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测井技术

2024-08-27

成像测井技术(精选十篇)

成像测井技术 篇1

关键词:成像测井技术,油气勘探与开采,技术应用

测井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五个阶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趋于成熟,其发展主要分为半自动化测井技术-全自动测井技术-数字测井技术-数控测井技术-成像测井技术,五个阶段,每一阶段技术的发展,都是在前一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如今成像测井技术正逐步的取代数控测井技术。

1 成像测井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我国测井技术研究。我国早已经进入到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新阶段,我国测井技术的应用进程与国外测井技术的应用进程基本一致,在面对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的情况时,对油气的开采要求也就更高,油气储层的结构复杂、钻井的深度比较深,而且钻井形态又分为大斜度井、水平井以及丛式井,这样的开采条件促使着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测井技术需要提高自身的分辨率、提高精准度,完善自身的功能以及配套设施等,来满足油气勘探的需求。

(2)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测井服务功能的发展,并提高了测井技术的服务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井技术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由简单的电极电法发展到声波测井,由核测井发展为核磁共振测井,同时原来的一维测井也经过逐步的发展成为了三维测井。

目前侧近技术已经是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成像测井技术以及高分辨率测井等的开发,极大程度上完善了测井技术的服务功能,提供了更高分辨率、准确性更高的信息。

2 成像测井技术的具体分类

(1)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技术可以准确的区分岩层储层空隙成分,包括比较复杂的自流体孔隙度、粘土束缚水空隙度等,该成像技术主要利用自由感应衰减法、CPMG法(CPMG脉冲序列法)、反转恢复法以及自足回波法来测量核磁弛豫,其中自由感应法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温度,该方法是最为简单的测量办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求极化的时间要长,测井的速度慢,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操作不够便捷,而CPMG法进行温度测量,可以有效的消除因为扩散造成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以及信噪比。其中反转恢复方法主要是测量纵向弛豫时间。

(2)声波技术。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主要是由于尤其勘探与开发的环境条件,勘探与开发油气的工序更加的复杂,油气储存的位置更加隐蔽,这样的勘探环境需要充分了解油气储存位置的各个方面的特性,这对成像测井技术的要求也就更高。

在这样的需求下,声波成像测井技术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与准确率,同时其信息的数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经过不断地改进,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已经具备了信息多、数据传输的速度快、处理软件先进等特点。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评价固井的质量、有效识别岩性、正确的评价裂缝、检测套管损伤情况、分析机械设备的特性等。目前,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在应用时,主要使用的仪器有CBIL超声波仪器,CAST-V超声波仪器、UBI-U超声波仪器等。

(3)电成像测井技术。电成像测井技术主要由地层电阻率扫描、阵列传感、方位传感等成像测井技术构成,其中地层电阻率扫描是电成像测井技术中重要的一种,当其在运行时,主要是利用电极板来安装小电极,其工作原理是小电极与井壁接触的一瞬间,记录数据信息,当电极与岩石相互触碰时,会对电极板上的电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着电流的传输,当电流发生变化时,则会影响电阻率变化,最终实现井壁成像。

其中阵列感应仪器是在合适的间距与线圈实现聚焦,这一技术是在几何因子理论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可以使电流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作用,最终达到准确测试技术系统的作用。

方位成像技术中设置12个电极,并且电极张开的角度均为30°,这12个电极在井周围360°方位的范围内进行覆盖,这样的覆盖方法可以非常方便的将这12个方向的定向阻率检测出来,利用电阻率数据信息得出井下成像。

3 成像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采中的应用

(1)成像测井技术应用于裂缝系统的分析。裂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岩石破裂造成的,或者是由于应力释放造成的,通常情况下,裂缝是在岩层比较脆弱的部位发育的,在进行油气勘探与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对裂缝系统进行有效性分析,准确的判断裂缝系统,经过实践表明,采用斯通利波分析法、声波成像测井技术以及电成像测井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单一的裂缝系统可以直接以正弦曲线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与层理面或者层面最大的区别如下:层理面或者层理主要是把正弦曲线旁的岩性突变情况充分的表现出来,然而裂缝系统、层理面、层面有着自己的角度,则可以充分的表现正弦曲线两旁的岩性的连续性。

(2)成像测井技术可以识别岩石的性质。在勘探油气前,要做好岩性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钻井的办法,但是传统钻井手段不仅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还极易破坏岩层的原本结构,使得开采出来的岩石样本的可利用性差,而成像测井技术在进行岩性的识别过程中,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成本,便可以获得井下岩石的具体构成情况,成像测井技术可以在成像的过程中,对泥浆、砂砾等岩性进行准确的分析。

对现代岩石的发展里程进行研究,可以充分的了解岩石的结构、岩石的性能以及地应力等,这一研究对岩石的大规模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岩石的利用不管是开采,还是运用与建筑,都需要加强对岩石性质的了解,若没有充分的了解岩性,则极有可能造成井眼坍塌问题,当岩石张力的强度过大时,在地层中便会出现裂缝,成像测井技术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实施了新的办法以及新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科学仪器的发展,给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应用前景,成像测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也在朝着综合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油气勘探与开发作业的需求,同时网络化的测井技术还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与控制。

4 结语

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测井技术的应用范围,该技术的测试方法与测试的质量,与传统的测井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普适性。目前成像测井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与开采,而且成像测井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着。

参考文献

[1]陈琼,王伟,葛辉.成像测井技术现状及进展[J].国外测井技术,2007(03).

[2]吴鹏程,陈一健,杨琳,戢俊文.成像测井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7(02).

[3]张海博,郭海敏,戴家才,方丽,付海燕,邓瑞,胡海川,杜武军.流动成像测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石油仪器,2007(06).

[4]周彦群,王喜鑫,鹿昊,沈宏图,马金江,荣宇.成像测井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化工,22014(05).

井周声波成像测井仪原理与应用 篇2

井周声波成像测井仪原理与应用

在测井过程中,油井的套管受压力、温度、化学作用及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破损、腐蚀、变形,这就给油田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直观、全面的`超声成像测井技术对油气勘探与开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井周声波成像测井原理、测井仪概况及其应用.

作 者:范斐 庞巨丰 徐佳 董兰屏 王迎辉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刊 名:计量与测试技术英文刊名: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IQUE年,卷(期):200936(8)分类号:关键词:井周声波成像 测井 地质构造 井眼分析

声波测井技术研究进展 篇3

关键词:相控声波测井;多极子声波测井;单极子声波测井

中图分类号:P631.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96-01

在充液井孔中声波测井属于波导问题,也就是通过声波来对井孔中的不同波段模式的衰减和声速进行测量,从而将重要的参考参数提供给石油的勘探开发工作。例如要对岩石的弹性参数、弹性参数进行计算,并对最小主地层应力和最大主地层应力进行估算,对坍塌压力、破裂压力和孔隙压力进行估算,就要参考岩石的密度、横波波速和纵波波速。声波测井技术已经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了一门新型的现代测量技术。

一、声波测井技术

声波测井技术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其立足与折射地震原理,使用一单发双收装置来对首波时差进行记录,从而对地层的纵波速度进行记录,用于对孔隙度进行解释。在石油天然气藏的寻找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地面勘探,然后再对可能存在气场和油藏的区域进行打井,将仪器送入井下,从而测量探井周边的岩石物性,判断气场和油藏储集层的性质和范围。声波测井技术的本质是物理的反问题,类似于医学中使用核磁、B超和x射线对病患进行检查,也就是通过测量物理场来对介质的时空分布和性质以及长远进行反推。与之不同的是,井下具有非常复杂的情况,以及较多的未知参数,声波测井仪器的测量范围只能是有限个井孔[1]。声波测井结合了继电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测井技术,已经出现了很多种方法和仪器,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使用测定方法。

二、声波测井技术的类别及研究进展

(一)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声波接收探头、隔声体和声波发声探头,是组成声波测井仪器声系的主要部件,一般情况下使用单极子接收技术和单极子声源进行声波测井的技术可以称为对称声波测井技术或者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使用一种圆管状结构的压电阵子作为井下的单极子声源,在收缩和膨胀的过程中,其不会因为振动而改变圆管状的对称外形。如果将圆管状的压电阵子看做脉动球源,那么压电正极的辐射指向性一个球面,其水平指向性曲线则类似于圆圈。单极子声源能够将均匀的声波能量向各方向的井壁进行辐射,从而将携带整个圆周的紧逼介质信息的,综合信息,反馈到单极子接收器中。

在硬地层井孔中,单极子声源激发的首波是滑行纵波,其次是滑行横波,再次是伪Rayleigh波,最后是Stoneley波。随着主频的依次降低,以上4种波的幅度都会逐渐增大。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无法在软地层的横波信息测量中应用。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随钻声波测井和电缆声波测井,包括套管井和裸眼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2]。

(二)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由于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在软地层充液井孔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在石油工程中地层的横波波速非常重要,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综合了四极子声源、偶极子声源和单极子声源的声波测井仪器,其可以在充液井孔中得到应用,使用四级子声源技术或偶极子声源技术能够激励起螺旋波和弯曲波,二者都属于频散波,其波速比横波波速要小,但其截止频率处的螺旋波和弯曲波与横波波速比较接近。

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源于1984年美国推出的偶极子横波测井仪,人们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充液井孔中多极子声波的传播进行研究,而且还研制出了非对称的声波测井仪器。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共同研发的MPAL,全称为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该仪器的功能包括充液井孔中四级子声波测井、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以及单极子声波测井,能够对任意地层井筒中的地层渗透率、各向异性、横波时差、纵波时差进行测量,而且我国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一个集中体现[3]。

(三)相控声波测井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声波测井相控线阵技术及其研究。

按照直接的方式来排列若干个圆管状的声波换能器,从而形成井下声波相控线阵。声波测井相控线阵具有更强的辐射指向性。声波测井相控线阵能够使声波能量集中于探头的一侧,从而使得有用的声波辐射能量增大,使其信噪比和探测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据相关研究,如果增加相邻阵元激励信号的延迟时间,就会增大相控线阵的声束指向角,从而使横波临界折射条件和纵波临界折射条件得到满足,加强充液井孔斯通利波、滑行横波和滑行纵波。而且增加延迟时间还能够单调增加斯通利波的幅度。

2.声波测井相控圆弧阵技术及其研究。

按照一个圆周的模式来排列若干个压电振子声波换能器,就能够组成相控声波圆弧阵。相控声波圆弧阵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1个子阵是由同一个圆弧上的9个阵元组成的,能够使声波辐射的周向指向型控制得以实现。相控组合圆弧阵主要是通过对若干个相控声波圆弧阵沿轴线进行排列得到的。

图1 相控声波圆弧阵工作原理示意图

3.相控声波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声波测井技术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压裂效果评价、地层各向异性评价、任意地层横波波速测量、地层产能评价的需求,当前将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阵列声波测井技术、常规声速测井技术统称为1.5维或一维声波测井技术。用于对远离井轴地层、井壁附近地层的径向和周向进行评价的三维声波测井技术是未来相控声波测井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结语

声控测井技术,从诞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技术条件不断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声波测井技术更新的主要特征就是声波测井换能器技術的发展。我国从单纯的技术引进,逐渐发展为技术吸收和技术再创新,在声波测井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声波测井技术,并进入了产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朱爱民,熊孝云,丛培栋,田文新,陈金宏. MPAL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在二连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 测井技术. 2010(03)

[2] 王瑞甲,乔文孝. VTI地层随钻四极子声波测井数值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8)

成像测井技术 篇4

四十臂井径成像测井是一种先进的接触性的测量仪式,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四十个测量臂和井壁的接触,将套管内部的变化逐渐转化到外部,由应的传递以及推杆的位移,最后在将传感器的推杆的位移转化为电信号,完成工作。四十臂井径成像测井设备的主要应用目的是用于检测套管的质量,明确套管内部的变化状况,通常来说,它能够对套管的变形、腐蚀、弯曲等现象进行检测。另外,此种技术还能进行定量解释,能够提供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井径的平均值;还能向工作人员展现出40条不同的测井曲线以及合理的套管修复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2电磁探伤测井技术

电磁探伤测井仪在应用过程中是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作为物理基础,工作人员向绕线圈输送电流,绕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变化。此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外层的钢管臂满足检测需求。另外,此技术还可以对套管的裂缝、形变等现象进行探测。

3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的技术应用分析

文章主要以某油田为例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四十臂井径成像技术是一种接触式的测量方式,电磁探伤属于非接触测量方式,工作人员通过对前者进行利用,能够明确套管你内部的情况,并且准确性较高,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后者的利用,能够明确套管,钢管的状况,两者进行结合使用,能够明确套管全面的变化状况。

在实际的利用过程中,此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裂缝型油藏,并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渗流阻力较大等特征。随着油田的不断发展,该油田的油藏类型也在不断变化,并且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另外,由于频繁的作业以及井身的特点使得套管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发展。工作人员通过对油田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决定采用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技术对套管的损害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准确的了解套管损坏的状况,然后依据实际清苦选择合适修复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推动油田的持续发展。

该油田在发展过程中,油井的套管出现形变依据损坏的状况较为严重,并且在套管内壁存在一些粘稠物质,工作人员选择采用四十臂井径成像测井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套管进行检测,明确其中套管发现形变的实际状况,电磁探伤测井设备能够及时的对套管内部的粘稠物质进行检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将两种技术分开使用虽然能够检测出套管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并不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并且不能将两种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1形变、腐蚀检测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依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油田某跳生产井在2860.5-2870.7m处四十臂井径成像测井技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电磁探伤技术通过相应的测量,相应的曲线出来较为明显的异常,但是井管出现形变的状况不严重。在2670~2675m处,四十臂井径成像测井技术成像显示井径的变化较大, 电磁探伤测井技术也显示相应的曲线存在异常,金属壁厚度存在严重缺失,通过综合分析,该井套管存在一定的腐蚀现象。

3.2粘附物检测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对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技术的综合利用,实现了对粘附物的检测。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1750m~1900m处四十臂井径成像测井呈现最大, 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相应的曲线没有出现异常, 金属壁的厚度没有出现变化。 通过相应的数据以及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该井管中存在一定的粘附物。

3.3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的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分析

通常来说,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都是在倾斜度较大的或者水平井中进行工作,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对扶正器进行控制,就会导致某些曲线的测量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对后续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还要对测试的速度进行控制,其标准速度为240m/h,如果其深度过大, 就会导致探测曲线失真,不能及时的探测结果进行分析,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的发展管径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闸,还能节约资源。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把握工作细节,还要对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控制,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质量,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我国油田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建军,马学岐,韩波等.四十臂井径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12):35-37.

[2]张菲菲.浅谈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的技术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4):93-93.

成像测井技术 篇5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在火成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根据薄片资料,将研究区块不同岩性典型岩石对应的FMI图象作为模板,得到典型岩石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图象特征,再总结出这些图象特征,用以指导其他井段的岩性识别.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国外测井技术 英文刊名:WORLD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5) 分类号:P631 关键词:火成岩   FMI   岩性识别   薄片  

成像测井技术 篇6

1原理和方法

测井数据解析与成像控件主要完成上述测井数据格式的数据解析与根据测井数据绘制测井图像。解析数据包括各类数据的读取与写入以及格式转换,根据数据绘制测井图像包括常规曲线、声电成像、核磁共振、地层倾角等等,以及实现测井图像的保存、浏览、编辑、缩放、打印、下载功能。

将来我们可以对此控制进行扩展,不公可能进行显示测井数据,面且能够满足对不同专业数据进行综合展示和处理的能力。所谓不同专业即包括钻井、录井、测井、试井、分析化验等,还有开发生产。

1.1 数据模型设计

1.1.1数据模型概述

一口井的数据中包含了井的基本信息如井号、井名、位置坐标、所属区块和构造、所属行政管理机构、开钻日期、完井日期等等,勘探会产生许多勘探数据,钻井会产生许多钻井数据,录井会产生许多录井数据,测井会产生测井数据,开发生产会产生开发生产数据等等,随着油田信息化的发展,各个油田已经相继建立和再建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化系统,每个信息化系统都要设计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工作。其中数据的存储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方式是存储在数据库中,或是以文件的方式存储在磁盘上,或是以文件的方式存储在磁带上。我们知道计算机要处理任何数据,首先是要将数据读取到内存中,然后再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处理。那么我们就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2],它能够表示和存储不同专业的数据,并且能够在相应的管理机制下随意扩充,来满足不同数据的存储需要。这个数据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数据模型对象可以在计算机内存中建立,它是属于实体层;

2)数据模型对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来定义、改变和扩展自身的结构并维护存储的数据;

3)数据访问层对象可以通过数据模型对象的管理机制来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存储结构,来满足自己数据的存储需要;

4)由数据访问层对象负责对具体数据源数据的读取,然后将取得的数据保存在数据模型对象中;

5)应用层对象通过数据模型对象的管理机制来了解数据存储结构并能够方便的读取数据;

6)应用层对象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7)数据访问层对象负责将处理过的数据再写入到相应的数据源中;

8)不用的时候,在计算机内存中建立的数据模型对象可以销毁。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在开发应用层程序的时候,可以使应用层只关心数据模型,而不关心数据模型中的数据是从什么地方获取的以及怎么获取的。应用层程序对数据的处理只涉及到对数据对象模型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它不操作具体的数据源。数据模型的设计分离的应用层和数据源,应用层根本就不知道物理数据源也不用关心物理数据源。这样我们做到了应用层和数据源的分离并带来了许多好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比如:我们不知道WIS文件数据格式,但是我们只要熟悉数据模型的结构,我们就可以开发应用层程序。

1.2 数据模型的管理机制

既然数据模型能够保存各种各样的数据,那么首先数据模型对象的结构必须是可以定义和扩充的,否则它就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第二点数据模型对象的结构不能随意被改变,否则就乱套了,它的结构可直接影响到应用层程序。那么怎样是数据模型的结构既能被改变,又不能被随意改变呢?这就需要引入一定的管理机制。数据模型只有建立了这样的管理机制,在程序的运行期间,其结构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有这样的管理机制,其结构才可以被安全的改变,同时也能为应用层提供相应的服务,使应用层知道其存储结构。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权限管理,我们知道有很多重要的数据是不能随便被没有授权的用户看到的,那么数据模型还必须提供这样的权限管理功能,没有权限的用户是不能访问相应的数据。

1.2.1 数据访问层设计

1.2.2数据访问层接口

数据源多种多样,但是对数据源的操作却可以简单的抽象成读和写,所以在处理多样的数据之前,先要统一对数据源操作的方法,这个接口对象就是IDAL,它主要有两个方法Read()、Write()和两个属性CanRead、CanWrite组成。

1.2.3 具体数据源的读写实现

具体的数据源的读写由具体的数据访问层类构成,每个类都继承了数据访问层接口,都具有读和写的方法,它们单独完成对某一个数据源数据的读写功能。

1.2.4 定义自己的文件格式

由于我们对测井控件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读取和显示并能编辑测井数据上,我们赋予了测井控件更多的功能,比如不同专业数据的综合展示,以及现在还未想到的一些其它应用。如果将来把这些成果保存到上面的这些测井文件中,很可能会造成很多信息的丢失,所以我们可以自定义一种开放的文件格式,文件由一系列XML文件、图片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数据文件等等压缩后构成。任何用户即使没有我们的测井控件,也可以通过常用的工具打开查看,当然这种文档是可以设置保护密码的。

1.2.5 数据读写策略

1)面向抽象,而不是面向具体

将对所有数据源的操作抽象出来,建立IDAL接口,主要有Read()方法和Write()方法组成,它们抽象的表示读操作和写操作。Read()方法负责将数据源中的数据读取到Data Model对象中,Write()方法负责将Data Model中的数据写入到数据源中。此外还有两个属性Can Read和Can Write,表示是否可读和是否可写。

2)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针对不同的数据源,定义不同的数据访问层类来实现,这些类继承自统一的数据访问层接口IDAL,用来具体实现Read()和Write()方法。这个时候读和写就具有了具体性。如果实现了对具体数据源的Read()操作,那么设置Can Read为TRUE,否则设置Can Read为FALSE;如果实现了对具体数据源的Write()操作 ,那么设置Can Write为TRUE,否则设置Can Write为FALSE。这样用户可以知道对具体的数据源是否有读的功能或写的功能。

3)单一职责

要注意控制每个数据访问层类的功能,让每个类只负责完成对一种数据源的操作,并且每个类最终编译成一个DLL文件,即让每个数据访问层类仅具有单一职责,不使具体数据访问层类的功能无限扩大。如果让一个类来实现对所有数据源的访问是不现实的,而且每当有一种新的数据源出现时,我们都需要修改原来这个类,这种不断修改的情况应当极力避免。

4)面向扩展开放,面向修改关闭

不仅是每个数据访问层类具有单一职责,而且一个类只编译成一个DLL文件,而不是将多个数据访问层类都编译到一个DLL文件中,这符合面向扩展开放面向修改关闭的原则。当有新的数据源出现时,只需要扩展新的数据访问层类,在物理上就是新增一个DLL文件,我们只需要将这个文件部署到应用程序中就可以了,而不是去修改原来的DLL文件。当某个数据访问层类的实现有错误时,也仅需要修改后,只替换哪个有错误的DLL文件。

1.2.6 文件(数据源)格式转换

能实现常见测井文件的格式转换,但是由于每种文件格式的特点不同,可能在转换的过程中会有数据丢失,这个无法避免,我们也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1.3 测井图像绘制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以对象方式定义现实中的各类实体和数据,多个对象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测井应用。在测井专业控件中以对象的方式管理各种测井道、测井曲线、解释结论等。

这些绘图对象应用于具体的测井专业控件之中,实现相应测井应用的绘图显示[3]与编辑操作功能,客户端可以直接编辑对象的显示属性、深度范围、深度比例等。

绘图对象总体上可分为:

井对象、道对象、测井曲线对象、解释结论对象、地质对象、工程对象、其它对象等。

绘图编辑控制功能包括:

主要有新建、打开、编辑、保存、关闭。

井对象绘图操作包括:

加载井数据后可以选择绘图模板对井对象属性、井对象大小、井对象线型、井对象字体、井对象填充、井对象深度棒、井对象格线、绘图深度进行设置。

道对象绘图操作包括:

道对象有常规曲线道、深度道等,道对象的基本操作是道加载和删除、道基本属性、道特性、道对象排列设置、道对象格线、道对象线型、道对象填充、道对象字体、道对象宽度及高度。

曲线对象绘图操作包括:

曲线加载和删除、曲线特性设置、曲线数据设置、曲线线型、曲线字体、曲线颜色填充、曲线宽度及高度;

结论对象绘图操作包括:

结论符号对象、油气结论、综合结论、文字结论、地质解释模型对象、地质分层、解释层位对象、旋回编号、测井沉积相、沉积旋回。

地质对象绘图操作包括:

地质数据对象、井壁取芯、物性分析、地层模型、岩性剖面、岩性绘图对象。

工程数据、其它对象绘图操作包括:

深度棒、其它数据对象、测井统计图、注释说明对象等。

1.4 绘图模版开发

测井项目绘图模板是定义了与测井相关的绘图显示的内容和方式。每一种测井项目都需要有各自的绘图模板,而且随着应用目的的不同,每一种测井项目又可能需要定义多个绘图模板。模板绘图能够大大简化客户端资料浏览的操作,提高客户端资料浏览的效率。绘图模板采用XML方式定义,绘图模板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通用性。

1.4.1 能够编辑图形

测井图形有两种操作状态,一是浏览状态,二是编辑状态,浏览状态不能对测井图形进行修改操作只能编辑状态才能对测井图形进行修改等操作。

1.4.2 绘图模板编辑和保存

绘图模版是一种确定的绘图格式或绘图规范。所有图件绘制都以模板为基础。模板的两种基本类型为共用模板和专用模板(绘图控制文件)。共用模板所含设置适用于所有数据。专用模板(绘图控制文件)只适用于特殊应用或特定井。模板可以针对测井绘图的每一种显示图件、表格或是要打印的成果图、成果表,定义各自的模版。同一规范的模版只要做一次,则可在所有同类绘图数据上无限次选择使用,具备一劳永逸的优势。

测井绘图模板编辑制作和保存、调用等操作都比较简单,可以将设计的任意测井绘图格式保存为模板。

1.5 组件的扩展

测井控件开发应该具有Add In的功能,我们前期制作数据显示和编辑的功能,把这些功能注册和添加到控件中,以后有条件了再做数据分析、解释等外挂模块。前期的工作,就是能将各种数据源中的数据读取到Data Model对象中,然后再能把Data Model对象中的数据按照不同的模板显示到屏幕上,并能让用户进行可视化编辑。

2 结果与讨论

塔里木油田测井生产管理系统与测井数据库项目就是基于此研究方案进行开发实施的,很好的完成了测井数据格式的解析并根据测井数据绘制测井图像。完成功能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3 结论

成像测井技术 篇7

关键词:VC++6.0,电阻率二维图像绘制,灰度图

1 结构体BITMAPINFO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INFO{

BITMAPINFOHEADER bmiHeader;

RGBQUAD bmiColors;

}BITMAPINFO,*PBITMAPINFO;

BITMAPINFO有两个结构体类型的成员变量BITMAPINFOHEADER bmiHeader和RGBQUAD bmiColors,其中BITMAPINFOHEADER用来指明位图的头信息,bmiColors用来指明绘制位图的颜色信息。只要将bmiHeader和bmiColors赋予正确的值,就能构建一幅完整的位图,电阻率的二维灰度图就绘制成功了。

2 测井数据转化为颜色值

因为电阻率的数据范围比较大,可能从0.1变化到9999,所以如果用256种颜色,对电阻率数据进行刻度,可能会出现大段范围的电阻率值为同一种颜色,不便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需对测井数据讲行对数刻度:

pData中存放转化后的颜色值对应的索引,DataArrayImage中存放读入的电阻率值,m_datatomaxcolor指最大的电阻率值对应的颜色值,m_datatomincolor指最小的电阻率值对应的颜色值

3 BITMAPINFOHEADER和RGBQUAD进行赋值

Olorinterval等于总颜色数(256)除以用户用来设定的颜色种类数

4 电阻率二维灰度图的绘制

利用函数StretchDIBits绘制二维灰度图,其定义如下:

运行结果部分截如图:

5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利用VC++中的类来实现灰度图绘制的方法,方法简便容易实现,程序简便,并完美的实现了灰度图的绘制是这一方法的优势,可以应用到测井软件的开发中。

参考文献

[1]唐海全,邵才瑞,李洪强随钻测井曲线无闪烁绘制技术。测井技术第34卷第5期2010年10月

成像测井技术 篇8

1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的原理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利用的是侧向测井的工作原理, 当微电阻率成像测量仪下入到井下后, 到达预定测量位置后, 微电阻率成像测量的液压系统开始工作, 在液压系统液力的推动作用下, 微电阻率成像测量的测量极板会紧紧地贴到井筒的壁面。极板贴到避免后, 极板上的电极会向地层传输同极性的电流, 电流的接收装置被安装到微电阻率测量仪的上部。在极板上安装有多个小电极, 通过小电极向地层发生电流, 在电流于岩石接触后, 由于岩石的组成、空隙结构和地层流体的不同, 就会导致电流的变化, 通过产生电流的大小, 就可以知道相应地层岩石的电阻率的大小, 通过对测得电流的大小, 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就可以将测得数据变为不同等级的图像, 通过图像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地层电阻率的变化, 而且从测得数据和得到的测井图像中, 获得准确的地层信息。在微电阻率测井的过程中, 测井的深度间隔大约为0.25厘米左右, 在井眼的径向方向上, 微电阻率测井的深度大约为0.5厘米, 而且测得的地层信息并不能完全的井眼一周的地层信息。通常情况下, 微电阻率测井技术在井眼的周向方向, 能够覆盖到井眼周向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由于微电阻率测井技术特殊的结构, 微电阻率的测量信号强, 分析准确, 利用微电阻率测井技术可以精确的测得近井眼附近地层信息。

2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资料解释

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过程中, 由于成像测量仪器在井下不是静止的, 而是不断的运动。所用在测量过程中机通过电缆而记录的测量深度, 并不是井下测量仪器所处的真实深度, 由于探头的运动而产生的误差。由于井眼条件的限制, 井下测量探头在井底的运动速度也不是稳定的。而且是当测量仪在井下运动时遇到阻碍时, 会产生成像测量仪的跳动, 但是在地面井口的电缆的运动速度还是稳定的, 因此这就造成了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中, 测得井下测量仪的深度和真实的井下测量仪深度不同的现象。利用测井数据加速度校正的方法, 可以还原井下测量仪的真实深度, 从而避免了由于井下测井仪器不规则运动而产生的误差。具体的方法就在微电阻率成像测量仪安装加速度计。安装的加速度计可以实时的井下测量仪器运动的加速度, 同时可以将微电测井的取样时间间隔记录下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的加速度的校正方法, 就是综合利用电缆的测量深度、井下测井仪器运动的加速度和测井仪器的取样间隔时间等信息, 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 来还原井下探头所处的真实深度, 从而将测井曲线上所反映的真实的探头深度显示出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加速度的校正过程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利用已测数据准确的推导出井下探头的真实深度。第二步就是利用实际探头的深度和电缆数据的不同, 完成测井曲线的校正。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数据的统计校正, 指的是将扫描成像的测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 通过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将井下微电阻扫描仪中极板上测得的数据转化成视电阻率, 而且要对每个极板上的微电极进行校正。从而保证了从微电阻率测量仪极板上测得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都能够准确。同时还要避免死电极的出现对于测量数据的影响, 通过数据统计校正的方法可以将死电极的数据剔除来, 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通过统计校正后的图像可以跟准确的反应地层的特征, 统计校正只是校正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数据的一个方面, 为了能够更真实准确的信息, 需要其他校正方法辅助。微点成像测井采用多个极板, 每个极板的位置不同, 而且极板上每个微电极的位置也不同, 仪器在井底有可能会发生倾斜,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测井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就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技术进行几何校正, 微电阻率测井数据的结合校正包括极板的深度校正和微电极位置的校正。为了验证微电阻率测井和资料解释的准确性, 利用微电阻测井技术在吉林油田一口井中三井段的开展测井, 通过利用微电阻率扫描进行测井沉积微相的资料解释, 结果显示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的结果和井下实际地层的情况较为符合。验证了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技术测井的技术优越性和测井资料的准确性。

3 结束语

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逐渐的向难采、复杂油藏发展, 对于测井技术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复杂油藏测井的质量和效率。文章通过调研分析, 研究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的工作原理, 仪器的结构和测井的工艺流程。提出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中, 数据的加速度校正、统计校正和几何校正的方法。通过利用微电阻率扫描进行测井沉积微相资料解释的现场试验, 验证了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技术测井的技术优越性和测井资料的准确性。通过研究为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及其资料解释方法的发展。

摘要: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 新勘探到的油藏逐渐的趋向小型化和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 常规的测井方法已经逐渐的不能满足要求。成像测井技术在小油藏、复杂油藏的解释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电扫描成像测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测井技术, 该技术的测井准确高, 更能直观的反映出井下的地层的特征。文章通过调研研究, 分析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工作原理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的预处理方法, 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的优势。通过研究提高了随钻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的研究水平。

关键词: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预处理,原理

参考文献

[1]陈本才, 马俊芳.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沉积学分析及储层评价[J].西安:西部探矿工程, 2004, (12) [1]陈本才, 马俊芳.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沉积学分析及储层评价[J].西安:西部探矿工程, 2004, (12)

电成像测井在储层解释中的应用实践 篇9

1 电成像测井对火成岩结构及构造的识别

1.1 火成岩结构

火成岩结构是岩石的形态特征、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及物质与物质的关系性。现采用岩芯图像、手标本及镜下鉴定可识别出16种结构, 而经成像图仅能识别6种结构。本章节着重介绍下列四种。

1.1.1从宏观层面来讲, 熔岩结构为未表现出粒度特征的少斑结构、斑状结构、交织结构, 且图像显示出的三种结构差异性较小。图像整体由低阻暗色、高阻或特高阻亮色组成, 且多表现出块状构造及流纹构造。若岩石的晶屑、岩屑或矿物颗粒成份偏大, 则对应的图像便会形成斑点效应。

1.1.2熔接结构的图像由黑色低阻条纹椭圆形斑点、中低阻橙色火山灰流及高阻亮色晶屑、岩屑组成。高阻亮色晶屑及岩屑的平均值为5cm-10cm, 具有方向性排列及压扁拉长的特征。黑色低阻条纹是切割岩石的裂缝, 而椭圆形斑点为杏仁构造及气孔。

1.1.3火山碎屑结构由中低阻暗色凝灰及高阻亮色角砾交织组成。高阻亮色角砾的主体粒径为10mm-50mm, 且表现出棱角清晰、混杂堆积、颗粒间相互支撑及不具磨圆的特征。若碎屑粒度<2.0mm及含量>50%, 则为凝灰结构。

1.1.4隐爆角砾结构由暗色椭圆形斑点、亮色高阻条纹、高阻亮色角砾、中低阻橙色基质组成。高阻亮色角砾的均值为10cm-20cm。亮色条纹为岩汁侵入条带。椭圆形斑点为气孔。

1.2 火成岩构造

火成岩构造为火成岩内矿物集合体与岩内各组成部分间或不同矿物集合体间以排列充填方式组成的岩石特征。现电成像测量资料共能识别出6种火成岩结构, 即:

1.2.1流纹构造为中低阻基质明暗相间分布及由1组-n组 (n≥2, 为整数) 与等距正旋线或抛物线类似的线条组成流纹面。

假流纹构造由高阻亮色晶屑、岩屑及中低阻基质组成。高阻亮色晶屑及岩屑具有方向性排列及成层明显的特征, 具体由1组-n组 (n≥2, 为整数) 与等距正旋线或抛物线类似的线条组成假流纹面。

1.2.3变形流纹构造由橙色基质、中/低阻暗色井眼扩径组成。中/低阻橙色基质以明暗相间方式分布, 并与等距似抛物线共同组成流纹面。黑色低阻条纹对流纹面进行切割。椭圆形斑点的局部为气孔。

1.2.4块状构造由高低组基质组成。

1.2.5气孔构造由散乱分布的暗色斑点、橙色基质、中/低阻暗色近垂直条纹组成。基质内呈散乱状态分布的暗色圆形、椭圆形斑点均为直径为0.3cm-1cm的气孔。

1.2.6杏仁构造由中低阻橙色基质组成。基质内呈散乱状态分布的亮色或暗色圆形、椭圆形的斑点为杏仁构造。亮色或暗色中心表现为双色套环特征。

2 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

此火成岩储层的孔隙以裂缝、溶蚀孔隙及原生气孔为主要类型。裂缝与各类孔隙空间连通, 并形成双孔隙介质储层。该类储层的原生孔隙度并不大, 且裂缝的发育状况对储层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对识别储层裂缝及对裂缝参数进行定量计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若以电成像测井资料来对裂缝孔隙度进行定量计算, 则要求此裂缝为拾取裂缝, 由此判断裂缝的有效性及真伪性, 并对裂缝的长度、宽度、面孔率及密度进行定量计算。该步骤的难点如何判定裂缝的有效性及计算裂缝的宽度。判断裂缝有效性的基础为以电成像测井来识别裂缝, 及以偶极子横波测井资料及以裂缝性地层斯通利波的地层流度、快慢横波的差异性为依据对裂缝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裂缝宽度是使用裂缝参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裂缝宽度及裂缝面孔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 W——裂缝宽度;A——电导率异常面孔率;Rxo——浅侧向或微球聚焦电阻率;Rm——钻井液电阻率;a、b——系数;L——裂缝长度;H——计算窗长;D——井径。

3 结语

实践证实, 该深层天然气勘探区岩性储层对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应用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且应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对裂缝的识别及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能为及时发现储层提供可靠的依据及线索。可见, 对电成像测井的应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电成像测井作为新型的成像测井技术, 能为及时发现储层提供可靠的依据及线索。本文结合实际案例, 浅析储层解释对电成像测井的应用。

关键词:电成像测井,储层解释,火成岩结构

参考文献

[1]刘行军, 谢刚, 吴建华, 龚爱华, 李兴文.电成像测井在苏里格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 2013, 05:35-44.

[2]崔维平, 杨玉卿, 李俊良, 张聪慧.电成像测井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 03:89-95+166-167.

[3]李晓辉, 周彦球, 缑艳红, 王玉华, 姜宝彦.电成像测井孔隙度分析技术及其在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12, 04:928-934.

成像测井技术 篇10

关键词:ERMI,测量探头

1 仪器测量原理

ERMI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首先, 发射机产生2KHz交变电流的电压源, 该电压源一端接在极板的外壳上, 一端接在回流电极上 (回流电极是方位测井仪与伽玛测井仪的外壳) 。如图2所示, 由于岩性、物性变化以及裂缝、孔洞、层理等都会引起的井壁附近岩石电阻率的变化, 当极板以适当的力量贴靠在井壁上时, 然后, 电压源就会在极板、被测量井壁段、回流电极之间形成变化的电流。最后, 通过测量流过极板上阵列电扣的电流, 并将该电流通过适当的处理可刻度为彩色或灰度等级的图像, 从而用图像反映地层微电阻率的变化。

ERMI是一种井壁电成像测井装置, 该技术是在倾角测井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利用地层的电学性质, 通过密集组合的小电扣电性传感器, 阵列测量地层电阻率或电导率的微小变化, 并进行高密度采样和高分辨率成像处理, 形成井壁图像, 用于地层分析。其中, 图像中的浅色代表高电阻率, 深色代表低电阻率。测井过程中, 推靠器、极板体等金属起着聚焦电极作用, 使通过极板中间的阵列电扣的电流垂直于地层。

由于实际地层是非均匀的各向异性介质, 加上井眼影响, 普通电阻率测井得的电阻率只能近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 称为视电阻率 (Ra) 。按常规电测井中视电阻率和K值的处理方法, 定义极板电扣测量的视电阻率和K值:

式中,

V———极板电极与回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I———流过电扣的电流;

K———电扣电极的仪器常数, 用于校正测量中引起的误差。

Rt———均质地层的真电阻率。

公式1) 与公式2) 就是ERMI的理论依据, 即该仪器仍是基于电法测井的基本原理———欧姆定律, 通过高分辨率阵列扫描、数据处理, 最终生成井周地层的二维视电阻率图像。把由岩性、物性变化以及裂缝、孔洞、层理等引起的井壁附近岩石电阻率的变化, 转化为伪色度, 从而使人们可以直观而清晰地看到地层的岩性及几何界面的变化。

2 测量探头的设计

2.1 探头阵列设计

根据ERMI仪器的测量原理对测量探头进行设计, ERMI有六个推靠井臂的极板, 每个极板上有25个纽扣电极, 探测深度为4in, 可获得0.2in的分辨率。如图3, 4, 5所示;极板上的25个电极分三排排列, 每个纽扣电极绝缘层的直径为0.25in, 纽扣电极直径为0.16in;相邻两电极间距为0.3in, 相邻两排电极间距也为0.3in, 因此深度方向上的采样间隔为0.1in。上排8个电极编号为 (3、6、9、12、15、18、21、24) , 中间排9个电极编号为 (1、4、7、10、13、16、19、22、25) , 下排8个电极编号为 (2、5、8、11、14、17、20、23) , 其中13号电极记录电阻率曲线, 每英尺采样120个数据。

2.2 探头参数计算

2.2.18.5in井眼覆盖率

如图5, 1号电极和25号电极绝缘层外侧间的夹角为35.74°, 曲率半径r为4.25in, 弧长公式为l=n/180·πr, 因此每个电极在8.5in井眼的弧长为:

8.5in井周周长为L=πD=3.14x25.4x8.5=677.93m m

因此, 8.5in井眼覆盖率为:

2.2.2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从电扣中心延伸到两电扣电极之间绝缘环带中点的两倍。因此, 分辨率是由电扣电极有效直径决定的。如图5所示:

分辨率为:2x[0.16/2+ (0.25-0.16) /4]=0.205in

2.3 探头制作工艺

该探头的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为达到表1所示的高温高压高绝缘性等苛刻技术指标, 先进的探头制作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介绍了一种探头制作工艺, 如图6所示, 探头由壳体底座、绝缘体和电极触头三部分组成。如图7所示, 制作前壳体上与绝缘体配合相应位置处开有锥面密封槽, 同时绝缘体上与电极触头相应配合处也开有合适的锥面密封槽;制作时先将绝缘体预装到壳体相应位置处, 然后将电极触头装配到绝缘体中, 当所有的电极触头都压装到绝缘体中时, 该探头的制作就完成。该探头制作完成后要对该探头进行高温高压、绝缘电阻、潮湿、冲击和盐雾等项目的实验测试和检测, 从而确保该探头满足设计要求。

3 现场应用

该测量电极2007年3月开始立项设计, 并在新一代国产电成像测井仪ERMI中使用。

耐高温高压高可靠性的测量电极、创新的测量探头设计使ERMI的测量探头能和井臂完美贴合, 使ERMI能在各种复杂井况条件下取得合格的资料。

ERMI曾先后在新疆、渤海、南海、缅甸、伊拉克、北美等区块多次进行实际作业, 现场测井资料得到作业监督认可, 如图8为该推靠器在缅甸区块的测井图像。

目前, 装备该探头的仪器已经在中海油各基地全面应用并远销北美, 同时ERMI经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上一篇:模具技术专业课程教改下一篇:低交通量公路