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感恩教育

2024-06-20

初中语文感恩教育(精选十篇)

初中语文感恩教育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渗透,感恩教育

孟子曰:“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 莫大乎天下养。”这里所说的“孝”、“尊亲”、“天下养”, 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感恩。但是感恩又不仅仅局限于“孝”、“尊亲”、“天下养”。就我们中国而言,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灿烂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国学思想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不竭源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不断地增强, 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但不得不承认, 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传承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国学思想的精髓, 创造性地开展感恩教育, 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伟大使命, 更是教师不容推卸的职责。本文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 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以期对广大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启示。

一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尼采曾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记不清是何年何月, 一曲《感恩的心》唱红大江南北, 在其优美、低沉的旋律中, 让人们躁动的心灵得以回归本位, 在祖国大地上辐射性绽放感恩。但现在年轻的一代, 多数是独生子女,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家庭的溺爱, 受传统国学文化思想的熏陶与影响越来越少,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的责任一是要传播传统文学的思想精华,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促使其形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观念, 使学生拥有健康、向善的灵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 利用课文优美的语言描写, 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之弦。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 我先是把问题摆出来: (1) 父亲的“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多少次? (2) 每一次父亲“背影”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3) 文章中“背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完成问题, 依组次选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学习任务下达以后, 我以歌曲《父亲》陪伴同学们, 调动其动手、动脑、动口并有效地进阅读、讨论、互动。阅读、讨论后, 各小组针对上面的题, 开始展示学习、讨论成果:

一组代表:“父亲的‘背影’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 是开篇点题, 表达作者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的思念之情, 让人感受到一种浓烈的思念笼罩着这篇课文。”

二组代表:“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景中出现, 作者对‘背影’作了深刻、具体的描绘。”

三组代表:“我们来对第二小组的问题进行补充。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细腻的描写, 那‘肥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文章用‘探’、‘攀’、‘缩’、‘倾’等动词对父亲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镜头记录下了一位普通父亲爱儿子的一举一动, 让作者、读者感动得潸然泪下。”

四组代表:“第三次写到‘背影’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 ‘我’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渐行渐远、慢慢消逝, 离别的惆怅充满内心, 又一次落下惆怅、伤感的泪水。”

五组代表:“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 ‘我’读父亲的来信时, 在泪光中再次浮现父亲的‘背影’, 作者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六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 文章紧扣‘背影’、首尾呼应, 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 更流露出作者对父爱无边的感恩之心。”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阅读、分析、讨论都非常认真, 也很到位, 不仅能读懂‘父疼子’、‘子爱父’, 还能悟出作者的感恩之情。现实生活中, 牵过你、扶过你、帮助过你的人很多, 我们对于这样的人和事, 要做到心怀感恩, 尤其对我们的父母、亲人更应如此。”

教材中, 这样的课文很多, 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利用, 就能够逐渐培养学生懂得感恩、胸怀感恩。

二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竞赛、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借助教科书里的美文、佳作来渗透感恩教育, 还应善于利用充裕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

1. 感恩教育要从“新”开始

如七年级新生入学以后, 语文教师第一件事就要教会学生用手语演唱《感恩的心》。让学生在集体的大环境里自己体会、反思“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如何才能怀揣感恩的心?”。教师顺势点拨、引导, 让学生懂得感恩养育自己的父母、感恩疼爱自己的亲人、感恩培养自己成长的教师、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等。

2. 感恩教育要融入各种竞赛中

如在学校、年级组、班级作文竞赛中融入感恩, 作文题目应主旨鲜明、紧扣感恩, 教师就应该设置《我的妈妈》、《父亲》、《最感人的事》、《感恩的心》等等这样的作文题目, 让学生能在真实体验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表达感恩。再如, 教师要利用年级组《弟子规》朗诵比赛, 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记住《弟子规》的内容,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更应教育学生能将《弟子规》中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真正做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从而学会并做到感恩父母、亲人、教师和朋友。

3. 感恩教育要融入各种活动中

如“五四”晚会、“元旦”晚会中, 安排学生编排感恩体裁的小品、相声、朗诵, 演唱《父亲》、《烛光里的妈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感恩歌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恩、感悟感恩。

三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生活实践中渗透感恩教育

卢梭说过:“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具备感恩的美德, 教师就要善于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 让真理接受实践的检验。作为语文教师, 应树立“大语文”、“大课堂”理念, 即社会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语文, 处处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一本教科书和教室的三尺讲台来传承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和传统感恩美德。

生活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日子让学生去实践感恩, 从而诱发感悟, 领会并形成感恩美德。如一年一度的“母亲节”、“父亲节”、“妇女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践、体验感恩——帮父母洗一次脚, 独立或参与做一顿饭, 看一段关于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视频, 为教师沏一杯茶、道一声“谢谢!”。

初中语文感恩教育 篇2

最近有几位家长向我诉说:自己的孩子在家好吃懒做,父母稍微唠叼几句,便感觉不耐烦,轻则还嘴对骂,重则离家出走,作为父母,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但孩子却根本体会不到长辈的良苦用心,更别说关心、体贴、孝敬父母了,他们就搞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么成这样了?的确,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平日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嘴,他们可谓过着“太上皇”的生活,如果父母、长辈对他们的要求稍有不顺,他们便是横眉冷对,怨声载道。难道现在的孩子真的没有一点孝心吗?古人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难道我们现在的孩子连羊、连鸦都不如了吗?我想不是这样的,由于自幼受家庭、父母溺爱,事事百依百顺,在他们看来,父母、长辈对他们好,那是理所当然的,是天经地义的,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所以他们就根本不必要心存感激,心存感恩,更不必要去回报什么。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我们只是对他们作普通的说教,往往效果不好,甚至会让学生对你产生抵触、对抗情绪。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找准一个恰当的时机,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究的课题,笔者最近教过几篇比较典型的课文之后,发现学生的心弦有了很大触动,有的甚至潸然泪下,下面把这几个契机写出来,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在《背影》中感受父亲的爱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祖母去世,父亲又失业,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在这种氛围中读到“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同学们有所触动,我赶紧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有这份爱心的又何止文中的父亲?你们的父亲也是时刻关爱着你们的,只是你是否用心去体会了?我们一起来搜索父亲让你感动的瞬间,看谁的父亲最能打动我们”

起初,没有动静。我就点了一个平时比较孝顺的张萍同学。“08年冰灾的时候,爸爸每天六点钟起床帮我做好早饭,然后送我到学校,放学又准时来接。一两天我可能不会感动,但一直坚持二十多天,我感觉父亲真的伟大!”

冰灾的话题一打开,许多感人的场面就出现了„„

同学们能从平时已习惯的事例中,找到一丝感动,有几个甚至都掉眼泪了,他们明白了父母陪着我做作业,了解我的学习情况,这是在关爱我。

二、在《台阶》中理解父亲的苦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用心爱心专心 1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此时此刻你们有何感受?

“我们都来自农村,可以说这也是我们父亲的写照,读过之后是否有点心酸?也许平时我们更多的是抱怨父亲没管过我,没和我好好交流,殊不知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天没日没夜的劳作,是希望给你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体会这种辛苦?夏天,我们在睡午觉时,你是否知道父亲正顶着炎炎烈日在高空作业?冬天,我们在电烤炉边享受时,你是否想到了寒风中的父亲?”

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过后,同学们都低下了头„„

这时,我又给同学们说了一件我去家访时发生的真实的事。有个同学家境不蛮好,但他花钱大手大脚的,我让他摸摸父亲的手,他不敢,当父亲的手触摸到他的时候,眼泪一下就出来了,这是一双布满老茧且多处开裂的手。从此以后,这位同学再也不乱花钱了,因为那都是父亲的血汗钱。

你们平时摸过父亲的手吗?今天回去摸一摸,写写自己的感受。

第二天的日记,我能感觉他们有质的飞跃。

三、在《我的母亲》中领悟母爱的深沉

这个学期我们学的是胡适的《我的母亲》,同学们已经从母亲的琐碎、平凡中感到母爱的伟大。我又找来了老舍的《我的母亲》,让同学们深情的读,找找让你感动的句子。同学们找了很多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这是作者经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从济南逃到西南时思母的那种复杂心情。也许我们都不曾体会过,也不曾知晓过,但作者却觉得很痛苦,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思乡情,念母情更来得强烈了。作者把自己比喻成失去了根的花,是怕当每次收到家信的时候,就会有不详的消息从中渗露出来。有母亲的人,心是安定的。作者又何尝不想这样呢?“我疑惑,我怕”。疑惑为什么在一年的家信中都找不到关于母亲起居的情况,怕母亲早以有不测,只是作者不想捅破,捅破那层似窗纸一样的念母之情。但噩耗还是传来,原来母亲已经去世有一年了。作者最后也只剩下内疚而又惋惜不已的哀痛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当读到这句话时,同学们的眼泪情不自禁的就流下来了,我也有同感,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古语有云,养儿方知父母恩,你们不觉得那已太迟了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时就只能留下遗憾了。你们觉得现在要怎样做?”

“善待父母,孝顺父母„„”

这时有一个同学又说“母亲非常穷苦,但她还要养着自己的儿女,她整天为人们洗衣服,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从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辛苦。

用心爱心专心

2天天为人们洗服装,母亲为了什么?母亲为了儿女的生活,甘愿受苦。我觉得好像是写我自己的母亲,以前我认为洗衣服是理所当然,现在觉得这是一份很重的爱,以后我要尽量自己洗,帮妈妈分担。”

„„

从这以后,好多同学在日记里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决心做个懂得感恩的人。当然,感恩教育并非只感谢父母,还得感恩周围的人、事、物。如果以后我们在教学中,能适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们的孩子会有一颗感恩的心的。

以上是我个人对感恩教育的理解与实践,非常肤浅,恳请批评与指正。

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探究 篇3

【关键词】教学 ; 感恩 ;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24-01

现如今,感恩教育已成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陶冶我们的精神。如,《三峡》让我们领略到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观潮》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让我们心潮澎湃,赞叹不已,《西湖游记二则》让我们感受到西湖之美,得到心灵上的愉悦。

(二)父母之恩

父母不但给我们以生命,而且竭尽全力地养育我们,如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三)祖国之恩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它的地大物博,更要从中感知它的博大精深,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众多古诗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四)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的老师》等课文中感受师恩,从《金盒子》等课文中感受友恩,从《驿路梨花》等课文中感受他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远离犯罪。

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是不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苟且偷生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已有之的道理。

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

(一)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等。

(二)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让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大自然之美就会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让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就更加深刻。

3.在思考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替代的。

(三)倾诉衷肠——报恩

从教材中,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上升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如母亲节时,让学生写一些祝福的话语,或者写表现母爱的作文。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 篇4

关键词:语文课堂,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就是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激, 心存感恩能让我们的心境更纯洁, 心存感恩能感悟世界的真善美, 心存感恩能让我们的世界更温馨。

有人说过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很可悲的, 也是没有前途的。没有阳光, 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 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 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 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 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那么青少年为什么会缺失感恩意识, 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呢?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首先, 社会环境的异化给青少年感恩意识套上了实用主义的金箍,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 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对亲情友情的追求, 人们的心理行为主要以实用为目的。因此, 青少年深受影响, 久而久之便缺少了感恩意识。

其次, 失衡的家庭教育模式也是青少年缺失感恩的重要原因, 当今家庭主要强调对子女的成绩智力方面教育而缺乏做人方面的教育。却不知道主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再者, 学校表面上喊素质教育, 但大部分地方仍以升学率作为考评学校的重要指标, 考试成绩往往成为评定青少年学生成败的唯一标准。至于道德、实践和社会能力则往往不受重视。

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堂渗透感恩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挖掘文本, 就地取材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感恩素材是五彩缤纷的, 我们应抓住教材灵魂, 书中有很多关于体会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的鲜活实例。例如, 我们学习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故事时可以讲到她的沙利文老师等七个人的感恩故事。这样, 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深深感受到我们应该怎么做!例如, 学习《人琴俱亡》、《呼兰河传》、《背影》都可以这样教。当开学时拿到免费课本时, 教育学生要感谢党和祖国对我们的关心。并且多用作文教学来潜移默化。老师还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 (如东郭先生和狼、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 来启发他们的感恩意识。

只有充分利用课本中丰富的感恩资源, 才能使感恩教育不空洞, 不会使学生产生腻烦心理, 同时这些名人或伟人的事例更能使学生受到感恩教育。

二、利用音乐 寓教于乐

音乐是世上最具感染的艺术, 易使人产生共鸣, 特别是学生最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情趣。因此, 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 以音乐课堂教学相似的方法教学语文, 如:听音、模仿、歌曲训练等。例如, 我们可以教唱优美动听的《感恩的心》和关于感恩节的歌曲, 让他们在优美的韵律中, 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感受感恩。如我在教学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一文时, 课前三分钟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全班同学跟唱, 立即激发了学生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又如在学《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这类写景抒怀的散文时, 可以放一些优美旋律的歌曲, 让学生配乐朗读, 从中感悟大自然的美丽, 从而对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心存感恩。古语说:鸦有反哺之义, 羊知跪乳之恩;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三、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

教师要善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教师不仅要挖掘课本中的感恩素材, 更要联系社会现实, 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感恩”榜样。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我就讲我的父亲对我的无私关心, 特别是借钱为我交学费的情景, 同时我也讲了父亲去年生病昏迷三天三夜时我的所作所为。教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单元时, 我就给学生我是如何热爱祖国的一草一木的, 如植树造林, 同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作斗争等。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四、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要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在语文课堂中, 要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 使感恩的行为更直观, 更有震撼力。如教学舒乙的《都市精灵》时,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鸟, 能激发学生对生灵的热爱, 同时引发学生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 在课堂的迁移学习, 播放视频《我是一只小小鸟》, 学生受到的触动非常大, 特别是看到小鸟无处栖身时, 很多学生眼含热泪, 感恩教育也就起到作用了。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 如排课本剧, 分角色朗读等。在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时, 首先把这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师生间发生的事情, 学生演得很传神, 体现了浓浓的师生情, 同学们也为老师的付出而感动。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融入其中, 用心去体会, 从知恩到感恩。

五、开展活动 实践感恩

理论上的教育让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 那么, 如何让学生化感恩之心为感恩行动, 我们可以这样做:

A.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 (握握手) ;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B.开展征文活动:《我的家人》、《我们的学校》、《我的朋友》、《感谢生活》、《我与祖国》等。

C.评选感恩之星, 在活动中选举优胜者进行激励。

初中生感恩教育 篇5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等经典词句正体现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与崇尚。可以说,感恩是中国五千年来文化积淀的精

髓,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人生品质。

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

要,那就是,愉快地、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

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感恩等”。感恩作为人类的基本

道德之一,绝不只是对父母的简单回报,它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今天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

承,更不用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内涵了。感恩一词对有些初中生来说已经

过时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初中生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他们不懂得感谢,不愿

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中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中学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近几年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及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时常有关于青少

年感恩意识的缺失的报道。沈阳84岁老人王儒臣,13年来,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成为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

以上的事实让我们见到了一些人人性的冷漠,获救者不敢站出来,受助者不看望困境

中的恩人,他们将他人的资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曾经资助过自己的人毫无感激之

情,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痛心。对于那些知恩不报的行为,也引起了人们以及社会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另一方面要勇于跟那些受恩者说“不”,没有人有义务对那些心灵麻木、感情自私、不懂回报的人理所当然的付出。

“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字样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

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发射出自身的温暖,也

不配得到别人的爱。”人应该学会关爱,学会感恩,这样才会赢得更多的爱,才会让自

己生活在充满温情的世界中。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结草衔环,动物尚且如此感恩多情,何况万物之精华的人类呢?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知晓“饮水之源,知恩图报”的民族,从韩信的“受人一饭,终生不忘”到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无一不溢满着赤诚的感激之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底下都有感恩的因子存在,只是在平时的教育当中我们忽略了,没有触动,没有挖掘,而导致现在的学生

心灵残缺,造成学生情感荒芜、不懂感恩。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

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感恩缺失而导致的自私冷漠的个性不仅影响到个人生活态度和人

际关系,而且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青少年的冷

漠,国人回馈社会意识淡薄,已愈来愈引起人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反思道德教育中感恩

教的缺失。2005年党中央下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及同年秋季,上海市教委推出第3版《中学生守则》,首次把“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

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感恩教育列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中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和长者”,“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

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感恩教育从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开始,让每个中学生都学会感激,懂得感恩,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它不但对中学生人格的完善、家庭的和美,甚至

对社会的和谐,都是大有裨益的,值得大力提倡。事实上,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我们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中都不乏“感恩”的内容。在以往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我们更多地注重了意识形态的教育,更多地培养中学生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感恩教育”。

在今天,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必须提到日程上来。语文课程与感恩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感恩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课中有大量的充满感恩意识作品,它们以高尚健康的心灵去影响和规范学生,向孩子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挖掘、拓展这些素材,通过具体的课文,在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适时、适度、得体地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通过学科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美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完善他们的人格,这是作为语文老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恩教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渗透式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开发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期待有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投入到这个研究领域。

所谓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 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感恩教育,就是要重新唤醒人们知恩、感恩、报恩的美好人性。有了感恩之心,就会尊重生命、善待他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生活之源也会得到更好滋润,人的生命质量也能够得到提升,而这一切,也有利于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的健全的主体人格的构建,树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进而营造和谐社会。

语文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和语 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感恩是人 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有深远的影响。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弘扬人文精神,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感恩教育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 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语文一直与感恩教育相连,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 感恩内容,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动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契机。感恩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主体性。感恩教育的主体性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其作用,这

是感恩教育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规律,确立其主体地 位,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地知恩、识恩、感恩,从而发自内心地以实际行动 报恩。可以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

2、道德性。所谓感恩教育的道德性,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感恩教育适用于

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道德教育。任何人均是道德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 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感恩教育也就是道 德教育,我们通过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高尚的道德。

3、体验性。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体验。因此,就主要

倾向说,情感教育是体验教育。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才 能获得对道德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的体悟。从心理机制上看,当主体有了某种良好的 情感体验,他就会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引起这种体验的条件,也就不断的用自己的行为去创造满足幸福感、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等情感条件。学生在感恩教育中通过亲身感受,培养他们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最终实现道德发展的知情行的合一。

4、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感恩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大语文发展观也主 张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主动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办报、演讲等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提 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育活动。

当前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局限从1979年到2011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关于感恩、感恩教育的文章共326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篇;从1976到2011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感恩、感恩教育共有217篇文章,而有关语文学科中的感恩教育的文章有十多篇。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教育界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关于感恩的一般理论论述,包括感恩、感恩教育的涵义、感恩与道德的关系,感恩教育价值等。第二,对初中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以及提出培养感恩意识的一些方法。第三,各地开展的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情况。第四、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这些与研究文章主要是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进行探讨。它们大多分析了现在学生们的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与原因,指出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对感恩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些可以让我们了解当前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常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经验。

我们也发现对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存在一些的薄弱地方,主要有:第一,感恩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感恩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缺乏对这方面观点的提炼,缺乏这方面的专著。第二,在这些资料中,多把重点放在对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念理解上,而对感恩教育的本质挖掘较少。在阐述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时,没有对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第三,他们大多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或心理学的角度对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都对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虽然途径之一是通过课堂进行,在学科中渗透,但是都是比较表层的提及,未能结合当前新课改的理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来做深入的探讨;即使有个别是就语文学科进行探讨的,也是比较表层,且结合的教材是小学教材,对象是小学的学生,文中大多是从文本、情感体验的角度阐述,在口语交际、写作以及实践探究活动方面研究的很少。对初中生该如何结合文本,在阅读、写作、口语训练、以及生活实践中进行感恩教育,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文章进行深入论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专著,还没有发现。在硕士论文中,也还没发现这方面的论文。

因此将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育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1、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需要加强感恩教育,2、感恩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3、感恩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4感恩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健全学生人格。

目前,社会上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人少了,那种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行为日渐稀

少,这与我们缺乏感恩教育不无关系。人必须要有感激之心,假如人人都把来自于他人的帮助视之为一种“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话,缺乏“投桃报李”、“结草衔环”之

心,那么这只能使社会逐渐冷漠,善良之心更加远离。因此,在对美好和谐的社会心存期 盼之时,需要倡导一种感恩之心的树立,不断加强感恩教育。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 怀感恩之心,并付诸感恩行动,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善良的生态。在这种生态氛围熏 陶滋养下,我们才能期待社会整体爱心环境的形成,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蕴涵有丰富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语文教育不光要提高学生感悟知识的能 力,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孝敬长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也是作为“人”拥有的最基本的品德的素养。将“感恩”教育巧妙地融于语文教 学,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一个懂得感恩 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作为肩负传承传统美德重任的语文工作者,有责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用我们的爱心、耐心,浇灌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 篇6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1.教师以身作则,让学生体验“感恩”

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珍惜,对“珍惜”产生认知需要学生首先“被珍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关怀学生的成长为目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感恩教育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采用正确的评价手段,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采用多元化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肯定学生;当学生学习退步或出现失误时,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舞学生。

2.灵活使用教材,拓展“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感恩教材。如胡适在《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他感谢母亲,是因为母亲之前对他的严格教导、培养以及爱。这让学生明白了,教师、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于爱;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事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机,使父亲陷入了困境,但他仍然强忍着悲痛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爱子之心的强烈、父爱力量的巨大,催人泪下。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请学生揣摩课文中的人物和人物心理,再阅读和分析课文,经过角色扮演,学生不难发现课文中包含的“母爱”“父爱”“师生情谊”,体会到“恩情”的真正含义,领悟到“感恩”的真谛。

3.巧妙布置作业,给学生表达“感恩”的空间

无论哪种教育,都应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学生并非冷漠自私,他们只是对感恩的领悟较少,疏于表达感恩的心。当学生领悟到感恩之后,笔者精心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如在布置作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发现一件值得你感动的事情,并从感恩的角度来写,鼓励学生发现、表达生活中的感恩情节,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感恩和幸福。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作用

1.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以身作则,会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有所认知。在感恩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他们会更加珍惜学校的学习经历,尊重教师的劳动。在经过半个学期的感恩教育后,课堂纪律明显有所改善,不交作业、顶撞教师的情况也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拓展语文教学的实际作用

感恩教育除了能使学生收获知识和能力之外,也使他们的日常行为发生了变化。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更懂事了”。而笔者也发现,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频率越来越高,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友善。在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作文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感恩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浪漫,是救人于水火而不留姓名的英勇;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众志成城;是社会温暖之所在,是人性本善的表现。因此,感恩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本能,这种本能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能弥补初中生行为和德育的缺失,教师可以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入手,使学生逐步体会“感恩”,学会“感恩”,表达“感恩”,使语文教学延伸至学生的心中。

初中语文感恩教育 篇7

一、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很多教师总是习惯用成绩衡量学生的优良, 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试想一个不懂感恩的人, 怎么能够发展自身, 与人和谐相处呢?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 当前的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在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适当融入一定的感恩教育, 这不仅是对教学的负责, 更是对学生的负责。

(二) 是健全学生品德, 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作为传播人类文化、智慧、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具备独特的人文特性。在语文课程中融入感恩教育, 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向学生渗透道德与情感, 让学生接受作品中人物高尚道德、伟大人格的熏陶, 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完善学生的人格,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感恩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素材

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 它必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下, 教师不但要“走近”学生, 还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 启动学生的情感。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富含宝贵的感恩精神与人文精神等特点,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带领学生走进情感的世界, 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让他们学会感恩。比如, 在教学《献给母亲的歌》时, 教师可先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母亲的格言俗语, 并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了这一层铺垫, 教师再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同时配以温馨的母爱图片, 让爱和温情在学生心间自然流淌, 泛起涟漪, 形成共鸣, 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又如,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描写父爱的不朽之作, 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学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并在课文中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相互讨论与交流。接着, 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学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段话, 简单、朴实的话语, 不仅将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儿子的行动形象地传达了出来, 更让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二) 善于运用课外实践活动

虽然语文教材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若仅限如此, 未免不够理想。最好的办法是将语文教材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 结合阅读与写作活动。阅读是一种感悟, 一种体验, 离开了阅读体验, 感恩教育便是肤浅的;写作是学生表达自身思想情感, 分享心得体会, 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所思所想进行参照、反思的过程, 没有了写作, 感恩教育同样是不完整的。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多为学生推荐富含深情的优质文章, 鼓励学生多读、多思考, 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以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感恩教育。这样, 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感恩的真谛, 形成感恩意识。其次, 利用演讲与辩论比赛。要想将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语文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演讲与辩论比赛, 鼓励学生将感激之情以及对爱的理解大胆说出来。比如, 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的讲话, 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 要求其就感恩这一话题进行专题发言, 结合国旗下的讲话,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另外, 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演讲比赛和辩论比赛, 让学生以辩论、对话、讨论等形式就感恩展开深入的探讨。在这样激烈又充实的比赛中, 学生全情投入, 思想上得到了启迪, 对感恩这一美德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总之, 感恩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习和继承的优良文化传统。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有着不能回避的宣传、教育责任。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义务,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 深入剖析其中的真挚情感, 同时积极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相关的实践活动, 里外配合, 上下一致, 形成教育合力,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感情的理解与认识, 让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到学习的终极目标——感恩。感谢父母, 感谢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 然后以满清热情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博.点亮感恩心灯, 收获美好未来——谈学生的感恩教育[J].华夏教师, 2015 (8) .

[2]刘成芳.中学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5.

[3]肖艳.青少年感恩缺失与学校感恩教育策略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4]程优.新时期中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少年, 2016 (8) .

[5]尚艳霞.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的心[J].湘潮 (下半月) , 2013 (1) .

初中语文感恩教育 篇8

一、当代青少年孝亲感恩情况分析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家庭暴力、虐待老人、青少年离家出走、失守诚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吞噬着我们的眼球。青少年不孝顺父母,不尊重师长,甚至偷盗吸毒等行为普遍存在。青少年孝亲感恩的缺乏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和家庭。

(一)社会方面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青少年孝亲感恩的发展。在“金钱至上”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都在为钱而奔波,有些人甚至为钱逾越了社会道德,这些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三观”的形成。

(二)学校方面

“分数至上论”“高升学率”是大多数学校所追求的。很多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的教育,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从小学到大学在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体制影响下阻碍了孩子孝亲感恩精神的养成,从而造成情感的某些方面的缺失,进一步产生道德危机。

(三)家庭方面

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存在过度保护孩子的现象。大多数孩子均为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而且大多数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对精神方面管之甚少,所以不利于孩子孝亲感恩的形成。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孝亲感恩内容选文情况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六册,分别是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下册)。这六册教科书共有169篇课文:七年级至八年级四册中各有30篇、九年级(上册)有25篇、九年级(下册)有24篇。搜集以上教材进行整理与分类,涉及“孝亲感恩”方面的课文共有13篇,占总篇目的7.8%。其中七年级(上册)6篇,占本册的20%,分别是《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七年级(下册)1篇,占本册的3%,《爸爸的花儿落了》;八年级(上册)4册,占本册的13%,分别是《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八年级(下册)2篇,占本册的6.7%,分别是《藤野先生》、《我的母亲》;九年级上下册0篇。内容涉及:感恩怀念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等题材。具体分类如下表格:

通过归纳总结,孝亲感恩类文章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仅所选篇目少,而且分布极为不均,九年级(上下册)孝亲感恩类课文安排为0篇,在七年级上册所选篇目相对集中;但总体来看,孝亲感恩类课文安排较少。

三、针对选文概况提出的策略

根据综上所述的特点,特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教材中应多增加些孝亲感恩类文章

现行中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在重新审定和编排的过程中,应当多增加些孝亲感恩类文章。因为,中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如叛逆的出现。而且他们处于情感的养成阶段,非常有必要进行孝亲感恩教育,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更是情感养成的重要科目,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增加孝亲感恩类文章,可以让即将步入青年时期的学生,多一些孝亲感恩的修养。

(二)抓住仅有的教学资源,深挖文章内蕴

孝亲感恩类作品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中仅有13篇,少之又少。如何抓住仅有的作品,品味其深刻的内蕴呢?

(1)深读作者。作者特有的情思和经历,造就了好文章的出现。“因人论世”“因声求气”。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这篇课文的主题是怀念母亲,其中对母亲的描写是与作者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史铁生失去双腿之后,性情就变得冷漠暴躁,是母亲一直支持鼓励着他,甚至母亲都不提有关“死”字的字眼,在生命的尽头都还强颜欢笑陪着儿子。这种对母亲的怀念是与其他同类作品是不同的,它夹杂着作者独特的经历和对母亲的愧疚之情。一篇文章,应深挖作者,这样才可以把握全文命脉,全面理解其内蕴。(2)深读主题。主题思想可谓是文章的重中之重,读懂主题思想可以更好地领略文章的意图。如:杨绛《老王》(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初读课文时感知到文章是纪念老王,但是深读主题后,才发现文章还写了老王的无私精神和高尚的人品,文章中“我”的处世态度等。(3)深读文章意蕴。这有激发读者,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的作用。如:莫怀戚《散步》(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浅层的文章意蕴是互相谦让,最终选择“走小路”。深读文章意蕴文章则呈现的是家庭和谐之美。

(三)教学形式应多角度设置,激发学生情思激趣

应对不同题材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思。语文课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新意、有创意。选择更适合本题材课文内容的教学形式,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采取让学生表演情景小剧的形式演绎课文内容,再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亲近文本。再如:朱自清《背影》(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这是怀念父亲的一篇文章,文中有父亲爬月台的一段描写,应让学生反复揣摩父亲的动作,并让学生进行模仿,以便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大意。

初中生是培养孝亲感恩精神的重要养成阶段,我们应当加强对初中生这种精神的培养。孝亲感恩,关系到人的一生,也关系到民族的长久兴盛之态。不仅在初中语文课上,其他课程也应放在重要的位置。

摘要:初中是青少年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孝亲感恩也是高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孝亲感恩类课文,统计数据并提出策略。

关键词:孝亲感恩,初中,语文

参考文献

[1]吴和勇.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初中语文感恩教育 篇9

关键词:感恩教育,责任意识,知恩图报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歌曲《感恩的心》唱出人生路上会接触许多人, 遭遇许多事, 人们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 都应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的道理。笔者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途径, 对中学生实施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

初中学生正处在性格的形成期和行为的叛逆期, 这个阶段非常关键, 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 可以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 让他们的言行走上正轨, 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例如, 学习《与父母平等沟通》一课时, 我先组织学生收看《变形计》, 《变形计》里的主人公大多是他们的同龄人, 片中城市少年生活优越, 却对人冷漠, 不知感恩, 性格任性, 放荡不羁; 而山村少年虽然生活清贫, 小小年纪却已经学会体谅父母, 分担家务, 勤奋好学, 帮助同学, 超年龄地担当着自己的责任。收看完, 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对比自己的言行有何不妥之处, 深刻地体会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艰辛, 培养他们强烈的报恩之心。回想老师的教诲, 同学的帮助, 内心充满感激之情。这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很多, 如感恩演讲比赛, 情感黑板报, 专家专题讲座, 节假日互致问候……开展这些感恩活动, 能让学生拥有感恩之心, 萌发责任意识。

二、开展言传身教的感恩教育活动

初中生有超强的模仿力, 是最容易被引诱感染的群体, 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思想品质。在感恩教育活动中, 家长、老师有必要以身作则, 发挥好表率作用, 让学生在师长的言传身教中有样学样, 增强感恩意识。

例如, 学了《行为与后果》后, 学校可以联系家长来校举办座谈会, 主题可以定位《为了孩子就是为了自己》, 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让大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知道今天自己用不当的言行对待别人, 就会影响孩子明天用不当的言行对待自己。许多家长通过座谈会,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的严重, 回家立即改正:孝敬公婆, 夫妻恩爱, 关心小辈, 在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中, 孩子们受到感染, 积极参与父母的感恩活动, 一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看望生病的亲戚朋友。学校里,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文明施教, 不讲脏话、粗语。有的老师生病了, 或者家中有事, 则其他老师积极替班, 坚决不影响学生功课, 老师的奉献精神、人格魅力, 学生看在眼里, 体会在心里, 影响着学生的一行一言。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最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让他们乐于奉献、知恩图报。

三、开展付诸行动的感恩教育活动

同学们有了感恩意识, 就要趁热打铁, 让他们付诸行动, 用行动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 对老师栽培之情的感激, 对同学帮助行为的谢意。让他们在感恩行动中体会快乐, 学会奉献, 学会回报, 学会生活, 学会担当, 增强责任意识。

如学了《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后, 我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来不做家务的同学做起了力所能及的家务, 如洗衣、做饭、笨手笨脚地炒菜等, 看着父母津津有味地吃着并不可口的饭菜, 心里分外高兴;有些常嫌自己父母不如别人家父母的同学, 也一改以往态度, 不再看不起父母的工作, 节假日抢着帮父母扫大街, 体会父母的不易, 从行人赞赏的目光中, 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学完《换个眼光看老师》后, 同学们不再跟老师对着干, 懂得老师有时严厉是为自己好, 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主动擦黑板, 安装多媒体, 搬实验器材……同学之间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同学们通过感恩行动, 懂得人不能一味索取, 一味被爱, 要知回报, 知施恩, 这样, 人生才有乐趣, 生活才会幸福。

四、开展走入社会的感恩教育活动

社会是个大课堂, 每个学生学成之后, 都会回归它的怀抱。开展走入社会、参加公益的感恩活动, 有助于学生提前认识社会, 了解今天自己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前辈的努力和祖国的政策, 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增强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感恩意识。

例如, 学校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到未之日进行扫墓活动, 参观历史博物馆, 听导游介绍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学生深知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感恩先烈们的牺牲, 激发学生树立完成先辈未完成事业的决心;还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擦玻璃, 打扫卫生, 陪他们说说话。到福利院看望小朋友, 送上他们喜爱的小礼物, 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同学们看到这些弱势群体得到全社会的关怀, 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和人们胸怀的宽广, 容易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学好知识报效社会、分担国家负担的美好心愿。还可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 感受科学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捷, 感恩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 体会知识的力量, 增强学生学好知识、造福人类、回报社会的历史使命感。

融感恩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篇10

在学校教育中, 感恩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教材中感恩的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与德育的结合点是最多的, 正所谓“文以载道”。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诸多课文具有丰富的感恩内涵。

1. 感念父母之恩。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在小学教科书中, 编者从多角度来表达父母之恩的伟大。如《春蚕》这篇回忆性的记叙文, 作者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前他家养蚕的情况, 通过三次亲眼所见特写镜头的描写, 有力地烘托了母亲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 真实感人, 耐人寻味。又如《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 默默地忍受作者双腿瘫痪以后暴怒无常的脾气;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记叙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 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 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 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

2. 感念老师之恩。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感念师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以师恩为主题的课文也不少。如《一株紫丁香》, 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讲的是叶圣陶一丝不苟地为中学时代的肖复兴修改作文, 文中表现了师长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我最好的老师》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描写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赞扬。

3. 感念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爱老师、爱父母, 还要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民, 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宽广的襟怀。如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朋友之恩;从《掌声》等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的生命再造之恩。

4. 感念祖国之恩。

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如《一面五星红旗》主要讲了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 为维护祖国的尊严, 毅然拒绝了救命的面包, 面包店的老板为之感动而帮助他的事;《梅花魂》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 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 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再如, 《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学生感受英烈的爱国心、民族义;《詹天佑》等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5. 感念自然之恩。

大自然创造了天地万物, 创造了世界, 使人类得以生存发展。无论是一山一水还是一花一草, 都是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礼物。它以壮美的山川拓展我们的视野, 陶冶我们的情操, 开阔我们的胸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 《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的是地球母亲;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西湖的“绿”》、一碧千里的《草原》等, 这些大自然的美景, 让我们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黄河的主人》能让学生心潮澎湃, 壮怀激烈;《特殊的葬礼》使学生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有机渗透感恩的行为意识培养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更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传统德育有时显得柔弱无力,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 引起其情感共鸣。在教学感恩类课文时, 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 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动中感恩, 形成道德认同, 付诸爱心行动, 建树完整的人格。“感恩类课文情感体验式教学”要求在师生情感共鸣前提下, 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在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情境, 唤起学生直觉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自觉地入情入境, 与课文中的人物化为一体, 对各种道理或产生顿悟或欣然接受, 即达到所谓的“情通”而“理达”的效果。

1. 知恩。

从学生感恩品质角度来说, 第一个阶段是知恩阶段。这一阶段的指导策略既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直觉感受, 又可以利用媒介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1) 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直觉感受。直觉, 是由具体的道德事物而引起的直接的情绪反应。尽管这种情感具有片面性、暂时性、情境性, 但这是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过程, 也是产生道德内化的基础。直觉情感体验的引发必须抓住与学生原有情感的连接点, 激发学生对道德事物认识的兴趣, 产生想知道或愿意知道的心理。如课文《三个儿子》讲的是: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 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 一个孩子唱着歌,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 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 提着走了。在教学这一课时,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看到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 你会怎么做?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自然有感而发, 我们抓住学生们的发言, 可以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导到课文上来。

(2) 利用媒介, 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1) 以情育情。情感具有移情性, 引起情感共鸣是培养道德情感的关键所在。如教《一夜的工作》一课, 教师可以辅以生动形象、情真意切的话语, 介绍“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场面。这种通过声音媒介传递的真情, 在教学中可以起到巨大的情感催化作用。再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 可以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课件。当一个个面目全非的孩子、书包出现在视线中, 当一句“不管发生了什么, 我都会在你身边”响彻在耳边时, 父爱的伟大便呼之欲出了, 感恩父母的道德认识也就油然而生。 (2) 以境育情。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 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教师可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教师可在导入课题后先演示课件, 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的情景, 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之后, 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前后两种情境的巨大反差, 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感恩自然的情感及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 (3) 以形育情, 课文中许多感恩教育的渗透都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 如伟大的母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上的伟人和民族英雄、可爱的伙伴……因此, 在教学时, 树立榜样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关键。如教学《慈母情深》一课, 我们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出现刻画母亲形象的语段:“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随之呈现核心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母亲?在你的记忆中, 母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母亲形象的强烈对比,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碰撞, 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中对母爱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

2. 感恩。

学生感恩品质形成的第二个阶段是感恩。这一阶段的教学,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寻找学生思想内化的情感基础与教材、教师的情感融合点, 采用灵活多变的心理换位、行为换位, 用教材中的人和事的情感、语言、动作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让师生情感融为一体, 初步构建学生的感恩意识。

(1) 回忆体验, 产生心理“认同”。在教学中, 挖掘学生的亲历情感体验, 是产生心理“认同”的重要途径。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 可在《烛光里的妈妈》的音乐声中, 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怀或最受感动的事例, 说说想对父母说什么, 想为父母做什么。学生有了心理“认同”之后, 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便自然产生了。

(2) 换位体验, 激起角色“同感”。换位体验, 就是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 将自己放到别人的位置上去体验其情感。这样, 将心比心, 激起角色“同感”。如在教学《学会看病》一课时, 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如果你是妈妈, 你在家等孩子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孩子, 看着“狠心”的妈妈, 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两个角色的体验, 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母爱的表达有多种方式, 让孩子接受锻炼也是一种爱。

(3) 亲身体验, 引发情感“共鸣”。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或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 当人们进入某一种特定的情境时, 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有些课文, 看起来道理浅显易懂, 但真要让学生有深切体验并非易事。针对这类课文, 教师就得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走进生活。如教学《小伙伴》一课, 为了让学生明白伙伴的力量, 可以安排一个搬讲台的活动, 先让一个全班力气最大的同学搬, 他使尽全身力气也搬不动, 再让四名同学分别往不同的方向搬, 还是搬不动, 最后让四人齐心协力往同一方向搬, 结果搬动了!在真实有效的活动中, 孩子们真正懂得了“感恩伙伴, 团结互助”的道理。

(4) 朗读体验, 享受情绪“共振”。感恩教育的每篇课文都叙述小故事或具体事例, 而这些具体事例或故事中都充满着感情。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通过朗读课文来仔细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 在深入剖析之后,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产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这样让能学生在朗读中产生情绪“共振”, 感到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 我们理应孝敬父母。

3. 报恩。

新课标指出, 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课后延伸是感恩类课文情感体验式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感恩类课文通过情感体验式课堂教学, 大部分学生情有所动, 心有所动, 已初步形成感恩意识。但是, 感恩意识最终要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才能形成一种稳定的优秀品质。为避免孩子们“听听很激动, 想想很感动, 回去没行动”的现象发生, 我们应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策略, 尝试以语文的方式让孩子在感动中报恩, 强化孩子的感恩意识。

感恩类课文情感体验式教学的课外延伸方式可以有:感恩语文家庭作业;感恩主题征文活动;感恩主题小报;感恩故事会;感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我们以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三大感恩主题为例, 可以设计以下几种课外延伸方式:

(1)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1)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帮助父母做家务等。 (2) 开展征文活动:如《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算算亲情账, 感知父母恩”:如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 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假定自己的收入, 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等。 (4) 体验教育活动:如“一日护蛋” (开展“一日护蛋”活动, 让每个学生上学时带一个鸡蛋, 除上体育课、文体活动课以外, 必须全天随身携带, 放学前交流“护蛋”体验, 通过这一有趣的游戏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观看剖腹产手术录像 (用画面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一位母亲勇敢地接受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 让学生感受创造一个生命的艰辛和把这小小的生命培养成人的千辛万苦。)

(2) 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1) 演讲:如《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 老师》等; (2) 征文:如《给老师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等; (3) 主题小报比赛:如《我爱我师》等。

(3) 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1) 感恩实践:如“我为同学做一事”、“今天我值日”等; (2) 回忆对自己帮助大、恩情大的1~3人, 然后通过一封信、邮件、电话等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上一篇:听雨下一篇:强化云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