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验

2024-07-25

学生体验(精选十篇)

学生体验 篇1

一、创设情境, 在体验中学会感知

1. 运用现代媒体, 再现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是架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 我们要按照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 (感受——体验——共鸣) ,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 将音乐、图片、投影等多种媒体组合运用, 创设具体、生动并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心入其情, 进入角色, 从而唤起并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例如:学生进入小学后新鲜好奇, 他们迫切地想对学校有一个清晰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这个单元时, 我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 播放了校园电视专题片。伴随着欢快悦耳的旋律, 校园每个区域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 同学们逐渐熟悉了校园环境。此外, 我还在课堂上播放《校园礼仪专题片》, 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直观形象的画面、通俗简练的解说, 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们初步懂得了遵守学校生活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 树立了规则意识, 逐步适应了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活。再如, 我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 播放《武夷山下的一颗明珠》电视专题片, 同学们伴随优美的旋律, 在主持人的解说中“畅游”铁城, “攀登”熙春山, “漂流”富屯溪、锦溪, 观赏千年“傩舞”和民间戏剧一绝“三角戏”, “参观”李纲祠、宝严寺……学生们体验到了家乡自然风光之美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2. 开展班队活动, 展现情境

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中践行体验, 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生活, 及时捕捉校园内发生的典型事例, 用以丰富品德课的践行体验内容。例如:《新朋友新伙伴》一课是针对刚入学的小朋友设计的, 当孩子们怀着不安与渴望走进小学的大门时, 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教师、陌生的同学。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并快乐地成长呢?教学中, 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班队活动。活动前, 我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的东西带到学校, 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猜歌名”。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们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接着, 师生互动, 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戏, 孩子们你追我赶, 玩得不亦乐乎。看到这个情景, 我对孩子们说:“大家都找到了好朋友, 我们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与朋友一起分享吧!”随后, 我激励、引导孩子们大胆地表现自我, 表演节目……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进了解, 互相接纳, 体验到了友谊的可贵与快乐。

二、变换角色, 在体验中学会感恩

著名心理学家柯伯尔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从理智发展经角色承担发展再向道德能力发展的。角色体验是让体验者在生活、游戏及模拟情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 从自己所承担或扮演的角色角度去体验周围的关系及自己在其中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 并以此为参照系, 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 感悟该角色的实际承担者所能达到和实际达到的道德境界。

1. 家庭体验, 学会感谢父母

现在的孩子, 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父母、长辈的过度呵护和关爱下, 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对父母的艰辛劳动不懂得付出, 只知道要求。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在思品教学中, 我经常组织开展“体验——感恩”活动, 学生在变换角色中体验, 在体验中学会感恩。如在教学《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后, 我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了“今天我当家”体验活动: (1) 整理房间, 打扫卫生; (2) 根据自己设计的菜单去菜场为家里买一次菜; (3) 学炒一两盘菜; (4) 用餐后清洗碗筷, 清理垃圾。这次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汇报会上,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家长们反映:“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 孩子们不再乱扔东西, 吃饭也不再挑食了, 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懂事了, 知道体贴父母了。”的确, 小朋友都从亲身实践中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 获得了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 真正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 社会体验, 学会感谢社会

现代学生生活范围狭小, 对世象万千的社会了解不多。我常常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小交警一日体验”“环保一日体验”等系列活动。在这些岗位体验活动中, 他们获得了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并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 只有分工不同。他们感受到环卫工人与交警叔叔的艰辛, 懂得了如何珍惜与感谢别人的劳动, 并将遵守交规与保护环境化作自觉行动……总之, 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健康向上的角色, 使学生通过实践与体验, 学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 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 学会珍惜, 学会感恩。

三、社会实践, 在体验中学会感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本课程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激活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教师应遵循教材的这一特点, 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教材本身或课堂内, 而应将目光对准社会这个大课堂, 引导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进入真实社会, 体验社会中的现实情境, 了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 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造良好品质。

1. 走进社区, 关爱“小家”

社区是人们的“家”, 让体验教育走进社区, 从近处着手, 将品德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 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美化家园》后, 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 到自己所居住的小区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1) 了解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2) 观察小区的人们是否将垃圾进行分类, 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3) 了解小区内是否存在垃圾乱扔乱放现象, 谁在制造垃圾; (4) 在小区内倡议并开展“帮垃圾找个家”活动, 使小区的环境时时保持清洁卫生。学生走进社区, 通过有意识的观察、调查、分析, 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更加熟悉, 对小区的环境卫生更加关注。面对脏乱现象, 采取有效的方式, 积极倡导人们树立“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意识。从这一系列活动中, 他们感悟到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争当环保小卫士, 关爱自己的“小家”。

2. 走向社会, 关注“大家”

我的一次创意体验优秀学生体验日记 篇2

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于它肚子底下的那个大泥坨,使不倒翁和桌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支持面,泥坨还使它的重心降得很低,所以特别稳定,倒了还能自己再站起来,站立在桌面上的书则不同,它的支持面非常狭窄,重心又很高,所以一碰就倒。因此,看一个物体稳定和不稳定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支持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还有一个条件是物体重心的高低。

走钢丝的杂技节目很惊险,是由于观众总害怕演员摔下来。杂技演员始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情况下,演员必须不断小心地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顺利地通过钢丝。

注重学生体验 在体验中学习 篇3

一、体验应注重感受

体验本身是一种能力,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有着不同的体验水平;孩子体验要具体化、生活化,可从“见”“闻”二字做起,在多见多闻中,“感受的再感受”——体验的丰富与多彩;生活中处处有感受。儿童体验应重在“感受”,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见所未见,见而又见”和“闻所未闻,闻而又闻”中去博闻、强识;一次次感受和“对感受的再感受”,才有利于情感体验水平的发展,也许深刻地感受可以视为你童年时代的体验。

二、体验比理解更重要

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教师应当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帮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学习主题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实验过程同样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培养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儿童常常依赖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

平时每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注意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一种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注意让他们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一片完整的叶》一课中,先展示一幅树叶拓画,漂亮的画马上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直观的感性的感受让他们对平凡无奇的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引出对树叶的观察,他们就很投入了。他们认真地观察,并在小组里展开了讨论,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到足够的感性认识后,让他们讨论,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所得及所产生的想法,大家分享各自的观察所得,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耐心热情地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一些简单的问题多请他们回答,哪怕他们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地就会发现,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们举起的小手。

学生体验 篇4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学生习作现状并不乐观。

一、学生习作,目前的状况令人担忧

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觉得写作文太难了,又要应付老师的要求,所以常常是东拼西凑或者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不会留心观察生活,也不会从生活中选择写作素材。他们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往往是熟视无睹,不会用心感悟。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积累,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时就很茫然。

3.没有掌握观察方法。不会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作文时往往思维混乱、没有条理。

如何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中高年级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体验作文,开启快乐的习作之旅

1.“蛋蛋”活动,切身体验,情动辞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的。引导学生把作文的镜头对准自己的生活,广开清泉之源,作文内容自然会充实而丰盈。开学初,我在班级组织了“护蛋、画蛋、 斗蛋、摔蛋”几个活动。

学生把自己的蛋画成各种图案,有小姑娘、奥特曼、叮当猫……他们给蛋蛋取一个霸气的名字———“蛋斗士”,进行决斗。邱××的蛋历经四场战斗,大获全胜,获得“斗蛋王”的称号。她举起鸡蛋,兴奋地享受着大家艳羡的目光,经历了深刻的体验之后,学生有了想表达的欲望,不吐不快。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盎然地记录着自己的经历及所见所闻。学生习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在全班学生的商讨下,我们又增加了“蛋蛋工艺品、蛋蛋食品、蛋蛋实验、蛋蛋童话”等活动。学生用整个蛋壳做成了棒棒糖、蛋壳灯;用碎蛋壳做成了各种贴画,有蛋壳狮子、玫瑰花等, 真是创意无限。

蛋蛋实验也很热闹:“我的蛋蛋怎么在水中浮不起来?”“加盐!多加点!”“怎么让我的蛋壳变软呀?”“加醋!多加,淹没了最好!”……学生在班级群里时时互动交流,一周后,他们信心满满地展示了自己的实验成果。

两个多月的系列活动,蛋蛋俨然成了学生的朋友,陪伴他们经历了成功与失败、泪水与欢笑。在一次次真真切切的实践体验中,学生懂得了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就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开始喜爱作文,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

体验是学生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的源泉。因为是亲身经历的事,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感。这正是新课标要求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表达真情实感。”

2.整合资源,“唤醒”体验,乐于表达

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周围的环境教育资源,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1)与学校主题活动相结合

“蛋蛋系列活动”结束了,正好学校组织“科技节”活动,这不是现成的资源吗?于是,结合“科技运动会”和综合实践课,我组织学生继续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体验与观察感悟。因此,我们写了《惊心动魄的“穿越火线”》《有趣的撕纸比赛》《活人钻圈》《科技节》等系列作文。12月校报上发表了石×的习作《活人钻圈》。

(2)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我们将体验作文活动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组织了五年级的 ““古诗挑战赛”“辩论会”“包馄饨”等活动,开展了“快乐的圣诞节” ““喜迎元旦”“水浒故事擂台赛”“新闻播报”等主题活动,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自身体验也更真切,习作也更加真实、有新意。

(3)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体验作文可以结合体育课开展活动,如“拔河比赛”“接力赛” ““一分钟跳绳”“鱼贯跳”等。结合语文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开展活动,如“三分钟演讲比赛”“说名道姓”“经典诵读比赛”等。

(4)与中国传统节日及电视节目相结合

体验作文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展活动,如“春联集锦”;元宵节“猜谜语”;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赛诗会”等。也可以结合电视综艺节目开展活动,比如“汉字拼写大会”“汉字英雄”“一站到底”“成语大会”等。

这些活动都是丰富的生活体验,是习作最好的素材。如果能够充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推进体验作文的深入开展与研究。

3.积累美文,拓展视野,厚积薄发

“蛋蛋”体验是学生亲身经历,因此有的学生写得声情并茂、语言幽默丰富,有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传神。我想,学生要有体验、有感受、有观察、有积累,才能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吧。

初二学生作文:体验 篇5

踏上扶梯,我感觉到自己与列车越来越近。为了更好的体验,我们购买了最后一站的票。购好票,我无比激动,心怦怦直跳,通过保安的安全检测,再一次踏上扶梯,慢慢的往下降。明明只过了几分钟,不知为何,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呼――”长龙似的数节车厢从我眼前一闪而过,突然停了下来,这就是地铁。它很长很长,由数节车厢组成,如果你站在中间的车厢往旁边两侧望,几乎看不见头和尾。

我跨过列车与地板之间的缝隙。“滴~滴~滴”车门关上了,我的地铁之旅开始了。顺着铁杆,我走进了下一节车厢,按以往坐公车的经验,我估计这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站,我便静静地享受地铁之旅。列车内外整洁干净,没有一点儿垃圾。我抓着列车顶部银白色铁杆上的挂环,稳稳当当地走到了第一节车厢。在我正前方有一位身穿绿色工服的乘务员,一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专心致志地工作着,随时准备协助车上乘客解决问题,当一位乘客的棒棒糖“当”地一声掉落在地板上,她立刻走了过来,捡起棒棒糖,握在手中。我的视线离开工作人员,仔细扫视列车四周,发现列车的每节车厢的顶上都会有空气调节装置,使车内温度保持在最合适的范围之内,让乘客坐得更舒适,现在的科技真是越来越发达了呢!

除了我所看见的这些,爸爸还跟我说,城市地面交通工具常受路面突发交通情况及天气的影响,但地铁却可以不受其干扰,正常运营。看来以后出行再也不用担心了呢!

当我正享受得津津有味时,已经到站了。我看了看手表,还以为是手表坏了呢!怎么只过了22分钟,简直神速啊!我以后与朋友相约,就再也不怕迟到了!我下了列车,看见一直站在车头的乘务员,把握在手中的棒棒糖扔进了垃圾桶里,默默地走了。这位阿姨真敬业啊,我要为她点赞!

顺势“假设”,提升学生体验 篇6

如何引导学生生成和加深体验和感悟?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而应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使之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语言。近年来,由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得形象性体验的方法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形象性体验”是指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放映录像等等,把文本抽象的文字符号,变为具象化、情节化、音乐化的可感艺术,把学生带入到体现文本内涵的情景中去,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情境之中。以此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然而,笔者以为,无论采用怎样的技术和手段,最关键的还在于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来获得体验,是谓之“文本性体验”。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强调“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就是说要真正读懂文本,其关键途径在于阅读特别是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过程中,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来体验作品中的人、情、美、理。笔者在观课中发现:顺势“假设”以创设体验和感悟的情境,是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引向深处的简捷有效方法。

此所谓“顺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顺应学生已有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并借此创设体验感悟的丰富情境。提升学生的已有体验。顺势“假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师生对话中的契机,顺应学生已有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运用反馈话语,借助假设和追问等方式,设计简单易行的体验性活动(朗读、表演、写作等),让学生参与其中,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以获得对文本(作品)中形象和

情感的深入细致的理解和认识。

顺势“假设”是在师生对话的相互反馈中展开的,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请看《七颗钻石》教学片段:

师:你们读一读,看看在这些情节中你感受到小姑娘对谁的爱。

生(你一言我一语):母亲、小狗、过路人。

(老师要求学生读相关情节)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姑娘给妈妈找水的情节好吗?看看你从哪里感受到姑娘非常爱她的妈妈。

生1:“夜里”,别人都睡觉了,她却去找水。

生2:“找呀找呀,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终于”说明她找了很多地方。不放弃,她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

师:很小的泉眼,说明她很细心,说明她爱自己的母亲。

生3:(她)小心翼翼地捧着水罐,一滴一滴地接着水,很久才接满一罐水。

师:嗯,她等了很长时间。

生3:一滴一滴,长时间捧着水罐,她多累呀。更何况是个水罐呀,多沉呀。

师: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姑娘。(老师对着生3)小姑娘,你累吗?你等了这么久才接满一罐水。你渴吗?你为什么不歇一歇,自己先喝点(水)呢?

生4:(我)累、渴,可是妈妈(病了)不能等呀。

师: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把书再读一遍。(学生朗读)

师: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那小姑娘,面对着水你会说什么呢?

生5(喜出望外地):太好了,妈妈有救了!

生6:太好了,妈妈有救了!我得赶紧把水给妈妈送去。哎呀,我可得小心点,不然就把水给洒了。

师:(小姑娘)不仅有爱心,而且还细心。你体会得真好!

——毕然(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课例中,学生能够根据小姑娘“夜里”去找水、“终于”找到“很小的泉眼”“一滴一滴地”接满一罐水等具体的语境认识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认识和感受,在对话反馈中,用“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姑娘”进行追问,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小姑娘的心灵世界,丰富、补充文本的“空白”,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受。

所以。在引发和深化学生体验的方法运用上,最关键的在于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体验 篇7

一、学生亲历道德的体验应该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

【课堂回眸】《寸金难买寸光阴》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

感受1分钟, 体验时间的价值。

1. 算一算, 一天有几个小时?1小时有几分钟?你感觉到什么? (时间很多哦)

2. 感受1分钟:在时钟滴答滴答的情景中感受。 (1分钟的漫长)

3. 活动体验1分钟能做多少事:

算口算、阅读、跳绳。 (感觉时间很快, 但很快的1分钟收获了知识)

4. 谈话交流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

5. 课前采访家人, 你知道他们1分钟能做什么事情吗?

6. 学生交流后补充消防员宝贵的1分钟的故事, 引导讨论, 体会时间就是财富, 甚至意味着生命……

7. 小结:原来时间不仅仅是时间, 它还意味着知识, 意味着财富, 意味着生命……难怪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教师引领着学生一次次体验1分钟的意义, 一次次懂得时间的珍贵。应该说这种情感的体验犹如一个“场”, 使学生产生共鸣和道德的升华。

在道德品德的形成过程中, 情感往往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它是道德与行为的纽带。教师在课堂上巧妙组织情感体验活动, 让学生充分经历过程, 在过程中自主地产生体验。在学生若有所悟时, 教师组织交流, 让学生在交流中共鸣、强化、升华原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构建起真正的道德认识。缺乏情感体验的融入, 教育或许能在儿童大脑中留下痕迹, 但无法在心灵中、在儿童人生中留下印迹。

二、学生亲历道德的体验应该是一种生活体验活动

【课堂回眸】《集体处处有规则》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

遵守食堂就餐规则的重要性。

1. 除交通规则以外, 在我们的集体生活中, 各种各样的规则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播放学生就餐时的视频:高分贝的噪音;近景:一个仗着自己长得人高马大, 向前挤然后插队, 另一个不让插队引起争执的情景)

2. 讨论。为了吃一餐饭, 何必呢?真是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不排队, 不守规则)

3. 那么, 食堂就餐需要怎样的规则呢?我们小组合作能制定出一个大家都能做到的规则吗? (小组积极制定食堂就餐规则)

4. 小结:你们看, 吃一餐饭, 我们也必须遵守规则。否则, 食堂就会混乱不堪, 你也别想好好地吃饭了。同学们,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各种规则的约束, 我们才能有整洁与文明, 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食堂就餐的场景, 来自于学生每天的生活, 教师选取这样的场景创设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 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和反思, 这样的学习是真情实感的, 体验视频中的每一个自己, 就会知道人人守规则, 才会有和谐美好的生活。

就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程的性质而言, 是基于儿童现实生活实事的课程, 教学内容涵盖了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儿童生活的世界不再是品德课堂的延伸, 而是品德课堂的本身。《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亲历道德体验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 在生活中探究, 课堂成为个体生命的对话的平台, 暴露一个个学生内心原有的道德认知, 让随机的动态生成相互碰撞, 让一个个生活情境在课堂呈现, 学生道德认知的不断互动, 真正构成了品德课堂的强大生命力。

三、学生亲历道德的体验应该是一种儿童内在的需要

【课堂回眸】《集体处处有规则》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

找规则, 认规则。

师:规则藏在我们的游戏里, 规则还藏在哪里?翻开书本第51页, 找一找规则, 找到就请举手。

师:上课时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坐端正不做小动作、积极发言、不能交头接耳)

师:只有遵守规则, 我们的课堂才更有序。规则还藏在哪里?

生:在集体活动中。 (踢足球时不能抱球, 不能用手)

师: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球员, 遵守了这样的规则, 踢球才有意义。

师结题:遵守了课堂规则, 会让课堂更有序;遵守了游戏规则, 会让游戏更公平;遵守了活动规则, 集体活动时才会给同学们带来愉悦。 (板书“集体”)

配乐出示照片。

师:讨论在学校要遵守哪些规则。

师:同学们, 这样的校园生活, 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舒服、享受、有序、团队)

师:正是因为人人遵守规则, 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就显得特别美好。

从校内走到校外, 看看我们平时在校外还要开展哪些特色活动呢?

生:春游、少年宫、小队活动、亲子活动。

师:校外活动中, 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呢?请选择一个方面进行讨论, 小组长记录。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师:遵守了这些规则, 才能保证我们出行的安全。

通过大家找规则的活动教学, 让学生体验到, 我们踢足球玩得开心, 要有规则;要有一个舒服、有序的校园生活也要有规则, 于是把守规则变成是一种自我需要。这种自我需要恰恰成为了正确的道德认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 反映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并以此为基础, 提升学生的生活。如果课堂体验活动与儿童内在的需要毫无关系, 那课堂怎么会有生命力呢?因此, 教师在开展体验教育中必须目的明确, 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入情境, 防止流于形式或走过场。

满足学生求知的情感体验 篇8

情感教学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需要尽可能完善的匹配, 要求教师从学生求知需要角度上审视教学内容, 进行适当的处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 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卢梭也曾指出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此,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第一,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也正是在这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正如俄罗斯教育家波拉夫采夫所说:“学校经常碰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存在缺点的现象。但我们认为, 全部工作都取决于教师, 一个知识渊博的、热爱自己工作的、生气勃勃的、精力充沛的教师, 一定会使任何教学大纲变活, 并补正最差的教科书。”学生求知需要的实际状况反映在教学内容上, 主要存在几种可能情况:一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日新月异, 导致学生对相对陈旧内容的不满, 对反映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社会政治文化最新动向的内容的渴望。而教学大纲和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 往往缺乏反映这些最新情况的敏感度, 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予以必要的增补。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方面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求知欲, 而教材多侧重于理论上一般性的阐述, 不可能十分具体地满足学生为解决今后生活和实践工作中许多问题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解决教学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三是课程标准和教材虽然也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程度, 但这只是反映一般学生的年龄特征, 往往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调整教学内容, 插入必要的过渡性衔接材料, 这一点在中小学, 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中更为重要。

教师是否善于精选教学内容, 会直接引起学生完全不同的情绪体验。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所说:“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可以是枯燥、单调的;可以不带个人主观积极的情绪色彩, 只是客观地提出一系列的事实与概念。当然, 这将在学生那里产生不满足的情绪感受。相反, 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若是高质量的, 那么他们就能引起学生满足的感受, 教学活动使他们激动、感兴趣、思想集中、专心、兴奋。”

如何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 篇9

一、学习知识于课内, 实践体验于课外

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以新、奇、活的形式引发学生兴趣, 发展其特长, 使书本知识得以实践体验, 培养能力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如在学校成立“小草文学社”“读书沙龙”“晓晨记者团”“小小画社”“科技发明园”“萌芽艺术团”“小荷体校”“红星广播站”等各种兴趣小组。学校按照自愿编组, 根据老师的特长分别聘任为各个小组的辅导员加以指导, 使所学知识得以实践体验, 并能引发延伸。通过兴趣小组的实践体验埋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去获取, 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意识, 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谋求生存的竞争能力。

二、体验生活, 学会生存

现代教育, 如果教师只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三尺讲台是很难培养出适应环境、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能力素质的。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体验社会生活, 参与社会实践, 撒出汗、流出泪、付出心血, 体验社会生活的艰辛, 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磨炼, 才能激发其开拓创新意识, 培养适应环境, 求生存、图发展的能力。

1. 重温革命征程路, 体验戎马战斗生活

祖国各地都有革命先辈们战斗征程的足迹。当年的先烈们鲜血染红了大地, 在硝烟中历练, 在血与火中洗礼, 铸就了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可以组织学生重走先烈征程路, 体验戎马战斗生活。比如, 我校曾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当年陈毅、粟裕部队的主力队、运输队、担架队、卫生队、宣传队, 跋山涉水步行十余里, 攀登孟良崮, 体验先烈们血战孟良崮的战斗征程。通过瞻仰孟良崮烈士陵园, 访问全国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 学生用脚步体验着将士们的行军路。眼看着先烈们血染的征衣, 抚摸着将士们用过的大刀长矛, 聆听着六姐妹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情景的诉说, 眼前浮现出将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战斗的场面, 耳边仿佛回荡着将士们英勇杀敌的冲锋声和支前民工独轮车的咯吱声, 一种“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必马革裹尸还”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激励学生们以先烈精神绘制人生蓝图, 好儿女志在四方。

2. 下工厂、农村与兵营, 体验工农兵生活

根据学校周边的环境, 我们利用减负的宽松环境, 在寒暑假组织学生下工厂, 穿上工作服, 戴上工作帽, 走上工作台, 体验工人两手油渍, 一身汗水, 不畏环境艰苦的创业精神, 体验工人们创造的劳动产品的珍贵价值。让学生戴上斗笠, 拿起镰刀, 扛起锄头, 走进田间, 参加生产劳动, 体验农民伯伯深受烈日暴晒, 风吹雨打, 雾霜侵袭的艰辛, 尝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劳苦, 体会“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真实内涵。让学生下军营, 穿上迷彩服, 戴上军帽, 穿上军鞋, 系紧腰父母、家庭的依赖心理, 树立自主的择业观

另外, 要积极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提高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如何, 直接关系到个体是否能经得起挫折打击。挫折承受力较强者, 往往挫折反应较轻, 受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 则容易受挫折的消极影响, 甚至意志消沉, 一蹶不振。在择业过程中, 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 可以减轻情

念, 积极地应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 靠自己的能力谋求适合自己的职业, 满腔热血地打拼事业。要树立诚实做事的原则, 不弄虚作假, 不随波逐流。在求职时, 如实地向用人单位反映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在签订劳资合同后, 不轻易违约, 遵守双方的约定。

带, 参加军事训练, 体验汗透全身衣不解, 磨破军鞋志更坚的军人风采, 体味军人是钢铁长城的真实写照。通过“三下”体验活动, 使学生适应环境, 感悟人生, 孕育理想情操。

三、涉猎社会, 学会生活

书本知识靠传授, 而人们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要靠社会实践。它需要通过社会实践, 在社会体验中理解、感悟和掌握, 但这种实践和体验需要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

1. 开展当一次老师的体验活动

让学生轮流在老师办公室当一次老师, 通过老师指导, 让学生体验老师的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转化差生、班级管理、接待家长、组织各种活动等真实生活, 感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的真谛, 从而密切师生之间的情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 五自体验活动

为克服学生在家是个“小皇帝”“小公主”的不良习惯, 让学生能独立生活, 我们在双休日开展自己买菜购物, 自己做饭刷碗, 自己洗衣刷鞋, 自己整理房间内务, 自己照管老人的五自体验活动。通过家庭五自体验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对“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有了真实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品质和自主自立的能力。

3. 开展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

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们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开展了越野行军、跋山涉水、社会调查、采访问卷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来体验人生之艰, 生活之辛, 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 使学生的交往能力、自我生存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提高。

4. 开展“爱心使者”活动

在交通信息现代化、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交际素质的培养已提到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议程。开展“爱心使者”体验教育, 让学生在双休日或看望亲朋, 或待客送客, 或馈赠宾友, 或沟通邻里, 或助人为乐。老师设计一种“爱心使者”卡, 让学生每次的使者活动都记录在卡。“爱心使者”活动沟通了人际关系, 加深了感情, 化解了矛盾, 架起了家庭与外界的桥梁, 使学生有了交际的涉猎与体验, 有了撒播爱心的体验, 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 学生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是白板一块, 他们都带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带着自己对事物、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看法和态度, 带着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情感与意志。教师只要抓住“情与理”的感悟、“知与行”的体验, 为学生设计一个个具体的体验教育的载体, 就一定能够使学生适应环境, 学会学习, 主宰生活, 创造未来。

(蒙阴县双语实验学校)

绪上的痛苦, 从而提高择业中的挫折承受力, 为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

参考文献:

[1]杨邦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

及其引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分层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 篇10

一、深入研究学生,抓住教学的起点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研究学生,不断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师要通过“备学生”,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教师按事先设定的内容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那就必将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教师必须把握住教学的真实起点,遵循学生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研究,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清楚地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哪些新知识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应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关注个别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没有兴趣的强制性教学势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不会乐学。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打破传统教学的“整体”教学观的束缚,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接受”;采用多种方式,创造多种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使人人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1. 课堂提问渗透分层教学思想。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又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党提问。但是,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提问往往会使部分优秀学生渐渐失去对问题探索的兴趣,使后进生产生一种压力,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教学《第一朵杏花》,教师若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为什么要用“第一朵杏花”做题目,而不用“竺爷爷的故事”?显然难度太大,中下层次的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教师可抓住“第一朵”将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1) 从竺爷爷第一年没有捕捉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 (2) 从第二年终于抓准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的描写中你觉得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3) 课文两次写到“第一朵”与木尾点竺爷爷掌握气候变化规律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从竺爷爷的话语和成就中获取应有的启示。这样的多层提问,为各层次的学生搭置了适合的台阶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在各问题中适时步步追问,使学生透过现象,准确把握、深入领悟,核心问题不攻自破,收到了以小见大的教学效果。

2. 在合作学习中发展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为照顾学生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仅靠教师的指导帮助是不够的,更需要同学间的合作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它不仅可以使学困生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和指导,还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队伍里最进步的学生。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讨论交流等,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各尽所能,互相影响,各有所获。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个体参与到群体中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健康个性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实施作业分层,唤起学习热情。

如果说课堂教学给了学生一对驿动的翅膀,那么精心设计的分层作业就是给了他们一片用以翱翔的天空。作为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业布置”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如果作业统一化,那么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高不可攀的,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如:上了《天鹅的故事》一课后,我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A类:1.能向自己的父母、小伙伴生动地讲述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2.搜集可以形容课文中天鹅举动的成语、名言。

3.假设如果你就是那只老天鹅,或者是那群年轻天鹅中的一员,当时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以天鹅的身份改写这个故事。

B类:1.有感情朗读课文,向自己的父母、小伙伴生动地讲述令自己感动的情节。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或电影、电视里所看到的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并试着写下来。

3.推荐阅读《父亲、树林和鸟》,写读后感受。

C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几段课文。

2.把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想法、心中的感动写下来,题目自拟。

3.比一比,再组词。

A类作业是针对班级里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计的,除了让他们巩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精华之外,更多的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查阅有关资料,主动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并且力争让他们学以致用,能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B类作业是让班级里有明显潜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广泛阅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并且联系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把语文的学习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C类作业是让有待挖掘的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课文,在扎实的训练中,让他们的基本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样的分层设计作业,使每个学生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交流时又可以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让分层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平台。

三、慧眼发掘“金矿脉”,实施分层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缺少评价的课堂教学是悲哀的。简单、粗暴,甚至挖苦的评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刺痛学生的心灵,令课堂一片死气沉沉。教师要全身心投入,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评价语言,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哪怕是教师的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都向学生传递着一份关爱,表达着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教师应营造出一个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名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金矿脉”,教师要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分层评价中感受到你真诚的心,让学生在你赏识的目光中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激发起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上一篇: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下一篇:费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