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和谐

2024-07-31

人格和谐(精选十篇)

人格和谐 篇1

一、健康人格是和谐的基础

和谐校园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内心和谐、人际和谐、学生与学校(包括学校要求、主流意识等)和谐。从内心和谐到人际和谐,再到校园和谐,这是一个循序构建的过程,后一个层次的和谐总要依赖于前一个层次的和谐,只有这样,和谐才有基础,才能稳定,也才可以长久。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以学生的健康人格为基础。

(一)要实现内心和谐需要培养健康人格

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反映的是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 是相对稳定的、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心理状态以及心理过程的特点等多种特性有机结合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人的气质、能力、性格、需要、理想、信念等,也称个性,其核心是性格。伟大诗人歌德说过:人们最大的幸福乃是人格之欢乐。健康人格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是正确的自我意识,五是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不难看出,从认识到情感,从态度到行为,从自身到他人和社会,健康人格涉及个体心理的方方面面,是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是学生内心和谐的集中体现。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不仅主动地与环境取得平衡,而且其心理活动与机制也在不断地实现着内部的平衡。正是这种内部的平衡和谐,促使学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促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二)要实现人际和谐需要培养健康人格

诚信友爱是人际和谐的核心,也是校园和谐的核心。校园的诚信友爱主要表现为学生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些必须以学生健康的人格为前提基础。首先,校园的诚信友爱是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土壤中孕育的,而良好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人格健康的程度。人格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常常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纳,因而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其次,校园的诚信友爱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维护,也需要内心信念的坚守,这个内心信念就健康人格。人格体系中的信念、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是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积极、乐观、追求真善美的健康人格能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需要,并激发、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发和维持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活动。

(三)要实现校园和谐需要培养健康人格

校园和谐既表现为学生接受学校主流意识,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也表现为学生拥有较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发掘潜能,而不是弄虚作假、不学无术,更不是面对他人的优秀由羡慕发展到嫉妒恨。要实现校园和谐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因为从内部心理机制来说,健康人格是一种和谐发展人格;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健康人格是一种高效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格。一方面,拥有健康人格的学生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人和事物,这种积极的心态,使学生充满好奇和活力,并心存高远,不满于现状,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弥补短处和不足,不断寻求自我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拥有健康人格的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应对各种挑战,开拓创断,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不气馁、不言败,从而使校园活力涌动。

二、拓展心理教育路径,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是学生的认识与行为长期的积累与凝聚,是他们个体与客体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进取的结果,是外部影响与自我修养相结合的产物。

(一)注重环境熏陶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正如美的事物会熏陶美的灵魂一样,健康的环境会培养健康的人格。校园环境的优化和学生人格的健康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校园环境优化的同时,学生的人格也得到熏陶。首先要维护和实现校园的公平正义。俗话说,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预防不平衡、偏激等不健康心理的产生,才能使学生心态平和,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次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良好氛围。学校和老师,都要重视学生的发展,维护他们的权利和利益。第三,要从小处着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同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知是前提和基础。对青年学生来讲,知来自于教育和引导。正如列宁在总结俄国工人运动的时候所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健康人格的许多成分也一样需要从外面灌输。因此,只有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育他们的和谐理念和精神,让他们明确健康人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格的塑造成为他们的自觉过程。另外,要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老师和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用健康人格来感召青年学生。

(二)注重心理辅导与心理行为训练相结合

青年学生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已经形成的人格成分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意志薄弱、承受力差、粗心、急躁、骄傲、嫉妒、自私等。另外,由于知识、阅历等方面的欠缺,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产生过激心理和行为。 同时,面对社会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一些青年学生容易患得患失、心理失衡,产生偏激心理。这些不和谐的音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立。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和管理者,一方面要针对学生人格的薄弱环节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塑造健康人格;另一方面要帮助青年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预防、缓解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

同时,要通过心理行为训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并最终促进人格的优化。心理行为训练的优势在于体验,其理念和机制是通过体验激发情绪,通过行为改变认知,通过培养习惯来积淀品质。心理行为训练与其他训练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训练内容均蕴含着一定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目的。根据所要增强和培养的心理素质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内容,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训练中去体验心理上的变化,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和结束时进行相应的认知上的调适,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最终积淀成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

(三)注重心理服务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医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探索 篇2

医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探索

和谐人格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然的目标追求,是个体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内在驱动力.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使加强医学生的和谐人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既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整个家庭和社会.

作 者:胡春贞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医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G40-012.9 关键词:医学生   和谐人格   医学教育  

和谐班级文化育身心健康人格 篇3

【主题词】文化 身心 健康

引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表,是我们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那么我们如何解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落实到实处呢?学生正处在思想行为多样、道德品质健全的阶段,学生长时间待在学校、班级。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才能有效培育身心健康的人格,这将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实质上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寻找共性文化追求,树立班级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认为,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不是一台供人操纵的机器。学生在心理上有独立、自主的要求。他们的这种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对老师组织的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在行动上采取合作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和不合作的态度。在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中,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切入点,并在不断磨合中,寻找大家存在的共性追求,逐渐形成自己班级的独立风格,使班级用最有价值的核心精神来影响并激励个体身心的健康成长,使集体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土壤。

为了让每个学生的特色更加突出,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我们还特别开展了一次“我们共同的爱好”的讨论。当学生们在根据共同的爱好,讨论班级口号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纷纷动脑,想了十几条,大家一起筛选后,最后一致通过的口号是——“我画画、我快乐、我成长”。

制订班级其他制度文化,同样也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这样,他们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即广泛听取每一位同学的意见与建议,经全班同学集体制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有利于内化成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运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优秀思想道德品质

根据马斯洛动机理论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因素。他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满足这种基本生理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

培养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领导对班级的良好评价、家长的充分肯定以及科任老师的良好印象及时与大家交流,培养大家对班级的认同度,让他们产生自豪感,让同学们感到在我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形成强有力的归属感,并为之奋斗。同时对班级不良行为和思想给与指出,在反复不断的心理刺激下,潜移默化地改变其思想道德品质。

(二)利用从众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行为。一般来说,各方面处在中间状态的同学居多,这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在日常学习中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班主任如何引导。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巧用从众心理,大力宣传优秀的、向上的文化和精神,促成大家在行动、信仰、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利用班级网页,让同学们与家长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学生的语言去鞭挞、批评发生在班级内部的不文明言行,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有损班级荣誉与文化建设的人和事及时曝光。同学们在看、评、比、想中,把榜样的业绩与自己的行为相联系,使平凡中的伟大,点滴中的真情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同时还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宣传栏、黑板报等传播媒体,让好人好事上墙、上报,久而久之,少部分不和谐的价值观念就逐渐被主流价值观念所取代。举个例子:有些同学经常带零食到学校,并且还时不时地把包装袋扔在校园的楼道内。有些同学觉得很酷、很潇洒。我们在班级共同邮箱中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已见,培养健康的消费观。让不良行为和思想在班上就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实现了班级文化建设和健康价值观良性循环。

(三)重视心理强化,让身心健康之花常开

强化理论认为,如果个人某项行为得到上级的肯定或奖酬,他就会更努力工作,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嘉奖,他就可能会放弃努力。在班级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中,对于直接、间接做出贡献的学生,对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的人和事,都给予肯定和奖励。若不这样,就等于宣布健康的人格没有价值,其积极性就会消失。因此,作为班主任,及时表扬或激励与班级文化、健康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有意识引导与班级文化、健康的价值观相背离的行为。

记得有一回,我无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同学在下课休息的时候主动地在整理教室一角的班级小书架。第二天晨会课,我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同学。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赞扬,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以后的小书架一直是那么整齐,就连大黑板、小黑板也都一直擦得那么干净,摆得那么整齐。

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奋发地工作。

三、利用班级特色文化活动,让身心得到愉悦

(一)班级特色文化活动源于特长学生

一个集体里总是有各种有特长的学生,虽然这些学生的数量不是很多,学习的特长各不相同,但是他们足以撑起班级的一股特色风,让这一小股特色气候不断地影响其他同学,以这些同学为榜样,成为其他同学的影响源。比如我校五年级一班的特色定为“朗读”特色,他们班的一些朗读尖子成为推动这一特色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开展了“周末朗读交流会”、“读书心得大家谈”,同时还请来了社区中擅长朗诵的老师到学校,利用每周三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他们班级专门辅导朗诵,这样一来,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推动了班级特色的发展,特色的班级活动更是带动了集体中一批学生向着这一特色方向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这一特色。

贴近学生特长的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为班级提供了一个发展特色的捷径,一个有特色的集体要想很好的发展,关键还在于有特长的学生,让这些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撑起一片天。

(二)特色文化活动源于学生实践

一种特色的形成仅靠参加几次活动是难以做到的,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过程,通过反复实践,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以五(2)班为例,他们的班级特色定为“节约集体”,特别是学校组织了申奥活动后,他们的绿色奥运意识和责任心明显增强。今年,学校在全校学生中提出节约用电,并提出“从随手可做的每一件件小事做起”。五(2)班的学生们自发地制作了节电宣传卡,编排节电宣传短剧,召开“节约能源”主题班会。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作为小小节电员,把宣传带到社区、家庭,和父母一起策划家庭节电方法,把“高招”告诉身边的人,带动大家参与节能活动,形成人人重视环保的局面。他们还亲手将回收上来的废旧电池摆成“节约能源”字样,用以自我教育和警示大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实践,学生已经养成节电的好习惯。

(三)特色文化活动源于学生体验

体验是教育、引导、组织少年儿童参与活动实践,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实践过程,是提高道德认识,提升道德情感的过程。思想家卢梭说:“让儿童始终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别人的思想进行活动”。积极的情绪是学生体验的重要条件。体验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在作为主体参与活动的选择、决策、评价时,他们才会自觉地接受锻炼、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发自内心地去体验、去感受、才会有兴趣,才会去坚持。

三年级4班的教室里树起了一棵高高的“心情树”。“心情树”枝叶繁茂一个大枝条代表着一个小组。每位学生手里握 两片树叶,一片绿叶代表快乐,一片橙叶代表烦恼。每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贴上各色树叶。如果有烦恼,就在贴上橙色树叶的同时,将“烦恼”投入信箱,当天就有中队队员来帮助他(她)解决烦恼。

一位学生的烦恼是:“我的作业总是来不及做。看到同学玩得那么开心,我觉得我很笨。”其他队员定的疏导方案:(1)列举他曾经得到的奖励,否定他“笨”的想法;(2)与他一起寻找作业慢的原因——作业时爱讲话;(3)为他寻找一位互相帮助的“小先生”;(4)主动邀请他一起参加课间游戏。经过一个星期的帮助,该学生写作业的速度提高了,绿叶一片片地被贴在了“心情树”上。这样的特色活动,不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使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在这样具有特色的班级中才能够健康学习,快乐成长。

浅析如何塑造和谐的人格 篇4

一、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

“在你熟悉的事物当中, 同样有你不熟悉的事情存在。”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 我想到了, 在我们生命的历程中, 有的人只注重事物的广度而忽略了深度;有的人只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内在修养;有的人只注重物质利益而忽略了精神涵养。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其实则不然。当他们面对人生的困惑时, 或许他们会有这样的矛盾心态:为什么我不是“我”?理想中的我不是现实中的我, 思想中的我不是行为中的我, 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面对这样的疑问, 人们开始了认识自我的征程,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那里去?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需要认清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

认清自我是塑造和谐人格的首要条件。“人, 认识你自己。”简单而朴素的语言, 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人只有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许多人过完一生, 并没有为没发现自我而悲伤。另一种情况是, 许多人虽然发现了自我但他们没有勇气冲破外界对自我生命的束缚, 没有勇气按照内在自我的真切呼唤去谱写人生的凯歌, 于是就随遇而安, 生活丧失乐趣。人与自己的关系是天地间最微妙最难以理解的关系, 许多人匆匆一生, 到头来却发现根本不了解自己, 也有很多人苦于自己的缺点却无法跳出泥潭。所以, 自我是塑造和谐人格的核心, 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改造自我是塑造和谐人格的必要路径。改造自我, 也就是要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 是指个体在正视和努力改正自己不足的前提下, 能发现和欣赏自己的优点, 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但有过而不知其过, 或者故意文过饰非, 将很难有一个完善的人格。因此, 正确的做法是了解自己的短处, 再尽力克服改正它, 或者发扬长处, 避开短处。一个具有和谐人格的个体, 不但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 更能积极地改造自己。

提升自我是塑造和谐人格的本质要求。人格和谐者不但能认清自我、改造自我, 更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展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强的动力和热情, 并与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和谐配合, 勇于开拓, 有所建树。他们敢于接受各种挑战, 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坚持到底, 具有应付挫折的能力。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 必须要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生存。不管愿意与否, 都要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人格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

人际关系是指人际交往中由于相互认识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以感情亲疏为特征的直接心理关系, 它表现为交往双方心理相容或心理冲突的主观体验状况, 构成了人类社会最普遍、最直接的关系。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人格和谐的程度。一个具有和谐人格的人能尊重他人、团结他人、宽容他人。与人相处时能够尽力遵循理性和公正的原则,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能营造和谐的群体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人格和谐水平的反应, 同时又影响着和的形成和发展。

一种观点认为, 适应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性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结构, 就是人们在适应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适应社会反应了人与社会的协调程度。人格和谐的人对社会表示极大的关注, 愿意同外界密切接触,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原则。他们不把眼光仅仅局限在与本人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上, 对广泛的公共事物都有兴趣, 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态度, 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 看到社会发展的积极面和主流。在认识社会的同时, 他们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地融入社会, 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或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能迅速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和社会需要相协调。

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来推动的。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和谐的人。如果人人都充满理想, 健康向上, 时刻牢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 并维护社会、理解社会、融于社会, 那么个人与社会就相协调了。

人格主要是在社会活动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也是在社会实践与他人的相互联系和交往中塑造和发展起来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人类已经认识到, 不是个人创造社会, 而是社会造就个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像人离开呼吸就不能生存一样, 个人也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同样, 工作和生活也不能只为自己, 个人也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而独自发展。一个孤独的、与世隔绝的人会破坏既有的价值标准, 个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和整个价值体系, 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人只有处在相互联系中, 才有巨大的建设性力量, 才会带来个人内心的宁静和社会环境的安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社会实践交往中, 个人要注重培养诚信意识、宽容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磨炼意志、完善道德、增长才干、健全人格。个人要想塑造和谐的人格, 就必须融入社会, 顺应社会的发展, 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并寻求共同发展。

和谐人格的塑造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不是某个人的事情, 而是全体人民的事情。因此, 它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地参与其中, 从自我出发, 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去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 从而学会如何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 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申荷永, 高岚:心理教育,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5

人格和谐 篇5

蒋敏

(安徽省蚌埠职业教育中心,安徽蚌埠233000)

教师── 一个多么响亮的字眼!教师除了拥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等耀眼的光环外,还有可能一不小心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怪兽甚至是恶魔。多么可怕,从天使到恶魔,也就一念之差,一步之遥。教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教师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孩子们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一种非权力性的影响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转化学生的过程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可忽视它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而可以这么认为,人格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具有深入性、持久性、渗透性的特点,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班级管理时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在教育转化学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王荣德教授认为:“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意志、智能结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倾向性。”笔者认为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及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人格可称为个性,它是一个具有一定倾向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又可表述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第三,1

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现代汉语词典对“魅力”的释义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格、人品、学识、兴趣、才能、情感意志、体力等素养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塑造教师人格魅力的基本方法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然后才会受到尊重。此意不知在什么时候被演绎成了成语“师道尊严”,其意也被转移为做教师的要庄重严肃。显然,在《礼记》中,先圣们强调的是做老师的,先要在人格上征服学生,赢得学生的认可和敬重,然后学生才会对你所传授的道理、知识心悦诚服。在这里,实际上谈论的就是教师应以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的问题。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才能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那么如何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呢?这里仅谈谈个人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方法。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1.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自信是人们对自己才干、能力、知识素质、性格修养,以及健康状况、相貌等的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地向学生及家长展示自己这方面的优势。较高的文明程度和修养水平,在与学生及家长接触的第一面,会留给他们良好的教师人格形象。

2.衣着仪表得体大方

衣着仪表得体大方往往能给人以庄重、舒服的感觉,展现出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尤其是像我们这些年轻的女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务必要高度重视服装的搭配,既要靠近时尚、有一定的引领性,更要注意不能太过时尚,给学生树立正面的、良好的着装引导。

3.言行举止讲究文明礼貌

语言表达简明扼要,不乱用词语;学生讲话时,不随便打断;不追问自己不必知道或学生不想回答的事情,否则会给学生以恶劣的印象。

4.讲信用,守时间

凡是答应学生的事,一定要办到。讲守信还包括遵守时间,办事雷厉风行,举行活动或集会不迟到等。要不然会给学生留下办事拖拉的坏印象。

播撒广阔的爱

当上帝把亚当和夏娃赶到人间,爱在上帝的手指中窜逃,来到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有了"母爱"、"友爱",当然还有了"师爱"。有人说:它如大山一般深邃,又如清泉一般甘甜。你一定很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告诉我们:那是一种博大精深、充满智慧的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衡量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那就看一个老师对孩子的爱有多少吧!

展现精湛的职业技能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1.班主任要不断地进行充电

班主任是班级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可以说,一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好坏、纪律性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班主任的工作。因此班主任的知识水平、管理技能等要不断地更新,才能更好的引导班级发展。

2.班主任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只有兴趣爱好广泛的班主任人才能建立一支兴趣爱好广泛的队伍,所以班主任要通过活动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人格魅力在促进班级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班级体如同一位优秀的教师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特殊的教育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全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发展直接发生影响。但是班集体不是自发地形成的。由一个松散的组织到一个有机整体,它需要班主任大量科学、细致的工作,因而可以说,班主任在班级体组织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具有高尚人格魅力,为此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尊重他、支持他,主动地聚集在他的周围形成合力,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良好班风形成的重要原因。人常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初听起来好象不是那么回事,但仔细琢磨,却觉得不无道理。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学生来说,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他们好动,我们要加强行为教育;他们思想不稳定,我们要加强思想教育;他们语言不文明,我们要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实际上这种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某些表现会倾向与他们的班主任,形成具有班主任风格的班风,所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班级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班级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之间有和谐、相容的时候,所以他们能建立深厚的同学友情;学生之间也有紧张、失调的时候,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的事件。班主任主要的任务是想尽办法使班级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整体,这时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体现在:

1.激励作用。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养。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无一不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的。

他们会赏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尊重、理解、关怀、信任的阳光照耀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共振,产生愉悦的情绪反应,自然会接受约束,自觉的进行自我省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而促使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2.示范作用。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人格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着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能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是很宽泛的,塑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班级体的和谐发展,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培养出更加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化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荣德著.教师的人格魅力[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2] 吴丽萍.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等职业教育,2005,(10).[3] 张万详.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华民族教育,2000,(03).[4] 劳凯声著.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 冯伦坤.这样打造和谐班级[J].班主任之友,2007,(02).[6] 王杰.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

报 , 2007,(01).[7] 王小利, 杨锐.浅议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促进数学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6

关键词:数学;知识;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外,还应担负起人格教育的任务。车尔尼罗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性功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1]。因此,我们应注重数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型人格

情感是指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自我培养数学学习情感的方法。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干预的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数学的学习。意志型人格的培养,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目标愈高尚,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也是形成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人格品质,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起和求知欲。二要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会去经受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和促进意志品质的养成。三要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避免在数学认知活动中盲从、轻率和消极。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展示自我,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主动、独立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不容易被困难吓倒,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张扬个性等,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

1、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

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2、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展示自我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主动型人格体现人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显得缺乏灵气,考虑问题没有独特的见解。数学教育中要营造一个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气氛,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被充分认可与发展,奋进的火花才会迸发,使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型的人格。

三、自主探索,培养思考型人格

思考型人格表现为:喜欢独立自觉地思考问题,爱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努力地探索未知,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特征的把握程度,是鉴别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自主探索是培养思考型人格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型人格品质的形成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就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培养思考型人格品质。

四、合作学习,培养容纳型人格

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动配合,对事不存在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与坏),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当今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作用极为重要,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交流、争执,课堂有时处于无序状态,这时,教师充当的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合作者。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这种潜移默化的容纳型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强调合作时的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配合信任、接受分工、积极态度,完美形成合作学习与容纳型人格的和谐统一。

五、延伸思维,培养灵活型人格

灵活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反应敏捷,处事灵活,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随机应变,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一是思维起点灵活;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

教育家裴斯泰洛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数学课上,学生能敢于提高、敢于质疑,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表达”的质疑品质。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成功诱导,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延伸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2]。

总之,思维的灵活性是创新的基础,灵活型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增强。两者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素质的不断提升,让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程观航.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安徽教育,1980:03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思考 篇7

1 大学生人格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

目前在构建和谐人格教育方面, 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 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 大学教育———教育理念模糊。目前阶段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相当游移, 导致大学人文教育难以树立明确的指针。

首先, 大学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学 (尤其是高中教育) 与大学的衔接。

其次, 需正视职业教育对大学本科教育的冲击。

第二, 教育工作者———教育意识淡薄。青春期是个人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在处于这一阶段中的大学生往往自认为已然成年, 但多数教育者仍然坚持将他们视为非成年人, 对他们正常的心里和生理需求没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正确的引导。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对其合理需求予以满足和正确指导, 使其人格顺应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 家庭教育———爱的缺失。过去的校内暴力事件大都出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充满束缚的成人社会的反叛。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许多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集体主义及和解精神的培养。大学生对社会认知主要来自于家长。家长本身也不成熟, 孩子的发展也会受影响。很多大学生入学后不适应集体生活, 压力只能通过暴力进行缓解。专家分析说, 孩子被加强了太多“学习不好就一无是处”的价值观, 自我肯定意识逐渐降低, 日复一日导致了愤怒情绪的郁积, 同时也造成了人格的扭曲。

2 人格教育呼唤和谐教育理念

和谐人格呼唤和谐教育, 而教育就落实来讲, 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蔡元培先生说,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个人的人格”。必须看到, 诸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爱好、人格与尊严等话题, 虚中有实, 都是现实生活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所以, 教育必须引导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推行和谐教育。

推行和谐教育首先要树立和谐教育的理念, 并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 要认识到教育的冲突和不和谐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正是由于冲突与非和谐的存在, 才产生了融合与和谐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所以冲突与不和谐是和谐发展的前提, 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中必须始终予以正视的问题。

其次, 和谐教育是“多元教育”、“全域作业”, 而非“同化教育”、“局域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从其覆盖的范围来说是“全域”的教育, 既包括“广域”的教育, 也包括“局域”的教育, 既包括“宏观”的教育, 也包括“微观”的教育, 不是跨越地域的或局域教育。任何国家只追求局域的和谐而非广域的和谐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再次, 和谐教育的发展必须确立自我主体意识。在学习外来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要首先实现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成员和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的确立。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加强本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 只有正确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确立自身的地位。

3 推行和谐教育, 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第一, 学校应切实推行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注意把人文学科教学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对大学生人格的陶冶来说, 在人文学科的教学中实际上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是个体的人———学生与载负于教学材料之中的历史的人在精神上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这种对话与交流达到两者的融合。一方面是学习者融合于学习材料之中。同时, 它们也可以使学习者获得一种“惊知己于千古”的感觉, 与之进行倾心的精神交流。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扩大学习者对人生悟觉的视野, 提高对人生感觉与体验之敏锐性与深刻性, 把人类精神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学习者个体的精神能力, 据此得以超越自我有限的个别性, 获得普遍性的品质, 使学习者自人格上逐步达到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与统一。

通识教育研究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则自然要关心社会。社会是指相对独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群体及其关系。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改革和变化, 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和财富吸引力不断增强的同时, 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机会公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社会面临着深层的矛盾和压力。通识教育的任务, 就是要使得学生把握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应该给每个人以发挥才智的机会, 但总不能充分。个人应该为社会奉献才智, 但也未必可以充分。所以, 大学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去寻求心能与德行的结合, 使他们理解其中的道理, 并成为这些道理的实践者、推行者和得益者。

第二, 教育管理者应采用针对性地管理方式。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心理、学习方式、生活等各方面特点, 将整个大学阶段合理划分, 按各阶段学生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构建权变的管理理念, 扩充管理内容, 实现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和谐以及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大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为学生的自我培养和自我管理打基础。

大二、大三年级工作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成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大四阶段工作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与社会接轨。

这一阶段求职就业或考研深造成为学生时刻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自己是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继续求学, 学生缺乏理性的认识, 普遍存在盲从现象。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学生渴望在求职就业方面得到系统化指导;学生在正确了解工作单位、对自己的工作生涯发展初步规划及如何摆正自己位置等方面需要一定的指导。因而该阶段工作重点在于对学生求职就业、进一步考研深造的指导。

第三, 学生应参加多方面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言传” (言语教育, 也包括“身教”行为教育) 。知难, 行难, 知行合一更难。个体的社会实践是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纽带, 是遗传素质、社会生活以及教育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得以实现的中介, 这是个性发展的主观因素, 也是内因。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常常发现, 有的大学生之所以言不由衷, 表里不一, 并不是他们不懂个中道理, 而是他们缺乏与之相关的意志品质。通过开展有的放矢的、行之有效的实际性或模拟性的行为实践, 且不断地进行强化训练, 往往能够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通过实践活动, 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意志锤炼。

同时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 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 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 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同时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 使他们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 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设计实践教育活动时, 活动要有针对性。因为人格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全的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它以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知识的开发探索能力、对同伴的协同合作精神、对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为内容。人格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赋予人的社会活动以“魂”———人格魅力。

和谐教育以人为本, 通过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课程教育、民主与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教育、实践与心理相结合的活动教育, 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文明、进步的和谐教育氛围, 这样就会对置身其中的成员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熏陶, 成为促进大学生人格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摘要:高校要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 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必须从构建和谐教育入手, 树立和谐教育的理念, 采用和谐教育具体实施措施, 形成和谐、有序、文明、进步的和谐教育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人格,和谐教育

参考文献

[1]范可.米德的意义[J].读书, 2008, 6:140.

[2]日校园暴力源于爱的“缺失”[J].参考消息, 2008.

[3]蔡大风.我们的通识教育:关心人与社会的发展[J].读书, 2006, 4:1314.

[4]李文英.日本和谐教育发展的曲折之路[J].新华文摘, 2008, 22:144.

音乐欣赏教学与和谐人格的培养 篇8

音乐教育当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由于丰富的内容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身心的投入和个性的自由抒发,在快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审美中调节身心健康,完善人格。

一、实行“三美”教法

“三美”教学即营造作品教学过程的环境美、挖掘作品所蕴藏的内涵美、体验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做到视觉和听觉的统一,思想和情感的交融,这种对美的意识的扩展和升华,不仅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

(一)营造环境美。

即在音乐欣赏教学前,根据音乐的主旨理念,适当地布置听众的视觉环境,造成一种美的背景,从而引发美的联想和愉悦的情感。例如,在给学生欣赏一部较长交响乐前,精心布置好教室的环境;用合唱队用的阶梯搭成弧形座位,在座位的后面放置舞蹈队用过的道具———柳树;座位的左前方是一张用绢花装点的课桌,充当主持台;座位的右前方是多媒体设备。这样一来,一个普通的教室经过装点,俨然就是一个节目的直播室。

(二)挖掘内涵美。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把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内涵美经过想象展示成为一幅动态的画面,使之对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美的感受。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这部作品里,所蕴藏的美好的东西太多了,要让学生去挖掘、去发现,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这部作品的教学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不做任何解释下让学生去听,随后问学生是否听出了门道。第二步,笔者稍作引路,告诉学生首先演奏的乐器是长笛,其次是单簧管,还有小提琴拨奏的声音,他们在表现河流的两个源头。同时及时地抛砖引玉:假如你们都是摄影师,在你们摄取的画面中会出现什么情景?学生议论纷纷,一幅幅画面也随之而出。

(三)体验意境美。

音乐作品和种类多种多样,有抒情、欢快的美,有悲伤、沉重的美,有明亮、轻柔的美,有对比、反差的美……适时选择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想象后,在头脑中进行描绘和再现,最后用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如在让学生欣赏《沃尔塔瓦河》的副部《林中狩猎》时,先稍作引导,告诉学生这段音乐家是对狩猎场场面的描写,然后留下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会让观众看怎样的情景?于是出现了学生们设计的很多场景,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共同参与了狩猎活动,在体验美的过程中,也达到了“真实的感受就是对音乐的理解”的目的。

二、重组、整合作品,开阔文化艺术视野

为满足“专题型”与“创新型”欣赏教学的要求,重组与延伸欣赏教学法教材内容成为必然。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欣赏作品的延伸与重组提高教学法效应,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延伸和重组:

(一)同作曲家的作品组合。

将同作曲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结合时代背景与文史知识,进行组合性欣赏,充分感受作曲家的风格与个性魅力,体会作曲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性境遇、不同创作动机下表现出的不同思想、不同风格和作品,并体会其中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社会性、文史性、哲理性的深层次思考。

(二)同体裁作品的组合。

体裁是音乐的品种,是在各时代、各民族、各阶段和阶层社会性文化生活中形成的,在进行某一体裁音乐作品欣赏时,将该体裁中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有主次地组合。如欣赏“摇篮曲”体裁时可采用舒伯特《摇篮曲》,勃拉姆斯《摇篮曲》及我国东北《摇篮曲》和江南《摇篮曲》,让学生领略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作者的同一体裁作品,多方位地提高对音乐体裁这一概念的理解。

(三)同题材作品的延伸。

对同一主题音乐形象的作品,将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乐曲进行有机组合。如河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萨克斯等器乐演奏的《茉莉花》集中在主题欣赏课中进行比较性欣赏。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专题型”作品重组。

将音乐作品按某一专题进行选择重组。如:《音乐与情绪》一课,将《喜洋洋》、《沉思》、《二泉映月》、《命运》的片断进行重组欣赏,让学生体会音乐传达的不同的情绪及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更进一步认识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再如《感受音乐美》,《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四季》等以重组作品为内容的专题型欣赏课,使学生在感受音乐形象、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能从作品的结构、题材风格、格调中感受音乐内容形式及其共同主题音乐的多姿多彩。

将具有思想性、音乐性、时代性共通之处的作品加以组合与延伸,使单一的教学内容走向多元化,可使学生对音乐形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欣赏与感受。

三、寓乐于情,将情感体验贯穿教学始终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抽象,一方面却又最深刻、最细腻、最难确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赏者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或曰“浸润心灵”,或曰“净化灵魂”,或曰“改进德行”。实施音乐欣赏教学应始终将情感培养贯穿其中。

(一)把“情感共鸣”放在各个环节的首位

共鸣是音乐审美体验中的一种心理现象,音乐欣赏情感体验的核心就是“情感共鸣”。欣赏者的情感达到了共鸣就等于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似乎融为一体。“情感”是欣赏者产生“共鸣”的中介。共鸣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特别是想象在欣赏对象的刺激和诱导下交织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美感。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想象的展开,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欣赏,更没有共鸣的产生。欣赏作品应让学生以何种情绪、情感来呈现?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体会与呈现这一情绪?都是在教学法设计时要考虑的,要始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法目标首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追求师生的情感互动,实现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人格的感染,在塑造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从学生的多样化情感中捕捉灵感,获得对教学设计的启发与改进。

(二)从技艺学习走向人格建构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把培养学生的乐观情绪及审美情操放在第一位,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放在第二位,在教学中不仅将认识目标定得详细,同时情感目标也要生动、可行。如在欣赏二胡独奏《赛马》一课时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认识“A-BA”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是本课认知目标,然而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更突出的是情感目标。感受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体会乐曲《赛马》表现出的坚强不屈、奋发向上、乐观自信的民族精神。情感培养是现代人格教育的核心之一,有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主体精神的焕发,才会有高尚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学中应更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完成音乐欣赏价值取向的转型,从技艺学习转向人格建构。

四、审美内化,培养高尚品质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方面有着巨大的渗透力与内化力。它是在“自由状态”下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景,获得精神愉悦与审美体验。

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我们主要通过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心灵,启迪心智,从而美化内心世界,培养高尚的心理品质。

例如,在澳门回归之际,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再如,针对学生孤独、自私、脆弱的性格弱点,选用《天地之间的歌》、《海鸥》、《鹰》等体现积极奋进、乐观活泼情绪的作品;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蜜蜜》、《友谊地久天长》等作品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用《黄河大合唱》,《嘎哒梅林交响诗》等曲目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其树立远大理想。

五、综合多元化,培养人格和谐完整

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知识与理想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我们的教材是从不同侧面显示和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性之美及艺术之美。因此教学理应充分体现美,利用美。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可帮助学生形成“通感”,从不同角度获取多种信息,充分利用音乐艺术与多种文化的迁移,在迁移中感受与表现、突出美感体验,增强理解与感受力。

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精炼优美的文字(如诗歌、散文等)是帮助展开音乐联想的文字载体,也是音乐情感体验的另一种有力表现形式。音乐与美术课相结合,能形成视觉与听觉共通的音画效果,创设更具体、更可感知的美的情境,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与捕捉能力。音乐中旋律、节奏、速度与美术中的线条、色彩、肌理相结合,是表达人的艺术的手段,以输导情绪、表达情感的良好途径。音乐与思想品德课的结合,通过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展开故事情节,从而引发学生喜、怒、哀、乐、爱、憎、欲等情感的体验,并将这一体验上升为理想的道德判断。

此外,音乐具有弥散性与模糊性的特点,在许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作音响背景放置可起“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以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篇9

一、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和表现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个和谐关系中, 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 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社会的人的个体, 就是要使人有健全和谐的人格,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 做到接纳自身、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大学生作为人类的特殊群体, 同样具有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特殊属性。和谐人格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格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社会性。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在基于和谐人格特征的同时又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个人自身人格的协调一致。

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 其个人的需要和动机、理想和信念、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格倾向都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内心协调一致、知行统一, 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人格和谐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 愿意接受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 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别, 懂得自我鼓励, 激发潜能, 促进自身各个要素的和谐发展。能全面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我调节, 自我监督, 自我完善。

(2) 具备积极、乐观、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人格和谐的大学生具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向, 乐观向上, 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求真务实, 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抱有兴趣, 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奋追求理想的生活。

(3)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人格和谐的大学生能够经常保持愉快、开朗心情, 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能够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 当遇到挫折, 产生消极情绪时, 能够及时调整, 通过合理的途径排遣和宣泄。

(4) 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人格和谐的大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懂得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 自觉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 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努力实现个人人格的完善和提高。

2. 与外界关系的和谐统一。

与外界关系的和谐统一指的是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共处、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人格和谐的大学生平时乐于与他人交往, 懂得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他人, 平等待人, 乐于助人, 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主动与社会和谐共融。人格和谐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够正确地观察、了解各类社会现象, 适应社会发展, 逐渐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 对新的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 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格和谐的大学生能够尊重自然, 关爱自然, 热爱生活, 珍惜生命, 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愿, 注重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协调发展。

二、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方法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 培育大学生健全的情感和心理。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人格的和谐。指导学生全方面发展需要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 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人格是促进学生和谐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把服务意识和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到学生中去, 通过过程教育来帮助学生不断健全心理和完善情感。教师与学生沟通要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和换位思考, 让学生感到老师并不是一味的说教和批评, 而是真正想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和期待感。当代大学生个性奔放, 具备一定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发展个性、施展能力、表现才华的平台。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勤奋踏实、团结协作、积极交流、相互关爱等优良品行。

2. 不断优化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环境, 促进学生的和谐人格形成。

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成长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优良的社会环境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促进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要塑造学生的和谐人格就需要不断改善和优化育人环境, 创造和谐的社会、家庭、学校氛围, 以保障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家庭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 家长与子女之间有着最直接、最亲密的关系, 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更为细致和深刻, 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尤为重要。家长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 应该更新教育观念, 注重教育方式, 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他们自强、自信、自爱的优秀品格。对于大学生来说, 和谐人格的形成和其所处的学校环境紧密相连。

3. 切实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是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 而且需要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 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发直接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是保持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能够有效化解心理矛盾, 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 保障学生人格的健康和谐。学校应建立一支既有学生工作经验又有心理卫生知识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 抓好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工作, 加强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指导,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工作制度, 建立起科学、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从而推动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

摘要: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 既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 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理念, 不断探索建设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 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人格,内涵和表现,培养和塑造

参考文献

[1]王涛.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及培育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 (2) .

[2]唐国忠.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其塑造研究.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 1999, (4) .

[3]朱浩, 黄志斌.关于“和谐人格”的理论探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4) .

[4]宋润霞, 曾伦武.学生和谐人格建构路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5) .

促进数学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10

一、注重情感, 培养坚毅型人格

情感指的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肯定或者否定的一种心理状态, 是人对实际的问题与对象是否与人的需求、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心理反应.

第一, 应让学生学会自我培养学习数学知识情感的方式.第二, 应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自信心的形成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重要举措之一, 其有助于培育学生优良的心理素养. 如果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其的影响比外界因素的影响会更深刻、更关键, 会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坚毅型人格的培养, 第一是引导学生树立长期目标. 目标越崇高, 越可以产生长久的推动力, 越可以形成坚毅的品格. 有了此种人格品质, 学生一定会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 有强烈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第二是培育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困难、挫折, 进而促使其坚毅品质的形成. 第三是培育学生寻求真谛的科学态度. 禁止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消极、盲目、轻信. 第四是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二、展现自我, 培养积极型人格

积极型人格体现为有自我独到的观点, 喜欢积极、自主地去探究数学知识, 勇于克服困难, 勇于怀疑, 积极思考, 展现自我等, 这是一种宝贵的人格. 所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当创造条件, 使所有的学生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指引学生亲身实践、主动探究、深入思考, 让所有的学生均把所有精力用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

(一) 注重亲身实践, 让学生通过活动展现自我

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当注重操作过程, 营造条件, 使所有的学生均亲身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验, 形成认知. 之后观察、对比, 探究内在规律.

(二) 开展讨论, 让学生在沟通中展现自我

讨论可以群策群力,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 让所有的学生均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积极型人格展现自我个性. 缺乏个性, 就没有生气, 看待问题就不能形成独特观点. 教学过程中应当打造一个开放的愉悦的氛围, 对有独特观点的同学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唯有如此, 学生的个性被肯定, 努力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 让学生自主形成积极型人格.

三、自主探究, 培养思考型人格

该种人格主要体现为: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喜欢用审视的态度对待事物, 勇于表达自我的观点, 勇于与众不同, 主动积极的探究知识, 其体现了思维水平和对事物本质的把控水平, 是辨别一个人创新水平的关键要素. 自主探究是培养思考型人格的主要措施之一, 其利用揣摩、实验、检验与推理等诸多的活动, 使学生自己发现事物的一些特点或者本事物和其他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这种人格品质的养成依靠学生自己去 “体悟”、 去 “实践”、去“感受”. 这就需要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来形成思考型人格.

四、合作学习, 培养容纳型人格

容纳型人格, 主要体现为学生表现出宽容大度、可以容纳不同意见与不同声音的态度, 互相信赖, 互相帮助,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可以接受自我的所有 (优点和缺点) , 可以正确看待自身的不足, 可以虚心接受他人所提建议, 尊重别人的成果, 宽容型人格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人格品质.

在小组式合作学习中, 老师组织功能非常关键, 不然, 无法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效. 学生探讨、争论, 课堂有些时候比较混乱, 这个时候, 老师一方面要扮演参与者, 另一方面又要扮演合作者. 老师应当善于指引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式且转变为合作的能力, 包括怎样看待他人的不同观点, 怎样表述自己的见解, 怎样指出别人的错误, 怎样学习别人的优点, 怎样整理小组成员的观点等, 进而提升合作学习成效. 此种耳濡目染的容纳型人格品质的培养, 已是当代盛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之一. 其注重合作时的互相配合、互相信赖、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拓展思维, 培养灵活型人格

灵活型人格体现为处事不死板、反应快速、思想活跃,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能够见机行事, 可以从多个视角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思想活动的智力灵活水平, 第一是思维始点灵活, 第二是思维流程灵活; 第三是归纳———运用水平高;第四是组合剖析能力强;第五是思维的结果不但存有量的差异, 并且存有质的差异.

教育大家裴斯泰洛曾经指出, 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的累积, 而是思维的拓展. 在课堂上, 应当让学生勇于提升、勇于怀疑, 养成“喜欢思考、勇于表述、不畏艰难”的优良品质. 老师应将学生提出的有较大价值的问题, 充分引导, 让学生全面探究, 拓展思维, 提升能力.

上一篇:输尿管小结石下一篇:瑞萨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