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中心

2024-06-16

社区卫生中心(精选十篇)

社区卫生中心 篇1

1 历史与现状

在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之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主要以条线工作为主线, 工作人员按业务条线来进行分工。多数条线业务工作的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是长期不变的, 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和医疗工作的人员基本上没有业务上的交叉, 分别属于防保科和医务科管理。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在不更换岗位的条件下只要掌握自己负责的条线业务工作即可, 而区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和指导, 只要满足社区公共卫生条线工作人员的需要即可。因为与疾控中心各个专业对应的条线工作人员相对长期固定, 社区条线工作人员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实践都比较熟悉业务, 基本不需要重复培训, 只需要对变更和新增的工作内容进行培训即可, 如有人员变动, 只需培训变动人员。因此, 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指导一直按照原有的轨道进行, 也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需要。

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之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结构和功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由原来传统的医疗与防保分离的模式变成以全科服务团队为主的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打破了原来的以业务条线分工和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分离的工作模式, 形成以块为主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临床医生和护士在逐渐地参与到公共卫生工作中来, 原来只承担几个条线业务的防保人员也要承担更大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工作。面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和不熟悉的业务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 特别是承担部分公共卫生工作的全科团队的医生和护士感到掌握公共卫生业务有一定的难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质量控制部门, 对全科团队的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相应的二级培训指导和二级质量控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社区的变动, 在培训和指导方面作了相应的调整和探索, 希望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求, 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指导水平。

2 过渡时期做法及建议

改革的初期,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和质量控制部门人员对工作不熟悉的现状, 疾控中心将各个条线的业务工作撰写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由卫生局下发到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为全员学习培训的书面参考资料。为了更好地让全科团队人员掌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区疾控中心将各个专业条线的业务做成幻灯, 由各个科室的科长或业务骨干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体业务人员进行全员集中培训。通过全员集中培训, 使以前未从事过疾病控制工作的人员对此项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 疾控中心集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控部门的人员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控制技巧的培训, 使其掌握对社区团队工作质控的方法, 保证业务工作质量。在指导方面, 加强下社区指导的频率, 每次指导时填写“下基层工作实录单”, 发现问题跟踪进行指导, 保证过渡时期的工作质量。过渡时期, 全科团队人员不可能短时间内掌握所有业务工作, 应先普及培训基础的业务工作, 重点培训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 对重要环节要作重点指导和跟踪质控, 保证工作质量。

3 理顺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指导的建议和对策

3.1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的建议

3.1.1 培训对象及内容

(1) 对质控部人员的培训。对质控部的培训不仅是培训业务, 更是培训师资, 培训社区团队的师资。在培训常规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二级质控和二级培训的培训, 使质控部门真正起到对团队工作的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同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培训, 使质控部人员能在突发事件处置中起到统筹指挥的作用。另外, 可以根据质控部人员的需求, 进行一些科研工作方法、公共卫生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以全面提高社区科研创新水平。在每次专家组质控评估后, 可以集中对质控部进行培训, 分析评估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有针对性的进行一级培训和二级培训, 以提高社区工作质量。 (2) 对社区团队人员的培训。在下发工作规范的基础上, 对团队成员的集中培训应尽量减少, 以避免影响团队正常的工作。对团队的培训根据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如果需要区疾控中心集中培训的社区, 可以利用中午或周会的时间集中, 预约疾控中心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某个专题的培训;充分发挥社区质控部门对社区团队的二级培训作用, 质控部作为社区团队的师资, 结合日常二级质控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运用小块的时间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

3.1.2 培训的频率

对于没有变动的常规工作, 每年集中培训1~2次, 考虑到社区工作比较繁忙, 不能抽出连续过长的时间, 可将工作培训内容按专业相对集中分类培训, 每次在半天至一天之间;对于变更的工作、项目性工作、临时性的应急工作及时进行培训和指导;对于考核评估后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1.3 培训的方式

社区医生对传统的集中讲课的培训方式还是比较欢迎的。疾控中心在主要工作的培训上还应以集中培训为主, 但也要和其他几种培训方式并用, 如集中讲课中加以互动讨论, 多举案例, 对有需求的社区下发纸制的资料和电子资料。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每年进行更新, 下发纸制或电子文本。根据社区计算机网络的推广应用和社区工作人员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建议在疾控中心的网站上建立“网络课堂”栏目, 上挂培训幻灯和操作规范供社区下载, 并设立网上答疑栏目, 随时对社区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3.1.4 培训的时间

根据上级单位的计划下达时间和社区工作开展的规律, 常规工作集中培训时间最好在3月和9月, 项目性工作、临时性工作根据上级单位的要求随时培训。

3.1.5 培训后评估

对于质控部的培训, 由疾控中心根据情况进行书面或操作考试的评估;对社区团队的培训, 由社区质控部结合日常工作的质控进行相应的评估, 以掌握不同团队的理解效果和后续的工作的质量。

3.2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的建议

3.2.1 指导对象及内容

(1) 对质控部人员的指导。质控部人员不仅是部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 也是对社区工作的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者,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对质控部的指导更应该加强。对质控部指导内容除了常规工作、项目工作和应急工作外, 还应根据需要进行科研和统计等方面的指导, 尽量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课题等方式来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每次考核评估后, 对质控部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 (2) 对团队人员的指导。目前, 根据各社区的不同情况,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由团队人员承担的任务也应不同。疾控中心的指导首先根据业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其次根据质控部提出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2.2 指导方式

结合质控工作, 定期到社区对质控部和团队进行指导;疾控中心按专业条线与质控部分管人员建立电话联系, 定期询问需求, 及时进行指导;根据临时工作和应急工作的特性, 在布置工作后, 进行跟踪性的指导;建立网络联系, 通过中心网站, 进行网上答疑指导;对科研的指导, 利用课题合作等形式指导。

3.2.3 指导频率

根据工作性质和社区需求对质控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指导;对团队指导根据业务工作情况和社区的需求而定, 尽量及时指导, 解决问题。

3.2.4 指导后评估

到社区指导继续填写区疾控中心的“下基层工作实录单”, 并对指导的结果进行当场评估,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对存在的问题将进行跟踪指导和验证, 保证社区存在的问题能够切实得到解决。

4 培训指导的八个建议原则

4.1 因内容而定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较多, 性质也不同,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掌握要求也不同, 因此, 应根据具体内容 (如常规工作、应急工作、项目工作、科研工作等) 来确定培训和指导的方法。

4.2 因社区而定

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不同的特点, 如有的社区企业多, 有的社区老人多, 有的社区高档小区多, 有的社区试点多等等, 因此, 对社区的指导和培训要根据社区的具体工作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

4.3 因人而定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结构来看, 存在着年龄的两极分化和学历职称分布不均的情况。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新进大学生的增多, 情况有所变化。因此, 在培训指导中应充分考虑年龄、经验、学历等不同的情况, 对不同人群进行方法适宜的培训指导, 如年龄较大的人群采用比较传统的集中讲课方式, 而年青的大学生可以用讨论方式和利用互联网的方式等。

4.4 因时而定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较快, 对社区指导和培训的内容应根据业务的发展不断地及时地更新, 根据社区形势不断更新, 对社区指导和培训的方式也应不断地探索, 寻找最佳的方式。

4.5 因需而定

对社区的培训指导要根据社区的具体需求而定, 有需求才有服务, 了解需求才能有的放矢, 满足需求。因此, 建议疾控中心定期在不同范围内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沟通和互动, 了解社区的具体需求, 由区疾控中心统一安排,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培训。

4.6 因发展趋势而定

随着社区卫生改革的深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将不断拓展, 业务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区级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指导更应具有前瞻性。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 准备相应的内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培训指导, 如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发展要求进行相关的卫生统计软件和统计方法的培训指导等。

4.7 发挥二级培训的优势

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中, 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质控部门, 对团队工作进行二级培训和二级质控。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充分显示出其特色和作用, 对提高社区全科团队的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区疾控中心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培训好质控人员, 他们也是好的二级培训的师资, 使其充分发挥优势。

4.8 提高疾控中心自身培训指导水平

社区卫生中心 篇2

1、积极动员,营造创建氛围。中心成立了创建工作小组,全员动员,以落实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和 “创先争优”服务先锋活动为契机,统一职工思想认识,工作中党员同志率先垂范,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营造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工作氛围,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改进基本医疗质量,提高居民信任度和满意度。围绕创建示范基本医疗工作重点,以落实技术操作规范为要求、不断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通过处方点评等措施,有效控制均次处方费用,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组织全科医生学习《xx省社区门诊诊疗指南(试行)》,规范服务行为,强调医疗安全,提高服务效率及质量;把业务技能培训与适宜技术推广运用紧密结合,促进基本医疗业务发展,以持续改进基本医疗质量,来提高居民信任度和满意度。

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做合格的健康“守门人”。通过全科规范化培训、全科转岗培训、务实进修、省市区继续教育项目、知识竞赛、三基考试、单位、部门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今年,区卫生局引进了三基考试系统,我中心也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在线考试,为中心业务开展和社区规范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居民放心地接受我们的服务,做合格的健康“守门人”

4、深入社区,广泛宣传,形成创建合力。中心多次参加街道、社区党员及楼道长、居民代表会议,主动争取街道、社区的支持,积极配合我中心管理工作。同时让居民监督、评议、建言献策,主动参与和支持中心创建工作。以《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的方式,通过公示及门诊、全科团队服务、社区居委会居民活动、学校等多渠道发放3000多份,对中心功能及社区卫生惠民政策进行有力宣传,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响力。

5、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逐步实现服务对象由病人向社区居民转变、工作职责由单纯治病向管理居民健康转变、服务方式由被动性向主动、互动转变。年初启动了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今年5月份重新进行全科团队长竞聘,让一批理念好、能力强的全科医生走上团队长岗位,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心共成立4个全科团队,实现责任医生分片网格化管理,印制了家庭医生宣传海报,深入社区,在居委会的协作帮助下,深入社区、走进家庭,与粉丝病人及慢病、高龄、行动不便、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营造和谐医患关系,社区卫生开始进入了家庭医生时代。

6、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区财政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稳定的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为了更好地完成社区基本公共卫生任务,我们加强人员的培训,强化服务意识,量化指标,实施绩效考核,努力完成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居民个人健康状况,实行不间断的健康管理,重点加强对慢性病患者跟踪服务。截止2012年10月底,中心管理人口人口28226,建档21459,建档率76%,完整档案21009,完整率97%,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6892份,建档率96.5%。并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筛查、慢性病危险因素行为调查,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化及一般化管理。管理高血压2531人,2型糖尿病588人,同时把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也纳入了一般管理中。登记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96人,今年为辖区985名4-6岁儿童提供体检,进行卫生监督的协管。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传染病防治以及妇女病筛查等工作,充分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干预作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7、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药第二轮招标在原目录基础上新增西比灵、金达克宁、保列治等129种深受老百姓欢迎的药品。药价平均下降33.75%,门诊量逐月增加,今年1-6月,门诊销售基本药物283.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6.08%。患者纷纷表示此次基药改革真正做到为社区居民着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8在做好社区卫生日常服务的同时,我中心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和开展特色工作,努力形成工作亮点。

社区卫生中心 篇3

关键词:会计信息;社区服务;工作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各企业事业单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在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重医疗轻后勤管理的管理方式下,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仅停留在“收费室不少收钱、出纳员不付错钱”的错误认识上。由于管理者轻视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粗浅,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正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的群众服务组织,必须要在各个环节上提高服务质量,因为它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现阶段我国社区中心会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会计工作存在问题普遍较多,例如信息不透明,资料缺失不完整,核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十分多见。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有主观也有客观。先说主观原因,导致现在会计工作会出现这么多纰漏的原因还是由于现在从业人员技术能力不够过关,没有掌握到扎实的技能基础,才会出现工作中比较随意,经常马虎大意导致信息失真情况发生,而会计工作要求的是准确,快速,一点的误差就会给企业或者是民众带来巨大的损失。再谈客观因素,现在的社会浮躁,功利,这就导致有些从业人员的个人综合素养不过关,导致一些假账现象的出现,从而使得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还有一些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计责任主体的认识不清,内部控制意识淡簿等问题。

二、对社区卫生中心会计质量的提高措施

(一)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

1、建立有效的反馈制度。对社区中心的会计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对每个人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反馈整理,最后进行总结,看工作人员都在哪些工作技能上面还存在不足,或者是存在个人特殊情况的困难,最后再根据本社区服务中心的特点进行整体技能培训或者对个人进行单独解决。

2、做好服务中心的年度总结工作。认真,客观的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全面落实激励制度,做好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从而提高每一个从业人员对本职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效益。

3、保证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对每一项会计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反馈监督,并且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执行态度和执行效率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总结。

(二)明确会计责任主体

1、明确责任主体。《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帐务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后,其主要负责人仍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

2、加强对服务中心会计工作内容的内部审计。中心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为了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中心内部的审计工作可以清楚详细的了解到服务中心的人资情况,以便于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调节,及时转变和改进,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对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审查和核实,例如是否存在假账现象,会计票据是否有效,月末报表与票据是否相对应等等。

(三)流程管理制度化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HIS系统)包括收费管理系统、医生开方系统、医生遗嘱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相关项目。该系统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所属各部门的物流、财流进行统一综合管理,再对随后得医疗活动中各阶段所产生的输出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最后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而该系统的有效运行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流程梳理、规范、优化为基础,并通过制度及时更新和完善予以保证。为了避免流程与流程之间割裂、与实际运作脱节、流程繁多、内容形同虚设、管理缺位,应加强流程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将流程管理制度化。

(四)加强社区服务中心会计工作的技能培训

为了使从业人员在直接面对前来看病的社区群众时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必须建立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对所有从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效率,还要进行不定期的考核,通过对所有会计人员的考核来发现有哪些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不过关,要求其重新进行学习,或是不允许其上岗就业。通过建立完整系统的培训考核制度和加大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和参观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而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三、结束语

作为中国基层的群众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是社区群众,最终目标也是为群众服务。因此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逐步涉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个领域和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所以服务中心的会计工作必须要做到精细,清楚,效率高。因此,建立起来以流程管理为核心,内部控制为保证,监管审计工作全面到位的系统会计管理制度,就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好、更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国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对策探讨[J].商业会计,2014,(14).

[2]刘素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必须强化会计基础工作[J].科技咨资讯,2013,(32).

社区卫生中心 篇4

自2009年医改实施以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初步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 构建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然而, 医改实施的成效到底如何, 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的。本研究着眼于《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 以W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探求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并提出建议, 构建政府、社区、居民三方的合作治理方案, 以促进其发展。

一、研究方法

调查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编写《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问卷》、《关于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问卷》、《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调查》, 了解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情况及居民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从而发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的矛盾所在。

2. 个案分析法: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分别以医护人员、居民、就诊人员为对象进行调查。

3. 访谈法:对医护人员、居民、就诊人员进行访谈式调查, 了解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及医护人员的待遇、居民满意度。

4. 文献研究法:参考新公共服务理论、自治组织理论和社区管理理论相关书籍, 为调查提供理论支持。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 针对居民进行的满意度调查, 共发放120份问卷, 有效问卷112份;针对就诊人员调查, 共发放120份问卷, 有效问卷112份;针对医护人员进行调查, 共发放20份问卷, 有效17份。

1. 存在的问题。

国内许多学者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状况做过一系列的研究, 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投入经费不足、医疗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匮乏等。根据调查, 我们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1) 基本药物使用率低, 采购不规范, 定价不合理。首先, 基本药物范围小。至2012年为止国家基本药物种类已经扩大至520种, 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药物仍然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 据调查, 有39.3%的居民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种类不齐全, 同时, 基本药物使用率仅为70%。其次, 基本药物采购不规范。有关部门指出“坚持以省 (区、市) 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 落实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制度”。据调查, 中心的药物都是自行上网采购的, 虽然政策已经颁布并开始实行, 但是地方对政策的落实出现了滞后的现象。最后, 基本药物定价不合理。中心的基本药物对居民实行零差价销售, 但是仍有不少居民表示基本药物价格太高。这是因为基本药物采购方式不规范导致药物价格存在偏高的情况。基本药物属于准公共产品, 政府可以运用其“暴力潜能”降低界定、谈判和实施作为经济交换基础的契约所引起的费用, 并且取得相对合理的价格。但是若由基层医疗机构自行采购, 则会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疗机构在药品流通供求中的双重垄断地位, 扭曲药品的价格。此外, 在调查中, 有35.7%的居民认为药价不合理。同时, 也有医生表示基本药物的价格甚至高于正常药物, 导致医生看病开药无从下手。

(2) 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不到位, 健康档案建立难度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5%的居民没有接受过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同时, 健康档案的建立也由于政府宣传不到位、居民防保意识未跟上、医护人员缺乏等问题导致困难重重。

(3) 10元诊疗费迟迟未落实。《意见》规定“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 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 原则上10元左右”。调查显示, 由于当地卫生局没有下发文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10元诊疗费政策, 因此中心也没有实施这一项政策, 75%的居民都不知道这项政策。

(4) 政府拨款不及时。根据调查情况显示, 政府对中心拨款不及时, 有医护人员在调查中表示几乎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有拖欠情况。我们了解到, 中心的政府拨款由财政部拨给卫生局, 再由卫生局下发给卫生服务中心, 这一做法增加了财政流转的中间环节, 使得资金落实存在时效性问题。

2. 原因分析。

(1) 政府政策制定程序的漏洞。政策规划应注重可行性分析认真考虑主客观多种因素。“10元诊疗费”难以贯彻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合理性。从总体来看, 诊疗费10元包干, 对于患者是则可以降低不少费用。但是, 这是从整体考虑的。一旦分摊到人均次上, 一些利好就会被大众化, 毕竟, 有些患者在门诊中并不用接受输液等相关治疗服务。所以, 一些患者自然就会觉得多掏钱了, 自然就不会接受这项政策了。

(2) 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中的市场缺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由政府进行投资创办, 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缺乏活力。同时, 基本药物采购目前仍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行负责, 使药物供给缺乏竞争, 最后导致价格扭曲。

(3) 社区动员力度不足。所谓社区动员, 指的是把满足这区居民需求的社会目标转化成为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过程。社区动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与社区的合作, 导致宣传不到位, 动员力度不足, 使居民的保健意识不足,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缺乏信任, 最终导致相关服务功能的不到位。

三、对策及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对国家的基层医疗具有深远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活力, 解决现存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及建议。

1. 坚持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中的主导地位。

(1) 增强政府政策规划可行性。政策规划应注重可行性分析, 认真考虑主客观多种制约因素, 特别是人员方面的因素。凡是涉及民众合法权益有重大影响的政策都应该举行听证会, 征求群众意见。

(2) 拨款及时完整。政府从本国现有国情出发, 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 安排财政拨款。虽然拨款远不能满足中心需要, 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资金超过规定实效, 从而影响中心部分计划的开展和落实。特别突出的是医护人员的工资到账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还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合法性。

(3) 加强药物采购的监管。监督管理必须采取政府和居民相结合的办法, 没有政府参与, 监督就没有权威, 管理就没有效力;没有居民参与, 监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不能表明问题是否具有严重性和普遍性。对于药物采购问题, 可以定期举行听证会, 同时定期公布药物采购清单, 设置反馈专线或专栏, 最终达到监督实效。

2. 积极利用竞争机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

奥斯本认为“竞争是促进革新的永恒动力, 而政府通常是缺乏这种动力的”。在竞争的市场中, 市场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 社区卫生服务市场也是如此, 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主体多元化, 引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 通过政府、社团、居民群众、个人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有序竞争, 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当然, 竞争也不是放任自流的东西。奥斯本认为, 不经规范的竞争很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 公共政策必须建立竞争规则, 防止垄断或其他不公平的出现。

3. 发挥社区在配合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实现中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主要解决社区的卫生问题, 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利益。因此, 要加强社区宣传, 增强社区居民的防保意识, 提高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这必定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的建立以及相应功能的实现减少阻力。同时, 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综合协调, 组织动员, 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活动。

四、结语

从分析W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出发, 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合作性治理的解决策略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性治理要想实施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无论从法律上还是政策上, 在履行各自的公共责任的同时, 形成多方治理的局面, 为切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困境而共同努力。

摘要:本文从W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运行现状出发,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 结合公共管理理论探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其功能的良策并构建政府、社区、居民三方治理的方案。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发展还有很长的历程, 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政策执行, 无论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公众都需要增强相关认识, 从而形成各方合作性治理, 为切实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性作用而努力。

社区卫生中心医疗合作协议 篇5

甲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乙方:

为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加强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与联系,充分发挥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努力实现“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经双方友好协商,签订协议如下:

一、合作内容

医疗技术、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继续教育、中医药文化建设等。

二、双方权力和义务

1.开展双向转诊服务。甲方为乙方及时提供疑难杂症的远程会诊及转诊服务。甲方及时向乙方反馈转诊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乙方结合病情及患者意愿将合适的患者转至甲方治疗,甲方由专人导引,当天安排相应的科室诊治或住院。

2.乙方转诊或预约的需要进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的患者,甲方承诺当天完成检查。

3.甲方根据乙方业务需求安排 人员到乙方进行业务指导,开展专科或专家门诊、适宜技术推广、学术讲座等活动。甲方派出人员的劳务费由双方协商决定。

4.甲方协助乙方做好技术人才的梯队建设,优先安排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免费接受乙方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

5.甲方积极为乙方的各类科研活动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提供学术指导,努力帮助乙方提高整体科学研究水平。甲方举办学术讲座或学术交流会时,乙方相关人员可以免费参加听课学习。

6.甲方积极配合乙方做好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定期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讲座或义诊服务,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7.乙方负责在辖区范围内的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地为甲方提供全方位宣传,尽力做到让辖区内的居民对甲方的医疗特色家喻户晓,提高甲方在社区服务中心周边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8.甲方专家在乙方坐诊期间发生医疗纠纷,由双方共同协调解决,必要时报双方卫生主管部门。

三、协议期限及其他约定事项

1.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叁年,自2015年 月 日至2018年 月 日。

2.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3.本协议未尽事项,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社区卫生中心 篇6

数据收集

本文收集了内江市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2013年按各季住院人数资料(见图1)。可以看出医院在五年中住院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总趋势。

方法

社区住院人数统计数据是一时间序列。在时间数列中影响人数(Y)变动的的要素主要为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和不规则变动(I)。其中关键的因素是T和S。为分析这些因素对住院人数变动的影响,建立乘法模型:Y=T*S*C*I。

季节比率预测法利用乘法模型把趋势变动和季节变动先分离后结合,对社区住院人数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建立监测预警系统,有效组织医疗力量,从而分散社区医疗服务压力保障医疗安全(见表1)。

如图2所示:实际住院人数数据分布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从拟合折线图看,按五年平均数预测和按三年平均数预测拟合度都不理想。按直线方程预测值拟合度更高。在此基础上,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建立直线回归方程Yc=31.62+1.066X。预测2014年各季度住院病人人数。

根据回归直线方程预测(见表2):

意义

此方法只分析了社区住院病人人数变动规律,用以预测2014年社区住院人数变动及指导社区卫生工作。在医院的医保费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中也可以加以推广应用。在年初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中,趋势预测也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管理 篇7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 缺乏专业药学人员

许多医院门诊药房缺乏较高素质的药学技术人员, 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药品鉴别知识及专业的管理意识, 很容易在药物使用阶段出现不合格药品的现象。一些药房工作人员的药学知识缺乏, 业务不是特别熟练, 缺乏基本的工作经验, 不能够全面完整的回答病人的询问, 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病人的基本要求, 进而引起病人的不满, 使病人产生消极的治疗情绪。

1.2 药物的储存环境及硬件设施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和药库的使用面积普遍存在狭小的现象, 有的甚至没有基本的药品存放架, 随意摆放。尽管大多数社卫中心都配置了冰箱, 但是大并没有配备空调, 没有必要的避光、降温及除湿设备。这样就不能按药品的一般储存条件来对药品进行保管, 进一步导致了药品受潮、霉变等相关质量问题的产生。

1.3 缺乏科学合理的药房管理制度

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没有建立相应的药械管理体系;建立制度的也存在形同虚设的情况, 药房的药品陈列十分混乱, 内服与外用、易串味药品既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分柜摆放, 也没有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填写真实完整的药品进出货检查和养护记录。此外, 医生不按要求私自进药现象十分普遍, 这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 处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管理问题的措施

2.1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提高药房工作关键部分。首先, 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力求养成良好的医风和医德, 牢记“救死扶伤”的从医宗旨。只有拥有良好的医德, 才能够得到病人的信任, 才能够融洽同病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 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及业务训练, 努力提高其业务素质。药房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药学知识, 而且还要具备医学及护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社区药房的工作人员要十分重视对其继续教育的培训, 要不断采用大范围多渠道的学习训练, 以便能够提高和更新相关的专业知识。社区药房也可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组织专题讲座, 以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使社区药师发挥最大的作用。

2.2 提高社区药房的硬件水平

医院应当适当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费投入, 进一步改善门诊药房的环境及设施,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药房的规范整洁, 医院要配备保证药品质量的相关设备, 严禁药品因存放环境的影响发生重大质量问题, 与此同时还要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扩大药房的使用面积, 增添药柜、药架及冰箱等必要的存储设施[1]。

2.3 完善社区药房管理的规章制度

社区药房直接面对患者, 因此, 只有严格按照出药程序执行, 才能确保整个药品调配工作的准确无误[2]。发放药品时必须按照《药品调剂常规》严格规范操作, 认真核对处方中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3]。在药品发放时, 药房的工作人员必须告诉患者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期间的禁忌和过敏说明等。对于“毒麻精放”药品, 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务必做到双人双锁、处方发药、认真查看登记消耗情况、每日结算以及帐物相符[4]。针对临床急用药品, 要委派专人负责, 及时有效的掌握临床用量, 保证供求联系, 及时补充药品, 以确保临床用药供应。

2.4 要认真开展临床工作

临床药学一方面是药物工作者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也是社区医疗发展的基本要求[5]。社区药房工作人员与医师做好配合, 积极参与临床工作, 因人因症施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紧急情况, 以便能够使药品发挥最大的功效。

3 结语

总之, 做到合理派发药品、安全有效的治疗、质量上乘的服务、严格按照药房管理制度执行, 是所有患者都希望获得并享受到的基本待遇, 同时这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 要经过我们共同的不懈地努力和长时期探索才能够完成, 因此要使社区药房的安全管理得到不断的完善, 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 只有这样, 社区卫生服务才能够为社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才能够发挥其巨大的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雅萍.药学服务在社区药房的重要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8.

[2]李瑞民, 王霞.农村社区药品的管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6:16.

[3]王响华.浅谈医改体制下的社区药房建设[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6:7.

[4]杨学朗, 徐欣.社区药房药品验收登记的工作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4:14.

浅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趋势 篇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主要是由全科的医生作为主要的医护人员, 从事一种社区的定向的卫生服务。这种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不同于医院中的定向的专科服务。作为每一个社区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府领导下、社区的积极参与下、卫生机构的指导下建立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合理的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的基础上, 以适宜的技术, 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基本前提、以每一个家庭为单位, 以老幼病残、慢性病、低收入家庭为重点彻底解决社区的卫生问题, 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融为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完善与发展切实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社会问题, 对于减少广大患者的就医费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正朝着“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健康守门人”的方向发展, 这种服务模式与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卫生行政部门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应有的重视

目前, 我国一些城市的政府卫生机构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 将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重心集中在那些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上。生物医学模式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很多地方政府花费了大力气建设生物医学工程, 打造出一大批具有医疗专科特色、优质的服务的大型医疗机构。这就导致大部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大医院集中,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服务能力较弱、卫生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这也是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 机构管理定位不明确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的一些相关政策还无法落实到位, 缺乏可操作性。近年来, 虽然我国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文件, 但是从总体上看基本属于一种纲领性的政策文件, 而关于政策在全国各城市的落实问题还有待商榷。例如:有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执行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时总是感到一头雾水, 无从下手。另外, 由于各级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对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管理中存在着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现实问题, 也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三) 缺乏优秀人才

就职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很大一部分是从专科诊疗服务中抽调过来的, 或者是一些在医院退休后被返聘的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对自己辖区内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 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非常匮乏,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进一步发展。目前, 我国关于全科医生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方面还不完善。而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迅猛发展、卫生服务机构数量的不断猛增, 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全科医生的速度还远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 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变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快捷更加优质、更加方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 双向转诊机制尚不完善

双向转诊制的推行对于促进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 我国各大医院与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渠道还不畅通, 很难实现人民群众在社区进行首诊的美丽构想。患者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各大医院转诊比较容易实现;而当患者在大医院的治疗下, 病情趋于稳定时, 很难实现在自己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性治疗。双向转诊制度的匮乏与不落实, 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患者过分依赖于大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断、治疗不信任造成的。

(五) 相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法律的强制性。例如:我国与各地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全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政策文件基本都是通过意见的形式下发的, 并不是以卫生行政的命令形式下达, 也并未将相关意见上升到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高度来加以重视。缺乏法律强制性保护的相关政策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执行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时流于形式, 在政策的落实中缺乏力度。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 任何的改革与建设事业都必须将这一点放在首位。在我国试图一举实现某项改革是严重缺乏现实条件的。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方面必须立足本地特点、积极探索、面向创新。

(一) 不断强化政府在其中的功能与职责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保障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更是保证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基本前提。因此, 必须重视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与建设, 努力创建以城市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石、密切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这对于有效的优化我国的卫生资源配置, 全面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这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健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因此, 各级政府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特点,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科学的制定出适合本地发展的区域性卫生发展规划。

(二) 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建设

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生产关系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 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基本环节。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将人才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构建合理的、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例如:通过对本中心全科医生的培养不断提升其在岗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再例如:通过创建更加专业、医德医风更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 聘请一些医德医风高尚、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全科医生到中心工作, 还可以返聘一些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的退休医生、老专家为患者诊疗。

(三) 不断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完善的双向转诊制度能够切实转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能够为社区普通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保障, 同时还为有效缓解大医院卫生资源的紧张压力提供保障, 为有效促进患者在大医院之间的合理分流奠定了基础, 为促进我国各级政府、地区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保障。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双向转诊机制的有效落实。

总之, 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秉承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 在不断完善各城市的卫生服务机制的同时, 切实改变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切实减少老百姓的就医费用, 为促进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利霞.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21) .

[2]张成普.综合性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切入点的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 2010 (01) .

西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报告 篇9

1 社区的基本情况

1.1 社区类型

西花园社区属企业社区, 随着企业逐年开采, 给居民带来了如水环境恶化、水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 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

1.2 地形、地貌、地理位置

西花园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 位于大同市西南, 距离市区8公里, 该社区东南与西韩岭乡毗邻, 西南与马营村, 西北与糖厂相邻, 东西走向长2公里, 南北宽2.5公里, 面积28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8℃左右, 冬季寒冷, 夏天天气凉爽, 昼夜温差大, 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属缺水地区。

2 社区资源

2.1 经济资源

以工业为主, 职工平均收入为1 500元/月, 公路相通, 向外可经口泉至大同市并与京大、大运、109国道相连, 交通十分便利。社区内有一街心公园, 职工俱乐部、体育场、健身房方便居民每天锻炼身体。

2.2 文化资源

本社区内居民文化素质较高, 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观念较强, 健康宣教的实施要求较高。社区老居民多数口味重, 食盐量在每人每日10 g以上。

2.3 社区机构资源

本社区有3所学校 (2所小学、1所中学) , 20多个私人诊所, 1所医院。西花园社区学校教师及学生人数的分布情况, 见表1。

2.4 社区人力资源

2.4.1 晋柴职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分布情况

见表2。

2.4.2 西花园社区居委会分布情况

西花园社区共1个街道, 5个居委会,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

2.5 社区可动员的潜力

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也渴望生活质量的提高, 均希望健康长寿, 故健康教育有很大的潜力。社区内有5个居委会, 负责4~5个社区居民的日常工作, 社区内有一老年活动中心, 可用来进行老年人健康宣教。

3 人口学特征

3.1 社区内人口概况

见表4。

3.2 人口出生死亡统计

2010年社区人口出生182人, 自然增长率为4%, 死亡89人。

3.3 民族构成情况社区性别及民族构成

见表5。

3.4 社区人口年龄构成

见表6。

3.5 居民文化程度情况

社区15岁以上人口文化构成见表7。

3.6 居民职业构成情况

社区15岁以上人口职业构成见表8。

3.7 经济收入状况

见表9。

3.8 残疾人情况

本社区居住的残疾人情况 (为入户进行登记的情况) 见表10。

4 社区人群一般情况及健康情况

4.1 社区就诊疾病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 按照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疾病中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结石、冠心病、脑血管病等。

4.2

中小学生到医院就诊主要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

4.3 慢性非传染病管理与患病状况

见表11。

4.4 职业病患病情况

共有矽肺患者13人。

4.5 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调查

4.5.1 主要致病的危险因素及不良行为

社区15岁以上人口主要致病的危险因素及不良行为占总人口的比例见表12。

4.5.2 体育锻炼情况

社区15岁以上人口各种类型锻炼率见表13。

4.6 服务满意度

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在西花园社区服务中心就诊, 对中心的满意度达90%。

4.7 居民医疗保障状况构成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占81%, 自费占19%。

5 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

通过分析以上资料和数据可以看出, 该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1) 疾病谱排序以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为主; (2) 职工卫生知识教育欠缺, 故普及职工的卫生知识和急救知识十分重要, 应定期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0%左右, 离退休人员占全部人口的15%左右, 老年人口也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

6 危险因素以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为主

本地高发性疾病的危险行为或影响因素主要是社区居民缺少体育锻炼、吸烟、嗜酒、超重、肥胖、口味偏咸等因素。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 高血压、糖尿病及其致病因素, (2)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3) 职工的健康宣教、急救知识的培训。

社区卫生中心 篇10

自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发《处方管理办法》[1]以来, 规范处方书写已引起各级医师高度重视。处方是医师实施药物治疗与药房配发药品的凭证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2,3]。医院门诊处方为医师为患者下达医疗用药的直接书面文件, 由门诊药房药师执行, 查堵错误处方是临床医师和各级药师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开展处方质量检查, 处方点评制度, 对防范由药物引发医疗纠纷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将门诊处方中常见问题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12年6月~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6230张。

1.2调查方法

对处方中存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将不合格处方依下列标准归类统计: (1) 处方书写不规范:包括处方项目不全、未使用通用名、未使用专用处方。 (2) 药物不合理使用:包括诊断与处方用药配伍、用法、用量、药物选择不合理。

2结果

6230张处方中, 不合格处方632例 (10.14%) 。632张不合格处方中不合理用药544例 (86.08%) ;处方书写不规范88例 (13.92%) 。

3讨论

3.1处方书写不规范

3.1.1处方基本项目填写不全:以手写处方为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卫生站多未配备电子处方) , 出现门诊卡号、年龄、性别、科别、诊断、日期漏写现象较集中。

3.1.2未使用药物通用名:门诊医师惯于书写商品名。如将“酚氨咖敏片”写为“克感敏”;“盐酸消旋山莨菪注射液”写为“654-2针”;“苯磺酸氨氯地平”写为“络活喜”;“铝碳酸镁片”写为“达喜”等。随着电子处方普及, 此类错误已渐得到纠正。

3.1.3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符:《处方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用药须与诊断相符, 但门诊处方中经常出现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符现象。如:诊断为高血压未开降压药, 而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诊断为糖尿病, 处方中无降糖药而给予氨麻美敏治疗;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此类错误发生原因与临床医师重视不够有关, 认为处方上诊断无关紧要, 只要病历书写清楚即可, 而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3.1.4特殊类药物未使用专用处方:随着电子处方普及, 部分医师在开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精神类药品时仍使用一般处方忽略了精神二类专用处方。麻醉药品未使用红色麻醉处方。此类错误多会在门诊药房药师严格核对与及时沟通后得到纠正[4]。

3.2不合理使用药物

3.2.1药物配伍不合理:抗菌药物不合理配伍, 如病毒感染引发呼吸道感染患者, 门诊常见利巴韦林和头孢替安合用, 前者为抗病毒药, 后者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广谱抗菌, 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效, 但对病毒无效, 二者合用无协同作用, 反而降低临床疗效。此外同类药物的联合使用, 如消渴丸与格列齐特片合用。格列齐特属磺脲类降糖药, 而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 同属磺脲类降糖药, 5粒消渴中含2.5mg格列本脲, 2类磺脲类药物合用加大低血糖发生可能性, 特别因老年患者肾脏排泄功能减退[5], 极可能出现磺脲类药物积蓄而发生严重、致死性低血糖。

3.2.2药物用法、用量错误:未按药物说明书常规用量使用药物, 如慢性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继发肺部感染, 同时伴心衰, 处方为盐酸头孢替氨3.0g+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时予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推注。药物说明书明确标示头孢替氨每天2g, 分2~3次给药。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减量并慎用, 头孢替氨与呋塞米等强利尿剂合用可造成肾损害。由此可见, 临床医师治疗过程中未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 不能正确掌握药物用法、用量、配伍禁忌。

3.2.3药物选择不合理:如患者, 男性, 16岁, 有癫痫病史6年。因右下肺炎, 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每天2次静脉滴注。强力枇杷露10ml每天3次口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注射, 每天2次。近年来喹诺酮对肺炎链球活性强而被广泛使用, 但该药抑制DNA合成, 造成软骨损害, 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同时因其抑制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与受体的结合, 从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癫痫患者应避免使用。该处方抗生素选择未考虑年龄因素, 且患者癫痫史6年, 不宜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综上所述, 基层卫生机构临床医师应坚持长期抽查处方质量, 进行处方督导, 开展处方点评, 对处方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 积极整改。药师严格审核处方, 杜绝不合格处方。临床医师与药师共同努力把好安全用药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2006.

[2] 肖红, 孟兆生, 崔学.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误诊误治, 2008, 21 (2) :73-74.

[3] 韵国萍, 李素娟.医院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4, 17 (2) :137.

[4] 王琴.门诊处方3520张差错调查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124 (5) :93.

上一篇:数码影像技术下一篇:农业水价改革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