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永不褪色

2024-08-26

青春永不褪色(精选六篇)

青春永不褪色 篇1

雷锋,一个年仅22岁的普通解放军战士,在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他的名字仍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为传颂。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年轻士兵的传奇,历经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岁月转换,写下新中国半个世纪的精神年轮?又是什么理由,会让我们今天的时代,依然需要他精神的光耀与弘扬,再次呼唤他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回忆雷锋

1940年出生的雷锋有着一个坎坷的童年。母亲遭恶霸凌辱被迫悬梁自尽后,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一个孤儿,吃了上顿没下顿。乡亲们都很愿意帮助他,但雷锋常常触景生情,看到别人的孩子有母亲做饭,自己却孤苦伶仃,后来宁可饿着,也不肯到外面去吃饭。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政权给了他无尽的关爱,雷锋得以走进了明亮的小学课堂。

在龙迥塘小学的第一堂课,雷锋向语文老师请教,一笔一画在作业本上写下“毛主席万岁”。这个年仅10岁的儿童,从心底里感谢毛泽东主席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

1956年夏,雷锋小学毕业。湖南雷锋纪念馆至今仍珍藏着雷锋在当年7月15日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系着红领巾、穿着白衬衣的雷锋说:“我小学毕业了,将来,我要响应党的号召当一名新式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同学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竞赛吧!”

1958年春天,长沙决定在望城沩水河畔围垦起来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让荒芜的湖沼地变成鱼米之乡。雷锋拿出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20元钱,捐给农场购买拖拉机,共青团望城县委为此发给他一张“热情捐献人民币二十元整”证书以资表彰。时任望城县的领导当即决定,让雷锋去学开拖拉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高等小学”文化的雷锋苦学了一个多星期,就可以熟练地开着拖拉机驰骋在田野上。雷锋是长沙市望城第一名拖拉机手,这是当时万众瞩目的工作!

治理沩水工程的数月间,雷锋除了开拖拉机,诗歌创作也有了新的收获。在《雷锋心语》一书中,就收录到他在这段时间写的7篇诗作。其中《啄木鸟》诗情中蕴含着理,音韵中搏动着心:

把自己当作啄木鸟吧!/用辛勤而艰苦的劳动,/为万木除病灭害,/使树长得挺拔参天,/绿化原野,/造福人类!

1958年,雷锋还写下处女作小说《茵茵》。可惜雷锋的诗歌与小说创作并没有延续下去,他的天资聪颖和满腔热血都倾注在日记上。

一位作家曾感慨:“《雷锋日记》曾激扬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修辞。”

1958年9月,雷锋离开长沙,开始了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当他再次归来,已经变成一座伟岸的塑像。

入伍后的雷锋,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渐渐地,“雷锋”成了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代名词。

年轻的雷锋,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他生前所在部队,被百姓称为雷锋团和雷锋班。如今,雷锋班的战士们依然沿用雷锋生前所开的账户以他的名义为灾区和有困难的人捐款,每年去孤儿院为孩子们过生日。在部队门前的雷锋像下,总会有人不断地摆放上鲜花。

雷锋是崇高的,也是平凡的。在湖南雷锋纪念馆参观,游客从文物陈列中能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雷锋。他爱拍照片,骑过摩托车,穿过皮夹克,戴过进口手表,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而今,定格在一张张老照片里的雷锋,是那张年轻的面孔。

雷锋就在你我身旁

回忆起雷锋这个名字,在大多数80后、90后眼里,或许已经相当模糊而陌生了。提起雷锋,在他们脑海中,可能只是品德教育课上偶尔被提及的一个名字,画册上永远年轻的灿烂笑容。很少有人去想雷锋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也很难理解这样一个影响过几代人的榜样,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代表着怎样的一种精神传承?

这种疏离感可以理解。时代的急速变迁,让年轻一代与那个时代产生了代沟,也让雷锋身上的那些历史烙印,与现实生活产生隔膜。如果我们抹去附着于雷锋身上的时代印迹,便会发现,那个身高只有1.54米的小个子男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几代人的榜样,是因为他所代表的,是一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与接受的价值,一种不乏理想色彩的道德认同。它体现着文化传统对奉献精神和崇高理想的追求,远不是一句“过时”或者“迂腐”就能打碎砸烂的;雷锋精神所涵盖的那些内在东西,并不会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失去现实意义。

多年来,我们将雷锋当作圣洁的道德偶像,高高供奉,须仰望才见。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提起雷锋,立刻会联想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无私、舍身忘我等形象。因为过于脱离现实,年轻人也就觉得与自己不相干了。

毋庸置疑,这30年来超速发展的中国,也遇到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当下的人们,每每会对今天产生焦虑,会对未来感到迷惘。在一个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道德溃败案件时有上演的社会中,人们是多么渴望能够找到某种精神支柱,给希望以支撑,给堕落以救赎。然而,当我们一旦以曾经的那些榜样的行为要求我们自己时,相当数量的人又因其过于崇高而躲避。

这就形成了某种分裂状态:一方面,我们习惯站在道德高地上,舞动理想主义的大棒,以圣贤标准苛求他人;另一方面,我们又会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原谅自己,只律人不律己。当面对老人摔倒无人相扶、孩子被碾于车轮下无人相救时,我们会表现得义愤填膺,却不去躬身自省、扪心自问:如果我在场,会不会挺身而出?

事实上,雷锋并非那么不近人情,那么高高在上。不以善小而不为,恰恰是雷锋精神的基石。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就说,雷锋不是大人物,没有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他的可贵之处是心怀感恩,有大爱,把爱给大家,爱所有的人。

这种“爱”是每个人都曾耳闻目睹、亲身感知到的——当你拎着东西走向电梯,有人为你打开门;当你穿行马路,有人停下车让你先行;当你遗失了手机,有人为你找回来。我们都不标榜崇高,只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去做寻常事,关照他人,播撒爱意。当这些“小爱”慢慢扩散开来,传递下去,就汇聚成了雷锋精神。

任何一种精神,只有与现实对接,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再高远的道德诉求,也都需最基础的底线做支撑。雷锋不是圣坛上的道德偶像,不需要仰望;学习雷锋,更不是强制性的道德苦差,而是希望它能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自觉。学雷锋,并不苛求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道德壮举。日常生活中,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对弱者报以同情和鼓励、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点滴之间,你便靠近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我们不能立刻消除环境污染,却可以少开一天车,为减少尾气作点儿贡献;我们也无法一下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却可以做些微公益,为他们捐赠一顿午餐;我们做不到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却可以不越底线,举手之劳,予人方便。平凡的你我,或许没有能力建构这个时代的道德天际线,却可以集众多“一己之善”,来守卫道德良知的底线。正是在这样的守卫中,雷锋精神穿越了时代、身份、地位的差异,融入每个人的身心,温暖世界,让生活有所不同。

乔安山理解的雷锋是“一直做好事,平凡的小事做多了,也就成了大事”。事实上,也很少有人会在一开始就想到“要做一辈子好事”,他们只是执著于一件事,从中感受到了快乐,才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的。

我们所要追寻的雷锋精神,其实就是力所能及地助人、点滴之间的奉献、持之以恒的坚守。

雷锋语录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分黑暗?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么我甘愿做这样的“傻子”。

★我们要永远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青春永不褪色作文 篇2

太姥姥说她的青春是红色的,每个人都有一颗炽热的心,为保家卫国做贡献;姥爷说他的青春是灰色的,每个人都向往自由与和平,永远追随革命军;爸爸说,他的青春是蓝色的,每个人都自由奔放,时不时的上山捕鸟,摘果子;我说,我的青春是绿色的,每个人都充满生机与活力。在青春的指引下,我们欢笑,我们独立,我们骄傲,只为得到----青春无悔。

我们总喜欢在课下围在一起胡说八道,因为我们喜欢大家在一起的时光;我们总喜欢几个人一起上厕所,大人们说我们太腻,那是因为我们彼此在乎;我们总喜欢在运动会上不顾一切的拼搏,撕破嗓子为同学们喊加油,老师们说;“何苦呢?”那是因为我们懂得为集体增光。当然,我们也免不了捣乱、恶作剧,我们互相起外号,打打闹闹,还在考试的时候,耍一些小聪明,因为我们的无知和天真,仿佛任何事物都离我们很遥远。

步入青春的我们懵懵懂懂,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学会了自立,坚强和团结。有同学挨了骂,受了批评,我们便会去安慰她,因为青春是我们的资本,我们应更加的奋斗,因为我们明白,青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考试失利了,我们不会灰心丧气,只懂得逆水前行,知难而进,因为我们知道青春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我们可以欢乐的时间不多了,因为青春不仅充满欢乐与激情,还有挑战与奋斗:中考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那阳光明媚的六月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分界点,大家都在努力,但我们不会因为那些无底洞般的习题和一些不开心的事而怨恨,因为我们还有青春,我们追求了,欢笑了,难过了,不再后悔。

当中考华丽地落下帷幕时,我们可能早已不在一起。但我们的欢笑,我们的感动,我们的泪,依旧不变,因为这是我们成长的足迹。我们用双脚在青春的荆棘中走出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用双手在青春的天空中画出一道亮丽夺目的彩虹,哪怕经历了风雨,它也依旧使人振奋,让人珍惜和难忘。

热爱幼教事业,青春永不褪色 篇3

教师的工作是培育人、塑造人,既然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爱心去工作,耐心细致地去对待这些明天的太阳。工作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老师不容易,要做一名好的幼儿老师更不容易!在幼儿园里,我们每天要面对几十个不同性格、不同能力、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每天都有无数个不同的问题出现,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矛盾和事件发生,孩子们有太多无能为力的遭遇和想法,这都需要我们老师去排难、除疑、解惑。那种种烦琐、种种无奈,对一个幼儿教师而言,只能是一种推辞不了的责任。

记得有一天下午是美术课,我发现明明小朋友的神态不象其他人那样兴高采烈,嘴角倒挂着,眉头也在一蹙一蹙的,大家都爱的手工操作活动他却表现得那么无精打采。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大爱吱声。我悄悄走进他,轻声问:“你怎么了?”他惊慌失措地摇摇头。我弯下腰,忽然闻到了一股怪味,忙拉起他一看,小椅子上留下了碗口大小的湿印:“是不是大便解在身上了?”他羞涩而又难为情地点点头。我顾不上说什么,忙把他带到盥洗处,褪去脏衣,打来温水帮他擦洗干净,又找来干净衣裤为他换上,经过询问才知这孩子今天闹肚子。看着他欢快地跑进教室,坐到干净小椅上那轻松的神情,我也才松了口气。说句老实话,打心眼里我也不喜欢做这些事,清洗着这些污物我也感觉连连作呕。可是反过来,如果我不干,这孩子怎么办?如果我是他的母亲,我能袖手旁观吗?没有任何推辞的理由,是母爱的力量和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我上前。

久而久之,也就是在这些诸如此类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之中,真情换心,我和孩子们之间建起了纯真的感情。我爱孩子们,这是发自内心、与生俱来的一种爱,然而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爱,却往往带给我无尽的惊喜。当我蹲着做事时,会有孩子搬来小椅悄悄地请我坐下;当我专注地书写时,会有肉嘟嘟的小拳头在我的腰背间轻轻地捶来捶去;每逢栀子飘香之季,我的案头总是堆放着一袋又一袋洁白的栀子花,那花香沁人心脾,令我陶醉。孩子们给我的惊喜和感动,也还在无休止地继续……

家长在看了我们的工作后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他们说:“看了你上课,才知幼儿教师有多辛苦,看了你教孩子,才明白什么是细致、什么是耐心!”朴素的话语流露出家长对我的信任和赞赏,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最值得我欣慰的,它让我感觉到做一名幼儿老师真好,这教师当得值,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当我汗流夹背、口干舌燥时,我忽然发现孩子们好象长大了,好象更懂事、更能干了。听着他们从幼稚的呀呀学语,到朗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看着他们从可爱的摇摇走步,到展示出灵活优美的舞姿;拿着孩子们一天比一天进步的作品,猛然间,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我无须唠叨工作的辛苦,也无须计较薪水的多少,一切世俗的价值观在孩子们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才是我最大的人生快乐。在这个纯净、透明的世界里,能比别人多拥有一份快乐的感觉真好!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看着他们欢乐无忧的表情,我觉着自己也好象永远年轻!但我深深地知道,岁月不会给我特殊的关照,我的青春不可能永存。也许有一天,我会容颜变老,无情的岁月也要在我的脸上刻满皱褶,让我两鬓斑白,青春不在。但是,只要我现在怀着爱心努力过、向着理想奋斗过,那么当我放下教鞭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我才能心静如水,才能微笑着对自己说“你已经尽力了!”。岁月可以使我们容颜变老,可是孩子们的热情会将我们的青春延续。我坚信,十几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之后,会有更多的教师、医生、科技人员,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者,是从我们的课堂里走出去的。他们后继的勤奋会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让我们的青春永远年轻!

青春永不褪色散文 篇4

青春故事里永远不褪色的一个话题就是同桌的你,在老狼唱而高晓松作词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勾起了60后对那时青春的理解,而等今年热播剧“同桌的你”上映后,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友谊,朦胧的年纪总是会分不清喜欢和爱是什么,只是在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对自己说不想看到他不开心,在这种默默的守护中,很多年后又有几人会不忘初衷,一直坚持到最后呢?所有这些荧屏上是青春,也许有过夸张或是艺术渲染的成分存在,但却也不偏不倚的映射了我们生活中最平凡却又很不平凡的学生时代。

犹记得青春岁月里那时的我,总有青春时期的叛逆和理想,往往长辈让做什么,就偏偏会与他们的意愿背道而驰,也许我本身来讲并不是一个性格特别外向的人,但是对于一些我看起来相对有原则的事情上绝不含糊,令我印象颇为深刻的就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发生的一件小事,大家都明白高中意味着什么,很明显那个时候作为90后的我们都有同一个梦想,那就是能考上一所著名大学,可是我在这样紧张的学习氛围下,居然让感性战胜了理性,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已经进高三时期,学校为了能够让尖子生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特意在我们6楼开了一个小班,命运往往就是喜欢在你认为注定可以安静平淡度过自己的高中生活的时候,给你来一剂药效强烈的烟雾弹,就是学校的这个决定,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观察到小班里一位理科成绩很不错的男生,等现在的我再去看这位男生的时候,觉得当时的自己怎么就会对他情有独钟呢?外表不算出众,话语也不多,仅仅就是学习好,等真正静下心来回想这段时期发生在我身上的暗恋故事,明知道没有结局,却仍控制不了自己当初心中那份悸动,也许这就是那份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间博爱吧,不管别人怎样看,只要不违初衷,默默祝福不也很好吗?

永不褪色的真情 篇5

【关键词】记叙文 写作教学 语文高考 语文教育

笔者有幸连续两年参加了广东省高考作文的评卷工作。从这两年考生的作文情况来看,写记叙文的考生越来越少(2007年仅占3%),要找一篇高分的记叙文更是比登天还难。面对这种状况,在2007年的高考作文总结会上,作文评审组组长柯汉灵教授就呼吁:要鼓励学生写记叙文,高考记叙文要敢于打高分。

那么,怎样的记叙文能够容易拿高分呢?那就是感情真挚的记叙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内容方面就明确规定: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为一等;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没有内容、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的为四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即希望我们在习作中能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摒弃虚情假意或“无情无意”,让考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写作的血液,写过文章的人都会懂得“文以情生”,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记叙文除了叙事,还离不开一个“情”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那么,记叙文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观察生活,积累情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情感从生活中来,自然、社会、人生都是写作的沃土。我们要获得生活的真情实感,根本的办法就是去观察生活,亲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积累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作为高三学生,更富有朝气,思维敏捷,敢于发表见解,感情更加强烈。乡情、亲情、师生情、同学情,还有热爱自然之情、热爱生活之情、热爱真理之情、热爱祖国之情,这些都可以在作文中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可是,为什么一些学生的作文总是缺少真情实感呢?尤其是一篇至关重要的高考作文,缺少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写不出“感情真挚”的作文。机械、呆板、假话、大话、空话充塞在通篇作文中,甚至胡编乱造,无病呻吟。面对这样的作文,阅卷老师味同嚼蜡,不忍卒读。

二、感悟生活,孕育情感

真挚的情感来自生活,我们应该热爱生活,保持对生活的激情,悉心体味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写山就能情满于山,写海就能意溢于海。

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我们不能仅停留于感知的表面,还要去感悟。夜望星空,慨叹宇宙之广阔深邃,感悟“吾生有涯而知无涯”;静听虫鸣,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悟生命的无穷力量;走进森林,感知物种的丰富多样,感悟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应有的位置;浮游大海,感受大海的宽阔胸怀,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些由此及彼的联想,由表及里的感悟,自然贴切、意蕴深厚、启人心扉。

由于生活中许多事物、情感往往在人们眼前和脑海中昙花一现,我们须养成随手记写的习惯,学会写情感日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褒贬和评论,做个“多情善感”之人。

三、刻画细节,凝聚真情

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文章中的细节是从生活中来的,是靠我们平时细致的观察选取来的,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如果不重视细节的真实,文章中往往容易出差错,虚假失实,苍白无力。

我们常说,“小中见大,细处显神”,实际上,细处也可藏情,也可显情。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是功不可没的。不论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还是茹志鹃笔下的“破洞”;不论是水生嫂的一“吮”,还是祥林嫂的“眼珠的间或一轮”;不论是阿Q临死前的画圆圈,还是葛朗台的临终“抓”法器,哪一处细节不是内蕴着丰富的情感?哪一处细节不具有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呢?细节本应是作者凝聚真情的重要载体,也理应是文章最感人至深之处,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真情”。

四、相机抒情,升华情感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的。要抒发感情,必先有情可抒,无情就谈不上抒情。抒情要以记叙为基础,记叙得具体、真实,必须使所抒之情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

例如《我的老师》一文,“我”在梦中爬起来追寻蔡老师这一片断,便以“一个孩子纯正的心,就是那些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再能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等语句,直抒对老师炽烈的依恋之情,折射和反映出蔡老师对学生的爱心。

叙述中的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破的,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要做有心人”。一篇高考作文,犹如激烈的足球比赛的“临门一脚”,要想写出一篇高分记叙文,就需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特别注重每篇作文都要写出真情实感来,坚决摒弃假、大、空的作文和虚构、抄袭的作文。只要用真心去观察、感悟生活,说真话,抒真情,以情带文,就会在高考时的“临门一脚”踢出精彩漂亮的好球。

邻里关怀 永不褪色 篇6

邻居,这个无需过多解释的词语,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还有4G、5G时代的到来,似乎变得苍白无力,失去了发言权,但事实的确如此吗?

缓闭双眼,任思绪乱飞,脑海中闪现无数过往的画面,猛地就来到了25年前……

25年前,旧街、胡同、未被拆迁的房子,七八岁的我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心里惦记着妈妈中午说的话:“小展,爸妈下午去趟县城,晚上赶不回来的话就去你昌子哥家吃饭,不要到处跑,记住了吗?”昌子哥,大我一岁,我们两家住前后院,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远远的,昌子妈系着围裙在胡同口站着,我马上跑过去,叫了声“二婶子”,扑到她怀里,像是见到自己的妈妈似的,心里顿时感觉踏实了很多。“咋才回來?你昌子哥已经回来很大一会了,快跟我回家吧,婶子今天给你们两个小馋猫做了你们最喜欢吃的馅饼。”二婶子搂着我,走进了巷子。

这是最平凡不过的画面,却处处装饰着温馨,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邻居的关怀:二婶子端过来一杯自家产的羊奶,后院的三大娘送来了自家的鸡蛋,一家老小都忙活起来,这个时候,全巷子里的人都会过来搭把手,村里发东西大家都自觉排队,热闹却不吵闹,逢年过节邻居们都会凑到一起包饺子……

邻里的关怀滋润了我的整个童年,如潺潺的溪流滋润了庄稼,缤纷落英滋润了土壤,邻里关怀让我茁壮成长。

缓缓睁开双眼,把自己从回忆拉回现实,身边充斥着各种智能科技,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大事,邻居仿佛变得不再重要了。是吗?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

每年高考、中考期间,会让我们觉得这几天和往常不一样,仔细想想:原来是变得安静了。楼下的篮球场没人打球了,大妈们傍晚也不跳广场舞了,就连楼下经常聊天的大爷们的声音也变小了。出门闲逛,看到小区物业也打出了温馨提示:中高考期间麻烦业主给孩子们营造安静的环境。小区的奶奶们自发组织清扫街道,为考生“开路”,刹那间,我的眼眶湿润了,看到这温馨的画面,我觉得邻居的热心就像25年前的老巷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巷子没了,但邻居之间的互帮互助依旧闪耀着光芒。

任凭时代变迁,任凭世事变幻,邻居始终在你我左右,他们的关怀从未缩水。邻居,我生命中的摆渡人,他们的关怀,永不褪色。

上一篇:课堂纪律管理下一篇:低压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