅食地和群聚夜栖地,从2009年9月1日开始,按照每旬1 d全天候进行观察,观察其活动规律、数量、出巢和归巢时间、飞出、飞回方向、黑鹳觅食时间长短、食物成分构成、站立及走动、嬉戏、飞翔等生命活动进行情况及区域生境特点,包括河流水质、冰雪覆盖及结冰情况等。调查借助工具有计时器、8×12倍双筒望远镜、数码照相机、摄像机、GPS、鸟类观察识别手册等。

3 调查结果

3.1 2009—2010年秋冬春气候变化情况

与正常年景相比较,2009—2010年秋、冬、春3季灵丘气候较为反常,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一日最大降水量、最大积雪深度等多项数据与正常年景相比下降明显。特别是入冬头场雪降得早,2009年11月10日即降入冬第1场雪,比正常年份早1个月左右,连续降雪日数为4 d,降水量为20.4 mm,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5 mm,最大积雪深度为10 cm。11月平均气温-3.5℃,比正常年景低6~7℃,11月最低气温达-17.1℃,比正常年份最低气温低10~11℃,整个11月雨雪天气7 d,积雪日数21 d。2010年1月最低气温已达-25.1℃,接近该月历史最低气温-26.5℃,最大积雪深度达6 cm。整个冬春季节降雪达13次,连续降雪超过3 d的3次,甚至到2010年4月26日,在正常年景早已春暖花开,仍然连续降雪2 d。可以说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4月都在严寒中度过,具体气象资料见表1、2。由此导致了保护区内黑鹳的群聚越冬、觅食、栖息、繁殖等生命活动进行都受到了严重影响[3]。

3.2 黑鹳生存环境及栖息规律变化情况

(1)正常年份黑鹳越冬栖息情况。通过观察记录比较,研究人员发现正常年份,在灵丘自然保护区黑鹳一般活动聚居地栖息环境为地处深山,气候温和。黑鹳越冬活动的河水溪流一般都为暖泉温水河段,冬天不结冰,或结冰期非常短,水质清澈透明,浮游生物丰富,水温比较适宜黑鹳活动,食物充足。很少出现草滩湿地被冰雪覆盖的情况[4]。

在正常年份,冬季黑鹳觅食的地方也比较固定,一般都在距离黑鹳栖息的巢穴附近,活动半径也比春夏季节小,觅食的地域为巢穴周围5~20 km范围内河流不结冰、水湿度较适宜的河流草滩湿地中,而且这些小河溪流中鱼类等浮游生物以及其他食物较多。

正常年份在灵丘保护区群聚越冬的黑鹳活动范围由其自身的体质状况和栖息地的食物来源决定,部分体质强健、飞翔能力强的成鹳相继向周边地区较远的区域进行觅食活动,部分体质较差的老成鹳和年幼亚鹳留在区域较近处觅食栖息,到了傍晚归巢群聚夜栖。黑鹳栖息活动较有规律性,在出巢活动时基本是统一行动,在归巢时也是很有时间性,可以说是早出晚归,一般冬季每日6:00日出时就从群聚栖息的悬崖穴洞中相继飞出,绕山涧旋转一两圈后向觅食地飞去。17:30左右太阳落山时开始飞归巢穴。从出巢和归巢方向来看,黑鹳早晨飞出巢穴觅食的方向和傍晚飞回的方向较为规律,早晨均从栖息地向西北和东北方向飞去,傍晚还从原飞去方向归来。

(2)栖息环境变化情况。在冰雪气候环境下黑鹳的栖息活动情况受到了很大影响。由于2009—2010年秋冬春季节保护区内气温明显偏低,河流封冻时间早,甚至一些往年不结冰的河流从11月初头场雪过后也开始结冰,直至翌年3月。而黑鹳活动较为频繁的草滩湿地则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据调查,黑鹳群聚活动栖息地域80%~90%的草滩湿地被积雪覆盖,积雪厚度平均在3~4 cm,最深处达6 cm。90%以上的山泉溪流结冰,结冰期从2009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冰层厚度在0.5~1.5 cm之间。即使不结冰的河流,河水中浮游生物也大为减少。黑鹳作为大型涉禽,食物所需量比较大。据观察,黑鹳一次要吃20多条长约1.5 cm的小鱼,停歇十几分钟后继续开始觅食。因此,在冰雪严寒气候条件下,黑鹳的食物来源大大减少,给黑鹳生存带来很大影响[5]。

(3)觅食区域变化情况。在冰雪天气下由于冰雪覆盖,觅食困难,黑鹳的觅食半径较往年明显增大。方圆20~50 km范围内均发现觅食黑鹳,有的种群最远到达周围县区如广灵以及河北省一些地区觅食。飞行距离延长,觅食困难增加。

(4)栖息时间变化情况。与正常年景比较,由于天气寒冷,觅食困难,食物短缺,在冰雪气候环境下黑鹳的出巢时间推迟2 h左右,归巢时间则提前1.0~1.5 h。一般情况下每天8:00左右飞出,16:00—16:30飞回。活动半径则明显增大,出巢和归巢时间变得不规律,出外觅食距离长的归巢较晚。

(5)活动规律变化情况。小群分散活动出现。在正常年景黑鹳栖息活动较有规律,出巢、归巢、觅食一般都是集体行动。在冰雪天气下则分成最多6只、最小2~3只的小群分散活动,一般早晨从群聚栖息的悬崖穴洞中相继飞出,但傍晚不一定全部归巢。究其原因,可能是有的黑鹳因觅食路途较远或受风雪侵袭而掉队或受伤不能归巢[6]。另外,经观察发现,黑鹳在冰雪天气下觅食过程中经常在一地站立不动达数十分钟,而走动、嬉戏则明显减少,可能是为了节省体力。

(6)受伤死亡数量增多。因觅食遭遇风雪受伤甚至冻饿而死的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多,观察期间就发现受伤黑鹳6只,因冻饿而死的黑鹳4只。

(7)食物构成发生变化。通过解剖受伤死亡的黑鹳发现,在冰雪气候下,由于河水中浮游生物减少,不能满足黑鹳取食需要,在北方严寒气候下其食物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小鱼、小虾外,大量湿地草丛中的甲壳虫、死蚂蚱、蛙类、软体动物、昆虫等都成为黑鹳的食物[7]。

(8)越冬数量较往年减少。从2007年11月开始,研究人员连续3年对黑鹳在灵丘自然保护区越冬情况进行了观察,在正常年景保护区内越冬黑鹳在40~50只[8]。仅以花塔、唐河峡谷2处洞巢为例:2007、2008年,花塔洞巢群聚数量一般开始为3~5只为小群,最多时为12只,唐河峡谷一处巢穴内,最多时为32只。而2009年冬季冰雪气候下保护区内黑鹳群聚越冬数量则较往年明显减少,花塔洞巢群聚数量最多仅7只,而唐河峡谷洞巢最多仅发现19只黑鹳群聚栖息,较往年同期群聚数量减少近2/3,由于技术手段难于认定其原因[9]。具体观察情况见表3、4、5。

注:观察地点为唐河峡谷,同下表。

4 保护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处于自然保护区内群众,发现因冻饿而受伤的黑鹳及时报告野生动物救护部门加以救助,提高有效保护的自觉性,为黑鹳生存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加大冬春季节依法管护力度,打击各种破坏自然环境,特别是对自然保护区濒危珍稀动物繁殖栖息地的破坏行为。

(3)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黑鹳集中繁殖栖息地建设黑鹳救护及繁育基地,建设小鱼塘、小水库等,按时投放补充食物,有效地补充冰雪天气下黑鹳的食物来源。

(4)加强科研力度。黑鹳现存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为抢救性保护该濒危物种,建议有关部门选择适宜地区建立黑鹳人工繁育基地,有效扩大其种群数量,拯救濒危物种。

(5)希望能够引起有关专家学者注意,将受冰雪等自然灾害影响下黑鹳的生命活动规律等列为研究课题,对于促进黑鹳生物学研究,探索黑鹳就地保护有效措施,促进黑鹳野外种群数量的稳定和逐步增多,促进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基于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当地气象数据及黑鹳在冰雪环境下栖息觅食及群聚越冬等活动数据,分析了黑鹳在冰雪气候环境下出现的栖息环境变化、觅食区域增大、栖息时间不规律、活动规律变化、受伤死亡数量增多、食物构成改变、野外越冬种群数量减少等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建议,对于研究探索冰雪气候环境下黑鹳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在冰雪环境下黑鹳越冬生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黑鹳,冰雪环境,生态观察

参考文献

[1]汪松,郑光美,王歧山.中国动物红皮书.鸟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6-28.

[2]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4-137.

[3]王川,梁生俊,周丽峰,等.近54年陕西两次冰雪灾害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0,29(4):947-956.

[4]刘焕金,卢欣,申守义.山西省黑鹳繁殖地的调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9(1):64-66,28.

[5]孙砚峰.河北平山湿地水鸟群落结构及黑鹳(Ciconia nigra)的觅食生境选择[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6]唐文章,任国鹏,陈光楷,等.香格里拉纳帕海高原湿地越冬黑鹳生境选择[J].吉林农业:下半月,2009(12):68-69.

[7]冯理.纳帕海黑鹳越冬生态观察[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8.

[8]王春,张智,刘伟明.黑鹳在灵丘自然保护区越冬观察[J].山西林业,2008(1):21-22.

南马路小学语文教学观察研究 篇8

语文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启蒙,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 语文也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工具, 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 是写作、表述、理解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忽视了语文学习, 其实就是在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设下了障碍。语文就是一项综合的童子功, 等以后意识到语文基础薄弱的时候, 再想补救就可能困难重重。南马路小学十分重视语文教学。在五项“童子功”中, 阅读、写字、背诵、作文都是语文课教学中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 南马路小学的语文教学尤其重视这几项基本能力的培养。

1 写字与背诵

南马路小学重视写字教学, 写字是基础中的基础, 语文教师领着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认, 一笔一划地习得常用汉字, 他们认为这个过程是孩子们以后无法弥补的。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写字能力的培养, 创设了校园写字节, 设立“临池奖”和“笔耕奖”, 调动了学生写字的兴趣。笔者观看了学生的展示作品, 在教学楼大厅展板上贴满了各年级学生的字帖, 很难相信工整的字迹是出自二年级小学生之手。在南马路小学, “提笔就是练字时”已经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习惯。为解决学生汉字的回生和遗忘问题, 老师们研究出“汉字早上好”的教学方案, 每天早晨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对学过汉字的再认识, 并形成了不同年级的操作个案。在实践中, 老师们发现如果能把学习汉字变成乐事, 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识记为有情有趣的观察, 有滋有味的思考, 识字就会变得轻松愉悦, 读写就能够提前实现。

在汉字教学的基础上, 南马路小学还十分注重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 除教材规定的背诵内容之外, 老师们还补充了三万多字的背诵内容, 按年级分为快乐童谣、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和现代美文。老师认为背诵决定了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 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基本功。老师们合理利用时间, 采用科学方法, 围绕背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的老师利用午间休息或放学整理书包等琐碎的时间让学生听名家朗诵的经典诗文, 有的老师让学生们在听录音的同时读文字, 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 从而更有效地强化记忆效果。在不知不觉中, 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 逐渐背诵出越来越多的古诗文, 逐渐形成了受用一生的“原始积累”。

2 阅读

在五项“童子功”中, 阅读是重中之重。语文老师在各自的班级里成立了读书会, 开展了晨读十分钟、经典诵读、名著伴我成长等特色读书活动, 还为学生建立了阅读档案、背诵档案。一个学期下来, 每个学生都阅读了大量优秀作品, 诵读了几十遍经典诗文, 一些优秀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远远超过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还出版了自己的刊物——《幸福公社》, 其中的栏目有精品盘点、佳文鉴赏、点滴心得、亲子悦读、好书推荐等等。

南马路小学开展了绘本工程的活动, 成立了小脚丫书友联盟, 让孩子们在交换书的过程中以书会友。6~9岁是孩子发展阅读能力的过渡期, 这一时期, 学生学习阅读能力的方法, 并开始通过阅读来学习。所以, 在小学阶段, 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南马路小学的老师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与尝试。老师们领着学生逛书店, 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 学校还开设了以读书为主的校本课程, 并设立了“樟树儿童读书奖”。学生们以获奖为荣, 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南马路小学的语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 将之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结合, 不断研究最适合学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通过研究, 老师们明确了要想做有理解的阅读, 学生每天的朗读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 默读时间不能少于一小时。

二年级语文老师介绍了晨读十分钟的活动。每天早自习老师们会选择短小的故事给学生朗读, 一次读一篇。朗读带给孩子们的震撼是巨大的, 孩子们在故事与诗歌的熏染中的变化也是巨大的。他们逐渐认识到了世界, 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思想, 思维相互碰撞, 更加增强了对阅读的热爱。老师们还专门研究了低年级学生的聆听与阅读, 在班级读书会中开展了老师读学生听的活动, 用感动人的故事把人类的基本感情告诉孩子。老师们还制作了电子书, 精选了故事绘本, 把图画拍摄下来, 由老师配音, 制作成课件, 并把电子书传到校园网, 让低年级的各个班共享, 孩子们在一遍遍的聆听中, 得到了语言文字的滋养。

3 写作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 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把作文变成作品的平台——《万叶集》。万叶集上发表的是孩子们的小作文, 小片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点燃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每一期的万叶集学校都会印发给学生和家长欣赏, 面对几百人的读者群,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读者和权威的评判者。学生的作文成了有分量、有价值、有读者去阅读的文章, 这也成了写作的内在动力。笔者翻看了2010年第一期《万叶集》, 其中都是孩子们当堂写的小练笔, 包括整篇文章, 也有作文片断。其中有命题的作文, 也有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写的故事、童话, 还有孩子们记录日常身边所见所闻的点滴心得。正如老师们所说的一样, 看到孩子们精彩的篇章, 由衷地希望这份刊物渐渐地汇集万页, 印证童年最珍贵的回忆。

在二年级语文课即兴写话展示过程中, 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在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关的10个词语中任选5个写一段话, 要求语句通顺, 字迹工整。即兴写话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 还可以测试孩子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确实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孩子们看到这些词语后, 专心致志, 都在认真完成这个挑战。从他们专注的表情上, 可以看出他们很投入、很乐于去写。二十分钟过后, 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小作文, 可以看出虽然都是简短的话语, 但是他们语句的通顺, 而且都选择了5个以上的所给词语, 其中还有一个孩子用上了题目所给出的全部10个词语, 而且孩子们自然流露与倾吐出自己的情感。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极其丰富, 并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孩子们在朗读展示写话作文时不怯场, 而且每个孩子都富有感染力, 真实情感的流露更能打动人心, 很难相信这些孩子们只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将内心所想所感与自己稚嫩的文字结合的如此美妙, 在即兴写话的训练中孩子们情感的熏陶与语言的运用相得益彰。

对南马路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察使我感触很深, 现如今, 出于某些功利性因素, 全社会普遍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不够, 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语文教学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然而语文是工具, 是基础, 学好语文, 才有理解能力、才有表达能力, 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才有帮助。南马路小学的语文教学很有特色, 写好字、记经典、读文章、练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们每天的必备工作,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收效也就逐渐凸显出来。笔者看到的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展示, 南马路小学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做, 选择最本质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课程内容, 将每天必做的、司空见惯的事情做好做精, 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对孩子们才是最实惠的、最有用的。

摘要:简要分析了南马路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关键词:南马路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赵翠娟.开启学校管理新思路-谈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点滴体会[J].人民教育, 2003, 8.

观察研究 篇9

蒋彦廷是个活泼又调皮的男孩。不管批评还是表扬, 总是笑嘻嘻的满不在乎, 只有老师发火了时, 他才讨饶道歉说对不起。但还没等老师转过身, 就故态重演。有时还会来点小闹剧, 搞点小破坏, 常有小朋友告状。因此大家不喜欢跟他玩。好动的他, 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 最多几分钟, 注意力就转移了。他自控能力差, 常有些不良习惯性小动作, 如咬指甲、咬衣服等。做事大都半途而废, 有头无尾。没有纪律观念, 缺乏良好习惯。

二、观察实录

实录一:活动时, 小朋友都举手回答, 而他张口就说, 要不就站起来。当大家都为他的行为感到不安时, 他却开心地一会儿咬着手指, 一会儿跪坐椅子。其他小朋友在思考问题时, 他却看着窗外。不时去惹旁边的小朋友。实录二:桌面游戏中, 小米哭诉“蒋彦廷抢东西”。小米的小汽车在他手上。这时小宇也跑来说:“老师, 他还想拿我的呢。”他却若无其事, 真是又气又好笑。实录三:午餐后看书, 他也拿了一本翻阅。老师刚想表扬, 就听哗啦一声, 小朋友报告:“老师, 蒋彦廷把书撕坏了。”他一脸无辜地说:“不是啊, 我翻翻它就坏了。”

三、观察分析

由上可见该幼儿特点:

1. 没有规则意识。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 非常自由、散漫, 缺乏对注意事物的耐心。

2. 好奇心强。

不管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 对他的吸引力非常大, 有的东西他总想弄个明白, 因此就玩玩弄弄, 有时把东西也搞坏了。这种行为有时并非故意所为, 但其结果肯定是不好的。

3. 具有嫉妒心理。

嫉妒心是一般人都有的心理, 比如看到别人有好看的好玩的东西时, 希望自己也能有, 特别是像蒋彦廷这样的孩子, 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甚至进行抢夺。

4. 小动作多, 多表现为手脚不停, 让其安静下来难度较大。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在家访中知道他一直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 爸爸经常在外面工作, 妈妈又是在找工作期间, 放在孩子身上的心思也不多, 很少与孩子沟通, 对孩子的关心更是缺乏。由于爷爷奶奶是隔代的, 对这个孙子也是百依百顺, 孙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时常放任孩子一个人玩, 缺少与同伴、家长的沟通、交往。而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也不当, 当孩子想沟通时, 家长并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 使孩子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没能很好地加以纠正, 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 不是用一些粗暴的方式解决就是丢给爷爷奶奶管, 不会分析原因, 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育子女问题方面的经验少之又少。儿童在5~6岁时, 道德规范远远没有达到内化的水平, 所以需要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耐心地指导与引导, 不断地强化, 使孩子的道德观始终在良性的规定上发展, 让孩子明白幸灾乐祸是不对的;做错事就要道歉;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用抢的方式来得到, 这样是没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的, 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要学会帮助别人而不是伤害别人等等, 如果孩子在犯错后有了第一次向他人道歉的意识, 并且得知犯错后道歉是正确的行为, 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不会得到不好的后果, 这样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规范。

四、教育措施

1. 指导设想。

(1) 以师生间的平等原则,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慢慢地改变蒋彦廷身上的种种不良习惯。 (2) 教师给予蒋彦廷特殊的关爱, 在生活方面对其无微不至地关怀, 在学习方面随时随刻地督促, 努力培养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3) 善于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抓住鼓励表扬的机会, 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与欣赏, 让他知道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 (4) 家园联系, 调整家庭教养方式。通过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互相沟通, 家园之间交换教育孩子的经验,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

2. 措施。

(1) 增强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情感体验。第一, 体验成功。孩子的绘画能力不是很好, 经常乱涂乱画, 没有耐心。但有一次, 他却画得非常成功, 教师及时地表扬了他, 还在集体面前展示了他的作品, 并奖给他一颗五角星。他开心极了, 从这以后, 他画画不再是乱涂乱画了。教师的一声“画得很好”、“你真棒”, 教师的每个微笑都给了他鼓舞与激励。从此他对画画也有了更大的兴趣, 每天来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纸画画, 画完后, 自豪地跑过来开心地对我说:“胡老师, 你看我画得漂不漂亮啊?”第二, 榜样作用。蒋彦廷走路时经常会推挤小朋友。我对他说:“如果你走路时慢慢地走, 不推不挤就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你看, 莫凡小朋友走路慢慢的, 眼睛看好了走, 她就不会撞到别人, 也有很多的好朋友。”他使劲地点点头。第三, 赏识激励。每个幼儿都有闪光点。蒋彦廷爱劳动, 教师可以用赏识的语气对他说:“蒋彦廷真能干, 真是个勤劳的好孩子。如果以后做事一直这样认真, 上课时举手发言, 那老师小朋友就会更加喜欢你了。”他点了点头说:“知道了, 胡老师。”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行为, 了解幼儿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针对蒋彦廷好强、爱帮助人的特点, 既要保护他的这种积极性, 又要引导他做错事要敢于承认错误, 勇于道歉。用爱心去感化孩子, 交换信任, 期待蜕变。 (2) 利用游戏促进自我控制能力。利用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加强注意力的训练。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督促幼儿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 家园合作, 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每个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管自己的工作多忙, 都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与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同时, 也要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及时地与老师联系, 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针对出现的情况及时与老师进行交流, 共同寻找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措施。

五、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 蒋彦廷变好了。特别是自控能力有了明显进步。活动时, 孩子们都按老师的要求动手操作。蒋彦廷控制不住自己, 想离开座位, 老师就用眼神提醒, 他就不敢了, 孩子们都愿意和他说话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幼小时如能正确引导, 他就会闪光。教师要以爱心来关注幼儿, 了解他们,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有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只要努力坚持, 家园配合, 孩子就会转变。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幼儿日常表现的追踪观察, 分析了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改进措施。

阿奇霉素治疗中度痤疮疗效观察研究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4月本院治疗的148例中度痤疮患者。纳入标准:患者15 d内并未内服或外用对痤疮有影响的药物。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血管、肝、肾与造血系统病症者;②对本次用药过敏者;③孕妇、哺乳期妇女。合并糖尿病12例, 高血压9例, 依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74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 女36例, 年龄18~35岁, 平均年龄 (25.7±6.6) 岁;观察组男40例, 女34例, 年龄19~36岁, 平均年龄 (26.2±6.5)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口服阿奇霉素肠溶片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1137, 规格0.125 g×12片) , 1次/d, 2片/次, 首次1片, 持续使用1个月。

1.2.2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4182, 规格50 mg×24片) , 2次/d, 3片/次, 持续使用1个月。治疗期间注意对患者饮食的调节, 禁止进食辛辣食品, 多饮水;另外患者均配合以0.025%的维A酸乳膏外用, 于每晚睡前使用1次。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皮损减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头晕、恶心、腹部不适) 。

1.4疗效评价标准[2]依据治疗后皮损减少情况做疗效判定, 痊愈:皮损消退>90%;显效:皮损消退70%~89%;有效:皮损消退30%~69%;无效:皮损消退≤29%。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χ2=6.831,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轻微恶心及腹部不适等, 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5.4%;对照组有1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20.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痤疮属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致病球菌有着较好的抗菌作用[3]。相关研究表明, 阿奇霉素口服或静脉滴注给药, 其血药半衰期可长达35~48 h, 其在停药72 h内仍可保持最小有效抑菌浓度, 依据这一特点, 每日只需1次服药, 治疗效果与多次服用罗红霉素相同, 此外, 不必连续给药, 可避免产生耐药性及连续给药所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临床研究认为, 阿奇霉素的应用可有效抑制痤疮杆菌, 起到较强的抗炎效用, 故对中度痤疮具有较好疗效[4,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总有效率 (97.3%) 显著高于对照组 (85.1%) , 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4%) 显著低于对照组 (20.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较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具有口服吸收效果更好、血清药物浓度更高的优点, 可有效治疗中度痤疮。李静等[6]在相关研究中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均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涂患处, 此外, 治疗组口服阿奇霉素颗粒, 首次加倍, 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本组研究结论吻合。

综上所述, 阿奇霉素治疗中度痤疮具有确切疗效, 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可作为治疗中度痤疮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力俭.阿奇霉素联合红蓝光治疗脓疱型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4 (30) :73-74.

[2]弓月, 周淑英.阿奇霉素治疗中度痤疮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36) :4043-4044.

[3]何世祺.阿奇霉素联合二丁颗粒治疗痤疮.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2) :213-214.

[4]黄剑清, 廖伟坚, 江爱萍.自血疗法联合维胺酯和阿奇霉素治疗重度痤疮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18) :1549-1551.

[5]彭炜.阿达帕林凝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3, 34 (36) :7651-7652.

上一篇:IBA下一篇:小微型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